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练习题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练习题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练习题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练习题

一、选择题1.我国绝大部分河流都注入A.印度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太平洋2.下列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A.珠江B.长江C.塔里木河D.黄河

3.下列河流中无结冰期的是A.黑龙江B.辽河C.黄河D.长江

4.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洞庭湖B.鄱阳湖C.太湖D.青海湖

5.下列河流中,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的一组是A.黑龙江松花江B.海河黄河C.长江及其支流D.珠江及其支流

6.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是流向国外的河流就是外流河B我国的外流河分别流人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C西北地区的河流都是内流河D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均流入国外,最后注入印度洋7.塔里木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A.夏季地下水补给丰富B.流域内夏季降水丰富C.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D.夏季湖泊水补给丰富

8.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A.上游青藏高原B.上游内蒙古高原C中游黄土高原D.下游华北平原9.下列河流中,属于中国与邻国之间的界河是A.黑龙江B.雅鲁藏布江C.珠江D.额尔齐斯河10.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极其丰富,90%集中在A.宜宾至宜昌B源头至宜宾C宜宾至湖口D三峡地段11.位子长江干、支流交汇处的省会城市是A.成都B.武汉C.长沙D.南京

12.长江干流和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区是A.青海、西藏B.青海、四川C.青海、甘肃D.青海、云南13.黄河“地上河”的河段是指A.横穿华北平原的下游段B.兰州—河套一段C.水土流失严重的中游河段D.河水清澈的上源段

14.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A .在上游峡谷建水电站B.在中游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C.在下游植树种草,大坝淤地D.培修、加固“水上长城”——黄河大堤

15.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为:①青藏高原②华北平原③黄土高原④内蒙古高原按从上游至下游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④②③D.②③④①

16.下列省区之间以黄河干流为天然界线的是A青海和甘肃B宁夏和内蒙古C陕西和山西D山东与河北17.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母亲河的奉献”是指A.中上游水能丰富,且为流经地区提供灌溉水源B.塑造了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C.在中下游形成了“地上河”,有利于“引黄淤灌”D.中下游

江阔水深,便于通航

二、综合题

1.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图中数字和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省级行政区①②③

河流:④⑤⑥⑦⑧⑨

湖泊:A B城市:C D E F

(2)长江发源于;中游的起止点为、;最后注入。

(3)①省区所在的地形区是;②省区所在的地形区是。

(4)③省区中在建的大型水利枢纽是;已建成的大型水利枢纽是。

(5)请用三个方面的指标,说明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6)长江中下游洪水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以上的干支流;二为水系;三为水系。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防洪方面重点治理的河段是河段。

2.读下方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河,②是河;它们都位于黄河的游。

(2)黄河在干旱地区塑造的两大平原为和。

(3)从干湿地区看,黄河下游流经地区。

(4)黄河水经常清澈的河段是;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含沙量最大的河段是。

(5)图中水电站③是;新建成的黄河下游最大的水利枢纽是,其主要作用是。

(6)黄河下游除了“地上河”的忧患之外,近几年尤为突出的问题是,其原因是,

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3.填表对比秦岭一淮河以北和以南河流的水文特征:

【能力培养】

一、选择题1.我国某河流具有以下水文特征:河流水量较丰富,每年5月前后和8月前后有两次汛期,含沙量少,有4~5个月的结冰期。这条河流在我国的A.秦岭一淮河以南B.横断山区C.淮河与海河之间的地区D.东北北部山区

2.长江中游的支流、湖泊之所以对干流能起调节作用的原因主要是A.支流和湖泊集中分布在干流南侧B.支流和湖泊集中分布在干流北侧C.夏季风的影响自北而南逐渐推移D.南北支流汛期错开,加上沿岸湖泊的蓄放作用,对长江干流水量起着调节作用

3.关于长江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平原地区危害最严重B.荆江河段有长江的“地上河”之称C.长江流域的灌溉面积已占其耕地总面积的90%D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4.下列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河流经四川盆地,上游多高山、峡谷B.从河流长度、水量来看,均为我国第二大河C.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D.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易决口成灾,加固堤防是治理黄河的根本

5.我国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为:河流水量不大,中、下游河道经常断流,每年7月至9月为汛期,此河是A.海河B.塔里木河C.黑龙江D.黄河

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A.长江上游的特征B.长江中游的特征C.长

江下游的特征D.长江中下游的特征

二、综合题1.读我国4条河流(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的年径流量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出曲线A、B、C、D 分别表示哪条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图:A B

C D

(2)4条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年径流量最大的是;含沙量最大的是;冬季结冰期最长的是。

2.读下方湖泊成因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上面两图表示两类不同的湖泊。根据图示可知它们的湖水性质不同,其中A是湖,B是湖;根据它们所在流域特点可知A是湖,B是湖。

(2)两种湖泊湖水来源各不相同,A类湖泊水来源于和内流河河水;B类湖泊水来源于和河水。

(3)我国最大的A类湖泊是;最大的B类湖泊是。

二、综合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红笔画出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2)对照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观察此线同 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走向近似,同时此线又同(气候分区) _______ 区和 ______ 区分界线走向基本一致。

(3)图中位于外流区域的河流主要有 ______ 、________、 ____ 、 ____ 河等,这些河流受气候影响,水量______,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_____ ,汛期主要在 ____ 季。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海省 ___ 山,注入 _______ 海,自西向东依次流经 _____ 、 ______ 、_______、____等四大地形区,总落差达到______米,因此 ______资源非常丰富。

(2)九八年夏季,长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后,秋冬季节,云南、四川等部分地区开始封山育林,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黄河源头①发源于 ____ 山北麓,注入④ _____ 海。(2)支流②为 __________河,③为___________ 河(3)黄河上游流径我国地势第 ______、 _____ 级阶梯交界处,河流_______大,是黄河_________ 最集中的地区,因此建有水利枢纽a __________ ,b ___________ 。中游已建成的水利枢纽C 是 ________ ,d是_______省的 ____________。(4)读上图,因河床高出地面 ________ 米以上而称为“_________”。此种现象在黄河的 ___________ 段(A至B或B至C)最为明显。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 。而要从根本上治理图中所反映的问题,必须在 ________ 地区大力植树造林,综合整治。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同步测试

A 组 (一)单项选择题 1. 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 ) A.抗旱B.防洪C.发电D.灌溉

2. 治沙和防洪并举的治理黄河的主要手段是: ( ) A.造林种草B.加固大堤C.修筑梯田D.修建水库

3. 长江和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青、藏B.青、甘C.川、藏D.青、川

4. 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特点是:( )A水能资源丰富B含沙量大C有冰期D流量小

5. 在内河航运中,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的是: ( )A.黄河B.珠江C.淮河D.京杭运河

6. 长江水力资源最为丰富的河段是:( ) A.川江B.源头—宜宾C.源头—宜昌D.中游

7. 我国汛期最长和水量最大的河流分别是: ( )A.珠江、雅鲁藏布江 B.长江、淮河 C.珠江、长江 D.黄河、松花江

8. 黑龙江和松花江水量丰富而含沙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温低、降水多 B.地热平坦、水流平稳C.气候湿润、森林茂密 D.大陆性气候强

(二)综合题 1.比较黄河和珠江两条河流的水文特征:

2.读长江水系图,然后完成下列要求:

(1)源头①,注入的海洋② (2)长江流域的水灾多发生在地区。这些地区地势,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一遇暴雨,洪水难以宣泄,往往泛滥成灾,盲目开垦,造田,使河流遭到破坏,湖泊日益缩小,排水和蓄水的能力大大减低,加重了洪涝灾害。新中国成立以来,加固了长江中游河段的荆江大堤,并修建了荆江分洪工程。今后,防护林的营造和一系列大型

的建成,将对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起到根本的防治作用。 (3)为了改变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状况,解决一些地区和城市供水不足的问题,国家兴建了一些跨流域调水工程。正在规划中的“”工程,将把长江水调往华北,从根本上解决华北,特别是、的缺水问题,同时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要注意。

B 组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C.全国大多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2. 有关长江中下游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因气温高、蒸发旺盛,使湖泊面积逐渐减小

B.在成因上,多属构造湖

C.许多湖泊与河流相通,成为天然调节水库

D.既有内流湖,也有外流湖

3.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 ) A.支流多B.流域广C.无湖泊调节洪水 D.河道特别弯曲

4. 长江、黄河源地的分水岭是 ( ) A.唐古拉山B.巴颜喀拉山C.喜马拉雅山D.秦岭

(二)综合题 1. 读“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将图中字母和序号所代表的事物填写在横线上

支流名称: A B C D E F G H 水电站名称: ③ ⑤ ⑥ 邻海名称:⑦ ⑧

(2)在图中标出宜宾、宜昌、湖口的位置。 (3)长江中游河段,汛期多涝灾的原因是什么?

(4)洪水期调节长江干流水量的有利因素是什么?

(5)有哪些人工防洪的措施?

2. 读“黄河水系简图”,回答:

(1) 将图中的序号所代

表的地理名称填在下面空

格:水电站名称:⑤ ⑥

⑦ ⑧

邻海:⑨ 支流名称11

12 ; (2)黄河

比珠江长,但水量仅为珠江

的1/7,主要原因是 。 (3) 黄河入海水量的70%以上来自兰州以上的河段,黄河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水量减少的原因是 。 (4) 黄河下游的主要问题是 ,形成原因是 ,(5) 黄河中游的主要问题是 ,形成原因是 ,治理的生物措施是 ,工程措施是 。 I J K

L

金工实习思考题和习题集

金工实习思考题和习题集 吉林农业大学机制教研室、实习工厂 2006年5月9日

目录 金工实习复习思考题 .钳工复习思考题 .车工复习思考题 .刨工复习思考题 .铣工复习思考题 .磨工复习思考题 .铸造复习思考题 .锻压复习思考题 .焊接复习思考题

钳工复习思考题 l、钳工工作的性质与特点?它包括哪些基本操作? 2、什么是划线基准?选择划线基准的原则是什么? 3、划线的目的是什么? 4、划线工具有哪些?划线工具有几类? 5、錾子一般用什么材料制造?刃口和头部硬度为什么不一样? 6、粗、中、细齿锯条如何区分?怎样正确选用锯条? 7、锯齿的前角、楔角、后角各约多少度?锯条反装后,这些角度有什么变化?对锯割有什么影响? 8、锉刀的构造?锉刀的种类有哪些?根据什么原则选择锉刀的齿纹粗细、大小和截面形状? 9平面锉削时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各种方法适用于哪种场合?锉削外圆弧面有哪两种操作方法? 10、麻花钻的构造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11、钻头有哪几个主要角度?标准顶角是多少度? 12、钻孔时,选择转速和进给量的原则是什么? 13、钻孔、扩孔和铰孔三者各应用在什么场合? 14、什么叫攻螺纹?什么叫套螺纹?试简述丝维和板牙的构造? 15、攻螺纹前的底孔直径如何确定?套螺纹前的圆杆直径如何确定? 16刮削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刮削工具有哪些?如何正确使用? 17、怎样检验刮削后的刮削质量? 18、钳工常用錾子分哪几种?錾子的握法分哪几种? 19、研磨的特点? 2O、为什么套螺纹前要检查圆杆直径?圆杆直径大小应怎样确定?为什么圆杆要倒角? 21、铰孔后,绞刀退刀时应 ---------。( 1、正转; 2、反转; 3不转) 22、在某40钢制工件上欲加工一螺纹盲孔,尺寸为M12×1深30mm,应钻底孔直

管理学第八章思考题问答题

1、组织设计的任务是什么? 组织设计的任务是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并编制职务说明书。 2、何谓部门化?部门化的形式有哪些?这些不同形式有何特征? 协调的有效方法就是组织的部门化,即按照职能相似性、任务活动相似性货关系紧密性的原则把组织中的专业技能人员分类集合在各个部门内,然后配以专职的管理人员来协调领导,统一指挥。 部门化得形式有职能部门化、产品或服务部门化、地域部门化、顾客部门化、流程部门化、矩阵型结构、动态网络型结构。 职能部门化的特征:能够突出业务活动的重点,确保高层主管的权威性病使之有效地管理组织的基本活动。 产品或服务部门化各部门专注于产品的经营,并且充分合理地利用专有资源,提高专业化经营的效率水平。 地域部门化组织可以把责权下放到地方,鼓励地方参与决策和经营。 顾客部门化企业可以通过设立不同的部门满足目标顾客各种特殊而广泛的需求,同时能有效获得用户真诚的意见反馈。 流程部门组织能够充分发挥集中的技术优势,易于协调管理,对市场需求的变动也能够快速敏捷地反应,容易取得较明显的集合优势。 矩阵型结构打破了统一指挥的传统原则,它有多重指挥线。 动态网络型结构组织结构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柔性。 3、何谓管理幅度?如何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汇总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主管人员及其下属的素质和能力。在主管人员与其下属的素质比较高、能力比较强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些。 (2)工作的性质。凡是要求相互经常保持联系的工作,管理幅度就小一些。 (3)工作的类别。如果管理的工作相同或类似,其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一些;否则,就应小一些。 (4)管理者及其下属的倾向性。如果管理者倾向于对下属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而下属也需要的话,管理幅度就应小些;否则,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一些。 (5)组织沟通的状况。如果组织沟通渠道畅通,信息传递迅速、准确,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一些。 (6)组织环境和组织自身的变化速度。如果环境和组织自身都比较稳定,则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些;反之,管理幅度就应小些。 4、组织层次设计中影响分权的因素有哪些? (1)组织规模的大小。组织规模增大,管理的层级和部门数量就会增多,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准确性就会减低。因此,当组织规模扩大之后,组织需要及时分权,以减缓决策层的工作压力,使其能够集中精力于最重要的事务。 (2)政策的统一性。如果组织内部各个方面的政策是统一的,集权最容易达到管理目标的一致性。然而,一个组织所面临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为了灵活应对这种局面,组织往往会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政策,这虽然会破坏组织政策的统一性,却可能有利于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3)员工的数量和基本素质。如果员工的数量和基本素质能够保证组织任务的完成,组织可以更多地分权;组织如果缺乏受过足够良好训练的管理人员,其基本素质不能符合分权式

第八章习题解答

第八章习题解答 第一节渣相的作用与形成 填空: 1. 熔渣对于焊接、合金熔炼过程的主要作用有机械保护作用、冶金处理作用和改善成形工艺性能作用。熔渣也有不利的作用,如强氧化性熔渣可以使液态金属增氧,可以侵蚀炉衬;密度大或熔点过高的熔渣易残留在金属中形成夹渣。 2. 熔渣是多种化合物构成的复杂混合物,按其成分可分为盐型、盐—氧化物型和氧化物型熔渣三类。氧化物型熔渣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一般用于低碳钢、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 3. 药皮焊条电弧焊时的熔渣来源于焊条药皮中的造渣剂。酸性焊条药皮中主要采用硅酸盐或钛酸盐作为造渣剂,药皮中含有的少量碳酸盐除了造渣的作用之外与药皮中的有机物作用相同,是用来造气。 4. 碱性焊条又称为低氢型焊条,药皮中不含具有造气功能的有机物而含大量的碳酸盐CaF2,前者在加热分解过程中形成CaO 或MgO 熔渣并放出CO2保护气体,后者除了造渣作用之外,还能减少液态金属中的氢含量。 5. 焊剂按制造方法分类可以分为熔炼焊剂与非熔炼焊剂两大类。熔炼焊剂是将一定比例的各种配料放在炉内熔炼,然后经过水冷粒化、烘干、筛选而制成的。非熔炼焊剂的组成与焊条药皮相似,按烘焙温度不同又分为粘结焊剂与烧结焊剂。 6. 钢铁熔炼熔渣的主要成分为各种金属的氧化物和少量CaF2。采用碱性炉熔炼所形成的熔渣中CaO 含量较多,而酸性炉熔炼所形成的熔渣中SiO2含量较多,两类熔炼炉对应的熔渣中FeO与MnO的含量相差不大。 7. 有色金属熔炼中熔渣主要来源于用于除气、脱氧或去夹杂而添加的熔剂,如铝合金精炼时采用多种氯化盐混合成的低熔点的熔剂。

第二节渣体结构及碱度 一、填空 1. 按照熔渣的分子理论的观点,液态熔渣是由自由状态化合物和复合状态化合物的分子所组成,而离子理论的观点认为液态熔渣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电中性溶液。 2. 复合化合物就是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生成的盐。氧化物的复合是一个放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渣中自由氧化物的浓度增加。 3. 熔渣的离子理论认为液态熔渣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电中性溶液, 4. 离子在熔渣中的分布、聚集和相互作用取决于它的综合矩, 综合矩的计算表达式为离子电荷/离子半径。当温度升高时,离子的半径增大,综合矩减小,但它们之间的大小顺序不变。离子的综合矩越大,说明它的静电场越强,与异号离子结合的相互引力越大。 5. 熔渣的碱度定义为熔渣中的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浓度的比值。若比值小于1 为酸性渣,比值大于1 为碱性渣。 6. 离子理论把液态熔渣中各种氧化物所对应的自由氧离子的浓度之和定义为碱度,酸性渣与碱性渣的碱度临界值为零。 7. 一般情况下熔渣中的碱性氧化物容易生成自由氧离子,其对应的碱度系数大于零,而酸性氧化物容易捕获熔渣中的自由氧离子,生成复杂阴离子,其对应的碱度系数小于零。 二、多项选择 1. 焊接熔渣中常见的酸性氧化物包括:(a、d) a) TiO2;b) FeO ;c) MnO ;d) SiO2 2. 焊接熔渣中常见的碱性氧化物包括:(a、b、c) a) MgO ;b) ZrO ;c) CaO ;d) CaO·SiO2 3. 综合矩最大的正离子是:(c) a) Mn3+; b) Ti4+; c) Si4+; d) Fe2+

思考题集

第六章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 1)无功功率电源有哪些?哪些可以平滑调节? 无功功率电源:发电机、电容器、调相机、静止补偿器。 可以平滑调节:调相机、静止补偿器 2)限制冲击负荷电压波动的措施是什么? (a)设置串联电容器、(b)设置调相机和电抗器、(c)设置静止补偿器 3)什么是电力系统的逆调压、顺调压、常调压? 逆调压:在高峰负荷时升高中枢点电压、低谷负荷时降低中枢点电压的电压调整方式。 在高峰负荷时将中枢点电压升高至105%UN,低谷负荷时将中枢点电压降为额定电压UN。顺调压:在高峰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略低,而低谷负荷时却允许中枢点电压略高的调压方式。 采用顺调压,高峰负荷时中枢点电压允许不低于102.5%U N,低谷负荷时中枢点电压允许不高于107.5%U N。 常调压:任何负荷下保持中枢点电压为一基本不变的数值。 适用于负荷变动小、线路上电压损耗小的情况。常调压方式,电压保持为(102%-105%)U N。4)选择变压器分接头进行调压的特点是什么? 系统中无功功率必须充足才有效,否则必须用其他措施;不需要附加设备。 5)电力系统的电压调节有几种主要措施? 借改变发电机端电压调压;借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借补偿设备调压;组合调压。 第五章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节 (1)负荷变动规律有几种,如何调整? 有功负荷随时间变动规律分解为三种。 第一种变动:幅度小、周期短。无法预测(随机),靠发电机调速器调整,称一次调整。自动进行。 第二种变动:幅度较大、周期较长。冲击性负荷。靠发电机调频器调整,称二次调整。可手动、自动。 第三种变动:幅度最大、周期最长。可预测,生产、生活引起,称三次调整。优化分配负

中国近现代史第八章思考题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除了人民解放军在前线的胜利之外,中央人民政府为人民所作的最大一件工作是(B ) A.镇压反革命 B.稳定物价和统一财政工作 C.“三反”运动 D.“五反运动” 2.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的运动是(D )A.镇压反革命运动 B.整党运动 C.“五反”运动 D.“三反”运动 3.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 4.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特点是( B ) A.长期性 B.过渡性 C.独立性 D.短暂性 5.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C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农村人民公社 6.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对企业利润的分配实行( B ) A.定股定息 B.四马分肥 C.加工订货 D.统购包销 7.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由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经济形式是(C)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 8.1951年9月,在全国知识分子中开展了( C ) A.反右运动 B.整风运动 C.思想改造运动 D.批判旧思想运动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的社会形态是()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初级阶 10. 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D )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1. 新民民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特点是( A ) A.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B.完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C.具有稳定性 D.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所包含的两个阶段是( D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B.反帝国主义革命和反封建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和共产主义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1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 B ) A.没收政策 B.赎买政策 C.改造政策 D.统购统销政策

(完整)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练习题(2)

八年级物理《摩擦力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压力不变,接触面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压力不变,接触面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接触面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 A.与压力成正比 B.等于水平拉力 C.小于滑动摩擦力 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3.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 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4.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是在物体运动时产生的 B.摩擦力在生产和生活中总是有害的 C.增大物体间的压力,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 D.常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减小摩擦力 5.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刷牙时,牙刷与牙齿之间的摩擦 B.“神舟5号”载人飞船升空时,飞船与空气的摩擦 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 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 6.下列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在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上 B.两个物体之间若没压力,即使表面粗糙也没有滑动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D.增大重力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 7.人在一般情况下步行前进时,若鞋底与地面不打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后,阻碍人前进 B.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推动人前进 C.鞋底花纹磨损后,摩擦力减小,人更容易前进 D.鞋底花纹磨损后,摩擦力增大,人更难前进 8.汽车发动机通过变速器和后轮相连,当汽车由静止开始向前开动时,关于前轮和后轮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A.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 B.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前 C.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D.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三年级上册思考题集有答案

三年级上册思考题集有 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小红从第一棵跑到第16棵树,共跑了150米,小华从第7棵树跑到第29棵树,小华共跑了多少米。 答案: 从第1棵跑到第16棵实际跑15个“株距”(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所以: (1)两棵树之间的距离: 150÷(16-1)=10(米) (2)从第7棵树跑到第29棵树: 10×(29-7)=220(米) 答:小华共跑了220米。 (2)下面算式中的“数”、“学”、“俱”、“乐”、“部”这五个汉字各应该代表什么数字? 1 数学俱乐部 × 3 数学俱乐部 1 数=()学=()俱=()乐=()部=() 答案: 从个位上看,3乘一个数积出现1的只有3×7=21,所以部=7,向十位进2,十位上“乐×3+2”的结果出现7,乐=5; 向百位进1,百位上“俱×3+1“的结果出现5,俱=8;向千位进2,千位上“学×3+2”结果出现8,学=2;万位上“数×3”结果是2,数=4;向十万位进1,刚好十万位上“1×3+1=4”,符合题目要求。因此: 数=( 4)学=( 2)俱=( 8)乐=( 5)部=(7)(3)小红剪一个窗花要4分钟,每剪好一个后,她会休息1分钟,她剪好10个窗花要用多长时间?

答案: 每剪一个窗花加休息需要(4+1)分钟,但第10个窗花剪好后结束就完成任务了,所以第10个窗花不用算休息时间,所以: 方法一:每个窗花加休息: 4+1=5(分钟) 一共: 5×9+4=49(分钟)方法二:剪10个窗花 4×10=40(分钟) 一共(需要休息9次): 40+9=49(分钟) 方法三:每个窗花加休息: 4+1=5(分钟) 10个窗花一共: 5×10=50(分钟) 最后一个窗花不用休息: 50-1=49(分钟) (4)四(1)班有49本书,分给三个小组,第一组比第二组多4本,第二组比第三组多6本,第三组分得()本。 答案: 三组”了,这样除以3就能知道第三组有多少本。 49-(6+4)-6=33(本) 33÷3=11(本) (5)有五个人,每两个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 ( (6)王老师带了32个同学一起玩激流勇进,每条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第八章课后题答案

《第八章运动和力》 《8.1牛顿第一定律》 1.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明认为,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力总是静止的;小华认为,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静止,不受力总是做匀速直线运送。他们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他们说的都不对。 因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如图,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这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又落 回原位置。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当用力击打其中一个棋子时,其他棋子由于具有 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它们又落回原位置。 3.分析下列现象是怎样利用惯性的。 (1)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 当拍打窗帘时,窗帘上的浮灰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在窗帘 运动时,离开了窗帘。 (2)标枪运动员为取得好成绩,掷标枪前需要助跑。 因为助跑后掷出标枪时,标枪由于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运动员助跑时的速度,这样可使标枪运动的更远。 4.在一列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挑起,他是否会落在车厢内原来的起跳点?说出你的理由。 能落在原来的起跳点。 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当他跳起时,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原来与列车同样的运动状态,跳起的同时继续以与列车同样的速度向前运动。因此能落在原来起跳点。 《8.2二力平衡》 1.在图中,F和F是物体所受的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哪些情况下,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乙和丁 2.在平直的地面上,一个人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推一辆小车匀速向西运动,试画出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

《第三节 民族》教学设计

《第三节民族》教学设计 清华附中唐秀梅 学习目标: ①运用资料,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 ②运用我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 ③运用资料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 ④通过资料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⑤理解我国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运用资料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运用我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理解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团结统一的正确观点。 ②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民族分布图,学会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同时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欣赏歌曲:请大家先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承转过渡:从《爱我中华》的MV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有着56个民族,宛如一个民族百花园。这些民族的构成如何呢? 读书回答:请同学们读教材P15第二自然段和老师提供的资料(见附件1),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人口占全国的比例是多少?另外的55个民族为何被称为少数民族?

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汉族有12.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91.5%。另外55个民族人口数总和仅占全国的8.5%,所以被称为少数民族。 2.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也不尽相同,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壮族有1692.6 万人。 3.还有哪些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呢? 满族:1038.8万人,维吾尔族:1006.9万人,苗族:942.6万人,彝族:871.4 万人,土家族:835.4万人,藏族:628.2万人,蒙古族:598.2万人。这些都是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 4.有些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较少,你知道人口在一万人以下的有哪些吗? 鄂伦春族:8659人,独龙族:6930人,赫哲族:5354人,高山族:4009人,珞巴族:3682人,塔塔尔族:3556人。显而易见塔塔尔族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少的少数民族。同学们可以与自己所在的学校的人数做一下比较。 承转过渡:我国这56个民族,有人口上亿的大民族,也有几千人的少数民族,但却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在这方面我国有相关的民族政策。 政策解读:我国的民族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根据这一原则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对民族平等进行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 1.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居住地域大小,经济发展程度如何,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否相同,政治地位一律平等; 2.各民族不仅在政治、法律上平等,而且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平等; 3.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承转过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各个民族还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活动来领略这民族文化百花园的绚丽多彩。 看图竞猜:请同学们猜一猜以下音乐舞蹈是哪个民族的? 长鼓舞──朝鲜族、锅庄舞──藏族、弹奏马头琴──蒙古族、弹奏冬不拉──哈萨克族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摩擦力 课堂练习

8.3 摩擦力 1 /知识巩固/ 一、填空题 1.定义:两个 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 时,在接触面上就会产生一种 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种类:A. , B.静摩擦,C. 。 3.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和 。 4.方向:与物体 的方向相反或与物体 的方向相反。(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A. B. 。 6.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A. B. ; C. 用 代替 D. 使两接触面 。 /知识应用/ 一、选择题 1、一物体以1m /s 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 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10N ,若速度增大到2m /s ,仍在该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它受到的摩擦 力大小为(不计空气的阻力)( ) A.大于10N B.等于10N C.小于10N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一辆小车重200 N ,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 运动,作用在小车上的水平拉力是50 N ,则小车 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是( ) A.200 N B.150 N C.250 N D.50 N 3、用一弹簧秤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 直线运动,木块重20N ,运动速度是2m/s , 弹簧 秤的读数是F 1,若用弹簧秤拉着这木块,跟原来的 方向相反,以1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 弹簧秤的读数是F 2,则F 1和F 2的关系是( ) A.F 1>F 2 B.F 1=F 2 C.F 1<F 2 D.F 1=F 2=20N 4、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木块的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B.在同一个接触面上滑动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 擦力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C.两木块相对滑动得越快,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D.只要接触面粗糙,两木块间就存在着滑动摩擦 力 5、体育课有爬绳和爬杆两种运动,某同学先后以 相同的姿势顺着绳子和杆匀速向上爬,则 ( ) A. B.爬杆时受到的摩擦较大, 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 C. D.若爬绳和爬杆的速度不一样,则速度大的摩擦 力大 6、如果世界上不存在一切摩擦,那么下列哪一现 象不会发生( ) A.吃饭时,饭将从我们的嘴里滑掉 B.人将寸步难行 C.不能用螺钉螺母固定工件 D.物体将远离地球而去 7、行驶中的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________不能立即停止。在下雪天,以防汽车打滑,常在马路上撒些灰渣,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 8、重200N 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滑动时受到摩擦力的大小是40N ,要使物体做匀速直线 运动,所需的水平拉力是___________。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能立即停止,这是由于 ;速度越来越小,是由于 _________。 9、为了防止鳝鱼从手中滑脱,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让鳝鱼裹上一层土,并且手使劲捏住鳝鱼,这样做的原理,前者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__________程度以增大__________,后者是增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的__________以增大__________。 10、某同学用手把5N 重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要使木块不下落,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是____N,方向___________。当人手对木块压力增大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1、静静同学手中握着一个1.5N 重的圆柱形玻璃杯,在空中静止,杯子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方向是________。 12、旅游鞋的鞋底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从而增大摩擦;用手握紧瓶子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从而增大摩擦,使瓶子不至于掉下来;移动重的木箱,在箱底垫上几根圆木棒是 将_______________从而减小摩擦;做线活时,将针在头发中擦几下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减小摩擦。

机械设计思考题集讲解

机械设计思考题集 第一章机械设计总论 1.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机械设计的准则?常用的机械设计方法有哪些? 2.什么叫机械零件的失效?机械零件失效的形式有哪些?机械零件失效的原因? 3.表面损伤失效的分类,及其成因以及避免措施?表面强化?表面强化深度的影响因素,如何控制其强化深度? 4.什么是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机械设计中“三化”有什么意义? 第二章机械零件的强度 1.作用在机械零件上的变应力有哪几种类型?如何区分它们? 2.何为工作载荷、名义载荷、和计算载荷?名义载荷与计算载荷有和关系? 3怎样区分表面挤压应力和表面接触应力?试说明两圆柱体接触应力计算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4.什么是静载荷、变载荷、和变应力?试举出两个机械零部件在工作时受静载荷作用而产生变应力的例子? 5.什么是稳定变应力和非稳定变应力?双向稳定变应力下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如何进行? 6.什么是材料的疲劳极限?试根据材料的疲劳曲线(σ-N曲线),说明什么叫循环基数Ν0、条件疲劳极限N rN和疲劳极限σr,并根据疲劳曲线方程导出N rN 的计算公式。 极限应力线图有何用处? 7.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影响因素中的Kσ、εσ、β只对变应力的应力幅部分有影响?如何提高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 8.疲劳破坏与静强度破坏的区别?试述金属材料疲劳断裂的过程? 摩擦与润滑 9.何谓摩擦?常见润滑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10.何谓磨损?按机理不同,磨损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减轻磨损的途径有哪些?

11.零件的正常磨损分为几个阶段?每阶段各有何特点?试画出正常磨损过程中磨损量随时 间变化的曲线图? 12.润滑油、润滑脂各有何主要性能指标?如何理解黏度的概念? 13.润滑有何作用?常用润滑剂有哪几类?各适用什么场合? 14.润滑剂黏度对摩擦的影响?温度压力变化对润滑油粘度的影响? 15.在进行机械零件有限寿命的疲劳强度计算时,需将材料的疲劳曲线修正成零件的疲劳曲线。有几种修正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第三章螺纹连接 0.常用螺纹分类?各有什么特点?其应用场合是什么? 1.螺纹连接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 2.螺栓组连接受力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在进行受力分析时,通常要做哪些假设条件?螺栓柱 连接结构设计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3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有哪些? 4.受拉伸载荷作用的紧螺栓联接中,为什么总载荷不是预紧力和拉伸载荷之和? 对于受轴向变载荷作用的螺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小螺栓应力σa? 5.在螺纹连接中,螺纹牙间载荷分布为什么会出现不均匀现象?常用哪些结构可使螺纹牙间 载荷分布趋于均匀? 6.什么是螺栓的预紧?螺纹预紧的目的是什么?列举常用的预紧的方法? 7.为什么对重要联接要控制预紧力大小?控制预紧力大小的方法有哪几种? 8.螺纹的防松?为什么螺纹连接需要防松?防松的实质是什么?有哪几类防松措施? 9.在重要的紧螺栓联接中,为什么尽可能不用小于 M12~M16 的螺纹? 10.提高螺栓疲劳强度的措施有哪些?为什么增大被连接件刚度或减小螺栓刚度能提高螺栓联接强度?并画出被连接件刚度改变后的力——变形图。 降低螺栓刚度C b及增大被连接件刚度C m的措施有哪些? 11.为改善螺纹牙上载荷分配不均现象,常采用悬置螺母或内斜螺母,是分析其原因? 12.偏心载荷对螺栓连接强度有什么影响?常采用哪些措施防止偏心载荷出现? 13.紧螺栓连接强度计算公式中系数1.3的含义是什么?

统计学第七章、第八章课后题答案

统计学复习笔记 第七章参数估计 一、思考题 1.解释估计量和估计值 在参数估计中,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称为估计量。估计量也是随机变量。如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等。 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计算出来的估计量的数值称为估计值。 2.简述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 (1)无偏性:是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2)有效性:是指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有更小方差的估计量更有效。 (3)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总体的参数。 3.怎样理解置信区间 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置信区间的论述是由区间和置信度两部分组成。有些新闻媒体报道一些调查结果只给出百分比和误差(即置信区间),并不说明置信度,也不给出被调查的人数,这是不负责的表现。因为降低置信度可以使置信区间变窄(显得“精确”),有误导读者之嫌。在公布调查结果时给出被调查人数是负责任的表现。这样则可以由此推算出置信度(由后面给出的公式),反之亦然。 4.解释95%的置信区间的含义是什么 置信区间95%仅仅描述用来构造该区间上下界的统计量(是随机的)覆盖总体参数的概率。也就是说,无穷次重复抽样所得到的所有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参数。 不要认为由某一样本数据得到总体参数的某一个95%置信区间,就以为该区间以的概率覆盖总体参数。 5.简述样本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估计误差的关系。 1.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量n 为 (z 2 )2 2其中: E z n n E22 其中: E z 2 n 2. 样本量n 与置信水平1- α、总体方差、估计误差E之间的关系为与置信水平 成正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置信水平越大,所

通用技术思考题集

1、反思总结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两组任务 第一组:任务1说明你关注的第一个重要问题,任务2说明自己对该问题的认识或观点 第二组:任务1说明你关注的第二个重要问题,任务2说明自己对该问题的认识或观点 答:第一组 任务1: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但技术条件的限制,往往制约着设计的发展,而技术的更新发展,才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 任务2:当今信息社会,电脑已逐渐普及,现在市场上的一些笔记本电脑特别是上网本,体积和我们的书本一样大,但功能且相当丰富,回想老师跟我们讲的第一台电脑,它有十间房子大,重30吨,这简直是天壤之别,然而,正式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才使得今天设计的电脑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第二组 任务1:我们希望某一事物按照自己的医院发展就要对其进行干预,这种根据自己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事物沿着某一确定的方向发展,就形成了控制。 任务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在有意无意地进行控制,骑自行车时,如果觉得车速太快,我们会使用刹车时车速正常,当感觉室内亮度不够时,我们就会打开电灯,使屋内明亮,当我们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时,我们就会增加学习时间或改进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成绩。 2、反思总结通过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两组任务 第一组:任务1说明你关注的第一个重要收获,任务2说明该收获对自己的意义第二组:任务1说明你关注的第二个重要收获,任务2说明该收获对自己的意义答:第一组 任务1:弄清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是从各种事物和现象中去发现规律,并给与验证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任务2: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力求有所发现,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力求有所发明,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比如嫦娥奔月活动从任务上讲是对月球进行科学探索,而从过程上讲,他是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技术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原理的指导,二者联系紧密,可以说,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我们今天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将来才有更多的家属创新。 第二组 任务1:弄清了常见结构的分类,根据物体结构形态在受力时承受和传递力的方式的差别,,一般可将结构分成3种基本类型,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和壳形结构 任务2: 实体结构:利用自身来承受自身的荷载,主要承受压力 框架结构:通过条状物体的连接来承受荷载,即可承受压力又能承受拉力 壳形结构:通过壳形来传递力和承载荷载,特别是当壳顶受到压力时,它能将力均匀扩散 3、反思总结通过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两组任务

8第八章思考题

1、一个绕有500匝导线的平均周长0.5m的细圆环,载有0.4A电流时铁芯的相对磁导率为600。则铁芯中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多少?铁芯中的磁场强度大小为多少? 【答案:0.302T;400A/m】 详解:由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得 由此解得铁芯中的磁场强度大小为 由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式得铁芯中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2、长直电缆由一个圆柱导体和一个共轴圆筒状导体组成,两导体中通有等值反向均匀的电流I,其间充满磁导率为ν的均匀磁介质。介质中离中心轴距离为r的某点处的磁场强度的大小等于多少?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等于多少? 【答案:;】 详解:考虑到磁场呈轴对称分布,在磁介质中作与圆柱导体同轴的、半径为r的圆形积分路径,由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得 由此解得介质中离中心轴距离为r的某点处的磁场强度大小为 由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式得此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3、如图8-10所示为三种不同的磁介质的B~H关系曲线,如果虚线表示的是B=ν0H的关系。那么a、b、c各代表哪一类磁介质的B~H关系曲线? 【答案:抗磁质;顺磁质;铁磁质】 O H B a b c 图8-10 a 详解:由于B/H等于磁介质的磁导 率,抗磁质的磁导率小于真空中的磁导

率,因此a代表抗磁质;顺磁质的磁导率 大于真空中的磁导率,因此b代表顺磁 质;铁磁质的磁导率不等于常数,因此c 代表铁磁质。 4、如图8-11所示,一个磁导率为ν1的无限长均匀磁介质圆柱体的半径为a,其中均匀地通过电流I。在它的外面还有一个半径为b的无限长同轴圆柱面,其上通有与前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两者之间充满磁导率为ν2的均匀磁介质。则在0<r<a、a<r<b和r>b的各空间中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和磁场强度大小分别等于多少? 【答案:、;、;、】 解:作与圆柱体同轴的、半径为r的 圆形闭合曲线为积分路径,由磁介质中 的安培环路定理得 图8-11 a b a O 1 2 I I 则磁场强度大小为 由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式得相应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其中为所讨论介质的磁导率。 在0< r b区域内,, ,因此

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光学实验思考题集 一、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⒈远方物体经透镜成像的像距为什么可视为焦距 答:根据高斯公式v f u f '+=1,有其空气中的表达式为'111f v u =+-,对于远方的物体有u =-,代入上式得f′=v ,即像距为焦距。 ⒉如何把几个光学元件调至等高共轴粗调和细调应怎样进行 答:对于几个放在光具座上的光学元件,一般先粗调后细调将它们调至共轴等高。 ⑴ 粗调 将光学元件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它们靠拢,用眼睛观察各光学元件是否共轴等高。可分别调整: 1) 等高。升降各光学元件支架,使各光学元件中心在同一高度。 2) ; 3) 共轴。调整各光学元件支架底座的位移调节螺丝,使支架位于光具座中心轴线 上,再调各光学元件表面与光具座轴线垂直。 ⑵细调(根据光学规律调整) 利用二次成像法调节。使屏与物之间的距离大于4倍焦距,且二者的位置固定。移动透镜,使屏上先后出现清晰的大、小像,调节透镜或物,使透镜在屏上成的大、小像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其中心重合。 ⒊能用什么方法辨别出透镜的正负 答:方法一:手持透镜观察一近处物体,放大者为凸透镜,缩小者为凹透镜。方法 二:将透镜放入光具座上,对箭物能成像于屏上者为凸透镜,不能成像于屏上 者为凹透镜。 ⒋测凹透镜焦距的实验成像条件是什么两种测量方法的要领是什么 答: 一是要光线近轴,这可通过在透镜前加一光阑档去边缘光线和调节共轴等高来实现;二是由于凹透镜为虚焦点,要测其焦距,必须借助凸透镜作为辅助透镜来实现。 物距像距法测凹透镜的要领是固定箭物,先放凸透镜于光路中,移动辅助凸透 镜与光屏,使箭物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不应太小)后固定凸透镜,记下像的坐标位置(P );再放凹透镜于光路中,并移动光屏和凹透镜,成像后固定凹透镜(O 2),并记下像的坐标位置(P′);此时O 2P =u ,O 2P′=v 。 用自准法测凹透镜焦距的要领是固定箭物,取凸透镜与箭物间距略小于两倍凸 透镜的焦距后固定凸透镜(O 1),记下像的坐标位置(P );再放凹透镜和平面镜于O 1P 之间,移动凹透镜,看到箭物平面上成清晰倒立实像时,记下凹透镜的坐标位置(O 2),则有f 2 =O 2P 。 ⒌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时,二次成像的条件是什么有何优点 @ 答:二次成像的条件是箭物与屏的距离D 必须大于4倍凸透镜的焦距。用这种方 法测量焦距,避免了测量物距、像距时估计光心位置不准所带来的误差,在理 论上比较准确。 6.如何用自准成像法调平行光其要领是什么 答:固定箭物和平面镜,移动箭物与平面镜之间的凸透镜,使其成清晰倒立实像于

第8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SRD系统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部分组成。 2.试分析开关磁阻电动机与步进电动机的异同。 3.比较开关磁阻电动机控制系统与步进电动机驱动系统的异同,各自有何特点? 4.开关磁阻电机相对步进电机等控制电机来说,在应用上,更注重其本身的________指标。 5.SR电动机在工作中总是遵循____________原理。 6.当开关磁阻电机的某定、转子的凸极中心线重合,此时有________。() A. 磁阻最大,绕组电感最小; B. 磁阻最小,绕组电感最大; C. 磁阻最大,绕组电感最大; D. 磁阻最小,绕组电感最小 7.当开关磁阻电机的某定子槽中心线与转子凸极中心线重合,此时有________。() A. 磁阻最大,绕组电感最小; B. 磁阻最小,绕组电感最大; C. 磁阻最大,绕组电感最大; D. 磁阻最小,绕组电感最小 8.SRD系统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控制方式。 9. 为什么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控制系统适宜采用低速电流斩波、高速角度位置控制的方式?若采用电压PWM控制方式有何优缺点? 10.采用什么硬件电路可以实现精确的角度位置控制?请画出至少一种电路,并说明该电路原理。 11.SRD系统功率变换器所用IGBT主开关,开关信号经DSP产生后,必须经具有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功能的专用驱动集成电路,然后再驱动IGBT的通断。 12.采用什么硬件电路可以实现电流斩波?请画出至少一种电路,并说明该电路原理。 13.分析开关磁阻电动机控制中的各种功率变换器类型、适用范围,并说明功率变换器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 14.分析比较开关磁阻电动机与开关磁阻发电机的运行原理。 答案 1.SRD系统一般由电动机、控制器、功率变换器三大部分组成。 2.试分析开关磁阻电动机与步进电动机的异同。 从电机结构及运行原理上看,SR电动机与具有大步进角的反应式步进电动机十分相似,两种电机都是依据“磁阻最小原理”产生转矩。SR电机可控参数多,控制方法多样,步进电机是通过调节步进脉冲的频率来调速;SR电机常用于力矩拖动控制系统中,而步进电机主要用作信号的传递,即将脉冲信号转换为角位移。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练习题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练习题

————————————————————————————————作者: ————————————————————————————————日期: ?

八年级物理《摩擦力>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B.压力不变,接触面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压力不变,接触面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接触面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A.与压力成正比B.等于水平拉力 C.小于滑动摩擦力 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3.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4.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是在物体运动时产生的 B.摩擦力在生产和生活中总是有害的 C.增大物体间的压力,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D.常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减小摩擦力 5.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刷牙时,牙刷与牙齿之间的摩擦B.“神舟5号”载人飞船升空时,飞船与空气的摩擦 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 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 6.下列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在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上 B.两个物体之间没压力,即使表面粗糙也没有滑动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D.增大重力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 7.人在一般情况下步行前进时,若鞋底与地面不打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后,阻碍人前进 B.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推动人前进 C.鞋底花纹磨损后,摩擦力减小,人更容易前进 D.鞋底花纹磨损后,摩擦力增大,人更难前进 8.汽车发动机通过变速器和后轮相连,当汽车由静止开始向前开动时,关于前轮和后轮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A.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B.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前 C.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D.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9、以下实际问题中,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举重运动员比赛前双手都要抓些粉末,目的是增加手和杠铃间的摩擦力? B、所有车辆都用轮子行驶,因为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C、磁悬浮列车在行驶时脱离轨道悬空,不受铁轨摩擦力的作用,所以可以高速运行 10、如果地面没有摩擦() A、人们行走将十分困难,抬腿就可能跌倒人们将行走如飞?C、所有车辆将无法靠车轮启动和刹车D、人们将无法握住任何东西 11、下列摩擦属于滚动摩擦的是( )A、铅笔与卷笔刀间的摩擦 B、旱冰鞋与地面间的摩擦 C、花样滑冰鞋的冰刀与冰再面间的摩擦D、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钢圈间的摩擦 12、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小江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发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一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刷发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大 B、从刷发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C、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与刷发接触的物体上 D、手的拉力的大小不等于牙刷受到的摩擦力 13.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锁生锈不好打开时,将少量食油注入锁孔后,就容易打开了 B.拉链拉不动时,可在拉链上抹一点石蜡,就容易拉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