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解读中国千年气候变化

竺可桢解读中国千年气候变化
竺可桢解读中国千年气候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阅览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发展中国家,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基本准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与研究水平取得新的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坚持正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遵循《气候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 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对中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中国面临开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二)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 (三)对中国能源技术自主创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则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在会未来几十年内存在。 (四)对中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中国生态环境脆弱,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挑战。 (五)对中国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长期的挑战。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中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中国农业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第四章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4.1概述 一、问题的重要性 1、气候是变化的。 地球形成至今大约经历了46亿年,在这46亿年里,气候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冷暖交替。干时变换,时地球气候演变的基本特点。 2、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空间尺度有全球性的,也有局域性的。其变化对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生物、海洋、地质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也受到这些过程的反馈。气候变化的研究涉及了气象学、生物学、考古学、地质学、地理学、天文学、水文学、海洋学以及人类进化和发展史等学多学科,而研究气候变化又用到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等学科。所以可见,气候变化的研究是多么复杂。 二、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 1、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有长达数百万年,甚至数千万年的冰期和间冰期循环,也有几十万年、万年、千年、百年、几十年甚至几年的气候变化。现在世界上气候学家公认的气候变化时间有以下几种: (1)106-108年:大冰期气候、大间冰期气候 (2)105年:亚冰期与亚间冰期气候 (3)104年:副冰期、副间冰期气候 (4)102-103年:寒冷期与温暖期气候 (5)100-101年:世纪及世纪内气候变化(包括年代际、年际尺 度的变化) 2、气候史分级 根据时间尺度和研究方法,地球气候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1)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 ①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主要指距今22亿年(其中了解较多的是6亿年以来)——1 万年的气候变化。 ②其气候特点: a、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 b、气候变化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 c、温度振幅为10-15oC。 (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①时间:一般指距今1万年左右以来的气候变化 ②气温变化:气温变化振幅一般为5-10oC (3)近代气候变化主要描述一、二百年以来有气象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 §4.2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一、地球年龄的计算方法 研究过去的气候,需要一个时间的概念,地质上计算地球年龄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同位素年龄,即绝对年龄,另一种为相对地质年代。 (1)同位素年龄:以年或百万年为单位,表示的是矿物和岩石形成到现在的确切年龄。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岩石发现于格陵兰,距今约38亿年,由此推算可知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 (2)相对地质年代 ①定义:是将地质历史划分为一些自然阶段来表示地质事件发生和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

竺可桢学院级混合班以及人文社科实验班培养方案

竺可桢学院级混合班以及人文社科实验班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 级混合班、人文社科实验班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以“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宗旨,培养造就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精神俱佳,在专业及相关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培养特色: 1.特别培养。每年从全校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单独编班,因材施教,特殊培养。 2.宽厚基础。实施课程内容精、深、通的研究性教学,强化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数理、人文社科等基础培养,打好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优秀学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和确认主修专业提供多种通道。 3.差异教育。以专业导师制为核心实行个性化专业培养,突出差异教育,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 4.科研训练。实施国家、省、校院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5.中外互通。开展广泛的跨国际交流项目,加强与国外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胆识,激励成长,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本科培养阶段,积极安排赴国外“目标学科”修读相关专业课程。

6.竞争机制。实行“滚动制”培养,根据学业等综合表现进行分流培养和择优递补,实施荣誉学籍和荣誉证书制度。 7.方法改革。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模式改革,以教学“高端化、研究化、国际化”为目标,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逐步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内学习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向过程与结果评价结合转变,激发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学习。 培养面向:(含本大类包括的专业及所在院、系名称)竺可桢学院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的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宽、专、交的多元化知识结构。强化学科知识基础、多种思维方式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在修读相应大类课程的基础上,可在全校自主确认主修专业。 混合班: 数学与应用数学(含运筹学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含信息处理与信息安全方向、计算机图形学方向)、统计学(含金融数学、保险精算、生物统计方向)、物理学、化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大气科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含心理咨询方向)、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阅读指南] 竺可桢(1890.3.7—1974.2.7) 浙江绍兴市人,我国卓越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建国前先后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 1972年的《考古学报》第l期上,83岁的竺可桢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后转载于1973年《中国科学》16卷2期,以及1973年6月19日的《人民日报》。全文篇幅也就5000余字,却聚集了竺可桢先生毕生研究的成果,可谓其学术生涯的扛鼎力作。这项研究,博大精深,严谨缜密,为学术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 论文包含有大量古代典籍与方志文献的记载,广泛地被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所引用、推崇,对历史学家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几乎只要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或中国环境史、物质文明史的文章,都会在参考文献中摆上竺可桢的这篇经典论文。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的评论是:“每读一遍,使我觉得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为多年少见的作品,理应侧身于世界名著之林。” 对这样高山仰止的学术名篇,我们自然应该潜心阅读。 文章开头就单刀直入,陈述了研究中国气候变迁的主要指标依据:“在东亚季风区域内,雨量的变动常趋极端,而温度的变化在冬春即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冬季温度主要受西伯利亚冷空气所控制,升降比较统一。因此,本文以冬季温度作为气候变动的指标。” 随后是罗列、引用我国古代典籍与方志记载的大量例证,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 根据材料的来源和性质,把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的时间,分为四个时期——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仪器观测时期。 最后得到的4条初步性结论:在我国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以后有一系列范围为1—2℃的上下摆动;在每一个400至800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50至100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升降范围是0.5—1℃;最冷的时期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向西传播到大西洋海岸。 结尾还参照对比了挪威的雪线高低的变化,丹麦格陵兰岛冰川研究的成果,得到大体一致的结论,证明了用古史书所载物候材料来做古气候研究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历史时期的气候存在变迁过程,今天已经是常识,气候变化更是热点话题。可是就在八九十年前,欧美的大多数正统气候学家还认为,气候在历史时代是稳定的。竺先生在青年时代就对这一说法表示怀疑,所以才以《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为始,50年里,一直潜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全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庄严承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具体目标1. 靠每日不到1美元维生的人口比例减半 自1990年以来,每日靠不到一美元过活的人数已从13亿人下降到12亿人。但是,这一下降并不是到处一样的。在东亚,贫困率已快速降低,足以在2015年达到目标。但撒南非洲却远远落后,一些国家的贫困率反而恶化。虽然贫困人口在南亚最多,但撒南非洲的贫困人口比例却最高,人口中约有51%每日靠不到一美元过活。 大会在2000年,举行的第二十四届特别会议重申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商定的承诺,并提出了对消灭贫穷具有极为重大意义的新倡议。具体而言,第一次议定在2015年年底前将极端贫穷人口比例降低一半的全球指标,其后各国在2000年9月通过的《联合国千年宣言》中赞同承诺实现减贫的全球指标。除了政策一级的工作外,还加大力度支持有效和高效的机构。例如联合国参与了一些方案,通过符合当地社区优先需要的微额融资项目,向小企业家提供服务。 前进战略 1.确保支持由国家主导的、以减贫为重点的经济和社会倡议; 2.加强提供基本社会服务的能力; 3.协助进行有关贫困评析、监测和规划的能力建设。 具体目标2. 挨饿的人口比例减半 收入不是衡量贫困的唯一尺度。穷人营养不良,健康状况较差。在1990-1992年和1996-1998年之间,发展中世界营养不足的人数减少了4000万人。尽管如此,发展中国家仍有约8.26亿人吃不饱,无法过上正常、健康和积极的生活。此外,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100万儿童在五岁之前死亡,其中630万儿童饿死。 减轻饥饿也是可持续减贫的一项前提条件,原因是改善营养可提高劳动生产力和个人增加收入的能力。提高粮食生产是必须的,因为,全世界75%的穷人和忍饥挨饿的人生活在农村地区,直接或间接地靠农业为生。此外,若提高粮食产量,就会降低价格,从而造福所有穷人。 1996年在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通过的《关于世界粮食安全的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为个人、家庭、国家、区域和全球各级迈向实现粮食安全这个共同目标的各种途径打下了基础。首脑会议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形成有利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创造消灭贫穷和以男女充分和平等参与为基础的持久和平的最佳条件,这对实现普遍可持续粮食安全最有帮助。首脑会议强调,必须执行改善获取粮食的政策,使食物够、营养足,要对此有效加以利用。 前进战略

甘南州牧区近三十年气候变化趋势

浅析甘南藏区维护稳定面临的形势 社会稳定状况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人类活动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形式,与时代背景、社会结构和发展状况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甘南藏族自治州是我国主要藏区之一,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反分裂、反渗透、反破坏斗争的前沿,维护社会稳定始终是甘南州干部群众的首要政治任务。 一、甘南州概况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及其陇南山地黄土高原的过渡带。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州内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3000m,地貌为侵蚀构造的高原山地景观。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西有积石山,南有岷山,北有太子山,中有西倾山,均呈近东西向展布,地貌可分为高山草原区,是天然的优良牧场;高山森林区,森林茂密,沟壑纵横,是甘南主要的林区;丘陵低山区,山峦起伏,沟浅谷宽,是发展饲养业和种植业的主要地区。山脉主要有岷山、西倾山、积石山三条山脉,均属昆仑山脉余脉,呈西北—东南走向,主峰多在3500m—5400m之间。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西接甘南,南邻四川,北通宁夏回族自治州,东达定西、陇南地区。面积:总面积4.5万km2。人口:人口约600000左右。行政区划分:现辖1个市,合作市;7个县,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舟曲县、迭部县、卓尼县、临潭县。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旅游

资源以藏族民俗风情、藏传佛教文化建筑和草原风光为主,这里有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拉卜楞寺,寺内有造型别致的贡唐宝塔;甘南藏区是藏传佛教的重要传播区。藏族人口达76万人,而信奉藏传佛教的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80%以上。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宗教等方面的特殊性,甘南一直是达赖集团进行分裂、破坏、渗透活动的重点地区,是各种国际反华势力力图施加影响和重点渗透的地区。甘南局势事关整个藏区和西北、西南地区的全局稳定,维护甘南稳定须臾不可放松。甘南藏区不稳定因素主要来自境外,同时境内因素与之相互交织,经济问题与其他问题、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等问题的相互交织使得不稳定因素相对集中。尤其是达赖集团等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分裂和煽动破坏活动始终没有停止,来自境内外、传统和非传统的不稳定因素相互影响,藏区大致稳定但暗流涌动,维稳工作面临着很多难题。达赖集团、多股分裂势力、美欧敌对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等加紧勾结主要从人权、宗教、民族等几个方面对我进行渗透破坏力形成反华、遏华的国际统一战线。一方面加剧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另一方面百般污蔑攻击中国的民族理论和政策试图煽动民族仇恨把矛头对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打乱中国的发展部署。各种敌对势力干扰破坏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方式越来越多样、手段越来越隐蔽,打着“维权”旗号到处插手利用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借助互联网、电话、手机短信等途径误导社会舆论利用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英对照)

目标1: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 靠每日不到1美元维生的人口比例减半 Reduce by half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 living on less than a dollar a day 挨饿的人口比例减半 Reduce by half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 who suffer from hunger 目标2:普及小学教育 确保所有男童和女童都能完成全部小学教育课程 Ensure that all boys and girls complete a full course of primary schooling 目标3: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力 最好到2005年在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中消除两性差距,至迟于2015年在各级教育中消除此种差距 Eliminate gender disparit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preferaably by 2005, and at all levels by 2015 目标4:降低儿童死亡率 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 Reduce by two thirds the mortality rate among children under five 目标5:改善产妇保健 产妇死亡率降低四分之三 Reduce by three quarters the maternal mortality ratio

目标6: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 和其他疾病作斗争 遏止并开始扭转艾滋病毒/艾滋病的蔓延 Halt and begin to reverse the spread of HIV/AIDS 遏止并开始扭转疟疾和其他主要疾病的发病率增长 Halt and begin to reverse the incidence of malaria and other major diseases 目标7: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 将可持续发展原则纳入国家政策和方案;扭转环境资源的流失 Integrate the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o country policies and programmes; reverse loss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无法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减半 Reduce by half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 without sustainable access to safe drinking water 到2020年使至少1亿贫民窟居民的生活有明显改善 Achiev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lives of at least 100 million slum dwellers, by 2020 目标8:全球合作促进发展 进一步发展开放的、遵循规则的、可预测的、非歧视性的贸易和金融体制。包括在国家和国际两级致力于善政、发展和减轻贫穷 Develop further an open trading and financial system that is rule-based, predictable and non-discriminatory, includes a commitment to good governance,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 nat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近2000a 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张允锋1, 赵学娟2, 赵迁远3, 田旺军3(11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650092; 21 山东省东阿县实验中学, 山东聊城252201;31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山东青岛266555)摘要: 论述了2000 年来中国历史时期重大事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气候温暖时期, 降雨丰沛,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北撤, 与中原王朝和平共处, 多为太平盛世时期; 气候寒冷时期, 气候干燥, 北方游牧民族南迁, 农民暴动频繁,多为朝代更替, 民不聊生时期。因此, 中国历史时期重大事件的发生与气候变化之间, 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中国重大历史事件; 气候变化; 关系中图分类号: P46文献标识码: A收稿日期: 2007210206基金项目: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2003D0034M )。作者简介: 张允锋(19772) , 男, 山东省东阿县人, 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环境变化与遥感应用。 纵观中国2000 多年的历史, 自秦汉经唐宋至明清, 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历代王朝的兴衰荣枯, 北方游牧民族的南进北撤, 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诚然, 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气候作为诱发因子, 其冷暖干湿的周期性变化和变化程度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呈现出大体同步的相关和共振关系。本人试图从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角度, 浅谈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12000a 以来中国气候变化的特点111气候冷暖变化1973 年, 竺可桢提出了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周期性波动变化的基本状况[ 1 ]。他认为近2000a 中, 汉代是温暖时期, 三国开始后不久, 气候变冷, 并一直推迟到唐代开始。唐末以后, 气候再次变冷, 至15世纪渐入小冰期, 呈两峰三谷结构, 直至20 世纪初气候回暖, 小冰期结束。汉代、唐代是年均温高于现代约2℃左右的温暖时期。该研究成果已为气候学界和历史地理学界广泛采用。但近些年来, 由于新资料的发现和研究方法的改进, 许多学者对竺可桢的工作作了补充。其中朱士光[ 2 ]等认为2000~3000年以来,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西周冷干气候(公元前11 世纪至公元前8 世纪中期) ; ②春

气候变化的若干术语

第八章气候变化 【1】教学要点 介绍气候变化的概念、气候变化的历史、引起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以及对未来气候的预测;讨论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途径,重点揭示城市化过程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2】教学时数 10学时(不含自学) 【3】考核要求 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能正确解释气候变化的原因以及人类活动的气候效应,初步掌握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认识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问题历来是人们非常关心的一个科学问题,也是当今自然科学领域中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之一。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各种学科领域,地球气候变化史反映了地球发展史、生物演变史、人类进化史各时期及以前的大气环境演变过程,与地球科学的许多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因此,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需要借助其它有关学科的发展加以推动。 第一节气候变化的概念 长期以来,各门学科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各种有关气候变化概念和时间尺度的学术名称。例如,表示气候变化概念的术语就有气候变化、气候变迁、气候振动、气候波动和气候趋势等等。为此,1966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对涉及气候变化概念和气候变化时间尺度的学术名称作了统一的规定,试图作为气象学领域中讨论气候变化问题的标准。气候变化(climatic change)指所有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综合名称。诸如气候趋势(climatic trend)、气候振动(climatic fluctuation)、气候波动(climatic vacillation)、气候周期、气候不连续/突变等。关于时间尺度,百年以上的气候变化均有专门名词,千年尺度称为冷期或暖期,万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解读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把气候变暖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府都高度关注和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气候、环境、经济、社会、政治、科技等众多领域,时间跨度又很长,因此,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对策的制定应从国家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并把气候变化问题放到国家对外政治、经济与外交政策的大框架下统一考虑,以期气候变化问题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是_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挑战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消除贫困是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必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可避免地还将增长,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形象将更加突出,无疑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1.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温室气体限控的压力增大。京都会议后,一些发达国家试图以《京都议定书》已规定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为由,集中全力向中国和印度等“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施压。有的发达国家甚至明确提出将发展中国家“有意义的参与”作为其批准议定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并与公约的资金机制挂钩。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减排的理由包括:环境原因、竞争力原因、政治原因等。虽然这些理由严重背离了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公约特别强调的:“发展中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义务,将取决于发达国家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减轻这种压力的艰巨性。 2.对中国现有发展和消费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起点低,到2003年底,仍有59.5%的人口为乡村入口,面临着继续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长期发展任务,人均资源短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传统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是一种资源耗竭型、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从发展模式的选择看,虽然各国有权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都遵循某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很少有国家发生例外。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商品能源消费和经济发达水

性别平等与千年发展目标

性别平等与千年发展目标 目录 介绍 将性别平等与千年发展目标联系起来 性别平等与消除贫困目标 性别平等与教育目标 性别平等和卫生与营养目标 性别平等和环境目标 总结 参考资料 图表 图1:世界上没有哪个地区妇女与男性在法律、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权利是平等的图2:议会中妇女代表人数持续较低 图3:妇女受教育程度在相当程度上改善营养不良的状况 图4:性别平等与贫困的关联 图5:消除学校性别差距的进展速度可以加速经济发展 图6:儿童免疫水平随着母亲的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图7:2001年15-24岁间艾滋病携带者中的男性和女性 图8:1999年按性别和原因划分的全球成人疾病负担 图9:肯尼亚中部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 文本框 文本框1:千年发展目标 文本框2:目标3,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 文本框3.:目标1,根除极度贫困和饥饿 文本框4:性别与获得法律帮助 文本框5:性别与农业生产力 文本框7:女童中学入学率下降 文本框8:性别意识设计可以对教学产生正面影响 文本框9:家务劳动影响女童入学率 文本框10:资助女童上学--来自实践经验的证据 文本框11:卫生和营养目标 文本框12:孕产期死亡 文本框13:降低泰国母亲对儿童艾滋病的传染率 文本框14:确保环境可持续性发展 文本框15:在灌溉活动中纳入性别问题 文本框16:通过结合性别问题以改进水资源和卫生计划 性别平等与千年发展目标 介绍

千年发展目标描绘了一个人类共同的美好前景,到2015年极度贫困者将减少一半,儿童死亡率大幅降低,在初等和中等教育中性别不平等被消除,妇女被赋予更多权利,健康与环境指标在全球性的合作发展中得到提升(文本框1)。这些目标富有挑战性,它们的实现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步骤是错综复杂的:根除极度贫困和提供获得安全水资源的目标至少在全球范围内可能实现,但是以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15年实现其他诸如全球性的初等教育、促进性别平等和降低儿童死亡率等多个目标则比较困难。而性别平等的观点将促进目标的实现--性别平等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因为其本身就是目标,也因为它是实现其他目标的途径。 广泛存在于全世界的性别不平等往往在家庭劳动和经济生活中降低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分配的有效性,加深资源分配的不平等。贫困问题还包含缺乏安全感、机会和赋权等非金钱方面的因素,性别不平等对这些因素起到加强作用,而这些同时降低了男人和女人的生活质量。虽然妇女和女童为性别不平等付出了最大的和最直接的代价,但这种代价广泛地影响社会各个方面,最终妨碍社会发展和减少贫困。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1)说明性别平等与千年发展目标的所有目标之间紧密的关联性;2)说明促进性别平等为政策制定者和计划者达到千年发展目标提供了一个不得不采取并导致双赢的方法;3)举例说明性别平等与千年发展目标的政策和干预相结合。 本文从概述性别平等目标开始,其后各章节将讨论性别平等与千年发展目标在贫困、教育、健康与营养、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将性别平等与千年发展目标联系起来 2000年9月在联合国千年峰会上签署的千年宣言要求其成员国"把促进性别平等和对妇女进行赋权作为抗击贫困、饥饿和疾病和激励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在千年宣言通过一年后,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建议以"路线图"实现千年峰会目标。"路线图"确定了千年发展目标,以及一系列18个有时间限制的目标和48个指标。千年发展目标反映了千年宣言在性别平等方面的承诺。 千年宣言的目标并不是初次提出,在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被全部189个联合国成员国批准的北京行动纲领确定了12个关键领域,千年宣言力图推进在这些领域中的进步。千年宣言还支持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170个国家批准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以及其他保护妇女女童权利的国际公约和条约的目标。千年发展目标的新意在于它包括一定数量具体的并有时间限制的行动目标。 性别问题与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密切相关,因为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卫生保健。千年发展目标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朝向一个目标的进步影响着向另一个目标的进步。很多目标的成功实现都对性别平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样性别平等方面的进步也跟深入地帮助其他目标的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第三个目标(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特别涉及到性别平等。 虽然千年发展目标在性别平等方面的目标(文本框2)主要表现在初等和中等教育中消除性别不平等,但路线图包括了三个附加的性别平等指标:非文盲比例,妇女在非农业工作职位中的比例,妇女在国家议会席位中所占比例。这三项指标说明虽然获得平等受教育的途

中国21世纪初期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中国21世纪初期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1.气温变化态势分析 (1)气温的数百年周期变化规律表明,现在为全新世冰后期的冷期 几十亿年的地球气候史是以温暖时期与寒冷时期交替出现为基本特点的。在最近几百万年的第四纪时期,经过多次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在大约距今1.2万年气候开始变暖进入全新世冰后期气候,全新世的气候经历了4次冷暖变化,大约距今2400年进入第5个气候期。这个气后早期比较温暖,于500年前转向寒冷,1550-1850年北半球的平均气温比现在约低1.0-1.5℃。在这500年中,又发生了几次时间尺度更短的周期性变化。剧竺可桢、登坦等人资料,大致在420-589年、960-1276年、1470-1520年、1620-1720年、 1840-1890年及1945年以后为寒冷期。据何大章对中国南部近500年的冬季温度变化研 究,发现大约在1520年以前、1620-1720年、1840-1890年及1945年以后为冷期。这些结论大体是相吻合的,共同说明20世纪属于冰后期第五个气候期的寒冷期。 晚全新世(公元前2400年-今),为全新世第五个气候期,早期全球较温暖,500年前转向寒冷,期间又发生了几次时间尺度更短的周期性变化。其中存在50-70年气候期,420-589年、960-1276年、1470-1520年、1620-1720年、1840-1890年及1945年以后为寒冷期。 (2)气温的数十年周期变化反映现在为地问个气候期中的暖期 20世纪的气温变化经历了由冷→暖(1900-1940)、由暖→冷(1940-1970)、再由冷→暖(1970-今)的波动过程。 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我国气温总的趋势是增加的,1900-1920年没5年的平均气温在多年平均气温之下,到1920年以后回升到多年平均气温左右,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有一短期微弱降温,40年代达到20世纪最暖时期,最暖的伟岸平均气温高于多年平均气温0.5-1.0℃。40年代以后首先从东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发生趋势性的下降,除1958-1962年有一短暂的回升外,至1970年基本是持续下降,我国东北北部、西北及滑嫩地区下降了 0.4-0.8℃,华东和西南地区下降了0.5-1.4℃。 20世纪气温的变化从冰川进退、雪线升降中也有反映:在1910-1960的50年期间,天山雪线上升了40-50米,西部天山的冰川舌后退了500-1000米,东部则后退了200-400米,这与进入20世纪以来直至中期的气候变暖是符合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气温明显升高,进入一个气候温暖的时期,至1984年有一短暂的下降,之后又上升,至80年代末我国气温平均值已高于70年代,进入90年代仍在持续上升,这种局面持续到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 (3)10-20年周期变化反映2000年开始的未来20年气温可能出现高→低→高的变化过程。 我国20世纪气温经历了几度高低变化,总的趋势是:20年代前期是冷期;20-40年代是暖期;50-70年代是冷期,80-90年代是暖期。气温较高的年代为1913-1923、1935- 1944、1956-1965、1976-1983、1995-1998年;气温较低的年代为1905、1913、1926- 2936、1045-1056、1965-1975及1984年,前后大约有10年左右的周期变化。这种变化将体现在未来20年的气温变化中,总的趋势是2000年后气温相对下降,2010年后复又升 高;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可能对气温下降幅度有一定的影响。 (4)火山活动对气温的影响可能出现高→低→高的变化过程 火山活动世纪影响地球上各种空间尺度范围为时数年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一般火山活动强烈时期都对应气温较低的时期。中国气象局在《中国重大气象灾害及减灾对策》研究中,认为火山活动还存在70年的周期;50年代以来的火山活动处于强烈时期,此后趋于平静,2030年后再次活跃。由于火山活动时气温降低,故预测20世纪末的高温即将结束,21世纪初至2030年降温,2030年后再逐步升高。 (5)太阳活动对气温的影响可能出现高→低→高的变化过程

格陵兰近千年气候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格陵兰近千年气候变化的多尺度分析1 杜建丽,林振山,俞鸣同,张真真,刘会玉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 (210046) E-mail: linzhenshan@https://www.360docs.net/doc/ed702902.html, 摘要: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格陵兰冰盖GISP2冰芯古气候代用指标δ18O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半球高纬地区气候波动具有3、6.5、12、24、49、96、213、468年准周期性波动,既有NESO的影响,也受制于太阳活动的周期。近1000年来气候变化总趋势出现历时约490年的中世纪暖期和历时约570年的小冰期,其间还存在次级的冷暖期变化;EMD第7,第8本征模函数IMF7和IMF8波动振幅以及EMD趋势项在1350年出现明显的转型,表明1350年为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的分界。研究结果对北半球高纬地区近千年气候变化的波动规律和变化分期作了较详细的划分。 关键词:格陵兰冰芯;EMD;波动周期;小冰期 0. 前言 过去2ka的气候变化是“过去全球变化”(PAGES)和“气候变率与可预测性”(CLIVAR)两大国际研究计划的重要研究内容[1,2,3],其中1 ka来的气候变化是现代器测资料与过去代用指标序列衔接的关键时段,也是人类活动影响不断加剧的时期,气候冷暖变化阶段和周期以及现代气温的快速增暖成为各国科学家关注的热题。 目前,对2ka来气候研究主要关注多种代用指标所揭示的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在不同地区的反应,中世纪暖期、小冰期是否具有全球意义,暖期和小冰期内的次级气候波动及其峰谷值点,中世纪暖期向小冰期转型的分界,以及现代增暖期的变幅等热点问题。中世纪暖期以及随后的小冰期在欧洲、北美中高纬地区的多种代用指标里有所反映。Briffa K R, Lipp J, 等研究西欧多处树轮发现,大约950~1200AD气候暖期对树木生长和稳定同位素变化具有明显的影响[4];Dansgaard W,Grove J M 和Stuiver M,等研究冰岛和格陵兰冰芯δ18O序列时指出其中具有中世纪暖期的信号[5,6,7];Bodri 和Cermak从捷克深钻孔反演的温度变化也发现了中世纪暖期的存在[8]。中国东部和西部对中世纪暖期的反应差别较大。王绍武等根据史料、树木年轮、冰芯等代用资料建立了1000~2000 AD中国东部、西部及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序列, 认为中国东部在1040~1130AD;1170~1260AD存在中世纪暖期,而西部无明显的中世纪暖期[9]。北半球小冰期研究已有较多的报道。捷克钻孔对古地温研究表明小冰期出现在1400~1500AD,1600~1700AD,最冷时期为1650AD;Stuiver M,对格陵兰冰芯δ18O 研究表明小冰期出现在1300~1900AD;王绍武研究中国近千年气候变化指出,中国东部小冰期出现1600~1690AD,1780~1870AD,西部的反应可提前至11世纪。 这些研究表明千年来气候变化出现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现象,但是在各地区的反应有所差异,表现在暖期和冰期的起止年代不同,气候期内的次级波动次数和峰谷极值出现的年代也不同;中世纪暖期向小冰期气候转型的分界年代也不一致,以及千年来对气候变化影响显著的小尺度高频波动的周期规律尚不清楚。这些研究多数从时间序列数据的直观变化中总结规律,发现事件的突变,或作简单的数据平滑处理,缺少严密的科学方法推导非平稳序列的数学模式,蕴涵在非平稳序列中的多尺度变化规律难以发现,阈值和临界点的确定带有较大的主观臆断,因此众说纷纭,难以达成共识。 1本课题得到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60139010)“1ka-10ka全新世东亚季风的多尺度诊断和预测”的资助。

浙大竺可桢学院部分班级培养方案

2017级混合班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以“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宗旨,为培养造就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精神俱佳,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奠定坚实基础。毕业生在理工农医类等相关专业及领域暂露头角,主要从事博士或博士后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毕业要求: 通过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的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宽、专、交的多元化知识结构。强化学科知识基础、多种思维方式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注重国际化培养和责任担当,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具有持久竞争力。 1.熟练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2.系统了解和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终生学习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 与学生确认的主修专业主干课程相同 推荐学制: 与学生确认的主修专业学制相同。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竺可桢学院教学教务实施“2+2”管理模式,即前2年管理由竺可桢学院为主,后期由学生确认的主修专业学院(系)管理为主。 最低毕业学分: 2+2学制:140+6+4+2+2;2+3学制:180+6.5+4+2+2 授予学位: 与学生确认的主修专业授予学位相同。 学科专业类别: 与学生确认的主修专业学科专业类别相同。 交叉学习:

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基础上,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跨学科专业知识融合的学习,学生可通过跨学科专业修读课程或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培养说明: 一、学生选拔 实施优秀学生选拔制度。每年在入学前,从全校新生中根据中学或高考表现、学校笔试和面试等基础上,择优录取学生,单独编班,成为XX大学荣誉学生;第一学年秋冬学期结束,在全校一年级学生中根据大学学业、专家面试等基础上,择优录取优秀学生进入竺可桢学院学习。 二、特别培养 1.宽厚基础。实施通识教育和荣誉课程,强化数理化计算机等通识培养,为优秀学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和确认主修专业提供多种通道。 2.差异教育。以专业导师制为核心实行个性化专业培养,突出差异教育,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 3.科研训练。实施第一课堂科研训练计划,通过实行国家、省、校院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和专业导师制度等,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4.国际视野。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方式,推进学生国际化培养。聘请国内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知名教授(学者)来院为学生开设课程或讲座;在本科培养阶段,积极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外“目标学科”修读相关专业课程和文化交流。 5.教学相长。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模式改革,以教学“高端化、研究化、国际化”为目标,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逐步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内学习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向过程与结果评价结合转变,激发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学习。 6.本博贯通。实施“精、深、通”的专业培养计划和完全学分制,学生提前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可向学校提出攻读高一级学位的申请,经导师同意和院系审核,报学校有关部门批准,允许特别优秀学生提前攻读高一级学位。 三、定位发展 实施荣誉学籍和荣誉证书制度。根据学生的学业与能力等综合表现,规划学生成长,指导学生合理定位,适时分流不适应竺可桢学院学习学生。 1.通识课程63.5+6学分(4年制)/+6.5学分(5年制) (1)思政类11.5+2学分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不仅具有明显的时间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同时由于两种差异性的交互运行,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本文试图勾勒出这种特点和影响的大致轮廓,以就教于方家同仁。 一、时间差异性 气候包括气温和干湿状况两大基本要素,研究历史气候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①〕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代。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种水稻是阴历二月下种,比现在早一个多月。北京附近的泥炭层分析表明,五千年前那里生长着大量的阔叶林,代表着相当温和的气候。 2.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冻结的情况,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寒冷。 3.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东周到秦汉温暖期。《春秋》中有鲁国“春正月无冰”、“春二月无冰”、“春无冰”等多次记载。《荀子·富国篇》和《孟子·告子上》载齐鲁地区农业种植一年两熟。 4.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南北朝寒冷期,这个寒冷期以公元4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资治通鉴》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及几千人的大部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 5.第三个温暖期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时期,其间公元650、689、678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当时气候温暖可见。 6.第三个寒冷期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两宋时期,此间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以通车,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两度全部冻死。 7.第四个温暖期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温暖期。1225年,道士丘处机在北京长春宫作《春游》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说明当时北京气候比现在温暖。 8.第四个寒冷期从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严寒期。此间,1329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橘尽冻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从当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变成“冰陆”,车马通行。 五千年来,我国气候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交替变迁,其时间上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 二、空间差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