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集团公司筹资风险及对策研究

某集团公司筹资风险及对策研究
某集团公司筹资风险及对策研究

某集团公司筹资风险及对策研究

2.5万字24页

中文摘要

摘要内容:筹资风险是企业筹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应对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收益状况。企业筹资风险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企业在筹集资金时要选择合理的方案,达到既降低资金成本,又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的目的。

本文是在明确筹资风险内涵的基础上,首先对筹资及筹资风险的理论加以阐述,并且对筹资的相关概念,筹资风险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其次,对筹资风险的国内外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强化对筹资风险的认识;最后,从广宇集团的经营状况出发,针对其面临的筹资风险问题,以筹资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筹资;筹资风险;对策研究

ABSTRACT

Summary of contents :Financing risks is an important enterprise financing process, enterprises should directly affect the appropriateness of future revenue position. Enterprise funding is a risk factor for multiple roles. Enterprises in raising funds to choose reasonable options to achieve both lower the cost of capital, also in the context of acceptable risk control in the end. This is a clear risk funding on the basis of content, financing and funding for the first theory to explain the risks and related to the financing concept, the content of the financing risk analysis; Secondly, the risk of funding and the status quo, in-depth analysis of problems, and strengthen awareness of the risks of financing; Finally, Guangyu Group starting from the operation against the risks it faces funding problems to financing basic theory as a guide, mak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word: Financing; Financing risks; Study countermeasures

目录

中文摘要I

ABSTRACT II

第一章绪论1

第二章筹资的基本理论 3

一、筹资及筹资风险的含义3

(一)筹资及房地产筹资的含义3

(二)筹资风险的含义及其与筹资的关系3

二、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及渠道4

(一)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4

(二)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5

(三)两者间的关系5

三、筹资风险的分类影响因素及其与筹资渠道的关系5

(一)筹资风险的分类5

(二)筹资风险的影响因素6

(三)筹资风险与筹资渠道的关系7

第三章广宇房地产集团现状及筹资问题分析8

一、广宇房地产集团概况8

二、广宇房地产集团筹资管理的优势分析10

三、筹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1

(一)企业内部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1

(二)企业外部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2

第四章集团筹资风险的对策14

一、房地产业筹集资金的特点14

(一)筹集资金占用量大、时间长、周转慢14

(二)项目资金运作与筹集资金来源之间的矛盾14

(三)筹集资金流动受区域范围的影响较大15

二、集团防范筹资风险的对策15

(一)树立筹资风险意识,理性对待筹资风险15

(二)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加强财务管理水平16

(三)选择适当的筹资方式,调整优化资本结构17

(四)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防范机制17

(五)强化资金作用的效率管理,提高资金盈余水平18

三、发展趋势(结论)19

致谢词20

参考文献:21

参考文献:

「1」王汝卓,《论开发企业筹资管理》,REAL ESTATE DEVELOPMENT 「2」丁烈云、毛鹤琴,《房地产开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曹小琳、段力志,《重庆建筑》,房地产项目投资的风险浅析「4」融资管理市场周刊研究版

企业筹资风险成因分析及对策

内容摘要:摘要: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但无论是以主权资本方式还是以负债资本方式进行的资金筹措,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筹资风险既有举债本身的作用,也有举债之外的影响。规避筹资风险应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组合方式,科学预测利率及汇率的变动、风险转移等。 摘要: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但无论是以主权资本方式还是以负债资本方式进行的资金筹措,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筹资风险既有举债本身的作用,也有举债之外的影响。规避筹资风险应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组合方式,科学预测利率及汇率的变动、风险转移等。 关键词:筹资;筹资风险;风险规避 企业的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企业在筹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环节无不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企业承担风险程度因负债方式、期限及资金使用方式等不同,而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有所不同。因此,筹资决策除规划资金需要数量,并以合适的方式筹措到所需资金以外,还必须正确权衡不同筹资方式下的风险程度,并提出规避和防范风险的措施。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在市场瞬息万变的经济条件下,任何不利于企业的情况发生,都会使筹集资金使用效益降低,从而产生筹资风险。 一、产生筹资风险的因素分析 企业筹资风险只存在于有负债的企业,但其产生的原因既有举债本身因素的作用,也有举债之外因素的作用。举债本身因素主要有负债规模、负债的利息率和负债的期限结构等;举债之外的因素是指企业的经营风险、预期的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及金融市场等。我们把前一类因素称作筹资风险的内因,而把后一类因素称作筹资风险的外因。 (一)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1、负债的规模。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的比例的高低。企业负债规模大,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加,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2、负债的期限结构。如果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相反,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原因在于:(1)如果企业使用长期负债来筹资,利息费用在相当长的时期将固定不变,但如果企业用短期方式来筹资,则利息费用会有很大幅度的波动;(2)如果企业大量举借短期资金,将短期资金用于长期资产,则当短期资金到期时,可能会出现难以筹措到足够的现金来偿还短期借款的风险。此时,若债权人由于企业财务状况差而不愿意将短期借款延期,则企业有可能被迫宣告破产;(3)举借长期资金的融资速度慢,取得成本较高,而且还会有一定的限制性条款。 3、负债的利息率。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付息的压力和破产危险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同时,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大有影响,因为在税息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二)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浅析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正文

浅析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财务政策,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 风险是指当一项活动可能产生几种不同的结果,而这些结果的可能性或概率又可以推算时,则认为这些活动是有风险的。一般来讲,企业面临两种风险:一是经营风险;二是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往往是由经营风险引起的,是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经营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成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二、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只有了解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成因,才能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不同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在成因。众所周知,持续的通货膨胀,将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

缺,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资金成本持续升高。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企业增加了运营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而利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包括支付利息过多的风险、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市场风险因素也会对财务风险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测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风险。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使企业理财陷入困境。 (二)财务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而产生财务风险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最直接的原因。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从而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导致产生财务风险。具体表现在: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2.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由于投资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论证,导致企业盲目投资和投资决策的失误使企业产生巨大的投资损失,由此产生很大的财务风险。 3.筹资规模和结构决策不当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在我国有的企业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本身资金又不够,只好向外筹集大量的负债资金,造成资金结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小企业筹资风险问题及防范研究

***大学成功学院 毕业论文 (设计) 开题报告 所在系部:管理学系专业:会计学 学号:姓名: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小企业筹资风险问题及防范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在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独特功能,如充当经济增长引擎、创造就业机会、填补大型企业的空白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等为各界所认可。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当前独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等因素制约,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企业自身难以克服的经济、制度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在这些难题中,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小企业的筹资问题更是首当其冲,成为举国上下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资金筹措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企业管理者必须拓展融资渠道,并权衡不同资金来源的可靠性、持续性、成本以及对公司经营风险的影响,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源源不断的资金供应,才能够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投资机会,提高企业发展潜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筹资风险的管理就成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内容。当前,资金短缺是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企业能否健康良性地发展,筹资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筹资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资金的合理筹集和使用而获取一定的收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通过各种途径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以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筹资又伴随着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风险,企业可以对筹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控制,以避免筹资失误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我国筹资风险研究还不健全,尤其是在定量分析方面还是很薄弱,因此,正确分析企业筹资风险及其控制策略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规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筹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表现为既定目标下的企业筹资框架的选择,也即企业筹资行为合理与否是通过筹资结构来反映的。对于各企业而言,如何选择筹资方式,怎样把各种筹资方式组合成最适合企业的筹资框架,怎样去把握筹资的规模,这些问题都是在筹资之前就需要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的。一般来讲,企业的筹资方式有9种,即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发行债券、筹资租赁、内部积累、联营筹资、信托筹资。这9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但是,不管企业

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作者:————————————————————————————————日期:

浅谈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财务政策,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一、财务风险涵义与特征的理性认识 对于财务风险的定义,学术界尚未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但一般认为,财务风险即指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控制因素的作用,使企业实际收益与目标收益发生背离,因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指在筹资决策时,由于负债性资本占全部资本比例过高,使得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所造成的风险,也称为负债风险或筹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泛指企业全部财务活动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它不仅包括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利润分配及日常资金营运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还包括企业其他各项关联活动的失败而诱发的财务损失和危机。本文讨论的财务风险是广义的财务风险范畴。 根据产生路径的不同,财务风险可划分为5种类型: (1)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资金来源结构、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及筹资成本过高等原因而给企业财务成本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亦即狭义的财务风险。 (2)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投资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而致使投资报酬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风险。 (3)现金流量风险,产生于企业正常运营过程中,由于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偏离,导致企业货币资金回收的金额和回收时间的不确定性,此时,企业因债务规模过大或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很可能会造成偿债能力急剧下降,现金支出压力陡升,进而陷入财务困境。 (4)连带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其他各项关联活动的失败而诱发的风险。如企业为其它单位提供贷款担保而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5)外汇风险,即由于汇率变

浅析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浅析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浅析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面临着众多的风险因素。现在的企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不断进行扩张,向多元化进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的理解风险因素,发现风险并有效的控制风险才能使得我们企业能够安全的经营,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企业筹资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两种,权益筹资风险和债务筹资风险,如何权衡两种筹资方式的风险,成为了企业关注的重点话题。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筹资风险的定义及其特点,然后介绍了筹资风险的主要成因,最后给出了笔者自己对防范其风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筹资风险;对策 企业存在的基础就是为了发展,那么企业要发展就离不开资金的使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如此迅速,依靠自有资金已经不能够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在这种背景情形下,就提我们企业提出了筹资的需要,筹资主要包括两部分,外部筹资和内部筹资,外部筹资又主要分为权益筹资和债务筹资,内部筹资主要是依靠上一会计年度遗留下来的内部留存收益。而内部的留存收益肯定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企业主要依靠外部的融资渠道,筹资风险管理得好能够给企业提供杠杆效益,风险管理得不好就会产生破产的风险,这就给企业经营提出了挑战。 一、企业筹资风险的定义 企业的筹资风险属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之一,是指企业通过融资进行经营,但是融资期限到期不能按时归还本金及其利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那么筹资风险主要有哪些特征呢?了解掌握这些特征能够加强企业全体员工对风险的意识,以便企业形成风险谨慎的意识。 筹资风险的特征包括以下四个特征: 1.筹资风险存在的客观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的,企业只要存在外源性融资,就会产生筹资风险,就会面临筹资的成本,具体包括筹资费用和使用成本两方面。所以筹资风险是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OC)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一、信用风险及其成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尚不健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和社会经济体之间信用关系的缺乏则是最主要的问题。信用成为当前商品过剩时期最稀缺的资源,信用的缺失造成了市场交易成本的极大提高,企业要为正常的商品交易支付更多的无效成本,同时面临更多的交易风险,这些情况直接造成了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下降。随着中国入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不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买方市场普遍形成,交易方式从现金交易逐步过渡到信用交易,信用经济蓬勃发展。与此相适应,信用风险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我国绝大多数竞争性行业的企业都面临“销售难、收款更难”的双重困境。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取客户订单,企业需要提供优惠的价格或赊销条件,导致利润越来越薄;另一方面,客户不守信用,随意拖欠账款,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解决收款难的问题,但由于信用管理经验不足,结果还是产生大量呆账、坏账,使本己单薄的利润被严重侵蚀。对于企业而言,不能够坐等环境的改变,尽快适应这样的环境,提高自己防范风险的能力,是现实的选择。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息政策,指导和协调各机构业务活动,对从客户资信调查、付款方式的选择、信用限额的确定到款项回收等环节实行的全面监督和控制,以保障应收款项的安全及时回收。一个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能使企业在经营中能够更好的规避风险,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和良好的效益。 (一)信用风险的含义 信用风险指的是因交易一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交收责任而造成的风险。信用风险可分为本金风险和重置风险。当一方不足额交收时,另一方有可能收不到或不能全部收到应得账款或权益,造成损失,这就是本金风险;违约方违约造成交易不能实现,未违约方为购得股票或变现需再次交易,因此可能遭遇受因市场价格变化而带来的损失,这就是重置风险。

论述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论述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摘要: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权益性的资金和债权性的资金。其中,负债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几乎没有一家企业是只靠自有资本,而不运用负债就能满足资金需要的。然而,负债资金在为企业带来杠杆效应,增加股东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筹资风险,而较大的筹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生命的终止。因此,控制资本结构,防范和降低筹资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筹资风险 1前言 企业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Financial Risk),它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企业在筹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中无不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都可能提高或降低),从而使得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使企业的资金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都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 2筹资风险的概念及其类别 由于权益性资本属于企业长期占用的资金,不存在还本付息的压力,也就不存在偿债的风险;而债务资金则需要还本付息,是一种法律义务,因此,筹资风险是指由负债筹资而引起的到期不能偿债的可能性。从风险产生的原因可将筹资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和收支性筹资风险两大类。 2.1现金性筹资风险 它是指企业在特定时间上,现金流出量超过现金流入量而产生的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的风险。可见,现金性筹资风险是由于债务的期限结构与现金流入的期间结构不相配套引起的,它是一种支付风险。现金性筹资风险具有以下特征: 它是一种个别风险,表现为某一项债务不能及时偿还、或者是某一时点的债务不能及时偿还。也正由于此,这种风险对企业以后各期的筹资影响不是很大。

浅析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范

浅析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范 【摘要】企业因生产经营的需要,在设立阶段、扩张经营、调整产业蛄构时经常需要筹集资金,或发行股票,或取得银行借款。本文在对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内因与外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筹资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筹资风险;风险意识;风险防范 筹资风险,是指与企业筹资相关的风险,一般是指由于资金供需情况、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变化,企业筹集借人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负债筹资可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收益下降的风险;二是指负债筹资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困难甚至破产的风险。 1.筹资风险的来源 企业的筹资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1企业投资利润率和借人资金利息率的不确定性 当企业投资利润率高于借人资金利息率时,企业使用一部分借人资金,可以因财务杠杆的作用提高自有资金利润率;当企业投资利润率低于借人资金利息率时,企业使用借人资金将自有资金利润率降低,甚至发生亏损,严重的则因资产负债率过高或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导致资不抵债而破产。 1.2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 负债经营的企业,其还本付息的资金最终来源于企业的收益。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长期亏损,那么企业就不能按期支付债务本息,这样就给企业带来偿还债务的压力,也可能使企业信誉受损,不能有效地再去筹集资金,导致企业陷财务风险。 1.3负债结构 借人资金和白有资金比例的确定是否适当,与企业财务上的利益和风险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财务杠杆作用下,当投资利润高于利息率时,企业扩大负债规模,适当提高借人资金与自有资金之间的比率,就会增加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反之,在投资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企业负债越多,借人资金与自有资金比例越高,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也就越低,严重时企业会发生亏损甚至破产。 同时,负债规模一定时,债务期限的安排是否合理,也会给企业带来筹资风险。若长、短期债务比例不合理,还款期限过于集中,就会使企业在债务到期日还债压力过大,资金周转不灵,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信用风险管理习题

信用风险管理 1、单一法人客户的财务状况分析中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对( )进行分析。 A、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B、财务报表和损益表 C、财务报表和资产负债表 D、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答案】:A【解析】:P73。单一法人客户的财务状况分析中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进行分析。 2、下列关于财务比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盈利能力比率体现管理层控制费用并获得投资收益的能力 B、杠杆比率用来判断企业归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C、流动性比率用于体现管理层管理和控制资产的能力 D、效率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所有者利用自有资金获得融资的能力 【答案】:A 【解析】:P75。盈利能力比率:用来衡量管理层将销售收入转换成实际利润的效率,体现管理层控制费用并获得投资收益的能力。效率比率:又称营运能力比率,体现管理层管理和控制资产的能力。杠杆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所有者利用自有资金获得融资的能力,也用于判断企业的偿债资格和能力。流动比率:用来判断企业归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即分析企业当前的现金支付能力和应付突发事件和困境的能力。 3、企业2000年流动资产合计为3000万元,其中存货为1500万元,应收账款1500万元,流动负债合计2000万元,则该公司2000年速动比率为( )。 A、0. 78 B、0.94 C、0. 75 D、0.74 【答案】:C 【解析】:P75。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合计;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或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3000-1500)/2000=0.75; 4、企业的某年的税前净利润为6000万元人民币,利息费用为3000万元人民币,则其利息保障倍数为( )。 A、2 B、1 C、3 D、4 【答案】:C 【解析】:P74。利息偿付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净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6000+3000)/3000=3; 5、现金流量表分为三个部分: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投资活动的现金流、融资活动的现金流。买卖其他公司的股票等投资行为属于( )。 A、经营活动的现金流 B、投资活动的现金流 C、融资活动的现金流 D、销售活动的现金流 【答案】:B 【解析】:P75。买卖其他公司的股票、债券等投资行为属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6、在对法人客户信用风险的财务分析中,若企业申请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商业银行应重点考虑企业正常()的现金流量是否能够及时而且足额偿付贷款。 A、经营活动 B、担保活动 C、融资活动 D、投资活动 【答案】:A 【解析】:P76。对于短期贷款,应当考虑正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是否能够及时而且足额偿还贷款;对于中长期贷款,应当主要分析未来的经营活动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以偿还贷款本息,但在贷款初期,应当考察借款人是否有足够的融资能力和投资能力来获得所需要的现金流量以偿还贷款利息。 7、过去3年,某企业集团的经营重点逐步从机械制造转向房地产开发。商业银行在审核集团法人客户的贷款申请时发现,其整体投资现金流连年为负,经营现金流显著减少,融资现金流急剧放大,根据上述信息,下列分析恰当的是() A、该企业集团投资房地产已经造成损失 B、该企业集团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C、多元化经营有助于提升该企业集团的盈利能力 D、投资房地产行业的高收益确保该企业集团的偿债能力很强 【答案】:B 【解析】:P76。整体投资现金流连年为负,经营现金流显著减少,融资现金流急剧放大说明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8、针对企业短期贷款,商业银行对其现金流量的分析应侧重于()。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 摘要:筹资风险是市场经济环境中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风险之一,各类企业都不同程度的面对着筹资风险,筹资风险可以为企业所用,运用与控制得当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控制不当就将会给企业带来损失,甚至是灾难。所以筹资风险分析尤为重要,本文从筹资风险的成因入手进行分析,探讨筹资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筹资财务风险分析评估防范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1.概述企业筹资风险 (4) 1.1筹资风险的含义 (4) 1.2筹资风险的特征 (4) 1.2.1客观性 (5) 1.2.2不确定性 (5) 1.2.3双重性 (6) 1.2.4可控性 (6) 2.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 (7) 2.1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7) 2.1.1负债规模 (7) 2.1.2负债的利息率 (8) 2.1.3负债的期限结构 (8) 2.2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9) 2.2.1经营风险 (9) 2.2.2预期现金流入量与资产流动性 (10) 2.2.3市场 (10) 2.3 小结 (10) 3资信评估与筹资风险 (11) 3.1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及其稳定性 (11)

3.2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及其可靠性 (11) 3.3分析企业资本结构及其稳健性 (12) 3.4分析企业资金分布及其合理性 (12) 3.5 分析企业成长能力及其持续性 (13) 4筹资风险防范措施 (14) 4.1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建立防范机制 (14) 4.2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 (14) 4.3先内后外的筹资策略 (15) 4.4建立风险预测体系 (15) 5.结论 (16) 参考文献

1.概述企业筹资风险 1.1筹资风险的含义 企业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它是指企业因借人资金而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嘟可能提高或降低),从而会使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 1.2筹资风险的特征 主要分客观性,不确定性,双重性和可控性 1.2.1 客观性。筹资风险根源于企业内外环境及一些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风险的存在是无法回避和消除的,只能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应对,从而减轻或避免费用、损失的发生。 1.2.2不确定性。筹资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具有可变性,即是否发生,何时、何地发生以及发生的范围和影响程度等是一种偶然的、不确定的结果。

开题报告 企业筹资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湖北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企业筹资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指导老师: 2016年月日

企业筹资风险的识别及防范 (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指导老师: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理论意义 风险管理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管理一样,在管理领域中具有相对独立职能,它通过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期用最小的代价把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经济活动的高风险性迫使企业必须识别所面临的风险,了解风险的性质以及其可能带来的损失,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技术。宏观上,风险管理能够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以便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内部经营管理中。微观上,风险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的评价与控制,促进企业保持财务上的竞争力,提供了思想准备与方法指导。 西方国家近几十年来一直广泛关注筹资风险这一研究课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我国对筹资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起步晚于西方国家,目前以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还将以引进和学习国外筹资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为主。 如何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并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筹资风险管理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探讨,是一个及需解决的问题,这一课题必将具有长期的研究价值。 (二)现实意义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风险管理研究大多着眼于金融业和保险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关于风险的预测和度量的论著很多,但也大多集中于对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的研究,而对于企业财务风险,包括对引发财务风险的原因、财务风险的计量、解决的对策等的研究,都是在近一、二十年逐渐增多的。 据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尤其是ST公司所面临的财务危机,主要表现为企业资金链条断裂而导致的支付危机,究其根源就在于未能很好地规避财务风险,其中筹资风险表现的尤为明显。国内外企业由于资金问题而陷入危机,最终招致破产的例子比比皆是。‘曾在国内声名显赫的巨人集团自目追求规模经济,企业的平均发展速度一度达到300,然而到1996年底却因生产成本上升,外部资金支持不足,以致于债台高筑,陷入全面财务危机,最终累计债务1亿多元,导致企业的衰败;美国的康赛可公司,从事金融和保险业,由于高管多年来的领导失利,该公司累积了大量的债务,总额超过80亿美元,于2002年12月被迫中请破产;2003年意大利乳业巨头帕玛拉特向社会公众承认存在着40亿欧元的巨大财政黑洞,被认为是继“安然”事件之后又一起骇人听闻的财务丑闻。 从这些经营失败及发生财务造假的企业案例来看,诸多企业爆发财务危机的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 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谢立俊 “筹资风险”的含义 企业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Financial Risk),它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企业在筹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中无不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都可能提高或降低),从而使得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使企业的资金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都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 企业筹资渠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所有者投资,包括企业的资本金及由此衍生的公积金、未分配利润等;另一类是借入资金。对于借入资金这一类筹资活动而言,筹资风险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借入资金均严格规定了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还本付息金额,如果借入资金不能产生效益,导致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就会使企业付出更高的经济和社会代价。例如向银行支付罚息,低价拍卖抵押财产,引起企业股票价格下跌等,严重的则会导致企业破产倒闭。因此,借款筹资的风险,表现为企业能否及时足额地还本付息。 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它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问题,它是属于企业的自有资金,这部分筹入资金的风险,只存在于其使用效益的不确定上。正是由于其使用效益的不确定,从而使得这种筹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具体表现在资金使用效果低下,而无法满足投资者的投资报酬期望,引起企业股票价格下跌,使筹资难度加大,资金成本上升。此外,企业筹入资金的两大渠道的结构比例不合理,也会影响到资金成本的高低和资金使用效果的大小,影响到借入资金的偿还和投资报酬期望的实现。因此,筹资风险具体有借入资金的风险、自有资金的风险和筹资结构风险三种表现形式。 “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 企业筹资风险的形成既有举债本身因素的作用,也有举债之外因素的作用。举债本身因素主要有负债规模、负债的利息率和负债的期限结构等;举债之外的因素是指企业的经营风险、预期的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及金融市场等。我们把前一类因素称作筹资风险的内因,而把后一类因素称作筹资风险的外因。 ⒈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1)负债规模。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企业负债规模大,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税息前利润/(税息前利润-利息)]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加。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 (2)负债的利息率。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危险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同时,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大有影响,因为在税息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3)负债的期限结构。是指企业所使用的长短期借款的相对比重。如果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相反,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原因在于:第一,如果企业使用长期借款来筹资,它的利息费用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将固定不变,但如果企业用短期借款来筹资,则利息费用可能会有大幅度的波动;第二,如果企业大量举借短期借款,并将短期借款用于长期资产,则当短期借款到期时,可能会出现难以筹措到足够的现金来偿短期借款的风险,此时,若债权人由于企业财务状况差而不愿意将短期借款展期,则企业有可能被迫宣告破产;第三,长期借款的融资速度慢,取得成本通常较高,而且还会有一些限制性条款。 ⒉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企业信用风险的防范机制

企业信用风险的防范机制防范机制和策略 防范信用风险,应在充分发挥企业销售信用政策优势 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应收账款投资成本,避免坏账损失。企业应建立销售前、销售中和销售后的信用评估机制、债权保障机制、账款管理和回收机制,形成一整套的信用 管理体系,从而进行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 (1)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强化客户管理。 “客户即市场,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风险 的主要来源。”因此信用风险管理必须从对客户的信用管 理开始,包括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和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规定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信用额度。 (2)建立债权保障机制,确保销售过程规范操作,做 到有法可依。 谈判时注意确定信用条件,包括给予信用的形式(如 付款方式)、期限和金额。在谈判过程中从最初与客户协 商到双方达成一致协议,应将各个方面都明确规定好。避 免由于一些简单的操作失误而造成严重的拖欠。签约时注 意寻求债权保障。 此外,为确保收回货款,要使用一定的债权保障手段,如担保、保险等。充分利用信用保险、国际保理服务及其 他衍生金融工具防范信用风险。

(3)建立债款管理和回收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应收账款的管理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三部分: 1、应收账款的日常监控管理属应收账款的事前管理。 销售部门以放账的形式售出货物之后,面临的一个最 直接问题就是如何对形成的应收账款进行监控,保证及时 收回货款。此时信用管理的目标是如何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账龄分析”法是企业可选用的一种十分有效的监控 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应收账款的收回时间加以分类,统计各 时间段内支付的或拖欠的应收账款情况,从而监督每个客 户的应收账款支付进度,对不同时间段内的逾期账款采取 不同对策。 应用账龄分析技术,推行一种行之有效的“应收账款 的跟踪管理”,即从应收账款产生之日起,便与客户建立 定期联系,监督其支付情况,直到账款被全部收回。 2、应收账款的到期催收管理属于应收账款的事中管理。 其核心内容是核实应收账款基础数据(包括时间、是 否逾期、业务概况、历史原因、责任人、金额、已采取的 措施等),建立催收基本资料,制定应收账款重点追讨对象,定期公布“黑名单”,以应收账款工作例会为机制, 对快到期应收账款、拖欠款和诉讼状况(特别是重点金额 款项)定期进行披露,从而进行监控。

企业筹资风险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 资金就象人体的血液一样,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在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瞬息万变的今天,企业依靠自有资金的积累,去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相对有点滞后、满足不了企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借鸡生蛋”,即负责经营,不失为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策略之一,也是现代企业主要经营手段之一。负责经营,就要进行筹资,而筹资必然伴随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风险。所以,筹资运用好了,有助于企业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促使企业迅速发展;运用不恰当,会使企业负债累累,到期不能还本付息而引发一系列财务危机,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为此,负债经营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筹资风险的防范。 一、筹资风险的含义及来源 所谓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对此有不同的说法。一般地讲,主要指筹集的资金投入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收益,使企业借入的资金到期不能按时还本付息而引起的风险。主要来源:汇率变动引起的风险、筹资结构不合理引起风险、信用等级下降引起风险、决策失误引起风险。 1、利率变动风险。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筹资成本的大小,尤其是短期借款利率。在国家货币供给量充足时,利率会降低,企业筹资的资金成本较低,减轻利息负担压力;反之,在国家货币供给量不足、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时,贷款利率就会提高,此时,企业筹资的成本会增加,加大企业利息支付的负担。 2、筹资结构的风险。筹资结构,包括筹资方式、期限结构、负债规模。由于借入资金的使用带来的预期收益及现金流入的不确定性,在筹资方式搭配不当、期限过于集中、负债规模过大的情况下,会使企业到期不能及时还本付息,进一步加重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甚至危机企业的生存。 3、信用等级下降的风险。一般来说,贷款机构都愿意把资金借给信用较好、还款及时的企业,即所谓“嫌贫爱富”。如果企业不能按时支付利息、到期还本,会使企业有失去信誉的风险,这种风险会造成企业后续贷款的困难,甚至危机到企业资金链条的中断,促使企业破产。 4、筹资决策失误的风险。在进行筹资决策时,对投资项目预期所需资金量的大小、现金回收期的长短及流入量的多少和预计发生的风险估计不够,没有应对的防范措施,以至于盲目举债、盲目投资,在风险来临时,无应对措施,造成财务危机。 二、筹资风险的防范 (一).首先,建立筹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使他们在开始筹资决策时,对筹资的规模、结构、用途、方式,筹资机构、成本、潜在的风险及资金的利润率等,拟定多个筹资方案,对此进行分析、比较,科学、全面的论证,选择最优的筹资方案。避免筹资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二).优化筹资结构,分散筹资风险。筹资结构,包括筹资的方式、期限、利率、债权机构、负债规模。不同的筹资方式、期限、利率、债权机构、负债规模,产生不同的收益和风险。对其进行合理的筹划,会规避、分散筹资风险,使筹资收益尽量达到最大化,风险尽量降到最小。 1.筹资方式的选择。目前筹资方式,有权益筹资,即发行股票、投资者投入;负债筹资,即银行借款、非金融机构或企业借款、内部借款、发行债券。 发行股票,一般数额极大,风险小,不用还本付息,但筹资成本高,易分散控制权;发行债券,资金成本低,保证控制权,但筹资风险高,限制条件多,数额有限。这两种方式,一般机会较少,程序复杂,限制性条款较多,融资速度较慢;吸收投资,同样机会少,资金成本高,易分散企业的控制权。所以,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的融资方式:向银行、非金融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案例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第三只眼 A公司是一家财务管理十分严格的公司,也有一套完善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因此公司的坏帐率和资金周转一直保持较好的水平,财务部张经理颇为自己的管理有方而洋洋得意;但销售部的陆经理可不这么看:生意不可能没有一点风险,坐在家里没有销售肯定不会产生任何呆帐,那样离公司倒闭大家回家也不远了。陆经理认为过于死板的信用政策影响了销售部的业绩,使公司损失了许多机会。 企业里的销售部和财务部似乎天生就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部门,更有这种说法:财务部代表和维护公司的利益,而销售人员代表着经销商和客户的利益,这不今天发生在A公司一件事情似乎更能证明这个看法: 温州B公司是A公司在当地的经销商,虽然说A公司在整个浙江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远远超过竞争对手占绝对的优势,但偏偏在温州的销售却不温不火,落后其竞争对手。当地的经销商换了好几个,到今年B公司已经是第四家了。 A公司本来就是浙江的企业,家门口的市场哪能不抢,陆经理对浙江省经理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在三个月内改变这种局面。乘着竞争对手出现质量问题的大好时机,陆经理亲自坐镇温州,集中全省的销

售力量,分区划片开发温州的终端, 陆经理还从公司争取到极优惠的 促销政策,准备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收复温州市场。 一时间A公司的产品在温州终端大量铺货,但问题来了,由于B 公司的销售额比往常增加了几倍,不到10天公司批准的信用额度就已经用完了,B公司只能用现金买货,但一个星期后就支持不住了。一时间终端客户频频要货,B公司却没钱继续下订单了,B公司老板急的双脚跳,把陆经理的电话都打爆了,请求公司无论如何再放几个订单以解燃眉之急。 其实陆经理比谁都急,这次行动就是要趁竞争对手没有反应过来打他个措手不及,现在就好像仗打了一半子弹却没有了,如果竞争对手乘机反扑,这次行动不就前功尽弃了吗。 陆经理与财务部张经理多次协调,但张经理在通融放了一个订单后,再也不同意继续发货了,张经理的理由很充分,其一:公司所有客户的信用政策是年初销售部和财务部共同讨论后经总经理批准才决定的,现在要增加B公司的信用额度不是不可以,但要走程序不可能今天申请马上就批准。“销售成绩是销售部的,但由此而带来的信用风险却要财务部来承担,当然不干了。”这只是张经理没有说出的潜台词。 陆经理历数了种种理由并以个人担保要张经理继续发货,但张经理就是不买帐,A公司的信用控制是财务部一票否决制,陆经理虽然在电话那头暴跳如雷,一时也无可奈何。 为什么对这个问题,财务部与销售部门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张经理是为了公司的资金安全,严格执行公司的财务制度;陆经

毕业论文--论述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摘要 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权益性的资金和债权性的资金。其中,负债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几乎没有一家企业是只靠自有资本,而不运用负债就能满足资金需要的。然而,负债资金在为企业带来杠杆效应,增加股东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筹资风险,而较大的筹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生命的终止。因此,控制资本结构,防范和降低筹资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投资效益的不确定性、资金组织运用与筹资结构不合理、决策失误等。企业通过对筹资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可使风险最小化,实现财务成果的最大化和财务状况的最优化。企业对筹资应加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选择合适的筹资组合,因地制宜地确定资本结构,强化收账管理。同时,应完善风险预测体系与风险转化措施,提高企业的竞争与盈利能力,以达到防范筹资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筹资风险负债筹资筹资结构

目录 一、前言 (3) 二、筹资风险的概念及其类别 (3) (一)现金性筹资风险 (3) (二)收支性筹资风险 (4) 三、筹资方式与风险大小 (4) (一)企业长期筹资方式 (4) (二)企业短期筹资方式 (6) 四、“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 (6) (一)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6) (二)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7) (三)金融市场 (8) 五、筹资风险的防范 (8) (一)现金性筹资风险的防范 (8) (二)收支性筹资风险的防范 (9) 六、筹资风险的阶段性控制 (10) (一)事前控制 (10) (二)事中控制 (11) (三)事后控制 (12) 七、高新企业筹资渠道的途径 (13) (一)银行贷款 (13) (二)企业内部筹集 (13) (三)政府资助 (13) (四)风险投资基金 (13) 八、结束语 (15) 参考文献 (16)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和防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e17477615.html,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和防范 作者:陈聪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8期 摘要:筹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以及经营的开始,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市场交 易的多样性,筹资方式在企业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企业面临的筹资途径也日益丰富。企业也需要根据筹资方式都有不同的特点,来对当期的资金需求规模和实力及发展战略规划进行选择。 关键词:筹资风险经营风险资本结构 随着日渐扩大的企业规模和增长的资金需求,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筹资方式呈现在企业面前,然而不同的筹资方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也是各有特点。企业的资本从资金来源方式不同,可以分成内部资本和外部资本。内部资本主要描述企业的自有资本、留存收益等;外部资本为企业常用的银行借款、股票、债券、融资租赁、吸收直接投资等。筹资风险指债务筹资到期导致企业不能到期偿还的可能性,因而筹资风险又叫财务风险。筹资风险的大小与多种因素相关,筹资方式是其中之一,不同的筹资方式,对企业会产生不同的风险。筹资风险则被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种。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是筹资内部风险,同负债性筹资活动和权益性筹资有关。筹资外部风险一般为不可控风险,是由于国家政治、法律政策、市场环境的变化导致。 一、筹资风险的成因 1.负债规模:企业负债总额金额或负债资金占资金总额的比重。如果企业负债规模变大,利息费用的支出就会增加,导致收益降低从而偿付能力降低,企业破产的风险也就随之加大,企业财务杠杆系数会变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相应变大。 2.负债利息比率:筹集资金需要面临利息比率变动带来的潜在风险,利息比率水平直接导致了企业筹资负债资金的资本成本大小的高低。在相同负债资金规模下,如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贷款利率相对较低,企业所负担的利息支出较低,因此经营成本变少,筹资风险降低;反正亦然。同时,利息比率对股东收益变动大小也会造成影响,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比率的变化与财务杠杆系数、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呈正比关系。 3.负债结构。负债结构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相对的比重,是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在整个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会存在多种债务,如果各种债务之间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则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以及信誉水平,严重的会影响企业未来的筹资来源,从而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再者,如果债务的偿还期限过于集中,企业无法在一时之间偿还巨额债务,会给企业巨大的偿债风险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