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的临床意义

一.生理变化

1.儿童期白细胞较高。

2.一般在安静休息是白细胞数较低,活动进食后较高,上午低于下午。一日之内最高值于

最低值之间可差1~2倍。

3.当剧烈运动、剧痛和情绪激动时,可引起白细胞显著增加,可高达30×109/L,且以中

性粒细胞为主。

4.妊娠期白细胞常轻度增加。

二.病理变化

一.中性粒细胞与白细胞总数的增多于减少

成人中性粒细胞为外周血白细胞中的主要成分,占50%~70%,因此中性粒细胞的增减,必然影响到白细胞总数的增减,即中性粒细胞增加,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也随之减少。

1. 中性粒细胞增多

①.急性感染:阑尾炎、急性风湿热、扁桃体炎等。

②.急性中毒:安眠药中毒、慢性肾炎、尿毒症。

③.急性大出血:肝、脾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所致大出血。

④.严重的组织损伤:严重烧伤、心肌梗死、交大手术后。

⑤.白血病及恶性肿瘤:急性、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消化道恶性肿瘤晚起。

2.中性粒细胞减少

①.传染病:伤寒、副伤寒;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乙肝、麻疹,此类感染无并发症,均可

见白细胞减少。

②.理化损伤:机体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如X射线、镭照射或应用接触某些化学药物、有毒物

质。

③.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等血液病,白细胞可<1×109/L。

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于减少

1.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①. 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麻疹、食物过敏。

②. 寄生虫病:尤其是肠道寄生虫如钩虫、蛔虫感染。

③. 某些皮肤病:湿疹、疱疹样皮炎、真菌性皮肤病、银屑病。

④.某些肿瘤:尤其是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及某些上皮组织恶性肿瘤。

⑤.某些传染病:猩红热。

⑥.某些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罕见的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①.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②.某些急性传染病的早期。

三.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①.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②. 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③.某些转移癌及骨髓纤维化。

四.淋巴细胞增多于减少

1. 淋巴细胞增多【多于病毒引起】

①. 某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风疹、百日咳、传染性单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流行性腮腺炎等。

②. 某些血液病与恶性肿瘤:如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血性淋巴瘤。

2.淋巴细胞减少

①.主要见于长期接触放射线、细胞免疫缺陷病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情况。

五.单核细胞增多

①. 某些感染:如结核、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②. 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

③. 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临床意义分析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临床意义分析白细胞是一类有核的血细胞。白细胞不是一个均一的细胞群,根据其形态、 功能和来源部位可以分为三大类: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白细胞与红细胞和血小板一样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细胞发育过程中又都是经历定向祖细胞、前体细胞,而后成为具有各种细胞功能的成熟白细胞。 1 白细胞计数 1.1 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严格使用EDTA-K2抗凝静脉血,抽血后立即轻轻颠倒混匀,防止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摇晃切勿用力,防止产生气泡及造成溶血;取样后2小时内及时送检进行测定,室温贮存不得超过6小时。 1.2 临床意义白细胞总数具有明显的生理波动性,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以相差1倍。如下午较上午偏高;用餐后较用餐前偏高;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时较安静状态下偏高;月经前期、妊娠、分娩、哺乳期亦可增高;新生儿及婴儿明显高于成人。 正常成年人白细胞总数是(4.0~10.0)×109/L,每日不同的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下,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是有较大范围变化的。当每升超过10.0×109个白细胞时,称为白细胞增多。而每升少于4.0×109个白细胞时,称为白细胞减少。机体有炎症时常出现白细胞增多。 有急性感染,组织损伤、坏死、恶性肿瘤、白血病,尤其是慢性白血病、急性失血、急性中毒、类白血病反应等,白细数计数病理性增多。某些感染,如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不增多型白血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理化损伤及药物反应;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出现病理性减少。抗癫痫类药物、某些抗生素、麻醉药、激素类药物可引起一过性白细胞增多。磺胺类药物、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物等,会使白细胞降低。 2 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0.04~0.50)×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2.00~7.00)×109/L;嗜酸性粒细胞0.5%~5%,(0.02~ 0.50)×109/L;嗜碱性粒细胞0%~1%,(0~0.10)×109/L;淋巴细胞20%~40%,(0.80~4.00)×109/L;单核细胞3%~8%,(0.12~0.70)×109/L 2.2 临床意义 2.2.1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和调节作用、变形性和粘附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由于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其增高和减低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在临床的具体应用中单纯的白细胞总数检测意义不大,其数量变化必须参考白细胞分类的变化值。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如感染很局限且轻微,白细胞总数仍可正常,但分类检查时可见分叶核百分率有所增高;中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大于10×109/L,并伴有轻度核象左移;严重感染时总数常明显增高,可达20×109/L以上,且伴有明显核象左移;在脾破裂

内科护理学实验报告

内科护理学实验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内科护理学》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肺结核见习 学习中心名称: XX学习中心姓名: XXXX 学号: XXX 实验日期:XX 年 XX 月 XX 日指导教师: XXX 成绩: 一、见习目的 1.了解各型肺结核的X线特点。 肺结核有五型。 Ⅰ型肺结核:原发性肺结核,可以正常或见哑铃形病灶。 Ⅱ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分布均匀,大小密度相近的粟粒状阴影。 Ⅲ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云雾状,边缘模糊,密度相对较淡。 Ⅳ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空洞形成不同形式的透亮区,纤维钙化的硬结病灶,如条索、结节状、斑点状病灶,边缘清楚,密度相对较高。 Ⅴ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胸膜增厚,可见钙化影。 2.掌握肺结核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全身中毒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2.评估患者咯血情况,咯血量的大小。 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与结核导致的肺功能降低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机体消耗量增加、代谢紊乱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4.有感染的危险:与抵抗力下降有关; 5.潜在并发症:有咯血、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危险; 6.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1.气体交换受损:持续低流量吸氧,半坐卧位有利于呼吸;

2.活动无耐力:保持病室安静舒适,注意室内每天开窗通风,紫外线消 毒,告知患者生活规律,充分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和重体力劳动,病 情允许可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在病人休息期间避免不必要的操作和 探视; 3.营养失调:告知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多吃鱼、 瘦肉、蛋、牛奶和新鲜水果蔬菜,补充足够水分; 4.有感染的危险:做好基础护理,保证床单元整洁,预防上呼吸道感 染,预防压疮的发生,必要时应用抗生素; 5.潜在并发症:咯血时嘱头偏向一侧或患者侧卧位,给以患者心理安 慰,消除紧张恐惧情绪,鼓励患者尽量将血咯出来,保持呼吸道通 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止血药;小咯血患者可进食易消化、温 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大咯血患者暂禁食;注意观察有无先兆症 状;每天定时测血糖,监测血糖变化; 6.知识缺乏:加强对患者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主动与病人沟通,介 绍肺结核是可防可治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见习重点 肺结核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三、见习难点 1.各型肺结核的X线特点 2.肺结核的治疗要点 四、具体安排 1.简单讲授肺结核护理评方法及内容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定义]白细胞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成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着色特征,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数量、形态和质量的变化、予以分类计数并求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率。 [意义]血液中的白细胞一般包括:颗粒细胞(嗜中性、嗜酸性和碱性细胞)、淋巴细胞(大、中、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它们分工不同,在体内发挥各自的作用。① 嗜中性白细胞, 成熟的嗜中性白细胞通过吞噬作用而消灭入侵的细菌,特别是球菌。在严重感染和炎症初期 时最活跃;②嗜酸性白细胞,常积聚在抗原-抗体反应的部位,因此,认为它抑制组胺等物质的活动;③嗜碱性白细胞,碱性颗粒中有肝素,表明它有抗凝作用;④淋巴细胞;参与机 体免疫反应;⑤单核细胞;它有特殊的酶系统,能对付顽强的病原体,如真菌、原生动物、结核杆菌及布病等。在慢性感染时或体内有较多组织碎片需要清除时,它会大量出现。 在正常情况下,白细胞构成的比例、形态和质量基本是不变的,但在病理情况下,这种比例、形态、质量将会发生变化,故临床上常把计数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诊断某些感染性疾病的种类。 [目的与要求]掌握计数的原理、方法和临床意义 [原理]由于白细胞内含有带不同电荷的物质,其中带正电荷的物质易与酸性染料结合呈现红 色(这种物质叫嗜酸性物质或颗粒,而其本身呈碱性);而带负电荷的物质易与碱性染料结 合呈现蓝色(这种物质叫嗜碱性物质或颗粒,而其本身呈酸性);当细胞内物质带的正负电 荷相等时,那么结合的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几乎相等,这些物质就呈现红、蓝相混的紫红色 (这种物质叫嗜中性物质或颗粒)。这样血片中的白细胞经过染色后就被染成红、蓝及紫红色,从而可以识别分类。 【器材与试剂】 器村:载垠片?聲色缸及比架、洗報、显????汕、白細胞分类计数器、吸水纸等. 试剂:染液、缓冲液 [步骤] 1 .米血 2. 制作血涂片:①取洁净载玻片数张,选择边缘光滑的载片作为推片(也可用血细胞计数板的盖玻片做为推片),用左手的拇指及中指夹持载片并置于平稳的台面上,右手持推片。 ②取被检血(经EDTA抗凝)1小滴,放于载玻片的右端,手持推片放于血滴之前并与载片接触,以30°?40°角向后拉动推片,使之与血滴接触,待血液扩散形成一条线状之后,以均等的速度轻轻向前推动推片,则血液就被均匀地涂于载片上而形成一薄血膜。良好的血 片,血液应分布均匀,厚度要适当,对光观察时呈霓红色,血膜应位于玻片中央,两端留有空隙,以迪 3. 染色 3. 1单染色 瑞氏染色:滴加染液(约20滴)盖满血膜,染1分钟后,再加等量的缓冲液,继续染色3?10分钟(外界温度低染色时间长,反之亦然),用水冲去染液,吸干染片,干燥后,油镜观 察。对胞浆及颗粒染色效果好。 姬姆萨氏染色:在血膜上先加2-3滴甲醇使血膜固定,3-5分钟后待甲醇挥发后再加染液;染色20-60分钟(依外界温度高低而定染色时间长短);水洗,干后油镜观察。对胞核及血液原虫染色效果好。 3. 2复染色(混合染色) 瑞氏-姬姆萨氏复合染色:先加瑞氏染液,半分钟后用水洗去染液;再加姬姆萨氏染液染约

如何认识血常规中白细胞和分类值的意义

如何认识血常规中白细胞和分类值的意义 全网发布:2012-07-24 23:00 发表者:陈贤楠(访问人次:33653) 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是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重要的参考资料,尤其在儿科急性发热、感染性疾病诊治中,血常规检查常是区别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感染以及感染严重度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我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发现,某些家长或医生由于对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分析的片面性,导致抗生素滥用或疾病严重度判断的偏移。在此作简短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陈贤楠 一、必须牢记以下的基本概念: 1、白细胞总数(WBC)和分类(包括绝对值和相对百分数)值反映的是炎症指标,换言之,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均可以引起上述参数的变化。 2、在儿科发热的患儿,白细胞和分类值常反映感染性炎症,也常作为鉴别细菌性或非细菌性感染的指标。即:细菌性感染常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数升高。 3、但是在复杂性慢性、反复性发作的疾病(如哮喘、过敏咳嗽、过敏肠病等)和重症感染又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如各种病原体引起的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时,上述数值的判断必须慎重,因为它既受感染性炎症,又受非感染炎症的影响。 4、病毒感染时通常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但某些特殊病毒或病毒感染综合征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5、白细胞总数和分类,作为血常规三项重要信息之一(其他二项是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也是血液病和骨髓功能重要指标。如白白血病、白细胞减少症等。 二、当前儿科门诊对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分析的常见偏移和误区有: 1、以成人的白细胞和分类正常值来判断小儿的化验值。小儿各年龄段血常规中白细胞级分类有很大的不同(见下表);白细胞主要分粒细胞(包括嗜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的分类中以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变化比较突出:生后4~6天至~4~6岁期间以淋巴细胞(lymphocyte,L)占优势约占60%为主,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约为30%;而在出生后4~6天前和4~6岁后直至成人则以中性粒细胞为优势,约占65%。 白细胞值正常范围在国内外不同教科书中有所不同的,但各年龄组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而目前个医院包括儿童医院化验单上均以成人正常值为标准,不少儿科医生也以此标准值去判断不同年龄患儿,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也是抗生素滥用的重要原因。 2、白细胞和分类值增高作为感染疾病未愈的指标、作为继续应用抗生素的证据。许多家长因为化验白细胞高而不敢停用抗生素。事实上对只咳嗽不发热,没有明显感染病灶的孩子轻度的白细胞增加没有太大意义,更不能区分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因为有多种因素可以引起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增高,如精神紧张、哭闹、运动或活动、预防接种,疼痛刺激等等。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服药、食物等也可使白细胞值改变。有人观察到:在12~24小时内,没有任何干预情况下,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可以由15.0~20.0×109/L下降至10.0×109/L(即从每立方毫米1.5万~2万降至1万以下)。 3、过度解读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如机械、简单地用来判断感染病原体、抗生素选择的指标。 三、白细胞生成、循环和清除过程--有利于纠正上述误区 以上已提及:白细胞主要由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以白细胞中占优势的中性粒细胞为例: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5000~10000个。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好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粪便中的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偑晩鄌回閳呀。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丂毡鞔蹑雉鞙,均匀混合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佯爬癋觝韏亨鳅结肠炎症如菌痢时亢曣蛡钆醰蜇,白细胞大量出现甚至满视野仼托磺醠闍韫嫊媳,并可见到退化的白细胞,还可见到边缘已不完整或已破碎核不清楚、成堆的脓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时粪便中有时还伴有夏科-雷登伇気销详銄僀 (Charcot-Leyden)両松铵鐂鎥结晶,如用瑞氏染液染色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 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发现,白细胞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和预后有关。文献报道,对10000余人两年的观察研究表明,白细胞增高是脑梗死的先兆之一;而中性粒细胞增高的相关性最大,尤其小于65岁组最明显。血中白细胞数越高,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越大。梗死组织周围有白细胞浸润,且梗死灶周围的毛细血管存在白细胞聚集现象。对脑血管病患者白细胞的流变性研究,亦发现白细胞在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计数(WBC)介绍: 白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旧称白血球,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细胞计数(WBC)原理: 用白细胞计数稀释液(多用稀乙酸溶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并破坏红细胞后,滴入庆数盘中,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即可求得每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 成人(4.0~10.0)×109/L; 儿童(5.0~12.0 )×109/L;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 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人) 相对值绝对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0.04~0.5)×109/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2~7)×109/L 嗜酸性粒细胞0.5%~5%(0.05~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0%~1%(0~1)×109/L 淋巴细胞20%~40%(0.8~4)×109/L 单核细胞3%~8%(0.12~0.8)×109/L 【临床意义】 白细胞总数高于参考值上限称白细胞增多,低于参考值下限为白细胞减少。其增多和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淋巴细胞等数量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变化。白细胞总数改变的临床意义详见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相关临床意义。 外周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观察其形态,可将白细胞分为5种类型,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各种白细胞的特点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如下: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neutrophilia)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随白细胞总数的增多。 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下午较清晨为高。 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情绪激动和剧痛都可使白细胞暂时性增多。 妊娠中晚期及分娩时白细胞增多,于分娩后2~5天恢复至孕前水平。 病理性增多见于: ①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球菌感染为最常见原因。此外,某些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病毒(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真菌和放线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梅毒)、寄生虫(肺吸虫)等都可使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②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严重外伤、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冻伤、血管栓塞(如心肌梗塞、脑梗塞、肺梗塞)等,多在36h小时内出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③急性溶血:以血管内溶血更明显,溶血后12~36小时内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④急性失血:急性大出血后1~2h,白细胞总数迅速增多,可达(10~20)×109/L,内出血较外出血显着,主要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血小板也有所增高,

红白细胞计数实验报告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红细胞、白细胞计数 实验原理 一定量的血液经一定量等渗性稀释液稀释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池中,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用稀醋酸液将血液稀释并破坏红细胞,混匀后充入计数池中,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白细胞数。根据稀释倍数和计数的容积,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以及白细胞数量。 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材料: 显微镜、微量吸管、毛细吸管、改良Neubauer计数板、盖玻片、小试管、RBC稀释液、WBC 稀释液、正常人的全血、纱布 实验步骤: 1、红细胞计数准备: 加稀释液,用微量吸管吸取RBC稀释液蒸馏水2.0 ml加到小试管内。 取血,毛细吸管取血10 μl。 用纱布擦去管外的血,轻吹入试管底部,再清洗吸管2-3次,立即混匀。 2、白细胞计数准备: WBC稀释液: 冰醋酸3.0 mL(破坏红细胞) 蒸馏水97.0 mL 亚甲蓝(染色) 小试管加WBC稀释液0.38 mL。 采血,微量吸管取血20 μL。 擦去管外的血,轻吹入试管底部,再清洗吸管2-3次,立即混匀。 充池、观察: 将计数板及盖玻片檫净,将盖玻片覆盖在计数板上。 用滴管吸取混均的红细胞悬液充入上方计数室,静置3-5 min,高倍镜下计数;白细胞悬液充入下方计数室,静置2-3 min,低倍镜下计数。 观察计数,红细胞,高倍镜下计数中央大方格内四角的4个中方格和正中的1个中方格的红细胞,压线细胞的计数按照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计数时按照弓形的计数方式,以免漏数或多数。 用低倍镜计数出计数池内四角大方格中的白细胞总数。 实验结果 1、红细胞计数实验结果: 5个中方格内RBC的计数/个=24+27+32+22+25 根据计算公式: RBC/L=5个中方格内RBC数×5×10×200×106 =5个中方格内RBC数/100×1012 推算得出RBC:1.3×1012/L 正常人群的红细胞计数参考区间: 人群红细胞计数(×1012/L)

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实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 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池后,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量,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用白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同时破坏溶解红细胞。将稀释的血液注入血红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即可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1、红细胞计数 (1)器材:显微镜、微量吸管、改良Neubauer计数板 (2)试剂:RBC稀释液①Hayem 稀释液:NaCl, Na2SO4,HgCl2 ②枸橼酸钠甲醛盐水溶液:枸橼酸钠,甲醛,NaCl ③生理盐水或含1%甲醛的生理盐水:仅在急诊或无上述两种稀释液时临时使用 (3)标本:外周血或抗凝血(EDTA抗凝) (4)操作步骤:①小试管加RBC稀释液2.0 ml。 ②采血,取血10 μl。 ③擦去管外的血,轻吹入试管底部,再清洗吸管2~3次,立 即混匀。 ④混匀后充入计数室,静置3~5 min,高倍镜下计数(用高 倍镜依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

胞数。) 2、白细胞计数 (1)器材:显微镜、微量吸管、改良Neubauer计数板 (2)试剂:WBC稀释液:冰醋酸3.0 mL(破坏红细胞);蒸馏水97.0 mL;亚甲蓝(染色) (3)标本:新鲜全血或末稍血 (4)操作步骤:①小试管加WBC稀释液0.38 mL。 ②采血,微量吸管取血20 μL。 ③擦去管外的血,轻吹入试管底部,再清洗吸管2~3次,立 即混匀。 ④混匀后充入计数室,静置2~3 min,低倍镜下计数(用低 倍镜计数出计数池内四角大方格中的白细胞总数。) 三.实验结果 表一红细胞计数表 RBC/L=405/100×1012=4.05×1012/L 表二白细胞计数表 WBC/L =112/20×109=5.6×109/L 实验结果:RBC:4.05×1012/L WBC:5.6×109/L 四.讨论 1、从实验结果与正常范围比较,实验结果没有超出正常范围,提示被采血

血液检查实验报告doc

血液检查实验报告 篇一: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ABO型血的鉴定原理和方法。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了解抗原抗体反应。 二、实验原理: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 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 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 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见表4-3-1-1)三消毒采血针;载玻片;消毒棉签;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75%乙醇;受检者血液四、实验步骤 (1)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用腊笔标明A及B,并分别各滴入A及B标准血清一滴。 (2)细胞悬液制备从指尖或耳垂取血一滴,加入含1ml 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采血

时应注意先用75%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 (3)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玻片两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 (4)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 (5) 10~30min后观察结果。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 (6)判断血型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五、实验结果: 我们组本次实验中,载玻片1左边为抗B型定型试剂,呈淡红色,未发生凝聚;右边为抗A型定型试剂,血液在试剂中凝结,试剂较清亮。该受试者1血型为A。 载玻片2左右边的试剂内的血液皆不出现凝结现象,受试者2为O型血。 六、实验讨论: 1.实验中要分清牙签,不要用一牙签一端同时在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中搅拌,以免造成抗体试剂不纯。 2.实验中我们组发现15分钟后没有出现血凝现象,可用牙签轻轻搅拌一会儿,有些载玻片上就不现了血块,但有些经搅拌后仍不出现血凝现象,表示确实不含相应的抗原。篇二:血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定义]白细胞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成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着色特征,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数量、形态和质量的变化、予以分类计数并求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率。 [意义]血液中的白细胞一般包括:颗粒细胞(嗜中性、嗜酸性和碱性细胞)、淋巴细胞(大、中、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它们分工不同,在体内发挥各自的作用。①嗜中性白细胞,成熟的嗜中性白细胞通过吞噬作用而消灭入侵的细菌,特别是球菌。在严重感染和炎症初期时最活跃;②嗜酸性白细胞,常积聚在抗原-抗体反应的部位,因此,认为它抑制组胺等物质的活动;③嗜碱性白细胞,碱性颗粒中有肝素,表明它有抗凝作用;④淋巴细胞;参与机体免疫反应;⑤单核细胞;它有特殊的酶系统,能对付顽强的病原体,如真菌、原生动物、结核杆菌及布病等。在慢性感染时或体内有较多组织碎片需要清除时,它会大量出现。 在正常情况下,白细胞构成的比例、形态和质量基本是不变的,但在病理情况下,这种比例、形态、质量将会发生变化,故临床上常把计数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诊断某些感染性疾病的种类。 [目的与要求]掌握计数的原理、方法和临床意义 [原理]由于白细胞内含有带不同电荷的物质,其中带正电荷的物质易与酸性染料结合呈现红色(这种物质叫嗜酸性物质或颗粒,而其本身呈碱性);而带负电荷的物质易与碱性染料结合呈现蓝色(这种物质叫嗜碱性物质或颗粒,而其本身呈酸性);当细胞内物质带的正负电荷相等时,那么结合的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几乎相等,这些物质就呈现红、蓝相混的紫红色(这种物质叫嗜中性物质或颗粒)。这样血片中的白细胞经过染色后就被染成红、蓝及紫红色,从而可以识别分类。 试剂:染液、缓冲液 [步骤] 1.采血 2.制作血涂片:①取洁净载玻片数张,选择边缘光滑的载片作为推片(也可用血细胞计数板的盖玻片做为推片),用左手的拇指及中指夹持载片并置于平稳的台面上,右手持推片。 ②取被检血(经EDTA抗凝)1小滴,放于载玻片的右端,手持推片放于血滴之前并与载片接触,以30°~40°角向后拉动推片,使之与血滴接触,待血液扩散形成一条线状之后,以均等的速度轻轻向前推动推片,则血液就被均匀地涂于载片上而形成一薄血膜。良好的血片,血液应分布均匀,厚度要适当,对光观察时呈霓红色,血膜应位于玻片中央,两端留有空隙,以 3.染色 3.1单染色 瑞氏染色:滴加染液(约20滴)盖满血膜,染1分钟后,再加等量的缓冲液,继续染色3~10分钟(外界温度低染色时间长,反之亦然),用水冲去染液,吸干染片,干燥后,油镜观察。对胞浆及颗粒染色效果好。 姬姆萨氏染色:在血膜上先加2-3滴甲醇使血膜固定,3-5分钟后待甲醇挥发后再加染液;染色20-60分钟(依外界温度高低而定染色时间长短);水洗,干后油镜观察。对胞核及血液原虫染色效果好。 3.2复染色(混合染色) 瑞氏-姬姆萨氏复合染色:先加瑞氏染液,半分钟后用水洗去染液;再加姬姆萨氏染液染约

实验报告_病例分析_答案[1]

病例分析(一) 男性,6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5年。 尸检见:左、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以左支为重,左心室壁厚1.5cm,有苍白色病灶。镜下大片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胞浆均质红染,病灶周围部分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染色变深,部分心肌细胞体积缩小,核周有褐色颗粒样物。心肌间质中脂肪组织丰富,由心外膜伸入至心肌细胞间。脾小体中央动脉和肾入球小动脉管壁增厚、均质红染,管腔狭窄。 分析题: 请问该心脏、脾脏和肾脏发生了哪些基本病变? 参考答案: 该患者心脏发生了心肌坏死(心室壁苍白色病灶,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胞浆均质红染)、心肌肥大(左心室增厚,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染色深)、心肌萎缩(心肌细胞体积缩小)、病理性色素沉着(心肌细胞核周有褐色颗粒,为脂褐素)、心肌脂肪浸润(脂肪组织伸入心肌细胞间)。肾脏、脾脏发生玻璃样变(细、小动脉管壁增厚、均匀红染)等基本病理变化。 病例分析(二) 一青年男性,因外伤性脾破裂而入院手术治疗。术后卧床休息,一般情况良好。术后第9天,右小腿腓肠肌部位有压痛及轻度肿胀。医生考虑为小腿静脉有血栓形成,嘱其安静卧床,暂缓活动。术后第11天傍晚,患者自行起床去厕所后不久,突感左侧胸痛并咯血数口,体温不高。次日查房时,胸痛更甚,听诊有明显胸膜摩擦音。X线检察左肺下叶有范围不大的三角形阴影。病人年初曾因心脏病发作而住院,内科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经治疗后,最近数月来症状缓解。分析题: 1、致右小腿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有哪些? 2、左肺可能是什么病变?与前者有无联系?肺内病变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致右小腿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1)风湿性心脏病(心血管内膜损伤) 2)术后卧床休息(血流缓慢) 3)脾破裂导致大量失血,术后血小板增生、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凝固性增加) 2、肺出血性梗死,与前者有联系,肺内病变的发生机制包括:1)右小腿静脉血栓形成后容易脱落,随血流回流至右心,通过肺动脉输出引起肺小动脉阻塞是引起梗死的先决条件 2)患者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容易导致肺静脉淤血是出血性梗死发生的重要条件3)肺脏具有组织疏松和双重血液循环的特点是出血性梗死的两个先决条件 病例分析(三) 男,23岁,右趾跌伤化脓数天,畏寒发热2天,曾用小刀自行切开引流。入院当天被同事发现有高热,神志不清,急诊入院。体检检查:体温39.5℃,脉搏130次/min,血压10.7/6.7kPa,急性病容,神志模糊;心率快、心律齐;双肺有较多湿性音;腹软,肝未扪及;全身皮肤多数淤斑,散在各处,右小腿下部发红肿胀,有压痛。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5×1012/L,白细胞25.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0.75,单核细胞0.02,淋巴细胞0.23。 入院后即使用大量激素、抗生素、输血2次,局部切开引流。入院后12小时血压下降,休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

实用标准文案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 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将全血用稀酸溶液稀释一定倍数并破坏红细胞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池内,原理一) ( 的白细胞数,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内的白细胞数。 显微镜计数法)方法 (二 参考值(三) 白细胞计数 109/L ×成人 4~10 109/L ×新生儿 15~20 白细胞分类 1%~5%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50%~70%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5% 嗜酸性粒细胞 0%~1% 嗜碱性粒细胞 20%~40% 淋巴细胞 3%~8% 单核细胞 临床意义(四) ,因此它的数由于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百分率最高 (50%~70%)1.中性粒细胞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值增减是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关键。 (1)中性粒细胞增多 ,分娩时疼痛和产伤可使其 109/L15×个月以上白细胞增多可达①生理性增多见于胎儿、新生儿,妊娠5 剧烈运动、严寒、暴热等刺激也可见白细胞增多。2症于产后周左右恢复正常;10进一步增高,如无合并 系边缘池内的白细胞过多地进入循环池所致,以上一过性白细胞增多在去除影响因素后不久则可恢复正常,而持续时间较长的白细胞增多则与贮备池加快释放等有关。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②病理性增多 反应性增多A. 最常见于急性化脓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其白细胞总数的增高视感染范围、严重程中度轻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可正常,分类时可见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度及机体反应性如何而有所不同并出现个/L并可伴轻度核象左移;重度感染时白细胞明显增高常>20×109感染时白细胞多>l0×109个/L明显的核象左移。感染过于严重如感染中毒性休克或机体反应性较差时白细胞可不增高反而减低但伴有严重的核象左移。 严重的组织损伤如严重的烧伤、机械性损伤、较大手术后、心肌梗塞等均可见白细胞增高,并可借此来区别心梗与心绞痛。 ,×109/L)破裂或宫外孕破裂所致大出血,此时白细胞可迅速增高,达20大量血细胞破坏内脏(如肝、脾且可出现于血红蛋白降低之前。 尿毒症等也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中毒见于急性化学药物中毒如安眠药、有机磷等中毒;增多。(中性粒细胞)常见白细胞

白细胞计数实验报告(仅供参照)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目的:掌握血涂片制备的操作要领、瑞氏染色方法、正常外周血五种白细胞形态特点、 原理:各种白细胞必须经过染色,才易于区分其类别。常用者为瑞氏(Wright’s)染色法和姬姆萨(Giemsa)染色法。测定外周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相对比值,以观察其数量、形态和质量变化,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血涂片,计算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百分率,称为白细胞分类计数。利用白细胞总数和各类白细胞的百分率,即可计算每mm3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绝对值。 实验器材:香柏油、盖玻片、推片、采血针或注射器、小滴管、消毒棉球、瑞氏染液、pH6.4~6.8磷酸盐缓冲液、蒸馏水、计数板及专用盖片、针1ml 刻度移液管、1ml EP管、光学显微镜。20ul刻度移液管、推片 实验步骤 白细胞分类 1.血片制作: 取一滴血,滴于洁净无油脂的玻片一端。左手持玻片,右手再取边缘光滑的另一玻片作为推片。将推片边缘置于血滴前方,然后向后拉,当与血滴接触后,血即均匀附在二玻片之间。此后以二玻片约呈30—45度的角度平稳地向前推至玻片另一端。推时角度要一致,用力应均匀,即推出均匀的血膜(血膜不可过厚、过薄)。将制好的血涂片晾干,不可加热。 注:(1)良好涂片标准:1) 呈头、体、尾舌形 2) 血膜厚薄适宜 3) 两边留有空隙(2)涂片好坏与下列因素有关:1)血滴大小 2)推片与玻片之间角度 3)推片速度 2、血涂片的染色步骤: (1)用蜡笔在血膜两端各划一道线,以免染料外溢,置涂片于染色架上。(2)滴加瑞氏染液,共计七八滴数,以盖满血膜为度,静置1分钟。(3)再滴加等量的磷酸缓冲盐溶液,轻轻摇动,并轻吹液体使染色液与缓冲液混合均匀,静置15分钟。 (4)用清水冲洗。切勿先倾去染液再冲洗,否则沉淀物附于血膜上不宜出去。冲洗后斜置血涂片于空气中干燥。或先用滤纸吸取水分迅速干燥,即可镜检。 3、白细胞分类计数:先用低倍镜检查涂片及染色是否均匀。然后加一滴香柏油于血膜厚薄均匀处(一般在体尾交界处),在油镜下由此处开始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计数移动时避免重复。根据所见到的100个白细胞,记录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

实验五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教学目的:掌握血涂片制备的操作要领、瑞氏染色方法、正常外周血五种白细胞形态特点、白细胞分类技术 教学重点:血涂片制备的操作要领、瑞氏染色方法、正常外周血五种白细胞形态特点 教学内容 【原理】将血液制成血涂片,用瑞氏染液染色,根据各种白细胞形态特征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即可求出各种白细胞的相对比值(百分率)。 【器材】 1.显微镜 2.采血用具 3.载玻片、推片、蜡笔 4.分类计数器 【试剂】 1.瑞氏染液或瑞氏-姬姆萨染液 2.PH6.4 - 6.8磷酸盐缓冲液 【操作】 1.血片制作:(示教) (1)良好涂片标准: 1) 呈头、体、尾舌形 2) 血膜厚薄适宜 3) 两边留有空隙 (2)涂片好坏与下列因素有关: 1)血滴大小 2)推片与玻片之间角度 3)推片速度 2.染色 (1)染色方法: 用蜡笔在血膜两头划线,将血片平放在染色架,上瑞氏染液3~5滴染1分钟,加等量缓冲液混匀染5~10分钟,流水冲去染液,干燥后油镜检查。 (2)染色结果判断: 1)正常:外观呈粉红色;镜下红细胞染粉红色,可见有碟状感白细胞浆中的颗粒能显示各种细胞的特有色彩;核染紫红色,染色质清楚,粗细松紧可辨。 2)偏酸:红细胞和嗜酸性颗粒偏红,白细胞核呈浅兰色或不着色。太酸则只见一片红染,白细胞除嗜酸性颗粒外,均不着色。 3)偏碱:细胞呈灰兰色,白细胞颗粒深暗,嗜酸性颗粒变成暗褐色,甚至黑色。中性颗粒也偏粗偏碱(紫黑色),血片过厚的地方呈绿色。

3.分类方法: (1)低倍镜观察:选择细胞分布均匀、染色好的部位转油镜下计数100~200个白细胞,求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百分比。 (2)细胞分布: 头体部以淋巴细胞较多 尾部和两侧以中性粒、单核细胞较多,片尾部,异常、大的细胞较多. 一般选择片头至片尾的2/3区域计数较好,即体尾交界处,按一定方式,有规律的移动视野。 4.外周血正常白细胞形态:(图略) 【注意事项】: (1)未干透血膜,染色时易脱落,故血膜应干透再染色。 (2)冲洗前,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有核细胞是否着色,否则适当延长染色时间。 (3)染液不能过少,以防蒸发,染料沉着在血膜上不易冲掉,影响观察。 (4)以流水冲去染液,防染料沉着。 (5)染色应注意保存血片尾部,不能用蜡笔划去,因体积大的细胞常在此出现。 (6)有时病人白细胞极少(一张片<100个WBC),可数50个细胞,再算出百分数,同时应注明,或数2张片子,并注明。 (7)发现幼稚或异常白细胞,应分类报告,包括在分类百分率中。 (8)如遇到不能确认的细胞,应另列入分类不明一项,如实报告,并保留血片。 (9)发现有核红细胞,应报告分类100个白细胞所见有核红细胞数。 (10)按一定顺序移动视野。 (11)白细胞总数×各种白细胞的百分率,即得各种白细胞的绝对值。 【方法学评价】 显微镜法白细胞分类是经典、传统的血细胞分类方法目前还无任何仪器可以取代。【参考值】 DC: Nst 1%~5% Nsg 50%~70% E 0.5%~5% B 0%~1% L 20%~40% M 3%~8% 【思考题】 1.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形态区别是什么? 2.白细胞核不着色可能是因为操作中那种误差引起的?

血液实验实验报告汇总

血液实验实验报告 09 生物技术 摘要:血液在体内承担着物质运输、免疫等重要的生理功能。比较不同动物的血液组成和血细胞的差异,对了了解血液的功能以及不同动物体的特征有重要意义。制作血涂片用于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使用血细胞计数板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计算分别得到红细胞、白细胞数目。 关键字:血液红细胞白细胞血细胞计数血涂片 第一章前言 血液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上起着重要作用,具有运输、缓冲、防御等功能。比较不同动物的血液组成和血细胞的差异,对了了解血液的功能以及不同动物体的特征有重要意义。 动物红细胞的形态、大小、数目与动物的进化和生态适应均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红细胞的数目越多,而体积越小,同时血细胞也高度分化;白细胞体积(除鱼类)比红细胞大,但比重却比红细胞小。白细胞按其组成又分为粒细胞和无粒细胞。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白细胞数目波动较大。 通过观察不同脊椎动物的血涂片,并在镜下计数,即可初步观察到不同脊椎动物血细胞形态变化即数目变化。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 血涂片的制作与观察 2.1.1 材料

鲤鱼、牛蛙、家鸽、家兔、小白鼠血液样品,洁净载玻片,毛吸管,瑞氏染液,蜡笔 2.1.2方法 取末血样少量置于玻片的一端,左手 持载玻片,右手以边缘平滑的推片的一端 从血滴前方后移接触血滴,血滴即沿推片 散开,推片与载片夹角保持30-45度平稳 地向前移动,载片上保留下一薄层血膜。 待干后用蜡笔在血膜两侧划线,以防染液 溢出。然后将血膜平放在染色架上,加瑞 氏染液2-3滴,使覆盖整个血膜。固定 0.5-1.0分钟,滴加等量或稍多的新鲜蒸 馏水。与染料混匀染色5-10分钟。当液 面浮现一层金黄色金属状物质,表示染液 起了作用。用蒸馏水冲去染液,待自然干燥 后,即可置血涂片于显微镜下进行镜检。 红细胞 淡红色,无核的圆形细胞,因红细胞为双凹形,故边缘部分染色较深,中心较浅,直径7-8微米。 颗粒白细胞 嗜中性颗粒白细胞:体积略大于红细胞,细胞核被染成紫色分叶状,可分1-5叶。直径10-12微米。 嗜酸性颗粒白细胞:略大于嗜中性白细胞,细胞核染成紫色,通常为2叶,胞质充满嗜酸性大圆颗粒,被染成鲜红色。直径10-15微米。 嗜碱性颗粒白细胞:体积略小于嗜酸性白细胞,细胞质中有大小不等被染成紫色的颗粒,颗粒数目较嗜酸性白细胞的颗粒少,核1-2叶,染成淡蓝色。直径10-11微米。 淋巴细胞 胞质少,常为围绕细胞核的一薄层,其中无颗粒细胞核是肾形或马 蹄形,染成蓝紫色。 血小板 血小板体形甚小,形态不规则,染淡蓝色,内含紫色颗粒,无核,常聚集成团。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 成人(4~10)×109 /L 儿童(5~12)×109 /L 新生儿(15~20)×109 /L 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人) 相对值绝对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5% (0.04~0.5)×109 /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0%~70% (2~7)×109 /L 嗜酸性粒细胞 0.5%~5% (0.05~0.5)×109 /L 嗜碱性粒细胞 0%~1% (0~1)×109 /L 淋巴细胞 20%~40% (0.8~4)×109 /L 单核细胞 3%~8% (0.12~0.8)×109 /L 【临床意义】 白细胞总数高于参考值上限称白细胞增多,低于参考值下限为白细胞减少。其增多和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淋巴细胞等数量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变化。白细胞总数改变的临床意义详见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相关临床意义。 外周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观察其形态,可将白细胞分为5种类型,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各种白细胞的特点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如下: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neutrophilia)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随白细胞总数的增多。 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下午较清晨为高。 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情绪激动和剧痛都可使白细胞暂时性增多。 妊娠中晚期及分娩时白细胞增多,于分娩后2~5天恢复至孕前水平。 病理性增多见于: ①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球菌感染为最常见原因。此外,某些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病毒(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真菌和放线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梅毒)、寄生虫(肺吸虫)等都可使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②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严重外伤、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冻伤、血管栓塞(如心肌梗塞、脑梗塞、肺梗塞)等,多在36h小时内出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③急性溶血:以血管内溶血更明显,溶血后12~36小时内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④急性失血:急性大出血后1~2h,白细胞总数迅速增多,可达(10~20)×109 /L,内出血较外出血显著,主要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血小板也有所增高,

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 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池后,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量,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用白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同时破坏溶解红细胞。将稀释的血液注入血红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即可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1、红细胞计数 (1)器材:显微镜、微量吸管、改良Neubauer计数板 (2)试剂:RBC稀释液①Hayem稀释液:NaCI, Na2SO4, HgCI2②枸橼酸钠甲醛盐水溶液:枸橼酸钠,甲醛,NaCI③生理盐水或含1%P醛的生理盐水:仅在急诊或无上述两种稀释液时临时使用 (3)标本:外周血或抗凝血(EDTA抗凝) (4)操作步骤:①小试管加RBC ffi释液2.0 ml。 ②采血,取血10卩l。 ③擦去管外的血,轻吹入试管底部,再清洗吸管2~3次,立 即混匀。 ④混匀后充入计数室,静置3~5 min,高倍镜下计数(用高倍镜依 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 胞数。)

2 、白细胞计数 (1)器材:显微镜、微量吸管、改良Neubauer计数板 (2)试剂:WB(稀释液:冰醋酸3.0 mL (破坏红细胞);蒸馏水97.0 mL ;亚甲蓝(染色) (3)标本:新鲜全血或末稍血 (4)操作步骤:①小试管加WB(稀释液0.38 mL。 ②采血,微量吸管取血20卩L。 ③擦去管外的血,轻吹入试管底部,再清洗吸管2~3次,立即混 匀。 ④混匀后充入计数室,静置2~3 min,低倍镜下计数(用低倍镜计 数出计数池内四角大方格中的白细胞总数。)三.实验结果 RBC/L = 405/100 X 10 = 4.05 X 10 / L 表二白细胞计数表 9 , WBC/L = 112/20X 109= 5.6X 109/ L 实验结果:RBC 4.05 X 1012/ L 9 WBC 5.6 X 10 / L 四.讨论 1、从实验结果与正常范围比较,实验结果没有超出正常范围,提示被采血 者无病理或生理性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