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工厂生产线管理及现场管理建议

服装工厂生产线管理及现场管理建议
服装工厂生产线管理及现场管理建议

生產線管理

中国国内服装工厂的生产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具有最尖端的设备和管理,能实现高效率生产的工厂。

2.密集形生产下完成交货的工厂。

3.落后的以一人完成整件生产,为生产效率低下而烦恼的工厂。

这些不同的生产方式,会直接表现在企业的效益情况上因此可以说生产系统的选择会对企业的效益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般服装工厂内的生产方式按图1所示进行分类。

图1 生产方式体系

1.操作方式:分工与非分工(个人完成整件产品的生产方式)

「分工合作方式」指的是,将工作划分开来由几个人一起分担,每个人反复操作自己所分担的工作。分工合作方式可力争合理化的3S(单纯化,专业化,标准化),能使生产效率提高。为了分工合作而将工作划分开来,制作工作的加工顺序步骤,沟通意见是管理必须要做的工作。

另一方面,「非分工合作方式(个人完成整件产品的生产方式)」指的是缝制的所有工序都由一个人独自完成。

(1) 分工合作方式的优点与缺点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操作分担后,同一工序反复进行操作的分工合作方式的优点与缺点。

<分工合作方式的优点>

(1) 在短时间内可熟练进行操作

(2) 因为同一工序反复操作,所以生产效率非常高

(3) 一个人所担当的工序比较少,即使是不熟练的操作工也能很容易地进行操作

(4) 即使操作者的水平有高低,产品品质也不会参差不齐

(5) 每个工序都能进行专门化操作,易于引进专用机、自动机

<分工合作方式的缺点>

(1) 由于操作工只操作特定的工序,因此不能掌握其他更多地工序

(2) 容易受到其他操作者(工序)的影响,如生产线上有人缺勤的话,一部分的工序就会停滞,易影响到整体生产。

(3)管理要上档次,沟通意见是管理必须要做的工作。

(2) 非分工合作方式的优点与缺点

<非分工合作方式(个人完成整件产品的生产方式)的优点>

(1) 由于一个人完成了所有的工序,因此可掌握所有工序的操作

(2) 由于是单人操作,即使是有人缺勤,也不会影响到其他的生产

(3) 由于每个操作者能掌握所有工序,所以即使是产品的品种发生变化,生产量也不会大起大落

(4) 无需费力地进行管理

<非分工合作方式(个人完成整件产品的生产方式)的缺点>

(1) 由于必须要高超的技能,因此如果技术不熟练的话是无法进行生产的。

(2) 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技能培训,花费很大(女装工厂的话需要2~3年的生产经验)

(3) 虽然能完成所有的工序,但是每个工序的操作效率非常低

(4)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高低,因此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的。

(5) 由于每个操作者都需要几台不同种类的设备,因此很难形成专用机系列化,自动机系列化

(6) 由于在操作整件工序时,需要使用的材料很多,因此容易发生一些对半成品的设置、整理、寻找等的浪费动作。

(7) 由于需要很多种类的缝纫机,因此就需要作准备工作以及地点的移动等,易浪费时间。

(8) 与反复操作同一工序流水作业相比,无法顺利地扩大生产性能

(9) 在计件管理的工厂,操作者相对于品质来说更注重的是缝制速度,因此极易产生次品。

(10) 由于没有管理者以及其他操作者施与的强制措施,操作者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的,缺乏稳定性

2.流水作业与非流水作业方式

分工合作生产里包括「流水作业」与「非流水作业」这两种方式。「流水作业方式」指的是按照工序的顺序从头至尾进行产品生产。为了让流水作业方式取得成功,需要让分工做到同步化(也就是说要使每个工序所需的时间均一化)。减少每个工序的半成品数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1) 流水作业方式的优点与缺点

<流水作业方式的优点>

(1) 能对操作的进行状态做到一目了然

(2) 工厂内的半成品数量少,不占多余面积

(3) 在工序中如果发现质量上有问题的话也能及早发现。

<流水作业方式的缺点>

(1) 工序的生产平衡计划要求非常严格

(2) 必须要确立产品移动的规则

(3) 分工后操作工如果没有团体合作精神,就不能发挥出好的效果

(2) 非流水作业方式的优点与缺点

「非流水作业方式」指的是产品缝制到一半堆放在旁边,再由其他操作者适时地去拿取接着缝制的方式。

<非流水作业方式的优点>

(1) 工序的生产平衡非常简便

(2) 可自由移动产品,无需规则

(3) 无需团队协调合作的操作

<非流水作业方式的缺点>

(1) 不便于掌握作业的进程,难于进行管理

(2) 工厂内的半成品数量较多占据面积,还要花费时间进行整理

(3) 由于库存有大量半成品,在进行下一个工序的过程中发现上一个工序产生次品时,已囤积有大量的次品了

在缝制操作方面,流水作业方式是一种尽量减少半成品数量,使问题明显化的方法,它比非流水作业方式在管理方面?质量方面更为优秀,但是一旦半成品数量跟不上的话就极易发生流水线停产的现象,因此它需要严格地进行管理。此外,为了能让整体的效率得到最适合的提高,与其用计件工

资系统还不如采用集团奖励金体系更为合适。

由于非流水作业方式即使产生了问题,生产线也不会立刻停止,因此十分便于管理。另外,采用计件工资系统会比流水作业方式更为容易。但是,由于不管什么工序都会产生半成品,这其中就很难发现停滞的工序(也就是瓶颈)因此其效率不好。

采用计件工资系统的工厂,我认为一开始采用非流水作业方式进行生产,到最后再转向采用集团奖励金体系的流水作业不是更好吗?

有关工序间的同时性这次就不做说明了。

3.捆扎体系

产品在移动时的数量(简称移动批量尺寸)有多件集中在一块运送「批量流水」,也有单件运送的「单件流水」等方式。由于衣料产品的尺寸、颜色、花样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产品的管理都是非常繁琐的,工序间产品的搬运?数量等在工厂内也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一般采用的是「放在篮内」、「打印连续编号」、「绳子捆扎」、「器具夹入」等方法来区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要让产品混杂在一起。

「绳子捆扎」的做法是用裁剪下来的碎布料制作的绳子来进行捆扎称之为捆扎体系。这在服装行业是最普遍使用的搬运方法,被运用在各种操作方式下,特别是在部件生产部门,多数采用按机种进行设备配置,在工序间搬运要花费时间,因此需要一次将多件产品集中在一起运送,这样能缩短时间。此外,减少了多件集中搬运的管理次数,还可以防止不同颜色?尺寸产品的混杂以及产品的散落等。

4.总结

可以说分工合作生产和个人独自操作生产是各有优劣,对于大批量进行生产的中国服装企业来说还是应该采用分工合作生产比较好。这其中主要的理由之一就是个人独自操作生产的生产性能远远低于分工合作生产。

个人独自操作生产是手艺人在手工作坊里一件一件进行生产的方式,但要进行高效率高品质的产品生产采用分工合作生产方式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在生产多品种少量产品的工厂内,一般只会考虑到分工合作生产的不足之处,大都比较倾向于采用个人独自生产方式,或者采用与之相近的方式,但因此造成利润不高的工厂也不在少数。我认为即使是品种多,也有必要研究讨论一下采用分工合作生产方式。

作为分工合作生产的标准,就是同一个生产项目在流水线上要运作一周以上,采用分工合作生产方式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的效率。表1是敝公司通过资料来介绍说明主要生产项目上的一条流水线上的分工合作人员的大致标准。供各位参考。

品种标准总加工时间(秒)

编成状况(人数)

直接工作人员人平均日产量(件/8小时)裁剪缝制后加工

衬衫950~1100 8~10 75~85 15~20 26.2~30.3 男式西服上衣7000~9500 11~15 105~115 14~18 3.0~4.1

男式西裤2000~2400 6~7 48~52 5~6 12.0~14.4

牛仔裤1000~1100 2~3 29~32 2~3 26.2~28.8

T恤衫700~800 2~3 15~18 2~3 36.0~41.1

表1 品种类别的基础资料

时间研究和标准时间的设定

JUKI株式会社缝制研究所土屋隆生

这次我们所介绍的时间研究,是与上次介绍的工序分析一起,为有效地进行流水生产的重要方法(包括良好的设备布局、平衡的工序管理等)。

在当前的大好形势下许多的中国缝制工厂正在急速地扩大中。虽然规模扩展很大,但不良品的产生,生产性能无法提高,交货期被推迟等等,发生这些问题的工厂也不在少数。

那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即使是一个有数百人规模的大工厂,采用的还是原本小规模工厂时的个人完成整件产品或者部件完全整体生产的非效率化的生产方式。在这样的工厂里,作业方法、操作顺序、作业情况等全交操作工承包负责,所造成的结果是,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性能也由于人员的分割而处于一种非常低的状态。

为了能高效率的进行大量生产,通过分工流水作业是一条捷径。操作的单纯化,专业化,使即使是不熟练的操作工,也能在短时间内熟练起来,在稳定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高生产性能。能发挥出这些优点的有效方法就是上期我们介绍的工序分析和这期的时间研究,以及后期将介绍的作业研究。

1.时间研究的目标和目的

(1)所谓时间研究

时间研究是指将某种作业分解成几个要素作业,用秒表等将要素作业所要花费的时间进行测定、记录,然后在这个结果的基础上将标准作业所要花费的时间设定为标准时间,并对作业进行改善的方法。

(2)时间研究的目的

进行时间研究的目的,我们视其为时间研究的用途的话,有以下几种。

1) 进行流水作业编制中的作业分配

分工进行流水作业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向操作者分配均等时间的工作量。流水操作就像似流水一样。如果所有的工序所需时间是相同的话,流水操作就不会停滞,这样就能顺畅地进行下去,确保稳定的生产量。相反,如果途中流水线停滞的话,各个工序的产量就会出现不平衡。

如果某些工序的工作量过多的话,产品就会滞留在那个工序处,造成流水线停滞,使后面的工序无法进行。相反,如果工作量太少的话,也会产生等待工序的时间。不管怎么说,这两种情况生产效率都不会很好。

在作业分配的阶段时,各个工序所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而且不同工人操作的时间也是不同的。这个用于流水作业中,把加工时间作为目标对各个工序进行平均分配而对作业进行改善是非常必须的,仅凭管理者的感想和经验来做是不行的。

我们向您推荐如下的作业分配方法。

在制作样品时,要明确工序顺序,加工时间,制作工序分析表。利用已完成的工序分析表,计算出1件产品的加工时间。算出加工时间后,再除以操作的人数,计算出1个人平均所应当被分配的时间。以这个加工时间为标准,管理者可根据操作者的适应性和经验再来分配工作。

1)1个人平均所应当被分配的时间的计算方法

1个人平均所应当被分配的时间=总加工时间(1件产品的加工时间)÷操作人员

2)决定操作者的工资基准

操作人员的工资体系,如果是计件工资的话,一般是以加工时间为标准来决定工序单价,它的问题点在于,操作内容与其支付的工序单价的决定方法是很含糊的。

对于难度较高的工序来说,如果设定了较容易工序的单价的话,操作者就会讨厌接受这样的工作。相反,如果是难度较低的工序设定了较高工序的单价的话,操作者就会很期望接受这样的工作。像这样,工序单价设定含糊的话,在接受工序时就会出现供求不平衡。钱拿少了的操作者持有不平衡的心态进行操作时,就会较容易产生品质不良的问题。

如何设定平衡的工序单价是左右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设定的根据就是使用的时间,操作者也就能够理解工序单价的设定。以下向大家介绍的是以加工时间为标准设定工序单价的方法。

A)工序单价比率的决定

工序的纯粹加工时间÷产品的纯粹总加工时间=工序的单价比率

B)金额的决定

原工资(加工工资内、相当于人工费的金额)×工序的单价比率=1个工序的金额

3)可以作为动作研究的添附资料

即使是进行同一工序的操作,不同的操作者其加工时间也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操作者的操作方法不同而影响了加工时间所致。在时间值方面如果个人差异大的话,要分别测定「拿、缝、放」这些要素作业的时间,改善浪费的动作,设定标准动作。特别是,经验年数少的操作者,由于操作中含有一些多余的动作,可分析其动作,尽量减少其多余的动作,能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近熟练工的操作。通过时间值的比较,如果将工序单位和要素作业单位划分开来研究的话,可以尽早发现动作中的多余操作。

4)预测生产数量,制定生产计划

在工厂内进行的是少品种多数量的生产时,接受订单次数少,订单批量大的话,即使无法制定周密的计划,流水线也不会停滞,照样可以进行生产。但是如果订单次数增加的话,如果不计算出「哪一个工作必须在什么时间出货」的话,要遵守交货期就会变得很困难。

生产计划一般是根据过去花在「裁剪、缝制、后整理」等各个部门的标准时间数据进行推测,然后可以制作从接受订单到出货必须要花费多少时间的估算表。营业部门则根据这个数据,来确定交货期。在这个数据的基础上决定交货期,可以防止接受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订单以及交货误期的发生。

2.时间观测的顺序

时间测定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在这里,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一般被广泛运用的秒表记时法。秒表记时法有以下两种方法。

(1)个别时间观测法

这是在生产样品时,一般使用的时间测定方法。在每个操作要素开始操作前从「0」开始,在到达那个操作终点时读秒,然后再直接返回到0。

(2)连续时间观测法

这是在测定现场的操作者的时间时一般使用的方法。不停止秒表进行观测,在到达要素作业的区分点时记录读秒。结束后,计算各个作业时间,然后算出要素作业所要花费的时间。

3.时间研究结果的运用技术

一般在少品种多数量的生产中,订单的批量很大。在这种场合,由于一个产品的生产时间比较长,可以进行工序

分析,时间研究等。为了提高生产性能而制作工序分析表是不可欠缺的,所以为此,进行工序分析,时间研究是非常

必要的,但是因为要花费时间,而且工序分析表制作比较难,因此对其敬而远之的工厂也是很多的。

另外,在多品种少量生产的工厂内,在制作工序分析表期间内,更换产品品种的情况也会有发生,制作工序分析

表很难这也是实情。对于这种问题的处理方法,我们可以利用过去制作好的工序分析表,然后在其基础上制作新产品的工序分析表。这就是标准工序资料法。

(1)标准工序资料法

制作几个具有代表性样式的工序分析表,作为数据储存在那里。从制作好的工序分析表里截取部件部分,把它们作为各种部件的基本工序分析表数据(图表1)集中在一起。在制作新规格型号的工序分析时可灵活运用这些数据。

与提高生产性密切相关的工作分析

JUKI株式会社缝制研究所藤田英夫

在服装工厂的生产中,依赖操作工努力作业的部分比其他行业要多。因此在作业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些浪费就会直接导致生产性下降、再有操作的不正确对产品品质而言也会有相当大的影响。工作分析就是对“操作工”在作业过程中所作的动作进行分类·分析·调查,从而把握操作工在实际作业当中做了些什么样的动作。在这里,我们将给大家介绍改善作业状况的工作分析的重点和一般中国服装工厂的现状。

1.工作分析的必要性

近年来、中国服装产业竞争也日趋激烈、特别是在广东省等地人手不足的情况日益突出、工厂都在花大力气谋求如何提高生产性。对于如何提高生产性,大致有以下方法:

1)导入高效率的生产系统、投资配置专用机·自动机等设备

2)重新研究工作,改善作业环境和作业状况

这次给大家介绍的改善工作状况的对策、是一种无需花很多精力和资金,通过一些很简单的方法来达到令人期待满意的效果的方法。

2.工作分析的考虑方法

对于操作工的动作,大致可分为

·定期发生的作业,被称为「工作」

·不定期发生的作业,被称为「浮余」

以上2种。用一句话说,必要的作业为工作,不必要的作业为浮余。

工作分析就是依据以上的作业区分,更进一步的将作业的详细程度·因素等设立为具体的调查项目。这样就能较

为具体的把握什么样的作业,它的发生频率有多少。理所当然,工作比率(下面被称为工作率)较高的工厂,换句话说也就是浮余比率(下面被称为浮余率)较低的工厂,在对于提高生产性方面的管理上做得很细致彻底。

中国国内的服装工厂,浮余率一般在30%~50%之间,当然在一些管理方面优秀的工厂里里,浮余率不到20%的也有。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工作状态是怎样在日产数量中反映出来的。日产数量和浮余率之间如同下面的关系式。

·1天的作业时间

生产线1天除去休息时间以外,实际真正工作的时间。

(例:8小时=28800秒)

·总加工时间

1件产品必要工序所花的加工时间(例:1500秒)

上面的公式如果分母缩小,分子变大,就能使最后的日产数量增加。这样看来降低浮余率也能增加日产数量。工作分析的目的也就是对工厂的工作现状进行调查,为了使浮余率降低而做些改善的工作。

3.工作分析的顺序

工作分析的顺序,大致可分为2种。

(1)工作状况的调查

(2)结果的分析

(1)工作状况的调查

为了要知道工作的状态,首先要着手进行调查。调查就是要将操作工的动作尽量按照详细的项目区分。调查一下什么样的动作它的发生比率是多少。调查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因为与缝制部门有关的各个工序一个操作循环的时间比较短,所以比较适合选用抽样调查进行调查。

在进行抽样调查的时候,一般用瞬间观测法观测。这种方法是在某一时刻对操作工在做的工作内容进行观测记录,把这些记录累计后,根据这些数据调查各个动作项目比率。

工作抽样结果的可信程度要根据抽样的次数来决定,抽样越多,信赖度就越高。但是观测次数一多,相对而言就比较花时间和精力。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精度需要,来决定观测次数。

不同目的时的观测次数

1)大致了解下工作实际情况100回

2)在存在问题的地方找出事实证据600回

3)根据观测结果发现问题2,000回

4)作为设定标准时间的资料4,000回

·浮余率的计算方法

浮余率表示不定期动作的发生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计算方法有「内乘法」和「外乘法」2种。

在这里,为了以后设定标准时间或计算生产量时简便,建议用外乘法比较好。以下的浮余都是用外乘法计算得到的。

(2)结果的分析

调查后,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分析。这里所说的分析是把各个项目的比率算出后,检查一下哪个项目的比率较高。也可以在调查阶段把自认为较高的项目中的具体哪个作业详细的做一下记录,以便事后进行改善。

还可以与一般工厂的平均值进行对比来发现问题的做法。

4.通过改善提高生产性

实施工作分析,找出问题后如果不进行改善的话,那就完全没有意义了。把作业项目详细的分类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改善。根据调查结果,把浮余率高的项目的比率尽量降低。

5.工作分析的运用

在实施工作分析的时候,如果能参照一下下面的观点的话,工厂内的问题就更显而易见了。

·更换产品时和安定日时的工作分析

产品更换时,对于产品品质方面的判断·修改·商议工作等发生比较多。

上午和下午的工作率分析

在上午,商议工作发生比较多。下午疲劳,重叠工作变慢。

部件班组和组合班组的工作分析

在部件班组,整理成品·移动·搬运发生比较多以上等等作为一般的倾向,能发现很多。

6.总结

为了提高生产性,要对现实的生产情况正确地把握,针对问题(浮余作业的发生),一个一个进行改善,这点是不可缺少的。

实施工作分析发现问题,把握问题只是改善的第一步。文章开头已经讲过,服装生产行业比较依赖于劳动力,改善人的工作状况将对工作有着显著的效果。在这里我们也只给大家介绍了一部分,如您想在工厂内实际操作运用一下的话,建议您来参加弊公司所举办的生产管理讲座,届时您能很详细的学到工作分析等有关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

生产现场管理建议

前言:

生产现场是公司赚取利润的主要场所之一,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生产流程、管理模式等不断的优化

和完善,更加合理地利用生产要素(人、机、料、法、环等),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降低生产

成本、提高生产力,提高公司的市场竟争能力和市场反应能力。

生产现场人员现状分析:

制衣行业生产现场是人员密集型的工作场所,绝大多数工作站是kao人手操作,但人是有感性的,

会因为环境、心情、时间等不同而有所变异。经调查,目前车间生产流程因为员工在工作站上的

不稳定因素(请假、旷工、自离、技能不够、品质问题等),造成的流程损失较大,再加之车间

人员配置不够合理,有时车间管理者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例如:

1)组长(流程控制):

a组长请假:无人可调配,只好由组检代理,组检要控制生产流程又要负责组上的品质,造成的

结果是产量、效率直线下跌、品质也不能保证。

b组长离职:因车间没有储备人员,管理者只好在车间抽调技术好、观念好的出来担任。

组长不但是公司管理方针的直接执行者,还是员工心声汇报者。如果没有一个培训的过程,公司能放心把一条生产线让其负责吗?

2)组检(成品检验):

品质保证的第一关,公司的品质能否得到客户的认可,组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现有缝制车间每条生产线上一个组检,没有中检或储备组检,一旦有人请假或离职,要么由组长代理、要么任由成品堆积在组上,造成许多管理上的隐患、流程不平稳等。

3)作业员:

a现有生产线上员工文化素质有待提高,有的连简单的加减法 / 普通话沟通都经常出问题,公司要向集团化发展推行新的管理流程/系统就会较困难。

b生产线上如果有员工请假/旷工/离职或出现瓶颈工序,组长立即会感到措手不及,因为平时缺少多面手的培训,产量、效率会直线下滑。

生产现场人员建议:

储备干部----组长:

1)作用:

a能及时代理请假或离职的基层管理人员;

b协助产量、效率差的生产线;

c协助车间主任解决临时问题;

d替换车间生产线上不称职的组长(基层管理人员有一定的的压力感)。

2)配置:

每个生产车间建议配置2~3个基层储备干部(具体可讨论决定)。

3)条件:

a高中以上文化素质;

b有一定的服装专业知识或现场操作经验;

c具有吃苦耐劳精神/能承受工作压力/有一定的魄力和可塑性。

4)选择:

a外面招收;

b内部考试提升(让员工感到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公平提升的机会);

c经过统一培训放入生产现场。

5)工资:

按生产线组长的平均工资*相应的系数计算(具体可讨论决定)。

6)安排:

车间主任直接管理。

7)培训:

a车缝实际操作经验由主任安排在车间培训或做大货封样;

b生产流程由车间主任安排从裁床至后道统一学习;

c流水线管理由车间主任安排生产线上实际学习(可根据情况轮流组别);d质量管理由工艺员在车间封样或处理实际问题时现场指导;

e现场管理理论由公司相关部门统一培训。

8)合同:

签订相关的劳动合同。

9)效果:

通过不断的循环,整个基层管理者素质会逐步提高。

储备干部----组检:

培训可参考组长。

多能工(多面手)培训:

1)目的:

a在收线/开款时组长能尽快调节使流水转入正常;

b在生产线遇到瓶颈工序时组长能及时调节;

c在有人请假、旷工时组长能及时调节保证流水线正常运转;

d特殊问题的及时处理。

2)条件:

a工作态度好(有很好的合作心态、团队意识、服从安排);

b动作快、品质观念好;

c有个人发展的潜力(可作为培养储备干部的对象)。

3)其它(IE部和车间管理人员已作好缝制车间各小组的培训计划,具体如附件)。培训组(车间作业员培训基地):

1)目的:

a能及时地向生产线输送对应的作业员;

b能对现有生产线技能较差的作业员进行培训指导。

2)条件:

a初中以上文化素质;

b有一定的服装基础或操作经验;

c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并有一定的可塑性。

3)相关:

a生产线提前两周向培训组报备所需工种人员;

b培训组根据生产线要求有针对性地培训;

c生产线和培训组随时跟进新员工动态,减少新员工流失率。

4)其它(由现有的培训组安排负责) 。

企业文化:

1)厂服:

a第一步考虑组长、组检、车间主任、机修等用厂服颜色来区分,便于目视管理;b第二步考虑普通操作员厂服制作;

c第三步考虑管理人员厂服制作;

d着装统一,能增强团队意识及合作精神;

e颜色、款式选好后可让培训组学员制作。

2)企业文化宣传专栏/员工心声专栏/合理化建议等;

3)生日礼物(点歌)/结婚祝贺/生病探望等(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4)休闲娱乐(阅览室/企业月刊/文体比赛/灯光篮球场/公司超市/电话超市/周末影视等) ;

5)评比活动(优秀员工/优秀小组/优秀组长/优秀组检/优秀寝室/小组员工流失率/缺勤率等) 。

工厂车间现场管理讲解学习

工厂车间现场管理

中司(政)字[2018]022号 工厂车间现场管理 何谓现场 1.现场包含“现”与“场”两个因素。 2.“现”就是现在,现时的意思,强调的是时间性。 3.“场”就是场所,地点的意思,强调的是区域性。 4.“现”与“场”结合在一起,就是赋予了一定时间的特定区域。 5.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现场就是生产车间。 走进现场 1、现场的“三忙”现象: 忙乱:表面上看每个人都很忙,其实,尽在做多余的事情,或者所做的是无功效。(瞎忙) 盲目:由于太忙,人们总是机械地做事,没有工作方向,效率不高。 迷茫:长期盲目的工作导致人们思想麻木,意识迷茫,整天不知自己在干什么,干什么都是糊里糊涂。 2.现场最关注的是产量:

分析现状----找出瓶颈---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产量(显示能 力) 3.现场的功能:输出产品。 4.现场管理的核心要素:4M1E 人员(Man):数量,岗位,技能,资格等。 机器(Machine):检查,验收,保养,维护,校准 材料(Material):纳期,品质,成本 方法(Method):生产流程,工艺,作业技术,操作标准 环境(Environment):5S,安全的作业环境 现场管理的金科玉律 1.当问题(异常)发生时,要先去现场。 2.检查现物(有关的物件)现象(表现出的特征)。 3.当场采取暂行处理措施。 4.发掘真正的原因并将它排除。 5.标准化以防止再次发生。 生产活动的6条基本原则 1.后工程是客户 作业的好坏由后工程的评价来定 不接受不合格,不制造不合格,不传递不合格 2.必达生产计划 年计划、月计划、 每日、每小时按计划生产----生产计划的保证 3.彻底排除浪费 浪费是指:不做也可以的事,没有也可以的物

服装厂管理流程

服装厂管理流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梭织服装生产管理流程 在服装生产管理中,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是做好生产管理工作必须经过的四个阶段。 一、计划:经过分析研究,确定管理目标,项目,拟定相应措 施。 二、实施:根据拟定的计划和措施,分头贯彻执行。 三、检查: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实施结果,考察取得的效 果,找出存在的问题。 四、处理:总结经验,并纳入相关标准,制度或规定,巩固成 绩,防止问题再度发生,同时对本次循环中遗留的问题,查明原因,转入下一循环来解决。 以上四个阶段我认为是提高产量质量,进行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四个阶段周而复始的循环,问题不断产生,不断解决这是质量管理唯一的运转方式。 做好生产管理应遵循一定得指导方针或准则,讲究经济效益。以市场为中心组织生产,实施科学管理,组织均衡生产。我认为(生产管理)是有关生产活动方面一切工作的综合,是一个内部相互关联的体系。主要有质量,产量,进度,成本,生产计划,生产组织,调度与控制等系统组成。 1.生产过程的组织与劳动组织。将生产要素以最佳方式结合起 来,对生产的各个阶段,环节,工序进行合理安排,使其形

成一个协调的系统。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流程最短,时间最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及设备能充分发挥作用,经济效益最佳。 2.服装工艺管理。在客户提供订单或新产品投产前,对产品进 行试样,并制定详尽的工艺指导书,使产品在高效的工艺方案指导下进行生产,更好的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综合运 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建立起从产品研究,设计,试制,成批生产到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用最经济的手段,生产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4.物料管理。对工厂所需各种原材料,辅料,填充料,动力等 物料进行有计划的采购,供应,保管,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是工厂以尽可能少的资金占用和物资消耗,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5.认真贯彻,落实,做好7S现场管理。 6.生产管理达到的目标,保证生产管理的连续性,均衡性,有 效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以期更好地完成预定的生产计划。生产厂长的工作: 一、组织,计划,指导,控制及协调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环节和 资源。以达到工厂对生产进度,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如何加强生产车间的现场管理

如何加强生产车间的现场管理车间是企业现场管理的前沿阵地,要想提高企业整体安全水平,提 高工作效率,加强车间生产现场管理,在车间落实各种保护职工安 全健康的措施至关重在,因此,抓好车间生产现场管理是企业现场 管理的中心。作为装备制造企业的基层车间,车间生产现场管理是 在动态中进行的,随机性很大,只要有一个环节、某个区域或某位 职工发生问题,那里就可能引发事故。故笔者认为,车间领导要想 抓好本部门的生产现场管理工作,除严格按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本企 业的安全规定外,还要认真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思想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在现场管理的实践中经常发生以下一些现象:有的职工操作水 平很高,各种设备也很精良,结果却发生了事故。有的汽车司机在 复杂的道路上未出事,却在平坦的道路上翻了车,这是因为思想麻 痹造成的;有的职工明知道这样做出现危险,可他却偏要这么做而 发生事故,这是因为侥幸心理造成的;有的单位连续多年未出现事故,可是突然间却接二连三的出现事故,这是因为企业放松了现场 管理思想、职工责任意识淡薄所致。上述事实说明,无论是一个单 位还是一个人,即使在具备完成安全作业的能力和客观条件下,如 果思想上不重视安全,缺乏正确的安全态度,安全生产就无法保障。因此,车间生产现场管理,首先要建立员工思想控制体系,具体要 求是:

要在车间内形成强大的安全思想攻势及安全文化氛围,以舆论 宣传征服人心,以强化安全意识推动安全工作,并针对不同时期员 工队伍中产生的松动情绪和麻痹思想,及时敲警钟、“紧螺丝”, 防止思想下滑、事故冒头。 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组织职工与伤、残职工交谈,分析事 故案例,以算“三笔账”(给个人、家庭带来痛苦的账、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账、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账)的方式,激发干部职工认真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运用多种形式,经常不断地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如出黑板报、 进行安全培训、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等激发工人的安全意识,提 高工人的安全技术水平。 2.技术水平是工作关键 有的职工平常干事非常小心,工作也很认真,但工作质量不高,安全性差,主要是职工工艺操作技能不熟,操作方法不当,因此, 车间必须建立基本的技术支持,坚持做到: 加强对员工操作技术知识的教育和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娴熟高超的技能能化险为夷。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操作技能竞赛”等活动,是提高岗 位技能的有效方法,应当积极提倡。

服装厂管理流程83109

服装生产管理流程

服装生产管理流程 在服装生产管理中,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是做好生产管理工 作必须经过的四个阶段。 一、计划:经过分析研究,确定管理目标,项目,拟定相应措 施。 二、实施:根据拟定的计划和措施,分头贯彻执行。 三、检查: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实施结果,考察取得的效果, 找出存在的问题。 四、处理:总结经验,并纳入相关标准,制度或规定,巩固成 绩,防止问题再度发生,同时对本次循环中遗留的问题, 查明原因,转入下一循环来解决。 以上四个阶段我认为是提高产量质量,进行质量管理的有 效手段,四个阶段周而复始的循环,问题不断产生,不断解决这 是质量管理唯一的运转方式。 做好生产管理应遵循一定得指导方针或准则,讲究经济效益。以市场为中心组织生产,实施科学管理,组织均衡生产。我 认为(生产管理)是有关生产活动方面一切工作的综合,是一个

内部相互关联的体系。主要有质量,产量,进度,成本,生产计划,生产组织,调度与控制等系统组成。 1. 生产过程的组织与劳动组织。将生产要素以最佳方式结合起 来,对生产的各个阶段,环节,工序进行合理安排,使其形成一个协调的系统。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流程最短,时间最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及设备能充分发挥作用,经济效益最佳。 2. 服装工艺管理。在客户提供订单或新产品投产前,对产品进 行试样,并制定详尽的工艺指导书,使产品在高效的工艺方案指导下进行生产,更好的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综合运 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建立起从产品研究,设计,试制,成批生产到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用最经济的手段,生产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4. 物料管理。对工厂所需各种原材料,辅料,填充料,动力等 物料进行有计划的采购,供应,保管,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是工厂以尽可能少的资金占用和物资消耗,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5. 认真贯彻,落实,做好7S 现场管理。 6. 生产管理达到的目标,保证生产管理的连续性,均衡性,有 效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以期更好地完成预定的生产计划。

一套完整的工厂车间现场管理指南

一套完整的工厂车间现场管理指南 一、车间管理职能 a、制订计划 计划是任何经济管理工作的首要职能;是一切现代化大生产的共同特点;是各项工作的指南;是动员和组织企业职工完成用户需要的产品的重要工具。 车间管理的计划职能首先是制订整个车间的活动目标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它能使各道工序以至每个职工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能把各个生产环节互相衔接协调起来,使人财物各要素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生产系统。 有了计划就有了行动的方向和目标;有了计划就有了检查工作改进工作的依据;有了计划就有了衡量每个单位每个职工工作成果的尺度。 车间不参与对厂外的经营活动。车间制订计划的依据是企业下达的计划和本车间的实际资源情况。车间除每年制订生产经营和目标方针外,主要是按季月日时制定生产作业计划,质量成本控制计划,设备检修计划。 b、组织指挥 组织指挥,是执行其他管理职能不可缺少的前提,是完成车间计划,保证生产,使之发展平衡,并进行调整的重要一环。 车间组织指挥的职能: 一是根据车间的目标,建立完善管理组织和作业组织,如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人员的选择和配备,劳动力的组织和分配等。 二是通过组织和制度,运用领导艺术,对工段班组和职工进行布置调度指导督促,使其活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使相互之间保持行动上的协调。 c、监督控制 监督就是对各种管理制度的执行,计划的实施,上级指令的贯彻过程进行检查督促,使之付诸实现的管理活动。控制就是在执行计划和进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把实际执行情况同既定的目标计划标准进行对比,找出差距,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的管理活动。

d、生产服务 由于车间是直接组织生产的单位,因此生产服务作为车间管理的一项职能是十分必要的。 生产服务的内容: ?技术指导,在生产过程中,要经常帮助职工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包括改进工艺过程设备的改造和革新等; ?车间设备的使用服务和维修服务; ?材料和动力服务等; ?帮助工段班组对车间以外单位进行协调和联系; ?生活服务。 e、激励士气 企业经营效果的好坏,其基础在于车间生产现场职工的士气。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而车间负有直接激励职工士气的职责。 激励士气,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地吸收职工参加管理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经验和知识,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车间任务的完成。 车间管理的全部职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履行这些职能的有车间主任副主任工段长班组长及车间职能人员。 二、如何管理车间 a、企业文化的推行者 一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应是公司企业文化的积极推行者。一个国家,有着其他国家没有的国粹;一个民族,具备其他民族所不同的民族精神;就是个人,也有其与众不同的精神支柱! 如此,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民族才能长久不衰,个人才能坚韧不拔。作为一个企业,其精神支柱其灵魂就是“企业文化”。 纵观世界五百强企业,无不非常重视和积极推行公司的企业文化。要想做好生产车间管理,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首要工作就是要积极推行公司的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来熏陶员工激励员工。

服装生产过程管理知识培训

服装生产过程管理 平缝车间过程管理 1 生产前准备控制 1.1平缝车间在新款投产前,根据“OK”的生产办样品、批办意见和工艺单,召开生产此款有关的裁床、平缝、尾部等主管、品控员和平缝组长参加的生产会议,了解和掌握工艺要求和重点注意事项。车间主管根据生产控制部的计划,制定车间大组的每组生产计划编排并跟进裁床的裁片以及辅料的准备工作;还要协调车间、大组之间的平衡生产,当跨车间的生产时,由厂长协调进行生产;需要在开款前研究合理的方法,以大组人数为前提,正确的合并和拆散工序,缩短成品和半成品差距;根据工价员提供的标准时间制定每个大组每款每日的目标产量。 1.2 缝纫大组根据《生产任务单》向裁床领取裁片,同时向车间主管领取生产办样品和批办意见、工艺单、实样样板、辅料等生产资料。并核对所领生产资料有否差错。 1.3通过技能调查表,每个大组固定几个技术水平相对差的员工或生(新)手做副工,如开包整理裁片、对编号纸、修切止口、翻角、检查左右对称部位或量度尺寸部位,使员工顺手拿到就能生产。组长

必须了解款式的裁剪情况,在开款前两天编制好员工工序流程分配表给车间主管审核。组长根据车间主任的目标产量和技术部提供的每款工序标准时间,制定每道工序的目标产量,并且要清楚明确的告诉给每一位员工,每道工序需要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的目标产量是多少?每天的目标产量是多少? 1.4组长在编制员工工序流程分配表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此款家纺/家纺/服装的平均节拍(平均节拍=每件家纺/家纺/服装的标准时间/本组的车位人数),尽量使每位员工分配到的时间相近,都在平均节拍左右,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生产的流水平衡。但是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的分配人员,使生产保持平衡,所以还必须考虑该款式生产流程的先后顺序,以及每组车位的技术熟练程度和质量水平。根据生产流程的正常流水,若上下相邻的工序时间没有超过平均节拍时间时,尽量安排由一个人去做,这样可以减少裁片的移动所需要的时间,当该车位不能胜任其中某道工序时,应该安排前后工序相差很远,这样可以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灵活地调动及调整,避免该工序因为不能完成出现堵塞现象。同时员工的座位应该根据款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按照流程来排座位。 1.5组长要做好丈巾、丝带、拉链等缩水工作。 2 做开工办样品控制

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员工的现场行为,实现安全、文明生产,不断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2 范围 生产制造部生产车间。 3 内容 3.1 质量管理 3.1.1 各车间应严格执行《程序文件》的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协调工作。 3.1.2 对关键过程按《程序文件》的规定严格控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查明原因,及时排除,使质量始终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 3.1.3 认真执行“三检”制度(自检、互检、巡检),操作人员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要做到自检,检查合格后,方能转入下工序,下工序对上工序的产品进行检查,不合格产品有权拒绝接收。如发现质量事故时做到责任者查不清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排除不放过,预防措施不制定不放过。 3.1.4 车间要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绝不流入下道工序。 3.1.5 严格划分“三区”(待处理区、报废品区、流转区),做到标识明显、数量准确、处理及时。 3.2 工艺管理 3.2.1 严格贯彻执行工艺规程。 3.2.2 对新工人和工种变动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并有师傅指导方可上岗操作,生产技术部不定期检查工艺纪律执行情况。 3.2.3 严格贯彻执行按标准、按工艺、按图纸生产,对图纸和工艺文件规定的工艺参数、技术要求应严格遵守、认真执行,按规定进行检查,做好记录。 3.2.4 对原材料、半成品、附件进入车间后首先进行自检,符合标准或有让步接收手续方可投产,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3.2.5 严格执行标准、图纸、产品工艺要求,如需修改或变更,应提出申请,并经试验鉴定,报请技术部审批后主可用于生产。 3.2.6 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新材料应用必须进行试验、鉴定、审批后纳入有关技术、工艺文件方可用于生产。 3.2.7 新制作的工装应进行检查和试验,判定无异常且首件产品合格方可投入生产。 3.2.8 生产制造部应建立机械设备及工装台帐,按规定办理领出、维修、报废手续,并做好各项记录。 3.2.9 合理使用设备、量具、工位器具,保持精度和良好的技术状态。 3.3 定置管理 3.3.1 定置摆放、工件按区域按类放置,合理使用工位器具。 3.3.2 勤检查、勤转移、勤清理。 3.3.3 做到单物相符,流转卡与产品数量相符。 3.3.4 加强对不合格品管理,有记录,标识明显,处理及时。 3.3.5 安全通道内不得摆放任何物品。 3.3.6 消防器材定置摆放,不得随意挪作他用,保持现场清洁卫生。 3.4 设备管理 3.4.1 车间设备指定专人管理。

服装裁剪车间管理

服装裁剪车间管理 一、均衡生产,调度有序 ⒈配合公司,根据厂部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结合本部的生产实力,具体组织生产计划的实施工作。 ⒉负责实施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贯彻落实致员工。 ⒊制定和执行现场作业标准及工艺流程,从而使生产的产品,按照客户的需要进行,保证进度和质量。 ⒋实现全面均衡有节奏的同步生产,使最终的生产便于包装及装箱。 二、产品质量控制有力 ⒈车间主任接单后,先组织各组现场管理人员,分析该款标准样衣的工艺特点,仔细阅读工艺单的制作要求。 ⒉对标准样衣的各个部位协商制定质量标准,制定工艺流程。 ⒊新款上线前务必督促有关现场管理员制作产前样、对一线生产员工缝制辅导到位,要求管理人员、质检人员进行巡检和半成品抽检。 ⒋严格要求并督促各组员工按工艺标准进行缝制,并及时向业务部门提供大货样。 ⒌各款在上线生产前即将生产时,有关现场管理人员应组织车间员工开生产例会或早会,对该款做详细的说明,并将技术部提供的样衣、工艺单及质量标准标准书面通知,公布于众。 ⒍车间主任必须组织督促各现场管理员将质量问题解决于车位之上,处理于成品之前,以保降低成品的返工率,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三、原辅材料,供应及时 ⒈车间主任必需及时追踪正下单的原辅材料,如有需上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处理。 ⒉组织车间各有关人员做好一切产前准备工作:如生产设备的配置,有关人员的调配,有关工具的搭配等。 ⒊配合技术部准备好有关需用的定位板、实样板等各类生产前的必备用品,使每款上线,都井井有条,临阵不乱。 四、纪律严明、考核严格 ⒈严格执行厂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严守管理制度,对违反本厂管理制度人员,视情节轻重,按规章制度有关条款予以处罚。 ⒉督促每位员工准时上下班,做好车间有关人员的考勤制度。 ⒊对考勤制度做到公正、公平,以理服人,以事实为根据。 五、设备完好,运转正常 ⒈督促各组员工负责保养好各自的机台设备,做到“谁使用—谁保管—谁使用”。 ⒉督促有关人员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调整、维护和保养。

服装生产质量管理控制

说明 《服装生产质量管理控制规范》是根据服装生产流程制定的一份生产管理规范,它是从生产的计划阶段直到大货出运的整个过程都要进行的质量控制,要求在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对系统和工艺进行实时检查,对于公司的每一份订单,都必须有最终的质量控制报告,以保证质量符合要求。 公司的质量控制人员会在生产期间定期到供货商处查看,监督并确保供货商严格执行了公司质量标准与要求。公司人员应当有权利在生产前、生产期间以及生产后的任何时间都能随时检查所有服装和查阅所有记录。 《服装生产质量管理控制规范》的主要目的不仅是检查出次品的百分率,而是要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能够在以后的生产中尽早纠正这些问题。服装生产质量管理控制规范 一、原辅材料的检查 服装的原辅材料是构成服装成品的基础,把好原辅料的质量关,防止不合格的原辅料投入生产,是整个服装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基础。 (一)原辅料入库前的检查 (1)材料的品号、品名、规格、花型、色泽等是否与入库通知单及发货票相符。 (2)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整洁。 (3)核对材料的数量、尺寸规格及门幅等内容。 (4)检验材料外观及内在质量。 (二)原辅料保管状况的检查 (1)仓库环境条件: 湿度、温度、通风等条件是否适合有关原辅料的贮存,如储存毛织物的仓库需具备防潮、防蛀等要求。

(2)仓库场地是否整洁、货架是否光洁,以免沾污或损坏材料。 (3)材料堆放是否整齐,标志是否清晰。 二、技术文件的审核 技术文件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因,属于生产中的软件部分。产品投产前,必须对各项技术文件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正确无误。 (一)生产通知单的审核 对即将发放到各车间的生产通知单中的各项技术指数,如所要求的规格、颜色件数是否正确,原辅料之间是否一一对应等内容,进行核对与审查,确认无误签字后,再向下发放投入生产。 (二)缝制工艺单的审核 对所制定的缝制工艺标准进行复核检查,核对有否遗漏和错误,如: ①各部位的缝合顺序是否合理、顺畅,缝迹缝型的形式及要求是否正确; ②各部位操作规程、技术要求是否准确明白;③特殊的缝制要求是否明确指出。 (三)样板质量的审核 服装样板是排料划样、裁剪和缝制等生产工序中必不可少的技术依据,在服装的技术文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样板的审核及管理要认真细心。 (1)样板的复核内容 ①大小样板数量是否xx,有否遗漏; ②样板上的书写标记(款号、规格等)是否准确,有无遗漏; ③复核样板各部位的尺寸规格,若样板中包括缩水率,需核对缩水量是否留够;④各衣片样板间的缝合处尺寸是否准确一致,形状是否吻合,如前、后衣片的侧缝、肩缝等处的尺寸是否一致,袖山与袖笼的尺寸是否达到要求等;

服装厂工作总结

篇一:服装厂年终管理工作总结 服装厂年终管理工作总结 一、加强质理管理工作 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各行业在经营上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公司领导积极应对经济环境的不利因素,以质量求生存,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工作,达到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各岗位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目的。年初,总经理亲自主持、连续召开了厂级领导班子扩大会、中层以上干部会、全体职工大会进行动员发动,统一全厂干部职工思想认识,让大家进一步明白,质量是企业生命的重要性。公司制定了关于产品质量的实施方案,将各项管理要求和标准细化,进行责任的层层分解和落实,我们把工作标准、产量、质量以及安全生产要求写入《质量整治管理承包责任书》,在全厂职工大会上,由各部门第一责任人与总经理现场签订责任书。各部门、车间对照责任书的要求,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寻找实施的落脚点,进行管理工作的细化,完成企业的质量指标,对所有从事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人员质量教育培训率达100,加强体系的有效性建设,开展5s管理,严格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在保证本厂生产的产品质量同时,将外加工单位的生产质量工作也纳入到本厂相关部门的工作中去。 二、加强公司干部的培训考核工作 进一步强化对干部的管理、培训和考核工作。我们在今年××月起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了培训,更加注重培训内容的先进性与适用性,使广大干部职工系统地学到了本岗位必须掌握的工作知识。在日常干部管理工作中,我们进一步细化了对干部工作的考核。财务部门克服人手少的困难,进一步加强成本核算工作,为厂领导的正确决策及时提供依据。设备部门把设备维修工作分出层次,实行计划维修和故障维修相结合的维修模式,对重点设备严格坚持进行有计划的预防性维护,以保证重点设备可靠完好。住点的外协小组人员,为产品结构的转型长期离家在外,大家尽心尽职,严密监控外加工单位的产品质量和交期,为企业利润指标的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干部培训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公司各部门、车间各项管理工作细化,提高了工作质量,保证了产品质量和交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加强绩效考核办法 通过强化员工考核制度,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部门月工作计划和各项工作,保证质量目标实现。当月应完成任务而没完成扣5分;每有一项工作任务没能按计划进度进行扣2分;发生一般质量责任事故每次扣1分;重大质量责任事故扣30~60分; 四、努力提升企业质理管理水平 公司在每个月都会召开质量管理会议,领导小组定期进行产器检查考核,并保存记录。对职工的工作情况按月进行统计,在检查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限期整改,并经公司领导小组验收,以便强化质量管理工作。 五、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提高产品质量,是提高公司品牌效应的前提保证,做好公司服装产品的质量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在今后,我们将会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把××*公司质量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公司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篇二:制衣厂流水组长年终总结 制衣厂流水组长年终总结 时光荏苒,2010年已经悄然离我们而去,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一年来,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我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及车间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通过努力,使自己在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的改进。现将2010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完成的工作(结合实际情况改动添加) 1.本组的建设与管理得到加强

车间现场管理

车间管理 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利润空间不断缩小。GLOBE作为生产制造性行业,属于人员密集型操作。在自动化不高、所需人员较多的情况下,强化车间管理,提高人员素质,保证安全生产和质量合格,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我们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怎样加强车间的管理?我们知道管理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要求细、实、恒、升。那么针对管理提几点建议: 首先管理思想要统一。我们知道人员管理是一个单位管理的精髓,是管理更深入的体现,特别是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定要高度重视人员管理工作。尽管如此,我们仍有人轻视人员管理,感觉自己与效益、质量无任何关系。试想,作为一个基层管理人员,有了这种想法,那又如何去管、怎样去管?怎么能管理好?我们要让我们公司的全体员工都明白这个道理,人员管理做好了,其他一切自然就能做好。 二是讲究管理方法和提升管理能力。我们有的部门管理人员对现场比较重视,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成效不大,主要原因是管理方式差。尽管制订了完善的制度,但执行力度差,不能长期坚持,甚至有的车间发现员工违规了,工段班组的管理人员还去求情,认为这样就可得到员工的支持、树立威信。其实,管理者忘记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有时自己做了错事遮遮掩掩,怕丢面子降低威信,发现别人做错事时,又当老好人不敢批评,保持无原则的和气,为自己留后路,只要管理人员的权利,不负管理人员的责任。 三是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从办公室到车间到班组长都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但个别管理人员工作不刻苦,责任心、危机感、奉献精神及创建百年大业的使命感仍然比较缺乏,表现在对工作敷衍马虎,只是满足于安排布置工作,但不管工作的实施情况如何。例如,公司检查所发现的现场问题不少,但就是不提供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只会考核扣绩效;下次检查,同样会发生,原因何在?首先是思想懒惰,推脱责任,只是应付上一层检查;其次,只会纸上谈兵,不能到一线了解实际情况,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时由于各车间生产实际状况不一致,现场保持难易也就大相径庭,这并非是我们放低了卫生标准,而是不同部门的考核标准不同。为此,公司在5S方面可增大对各个部门的检查力度,责任到人;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做得不好的,坚决予以曝光,绝不姑息。好的进行表扬并适当给予奖励。除了科室人员要具备服务意识外,还要不断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这样企业才有可能具有无可比拟的竞争力。 一个企业管理工作涉及的方面很多,而这些方方面面工作的好坏直接反应一个的形象如何。好的企业我们也见过不少,也了解了很多。说实话我们与好的企业之间还有差距,怎样缩小之间的差距,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几点愚见: 现场管理: 一、人员的管理。 1、对于新来的员工,来到车间难免存在紧张的心里。作为班组长首先要消除新人的紧张心里,使他尽快的融入班组当中去。然后在进行解说和示范,而不是草草讲讲了事,这个这样做,那个那样做。培训了几分钟,好了,“会了”,“会”“做吧”。 2、发出指令不可抽象,往往我们班组长会下达一些莫名其妙的指令,让员工不知如何去做。做任何指示我们应

生产车间现场管理规定

生产车间现场管理规定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一.总则 1.为了确保生产秩序,保证生产车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本厂发展,规范员工对生产现场的整理,实现均衡、、文明生产、提高业务素质,提高经济效益、达到优质、高效、低耗的生产目的,结合本厂生产车间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实用于本厂全体人员,具体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 二.人员管理 1.车间全体人员必须遵守上下班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 2.车间员工必须服从合理工作安排,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不得疏忽或拒绝管理人员命令或工作安排。 3.车间人员在工作期间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例如吃东西,聊天,听歌,离岗等行为,吸烟要到厂指定区域。 4.工作时间内,车间主任、质检员和其它管理人员因工作关系在车间走动,其他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相互窜岗。 5.对恶意破坏工厂财产的行为或盗窃行为,不论大小一经发现,一律交总经办严厉处理。 6.车间人员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请假,应按厂请假程序向各级主管申请,得到批准方可离开。 7. 员工在车间内遇上厂方客人或厂部高层领导参观巡察时,组长以上干部应起立适当问候或有必要的陪同,作业员照常工作,不得东张西望。集体进入车间要相互礼让,特别是遇上客人时,不能争道抢行。

8.作业时间谢绝探访及接听私人电话.禁止带小孩或厂外人士在生产车间玩耍或滥动仪器设备,由此而造成的事故损失自行承担。 9.任何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易腐烂、毒品、浓气味等违禁物品,危险品或与生产无关之物品进入车间;不得将产品(或废品)和私人用品放在操作台或流水线上,违者按公司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10.办公文件、借阅资料要妥善保管,使用后马上归还所管理部门,并且保 证整洁,严禁涂改,注意安全和保密。 11.员工有责任维护环境卫生,严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节约用料,不得随意乱扔物料、工具,掉在地上的元件必须捡起。否则,按公司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12.不得私自携带公司内任何物品出厂(除特殊情况经领导批准外),若有此行为且经查实者,将予以辞退并扣发一个月工资。 13.对恶意破坏公司财产或盗窃行为(不论公物或他人财产)者,不论价值多少一律交公司总经办处理。视情节轻重,无薪开除并依照盗窃之物价款两倍赔偿或送公安机关处理。 14.工作时间内,倡导全体人员说普通话,禁止拉帮结伙。 15.按照公司有关规定进行绩效考核。 三.质量及工艺管理 1.车间应严格执行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协调工作。 2.对关键过程按规定严格控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查明原因,及时排除,使质量始终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

服装加工厂管理技巧

服装加工厂管理技巧之“一线管理法 一、具备公正心态、会管敢管、以理服人素质。 工作的出发点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不把个人好恶带到工作中,在技术上起到辅导员作用、合理公正安排工序进行流水,在生活中对困难班员不回避,善于帮助,留意每个组员思想情绪,出现波动善于沟通,共同解决。保证组员队伍稳定是班组发展的基础,公正心态去管敢管,以理服人,既严格执行工厂规定的制度,但又能人性化对待班员,这就是“制度无情、管理有情”,带领的班组是团结的、有战斗力的。 二、推进生产现场5S管理。 何为5S呢?整理、整顿、清理、整洁,素养。让班组员工养成: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机具和裁片摊放有序、剪刀针等危险品管理有方的习惯和素养。试想:带零食进生产车间,地面卫生糟糕,裁片乱码混色摊放,干活交头接耳发短信,你还指望车间质量有保证,产量会提高,赶货有战斗力?好的班组长就会经常监督、推进生产现场5S,不到组员养成习惯不放弃。一方面这是形象工程,对工厂接定单大大帮助,另一方面降低裁片沾污、不串码是有效手段;干净、整齐、明亮的工作环境,心情舒畅了,对形成高涨的生产热情和气氛,是否起到促进作用? 三、数字概念。 数字,不是空喊的口号,是衡量事情结果、以理服人的科学依据。 A.用来提高产量-----每个定单工序是确定的,各工序的时间即工时是可测定的,那么此款的成品产量是相对定额了。这里就出来二个数字:工时和定额产量;由于组员操作水平强弱,效率高低带来工时大小,班组长就习惯测工时,用平均工时帮助操作慢的、效率低的组员提高操作水平和效率,这样就保证了班组的定额产量,在定额产量有保证的基础上,经过观察发现、解决还存在的问题,达到超定额产量。周而复始,应该形成7天的定额产量在6天内完成,休息1天,从而形成有紧有松的良好生产气氛。 B.用来控制质量----半成品抽检、成品组检的返工数字比例,是衡量产品质量的标准。所以班组长不单单是安排生产流水,动脑筋去提高产量,如何控制质量降低不良品也是班组长重要的工作职责。一方面要时时加强半成品抽检,抽检每工序每包半成品的质量,并记录返工比例,告诉和帮助组员如何操作避免不良品出现;另一方面监督组检工作质量,知道成品中返工数字比例,特别是一出流水成品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马上解决,否则大量出成品,为时已晚,想返都返不了的严重后果。提高质量不是纸上谈兵,是实实在在控制半成品返工比例,降低成品返工比例,下道对上道监督,上道对下道负责来控制的。 C.用来降低浪费----裁床裁出多少裁片的实裁数,是班组车缝数的依据。实裁数和车缝数的对应的班组长的基本要求。作为班组长要知道此定单领来多少裁片,生产出多少成品数,检查数字是否对应?这里没有理由可少于实裁数的,裁片有质量问题可配片解决,每包裁片少了裁床解决;如果比实裁数少了不是把

工厂车间现场管理

学习园地 工厂车间现场管理 何谓现场 1.现场包含“现”与“场”两个因素。 2.“现”就是现在,现时的意思,强调的是时间性。 3.“场”就是场所,地点的意思,强调的是区域性。 4.“现”与“场”结合在一起,就是赋予了一定时间的特定区域。 5.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现场就是生产车间。 走进现场 1、现场的“三忙”现象: 忙乱:表面上看每个人都很忙,其实,尽在做多余的事情,或者所做的是无功效。(瞎忙) 盲目:由于太忙,人们总是机械地做事,没有工作方向,效率不高。 迷茫:长期盲目的工作导致人们思想麻木,意识迷茫,整天不知自己在干什么,干什么都是糊里糊涂。 2.现场最关注的是产量、质量: 分析现状----找出瓶颈---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产量/质量 3.现场的功能:输出产品。 4.现场管理的核心要素:4M1E 人员(Man): 数量,岗位,技能,资格等。 机器(Machine): 检查,验收,保养,维护,校准 材料(Material): 纳期,品质,成本 方法(Method): 生产流程,工艺,作业技术,操作标准 环境(Environment): 5S,安全的作业环境 现场管理的金科玉律 1.当问题(异常)发生时,要先去现场。 2.检查现物(有关的物件)现象(表现出的特征)。 3.当场采取暂行处理措施。 4.发掘真正的原因并将它排除。 5.标准化以防止再次发生。

现场如何确保优良品质呢?避免失误的5原则: a、取消此作业 b、不要人做 c、使作业容易化 d、检查 e、降低影响 2.现场的成本管理 降低成本最佳方法,就是剔除过度的资源耗用 a、改进质量:工作过程的质量,合理的5M b、提高生产力以降低成本:不断地改善 c、降低库存:流动资金、储藏、搬运、质量隐患、新产品 d、缩短生产线:合理的生产线工人 e、减少机器停机时间 f、减少空间 g、现场对总成本降低的作用 3.交货期: 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之一 4.现场实际作业应把握的内容 a、生产作业计划的合理性、生产计划与实际困难、计划调整的影响 b、人员状况、员工的技能、缺料设备故障引起的停产、不良品对策及处理 c、零部件/工装夹具/生产辅料是否齐全、生产是否正常、工作方法可否改善 5.现场的基本方法 深入一线、信息畅通、了解生产能力、注意员工状态、时间/动作研究 6.现场的注意事项 异常处理的制度化、现场教育、解释、工作职责明确、公正评价员工 现场管理的实施方法 1.日常管理的要点 a、重视所有管理项目 今天抓品质,明天弄设备? b、决定重点管理项目 原则:“不给下个工程或客户添异常”,决定重点项目 “应该做怎样的程度为止”,管理水平的设定 c、管理的习惯化 量化及明确一些日常工作,管理习惯化 2.日常管理的进行方法 P- D- C- A管理循环 如作业管理,目标为生产计划的达成、生产率的提高。 P(计划):达成生产 D(实施):实行计划—作业设定 C(检查):检查目标与实绩的差 A(行动):采取对策或者改善

工厂车间现场管理,简直全面得不可思议

工厂车间现场管理,简直全面得不可思议 1.现场包含“现”与“场”两个因素。 2.“现”就是现在,现时的意思,强调的是时间性。 3.“场”就是场所,地点的意思,强调的是区域性。 4.“现”与“场”结合在一起,就是赋予了一定时间的特定区域。 5.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现场就是生产车间。 走进现场 1、现场的“三忙”现象:忙乱:表面上看每个人都很忙,其实,尽在做多余的事情,或者所做的是无功效。(瞎忙)盲目:由于太忙,人们总是机械地做事,没有工作方向,效率不高。迷茫:长期盲目的工作导致人们思想麻木,意识迷茫,整天不知自己在干什么,干什么都是糊里糊涂。 2.现场最关注的是产量:分析现状----找出瓶颈---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产量(显示能力) 3.现场的功能:输出产品。 4.现场管理的核心要素:4M1E人员(Man):数量,岗位,技能,资格等。机器(Machine):检查,验收,保养,维护,校准材料(Material):纳期,品质,成本方法(Method):生产流程,工艺,作业技术,操作标准环境(Environment):5S,安全的作业环境 现场管理的金科玉律

1.当问题(异常)发生时,要先去现场。 2.检查现物(有关的物件)现象(表现出的特征)。 3.当场采取暂行处理措施。 4.发掘真正的原因并将它排除。 5.标准化以防止再次发生。生产活动的6条基本原则 1.后工程是客户作业的好坏由后工程的评价来定不接受不合格,不制造不合格,不传递不合格 2.必达生产计划年计划、月计划、每日、每小时按计划生产----生产计划的保证 3.彻底排除浪费浪费是指:不做也可以的事,没有也可以的物 4.作业的标准化有标准作业书,作业基准书,不是标准化标准化是作出规定,遵守而且改善这个规定,不停地进行改善---遵守---再改善的活动才可称为标准化。 5.有附加价值的工作管理的目的是谋求更大的附加价值(利润)现场要有大局观,辨别生产瓶颈,采取最优对策 6.积极应对变化基本要求------决定标准书等作业的基本,养成遵守的习惯先观察------事前收集情报,采取下一步措施掌握实力------提高技能和扩大实力,提高设备稼动率等 现场的日常工作 1.现场的质量管理现场如何确保优良品质呢?避免失误的5原则:a、取消此作业b、不要人做c、使作业容易化d、检查e、降低影响

如何做好车间现场管理

如何做好生产车间现场管理 一、车间管理的主要任务 1、健全车间生产组织,合理组织生产 车间的中心任务是生产,围绕生产提高车间管理水平是车间管理的基本方向。为此,车间应在厂部生产指挥系统的领导下,建立健全统一的、强有力的生产组织机构。根据厂部下达的计划任务,为车间各工段安排生产和工作任务,组织均衡生产,使人、财、物能够得到有效地运转,取得最优的经济效益。 2、完善车间管理制度 车间在贯彻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按照经济责任制的原则,制定各项管理制度以及车间内部职能组、工段、班组等各项组织和车间主任、职能组长、工段长、班组长、技术人员、工人等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工作有标准,检验有依据,强化车间管理。 3、加强劳动组织 劳动力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关键的因素,人的行为影响着目标的完成。车间在组织生产时,要努力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研究科学的劳动组织和操作方法,

制订先进合理的定额,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奖励办法,不断提高工人的技术和文化水平,使工人能够心情舒畅地、操作熟练地去工作,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4、加强工艺纪律 车间生产过程,既是产品形成的过程,也是各种资源的消耗过程。车间要生产出高质量、低消耗的产品,就要加强工艺纪律,严格技术管理,健全消耗、质量管理制度,在保证生产任务的同时,力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把投入到车间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以最优化的方式、最合理、最有效地组织起来,从而取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5、大搞技术革新,促进技术进步 车间要保证高效率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企业下达给车间的生产任务,就要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老设备,合理有效地计划、组织和控制车间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使车间所生产的产品和采用的工艺方法、机器设备在技术上是先进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从技术上保证车间提高生产效率,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6、管好、用好固定资产 机器设备是车间生产的主要手段。车间要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就要不断提高设

服装厂生产车间管理

服装车间管理 一、均衡生产,调度有序 ⒈配合公司,根据厂部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结合本部的生产实力,具体组织生产计划的实施工作。 ⒉负责实施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贯彻落实致员工。 ⒊制定和执行现场作业标准及工艺流程,从而使生产的产品,按照客户的需要进行,保证进度和质量。 ⒋实现全面均衡有节奏的同步生产,使最终的生产便于包装及装箱。 二、产品质量控制有力 ⒈车间主任接单后,先组织各组现场管理人员,分析该款标准样衣的工艺特点,仔细阅读工艺单的制作要求。 ⒉对标准样衣的各个部位协商制定质量标准,制定工艺流程。 ⒊新款上线前务必督促有关现场管理员制作产前样、对一线生产员工缝制辅导到位,要求管理人员、质检人员进行巡检和半成品抽检。 ⒋严格要求并督促各组员工按工艺标准进行缝制,并及时向业务部门提供大货样。 ⒌各款在上线生产前即将生产时,有关现场管理人员应组织车间员工开生产例会或早会,对该款做详细的说明,并将技术部提供的样衣、工艺单及质量标准标准书面通知,公布于众。 ⒍车间主任必须组织督促各现场管理员将质量问题解决于车位之上,处理于成品之前,以保降低成品的返工率,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三、原辅材料,供应及时 ⒈车间主任必需及时追踪正下单的原辅材料,如有需上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处理。 ⒉组织车间各有关人员做好一切产前准备工作:如生产设备的配置,有关人员的调配,有关工具的搭配等。 ⒊配合技术部准备好有关需用的定位板、实样板等各类生产前的必备用品,使每款上线,都井井有条,临阵不乱。 四、纪律严明、考核严格 ⒈严格执行厂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严守管理制度,对违反本厂管理制度人员,视情节轻重,按规章制度有关条款予以处罚。 ⒉督促每位员工准时上下班,做好车间有关人员的考勤制度。 ⒊对考勤制度做到公正、公平,以理服人,以事实为根据。 五、设备完好,运转正常 ⒈督促各组员工负责保养好各自的机台设备,做到“谁使用—谁保管—谁使用”。 ⒉督促有关人员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调整、维护和保养。 ⒊督促各组员工每天上班清洁机台,检查自用设备是否完好,娟异常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以保机台运作正常。 六、安全第一,消除隐患 ⒈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做到安全第一。 ⒉做好安全生产消防等方面的宣传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