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高考语文热身考试试卷

浙江省台州市高考语文热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匠人虽比诗人身份低,但亦绝不可少。

②他要有匠人的手腕,又要有诗人的心灵。

③凡是艺术家都须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

④只有诗人的妙语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创作也难以尽善尽美。

⑤只有匠人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语,固不能有创作。

⑥妙语来自性灵,手腕则可以模仿。

A . ③②⑤④⑥①

B . ①③②⑤④⑥

C . ③①②⑤④⑥

D . ①③②⑥⑤④.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俄罗斯面粉具有营养价值高、口感好、无添加剂等优势,很受中国消费者青睐。卢布大幅贬值,导致俄罗斯面粉进口价格下降了3成,刺激了俄罗斯进口面粉大幅增长。

B . 一个研究小组日前研发出一种利用声音把癌细胞从循环的血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这种方法,或许能让未来的医生轻松地诊断癌症,预判癌症病情,治疗癌症病人。

C . 印度北方邦首府勒克瑙市警察局近日宣布,他们将会对一些非法聚集的暴民使用警方所配备的辣椒喷雾无人机进行驱散。

D . 湖口县供电公司近年来投资近亿元,对农村配电网进行了改造更新,改造10千伏线路35.95千米,新建

低压线路。135.65千米,受惠于6万多个农村家庭。

3. (2分)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宽容失败与追求成功是辩证统一的。①___________对失败足够宽容,提供给运动员更好的成长环境,他们②___________可能轻装上阵,冲击更好成绩。“超级丹”在近日的访谈中表示,很多名将参加奥运发挥失常,正是③___________给自己的包袱太大。④___________,奥运场上有太多意外存在,以此为唯一的评判标准不完全客观,压力过大只会起到反作用。一个国家,⑤___________她的人民获得了自然生成的大国心态时,才是真正的大国。追求成功同时宽容失败的成熟心态,⑥___________局限于奥运赛场上。

A . A

B . B

C . C

D . D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8分)

4. (11分) (2017高三下·北京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条与鲸鱼有关的新闻,刺痛了所有人的双眼。在挪威西部海岸,人们发现了一条巨大的鲸鱼,搁浅在海岸的沙滩上。当地科学家赶到现场时,这头痛苦的鲸鱼已经无法挽救,只能对其实施安乐死。然而在对鲸鱼进行解剖,以探究搁浅的原因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这条鲸鱼的胃里没有一点儿食物,却被30个塑料袋塞满,其中最长的塑料袋,长度甚至达到了2米半!

除了鲸鱼这种体型大、靠吃浮游生物为生、一不小心就吞一堆塑料袋的生物之外,其他海洋生物也深受困扰,

比如好奇心很重的海豚,和眼神不好、爱吃水母的海龟,等等。绿色和平组织2016年8月25日发表报告指出,全世界每秒钟有超过200公斤塑料被倾倒入海洋,累计每年有超过800万吨塑料留在海洋当中。

马里亚纳海沟,是人类栖居的地球上最深远的神秘之域。这个深度达10911米的深海海沟,比陆地表面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都要多出2000余米。这里距离我们人类生存的世界太过遥远,因此一直被认为是地球上最神秘的一片“净土”。然而科学家们最新的研究结果却表明:在马里亚纳海沟深处的生物体内,竟然发现了早已被禁止使用的化工原料——PCBs(多氯联苯)。

多氯联苯,由于稳定的化学性质、良好的耐热性及电绝缘性能,自二十世纪初被人工合成后,广泛应用于工业制成品。但也正由于它具有的特性,所以无法被大自然降解,只能通过焚化、辐照、化学降解等会产生二次环境污染的方式进行分解处理。更为重要的是,多氯联苯是一种致癌物,1968年及1979年,日本及台湾分别出现因多氯联苯污染米糠油而导致的大规模人类中毒和死亡事件,这两起事件和“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一起,位列“二十世纪十大环境污染公害事件”。

多氯联苯容易累积在脂肪组织,造成脑部、皮肤及内脏的疾病,并影响神经、生殖及免疫系统,会导致人体数十种以上的病变,且会经由母体胎盘或哺乳传给下一代。孩子在长大之后,则可能出现智力与体力发展迟缓等现象。绝大多数的受害者历经数十年,身上仍残留排不出去的毒素。

科学家们认为,这次发现的多氯联苯残留,很可能是随着动物尸体以及一些塑料垃圾漂流并沉到了海沟深处。而很多生物在觅食时又会吃掉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而科研人员从深达10047米的克马德克海沟(Kermadec Trench)的深海生物体里,也发现了同样由人类合成的化学物质残留。这两个海沟之间的距离,超过了7000公里。

材料二:

意大利机器人“Dustbot”其实是个分类回收垃圾桶。它虽然长得很萌,行为却是很严谨的。意大利的垃圾分4类:玻璃、塑料、纸张和厨余。如果你一不小心放错了类,是会被Dustbot拒收的。

当然,Dustbot只是一个尝试性产品,最初设计的目的是到那些卡车去不了的小巷子里收集垃圾。2009年在意大利投放试用的也只有两台而已。两年过去了,Dustbot的故事再无下文,垃圾分类仍然是耗时耗力的巨大工程。

事实上,世界各国在处理垃圾、尤其是垃圾分类上所做出的努力远远不止研发一个机器人这么简单,更庞大的系统比比皆是。譬如,在斯德哥尔摩的汉马贝滨海新城(Hammarby),垃圾筒简直是无底洞——无论你扔进去多少垃圾,都不会满溢。而且,就算你在垃圾筒旁蹲守上一年,也逮不住一个收垃圾的人。原来,此区采用的是垃圾地

下自动收集系统,类似一个巨大的地下吸尘器,垃圾们在“吸管”中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奔向垃圾收集站,速度媲美地铁。

与传统方式相比,这套垃圾自动收集系统效率更高:在垃圾量正常的情况下,用传统方式收集垃圾需要用150个小时,而垃圾自动收集系统仅需1.4小时,其效率是传统方式的100多倍。当垃圾量多时,这套系统的优势更加明显,1小时就能处理传统方式耗时400小时才能处理的垃圾。

当然,这套系统是完全建立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的。只有垃圾在投放时分类明确,系统对垃圾的后期处理才能高效。事实上,瑞典传统垃圾分类为14类,而自动收集系统的分类则为7类。

说到垃圾分类的源头——民众自发分类投放,日本堪称世界上规则最为严苛的国家。整个分类系统令人叹为观止:基础分类为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类、有害类,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分类,每个子分类又继续分为孙分类……简直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例如横滨市,垃圾类别为10类,政府给每个市民发了长达27页的手册,其条款有518项之多:口红属“可燃物”,用完的口红管则属“小金属物”;袜子一只属“可燃物”,两只且“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则属“旧衣料”;领带“洗过、晾干”才属“旧衣料”,否则又是“可燃物”……这还不算烦,德岛县上胜町的垃圾细分到44类,保证你每扔一次垃圾,都要受到极高的智力挑战。

材料三:

垃圾分类除了要有“不放错”的智慧,还需要一点“不怕麻烦”的精神。就厨余垃圾的回收来说,很多人习惯用塑料袋把垃圾装起来,整袋扔进垃圾桶……请注意,塑料袋不属于厨余垃圾,装厨余垃圾最好使用容易自然降解的废纸,或者将垃圾倒进垃圾桶,装垃圾的袋请转身放进可回收垃圾桶。

那些可回收的废纸,往往也不能简单地扔进垃圾桶。例如我们常见的像利乐包装这样的装牛奶的纸盒和纸袋,里面残留的液体会对垃圾回收造成很大影响。在日本,人们通常会把它洗净、晒干、压扁才能作为可回收垃圾。回收后的利乐包装可以做成文具、桌椅和建筑材料等,用途多多。如果这些包装混着各种牛奶、饮料、油污,增大回收成本、降低利用率不说,简直就是断送了这些“宝贝”重获新生的前程。

还有一类我们不太喜欢的“日常用品”的再回收过程也有点繁琐,那就是药品。在德国,过期药品的分类非常严格,纸盒、玻璃瓶等包装可以回收,放入黄色可回收垃圾桶;过期药品捣碎用纸包好,放入灰色特殊处理垃圾桶,专门销毁。所以,过期药品属于特殊垃圾,整瓶扔进一个垃圾桶也是一种分类不当的行为。此外,有些垃圾出于卫生方面的原因,也需要格外注意,例如用过的卫生巾、宠物草垫、膏药、绷带、止血塞、动物粪便、药棉和药棉棉杆、尿布。如果随意丢弃,它们散发到空气中的各种病原生物、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简直就是低等级的定时“生化武器”,可能危害人民的健康。

说了这么多,虽然听上去有些麻烦,其实都是些举手之劳。垃圾分类并不仅仅是贴在墙上的口号,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改变可以从小事做起,从简单做起。下次,当你手中出现一件需要扔弃的垃圾,多花两秒想想它应该放在哪里,哪怕只是把干的垃圾和“汤汤水水”的垃圾分开,也会有利于变废为宝。

(1)

下列对于材料一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很多海洋生物诸如鲸鱼深受塑料以及其他人类废弃物的困扰。

B . 多氯联苯无法被大自然降解,目前的分解处理法必然会污染环境。

C . 克马德克海沟发现的多氯联苯残留是海洋生态循环恶化所致。

D . 人类对海洋的污染有可能超乎我们的认知,甚而危及人类自身。

(2)

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 世界上很多国家在推行垃圾分类和处理上已经做出了各种探索和努力。

B . 意大利机器人Dustbot的故事再无下文,可见当初的设计理念是错误的。

C . 汉马贝滨海新城的垃圾桶简直是无底洞,是因为其垃圾收集站足够庞大。

D . 日本的垃圾回收做得很好,是因为其民众的智力水平能够应对规则的挑战。

(3)

下列最适合做材料三的标题的一项是()

A . 垃圾分类智慧多

B . 垃圾分类有点“繁”

C . 为了资源和环境

D . 垃圾分类的方法

(4)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对垃圾进行科学分类处理的好处。

5. (9分) (2019高一上·四川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926年出生于天津的于敏,自谓青少年时代在一种“亡国奴的屈辱”中度过。内向、好静思的他,喜欢科学,而且对科学有一种特殊的寄托。1949年他以北京大学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考取研究生,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被我国核物理学家彭桓武和钱三强所器重,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1960年12月,我国作出部署,集中攻关原子弹,并先行一步对氢弹作理论探索。翌年1月,钱三强请于敏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氢弹虽然以原子弹为基础,但其理论基础和材料结构比原子弹复杂得多。

于敏喜欢做基础研究,自认为不适合从事研制氢弹这种大系统科学工程。不过,他没有犹豫,“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后来说。

于敏带领30多名青年科研人员组成的氢弹预研小组,从基本物理学原理出发,凭借一张桌子、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一台简易的104型电子管计算机,以自强不息的信念,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不仅解决了大量基础研究问题,而且探索出设计氢弹的途径,为氢弹原理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氢弹研制进入冲刺阶段。1965年1月,于敏和邓稼先、周光召等科学家一起,向氢弹原理的突破发起总攻。1965年9月底,于敏带领一批年轻人前往上海,利用华东计算所J501计算机对氢弹原理作进一步探索。他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形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当他将整理出来的方案向大家报告时,群情激奋,高呼“老于请客!”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又成功进行了全威力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爆炸威力同于敏计算的结果一致。试验成功的那天晚上,于敏“睡得很踏实”。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时7年3个月,苏联为6年3个月,英国为4年7个月,法国为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西方科学家评论:“中国闪电般的进步,对西方来说,是神话般的不可思议……”

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于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称呼,于敏婉拒了:“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

氢弹技术突破后,于敏曾想过离开,回到自己喜欢的基础研究,但最终还是留了下来。他认为,第一代热核武

器虽然解决了有无问题,但性能还需提高。于是,他把后半生献给了我国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以及其他核武器研制工作,并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于敏曾经直言,“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这位喜欢古诗词的科学家,向往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和“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仰慕文天祥威武不屈和“留取丹心照汗青”,教会孙子的第一首古诗词是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正如他心目中的这些英雄,于敏在事业上鞠躬尽瘁,在科学上唯实不唯上。与于敏共事三十余年的邓稼先曾说:“于敏是很有骨气的人。他坚持真理,从不说假话。”毕生信奉“宁静以致远”的于敏,如此解释他心中的那片宁静:“所谓宁静,对于一个科学家,就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始终保持严格的科学精神。”

于敏的一生,完美地诠释了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今年1月,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于”的于敏去世。老于走了,但这种情怀和精神永远地留了下来。

(摘自《于敏:“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光明日报》2019年9月19日第4版)

相关链接:

①“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这是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事业重要奠基人于敏的自白。

②1966年12月28日,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为确保能拿到测试结果,试验前于敏顶着戈壁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刺骨严寒,半夜爬上102米的铁塔顶端,检查和校正测试项目屏蔽体的摆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于敏喜欢做基础理论研究,他并不适合从事研制氢弹这种大系统科学工程。

B . 于敏团队花费四年时间研究解决基础问题,为氢弹原理试验成功奠定基础。

C . 氢弹设计方案的形成,既离不开团队的力量,更离不开于敏的带领和贡献。

D . 婉拒“氢弹之父”称呼,因为于敏认为这是团队的成绩,表现其谦虚淡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于敏好静思,喜欢科学,物理成绩优异,这是他研制氢弹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B . 氢弹研究条件落后却取得神话般的进步,说明我国科学家比外国科学家更优秀。

C . 喜欢基础研究,却把一生都奉献给核武器研制,民族情感是于敏的精神动力。

D . 中华古诗词给了于敏精神养分,在古代英雄身上他学到了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

(3)简要概括于敏身上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的具体表现。

6. (18分)(2016·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猴票她爹”——黄永玉

在收藏界,人人知道这样一个“神话”:1980 年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一枚生肖邮票——《庚申年》金猴邮票,单枚面值只有 8 分钱,如今市场价值已经上涨了近 20 万倍,整版(80 枚)接近 150 万元。这枚邮票的创作者就是著名画家黄永玉。

人们把黄永玉称作“猴票之父”,他闻知哈哈大笑,顽心立起,改为“猴票她爹”。

1979 年春节期间,时任邮票发行局邮票设计师邵柏林去看望老师黄永玉,并请他画一套动物邮票。邵柏林回忆说:“黄先生是位爱国的、有良心的艺术家。1955年,周总理派人把他从香港接回来,在中央美院任教。那时,黄先生和董希文、李可染等我的许多老师住在北京的大雅宝胡同,我常拿着画稿去听取老师们的意见。我尊黄先生为师,黄先生拿我当朋友。‘文革’时,黄先生遭难,搬到了北京站附近的罐儿胡同的一个旮旯里,用他自己的话说:‘鬼都不敢登门了。’但我照常去看望他。他说:‘朋友里有胆子到被打翻的巢里来看我的,邵氏夫妇是其中之一。’有这层“牢靠的友谊”,邵柏林 1979 年拜访时,黄永玉一口答应。“画什么呢?黄老想了好几天,把曾经日夜陪伴他的伊喔画了出来,以示怀念。伊喔是一只猴子。上世纪 70 年代一位朋友送的。他很喜欢这只猴子,无论去哪儿,伊喔都会趴在他的肩头,形影不离。”伊喔在黄永玉家里“显示出其祖先大闹天宫的本事”,在画室里肆无忌惮地拉屎、撒尿,弄得谁都不愿意进画室;把牙膏、颜料挤出来抹在脸上,弄得满脸花。但黄永玉没有嫌弃它,常带它到附近的公园晨练。

伊喔画好后,黄永玉叫邵柏林来取画稿。“看着画上毛发清晰、充满灵性又非常可爱的猴子,邵柏林想,第二年是猴年,就把它作为第一枚生肖邮票的原稿吧!”高山说。最终,中国生肖邮票的开山之作《庚申年》猴票于 1980 年 2 月 15 日(除夕)面世。

2014 年底,第四轮生肖猴票的设计提上日程。2015 年春天,高山带领邮票编辑团队来到黄永玉家。“见到我们,黄永玉招呼老朋友似的,让我们都坐下,他自己也习惯性地拿起烟斗,刚要往嘴上放,看到女儿,便呵呵一笑,又放下了。”

过了几天,黄永玉的女儿收到了猴票设计合同的电子版本,但黄永玉觉得,合同看似周全,措辞却不对他的口味,于是又把高山等人叫到家里。高山一行赶过来时,发现黄永玉正在看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黄永玉很喜欢看,看完了再说合同:“恕我直言,这份合同,满篇‘必须’‘否则’,连个‘请’字都看不到。其实稿费、原稿都不是问题,都可以按你们的规矩来,只是这些字眼看得我极不舒服,似乎没有体现对设计者的尊重嘛!”高山马上认错,黄永玉诙谐地说:“没事,回去修改一下。虽然今天没领证,手还是可以牵下的。”说着,把已经画好的初稿拿了出来,请高山等人过目。4 人围到黄永玉身边,只见画上的猴子一手托着一只鲜嫩粉红的寿桃,另一只手抓着桃树枝,尾巴卷在树枝上。眼睛眯缝着,嘴巴笑成一道曲线,顽皮又开怀。

按前三轮生肖邮票发行规律,第一轮一枚,第二轮两枚,第三轮一枚,第四轮应为两枚。高山向黄永玉建议:“让第四轮的猴子和第一轮的猴子结合—下,大猴子抱一个小猴子,小猴子的神态和第一轮的猴子相似。”黄永玉闻言,放声而笑:“好主意!不过不应是一只猴子,是一边抱一只。”于是提笔就画了起来,边画边笑着说:“国家放开二孩政策了,画两只合法合理又合情喽!”

2015 年 8 月 6 日,《丙申年》邮票开机仪式在北京的邮票印刷局举行。由于是夏天,其他几位嘉宾都穿着白衬衣,唯有黄永玉不仅穿了蓝色休闲西服,还打上了蓝色领带,正式又时髦。走到印1980 年猴票的机器前,黄永玉饶有兴致地跟它合影。这张合影,跨越了 36 年时光。

设计第四轮猴年邮票时,黄永玉已经 92 岁了。他出生于湖南常德,半岁时随父母回到凤凰老家。湘西多山,湘西人的性格多有棱角,又充满冒险精神;湘西壮美,湘西又闭塞,背井离乡去闯荡,成了生存的需要。

黄永玉离开湘西,到陈嘉庚在厦门创办的集美学校读初中。他喜欢去学校图书馆看书,常在中午关门时被锁在里面,索性躺在过道的地毯上读起来。他自学木刻,14 岁那年已是东南木刻协会的会员。离开集美学校后,他当过战地服务团团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等,流离在福建、江西等地,以木刻和绘画为生。“我这一辈子也没向谁学过什么东西,”黄永玉后来回忆说,“是在谋生中锻炼出来的。”

1948 年,24 岁的黄永玉来到香港,任《大公报》临时美术编辑,与金庸、梁羽生成了同事。1956年,黄永玉出版《黄永玉木刻集》,其代表作《春潮》《阿诗玛》轰动了中国画坛。“文革”时期,黄永玉被迫住在一间连窗户都没有的小屋里,光线很暗,他就在墙上画了一扇窗户,窗外画满了迎春花。

黄永玉告诉高山,他现在的生活中,“写作第一,雕塑第二,版画第三,绘画排第四”。他正在写一部已经断断续续写了 70年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黄永玉说:“画画和写文章,对我来讲,都没有受过训练。没有受过训练有它的缺点,缺点恰好成为风格。我没有严格管教的老师,所以比较自在。”

好友汪曾祺曾说:“永玉是有丰富生活的,他从小到大的经历,都是我们无法梦见的故事。他特殊的好记‘忆’,

对事物过目不忘的感受,是他不竭的创作源泉。”

(选自《环球人物》)

相关链接

①国画、油画、版画、漫画、木刻、雕塑、散文、小说、诗歌、杂文、十八般武艺,几乎无所不能,无所不精。黄永玉的艺术天才令人欣羡。就连他最心悦诚服的表叔沈从文也这样说他:“黄永玉这个人很聪明,画画写文章靠的是自学,他的风格很独特,变化也多。”(《趣记黄永玉》)

②文革开始后,黄永玉执意要回北京,这样的境遇下,黄太太所有的抱怨和辛酸只成了一句话“唉,那时叫你不要回来你都不相信!”然而黄永玉的回答是:“不是这样的,将来不会永远这样的!”

现在的黄永玉,在意大利、北京、香港和湘西的故乡凤凰游走,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故居隔壁,就是他的别墅。北京数十亩占地的“万荷堂”里有他的狗和满堂的荷叶荷花,愈老愈纯真的老人,感受着童年般的快乐。

“如果我死了,我的墓碑上应该刻这几个字:爱、怜悯、感恩。”

(选自《南方人物周刊》)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作者用生动的笔触记叙了“文革”期间邵柏林夫妇看望黄永玉的事情,主要是为了表现邵氏夫妇的善良和重情重义。

B . 猴票设计合同中满篇的“必须”“否则”,一个“请”字也没有,没有体现对设计者的尊重,这让黄永玉很不舒服。

C . 湘西的壮美闭塞,让湘西人的性格多有棱角,又充满冒险精神,因此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常常背井离乡去闯荡。

D . 《丙申年》猴票开机仪式上,黄永玉不顾夏日炎炎着一身正装,显示了他对邮票的珍视,这让其他几位嘉宾敬佩。

E . 这篇传记在展现黄永玉丰富生活时,既有很概括地叙述生活的过程,又有很细致的生活细节描写,写法颇具特色。

(2)

《庚申年》金猴邮票和《丙申年》猴票是如何诞生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

文中多处引用了别人评价黄永玉的话,这些引用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

沈从文在《从文自传》中说到:“应当去读那本色香具备内容充实用人事写成的大书”。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本文具体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 (11分) (2019高一下·桂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锷,字昆吾,太原人。始隶湖南团练府为裨将,嗣曹王皋为团练使,俾锷诱降武冈叛将王国良,以功擢邵州刺史。皋之节度江西也,李希烈南侵,皋与锷兵三千,使屯寻阳,而皋全军临九江,袭蕲州,尽以众渡,乃表锷为江州刺史。锷小心善刺军中情伪事无巨细皋悉知之因推以腹心虽家人燕居或预焉。皋攻安州,使伊慎围之,贼惧,而遣锷入城约降,使杀不从者以出。翌日城开,慎以贼降乃己功,不下锷,锷称疾避之。从皋朝京师,皋奏锷文用虽不足,而他可试。德宗擢为鸿胪少卿。先是,天宝末,西域朝贡酋长及安西、北庭校吏岁集京师者数千人,陇右既陷,不得归,皆仰禀鸿胪礼宾,月四万缗,凡四十年。至是,锷悉籍名王以下四千人,蓄马二千,奏皆停给。宰相李泌尽以隶左右神策军,以酋长署牙将,岁省五十万缗。帝嘉其功,迁岭南节度使。诸番舶至,尽有其税,于是财蓄不资。日十余艘载犀象珠贝,与商贾杂出于境。数年,京师权家无不富锷之财。进兼太子太傅,徙河东。河东自范希朝讨镇无功,兵才三万,骑六百,府库残耗。锷补完啬费,未几,兵至五万,骑五千,财用丰余。锷自见居财多,且惧谤,纳钱二千万。李绛奏曰:“锷虽有劳,然佥望不属,恐天下议以为宰相可市而取。”不听。卒。子稷,历鸿胪少卿。锷在番,稷常留京师,视势力高下以纳资焉。长庆二年,用稷为德州刺史,悉金宝、媵侍以行。节度使李全略利其货,因军乱杀稷,纳其女为媵。

(《新唐书·列传九十五》)

(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锷小心善刺/军中情伪事/无巨细/皋悉知之因/推以腹心/虽家人燕居/或预焉

B . 锷小心/善刺军中情伪/事无巨细/皋悉知之/因推以腹心/虽家人燕居或预焉

C . 锷小心善刺/军中情伪/事无巨细/皋悉知之/因推以腹心/虽家人燕居/或预焉

D . 锷小心/善刺军中情伪事/无巨细/皋悉知之因/推以腹心/虽家人燕居或预焉

(2)对下列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裨将”,在古代是“副将”的意思,“裨”,古代次等的礼服。

B . “节度”,管辖、治理。唐朝设置的节度使,是集地方军政大权的官职。

C . “鸿胪”,官职名,专管朝廷庆贺吊丧赞导之礼,汉武帝时始称。

D . “缗”,本义是计量金银的单位,在本文中是穿铜钱用的绳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王锷屡立战功,却不争功。王锷先后在平定王国良叛变、李希烈南侵中建立勋业;面对伊慎贪功的言行,王锷称病回避。

B . 王锷精明能干,善于理财。任鸿胪少卿时,他成功协助李泌处理天宝年间数千外宾陈案,每年为国家节省五十万缗开支。

C . 王锷聚敛财富,沦为贪官。在岭南节度使任上,王锷广征诸国船舶之税,中饱私囊,利用职权,贿赂权贵。

D . 王锷受到弹劾,祸及子女。他因财多惧谤,讨好朝廷,献出家财两千万缗,但仍受到弹劾,儿子王稷最终也因财货被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是,锷悉籍名王以下四千人,蓄马二千,奏皆停给。

②锷虽有劳,然佥望不属,恐天下议以为宰相可市而取。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8. (7分) (2019高二上·罗湖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诸将五首(其五)①

杜甫

锦江②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

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

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

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

【注】①杜甫客寓成都时,曾入严武(即严仆射)幕府,得到了关怀和帮助。严死不久,他离开成都,滞留巫峡写下此诗。②锦江:代指成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诗人离开成都草堂时,虽然已入夏令,而“锦江春色”仿佛就在眼前。“锦江春色”因“逐人来”三字更具人格化的艺术效果。

B . 第二句诗人顿觉“万壑”生“哀”,主要是因为此时巫峡正值秋季,诗人又处于流离漂泊之中。

C . 颈联写了严武镇蜀业绩。上句写“主恩”宠之隆,严武剖符“持节”,下句写严武的儒将风度。

D . 全诗以景语起笔,以所忆内容承接,以超出常人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作结。

(2)中间两联,诗人用追“忆”的形式娓娓道出,试分析这两联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五、默写 (共1题;共6分)

9. (6分) (2016高二下·包头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人应该接受苦难的磨砺,这种磨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②论及“学”与“思”的问题,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

③《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先是一般地通晓知识,然后是喜欢上学习,最后则把学习当作乐趣。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10. (5分)为倡导全民阅读,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请你拟写一则全民阅读倡议书,不

用出现标题、称呼语、日期和落款。要求紧扣主题,语言连贯、得体,有文采,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

11. (5分) (2016高二上·武汉期中) 下面是一幅漫画《包装》,请描述画面要素,并说明漫画所包含的寓意。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20高三上·惠州月考)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同是“低头”,却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人生状态,请结合两幅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8分)

4-1、

4-2、

4-3、

4-4、

5-1、

5-2、

5-3、

6-1、

6-2、

6-3、

6-4、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1、

7-2、

7-3、

7-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8-1、

8-2、

五、默写 (共1题;共6分)

9-1、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10-1、

11-1、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