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教版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

最新沪教版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
最新沪教版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

初三化学经典推断题(2015中考版)

1、老师请小刚帮助他将失去标签的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三瓶溶液鉴别出来,重新贴好标签。为了鉴别这三种溶液,小刚取这三种溶液各少许,分别编号为A、B、C,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同时观察现象。

A为溶液,B为溶液,C为溶液。

题目分析:本题的信息采集点:①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②碳酸钠与酸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推导过程

2、小红对暗紫色消毒粉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 E______; F______; G______

(2)写出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分析:本题的信息采集点:①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B—O

2

②铁丝在氧气

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E—Fe

3O

4

③加热能生成O

2

的暗紫色粉末A—KMnO

4

④不溶于水的固体C

—MnO

2

⑤固液反应生成氧气⑥固固加热生成氧气形成物质间的反应网络:

按题目设置的问题解题:解题过程略

3、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

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用化学式表示D的组成、

(2)F→G的反应类型

(3)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

(4)指出B的一种用途

4、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内容中涉及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D是最常见的溶剂。

⑴根据上图推断,C是,D是,E

是(填写化学式)。

⑵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

反应④属于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题目分析:本题的信息采集点①最常见的溶剂D—H

2

O ②碳酸钙高温分解出与NaOH反应

的气体C—CO

2

,同时生成B—生石灰CaO

形成物质间的反应网络:

按题目设置的问题解题:解题过程略

5、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

B

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 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已知C、丙均为黑色粉末,C和E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

(1) 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B→甲+乙:___________ _______;甲→E :_______________ _____;

甲→C: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6、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物质B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能实现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3)某兴趣小组利用反应③在实验室制取物质G。根据所得的物质G的质量,可求得参加反应的物质E的质量,但实际消耗的物质E的质量远远超过计算值,其原因可能是(从实验过程分析,任意答两点)

7、已知A、B是常见的碱,甲、乙是常见的盐,C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无味的气体。这几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甲;

(2)写出甲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3)若要测定B溶液酸碱度的大小,应选择(填序号)。

①pH试纸②石蕊试液③酚酞试液

8、模拟酸雨形成的流程如下图所示。硫在单质气体A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B;通常情况下C为无色液体,B、C、D是氧化物;E、F和X都是酸,G是白色沉淀。

试填空:

(1)E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9、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含有MnO

2、ZnCl

2

、NH

4

Cl、C(少量)等物质。化学小组欲通过以

下流程,分离并回收部分物质。回答相关问题;

(1)玻璃棒在操作I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后,滤液C仍然浑浊,则造成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A.滤纸破损 B.过滤过程中滤液的液面超过了滤纸的边缘

C.烧杯不干净 D.滤波C中的物质相互反应

(3)固体B常用作催化剂,则B是 ______ (填化学式),写出在空气中灼烧A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仅用硝酸银溶液(填“能”或“不能”)区分E和F。某同学认为固体E是

Cl,则检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NH

4

(5) NH

Cl属于化学肥料中的肥。

4

10、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是无水硫酸铜、碳酸钙、氢氧化钡、氯化钠、氯化镁中的两种物质组成。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静置,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滤液无色透明。结论:这包固体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

(2)向(1)所得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结论:这包固体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

(3)取少量(1)所得白色沉淀,向其中滴加稀硝酸,若现象为_________,则这包固体中还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若现象为________,则这包固体中还存在的物质是______。

11、为了提高实验探究能力,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包白色粉末,它可能是碳酸钙、氢氧化钙或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1)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实验时需要用到两种物质性质的不同点,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

方案Ⅰ:取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白色粉末是碳酸钙。

方案Ⅱ:取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钙。

方案Ⅲ:取样品加入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下层有不溶物,上层清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白色粉末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以上三种方案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填方案序号),分析该方案表述的实验现象,其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你认为有多种不合理方案,只需选择其中一种回答即可)。

(3)请再设计一种方案,证明该粉末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简要写出实验的操作及现象。

11、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透明、澄清、略显蓝色。一同学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盐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的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稀硫酸,也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溶液。试回答:(1)用化学式回答:加入过量的盐酸,生成的白色沉淀是;生成的蓝色

沉淀是。

(2)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编号)

A.氯化物B.硫酸盐C.硝酸盐D.碳酸盐

(3)该同学设计了一个从废水中除去重金属离子的实验方案如图9一10所示[已知白色

的Fe(OH)

2固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可生成红褐色的Fe(OH)

3

]。

①金属X为,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写化学式)。

②B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和(填序号字母)。

A.K

2CO

3

B.Fe(NO

3

2

C.MgCl

2

D.Ba(NO

3

2

③第Ⅳ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问的转化关系,其中

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A、B、E和丁均为化合

物;B和E为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1)写出化学式:甲;乙

(2)写出丙和正反应生成A和B的化学方程式

(3)D和A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写出D在丁做催化

剂条件下,分解生成A和丙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A 、盐酸B 、氢氧化钠 C 、氯化钠

2、(1) B 、O 2; E 、Fe 3O 4; F 、 KClO 3; G 、 H 2O 2 (2) 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3、⑴Cu(OH)2 BaSO 4 ⑵ 化合反应 ⑶3C+ 2Fe 2O 高温 4Fe+3CO 2↑ ⑷作导线

4、(1)C 、CO 2 D 、H 2O E 、Ca(OH)2

(2)①CaCO 3高温 CaO+CO 2↑ ②2NaOH+CO 2=Na 2CO 3+ H 2O ③CaO+H 2O=Ca(OH)2

5:(1) H 2O 2 (2) 2H 2O 通电2H 2↑+O 2↑ 2C + O 2 点燃 2CO

3Fe + 2O 2 点燃 Fe 3O 4 6、(1)CuO

(2)①C+2CuO 高温2Cu+CO 2↑③3CO+ Fe 2O 3高温 2Fe + 3CO 2 ④Fe+CuSO 4=Cu+FeSO 4

(3)实验前要先通一段时间CO 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实验结束后还要继续同一段时间CO ,防止生成的铁在高温下被氧化。 7、Ca(OH)2; NaOH;;Na 3CO 3 Na 3CO 3+Ca(OH)2=CaCO 3↓+2NaOH

复分解反应;①

8.(1)H 2SO 3 (2) S + O 2 点燃 SO 2 (3)SO 3+H 2O===H 2SO 4 (4)BaCl 2+H 2SO 4===BaSO 4↓+2HCl

9:(1)搅拌(1分) (2)ABC (3分)(答对1个给1分,答错1个扣1分) (3) MnO 2 (1分); C+O 2 灼烧 CO 2 (2分)

(4)不能(1分); 取少量E 加入适量熟石灰研磨,若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或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E 为NH 4Cl 。(2分)

(5)氮(1分)

10、 (1)无水硫酸铜(2)氢氧化钡;氯化钠(3)沉淀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 碳酸钙; 沉淀溶解,没有气泡产生; 氯化镁

11、(1)Ca(OH) 2溶液显碱性,CaCO 3难溶于水(或CaCO 3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Ca(OH)2与盐酸反应不产生气体,(合理即可)

(2)Ⅰ、Ⅲ 选方案Ⅰ 若样品为混合物,滴加稀盐酸也会产生气泡,因此无法确定该粉末就是CaCO3。(若选方案Ⅲ Ca(OH)2微溶于水,加水振荡也会看到不溶物,滴入酚酞溶液也能变红,因此无法确定该粉末就是混合物。)

(3)取样品加入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上层清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蓝,倒出上层清液,在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合理即可) 11、AgCl Cu(OH)2 C

Fe Fe 、Ag 和Cu(全对给2分) B D Ba(NO 3)2 +Na 2SO 4 = BaSO 4↓+ 2NaNO 3 (2分)

12、(1)H 2 C (2) CH 4 + 2O 2 点燃 CO 2 + 2H 2O (3)2H 202=2H 2O +O 2(催化剂可以写成:Fe 2O 3或CuO 等)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 B.B C.C D.D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水鉴别NaCl、NH4NO3、NaOH三种白色固体 B.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可用大量水清洗,再涂上3%-5%的氢氧化钠溶液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 D.实验室中,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可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用100ml量筒量取2ml水 C.过滤时,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伸入试管中 4.鸡蛋壳中Ca3(PO4)2、Mg3(PO4)2约占2.8%,这两种物质都属于 A.金属单质B.酸C.氧化物D.化合物 5.某同学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溶液变蓝 B.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搅拌,溶液变红色 C.加入蒸馏水,搅拌,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Zn片,产生气泡 6.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7.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呈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B.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物质一定是碱 C.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D.酸和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盐中可能含有氢元素 8.下列实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B.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C.室温下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D.酸与指示剂作用

初中化学推断题集锦(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物质推断题 一、推断题要紧题目中的抓蛛丝马迹,并以此为突破口,顺藤摸瓜,最终推出答案。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导出结论,最后别忘了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若“路”走得通则已经成功。 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⑴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 ⑵溶液颜色:含铜离子的溶液CuCl2、CuSO4(蓝色);含亚铁离子的溶液FeCl2、FeSO4(浅绿色);含铁离子的溶液FeCl3、Fe2(SO4)3(黄色)。 ⑶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⑷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高中Br2Hg) 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催化剂(KCIO3分解制O2);高温(CaCO3分解,C、CO还原CuO、Fe2O3);加热(KCIO3、KMnO4、Cu2(OH)2CO3等的分解,H2还原CuO、Fe2O3)。4.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⑵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⑶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⑷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⑸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⑹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⑺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I。 ⑵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⑶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⑷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⑸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 ⑹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 一、单选题 1.石油中含有的两种主要元素是() A.氢和氧B.氧和碳C.氢和碳D.碳和硫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B.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越高,空气的质量就越高 C.200多年前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空气由氮气、氧气和氦、氖等稀有气体组成 D.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3.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A.B.C.D. 4.类推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C.通常情况下,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是燃烧 D.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化合物 5.下列有关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C.天然气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D.化石燃料面临被耗尽的危险,应合理开采,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 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①机动车推广使用乙醇汽油;②液化石油气罐中残留液体倒入下水道;③为降低居室甲醛含量,新装修住房应紧闭门窗,并放置一盆水;④天然气泄漏立刻打开抽油烟机;⑤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 A.全部B.除①外C.除①③外D.除③⑤外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铁B.液态氧C.水泥砂浆D.洁净的空气8.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9.要确保室温下一杯(约100mL)澄清的石灰水为饱和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石灰水用冰水冷却B.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加一药匙氢氧化钙粉末振荡后静止D.添加适量的水 10.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下列关于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A.白磷比红磷使用更安全 B.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 D.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1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①通入O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②立即改通N2,燃烧的红磷熄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实验①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B.实验②说明N2不支持燃烧 C.实验②可以改用CO2进行实验 D.实验①②对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相比较,一定相同的是

2018年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汇总

2018年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汇总 1(十堰)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 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E是地壳中含 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F中各 元素的质量比为2:1:2,六种物质之间的 反应与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 化学反应,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化学式Al (2)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上图所有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种

2(哈尔滨)右图中A、B、C、D、E、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B、C、D、F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 种,A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B由两种元素组 成,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用“—”表示两 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或“”表示一 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C、E、F物质的化学式 A C E F 。 (2)写出B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过量A的粉末与B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解析】A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A是Fe,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是CaCO3。B由两种元素组成,既能与铁反应,又能与CaCO3反应,则B是HCl,CaCO3 E,B→E,B、C、D、E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种,C是盐,B是酸,则E是CO2,D是Ca(OH)2,F是C 。(1)A是Fe,C是CaCO3,E是CO2,F是C。(2)HCl 与Ca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 l===CaCl2+H2O+CO2↑。(3)Fe +2HCl== FeCl2+H2↑,含亚铁离子的溶液是浅绿色,所以过量Fe的粉末与HCl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减少不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

(完整版)初中化学推断题精选(含答案)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辑 1.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 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A 物质的化学式 。 (2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气体D 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 的化学式为 .钡盐B 的化学式为 。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红色固体 ③ A B D E F C G Y 高温 ② X 溶液 过量稀盐酸 ① O 2 加热 ④ 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

样品 A 溶 液 B 滤 液 甲 沉 淀 乙 沉 淀 C 滤 液 ① 水 溶解 ③ 过量 BaCl 2溶液 过滤 ② 过量 NaOH 溶液 过滤 ④ 过量 Na 2CO 3溶液 过滤 丙 沉 淀 D 滤 液 ⑤ 过量 盐酸 加热蒸发 固体丁 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 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 (1)沉淀甲是 ;滤液C 中的溶质是 ;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 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 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5.现有A 、B 、C 、D 、E 、F 、G 七种物质.C 、F 是最常见的金属.B 是气体单质.D 为浅绿色溶液.G 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D_________.F_________。 (2)写出C →A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物。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含答案)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相符的是() A.碳酸钠小苏打 Na2CO3 B.碳酸氢钠纯碱 NaHCO3 C.氢氧化钙熟石灰 CaO D.二氧化碳干冰 CO2 2.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用手握住试管,再将导管伸入水中 B.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点燃,后检查气体的纯度 C.蒸馏时,水先从冷凝管的上口进,后从下口出 D.过滤时,应先把上层清液过滤,后把沉淀物倒入过滤器 3.下表列出了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100 g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B.40℃时,1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 g 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 D.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4.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烧碱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生石灰可作食品袋中的干燥剂D.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5.一定会影响物质溶解度的是() A.温度B.压强C.溶剂的量D.溶质的质量6.氯化钠是重要的盐。下列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的滤液全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C.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在水中解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

D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 7.实验:20℃时,向 100g 水中不断加入固体甲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用右图中的 b 表示 B .①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1:5 C .②中的溶质质量为 40 g D .①~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①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 .木炭粉中混有CuO :在空气中灼烧 B .KCl 溶液中混有2CaCl :通入过量的2CO 过滤 C .2CaCl 溶液中混有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钙过滤 D .2CO 中混有HCl 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 溶液和浓24H SO 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 B .t 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C .t 3℃时,若将N 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 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项练习(含答案)54594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衡 一、考点、热点回顾 1、固体物质的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钙CaO 、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钠Na2CO3、碳酸钙CaCO3、 氢氧化钠NaOH、 B 黄色固体:硫粉S C 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Fe2O3、铜Cu D 蓝色固体:胆矾CuSO4.5H2O E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Fe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 H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2、生成沉淀的颜色 A 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4 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氢氧化镁Mg(OH)2、 碳酸钙CaCO3、碳酸钡BaCO3 B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 C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Cu(OH)2 3、溶液的颜色 A 蓝色溶液Cu2+:硫酸铜CuSO4、硝酸铜Cu(NO3)2 、氯化铜CuCl2等 B 黄色溶液Fe3+: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硝酸铁Fe(NO3)3等 C 浅绿色溶液Fe2+:氯化亚铁FeCl2、硫酸亚铁FeSO4、硝酸亚铁Fe(NO3)2等 D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E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F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4、气体的颜色 A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B 黄绿色气体:氯气 C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解题技巧:抓住题目的题眼进行突破,常见的题眼就是上述物质的颜色与状态,还有就是某些物质的制备原理

历年中考化学推断题集锦

中考化学推断题类型及解法 推断题既是考查知识,又是考查能力的综合题目。它具有条件隐含、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近几年来中考试题关于推断题的命题要求越来越高,知识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考生失分率最高。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推断题类型主要有:表格式推断题、网络式推断题、图示式推断题、叙述式推断题等。这类题目大多需要依据已知的实验步骤、现象,再对照物质的性质,逐层剥离,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环节,或顺推或塑推或讨论验证,层层剖析,得出结论。 一、表格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质范围和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了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出未知物。这类题型可采用:列表对照法解答。 例(广州市中考题)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 知它们分别是NaOH,HCl,MgSO 4,BaCl 2 和K 2 CO 3 中的一种。 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 表1两两混合的实验现象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E的物质名称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请从A~E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表2 给定试剂的反应情况

解析:将这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列表在相应位置标出有关的实验现象,如表2。 两表对照知A为氯化钡,B为碳酸钾,C为盐酸,D为氢氧化钠,E为硫酸镁。 二、网络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质范围和各物质相邻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用线段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网络”图,要求考生根据物质发生反应的数目,从而推出其中的未知物质。这类题可采用:先画线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再根据反应个数归纳解答。 例(北京市中考题)现有H 2SO 4 ,BaCl 2 ,NaOH,Na 2 CO 3,Ca(OH) 2 五种溶液和CO 2 一种气体,有图1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图 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1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 图1各物质间的关系 解析:可先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如图2。 图2各物质间全部的反应关系 H 2SO 4 能发生4个化学反应,Na 2 CO 3 和Ca(OH) 2 能发生3个化 学反应,BaCl 2,NaOH和CO 2 能发生2个化学反应。 分析方框图,只有方框②是4条线,所以方框②中应填H 2SO 4 ,这是解答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检测题(包含答案)

《常见的酸和碱》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 A .4Fe +3O 2 2Fe 2O 3 B .C 2H 5OH +3O 2 2CO 2+3H 2O C .HCl +Al(OH)3=== AlCl 3+H 2O D .Ca(OH)2+Na 2CO 3=== CaCO 3+2NaOH 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B .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D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依据化学方程式: 32 24NH +3O 2X+6H O 点燃,可推出X 的化学式为N 2 C .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D .稀有气体的原子(除氦外)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4.下列物质性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用于干燥氧气 B .盐酸能与铁反应,用于除铁锈 C .干冰升华吸热,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 D .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废水 5.下面是王华同学从“错题集”摘抄的部分内容,其中需加以改正的是( ) A .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作用 B .8gCaO 溶于92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C .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 .配制100g 10% 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 6.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全)

★鲁教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加现象,尤其适合推断题的解题 一、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 2MgO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2CuO 现象:铜丝变黑。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 2Al2O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或爆炸:2H2 + O2点燃 2H2O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 2P2O5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 SO2 现象: A、在纯的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空气中燃烧 (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 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 + CO2高温 2CO(是吸热的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 2CO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注意: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水→酸如: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1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此反应放出热量) 14、无水硫酸铜鉴定水:CuSO4 + 5H2O = CuSO4·5H2O 现象: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15、工业上制盐酸(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 + Cl2 == 2HCl 16、溶洞的形成中碳酸钙的溶解:CaCO3 + H2O + CO2 == Ca(HCO3)2 17、制取四氯化硅:Si + Cl2 =SiCl4(液态) 二、分解反应: 18、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现象:(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体积比)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9、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 2H2O+ O2↑ 现象: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0、高温锻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CO2↑(工业制取氧化钙、二氧化碳) 21、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现象:石蕊试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22、氯化镁电解制取金属镁:MgCl2通电Mg + Cl2↑ 23、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制纯碱:2NaHCO3△Na2CO3 + H2O + CO2↑ 2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制氧气:2KClO3MnO2 2KCl + 3O2 ↑ 26、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CuO + H2O + CO2↑ 现象:绿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7、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 CuSO4 + 5H2O 28、溶洞的形成碳酸氢钙的分解: Ca(HCO3) 2==CaCO3 ↓+ H2O + CO2↑ 29、工业电解氧化铝制取金属铝: 2Al2O3通电4Al + 3O2↑ 30、加热氧化汞:2HgO△2Hg + O2↑ 三、置换反应: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31、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32、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 33、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34、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ZnCl2 + H2↑ 35、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MgCl2 + H2↑ 36、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 30-35的现象:有气泡产生。 37、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FeCl2 + H2↑ 38、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 36-37的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9、铁与硫酸铜反应:Fe + CuSO4==Cu + FeSO4 现象: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则化铜”指的是此反应) 40、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CuSO4+Zn==ZnSO4+Cu 现象: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41、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 + Cu == C u(N O3)2 + 2Ag 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42、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 + Zn == Z n(N O3)2+ 2Ag 现象:锌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 43、铁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 + Fe == F e(N O3)2+ 2Ag

初三化学推断题题眼总结

推断题题眼(含鉴别)一,看颜色 1,黑色固体:氧化铜CuO 碳单质C 四氧化三铁Fe 3O 4 二氧化锰MnO 2 2,红色物质:铜单质Cu 三氧化二铁Fe 2O 3 3,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 4 4,黄色粉末:硫粉S 5,离子:Cu2+蓝色Fe3+黄色Fe2+绿色 6,物质燃烧的特征颜色及现象: 硫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颜色:淡蓝色(放出刺激性气温的气体) 硫单质在纯氧中燃烧火焰颜色:蓝紫色(放出刺激性气温的气体) 氢气和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颜色:淡蓝色 白磷燃烧:大量白烟 铁单质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镁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明亮的火焰 7,指示剂的变色: 酸性中性碱性石蕊(紫色)红色紫色蓝色 酚酞(无色)无色无色红色 二,“最”特殊的物质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2,最简单的氧化物是:水

3,相对质量分数最小的是:水 4,最常见的溶剂是:水 5,初中最常见的催化剂是:二氧化锰 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和含量第二位的非金属元素分别是:硅和铁10,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11,年产量最多的金属是:铁元素,第二位的是:铝元素 12,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银 13,硬度最高的金属是:铬 14,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15,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16,能使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的物质是:水蒸气 17,唯一一个不含有中子的原子是:氢原子 18,最清洁的气体是:氢气 19,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物质的是:氢气 2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21,造成温室效应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三,物质的用途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干冰(固体二氧化碳) 2,常用来冶炼金属的还原性物质是:焦炭,氢气,一氧化碳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项练习(含标准答案)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作者:————————————————————————————————日期: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衡 一、考点、热点回顾 1、固体物质的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钙 CaO 、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钠Na2CO3、碳酸钙CaCO3、 氢氧化钠NaOH、 B 黄色固体:硫粉S C 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Fe2O3、铜Cu D 蓝色固体:胆矾CuSO4.5H2O E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 H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2、生成沉淀的颜色 A 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4 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氢氧化镁Mg(OH)2、 碳酸钙CaCO3、碳酸钡BaCO3 B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 C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Cu(OH)2 3、溶液的颜色 A 蓝色溶液Cu2+:硫酸铜CuSO4、硝酸铜Cu(NO3)2 、氯化铜CuCl2等 B 黄色溶液Fe3+: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硝酸铁Fe(NO3)3等 C 浅绿色溶液Fe2+:氯化亚铁FeCl2、硫酸亚铁FeSO4、硝酸亚铁Fe(NO3)2等 D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E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F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4、气体的颜色 A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B 黄绿色气体:氯气 C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解题技巧:抓住题目的题眼进行突破,常见的题眼就是上述物质的颜色与状态,还有就是某些物质的制备原理 二、典型例题 1.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化学符号表示两个分子的是() A.2H B.O2 C.SO42- D.2CO 2.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S B.SO2C.Ag2S D.SO3 3.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aO为生成物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反应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减少 D.反应后容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增大 4.化学符号“SO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这种物质 B.二氧化硫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D.二氧化硫由一个硫元素和二个氧元素组成 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D.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则二氧化锰可以做任何化学反应的催化剂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计算,a 0= B .X 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以推断出X 一定为催化剂 C .反应物的质量之比是2:3 D .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Q Z Y X +→+ 7.如图是以“铁氧化物”为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将2CO 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在此转化过程中包含化学反应①和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中1-y Fe O () 体现出氧化性,做氧化剂 B .②中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转化为太阳能 C .此转化过程总的化学方程式为:22CO C+O 铁氧化物太阳能 D .做催化剂的“铁氧化物”是34Fe O 8.下列几种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铁丝燃烧:2 234Fe+3O 2Fe O 点燃 B .甲烷燃烧:42 22 CH +2O 2H O+CO 点燃 C .镁条燃烧:2 2Mg+O MgO 点燃 D .红磷燃烧:2 25P+O P O 点燃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归纳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题眼”归纳

突破口 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⑴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 (蓝色)。 ⑵溶液颜色:CuCl2、CuSO4(蓝色);FeCl2、FeSO4(浅绿色);FeCl3、Fe2(SO4)3(黄色)。 ⑶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⑷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 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 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 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催化剂(KCIO3分解制O2);高温(CaCO3分解,C、CO还原CuO、Fe2O3);加热(KCIO3、KMnO4、Cu2(OH)2CO3等的分解,H2还原CuO、Fe2O3)。4.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⑵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⑶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 ⑷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⑸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⑹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⑺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I。 ⑵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⑶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 ⑷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⑸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 ⑹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⑻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⑼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 ⑽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⑾最常用的溶剂是H2O。 】 ⑿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 解题方法 物质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题型。这类题具有条件隐蔽,文化较多,关系复杂,思维强度大,综合性强等特点。近年来的各地中考试题中,物质推断题的命题水平越来越高,试题的灵活度也越来教大,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能力。下面就这类题的型题及解法谈一点看法。 一、物质推断题的解题步骤 1.审题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 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进行认真而全面的解答。 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进行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 案有误,需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二、物质推断题的题型及解析 例1.(1997年河南省中考题)有属于酸、碱、盐的5种常见物质A、B、C、D、E,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2017中考化学 题型复习(三)推断题试题 鲁教版

题型复习(三)推断题 一、题型简介 推断题是广西各市每年中考的经典题型,它能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区分度与选拔功能。它的特点是题面容量大、覆盖面广,题干的信息千丝万缕、错综复杂,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 二、方法指导 解答推断题的总体思路:阅读题目,挖掘隐含条件,寻找突破口,运用合理方法作出推断,把推出的结果代入验证。解题方法: 1.顺推法,通常以题首为突破口,按照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为依托逐步深入下去,直至顺利解题。 2.逆推法,通常以题尾给的结论或实验现象为突破口,从题尾入手依次向前逆推,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 3.分层法,将整个推断过程分层进行,先得出每层的结论,再统一整理。 4.剥离法,根据已知条件把推断过程中存在的明显特征的未知物质先剥离出来,再将其作为已知条件来逐个推断其他物质。 题型之一框图型 解题技巧:框图型推断题是推断题的一种常见形式,而且成为广西各市中考试题的主流,框图推断的优点在于通过框图的形式可以将物质之间的转化及物质之间的关系简洁地表现出来,整个框图会分成两支或多支,但是彼此有联系,可根据图中已知条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各个击破,然后综合推断,得出最后的结论。 (2015·贵港)已知A~I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图体现了化合物F 四种不同的化学性质,其中B溶液呈蓝色,I是无色无味气体,B、C分别与A反应均有不溶于稀硝酸的同种白色沉淀产生,E与F反应生成另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C与E反应产生氨味气体。(“—”表示两物质间能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A、I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初中阶段学过的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两种,一种是AgCl,另一种是BaSO4。由B溶液呈蓝色可知B物质为一种铜盐,为硫酸铜或氯化铜。C既能与A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还能与E反应生成氨味气体,所以C是一种铵盐,为硫酸铵或氯化铵,E是一种碱。E能与F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以确定E 为Ba(OH)2,则F应为H2SO4。至此可以确定B是CuCl2,C是NH4Cl,A是AgNO3。D可与H2SO4反应,且能转化为CuCl2,故D应为CuO。结合题给信息“该图体现了化合物F四种不同的化学性质”可知H应为一种盐,G应为一种活泼金属。H能与无色气体I相互转化,且I能与Ba(OH)2反应,可以确定H是Na2CO3、I是CO2。而活泼金属G可以是Al、Fe、Zn等。 1.(2015·乐山)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条件略去)。已知:五种物质均含有铜元素,且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价;A为单质,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物质B;C溶液与铁反应可得A;C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得D,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E。结合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九年级化学 推断题专题复习

推断题专题复习 复习目标:1、记忆常见物质性质和用途,有特殊反应条件、反应现象的化学反应(重点) 2、熟悉框图式推断题的解题方法 3、能完成一般的框图式推断题(难点) 一、推断准备: (一)、物质颜色(填写下列空白,写化学式) 1、红色固体:______、________ 2、黑色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蓝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等可溶性铜盐 4、黄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等可溶性铁盐 5、浅绿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等可溶性亚铁盐溶液 6、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固体盐:______、______。 7、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白色固体物质:(1)、______、______(溶于酸有气泡放出);(2)______(蓝色) 、 ______(红褐色) 、_________、______(都溶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二)、物质用途小结 1、O2:______、________ 2、H2:__________、_________、。 3、CO2: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冰:______、________4、CO:______、______ 。 5、CaO:________、________。 6、H2SO4、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NaOH:______、______、______、固体可作______。 8、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Ca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0.9%)_________、_________、 11、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常用的食品脱氧剂是___________。 15、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胃酸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 17、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物质俗称或主要成分:(写俗名或化学式) 1、CaO:______。 2、NaOH:_____、______、______。 3、Ca(OH)2:____________、______。 4、干冰:(不是冰) ______。 5、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______。 6、食盐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7、盐酸是______气体的水溶液 8、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9、“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_______,其水溶液显碱 性,所以俗名叫___________________。 10、乙醇(酒精):_________________。 11碳酸氢钠(小苏打):_______________。 (四)、物质之最: 1、密度最小的气体,最清洁的燃料: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和氧化物分别是______、_____ 3、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金属: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