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里格曼心理学思想述评

塞里格曼心理学思想述评
塞里格曼心理学思想述评

塞里格曼心理学思想述评

摘要 Seligman是当代著名心理学家,他发现了无论动物还是人都存在习得性无助现象,并就此展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后,他指出心理学的三个使命并竭力主张将心理学的研究从对病态心理的研究和治疗扩展到研究人类幸福和美德的科学上,将积极心理学提升到重要的位置上,提出了解释风格理论、积极力量、幸福理论以及积极心理治疗等,将积极心理学的影响推向全世界,对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Seligman,习得性无助,积极心理学思想。

1 人物简介

MartinE.P.Seligman于194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奥尔巴尼。13岁那年,因父亲中风而第一次感受到无助的痛苦并转而开始专心读书,对弗洛伊德的著作产生极大兴趣并决心“走弗洛伊德那样的道路”。1964年,塞利格曼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系并随后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师从学习理论专家R.所罗门进行动物实验研究。1967年,Seligman 在一次失败的动物行为实验中敏锐地发现狗在受到预置的不可避免的伤害时进所表现出的被动性,并与B.奥弗米尔、S.梅尔等人合作该现象展开一系列研究,提出习得性无助的概念,并由此轰动了整个心理学界。同年,塞利格曼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执教于科内尔大学。1970年他回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在该校的精神病学系接受了为期一年的临床培训后,于1971年重返心理学系。1976年,34岁的Seligman破格晋升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系教授,在此期间出版了《消沉、发展和死亡过程中的失助现象》一书并与L.艾布拉姆森和J.蒂斯代尔一起,重新系统地阐述了无助感模型。随着无助感研究的深入,Seligman发现“乐观” 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得,研究方向也逐渐从悲观转向乐观。1998年,56岁的Seligman以APA有史以来最高票数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其任职期间,指出心理学不应该只研究人类的弱点和问题,而应同时关注人类的美德和优势。他大力提倡建立积极心理学,并为这门新学科奠定了结构体系,他是全世界公认的“积极心理学之父”,因其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杰出研究曾获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的荣誉奖章与终身成就奖,并于2006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2 主要思想/理论介绍

2.1 习得性无助理论

1967 年Seligman在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内尔实验室做助教,他与Maier在动物实验室研究恐惧性与工具性学习的关系。他们给狗不能逃避的电击,狗做出任何自主反应都不能阻止电击。有了这种体验之后,当狗再经历类似的电击后,即使它能够通过跳跃来逃避电击,也只是稍微挣扎之后,就放弃反应,被动地接受电击。他们将经由不可控制电击后的狗所表现出来的动机、学习和情绪的缺失成为习得性无助现象(learned helplessness phenomenon)(Seligman & Maier,1967;Overmier & Seligman,1967)。起初,Seligman对此提出一种认知的解释,他认为动物表现出的无助是由于接受不可控电击期间习得的“反应与结果无关”的信念,这种习得的信念导致动物产生预期“未来的反应与

结果也是无关的”。因此,当新的情境出现,原先信念和预期导致了观察到的无助反应(Seligman,1975)。后来,Hiroto和Seligman使用同样的程序给人类被试呈现可控或不可控的刺激(如噪音)以考察其对人们本来能完成的任务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可控噪音刺激的确干扰了随后的成绩(Hiroto & Seligman,1975),证实了人类身上也普遍存在着习得无助现象,即当个体面临不可控的情境时,一旦认识到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不可避免的结果后,便产生了放弃努力的消极认知和行为,表现出无助、无望和抑郁等消极情绪。为了能够更好地说明人类的无助现象,Seligman接受了学生Abramson 和Teasdale对无助理论的批评,吸收了Weiner的两维度归因理论,修正了他早年的无助模型,在修正后的模型中,Seligman指出仅有不可控的消极事件或者对这种事件产生原因的不可控制性的知觉还不足以使人类这种具有高度理性的复杂动物产生弥散的无助感,个体对不可控事件的归因决定了个体在经历此类事件后动机缺失的性质和程度。他将维纳归因理论中的内在与外在、稳定与不稳定维度纳入习得无助的归因重构理论中,并加入了第三个维度——具体性与普遍性维度。Seligman认为当个体将不可控的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因素,那么一种弥散性的无助或抑郁状态就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动机减弱到最低水平,反之,人们在经历消极事件后产生的无助感只限于特定时空条件下、不普遍的,不足以降低人们的自我评价和动机,甚至会强化随后行为的动机(Abramson,Seligman & Teasdale,1978)。

2.2积极心理学思想

消极心理学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确实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 但我们却也发现患心理疾病的人口数量却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了成倍的增长。这一现象似乎和心理学的实践初衷相违背。Seligman 把这一现象称为人类 20 世纪最大的困惑。于是,他在1998年美国心理学年会上明确提出了20世纪心理学发展有三项使命 : 一是研究消极心理 , 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三是鉴别和培养天才。Seligman注意到在对人类情绪的研究中,就有约95%的研究是关于抑郁、焦虑、偏见等负性情绪的研究。在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和疗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心理学却忘记了它的另外两项使命,逐渐成为一门受害者科学。他认为过去的消极心理学只担负了前一种使命 , 积极心理学要把心理学应该担负的三项使命全部担负起来(Seligman,1998)。他认为,心理健康相关学科在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的同时,也应该花相同精力或时间(甚至是更多的时间或精力)去研究人的积极力量或积极品质,积极品质或积极力量的培养过程就是一个克服各种心理问题的过程。此后,他就到处呼吁积极心理学运动,并把此作为自己在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生涯中最重要的使命。

2.2.1 乐观的解释风格

Peterson ,Seligman和Vaillant(1984)将人们用一种独特方式解释消极事件的习惯化方式称为解释风格(explanatory styles),用来说明个体对不可控的消极事件反应多样性的一种个体变量,并划分出乐观解释风格和悲观解释风格(Peterson,Seligman & Vaillant,1988)。他认为乐观是指人们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解释时,对好事件作持久的、普遍的和个人的归因,而对坏事情作短暂的、具体的和外在的归因。Seligman指出,这种对事件的解释方式是后天习得的,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将悲观的归因方式转向乐观的归因方式,这就是习得乐观。Seligman及其学生通过大量研究表明,解释风格与学业成绩、工作绩效、人际关系有显著关系,乐观还可以使免疫系统更强,可以维持良好的健

康方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乐观的人心脏病、高血压和癌症的患病率更低,乐观可以减少乳腺癌的复发率,延长患HIV 的人的寿命。而抑郁、哀伤则会在短期内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悲观则会长期抑制免疫功能,使人们的健康受损。Saligman等人设计了归因风格问卷(The Attributional Style Questionnaire)和言语解释的内容分析(The Content Analysis of verbal Explanations),分别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来测量被试的归因风格。Seligman认为,我们对不同的情境已经形成了自动化的反应,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动化反应的意识,从而形成新的、更有效的方法去解释生活的事件。他将归因风格理论融入到ABCDE 认知疗法中,认为学会乐观最根本的就是了解你的ABC,即识别和评估不幸(A)、信念(B)和结果(C)。然后通过与自己的悲观思想争辩(D),从而激发(E)成功的动力和行为。用ABCDE 能针对性地改变悲观的思想,并且通过管理自我对话,控制自己的态度转向乐观。

2.2.2 积极力量

Seligman等人通过研读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奥古斯丁以及《旧约》《论语》《孔子》佛教经典等,共找出200多种美德并最终归纳出6种核心美德与24项品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有关积极力量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积极力量应该是主客观标准的双重结合,是跨文化的,它主要包括6个方面及相应的24种品质,它们分别是:①智慧,包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兴趣、热爱学习、创新性、批判性思想、情感智力、大局观等6种品质;②勇气,包括勇敢、坚持性、正直等3种品质;③博爱,包括慈祥、爱及被爱等2种品质;④正义,包括责任心、公正、领导和被领导等3种品质;⑤节制,包括自我控制和调节、审慎、谦虚等3种品质;⑥卓越,包括对优秀或美丽的敬畏、感激、对未来乐观、信仰、宽恕、风趣、热情等7种品质(Carr,A. ,2004; Dahlsgaard,K., Peterson,C. &Seligman,M.E.P.,2005)。积极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如何让人类发现和建设这些性格力量和美德,并学会用这些力量去预防和治愈人类的心理疾病,让人类生活得更有价值。2.2.3幸福感

Seligman将研究幸福感和主观良好状态定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目标。幸福感和主观良好状态包括积极的情感和积极的状态,研究目的是促进人的积极体验,提高幸福感。

Seligman认为,真实的幸福源自发现了自己的美德和优势,并且能够在生活中充分地发挥它们,他认为幸福的三个主要成分包括愉快的生活(the pleasure life)、充实的生活(the engaged life)和有意义的生活(the meaningful life)。第一个成分,愉快的生活是对生活的享受,包括许多积极情感,而积极情感是主观幸福感的镜子,从时间维度上分,过去的积极情感包括满意、知足、实现、自豪和平静;对未来的积极情感包括希望和乐观、真实、信任和信心;当前的积极情感包括直接来自愉快的满意感。第二个成分是充实的生活,包括在工作、亲密关系和休闲生活中投入、卷入和入迷,伴随着高投入的活动有一种流畅感(flow),时间飞逝而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活动上,忘记了自我。第三个成分是追求生活的意义,包括运用一个人的力量和才能从事比自我更广泛的事业。跳出小我的圈子,服务于宗教、政治、家庭、团体和国家。追求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会产生满意感和生活会更好的信念。为此,Seligman提出了一个幸福公式:H=S+C+V,其中H代表幸福的持久度;S是你的先天遗传素质;C是你的后一天生活环境;V:

代表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能量。并提出对未来的的美好时光不能心存感恩和欣赏,对过去的不幸夸大其词,不能宽恕,是人们不能获得平静、满足和幸福感的罪魁祸首。

2.2.4积极心理治疗

Seligman以幸福成分理论为基础,认为抑郁是因为缺乏积极的情感、生活空虚,感到生活无意义。抑郁的人过度地关注和铭记他们生活中最消极的一面,积极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重新教育他们将注意、记忆和体验,从消极情绪和灾难中转向积极和希望。让他们发现人类缓解抵抗心理疾病的力量。

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应该是病人最积极性格的见证人,而不是指出病人最明显的错误观点、消极情绪和失调的关系,让抑郁症病人建立积极的情感、投入生活和有生活意义是减轻抑郁症的关键。积极心理治疗的第一个机制是力量外化和行为化。增加来访者对自身力量的认识,鼓励并帮助他们以最好的方法运用自己的能力,并将这些能力更有效地运用到工作中以推动任务的完成。另一个机制是强调来访者将优势作为一种方式,去从事有意义的工作,获得更多的流畅感,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积极的情感。咨询中通过请来访者叙述能展示自己生活中最好一面的真实故事,介绍自己,建立一种适应的积极关系;帮助来访者鉴别自身的性格优势和美德;培养优势和积极情感;唤起对好事件和不好事件的回忆,鼓励来访者表达愤怒和痛苦;引导来访者宽恕、感恩和祝福;学会对好事满足,设计对个人的满意计划,引导来访者从不幸中学习乐观和希望;学会爱和处理关系,了解家庭成员中的力量;做愉快的事,享受愉快;通过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定期证明自己的力量;回忆自己的进步,获得和保持充实的生活(Seligman,2006)。

3 贡献与不足

3.1 贡献

Seligman的主要贡献主要有三点:一、他的习得性无助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习得性无助理论挑战了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的前提假设——学习只有在行为产生奖励或惩罚时才可能发生,创造性地提出动物的学习有认知的成分,而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不认同这一观点,Seligman 也因此受到严厉指责,但他没有就此屈服或放弃,而是坚持不懈,花了十年时间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经过严格的实验操作,最终得出动物的学习包含了认知、动机和情绪的成分,并将这一观点沿用到人类身上,推动了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对心理疾病的理解。在习得性无助假设提出后,Seligman等人进一步对于习得性无助的预防进行研究,并发现如果事前学习到的行为是有效地,那么这个学习就可以有效预防无助的发生,他们将这个现象称之为“免疫”(immunization),这个结果对于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在深入思考现当代人类社会发展与心理学研究趋向的基础上,Seligman意识到心理学不仅要研究病态、弱点和损伤,也要研究力量和美德;治疗不仅要修复,更要培养最好的品质;心理学不仅要关注疾病和健康,还要更多地关注工作、教育、洞察力、爱、成长和游戏,举起了积极心理学的大旗,为积极心理学奋力疾呼,并最终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重视,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从长远看,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可能不在于其提出的任何特定的假设和规则,而在与为心理学乃至整个社会,提供了以新的方法看待人类的生存和问题的解决。而新的方法、新的思维的出现则是一门学科向前

发展的动力之一,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促进了心理学的繁荣。

三、除了在学术上成就斐然,Seligman还特别擅长将心理学原理和研究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现象相结合,用严谨而又不失幽默的语言生动地表达出来,因此,他的著作也数次登上全球畅销书排行榜,他的演讲和思想被普通大众广为接受和传播,让人们关注幸福感、关注真正的心理学而非江湖术士口中的“心理诡计”,知识的一大作用就是启蒙与开启心智,在这一点上,Seligman做出了巨大贡献。

3.1.1 不足

一、Seligman对积极力量以及幸福的三个主要成分的论述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法和定性研究方法,而没有经过严谨的实证研究,其理论的严谨性值得推敲,他对积极心理治疗的论述也没有上升为一种完善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其治疗理论和观点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有所类似;

二、积极心理学近年来的蓬勃发展与Seligman的大力推进分不开,然而,正如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Seligman对积极心理学自上而下的推广一样存在问题,首先,积极心理学目前在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上真正的创新并不多,与幸福感、积极特质相关的论文大量涌现,但质量参差不齐;其次,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一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二者对立统一,积极心理学取向导致大批研究者过分关注积极特质而忽视了二者的联系,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向,是心理学的一种新的理论结构与补充,但要完善积极心理学思想,建构

积极心理学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还需要研究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刘永芳(2010)。归因理论及其应用(修订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Peterson,C. Seligman,M.E.P. & Maier,J.F.著,戴俊毅译(2011)。习得性无助。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Seligman,M.E.P.著,洪兰译(2010).活出最乐观的自己。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Seligman,M.E.P.著,洪兰译(2010).真实的幸福。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Abramson,L.Y.,Seligman,M.E.P.,&Teasdale,J.(1978).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87,49—74.

Alan C. (2004).Positive 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human strengths. Hove and New York: Brunner-Rutledge of Taylor & Francis Group, 6—74.

Carr,A. (2004).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human strengths. Brunner Routledge. 51—53.

Hiroto, D.S.,& Seligman,M.E.P. (1975). Generality of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ma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1(2),311—327.

Dahlsgaard,K.,Peterson,C.,&Seligman,M.E.P.(2005).Shared virtue: the convergence of valued human strengths across culture and history.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9(3): 203—213.

Overmier,J.B.,& Seligman,M.E.P. (1967).Effects of inescapable shock upon subsequent escape and avoidance responding.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63(1), 28—33.

Peterson,C.,& Seligman,M.E.P.(1984).Causal explanations as a risk factor for depression:Thory and evidence.Psychological Review,91,347—374.

Peterson,C. , Seligman,M.E.P.,& Vaillant,G.E.(1988).Pess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 is a risk factor for physical illness:A thirty-five-year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5(1), 23—27.

Seligman,M.E.P.,& Maier,J.F.(1967).Failure to escape traumatic shock.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74,1—9. Seligman,M.E.P.(1975).Helplessness: On depression, development, and death. San Francisco: W.H.Freeman.

Seligman,M.E.P.,Steen,T. A., Park,N., & Peterson,C.(2005). Positive psychology progress: empirical validation of interven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60(5): 410—421.

Seligman,M.E.P.,Tayyab,R.,Acacia,C.P.,et al.(2006).Positive psychotherapy. American Psychologist, 61(8): 772—788.

Comment on Seligman′s Theories of Psychology

Abstract

Seligman is a contemporary well-known psychologist, he found not only animal but also humans can experience learned helplessness, and conduct research, made a series of achievements, served as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e pointed out that the three mission of psychology and urge psychology to extend their study from treatment of mental illness to happiness and virtue of human. He recommended that positive psychology should be elevated to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developed a series of theory, such as explanatory style theory, positive forc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Seligma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especially in positive psychology. Key words Seligman;learned helplessness; positive psychology

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1、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王充就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她批评地吸收了先秦诸子的学说,自成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把春秋战国的朴素唯物主义学说向前推进了一步,其思想的显著特征就是具有强烈的批评性。 西汉末东汉初,由于统治者的提倡,谶纬神学盛行。谶纬神学就是由董仲舒所创立的儒家神学发展而成的一种迷信学说,它妖化了孔孟,腐蚀了学校,僵化了学术思想,王充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①反对“信师就是古”,主张“极问”。这对于打破盲目崇拜孔孟的迷信思想、揭露当时儒家神学的虚妄有重大作用,也就是对师生关系、古今关系的一种有益探索。 ②反对“记诵章句”,主张“贯通”。王充批评当时的教育严重脱离实际,学用相违,所培养的人只知“记诵章句”,实际运用、动手能力极差。她认为接受教育要能“贯通”,能通览古今,学用结合,有独立见解,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她的这种主张在教育史上也就是由积极意义的。 在《论衡》中,王充提出了与董仲舒所创立的儒家神学明显对立的论点: ①“天道自然”。无论就是天、地,都就是自然的物质实体,没有意志。人不能用自己的行动感动天,天也不能支配人,天与人之间不存在精神上的联系。 ②万物自生,万物一元。天没有创造万物,天与世界上其她任何事物一样,都就是由“元气”构成的。“元气”不生不灭,就是组成一切事物的基础。人也就是由“元气”构成的,皇帝与老百姓都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③人死魂灭。王充认为,所谓灵魂就就是人的精神。精神依赖人的形体而存在。人死了,形体失去了活力,人的精神也就消散了。 2、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 ①论教育与人性改良 王充从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比较正确地阐述了人性与教育与环境的关系,充分肯定了教育与环境对人性发展的巨大作用。王充认为,决定人性的因素有三个方面:正性、随性、遭性。 “正者,禀五常之性也。”王充把禀有“五常之性”作为人类区别于其她物种的标志。 “随者,随父母之性也。”五常之气,人人皆有,但就是每个人体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与各人禀受五常之气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气的比例与多少有关,就是受父母影响的结果。 “遭者,遭得恶物象之故也。”怀孕期间,母体内、外界环境的变化也可以改变五常之气的比例。 王充把人性分为三种:有生来就善的人,就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就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就是中人。人性的善恶,并非受命于天,而就是由自然的“气”构成的,人性“秉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教育对人性形成与发展有重要作用。人的善恶关键在于教育,教育可使恶人变善,使中人定型,也可使善人变恶。王充的性之善、恶,不就是对人的道德定性,而就是表示人禀受的先天气质对接受道德教育的难易程度与对个体的与谐发展就是否有利。 王充还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 ②论教育对改造社会的作用 王充重视知识的力量,“筋骨之力,不如仁义之力荣也”。所谓“仁义之力”,指道德与知识的力量,它就是教育与学习的结果。王充认识到教育在发挥社会作用时所表现的隐效性,极其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作为其她事业基础的作用。

心理学核心期刊(外文类) 心理学类核心期刊列表(外文类)序号 期刊刊名 中文译名 中图刊号 ISSN号 国别 1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598B0151 0022-3514

美 2 Psychological bulletin 心理学公报 598B0005 0033-2909 美 3 Psychological review 心理学评论 598B0006 0033-295X 美

4 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 行为与大脑科学 598C0074 0140-525X 英 5 Psychological reports 心理学报告 598B 0033-2941 美 6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咨询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杂志 598B0160 0022-006X 美 7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感知与运动技能 598B0081 0031-5125 美 8 Psychological medicine 心理医学

641C0065 0033-2917 英 9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认知神经科学杂志 641B0156 0898-929X 美 10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实验心理学杂志.学习、记忆和认识

第五章生物学论 1.当我们过独木桥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的保持身体平衡,此例用自我解释说明了什么() 5.1.149 A A自我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B 自我是无意识的 C 自我相当于直觉 D 自我是天生的 2.大多数人害怕黑暗,害怕庞大凶狠的动物,说明了什么() 5.1.151 A A由于原始意向的存在 B 图式 C 环境的选择 D 后天的经验 3.根据荣格的观点,怎样解释“工作狂”,忽略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及自身的身体健康() 5.1.150 C A工作情节 B 金钱情节 C 权力情结 D 权力情结 4.某学生在上课时,心里面想到的是其他的事情,而表面仍做出很认真上课的行为,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5.1.152 C A说明此人有强迫症 B 此人运用了防御机制中的移置 C 人格面具所起的作用 D 自我约束 5.某人买了彩票,可惜没有中奖,可当晚他做梦梦到自己中了500万,请用荣格的观点解释此现象() 5.1.154 A A等值原则 B 熵增加原则 C 心里能的前行 D 心里能的后行 6.某人常感到身体不适,头痛,胃痛,而且比较冲动,情绪不稳定的现象,用艾森克的理论则此人属于() 5.2.160 B A内倾—外倾 B 精神质 C 神经质 D 内倾质 7.荣格创立了与佛洛依德理论有很大差异的理论体系,荣格把人的心理现象分为意识,个体意识和() 5.1.147 B A潜意识 B 集体意识 C 本能 D 思维 8.下面对关于“自我”的描述错误的是() 5.1.149 A A自我是个体自觉意识的心里组织,它由能够自觉到的感知、记忆、思维与情感等组成 B 自我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它挑选出个体意识所需要的信息 C 自我是个性化不断独特,个性,达到的一种自我意识或认识自我的过程 D 自我不断的充实、完善和塑造着新的自我 9.荣格认为对人格及其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5.1.150 B A个体潜意识 B 潜意识 C 本我 D 个性化 10.荣格最具原创性的思想是()确立了进化遗传在人格中的地位和作用() 5.1.151 A A集体潜意识 B 个体潜意识 C 整合潜意识 D 特质论 11.当人们感到无聊或者烦闷时,会倾向于冒险、艺术创造、交换性伴侣、酗酒和吸毒等。这种对感觉刺激和经验变化的的需求被称为() 5.2.169 B A行为遗传 B 感觉寻求倾向 C 外向型特质 D 刺激表现 12.谁提出了人格三层次构造() 5.1.149 A

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杨春晓 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 Psychology),亦称个性心理学,是以研究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心理学基本分支学科。在这方面,中国古代亦有着丰富的思想。综合古代的人格心理学思想,主要有三大方面:即人格形成思想、人格分类思想、人格鉴定思想。兹分析如下。 一、人格形成思想 中国古代关于人格形成的思想主要有如下三种观点,即染积说、差异说、阶段说。 (1)染积说 这一观点的意思是说,人格是在各种因素的“熏渍陶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逐渐积累而形成的。“染”和“积”最初是两个概念。最早提出“染”的概念的是墨子。他说:“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1]这里的“染”即指由外向内渗透。后来,荀子又提出一个与之内涵一样的概念“渐”,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所渐者然也。”[2]这里的“渐”也是由外向内靠近、渗透之意,与“染”同。故此,东汉的王充将两

个概念合用,称“渐染”。王充说:“十五之子其犹丝也,其有所渐化为善恶,犹兰丹之染练丝,使之为青赤也。……夫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善渐于恶,恶化于善,成为性行。”[3]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指“渐染”的作用。 但是外界因素的“渐染”作用,只是人格形成过程的一个方面的作用。“渐染”要发挥好的效果,还离不开被“渐染”者的能动作用。正所谓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里,内因的能动作用体现为“接受和积累”。对此,荀子用一个概念“积”来表述。其意是说,人只有不断接受,长期积累外界信息,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荀子说:“真积力久则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又说:“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2]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把古代思想家关于人格形成的过程称作“染积”说。 究竟哪些外在因素对人格的形成发生“渐染”作用呢?对此,古人亦有清晰的认识。古人认为,家庭、师友、邻里、社区、民族、教育(教学)、圣人之言等都对人格的形成发挥“渐染”作用。所以古人特别重视“慎交友”、“慎居处”、“慎择师”等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人格受到积极因素的“渐染”作用。 (2)阶段说

名词解释 泛灵论万物普遍具有灵魂,灵魂是万物的本原或始基。 亚里士多德错觉将中指和食指交叉重叠,然后将一个小圆球放在两指尖的中间,就会觉得接触到的是两个物体,这就叫做“亚里士多德错觉”。 《论灵魂》是亚里士多德写的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主要内容:①灵魂既是生命的原则和动力,又是身体的一种特殊形式。②身心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统一的。③心脏中心说。④灵魂可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的灵魂。⑤知意二分法。⑥对具体心理现象的研究。 内省法又称自我观察法,要求背时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报告得出某种结论。 单子论由莱布尼茨提出,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单子构成的,单子是无限的、不可分割的、能动的客观精神实质,物质只是单子的外部表现,灵魂是人体中的最高单子。 微觉最无意识性的观念,莱布尼茨认为微觉是无意识性等于零或几乎为零的观念。 统觉最有意识性的观念,统觉最具有意识性、主动性也较大,它能使人认识内心状态,运用概念进行推理等思维活动。 意识阈任何时候占意识中心的观念只容许与它自己可以和谐的观念出现于意识上,而将与它不和谐的观念抑制下去,降入无意识状态。 统觉团赫尔巴特认为,任何观念要进入意识内,必须与意识中原有的观念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这个观念的整体,他称为“统觉团”。 心理物理法研究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方法。包括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等。 冯特错觉两条平行线因受扩散或聚敛式两组线条交叉的影响,显得向内弯曲,因由冯特发现而得名。《生理心理学原理》该书是冯特实验心理学思想成熟的标志,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成体系的心理科学专著,曾被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誉为“心理学的独立宣言书”。 意动心理学主张把意识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的心理学派。 二重心理学一种调和折中的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是意动和内容的统一。 意识流詹姆士主张,意识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段,而是一种整体的经验,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所以叫做意识流、思想流或主观生活流。 同型论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意识与行为的生理学是“同型论”,即生理历程与意识历程在结构的形式方面彼此完全等同。 行为环境个体心目中或臆想中的环境。 心理场拓扑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他认为心理场由个人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事件经验和思想愿望组成,人的心理活动在心里场中发生。 蔡戈尼克效应人们对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这个现象是由蔡戈尼克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华生所著,是行为主义诞生的宣言,对传统方法理论提出挑战,阐述行为主义基本观点。 动作流由华生提出,他认为人的一生的行为是川流不息的动作流,用以解释行为的形成,并认为可以代替詹姆斯的意识流。 认知地图在过去经验基础上产生于脑中的类似现场地图的模型,是认知行为轨迹和策略的图式。 道德性焦虑道德性焦虑是指个体的行为违反了超我的价值观时,引起内疚感的情绪体验。 能量中性化指一种把本能能量改变为非本能模式的过程,从而使能量能被自我支配使用,提升自我的独立性。 自体形成个体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异体形成个体通过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于自己。 社会兴趣每个人都具有与别人和谐相处的先天需要,而个体心理的发展品质和这种需要是密切相关的。这种需要就是社会兴趣。

王充的教育思想 王充(公元27年——约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出身“细族孤门”,6岁开始识字,8岁入书馆学习。18岁“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不肯严守师法家法。因家贫无钱购书,他常到洛阳书肆里读书,记忆力特强,过目成诵,因此博通了“众流百家之言”。离开太学后,曾两次出任过小官,皆因为人耿直,不愿趋炎附势,结果辞职还家,一边教书,一边钻研学问,从事著述。60岁时曾被杨州刺史董勤辟为从事,后转沿中,63岁即辞官归里,著书、教授终生。他的一生,都不与时苟合,对当时流行的充满谶纬迷信的神学化儒学持批判态度,也反对只记诵章句,训校文义的学风。他著述甚丰,有《讥俗》、《政务》、《论衡》、《养性》等,但流传至今的只有《论衡》一书。 (一)论人性和教育作用 王充认为,人性具有差异性和可变性。他说:“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人性的差异并非天意,而是自然因素影响而成的。他认为生来就善或恶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是中人,中人之性则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定型。他说:“夫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又说:“善则养育劝率,无令近恶,恶则辅保禁防,令渐于善。”也就是说,性可教而为善,只要有适当的教育,天下无不可教育的人。 王充认为,教育在发挥社会作用时具有隐效性,礼义教化似乎不能为国家增添财富和实力,教育的社会效益是间接的,往往被一些缺乏远见的人所忽视。王充指出,从社会、国家的角度说,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于维持纲纪伦常,激民向善,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效益。教育对社会作用在于经过“圣教”渐化熏陶而使受教育者“文才雕琢,知能十倍”,可以为国家“任卿相之用”,也可以以借“仁义之力”来改造社会。 (二)论理想的培养目标 王充把当时的人才归纳为儒生与文吏两大类,儒生是指有一定经学造诣的学者,文吏则是指虽无经学造诣、但有丰富官场经验的官吏。他认为文吏与儒生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文吏以事胜,以忠负;儒生以节优,以职劣。”但从总体而言,儒生优于文吏。因为儒生自幼“被服圣教”,受纲常伦理的熏陶,并有治国之道的研究,而文吏“无篇章之诵,不闻仁义之语。长大成吏,舞文巧法,徇私为已,勉赴权利。”他批评当时重文吏、轻儒生的社会风气,认为这是社会政治腐败的一个根源。 对于儒生,王充也把他们分为四个层次。他说:“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他的培养目标,第一是“鸿儒”,因为鸿儒能精思著文,具有独创精神;第二是“文人”,既掌握古今知识,又能从事政治工作,敢于向皇帝上书言事;第三是“通人”,能博通古今,虽缺乏实际从政的经验与能力,“而以教授为人师者”;第四是“儒生”,只能说一经,犹如鹦鹉学舌背诵经书的章句之生,这种人只比俗人强一点,对社会没有多大的用处。 (三)论教学 1.关于教学过程 王充以为教学过程包括“见闻为”的感性认识和“开心意”的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首先,他强调人的感性认识的重要性。他指出,“闻见”是圣人积累知识经验的基本手段。闻见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生活经验;二是广闻博览,通过书本或其他间接途径吸收他人的经验和思想,接受间接知识。王充认为,教学中首先要依靠耳闻、目见、口问、手为,直接接触客观事物,这是认识的最根本的条件。 其次,王充指出,教学不能停留在“见闻为”的感性认识的阶段,这必须把感性认识

Nature Science 1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美 2 Psychological bulletin 心理学公报美 3 Psychological review 心理学评论美 4 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 行为与大脑科学英 5 Psychological reports 心理学报告美 6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咨询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杂志美 7 Perceptual motor skills 感知与运动技能英 8 Psychological medicine 心理医学美 9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认知神经科学杂志美 10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 实验心理学杂志.学习、记忆和认识美 11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变态心理学杂志美 12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美 13 Psychosomatic medicine 身心医学美 14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实验心理学杂志.人类知觉与行为美 15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个性与个体差异英 16 Psychophysiology 心理生理学英 17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心理学年度评论美 18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行为研究和治疗英 19 Pharmacology, biochemistry and behavior 药理学、生物化学和行为美 20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应用心理学杂志美 21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记忆与语言杂志美22 Th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 allied disciplines 儿童心理学、精神病学及相关学科杂志英 23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情感紊乱杂志荷兰 24 Cognitive psychology 认知心理学美 25 Psychological science 心理科学美 26 Cognition 认知荷兰 27 Health psychology 健康心理学美 28 Brain research 大脑研究荷兰 29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知觉与心理学美 30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个性与社会心理学公报美 31 Vision research 视觉研究英 32 Psychopharmacology bulletin 精神鞠理学公报美 33 Journal of studies on alcohol 酒精研究杂志美 34 Psychology and aging 心理学与衰老美 35 Brain and language 大脑与语言美 36 Memory and cognition 记忆与认知美 37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身心研究杂志美 38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实验心理学杂志.总论美 3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国际进食障碍杂志美 40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教育心理学杂志美 41 American psychologist 美国心理学家美 42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专业专理学,研究及实践美 43 Child abuse & neglect 虐待与忽视儿童研究英 44 Neuropsychology 以人为本诚信务实勇于创新乐于奉献

第二部分 情感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明情绪、情感具有( B )特征。 A 感染性 B 情境性 C 两极性 D 移情性 2、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 C )为中介的。 A 动机 B 态度 C 需要 D 感觉 3、情绪和情感过程是伴随人的(A)产生的,它们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个性的心理特征 D、以上几个都不是 4、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 D )。 A、气质 B、性格 C、意志 D、情绪 5、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C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6、( D)是情绪的基本形式。 A、激情、心境、应激 B、理智感、道德感、美感 C、热情 D、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7、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主观体验是( A )。 A、理智感 B、美感 C、激情 D、道德感 8、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B ) A. 热情 B. 心境 C. 激情 D.应激 9、“只有知之深,才有爱之切”,这是(A)的影响。 A、认知对情感 B、情感对认知 C、需要对情感 D、情感对需要。 10、“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B)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前三个都不是。 11、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叫(C )。 A、需要 B、情绪 C、情绪和情感 D、情感 12、情绪和情感是(D )。 A、对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性的反映 B、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C、对过去经验过的、体验过的事物的反映 D、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13、维持有机体生存的条件,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需要叫做(B )。 A、情绪和情感 B、社会性需要 C、生理性需要 D、需要 14、在有机体的生理必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C )。 A、态度 B、需要 C、情绪 D、情感 15、在人的社会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B )。 A、情绪 B、情感 C、态度 D、需要 16、一个人盼望或追求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叫(A ) A 快乐B、愤怒C、恐惧D、悲哀 17、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所中产生的情感叫做(B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认知 18、失去某种追求的目标或所盼望的东西引起的情绪体验叫做(C )。

《心理学通史》的问题及答案 1. 理解西方心理学史发展的内部动力和外部条件 内部动力:新实验与旧理论的矛盾;学科发展分化与综合的矛盾;新知识理论的突破和就有史料的重新认识的矛盾。 外部条件:西方哲学思想;生产实践的需要;科学发展水平:三者的关系? 2. 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意义 1]夯实基础全面地了解心理科学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全貌,使专业学习基础牢固; 2]开拓眼界鉴古知今,形成对心理学流派和理论基本知识地掌握; 3]洋为中用掌握西方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评价能力,为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事业作知识和能力准备。 3. 了解柏拉图理念论心理学思想及其对后来有何影响 内容:灵魂的世界是“理念” :实物达致的普通理念;灵魂不借助任何事物即可达致的最高理念; 灵魂的形成是早已存在于世界之中; 灵魂结构包括:理性灵魂和非理性灵魂; 《理想国》不同等级的人的三种灵魂角色; 论述了感觉、技艺、想象、思维、情感、梦 柏拉图的身心二元论 心理学知情意三分法的雏形的创意者 影响:其思想揭开了欧洲心理学史的序幕。 4. *了解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及其对后来的影响 原子论心理学思想是古希腊罗马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取向。其中以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为先躯,以德谟克利特开创的,伊壁鸠鲁发展的,卢克莱修系统化的原子论为代表。

影响: 原子论心理学思想提出了决定论的原则,坚持灵魂的物质本源及其自动性,重视身心不可分的关系,否定灵魂的不死和转世观念,承认感觉的客观性及其同主体的联系,指出脑是思想的器官,看到心理与灵魂的区别。显然原子论也有其思想局限性,例不懂得心理与物质的本质区别,不懂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本质区别等。但在当时,其思想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对后来各派学说的产生也有深远影响。 5. *理解人文主义心理学思想的特征及其进步意义与局限 特征: 1. 以人权反对神权,维护人的尊严,价值和地位; 2. 以人性反对神性,维护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发展; 3. 以人道反对神道,维护人间快乐和现实幸福。 进步意义: 这种与教会神学完全对立的人文主义的出现,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大飞跃。它鼓舞人们打碎宗教的精神枷锁,重新去认识世界和人类自己,大胆地去追求一切,并有所作为。因此,在它的指导下文学、艺术、科学、哲学都获得新生,并空前繁荣, 局限: 人文主义由一大批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所组成的人文主义者所建立,他们所宣扬的人性,主要还是资产阶级的人性,他们把追求自由、平等、享乐、幸福等等,作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唯心的。他们反对宗教迷信,但并不反对教会制度本身。这些都是其局限所在。 6.怎样认识韦伯对心理学的两大贡献? 1. 第一次用实验证明和测量两点限阈,为触觉感受性实验研究提供一个重要的指标; 2. 提出心理学上第一个定量的法则——差异阈限定律,为开创心里物理学,建立实验心理学做出贡献。

外国心理学期刊排名分类整理 一、总论 2《Psychological bulletin》(心理学公报)【美】 3《Psychological review》(心理学评论)【美】 5《Psychological reports》(心理学报告)【美】 17《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心理学年度评论)【美】 25《Psychological science》(心理科学)【美】 41《American psychologist》(美国心理学家)【美】 42《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专业心理学,研究及实践)【美】 73《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英国心理学杂志)【英】 86《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美国心理学杂志)【美】 90《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斯堪的纳维亚心理学杂志)【英】 --------------------- 二、实验 10《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实验心理学杂志.学习、记忆和认识)【美】 14《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实验心理学杂志.人类知觉与行为)【美】 38《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实验心理学杂志.总论)【美】 74《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instruments & computers》(行为研究方法、仪器与计算机)【英】 72《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y 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实验心理学杂志.动物行为过程)【美】 ---------------------- 三、测量 50《Psychological assessment》(心理评价)【美】(?) 70《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教育与心理测量)【英】 --------------- 四、个性与社会性 (一)社会心理 81《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社会心理学杂志)【美】 75《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社会心理学季刊)【美】 76《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英】 64《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美】 (二)个性与社会性 1《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美】 15《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个性与个体差异)【英】 30《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个性与社会心理学公报)【美】 53《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个性评估杂志)【美】 62《Journal of personality》(个性杂志)【美】 ---------------- 五、发展教育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浙江省2002年4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3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 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 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王充(公元27年——约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出身“细族孤门”,6岁开始识字,8岁入书馆学习。18岁“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不肯严守师法家法。因家贫无钱购书,他常到洛阳书肆里读书,记忆力特强,过目成诵,因此博通了“众流百家之言”。离开太学后,曾两次出任过小官,皆因为人耿直,不愿趋炎附势,结果辞职还家,一边教书,一边钻研学问,从事著述。60岁时曾被杨州刺史董勤辟为从事,后转沿中,63岁即辞官归里,著书、教授终生。他的一生,都不与时苟合,对当时流行的充满谶纬迷信的神学化儒学持批判态度,也反对只记诵章句,训校文义的学风。他著述甚丰,有《讥俗》、《政务》、《论衡》、《养性》等,但流传至今的只有《论衡》一书。 (一)论人性和教育作用 王充认为,人性具有差异性和可变性。他说:“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人性的差异并非天意,而是自然因素影响而成的。他认为生来就善或恶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是中人,中人之性则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定型。他说:“夫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又说:“善则养育劝率,无令近恶,恶则辅保禁防,令渐于善。”也就是说,性可教而为善,只要有适当的教育,天下无不可教育的人。 王充认为,教育在发挥社会作用时具有隐效性,礼义教化似乎不能为国家增添财富和实力,教育的社会效益是间接的,往往被一些缺乏远见的人所忽视。王充指出,从社会、国家的角度说,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于维持纲纪伦常,激民向善,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效益。教育对社会作用在于经过“圣教”渐化熏陶而使受教育者“文才雕琢,知能十倍”,可以为国家“任卿相之用”,也可以以借“仁义之力”来改造社会。 (二)论理想的培养目标 王充把当时的人才归纳为儒生与文吏两大类,儒生是指有一定经学造诣的学者,文吏则是指虽无经学造诣、但有丰富官场经验的官吏。他认为文吏与儒生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文吏以事胜,以忠负;儒生以节优,以职劣。”但从总体而言,儒生优于文吏。因为儒生自幼“被服圣教”,受纲常伦理的熏陶,并有治国之道的研究,而文吏“无篇章之诵,不闻仁义之语。长大成吏,舞文巧法,徇私为已,勉赴权利。”他批评当时重文吏、轻儒生的社会风气,认为这是社会政治腐败的一个根源。 对于儒生,王充也把他们分为四个层次。他说:“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他的培养目标,第一是“鸿儒”,因为鸿儒能精思著文,具有独创精神;第二是“文人”,既掌握古今知识,又能从事政治工作,敢于向皇帝上书言事;第三是“通人”,能博通古今,虽缺乏实际从政的经验与能力,“而以教授为人师者”;第四是“儒生”,只能说一经,犹如鹦鹉学舌背诵经书的章句之生,这种人只比俗人强一点,对社会没有多大的用处。 (三)论教学 1.关于教学过程 王充以为教学过程包括“见闻为”的感性认识和“开心意”的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首先,他强调人的感性认识的重要性。他指出,“闻见”是圣人积累知识经验的基本手段。闻见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生活经验;二是广闻博览,通过书本或其他间接途径吸收他人的经验和思想,接受间接知识。王充认为,教学中首先要依靠耳闻、目见、口问、手为,直接接触客观事物,这是认识的最根本的条件。 其次,王充指出,教学不能停留在“见闻为”的感性认识的阶段,这必须把感性认识加以深化提高,上升到理性阶段。他说:“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所谓“开心意”,就是要求开动脑筋,进行理性思考。这样才能“知一通二,达左见右”,也才能分清是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心理活动虽然人人都很熟悉,但是它如何发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心理活动是宇宙间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也是人类有史以来就企图认识的重大课题。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唯心主义心理观和唯物主义心理观是根本对立的。 第一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心理观 一、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一)灵魂说 在远古时代,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自己的一些心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便认为是一种独特的“灵魂”的作用。人出生时灵魂就来到人的身体里,清醒时控制着人体的活动,睡眠时它可以暂时走出人体,人死时灵魂便永远离开人体。例如,柏拉图(公元前427 ̄347)认为万物是由“理念”派生出来,人的灵魂也同样来自理念。人活着,它支配人的活动;人死后,灵魂还会回到理念世界。所以,人们的灵魂是永存的。灵魂被看成是一种超自然的精神实体,可以永存不朽,也可以轮回转世。许多宗教和封建迷信都是这样宣传的。 (二)精神决定论 精神决定论认为精神决定客观世界,从而颠倒了心理现象同客观事物的关系,夸大了心理、精神现象的作用。例如,明代思想家王明阳说:“天下无心外之物”。照此说法,世界上除心理活动之外,就不存在其他事物了。英国主教贝克莱(G.Berkeley,1685-1753)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即所有没有被人们感知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只有被人们感知到的东西才是存在的。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三)心体平行论

心体平行论的观点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独立的实体,即物质与精神,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互相依存,而是相互平行。心理不是脑的功能,也不是脑的产物,而是独立于脑活动之外的东西。这种观点在国外心理学界普一度流行过,但最终还是被科学心理学所摒弃。 二、机械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一)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心理观 同唯心主义的观点相反,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活动是人身体的一种机能。荀子所:“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心理现象同物质现象具有直接的依存关系。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戴震说:“味与声色,在物不在我,接于我之血气,能辨之而悦之。”但由于科学发展的水平所限,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还具有朴素的特点,不能完全正确地阐明心理现象。如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总是把人的心理同人的内脏,如肝、肺特别是心脏联系在一起,认为心理现象是心脏活动的产物。人们常说“心想”、“心疼”、“心爱”之类的话,汉字中几乎凡是与心理现象有关的字皆带“心”旁,如思、想、情、意、恨、恶、悲、怒等。这种心理活动理解为心脏的机能的观点,尽管属于唯物论,但却与事实不符。 ━━━━━━━━━━━━━━━━━━━━━━━━━━━━━━━━━ 阅读材料2-1: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是极其丰富的,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人贵论、形神论、性习论、知行论和情欲论等基本观点。

简述西方哲学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并予以评价 ——青简西方心理学发展有三个故乡:古希腊罗马是西方心理学思想产生的故乡,是现代科学心理学形成的远源;德国是实验心理学产生的故乡,是世界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源地;而美国是机能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产生的故乡,也是当代全世界心理学发展的中心。 一方面,整个西方心理学史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1、哲学心理学时期,大约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9世纪中叶,它是心理学成为独立学 科之前心理学思想发展的历史,也是科学心理学形成的悠久渊源。在这一时期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古代和中世纪主要为灵魂,17世纪至19世纪以前主要为心灵。 2、科学心理学的创建和发展时期即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历史,从19世纪后半叶至20 世纪70、80年代,这是一个学派林立、取向多元,趋向综合、日益繁荣的时期。在此时期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大体上说,19世纪末至29世纪初主要为意识、潜意识(或无意识),20世纪20至50年代行为,直到60年代左右又改为心理(意识、潜意识)和行为。 另一方面,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分为三个时代: 奴隶社会——古代 封建社会——中世纪 资本主义社会——近代(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等) 在此,本文的以横向的心理学观正确与否为叙述点,纵向以历史进程为插入点来进行整理论述西方哲学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即大约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9世纪中叶的哲学心理学发展。 首先,古代——奴隶社会。古希腊罗马心理学思想发展的逻辑线索:以原始宗教神话万物有灵论观念为心理学思想的萌芽;以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两种心理学思想为主干;以亚里士多德的生机论心理学思想为总汇;以亚力山大城学派的生理心理学为补充;以官能心理学的形成为归宿。具体地说,(1)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它经历了萌芽、奠基、形成和发展等四个时期,以德谟克利特为创始者,伊壁鸠鲁、卢克莱修为系统化者。主要思想成就:提出决定论的原则,坚持灵魂的物质本原及其自动性,重视心身不可分的关系,否定灵魂的不死和转世观念,承认感觉的客观性及其同主体的联系,指出脑是思想的器官,看

王充的心理学思想 心理10本1班 ?关键词:形神观心物观知虑心理思想情欲心理思想性有善有恶论人性的转变、发展与教育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今属浙江),他的祖先从魏郡元城迁徙到会稽。王充年少时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后来到京城,到太学(中央最高学府)里学习,拜扶风(地名)人班彪为师。《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思想家。 基本观点 ?一、形存神存与形朽神亡的形神观 王充从元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认为人和其他万物一样,都是自然界的气自然而然产生的。而人的心理则也并非神秘莫测,它乃是形体的产物,并随着形体的腐朽而消亡。正如他所说: 1、在这个问题上,王充最根本的贡献就是他第一次比较完整的提出了形存神存与形朽神亡的的著名论断。众所周知,在先秦时期,形神关系问题早已受到诸子百家的注意。 2、王充继承荀子的唯物主义的形神论的传统,进一步解决了形神的关系问题。 3、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这段话从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来说明形神关系。在王充看来,“-精神,‘精气’‘精’的含义是相通的。’’因而精气与心理是同义语。他认为人的精 气是由血脉产生的;人死之后,血脉枯竭了,自然精气也就消灭了。从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这种说法显然是正确的口当然,他把精气的生理机制归结为血脉,却是不科学的。) ?二、如无闻见则无所状的心物观 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天下无独然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在这里,王充已认识到形体产生心理(具体地说,五脏产生聪明智慧)不是直接的,还必须有气作为中介,从而提出了“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的命题。这个命题显然是唯物主义的。因为他所说的气是一种物质;“气须形而知’’,是说五脏之形必须有物质之气的作用,才能产生知,产生聪明智慧。《淮南子》曾提出形、气、神“一失位则三者伤”的命题,把三者并列来探讨它们的关系;很显然,王充的上述命题较之《淮南子》是前进了一大步的。 在心物关系上,王充还具体地提出了“如无闻见,则无所状”②的论断,肯定人的感知器官必须与外界事物相接触才能产生感知。这里的“闻见”指必须有被感知的外在事物,“状”是描写、复写、模写的意思,“所状”指必须有被描写、复写、模写的外在事物。两句话的意思很明显,虽有感知器官存在,如果没有“所闻”“所状”,即对外在事物的反映,人的感知是不可能产生的 知虑心理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