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历史的心理发展理论——维果茨基

社会文化历史的心理发展理论——维果茨基
社会文化历史的心理发展理论——维果茨基

一、理论背景

20世纪20年代,完成了十月革命的苏联人民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进人了经济建设阶段。为了巩固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宣传辩证唯物主义,便成了重要任务。

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阶级斗争的方式控制学术研究.是苏联当时的特殊政治条件下的特殊方式。事实上,20世纪20年代苏联心理学的处境,正是世界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危机的反映。当时的心理学要么根本否认高级心理机能的存在,根本否认意识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要么就认为精神的内部力量只能用内省法才能加以研究。心理学停留在研究低级心理过程的阶段上、把大量精力放在研究感知觉、机械记忆、不随意注意等方面.其结果必然陷入心理学生物学化的沼泽。一个好端端的学科成了两半的拼盘,一半是对低级心理机能解释性的自然科学,一半是通过内省而产生的描述性的玄学。其结果导致心理学完全脱离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使心理学变得毫无生机。

面对着这样的局团,维果茨基担负起了建立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心理学的历史仟务,创建了后来被誉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学体系。

二、维果茨基理论的基本观点

达维多大曾将维果茨基理论概括为以下5个原理:1.人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社会实体,是社会历史产物;2.人满足各种需要的手段是在后天通过不断学习掌握的。因此人的心理具有文化历史特点;3.教育与教学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形式;4 人的心理发展是在掌握人类满足需要的手段、方式的过程中进行的。这一发展过程离不开语言交流和人际交往过程;5.人与人的交往最初表现为外部形式,以后内化为内部心理形式。

(一)心理发展观

维果茨基曾经对人类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两方面作了出色的研究。他认为所谓发展,就是指心理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人的心理的发展是受社会的文化历史发展规律所制约的。

心理机能分为两类,一类是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类是高级心理机能。所谓低级心理机能是指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等。低级心理机能是消极适应自然的心理形式,其本身也有简单的和复杂的之分。简单的低级心理机能指感受性,最原始的感觉能力;而复杂的低级心理机能指动作思维。它们之所以统称“低级的”心理机能是因为它们具有普遍的共性是:1.这些心理机能都是不随意的、被动的、由客体引起的;2 就反映水平而言,它们是感性的、形象的、具体的;3.就它们实现过程的结构而言,它们都是直接的、非中分的(不需要工具作为中介);4.就心理机能的起源而言,它们是种系发展的产物,足自然发展的产物,因而它们都受生物学的规律所支配;5.它们是伴随生物自身结构的发展,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展而发展的。

所谓高级心理机能,就是指观察(有目的的知觉过程)、随意注意、词的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预见性意志等。这些机能具有一系列根本不同于低级心理机能的共同持性:1.这些机能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2、就它们的反映水平而言是概括的、抽象的。在所有这些高级心理机能中,都有思维的参与;3.就其实现过程的结构而言是间接的、必须经内符号或词作为中介的工具;4.就其起源而言,它们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受社会规律所制约;5.从个体发展来看,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际交往活动

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就是因为人具有一切动物所不具有的高级心理机能,所以人才能总结经验、发现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具有积极地改造客观现实、创造世界的本领。

维果茨基认为,低级心理机能与高级心理机能虽然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的产物,前者是种系发展的产物,后者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但是,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这两种不同的心理机能却是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对于一个具体的儿童来说,个体心理发展既包括种系的发展的成分,也包括历史的发展的成分。对于这两方面的因素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科学地研究,否则,很容易犯的错误,不是心理学生物学化,便是庸俗社会学化。

传统心理学由于没有划分心理的两类机能甚至习惯于用初级机能的成熟来囊括儿童的心理发展,实质上否定了高级机能的存在。心理机能的起源,是一切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针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生问题,维果茨基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起源学说,就是说,人的一切心理高级机能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形成的。高级心理机能同样属于心理现象,它们当然离不开大脑的物质基础,但物质基础不等于心理发展的根源。高级心理机能不能从生物学中寻找根源,而只能从客观的社会环境中去寻找。

维果茨基指出,“我们可以将文化发展的一般发生规律作如下的表述:儿童文化发展中的一切机能都是两次登台的,都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起初是社会方面,后来才是心理方向;起初是人们之间的属于心际的范畴,后来才是儿童内部的属于心内范畴。这就是维果茨基为我们揭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儿童是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的,而文化究其根源来讲是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产物*一切文化的东西都是社会的。因此,一切高级心理机能乃是内化了的社会方面的关系,乃是个性的社会结构的基础。在维果茨基看来,高级心理机能的成分、发生结构、行动方式——总之,它的全部实质都是社会的。

中介理论:高级心理机能是通过什么机制而实现其发生和发展的

首先,维果茨基把行为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具有的自然行为,另—类是人所特有的工具行为。行为的工具也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工具——从最简单的器械到现代化的机器。物质工具是人的物质生产的用品。物质工具越是复杂和高级,物质生产的效益和质量也越提高;另一类是心理工具——各种符号、记号、语词、语言。人运用心理工具进行心理活动和精神生产。

维果茨基认为,一切动物的心理机能从其结构上看是直接的,而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则比低级心理机能多一个中介环节,使它具有了间接的性质。所谓中介环节,就是在心理活动中运用心理工具。心理工具的使用使人的心理机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具体地说,一切高级心理机能都是将符号使用作为导向和掌握心理过程的主要手段而包括在自己的结构里,而且是作为全过程里的中心和主要的部分。

儿童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维果茨基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增强。心理活动的随意性表现为人凭自己的愿望和意志保障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增强。儿童的概括抽象是依靠语词等符号系统为中介而实现的。

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关系的变化和重新组合性增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优势过程是不同的。

第四,心理活动的个别化。随着儿童的活动与交往形式的不断内化,儿童意识系统越来越具有自己的独特的性质,使心理活动表现出个别化的特征。

总之,维果茨基认为,所谓发展,就是指心理的发展,而心理的发展表现为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发展的起因在于外部,起源于社会;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环节,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全新质的高级心理机能,心理工具是人类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让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这些活动相交往形式不断内化的结果:但两类机能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是相互交融的。这就是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二)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的实质是心理功能与意识活动的关系,这个问题的中心环节是思维对词的关系。

首先,维果茨基认为,思维与言语各有不同的发生根源和发展路线。

其次,维果茨基认为,内部言语过程对思维发展有着决定性的特殊的意义。行为主义曾经简单地把思维与内部言语等同起来,而且把言语发展阶段归纳为从高声言语到低声细语再到内部言语。维果茨基认为这是不当的:正确的划分应该是:外部言语、自我中心言语、内部言语阶段。自我小心言语是外部言语与内部言语之间的中间环节。“自我中心言语”在皮亚杰的早期研究中被用来表明儿童的一种言语现象,即不具备社会交往功能的独自言语(独白),皮亚杰认为儿童高语的发展是从自我中心言语向社会化言语发展的。维果茨基对此提出了异议。他认为“自我中心言语,除了单纯的表达功能和类别功能外,除了单纯地伴随儿童的积极活动外,很容易成为真正的思维,也就是说,它能担负筹划活动,解决活动中产生问题的功能。因此,自我中心言语只是一个中间环节。

当内部言语作为外部言语的准备时,两者在形式上是会达到完全一致(如准备讲稿、备课等)。内部言语的发展是通过积累漫长的功能和结构变化,从外部言语中分化出来的。最终,儿童掌握的言语结构,成了他思维的基本结构。此时,儿童思维的发展依赖于言语,儿童思维的发展取决于对思维的社会方式的掌握,也就是说取决于言语。

(三)概念形成的过程

维果茨基特别关心概念形成的过程。他深人地分析了概念研究的两种传统方法的弊端。

第一种传统方法是定义法,向儿童提供一个语词,让儿童解释。这种研究法处理的对象是已经完成的概念形成过程的结果,是现成的产品,并不能捕捉概念形成过程的丰富内容。所得的结果往往不是儿童的思维,而是儿童现成知识的复现。

第二种传统方法是抽象研究法,让儿童从一系列具体印象中抽取出某一共同点,最后,概括出全部印象的这些共同特征。这种方法使用的不是脱离客观材料的词语,便是脱离词语的客观材料,忽视了概念形成过程中语词和符号的作用。

维果茨基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叫作双重刺激功能法,用对被试者的行为起不同作用的两类刺激来研究高级心理功能的活动和发展。一类刺激担负受试人的活动所指向的客体的功能,另一类刺激担负帮助组织这一活动的符号功能。如呈现给被试一套不同体积、形状、容积、高度和颜色的木块,要被试根据某些可以归纳的属性把木块分成不同的类别。每一块的木块底部都标有一个无意义音

节(即人为的词),代表一种可能的分类属性。每当被试作出一个错误的分类后,就给他看一下木块的无意义音节,然后让他继续分类。在被试进行适当的类别抽象并对木块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学会表示不同范畴的无意义音节——人造的概念。这种方法可以研究概念形成的过程。

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导致概念发展的道路基本上是由概念含混、复合思维和抽象概念三个时期组成的,每一个时期又包含着若干个小阶段。

1.概念含混时期。儿童依据知觉或动作与表象相互连结成的一个混合形象对一堆物体进行分类,结果是这一堆物体的关系表面上有联系而实际上缺乏内在基础。维果茨基把儿童的这一表现称为用过多的主观联系弥补客观联系的不足,并把印象和思维联系当作物品联系的一种趋势。

这一时期可细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表现为尝试与错误。儿童凭借猜测对物体作出分类,一旦发现错误就作调换。

第二阶段表现为儿童依自己的知觉揭示给他的主观联系对物品加以分类。

第三阶段是概念含混时期向第二个时期过渡的阶段。此阶段中概念的含混性形象建立在较为复杂的基础之上,把儿童在以前知觉中连结起来的物品的代表归结为一个意义。

2.复合思维时期。这时期的思维包括各种各样的类型,它们之间形成一定的联系,导致儿童的全部经验的调整和系统化。维果茨基之所以称这个时期为复合思维,是因为儿童的这种思维已经不再是毫无关联的事物之间的联合,而是将一类功能上有某种联系的具体事物加以联合的思维形式。因此,这是一种功能意义上的复合体。以物体的功能组成物品的复合体虽然不同于以本质特性形成概念,但却也是有重大意义的一个进步,它标志着儿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己的自我中心状态向着扬弃含混主义的道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复合思维的第一个类型(阶段)称之为联想型。儿童在处理对象、物品时,有时根据相同的颜色,有时根据相同的体积,有时根据相同的形状,总之以一个具体的醒目的特性为核心,围绕它将各种各样的物品包括进来,形成一个复合体。

复合思维的第二个类型(阶段)称为集合型复合,即将物品与物品的具体印象结合成特别的组合。这些组合在结构上很像成套的收藏品,如一套邮票,或一套破卡一样,各种具体物品按照一个特征在相互补充的基础上连结起来合成一个整体。维果茨基把这一阶段思维特点概括为:成分的多样性、相互补亢和在收集的基础上结合等三个特征。

复合思维的第三个类型是链状型复合。它是儿童掌握概念的必经阶段,儿童建立链状型复合就是暂时地机动地把一些单个的环节连成—个链,并通过链中的某些个别环节转移意义。在形成复合的过程中,儿童始终从一个特征转变到另—特征。在这个过程中,词语的意义也随着复合环节的转移而变化。每一个环节既与前—环节相连,又与后一环节相连。而且一个环节在与前和与后一环节联系的方法或性质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说,儿童在思维过程中不能把握对象同一分类标准,其思维的土题是游动的、直观的、无结构中心的。形成一个无结构的链状,因此,这种复合不具备概念的特征,它只是进入其中的具体物品融合在一起并相互连结的结果。维果茨基认为,链状型复合是复合思维“最纯沾的类型”

第四种类型为弥漫型复合。儿童借助弥漫的不确定的联系把几组直观——具体的形象或者物品连接起来。例如在实验中,儿童给黄色三角形样品挑选的不仅是三角形,还挑选丁梯形,因为他觉得梯形是削去尖顶的三角形。复合思维具有

轮廓的不确定性和原则上的无限性。这种联合有助于儿童扩大将越来越新的具体物品归入一个基本种类的可能性。

第五种类型称之为假概念。所谓假概念,是从外部方面看起来像概念,而从内部方面看则是复合物的一种复合类型。也就是说,儿童运用复合概括而得出了与抽象概括一样的结果,它表面上与抽象概念相符,但从发生上讲,它是复合概括的结果,因此,就本质而言,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概念,而是假概念。

以上五种类型的复合思维,具有共同的特征就是儿童思维复合着他们感知的事物,将感知的事物连结成一定的组合,因而,就本质而言,复合思维缺乏统一联系、缺乏层次等级、具有直观性,虽然可以与成人交流,但并不是真正的概念。但是,复合思维为将零星分散的印象结合起来奠定初步的基础,为最终过渡到概念思维做好准备。

3.概念思维时期。这一时期并不是按时间顺序紧跟在复合思维的结束而出现的。概念思维时期的第一阶段.十分接近假概念。儿童以备成分之间最大限度的类同为基础将具体物品加以概括。第二阶段称之为潜在概念时期,儿童能区别出他根据某一特征所概括的一组物品。潜在概念与真正概念外部类同,因而初看起来仍接近于假概念,但本质上已经不同了,其区别就在于潜在概念中已经出现了具体功能上的孤立抽象。当儿童能冲破情境、特征的具体联系而将—些个别特征抽象化并在新的基础上将这些特征重新连结起来后,便形成了真正的概念。于是,儿童的思维便进入了第三阶段:概念思维时期。形成真正概念的决定性作用是词语。儿童借助于词语将抽象的特征符号化。

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儿童的日常概念的发展起始于具体性和经验的范围,并进一步向概念的高级特性——认识性和随意性发展,而科学概念则是在认识性和随意性的范围里开始并继续向上延伸到个人经验和具体性范围。通俗地讲,就是说,日常概念是由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出发,逐渐概括起来的,而科学概念则是由概念体系的演绎中不断延伸的。科学概念与日常概念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具有系统性,而后者缺乏系统性。科学概念的系统性是儿童在掌握系统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国此,掌握是儿童意识发展的基本形式,也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儿童掌握概念,尤其是科学概念,其实质是教学与发展的问题。

(四)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维果茨基村“发展”的理解,侧重于强调人的心理发展受社会的文化历史发展的规律的制约。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学校教学是发展的源泉。”

维果获基的这一基本观点,是针对当时流行的三种发展观而提出的:

第一种发展现:认为儿童的发展不依赖于教学过程。这种理论把教学看成是纯粹的外部过程。这一过程应当尽量去适应儿童的发展过程,但它本身并不积极参与儿童的发展,它不会改变儿童发展中的任何东西。这种教学与其说是推动儿童的发展过程和改变发展的方向,还不如说是利用了发展的成果。这一观点并非没有真理的成分,即为了使教学成为可能,儿童必须具备若下发展的前提,新的教学取决于儿童发展所经历的某些循环。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对发展的这种依从性不是主要的,而是从属的。这是针对皮亚杰的。

第二种发展观:认为教学就是发展:这是与第一种观点完全对立的意见,它认为教学与发展两个过程同等地、平行地进行着,教学上的每一步与发展中的每一步是一致的,发展跟随着教学,其公式是教学即是发展。教学是发展的同义词,这是联想主义的发展现。

第三种发展观是二元论的观点,认为发展以二种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过程为基础的,一方面,成熟直接依赖于神经系统的发展,而不依赖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儿童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一系列的行为方式,这种教学本身同样也被理解为是一种发展过程。这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格式塔学派的考夫卡。这一观点的进步作用表现在指出了两种对立观点之间的共同点;指出了构成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扩大了教学在儿童发展过程个的作用。但是,它未能指明整个儿童期发展中教学的作用。

为了解决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他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他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就是儿童现实发展水平,它是指“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儿童发展周期的结果和由它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是儿童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水平;第二种就是在成人的指导帮助下所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维果茨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因为处于某一年龄阶段的最近发展区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下一个阶段的现实发展水平,而下—个阶段又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指出,“学校中教学和发展的相互关系好比是最近发展区和现实发展水平的关系一样”。童年期的教学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对发展加以引导,才是好的教学。与皮亚杰不同,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依赖的是正在成熟的功能,而不只是限定在已经成熟的功能中。教学的可能性是由它的最近发展区决定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教学的任何学科总是建立在未成熟的基础之上的。这并不是说教育不要顾及儿童发展的实际水平,不要确定教学的最低阈限,而是说一个正确的有效的教育既要确定教学的最低阈限,也要确定教学的最高阈限,只有在这两个阈限之间教学才能取得成效。反之,如果教学不是瞄准最近发展区,而只是把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作为目标,那么,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教学是没有什么积极意义的,充其量,只是发展的尾巴。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他的有关高级心理机能学说的逻辑结果。我们在前文中已经介绍了他的基本观点,任何一种高级心理机能在儿童的发展中都是两次登台的,第一次是作为心理之间的机能登台,其性质是社会的,活动的,第二次作为内部心理机能而登台,其性质是个人的。这—规律也完全适用于教学过程。教学的最重要的特征便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也就是引导并推动儿童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这些内部的发展过程现在对儿童来说只有在与周围人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同伴的共同活动中才可能实现。一切活动只有经过内化的发展进程,才能成为儿童自身的内部的财富——高级心理机能。教学基本上走在发展的前面。而发展有其自身的内部逻辑。

维果茨基对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所作的结论是:“对于最大限度地依靠认识机能和随意机能的学科,学龄期是教学的最佳时期,或者是敏感期。这些科目的教学也保证了处于最近发展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最优条件。”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的教学分为自发型的和反应型的。他认为3岁前的儿童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大纲进行学习的”,儿童所经历的各个阶段的顺序以及各阶段所经历的时间的长短,是由儿童从其周围环境中吸取的东西所决定的,这个时期外部的教学大纲是微不足道的,这种由儿童自己决定的教学称为自发型。而反应型与此相反,此时儿童自己的大纲与学校施行的大纲是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学前儿童教学则处于这两种类型教学之间的过渡位置,维果茨基将其称之为“自发——反应型”,相应的其学习是按照“教师的大纲变成儿童自己的大纲的程度而定的”。处于自发——反应型阶段的幼儿,其教学的特点是从自发的一端向反应

的一端运动,这种运动的全部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前半阶段接近于自发的一端,后半阶段则接近于反应的一端,在整个幼儿期,自发与反应的比重明显地发生变化。因此,幼儿期是一个充满过渡性和发展性的时期,它的重要性也正在于此。

维果茨基说,“如果说,童年早期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能做的只是与他的兴趣相符合的事情,而学龄儿童能做教师要他做的事情,那么,学前儿童的态度就是这样确定的:他做他要做的事,但他要的事情,恰恰也是他的领导希望他做的。”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如何帮助儿童从“按照自己的大纲学习”,转变为“按教师的大纲学习”,通过学前教育,实现学习的转变,发展儿童的心理: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难题。为了寻找解决这一难题的切入口,维果茨基又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即学习的最佳期限。

“最佳学习期限”这一概念的提出基于习性学对动物行为研究引申出来的。习性学的有关实验和观察提出了发展的敏感期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在发育的某个时期中,对某种类型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当这一年龄结束或尚未到来之前,这种影响可能会失去原有的作用,甚至起相反的作用:正如有人用喂养婴儿的方式对待7岁儿童或用对待7岁儿竟的方式喂养婴儿一样是有害的。这一观点是“对动物的发育方向有决定意义的独特的环境影响,只有在一定的发育时刻才能产生积极的效应,早于或者迟于这一时刻,这些影响将都是盲目和徒劳的。”

发展中存在着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期。把这一观点引进早期教育的是蒙台梭利,她从生物学和动物行为研究中得到的“敏感期”的启示,发现儿童心理发展和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着敏感朗,即在不同发展阶段儿童表现出对果种事物或活动特别敏感或产生一种特殊兴趣和爱好,学习也特别容易而迅速,是教育的好时机。这一时期经过一定时间便会消失。

维果茨基十分赞赏这些先驱的功绩;他认为,“任何教学都存在最佳的,也就是最有利的时期,这是基本原理之一。对这个时期任何向上或向下的偏离,即过早或过迟实施教学的时期,从发展观点看,总是有害的,对儿童的智力发展产生不良影响。”⑤也就是说,一定时期的教学在智力发展方面给教学和发展带来更大的效果;过早的教学可能对智力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同样,过迟开始教学或长时间缺乏教学也都会阻碍儿童智力的发展。这里的关键不仅在于确定儿童能够接受教学的成熟倩况,更重要的还在于要关注儿童尚未成熟和正在成熟的阶段,因此,“对于一切教学、教育过程最富有实质意义的,还是那些正处于成熟期而在施行教学时刻尚未完全成熟的过程。”‘这种建立在正在开始但尚未形成的心理机能基础上的教学,就是所谓“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

三、对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的评析

优点:

第—,为意识的研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维果茨基研究高级心理机能的目的在于研究意识。维果茨基认为意识是人在活动开始之前对活动结果的映象。它是客观现象的反映,又对人的活动起调节作用。意识是高级心理机能的一种系统。人的意识与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它们是两种不同质的反映水平。意识只适用于人,是人所特有的高级水平的反映形式,而心理既适用于人,也适用于动物。是人与动物共同具有的反映形式,混淆了两者就必然导致生物还原论的错误倾向:基于这一认识,维果茨基不同意把意识强加在动物身上。他认为,如同机体是由各器官的活动构成的系统—样,意识是由需要、动

机、目的为最高调节器的各种高级机能的系统,意识是“心灵机体”。意识不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系统,而是以活动作为其客观表现的。可以通过活动来研究意识,把意识的事实加以物化,转换成客观的东西(如言语)。这一观点既有别于传统心理学中把意识和心理加以等同的观点,也反对了行为主义把意识排斥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之外的错误,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正确观点,表现了维果茨基学识上的高瞧远瞩和学术上的勇敢精神。

第二,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关系的主要结论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教学成了儿童发展的源泉,集中地体现了他的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观。由此而引申的一系列观点,如最近发展区、最佳学习期限、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复杂的动力制约关系、教学形式随发展阶段转变的变化、教学方法对发展的最大效果等,不仅指导教师尽可能科学地发挥教学的功能,操纵学生的发展,也为教师发挥最大的能动性提供了舞台。

第三,开创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在心理学史上,维果茨基是第一个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建立比较完整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并取得学术界公认的第一人。维果茨基还把唯物辩证法用到心理学方法沦的改造上,创造性地运用单位分析法取代传统的肢解心理学的要素分析法,运用因果发生法研究概念的形成等,克服了传统研究方法的静止、片面、孤立的形而广学的倾向。

不足之处:

第一,过于强调两种心理机能的区别。维果茨基的高级心理机能和低级心理机能的划分,是一重大的理论贡献,但过于强调两种机能的对立,把低级心理机能当作是先天遗传的自然过程,不具有中介的性质,并不符合人的低级心理过程的实际,仍不免有自然主义的痕迹,好在维果茨基本人后来已作了重大修改,承认低级心理机能也具有同样的中介心理结构,从而克服了理论上的缺陷。然这样—来,如果两种心理机能都具有同样的中介心理结构,那么,它们的区别又何在?

第二,过于强调自然过程与文化历史过程的对立。维果茨基在分析高级心照机能发展时,多次强调这一发展不伴随人的有机体结构的生物型变化。这一说法是欠妥的,人脑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这个自然不可避免包括生态环境和仕会环境。很难设想高级心理机能的产生和发展不能从人脑的结构中找到它的生物型依据。把有机体结构的生物型看作是不变的或不受文化历史影响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第三,过分强调教学对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维果茨基把教学当作“发展的源泉”,是“激起与推动儿童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动力,甚至把教学的概念扩大到儿童发展的所有时间和空间、有教学概念无限扩张的倾向。这一说法过分夸大了教学的作用。轻视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规律件,贬低了儿童发展的主动性,与当代发展心理学的发现结果是不一致的。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积极性相互作用的交往过程

此外,维果茨基依据动物行为研究和人的某些具体心理现象(如儿童话言的获得)而断定教学最佳时期。在一定程度上也不符合连续发展和继续教育的实际。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思维的发展趋势包括从动作思维发展到表象思维最后进人抽象思维。不能把思维仅仅归结为抽象思维一种。否则,就会大大削弱了思维研究的范围和功能。

1 心理学2 人的心理发展过程 埃里克森(E.H.Erikson ,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⑴ 口唇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⑵ 肛门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⑶ 游戏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⑷ 潜伏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 ——维果茨基思想研究之二 高文 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是20世纪世界心理学宝库中颇具特色的瑰宝。该理论主要涉及彼此间有机联系着的有关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活动说、中介说和内化说。这一形成于本世纪初的心理发展理论在70年代传入西方后,与建构主义思潮融汇,产生了作为建构主义重要范型之一的“社会建构主义”。本文将扼要阐述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西方的社会建构主义作一个简介。 一、心理发展的活动说 心理发展的活动说是维果茨基有关心理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维果茨基有关“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学说”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假设,这就是:“人的心理过程的变化与他的实践活动过程的变化是同样的”(维果茨基,1956,p.7)。维果茨基早在20年代就注意到活动在高级心理机能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意识与活动的统一性,即意识不是与世隔绝、与活动分离的内部封闭系统,活动正是意识的客观表现。所以,可以通过活动对意识进行客观研究,把意识的事实加以物化,转换成客观的语言,转换成客观存在的东西。由此,维果茨基明确区分了“意识”与“心理”这是两个本质上不同的概念:“心理”概念既适用于动物,也适用于人,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反映形式,而意识则是人所特有的最高级的反映形式,它是人所特有的。混淆“心理”与“意识”的本质区别不仅仅是一个实验研究的具体问题,而且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法论的问题,这会导致生物还原论的错误。 维果茨基提出活动与意识统一的心理学原则,强调意识从来都是某种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结构。该原则的提出表明:1)维果茨基力求克服传统心理学最主要、最基本的弊病之一——将意识的理智方面与其激情-意志方面分离开来,而坚持将意识看作是由理智与激情、认知与情绪-意志这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的统一的、动态的意义系统。2)维果茨基努力纠正以孤立看待各种心理机能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以及视心理发展为个别心理机能变化的机能心理学的错误。他指出,意识与高级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这意味着,各种心理机能(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心理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各种心理机能的变化,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关系的变化。这一切正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它们决定了意识的系统结构性。 维果茨基试图运用活动与心理、活动与意识统一的原则解释活动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并由此阐明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十分明确地提出:“作为教育过程基础的应该是学生的个人活动,而一切教育的艺术则应该归结为引导和调节这一活动……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教师是教育环境的组织者,是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调节者和控制者者……社会环境是教育过程真正的杠杆,而教师的全部作用则可归结为对这一杠杆的管理”(维果茨基,1991,p.82-83);他还指出动机在引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学的规律宣称,在你打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发展方向的原则: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由上到下,由中心到边缘,由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发展。 2、可知度: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反映的是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停滞(固结):在里必多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心理机能由于得到过度满足或过度失望而停留在原先的阶段,不在继续发展到下个阶段。 4、运算:内化的可逆的动作。 5、关键期:个体在一生中有某些特定的时期对特定的刺激较为敏感,这时的学习效果比更早或更晚都要更明显。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替代强化是谁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a ) a. 班杜拉 b.埃里克森 c.铁钦纳 d.华生 2、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什么原则?( c ) a. 节约原则 b.经济原则 c.快乐原则 d. 压抑原则 3、操作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 c ) a. 华生 b. 格塞尔 c. 斯金纳 d. 埃里克森 4、霍妮认为当儿童的人际关系出现困扰后,就会出现什么?( d ) a. 神经症 b.退缩 c.社交恐惧感 d.基本焦虑 5、弗洛里德认为“自我”实行什么原则? ( a ) a.现实原则 b.经济原则 c.节约原则 d.开放原则 6、格塞尔认为儿童行为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差,因而具有什么样特性?( b ) a.冲突性 b.周期性 c.矛盾性 d.方向性 7、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的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 a ) a.8个 b. 6个 c.5个 d.4个 8、班杜拉认为当一个人达到自设的标准时,他会对自己实行什么?( c ) a.自我封闭 b.自我控制 c.自我强化 d. 自我体验 9、皮亚杰认为,在一些心理发展水平低下的人身上,始终保持着什么状态:a a.自我中心 b.思维混乱 c.不守恒 d.迷信鬼神 10、格塞尔既重视儿童的行为模式,还重视什么?( b ) a.量变 b.个别差异 c.质变 d.相互作用 11、埃里克森把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称为什么?( c ) a.生命循环 b.生物圈 c.生命周期 d.生物链 12、霍妮理论中的“离众”,指的是患者总是与他人怎样?( a ) a.保持距离 b.不交往 c.不理睬 d.不加入活动 13、内化的、可逆的动作称为什么?( b ) a.适应 b.运算 c.平衡 d.认知结构 14、格塞尔把儿童机能一侧占优势的现象称为什么?( c ) a.单侧原则 b.偏好原则 c.不对称原则 d.主导性原则 15、斯金纳把人想要消退一个已习得行为的过程称为什么?( b ) a.退化 b.矫正 c.消亡 d.遗忘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根据行为的发生,华生将人的行为分为哪两类?( B ,C) A、习惯行为 B、非习得行为 C、习得行为 D、非习惯行为 E、去习惯行为 2、皮亚杰认为,平衡是哪两方面形成的适应状态?(A ,B) A、同化 B、顺化 C、主体 D、客体 E、相互作用

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心理学是在19世纪末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现在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受以下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一点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 在欧洲心理学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亚力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亚里士多德把心理功能分为认知功能和动求功能。亚里士多德的这些哲学思想影响到后来心理学的发展,对当代的心理学思潮也有重要的影响。受近代哲学思潮对心理学的影响最大的是17到19世纪欧洲各国的哲学,其中主要指法国17世纪的唯理论和英国17,18世纪的经验论。唯理论的著名代表是17,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杰出的自然科学家,若那笛卡尔迪卡尔有两个观点对于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一,他提出了反射概念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人的某些无意识的简单行为。第二,他把统一完整的心理与人体分开而陷入二元论的错误,但是笛卡尔关于身心关系的思想推动了当时对动物和人体解剖学及生理学的研究。它的反射的概念等思想对心理学有着深刻的影响。经验主义起源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前者被认为是经验主义的先驱,后者被认为是经验主义的奠基人。洛克坚决反对底卡尔的天赋观念,在他看来,人的灵魂最初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观念,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同后天经验中获得的。 英国经验主义演变到18到19世纪形成的联想主义的思潮,代表人物有詹姆士.米尔约翰.米尔,贝恩等。它们把联想的原则看成全部

系列活动的解释原则,人的一切复杂的观念是由简单观念借助联想而形成的。 第二点,生物学和生理学对心理学的影响。 近代哲学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唉,现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则直接来源于实验生理学19世纪中叶,生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生理学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生理学和感官生理学的发展,对心理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811年,英国人柏尔和法国人马戎弟首次发现了脊髓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的差别。1840年,德国人雷蒙德发现了神经冲动的电现象,1850年,德国著名科学家赫尔姆霍兹永青蛙的运动神经测量了神经的传导速度。这项研究为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中应用反应时的测量方法奠定了基础。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从尸体解剖中发现严重的失语症与左侧额叶部分组织的病变有关,从而确定了语言运动区的位置。1869年,英国神经学家杰克逊克提出了大脑皮层的基本技能界限中央沟前负责运动中央沟后负责感觉。1870年德国生理学家弗利兹与希兹用电刺激法研究大脑功能,发现动物的运动行为。是有大脑额叶的某些区域支配的这些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大脑机能分区的认识,而且对于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生理机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个时期生理学家和物理学家在感官生理学方面的一系列重要发现,也为心理学用实验方法研究感知觉问题奠定了基础。这一切对于心理学说脱离哲学而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八阶段发展理论 1.生理“我”的自我评价 生理“我”是指我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设计我们对身高、体重、容貌、性别、身体状况等的认识和情绪体验。我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和满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信、自尊等自我体验的高低。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试着完成以下自测题。回答无对错之分,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在空格内填入相应的答案,或圈选相应的选项。 1)我有___cm高,我(很满意,比较满意,无所谓,比较不满意)我的身高。 2)我有___kg重,我(很满意,比较满意,无所谓,比较不满意)我的体重。 3)我是(男,女)性,我(完全认同,比较认同,无所谓,比较不认同,完全不认 同)我的性比属性。 4)相对于其他人,我长得(很漂亮,比较漂亮,一般,不太漂亮,根本不漂亮), 我(很满意,比较满意,无所谓,比较不满意)我的容貌。 5)我最满意的身体部位是(眼睛、鼻子、耳朵、嘴、眉毛、头发、皮肤、胸部、腹 部、背部、臂部、手臂、掌、腿、足),或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其他人对我外貌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的身体状况(非常好,良好,一般,有点不好,非常不好)。 8)在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里,我感到精力(很充沛,比较充沛,一般,有点不充沛, 非常不充沛),思维(很清晰,比较清晰,一般,有点不清晰,非常不清晰)。 9)我(曾经,现在,从未)患过大疾病。如果有,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病对 我现在的生活影响(非常大,比较大,一般,轻微,没有)。

10)我现在(患有,不患有)慢性病。如果有,是_________________,该病对我现 在的生活影响(比较大,一般,轻微,没有)。 2.社会“我”的自我评价 社会“我”是我们队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认识,包括与父母、同伴和老师的关系以及自己子在这些圈子里的地位。 通过以下试题,你可以增进对社会“我”的认识。 1)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五个人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 们与我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父亲眼中,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母亲眼中,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最看重的老师眼中,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好友眼中,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其他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眼中,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与我交往的朋友中,同性朋友比异性朋友(更多,差不多,更少)。 8)我(更,无所谓,不)喜欢与异性交往。 9)我的亲友、朋友(非常,一般,不)理解我。 10)在人多的才场合,我(能,一般,不能)自然地表达自己。 11)在聚会上,我扮演的角色是(大家关注的中心被人遗忘的人,被众人嘲笑、攻击的对 象)。 12)我(更喜欢,无所谓,害怕)一个人独处。 3.心理“我”的自我评价 心理“我”使我们对自己心理特征的认识,它建立在生理“我“与社会“我”之上。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完成以下语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做过得最出色的。它们是我最大的长处。 2)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在我经历中最与众不同的地方,运用它,我能做的与众 不同的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能够点燃我内心激情的火焰,一想到它,我就分外激动向往, 做它时感到乐趣无穷,永远不会累。 4)我最明显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最明显的缺陷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最欣赏自己对家人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最欣赏自己做事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谁 “20个我是谁”(简称WMI)视窗于20世纪50年代(Kuhn&Patland,1954),是公认的不仅用于学术研究,常用于自我分析的有效的测量方法。测量很简单,就是请你写出20句描述你自己的语句,请尽量描述自己的性格和想法,尽可能不要单纯地描述自己的客观事实,例如“我是一男生”、“我是一个大一的学生”之类的话。 1)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1994)是现代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新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说是弗洛伊德(S.Freud)自我心理学的发展,在接受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说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人的社会心理发展渐成说。 埃里克森认为,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一个人无论何时都兼为一个机体、一个自我、一个社会成员。自我就是个人的过去经验与当前认知范围内所面临的任务的综合,是个人的过去经验与现在经验的整合体。在人格发展中,自我起主导作用,它引导心理性欲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把人在进化中的两股巨大力量即个人的内心生活和社会任务结合起来。因此,人的发展依存于三个变量:一是发展的内部规律,其发展过程与生物过程一样是不可逆的;二是文化背景的影响,它决定发展的速度;三是每个人的特异性反应及其对社会任务作出反应时的特殊发展方式。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普遍体现着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生顺序,按一定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 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其中前六个阶段属于人的成长过程,而后两个阶段是成人期和老年期。第一阶段从出生到1岁半,婴儿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第二阶段从1岁半到3岁,幼儿在心理成熟的基础上不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开始探索新的世界;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第三阶段从3岁到7岁,儿童能从言语和行动上来探索和扩充他的环境,这时社会也向他提出挑战;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第四阶段从7岁到12岁,儿童进入社会,开始意识到社会提出的任务;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第五阶段从12岁到18岁,青少年要自觉地与成年人处于相同地位;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即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重要方面的前后一致和较为完满的意识,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第六阶段从18岁至25岁,青年人注重自己的真实情感,努力设计自己的将来,发展任务是获得成功的情感生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第七阶段是成人期,个体进入了繁殖时期。“繁殖”(generation)一词不仅意味着生儿育女,也包含通过创造性劳动使事业成功,发展任务是使本人精力充沛和照料好下一代,防止颓废迟滞,体验着事业与家庭主角的实现。第八阶段是老年期,老年人要适应身体的变化和社会地位的变化,他们的侧重点应着眼于保住自己的潜能,以维持个体生存和进行智慧斗争;发展的任务是进行自我整合,避免失望情绪,体验着角色变化和安享天年的实现。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说不再过分强调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和泛性说,而是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主张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兼具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方面因素的统一体。把各个发展阶段看作是在自我与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推动下矛盾不断产生和解决的过程,认为发展有自我治疗、自我教育的作用,重视家庭和社会对儿童的教育作用。但是,埃里克森学说的基本倾向仍然和精神分析学派一样,认为先天因素决定后天因素,生物因素决定社会因素,这实质上还是一种生物学化的先天预成论的观点。这也是我们在研究人格发展问题上应该注意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渐成说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1)人格的发展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因而要重视教育对发展的作用。如在七岁以后,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义务,如果得到理想的教育,他就勤奋努力,将来可以成为一个能干和有成就的人;否则,他将自卑自贬。(2)人格的发展是循序而进的,上一个时期的发展任务如不能顺利通过,就会阻碍以后的发展,因此,儿童时代的教育环境对以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3)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任务,掌握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就可避

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欧阳家百(2021.03.07) 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可上溯至古希腊(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约460-370]、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等人对灵魂或心理现象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1879年,德国的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心理学家,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距今不过120多年的历史。 一、近代心理学史的对象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研究的是,心理学在近代西欧和美国是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大致上来说,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自笛卡儿和洛克到冯特前为止,包括17-19世纪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以及18、19世纪的生理学。 第二个时期:主要包括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第三个时期: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这也是西方近代心理学的重点) 二、学习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 1.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很有好处。 第一章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一、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有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心理学仍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 第二,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主要以笛卡儿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 第三,哲学心理学主要以经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为理论形式。 二、笛卡儿的心理学思想 勒奈·笛卡儿(1596-1650)是近代二元论和中华民族主义唯理论的著名代表,是卓越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家,是资产阶级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之一。 笛卡尔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有: 1)认为人的观念有三种来源:一是天赋的,即与生俱来的,如上帝的观念和数学公理等;二是从外面来的,如感觉;三是人造出来的,如想象。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八阶段发展理论

1.生理“我”的自我评价 生理“我”是指我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设计我们对身高、体重、容貌、性别、身体状况等的认识和情绪体验。我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和满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信、自尊等自我体验的高低。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试着完成以下自测题。回答无对错之分,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在空格内填入相应的答案,或圈选相应的选项。 1)我有___cm高,我(很满意,比较满意,无所谓,比较不满意)我的身高。 2)我有___kg重,我(很满意,比较满意,无所谓,比较不满意)我的体重。 3)我是(男,女)性,我(完全认同,比较认同,无所谓,比较不认同,完全不认 同)我的性比属性。 4)相对于其他人,我长得(很漂亮,比较漂亮,一般,不太漂亮,根本不漂亮),我

(很满意,比较满意,无所谓,比较不满意)我的容貌。 5)我最满意的身体部位是(眼睛、鼻子、耳朵、嘴、眉毛、头发、皮肤、胸部、腹 部、背部、臂部、手臂、掌、腿、足),或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其他人对我外貌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的身体状况(非常好,良好,一般,有点不好,非常不好)。 8)在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里,我感到精力(很充沛,比较充沛,一般,有点不充沛, 非常不充沛),思维(很清晰,比较清晰,一般,有点不清晰,非常不清晰)。 9)我(曾经,现在,从未)患过大疾病。如果有,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病对 我现在的生活影响(非常大,比较大,一般,轻微,没有)。 10)我现在(患有,不患有)慢性病。如果有,是_________________,该病对我现在 的生活影响(比较大,一般,轻微,没有)。 2.社会“我”的自我评价 社会“我”是我们队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认识,包括与父母、同伴和老师的关系以及自己子在这些圈子里的地位。 通过以下试题,你可以增进对社会“我”的认识。 1)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五个人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 们与我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在发展心理学史上,维果茨基的思想独树一帜,不仅被苏俄,而且被西方心理学界所推崇。1992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了维果茨基心理学思想的国际讨论会。 维果茨基是苏联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与言语、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他和鲁利亚(А.Р.Лурия)、列昂节夫(А.Н.Леонтьев)一道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后来形成了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又称维列鲁学派)。维果茨基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后来有许多心理学家,如加里培林(Л.Я.Гальперин)、赞科夫(Л.В.Занков)、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等,都是这个学派的重要成员。这个学派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国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维果茨基在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上都作了研究,特别是他对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茨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 维果茨基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引起人的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的方式,而不像动物一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 当然,工具本身并不属于心理的领域,也不加入心理的结构,只是这种间接的物质生产的工具导致在人类的心理上出现了精神生产的工具,即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生产工具和语言符号的类似性就在于它们使间接的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所不同的是,生产工具指向于外部,引起客体的变化,而符号指向于内部,影响人的行为。控制自然和控制行为是相互联系的,因为人在改造自然时也改变着人自身的性质。 二、发展的实质 维果茨基探讨了发展的实质。他认为,就心理学家看来,发展指心理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是什么?维果茨基归纳为四个方面的表现:(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也就是说各种机能由于思维(主要是指抽象逻辑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维果茨基强调了三点:一是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二是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三是高级的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由此可见,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是与他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强调,心理发展的高级机能是人类物质产生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化—历

1,西方社会心理学的萌芽与诞生(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西方把这一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每个和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先后把科学实验方法引进这一学科,才使得社会心理学从描述对象转向探索和揭示规律,社会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其奠基人公认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1)开始运用实验;2)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的分析;3)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2,西方社会心理学科学体系的建立(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早在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可多年来,这个很有价值的提议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这是一个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心理咨询的发展历史 中国咨询心理学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二十世纪初到二十年代,介绍释梦和自由联想技术的精神分析文献开始被翻译介绍到中国。 1917年,经曾在德国冯特实验室学习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导,在北京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921年,中国心理学会在上海成立。这两个重要事件推动了中国引进国外心理治疗的步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些使用行为疗法的原理分析心理障碍的文章开始见于报刊。 1933年,美国学者R.Lyman博士在北京协和医院主持神经精神科工作,开设了包含精神分析培训内容的课程。戴秉衡当时曾教授这门课程。三十年代,心理学家丁赞分别在重庆中央实验研究所和北京仁利地毯工厂建立了心理学诊所。同一时期,上海大厦大学心理协会建立了儿童心理诊察所,对儿童心理问题进行诊治。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些发展全部停滞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仍不均衡,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1979年改革开放。新中国成立后心理治疗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5个阶段——启动阶段、空白阶段、准备阶段、初步发展阶段、以及发展和职业化阶段。这些阶段的划分是根据专业人士和参与者的工作及他们的发表物,以

及该领域的标志性事件来划分的。

启动阶段为1949年到1965年。在这期间只有少数专业人员做了零星的心理治疗工作。上海心理学家黄嘉音,发表了一些书籍并报告了如何运用行为疗法原理治疗儿童问题(黄嘉音,1951,1952)。另外,在这个阶段,还有其他中国心理学家试图使用心理治疗原理治疗其病人。该阶段最有影响力的工作是运用快速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神经衰弱病人。该模型是一个短期治疗取向的模型,是由一些中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发展出来的。开始,它只运用于治疗神经衰弱,但后来也被运用于治疗其它焦虑障碍。这一疗法结合了药物治疗、躯体锻炼、主题演讲以及小组讨论等活动在内。该模型采用用巴浦洛夫的理论解释神经衰弱症的病因。通过解释、鼓励、布置家庭作业以及支持性治疗方法对病人起进行治疗。根据相关文章报道,这种治疗方式是很有成效的,激发了专业人员对于心理治疗工作的兴趣。 文化大革命之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被指责为泛性论。所有心理学家都跟随前苏联的学术方向学习并运用巴浦洛夫的理论来治疗病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7),心理学被批判为伪科学。那时没有大学开设心理学课程。几乎所有心理学家都被迫到工厂、农村进行劳动。而心理治疗则处于一个更为糟糕的境地。在此阶段没有任何关于心理治疗的文章发表,因此这个

专题讲座(二) 专题二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四)内化说 在工具理论的基础上,维果斯基提出了内化说。内化过程的实现主要借助于人类的语言,只有掌握了言语工具,才能将直接的、不随意的、低级的心理活动转化为间接的、随意的、高级的心理机能。如儿童数物体个数的过程,开始需要出声地数出物体的数量,随着儿童的发展,渐渐地将出声的数转化为在心里默数,最后可以省略中间环节,直接说出物体的数量。在这个过程中,外部的活动在语言的中介作用下得到内化,形成更高级的心理机能。 维果斯基指出,人的心理发展的两条客观规律:(1)人所特有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2)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可能转移至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人类的活动是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在工具的中介下,由外部转化到内部。如教师教刚入园的儿童如何接水,最初阶段,儿童每次接水教师都要讲一遍规则,儿童便按照要求去做。时间久了,即使没有教师的提醒,儿童也会自觉地按照老师之前的要求去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开始指导性的语言对儿童而言是一种外部控制,逐渐地,儿童掌握了规则,并实现了规则的内化,即便没有教师的督促和要求儿童也可以按照要求做好,儿童能够管理并控制自己的行为,由外部控制转化为内部控制。 在内化说的基础上维果茨基阐明了儿童文化发展的一般发生法则:“在儿童的发展中,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两次登台:第一次是作为集体活动、社会活动,即作为心理间的机能;第二次是作为个体活动,作为孩子的内部思维方式,作为内部心理机能。”维果茨基认为,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离不开人与人的社会互动和交往,并且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由最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与学前儿童相关。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基本信任对不信任的阶段、自主对害羞和怀疑的阶段、主动对内疚的阶段。这些阶段依次出现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个体能否顺利度过每个阶段,形成相应的良好品质则是由环境决定的,其中家庭、学校、社会都会对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帮助学前儿童顺利度过人生的前三个阶段,形成良好的基本人格特征,成人应重视早期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的建立,在尊重孩子、为孩子提供独立做事机会、鼓励孩子与他人交往、让孩子体验成功中培养其自信、独立的心理品质,通过创设适宜的家庭环境和家园共育,让孩子在游戏中发展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具有乐观、协作、独立、自信等健全人格特征的儿童,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目标。与传统弗洛伊德主义相区别,新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家强调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不是由动物本能和生物因素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其代表便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它对我们如何培养儿童的自信作出了回答。 埃里克森最早提出了"终生发展"和"终生教育"的观点,他认为,整合人格的过程是由贯穿一生的八个发展阶段组成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发展任务在

等待解决,每一个阶段又都在为下一阶段作准备,以便去适应社会组织以"某种传统方式"为他准备好了的社会任务。在他的理论中,人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每一个阶段中都存在着一种本质性的危机,如果这种危机解决得好,人就可以顺利地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这个危机没有解决好,儿童就会产生各种各样心理健康的问题,诱发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 在儿童期,埃里克森这样描绘儿童所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 ⑴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婴儿期):这个阶段儿童对成人的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者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他们的父母拒绝他们的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得到信任的儿童会对未来充满希望,缺乏信任的儿童则不可能怀有希望。 ⑵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幼儿期):由于社会要求幼儿学会自我控制,因此儿童迅速形成许多技能,这些活动使他们增强了自我欣赏感,减少了自我怀疑感,但同时也使儿童从此便介入了自我与父母相互冲突的矛盾之中。如果父母具有的忍耐精神,保证儿童发展其社会许可的行为,则儿童就会形成自主性;如

维果斯基的教育理论 维果斯基生平及主要著作 维果茨基(Lev Semenovich Vygotsky,1896-1934),白俄罗斯人(Belorussia),前苏联(俄国)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他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与言语、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1917年,维果茨基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沙尼亚夫斯基大学历史-哲学系,他对心理学有浓厚的兴趣,读了很多心理学、语言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的著作,曾先后工作于莫斯科实验心理学研究所、缺陷研究所、莫斯科心理学研究所,并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哈尔科夫等城市的许多高等学校讲授心理学。1934年因患肺病逝世,终年只有38岁。 他毕生从事心理发展问题,重点是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生和发展。他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实现的,维果茨基与A.H.列昂节夫和A.P.鲁利亚等人由此形成了一个极有影响的文化历史学派——“维列鲁学派”,在30年代显得特别活跃。维果斯基是一位极有才华的学者,他既提出了有独到见解的理论,又创造性地进行了许多实验研究。在思维和语言等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中,他提出的观点和应用 的方法都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在苏联心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终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维果茨基涉足心理科学的众多领域,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后世留下了186种计200万字的著作。其异常丰富和颇具创造性的心理学思想受到全世界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维果茨基的重要论文著作有:《意识是行为心理学的问题》(1925年)反对排除人的意识的研究;《心理学危机的含义》(1926年)分析批评了传统心理学对待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错误观点;《儿童期高级形式注意机制的发展》(1929)、《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1931年),在这部著作中,他分析了人类心理在在本质上不同于动物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思维、注意、逻辑记忆等);并提出了两种工具观点。《精神分裂症的概念障碍》(1932)、《心理学讲义》(1932)、《思维与语言》(1934年)。 维果茨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理论 1、文化-历史理论, 维果斯基他将人的心理机能区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两类。前者的发展受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后者的发展则受社会文化-历史所制约。心理实质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2、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所谓心理发展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组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是什么?维果斯基归纳为四个方面的表现: (1)心理活动的随意技能 (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况技能 (3)形成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5)提出内化学说 维果斯基在分析智力形成的过程,提出内化学说,维果斯基是提出内化学说最早提出者之一。他指出,教学的最重要特征是便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一事实,也就是教学激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20s以前) 卡普捷烈夫(俄):1877年;《教育心理学》冯特(德):1879年;科学心理学 桑代克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1913-1914年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 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立的标志 2、发展时期(20s-50s) 20s和30s: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维果斯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40s:弗洛伊德→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特点:1.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2.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 3、成熟时期(60s—70s) 60s起,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势:1内容趋于集中2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3注重学校教育实践70s: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意义的获得与保持的进程; 加涅:系统总结了已有的学习研究成果,对人类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并阐明了不同类型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晚年以来:逐渐转向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的探讨,并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 4、完善时期(80s以后) 从纯理论向综合性的应用项目发展基础研究课题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合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教育性原则 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关系 同化:是将新的客体或事件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中去。“把外界元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

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即外物同化于认知结构。” 顺应:为适应新的情境而改变已有图式的过程,皮亚杰称之为顺应。“认知结构受被同化刺激物的影响发生创造性的改变,即认知结构顺应于外物。”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智力理论有什么不同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1、语言智能2、逻辑—数理智能3、知觉—空间智能4、身体—动觉智能5、音乐—节奏智能6、人际智能7、内省智能8、自然观察智能 加德纳的教育观: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的智力组合,因此,应该实行“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他认为,人的智力由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三种相对独立的能力构成。 斯滕伯格的智力理论由智力成分亚理论、经验亚理论、情景亚理论三部分构成 成分亚理论:涉及智力的内部构成成分。是个体对初级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或的成分) 经验亚理论:涉及内部成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指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从而获益的能力。 情景亚理论:涉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它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 教学启示:(1)教师需要关注每一种学习行为对发展智力的作用,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智力的全面发展。教师不仅要加强智力的学术性方面,也要强调其实践性方面,还要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方面。(2)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利用并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 什么叫流体智力?什么叫晶体智力?它们的区别联系? 一般智力(G因素):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来度量。 晶体智力:指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晶体智力测量的是人的知识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