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视角下基础教育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研究

教育公平视角下基础教育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研究
教育公平视角下基础教育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研究

教育公平视角下基础教育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孙伯良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一个具战略意义的重要问题,也是目[摘要

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中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条件下基础教育出现的新问题出发,探讨了如何通过财政政策调整来解决目前基础教育的区域不平衡和城乡不平衡问题。提出了财政促进教育公平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调整财税分配体制,增加中央转移支付力度来推动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等观点。

[关键词

关键词]]基础教育;城乡一体化;财政政策

如何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前人们把目光聚焦在发展基础教育上。从国际趋势来看,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为驱散经济阴霸,都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以求通过发展知识经济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从国内看,基础教育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战略目标和发展模式转型的起点,是“十二五”及中长期再创辉煌的关键点和制高点。对幅员辽阔的中国而言,加强基础教育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带动中国经济科学跨越的重要引擎。本文以市场化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及时调整财政支持教育发展的重点和方式,加快财政相关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起长效稳定的财政政策体系,形成科学系统的制度安排,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一、市场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给基础教育带来的新问题

1、现代化对劳动者素质要求

后工业化时代是现代文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刻渗透的时代,是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等多层次产业并行发展的时代。这一时代要求科技与劳动力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资源优势来推动经济社会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这一时代对城乡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我国的实例来看,杭州市滨江区建区15年来,已经从以纺织业为主导的传统产业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该区拥有1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从这一事例中我们可以对后工业化时代的人才需求管窥一斑,同时也就能明确基础教育在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要求。

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按照现代化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来设计和规划,必须按照工业化、信息化、生态化的现实要求来培养人才,这要求我们创办具有“浓厚现代氛围、开阔国际视野,鲜明办学特色”的优质学校群体来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支撑和推动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

2、市场经济与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和区域教育带来的影响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中物的流动必然伴随人的流动,

人的流动进一步改变我国区域经济和工业化的格局,出现了人才、资金“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声势浩大的民工潮。这一现象是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我们无可非议。这一现象的有利之处是形成城市化和国际化趋势,但不利之处是导致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进一步拉大。人口流动和区域经济差异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

(1)市场化冲破了传统的基础教育格局。

传统基础教育的特点是受教育者在自己的区域内接受教育,但随着人口的流动,特别是民工的流动,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部分民工将孩子们带到务工地,务工地对外来民工子弟吸收入学的能力有限,许多民工子弟因种种原因是上不了学。二是留守在当地的儿童,由于人口流出地区域经济比较落后,政府办学的财政投入少,办学基础差,学校少,孩子们上学要走上十几里,甚至几十里路,加上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很好地保护和监管自己的子女,导致学生辍学,接受不了基础教育;同时由于财政投入少,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少,优质师资缺乏,即使在学的学生也得不到适应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教育。这对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都必须带来了挑战。其实,市场经济已经冲破了传统的基础教学办学格局,从而,政府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2)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差异大

在东部经济发达的绍兴县早在2005年就提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战略思路。以“让全县每一个适龄孩子都能接受普及优质的十五年教育”为目标,实施以县为主体的“四个统筹”,即统筹发展规划、统筹经费管理、统筹师资配置、统筹学校建设。实施了山区教育扶持政策、关注民工子女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师资均衡配置、规范办学和规范管理等一系列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有力举措。以“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为主题,由单纯的办学硬件投入改善向重视教育均衡公平转变;由“规范、普及、均衡”向“均衡、内涵、优质”转变,从而实现教育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方式三大转轨。

而中部地区的郑州市二七区,尽管近年来通过大力提高区财政投入力度,使城乡学校在校园硬件设施、教育信息网络化等方面基本实现了外在低位均衡。但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发展体制的影响,城乡教育体系在社区环境、办学资源、师资水平、课程教学、学校管理、教育质量等多个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城乡义务教育真正的内涵式均衡发展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随着郑州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框架的迅速拉大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大量涌入,城区适龄儿童迅猛增加,适龄儿童入学难和大班额问题成为突出问题。城市学校”大班额“、“择校”,而农村学校规模小、条件差,农村生源流失;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强,农村学校成为新教师的“实验场”、“练兵场”,而大量中青年教师的流失,直接影响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服务城市的农村教育,严重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源的积聚,也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西部地区的理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部,占地面积4318.36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76.6%,人口结构以藏、羌为主体。地广人稀(全县平均人口密度10.6人/平方公里)。工业化水平不高、城市化水平偏低、农业经济资源稀缺导致经济欠发达,人均GDP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5.0%。县级财政收入偏低,而基础教育支出负担过重。全县共有中小学15所,全部寄宿制,主要原因是高山峡谷、断裂带地质结构、居住环境恶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优质师资资源城乡均衡配置上的困难等问题给基础教育朝现代化要求发展带来严重制约。

区域经济的差异带来基础教育发展的差异,只有依靠政府财政政策的引导来实现教育公平。

3、流动人口的不稳定性给当地教育部门带来的困惑

按照浙江省的规定,外地务工人员只要在当地办理居住证,其子女就可以享受当地的义务教育。在绍兴县大约有80万左右的外地民工,其中办理居住证的只有40万左右。另外

40万民工因工作的不稳定性,或其它原因没有办理居住证,其子女就不能在当地享受与本地居民一样的义务教育。即使办理了居住证的民工,有时也要因工作关系而离开绍兴,因此,过大的流动性使学校难以应付学生就学人数的扩大和收缩问题。因为校舍的建设一是有规划的,用地规划和建设规划,教育部门很难在短期内突破规划;二是建设资金投入是有预算的;硬如果随着短期流动人口的增加而建造学校,当流动人口减少时,校舍又会闲置,形成浪费。因而随着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加和收缩,给学校硬件投入和师资招聘带来很大的不可预测性。

绍兴县近几年教育财政投入的增量基本上都增加在外地学生入学的扩容上,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基本上还是原来的样子。这样一来,当地学生就认为他们享受不到当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教学设施和质量提高的应有待遇。

另外,在城市化进程中当地人口的多层次性对基础教育的要求也不一样。如绍兴县全县实际居住人口数160多万,本地居民70多万,外地登记居住人口40万左右。企业员工、地方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聚居造就了多层次、多样化的人口群体分布形势,占50%左右的原住居民子女,占24%的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以及部分是高学历、高职称人士的子女,入学对象的家庭文化和经济背景层次差异较大,产生了不同的教育需求。因而,存在一个融合性问题。随着外地民工子女的增加,个别学校中的当地学生就要求转学,当地学生与外地学生很难兼容。

这些问题的出现给现行财政政策贯彻公平原则带来极大的挑战

二、财政促进教育公平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

现代社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目前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工具化教育追求与以人为本原则、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偏离极大,财政政策要积极引导,改变这一主体缺位和人文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以实施教育公平为契机,纠正基础教育工具化倾向。

2、明确定位,协调配合

基础教育改革,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财政政策是宏观制度环境中的一部分,要想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就要明确自身定位,协调配合好其他方面的政策制度。一方面,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财政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要发挥好财政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积极创建有利于基础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以改革发展的思路,运用市场化手段,发挥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发挥作用需要法律依据,需要行政指令,也需要金融支持。因此,教育投入的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也应该积极协调配合法律、行政、金融等其他方面的政策措施,做到协调一致,避免政策之间互相冲突,也不阻碍市场对基础教育发展发挥作用。

3、分段实施,把握重点

基础教育的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发展对经济发展有较高的要求,各区域很难跨越其经济发展阶段。中西部地区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阶段,既要保障民生,又要经济建设,财力资源十分有限,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做不到面面俱到;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财政支持基础教育可周到一些。所以财政支持基础教育发展,要把握住支持的重点,区别对待。各地区财政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支持重点,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阶段逐步实施。

4、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目前,基础教育的其他财政政策工具使用的不多,手段比较单一,政策效果有限,无法

适应后工业化、市场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发展要求。因此,未来构建基础教育财政政策支持体系,应多管齐下,探索发挥财政直接投入的推动效果和财政担保的融资作用,支持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通过政府采购机制,保障义务教育的财政资金效果发挥得更好。总之,综合运用政策工具,真正形成长效稳定的财政政策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政策工具的合力作用,更好地推进各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三、促进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根据财政支持基础教育的上述原则,我们提出以下财政政策建议:

1、大力支持农村教育事业

无论从经济发展要求讲,还是从教育公平角度讲,财政政策要重点是要考虑如何把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起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十二五规划中我国产业已经从劳动密集型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着眼点放在经济增长的质量上,如果农村基础教育抓不好,则今后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中的劳动者将会严重缺乏,影响在实现经济增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也好,发展现代化产业也好,都必须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中形成一个农村基础教育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生态系统。而不能以城市为中心来来考虑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问题。正如有学者尖锐指出的那样,在以城市文明为中心的教育视野关照下,“乡村教育的内在问题实际上就在我们表面的不乏优越性的关切中被忽视湮没遗忘”1如果不对这一假设进行根本性颠覆,城乡两极分化不仅不能解决,反而会进一步加剧。政府责任担当是实现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基本保障,政府财政支持必须以建立农村基础教育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生态系统为立足点,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2、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步推进基础教育的城乡一体化

基于我们的初步调查,不同地区经济文化与教育发展有着明显的不同,城乡教育一体化在存在形态上有着诸多不同的区域特点和城乡差异。从而我们认为各地区财政支持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根据地域的不同特点,经济的发展阶段,分层次逐步推进。

(1)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级阶段,财政支持一般采取倾斜政策,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广大农村、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大学毕业生及优秀教师不愿到农村任教,家长择校,导致优秀生源的流失,农村留守儿童近6千万,学校教学质量不高。所以财政投入重点是要改善乡村学校设备条件,通过各种方式优化教师队伍,重点解决的是城乡办学条件上的差距,使每个孩子“有学上”。

(2)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阶段,一般财政支持和重点放在实现城乡教育在硬件配备、经费投入、信息平台、教师资源等方面统一,通过个性化教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提升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办学经费可通过县(市)镇两级管理体制来解决,行政管理上采取城乡校长全员竞聘等方式,来促进城乡管理体制的二元并轨,重点解决城乡办学水平的差距缩小,使每个孩子“上好学”。

(3)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一般通过城乡教育的内涵发展,实现城乡教育的共同发展,主要解决的是城乡优质教育的创建,实现学生、教师、学校达到整体、整合,城乡教育达到均等水平。以追求区域性空间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国际化”、“城市化“、“多元化”、“数字化”为特色建教育区域性主体功能区。以“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为主题,

1刘铁芳,重新确立农村教育的根本目标,探索与争鸣,2008。(5)

由单纯的办学硬件投入改善向重视教育均衡公平转变,由“规范、普及、均衡”向“均衡、内涵、优质”转变,从而财政支持基础教育要从实现教育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方式的转轨上去做文章。

3、调整完善分税制体制,保证基础教育投入

分税制是我国财政体制的核心基础。1994年实施以来,分税制财政体制为创造中国经济奇迹、促进经济转轨和结构调整过程中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的化解、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由于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联动效应,分税制固有的弊端导致的基层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的财政困难,一直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各地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少于本地区财政收入的10%,但还是远远达不到当地GRP的4%的水平,如果不能通过完善分税制解决基层政府的财政困境,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对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财力就无法得到保障,基础教育的一体化也将难以实现。在地方政府缺乏足够财力保障,政府日常运行都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很难再让他们拿出财政资金来承担外溢性较强的教育公共产品。城乡一体的基础教育发展,必须调整完善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调整央地之间的税收划分关系,改革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在体制高度上给予地方政府足够的财力保障,支持地方政府发展基础教育。

4、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

增加对教育的财政支出,能够直接作用于教育发展,是支持基础教育发展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财政支出应重点支持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领域,加大对各地平衡城乡教育差异的校舍建设、设备更换和重置、新教育资源开发、人员经费等的投入力度。

首先,应将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政府财力支出纳入财政预算支出范畴,并增设相应的平衡城市和乡村教育资源的预算支出项目,安排相应的财政支出预算,建立财政预算支持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其次,设立流动学生入学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学校为为接纳民工子女入学所增加的学校建设项目。考虑财力情况,适当增加流动学生的专项资金额度。最后,发挥财政教育专项资金的引导和牵动作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教育一体化项目。围绕国家教育发展纲要的总体要求,对重点教育功能区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制定基础教育一体化的标准规范。

5、建议中央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学生流入地基础教育的发展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通过无偿拨付、调节各地区政府财力水平的一项政策手段。就学生流入地发展基础教育的庞大资金需求相比,经济发达地区的财力十分有限。建议中央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地方发展基础教育。建议中央财政设立流动人口教育专项,支持“基础教育”专项拨款和“纳外”学校建设专项拨款。要制定科学、规范的分配方案,避免随意因素和关系因素,各地方政府也应当安排相关的配套资金,制定合理的使用计划,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

6.协调市场机制等政策工具,充分发挥财政政策效率。

财政政策在支持基础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仍然需要其他方面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包括行政手段、市场机制等等。行政手段具有强制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谨慎使用。市场机制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与要求,其作用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挥。如制定能效标准及审计制度、教育公平认证制度等。我国目前的教育公平标准及其评价体系还很不完善,无论是对教育资源进行调控,还是对教育公平行为进行激励,相关的财政政策都会面临科学依据不足的困境。在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上,或者是因为相关费用补助不当,或者是因

为政策激励的不足,由此导致扭曲教育资源的使用行为,不利于发展基础教育。因此,要尽快加强教育公平标准及审计制度建设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效率。

参考文献

[1]叶澜,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学刊2005(1)

[2]刘铁芳,重新确立农村教育的根本目标,探索与争鸣,2008。(5)

[3]潘军昌、陈东平,协作互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10(20)

[4]李涛、宋玉波,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全景透析:从历史到现状,江淮论坛,2011(1)

[5]浦东新区:城乡教育一体化,上海教育2007(21)

财政学-我国财政支出中的教育支出问题

财政学 ——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与问题分析 (注:原来做的是ppt,为了大家看着方便又整理到 了word上,所有图表均在ppt上)

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与问题分析 一、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二、教育经费规模、来源、结构及与世界对比 (一)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GDP的比重 (二)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公共教育支出来源的比较 (三)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 三、我国教育支出的效益 四、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 五、完善我国教育支出的政策建议 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教育支出是一国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支出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衡量一国的财政教育支出水平主要有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财政教育支出结构这两个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偏低,结构也不尽合理。 一、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教育支出:是政府用于教育事业的各项支出。 (一)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做是一种混合物品。教育是分初、中、高几个层次的。 多数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程度,对初等教育通过宪法规定若干年的义务教育。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享受这种教育,那么就应该由政府来提供保证。从这个角度来看,义务教育并非混合物品,而是纯公共物品。 至于义务教育之外的高层次教育,主要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则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高层次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的教育,可以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也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 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为将来找到一份较好的职业,获得较高的收入,赢得较多的晋升机会奠定基础。由此来说义务教育以外的高层教育,不属于纯公共物品,而是混合物品。 (二)但在实践中,各国政府却往往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具有正外部性。首先,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教育则是技术进步的基础。其次,教育使公民明辨是非且获得一技之长,这有助于减少犯罪。再则,教育能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这有助于减少行政管理的成本等。 2、避免因收入差距而形成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如果教育服务主要由私人部门提供,学费必然被抬高,则收入较低的家庭的子女即使天资聪颖也会被举止门外。而如果主要由政府提供教育服务,就可以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从而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并避免流失优秀的人才资源。 3、教育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与不完善。这在高等教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高等教育投资究竟能否获得回报与回报率有多高,事先是难以确定的,这就使得私人金融部门因担心无法得到偿还而不愿为教育融资,这样,那些资金不足的人就会被剥夺受教育的机会。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对高等教育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主要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即:对学生本人提供补助,对低收入家庭提供补助和对私立学校提供补助。 二、我国教育经费规模及其来源结构 人们一般用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来比较各个国家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衡量各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程度。 教育支出的结构关系着国家对各层次教育的支持力度和教育的效益。 (一)我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GDP的比重

浅谈如何促进教育公平公正的发展

浅谈如何促进教育公平公正的发展 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下,经济飞速发展,地域之间的差距也日益加大,随之而来的就是教育问题。地域之间、学校之间等领域,教育差异日益扩大,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很大程度上难以做到。而教育是国之根本,要想国家得到长足发展,发展教育是关键,教育的公平与公正也就尤为重要。因此国家与地方要出台相关政策,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公正以促进教育公平公正的发展。 标签:教育公平;不公平现象;原因;策略;促进发展 教育公平的内涵反应在两个方面,受教育权利均等与受教育机会均等。其中前者主要是反应在新中国刚成立之初及前的一段长期时间,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每个公民具有享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现在教育公平方面主要体现在受教育机会均等方面。具体的教育公平有着三层内容,分别是:入学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 但教育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却普遍存在。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21世纪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已经达到4%,但是还没有达到国家标准(4.4%),而世界发达国家已经超过5%。 2.中央财政过多用于高等教育,而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足。研究表明,基础教育阶段占有政府经费分配比重越大,则经费分配越趋于公平,也有利于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上投入相差过大,导致了教育投资内部结构的不合理。 3.东、西部地区以及城乡之间教育经费的投入失衡。1995~2002年,东部3市(北京、天津、上海)与西部5省区(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和青海)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差距从3.23倍扩大到了3.85倍,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差距从2.65倍扩大到了3.39倍。城乡之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则更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失衡造成了办学条件的失衡,继而会导致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科研能力等软资源的失衡。 4.同一地区,地方财政对强校的投入远远高于对弱校的投入。一些官员热衷于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建设,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都投入到重点、示范学校中,而对普通学校,特别是一些弱校则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有限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导致了同一地区校际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教育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 第一,要建立公正的教育制度,即从制度上規范教育行为以有利于教育的顺

从财政公平性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从财政公平性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来源:经济学院财政学专业梨少芬指导老师金立发布时间: 2007-06-21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经历了“以乡镇为主——以县为主——以省为主统筹”的发展道路,财政负担重心逐步提高,财政投入比重不断加大。 农村税费改革中关于教育方面的主要内容是取消乡统筹、农村教育集资和教育费附加等专门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税费改革使得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以前积累下来的矛盾集中表现出来:一方面,取消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其他税费,实际上取消了县、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投入来源。农村税费改革前,维持农村义务教育运行的经费,除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外,还有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这两项收费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中占相当的比重。税费改革后两项费被取消,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总量减少。另一方面,由此引起的缺口需要由政府财政承担,使本来经费就紧张的县、乡财政压力更大. 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当前“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资体制违背了财政学的公平性原则. 公平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经济公平是指同等经济地位的人同等对待,不同经济地位的人差别对待。社会公平是指同等受益能力的人应接受同等公共品,即使有差距,差距也应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体现在公共品供给方面应包括:首先,社会各阶层应公平负担公共品的成本。政府采取收税和直接收费的形式,以使公共品的消费受益与支付保持一致实现公平。 其次,在全国范围内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公共品的供给差距应在合理的范围内。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公共产品理论,依据产品或服务在消费上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将社会产品或服务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凡是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就是公共产品;反之,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即是私人产品。 进一步分析,义务教育是为全体儿童提供一种养成国民素质的基础性教育,是由国家立法予以保证、主要由政府举办,强迫性、免费的教育,其竞争性较弱而外部性较强,是一种强公共弱私人产品。 综上所述,新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相对于“以县为主”的机制,更加符合财政公平性原则,符合全面推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政策趋势。新的经费投入分配比例有效地缓解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平衡地区间的经费投入,纠正经费向发达地区汇集的不良势头,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一直处于粗放型的初级水平,学校财务管理观念淡薄、管理制度不全、管理能力较低,加上过去农村中小学经费来源多样,杂费收入比

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的“被”字句分析与教学设计

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的“被”字句分析与教学设计 摘要:“被”字句是表达被动语态的一种句式,是被动句的一种。被字句作为汉语句式中的基本句式,尤其独特的类型、特点及作用,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也是留学生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句式。本文立足于现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以结构主义、第二语言习得、语言教学理论为构思的框架和写作思路,对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的“被”字句的概念、特点、功能、类型作了较为充分的描写和解释,并根据被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和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归纳了偏误类型,分析了偏误原因,进一步依据偏误类型及学生等级设计了教学对策。 关键字:对外汉语,“被”字句,习得偏误,教学对策 一、“被”字句的定位 “被”字句是指谓语动词前,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在书面语中,用“被·····所”“为····所”的文言格式表示。凡句中没有“被”之类特定虚词的被动句不在“被”字句分析之列。例如: (1)衣服被雨淋湿了。 (2)我被他诚恳的言辞打动了。 (3)他让坏人给骗了。 (4)弟弟不想叫蜜蜂(给)蛰了一下。 (5)书给他拿走了。 (6)他的心灵第一次被震撼了。 (7)晚会被取消了。 (8)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所战胜。 (9)新的软件系统为广大用户所关注。 (10)他曾经为情所困。 “被”字句是一种特殊的被动句,“被”字句的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受事。一般来说,介词“被”后的动作施事可以省,如例(6)、(7);口语中,用介词“给”、“叫”、“让”等代替“被”表示被动后的动作施事不可省,如例(3)、(4)、(5);用“被····所”、“为····所”的固定格式表被动,是古汉语的遗留形式,一般旨在书面语中使用,如例(8)(9)(10)。 二、“被”字句的结构特点 1、关于“被”字句里动词的特点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 1.财政资金供给范围不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统收的局面已被打破,但传统的国家包揽一切的分配思想和财政统支的局面仍保持着。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未能做出大的调整,缺乏明确、科学的界定。一方面财政支出严重越位,即支出范围过宽,包揽了许多既包不了又包不好的事务,如经营性投资支出过大、各种补贴过滥、各类事业费庞杂、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负担过重等。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又严重缺位,即财力过于分散,支出重点不明确,使得在应由财政供给的市场失灵的领域出现保障不足和无力保障的情况,如对社会保障的支持严重不足。2011年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03.16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8.1%,但这与发展中国家的25%-30%、发达国家的30%-50%差之甚远。对社会文教、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也不足,2011年在文化体育支出380.52亿元,仅仅占全国财政支出的0.7%。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弱化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社会文教、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也不足。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弱化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2.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发展,因此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量的50%以上。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转变,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国家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有所减少。但在“十一五”期间,仍达到38.5%,高居各项支出之首,从构建公共财政的要求看,其比重仍然偏高。同时必须注意到,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的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在很长

时期内,政府参与竞争性、经营性项目过多,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而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不足。近年来这方面情况有所改变,但由于管理方面的疏漏,经济建设支出的总体效益仍不理想。 3.行政管理支出比重逐年上升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且呈逐年上升态势。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率为年均17.7%,与财政支出平均增长率12.3%相比,高出5.4个百分点。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有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增长的合理性一面;但也有着由于机构膨胀、人员编制过多、经费增长迅速、服务效率低下而不合理的一面。1978年全国财政供养人员为2015万人,到2008年增长至5802万人,增长88.7%。如果把办公设施和公费医疗、离退休保障的因素考虑进去,财政负担更重。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已成了“吃饭财政”,财政支出大部分用于支付人员工资,有的甚至收不敷出,连工资发放都有困难。 4.社会文教支出比重偏低 我国社会文教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81年的18.5%上升到2000年的27.6%,到2011年教育支出2989.82亿元,总体呈增长态势,这是可喜的现象。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速度。其中教育费占GDP的3.66%,而世界教育支出水平平均占GDP的4%以上。我国科技事业支出的比重也一直只占财政支出的4%以下,而且还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这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极低水平,也与我国的经济增长极不适应。在医疗卫生支出上,我国也处于程度较低的水平。社会文教事业大多数属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应成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

促进教育公平标准表述

促进教育公平标准表述 “促进教育公平”问题背景: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是一句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公益广告词。它告诫人们,即便是在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巨大不平等的情况下,通过学习、接受教育,人同样可以获得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处于社会下层的弱势者因为拥有知识而摆脱了他出身的那个群体的局限,其生存状态将会得到明显改善。 但有时我们会看到,贫困地区的孩子无学可上或上不起学、农村合格教师匮乏、随父母进城打工的孩子流落在农贸市场。在城市,非义务教育阶段收费一再增加,由于同一地区内校际教育资源的差别引发的“择校热”愈演愈烈,家长要向重点初中、高中交纳数万元不等的择校费。在高校,高额学费成为贫困生上学的负担,同时招生名额分配明显趋于失衡,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的高考招生分数远低于其他省区。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入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造成了新的教育不公平。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公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十六大以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历次强调教育公平。2004年提出西部“两基”攻坚的计划,提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计划,2005年提出对农村家庭困难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2006年提出要免除学杂费,把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体系,2007年提出保证农村的孩子上得起学、上好学。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性原则,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对保障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教育公平”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缺乏公平。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经费投入长期不足,教育经费的持续紧缺,使相当一批农村中小学至今连基本的办学条件都得不到保障。农村师资队伍学历未达标,中高级职务比例偏低等现象较为普遍。 二、重点示范学校与普通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相差悬殊,择校压力巨大。拥有较多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家庭,可以凭其拥有的资本以较低的分数上好学校,拥有较多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更占优势。阶层差距正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 三、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上学比较困难。这表现为,部分进城农民工子女失学,大部分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质量不高,很多学校仍然要收借读费、赞助费。教育费用仍然是农民工家庭最大的负担之一。 四、地区之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明显差异。我国高考录取分数线以及高校招生指标投放计划存在地区差异,每年高考录取率东部高于中西部,大城市高于广大农村地区。由于高校教育资源布局的不平衡性,直属高校在属地投放的招生计划比例较大,导致稀缺的优质高教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探讨与感悟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探讨与感悟 黎婷 (文法学院汉语国际教育1401班) 一、背景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仿似一头沉睡中渐渐苏醒的雄师,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GDP也一直保持着稳高的增长,不断展现着大国崛起的风范。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我们可以看到汉语也正随之走向世界,在世界的许多角落,汉语也正悄然兴起。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千年的传承也渗透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因此对汉语的推广和传播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的责任,所以需要专业的人才和系统性的教学方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由此应运而生。 二、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历史上的推广和传播 汉语对外的推广和传播我们可以追溯到汉代——张骞出使西域。虽然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大汉帝国联合大月氏消灭匈奴,将汉语作为一种政治交流的工具,但是汉语还是得到了对外的传播。到了唐代,巍巍的大唐帝国威震四方,长安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汉语也随之对周围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日、中韩之间的语言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日本也派出了多个遣唐使来学习中国文化,汉语的传播和推广日益兴盛。历经明清两朝之后,我们甚至看到了第一位站上哈佛讲台的中文教师——戈鲲化,他也编撰出了第一部中国人为西方人写的中国文化教材。 2、汉语国际教育的现状 为了更好的推广和传播汉语,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陆续出台了以普通话为标准的《汉字简化方案》和《汉语拼音方案》,北京语言学院也为部分国家培养了一批懂汉语的专门人才。到了八十年代末,63所高校恢复或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40所高校成立了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学机构,汉语对外推广和传播真正实现了国际化。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成立。2005年,首届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召开。我们可以看到,汉语国际教育规模越来越大,呈现出了大规模双向趋势,相关的科研工作也相深处推进,汉语对外的教学工作也在蓬勃发展。 三、专业分析 1、专业发展历程 1983年,北京语言学院开设了本科五年制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1985年,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开设本科四年制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1986年,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对外汉语专业方向的硕士生。2013年,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学合称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2、专业介绍

我国财政支出在教育方面的问题及措施

我国财政支出在教育方面的问题及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财政教育支出也不断增长,但同时存在较多问题。 一、国际财政教育支出分析 国外教育经费来源一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拨款,即是“财政性教育拨款”;二是私人出资(如非政府性组织的捐赠),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从11年的数据分析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政府性教育拨款占各国GDP比重的5%。(而我国尚为4%的目标而奋斗) 我们可以看看其后的因素:1、基础教育的普及政策和城乡教育的均等化程度。一般而言,城乡教育均等化越高,拨款水平也就越高。2、后中等教育政策。 3、高等教政策,各国因分担政策的不等化,而有较大差异。 有数据表明:OECD国家中央、州和地方的分担比例平均为46.5:27.5:27.1,可以看出中央政府承担了主要角色。 二、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发展状况 首先,我们可以看一下下表: 表1 我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GDP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 1、我国的教育总额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不断的增加,从数据上,近年来

的教育支出增长大致保持在10%,表明了教育支出有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也可以说明我国是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着重对教育方面较大投资。 2、我国的教育支出已不可忽略的成为了财政支出的大项。亦可以说明党和 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从已实施的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中,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一点。 但财政性教育支出比重既在于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在于其占GDP的比重。而后者的数据从数据统计上来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此外,教育支出结构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结构、在高等、中等、初等三级教育上的分配及在地理区域的分配结构。基于这几点,一在我国,教育经费的来源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而从可得数据上看,我国地方是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主力军。这一点与发达国家恰好相反。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我国在高等、中等、初等的三级教育上的经费投入是所有国家中相差的最为悬殊的。三、从地理区域的分配结构看,东部地区教育支出明显高于中西部,且差距呈日益增大的趋势。 接下来,我们换一个视角进行分析。从上述第二段的现状看来:财政教育支出结构失衡,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区域失衡和结构不合理现象,加之教育资源整体配置效率不高。表现在: 一、区域配置不均衡,这首先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失衡,东中西部的发 展呈阶梯式发展。表现形式就在于东中西部对教育支出的比重问题上。 也在于各地官员对教育投入的重视程度,贵州省虽作为我国的第一贫困大省,但其对教育的支出却占省总产出的7%之高。这各中也不能忽视的就是中央财政缺乏平衡和协调的能力。 二、三级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不合理。投入比例严重失调。相比投入较高 的高等教育,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整体水平较低。这也多半源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不完善等。下面的表格可以更明晰的反映出这一信息: 表2 三级教育均支出比例国际比较

财政如何促进教育公平

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意义在教育领域得到最集中的体现,那就是:只有保障公共产品供给的均等化,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全体公民在生存和发展方面机会的公平和公正 王善迈 教育公平仍待改进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各级各类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大大推进了教育公平。2005年小学入学率99%,初中毛入学率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52.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这说明,我国义务教育基本上实现了入学机会的公平,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大幅提高。但和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教育公平在当前仍面临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 题。 第一,由于义务教育在公共教育资源投入、办学基本条件,在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巨大差异,使一部分适龄儿童和少年还未能获得均等化的教育服务,普及和完成基本的义 务教育上仍然存在不公平。 第二,高中教育的教育公平问题,除由于区域间、城乡间高中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入学机会不公平外,主要表现在校际间教育质量存在巨大质差条件下,高质量教育入学机会规则的不公平。目前我国高中教育还不是义务教育,入学的基本方式是通过考试制度对受教育者学习能力进行筛选,教育公平表现为规则公平。近年来“以权择校”(包括某些政府机构以与学校共建名义,利用公共资源为其子女提供择校机会)和“以钱择校”之风愈演愈烈,以权择校是腐败,以钱择校则是教育市场化,破坏了入学规则的公平,引起群众强烈不满。 第三,中等职业教育的不公平,主要表现为相对于普通高中而言的教育负担和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接受中职教育者大部分来自工人、农民等低收入群体,教育私人成本高(学费高于高中一倍多)、预期经济收益低(就业难,预期收入低,进入高一级教育难),这是目前我国中职教育社会需求远远大于个人需求的主要原因。 第四,高等教育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入学机会和进入重点大学机会在区域间的不公平。中国高校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类,数量上地方高校占绝大部分,从质量来说,积聚于中央高校。由于区域间高教发展严重不均衡,使高教入学机会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由于中央院校在属地招生比例过高,导致高质量学校入学机会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本质是规则不公平。 第五,贫困学生和流动人口子女在教育机会上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公平。由于群体间收入过大的差别,使贫困学生尤其农村贫困学生在接受和完成各级各类教育上存在不公平。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义务教育入学机会上与城市居民相比也存在不公平。虽然政府制定了对各级教育贫困生资助政策,规定了农民工子女在义务教育上以流入地财政负担为主和进入公立学校为主的“两为主”制度,但执行中仍面临许多事实上的 不公平。 建立充足、公平、有效的教育财政制度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保障

财政法基本原则

【论文摘抄】财政法基本原则,是指财政法中体现法的根本精神、对财政行为具有一般指导意义和普遍约束力的基础性法律规范。财政法基本原则的确定,至少应当考虑到三方面的因素。首先,应当符合财政法基本原则所具备的内涵和特征,这是财政法基本原则在逻辑上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其次,应当从财政法调整对象的自身特点出发寻找财政法基本原则的客观根据,摆脱对法律原则探索的主观局限性;最后,还应当充分考虑法律体系中宪法、经济法等基本原则的要求,同时保证财政法基本原则内部体系的协调。以上三个方面,可以概括为确定财政法基本原则的逻辑依据、客观根据和法律根据。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将财政民主主义、财政法定主义、财政健全主义和财政平等主义确定为财政法的基本原则。财政民主主义着眼于财政的民主基础,财政法定主义着眼于财政的法律形式,财政健全主义着眼于财政的安全稳健,财政平等主义着眼于财政的公平合理。这四个基本原则虽然独立表述,但相互间仍然存在内在的联系。总体而言,财政民主主义是现代社会整个财政法的基础,它在财政法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财政法定主义是对财政法在形式上的要求,它旨在保障民主原则在制度上的实现。财政健全主义是对财政法在功能上的要求,它旨在降低财政风险,确保财政运行不至于偏离安全稳健的目标。而财政平等主义则是对财政法在价值上的要求,它保障通过民主机制和法律程序制定的财政法本身是符合正义的。以财政法治的视角衡量,财政法定是财政法治的形式要素,财政健全是财政法治的功能目标,财政平等是财政法治的价值追求,而财政民主则是上述三者有机结合的制度保障,因此完全可以说,它们紧密统一于财政法治的理论和实践。 财政民主主义 民主的基本含义与其说是多数人的统治,不如说是个人参与公共事务的决定权。财政民主所要求的无非也就是赋予普通的公民和企业参与财政事务的权力。从法理上看,财政民主主义来源于现代国家普遍认可的国民主权原理。既然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权,那么,人民就应该有一定的渠道和途径从法律上参与授权的过程。具体到财政权力而言,它并不是一种独立于人民权利的自在物,相反,它来源于人民主权,受制于人民主权。正因为如此,财政应否支出、如何开支,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种类,等等,都应该由人民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加以决定。剥夺人民的财政决定权,进而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人民头上的行为是从根本上违反宪法人民主权原理的。从制度上看,代议制是现代社会贯彻人民主权原则的一个理想模式,在我国则表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此,改革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4.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答: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立法和行政手段。这主要是指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政府组织公共生产,不仅是出于提供公共物品的目的,而且是出于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和经济稳定的目的。 (3)财政手段。应当指出,财政手段既不直接生产也不直接提供公共物品,而是通过征税和税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1)政府决策失误。而政府决策失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2)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特征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也就是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凭借人民赋予的政治权力,谋取私利,权钱交易,化公为私,受贿索贿,为“小集体”谋福利,纵容亲属从事非法商业活动等等。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一旦失误,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这种政府干预失效,可能主要发生于经济体制转轨国家。 5.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答: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付钱购买私人产品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 非排他性则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例如,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受益于国防所提供的安全保障,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权力和义务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等。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此外,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也是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标准。 7.如何理解财政的特殊性? 答: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私有财产,社会分裂为阶级后才产生了国家。国家一旦产生,

教育教育财政支出

国外教育支出比较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完善 作者: 网络转载发布日期: 无 【摘要】教育支出是一国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支出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一些变化;1993年我国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NP )的比重,在本世纪(20世纪)末达到4%”的战略发展目标。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与国外教育支出的比较以探讨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结构。【关键词】教育支出;三级教育;GDP;GNP 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衡量一国的财政教育支出水平主要有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财政教育支出结构这两个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偏低,结构也不尽合理。一、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的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人们一般用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来比较各个国家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衡量各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程度。根据江苏省统计局和教育厅公布的数据,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2000-2002年分别为1.95%、1.89%和1.98%,这与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NP )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的战略发展目标相去甚远。也就是说,实际投入不到应该投入的一半。如果按照4%的比例,江苏省各级政府三年总短缺额达到592亿元。更为令人吃惊的是,2004年所占比例又下降到1.9%以下,而如果按去年全省GDP达到15000亿元计算,这意味着去年欠下的短缺额已经超过300亿元。从全国来看,虽然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持续增加财政教育投入,由1993年的867.76亿元增长至2002年的

如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如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新华网北京2月8日电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显著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要求,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集中体现,需要在以下3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一,促进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今后,要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不断扩大和切实保障基本的教育机会公平。在义务教育阶段,要着力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巩固免费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着重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在其他教育阶段,要切实落实政府在办好学前教育中的责任,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程中,将主要面向未成年人的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基础性普惠性教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围,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第二,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当前重点是继续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尤其是财政投入为主的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进困难地区办学条件尽快达到国家基本标准,不断完善国家教育资助政策体系,使其有效全面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困难群体。 第三,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是坚持教育制度规则公平。促进教育公平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教育制度规则公平对于教育公平至关重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体要求,健全保障教育公平的规则程序势在必行。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实施重大教育政策及改革举措前,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预设规则程序征求社会意见,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各级各类学校继续做好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实施招生考试“阳光工程”,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此外,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财政税收法笔记 (2)

第一章 财政法概论 第一节 财政法的经济学基础 一、财政的含义: (一)国家分配论:财政的基本经济学理论 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职能,作为主体无偿(强制)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过程。 (二)国家分配理论的发展(三个阶段) 1、对国家概念的发展: 步)最早称为阶级国家(存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2 在这样的国家,财政分配归统治阶级) 公共国家(国家中无绝对阶级对立, 只有阶层划分) 。中国仍处于此过渡阶段。 2、参与财政分配主体的发展:开始国家为唯一主体,后增加了地方,共存在国 家和地方两个主体。 3、强制性和无强性的突破:最初国家财政收入均为强制和无偿的,后新型财政 行为的出现突破了强制性和无偿性。如彩票、国库券、国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二、西方公共财政理论:主要基于 2 个论点 (一)公共需求理论:财政源于需求,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财源,将需 求分为 4 种: 1、私人需求:对应的财政模式为家计财政 对应的经济模式为自然经济。2、 2、公共需求:最初以国家需求为代表,其所对应的财政模式为计划财政 对 应的经济模式为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为统收、统支、统一分配,主要为满足国 家利益) 3、公共需求和私人需求的结合:产生的为公共财政 对应的经济模式为市场 经济。 (特点是满足国家和个人需求,二者并重,这是对于西方而言,中国仍以 国家为重) 4、公共产品需求:经济学上的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特征(这种特点容易产生 搭便车行为, 即未在公共产品上投入但享受其带来的利益,因此导致私人不愿意 投入公共产品。这些公共产品都由国家通过财政投资建设) (二)市场失灵理论:失去对社会资源支配与控制的效力 正常市场经济运行应由市场机制通过自发机制自由调整,不需要政府干预,产生 的是自由经济的经济模式。 1、市场机制:由三种手段调整——价格(核心,具有滞后、盲目、自发性) 、供 求、竞争 三、财政职能及其演变 1、自然经济:财政称之为家计财政,财政所追求的目的主要为满足私人需求。 2、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主要职能(1)配置职能:通过引导机制对社 会资源分配。 (2)分配职能:直接参与,体现在贫富均衡领域,如税收和社会保 障手段,目的是达到公平原则。 (3)稳定职能:通过财政的宏观调控以维持市场 经济整体稳定目的。 3、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计划财政。主要职能: (1)分配(通过计划手段,达到 绝对公平) (2)调节(通过直接干预的方式,调节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3)监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及改革问题探讨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及改革问题探讨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模式经过不断改革, 成效显著, 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但仍未摆脱以成本为导向的财政拨付模式。文章分析了现行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及其改革过程中衍生出的问题, 参考了国外较为成熟完善的绩效拨款做法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进一步完善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财政; 绩效拨款;

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历史发展 (一) 基数加发展阶段 教育财政经费基数是高校前一年度到账的拨款数, 在基数加发展的模式中, 下一年的拨款数额是根据前一年的拨款基数, 同时适当考虑和估测下一年学校发展所需, 据此增加一定数额的经费。这个拨款模式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例如所定数额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缺乏真正科学的测算, 同时公开透明程度也不足, 容易出现人为因素干扰。在实际使用中经费限定的使用范围太死板, 缺乏灵活性, 不利于经费的高效率利用。

(二) 定额加专项补助阶段 “定额”指的是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生均教育经费的标准。生均经费是根据高校在校生人数为基数核定的, 即每个学生给予固定的培养费用。这部分经费是高等教育事业经费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专项补助”是指拨付给高校的额外经费。其主要以各个高校上报的项目为依据, 拨付专项经费。其主要根据在校人数和学校各种基础支出为标准来确定和拨付经费。但这个模式经常会导致高校的盲目扩张, 通过扩张招来更多学生以期获得更多定额经费。 (三) 基本预算加项目支出预算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 “基本预算”是指支撑学校日常运转的所需经费, 而“项目预算”是支撑学校自身项目开展和事业发展的经费。这个教育财政经费拨付模式具有集中拨付、收支分开的特点。同时还对经费的使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 也因而提高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二、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 投入型拨款模式效率低下

教育平等与教育公平

从教育平等到教育公平 ——谈教育政策的历史进步性 教育平等与教育公平是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讨论较多的问题之一。这是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就这一点而言相信大多数理论同仁还是可以认同的。但是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却是众说纷纭。澄清两者的关系,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生活和教育领域内的教育公平问题是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因为教育公平问题不仅直接涉及教育领域内的公平与正义,教育政策的科学与民主,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国家的安全与繁荣。笔者认为教育平等与教育公平这两个概念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既教育政策作为具体表现形式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反映的教育平等观不同。教育政策从教育平等到教育公平是教育平等观的进步,也是教育政策自身的历史性进步。 一、教育平等 1、平等:平等主要是指人们在社会地位、权利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相同状态,主要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是人们对于一种事实关系的描述,具有客观性。平等是与不平等相对的,“平等观念是不平等发展的产物”,『1』是针对特权提出的。法国思想家卢梭指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是私有制的产生。为了消除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状态,他在《社会契约论》中寻找一种在进入社会状态的时候不至于丧失自由和平等的社会契约。这种政治上的平等理念体现在“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口号上,在法国大革命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扬。但是,“卢梭幻想的是将立法与守法统一起来从而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的政治理想是不能成为现实的,我们最好把它当成一种道德理想。”『2』可见,这里所说的平等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一种价值标准,一种政策法规的价值取向,卢梭也意识到,人类是不可能再回到自然平等的状态之中去的。『3』针对不平等的存在和特权的泛滥,人们自然渴望能够拥有一种自由平等的状态。但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不平等在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于是,“平等”一词多出现在口号中,尤其是政治口号和思想理论中。所以,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才发现我们所追求的“平等”还是停留在理论中而不能实现时,现实中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转而追求可以在现实中实现的“公平”。王海明先生认为,平等是人们相互间与利益获得相关的相同性,而不平等则是人们相互间与利益获得有关的差别。平等与不平等,一方面起因于自然,是自然造成的,因而是不可选择的,不能进行道德评价,无所谓善恶、应该不应该的,如性别、肤色、人种、相貌、身体、天赋、能力等方面的平等于不平等。另一方面则起因于人的自觉活动,是人的自觉活动造成的,因而是可以选择、进行道德评价,有善恶、应该不应该之别的,如贫与富以及均贫富、贵与贱以及等贵贱、按贡献分配以及收入均等化等等。这就是社会平等与不平等。社会平等不仅是个利益问题,而且根本来说,是个应该不应该的权利问题:社会平等正如无数先哲所说,实乃权利平等。『4』作为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社会平等也就是公平、公正。这是因为,“当对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没有在个人之间做出任何任意的区分时,当规范使各种对社会生活利益的冲突之间有一恰当的平衡时,这些制度就是正义的。”『5』罗尔斯还补充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种正义观比另一种正义观更可取是因为它的更广泛的结果更可取。”『6』 2、教育平等:《教育大辞典》对教育平等的界定是:指人们不受政治、经济地位和民族、种族、信仰及性别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夸美纽斯和人文主义

怎样促进教育公平教学总结

怎样促进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公平”问题背景: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是一句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公益广告词。它告诫人们,即便是在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巨大不平等的情况下,通过学习、接受教育,人同样可以获得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处于社会下层的弱势者因为拥有知识而摆脱了他出身的那个群体的局限,其生存状态将会得到明显改善。 但有时我们会看到,贫困地区的孩子无学可上或上不起学、农村合格教师匮乏、随父母进城打工的孩子流落在农贸市场。在城市,非义务教育阶段收费一再增加,由于同一地区内校际教育资源的差别引发的“择校热”愈演愈烈,家长要向重点初中、高中交纳数万元不等的择校费。在高校,高额学费成为贫困生上学的负担,同时招生名额分配明显趋于失衡,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的高考招生分数远低于其他省区。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入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造成了新的教育不公平。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公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十六大以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历次强调教育公平。2004年提出西部“两基”攻坚的计划,提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计划,2005年提出对农村家庭困难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2006年提出要免除学杂费,把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体系,2007年提出保证农村的孩子上得起学、上好学。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性原则,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对保障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社会受教育的程度对一个人的就业、收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在如今这个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大背景下,教育机会的均等是最根本性的均等,它让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给予每个人向前发展的动力,给予每个人向上流动的希望。 但是,国家教育整体投资不足,又多投放于城市,致使城乡教育差距已经成为城乡差距中最主要、最显著的差距之一。教育的深重负担,不仅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未来,也对农民眼下的生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无论是媒体还是网络,“教育公平”这四个字的使用频率一直居高不下,正反映了教育存在不平衡的现状。这个问题也到了不能再回避的关口! 可以说,教育不但关系着中国未来的发展和命运,也关系着眼下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生活的荣辱悲欢。现在从“两会”上传来消息,政府将逐步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教育投资向农村倾斜,扩大“两免一补”的范围,创造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使农村的孩子不再因贫困输在人生起跑线上,这无疑将是大力推进公平教育的一个转折性的开端。 今年“两会”所有话题都围绕着建设“和谐社会”这个核心,这是人民生活提高、国家兴盛的时代需求,是民心所望的目标。要建立社会的和谐,社会的公平是基础,而教育的公平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一环。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保障每个孩子都有公平受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缺乏公平。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经费投入长期不足,教育经费的持续紧缺,使相当一批农村中小学至今连基本的办学条件都得不到保障。农村师资队伍学历未达标,中高级职务比例偏低等现象较为普遍。 二、重点示范学校与普通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相差悬殊,择校压力巨大。拥有较多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家庭,可以凭其拥有的资本以较低的分数上好学校,拥有较多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更占优势。阶层差距正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