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同步原理

第十一章 同步原理
第十一章 同步原理

通信原理电子教案

第11章同步原理

学习目标:

载波同步方法,包括插入导频法和直接法,载波相位误差对解调性能的影响; 位同步实现方法,包括插入导频法、直接法;位同步系统的性能及其相位误差对解调性能的影响;

群同步实现方法,包括起止式同步法和插入特殊同步码组的同步法;群同步的保护;

重点难点:载波相位误差对解调性能的影响;位同步系统的性能及其相位误差对解调性能的影响;巴克码;群同步系统的性能。载波同步系统的性能;群同步的保护。

课外作业:11-1, 11-2, 11-3, 11-4, 11-5, 11-7, 11-8, 11-9

本章共分6讲(54~59)

第五十四讲载波同步(1)

主要内容:同步的分类与实现方法;载波同步的实现方法,包括插入导频法和直接法。

同步是数字通信系统,以及某些采用相干解调的模拟通信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本章主要讨论同步的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同步的性能指标及其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所谓同步是指收发双方在时间上步调一致,故又称定时。

一、同步分类

1.载波同步

载波同步是指在相干解调时,接收端需要提供一个与接收信号中的调制载波同频同相的相干载波。这个载波的获取称为载波提取或称载波同步。因此,载波

同步是实现相干解调的先决条件。

2.位同步

位同步又称码元同步。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任何消息都是通过一连串码元序列传送的,所以接收时需要知道每个码元的起止时刻,以便在恰当的时刻进行取样判决,提取这种定时脉冲序列的过程称为位同步。

3.群同步

群同步也称帧同步。在数字通信中,信息流是用若干码元组成一个“字”,又用若干个“字”组成“句”。在接收这些数字信息时,必须知道这些“字”、“句”的起止时刻,在接收端产生与“字”、“句”及“帧”起止时刻相一致的定时脉冲序列的过程统称为群同步。

4.网同步

为了保证通信网内各用户之间可靠地通信和数据交换,全网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时间标准时钟,这就是网同步。

二、同步的实现方法

同步也是一种信息,按照获取和传输同步信息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外同步法和自同步法。

1.外同步法

由发送端发送专门的同步信息(常被称为导频),接收端把这个导频提取出来作为同步信号的方法,称为外同步法。

2.自同步法

发送端不发送专门的同步信息,接收端设法从收到的信号中提取同步信息的方法,称为自同步法。

本章重点讨论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的实现方法和性能。

提取相干载波的方法有两种:插入导频法和直接法。

三、直接法

直接法也称自同步法。有些信号,如DSB-SC、PSK等,它们虽然本身不直接含有载波分量,但经过某种非线性变换后,将具有载波的谐波分量,因而可从中提取出载波分量来。

1. 平方变换法和平方环法

设调制信号)(t m 无直流分量,则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为

t t m t s c m ωc o s )()(= (11.2-1) 接收端将该信号经过非线性变换——平方律器件后得到

t t m t m t t m t e c c ωω2cos )(2

1)(21]cos )([)(222+== (11.2-2) 上式的第二项包含有载波的倍频c ω2的分量。若用一窄带滤波器将c ω2频率分量滤出,再进行二分频,就可获得所需的相干载波。

图11-1 平方变换法提取载波

若m(t)=±1,则信号就成为二相移相信号(2PSK ),这时

t t t m t e c c ωω2cos 2

121]cos )([)(2+== (11.2-3) 因而,同样可以通过图11-1所示的方法提取载波。

伴随信号一起进入接收机的还有加性高斯白噪声,为了改善平方变换法的性能,使恢复的相干载波更为纯净,窄带滤波器常用锁相环代替,构成平方环法。由于锁相环具有良好的跟踪、窄带滤波和记忆功能,平方环法比一般的平方变换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图11-2 平方环法提取载波

2PSK 信号平方后得到

t nT t g a t e c n

s n ω22cos ])([)(∑-= (11.2-4)

当g(t)为矩形脉冲时,有

t t e c ω2cos 21

21

)(+= (11.2-5)

假设环路锁定,VCO 的频率锁定在2c ω频率上,其输出信号为

)22sin()(0θω+=t A t v c (11.2-6)

θ为相位差。经鉴相器(由相乘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后输出的误差电压为

θ2s i n d d K v = (11.2-7) 式中,d K 为鉴相灵敏度,是一个常数。d v 仅与相位差有关,它通过环路滤波器去控制压控振荡器的相位和频率,环路锁定之后,θ一个很小的量。因此VCO 的输出经过二分频后,就是所需的相干载波。

应当注意,载波提取的方框图中用了一个二分频电路,由于分频起点的不确定性,使其输出的载波相对于接收信号相位有0180的相位模糊。

相位模糊对模拟通信关系不大,因为人耳听不出相位的变化。但它有可能使2PSK 相干解调后出现“反向工作”的问题,克服相位模糊度对相干解调影响的最常用而又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相对移相(2DPSK )。

2. 同相正交环法

同相正交环法又叫科斯塔斯(Costas )环。压控振荡器(VCO )提供两路互为正交的载波,与输入接收信号分别在同相和正交两个鉴相器中进行鉴相,经低通滤波之后的输出均含调制信号,两者相乘后可以消除调制信号的影响,经环路波器得到仅与相位差有关的控制压控,从而准确地对压控振荡器进行调整。

图11-3 Costas 环法提取载波

设输入的抑制载波双边带信号为t t m c ωcos )(,并假定环路锁定,

)cos(1θω+=t v c (11.2-8)

)sin(2θω+=t v c (11.2-9)

式中,θ为VCO 输出信号与输入已调信号载波之间的相位误差。 )]2cos()[cos (2

1)cos(cos )(3θωθθωω++=+?=t t m t t t m v c c c (11.2-10) )]2sin()[sin (2

1)sin(cos )(4θωθθωω++=+?=t t m t t t m v c c c (11.2-11) 经低通滤波后分别为 θcos )(2

15t m v =

(11.2-12) θsin )(216t m v = (11.2-13) 低通滤波器应该允许m(t)通过。65v v 、相乘产生误差信号

θ2s i n )(8

12t m v d = (11.2-14) )(2t m 可以分解为直流和交流分量,由于锁相环作为载波提取环时,其环路滤波器的带宽设计的很窄,只有m(t)中的直流分量可以通过,因此d v 可写成

θ2s i n

d d K v = (11.2-15) 如果把图11-3中除环路滤波器(LF )和压控振荡器(VCO )以外的部分看成一个等效鉴相器(PD ),其输出d v 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误差电压,它通过环路滤波器滤波后去控制VCO 的相位和频率,最终使稳态相位误差减小到很小的数值,而没有剩余频差(即频率与c ω同频)。

此时VCO 的输出)cos(1θω+=t v c 就是所需的同步载波,而)(2

1cos )(215t m t m v ≈=θ就是解调输出。 Costas 环与平方环具有相同的鉴相特性(d v ~θ曲线)。由图可知,

πθn =(n 为任意整数)为PLL 的稳定平衡点。PLL 工作时可能锁定在任何一个稳定平衡点上,考虑到在周期π内θ取值可能为0或π,这意味着恢复出的载波可能与理想载波同相,也可能反相。这种相位关系的不确定性,称为0,π的相位模糊度。

图11-4 平方环和科斯塔斯环的鉴相特性

Costas环与平方环相比,虽然在电路上要复杂一些,但它的工作频率即为载波频率,而平方环的工作频率是载波频率的两倍,显然当载波频率很高时,工作频率较低的Costas环易于实现;其次,当环路正常锁定后,Costas环可直接获得解调输出,而平方环则没有这种功能。

3.多相移相信号(MPSK)的载波提取

当数字信息通过载波的M相调制发送时,可将上述方法推广,采用M次方变换法或M方环法,但M次方环具有M重相位模糊度,即所提取的载波具有360°/M的相位模糊。解决的方法是采用MDPSK 。

四、插入导频法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如DSB、等概的2PSK)本身不含有载波;残留边带(VSB)信号虽含有载波分量,但很难从已调信号的频谱中把它分离出来;单边带(SSB)信号,没有载波分量,对这些信号的载波提取,可以用插入导频法(外同步法)。

1.在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中插入导频

采用插入导频法应注意:

1)导频的频率应当是与载频有关的或者就是载频的频率;

2)在已调信号频谱中的零点插入导频,且要求其附近的信号频谱分量尽量

小。

对于模拟调制中的DSB 或SSB 信号,在载频c f 附近信号频谱为0;但对于数字调制中的2PSK 或2DPSK 信号,在c f 附近的频谱不但有,而且比较大,因此对这样的信号,在调制以前先对基带信号进行相关编码,这样经过双边带调制以后可以在c f 处插入频率为c f 的导频。但应注意,在图11-8中插入的导频并不是加于调制器的那个载波,而是将该载波移相090后的所谓“正交载波”。

图11-7 相关编码进行频谱变换

图11-8 抑制载波双边带信号的导频插入

这样,就可组成插入导频的发端方框图11-9。

图11-9 插入导频法发端框图

设调制信号m(t)中无直流分量,被调载波为t a c ωsin ,将它经90°移相形成插入导频(正交载波)t a c ωcos -,其中a 是插入导频的振幅。于是输出信号为

t a t t am t u c c ωωcos sin )()(0-= (11.2-17)

设收到的信号就是发端输出)(0t u ,则收端用一个中心频率为c f 的窄带滤波器提取导频t a c ωcos -,再将它经90°移相后得到与调制载波同频同相的相干载波t c ωsin ,收端的解调方框图如图11-10所示。

图11-10 插入导频法收端框图

解调输出为

t a t t m a t m a t

t a t t am t t u t v c c c c c c ωωωωωω2sin 22cos )(2)(2sin cos sin )(sin )()(20--=-=?= (11.2-18)

经过低通滤除高频部分后,就可恢复调制信号)(t m 。

如果发端加入的导频不是正交载波,而是调制载波,则收端v(t)中还有一个不需要的直流成份,这个直流成份通过低通滤波器对数字信号产生影响, 这就是发端正交插入导频的原因。

2. 时域插入导频

这种方法在时分多址通信卫星中应用较多。时域插入导频方法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在指定的时间内发送载波标准,即把载波标准插到每帧的数字序列中,如图11-13(a )所示。图中32~t t 就是插入导频的时间。这种插入的结果只是在每帧的一小段时间内才出现载波标准,在接收端应用控制信号将载波标准取出。时域插入导频法常用锁相环来提取同步载波。

图11-13 时域插入导频法

第五十五讲 载波同步(2)

主要内容:,载波同步系统的性能,载波相位误差对解调性能的影响。

一、 载波同步系统的性能

载波同步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有效率、精度、同步建立时间和同步保持时间。载波同步追求的是高效率、高精度、同步建立时间快,保持时间长。

1) 高效率 指为了获得载波信号而尽量少消耗发送功率。直接法

由于不需要专门发送导频,因而效率高,而插入导频法由于插入导频要消耗一部分发送功率,因而效率要低一些。

2) 高精度 指接收端提取的载波与需要的载波标准比较,应该有 尽量小的相位误差。 如需要的同步载波为t c ωcos , 提取的同步载波为

)cos(?ω?+t c ,

??就是载波相位误差。通常??分为稳态相差e θ和随机相差?σ两部分,即

?σθ?+=?e (11.3-1)

稳态相差与提取的电路密切相关,而随机相差则是由噪声引起。

3) 同步建立时间s t 指从开机或失步到同步所需要的时间。

4) 同步保持时间c t 指同步建立后,若同步信号小时,系统还能 维持同步的时间。

二、 载波相位误差对解调性能的影响

相位误差??对不同信号的解调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

我们首先研究DSB 和PSK 的解调情况。设DSB 信号为m(t)t c ωcos ,所提取的相干载波为)cos(?ω?+t c ,这时解调输出)(t m '为

??=

'cos )(2

1)(t m t m (11.3-2) 若没有相位差,即??=0,cos ??=1,则解调输出)(21)(t m t m =',这时信号

有最大幅度;若存在相位差,即??≠0时,解调后信号幅度下降,使功率和信噪功率比下降??2cos 倍。

对于2PSK 信号,信噪功率比下降将使误码率增加。若??=0时

)/(2

10n E erfc P e = (11.3-3) 则??≠0 时

)cos /(2

10??n E erfc P e = (11.3-4) 以上说明,载波相位误差??引起双边带解调系统的信噪比下降,误码率增加。当??近似为常数时,不会引起波形失真。

下面分析单边带信号。设单音基带信号t t m Ω=cos )(,且单边带信号取上边带t c )cos(2

1Ω+ω,所提取的相干载波为)cos(?ω?+t c ,相干载波与已调信号相乘得

t c )cos(2

1Ω+ω)cos(?ω?+t c )]cos()2[cos(4

1??ω?-Ω+?+Ω+=t t t c 经低通滤除高频即得解调输出

????Ω+?Ω=?-Ω='sin sin 4

1cos cos 41)cos(41)(t t t t m (11.3-5) 显然,载波相位误差??引起单边带解调系统的信噪比下降,并使恢复的基带信号波形失真。

第五十六讲位同步(1)

主要内容:位同步的实现方法,包括插入导频法、直接法,其中直接法包括滤波法和锁相环法。

位同步是正确取样判决的基础,所提取的位同步信息是频率等于码速率的定时脉冲,相位则根据判决时信号波形决定,可能在码元中间,也可能在码元终止时刻或其他时刻。实现方法也有插入导频法(外同步)和直接法(自同步)。一、插入导频法

在基带信号频谱的零点处插入所需的位定时导频信号。其中,图(a)为常见的双极性不归零基带信号的功率谱,插入导频的位置是1/T;图(b)表示经某种相关变换的基带信号,其谱的第一个零点为1/2T,插入导频应在1/2T处。

图11-14插入导频法频谱图

在接收端,对图11-14(a)的情况,经中心频率为1/T的窄带滤波器,就可从解调后的基带信号中提取出位同步所需的信号;对图11-14(b)的情况, 窄带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应为1/2T,所提取的导频需经倍频后,才得所需的位同步脉冲。

图11-15画出了插入位定时导频的系统框图,它对应于图11-14(b)所示谱的情况。发端插入的导频为1/2T,接收端在解调后设置了1/2T窄带滤波器,其作用是取出位定时导频。移相、倒相和相加电路是为了从信号中消去插入导频,使进入取样判决器的基带信号没有插入导频。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插入导频对取样判决的影响。

(a)发送端 (b)接收端

图11-15 插入位定时导频系统框图

此外,由于窄带滤波器取出的导频为1/2T ,图中微分全波整流起到了倍频的作用,产生与码元速率相同的位定时信号1/T 。图中两个移相器都是用来消除窄带滤波器等引起的相移。

另一种导频插入的方法是包络调制法。这种方法是用位同步信号的某种波形对移相键控或移频键控这样的恒包络数字已调信号进行附加的幅度调制,使其包络随着位同步信号波形变化;在接收端只要进行包络检波,就可以形成位同步信号。

设移相键控的表达式为

)](cos[)(1t t t s c ?ω+= (11.3-1) 利用含有位同步信号的某种波形对)(1t s 进行幅度调制,若这种波形为升余弦波形,则其表示式为

)cos 1(2

1)(t t m Ω+= (11.3-2) 式中的T /2π=Ω,T 为码元宽度。幅度调制后的信号为

)](cos[)cos 1(2

1)(2t t t t s c ?ω+Ω+=

(11.3-3) 接收端对)(2t s 进行包络检波,包络检波器的输出为)cos 1(2

1t Ω+,除去直流分量后,就可获得位同步信号t Ωcos 21。 除了以上两种在频域内插入位同步导频之外,还可以在时域内插入,其原理

与载波时域插入方法类似。

二、直接法

直接提取位同步的方法又分滤波法和特殊锁相环法。

1.滤波法

1)波形变换—滤波法

不归零的随机二进制序列,当P(0)=P(1)=1/2时,都没有T

=,2/T等线谱,

f/1

因而不能直接滤出T

=的位同步信号分量。但是,若对该信号进行某种变换,

f/1

其谱中含有T

=的分量,然后用窄带滤波器取出该分量,再经移相调整后就

f/1

可形成位定时脉冲。这种方法的原理框图如图11-16所示。

图11-16 滤波法原理图

2)包络检波—滤波法

频带受限的2PSK信号在相邻码元相位反转点处形成幅度的“陷落”。经包络检波后得到图11-17(b)所示的波形,它可看成是一直流与图11-17(c)所示的波形相减,而图(c)波形是具有一定脉冲形状的归零脉冲序列,含有位同步的线谱分量,可用窄带滤波器取出。

图11-17 从2PSK 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息

2. 锁相法

我们把采用锁相环来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方法称为锁相法。。

用于位同步的全数字锁相环的原理框图如图11-18所示,它由信号钟、控制器、分频器、相位比较器等组成。其中:

信号钟包括一个高稳定度的振荡器(晶体)和整形电路。若接收码元的速率为F=1/T ,那么振荡器频率设定在nF ,经整形电路之后,输出周期性脉冲序列,其周期n T nF T //10==;

控制器包括扣除门(常开)、附加门(常闭)和“或门”,它根据比相器输出的控制脉冲(“超前脉冲”或“滞后脉冲”)对信号钟输出的序列实施扣除(或添加)脉冲。

分频器是一个计数器,每当控制器输出n 个脉冲时,它就输出一个脉冲。控制器与分频器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就调整了加至比相器的位同步信号的相位。

相位比较器将接收脉冲序列与位同步信号进行相位比较,以判别位同步信号究竟是超前还是滞后,若超前就输出超前脉冲,若滞后就输出滞后脉冲。

图11-18 数字锁相原理框图

位同步数字环的工作过程简述如下:由高稳定晶体振荡器产生的信号,经整形后得到周期为T0和相位差T0/2的两个脉冲序列(a)和(b)[图11-19(a)、(b)]。脉冲序列(a)通过常开门、或门并经n次分频后,输出本地位同步信号[图11-19(c)]。为了与发端时钟同步,分频器输出与接收到的码元序列同时加到相位比较器进行比相。如果两者完全同步,此时相位比较器没有误差信号,本地位同步信号作为同步时钟;如果本地位同步信号相位超前于接收码元序列时,相位比较器输出一个超前脉冲加到常开门(扣除门)的禁止端将其关闭,扣除一个(a)路脉冲[图11-19(d)],使分频器输出脉冲的相位滞后1/n周期(360゜/n),如图11-19(e)所示;如果本地同步脉冲相位滞后于接收码元脉冲时,比相器输出一个滞后脉冲去打开“常闭门(附加门)”,使脉冲序列(b)中的一个脉冲能通过此门及或门,正因为两脉冲序列(a)和(b)相差半个周期,所以脉冲序列(b)中的一个脉冲能插到“常开门”输出脉冲序列(a)中[图11-19(f)],使分频器输入端附加了一个脉冲,于是分频器的输出相位就提前1/n周期,如图11-19(g)所示。经过若干次调整后,使分频器输出的脉冲序列与接收码元序列达到同步的目的,即实现了位同步。

图11-19 位同步脉冲的相位调整

第五十七讲 位同步(2)

主要内容:位同步系统的性能,位定时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一、 位同步系统的性能及其相位误差对性能的影响

1. 位同步系统的性能

1) 相位误差e θ

位同步信号的平均相位和最佳相位之间的偏差称为静态相差。对于数字锁相法提取位同步信号而言,相位误差主要是由于位同步脉冲的相位在跳变地调整所引起的。每调整一步,相位改变2π/n (对应时间T/n ),n 是分频器的分频次数,故最大的相位误差为

n e /3600=θ (11.3-4)

若用时间差Te 来表示相位误差,因每码元的周期为T ,故得

Te=T/n (11.3-5)

2) 同步建立时间s t

同步建立时间是指开机或失去同步后重新建立同步所需的最长时间。当位同步脉冲相位与接收基准相位差π(对应时间T/2)时,调整时间最长。这时所需的最大调整次数为

2

2/n n N ==ππ (11.3-6) 由于接收码元是随机的,对二进制码而言,相邻两个码元(01、10、11、00)中,有或无过零点的情况各占一半。数字锁相法中都是从数据过零点中提取作比相用的基准脉冲的,因此平均来说,每两个脉冲周期(2T )可能有一次调整,所以同步建立时间为

nT N T t s =?=2 (11.3-7)

3) 同步保持时间c t

当同步建立后,一旦输入信号中断,或出现长连“0”、连“1”码时,锁相环就失去调整作用。由于收发双方位定时脉冲的固有重复频率之间总存在频差△F ,收端同步信号的相位就会逐渐发生漂移,漂移量达到某一准许的最大值,就

算失去同步了。由同步到失步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同步保持时间。

设收发两端固有的码元周期分别为T 1=1/F 1和T 2=1/F 2,则每个周期的平均时间差为

20

1212212111F F F F F F F F T T T ?=-=-=-=? (11.3-8) 式中,F 0为收发两端固有码元重复频率的几何平均值,且有

T 0=1/F 0 (11.3-9)

由式(11.3-8)可得

0210F F T T F ?=

- (11.3-10) 再由式(11.3-9),上式可写为

02

1F F T T T ?=- (11.3-11) △F ≠0时,每经过T 0时间,收发两端就会产生|T 1 -T 2|的时间漂移。 若规定两端容许的最大时间漂移(误差)为T 0/K 秒(K 为一常数),则达到此误差的时间就是同步保持时间c t 。

0/F F t K T c ?= (11.3-12) FK

t c ?=1 (11.3-13) 4) 同步带宽s f ?

同步带宽是指能够调整到同步状态所允许的收、发振荡器最大频差。由于数字锁相环平均每2周(2T )调整一次,,每次所能调整的时间为T/n (T/n ≈T 0/n ),所以在一个码元周期内平均最多可调整的时间为T 0/2n 。很显然,如果输入信号码元的周期与收端固有位定时脉冲的周期之差为

n T T 2/0>?

则锁相环将无法使收端位同步脉冲的相位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同步,这时由频差所造成的相位差就会逐渐积累。因此,我们根据

0212F n T T π==

? 求得 0

2

021F F f s

π=? 解出 n F f s 2/0=? (11.3-15)

上式(11.3-15)就是求得的同步带宽表示式。

2. 位同步相位误差对性能的影响

位同步的相位误差θe 主要是造成位定时脉冲的位移,使抽样判决时刻偏离最佳位置。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用时差Te 代替相差θe 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设解调器输出的基带数字信号如图11-24(a )所示,并假设采用匹配滤波器法检测,即对基带信号进行积分、取样和判决。若位同步脉冲有相位误差Te[图11-24(b )],则脉冲的取样时刻就会偏离信号能量的最大点。从图11-24(c )可以看到,相邻码元的极性无交变时,位同步的相位误差不影响取样点的积分输出能量值,在该点的取样值仍为整个码元能量E 。而当相邻码元的极性交变时,位同步的相位误差使取样点的积分能量减小,积分能量减小为(1-2Te/T )E 。

图11-24 相位误差对性能的影响

01数据库原理第一章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单元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1)数据库管理系统是() A)一种编译程序系统 B)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 C)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D)一种应用软件系统 (2)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共享是指() A)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中的数据 B)多个用户使用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多个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共享数据 D)同一个应用的多个程序共享数据 (3)在数据库方式下,信息处理中占据中心位置的是() A)磁盘B)程序C)数据D)内存 (4)储蓄所有多个储户,储户在多个储蓄所存取款,储蓄所与储户之间是() A)一对一的联系B)一对多的联系C)多对一的联系D)多对多的联系 (5)下列关于E-R模型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在E-R图中,实体类型用矩形表示,属性用椭圆形表示,联系类型用菱形表示 B)实体类型之间的联系通常可以分为1∶1,1∶n和m∶n三类 C) 1∶1联系是1∶n联系的特例,1∶n联系是m∶ n联系的特例 D)联系只能存在于两个实体类型之间 (6)ER模型是数据库的设计工具之一,它一般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A)概念模型 B)逻辑模型C)内部模型D)外部模型 (7)在关系模型中,一个关系的主码() A)可以取空值 B)只能是单个属性C)不能是其他关系的外码 D)只能有一个 (8)在数据库技术中,哪一种数据模型是数学化模型?() A)层次模型B)网状模型C)关系模型D)面向对象模型 (9)下列关于关系数据模型的术语中,哪一个术语所表达的概念与二维表中的“行”的概念最接近?()A)属性B)关系C)域D)元组 (10)假设有如下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情况: Ⅰ教师实体与学生实体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导师联系 Ⅱ学生实体与课程实体之间存在多对多的选课联系 Ⅲ教师实体与课程实体之间存在一对一的授课联系 则能用层次模型表示的是() A)Ⅰ,Ⅱ B)Ⅰ,Ⅲ C)Ⅱ,Ⅲ D)Ⅰ,Ⅱ,Ⅲ (11)在下列四种模型中,与计算机的硬件及软件均无关 ..的是() A)外部模型B)逻辑模型C)概念模型D)内部模型 (12)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当关系模式改变时,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这是下列中的哪一个?()A)数据的物理独立性B)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库原理》复习大纲2016-6-工业工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大纲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给概述 1、数据和信息的区别和联系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 3、从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数据世界的抽象和转换的建模过程中,涉及四种模型,简述四 种模型之间的关系。参见课件1.2 4、关系的候选键、主键及外键,主属性和非主属性的概念 5、三级模式结构及两级映像。什么是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物理数据独立性? 6、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数学模型 1、传统的集合运算:并,交,差,广义笛卡儿积 2、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自然连接 3、用关系代数表达式表示相关的数据库查询请求及查询结果。 第三章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方法 1、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时期: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实现、 数据库运维;七个阶段:用户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结构创建、数据库应用行为设计与设计与实现和数据库运维 2、数据库概念设计有两种方法:属性表概念结构设计和实体-联系模型 3、基于ER图的概念结构设计步骤:(1)分E—R图的设计;(2)总体E—R图的设计;(3) 总体E—R图优化 4、绘制ER图 5、数据库逻辑结构用关系模型表达 6、数据库逻辑结构的设计步骤:(1)将由E-R图表示的概念结构转换成关系模型; (2)利用规范化理论对转换好的关系模型进行规范化设计和处理;(3)对关系模型进行优化处理。 7、掌握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规则,能够根据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能够确定关系模 型中各关系的候选键 8、数据库物理结构的设计步骤:(1)根据所选用的RDBMS所提供的存储结构和存储方法, 为逻辑模型选定其在物理存储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2)评价设计的数据库存储结构和存储方法;(3)对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进一步优化设计。 9、提高关系数据库中表的查询速度的方法:建立索引和为多个表建立聚簇。 10、数据聚簇的基本思想:使那些经常在一起进行联接查询的表的数据在物理介质上尽 量临近存放,也即把它们聚集地存放在一起。 第四章SQL2005数据库与数据表的创建 1、SQL Server2005的身份验证方式:windows 身份验证、混合模式身份验证 2、SQL Server的数据库存储组织:一个SQL Server数据库由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组成;文 件由盘区组成;盘区由页面组成。

电路原理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 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i u- + 元件 i u- + 元件 (a)(b) 题1-1图 1-4 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和i的约束方程(即VCR)。 i u- + 10kΩi u- + 10Ωi u- + 10V - + (a)(b)(c) i u- + 5V + -i u- + 10mA i u- + 10mA (d)(e)(f) 题1-4图 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15V + - 5Ω 2A 15V +-5Ω 2A 15V + - 5Ω2A (a ) (b ) (c ) 题1-5图 1-16 电路如题1-16图所示,试求每个元件发出或吸收的功率。 0.5A 2U +- 2ΩU + - I 2Ω1 2V + - 21 1Ω (a ) (b ) 题1-16图 A I 2

1-20 试求题1-20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u 1及电压u 。 ++2V - u 1 - +- u u 1 + - 题1-20图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题 2-1电路如题2-1图所示,已知u S =100V ,R 1=2k ,R 2=8k 。试求以下3种情况下的电压u 2和电 流i 2、 i 3:(1)R 3=8k ;(2)R 3=(R 3处开路);(3)R 3=0(R 3处短路)。 u S + - R 2 R 3 R 1i 2i 3 u 2+ - 题2-1图

数据库原理第一章作业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一. 简答题(回答时尽量简洁,抓住关键点即可,不需要展开) 1.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数据独立性,安全性,完整性,故障恢复,并发控制。 2.数据库系统的三个抽象层次? 视图抽象,概念抽象,物理抽象。 3.对数据库中的数据,最基本的四种操作是什么? 增加,删除,修改,查询。 4.简述数据抽象、数据模型及数据模式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数据抽象:数据抽取的过程。 数据模型:组织数据的工具。 数据模式:数据的表现形式。 三者之间的关系:数据模型是数据抽象的工具,数据模式是数据抽象的结果。 5.何谓DBMS、数据库系统、视图? 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的管理,为数据的访问和保护提供强大的处理功能,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一个应用、管理和操作的平台的通用的软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能使用户的应用系统得以顺利运行的环境。 视图:看某个物体所得到的图像。 6.数据模型的三个评价标准、三个要素、分类? 评价标准:真实地描述现实系统,容易为业务用户所理解,容易被计算机所实现。 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 分类: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 7.传统的三个数据模型是指什么? 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 8.数据库语言的作用,一般应包含哪几个子语言? 作用:DBMS提供给用户定义结构、操纵数据和管理DBMS的界面。 子语言:数据定义子语言,数据操纵子语言,数据控制子语言。 9.SQL语言的使用方式? 交互式方式,嵌入式方式。 10.数据字典的作用? 数据字典是DBMS中用于存储数据库的元数据的特殊文件。 11.数据管理的发展分哪三个阶段?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 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 发展:层次和网状模型的第一代数据库系统,关系模型的第二代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模型的第三代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教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 1.2.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分析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 文件系统用文件将数据长期保存在外存上,数据库系统则用数据库统一存储数据;文件系统中程序和数据有一定的联系,二数据库系统中程序和数据分离;文件系统用操作系统中的存取方法对数据进行管理,数据库系统则用DBMS 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文件系统实现以文件为单位的数据共享,二数据库系统实现以记录和字段为单位的数据共享。 (2)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联系 均为数据组织的管理技术;均由数据管理软件管理数据,程序与数据之间用存取方法进行转换;数据库系统是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8.什么是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它包含了哪些内容? 物理独立性? 所谓数据的独立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相互独立,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存取方式的改变不影响应用程序。 数据独立性分两级: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物理结构改变时,通过修改映射,使数据库整体逻辑结构不受影响,进而用户的逻辑结构以及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逻辑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发生改变时,通过修改映射,使用户的逻辑结构以及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1.11.解释实体、属性、实体键、实体集、实体型、实体联系类型、记录、数据项、字段、记录型、文件、实体模型、数据模型的含义。 实体: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实体键:在实体型中,能唯一标识一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实体的键。 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共同的特征,所以,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来抽象和描述同类实体,称为实体 型。 实体联系类型: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m:n) 记录:(record)字段的有序集合称为记录。 数据项: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称为字段,也称为数据项。 字段: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称为字段,也称为数据项。 文件:同一类记录的集合称为文件。文件是用来描述实体集的。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的框架,该框架描述了数据及其联系的组织方式、表达方式和存储路径,它是数据库

通信原理第11章

§11.1 引言 §11.2 载波同步方法§11.3 位同步方法§11.4 帧同步方法

§11.1 引 言 对数字系统: 点对点通信: 对模拟系统: 采用相干解调时,接受端需要一个与发端调制时的载波完全 同频同相的相干载波,这个载波获取就称为载波同步(或载 波提取) 调制系统除了载波同步外,还有位同步。在接收端产生与接收 码元的重复频率和相位一致的定时脉冲序列的过程称为码元同 步或位同步。 同步包括载波同步,位同步和网同步(Network synchronization (计算机通信) 同步包括载波同步(Carrier synchronization) ,位同步(bit synchronization) ,帧同步(群同步:group synchronization )。 点对多点通信: 同步(synchronization):通信系统中的实际问题,信息(information)传输的前提。

§11.2 载波同步方法 定义:当采用同步解调或相干检测时,接收端需要提供一个与发射端调制载波同频同相的相干载波。这个相干载波的获取就称为载波提取,或称为载波同步 实现方法 插入法:在发射信号时,在适当频率位置插入一个或多个导频(Pilot)信号 直接法:在接收端从发送信号中提取载波

直接法 1. 平方变换法和平方环法 t t m t s c ωcos )()(=DSB 已调信号 接收端将该信号进行平方变换,即经过一个平方律部件后就得到 t t m t m t t m t e c c ωω2cos )(2 12)(cos )()(222 2+== 平方律部件 2f c 窄带滤波器 输入已调信号 滤波输出 二分频 锁相环 平方器 二分频 输入已调信号 滤波输出 LF VCO PD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版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D 4. C 5. D 6. B 7. A 8. B 9. D 10. B 11. C 12. D 13. D 14. D 15. B 16. C 17. D 18. A 19. D 20. A 21. D 22. D 23. C 24. A 25. C 二、填空题 1. 数据库系统阶段 2. 关系 3. 物理独立性 4. 操作系统 5.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6. 一对多 7. 独立性 8. 完整性控制 9. 逻辑独立性 10. 关系模型 11. 概念结构(逻辑) 12. 树有向图二维表嵌套和递归 13. 宿主语言(或主语言) 14. 数据字典 15. 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16. 现实世界信息世界计算机世界 三、简答题 1、简述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1)、人工管理数据的特点: A、数据不保存。 B、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C、数据不共享。 D、数据不具有独立性。(2)、文件系统阶段的特点: A、数据以文件的形式长期保存。 B、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C、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 D、文件的形式已经多样化 E、数据具有一定的共享性 (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特点: A、数据结构化。 B、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底。 C、数据独立性高。 D、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2、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数据管理的规模日趋增大,数据量急剧增加,文件管理系统已不能适应要求,数据库管理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广泛的数据共享和更高的数据独立性,进一步减少了数据的余度,并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数据库原理期末考试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选择题: 1、使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数据和数据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是(C ) A 、层次模型 B 、网状模型 C 、关系模型 D 、实体—联系模型 2、DB 、DBS 、DBMS 间的关系是(C ) A 、D B 包括 DBMS 和 DBS B 、DBMS 包括 DB 和 DBS C 、DBS 包括 DB 和 DBMS 3、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C ) D 、DBS 与 DB 和 DBMS 无关 A 、数据 B 、数据模型 C 、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 、信息 4、数据库系统中,用( B )描述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 A 、外模式 B 、模式 C 、内模式 D 、数据模式 5、数据库中,导致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C ) A 、数据量太大 C 、 数据冗余 B 、数据安全性不高 D 、数据完整性约束不强 6、划分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的原则是(D ) A 、记录的长度 C 、联系的复杂程度 B 、文件的大小 D 、数据及联系的表示方式 7、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主要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B ) A 、数据安全性 B 、数据独立性 C 、结构规范化 D 、操作可行性 8、数据库系统中,用(A )描述用户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它是用户和数据库系统间的接口。 A 、外模式 B 、模式 C 、内模式 D 、数据模式 9、数据库系统中,用(C )描述全部数据的物理存储视图。 A 、外模式 B 、模式 C 、内模式 D 、数据模式 10、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定义和描述数据库逻辑结构的语言是(B ) A 、DML B 、DDL C 、DCL D 、SQL 11、数据库系统支持的数据共享指的是(D ) A 、同一应用的多个程序共享同一数据集合 B 、多个用户、同一语言程序共享同一数据集合 C 、多个用户共享同一数据文件 D 、多种语言、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相互覆盖地使用同一数据集合 12、数据库系统中,当内模式发生变化时,采用(B )来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A 、修改模式定义 A 、修改模式\内模式映像 A 、修改应用程序 B 、修改外模式定义 二、填空题 1、指出下列缩写的含义: (1)DML :DBMS 提供了数据操纵语言 (2)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 ,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系统 (3)DDL :DBMS 提供了数据定义语言 (4)DD :数据字典,将数据库作为对象建立数据库,也称系统目录 (5)DBS :数据库系统,是指带有数据库并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管理的计算机 系统。 (6)DB A :数据库管理员 。、2、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3、DBS 组成部分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用户)五部 分。 、 、 、 4、DBMS 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管理软件。 5、数据库和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是(数据的整体结构化)。

通信原理(陈启兴版) 第11章作业和思考题参考答案

11-1 试画出2PSK 载波同步的平方变换法的原理方框图。 解2PSK 载波同步的平方变换法的原理方框图如图答11-1所示。 图答11-1 s c'(t ) 11-2 试画出Costas 环法的原理方框图。 解Costas 环法的原理方框图如图答11-2所示。 图答11-2 11-3 试画出5位巴克码组的自相关函数图。 解 5位巴克码组为{+1 +1 +1 -1 +1},其自相关函数取值为 5 21 (0)111115 i i R x ===++++=∑ 4 1122334451 (1)11110 i i i R x x x x x x x x x x +===+++=+--=∑ 6 11021324354651 (1)0111100 i i i R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3 21324351 (2)1111 i i i R x x x x x x x x +===++=-+=∑ 7 211203142536475 1 (2) 00111001 i i i R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2 314251 (3)110 i i i R x x x x x x +===+=-+=∑ 8 31221304152637485 1 (3) 000110000 i i i R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1 4151 (4)1i i i R x x x x +====∑ 9 4132231405162738495 1 (4) 0000100001 i i i R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5位巴克码组的自相关函数图如图答11-3所示。 图答11-3 j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目录未找到目录项。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第1、2章) 一、有关概念 1.数据 2.数据库(DB)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Access 桌面DBMS VFP SQL Server Oracle 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MySQL DB2 4.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概念模型 一、模型的三个世界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 无关。 3.机器世界: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DBMS相关。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 二、实体及属性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 3.关键词(码、key):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例:借书表(学号,姓名,书号,书名,作者,定价,借期,还期) 规定:学生一次可以借多本书,同一种书只能借一本,但可以多次续借。 4.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 例 student(no,name,sex,age,dept) 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 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四、概念模型(常用E-R图表示) 属性: 联系: 说明:① E-R图作为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中间语言。 ② E-R图可以等价转换为层次、网状、关系模型。 举例: 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 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

电路原理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三相电路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三相电路的概念及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 2、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3、会计算三相电路的功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三相电路的概念; (2). 星形连接、三角形连接下的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 (电流)的关系 (3). 对称三相电路归结为一相电路的计算方法 (4). 三相电路的功率分析 (5).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2.教学难点:(1).三相电路的计算及相量图的应用 (2).三线三相制电路功率测量的二瓦特计法 三、本章与其它章节的联系: 三相电路可以看成是三个同频率正弦电源作用下的正弦电流电路,对它的计算,第九章正弦电流电路中所阐述的方法完全适用。 四、学时安排总学时:6 五、教学内容

§11.1三相电路 三相电路是由三个频率相同、振幅相同、相位彼此相差120°的正弦电动势作为供电电源的电路。三相电力系统由三相电源、三相负载和三相输电线路三部分组成。三相电路具有如下优点:(1)发电方面:比单项电源可提高功率50%;(2)输电方面:比单项输电节省钢材25%;(3)配电方面:三相变压器比单项变压器经济且便于接入负载;(4)运电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以上优点使三相电路在动力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是目前电力系统采用的主要供电方式。研究三相电路要注意其特殊性,即:(1)特殊的电源;(2)特殊的负载;(3)特殊的连接;(4)特殊的求解方式。 1. 对称三相电源 通常由三相同步发电机产生对称三相电源。如图11.1所示,其中三相绕组在空间互差120°,当转子以均匀角速度ω转动时,在三相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压,从而形成图11.2 所示的对称三相电源。其中A、B、C三端称为始端,X、Y、Z三端称为末端。 图 11.1 图 11.2 三相电源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为参考正弦量,三相电压波形图如图 11.3 所示。 式中以 A 相电压 u A

数据库原理习题(含答案)

数据库原理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 Ⅰ、学习要点 1、准确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本术语、概念; 2、数据独立性的概念、分类及实现途径; 3、数据模型的概念、分类、要素及作用; 4、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含义及作用; 5、关系数据模型的三要素内容。 Ⅱ、习题 一、选择题: 1、使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数据和数据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是()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实体—联系模型 2、DB、DBS、DBMS间的关系是() A、DB包括DBMS和DB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S包括DB和DBMS D、DBS与

DB和DBMS无关 3、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数据 B、数据模型 C、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 4、数据库系统中,用()描述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 A、外模式 B、模式 C、内模式 D、数据模式 5、数据库中,导致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 A、数据量太大 B、数据安全性不高 C、数据冗余 D、数据完整性约束不强 6、划分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的原则是() A、记录的长度 B、文件的大小 C、联系的复杂程度 D、数据及联系的表示方式 7、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主要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

A、数据安全性 B、数据独立性 C、结构规范化 D、操作可行性 8、数据库系统中,用()描述用户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它是用户和数据库系统间的接口。 A、外模式 B、模式 C、内模式 D、数据模式 9、数据库系统中,用()描述全部数据的物理存储视图。 A、外模式 B、模式 C、内模式 D、数据模式 10、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定义和描述数据库逻辑结构的语言是() A、DML B、DDL C、DCL D、SQL 11、数据库系统支持的数据共享指的是() A、同一应用的多个程序共享同一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语言程序共享同一数据集合 C、多个用户共享同一数据文件

《数据库原理》1-2章作业(答案)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 第一章 1、什么是4D(Data, DB、DBMS、DBS),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 所谓4D是分别指:数据(Data)、数据库(DB或Data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系统(DBS)。其中: 数据(Data): 数据库(DB或DataBase):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系统(DBS): 当开发一个数据库系统(DBS)时,通常需要借助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来完成建立数据库(DB)、对数据库中数据(Data)进行操作等功能。 2、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答:包括: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 数据操作: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集合。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是指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 3、ER模型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答: 实体型、属性和联系所组成。 实体型: 属性: 联系: 4、学校中有若干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师,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可由若干学生选修。请用E-R图画出此学校的概念模型。 答:

5、某工厂生产若干产品,每种产品由不同的零件组成,有的零件可用在不同的产品上。这些零件由不同的原材料制成,不同零件所用的材料可以相同。这些零件按照所属的不同产品分别放在仓库中,原材料按照类别放在若干仓库中。请用E-R图画出此工厂产品、零件、材料、仓库的概念模型。

6、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答: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 模式: 内模式: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针对数据的3个抽象级别,其优点是: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使用户能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具体表示和存储方式。 为了能够在内部实现这3个抽象层次之间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二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通过二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7、叙述DBS的组成,其中的主要软件是什么?主要人员是谁? 答: DBS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组成。 主要软件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 主要人员:数据库管理员。 第二章 1、叙述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并举例说明。 答:

陶宏才《数据库原理和设计》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教学内容

陶宏才《数据库原理和设计》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一章 一、解答题 1、解释术语:数据、数据库、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视图、数据字典。P19-20 数据:是描述现实世界中各种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的、可存储并具有明确意义的信息。 数据库:是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数据管理系统:是一个通用的软件系统,由一组计算机程序构成。 数据库系统:是一个用户的应用系统得以顺利运行的环境。 数据库应用系统:主要指实现业务逻辑的应用程序。 视图:指不同的用户对同一数据库的每一种理解称为视图。 数据字典:用于存储数据库的一些说明信息的特殊文件。 2、简述数据抽象、数据模型及数据模式之间的关系 P26 数据模型是数据抽象的工具,是数据组织和表示的方式; 数据模式是数据抽象利用数据模型,将数据组织起来后得到的结果; 总而言之,数据模式是数据抽象的结果。 3、DBMS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有哪些?P9 数据独立性、安全性、完整性、故障恢复、并发控制 4、数据库中对数据最基本的4种操作是什么? P24 增加、删除、修改、查询 5、评价数据模型的3个要素是什么? P12 1)能够真实地描述现实系统 2)能够容易为业务用户所理解 3)能够容易被计算机实现 6、数据模型的3个要素是什么? P24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 7、简述SQL语言的使用方式。P13 一般有两种方式:SQL的交互式使用;用户通过开发应用系统与RDBMS交互。 8、在数据库设计时,为什么涉及到多种数据模型?P12 因为目前商用化DBMS没有一个能够同时满足3项要求,为此,人们不得不走折中路线,设计一些中间的数据模型。 9、数据库系统中的用户类型有哪些?P28-29 最终用户、数据库应用开发人员、数据库管理员、其他与数据库系统有关的人员。 11、简述OLTP与OLAP间的区别。P42-43 OLTP(联机事务处理)主要面向日常的业务数据管理,完成用户的事务处理,提高业务处理效率,通常要进行大量的更新操作,同时对响应时间要求比较高。 OLAP(联机分析处理)注重数据分析,主要对用户当前及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辅助领导决策,通常要进行大量的查询操作,对时间的要求不太严格。 二、单项选择题 1、( A )不是SQL语言的标准。P156 A.SQL-84 B.SQL-86 C.SQL-89 D.SQL-92 2、 ( D )数据模型没有被商用DBMS实现。P26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第版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DBS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DBS是一个集合体,包含数据库、计算机硬件、软件和()。 A. 系统分析员 B. 程序员 C. 数据库管理员 D. 操作员 2.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A. DBS包括DB和DBMS B. DBMS包括DB和DBS C. DB包括DBS和DBMS 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3. 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 I.人工管理阶段 II.文件系统阶段 III.数据库阶段 A. I 和II B. 只有II C. II 和III D. 只有I

4.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A. 数据共享 B. 数据完整性 C. 数据冗余度高 D. 数据独立性高 5.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6. 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A. 模式 B. 内模式 C. 外模式 D. 用户模式 7. 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模式与外模式 B. 模式与内模式 C. 三层之间的两种映射 D. 三层模式 8. 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 B.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 C. 模式 D. 三层模式

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测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测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一、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的部分电路中,已知I =3 A ,I 1=2 A ,R 1=10 Ω,R 2=5 Ω,R 3=30 Ω,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和方向是( ) A .0.5 A ,向右 B .0.5 A ,向左 C .1 A ,向右 D .1 A ,向左 【答案】A 【解析】 【详解】 对于稳恒电路中的某一节点,流入的电流总和一定等于流出的电流总和.对于节点c ,已知流入的电流I =3 A ,流出的电流I 1=2 A ,则还有1 A 的电流要流出节点c ,由此可知经过R 2的电流I 2=1 A 向右.根据欧姆定律, U 1=I 1R 1=20 V U 2=I 2R 2=5 V 电压等于电势之差 U 1=φc -φa U 2=φc -φb 两式相减可得 φb -φa =15 V 即b 点电势比a 点高15 V ,则通过R 3的电流 33 0.5A b a φφI R -= = 方向向上,对于节点b ,流入的电流I 2=1 A ,流出的电流I 3=0.5 A ,则还有0.5 A 的电流流出b 点,因此可判断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0.5 A ,向右,故A 正确. 故选A 。 2.电流表的内阻是R g =200 Ω,满刻度电流值是I g =500 μA,现欲把这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2.0 V 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 A .应并联一个3 800 Ω的电阻 B .应串联一个3 800 Ω的电阻 C .应并联一个0.05 Ω的电阻 D .应串联一个0.05 Ω的电阻 【答案】B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学习笔记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1.1 1,数据(DATA):数据是数据库存储中的基本对象,描述事务的符号记录。 数据解释;对数据含义的说明,数据的含义成为数据的语义。 2,数据库(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以共享的数据的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1),数据定义功能(DDL,数据定义语言),对数据库重的数据对象进行定义(2),数据操纵功能(dml 数据操纵语言) (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系统恢复,多用户对数据库的并发使用 (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库初始数据输入,切换,数据库的存储,回复功能,数据库的重组功能,性能监视分析功能 4,数据库系统(DBS):由DB DBMS DBA 应

用系统组成。 1.2 数据的处理指的是对各种数据进行搜集存储加工和传播 数据管理,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和检索和维护 数据库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数据库系统管理的特点 1,数据结构化,与文件系统的根 本区别,可以存储数据库中的 某一个数据项,某一组数据项,, 一个记录或一组记录。 2,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3,数据的独立性高 a)物理独立性 b)逻辑独立性 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a)数据的安全性保护 b)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即正确性 c)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数据库 a)硬件平台及数据库; i.要求有足够大的内存 ii.要有足够大的磁盘的直接存储设备 iii.要求系统有较高的通道,提高数据的传输率 b)对软件的要求 i.DBMS 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和使用 配置的软件 ii.支持DBMS运行的操作系统 iii.具有数据库借口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系统 iv.以DBMS为核心的应用开发工具v.为特定应用环境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c)人员数据抽象级别不同,具有不同 的数据视图 i.数据库管理员 1.决定数据库的信息内容和结构 2.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储 策略(为了提高存取效率和空

07数据库原理第九、十、十一章复习题

数据库原理第九、十、十一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查询优化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频繁地向数据库发送的某条查询语句用存储过程来代替,可以提高查询效率 B)为经常出现在查询条件中的属性建立索引,可以提高查询效率 C)将频繁访问的视图物化并进行维护,有利于提高查询效率 D)先执行表连接条件,后执行查询条件,有利于提高查询效率 (2)事务的原子性是指 A)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B)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C)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它事务是隔离的 D)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个一致性状态 (3)一个事务中所有对DB操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序列,这个性质称为事务的A)隔离性 B)串行性 C)永久性 D)原子性 (4)下列不属于 ...事务的特性的是 A)隔离性 B)一致性 C)完整性D)原子性 (5)保持事务的原子性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哪一个部件的责任? A) 事务管理B) 存取管理C) 性能管理D) 安全管理 (6)若数据库中只包含成功事务提交的结果,则此数据库处于 A)安全状态 B)一致状态 C)不安全状态 D)不一致状态(7)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应用程序错误所产生的故障通常称为 A) 设备故障B) 事务故障C) 系统故障D) 介质故障 (8)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硬件故障,使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部分损失或全部损失,这种情况属于 A)事务故障 B)系统故障 C)介质故障D)运行故障 (9)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系统停止运行,致使事务在执行过程中以非正常方式终止,这种情况属于 A)系统故障 B)事务故障 C)介质故障 D)运行故障 (10)下列哪项不是 ..数据库系统必须提供的数据库保护功能? A)安全性 B)可移植性 C)完整性 D)并发控制 (11)“年龄在15至30岁之间”这种约束属于DBS的 A)完整性措施 B)安全性措施C)恢复措施 D)并发控制措施 (12)数据库中的封锁机制是()的主要方法。 A)完整性 B)安全性 C)并发控制 D)恢复 (13)用来记录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的每一次更新操作的是 A)后援副本 B)日志文件C)数据库 D)缓冲区 (14)数据库系统的日志文件用于记录下述哪类内容? A)程序运行过程 B)数据查询操作 C)程序执行结果 D)数据更新操作 (15)下列哪一个与数据库日志无关? A.保障事务原子性 B)保障数据库一致性 C)故障后恢复 D)死锁检测 (16)下列关于日志的叙述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日志登记的顺序严格按照事务在执行中各操作发生的实际顺序登记 B)必须先把对数据库的修改写到数据库中,再把日志记录写到日志文件中 C)对事务故障的恢复一般首先反向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务的更新操作

电路原理导论第十一章习题解答

第十一章习题解答 11-1-1 (a )()()t te t f t εα-= 答 () 2 1 α+s (b )()()()()2522-++=-t e t t t t f t δεε 答 ()s e e s s s F 24252 1--++= (c )()()()t e t t f t ε4321-++= 答 ()4 3212+++=s s s s F (d )()()t t t f αcos = 答 ()() 2 22 2 2α α++= s s s F (e )()ψωδ+-t e U t m sin 答 ()()2 2cos sin ωδψωψδ++++s s U m (f )()()t t f δ'= 答 ()s s F = 解(d ):()()t j t j t j t j te te e e t t t t f ααααα--+=+==5.05.02 cos ()t te t εα- () 2 1 α+s ()()()()()()()()() ()()()()() 2 2 2 2 24 2 4 2 24 32 32 32 342 22 222 2 2222 22 22 2222422225.022225.05.05 .05.0ααα 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 +++=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F 11-2求下列各函数的原函数: (a ) ()() 2 342 +++= s s s s s F 答 ()t t e e t f 232--+-= 解: ()() ()()214 2 34234223+++=+++=+++=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F 01=p 5.05.12 8 9323±-=-±-=p 12-=p 23-=p 226340 21=+++= =s s s s k 31 3 263412 6341 22-=-=+-+-= +++= -=s s s s k

电机学 第11章_同步发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第11章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11.1 同步发电机感应电动势的频率和转速有什么关系? 在频率为50H Z 时,极数和转速有什么关系? 答:频率与转速的关系为:60 pn f = 当频率为Hz 50时,30005060=×=pn 。 11.2 为什么汽轮发电机采用隐极式转子,水轮发电机采用凸极式转子? 答:汽轮发电机磁极对数少(通常p =1),转速高,为了提高转子机械强度,降低转子离心力,所以采用细而长的隐极式转子;水轮发电机磁极对数多,转速低,所以采用短而粗的凸极式转子。 11.3 试比较同步发电机与异步电动机结构上的主要异同点。 答:同步发电机和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结构相同,都由定子铁心、定子三相对称绕组、机座和端盖等主要部件组成。但这两种电机的转子结构却不同,同步发电机的转子由磁极铁心和励磁绕组组成,励磁绕组外加直流电流产生恒定的转子磁场。转子铁心又分为隐极式和凸极式两种不同结构。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分为笼型和绕线型两种结构形式,转子绕组中的电流及转子磁场是依靠定子磁场感应而产生的,故也称为感应电动机。 11.4 一台汽轮发电机,极数22=p , MW 300=N P ,kV 18=N U ,85.0cos =N ?,Hz 50=N f ,试求:(1)发电机的额定电流;(2)发电机额定运行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解:(1)A U P I N N N N 6.1132085.010********cos 336=××××==? (2)MW P N 300= MVA P S N N N 94.35285.0/300cos /===? var 186527.094.352sin M S Q N N N =×==? 11.5一台水轮发电机,极数402=p ,MW 100=N P ,kV 813.U N =,9.0cos =N ?,Hz 50=N f ,求:(1)发电机的额定电流;(2)发电机额定运行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3)发电机的转速。 解:(1)A U P I N N N N 553.46489.0108.13310100cos 336=××××==? (2)MW P N 100= MVA P S N N N 11.1119.0/100cos /===? var 44.48436.011.111sin M S Q N N 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