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概述课程教学设计

新能源汽车电池概述课程教学设计
新能源汽车电池概述课程教学设计

新能源汽车电池概述课程教学设计

一、任务引入

(时间: 5分钟)

【知识回顾】

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及分类。

2.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

3.各种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任务分析】

新能源汽车,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那么,为什么要推广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指的是什么?哪些又能够被称为汽车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有哪些类型?

【目标要求】

1.了解电池的类型;

2.掌握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3.知道电动汽车对电池的要求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展示教具;学生活动:体会场景,感知实物。

二、知识准备

(时间:30 分钟)

【相关知识】

1.导入新课

与内燃机汽车上的常用蓄电池不同,在电动汽车上,动力电池组必须是具有强大能量的动力电源,除了作为驱动动力能源外,还要向空调系统、动力转向系统等提供电力能源。另一方面,电动汽车上的电池还要为照明系统、信号系统、刮水器以及车载娱乐和通信设备等装备提供低压电源。下面我们一起进入电池概述的学习。

2.讲授新知识

引导问题 1:什么是动力电池?汽车上的动力电池有哪些类型?

教学开展:采用图片展示介绍不同的车用电池,并结合生活中常见电池作为实例大致介绍各种类型的电池。

一、车用电池的类型

1、常见车用动力电池:蓄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飞轮电池等

2、按工作原理分

(1)化学电池:化学电池是利用物质的化学反应发电。

按工作性质分为原电池、蓄电池、燃料电池和储备电池。

(2)物理电池:利用光、热、物理吸附等物理能量发电的电池,如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飞轮电池等。

(3)生物电池:利用生物化学反应发电的电池,如微生物电池、酶电池、生物太阳电池等。

教学开展:练习环节,收集不同类型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属于哪种类型的的电池,可采取互动抢答的方式。

引导问题 2:如何衡量电池的工作能力,有何指标?

教学开展:本节内容为本次课的重难点,采用自学讲解加练习的方法进行突破,先引设置问题导学生自学并找到不懂的地方提吃疑问,答疑后进行练习。

二、电池的工作原理

电池由电极(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和容器(外

壳)四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正(电)极(电源内部称阴极)、负(电)极(电源内部称阳极)和电解质三个部分。

电池正极P和负极N都浸在电解液E中。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向外电路释放电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充电时,过程正好相反,负

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失去电子发

生氧化反应。电池基本工作原理如右图所

示。

三、电池的性能指标

1、电池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电压、容量、内阻、能量、功率、

输出效率、自放电率、使用寿命等

2、电压分为端电压、开路电压、额定

电压、充电终止电压和放电终止电压等。

(1)端电压

(2)开路电压

(3)额定电压

(4)充电终止电压

(5)放电终止电压

练习:看看你手机或者充电宝上面有没有标注额定电压?如何测端电压开路电压等电压?

3、容量: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所能放出的电量称为电池的容量。常用单位为安培小时,它等于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积。

练习:看看你手机或者充电宝的容量,相互比较,计算不同电流下可使用的时间。

4、内阻:池的内阻是指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时所受到的阻力。(了解)

5、能量:电池的能量是指在一定放电制度下,电池所能输出的电能,单位是Wh或kWh。它影响电动汽车的行驶距离。

6、功率:电池的功率是指电池在一定放电制度下,单位时间内所输出能量的大小,单位为W或kW。电池的功率决

定了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

引导问题3:汽车对蓄电车有何要求?

教学开展:了解内容,观看视频,并答疑,考察提问。

四、汽车对蓄电池的要求

1、比能量高。提高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要求电动汽车上的动力电池尽可能储存多的能量,但电动汽车又不能太重,其安装电池的空间也有限。

2、比功率大。为了能使电动汽车在加速行驶、爬坡能力和负载行驶等方面能与燃油汽车相竞争。

3、充放电效率高。电池中能量的循环必须经过充电—放电—充电的循环,高的充放电效率对保证整车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相对稳定性好。电池应当在快速充放电和充放电过程变工况的条件下保持性能的相对稳定,使其在动力系统使用条件下能达到足够的充放电循环次数。

5、使用成本低。除了降低电池的初始购买成本外,还要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以延长其更换周期。

6、安全性好。电池应不会引起自燃或燃烧,在发生碰撞等事故时,不会对乘员造成伤害。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讲授知识,讲演结合;学生活动:理解结构、原理、性能。

三、任务实施

(时间:45 分钟)

【任务实施】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检测

1.基本设备

一台电动汽车实验台。

2.操作步骤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结构特点、性能参数检测。

3.具体操作

【步骤一】示范操作

【步骤二】学生操作训练或课堂实践

4.适任评估

对任务效果进行检验评价。

1.评估要素

结合能力要求

2.评估标准

①操作准确、熟练(100%×满分);②操作准确、较为熟练(80%×满分);③熟练程度一般、能完成操作(60%×满分);……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示范操作,突出要领;学生活动:工学结合,学做合一。

四、项目拓展

(时间: 5分钟)

动力电池的技术使用。

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研究分析(精)

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分析(精)

————————————————————————————————作者:————————————————————————————————日期: 2

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主要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电动机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而动力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安全等高性能,是技术门槛最高、也是利润最集中的部分。中投顾问新能源汽车行业部指出,新能源汽车对电池要求很高,必须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电和深度放电的性能,而且要求成本尽量低、使用寿尽量长。 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将朝着“镍氢——锂电——燃料电池”产业化路径发展。短期能够兑现业绩的只有镍氢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不成熟,以及工信部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准入新标准也让镍氢电池生产商看到了中短期的希望。不过,3-5年内在锂电池技术成熟后,镍氢电池市场将被锂电池逐渐蚕食。 再者,近年来燃料电池(FC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氢能的梦想在21世纪开始变成现实。而以氢为动力的燃料电池汽车(FCV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并且取得了重大进展,预计在未来的5--10年内FCV将正式进人市场,以加氢站、输氢管道建设为标志的“氢经济”初露端倪。 研究发现,日本的锂电池供应商占有较大的优势地位,并已开始着手制定统一的锂电池规格、安全标准、充电方式。而美国为了不让自己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变成对外国锂电池的依赖,也在扶持电动车和锂电池制造企业,美国能源部也于2009年批准了250亿美元的贷款。相比较之下,欧洲的汽车企业虽然在绿色节能环保方面非常激进,甚至更为激进,但他们在改进传统的发动机(如使其“小型化”,利用汽/柴油直喷技术等方面,或者氢动力车方面,优势更为明显。 1. 政策利好镍氢电池迎来投资盛宴 产业研究中心获悉,2010年6月25日工信部对外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并于7月1日起施行,到2010年12 月31日前适用。根据工信部出台的新标准,以镍氢电池生产的混合动力乘用车被归类为成熟产品,允许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使用,对镍氢电池产业是一大利好。 1.1. 镍氢电池发展现状分析 3

新能源汽车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3515018 课程名称: 新能源汽车技术 英文名称: Technology on clean energy vehicles 总学时: 36 讲课学时: 36 学分:2 适用对象: 18级汽修,汽配 先修课程: 新能源汽车导论、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理论、电力电子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池及控制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原理、理论和设计,掌握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构造,电驱动系统,串联式、并联式和轻度混合动力电驱动的设计方法,能量存储系统,再生制动,燃料电池及其在车辆中的应用,以及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设计等,为以后从事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检测、服务、科研等方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电动汽车构造,了解电驱动系统组成。 (2)掌握串联式、并联式和轻度混合动力电驱动的设计方法。 (3)掌握能量存储系统,了解车辆再生制动。 (4)掌握燃料电池及其在车辆中的应用,了解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设计。 教学内容及要求 共分八章教学内容,对每章内容均要求作了解和掌握。第一章环境影响与现代交通运输的历史 第一章 1.1新能源汽车的概述(定义及分类)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分类; 了解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意义

1.2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了解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了解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 熟知新能与汽车的关键技术。 第二章 2.新能源汽车高压与防护 掌握新能源高压系统的结构; 熟知新能源汽车高压隐患部位; 掌握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操作规范。 第三章 3.1储能装置概述 了解电池的类型; 掌握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知道电动汽车对电池的要求 3.2蓄电池 熟知蓄电池的类型的特点; 了解电池的充电方法; 知道蓄电池的测试内容及方法。 3.3燃料电池 了解燃料电池的发展情况; 了解燃料电池的类型,熟知燃料电池的优缺点; 了解燃料电池的结构原理。 3.4超级电容及飞轮电池 简单了解的太阳电池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掌握超级电容的类型原理和优缺点及应用情况; 了解飞轮电池的原理和应用。 3.5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 熟悉燃料能量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了解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系系统。 3.6电动汽车能量回收系统 熟悉燃料能量回收系统的方法和类型; 掌握电动汽车能量回收系统的组成; 了解典型的能量回收系统。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规范 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任务是全面系统地介绍新能源汽车新技术。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系统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重点介绍额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及设计方法等;对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甲醇燃料汽车、乙醇燃料汽车、二甲醚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的特点、发展现状及趋势也进行了介绍。本课程授予学生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等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对结构原理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参加专业实践奠定基础,对于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基本结构、组成和原理,,并对新能源汽车用的电动电池、电动机等各部分的有机联系有清楚的认识。了解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提高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的应用能力和发展本专业的能力,提高和专业有关的工作适应性。 (2)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较强的专业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学习作风,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知识体系 新能源汽车技术包括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共六大部分。知识体系的结构化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一个知识领域可以包括若干个知识单元,一个知识单元又包含若干个知识点。知识领域是知识体系结构的最高层次,代表一个特定的学科子域。每个知识领域用字母表示,如A1表示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部分,A2表示电动汽车用电动机,A3表示纯电动汽车, A4表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A5表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A6表示其他新能源汽车。知识单元是知识体系结构的中间层次,表示知识领域中独立的主题。每个知识单元用该知识领域名称后加一个字母表示,如A1a表示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分类、性能指标和要求,A1b表示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之铅酸蓄电池。知识单元分为核心知识单元和选修知识单元。核心知识单元是最基本的、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知识单元,此外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学习部分选修知识单元。知识点是知识体系结构的最底层,表示知识单元中的某个具体问题。 汽车构造知识体系由6个知识领域和32个知识单元构成,其中核心知识单元28个,选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教案

重庆交通大学 教师备课本 课程名称: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 授课对象:交通运输专业 开课单位:交通运输学院 教研室:载运工具与运用工程 教师姓名:邵毅明 2013年8月30日

校训 严谨求实团结进取 教风 敬业精业善教善育 工作作风 为公唯实勤勉高效 学风 勤学勤思求真求新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课程教案首页学生专业班级交通运输专业((汽车服务专业方向)2005级学时数48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堂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节能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以及汽车节能的主要途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掌握最新的汽车节能技术及其基本原理,为今后从事汽车运输企业管理、汽车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替代能源汽车 第三章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 第四章汽车底盘节能技术 第五章汽车车身节能技术 第六章汽车燃油、润滑油合理选用第七章汽车运用节能。 教学重点 主要替代能源的理化特性及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发动机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汽车底盘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汽车车身节能的主要措施及发展方向,合理选择燃油、润滑油节能的原理及其正确的选用方法,汽车运用节能的主要原理及主要措施。 教学难点 主要替代能源的理化特性及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发动机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汽车底盘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汽车运用节能的主要原理及主要措施。 教学进程按照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 教学方法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启发引导式教学教具多媒体、激光笔 课后总结

作业 备注:教学进程一栏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自定页数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课程教案 ---------------------------------------------------------------------------------------------------------------------- 第一章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汽车节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汽车节能的重要意义,掌握汽车节能有关的基本概念、汽车节能评价指标、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和节能的基本途径。本章重点:汽车节能的基本概念、汽车节能评价指标、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和节能的基本途径。 本章难点: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能源的概念、分类与度量 一、能源的概念与特点 能源:是指人类取得能量的来源,是可以直接或通过转换提供人类所需有用能的资源。 能源具有以下的特点: 1、能源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 2、能源在开采、提炼或加工、使用以及废料处理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3、化石燃料类能源如汽油、天然气等在储存过程中存在泄漏和危及安全等问题。 二、能源的分类 1、按能源的来源可分为太阳能、地球自身能和天体引力能。 2、按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方式可分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3、按被社会利用情况可分为被大规模使用的常规能源、正在积极研究开发、推广的新能源。 4、按能否自然得到补充可分为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 5、按使用中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清洁型能源,非清洁型能源。 三、能源的单位与度量 我国能源的单位主要有焦(J)、千瓦小时(kW.h)。 我国规定以煤当量(又称标准煤)作为能源的统一度量单位。有些国家使用油当

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有限公司

摘要 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产销数据增幅明显,主要原因在于:1、大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和对燃油车各种的限制措施,导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新能源汽车。2019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高速增长。2019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4万辆和15.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6.3%和80.0%。其中,2019年6月中国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3万辆和12.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8.0%和106.7%。2019年6月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完成2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8.9%。2019年6月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08辆和484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8倍和14.6倍在中游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根据2016年11月工信部发布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政府提高新能源汽车行业准入门槛、培育优质企业的政策理念逐步明确。而补贴支持方面,从2017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来看,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数量约占同类车型的50%,其中搭载宁德时代产磷酸铁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约占35%。综合来看,未来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下游各环节的逐步规范以及准入门槛提高的背景下,市场资源也

会逐步向中上游优质的厂商倾斜,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连年的高速增长后,在2019年受补贴退坡的影响,产销增速出现放缓,2019年新能源汽车分别实现产销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预示着市场的阶段性调整已经开启。核心市场发展过度依赖政策驱动,退坡引发的市场冲击导致消费者需求趋于理性,产品自身的实力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北汽新能源EU系列销量领先,2019年销量突破十万辆。受全球各国对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加码的影响,国内扶持政策维持或加大力度的预期增强。2019年12月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搞:主要目标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5%。 该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计划总投资15785.4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672.9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28%;流动资金3112.4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72%。 达产年营业收入28070.00万元,总成本费用21289.74万元,税金及附加310.78万元,利润总额6780.26万元,利税总额8026.25万元,税后净利润5085.1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941.06万元;达产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课程教学设计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课程教学设计 一、任务引入 (时间: 5分钟) 【知识回顾】 1.镍氢电池的结构原理及特点 2.镍氢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任务分析】 本次课学习内容包括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原理和主要材料及充放电特性和优缺点。 【目标要求】 1.了解锂电池的类 2.掌握锂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了解锂电池正负极材料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展示教具;学生活动:体会场景,感知实物。 二、知识准备 (时间:40分钟) 【相关知识】 1.导入新课

锂离子电池是1990年由日本索尼公司首先推向市场的新型高能蓄电池,是目前世界上最新一代的充电电池。与其他蓄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比能量高、充放电寿命长、无记忆效应、无污染、快速充电、自放电率低、工作温度范围宽和安全可靠等优点,它已成为未来电动汽车较为理想的动力电池。下面我们起进入锂离子电池的学习。 2.讲授新知识 引导问题: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特点及使用情况? 教学开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并答疑提问和学生一起总结。 一、锂电池简介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 二、锂离子电池的分类 (1)按照锂离子电池外形形状,可以分为方形锂离子电池和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2)按照锂离子电池所用电解质材料不同,可以分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和液态锂离子电池。

(3)按照锂离子电池正极的材料不同,可以分为锰酸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离子电池、镍钴锂离子电池或镍钴锰锂离子电池。 第一代车用锂离子电池是锰酸锂离子电池,成本低,安全性较好,但循环寿命欠佳,在高温环境下循环寿命更短,高温时会出现锰离子溶出的现象。第二代是具有美国专利的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由于原材料价格低且磷、铁、锂的资源丰富,且工作电压适中,充放电特性好,高放电功率,可快速充电且循环寿命长,高温和高热稳定性好,储能特性强,完全无毒。 三、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隔板、电解液和安全阀等组成。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结构如图P96所示。 四、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采用锂化合物LiCoO2、LiNiO2或LiMn2O4,负极采用锂-碳层间化合物LixC6,电解液为有机溶液。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在充电时,锂离子从正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研究进展与展望

当代化工研究Modern Chemical R esearch 5 2019?10行业动态 新矣旨源汽车动力电池研究进展与展望 *姚乐靖 (艾青中学浙江321000) 摘耍: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为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开发清洁能源,发展来源丰富、环保节能的新能源汽车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与研究.而开发环境友好、性能优越的动力电池是有效发展新能源汽车、提升其应用价值与前景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简单介绍,简要分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餉发展过程及各类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并从电池性能、循环使用寿命、材料与成本等方面对各类动力电池特点与发展前景进行简要总结,对不同类型电池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提出前景展望与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应用 中图分类号:T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Power Batteries of New Energy Vehicle Yao Lejing (Aiqing High School,Zhejiang,321000) Abstracts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reduce pollution,develop clean energy,develop new energy vehicles with abundant source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and research of various coun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p ower batteries with environmental production and superior performance is the core issue to effectively develop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enhance their application value and prospects.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new energy vehicles,briefly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p ower batteries of n ew energy vehicle and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v arious power batteries,and briefly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p rospects of v arious power batteries f rom the aspects of b attery performance,cycle life,material and cost.This paper reviews the advantages and existing p roblems of d ifferent types of b atteries,and p uts f orward p rospects and suggestions f or the f uture development of n ew energy automotive p ower batteries. Key words i new energy vehicle^po^ver battery^lithium ion battery;application 1.前言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的加剧,发展和利用不同类型的新型清洁能源,以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及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各国政策的鼓励下,新能源汽车凭借其高能源利用率、低排放等优势迅速发展起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告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切。而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发和研究具有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动力电池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实现更广泛市场化的重点问题之一。从材料易得的铅酸蓄电池,到容量较高的银氢电池,再到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的制备技术与性能提升方法不断地被研究升级,但是由于材料和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性能的发挥和实用上还无法完全取代化石燃料。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介绍,从电池类型与结构、电池性能、循环使用寿命、材料与成本等角度分析其特点与优劣势,为设计与发展更高性能的动力电池提供建议。 2.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主要分成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两大类。近几年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诸多技术等已经有了巨大的突破,但在新能源汽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不断的暴露出来,具体有以下几点:(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不明确。(2)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水平仍然不高。(3)政策依赖明显,用车环境有待提升孔 纯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的车辆⑷。蓄电池是其唯一动力来源。纯电动汽车由于完全摆脱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对环境的污染较小,而且噪音小、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但是纯电动汽车在高能量、低成本、长寿命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且存在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混合动力汽车是指使用一种或多种动力源的车辆闻。混合动力汽车一般都是由内燃机和电动机组成,电力与化石燃料的结合即对环境有了一定的保护,又不影响汽车的使用,使其相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经济性和适应性更加强。我国现在更加注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混合动力汽车会成为主流。 3.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研究现状 根据汽车所用动力来源的不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蓄电池和燃料电池。应用在电动汽车上的储能技术主要是电化学储能技术,即铅酸、银氢、锂离子电池等储能技术。燃料电池主要利用氢能源的热值高、无副产物、环保等优势。近几年这些不同类型动力电池技术随着研究力度的增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我们主要从电池原理技术、能量密度等电池性能、循环稳定性、成本和市场化等角度进行分析。 ⑴蓄电池 ① 铅酸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动力电

新能源汽车及三大核心部件(锂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部件(锂电池、电机、电控系统)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企业基本情况 第三章项目产品介绍 第四章市场分析及预测 第五章竞争优势与市场策略 第六章项目投资规划 第七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第八章项目的风险及对策 第九章结论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单位及地点 1、项目名称:高功率铁锂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生产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某集团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 二、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环保电动汽车成为汽车节能减排的新趋势。动力锂离子电池随着其安全性、性能的提高,成本的降低,愈来愈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也将带给相关企业一个充满生机的未来。 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及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汽车的动力源将不得不逐步摆脱石油资源的束缚而采用一些新的能源取代,这直接推动着汽车业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其中,以动力蓄电池为主要或辅助动力源的混合动力(HEV)或纯电动汽车(EV)及其相关系统是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因DSC放热峰值低、耐过充电电压高、安全性能好、在高温下还具有高功率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已具有了较明显的综合性能优势。同时,因磷酸铁锂电池制造所用原辅材料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等特点,具备了明显的成本优势。因此,磷酸铁锂电池已成为动力型电池发展的主要方向。 本项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提出的,公司为占领电动汽车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世界领先地位。现搭建起具有较强研发、生产、市场能力的运作平台。本项目所生产的高功率铁锂电池及其相关的电机、电控系统,能够迅速满足未来的市场巨大需求,并且所有产品具有很高的产品附加值,有很强的盈利能力。

新能源汽车各种电池详细解释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扶植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走进大众的视野。很多汽车品牌强势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使得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成熟、供消费者选择的车型也越来越多,加上新能源汽车经济实用、绿色环保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企业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买车、换车的第一选择。 新能源汽车江湖有句话:“新能源汽车,得电池者得天下”。动力电池技术成了关乎一台新能源汽车性能的关键,因此本期文章,知科君为大家普及一下新能源电动汽车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汽车动力电池 首先我们了解下电池,总称为化学电池,现阶段我们将总类的化学电池可以分为; 一次电池,也称干电池,即不能够再充电的电池,如生活中常用的5号碱性电池; 二次电池,即可充电的电池,这也是汽车动力电池最基本的要求; 燃料电池,指正负极本身不含活性物质,活性材料连续不断从外部加入,如氢燃料电池; 对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我们主要关注化学电池中的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也就是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以锂电池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二次电池,目前发展迅速可谓“炙手可热”;另一条是一直被寄予厚望的以氢燃料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燃料电池, 氢燃料电池,目前与二次电池比起来,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在很快时间(五分钟左右)给电池加满燃料,而不是等上几个小时来充满电。氢燃料电池充入的是氢气,而最终产生水分,也没有废旧电池回收的问题,可以说是真正的新能源汽车,但由于氢的来源问题还未实现大规模量产和工业化应用、以及最重要的安全、储存等方面因素,目前发展还是很大的瓶颈,不如二次电池发展的成熟。

在二次电池中,就目前锂电池无论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环保性能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是目前动力电池的首选,动力电池技术成了关乎一台新能源车型性能的关键,因此很多车企纷纷押宝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种类大致归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以及三元锂(镍钴锰酸锂)等几大门类。今天知科君就带大家从目前市场上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去研究研究关于动力电池中的各种门道,看看这些电池都有什么优缺点!哪种才是适合咱们家用的电池类型。 铅酸电池 优点:成本低、低温性较好,价比高 不足:能量密度低、比功率低、寿命特别短、体积大、安全性差 作为比较成熟的技术,因其成本较低,而且能够高倍率放电,性价比高、依然是可供大批量生产的电动车用电池、如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低速电动车及老年代步车。但是铅酸电池的比能量、比功率和能量密度及使用寿命都很低,以此为动力源的电动车不可能拥有良好的车速及较高的续航里程、因此一般只能用于低速车的使用。 铅酸图片 镍氢电池 优点:价格低廉、技术成熟、寿命耐用性长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任务是全面系统地介绍新能源汽车新技术。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系统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重点介绍额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及设计方法等;对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甲醇燃料汽车、乙醇燃料汽车、二甲醚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的特点、发展现状及趋势也进行了介绍。本课程授予学生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等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对结构原理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参加专业实践奠定基础,对于适应地方经济建

设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

的分类、基本结构、组成和原理,,并对新能源汽车用的电动电池、电动机等各部分的有机联系有清楚的认识。了解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提高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的应用能力和发展本专业的能力,提高和专业有关的工作适应性。 (2)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较强的专业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学习作风,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知识体系 新能源汽车技术包括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共六大部分。知识体系的结构化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

新能源之锂电池研究报告

新能源研究 锂电池研究报告 一、概述 锂离子电池发展至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车、 消费电子及储能等各大领域。展望未来,锂离子电池将随 着新能源车的推广持续快速增长,在储能及铅酸电池替代 领域潜力无限,面向上万亿的市场空间。 新能源汽车是一条确定性极强的高成长赛道。新能源 汽车在全生命周期能源转换效率和环保减排方面优于任何 燃油车;未来随着智能化及自动驾驶的推进,新能源车的 能够提供稳定高效的电气性能及燃油车不可比及的响应速 度安全冗余。 我国新能源汽车全球产销占比接近一半,在汽车电动化进程中走在前列。纵观我国新能源车发展历程,可以分为示范推广期、爆发增长期、精准扶持期和补贴退坡回归市场。2009-2013年示范推广期,新能源示范项目启动,行业发展序幕拉开;2013-2015年爆发增长期,补贴大规模启动,产销成倍增长;2016-2018年精准扶持期,补贴标准严苛细化,行业标准陆续出台,行业开始规范化发展,产销稳步增长;2019年至今,补贴大幅退坡,补贴效应弱化,行业将迎来市场化发展。经过过去7年的补贴发展,产业链已经实现了降

本提质,动力电池价格下降接近70%,能量密度提高接近50%,具备了市场化基础。当前的多款新能源车续航已经能达到600km以上,价格在智能化和优质驾驶体验的加成下也初具市场竞争力。

当前时点,国内处于后补贴时代,双积分政策将持续 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长期保障;欧洲碳排放标准在2020 年迎来关键节点,各国补贴政策纷至沓来。从政策角度 看,新能源车的短中长期发展均得到了充分保障。从产品 供应角度,今年迎来特斯拉国产化,以蔚来、小鹏、理想 为代表的国产新势力也开始放量交付;传统车企方面也纷 纷转向新能源,积极布局电动化平台,新车型也即将爆 发。优质供给丰富将提高市场活力,带动需求,有望将新 能源车带入全新发展阶段。 从整个行业发展周期看,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足3%,正处行业发展初期,即将迎来黄金增长期,十年近万 亿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 超500万辆,全球超1500万辆,对应约16%渗透率,相当于 现在4-5倍空间;2030年全球产销量或达3000万辆,对应30%渗透率,相当于现在10倍空间。 市场空间来看,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超600亿元,全球超1200亿元;随着电池技术迭代、规模迅速扩大、成本下降,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空间将超过5000亿元,2030年将近9000亿元,十年七倍市场空间;其中正极市场空间2630亿元、负极890亿元、隔膜610亿元、电解液520亿元。

新能源汽车电池研究分析(doc 60页)

新能源汽车电池研究分析(doc 60页)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1.入门篇:电动车电池大浪潮来临 1.1比一般引擎更环保的电动车是近几年全球关注的焦点,也许20年内,各种电动车将汇集成庞大的一股潮流,创新的电动车相关产业,也变成经济新势力。 1.2工业革命的发迹源国家英国,正进行全球最大规模的绿能电动车试行活动,把我们原来只会在新闻报道或杂志报道中看到的高科技电动车,在英国重要城市的街头上路。这象征的意义很大,英国让伦敦(London)、新堡(Newcastle)、考文垂(Coventry)、格拉斯哥(Glasgow)、伯明翰(Birmingham)等八个城市地区,提供340辆包括绿能电动车,这些车辆都有各国车厂、当地的电力公司与研究机构共同组队来执行,并通过GPS与卫星监控追踪,测量电动车实际效益。目前,车辆每公里的CO2排放量都在180~200公斤或者更多,而欧洲已经有多国立法建立新标准,要求在2012年排放量减少到140千克以下。 几种电动车的比较如下图所示:

插电 式油电混合车 PHEV Plug-in Electric Vehicle 1.针对纯电动车续航里程严重不足的现状,有汽车公司提出制造 双模电动车,即PHEV。不同于现阶段的HEV仅能透过汽油来 提供动力来源,另外也可以通过充电方式提供动力来源,可以 大量减少汽油的使用量。这种汽车是在油电混合车上增加了纯 电动行驶模式,并且加大了车用电池容量,使车辆在纯电动状 况下可行驶50公里到90公里,超过这一里程则启动引擎工作。 2.特别适合于日均行驶里程有限且基本固定的上班族使用 3.概念最早产生于美国,并早已有了一些改装车、试验车问世。 介于油电混合车与电 动车之间的一种过渡 性产品,采用“短途用 电,长途用油”的工作 模式, 离不开传统马达 技术,因此和传 统马达一样要面 对能源挑战 纯电动车 EV Electric Vehicle 主要采用电力来驱动马达,技术困难之处在于储存电的技术,也 就是电动车用电池,因为没有像油电混合车一样采用汽油动力, 所以电池的容量、效率要够,才能有足够的续航力。 人类的马达技术已经 很成熟,充电、电池的 技术也发展了很长时 间,只要有电力供应的 地方就能够充电 可充电电池的重 量、体积、容量、 充电时间、稳定 安全性与昂贵的 成本,这些部分 需要继续改善。 氢燃料电池车原理及市场: 目前氢燃料电池的使用主要有两 种途径,一种是直接导入氢动力 引擎燃烧,另一种透过燃料电池 的化学反应,把能量转化为电能 优点: 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燃烧过后 的排放物是纯水,氢动力车行 驶时不产生任何污染物 缺点: 成本过高,而且氢燃料的储存和运输需要 很好的技术,否则氢分子容易逸失。另外, 氢动力车最大问题就是氢气怎么来的 呢?需要电解水或利用天然气分解出来,

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分析

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主要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电动机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而动力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安全等高性能,是技术门槛最高、也是利润最集中的部分。中投顾问新能源汽车行业部指出,新能源汽车对电池要求很高,必须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电和深度放电的性能,而且要求成本尽量低、使用寿尽量长。 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将朝着“镍氢——锂电——燃料电池”产业化路径发展。短期能够兑现业绩的只有镍氢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不成熟,以及工信部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准入新标准也让镍氢电池生产商看到了中短期的希望。不过,3-5年内在锂电池技术成熟后,镍氢电池市场将被锂电池逐渐蚕食。 再者,近年来燃料电池(FC)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氢能的梦想在21世纪开始变成现实。而以氢为动力的燃料电池汽车(FCV)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并且取得了重大进展,预计在未来的5--10年内FCV将正式进人市场, 以加氢站、输氢管道建设为标志的“氢经济”初露端倪。 研究发现,日本的锂电池供应商占有较大的优势地位,并已开始着手制定统一的锂电池规格、安全标准、充电方式。而美国为了不让自己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变成对外国锂电池的依赖,也在扶持电动车和锂电池制造企业,美国能源部也于2009年批准了250亿美元的贷款。相比较之下,欧洲的汽车企业虽然在绿色节能环保方面非常激进,甚至更为激进,但他们在改进传统的发动机(如使其“小型化”,利用汽/柴油直喷技术等)方面,或者氢动力车方面,优势更为明显。 1.政策利好镍氢电池迎来投资盛宴 产业研究中心获悉,2010年6月25日工信部对外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并于7月1日起施行,到2010年12月31日前适用。 根据工信部出台的新标准,以镍氢电池生产的混合动力乘用车被归类为成熟产品,允许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使用,对镍氢电池产业是一大利好。 1.1.镍氢电池发展现状分析 镍氢动力电池刚刚进入成熟期,是目前混合动力汽车所用电池体系中唯一被实际验证并被商业化、规模化的电池体系,全球已经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全部采用镍氢动力电池体系。 据发布的《2008-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的研究报告显示,现有混合动力电池99%的市场份额为镍氢动力电池,商业化的代表是丰 田的普锐斯。目前全球主要的汽车动力电池厂商主要有日本的PEVE和 Sanyo,PEVE占据全球Hybrid动力车用镍氢电池85%的市场份额,目前主要的商业化的混合动力汽车如丰田的Prius、Alphard和Estima,以及本田的 Civic,Insight等均采用PEVE的镍氢动力电池组。

《新能源汽车技术K》课程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技术K》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20232027 课程英文名称: Technology of New Energy Vehicle (K)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 0 上机:0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9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知识,包括:新能源汽车分类,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电机、电池及电控)的分类和原理,以及新能源汽车新技术等。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更好的面对汽车未来的发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发展趋势,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结构、原理及关键技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蓄电池,燃料电池)的结构、原理及工作过程,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式,汽车能量管理系统及能量回收系统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及方式,碳纤维、合金材料、控制技术、车载网络等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传统汽车的构造、理论相关知识,结合化学、电学、控制理论等多学科的知识来学习和理解新能源汽车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对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理论进行讲解,增加实例教学内容,便于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通过课堂讨论或提问的形式,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及自学能力,并增加学生的互动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课堂的学习效率。 2.教学手段:本课程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主并结合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电子讲义,新能源汽车视频、图片及工作过程,通过更直观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四)对选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控制工程基础与信号处理。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对本门课程的重点知识及核心的内容,在课堂安排相应的实例分析以及习题或者思考题,通过对习题或思考题的练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重点考核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出勤情况等)占20%,实验成绩占10%,期末成绩占70%(期末成绩以小论文或者课堂测试的方式进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和汽车保有量一路攀升,无疑在方便人民生活的同时,也给能源和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1]。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快交通能源转型是实现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重要的动力源,因此对电池关键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所以本文系统的阐述了目前对动力电池种类、管理系统、SOC 的估算以及电池均衡的研究现状并进行归纳总结,为新能源电池进一步的发展研究提供的理论基础。 1动力电池的研究现状 电动汽车运行工况复杂且需要具备一定的动力性、续驶里程和经济性。因此,动力电池必须具备较高的电压、比功率、比能量和循环使用次数。目前研究较多的动力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镍镉电池。如表1 为常见动力电池性能参数的对比。为了方便比较,表中数据均取均值。 表1常见动力电池参数对比 由表 1 可知,与其它三种动力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单体额定电压,能够减小电池的焦耳能量损失;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比功率,使得装有锂离子的电动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具有更高的比能量和能量密度,使得装有同质量和体积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续驶里程;具有较高的循环使用次数,能弥补由于价格高带来的成本

问题,使得经济性较好。综合上述,锂离子电池更适合作为需要一定动力性、续驶里程和经济性的电动汽车的动力源。 2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为了适应各国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和新能源汽车自身的蓬勃发展,BMS 的发展一方面适逢机遇,另一方面面临挑战。目前对BMS 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整车厂与其它企业合作研发;(2)动力电池零部件厂配合整车厂要求研发;(3)第三方企业为整车厂提供BMS 方案;(4)高校在项目支持下独立或校企合作研发。不管是哪种模式,zui终研发目标都是应用到实际的电动汽车上。 国外比较早就开始研究电动汽车,且刚开始就比较重视BMS 的研究。经过政府和各大企业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BMS 产品。来自美、日、韩、德国家的SK、DENSO、Preh、LGChem、Toyota、Bosch、sa 等企业已经占据了BMS 领域的半壁江山。 中国开始研究BMS 的时间较晚,在市场占有率上比不上美、日、韩、德。但在政府大力支持、高校的努力推动和企业的积极进取下,后发优势非常明显。通过校企互助,北京交通大学携手惠州亿能电子开发

汽车新能源教案1-2说课材料

汽车新能源教案1-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可以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从非车载装置中获取电能,以满足车辆具有一定的纯电动续驶里程的混合动力汽车,可分为增程式混合动力和混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3.纯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由车载可充电蓄电池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提供电能、由电机驱动的汽车,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 图1- 1大众BlueMotion纯电动汽车 4.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

图 1-4荣威750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5.氢动力汽车 氢气不含碳,燃烧后不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而且可以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得到,因此被认为是人类的终极能源。 图 1-5长安“氢程”氢动力汽车 6.天然气汽车 天然气汽车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一种气体燃料汽车。天然气的甲烷含量一般在90%以上,是一种很好的汽车发动机燃料

图1- 6宝马AC SCHNITZER GP3.10液化石油气汽车 2.甲醇汽车 甲醇汽车就是以甲醇作为主要燃料的汽车,也能以汽油或汽油-甲醇混合燃料为燃料,是一种甲醇-汽油燃料灵活转换的具有节能环保科技含量的新型汽车,也可以由普通汽车改装而成。 图 1-7华普海锋甲醇动力轿车 3.生物燃料汽车 生物燃料(biofuel)泛指由生物质(例如玉米、大豆、秸秆等)组成或萃取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主要包括乙醇、生物柴油和航空生物燃料,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