实用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

实用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
实用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

实用语文第四册教案

特教学校闫萍

集中识字(一)

第1课比一比认一认

教材分析:

集中识字(一)第一课是复习以前学过的字词基础上,运用字形对比的方法学习新的字词,理解词语意思,本课共有字词五个,新部首“亻”旁。会用“我爱吃什么和什么”说话。本课教学时数预计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白、来、门、月”字的书写方法及组词。学习新字词“百、去、米、们、朋”书写和词语意思。

教学方法:

字形对比的方法学习字的正确书写,将学生分成两个层次进行教学,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

教具使用:字卡、词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两组学生都能根据字形不同辨认生字,会组词。

2、A组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字词,B组会读词语会写两个笔画较少的“米和百”字,“朋和们、去”会描写。

3、认识部首“亻”单人旁。

能力目标:教师读词语学生能够认出,并指出听到的词语。

情感目标:遵守课堂常规,积极参及教学活动,踊跃发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看字卡:认读“白、来、门、月”并组词。

出示一组新字及上面一组对应出现,导入新课“比一比,认一认”。

二、观察识字

指导学生观察:白——百来——米们——门月——朋

1、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通过观察说出笔画名称

3、指导读字、词(A组读并组词、B组读书中的词语,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三、巩固认读词语

1、比一比,认一认

白——百来——米们——门月——朋

2、小游戏,认字卡抢答,看谁认得准,读得又对又声音洪亮。

四、作业

回家把今天认识的几个词语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书写生字“百、去、米、们、朋”,掌握一个新部首“亻”单人旁。练习用“我爱吃什么和什么”说话。

教学方法:

分析字形认识字的结构,描写和仿写,指导书写相结合,图片辅

助指导学生练习说话。

教学目标:

A组正确书写五个生字并会组词理解词义,会用我爱吃什么和什么说完整话;

B组通过辨别字形认读字词。借助图片,在老师帮助下说句子我爱吃什么和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认读四组形近字,A组根据字的不同进行组词,B组读字词。这节课我们来练习写一写这几个新字。

二、新课

写字教学

1、教师范写,学生说笔画。并跟着老师书空。认识新部首“亻”

2、指导A组学生书写,B组学生进行描写和仿写“白、百”

3、反复练习书写

4、比一比看谁写得更漂亮。

说话练习

1、读书中例句,A组说我爱吃什么和什么“我爱吃鸡肉和鱼肉。” B组看图说我爱吃苹果和橘子。

AB组练习说我们是好朋友。“我和谁是好朋友。”

三、巩固练习:

1、听老师读指出听到的部首:亻氵月

2、写出下列字的部首

们——()饭——()朋——()

四、作业

字,组词各写一行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口腔的卫生

第2课牙膏牙刷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口腔的卫生〉第二课〈牙刷牙膏〉。本课有三副图,三个新词,三个要求认读、书写的生字,一句话、一个部首。本课新词分别安排在图片下,词和图紧密联系。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和什么”学习。本课教学时数预计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三个词语:商店、牙刷、牙膏;

教学方法:

学生经验引入;找朋友、拼字、空描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将学生分为两个学习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学生全程参及教学活动,在各个教学环节上逐个落实个别教育目标;随疑而导;

教具:

实物2把牙刷、2个牙膏;3 数张学生参观商店、刷牙活动图卡,用于引入新课;数张图卡、词卡、拼字卡用于学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看3幅图说出物品名称及功效。能按要求指出三幅图。

2、A组刘志涛能认读和基本理解三个词语:商店、牙刷、牙膏。B组认读理

解后两个词语和物品名称。

能力目标:能进行词语和图的配对,及图及实物的配对。

情感目标: 1)体验参及活动的快乐及成功;

2)激发学生参及活动的积极性及兴趣。以及增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及他人

语言沟通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上课礼仪、情景导入:

多媒体呈现学生参观商店、刷牙活动图片,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参及学习词语的兴趣。

看图、设疑、导入:

(一)引导学生观看组图1,提问:1 老师带你们到哪去?2 去干什么?看见什么?

(二)引导学生观看组图2 提问:小明在干什么?

导入、板书课题:《牙刷牙膏》,读课题

二活动开始:

(一)认图教学逐一呈现“商店”“牙刷”、“牙膏”图片指导A\B组学生读、认,了解其功能;指导B组学生认识牙膏、牙刷实物和图片,图片及实物配对(二)词语教学1 指导

A组学习三个词语:商店、牙刷、牙膏:读、语音矫治;图片及词配对,了解词义;空描、桌描,记字形;另:在字旁板书声母,让学生自然学习拼音字母;2 指导B组进一步感知、识记图片名称

(三)游戏指导(巩固练习指导)1 黑板上游戏;找朋友,指导学生将图卡放在相应的词卡下面指导学生将图卡及相应的词卡用线连

起来2 生生互动游戏:找朋友

三、活动小结:下课礼仪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掌握“牙、里、有”三个生字的笔画笔顺,学习部首“刂”,学习用词语组成的短句“什么地方有什么。”

教学方法:图片结合法,讲解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牙、里、有的正确书写方法,A组会用生字组词,结合生活会用“什么地方有什么说完整话”B组看图理解图意,说书中句子菜市场里有青菜和白菜。

能力目标,A组会猜谜语《牙膏》,AB组会打开和使用牙膏。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早晚要刷牙。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找朋友:词语和图片配对

牙膏、牙刷、商店、菜市场、青菜、白菜

这节课我们学习写一写我们上节课认识的三个生字“牙、里、有”

二、新课

(一)书写教学

1、B组读词语:牙膏A组用牙拓词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牙”的第一、二笔书写“匸”。

3、学习新部首“刂”,让学生观察“刷”里有“利刀旁”进行描写练习。

(二)说句子训练

1、看图,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和什么?

A组学生练习说完整话:菜市厂里有青菜和白菜。B组学生学说前面的句子。

2、实物场景提问“教室里有什么和什么?家里呢?动物园里呢?

学生应老师的提问进行说话练习。

三、背诵儿歌《谜语》

四、作业:书写生字和新部首。

教学反思:

第三课刷牙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两个词语和两个句子,重点教会学生两个生字:“用、杯”;会用“我用什么干什么”的句式说话。预计教学时数4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句式“我用什么做什么。”

2、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3、教育学生养成早晚刷牙、漱口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句式“我用什么做什么。”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杯子、牙刷、牙模、字卡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1、开火车读词:白菜、来去、米饭

2、齐声读词三遍:大门、朋友、牙刷、牙膏

三、导入: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你们每天早晨起床后,都做些什么?(刷牙、洗脸)我刚刚听到你们说刷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第三课刷牙)领学生读“刷牙”

四、新授:

(一)感受刷牙的重要性

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天天刷牙吗?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他叫小明,你们猜一猜小明怎么了?(牙疼)请大家看一段视频(播放《小红脸和小蓝脸》)想一想:小明为什么会牙疼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过渡:我们不要学习小明,每天早晚一定要坚持认真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刚刚老师提到了词语“漱口”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词宝宝,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它们吧!

(二)学习词语、句式:

1、反复认读词语“漱口”

2、出示图片,指导学生看图。

3、教师演示“漱口”引导学生说出句子“我用杯子漱口。”

4、领学生读句子。(齐读、指名读)

5、教师拿起牙刷做刷牙动作。引导学生说出“我用牙刷刷牙。”

6、领学生读句子。(齐读、指名读)

7、让学生思考句子“我用什么做什么。”(教师做示范引导学生组句。)过渡:大家说的都很好,学习了半天,让我们一起来律动律动吧!(三)律动

播放《学而乐》教师也学生一起做体操。

(四)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我们每天都刷牙,你真的会刷牙吗?谁能到前面演示一下,你是

怎样刷牙的。(老师对学生表演的刷牙加以评论)。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正确的刷牙方法。

2、教师出示牙模(认识刷牙的部位:上牙、下牙、咬合面)

3、多媒体演示正确刷牙方法图(教师领学生按照图示,一步一步学习。)

4、找同学表演刷牙、漱口(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边表演便说出句子。)大家表演的都很好,如果你们也想让自己的牙齿像牙模一样健康白又壮,就请你们一定坚持早晚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句子,练习用"我用什么干什么。"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牙膏杯子刷牙漱口牙刷

指名读一读。

齐读。

二、新授:

1、出示图片:说说图上小朋友用什么漱口?用什么刷牙?

2、出示句子:我用杯子漱口。

我用牙刷刷牙。

(1)教师示范读句子。

(2)指导学生读句子。

(3)学生联系读句子。

(4)指名读句子。

(5)齐读。

3、练习:

出示例句:我用毛巾擦脸。

(1)教师示范说一说。

(2)学生练习说。

三、小结。

四、作业。

见书第六页读一读,练一练第三题。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句子:我用杯子漱口。

我用牙刷刷牙。

2、学生读一读。

3、继续学习第三课。

二、新授

1、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用、杯

2、教师示范书写。

3、讲解字的结构。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书空练习。

5、练习。杯()刷()漱()

三、小结。

四、作业。

完成书上第六页读一读1、2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1、看图认读词语。2、齐读词语。

二、复习句子。

出示句子我用杯子漱口。我用牙刷刷牙。

1、指名读一读。

2、教师指导读。

3、齐声读。

4、练习用"我用什么干什么。"说一句话。

三、练习写字。

1、教师示范书写。

2、学生上黑板书写。

四、总结:告诉学生注意口腔卫生。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穿着

4、戴领巾

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认识词语戴领巾。

2、认识新的部首:绞丝旁、女子旁。会写这两个偏旁。

3、学习"好"字,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熟读"我们天天戴好绿领巾"这句话,知道戴好绿领巾。

5、会用"我会????????"练习说一句话。

6、熟读儿歌,知道升国旗时要怎么做。

教学重难点:

看图读句子。

认识新的部首,并会写。

教学课时:

3

板书设计:

4、戴领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看图认识词语,学习句子。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

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揭题。

二、新授。

1、出示词语。

戴领巾

(1)认读词语。

(2)教读。

(3)齐读词语。

2、练习。

戴()

3、出示句子:

我们天天戴好绿领巾。

(1)教师示范读句子。

(2)教学生读。

(3)指名读句子。

(4)齐读。

练习:我们会戴绿领巾。

三、小结。

四、作业。

读熟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会用"我会???????"练习说话。学习新的部首。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和句子。

戴领巾

我们天天戴好绿领巾。

2、指名读一读。

3、齐读。

二、新授

1、出示例句:我会穿外衣。

仿句子:我会()。

(1)教师示范。

(2)学生练习,师指导。

2、出示新的部首。

(1)认读新的部首。

(2)学写新的部首。

(3)练习。

三、小结。

知道戴好绿领巾。

四、作业。

1、描写新的部首。

2、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新的儿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国歌。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关升国旗的儿歌。

3、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二、新授

1、出示儿歌。

升旗

大清早,升国旗,

小朋友们列队齐。

胸前戴好绿领巾,

对着国旗敬个礼。(1)教师示范读。

(2)一句一句地教学生读。

(3)学生练习读,教师指导。

(4)指名读一读。

(5)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升国旗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三、小结。

告诉学生升国旗时要戴绿领巾,敬礼。

四、作业。

读熟儿歌。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复习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句子。

1、出示图片和句子。

(1)指名读一读。

(2)开火车读句子。

(3)齐读句子。

二、复习新的部首。

1、认读部首。

2、指名写一写。

三、复习儿歌。

1、指名读儿歌。

2、表演读儿歌。

四、总结。

告诉学生升国旗时要戴绿领巾。

教学反思:

5、裤带鞋带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认识词语"裤带"、"鞋带"。

2、读熟句子,学习新的部首"革字旁"。

3、读熟文中的句子。

4、练习用"我会??????"。

培智生活语文第三册教案

第一课手帕 一、课文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脸的卫生的第一课,课题是《手帕》。本课包括3个生字:自、来、水;2个词语:自来水、洗手帕;1个句子:我用自来水洗手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A组:学会3个生字,会读会写;学会2个词语,会读,理解词义;会独立读句子,理解句意。 B组:学会3个生字,会读会写;学会2个词语,会读,理解词义;在老师提示下读句子,理解句意。 C组:学会1—2个生字,会读;认识2个词语,理解词义;在老师帮助下读句子。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思想目标: 1、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讲究卫生。 2、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三、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语,理解词义,句意。 四、教学难点:理解句意。 五、教具准备:手帕(实物、图片),实物影仪(展台)。 六、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做游戏《左右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上课的兴趣。 (二)新授: 1、出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来学习第一课《手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教学词语“手帕”“洗手帕” (1)出示实物手帕,“这是什么?”教师板书:手帕。 (2)齐读,指名读。 延伸:这是什么?(要求学生完整说句子)。这是谁的手帕?(A、B 组完整回答,C组能回答“王老师的手帕”即可)。你有手帕吗?(根据情景说句子)。你有没有手帕?你有毛巾还是有手帕?(A组)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又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3)出示手帕的图片,认识手帕 (4)“手帕脏了,要怎么办?”引出词语“洗手帕”。板书、齐读、指名读。 (5)用动作演示“洗手帕”。 (6)我们为什么洗手帕?教育学生讲卫生。 (7)手帕的作用(此环节应安排在认识“手帕”图片之后) 3、学习词语“自来水”。 (1)出示图片,告诉学生,这是自来水,板书词语。 (2)齐读,指名读。 (3)“我们学校的洗刷间里有自来水吗?”带领学生迅速去洗刷间,边用手指边问:这是什么?强化“自来水”的概念。“洗刷间里有自来水,厕所里有自来水吗?”“你家有自来水吗?”(师用手指大桶水)“这是自来水吗?”帮助学生区别开大桶水、自来水。“水桶里的水是自来水吗?”再次强化。 (4)自来水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 (三)巩固练习 1、齐读词语 2、指名读词语 3、用手指出老师说的词语

实用语文《一二三》教案

实用语文《一二三》教案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 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 着很强的计划性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实用语文《一二三》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1种笔画“一” 2、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开学到现在大家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还学了不少汉字从今天起呀我们去认识更多的汉字了 二、观察图画初读课文 1、看图首先请同学们看屏幕(图一)这地方?仔细看看你还发现了些什么?你们觉得这地方样?(很美) 2、揭题两个孩子在小山村游玩那里的景色可真美呀有一首古诗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PPT播放《一去二三里》儿歌听老师读一遍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学习“一、二、三”字让学生找找教室里面那些东西是一、 二、三出示音节让生拼读强调“三”是舌齿音并拼读“yi”老师说明

(单个“一”读第一声如果“一”后面是第四声那么“一”读一第二声跟老师读第一句“二”、“三”再拼读老师说明:“二”和“三”有异同单个读就读“二”如果“二个苹果”应该读作“两个苹果”如果“第二”就读“er”,三就没有什么变化直接读作“san” 2、方法同上分别学习“四”到“十”指名拼读口头组词强调四的写字笔顺:先里头后封口反复书空随生字学习新笔画:竖弯、横折、点、竖弯钩、撇、捺、横折弯钩、竖 3、(生字变换位置)现在这些字的位置变了谁会读?这么多同学都会读我们开火车比一比看个小组的同学读的又快又准 4、记住了这些字谁能用“十”字说一句话呢?点生(3~5名);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说老师再给大家一次机会下面每个同学选一个你最 喜欢的字说一句话给全组的小伙伴听说完后小组长把你们组说的最好、最完整的句子说给全班同学听看个小组说的最好(奖智慧星) 5、(贴一贴)大家想一想今天学的这些字里有很多都是表示什么的?(数字)你们能把他们分别放到花盆和花蓝里?(贴完)你的花篮里 有些字?能给大家读读?你为什么要这样贴?(这些汉字都是表示数字的) 四、指导朗读欣赏儿歌 1、图文结合(悠扬的音乐声中教师描述古诗意境)两个孩童去郊外游玩一路嬉戏一路欢畅只见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炊烟袅袅的小山村 村子里住着几户人家向前看去山里隐隐约约有几座亭子弯弯的小路

最新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第四册课文全翻译A+B教学教材

U1人在自然界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的王国里。他们时刻被大自然所包围并与之相互影响。人类呼吸的空气、喝下的水和摄入的食物,无一不令人类时刻感知到大自然的影响。我们与大自然血肉相连,离开大自然,我们将无法生存。 人类不仅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同时也在改变着大自然。人类把自然资源转变为各种文化,社会历史的财富。人类降服并控制了电,迫使它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服务。人类不仅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转移到不同的气候环境,也改变了他生活环境的地貌和气候并使动植物因之而发生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直接依赖越来越少,而间接的依赖却越来越多。我们远古的祖先生活在大自然的威胁及破坏力的恐惧之中,他们常常连基本的生活物资都无法获取。然而,尽管工具不甚完备,他们却能同心协力,顽强工作,并总是有所收获。在与人类的相互作用中,大自然也发生了改变。森林被破坏了,耕地面积增加了。大自然及其威力被看成是和人类敌对的东西。 譬如,森林被认为是野性的和令人恐惧的,因此人类便想方设法使其面积缩小。这一切都是打着“文明”的旗号进行的,所谓“文明”,就是人类在哪里建立家园,耕耘土地,哪里的森林就被砍伐。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类越来越关注的是在何处得到和如何得到生产所需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的问题。科学与人类改变大自然的实践活动已经使人类意识到了工业在改变地球的进程中对地质产生的重大影响。 目前,人与自然以及自然与社会整体之间过去存在的动态平衡,已呈现崩溃的迹象。生物圈中所谓可替代资源的问题变得极为尖锐。人类和社会的需求,即便是简单得像淡水一样的物质,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清除工业废物的问题也变得日益复杂。 现代技术的特征是生产和使用日益丰富的人工合成产品。人们生产成千上万的人工合成材料。人们越来越多地用尼龙和其他人造纤维把自己从头到脚地包裹起来,这些绚丽的织物显然对他们无益。年轻人或许很少注意到这一点,他们更关注的是外表,而不是健康。但是上了年岁之后,他们就会感受到这种有害的影响。 久而久之,这些合成物质转变成废弃物,那些原本毒性不大的物质在自然循环中变为极其有害的物质。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如今都在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难道是无法避免的吗? 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的危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理性而明智地协调生产和对大自然的关爱之间的关系,这不仅要依靠个人、企业或者某些国家的力量,而且要依靠全人类的力量。解决人与大自然关系危机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资源,以及其他尚不为人所知的宇宙中的自然能。 但是,回到我们原先的主题上,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是那些违背了自然规律、破坏了生物圈和谐的人类行为将会带来灾难,而这种灾难也许是全球性的。古代东方智者的话讲得真是恰如其分:朋友们,你要是亲近大自然,大自然就会用那永恒不变的规律永远呵护你! U2技术与幸福 20世纪的美国人、欧洲人和东亚人都享受到了过去历代人都无法想象的物质和技术进步带来的乐趣。譬如,在美国,从1950年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了3倍。人们的寿命大幅度提高。二战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商品变得价廉物美。诸如乘飞机旅游和打长途电话等曾经是奢侈的事情成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根据大多数标准衡量,你会说,现在的美国人比上个世纪中叶富裕多了。不过,奇怪的是,如果你问美国人有多幸福,你会发现,他们并不比1946年时幸福(1946年正式开始对幸福状况进行调查)。事实上,那些说自己“非常幸福”的人所占的比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稳中有降——尽管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人的收入在他们的工作生涯中平均增长了116%。你可以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找到相似的数据。 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幸福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社会批评家和哲学家们长期研究的课题,然而,基本上还没有受到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的关注。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在经济繁荣和幸福的关系方面进行了具有开拓性的研究,并于1974年发表了一篇题为“经济增长改变人类命运吗?”的著名论文。伊斯特林表明,就发达国家而言,一个国家的收入和国民的幸福之间没有真正的相互关系。伊斯特林认为,金钱买不到幸福,至少在(金钱)达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是如此。伊斯特林认为,尽管贫穷与苦难密不可分,但是,一个国家一旦达到稳定的中产阶级水平,富有似乎并没有让其国民感到更多的幸福。 这好像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实际上,研究幸福的学者们最重要的观点之一是:人们对好消息很快便习以为常。拿彩票中奖者为例。一项重要的研究表明,尽管买彩票中奖的人中奖时会感到非常非常幸福,可这种兴奋很快就消逝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的心情和幸福感与中奖之前没有什么两样。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浙、簇”等6个生字,会写“浙、罗”等15个字,正确读写“浙江、罗店”等17个词语。 2.朗读课文,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画出路线图,体会路上景色的特点。 3.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教学重点 1.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 2.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让学生读准字音,并通过联系上下文以及提出疑难的方式,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笔画较多的生字如“簇、臀、蜿、蜒”,重点指导识记。引导学生根据旅游见闻理解“石钟乳”“石笋”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 读通课文后理清文章思路,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理清作者游览的顺序;深入研读,分别找到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的,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其准确与贴切。 3.表达运用 学生读懂课文以后,设计一些语言运用的训练,如,用“时而……时而……”句式造句;出示写景物某一特点的一句话,然后用几句具体的话把这一特点描写出来。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游览过程示意图。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浙、簇”等7个生字,会写“浙、罗”等15个字,正确读写“浙江、罗店”等17个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画出路线图,体会路上景色的特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初读感知 1.导入新课,板出课题。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跟着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的金华去旅游,让我们即刻出发吧! (2)(出示金华双龙洞图片)师引导:叶圣陶爷爷游览过这儿,写下了一篇游记。(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 2.了解课题中的“记”的意思。(课件出示:记,即记录的意思) 3.师:本文是一篇游记,游记就是记录旅行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一般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也叫移步换景。(板书:游记) 4.检查预习:展示课前制作的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对照课文,四人一组交流讨论。 5.师指名汇报。(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6.师小结:课前预习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通过预习,我们了解了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交代游程是游记的一大特点。(板书:游程)所到之处,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怎样独特的感受呢?(板书:见闻感受)让我们走进课文,跟随叶圣陶爷爷的脚步,到字里行间去游历一番。 【设计意图】这样直奔主题导入新课的方式,新颖、直观,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板块二学习字词,了解洞名 1.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新词。(课件出示含要求会认、会写的字的词语) (1)师指名认读,相机指导:注意“浙”读翘舌音。 (2)全班齐读,思考:怎样记住这些字? (3)师指名交流,重点指导:“浙”,形声字,左边是“氵”,右边是“折”,不要多写一点。 (4)师指导生书写“乳”字。 ①视频出示书写笔顺。生书空练习。 ②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在田字格中练写。 (5)结合旧知,联系生活,理解“蜿蜒”。 ①(课件出示:蜿蜒)师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②师:这个词并不陌生,你之前在哪儿见过?(课件出示长城图及《长城》一文中的句子)

二十一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第一单元习题答案和课文翻译

基础英语Book 4 第一单元学习资料 Ⅰ.Exercise 9. Take a close look at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ink about it for one minute. Then give a two-minute oral presentation to explain to the class what you think it means. Questions: 1.What does the man fill his mind with, knowledge or money? 2.What dose the man fill his pocket, knowledge or money? 3.What should we do first ?To fill our mind with knowledge or to fill our pocket with money? Preparation: 1. We have been taught the importance of independence. Actually, we are learning to be independent while we are living on campus as college students. Upon graduation, we will look for a jo b and earn a living in the world of competition on our own. 2. First thin gs first. We are supposed to fill our…………………………………………………….…………………………………………………………………………… 3. We are living in the age of knowledge economy ………………………………………………. ……………………………………………….. 4. Today, we are college students with empty pockets. ………………………………………….. .............................................................................. Ⅱ.Language points for Paragraph 11-14 of Text B 1. e.g.新的经济发展正推动着变革。 The change is being propelled by the new economic development. 2. e.g. His speech is more of a public-relations gimmick than a genuine commitment. 他的讲话只是一种公关手腕,而不是真正的承诺。 3. If pride in a good name keeps families and neighborhoods straight, a sense of self-respect is the reverse side of that coin. 如果说,对好名声的自豪感能使家庭及邻里保持正直,那么,自尊感也能从相反的方向起到同样的作用。 4. attribute : vt. consider as being the result of, as coming from 把…归因于;把…归咎于attribute…to…: believe (sth.) to be the result of 把…归因于;把…归咎于 be attributed to…归因于;…归咎于 be attributable to ……可能归因于…… e.g. David attributed his company’s success to the hard work of all the staf f. 大卫把他公司的成功归因于全体员工的努力工作。 e.g. The price is attributable to a sharp reductionin demand. 价格下跌可能归因于需求量的大幅度减少。 Note: attribute to (含有较多的客观性)把…归因于;把…归咎于 ascribe to (主观臆断成分较重)把……归功于 accredit to (一般只用于好事,不用于坏事)把……归因于 impute to(则多用于坏事)把……归因于/归咎于/转嫁于 e.g. The commentator attributed the rising production to the new policy. 评论家认为是一项新政策促使生产上升 The Romans ascribed their victories to the blessing of the goods.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优质教案

四下第五单元 1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一、文本解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叶圣陶先生游览金华双龙洞的事,是按照游览顺序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来到双龙洞,按照空间顺序先后介绍了外洞、孔隙和内洞,以表达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 作为习作单元的第二课,既可作精读课文品读,也可当习作例文学习写作。本课条理清晰,按照游览顺序把作者游双龙洞的经过写得清楚明了,且景物之间过渡自然贴切,是引导学生学习按照游览顺序介绍景物的好载体。课文对于“孔隙”的特点描写,匠心独具,写小船的形状,使人对孔隙的窄小有了清晰的认识;写自己的感受,让人对孔隙的危险有了身临其境般的切身体会。而“内洞”的描写,突出了“大”和“奇”,既点明了“双龙洞”得名的由来,又展现了各种形态和颜色的石钟乳、石笋构成的奇景,却又言犹未尽,适合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实施语言实践。 二、教学要点 1.生字识写。 课文22个生字,7个要求会读、15个要求会写,其中,“浙、臀”两字,既要求会读,又要求会写。 2.品味语言。 课文是一篇游记,是学习游览顺序行文的典范文本。教学时可让学生借助路线图,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同时关注景物之间的自然过渡。抓住重点语段,探究作者通过多种手段将景物特点写具体的方法,重点品味“孔隙”的“小”与“险”、“内洞”的“奇”与“大”。 3.习作策略。 学习按游览顺序写景物是这个习作主题单元教学重点。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学习按游览顺序习作的范文,围绕习作主题,需要开展三个层次的习作学习:(1)“游览路线图”,理清游览顺序;(2)“交流平台”,梳理归纳习作方法与策略;(3)“初试身手”,按一定的游览顺序介绍景物,并尝试把特别吸引你的景物特点写出来。 三、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能借助路线图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并学习按游览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3.聚焦重点语段,品味“孔隙”的“小”与“险”和“内洞”的“奇”与“大”,学习把景物特点写出来的方法。 4.通过有感情朗读,感受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能借助路线图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并学习按游览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实用语文三疑三探教案

1、秋天向我们微笑 累计课时数(1-2 ) 教材分析: 《秋天向我们微笑》这首诗歌通过对果实的成熟、动物的活动,黄叶的飘落和孩子们拾起黄叶悄悄珍藏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秋天的成熟、迷人和欢快,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充满童趣,作者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描写景物的香味、情态、声响、颜色,动物的欢歌,孩子们的行为,让读者领略了秋天的欢快明丽,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观察秋天,收集相关资料。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烦恼”、“觅食”等词的意思。 2、品味词句,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品味诗句,了解秋天的特点,感悟“微笑”的内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境导入,审题质疑(5分钟) 1、同学们,秋天到了,你在郊外看到了哪些变化?感觉如何?(学生畅所欲言)是啊,大家都很喜欢秋天,秋天也爱着我们。 瞧,它迈着轻盈的步伐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了。 2、板题:秋天向我们微笑 (1)指导朗读,你认为题目应该怎样读?试着读一读。(2)读了课题,能提出哪些问题? 预设:秋天微笑着向我们走来,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为什么说秋天向我们微笑? 二、自读课文,感知大意(25分钟) 1、自由读课文,要求: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或工具书解决。 2、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并及时在黑板上板书。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课文原文及翻译

Old Father Time Becomes a Terror Richard Tomkins 1 Once upon a time, technology, we thought, would make our lives easier. Machines were expected to do our work for us, leaving us with ever-increasing quantities of time to waste away on idleness and pleasure. 时间老人成了可怕的老人 理查德·汤姆金斯 从前,我们以为技术发展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安逸。那时我们觉得机器会替代我们工作,我们则有越来越多的时间休闲娱乐。 2 But instead of liberating us, technology has enslaved us. Innovations are occurring at a bewildering rate: as many now arrive in a year as once arrived in a millennium. And as each invention arrives, it eats further into our time. 但技术发展没有把我们解放出来,而是使我们成为奴隶。新技术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一年涌现的技术创新相当于以前一千年。而每一项新发明问世,就进一步吞噬我们的光阴。 3 The motorcar, for example, promised unimaginable levels of personal mobility. But now, traffic in cities moves more slowly than it did in the days of the horse-drawn carriage, and we waste our lives stuck in traffic jams. 比如,汽车曾使我们希望个人出行会方便得让人难以想象。可如今,城市车辆运行得比马车时代还要慢,我们因交通堵塞而困在车内,徒然浪费生命。 4 The aircraft promised new horizons, too. The trouble is, it delivered them. Its very existence created a demand for time-consuming journeys that we would never previously have dreamed of undertaking -- the transatlantic shopping expedition, for example, or the trip to a convention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飞机也曾有可能为我们拓展新天地。问题是,飞机提供了新的天地。其存在本身产生了对耗时的长途旅行的需求,这种旅行,如越洋购物,或远道前往地球的另一半参加会议,以前我们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5 In most cases, technology has not saved time, but enabled us to do more things. In the home, washing machines promised to free women from having to toil over the laundry. In reality, they encouraged us to change our clothes daily instead of weekly, creating seven times as much washing and ironing. Similarly, the weekly bath has been replaced by the daily shower, multiplying the hours spent on personal grooming. 在大多数情况下,技术发展并未节省时间,而是使我们得以做更多的事。在家里,洗衣机可望使妇女摆脱繁重的洗衣劳作。但事实上,它们促使我们每天,而不是每星期换一次衣服,这就使熨洗衣物的工作量变成原来的7倍。同样地,每周一次的沐浴为每日一次的淋浴所代替,使得用于个人穿着打扮的时间大大增加。 6 Meanwhile, technology has not only allowed work to spread into our leisure time -- the laptop-on-the-beach syndrome -- but added the new burden of dealing with faxes, e-mails and voicemails. It has also provided u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spend hours fixing software glitches on our personal computers or filling our heads with useless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与此同时,技术发展不仅听任工作侵入我们的闲暇时间――带着便携式电脑去海滩综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优质教案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也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游记。文章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欣赏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文章按游览顺序记叙,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通过描写路上景色的明艳、溪流的欢唱、外洞的宽敞,以及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低、小”,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轮美奂,令人感到身临其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本课是一篇游记,在写作顺序及语言的运用上是一大特色,也是学生学习的好范本。教学本课时,抓住“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这一语文要素,帮助学生感悟游记的特点,掌握写作的方法。本文的另一大特色是作者观察仔细,语言朴实准确,描写生动形象,叙述有详有略,能用常见的事物和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使人感觉身临其境。所以,教学时采用“以读促学,读写结合”的方法,注重看、听、说、读、写、练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溶洞的景观图片,金华双龙洞的图片。 2.相关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溶洞的相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1.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 2.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景色优美,你们瞧! 2.课件出示祖国的山川图片。(例如:西湖、庐山瀑布、黄山、洞庭湖等。) 3.看图交流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祖国山川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情境导入,质疑激趣 1.导语: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雕塑大师,它鬼斧神工,不仅在地面上向人们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作品,而且在地下也展示出奇妙的景观。 课件出示溶洞景观的图片,相机介绍关于溶洞、石钟乳、石笋等知识。 今天,让我们随同叶圣陶爷爷去欣赏那让人叹为观止的迷人世界吧。齐读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 2.读题质疑。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 这篇课文是游记。游记就是记叙旅行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读了题目后你有什么疑问? (双龙洞在哪里?作者是怎么去的?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双龙洞都有哪些景观?有什么特点?关于双龙洞有哪些美丽的传说?) 3.教师归纳问题,同时板书:游览的顺序、景观特点。就让我们快速跟随叶老的文字一起去游览一番。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语言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为深入学文奠定基础。每个人都是在问题的驱使下学习的,让学生读题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归纳出典型问题就会理清学习的重点,明确学习的目标,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过渡: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认真读文。 课件出示初读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号。

直通语文口语(第四册教案)L7

第7课谢谢您这么夸奖他 教学内容:生词32个;课文3篇;任务2个 教学时间:200分钟 教学对象: 教学重点:生词和重点词的学习 熟读课文,课文的整体理解和掌握 表达表扬与夸奖 课时安排: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中一种或多种: (1)点名 (2)宣布上课 (3)师生交流 二、复习旧课 教师提出跟上次课课文相关或者话题相关的问题: (1)你承认过错误吗? (2)你道歉前后是什么心情? (3)你跟父母有哪些观念不一样? 三、学习生词 1. 教师领读生词(带拼音) 2. 学生齐读生词(带拼音) 3. 学生自己练习(不带拼音) 3. 学生齐读生词(不带拼音) 4. 教师讲练生词(见PPT) 5. 个别学生认读生词(不带拼音) 四、学习课文 课文(一) 1. 学生听课文1-2遍,回答下列问题。 (1)画画儿有什么好处? (2)用自己的作品装饰自己的家怎么样? 2. 教师领读课文。 3. 学生练习读课文。 4.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问。 5. 学生齐读课文。 6. 学生分角色读课文。

7. 教师提问,把对话体课文变成叙述体。 课文(二) 1. 学生听课文1-2遍,回答下列问题。 (1)炒饭是谁做的? (2)白丽丽吃了抓饭后想做什么? 2. 教师领读课文。 3. 学生练习读课文。 4.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问。 5. 学生齐读课文。 6. 学生分角色读课文。 7. 教师提问,把对话体课文变成叙述体。 课文(三) 1. 教师领读课文。 2. 学生练习读课文。 3.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问。 4. 学生齐读课文。 5. 个别学生读课文。 6. 教师请学生朗读本课的重点句子。 四、完成练习 五、任务活动 教师给学生分配任务,完成双人或小组活动(见PPT) 六、布置作业 1. 复习本课课文 2. 预习下一课的生词 课后总结和心得

实用语文第二册教案第一课-一二三

实用语文第二册教案 1《一二三》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3 个字,会写“一、二、三”3 个字。认识1 种笔画“一”。 2、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开学到现在大家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还学了不少汉字。从今天起呀我们去认识更多的汉字了。 二、观察图画,初读课文。 1、看图。首先请同学们看屏幕(图一),这是什么地方?仔细看看,你还发现了些什么?你们觉得这地方怎么样?(很美) 2、揭题。两个孩子在小山村游玩,那里的景色可真美呀!有一首古诗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PPT播放《一去二三里》儿歌,听老师读一遍。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学习“一、二、三”字。让学生找找教室里面那些东西是一、二、三,出示音节让生拼读,强调“三”是舌齿音,并拼读“yi”老师说明。(单个“一”读第一声,如果“一”后面是第四声,那么“一”读一。第二声。跟老师读第一句。“二”、“三。”再拼读。老师说明:“二”和“三”有异同。单个读就读“二”。如果“二个苹果”应该读作“两个苹果”如果“第二”就读“er”, 三就没有什么变化,直接读作“san” 2、方法同上,分别学习“四”到“十”。指名拼读,口头组词。强调四的写字笔顺:先里头后封口。反复书空。随生字学习新笔画:竖弯、横折、点、竖弯钩、撇、捺、横折弯钩、竖。 3、(生字变换位置)现在这些字的位置变了,谁会读?这么多同学都会读,我们开火车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读的又快又准。 4、记住了这些字,谁能用“十”字说一句话呢?点生(3~5 名);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说,老师再给大家一次机会。下面每个同学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字说一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第二版)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第二版) 篇一: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第二版)_习题答案_U3 篇二:新世纪大学英语(第二版)综合教程4答案Unit4 第四章答案 Enhance Your Language Awareness Words in Action▇ Working with Words and Expressions 1 In the boxes below are some of the words you have learned in this unit. Comple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ith them. Change the form where necessary. ■Answers: 1) mass 2) gambled 3) voluntary 4) hunted 5) classified 6) abolished 7) division 8) senseless 9) fashions 10) coordination 11) declarations 12) committed 13) necessity 14) moderately 15) slightest 16) considerable 17) evaluate 18) derived 2 In the boxes below are some of the expressions you have learned in this unit.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m. Change the form where necessary. ■Answers: 1) stands/stood a chance 2) ruled out 3) consist /consists of 4) gone through 5) in the strict sense 6) At a guess 7) earns a living 8) coincide with 9) gone in for 10) got their teeth into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15-17课(平铺式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15-17课教案) 15.生物与非生物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特点。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生物的共同特征。 在教师引导下,观察并描述生物的特征。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事件发生的探究兴趣;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乐于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7.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描述生物的特征;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特点。 【教材分析】 《生物与非生物》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一课时。通过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动物与植物》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并发现了动物和植物分别具有某些特征。通过三年级下册第1、2单元《植物的一生》、《植物与环境》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植物的生长,并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本课带领学生认识生物的共同特征并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生存依赖周围环境的各种条件。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调动学生已经的知识和经验,对植物和动物的特点进行整理,然后概括出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并形成生物的概念。第二部分,观察相关图

片,判断石笋和青苔等,它们的特征是否符合生物的概念;再出示地衣、松萝、水绵等图片请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知道它们是不是生物,进行交流后出示资料进行判断。第三部分,观察大自然中的画面,识别图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思考并表达出生物和周围非生物之间有着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植物和动物的特点会有所了解,也知道植物和动物都是生物,但对于什么是生物,生物的共同特征有是什么,没有系统的认识和总结,比较模糊不清。对于这个物体是不是的生物的判断,没有明确的判断依据。对于生物与周围环境中非生物的密切而复杂的关系,没有有意识的去发现过。但学生对于动物和植物的最基本的特点是有所了解的,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建立生物的概念,认识生物的共同特征,并理解生物和非生物之间密切的关系。本课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学生明确生物的共同特征,会判断生物和非生物。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自然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他们乐于去交流,对于如何交流也有一定的经验。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生物。 2.知道生物和非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 3.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的密切关系。 科学探究: 能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发现生物的共同特点。 科学态度: 在活动中乐于交流,分享出自己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教学重点】知道生物和非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认识生物与非生物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学习活动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实用语文第七册教案

《实用语文》第七册 第一课反义词 教材分析 反义词是实用语文第七册教材中第一篇课文,主要通过反义词的学习,复习巩固掌握的词汇,理解反义词并将反义词运用到短语和日常用语中;第三册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图片的观察比较,理解反义词的含义,也复习巩固以前学习的词汇。 教学目标 1.对实物、图片的观察比较及尝试操作,使B组学生初步理解反义词的含义,丰富学生的词汇,B组生复习巩固生字。 2.使A组学生能将所学的反义词应用到短语、一句完整的话中,丰富词汇。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敢于尝试的精神,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口语表达能力、动作表现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准备 1、活动的图片若干份。 2、大、小胶圈各1个。 3、软球、木块, 冰水、热水,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准备: 师:同学们,看看我们今天的教室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生:后面来了很多的老师。 师:是啊,现在教室里坐着这么多同学,这么多老师,小王老师好害怕,好紧张啊!大家能不能想想办法让我不紧张? 师:那给我点掌声吧,鼓励鼓励我,就不紧张了。掌声,想起来! (生合着老师的口令鼓掌) 师:同学们,再大声点。(重复两次,吸引注意力,增强兴趣) 2、导入:

师:同学们都很棒!接下来,我们做个游戏吧。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上下、左右、前后) 今天,老师想让你们和我对着做,你们愿意吗? (师要求拍手学生跺脚,反之,师要求起立学生坐下,反之。) 二、基本部分 (师幻灯片呈现几组相反的照片,生观察发现他们的特点) 1、板书课题:对,这就是我们学过的反义词,它们是意思正好相反的词,它们叫反义词。(板书)(师生齐读) 2、B组生尝试,A组回忆学过的反义词: a.利用实物让B组生在尝试中理解什么是反义词 (出示大、小胶圈)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胶圈大,一个胶圈小),大和小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板书)(师生齐读)师:同学们想想,刚才我们做的游戏有没有反义词?(师做动作提醒) 生:有。上下、左右、前后 b.A组说出学过的反义词 3、增强练习: a.(出示两幅人物图画)图片上的人物有什么不一样?引导生观察、尝试,并说了相应的反义词,各自表演不同的反义词,增强趣味。(生活中的反义词) (白——黑,长——短,多——少,开——关,里——外,高——矮,胖——瘦,哭——笑,睁——闭,冷——热,好——坏)(师生齐读、分小组读)b.巩固游戏:找朋友(帖图片到黑板上,A组生写出图片的内容,B 组生找到相反的词并连线) c.B组生练习写生字(大、小、上、下、多、少、白、长、)。 4、活动延伸:A组生应用反义词 a.引导生用反义词说词语,如:大苹果和小苹果,长铅笔和短铅笔等。 b.启发生用反义词说一句完整的话。如:爸爸是高个子,我是矮个子。 c.句子练习,如:老师帮我戴上了红领巾,我开心的(哭、笑)了。 冬天来了,外面好(冷、热)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