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分离纯化和单孢分离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分离纯化和单孢分离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分离纯化和单孢分离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分离纯化和单孢分离

包海银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兰州(730070)

摘要:晚疫病是马铃薯上最严重的真菌病害,它普遍发生于马铃薯的产区,引起马铃薯晚疫病的致病疫霉很难分离培养并得到纯菌株,本文对采自临洮不同海拔、不同品种马铃薯晚疫病病叶进行致病疫霉菌的分离纯化和单孢分离,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试验材料。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菌,分离,纯化,单孢分离

马铃薯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是全球马铃薯生产中毁灭性病害,是所有引起粮食作物产量损失的病害中最严重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全球每年因此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70 亿美元以上[1]。我省马铃薯产区都有发生,陇南和中部的阴湿二阴地区最重,只要7-9月降雨频繁,晚疫病必定大流行。六十年代初期,每年该病损失薯块占总产量的15%,1966年后,由于推广了比较抗病的品种,使该病得到了长期控制。但近年来,由于一些抗病品种退化,在阴湿多雨地区,该病又开始流行。

P. infestans存在A1、A2两种交配型,在寄主上通常以无性生殖方式繁殖。A2交配型1980年以前仅在墨西哥中部发现,世界其它各地只有A1交配型分布。但在后来的10-15 年中,A2交配型在世界各地包括欧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等相继发现。我国南北方也均已发现A2交配型的存在[2],因此80年代后,新的晚疫病原小种已经逐步取代了原有A1交配型生理小种,产生毒性更强的小种。A1、A2交配型的有性重组产生的卵孢子具有能忍耐不良环境、存活时间长的特点,有可能成为生命力更强,能够摆脱活体薯块存在的新的病源,这将为晚疫病防治带来更大困难。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靠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常用的药剂是瑞毒霉,但自1980年后在荷兰、爱尔兰和其它欧洲国家、美洲及中东等地区也相继发现了抗性菌株发现抗的晚疫病菌株,对我国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株抗药性试验表明,90年代后期使用过瑞毒霉的地区普遍存在抗药性菌株。

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进行分离纯化以及单游动刨子无性系的建立,在遗传上获得较均一的单孢菌株,对疫霉菌的生理生化、抗药性的监测和遗传研究是一项十分有用的技术。据报道,从一个孢子囊中获得分离物能明显地分为三个不同的生理小种,从而证明了游动孢子的异核性,马铃薯晚疫病菌游动孢子的多核性在病原菌寄生变异中有很大意义,异质核能决定产生特异性的新菌系,虽然研究人员报道不同游动孢子的多核性,但人们普遍认为单游动孢子基本上是单核的。所以,在晚疫病菌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以及交配型测定中,为了试验更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最好应选用遗传性状单一的单游动孢子分离物作为实验材料。

本文对采自临洮不同海拔、不同品种马铃薯晚疫病病叶进行致病疫霉菌的分离纯化和单孢分离,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试验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1-

以采自临洮不同海拔、不同品种马铃薯病叶为试验材料。

1.1.1 供试培养基

黑麦培养基的制备:

黑麦60g,琼脂20g,蔗糖20g,蒸馏水1000ml。

取60g黑麦在1000ml蒸馏水中浸泡24~36小时,在121℃下高压灭菌30分钟。

捣碎后经4层纱布过滤去渣,上清液补足1000ml,加入琼脂、蔗糖在121℃下高压蒸汽灭菌。

选择性培养基的制备[3]:

在适合于疫霉菌生长的培养基中加入少量可以抑制其他真菌和细菌生长,而对疫霉菌生长抑制不大的抗生素和杀菌剂配置而成的培养基。

每100ml培养基中加入利福平20mg,50%三氯硝基苯20mg,氨苄青霉素10mg。

在待培养基温度下降至50~60℃时,加入所用的药物摇匀,即刻倒平板使用。抗生素和杀菌剂可以配制成母液,在4℃冰箱中保存。

1.2 试验方法

1.2.1 分离和纯化[4]

将采集的新鲜病组织在自来水龙头上用缓慢流水冲漂24-36小时,稍晾干。选病健交接处组织切成2×2mm 左右大小。

将易感病的马铃薯表面消毒后切成片,置于放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倒入无菌水保持湿润。

将切好的病组织置于马铃薯片上,在20℃温箱中培养数日。

待菌落形成以后,将培养皿底朝上置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若分离物的菌丝无隔膜,从菌落边缘移出菌丝块。

将移出的菌丝小心转接到选择性培养基纯化,待再次长出菌落后,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鉴定。进一步观察孢子囊并诱导产生游动孢子进行鉴定。

1.2.2 单孢分离[5]

将供试菌株在黑麦培养基的平板上培养8d,用无菌水冲洗后,再用尼龙网过滤除去菌丝,滤液放在灭菌的三角瓶中。

将其置于4℃冰箱中2~3h 以刺激游动孢子释放,然后再用钢丝网过滤除去孢子囊和空孢子囊壳。

用血球计数器将滤液中的游动孢子浓度调至80~160 个/mL,用微量移液器取2μL 游动孢子悬浮液滴于灭菌的载玻片上,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显微镜(10×10)镜检两遍,肯定该滴悬浮液仅含有1 个游动孢子。

换另一个灭菌的枪头将这1 滴游动孢子悬浮液转移到黑麦培养基平板上。8-20d 后在平板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即是单游动孢子分离物菌落。

-2-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离纯化的结果

经菌丝形态和孢子囊及游动孢子鉴定,本试验获得不同海拔、不同寄主品种的4个菌株,分别为LT1-9、LT3-3、LT4-1、LT4-3,均为单病斑分离物,培养基内的疫霉菌菌丝无隔膜,较粗壮,多分枝,主干不明显,通常清晰可见。孢子囊梨形,大小28.74~26.72×17.76~18.83μm。

2.2单孢子分离结果

采用上述单孢子分离方法,用两个单病斑菌株LT1-9和LT4-3,共分离了20个单游动孢子,其中得到了11个单游动孢子分离物,成功率为55%

表1单游动孢子分离百分率

Table1 Percentage of single-zoospore isolation

菌株编号单孢子分离数分离物数单孢子分离率

Isolates Number of single-zoospore Number of single-zoospore

Percenta

ge of

single-z

oospore

I

Isolation cultures

isolation

(%)

LT1-9 10 7 70

LT4-3 10 4 40

3 讨论

单孢分离是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技术,它可纯化病原菌,是进行病原鉴定、生理生化、病菌遗传变异等方面研究的基础[6]。单孢分离的方法很多,常采用平板划线法。但这种方法不太适用于马铃薯晚疫病菌,因为:(1)市售琼脂杂质较多,经高压灭菌后仍可保留许多不规则的小块,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这些小块不但直接影响观察,而且与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游动孢子囊比较相似,给单孢分离带来困难,加之游动孢子较小,如果进行单个游动孢子的分离则更困难;(2)马铃薯晚疫病菌较难培养,即使在适宜的培养基(如利马豆、v8汁等)上,单个游动孢子或游动孢子囊也难以形成菌落;(3)用镊子挑取小块培养基较难操作,且易使培养基破碎,很难再保证单孢分离。

分离疫霉菌的目的是获得疫霉菌的纯培养,是研究疫霉菌和植物疫病的最基本技术。采用分离真菌的常规方法分离疫霉菌不容易成功,主要是由于疫霉病组织中常有杂菌如腐霉菌,镰刀菌,丝核菌及某些接合菌混生[7]。这些真菌较疫霉菌迅速,抑制了疫霉菌生长

-3-

或其菌丝将疫霉菌覆盖,因此不能获得疫霉菌的纯培养,或分离到的培养物是其他杂菌。此外,病组织中的细菌在培养基上迅速繁殖,也会抑制疫霉菌的生长[8]。因此,要成功地分离到疫霉菌,需要采用适合于疫霉菌生长而不适合于其他杂菌生长的选择性培养基。

参考文献:

[1]朱杰华,张志铭,杨志辉.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常规研究方法[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24(2) 112-114

[2]袁海军,姚裕琪马铃薯晚疫病菌单孢分离技术的改进[J]. 植物保护,2002

[3]郑小波. 疫霉菌及其研究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4]王军, 宋伯符. 晚疫病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策略. 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文集,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210~ 215

[5]张志铭, 李玉琴等. The occu rence of potato late blig t pathogen A 2 maing

type in China.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6,19 (4) : 62~ 66

[6]赵志坚,何云昆,隋启君. 云南省马铃薯病害主要病原研究进展[J].中国马铃薯,2001,15(2):93-95.

[7]姚裕琪,梁德霖,孔繁春. 适合马铃薯晚疫病菌生长的豆类培养基的筛选[J].华北农学报,1998,13(3):88-90.

[8]李玉琴,张志铭,田世民,等.用农药浸泡的马铃薯片培养晚疫病菌[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19(2):120-121

Purification and Single- spore isolation of phytophthora

infestans

Bao Haiyin

Collage of Grassland Science,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 730070 )

Abstract

Potato late blight caused by Phytophthora infestans is the most serious fungal disease of potatoes that occurs almost anywhere that potatoes grow. Potato late blight is and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be isolated and purified. Leaves of different potato varieties were collected at different altitude in LinTao,and they were used to do purification and single-zoospore isolation of .The production above can offer experiment material for deeper studies.

Keywords:Phytophthora infestans;Isolation; purification ;single-zoospore isolation

-4-

马铃薯晚疫病测报技术规范 (试行)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病情观测圃设置、中心病株系统调查、 病情动态调查、大田普查、记载气象条件、数据传输、预报方法等内容。 1.2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调查和预报。 2 术语与定义 2.1中心病株和始见期 田间出现零星的发病植株为中心病株,见中心病株的日期为始见期。 2.2 现蕾期 有50%的马铃薯植株长出花蕾但未开花的时期,为马铃薯的现蕾期。 2.3“标蒙”气候标准 马铃薯晚疫病存在菌源条件下,在作物生长季节连续48小时内,第一次出现最低气温不低于10℃、相对湿度在75%以上的天气,在此条件下经15~22天后田间即可出现中心病株。 2.4 严重度分级标准 每株发病叶片占全株总叶片数的比例,分为4级表示。 0级:无病; 1级:病叶占全株总叶片数的1/4以下; 2级:病叶占全株总叶片数的1/4—1/2; 3级:病叶占全株总叶片数的1/2—3/4; 4级:全株叶片几乎都有病斑,大部分叶片枯死,甚至茎部也枯死。 2.5 病情指数 用以表示病害发生的平均水平,通过公式(1)计算病情指数。 (1) 式中,I :病情指数,d i :各严重度级值,l i :各严重度病株数,P :调查总株数,5:严重度级别。 3 发生程度划分标准 以作物生长季最终病情定发生程度,分为5级,即轻发生(1级),偏轻发生(2级),中等发生(3级),偏重发生(4级),大发生(5级),各级指标见表1。 100 5 (???∑P l d I i i ) =

表1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4 系统调查 4.1 调查田块 在大田选择低洼潮湿地且马铃薯生长旺盛、早熟的感病品种田3块,田块面积不小于2×667m2。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设立测报观测圃。选择低洼潮湿地,四周设施隔离或种植非茄科作物作为隔离带,田块面积不小于2×667m2。选用当地感病品种,带病种薯和健康种薯各半、间行种植,用于调查。 4.2 调查时间 从植株现蕾期或根据“标蒙”气候标准预测中心病株出现日后开始,每3天一次。4.3调查内容 4.3.1 中心病株调查 采用按行踏查方法,踏查面积667m2,若气候条件适宜,但未见中心病株,应扩大调查面积。发现病株后则细查其严重度级别,估计植株密度,计算、记载中心病株出现日期、病株率及其病情指数。结果记入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调查表(表2)。 表2 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调查表 4.3.2 病情动态调查 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方法,每块田定10点,其中至少1点有发病病株,隔行调查,每点10株,调查发病株数和各株严重度级别,计算病株率和病情指数。马铃薯晚疫病病情系统调查表(表3)。 表3 马铃薯晚疫病病情系统调查表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 马铃薯就是人们常说的土豆,马铃薯含有大量的淀粉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据分析,马铃薯生命力指数为8.6,证明对生命力的提高有效;防病指数为126.67,属于高指数范围。但是马铃薯晚疫病却对马铃薯有着致命的伤害。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症状: 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一圈白霉,即孢囊梗和孢子囊,尤以叶背最为明显;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且扩展速度减慢。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发病严重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块茎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扩大或烂掉。 马铃薯发生晚疫病的形态特征: 孢囊梗分枝,每隔一段着生孢子囊处具膨大的节。孢子囊柠檬形,大小2~38×12~23(um),一端具乳突,另端有小柄,易脱落,在水中释放出5~9个肾形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具鞭毛2根,失去鞭毛后变成休止孢子,萌发出芽管,又生穿透钉侵入到寄主体内。菌丝生长适温20~23℃,孢子

囊形成适温19~22℃,10~13℃形成游动孢子,温度高于24℃,孢子囊多直接萌发,孢子囊形成要求相对湿度高。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条件是什么: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播种带菌薯块,导致不发芽或发芽后出土即死去,有的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致该病由点到面,迅速蔓延扩大。病叶上的孢子囊还可随雨水或灌溉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形成病薯,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病菌喜日暖夜凉高湿条件,相对湿度95%以上、18~22℃条件下,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冷凉(10~13℃,保持1~2 小时)又有水滴存在,有利于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温暖(24~25℃,持续5~8小时)有水滴存在,利于孢子囊直接产出芽管。因此多雨年份,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雾条件下发病重。种植感病品种,植株又处于开花阶段,只要出现白天22℃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5%持续8小时以上,夜间10~13℃,叶上有水滴持续11~14小时的高湿条件,本病即可发生,发病后10~14天病害蔓延全田或引起大流行。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方法: 1.农药防治方法: 针对西红柿晚疫病可选用南京博士邦农药杀菌剂氟菌 霜霉威和咪鲜松脂铜来进行防治。 功能特点:咪鲜松脂铜为高效、广谱、低毒型杀菌剂,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晚疫病的术语与定义、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用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心病株 田间出现零星的发病植株为中心病株。 3.2 始见期 见中心病株的日期为始见期。 4 防治原则 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原则,选用抗病品种,推广健身防病、药剂防控与农艺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配套防治技术。在科学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常发区根据当地气象条件与品种感病性提前施药预防, 其它地区当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开始实施防治。 5 防治措施 5.1 选用抗(耐)病品种 种植具有水平抗病性的品种。主要中抗品种有东农306等,高抗品种有克新19号等。 5.2 建立无病留种田和选用无病种薯 马铃薯无病留种田应与马铃薯、番茄大田相距2.5km以上,在无病或发病轻的地块,选择无病植株,单收、单藏,留种。提倡种薯播种。 5.3 种薯处理

5.3.1 处理方法 a)湿拌法 播种前1d~2d,将药剂配成母液(水药比应20倍以上),均匀喷洒到种薯(薯块)上,边喷雾边翻动,使薯块均匀着药。摊开铺厚度不超过15cm并及时翻动。 b)干拌法 播种前1d~2d,将拌种药剂与20倍~30倍重量的滑石粉混拌均匀,然后与种薯(薯块)混拌,使薯块均匀着药。摊开铺厚度不超过15cm并及时翻动。 注:薯块播种法,切薯后及时散开薯块,切口愈合后(大约5h)混拌。 5.3.2 处理药剂 a)72%甲霜灵·锰锌; b)64%恶霜灵·锰锌。 注:兼防马铃薯环腐病加70%甲基硫菌灵;兼防细菌性病害加72%农用链霉素。 5.4 农业措施 5.4.1 合理轮作 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块栽植,不宜重茬,应选麦茬、豆茬、玉米茬等茬口,不宜选择辣椒、茄子、西红柿、甘蓝、白菜等茄科或十字花科茬口。 5.4.2 适期播种 适期早播,播前清除和处理马铃薯病株残体及杂草。 5.4.3 垄作栽培 进行垄作栽培,加厚培土。提倡大垄高台栽培。 5.4.4 合理施肥 提倡施用腐熟农家肥,合理配施氮、磷、钾肥及微量元素。 5.4.5 田间管理 采取2次~3次中耕培土管理、必要时开沟排水等措施。 5.5 田间药剂防治 5.5.1 施药时期和方法 5.5.1.1 预防时期 气象条件为日暖、夜凉、高湿条件,叶上有水滴,温度12℃~25℃,相对湿度70%以上时,在未发病前预防喷药一次。 5.5.1.2 防治时期 在马铃薯晚疫病始见期,立即清除中心病株,用密闭容器携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施药次数和间隔时间可根据气象条件和品种的抗病性而定,连阴天、降雨多、连雨天,温度18℃~22℃,相对湿度90%以上,感病品种应增加施药次数,间隔天数至5d~7d,治疗型药剂应与保护型药剂配合应用,且同一类药

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一直以来,以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为代表的马铃薯病害,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成为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在栽植马铃薯过程中除了这些病害,还有其他哪些病虫害?往下读,共梳理了16种。 1.马铃薯晚疫病危害表现:受害叶片的叶尖、叶缘会出现暗绿色小病斑,边缘有灰绿色晕环,边缘分界不明显。湿度大时,外缘会出现一圈白霉。

天气干燥时,病部会变褐干枯,质脆易裂。 病害严重时,病斑扩展到叶脉、叶柄和茎部,病叶枯死脱落。

被侵染的块茎最初出现褐色小斑点,以后扩大为凹陷的暗褐色不规则病斑。 防治措施: 选择保护性药剂和治疗性药剂混合使用,合理安排间隔期。 保护性药剂:丙森锌、代森联、代森锰锌、噻唑锌、王铜、氢氧化铜。治疗性药剂:氟菌·霜霉威、霜脲·锰锌、烯酰吗啉、氟啶胺等。 2.马铃薯早疫病 危害表现:病害可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

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病征。 块茎染病,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分明,病斑下的薯肉出现褐色海绵状干腐。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增施有机肥; (2)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适量增施钾肥,适时喷施叶面肥;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湿,促进植株健康。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丙森锌或代森锰锌等药剂1~2次。发病较重时,用啶酰菌胺、烯酰·吡唑酯、噁唑菌酮·霜脲氰等药剂防治,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3.马铃薯枯萎病危害特征:

发病初期地上部出现萎蔫。 剖开病茎,薯块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常产生白色至粉红色菌丝。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苯甲·丙环唑,苯酰菌胺,恶菌灵,萎锈灵等。 4.马铃薯青枯病 危害症状发病初期,下部叶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开始早晚恢复,持续4~5天后,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绿色,叶片不凋落。

马铃薯环腐病及其防治图谱 2014-09-17本刊作者王永崇农药市场信息 马铃薯环腐病又称转圈烂、黄眼圈、圪缩病等,是系统性的维管束细菌性病害,我国是在黑龙江省首先发现,后由于种薯调运,相继传至其它马铃薯种植地区等地。马铃薯受环腐病菌为害后,常造成死苗、死株,严重影响产量,一般减产10%~20%,重者达30%,个别可减产60%以上。 发病原因: 引起马铃薯环腐病的病原为密执安棒杆菌马铃薯环腐致病变种(图1),也称环腐棒杆菌,属好气性细菌。短杆状菌体无鞭毛,单生或偶而成双,不形成荚膜和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

环腐棒杆菌在种薯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也可通过切刀带菌在切薯块时传染。病薯播下后,在22℃左右的最适生长温度和pH7左右的最适环境条件下,或者芽眼腐烂不能发芽,或者出土病芽,且病菌可沿维管束上升至茎中部,或沿茎进入新结薯块而引发马铃薯环腐病。 危害症状: 马铃薯感染环腐病后,地上部染病可显示出枯斑型和萎蔫型两种症状。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叶缘及叶脉呈绿色,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图2),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图3),病情向上扩展,致全株枯死;萎蔫型初期则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图4)。块茎发病切开可见维管束变为乳黄色至黑褐色,皮层内现环形或弧形坏死部(图5~8),这正是环腐得名的来由。经贮藏块茎芽眼变黑干枯或外表爆裂,播种后不出芽或出芽后枯死或形成中心病株。感病马铃薯的根、茎部维管束常变褐,病蔓有时有白色菌脓溢出。

发生流行特点:环腐棒杆菌在1~33℃的温度范围内都可生存,且干燥情况下的致死温度为50℃。环腐棒杆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虽然很短,但在土壤中残留的病薯或病残体内可越冬且长期存活,一般情况下对下一季再侵染方面的作用不大,所以夏播和二季作生育期相对较短,一般发病较轻。收获期因病薯和健薯可以接触传染,因而成为环腐病的重要传播时期。 影响环腐病流行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病害发展最适土壤温度为19~23℃,超过31℃病害发展受到抑制,低于16℃症状出现推迟,一般温暖干燥的天气有利于病害发展。在20℃左右的温度条件下贮藏比低温1~3℃贮藏发病率高得多。另外播种早则发病重,收获早则病薯率低。 防治技术:针对马铃薯感染环腐病的防治,应采取以加强检疫,杜绝菌源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首先要建立无病留种田,尽可能采用种植抗病品种的整薯播种,播前进行晾种或催芽,汰除病薯。种薯如需切块,切刀可用0.2%升汞水、或0.1%高锰酸钾液等浸渍消毒,做到切一块消毒1次。同时也可用45%敌磺钠湿粉150克/100千克种薯,或70%敌磺钠可溶粉剂210克/100千克种子进行拌种,也可用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进行浸种

马铃薯晚疫病测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马铃薯晚疫病始见期调查、病情系统调查、设定测报观测圃、大田普查、气象条件记载、数据传输、预报方法等方面内容。 本方法适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调查和预报。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 中心病株 田间出现零星的单株病株。 2.2 现蕾期 有50%的植株长出花蕾但未开花。 2.3 “标蒙”气候标准 存在菌源的条件下,在作物生长季节第一次出现连续48小时内,最低气温不低于10℃,相对湿度在75%以上,经15~22天后田间出现中心病株。 3 始见期调查(中心病株调查) 3.1 调查时间从植株现蕾期或根据“标蒙”气候标准预测中心病株出现日后开始,每3天一次,直到发现中心病株。 3.2调查田块选择低洼潮湿、生长旺盛、早熟的感病品种田5块。若当地普遍种植抗病品种,则预先在发病条件好的地块播种感病品种,用于调查。 3.3调查方法采用按行踏查方法,田块面积不足667m2则全田实查,田块面积在667m2以上,则取667m2实查;掌握中心病株出现日期及初始发病指数。若气候条件适宜,但未见中心病株,应扩大调查面积。结果记入表1。 表1 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调查表 单位年

4 定点系统调查 4.1 调查时间出现中心病株后,每3天一次。 4.2 调查田块选择发病条件好、代表性强、已发病的感病品种田3块进行定点系统调查。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设立测报观测圃,观测圃选择当地最感病的品种和低洼湿地,以带病种薯和健康种薯各半间行种植,观测圃远离马铃薯大田、四周设施隔离或种植非茄科作物作为隔离带,设置面积不小于3亩。以掌握田间病情自然消长规律和再侵染情况。 4.3 调查方法 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方法,每块田定5点,其中至少1点选有发病病株,隔行调查,每点2米行长,以株为单位调查发病株数,计算发病株率、病情指数。大田定点调查结果记入表2,测报观测圃调查结果记入表3、表4。 表2 马铃薯晚疫病病情系统调查表 单位年 表3 马铃薯晚疫病观测圃带病种薯系统调查表 单位年

马铃薯环腐病的防治 摘要:阐述了马铃薯环腐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发病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马铃薯环腐病;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环腐病是马铃薯的一种重要病害,其田间发病率平均为20%,可引起死苗和严重萎蔫,对产量影响很大,可造成减产13%以上,严重的减产60%以上,并造成贮藏期间大批烂薯。环腐病在自然条件下仅危害马铃薯。 1症状 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其主要症状是引起地上部分发生萎蔫和地下部分沿块茎维管束发生环状腐烂。 1.1地上部症状因品种和环境条件不同,马铃薯环腐病症状有很大差异。①萎蔫型:自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片边缘向叶面稍纵卷,似缺水状。初期症状在中午较明显,早晚或遇雨可恢复,以后随病情发展而不能恢复,逐渐黄化凋萎甚至枯死,但叶片不脱落。在北方,多数在开花以后发病,发展缓慢。在多雨年份,病株枯死较晚,比健株早死不超过15d,对产量影响不太大。但在干旱年份,病株枯死较早,减产严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势发展快,严重的可引起死苗,一般使发芽延迟,生长受抑制,植株矮小,花期可出现明显的矮化和萎蔫症状,对产量影响很大。②枯斑型:一般下部复叶的顶端小叶先发病,叶尖或叶缘褐色,叶脉间呈黄绿或灰绿色,有明显斑驳症状,同时叶尖渐枯干并向叶面纵卷。顶端小叶出现枯斑后,其它小叶逐渐出现枯斑。病害逐渐向上蔓延,最后遍及全株而枯死。叶片自症状出现到枯死约15d 左右,植株自出现症状到全株枯死平均为27d。严重的病株生长矮小,出现枯死斑后很快枯死。病株茎基部的切面上可看到维管束变为黑褐色。各品种常兼有萎蔫型和枯斑型两种症状类型,而以某一种为主。 1.2薯块症状薯块外部症状不明显,纵切开后可看到维管束变成黄色或褐色,重病薯维管束变色部分可连成1圈,严重时甚至皮层与髓部可以脱离。用刀切开新鲜病薯后,用手挤压,可以看到从维管束部分挤出乳白色或黄色菌溢。经越冬贮藏的病薯芽眼干枯变黑,甚至有的外表开裂。如果有其它细菌或镰刀菌的进一步侵染,维管束亦可变黑并腐烂。轻病薯出苗后形成病株,重病薯播种后有的不出芽。

应对马铃薯晚疫病的五大杀菌剂 马铃薯晚疫病对马铃薯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一般年份造成减产达10%~20%,大发生年份减产会超过50%,甚至绝收。而且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范围非常广泛,只要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都会发生,尤其是我国中部和北部地区。 马铃薯晚疫病的致病菌为“致病疫霉”,此真菌主要在寄主细胞间生长,并通过纽扣状细胞结构伸入寄主细胞获得养分。马铃薯叶片感染致病疫霉后,其边缘、尖端出现暗绿色病斑,叶子背面出现“白霜”(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囊),随着病情的发展,其会扩展到主脉、叶柄和茎部,造成落叶,严重时整株呈湿腐状。 马铃薯的块茎也会感染病原真菌,发病初期在块茎表面出现淡褐色或灰紫色的小斑点,在表皮层以下呈现出锈褐色。茎部很少直接受侵染,但病斑可顺叶柄扩展至茎部。 1、氟啶胺 氟啶胺是最常用的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杀菌剂之一,剂型主要有三种,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和可湿性粉剂。氟啶胺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是保护性杀菌剂,作用机制是阻断病原菌能量代谢,从而杀死病菌,其从孢子萌发到孢子形成各阶段均都发挥药效,对阻止孢子侵入及萌发尤为有效。 登记号剂型使用方法 PD20183567 50% 氟啶胺悬浮 剂25-35毫升/亩喷雾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初期施药 PD20181930 70%氟啶胺水分 散粒剂20-28克/亩喷雾 于病害发病前或发生初期施药 PD20172374 50%氟啶胺可湿 性粉剂30-35克/亩喷雾 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初期施药 2、代森锰锌 代森锰锌做为杀菌剂界的常青树,也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常用农药品种,

剂型主要包括水分散粒剂和可湿性粉剂。 登记号剂型使用方法 PD20082590 锌75%代森锰水 分散粒剂130-190克/亩喷雾,于病症出现前施药 PD20111048 代森锰锌80% 可 湿性粉剂140-180-克/亩,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 3、氰霜唑 氰霜唑是日本石原开发的苯基咪唑类杀菌剂,对霜霉病、疫病等卵菌性病害和油菜根腐病具有良好的防效,其能够有效的阻止游离孢子发芽、游动,阻止表面包子发芽,以及菌丝生长和卵孢子形成的各个阶段。 氰霜唑的主要剂型为悬浮剂,100克/升氰霜唑的悬浮剂,每亩使用量为32-40毫升,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施药间隔期7-10天,每季作物使用2-3次。 4、嘧菌酯 嘧菌酯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剂,由先正达开发上市,是一种β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通过抑制病原菌线粒体的呼吸作用来阻止其能量合成, 是一种较新的作用机理的杀菌剂, 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目前嘧菌酯主要有两种剂型,水分散粒剂和悬浮剂。 登记号剂型使用方法 PD20180775 250克/升嘧菌酯 悬浮剂17-20毫升/亩 于病害发生前或初见零星病斑时叶面喷雾1-2次 PD20160994 嘧菌酯50% 水分 散粒剂8.7-10克/亩喷雾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叶面均匀喷雾 5、烯酰吗啉

马铃薯又名土豆,是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之一。它适应性强,分布广,用途多,是一种粮菜兼用型的蔬菜,与稻、麦、玉米一起被称为全球四大农作物。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两种重要病害。在马铃薯生产中,常因早疫病和晚疫病的严重为害,给生产上造成很大的损失。这两种病害都是真菌病害,其病菌都可以危害叶、叶柄、茎和薯块,但症状不同,发病规律也有一定差异,防治方法不尽相同。因病而异,所以中国农业网认为准确诊断是做好防治工作的基础。 一、症状上的区别 1.马铃薯早疫病症状表现 马铃薯早疫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黑色水浸状小斑点,然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同心轮纹并干枯。病斑多为圆形或近圆形,由于叶脉的限制,有时呈多角形。严重时病斑相连,整个叶片干枯,通常不落叶,在叶片上产生黑色绒霉。茎部病斑同叶部病斑基本相似,但呈长圆形或梭形。块茎感病呈褐黑色,凹陷的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斑下面的薯肉呈褐色干腐。 2.马铃薯晚疫病症状表现 此病可侵染叶片、茎蔓和薯块。叶片染病,多从中下部叶开始,先在叶尖或顺缘出现水渍状绿褐色小斑点,周围具有较宽的灰绿色晕环,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展成黄褐至暗褐色大斑,边缘灰绿色,界限不明显,常在病健交界处产生1圈稀疏白霉。茎杆和叶柄染病,马铃薯的种植栽培技术多形成不规则褐色条斑。发病严重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薯块染病,初生浅褐色斑,以后变成不规则褐色至紫褐色病斑,稍凹陷,边缘不明显,组织变硬,干腐,将病薯从病斑处切开,可见到皮下有一层较深的薯肉变为红褐色,潮湿时软腐、发臭。薯块可以在田间发病烂掉,也会在田间受侵染而储藏后大量腐烂。 二、发病规律不同 1.马铃薯早疫病发病规律 1.1病原: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 Sorauer),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1.2危害:早疫病一般多发生在块茎开始膨大时。为害严重时,叶片病斑相互连结成片,引起局部或整个叶片枯死。 1.3发病条件:早疫病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不如晚疫病严格,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特别是干燥天气和湿润天气交替出现期间,早疫病发生和流行最迅速。 1.4传播途径:病原菌主要在病株残体、土壤、病薯或其它茄科寄主植物上越冬。在马铃薯生长季节,病菌孢子可通过气流、雨水或昆虫传播,病菌孢子可通过表面侵入叶片。在生长早期,初次侵染,发生在较老的叶片上。遇有小到中雨或连续阴雨或湿度高于70%,该病易发生和流行。 2.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 2.1病菌:马铃薯晚疫病病菌为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属真菌界鞭毛菌亚门。 2.2危害:晚疫病一般多发生在植株开花阶段。马铃薯晚疫病由致病疫霉引起,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带菌种薯是主要的侵染来源,播种时把轻微感染的薯块播进地里,芽块上的菌丝体随幼芽、芽条和植株向上生长,当遇到空气湿度在75%以上,气温在10℃以上条件时,叶子就出现病状,形成中心病株,病叶上产生的白霉(孢子梗、孢子囊)随风、雨、雾、露和气流向周围植株上发展,一部分落入土中侵染正在生长的薯块。试验表明: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在在水膜的地方12小时即可流行传播。 2.3发病条件:此病是一种典型的流行性病害,气候条件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当条件适宜发病时,病害可迅速扩展蔓延,从开始发病到全田枯死,最快不到半个月。在多雨年份容易流行成灾,忽冷忽暖,多露、多雾或阴雨有利于发病。

马铃薯晚疫病全程防病实施方案 北京金辉颗源种子公司主营大豆种子,土豆种子,大蒜种子红薯种子种苗芦笋种子等 金辉颗源种子销售有限公司(简称“金辉颗源种业”)成立于2003年,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金辅路8号。大蒜种、土豆种、大葱种、大豆种子花生、棉花种、红薯、芦笋等种子,北京金辉颗源种子销售有限公司每年春季大量供应。四月至七月份大量供应红薯苗、牡丹苗、茄子苗柿子辣椒苗等,最可爱的就是欣赏小葫芦苗。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只要气候条件适宜,在马铃薯种植区就可发生流行,传播蔓延迅速,病害使马铃薯提前枯死,严重影响产量。特别是在早熟马铃薯品种种薯生产区,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农户对该病也有所重视,但是防病意识差,而且大都发病后才开始用药,施药时间、方法、药剂选择等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很差。因此应采取科学的方法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1、种薯选择 不同的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能力存在较大差别,应选用抗病性较好的品种。不同级别的种薯的抗病性也表现不同,种植时应选择原种二代、良种一代。 2、种薯处理 尽量选用整薯播种,整薯大小25-50克。切薯时用0.5%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切刀消毒,防止薯块间传染。切完的薯块可以用甲霜灵锰锌拌种。 3、适时防病 苗期根据长势及时进行调控,保持健康长势,易感病品种可以在苗高20厘米左右时喷施有促进生长的作用的保护性药剂。从7月下旬开始注意天气预报,在雨季到来前3-4天喷施保护性药剂,雾化效果好,植株全株喷药。 4、拔除病株 雨季到来后,经常到田间观察,田间出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拔出,随即喷洒保护性和治疗性药剂。经常观察如果天气适合病害蔓延,要每隔3-5天喷一次治疗性药剂。 5、保护药剂与治疗药剂结合使用 发病前,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77%可杀得2000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进行预防。 发病初期,喷洒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10后再喷一次金雷多米尔。 6、在病害流行年份,适当提早割蔓,厚培土,2-3周后再收获薯块,这样就避免薯块与病株接触的机会,降低薯块带菌率。 7、引进防治新药 部分新药对疫霉菌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如银法利、克露(霜克、霜脲锰锌、霜霸)、安克锰锌、普力克(霜霉威、霜灵)、可杀得2000等。 8、药剂交替使用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较多,选择不同成分的药剂应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性。

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是马铃薯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种植区都有发生,多雨年份发生较重,采用保护地栽培后,危害有所减轻。 马铃薯晚疫病田间危害状 危害症状 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蔓和薯块也可受害。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初现水渍状绿褐色小斑点,病斑周围具有较宽的灰色晕环,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展成黄褐色至暗褐色大斑,边缘灰绿色,界限不明显,常在病健交界处产生一圈稀疏白霉(即为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叶背尤为明显,干燥时病部变褐干枯,如薄纸状,易破裂或卷缩,病症不明显且扩散速度减慢。茎和叶柄染病,多形成不规则形褐色条斑,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也产生少量白霉,发病严重时致叶片萎垂卷曲,最终导致全株黑腐,大流行时,全田一片焦枯。薯块染病,初生稍凹

陷浅褐色小斑,后变成不规则形褐色至紫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病部皮下薯肉呈浅褐色至暗褐色,最终导致薯块腐烂,干燥条件下病部发硬,呈干腐状。 病斑水渍状,绿褐色,周围具有较宽的灰色晕纹

叶片背面症状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鞭毛菌亚门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 侵染引起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为翌年病害的初侵染源。带菌薯块常不能发芽或发芽后未出土就死掉,其长出的植株便成为田间中心病株。环境条件适宜时,其上产生孢子囊又借助于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病菌孢子囊还可借助于雨水或灌溉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形成病薯作为下一季的主要侵染源。 病菌在日暖夜凉及空气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病。其产生孢子囊的最适温度为18~22℃,产生游动孢子的最适温度为10~13℃,游动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2~15℃,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为白天气温22℃左右,夜间温度10~13℃,相对湿度95%以上连续8小时,叶片上有水滴11~14小时。

马铃薯环腐病 马铃薯环腐病又叫轮腐病·在我目百无发生于黑龙江省,以后蔓延到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新疆的乌鲁木齐市、哈密、克孜勒苏、伊犁、塔城、阿勒泰、昌吉、石柯子等8个地(州、市)。27个县(市)均有发生,是我区对内检疫对象。目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种薯的调运未经严格检疫。病害仍在继续扩大蔓延,该病在田间造成缺苗、死株和烂薯,使品质变坏,减产严重,贮藏期还可造成烂窖。 症状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其症状最大的特点是病株表现萎蔫和块茎维管束呈环状腐烂。病薯播种后,病重者腐烂不能发芽或出土;轻者可出苗,但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瘦弱、节间缩短、分枝减少、叶变小。从下部叶片开始叶缘褪绿,逐惭向上枯黄·最后自下而上萎蔫枯死,旧叶片不脱落,茎杆仍为绿色,维管束黄色至黄褐色,切断后用手挤压,有时可见乳白色粘性菌脓溢出。病株基部茎的切面上,可见维管束部分变为黑褐色。 病害还可出现枯斑型症状,即下部叶片的尖端或叶缘呈褐色,叶脉间呈黄绿色或灰绿色,叶脉仍为绿色,产生明显的斑驳,以后叶尖枯干,并向内卷,逐渐向上蔓延,最后全部枯死。地上部萎蔫和枯斑型二种症状常同时出现,依品种不同有主次之分。 新收获的病薯和健薯,在外表上无明显的区别,但贮藏后,病薯薯皮变暗,脐部红褐色。纵切痛薯,可见环状维管束有不同程度的乳黄色腐烂,用手挤压薯块,可见从切开的薯块维管束中涌出许多乳白色或黄色菌脓,皮层于髓部易于分离。 病原马铃薯环腐细菌[Clauibactre michiganense subsp. Sepodonicu m(SpicckermannetKotthoff)Dzvis et al.]棒形杆菌属。茵体短杆状,大小0.8-1.2×0.4-0.6微米,单生,偶尔成双,菌体有多型现象,有时呈球状或棒状。不形成荚膜和芽孢。无鞭毛,不能在水中游动。革兰氏染色阳性,生长最底温度1-2℃,最高温度31-33℃生长适温为20-23℃,致死温度56℃。生长最适P H值为8.0-8.4。好气性,生长缓慢,在培养基上最快3天才能形成菌落,有的培养基上8-10天才形成针头大的菌落。菌落初为白色,薄而透明,有光泽,经过转移可变为乳白色或黄色。当菌落分裂很快时可出现“V”型和“L”型菌体。在培养基上菌体不能长期生存,经30-60天,培养基干燥后即失去生存能力,即使在菌落上滴加矿物油覆盖保存,18个月后也只有1/4为活菌,经21月后全部死亡。 环腐病菌在牛乳上生长良好,能使牛乳凝固而不胨化,不能分解酪蛋白,不产生吲哚和硫化氢,在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麦芽糖糖中 、能产酸,在鼠李糖中不产酸。可水解淀粉,还原硝酸盐。人工培养需维生素B 1、烟酸、组氨酸、嘌呤、嘧啶等物质,但胱氨酸等氨基酸对病菌有抑制作用。环腐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据吉林农大鉴定,可定为两个菌系。病菌的专化性较强,在自然的条件下只为害马铃薯,人工接种还能使番茄、茄子产生萎蔫症状。 发病规律病害初侵染源是带菌种薯,病菌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切刀和盛放种子的容器,其次还可通过灌水和昆虫传播,但传病作用不大,再侵染的可能性很小。病茵可以从伤口侵入,潮湿时可从皮孔侵入。

浅谈马铃薯早疫病的诊断与防治 以往,湖北部分马铃薯种植区域因连续种植且对田地的养护力度不够,造成种植区域马铃薯突发早疫病几率增加,不但严重损害种植基地的经济效益,还使马铃薯种植量减产,这已成为湖北农业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早疫病发生后,容易通过马铃薯传染给其他农作物,还会降低种植农作物品质,所以在种植过程中必须坚持对马铃薯进行病症诊断,积极采取各种防治办法优化种植。 一、马铃薯早疫病病状诊断 (一)叶片发病的病状诊断 马铃薯叶片部分如果感染早疫病细菌会逐渐从颜色、斑点等方面体现,因此在观察马铃薯叶片部分时,主要从叶片的各种病状变化判断。一旦马铃薯植株下面部分的叶片出现变色,从绿色转变为黄褐色、褐色,并在叶片上出现斑点状,就要警惕起来。前期叶片上的斑点较小,叶片边缘卷曲,扩大到一定程度后斑点会逐渐扩大为圆形、卵形或不规则形。等到后期病变部分的状况开始由下向茎秆上方的叶片蔓延,导致所有叶片形成病斑并出现穿孔,最后形成马铃薯叶片褪绿、变黄、坏死和脱水。 (二)茎秆发病的病状诊断 观察马铃薯茎秆部位,如果茎秆部分染早疫病病原菌,会从茎秆部下方逐渐变色,呈现出褐色的颜色变化。早疫病病原菌会侵蚀马铃薯茎秆,使其凹陷,等到后期变色部分长出病斑,逐渐变为黑色的同心轮纹,黄色晕圈明显,此时茎秆部分已经遭受严重的病变。 (三)块茎发病的病状诊断 块茎受病源菌侵染后,也会通茎秆部位变化一致,初期块茎部位会长出斑点,逐渐变成褐色,

之后随着病原菌侵染时间加长,块茎斑点扩大为病斑,这些病斑凹陷、变形,破坏马铃薯块茎中的薯肉。在一段时间后,块茎内部薯肉营养流失成为海绵状,后期逐渐腐烂,不再具有食用功能。 二、马铃薯早疫病发生规律 (一)马铃薯早疫病出现与种植环境的关系 根据多年来的观测结果,发现马铃薯早疫病突发与病原菌强弱与种植环境和气候条件都存在联系,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生受温度、湿度影响较大。如果种植区域的温度稳定在20~30℃,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该区域內种植的马铃薯就容易遭受病原菌侵染。由此可见在多雨、高温的季节和地区易于发病。 (二)马铃薯早疫病病源菌侵染的循环规律 由于病原菌生命力顽强,可在各种环境中附着在其他物体上生存,因此使得很多病症都遭受病原菌的循环侵染。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主要以深褐色菌丝、分生孢子为主要侵染源,这些病原菌在侵染马铃薯本体后会随着病残体一起掉落在土地上,通过土地度过寒冬,等到来年新种植的植株成长时又附着上去。一般,在低温冰冻环境下,病原菌能够在土壤之中存活数年,等到气候转暖,土地上种植作物后病原菌就会随马铃薯块茎或者其他茄科作物传播并进行循环侵染。在气候条件与土壤环境达到高温、湿润的条件下时,这些病原菌就会萌发形成分生孢子,随种薯、风或者雨滴交叉传播,扩大病原菌侵染范围。 三、马铃薯早疫病防治办法 (一)修整种植田地 首先,在种植马铃薯前应当加强土地管理,注重合理施肥,给田间增施有机肥、氮肥、钾肥、磷肥等,提高土地营养程度,进行土地翻耕、除害,将往年种植遗留的残株、病株清理干净,杜绝病原体的遗留。要定时进行灌溉、排水,保证土地肥力。其次,需要合理轮作,对于马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分离纯化和单孢分离 包海银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兰州(730070) 摘要:晚疫病是马铃薯上最严重的真菌病害,它普遍发生于马铃薯的产区,引起马铃薯晚疫病的致病疫霉很难分离培养并得到纯菌株,本文对采自临洮不同海拔、不同品种马铃薯晚疫病病叶进行致病疫霉菌的分离纯化和单孢分离,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试验材料。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菌,分离,纯化,单孢分离 马铃薯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是全球马铃薯生产中毁灭性病害,是所有引起粮食作物产量损失的病害中最严重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全球每年因此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70 亿美元以上[1]。我省马铃薯产区都有发生,陇南和中部的阴湿二阴地区最重,只要7-9月降雨频繁,晚疫病必定大流行。六十年代初期,每年该病损失薯块占总产量的15%,1966年后,由于推广了比较抗病的品种,使该病得到了长期控制。但近年来,由于一些抗病品种退化,在阴湿多雨地区,该病又开始流行。 P. infestans存在A1、A2两种交配型,在寄主上通常以无性生殖方式繁殖。A2交配型1980年以前仅在墨西哥中部发现,世界其它各地只有A1交配型分布。但在后来的10-15 年中,A2交配型在世界各地包括欧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等相继发现。我国南北方也均已发现A2交配型的存在[2],因此80年代后,新的晚疫病原小种已经逐步取代了原有A1交配型生理小种,产生毒性更强的小种。A1、A2交配型的有性重组产生的卵孢子具有能忍耐不良环境、存活时间长的特点,有可能成为生命力更强,能够摆脱活体薯块存在的新的病源,这将为晚疫病防治带来更大困难。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靠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常用的药剂是瑞毒霉,但自1980年后在荷兰、爱尔兰和其它欧洲国家、美洲及中东等地区也相继发现了抗性菌株发现抗的晚疫病菌株,对我国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株抗药性试验表明,90年代后期使用过瑞毒霉的地区普遍存在抗药性菌株。 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进行分离纯化以及单游动刨子无性系的建立,在遗传上获得较均一的单孢菌株,对疫霉菌的生理生化、抗药性的监测和遗传研究是一项十分有用的技术。据报道,从一个孢子囊中获得分离物能明显地分为三个不同的生理小种,从而证明了游动孢子的异核性,马铃薯晚疫病菌游动孢子的多核性在病原菌寄生变异中有很大意义,异质核能决定产生特异性的新菌系,虽然研究人员报道不同游动孢子的多核性,但人们普遍认为单游动孢子基本上是单核的。所以,在晚疫病菌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以及交配型测定中,为了试验更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最好应选用遗传性状单一的单游动孢子分离物作为实验材料。 本文对采自临洮不同海拔、不同品种马铃薯晚疫病病叶进行致病疫霉菌的分离纯化和单孢分离,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试验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1-

马铃薯几种常见病害及防治 [摘要]马铃薯的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因为马铃薯有着高产高效,生长发育时间短和营养丰富的特点,许多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首选马铃薯。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日趋严重的马铃薯病害,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马铃薯产量质量下降,薯块种性退化,且马铃薯病害分布地区广,不易于管理,而且发病情况因气候条件而异。因此了解马铃薯的几种常见病毒十分必要,本文详细介绍了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黑胫病、环腐病4种病害的病原体和种植期间出现的症状并且针对情况提出了各种相对应的防治方法,设法将马铃薯减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防治方法;常见病害 1概念和现状 马铃薯的别名又叫做土豆、洋芋和山药蛋,是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现代化的科技给农产品结构带来了极大的改善,栽培技术越来越普及,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及产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跃居世界第一位,它的生长周期较其他植物短,茎叶又十分丰富,所结果实也产量较大价值较高。可目前黑龙江、偏北地区出现了几种常见的马铃薯病害,如早疫病、晚疫病、黑胫病和环腐病等,其中对马铃薯产量影响最为严重的是早疫病和晚疫病。许多生物学家也致力于研究开发出许多针对性措施来改变这一现状。 2马铃薯的几种常见病害及防治的方法 2.1病毒病 2.1.1种植期间出现的症状 导致马铃薯种植业逐渐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病毒病已广泛地通过马铃薯传播,进而危害到马铃薯的种植。这种有害的病毒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马铃薯的卷叶病毒,它的发病症状是受到病毒感染的马铃薯植株会逐渐变矮,其叶子会变得又厚又黄,宁企鹅在植株的下半部分的小叶子会往上弯曲;另一种是马铃薯的皱缩花叶病毒,它是由于X和Y病毒相互混合之后去感染马铃薯导致的。不论是哪一种病害病毒,当温度升高的时候,这些病毒将更快更准的入侵植株,发病率也会随之增加。其中X病毒的传播方式为汁液传播,Y病毒的传播方式为蚜虫或者职业传播,而卷叶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蚜虫传播。 2.1.2防治的方法 一方面,对于已经受到病毒入侵的马铃薯植株,及时的采取脱毒处理,另一方面,对于还未感染的植株可以选择使用无病毒种植的方法。与此同时还需要广泛而均匀地喷洒药物来防治防范田间的蚜虫。

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摘要】马铃薯晚疫病是由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是马铃薯病害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凡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都有发生。本文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症状、侵染规律、发病条件、重发原因、防治措施等进行分析,希望对马铃薯的种植提供支持。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防治 1.发病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侵害叶和薯块,包括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均能受害。一般以叶及薯块受病最多,而以叶上症状最明显。田间病株一般在开花前后出现,病叶初生褪绿水渍状小点,潮湿时迅速扩大,颜色由浅变深,终呈黑褐色或黑色,边缘无明显界限。病健部交界处可见一圈白色霉轮,以叶背最显著。病斑延及主脉或叶柄处,叶片即萎垂。病害流行时,全田叶片一遍焦黑并大量脱落。霉轮是田间诊断晚疫病的最可靠的特征。但在干燥条件下,病斑干枯呈褐色,叶背不出现霉轮,易与早疫病混淆,可将可疑病叶进行人工保湿培养,如长出一圈白色霉轮,即可确诊是晚疫病。薯块受害后,病斑呈暗灰色,略下陷,触之病部发硬,或呈褐色干腐状。土壤潮湿时,病斑侵入内部,同时有许多杂菌侵入,常使整个薯块腐烂。 2.发病规律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薯内越冬、越夏,成为田间初侵染源,带菌种薯及遗留土中的病薯萌芽时,病菌即开始活动,逐步向植株地上茎叶发展,成为中心病株。其上产生孢子囊,经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也可随雨水进入土壤,通过伤口,皮孔和芽眼侵入块茎,以菌丝体在块茎内越冬。在其开花前后,如遇天气温暖、早晚多雾、露,或2日以上的阴雨天,气温不低于9℃,相对湿度在75%以上,就会出现中心病株。如果天气继续阴湿,病害就会迅速扩展到全田。地势低湿,通风不良,或者偏施氮肥,植株徒长,或者土壤脊薄,营养不良,品种成熟期迟,播种过晚,均会降低植株抗病力,有利于病害发生。 3.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播种带病薯块,会导致不发芽或发芽后出土即死亡,有的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致该病由点到面,迅速蔓延扩大。病菌孢子囊还可随雨水或浇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产生病薯,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病菌喜日暖夜凉高湿条件,相对湿度95%以上、18~22℃条件下,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冷凉(10~13℃,保持1~2小时)又有水滴存在,有利于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温暖(24~25℃,持续5~8 小时)有水滴存在,利于孢子囊直接产出芽管。因此多雨年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