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影响

张金霞

【摘要】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变化对社会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我们也应关注自凯恩斯主义实施以来,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对西方政治运动及其社会思潮的影响.本文选取当前西方较活跃的生态社会主义入手,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从而了解生态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及其本质区别,坚定科学社会主义信念.

【期刊名称】《甘肃理论学刊》

【年(卷),期】2008(000)005

【总页数】5页(P117-12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苏联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

【作者】张金霞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18;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社会科学

Sep,2008N0.5Ceneral189 甘肃理论学刊Gansu TheoryResearch2008 年 9 月第 5 期总第 189 期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影响张金霞(

正确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正确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模式,是指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建设中形成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的总称。 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总之,这是一个有鲜明特点的经济体制,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改善生活的手段,达到高积累多投资的目的。 其次,从政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对内,它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而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这就造成了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并由此衍生出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从而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正常民主生活。 再次,从对外关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是集中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即封建农奴主式的作风于一体的大国强权体制。它不顾别国的国情,以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自居,到处指手划脚,发号施令,对违反其意志的国家则严惩不贷,从舆论声讨、经济制裁直到外交孤立,甚至实行军事干预或占领,无所不用其极。结果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削弱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评价: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决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环境。事实雄辩证明:苏联如果不是利用“社会主义计划管理”的优势,就不能在一个落后的国家短期内集中调动国家有限资源实现工业化、打败法西斯侵略、拯救自己的国家。当然斯大林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也有深刻教训,对苏联工业化、现代化发展中的这些教训是应认真总结和汲取的。 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 第一,苏联模式高度集中和高度集权的特征,有利于实行宏观经济规划和宏观调控。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的高度集中,就是把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全部集中于中央,把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配权集中于中央,实行部门管理。 第二,在落后的国家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十月革命后,苏联在当时非常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下,依靠苏联模式所蕴涵的积极性,仅用了20年不到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化道路,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成强大的工业国。 第三苏联模式创造了苏联难得的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苏联模式为苏联创造了难得的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 第四,取得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不仅捍卫了社会主义的胜利成果,推动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而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苏联模式的弊端 不可否认,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前苏联的建设之初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理论上缺乏创新,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苏共建党伊始,列宁便强调必须重视理论创新。但苏共后来未能继承列宁这一思想,反而将列宁主义教条化。其所制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到列宁、斯大林著作中寻找理论依据,缺乏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和应变能力,进而丧失了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识别和批判能力。二、经济上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落后,动摇执政基础列宁时期曾不断调整经济决策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实现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斯大林上台后逐步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强调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衡。 三、政治上实行专政集权,官僚腐败,执政体制问题突出苏联社会的特权阶层产生于斯大林时期。战争年代为了稳定干部队伍采取的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在战后继续得到巩固。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采取了稳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版)》2015尔雅公选课考试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版)成绩:99.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 不属于封建社会基础的是? A、 铁器 B、 农村自然经济 C、 手工业 D、 银行家 我的答案:D 2 唯物辩证法包括主观辩证法与什么辩证法? A、 科学辩证法 B、 相对辩证法 C、 唯心辩证法 D、 客观辩证法 我的答案:D 3 关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 相互吸引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各自发展C、 二者只能有一方面存在 D、 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我的答案:C 4

社会主义在俄国建立之后,首先进入了()。 A、 新经济政策时期 B、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C、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D、 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我的答案:D 5 圣西门的事业制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 最高行政委员会和最高教育委员会 B、 最高立法委员会和最高教育委员会 C、 最高行政委员会和最高科学委员会 D、 最高立法委员会和最高科学委员会 我的答案:C 6 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是什么? A、 创新 B、 实践 C、 思考 D、 分析 我的答案:B 7 美国制定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 顶层设计 B、

分权制衡 C、 底层设计 D、 互相监督 我的答案:B 8 商品资本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商品的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 A、 买卖 B、 生产 C、 流通 D、 发展 我的答案:A 9 关于社会主义变革不正确的是? A、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B、 是刻不容缓的 C、 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D、 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 我的答案:B 10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是什么? A、 在全宇宙实现共产主义 B、 在全世界实现资本主义 C、 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 D、 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专业: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姓名:段建丽学号:050201081001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人类历史上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它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具体国情条件下的特定产物,在一定历史时期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对苏联社会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对世界许多国家起到了示范效应。然而,苏联社会模式并不是完善的,而是存在着严重弊病,不适合各国正常条件下的发展,而且长期没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和体制创新,导致了最终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解体,东欧剧变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以下部分将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历史成就及其弊病三个方面来展开说明这一模式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 1、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过度集权,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对外关系等方面。 (1)政治方面: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 (2)经济方面:国家所有制占绝对优势,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经济管理方法,优先发展工业和军事工业。 (3)思想文化方面:过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领袖言论成为真理与错误的唯一标准,舆论一律。 (4)对外关系方面,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外关系从20年代新经济政策阶段的对外开放转向对外封闭,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转向冷战对峙。此外,斯大林还培植了一个党政军高薪官僚特权集团,他们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后来发展成为苏联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掘墓人。 2.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成就 苏联社会主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可总结为以下主要两点:第一,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一个内部潜伏很多问题的国家,但在30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摘要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根本突破 , 前者与后者有诸多方面 的不同 , 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 , 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在正确路线指引下 ,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 前者对后者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正确认识、科学分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就要把它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根据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进行 , 要用唯物史观来科学评价 , 要避免历史虚无主义态度。 关键词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比较 ; 评价 ; 唯物史观 最近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彻底否定” , 并认为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死路一条” , 这不是唯物史观的科学态度 ,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异同、科学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向何处去 , 世界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 ,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不同之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 ,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形式和方法。它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 而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坚持、发展和创新 , 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 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 中国特色”表征其特殊性与个性; “社会主义”则是同质社会的共同本质 , 是普遍性与共性。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统一 , 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别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经验和教训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经验和教训 苏联解体已近十五年了,但是关于“苏联解体经验教训”这个问题的讨论仍不失现实意义,特别是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经验教训和借鉴意义。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只有找到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才能真正汲取其教训。 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波兰、罗马尼亚、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纷纷易手。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下野。伴随着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东欧国家的剧变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一,历史原因。二战后,东欧八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在经济上,苏联的经济体制成为可奉行的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二,改革失败。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最终脱离了群众,这是东欧各国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第三,关于外部原因。首先是苏联方面的因素。二战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苏联对东欧的政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戈尔巴乔夫为了缓和同美国与西欧的关系,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平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80年代初,西方国家加紧了这一战略的实施。在东欧剧变过程中,西方国家进一步协调行动,采取了利用各种传媒,宣扬西方价值观念,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苏联和西方的因素,是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 1991年8月14日,苏联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条约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这一条约的签订,不仅意味着苏联国家体制将面临重大变化,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离活动的让步和认可、苏联瓦解的开始。苏联的解体,既有其长期的历史原因,也有其复杂的现实原因。第一,关于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存在的不适应商品经济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积重难返的突击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不健全;民族政策中的错误;对外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和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政策。第二,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是造成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纠正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其宗旨应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戈尔巴乔夫推行的路线和政策之所以造成混乱和苏联的最终解体,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第三,关于外部原因。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和平演变”战略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掉以轻心的。其二,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所凭借的,归根结底是其所拥有的经济实力。 只有从苏联解体中汲取教训,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有借鉴意义,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此,我认为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和借鉴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对我们的启示 数学科学学院应用数学专业杨龙20104207045 引言: 东欧剧变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波兰。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波兰、罗马尼亚、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纷纷易手。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下野。伴随着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东欧剧变之后,又一个超级大国倒下了。1991年12月25日圣诞节夜,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演说,宣布辞职。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严重挫折,东欧与苏联到底怎么会落到亡党亡国的命运?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苏共的失败?苏共的失败对我们有什么有意义的启示? 原因: 东欧剧变的原因总结 (一)东欧剧变的内因。 1.历史原因 二战后,苏联对东欧各国的共产党一直以老子党自居。在苏联大国主义的控制下,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着意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强使东欧国家在内政外交上同它保持一致。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上,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东欧各国惟一可奉行的社会主义模式。东欧各国完全背离了各自的具体国情,成了美苏冷战的牺牲品。 2.经济原因 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各国不同程度上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出现了高潮。但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未涉及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没有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以致改革成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 3.政治原因 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官僚主义的滋生膨胀,进而导致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出现。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各国党和政府的威信低落,其结果是使反对派能够获取相当数量的群众的支持并最终以大选的形式获取政权。 (二)东欧剧变的外因: 1.苏联因素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据估计,从1972年到1981年,苏联对东欧的贸易补贴总额为1019亿美元。为了甩掉东欧这个经济包袱,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

专题三考点3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

专题三考点3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 【考点解读】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掌握十月革命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及影响(一分为二地看待)。 新经济政策: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即掌握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特点,以及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指出新经济政策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该考点集中于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学习,应掌握高度集中地经济体制形成的过程,以及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之间的关系,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弊端,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通过学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及教训。 【对接高考】 例1、(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33. 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 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 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 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例2.(2013·福建文综·38)(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10分) 【考点】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比较 讨 论 报 告 组长:李昕阳 组员:霍坚旭屈红艳陈媛王慧 陈烁帆谢彩玲张丽欣 刘昕昕徐唱李政通 发言人:刘昕昕 成绩:8.7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比较 目前国内外都在热议中国模式,但褒贬不一,意见分歧很大。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模式,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从中国模式和苏联模式的比较研究中,认识苏联模式是怎样从成功走向失败,中国是怎样从学习苏联模式到突破苏联模式而形成自己的模式,实现纵向突破和横向超越。中国模式取得巨大成功,但并不十全十美,需要在深化改革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根本突破,前者与后者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在正确路线指引下,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前者对后者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正确认识、科学分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就要把它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根据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进行,要用唯物史观来科学评价,要避免历史虚无主义态度。 在社会主义史中最早提出“模式”一词的是柏林大学讲师杜林。1953年,英国研究苏东问题学者休.塞顿-沃森所发表的《从列宁到马林科夫》一书导言中,首次提出了“苏联模式”一词。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往后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接班人。邓小平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社会主义模式科学内涵的基本内容有三。一是制度。这里说的制度就是社会制度,一个国家选择什么社会制度对该国的发展至关重要。苏联的社会制度就是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制度。制度是体制的基础,是发展的依托。二是体制。制度就是基本制度,体制就是具体制度。基本制度的优越性能否充分发挥,关键在于选择和实行什么体制。体制是基本制度的体现。三是道路,即发展道路。发展是硬道理,任何国家最重要的是通过探索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快速发展道路。发展道路包括为实现发展目标而实施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总起来说,发展模式是社会制度、体制和发展道路的统一。发展模式包括发展道路,比发展道路宽泛。 马克思认为历史上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发展,都表现为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合一,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在社会形态发展历史中的体现。 一、统一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相同之处) 在俄国,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本国实际情况之中,率领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成功,这标志着俄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苏联社会主义建立的理论依据,其主要内容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当时处在黑暗无助的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1921 年,中国有志之士在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按照当时俄国政党原则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认真倾听老百姓的呼声与心声,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与信任因此,中国共产党成为人民夺取国家独立民族自立革命实践的领导核心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在其周围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终使一个独立民主和平富强的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和后果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和后果 王金存 2012-1-6 14:34:11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1992年第3期从1957年赫鲁晓夫发动“工业建筑业管理改组”到1987年戈尔巴乔夫推行企业的“三自一全”,苏联的经济改革历时30余载,其间提出过不少改革方案,但无不以失败而告终。这失败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改革长期推不动,陈腐的经济体制始终难以破除,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种种矛盾越积越深,乃致激化,酿成严重的经济危机;二是为反社会主义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使改革越出了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轨道,变成了瓦解社会主义的经济荃础。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择其要做一初步分析。 一、对旧体制的基本矛盾缺乏深刻的总体认识,改革没有明确的目标模式 苏联的旧经济体制基本上是在30年代工业化时期形成的,产品经济观是其最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由于理论和实践多方面的原因,从苏维埃经济创建之始,俄共(布)就把商品货币关系、市场与社会主义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商品、货币、市场、贸易等均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残余,与社会主义经济不相容,在消灭私有制的同时必须随之将其铲除。1919年3月俄共(布)“八大”通过的党纲明确规定:要“准备消灭货币”,“继续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朴贸易”[1]。布尔什维克党的一些理论家们则纷纷论证消除商品货币关系,建立产品经济或自然经济的必要性。例如,1919年波格丹诺夫写道:“社会主义的墓础不是交换,而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与消费之间没有买卖市场,只有有意识的系统的、有组织的分配”。瓦尔加指出:“应当以生产价值的量度单位来代替陈腐的完全无效的货币核算”。布哈林在其著名的《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中也说,“经济过程的理论面临着过渡到自然经济思维的必然性”。

怎样看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

目录 摘要 (1) 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总结 (3) 2.1 东欧剧变的内因 (3) 2.1.1 历史原因 (3) 2.1.2 经济原因 (3) 2.1.3 政治原因 (3) 2.2 东欧剧变的外因 (3) 2.2.1 苏联因素 (3) 2.2.2 西方因素 (4) 2.3 苏联解体的原因总结 (4) 三社会主义的总趋势 (6) 3.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6) 3.2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6) 3.3 新的科学技术的革命带来了强大动力 (7) 3.4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 (7) 四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8) 4.1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8) 4.2认识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8) 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1)

摘要 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运动到制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革命到建设,在改革中发展完善和经历严重曲折等一系列复杂的事件与过程。但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国家一夜之间失去了一大半,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低潮,人们都开始冷静的思考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究竟是什么,有的人甚至觉得社会主义根本不可能实现。不可否认,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确实遇到了许多问题,走了许多弯路。但是,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曲折的,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冷静准确地看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那就是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和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命运。 关键词:社会主义;前途;命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主义,是指以社会化劳动为基础,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它最早产生于16世纪初叶,那时,正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最深刻、最黑暗的时期,一批有良知的思想家开始反思现有社会制度的劣根,以莫尔和康帕内拉为代表的思想家首先提出了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勾勒出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平等、民众乐业、道德崇高的美好社会。在此基础上,18世纪摩来里、马布利、巴贝夫等思想家又提出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思想。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等法国思想家和欧文等英国著名思想家进行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伟大实验。由于他们没有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最后均以失败告终,但却是人类在思想和社会制度上迈出的伟大尝试,它标志一场人类思想上的暴风骤雨就要来临了。 1872年,诞生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宣言》,揭示了社会物质生产力与经济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关系是每一个时代政治和精神的基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有了伟大的理论支撑,共产国际的力量此起彼伏,并最终波及全世界,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显示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也为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由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资本主义都是对立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他们都企图在世界范围内能够争取更多的力量,能够在整个世界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念,继而形成了二战后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两极格局对立的局面。直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这种两极对立的格局才被打破,变成了美国一个超级大国的“一超多强”的国际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区别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相对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发生了根本的突破和发展,并走出了属于中国的特有的发展道路。前者与后者相比较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在正确路线指引下,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前者对后者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正确认识、科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区别,就要把它们放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根据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进行分析,要用唯物史观来进行科学评价。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辩证区别 一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指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其特征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而斯大林去世后一直到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基本上沿袭了斯大林创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所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区别的现实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科学评价,是一个重大而又疑难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有的在斯大林在世时,神化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有的在斯大林去世后,完全否定其所有的历史贡献和作用。然而,对苏联模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word版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斯大林著 历史背景:是对苏联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是继马克思的《资本论》、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之后,又一部历史性文献,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 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存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曾风靡于苏维埃大地,直到1929年列宁《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论》公开发表,这个观点才被否定。斯大林坚持列宁的主张,非常重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建设和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1936年,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改革政治经济学的讲授》的决议,批评了经济科学方面理论研究落后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现象,第一次提出:必须在广义政治经济学课程中增加一个专篇—“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随后,组织了许多著名经济学家进行包括社会主义部分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编写工作。这项工作后来被战争所打断,直到战火平熄后才得以继续。 以经济学家康·奥斯特罗维季扬诺夫为首的编写组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终于在40年代末完成了广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未定稿。1951年11月,苏共中央召开了评定教科书未定稿的经济问题讨论会。1952年2月1日,斯大林在看过未定稿和讨论会材料后,写信给会议参加者,对会上讨论的有关经济问题,包括一些争论问题,以及教科书未定稿的修改问题,提出了10点书面意见,即《对于和1951年11月讨论会有关的经济问题的意见》。 这篇意见同“答亚历山大·伊里奇·诺特京同志”等几封信,最初发表在《共产党人》杂志1952年第18期上,同年10月3日、4日的苏联《真理报》加以转载,后来合成一书,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为题出版了单行本。 内容提要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包括斯大林对于和1951年11月讨论会有关的经济问题的10点意见和与此有关的论文、书信。 (一)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性质问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 按经济规律办事,必须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为三点:

2018年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更新题库

2018年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更新题库 一、判断题(要求:只判断正误)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具体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错误) 2. 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是理论联系实际。(正确) 3.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正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中叶创立的学说,今天早已过时。(错误) 5. 世界统一于物质。(正确) 6.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概念——判断——推理(错误) 二、简答题 1.谈谈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答:(1)物质决定意识,意思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是特殊的物质,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人工智能,它的“意识”就基于他所处的躯壳以及其中的代码,这决定了它的“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人工智能的“意识”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便有可能突破人类的限制而产生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3)要想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

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2. 为什么说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真理是绝对的,是针对它的客观性而言.真理有客观的特性,它的追求完全符合事实,这就是真理绝对的一面。 (2)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难以确保自己的认识完全符合客观事实,由此会产生真理的相对性。 (3)对有限数量的人在有限的时空里,认识的真理是有一定相对性的,但是放到无限的时空有无限智慧的凝结,又可以使人类不断接近绝对的真理。 (4)认识到真理有绝对性,是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因为我们需要真理,正是源自它的客观性造成的绝对性. 认识到真理的相对性,说明我们还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因为我们的认识具有局限性,马克思主义也只是相对真理,需要不断补充新的认识来加强它,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新时代的呼唤。 3. 结合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如高铁、大飞机以及"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等,谈谈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 答:(1)科学技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中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才使得社会有如此大的变革。 (2)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七: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专题六: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命题:1.就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角度命题 例1: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A .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B .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C .合理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 .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例2: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 A.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 C.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 D.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例3: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 .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 .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二、斯大林体制:1924(上台)-1936(形成)-1991(结束) 特点:①推行单一的公有制②以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管理经济;③优先发展重工业。 内容:1.社会主义工业化:1925(提出)-1928(正式)-1937 2.农业 集 体化:1927(提出)-1937(完成) (考察农业、工业二者关系) 评价:1.积极: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奠定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基础;

2.消极: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了经济持续发展教训:1.经济的建设需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关系; 2.政策的制定需结合国情、与时俱进 命题:1.就历史反思角度,考察斯大林体制工农的关系2.就斯大林体制历史影响角度命题例1:斯大林曾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例2: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例3:1936年《东方杂志》发表评论:“我们今日的建设,应当具有适合战争的性质……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本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在强有力的指挥之下,在齐整的步骤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这说明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B.苏联经济思想影响了中国 C.中国深受经济大萧条影响 D.国民党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命题:1.就历史演变历程考察苏联经济建设、发展具体过程 例1: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例2: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会失败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会失败? 苏联的解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苏联的剧变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具有决定性和根本性的意义。内因是指苏联国内各种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外因是指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但和平演变之所以奏效,关键原因还是出在苏联内部,正是因为苏联传统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已经过时又迟迟得不到更新,进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内部危机日渐加重。再者,苏联共产党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推行了错误的路线,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2)、苏联的剧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历史的原因是深层的基础性的东西,而现实原因则是直接的导火线。历史原因包括过时的僵化的经济体制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之间的矛盾;严重的官僚主义与广大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和人民之间的矛盾。现实原因是苏联共产党把体制改革变成了社会制度的转轨,即执政的共产党在改革中的路线失误,就成了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 (3)、在社会结构的层面上,苏联解体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和对外政策方面的原因,但其中经济因素起者决定性的作用。苏联几十年的经济建设成就固然巨大,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多少,这和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有直接联系。逐渐使人民对苏共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失去了信心,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4)、就苏共本身而言,导致苏联剧变的既有思想路线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方面的原因。思想路线在这其中起着根本的作用,因为,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都是在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制定的。苏联共产党从斯大林开始到80年代,始终没能从根本上摆脱执导思想上的僵化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左”的路线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又从“左”的极端一下子跳到了“右”的极端,表现为全盘否定了苏联的历史,终于引发了一场毁灭性的总危机。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思考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应该始终抓住这个中心不放。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照抄别国的模式最终会落得失败的结局。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在思想上必须提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组织上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4)、“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即主动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权,苏联的经验告诉我们,批判“左”的教条主义要用历史的观点,要全面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历史。 (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改革必须深深扎根于本国国情,改革的成败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经济的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衡量标准。 (6)、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体系,这种开放不仅内部是开放的,而且对外部也应该是开放的。 (7)、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进行的“和平演变”。

专题十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十六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点睛】 本专题主要讲授的是近现代历史上另一种新的经济模式——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内容包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创立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的社会主义改革。通过讲授要让学生掌握苏联不同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内容,全面评价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正确认识苏联经济体制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深刻影响,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1课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课标考点1】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重点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作用,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解析考点1】 1.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意义。 (1)背景:十月革命后,国内战争爆发,新生的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列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希望以此来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并实现向社会主义经济的直接过渡。 (2)内容:余粮征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不得食”的原则。 (3)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战争基本结束后引起了农民的反对。 2简述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意义。 (1)背景: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后经济急需恢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2)内容: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3)作用:这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找到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研究性课题报告 课题名称: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学生序号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上课时间 院系专业

1847年7月《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两部著作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全世界无产阶级有了指导自己的奋斗的系统理论。一百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丰富和提升,指导着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为全人类的解放不懈奋斗。虽然一百多年来的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势不断在发生重大变革,但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过时,反而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始终迸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精髓,它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充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的产物,他的形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19世纪西欧工人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吸收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建立社会主义的探索经验、发展德国古典哲学等基础上创立的。它一诞生,就具备了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等特点,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 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讲,它是关于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产阶级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鲜明地提出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无产阶级一定会战胜资产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政治立场,他们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指出了共产主义实现的条件及其必然性,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使工人阶级的解放运动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160多年来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19世纪后半期,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发生了显著变化,法国爆发了著名的巴黎公社运动,工人阶级第一次掌握了政权,然而,此时的西欧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期,其实力依然非常强大,两个月后,巴黎公社不幸失败了,工人阶级第一次建立政权的尝试宣告失败。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次伟大而仓促地尝试,马克思在评价这次运动时说:“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马克思实事求是,客观分析了巴黎公社的产生与失败,坚定了无产阶级工人运动为人类解放继续奋斗的决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欧各国为了资本主义的利益分配问题结成两大同盟,相互攻击,而俄国处于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此时,列宁首先站了出来,领导俄国人民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当时,俄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评价列宁的《四月提纲》是“梦话”,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烤制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然而,就在这样一个落后的、带有浓厚封建残余的资本主义国家里,首次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这与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革命将在资本主义世界一切文明国家至少在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取得胜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