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巷工程复习总结题1

井巷工程复习总结题1
井巷工程复习总结题1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

1.拱形巷道断面包含有半圆拱形、圆弧拱形、三心拱形等拱形。

2. 巷道墙高是指巷道底板至拱基线的高度。

3.巷道交岔点按其结构分为穿尖交叉点、牛鼻子交叉点。

4.主井井筒断面可分为提升间、管道间、梯子间、延伸间。

5.井底车场由储车路线、运车路线、井底车场硐室等部分组成。

6.平巷施工的主要工序有凿岩、爆破、通风、装岩、运输和支护。

7.硐室围岩的稳定性基本取决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两类因素。

8.平巷掘进时,用以指示巷道掘进方向的是中线,控制巷道坡度的是腰线。

9.平巷掘进时,其通风方式主要有压入式通风、抽出式通风、混合式通风三种形式。

10.斜井开拓与立井开拓相比具有投资省、出矿快、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11.斜井防止轨道下滑的方法有固定钢轨法、固定枕木法两种。

12.马头门的形式主要取决与选用罐笼类型、进出车水平数目及是否设有候罐平台。

13.立井施工方式可分为单行作业、平行作业、短段掘砌、一次成井和反井刷大。

14. 井巷工程内容主要包括井巷工程设计和井巷工程施工。

15. 井底车场按矿车运行系统可分为尽头式、折返式和环形式。

16. 斜井按提升容器可分为串车斜井、箕斗斜井和胶带机斜井。

17. 斜井井颈由加厚井壁和壁座组成。

18. 斜井施工时安全措施包括井口预防跑车安全措施和井内阻挡已跑车的安全措施。

19. 天井掘进方法有普通法、吊罐法、爬罐法、深孔爆破法和钻进法。

20. 中央水泵房由主体硐室泵房、管子道、通道。中央水泵房与水仓组成中央排水系统。

21.硐室的施工方法主要有全断面施工法、台阶工作面施工法、导硐施工法和留矿法。

22.水泥砂浆锚杆属被动式、黏结式锚杆。胀壳式锚杆属主动式、机械式锚杆。

23. 井筒自上而下由井颈、井身和井底组成。

24. 竖井设计时选择提升容器主要依据是用途和生产能力。

25. 罐道分刚性罐道和柔性罐道。

26. 井壁壁座有单锥形壁座和双锥形壁座两种形式。

28. 掘进工作面的炮眼,按其用途和位置可分为掏槽眼、周边眼和辅助眼。

29. 掏槽眼的排列形式可分为斜孔掏槽和直孔掏槽两大类。

30、依据用途不同,竖井可分为主井、副井和风井。

31、竖井施工中,基岩开挖一般采用钻爆法,其主要作业有开挖、永久支护和安装。

二、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3分,共15分)

1.井巷工程——为地下矿石开采而开掘的井筒、井底车场及硐室、主要石门、运输大巷、采区巷道及回风巷道、支护工程等,统称为井巷工程。

2.天井——是矿山井下联系上下两个中段的垂直或倾斜巷道。

3.喷射混凝土——将按一定比列配合的水泥沙、石子和速凝剂等混合均匀搅拌后,装入喷射机,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将拌和料沿输料管吹送至喷头处与水混合,并以较高的速度喷附在岩面上,凝结硬化后而成的高强度与岩面紧密黏结的混凝土层。

4.掘进循环作业——掘进主要工序(凿岩、爆破、装岩、临时支护)和辅助工序(通风、铺轨和接管等)的周期性的重复。

5. 锚喷支护——是一个支护系列,包括喷射混凝土支护,锚杆支护,锚杆、喷射混凝(锚喷)土支护,锚、喷、金属网(锚喷网)支护以及锚喷与石材或金属支架的联合支护,具有施工快、机械化程度高、成本低等优点。

6.主井和副井根据竖井不同用途而划分的,主井用于提升矿石,一般装配一对箕斗;副井用于提升

材料、设备、废石、升降人员、兼作通风、排水等,一般装配罐笼。

7.井底车场——是井筒附近各种巷道、硐室的综合体,是地下运输的枢纽站,由若干连接和环形井筒的巷道及辅助硐室组成。

8.一次成巷是将巷道施工中的掘进,永久支护,掘砌水沟三个分部工程视为一体,统筹安排,在一定距离内,前后最大限度的同时施工,一次做成巷道,不留收尾工程。

9、井巷工程设计按照矿井生产的需要,服务年限和围岩性质,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经济合理的确定井巷断面现状、尺寸和支护结构等,并贯穿于矿山的初步设计、矿山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规程设计中。

10、深孔爆破法掘进天井——先在天井下部掘进3-4米高的补偿空间,然后在天井上部硐室内用深孔钻机按照天井设计断面尺寸,沿天井全高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钻凿一组平行深孔,然后分段装药,分段爆破,形成所需断面尺寸的天井。

三、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巷道断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内容与步骤是什么?

答:原则:在满足安全与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力求提高断面的利用率,缩小断面,降低造价并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内容:巷道断面设计断面形状选择、断面尺寸确定、支护形式选择及巷道内其他设施的布置。

步骤:㈠选择巷道断面形状、确定巷道净断面尺寸,并进行风速验算;㈡根据支架参数和道床参数计算出巷道的设计掘进断面尺寸,并按允许的超挖值求算出巷道的计算掘进断面尺寸;㈢布置水沟和管缆;㈣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工程量表、材料消耗量一览表。

2. 井巷工程施工内容有哪些?(总结还不完整)

答:凿岩、爆破、通风、装岩、运输和支护,辅助工序有撬浮石、铺轨、接长管线等。

3. 硐室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答:首先根据硐室的用途,合理选择硐室内安设的机械和电气设备;然后根据已选定的机械和电气设备的类型和数量,确定硐室的形式及其布置;然后再根据这些设备安装、检修和安全运行的间隙要求以及硐室所处围岩稳定情况,确定出硐室的规格尺寸和支护结构。有些硐室还需要考虑防潮、防渗、防火和防爆等特殊要求。

4. 巷道断面形状选择考虑的因素是什么?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

答:(1).地压大小。

(2).巷道的用途及服务年限。

(3).支护材料与方式。

(4).巷道施工方法。

(5).通风阻力。

起主要作用的为:1.地压大小。2.巷道的用途及服务年限。

5.井巷工程施工内容有哪些?

答:(1)结合施工条件合理选择高效装岩机。

(2)改善爆破效果。

(3)减少装岩间歇时间

(4)加强装岩调车的组织工作。

6. 硐室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答:井底车场是井筒附近各种巷道、硐室的综合体,是地下运输的枢纽站,由若干连接和环形井筒的巷道及辅助硐室组成。

作用:将井筒与主要运输巷道连接起来,把由运输巷道运来的矿石和废石经此进入主(副)井提升至地表,并将地表送下来的材料和设备经由此处进入运输巷道,送至各个工作地点,它承担井下矿车卸矿、调车、编组等任务。

7. 吊罐法的优点(整理还不完整)

答:(1)节约材料,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作业条件;(2)利用中心孔进行混合式通风,大大改善通风效果,减少通风所需的时间,改善工人的作业环境;(3)工序较简单,辅助作业时间短。由于可以利用中心孔爆破,爆破效率高,可有效提高天井的掘进速度,提高工效;(4)所需设备轻便灵活,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制作、维修简单,有利于各矿山推广;(5)节约原材料,提高掘进速速和工效,掘进成本显著降低。

8. 吊罐法的缺点。(整理还不完整)

(1)只适用于中硬以上(f>8)的岩石,在松软、破碎的岩层中不宜使用。(2)天井过高时,钻孔偏斜的值也大,在现有设备和技术的条件下不宜掘进太高的天井,一般以30-60米为宜。(3)不适于打盲天井和倾角小于65°的斜天井。(4)在薄矿脉中掘进沿脉天井时,由于中心孔的偏斜,不能确保沿脉掘进,不仅不利于探矿,还可能给采矿带来贫化和损失。(5)虽通风条件较普通法有较大改善,但凿岩时同样无法减少工作面的粉尘和泥浆,工人工作条件仍然不够好。

9. 喷锚支护的优越性?

答:选用喷锚作临时支护,这种临时支护在爆破后应紧跟迎头,及时封闭围岩,防止岩石松动和塌落。其施工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实现机械化,且安全可靠,既是临时支护,又可以作为永久支护的一部分。

10. 新奥法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1).保持和调动围岩的强度,充分利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2).运用围岩-支护共同作用原理、岩石的动态性质和岩体蠕变发展规律,提出两次支护概念。(3).将监测作为地下工程施工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围岩位移及支护受力状态始终进行监测。(4).在应用中具有多面向和灵活性。

11. 竖井净断面尺寸确定步骤有哪些?

答:(1)根据井筒用途和所采用的提升容器,选择井筒装备的类型,确定井筒断面布置形式。(2)根据所选用的井筒装备类型,初步选定罐道梁规格和罐道规格。(3)根据提升间、梯子间、管路和电缆的布置与尺寸,以及《安全规程》规定的安全间隙,用图解法或解析法求出井筒净直径的近似值,当井筒净直径小于6.5m时,以0.5m进级确定井简净直径。超过时,一般以0.2m进级确定。(4)根据初步确定的井筒净直径,验算安全间隙及梯子间尺寸。(5)根据验算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尺寸基本确定。

12.简述竖井基岩施工钻爆法的主要作业内容。

答:钻爆法包括开挖、永久支护、安装三项主要作业:(1)开挖,包括凿岩爆破、通风、临时支护、装岩和提升岩石等作业。(2)永久支护,包括架设木材支架或砌筑石材、混凝土支护及喷射混凝土井壁等。(3)安装,包括安装井筒永久装备,如罐梁、罐道、管缆等格间及梯子等。

四、简述题(共30分)

1、论述普通法掘进天井的施工工艺(总结还不完整)

答:(1)漏斗口的掘进(2)凿岩工作台的架设(3)凿岩爆破工作(4)通风工作(5)支护工作(6)出渣工作(7)工作组织

2、与平巷相比,斜井开挖的特点有哪些?

答:(1)对围岩的扰动范围比同断面的平巷大,倾角不同,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也不同,一般随倾角增大围岩的稳定性降低。

(2)钻孔的作业条件差,且只有对钻孔方向要求高,才能保证坡度的准确。

(3)装岩条件差,目前装岩机械较少,且适用性差,故装岩占用的劳动力较大。

(4)通风、排水方面,因开挖方向不同也具有不同的特点。由下向上倾斜开挖时,通风较为困难;由上向下倾斜开挖时,排水困难。

(5)为保证准确成形和贯通,对测量工作要求高。

(6)斜井掘进时凿岩爆破工作类似于平巷施工,但所需的孔数和药量比平巷多,特别严重靠底板边的炮孔所需药量更多。

(7)底孔有时为水所淹没,必须进行防水处理或使用抗水炸药。

(8)为防止斜井底板偏高,要求底孔的倾角较斜井底板坡度大2°~5°,且底孔深度较其他孔深入10~20cm,一般底孔间距不大于30~40cm。

(9)运岩一般使用提升机提升矿车或箕斗,为了防止提升时发生跑车事故,井口应设置阻车器。

3. 井巷工程的特点有哪些?

答:(1)施工环境特殊,井巷施工人员常在阴暗、潮湿、通风差的井下作业,粉尘多,劳动强度大,必须做好劳动保护工作。

(2)施工对象多变,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要穿过各种不同强度和硬度的岩层,随时可能发生各种险情,如松散围岩塌落,大量地下水涌出等,必须掌握各种应急对策,严格执行技术、安全规程。

(3)施工方法多样,技术复杂,井巷施工人员要掌握多种施工技能,根据巷道倾角、断面形状、岩层性质以及井巷工程量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法和设备。

(4)施工场地狭窄,土建、井巷、安装交叉作业多,常发生巷道间爆破、出碴、运输的相互干扰,井巷施工人员应合理制定并严格执行以井巷为主,三类工程交叉作业的总体网络计划,以协调组织施工,保证工程综合进度和工期要求。

(5)井巷工程支护结构和建井工程量的确定,必须考虑矿山的服务年限,以免造成浪费。

4. 平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意义和原则。

答:意义:掘进中个各主要工序所使用的机械设备集中,使之能充分发挥每一施工机械的能力,达到高效、均衡生产。

原则:(1)首先要考虑各工序都要采用机械化作业,凿岩、装岩、支护等各主要工序,应采用机械作业,以提高其作业效率。

(2)各工序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在生产上应相互协调、能力均衡,不影响某些设备能力的发挥。

(3)掘进主要工序应以顺序作业方式来考虑,配套的机械设备在能力和数量上都要有一定的备用量。

(4)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配套方案。

5.论述吊罐法掘进天井的施工工艺。(总结还不完整)

答:(1)吊罐法掘进天井前的准备工作a开凿上下硐室b钻凿天井中心孔c安装绞车和电气信号装置

(2)掘进工作a凿岩工作b起爆方法c通风防尘d装岩

(3)劳动组织与作业方式。

(整理)免疫大题范围.

2012年《医学免疫学》简答和论述题重点 说明:本重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纯自己手工整理总结,并不代表期末考试范围,仅作为复习参考。<115(含115)以后为16章以后的内容,非重点> 1、如何理解免疫功能的“双刃剑”特点。 2、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答: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1)免疫器官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前者包括骨髓、胸腺和法氏囊;后者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相 关淋巴组织。 (2)免疫细胞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以及其他免疫细胞。 (3)免疫分子主要包括抗体、补体和细胞因子。 3、简述免疫功能失调时的异常表现。 答: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耐受、免疫调节和免疫监视; 异常表现:免疫缺陷病、超敏反应病、自身免疫病和形成肿瘤。 4、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有哪些?(重点) 答:①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分子量大小、结构复杂性、分子构象、易接近性等;②宿主方面因素:包括遗传因 素、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等;③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5、简述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的关系。(正考考题) 答: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 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共同表位引起交叉反应。 6、试述B细胞决定基和T细胞决定基与半抗原、TI抗原和TD抗

原有何关系? 答:(1)半抗原只具有B细胞决定基成分; (2)TI抗原含有多个重复的B细胞决定基成分; (3)TD抗原既含有B细胞决定基成分又含有T细胞决定基成分。 7、何谓异嗜性抗原?举例说明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答:异嗜性抗原是指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意义:(1)与疾病的发生有关。(2)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8、试比较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重点) 9、论述TD-Ag与TI-Ag的区别。(重点) 10、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可将抗原分成哪几类,并举例说 明。 答:(1)异嗜性抗原(2)异种抗原(3)同种异型抗原(4)自身抗原(5)独特型抗原。举例:略。 11、简述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答:组成:骨髓和胸腺。 功能:(1)骨髓: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是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体液免疫应答的场所。 (2)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12、简述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免疫学复习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 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㈠骨髓的功能 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㈠胸腺的结构 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 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淋巴结 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 二、脾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教育学原理辨析题

1、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课,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这些观点是错误的。 (1)这些教师认为没有教育理论,一样可以有教育实践,他们都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实践依据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2)教育理论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意义都十分重大。从理论功能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从实践意义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提高教育质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还可以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孔子是一位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他不仅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而且还善于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孔子总结了很多教育理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都是他总结教学经验以后提出来的教学理沦。这些理论反过来直接指导了教育教学实践。因此,真正重视教育实践的人,是不应也不会轻视教育理论的。 2、教育只能适应青少年发展而不能促进其发展。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育受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教育必须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表现在: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不同。 (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4)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5)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但这种适应正是为了促进其发展,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适应是为了发展,发展是最终目的。题目中只见适应不见发展,是错误的。 3、只要教育得法,人人都可以成为歌唱家、科学家、诗人。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环境,在青少年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表现在: (1)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4)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学校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是主导作用。 但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对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的发挥也是有条件的,低估遗传、环境的影响和作用而片面夸大教育的作用是不正确的。人的发展是遗传、环境、成熟、教育与个体实践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教育幽默艺术就是讲故事、说笑话、引学生发笑。 所谓教育幽默艺术,是指将幽默运用于学科教育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会心的微笑中提高学科素质教育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教育幽默艺术既要有幽默的一般特点——机智性和娱乐性,又要有其特殊的规定性——教育性。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颅脑 1、基底节通常不包括哪一种核团:(B) A.尾状核 B.丘脑 C.豆状核 D.屏状核 E.杏仁核 2、颅内最常见的生理钙化是:(C) A.大脑镰钙化 B.床突间韧带钙化 C.松果体钙化 D.脉络膜丛钙化 E. 苍白球 3、头颅CT横断面可见与鞍上池外侧角相连的是:(D) A.侧裂池 B.纵裂池 C.脚间池 D.环池 E.大脑大静脉池 4、蝶鞍侧位片上可测量其前后径及深径,其平均值分别为(C) A. 10.5cm,9.5 cm B.5 cm,10 cm

C. 11.5 cm,9.5 cm D. 10 cm,20 cm F.12 cm,10 cm 5、关于蝶鞍的X线描述哪项正确?(B、D) A.其前界为鞍结节 B.后壁为后床突 C.鞍背可见气化现象 D.观察蝶鞍最好的位置为20°后前位 E.CT平扫可见鞍结节和鞍背之间低密度间隙为垂体窝 6、椎动脉最大颅内的分支为:(C) A.小脑前下动脉 B.大脑后动脉 C.小脑后下动脉 D.小脑上动脉 E.后交通动脉 7、亨氏暗区为(A) A.颅脑CT扫描两侧岩骨后缘之间横行的带状低密度伪影 B.颅脑CT扫描由枕骨结节自后向前放射状高密度影 C.颅脑CT扫描两侧岩骨后缘之间横行的带状高密度伪影 D.颅脑CT扫描由枕骨结节自后向前放射状低密度影 E.颅脑CT扫描两侧岩骨后缘之间纵行的带状高密度伪影 8、脑血管造影的微血管期血管网最丰富的部位是:

A.脑实质 B.胼胝体 C.脑皮质和基底节区 D.皮髓质交界区 E.以上都不是 9、以下哪个孔裂位于中颅窝? A. 盲孔 B. 圆孔 C. 筛孔 D. 舌下孔 F.颈静脉孔 10、图中所示标示解剖结构不正确的为(E) A.尾状核头部 B.内囊前肢 C.侧脑室前角 D.丘脑 E.豆状核 11、关于卵圆孔的描述下列那项不正确(D) A.位于蝶骨大翼后外部 B.内有三叉神经的第三支通过 C.颏顶位观察两侧卵圆孔不对称 D.孔的前外缘模糊,后内缘清晰 E.平均横径2.3mm。

医学免疫学大题总结

医学免疫学大题总结 问答题。 1. 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包括:(1)免疫器官:由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和黏膜免疫系统)组成;(2)免疫细胞:主要有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3)免疫分子:如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可发挥三种功能:(1)免疫防御:即抗感染免疫,机体针对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免疫清除作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2)免疫自稳: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体细胞,对自身成分处于耐受,以维系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3)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可识别和清除畸形和突变细胞的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免疫过强或低下也能产生对机体有害的结果,如引发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肿瘤、病毒持续感染等。 2.简述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提呈过程。 答:完整的内源性抗原在胞浆中,在LMP的作用下降解成多肽片段,然后多肽片段经TAP1/TAP2选择,转运到内质网,在内质网中与MHC Ⅰ类分子双向选择结合成最高亲和力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该复合物由高尔基体转运到细胞表面,供CD8+T 细胞识别。 3.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1)IgV区的功能主要是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2)IgC区的功能a.激活补体;b.细胞亲嗜性:调理作用(IgG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通过Ig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IgGFc受体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对颗粒抗原的吞噬;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IgG与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结合,通过IgFc段与具有胞毒作用的效应细胞表面相应IgGFc受体结合,从而触发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称为ADCC);介导I II III型超敏反应。(3)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IgG:是抗感染的主要抗体;是唯一能通过胎盘屏障的抗体,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可与吞噬细胞和NK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作用和ADCC效应;(2)IgM:为五聚体,分子量最大;激活补体能力最强;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3)IgA:分泌型IgA(SIgA)为二聚体,主要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和乳汁中,在黏膜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4)IgD:是B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标志;(5)IgE: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具有很强的亲细胞性,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具有高度亲和力,可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4.简述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答:第一是抗原的异物性,一般来讲,异物性越强,免疫原性越强;第二是抗原的理化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分子量、结构复杂性、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物理状态等因素。一般而言,蛋白质是良好的免疫原,分子量越大,含有的芳香族氨基酸越多,结构越复杂,其免疫原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部分简答题一级考点知识汇总(山香版,全国通用)

第一部分:教育学简答题 一、学校产生的条件? 答: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的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创造和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二、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答: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教育全球化 7.教育信息化 8.教育具有科学性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答: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有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此外,学习教育学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 四、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1.遗传(前提条件) 2.环境(动力作用) 3.学校教育(主导和促进作用) 4.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作用) 五、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答: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 六、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答:1. 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七、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答: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医学影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医学影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X射线管的负极,包括灯丝和聚焦罩两部分。 2、想获得大的管电流需要选取大的管电压和灯丝的温度。 3、在普通X射线摄影中,用钨作为阳极靶。 4、高速运动的电子与靶物质相互作用时,其能量损失分为__碰撞损失__和__辐射损失__. 5、X射线在空间某一点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X射线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量与能量乘积的总和。 6、在医学应用中,常用X射线的量和质来表示X射线的强度,量是质是光子数。 7、在X射线野中靠近阳极侧的有效焦点比靠近阴极侧的要小。 8、光电质量衰减系数与原子序数、光子能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 μτ/ρ Z3/(hυ)3_____。 9、康普顿质量衰减系数与入射光子能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 μc/ρ 1/(hυ)3____。 10、康普顿效应发生的概率与原子序数Z无关,仅与物质的___每克电子数___有关。 11、电子对质量衰减系数与原子序数的光子能量的关系可表示为__ 当hυ>2m e c2_时,__μp/ρ Z hυ 当hυ>>2m e c2 _时,μp/ρ Zln(hυ)________________。 12、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整个诊断X射线的能量范围内

都有__ 10keV-100keV __产生,所占比例很小,对辐射屏蔽的影响不大。 13、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总的衰减系数μ/ρ=_μτ/ρ+μc/ρ+μp/ρ+μcoh/ρ____。 14、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在10keV~100MeV能量范围的低能端部分_____光电__效应占优势,中间部分____康普顿___效应占优势,高能端部分___电子对___效应占优势。 15、宽束X射线是指含有____散射____的X射线束。 16、滤过是把X射线束中的____低能成分___吸收掉。 17、滤过分为___固有滤过___和___附加滤过___。 18、X射线传播过程中的强度减弱,包括距离所致的____扩散___衰减和物质所致的_____吸收____衰减. 19、X射线影像是人体的不同组织对射线____衰减___的结果。 20、增感屏—胶片组合体在应用时,胶片的光密度直接取自X射线的能量不足___10%__,其余的光密度都是靠___增感屏受激后发出的可见光获得的。 21、量化后的___整数灰度值__又称为灰度级或灰阶,灰度级之间的最小变化称为____灰度分辨率___。 22、每个单独像素的大小决定图像的____细节可见度____. 23、CR系统X射线照射量与发射的荧光强度呈___五位数___的直线相关。 24、X-CT的本质是___衰减系数___成像.

医学免疫学重点总结

医学免疫学重点总结 第一讲绪论 1、概念: 1)、免疫(immunity):即免除疫病和抵抗疾病的发生。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非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2、免疫的三大功能: 免疫系统具有三大基本功能,即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denfense)、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surveillance)、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homeostasis)。 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denfense)书:指机体防御及清除病原体的功能。Ppt: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及有害的生物性大分子。 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surveillance)指免疫系统识别、监视并清除体内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的功能。 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homeostasis)指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或其他成分,对自身正常成分产生免疫耐受、并通过免疫调节达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3、免疫器官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DC、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碱性细胞、肥大细胞等一系列细胞。免疫分子包括免疫球蛋白(抗体)、补体、细胞因子、黏附分子、MHC 等结构。免疫器官又分外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bonemarrow),胸腺(thymus),腔上囊(法氏囊,鸟类),中枢免疫器官为免疫细胞的发生、分化和成熟提供了场所。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免疫系统,是成熟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即适应性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第二讲抗原 1、概念: 1)、抗原(antigen,Ag):书: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Ppt:指能被机体免疫细胞识别,刺激和诱导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等免疫效应性物质,并能与相应免疫效应性物质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2)、抗原决定基(antigenticdeterminant)(表位,epitope):书:指能被抗体、BCR

医学免疫学总结

医学免疫学 第一章医学免疫学概论 传统免疫的概念:免除疾病;针对病原微生物;对机体一定有利。 现代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免疫的三大功能: 1、免疫防御:是机体杀死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或中和其毒素的保护性免疫,又称抗感染免疫。 2、免疫自稳:免疫系统自身精细的网络调节,使机体内环境维持相对稳定。 3、免疫监视:是免疫系统识别体内不断出现的畸变和突变细胞,并将其清除。 免疫的类型: 一、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 种系进化中逐步形成;可以遗传;对一切异物均发挥作用。 二、特异性免疫 接触抗原后产生;仅对相应抗原有免疫;有明显个体差异;不能遗传。 其特点比较如下: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异性性免疫应答 先天后天 迅速潜伏期 非特异性特异性 无免疫记忆有免疫记忆 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因素: (1)屏障作用 a皮肤和粘膜屏障:阻挡微生物侵入(机械阻挡);化学物质抑杀微生物。 b血脑屏障:阻挡微生物或其他大分子异物从血入脑组织或脑脊液。 c胎盘屏障:阻挡母体微生物进入胎儿。 (2)免疫分子 补体系统;防御素;溶酶菌;细胞因子。 (3)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细胞 a吞噬细胞:大吞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其吞噬过程为:接触、吞入、杀灭。 吞噬作用的后果:完全吞噬——异物被消化破坏;不完全吞噬——异物不被杀灭,反而得到庇护在吞噬细胞内增殖。 B自然杀伤细胞:两种受体——杀伤细胞活化受体、杀伤细胞抑制受体。其主要生物学效应是:1、抗肿瘤作用;2、抗病毒和胞内寄生菌的感染。 免疫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1、骨髓:各类免疫细胞的发源地;B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场所 2、胸腺:结构和大小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T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形成自身耐受。 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定居、增殖、分化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免疫系统。a淋巴结的作用:T、B细胞定居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教育学辨析题总结

辨析题 1、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错误,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她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教育就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就是教育区别于其她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就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由此可知,教育史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教育就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就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2、凡就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活动的都就是教育。 错误。并不就是能够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动都就是教育。教育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义务教育普遍向高等教育延伸。 错误。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 4、负强化等同于惩罚。 错误,负强化就是加强某种适当行为,惩罚就是制止某种不当行为,这就是两者主要区别。惟考虑到惩罚的目的时,奖励的目的只有积极性的一面,而惩罚的目的除了制止某种不当行为的消极目的之外,另外带有使受惩罚者知错能改的积极目的。在教育上使用惩罚时,只有在积极的目的下,使之符合负强化的原理,惩罚才会产生教育价值。 5、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正确,教育就是劳动力生产、再生产的重要内容与主要手段,教育史科学知识与技能再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劳 6、教学方法就就是教师教的方法。 错误,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而采用的手段与工作方式,因此,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7、只要有教育,就有教育学。 错误,先有教育后有教育学。教育学就是人类社会与实践活动发展到一起历史阶级的产物,在原始社会,只有教育活动,而没有教育学这门科学。 8、论语就是世界上最早专门用于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 错误,学记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著作。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著作。 9、素质教育就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错误,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多开展课外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影响与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动力的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教育促进现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就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就是代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推动现代经济的知识化教育活动与其她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除了教过程。 10、教育目的即教育方针。 错误,教育育之外,人类其她活动也影响人发展,如经济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休闲活动、日常人的总要求。教育方针就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生活等的影响或显或隐地与人的发展相关。这政策与指导思想。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的指导方些活动与交往的直接目的并不在于培养人,它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教育就是只就是间接地自发影响人的发展。教育可以改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不能等同。

医学影像学试题(含标准答案)

1。透视检查得基础就是利用X线得就是: A光学作用B生物作用C穿透作用D电离作用E荧光作用 2。CR与普通X线成像比较其优点,叙述错误得就是: A提高了图像密度分辨率B提高了图像显示能力C降低X线曝光量D提高了图像空间分辨率E曝光宽容度增加 3。蝶鞍侧位片可测量其前后径及深径,其平均值分别为: A10、5mm,9。5mm B11。7mm,9.5mm C12.0mm,10、0mmD5、0mm,10.0m mE10、0mm,20.0mm 4。观察上颌窦首选X线投照位置为: A头颅正位B头颅侧位C颅底位D华氏位E柯氏位 5。肺癌引起得阻塞性肺炎与一般肺炎区别有以下几点,不正确得就是: A体积缩小B有支气管充气征C同一部位反复发作D合并肿块E常有淋巴结肿大6、构成肺门阴影最主要得结构就是: A肺动、静脉B神经C主支气管D肺组织E淋巴结 7.肺部空腔性病变常见于: A肺癌B结核厚壁空洞C虫蚀样空洞D支气管扩张E气胸 8、下列关于病变空洞得描述,错误得就是: A肺气囊:薄壁空洞B肺脓肿:均匀厚壁空洞C浸润性肺结核:薄壁空洞,有卫星灶D肺癌:偏心空洞,有壁结节 E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纤维厚壁空洞 9。下列支气管扩张得影像特点,不正确得就是: A局部肺纹理增多B环状或蜂窝状影C斑片状、索条样影D可有葡萄征、手套征E普通胸片正常可除外本病 10大叶性肺炎得典型影像学变化可见于病变得: A充血期B实变期C消散期D消散期之初E病变全程 11.肺内球形病灶称为肿块得直径应大于 A2cmB3cm C4cm D5cm E6cm 12。两肺粟粒性病变除肺结核外,还可见于: A小叶性肺炎B过敏性肺炎C支原体肺炎D吸入性肺炎E中央型肺癌 13、无壁空洞最常见于: A周围性肺癌B干酪性肺炎C肺转移瘤D肺脓肿E浸润性肺结核 14.粟粒型肺结核就是指: A原发性肺结核B浸润性肺结核C慢性纤维空洞型结核D结核性胸膜炎E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15。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得特点为 A渗出病灶为主B增殖性病灶为主C纤维性病灶为主D钙化病灶为主E混合性病灶为主 16、游离性胸腔积液在胸部摄片上就可见到,一般体积应为: A10ml B30ml C100ml D200ml E300ml 17.厚壁空洞得洞壁厚度超过: A3mm B5mm C7mm D9mm E10mm 18.中央型肺癌得直接征象不包括: A肺门增大B肺门肿块C阻塞性肺不张D支气管壁增厚E支气管狭窄 19.胸片上所示得密度减低阴影就是指病变密度低于:

免疫学检验复习考试重点总

2017 年免疫学检验复习重点总结如下 0、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 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2、免疫防御(对外);免疫自稳(防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防肿瘤)。 3、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最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4、 B 细胞:通过识别膜免疫球蛋白来结合抗原,介导体液免疫;B 细胞受体=BCR=mIg 表面标志:膜免疫球蛋白(Smlg)、Fc受体、补体受体、EB病毒受体和小鼠红细胞受体。 成熟B 细胞:CD19、CD20、CD21、CD22 (成熟B 细胞的mlg 主要 为mlgM和mlgD)同时检测CD5分子,可分为B1细胞和B2细胞。 B 细胞功能检测方法:溶血空斑形成试验(体液免疫功能、。 5、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共同表面标志是CD3(多链糖蛋白);辅助T 细胞的标志是CD4;杀伤T细胞的标志是CD8; T细胞受体二TCR T细胞和NK细胞的共同表面标志是CD2 (绵羊红细胞受体); CD3+ CD4+ CD8-=辅助性T 细胞(Th) CD3+ CD4- CD8+ =细胞毒性T细胞(Tc或CTL (T细胞介导的细 胞毒试验)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或Treg

T细胞功能检测: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CONA刺激T细胞增 殖。增殖试验有:形态法、核素法 T细胞亚群的分离:亲和板结合分离法,磁性微球分离法,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分离法 *E花环试验是通过检测SRBC受体而对T细胞进行计数的一种试验; 6、NK细胞:具有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靶细胞(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 表面标志:CD16(ADCC)、CD56。 测定人NK细胞活性的靶细胞多用K562细胞株,而测定小鼠NK细胞活性则常采用YAC-1细胞株。 7、吞噬细胞包括: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表面标志CD14,包括骨髓内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达MHC H类分子) 8人成熟树突状细胞(DC)(专职抗原呈递功能):表面标志为CD1a CD11c和CD83. 9、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ig,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具有抗体功能)及膜型(mig,作为抗原受体表达于B细胞表面,称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10、免疫球蛋白按含量多少排序:IgG> lgA> IgM > lgD> IgE五类(按重链恒定区抗原性(CH)排序) 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免疫比浊法。 11、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抗原决定簇位于恒定区(CH、CL)

医学免疫学 大题

免疫应答 概念: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受抗原性物质刺激后,免疫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主要包括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以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分化,进而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 类型:免疫应答根据其效应机理,可分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两种类型。 意义:免疫应答的重要生物学意义是及时清除体内抗原性异物以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但在某些情况下,免疫应答也可对机体造成损伤,引起超敏反应或其他免疫性疾病。 三类免疫性疾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由抗原特异应答的T及B细胞激发的过高的免疫反应过程而导致的疾病。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前者由抗体介导,发作快;后者由细胞介导,发作慢。 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统的先天性遗传缺陷或后天因素所致缺陷,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易发生严重感染和肿瘤。 自身免疫病:正常情况下,对自身抗原应答的T及B细胞不活化。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些自身应答T及B细胞被活化,导致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性疾病。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联系。 联系: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原因是: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且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功能的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如骨髓瘤患者血清中异常增高的骨髓瘤蛋白,是由浆细胞瘤产生,其结构与抗体相似,但无免疫功能。因此,免疫球蛋白可看做是化学结构上的概念,抗体则是生物学功能上的概念。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1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由Ig的V区特别是HVR的空间结构决定的。在体内表现为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生理学效应;在体外可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2激活补体:IgG(IgG1、IgG2和IgG3)、IgM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IgA、IgG4可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 3与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Ig经Fc段与各种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粘附、ADCC及超敏反应作用。 4穿过胎盘:IgG可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5免疫调节:抗体对免疫应答具有正、负两方面的调节作用。

教育学-辨析题

1、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普遍的现象 √教育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2、教育同生产劳动相分离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P10 3、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两大教育思潮 √ 4、教育永远具有阶级性。 ×原始社会没有阶级 5、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的真正平等。 ×共产主义 6、教育只有正向的功能,没有负向的功能; ×教育既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 7、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及了教育,扩大了公民受教育的机会,因而已经实现了教育机 会的均等。 ×并未实现 1.培养目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培养目标就是教育目的。 ×广义的培养目标才是教育目的 2.教育目的着重对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做出规定,教育方针着重对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提出要求。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而教育方针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3.教育目的既体现为社会教育目的,又体现为个人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可以分为社会教育目的和个人教育目的 4.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 √教育目标就是指培养人的方向和规格,而培养人的方向和规格又是由教育目的所决定的,所以,教育目标是很据教育目的制定的 5.教育目的是对未来客观实在超前或预先的反映。 √教育目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因此,教育目的是对未来客观实在超前或预先的反映 1、教师要爱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有没有严格要求是无关紧要的。 ×因为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义务,教师不仅要爱护学生,而且还要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因此在一些涉及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时,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 2、教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 ×因为这是由教师职责所决定的。教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记忆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爱学生,保护学生等,把全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总结(文库)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 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 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㈠骨髓的功能 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㈠胸腺的结构 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 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淋巴结 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

医学免疫学简答题论述题大题

1 、简述补体系统的组成与主要生物学功能。 组成: ①补体系统的固有成分 ②补体调节蛋白 ③补体受体 功能:补体旁路途径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经典途径在感染中、晚期发挥作用。 ①、细胞毒作用:参与宿主抗感染、抗肿瘤; ②、调理作用: C3b/C4b 可作为非特异性调理素介导调理作用; ③、免疫复合物清除作用:将免疫复合物随血流运输到肝脏,被吞噬细胞清除; ④、炎症介质作用:C3a/C5a 的过敏毒素作用、 C5a 的趋化和激活作用、 C2a 的激肽样作用,引起炎症性充血和水肿; ⑤、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 2 、补体激活的三个途径: 经典途径: ①激活物为抗原或免疫复合物, C1q 识别 ② C3 转化酶和 C5 转化酶分别是 C4b2a 和 C4b2a3b ③其启动有赖于特异性抗体产生,故在感染后期或恢复期才能发挥作用,或参与抵御相同病原体再次感染机体 旁路途径: ①激活物为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细胞等,直接激活 C3 ② C3 转化酶和 C5 转化酶分别是 C3bBb 和 C3bBb3b ③其启动无需抗体产生,故在感染早期或初次感染就能发挥作用 ④存在正反馈放大环 MBL (凝激素)途径: ①激活物非常广泛,主要是多种病原微生物表面的 N 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由MBL 识别 ②除识别机制有别于经典途径外,后续过程基本相同

③其无需抗体即可激活补体,故在感染早期或对免疫个体发挥抗感染效应 ④对上两种途径具有交叉促进作用 3 、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过程及比较: 经典途径 / 旁路途径 /MBL 途径 激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 / 内毒素、酵母多糖、凝聚 IgA/ 病原微生物、糖类配体 参与成分: C1-C9/ C3 、 C5-C9 、 B 、 D 、 P/ C2-C9 、 MBL 、 MASP C3 转化酶: C4b2a/ C3bBb/C4b 2a 、 C3bBb C5 转化酶: C4b 2a 3b/ C3bBb3b/ C4b 2a 3b 、 C3bBb3b 作用:特异性免疫 / 非特异性免疫 / 非特异性免疫 4 、试述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全过程。 经典激活途径指主要由 C1q 与激活物( IC )结合后,顺序活化 C1r 、 C1s 、 C4 、C2 、 C3 ,形成 C3 转化酶( C4b2b )与 C5 转化酶( C4b2b3b )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它是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方式。 5 、补体系统可通过以下方式介导炎症反应 激肽样作用: C2a 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炎症性充血; 过敏毒素作用: C3a 、 C4a 、 C5a 可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引起炎症性充血、水肿; 趋化作用: C3a ,C5a 能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向炎症部位聚集,引起炎性细胞侵润。 6 、简述补体参与宿主早期抗感染免疫的方式。 第一,溶解细胞、细菌和病毒。通过三条途径激活补体,形成攻膜复合体,从而导致靶细胞的溶解 第二,调理作用,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 C3b 、 C4b 、 iC3b 能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第三,引起炎症反应。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了具有炎症作用的活性片断,其中,C3a C5a 具有过敏毒素作用, C3a C5a C567 具有趋化作用。 7.简述I g生物学功能。 一、V区功能

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和论述题总结

简答题: 2、现代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2)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3)高等教育多级化,学校类型多样化。 4.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1)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2)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3)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4)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 5.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3)教师是人类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1.简述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 (1)解释教育实践(2)指导教育实践(3)推动教育改革 2.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素质答案要点: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2)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3)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4)深刻的教育理论素养(5)多方面的教育工作能力(6)优良的身心素质 3.简述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4)生产力发展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5)生产力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

医学影像学业务考试试卷及答案

医学影像学试卷 成绩: 一、A型题:(每题1分、共60分) 1.透视的缺点是( ) A.不能了解器官的动态改变B.不可转动患者体位C.缺乏客观记录D.辐射剂量小 E.操作不便 2.影响X线穿透力最重要的因素是( ) A.管电流 B. 管电压C.曝光时间D.焦片距E.以上都不是3.根据对比剂对X线吸收程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 ) A.离子型和非离子型B.碘制剂和非碘制荆C.细胞内对比剂和细胞外对比剂D.血管内对比剂和细胞外对比剂E.阴性对比剂和阳性对比剂 4.关于CR摄影系统的影像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影像板上记录的信号为模拟信号B.自影像板上读出的信息为数字信息C.影像板上的图像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可永久保存D.影像板可反复使用 E.影像板代替胶片保存X线影像信息 5.X线影像上不属于低密度的组织结构是( ) A.脂肪组织 B. 呼吸道腔C.胃肠道气体D.乳突气房E.肝脏实质6.下列关于对比剂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分高、低密度对比剂两类B.钡剂为常用造影剂C.碘剂为常用造影剂D.水溶性碘对比剂只有离子型E.低密度对比剂多为气体,如二氧化碳 7.CR摄影和传统X线摄影相比( ) A.密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均好B.密度分辨力好,空间分辨力不足C.空间分辨力好,密度分辨力不足D.密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均不好E.以上都不是8.CR摄影和DR摄影相比( ) A.时间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均好B.时间分辨力好,空间分辨力不足C.空间分辨力好.时间分辨力不足D.时间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均不好E.以上都不是9.X线透视主要利用哪种X线特性( )

A.穿透性与电离作用B.穿透性与荧光作用C.穿透性与胶片感光作用D.荧光作用和电离作用E.穿透性与生物效应 lO. 碘造影剂可发生过敏反应,除哪项外均属于轻度反应( ) A.恶心、呕吐B.休克、心搏骤停C.荨麻疹D.眩晕、头痛E.喷嚏、流泪 11.下列哪项属于X线普通检查( ) A.体层摄影B.软线摄影C.减影技术摄影 D. 造影检查E.荧光透视12.骨、肌肉、脂肪、液体、空气在X线片上的黑白顺序正确的是( ) A.空气、脂肪、液体.肌肉、骨骼B.空气、液体、脂肪、肌肉、骨骼 C.空气、脂肪、液体、骨骼、肌肉 D. 脂肪、空气、液体、骨骼、肌肉 E.脂肪、空气、液体、肌肉、骨骼 13.关于X线防护,哪种说法不正确( ) A.应重视防护,控制辐射量并采取有效措施B.合理使用X线检查,保护患者与工作人员C.尤其重视孕妇、小儿患者的防护D.屏蔽防护是使用原子序数高的物质作为屏障的措施E原发射线比继发射线的能量大,对放射工作者的影响也大14.CT的中文全称,以下正确的是( ) A.计算机体厚成像B.计算体层成像C.X线计算体层成像 D.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E.X线数字化体层成像 15. 螺旋CT扫描与传统CT扫描相比最重要的优势是() A.扫描速度快B.重建速度快C.单层或多层连续扫描 D.二维或三维成像效果好E.容积扫描 16.颅内各种疾病首选和主要影像学检查是( ) A.X线平片与造影 B. CT C. MRI D. DSA E. USG 17.关于颅脑增强CT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CTA主要用于脑血管疾病检查B.增强后病灶常常显示更加清楚 C. CT灌注检查可反映脑实质微循环和血流灌注情况 D. 病灶强化程度和形式有助于 确定病变性质E.颅内病变增强后都能定性诊断 18.功能性MR检查中DWI序列对下列哪种疾病诊断价值最大( ) A.急性脑出血 B.急性脑梗死 C.硬膜外血肿 D.硬膜下血肿E.动静脉畸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