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读图样中的公差代号

识读图样中的公差代号

课题 识读图代样中的公差号

1.掌握标准公差代号的组成。

2.掌握基本偏差的概念,能看懂基本偏差系列图。

3.能查阅基本偏差数值表和极限偏差表。

4.了解一般公差的概念,能查阅一般公差的极限偏差表。

5.了解一般、常用和优先公差带。

1.识读图样上的公差代号。

2.求出φ45h7、φ25f7、φ10H8、16M8的上极限偏差和下极限偏差。

3.计算未注公差尺寸的尺寸公差。

新旧公差对照表

? 新旧轴孔公差对照表 孔、轴公差带新旧国标对照表 (尺寸1~500mm) 基孔制配合的轴基轴制配合的孔 注:① 仅1~3mm尺寸分段使用。② 不同尺寸分段分别与不同的新国标符号近似。 ③ 介于两者之间。④ 没有适当的相近的符号。

基孔制配合的轴基轴制配合的孔 基轴制配合的孔间 隙 配 合 旧国标D1 Db1 Dc1 D Db Dc Dd De D3 D4 Dc4 De4 新国标H6 G6 F7 H7 G7 F8 E8 E9 D8 D9 H8 H8 H9 F9 D19 D10 备注②②③③旧国标D5 D6 Dc6 Dd6 De6 D7 Dc7 新国标H10 H11 D11 B11 C11 A11 B11 H12 H13 备注②②③④ 过 渡 配 合 旧国标Ga1 Gb1 Gc1 Gd1 Ga Gb Gc Gd Ga3 Gb3 Gc3 Gd3 新国标N6 M6 K6 J6 Js6 N7 M7 K7 J7 N8 M8 K8 J8 备注②①① 过 盈 配 合 旧国标Jd Je Jb3 新国标 U7 S7 R7 R8 U8 备注②② TOP 管理员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 基 轴 制 配 合 的 孔 间 隙 配 合 旧国标D1 Db1 Dc1 D Db Dc Dd De D3 D4 Dc4 De4 新国标H6 G6 F7 H7 G7 F8 E8 E9 D8 D9 H8 H8 H9 F9 D19 D10 备注②②③③ 旧国标D5 D6 Dc6 Dd6 De6 D7 Dc7 新国标H10 H11 D11 B11 C11 A11 B11 H12 H13 备注②②③④ 过 渡 配 合 旧国标Ga1 Gb1 Gc1 Gd1 Ga Gb Gc Gd Ga3 Gb3 Gc3 Gd3 新国标N6 M6 K6 J6 Js6 N7 M7 K7 J7 N8 M8 K8 J8 备注②①① 过 盈 配 旧国标Jd Je Jb3 新国标 U7 S7 R7 R8 U8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一、公差与配合的概念 (一)零件的互换性 在成批生产进行机器装配时,要求一批相配合的零件只要按零件图要求加工出来,不经任何选择或修配,任取一对装配起来,就能达到设计的工作性能要求,零件间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零件具有互换性,可给机器装配、修理带来方便,也为机器的现代化大生产提供了可性。 (二)公差的有关术语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足球机床精度、刀具磨损、测量误差等的影响,不可能把零件的尺寸加工得绝对准确。为了保证互换性,必须将零件尺寸的加工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例,说明公差的有关术语(轴,类同)。 1、基本尺寸 根据零件的强度与结构要求,设计时确定的尺寸。其数值应优先用标准直径或标准长度。 2、实际尺寸 通过测量所得到的尺寸。 3、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界限值。它就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4、尺寸偏差(简称偏差) 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尺寸偏差有: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上、下偏差可以就是正值、负值或零。 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轴的下偏差代号为ei、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 因为最大极限尺寸总就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亦即上偏差总就是大于下偏差,所以尺寸公差一定为正值。 如图1a所示的孔径: 基本尺寸=?30 最大极限尺寸=?30、010 最小极限尺寸= ?29、990 上偏差ES=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30、010-30=+0。010 下偏差EI=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29、990-30=-0、010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标注

第八节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GB/T 4458.5-2003) 公差是反映对制造零件精度要求的,配合是反映相配零件之间存在的间隙或过盈情况的,即互相结合的松紧关系。所以,标注公差与配合是图样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图样中尺寸公差与配合公差的标注方法, 适用于机械图样中尺寸公差(线性尺寸公差和角度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标注方法。本标准从2003年12月1日实施,并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4458.5-1984《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 一、基本要求 1、公差带的代号及公差等级的代号等要符合GB/T 1800《极限与配合基础》的规定。 2、字体的写法应符合GB/T 14691-1993《技术制图字体》的规定。 3、尺寸注法要符合GB/T 4458.4-2003《机械制图尺寸注法》的规定。 二、在零件图上的公差注法 (一)线性尺寸公差的注法 在图样中标注线性尺寸公差的方法,常用的有标注公差带代号、标注极限偏差、同时标注公差带代号和极限偏差等三种形式。 1、标注公差带代号 随着公差与配合标准化工作的进展,对于采用标准公差的尺寸,可以直接标注公差带代号,这对于用量规(公差带的代号往往就是量规的代号)检验的场合十分简便。标注公差带代号对公差等级和配合性质的概念都比较明确,在图样中标注也简单。但缺点是具体的尺寸极限偏差不能直接看出。 (注意:当采用公差带代号标注线性尺寸的公差时,公差带的代号应注在基本尺寸的右边,如图2-160、图2-161)。 图2-160 注写公差带代号的公差注法(一) 图2-161 注写公差带代号的公差注法(二) 2、标注极限偏差

在基本尺寸后标注极限偏差的方法,尺寸的实际大小比较直观,为单件、小批生产所欢迎。至于标注极限偏差的具体方法,现说明如下: ①极限偏差数字的高度:GB/T 4458.5-2003仍规定极限偏差数字比基本尺寸的数字小一号,其优点是突出了基本尺寸,标注极限偏差所占地位较小。 ②极限偏差标注的位置:上偏差应注在基本尺寸数字的右上方,下偏差注在基本尺寸数字的右下方,并且下偏差的数字必须与基本尺寸数字注在同一底线上,如图2-162、图2-163。 图2-162 注写极限偏差的公差注法(一) 图2-163注写极限偏差的公差注法(二) ③在标注极限偏差时,上下偏差的小数点必须对齐,小数点后右端的“0”一般不予注出;如果为了使上、下偏差值的小数点后的位数相同,可以用“0”补齐,如图2-164。 图2-164 极限偏差的注法(一) ④当极限偏差中的某一偏差(上偏差或下偏差)为“零”时,用数字“0”标出,这个“0”为个位数,应与另一偏差(下偏差或上偏差)小数点前的个位数对齐,但“0”前不加符号“+”或“-”,后不加小数点,如图2-165。 图2-165 极限偏差的注法(二) ⑤当公差带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地配置,即上下偏差的绝对值相同时,极限偏差数字可以只注写一次,并应在极限偏差数字与基本尺寸之间注出符号“±”,且两者数字高度相同,如图2-166。 图2-166 极限偏差的注法(三)

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3、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l)在装配图中的标注 国家标准规定,在装配图上标注公差与配合时,配合代号一般用相结合的孔与轴的公差带代号组合表示,即在基本尺寸的后面将代号写成分数的形式,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轴的公差带代号。孔和轴的公差带代号分别由基本偏差代号与公差等级两部件组成。 也可以注写成Φ50H7/K6和Φ50F8/h7的形式。 当配合代号的分子中出现基孔制代号H,而分母中同时出现基轴制代号h 时,则称为基准件相互配合,如Φ50H7/K6,它既可以视为基孔制,也可视为基轴制,是一种最小间隙为零的间隙配合。如分子分母均无基准件代号,则属于某一孔公差带与某一轴公差带组成的配合.在装配图中公差号配合的标注见图8. (2)零件图中尺寸公差的标注 在零件图中尺寸公差的标注形式有三种:

l)在基本尺寸后面只标注公差带代号。公差带代号应注写在基本尺寸的右边,如图9 所示,这种标注形式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 2)在基本尺寸后面标注极限偏差、表示极限偏差的数字要比基本尺寸的数字小一号,如图9.b所示,偏差值一般要注写三位有效数字,上偏差注写在基本尺寸的右上力;下偏差应与基本尺寸注写在同一底线上。若其中有一个偏差值为零时,要以占位,并与上偏差或下偏差小数点前的个位数字对齐。如果上下偏差数值相同。符号相反,则应首先在基本尺寸的右边注上“士”号,再填写偏差数字,其高度与基本尺寸数字相同,如图10所示.这种标注形式适合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零件。 3)在基本尺寸的后面同时标注公差带代号和极限偏差数值,此时极限偏差数值应加括号,如图9c所示。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机械制图国标GB新旧对比

标准概括介绍: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变更 1.《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历史 我国《机械制图》标准的变更时间表 颁发时间主要内容颁发部门说明 1951年13项《工程制图》标准。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以第一角画法为我国《工程制图》的统一规则,从而扭转了我国机械图样中第一角和第三角画法并用的混乱状态。 1956年21项《机械制图》部颁标准。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属于前苏联的ΓOCT 体系。 1959年19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第一套国标)。国家科委 1970年修订了1959年的国家标准,共7项,在全国试行。中国科学院 1974年在1970年基础上扩充为10项,正式转正发布。原国家标准计量局1983~1984年17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原国家标准计量局1985年开始实施,这套标准是跟踪国际标准(ISO)的,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1993~2003年陆续修订1985年实施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绝大部分已与国际标准(ISO)接轨,1985年实施的17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有14项被取代。 2.新旧标准的对照 1985年实施标准与现行标准对照表 分类1985年实施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编号现行《机械制图》 国家标准编号现行《机械制图》 国家标准名称 基本规定GB/T 4457.1-1984 ※GB/T 14689-1993 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及格式 GB/T 4457.2-1984 ※GB/T 14690-1993 技术制图比例 GB/T 4457.3-1984 ※GB/T 14691-1993 技术制图字体 GB/T 4457.4-1984 ※GB/T 17450-1998 技术制图图线 GB/T 4457.4-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 GB/T 4457.5-1984 GB/T 17453-1998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面区域的表示法GB/T 4457.5-1984 机械制图剖面符号 基本表示法GB/T 4458.1-1984 ※GB/T 17451-1989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视图 GB/T 4458.1-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视图 GB/T 17452-1989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图 GB/T 4458.6-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图 GB/T 16675.1-1996 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法第1部分:图样画法 —— GB/T 4457.2-2003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指引线和基准线的基本规定 GB/T 4458.2-1984 ※GB/T 4458.2-2003 机械制图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 GB/T 4458.3-1984 GB/T 4458.3-1984 机械制图轴测图 GB/T 4458.4-1984 ※GB/T 4458.4-2003 机械制图尺寸注法

标准公差表经典.doc

标准公差表 线性和角度尺寸未注公差 根据国际标准,以下为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表。 这个未注公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尺寸。这些极限偏差适用于: ?线性尺寸:例如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径、距离、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 ?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标出角度值的角度尺寸,例如直角(90°); ?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不适用于:

?已有其他一般公差标准规定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括号内的参考尺寸; ?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 形状位置公差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夹具-刀具系统存在几何误差,以及加工中出现受力变形、热变形、振动和磨损等影响,使被加工零件的几何要素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这些误差包括尺寸偏差、形状误差(包括宏观几何误差、波度和表面粗糙度)及位置误差。 形状公差 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用形状公差带表达。形状公差带包括公差带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等四要素。 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6项。 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 定向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这类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3项。 定位公差 定位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这类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3项。 跳动公差 跳动公差是以特定的检测方式为依据而给定的公差项目。跳动公差可分为圆跳动与全跳动。零件的形位公差共14项,其中形状公差6个,位置公差8个,列于下表。 分类项 目 符号简要描述 形状公差直 线 度 直线度是表示零件 上的直线要素实际形 状保持理想直线的状 况。也就是通常所说 的平直程度。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 线对理想直线所允许 的最大变动量。也就 是在图样上所给定 的,用以限制实际线 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 动范围。 平 面 度 平面度是表示零件 的平面要素实际形 状,保持理想平面的 状况。也就是通常所 说的平整程度。 平面度公差是实际 表面对平面所允许的 最大变动量。也就是 在图样上给定的,用 以限制实际表面加工 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 围。 圆 度 圆度是表示零件上 圆的要素实际形状, 与其中心保持等距的 情况。即通常所说的 圆整程度。 圆度公差是在同一 截面上,实际圆对理 想圆所允许的最大变 分 类 项 目 符号简要描述 位 置 公 差 定 向 平 行 度 平行度是表示零 件上被测实际要素 相对于基准保持等 距离的状况。也就 是通常所说的保持 平行的程度。 平行度公差是: 被测要素的实际方 向,与基准相平行 的理想方向之间所 允许的最大变动 量。也就是图样上 所给出的,用以限 制被测实际要素偏 离平行方向所允许 的变动范围。 垂 直 度 垂直度是表示零 件上被测要素相对 于基准要素,保持 正确的90°夹角状 况。也就是通常所 说的两要素之间保 持正交的程度。 垂直度公差是: 被测要素的实际方 向,对于基准相垂 直的理想方向之 间,所允许的最大 变动量。也就是图 样上给出的,用以 限制被测实际要素 偏离垂直方向,所

机械制图 尺寸公差标注

第八节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GB/T ) 公差是反映对制造零件精度要求的,配合是反映相配零件之间存在的间隙或过盈情况的,即互相结合的松紧关系。所以,标注公差与配合是图样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图样中尺寸公差与配合公差的标注方法, 适用于机械图样中尺寸公差(线性尺寸公差和角度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标注方法。本标准从2003年12月1日实施,并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 一、基本要求 1、公差带的代号及公差等级的代号等要符合GB/T 1800《极限与配合基础》的规定。 2、字体的写法应符合GB/T 14691-1993《技术制图字体》的规定。 3、尺寸注法要符合GB/T 《机械制图尺寸注法》的规定。 二、在零件图上的公差注法 (一)线性尺寸公差的注法 在图样中标注线性尺寸公差的方法,常用的有标注公差带代号、标注极限偏差、同时标注公差带代号和极限偏差等三种形式。 1、标注公差带代号 随着公差与配合标准化工作的进展,对于采用标准公差的尺寸,可以直接标注公差带代号,这对于用量规(公差带的代号往往就是量规的代号)检验的场合十分简便。标注公差带代号对公差等级和配合性质的概念都比较明确,在图样中标注也简单。但缺点是具体的尺寸极限偏差不能直接看出。 (注意:当采用公差带代号标注线性尺寸的公差时,公差带的代号应注在基本尺寸的右边,如图2-160、图2-161)。 图2-160 注写公差带代号的公差注法(一) 图2-161 注写公差带代号的公差注法(二) 2、标注极限偏差 在基本尺寸后标注极限偏差的方法,尺寸的实际大小比较直观,为单件、小

批生产所欢迎。至于标注极限偏差的具体方法,现说明如下: ①极限偏差数字的高度:GB/T 仍规定极限偏差数字比基本尺寸的数字小一号,其优点是突出了基本尺寸,标注极限偏差所占地位较小。 ②极限偏差标注的位置:上偏差应注在基本尺寸数字的右上方,下偏差注在基本尺寸数字的右下方,并且下偏差的数字必须与基本尺寸数字注在同一底线上,如图2-162、图2-163。 图2-162 注写极限偏差的公差注法(一) 图2-163注写极限偏差的公差注法(二) ③在标注极限偏差时,上下偏差的小数点必须对齐,小数点后右端的“0”一般不予注出;如果为了使上、下偏差值的小数点后的位数相同,可以用“0”补齐,如图2-164。 图2-164 极限偏差的注法(一) ④当极限偏差中的某一偏差(上偏差或下偏差)为“零”时,用数字“0”标出,这个“0”为个位数,应与另一偏差(下偏差或上偏差)小数点前的个位数对齐,但“0”前不加符号“+”或“-”,后不加小数点,如图2-165。 图2-165 极限偏差的注法(二) ⑤当公差带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地配置,即上下偏差的绝对值相同时,极限偏差数字可以只注写一次,并应在极限偏差数字与基本尺寸之间注出符号“±”,且两者数字高度相同,如图2-166。 图2-166 极限偏差的注法(三) 3、同时标注公差带代号和极限偏差

常用公差极限尺寸及新旧公差对照

尺寸至500轴常用公差极限尺寸 直径c11 d7 d9 d11 e8 f7 f9 g6 h4 h6 h7 h8 h9 h11 j6 js7 Js9 k6 m6 n6 p6 s6 u6 0-3 -60 -120 -20 -30 -20 -45 -20 -80 -14 -28 -6 -16 -6 -31 -2 -8 -3 -6 -10 -14 -25 -60 +4 -2 ±5 ±12 +6 +8 +2 +10 +4 +12 +6 +20 +14 +24 +18 3-6 -70 -145 -30 -42 -30 -60 -30 -105 -20 -38 -10 -22 -10 -40 -4 -12 -4 -8 -12 -18 -30 -75 +5 -2 ±6 ±15 +9 +1 +12 +4 +16 +8 +20 +12 +27 +10 +31 +23 6-10 -80 -170 -40 -55 -40 -76 -40 -130 -25 -47 -13 -28 -13 -40 -5 -14 -4 -9 -15 -22 -36 -90 +7 -2 ±7 ±18 +10 +1 +15 +6 +19 +10 +24 +15 +32 +23 +37 +28 10-18 -95 -205 -50 -68 -50 -93 -50 -160 -32 -59 -16 -34 -16 -59 -6 -17 -5 -11 -18 -27 -43 -110 +8 -3 ±9 ±21 +12 +1 +18 +7 +23 +12 +29 +18 +30 +28 +44 +33 18-30 -110 -240 -65 -86 -65 -117 -65 -195 -40 -73 -20 -41 -20 -72 -7 -20 -6 -13 -21 -33 -52 -130 +9 -4 ±10 ±26 +15 +2 +21 +8 +28 +15 +35 +22 +48 +35 +54 +41 30-40 -120 -280 -80 -105 -80 -142 -80 -240 -50 -89 -25 -50 -25 -87 -9 -25 -7 -16 -25 -39 -62 -160 +11 -5 ±12 ±31 +18 +2 +25 +9 +33 +17 +42 +26 +50 +43 +61 +48 40-50 -130 -290 60-65 -140 -330 -100 -130 -100 -174 -100 -290 -60 -106 -30 -60 -30 -104 -10 -29 -8 -19 -30 -46 -74 -190 +12 -7 ±15 ±37 +21 +2 +30 +11 +39 +20 +51 +32 +72 +53 +76 +60 65-80 -150 -340 80-100 -170 -390 -120 -155 -120 -207 -120 -340 -72 -126 -36 -71 -36 -123 -12 -34 -10 -22 -35 -54 -87 -220 +13 -9 ±17 ±43 +25 +3 +35 +13 +45 +23 +59 +37 +78 +59 +86 +70 100-120 -180 -400 120-140 -200 -450 -145 -185 -145 -245 -145 -396 -85 -148 -43 -83 -432 -143 -14 -39 -12 -25 -40 -63 -100 -250 +14 -11 ±20 ±50 +28 +3 +40 +15 +52 +27 +68 +43 +93 +71 +106 +87 140-160 -210 -460 160-180 -230 -480 180-200 -240 -530 -170 -216 -170 -285 -170 -460 -100 -172 -50 -96 -50 -165 -15 -44 -14 -29 -46 -72 -115 -290 +16 -13 ±23 ±57 +33 +4 +46 +17 +60 +31 +79 +50 +101 +79 +121 +102 200-225 -260 -550 225-250 -280 -570 尺寸至500孔常用公差极限尺寸 直径C11 D9 D11 E8 F8 G7 H6 H7 H8 H9 H10 H11 JS7 JS9 K7 N7 P7 S7 U7 Z7 0-3 +120 +60 +45 +20 +80 +20 +28 +14 +20 +6 +12 +2 +6 +10 +14 +25 +40 +60 ±5 ±12 -10 -4 -14 -6 -16 -14 -24 -18 -28 -26 -36 3-6 +145 +70 +60 +30 +105 +30 +38 +14 +28 +10 +16 +4 +8 +12 +18 +30 +48 +75 ±6 ±15 +3 -9 -4 -16 -8 -20 -15 -27 -19 -31 -31 -43

国标自由公差表

自由公差 何谓自由尺寸公差? 旧国标(HG)159-59中,在基准件公差上,把精度等级分成12级。取自其中8、9两级精度基准件公差,称为自由尺寸公差。将偏差分为;单向(+)或(-)、双向(±)二种。 在自由尺寸公差的注解中提示; ①自由尺寸公差仅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 ②自由尺寸公差在工作图上不标注。 ③单向偏差对于轴用(-)号,对于孔、孔深、槽宽、螬深及槽 长用(+)号,其余均用双向正负偏差(±)。 ④不能纳入上述明确原则的自由尺寸,且有单向偏差要求时,设 计者应在工图中注出,否则按双向偏差制造。 修定后国标(GB)1800-79中,标准公差分20级。 即;IT01、IT0、IT1至IT18。IT表示标准公差,公差等级的代 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IT01至IT18等级依次降低。 并制定(GB)1804-79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规定有三条; ①规定的极限偏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可用于非切削加 工的尺寸, ②图样上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按本标准规定的系列,由相应的技 术文件作出具体规定。 ③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IT12至IT18。一般孔用H(+); 轴用h(-);长度用(±)? IT(即Js或js)。必要时,可不分孔、 轴或长度,均采用? IT(即Js或js)。 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尺寸分段 1.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GB/T1804-2000)(mm)

2.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GB/T1804-2000)mm 3.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GB/T1804-2000) 4.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K 4.1直线度和平面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4.2垂直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4.3对称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形位公差的代号及标注

形位公差的标注 (1)代号中的指引线前头与被测要素的连接方法 当被测要素为线或表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被测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见右图b;

当被测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前头可以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上,见右图c。 。 (2)基准要素连接的方法: 当基准要素为素线及表面时,基准符号应靠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基准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应与该尺寸线对齐,见下图b。 当基准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可以直接靠近公共轴线或中心线标注,见下图c。

(3)当基准符号不便直接与框格相连时,则采用基准代号标注,其标注方法与采用基准符号时基本相同,只是此时公差框格应为三格或多格,以填写基准代号的字母,见下图。 (4)当位置公差的两要素,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允许互换时,即为任选基准时,就不再画基准符号,两边都用箭头表示,见下图。

(5)当同一个被测要素有多项形位公差要求,其标注方法又是一致时,可以将这些框格画在一起,共用一根指引线箭头,见下图。 (6)若多个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形位公差(单项或多项)要求时,可以在从框格引出的指引线上绘制多个箭头并分别与各被测要素相连,见下图。

(7)如需给出被测要素任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时,其标注方法见图a。如不仅给出被测要素汪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还需给出被测要素全长(或整个要素)内的公差值,其标注方法见下图b。 8附加说明的标注 当形位公差有附加要求时,应在框格内的公差数值后加注有关符号,如表2所示。

标准公差表

标准公差表根据国际标准,以下为基本尺寸0-500mm,4-18级精度标

线性和角度尺寸未注公差 根据国际标准,以下为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表。 这个未注公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尺寸。这些极限偏差适 用于: ? 线性尺寸:例如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径、距离、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 ? 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标出角度值的角度尺寸,例如直角(90°); ? 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不适用于: ? 已有其他一般公差标准规定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 括号内的参考尺寸; ? 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

级)3°20'角度尺寸的长度按角度的短边长度确定,对于圆锥角按圆锥素线长度确定。 形状位置公差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夹具-刀具系统存在几何误差,以及加工中出现受力变形、热变形、振动和磨损等影响,使被加工零件的几何要素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这些误差包括尺寸偏差、形状误差(包括宏观几何误差、波度和表面粗糙度)及位置误差。 形状公差 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用形状公差带表达。形状公差带包括公差带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等四要素。 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6项。 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 定向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这类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3项。 定位公差 定位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这类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3项。 跳动公差 跳动公差是以特定的检测方式为依据而给定的公差项目。跳动公差可分为圆跳动与全跳动。 零件的形位公差共14项,其中形状公差6个,位置公差8个,列于下表。 分类项 目 符号简要描述 形状公差直 线 度 直线度是表示零件 上的直线要素实际形 状保持理想直线的状 况。也就是通常所说 的平直程度。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 分 类 项 目 符号简要描述 位 置 公 差 定 向 平 行 度 平行度是表示零 件上被测实际要素 相对于基准保持等 距离的状况。也就 是通常所说的保持 平行的程度。

cad尺寸标注大全.

机械设计中尺寸标注类知识,毕业前一定读懂它 1.轴套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 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

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粗糙度标注方法新旧标准对比总结

粗糙度标注方法新(06版)旧标准对比 1注意表面结构表示法所属标准化领域的变化 (2) 2注意表面结构符号分类的变化 (2) 3注意表面结构要求的标注 (3) 3.1图形符号的比例和尺寸 (3) 3.2 各项标注内容的注写位置 (3) 3.3 表面结构参数的表示 (4) 3.4表面纹理方向 (5) 3.5加工余量 (5) 4注意表面结构要求在文本中的表示 (5) 5注意表面结构要求在图样上的标注位置 (6) 6注意简化标注新规定 (7) 7注意传输带及评定长度的标注 (9) 8注意表面结构符号的标注方向 (9) 9标注要完整 (9) 10注意表面结构参数的含义 (9)

表面结构要求包括粗糙度、波纹度、原始轮廓等参数。其表示方法的标准是模具设计不可缺少的常用标准。作为规定表面结构标注方法重要基础性国家标准的GB/T131-1993《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标注》国家标准于2006年被修订为GB/T131-200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新版标准采用ISO 1302:2002《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英文版),共有11章及10个附录,分别对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方法作出了规定,适用于所有产品对表面结构有要求的标注。与原1993年版旧标准相比,技术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贯彻标准时需要加以注意。 1注意表面结构表示法所属标准化领域的变化 本次修订,将表面结构表示法从机械制图领域划归为产品几何技术规范领域。因此,标准名称由原来的《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标注》修改为《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将表面结构表示法所属标准化领域加以捋顺,有利于标准之间的相互协调。 2注意表面结构符号分类的变化 新版标准对表面结构图形符号的规定没有变化,但对表面结构图形符号的分类作了调整。1993年版对表面结构表示有粗糙度符号和粗糙度代号之称。其中,表示粗糙度的图形称为粗糙度符号;而粗糙度的符号和数字则统称为粗糙度代号。而新标准则一律称为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此外,新标准还对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进一步做了分类。分为基本图形符号、扩展图形符号、完整图形符号三种,并分别给出了各自的定义。其中,基本图形符号即1993版中所称的基本符号。新标准将原来的表示表面可以用任何方法获得的符号称为基本图形符号,将原来的表示表面可以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粗糙度的符号以及不允许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粗糙度的符号统称为扩展图形符号。而将原来在基本符号的长边上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的符号称为完整图形符号。图样及文件上所标柱的表面结构符号即是完整图形符号。但各种图形符号的含义没有变。新标准对表面结构符号的分类见表1。

标准公差表

标 准 公 差 表 根据国际标准,以下为基本尺寸0-500mm, 4-18级精度标准公差表。 注:基本尺寸小于1mm 时,无IT14至IT18。 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表 根据国际标准,以下为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表。 这个未注公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尺寸。这些极限偏差适用于: 线性尺寸:例如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径、距离、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 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标出角度值的角度尺寸,例如直角(90°); 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不适用于: 已有其他一般公差标准规定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括号内的参考尺寸; 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 基本尺寸 公差值 IT4 IT5 IT6 IT7 IT8 IT9 IT10 IT11 IT12 IT13 IT14 IT15 IT16 IT17 IT18 大于 到 μm mm - 3 3 4 6 10 14 2 5 40 60 0.10 0.14 0.25 0.40 0.60 1.0 1.4 3 6 4 5 8 12 18 30 48 75 0.12 0.18 0.30 0.48 0.75 1.2 1.8 6 10 4 6 9 15 22 36 58 90 0.15 0.22 0.36 0.58 0.90 1.5 2.2 10 18 5 8 11 18 2 7 43 70 110 0.1 8 0.27 0.43 0.70 1.10 1.8 2.7 18 30 6 9 13 21 33 52 84 130 0.21 0.33 0.52 0.84 1.30 2.1 3.3 30 50 7 11 16 25 39 62 100 160 0.25 0.39 0.62 1.00 1.60 2.5 3.9 50 80 8 13 19 30 46 74 120 190 0.30 0.46 0.74 1.20 1.90 3.0 4.6 80 120 10 15 22 35 54 87 140 220 0.35 0.54 0.87 1.40 2.20 3.5 5.4 120 180 12 18 25 40 63 100 160 250 0.40 0.63 1.00 1.60 2.50 4.0 6.3 180 250 14 20 29 46 72 115 185 290 0.46 0.72 1.15 1.85 2.90 4.6 7.2 250 315 16 23 32 52 81 130 210 320 0.52 0.81 1.30 2.10 3.20 5.2 8.1 315 400 18 25 36 57 89 140 230 360 0.57 0.89 1.40 2.30 3.60 5.7 8.9 400 500 20 27 40 63 97 155 250 400 0.63 0.97 1.55 2.50 4.00 6.3 9.7

CATIA 文字、尺寸与公差标注

CATIA文字、尺寸与公差标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CATIA三维模型尺寸的标注及CATIA二维图样中文字、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的标注,并给出了在CATIA软件中相关设置。 本标准适用于CATIA软件所建三维模型的尺寸标注和绘制的航空产品图样,其它产品的研发亦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31 机械制图表面粗糙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GB/T1182 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GB/T4458.4 机械制图尺寸注法 GB/T4458.5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 GB/T13319 形状和位置公差位置度公差 HB5859.1 飞机制图基本规定 HB××××.1-××××基于CATIA建模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HB××××-×××× CATIA制图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HB××××.1-××××《基于CATIA建模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确立以及下列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关联尺寸标注 associative dimensioning CATIA的一种尺寸标注功能。它把三维模型的尺寸实体与要标注尺寸的二维几何图形关联起来,可以使所标注的尺寸值随三维模型尺寸实体的改变而自动更新,反之亦然。与之相反的非相关尺寸标注(non-associative dimensioning)则所标注的尺寸不建立关联,三维模型尺寸实体与二维几何图形关联不发生相互影响。 3.2 注释 annotation 在CATIA生成的二维图样上标注文字说明、专用符号或标记等的操作,并把标注内容布置于适当的位置。 3.3 自动标注尺寸 automatic dimensioning CATIA的一种尺寸标注功能。它能够按一定的格式自动排列图形的尺寸,并自动标注尺寸线、箭头和尺寸数字,并且用户可进行调整。 3.4 缺省值 default

根据国际标准尺寸公差表

根据国际标准,以下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表。 这个线性尺寸未注公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尺寸。这些极限偏差适用于非配合尺寸。 表1 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120 >120~400 >400~1 000 >1000~2000 >2000~4000 f(精密级) ±0.05 ±0.05 ±0.1 ±0.15 ±0.2 ±0.3 ±0.5 - m(中等级) ±0.1 ±0.1 ±0.2 ±0.3 ±0.5 ±0.8 ±1.2 ±2 c(粗糙级) ±0.2 ±0.3 ±0.5 ±0.8 ±1.2 ±2 ±3 ±4 v(最粗级) - ±0.5 ±1 ±1.5 ±2.5 ±4 ±6 ±8 表2 倒圆半径与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 f(精密级) ±0.2 ±0.5 ±1 ±2 m(中等级) c(粗糙级) ±0.4 ±1 ±2 ±4 v(最粗级) (GB/T1804-2000)线形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120 >120~400 >4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精密f ±0.05 ±0.05 ±0.1 ±0.15 ±0.2 ±0.3 ±0.5 中等m ±0.1 ±0.1 ±0.2 ±0.3 ±0.5 ±0.8 ±1.2 ±2 粗糙c ±0.2 ±0.3 ±0.5 ±0.8 ±1.2 ±2 ±3 ±4 最粗v ±0.5 ±1 ±1.5 ±2.5 ±4 ±6 ±8 (GB/T1804-2000)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 精密f ±0.2 ±0.5 ±1 ±2 中等m 粗糙c ±0.4 ±1 ±2 ±4 最粗v 注: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的含义参见GB/T6403.4 (GB/1804-2000)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长度分段 ~10 >10~50 >50~120 >120~400 >400 精密 f ±1° ±30′ ±20′ ±10′ ±5′ 中等m 粗糙c ±1°30′ ±1° ±30′ ±15′ ±10′ 最粗v ±3° ±2° ±1° ±30′ ±20′ (GB/T1184-1996)直线度和平面度的未注公差值 公差等级基本长度范围 ≤10 >10~30 >30~100 >100~300 >300~1000 >1000~

最新形位公差对照表

公差/值(tolerance/value) ['t?l?r?ns] ['v?lju:] 基本尺寸(basic size) ['beisik] 偏差(deviation) [,di:vi'ei??n] 上/下偏差(upper/lower deviation) ['?p?] ['l?u?] 配合/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fit/clearance fit/interference fit/ transition fits) ['fit] ['kli?r?ns] [,int?'fi?r?ns] [tr?n'si??n, -'zi??n, trɑ:n-] 单/双边公差(unilateral/bilateral tolerance) [,ju:ni'l?t?r?l] [,bai'l?t?r?l] 标准/精度公差(standard/ precision tolerance) ['st?nd?d] [pri'si??n] 基准/特征/点/线/平面/轴线(datum/feature/point/line/ plane/axis) ['deit?m] ['fi:t??] [p?int] [plein] ['?ksis] 最大/小材料状态(M/LMC=maximum/least material condition) ['m?ksim?m] [li:st] [m?'ti?ri?l] [k?n'di??n] 理论正确尺寸(theoretical size ) [,θi?'retik?l, ,θi:?-] 基本尺寸(basic dimension) [di'men??n] 直径/半径(diameter/radius) [dai'?mit?] ['reidi?s] 直线度(straightness) ['streitnis] 平面度(flatness) ['fl?tnis] 圆度(circularity) [,s?:kju'l?r?ti] 圆柱度(cylindricity) 线轮廓度(profile of a line) ['pr?ufail] 面轮廓度(profile of a surface) ['s?:fis] 表面;表层;外观['pr?ufail]轮廓;外形定向公差(orientation tolerance) [,?:rien'tei??n, ?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