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检测-生物与环境(三轮复习生物)

专题三检测-生物与环境(三轮复习生物)
专题三检测-生物与环境(三轮复习生物)

专题检测三: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事例体现环境对生物影响的是()

A.蚯蚓改良土壤B.干旱使农作物减产

C.人类治理河流污染D.城市绿化改变空气质量

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B.草盛豆苗稀

C.蜜蜂采蜜帮助植物传粉D.新冠肺炎病毒使人患病

3.沙蒿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能固沙,这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D.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4.许多种鸟具有保护色,但也难免被嗅觉发达的兽类所捕食,对此最好的解释是()

A.被捕食的鸟是警惕性不高的B.这些鸟不适应环境

C.适应是相对的D.适应是绝对的

5.菜农在冬天种植大棚蔬菜时,要经常:浇水,松土,施肥,白天把草帘卷起、晚上将草帘放下,寒冷的数九天需要点燃火炉。这体现了生物的生存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请选出正确的对应顺序()

①营养物质②水③温度④阳光⑤空气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⑤③④C.②⑤④①③D.②⑤①④③6.下表中关于生物之间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根瘤菌生长在豆科植物的根部竞争

B 狼吃羊捕食

C 蜜蜂群居互助

D 菟丝子汲取其他植物的养分寄生

7、在美国的罗亚岛上,狼是驼鹿唯一的天敌,而驼鹿也是狼唯一的食物来源。下列哪一项能正确表示驼鹿与狼的数量变化关系? ()

A B C D

8.下面哪一项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A.大明湖里所有的鱼B.千佛山上所有的绿色植物C.某学校里的教学楼D.济南野生动物园

9.下列关于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可以分解其他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

C.为人和动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来源

D.是生态系统中的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

10.蜣螂能将牛粪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蜣螂是生态系统中的()

A.消费者B.生产者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11.右图中所含的食物链,描述正确的是()

A.鸟→虫→绿色植物

B.植物→虫→鸟

C.植物→虫→鸟→细菌、真菌

D.阳光→植物→虫→鸟

12.在一条食物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生物通常是()

A.绿色植物B.植食性动物C.小型肉食性动物D.大型肉食性动物

13.2018年5月15日“月宫365”实验获得圆满成功。“月宫一号”与外界密闭,志愿者所需要的氧气、水、食物可在系统内循环再生,其中饲养的黄粉虫以蔬菜叶等为食,并能为人提供优质动物蛋白。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这个密闭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是()

A.水→蔬菜→黄粉虫→人

B.氧气→黄粉虫→蔬菜→人

C.黄粉虫→蔬菜→人

D.蔬菜→黄粉虫→人

14.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丁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B.甲、乙、丙都是消费者

C.该生态系统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D.若甲的数量增加,则丁的数量将减少

15.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差,最容易被破坏的是()

A.城市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1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体内某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

B.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 丁个体数量一般来说最多

D. 若乙的数量增加,则短时间内甲增加,丙减少

17.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生活的生态系统是()

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18.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丙是分解者,多为腐生的细菌、真菌

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19.乐乐制作了4个密闭的生态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具体情况见下图。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4个生态瓶中小鱼生存时间最短的是()

A.A B.B C.C D.D

20.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C.能量传递的效率一般在10%~20%之间

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21.人类活动可能破坏环境,也可能改善环境。下列描述中不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的做法是是()

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B.工业废气、废水达标后排放

C.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D.发展生态农业,展示科技魅力

22.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内碳元素的最终来源是()

A.植物体内有机物中的碳B.动物体内有机物中的碳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中的碳D.非生物界中的碳酸盐

23.有人在草原上试验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试验区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经分析,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试验区加网罩后()

A.食物链被破坏B.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C.干旱缺水引起虫害D.食物网消失了

24. 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I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Ⅳ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E1主要表示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以E2的形式散失

25.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

B.图中最短食物链是植物→鼠→猫头鹰

C.蛇与猫头鹰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D.图中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26. (7分)请将下列生物与其生活环境对应的选项填在横线上。

(1)仙人掌 A.南极冰原

(2)鲫鱼 B.高山竹林

(3)鲨鱼 C.淡水湖泊

(4)大熊猫 D.松林果园

(5)企鹅 E.沙漠

(6)灰喜鹊 F.海洋

(7)藏羚羊G.草原

(1)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

27.(9分)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包含______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______,狐是第______营养级。

(3)流入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若鹰获得1千焦能量,最多消耗草______千焦。

(4)在该食物网中,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_;假如某一时期大量捕杀鹰,该食物链中兔和鼠的数量会显著______,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5)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此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和分解者。28.(9分)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属于生物生理过程,ABCD 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请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碳元素通过【】______(生理过程)由无机环境进入生态系统。

(2)②过程本质相同的还有,可以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_____,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3)除碳循环外,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循环还有氮循环、____循环等,物质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

(4)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发全球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据图分析,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有: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9.(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取学校附近鱼塘中五种不同的生物(A、B、C、D、E)进行了研究:一是对它们消化道内食物组成进行分析;二是请专家对这五种生物体内的两种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三是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以食物网形式表示五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其结果如下:

(1)根据以食物网形式表示五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以A、B、C、D、E代表五种生物),完成表中信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

(2) 这五种生物中,属于杂食性的是_________,其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杀虫剂和汞这些有害物质在此生态系统中是沿着_________进行传递的,并在大鱼体内浓度达到最高,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

(4)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但若鱼塘受人为因素污染严重,这种平衡就会被破坏甚至无法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0.(8分) 下面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及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B代表生态系统的哪种组成成分? 。

(2)图一中的箭头表示,请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 。

(3)图二中能量流动的源头Y是;图中的X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4)第一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方框逐级减小代表能量在流动过程中。该生态系统中,若第一营养级消耗100千焦能量,则第三营养级最多可获得千焦能量。图一中的D对应图二中的。

31.(9分)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参观了省农科院的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此生态系统中由农作物、杂草、虫、鸡、牛、人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在该食物网中共包含_____条食物链,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__________。在该食物网中,碳主要以_____的形式沿食物链传递。

(2)在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杂草、农作物属于________,沼气池中的甲烷细菌属于_________;此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

(3)农作物的秸秆可以作为牛的饲料,牛的粪便可以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等事实说明,该人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_______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又避免了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类型多种多样,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它包括了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环境。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检测七生物与环境

专题检测(七) 生物与环境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有专家预测,我国人口数量在以后几年将出现明显增长。下列有关(人口)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比例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 B.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决定 C.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其人口密度 D.年龄结构稳定的人群保持零增长 解析:选C 有的种群没有雌雄性别之分,所以性别比例并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A错误;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决定,B错误;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其人口密度,C正确;年龄结构稳定并不等同于年龄结构为稳定型,所以年龄结构稳定的人群不一定保持零增长,D错误。 2.百山祖冷杉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某科研小组为保护该植物,在植物园中呈带状种植该植物,多年后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并根据年龄结构得知该种群较稳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能相等 B.调查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的种群密度应采取五点取样法 C.对于百山祖冷杉的保护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D.自然分布区和植物园中的百山祖冷杉为同一种群 解析:选A 根据题意“多年后调查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种群密度,得知该种群年龄结构较稳定”,说明该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能相等,A正确;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应采取样方法,B错误;建立植物园属于对百山祖冷杉的易地保护,C错误;自然分布区和植物园中的百山祖冷杉分别在不同的生长区域,应是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D错误。 3.下列关于生态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跳蝻种群密度的调查只能采用标志重捕法 B.夏季某月110只老鼠中有10只是新生的,这个月老鼠的出生率是10% C.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但生态系统也存在正反馈调节 D.近三年,我国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 解析:选C 跳蝻种群密度的调查只能采用样方法,A错误;夏季某月110只老鼠中有10只是新生的,这个月老鼠的出生率是10÷110≈9%,B错误;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但生态系统也存在正反馈调节,C正确;近三年,我国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呈现“S”型增长,D错误。 4.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甲所示(图中箭头所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练习题

小学科学五上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练习题 一、填空 1.植物的一生是从()开始的。 2.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是()、()和()。 3.在对比实验中的两组材料,一组叫()组,另一组叫()组。 4.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5.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联系,叫做()。其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6.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7.生态瓶里放了小鱼、水、沙石、金鱼藻、小虾、泥土等,其中生物是:(),非生物是:()。 8.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终止。 9、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里,不同的动物对()有不同的需求。 10.老虎、草、羊这些生物构成了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写出这条食物链:()。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11.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种消费者,

生产者是()。 12.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 13.()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4.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条件,其他条件都不改变。 15.在食物链“小麦→ 麻雀→老鹰”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二、判断题 1.绿豆种子发芽一定需要阳光。() 2.香蕉树、松树和仙人掌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3.凤仙花生长消耗水和肥料,所以它是消费者。() 4.自然界没有植物,动物照样能生存下去。() 5.母鸡能下蛋,所以它是生产者。() 6.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7.自然界里一些生物濒临灭绝与我们毫无关系。() 8.食物链通常是从植物开始的。() 9.仙人掌的叶变形为刺就是为了让吃它的动物无法下嘴。()10.生态系统中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1.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1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13.食物链中横向箭头代表“被…吃”,箭头指向的是捕食者。

初中生物-主题3 练习题

主题三生物与环境(10%) 第一部分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2.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A.阳光 B.水 C.害虫 D.温度 3.对一只生活在农田里的青蛙来说,影响它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A.蝗虫和水分 B.蛇和蝗虫 C.温度和蛇 D.空气和杂草 4.在珠穆朗玛峰上生物稀少。在那里,生物的生存主要受到()的制约。 A.温度 B.水 C.营养物质 D.阳光 5.小麦在山坡阳面比在山坡阴面生长的好,其主要的生态因素是() A.人 B.阳光 C.空气 D.温度 6.海南森林茂盛,但沙特阿拉伯与海南同纬度的地区却是荒漠,起决定作用的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 7.下列现象中,属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蛾类夜间活动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候鸟的迁徙 D.鲤鱼能产生几十万粒卵8.寄居蟹寄居的贝壳上往往生长着五颜六色的海葵,你知道海葵与寄居蟹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捕食关系 B.竞争关系 C.共生关系 D.寄生关系 9.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水稻和杂草 B.猫和老鼠 C.蚂蚁和蚂蚱 D.牛和人 1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所指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捕食 B.合作 C.共生 D.寄生 11.蜜蜂用不同的舞蹈向同伴报告蜂源的位置,这反映了生物之间的() A.共生关系 B.合作关系 C.捕食关系 D.竞争关系 12.小刚得了蛔虫病,营养不良、体弱消瘦。从生物因素的角度考虑,蛔虫与小刚之间的关系属于()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共生关系 D.寄生关系 13.通过电视,我们看到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的狮子捕食羚羊等动物的血腥画面。狮子与被 捕食的羚羊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关系 B.合作关系 C.捕食关系 D.共生关系 14.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

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三生物与环境

专题复习(三) 生物与环境 专题思维导图 1.[2019·江西]影响沙漠绿洲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2.[2016·江西]下列说法与环境保护理念不匹配的是( ) A.焚烧、深埋地沟油 B.植树造林 C.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D.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治力度 3.[2018·江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 B.低碳绿色出行 C.沿河排放污染物 D.禁燃烟花爆竹 4.[2014·江西]图ZT3-1表示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各组成成分相互依存关系图,以下不合理的选项是( ) 图ZT3-1

A.甲是生产者 B.丙不是消费者 C.丁是分解者 D.根据吃与被吃的关系只有1条食物链 5.[2015·江西]以下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 A.森林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6.[2014·江西]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错误的是( ) A.森林比草原的食物网复杂 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引入外来物种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 7.[2018·江西]下列关于生物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A.茎中的形成层和叶芽中的生长点均属于分生组织 B.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是寄生关系 C.排汗、呼气、排尿是人体排泄的三条途径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不同在于它不断分裂,而不分化 8.[2017·江西]如图ZT3-2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ZT3-2 A.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 B.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 D.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9.[2015·江西]某湖泊引进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湖泊中甲的数量逐年显著增加,而本地食草鱼类和水草的数量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湖泊中食草鱼类的主要食物是甲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检测 生物与环境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2011·福建高考)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图表示的是( ) 2.2010年11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农业的决定》出台。该决定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将树木、农作物秸秆、林业加工残余物和各类有机垃圾等生物质所蕴藏的能量,转化为常规可再生能源,如燃料乙醇、沼气、生物柴油等就是生物质能产品。下列关于生物质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展生物质能可降低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耗 B.发展生物质能成为开启新能源时代的一把“钥匙” C.发展生物质能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抢占“绿色经济”制高点的一件“利器”D.发展生物质能实际上实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3.(2011·海南高考)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 ℃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2 ℃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4.(2011·东城模拟)下图表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从外部引入消费者4可能会使生产者2的数量暂时增加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 D.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5.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6.(2011·海南高考)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二、非选择题 7.(2011·广州一模)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题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选择题 1.(2009黔东南州)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2.(2018锦州)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体现了( ) 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 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 互影响 3.(2018长沙)樟树上下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都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可说明 A.环境能适应生物 B.环境不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4.(2018德城区)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5.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A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6.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特征不符的是() A.具有发达的根系 B.具有肥厚的肉质茎 C.具有较大的叶片 D.具有厚厚的角质层 7.按照正确方法对同一地区内的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测量湿度, A.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B.茂密的灌丛>草地>裸 C.草地>茂密的灌丛>裸地D.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 二、非选择题 8.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经过多次测量,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请回答问题: 三种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平均值 (1)小组内的四个同学,在测量过程中的不同做法,哪个是正确的?() A.甲在裸地看到一个小水洼,非常高兴地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测量空气湿度; B.乙在裸地、草地和灌丛三个不同地点,早中晚各分别测量了一次,并认真记录;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含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生物与环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 池塘中的水草 B. 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 一个池塘 2.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水、空气等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4.下列食物链中错误的一项是() A.种子→鼠→蛇→鹰 B.种子→鼠→猫头鹰 C.草→马→马蛔虫 D.浮游植物→海螺→海豹 5.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植被破坏 B.环境污染 C.缺水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 6.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A.DDT挥发性极强 B.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 7.“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8.从老鹰吃蛇,蛇吃青蛙,青蛙吃昆虫,昆虫吃植物,可以看出,老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 光 B. 植物 C. 蛇 D. 昆虫 9.在食物链“藻类→水蚤→鲱鱼→人类”中,含能量最多的环节是() A、藻类 B、水蚤 C、鲱鱼 D、人类 10、通常肉类食物的价格要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 A、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B、饲养动物麻烦,花工多,投资大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 11.下列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温带落叶林 D.北方针叶林 12.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A.缓慢上升B.仍保持相对稳定 C.迅速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13.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

生物与环境专题测试

生物与环境专题测试 A卷(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海洋生态系统中,使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压力 B.温度 C.光质 D.无机盐 2.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与平原地区的人相比,血液中红细胞数目较多,与此有的生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 3.下列环境中的生物,属于群落的是 A.一个公园中的花卉B.一个牧场里的家畜 C.一条河里的鱼 D.一个池塘中的生物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5.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 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 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描述的生物关系是

A.捕食 B.竞争 C.种内斗争 D.种间竞争 7.一个野兔种群在理想环境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则该种群的年增长率以及第5年种群数量分别是 A.150%,675 B.150%,1013 C.50%,675 D.50%,1013 8.下列关于生态因素对生物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趋光性是农业害虫的共性 B.温暖地区的阔叶林多,而寒冷地区的针叶林多 C.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D.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具有综合性 9.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海上捕捞,有利资源可持续利用。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10.为挽救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措施一般不宜选用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迁地保护 C.用生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 D.消灭被保护动物的天敌 二、非选择题(20分) 11.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的问题。 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陆生植物繁茂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冬季高于夏季,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物圈-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 1.【答题】我国西部一些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其主要目的是()。 A.发展畜牧业 B.发展旅游业 C.发展林业经济 D.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 【解答】退耕还林还草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本着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因为植被是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植被能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因此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持生态环境。 2.【答题】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B.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最多 C.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独立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的类型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记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特点及特征。

【解答】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A错误;B、森林生态系统是生物种类最多的生态系统,B错误;C、各种生态系统之间是有联系的,相互影响的,不是彼此独立的,C错误;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环境。D正确。 3.【答题】下列各组生物中,能共同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是()。 A.猕猴和海豹 B.鲨鱼和海带 C.袋鼠和东北虎 D.熊猫和仙人掌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解答】猕猴都是野生动物,猕猴营攀援生活,主要生活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海豹生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A错误;鲨鱼和海带生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属于海生动植物,B正确;袋鼠生活在草原,属于草原生态系统,东北虎生活在山林中,属于森林生态系统,C错误;熊猫生活在山林中,属于森林生态系统;仙人掌生活在沙漠中,属于沙漠生态系统,D错误。 4.【答题】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总称为______,它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生物圈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圈的范围。 【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的总称,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生物与环境》填空题专题1(含答案)

《生物与环境》选择题专题3(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使用,果农在荔枝的植株之间种植山绿豆。 下图是荔枝单一种植园和复合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百分比的柱形图。 (1)荔枝、山绿豆、杂草等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腐生性昆虫属于________。(2)复合种植园中植食性害虫明显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 2.假如你在宁波的某个森林中迷了路,怎样借助苔藓植物分辨方向呢? (1)苔藓植物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_____(选填“干燥”或“潮湿”); (2)大多数树干的哪些部位苔藓较多?_____(选填“背光面”或“向光面”); (3)树干上长苔藓较多的一面朝哪个方向?_____(选填“南”或“北”)。 3.位于我市中心城区北面的幸福湖城市绿肺区,占地面积8.4平方公里,定位为湿地 型休闲植物园,将作为一处大型城市生态生活休闲区,服务于广大市民生活。 (1)幸福湖湿地公园中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流经这个生态系 统的能量终终来源是_______。 (2)小鱼、白鹭、浮游动物、浮游藻类构成一条食物链,请写出这条食物链_________;(3)湿地公园经过适度开发和建设,仍然具有生态系统正常功能,这是因为生态系统 具有一定的_________。 4.地球上的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表现出与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性: (1)仙人掌叶退化成刺,多汁的茎具有叶的功能,是对沙漠________环境的适应。(2)落叶阔叶树冬季落叶,是植物对冬季________的一种适应。 (3)鸟类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变成________,是对空中飞翔生活的适应。 (4)比目鱼、孔鳐的身体扁平,眼长在身体头部的上方,是适应________环境表现。5.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一条含鼠的食物链内四种生物所占数量关 系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分析:

山东潍坊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练——生物与环境(带解析)

专题练生物与环境 (2021·广东省调研)白马雪山地处我国横断山区肀段,该地区气候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化,形成河谷干热(海拔2300 m以下)和山地严寒的特点。该山山坡分布着疏林灌丛草坡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带、亚高山暗针叶林带等自然带。下图为白马雪山某山谷不同坡向年降水量与海拔的关系分布图。据此完成1~2題。 1.推测疏林灌丛草坡出现坡向和海拔高度() A.东坡2300 m以下 B.东坡3000-3500 m处 C.西坡2300 m以下 D.西坡3500~4000 m处 2.植树种草可以改善干热河谷内的生态环境。白马雪山植树种草的最佳时间可能是() A.冬末春初 B.春末夏初 C.夏末秋初 D.秋末冬初 (2021·中原名校质量测评)下图是南岭沿南北方向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南岭很多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往往没有森林分布,原冈可能是 A.气候十热B.光照不足C.土壤过湿D.人类破坏 4.导致甲山自然带比乙山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B.坡较陡C.夏季风作用弱D.冬季风作用强 5.图中反映的山地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A.同一自然带在阳坡分布海拔较高 B.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分布海拔较高 C.山麓基带的植被与地带性植被一致 D.相同海拔的山地,纬度越低自然带越丰富 (2021·安徽省六校教育联合会素质测试)图3示意秦岭地区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甲)和生长季末期(乙)

与海拔之间的关系。据此完成6~8题。 6.秦岭地区森林植被 A.生长季山上比山麓长B.生长季末期南坡比北坡早 C.生长季山上比山麓短D.生长季始期南坡比北坡迟 7.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图中甲、乙 A.相互靠近B.上下远离C.同时下降D.同时上升 8.推测南、北坡水热差异最小处位于海拔 A.500m以下B.1000~1500m C.2000~2500m D.3000~3500m (2020·德州二模)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大多数一年生植物的开花决定于每日日照时间的长短,各种植物都有它特定的临界日长。长日照植物是指每天日照时间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的植物。短日照植物是指每天日照时间短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不开花的植物。近些年来,人们通过南引北移,不断扩大长日照和短日照植物的跨纬度引种。如图表示长、短日照植物在我国随纬度变化的始花期时间分布。据此完成9~10题。 9. 有关P、Q两类植物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P属于长日照植物②Q属于长日照植物③P属于短日照植物④Q属于短日照植物

小学科学生物与环境练习卷

拱墅区小学科学总复习《生物与环境》练习卷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判断。 1.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自然界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实际上并不是生物。() 3.凡是生物,都会经历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它们的后代。() 4.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 5.当阳光、空气、水、温度、肥料等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植物生长也会发生相应 的变化。() 6.在研究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时,需要保证光照和水分这两个条件不变。() 7.在一定环境中生存的各种生物,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群落。() 8.小明画了一条食物链:老鹰→蛇→青蛙→蝴蝶→花。() 9.在做生态瓶时,水生植物的数量要与水生动物的数量保持平衡。() 10.当水质受到污染时,一些浮游生物会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 11.在自然保护区里,不准狩猎和采伐,但可以栽种一些新品种的植物。() 12.拟斑马、袋狼、卡罗莱纳鹦哥鸟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13.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但动物的数量变化不会影响环境。() 14.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所有生物的结构特征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继续生存下 去,不会被淘汰。() 15.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6.减少丢弃、重新使用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17.给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能减少垃圾的数量,节约大量的自然资源。() 18.水污染大多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污水需要经过处理才能重新被利用。() 19.防止空气污染,就是要多扫地、多洒水,防止尘土扬起来。() 20.人类面临着垃圾和水污染、大气污染、物种加速灭绝等环境问题。() 二、选择。 1.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称为()。 A 制养者 B 生产者 C 消费者 2.()不能自行制造养料,而需要直接或间接地利用植物制造的养料。

专题一生物与环境

专题一 生物与环境 复习目标: 1.复习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分类、能量流、物质流以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2.复习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3.掌握人、动物、细菌真菌对生物圈的影响。 复习重点: 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流 复习过程: 【知识梳理,快速记忆】 一、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二、生物圈 1.概念: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 2.范围: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大气圈的底部:空气中由多种气体组成,该圈层生活着能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2)随全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以内的水层中。(3)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4 、生物的生存是依赖于一定环境的。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合作关系。 5、生物适应环境: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 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适应既具有普遍 性,又具有相对性。 (1)骆驼、骆驼刺、旗形树…. (2)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复习提纲25页 (3)鸟类适应飞行的特点:复习提纲26页 (4)家兔适应草食的特点:它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 盲肠;家兔的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其中门齿适于 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5)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①用鳍游泳来获取食物 和防御敌害②用鳃呼吸 (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可吸 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6)昆虫适于陆地生活及运动的特点: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着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考点分析+例题

主题三生物与环境考核内容 思维导图

考点一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Ⅰ) (1)环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3)生物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互助和斗争)和种间关系(捕食:吃与被吃;竞争:植物争夺水、光等,动物有共同食物;寄生:昆虫幼虫与寄主植物;共生:互惠互利等) 考点二生态系统的组成(Ⅱ)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 (3)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捕食而形成的简单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链。 食物链的书写:起点为生产者;用“→”表示能量流动方向;食物链要完整,生产者到该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为止。 (4)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5)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顶级消费者体内的有害物质积累最多。

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自我调节(Ⅰ) (1)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都是在生态系统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而且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光能。 (3)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换和输出的全过程,成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动单向、逐级递减。 (4)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的数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持生态系统自身的稳定性。但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了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考点四人对生物圈的影响(Ⅰ) (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与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 (2)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圈产生影响。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测试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测试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一、单选题 1.(2019·洛阳模拟)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等,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 要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首先应增加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 C. 人工湿地可以净化污水,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恢复湿地的最佳方法是减少人为维护活动,尽可能采用自然恢复的方法 2.(2019·临沂模拟)习总书记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建立植物园、禁止采伐珍稀濒危植物,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可行措施 B. 提高三江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 C.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循环利用实现经济循环 D. 雾霾天气影响物种生育的温度、光照、pH等环境条件,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3.(2020·浙江模拟)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的呼吸消耗量包含在⑤中 B. 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③中 C. ④为第二次的有机物质生产,用于植食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D. ①⑤⑥⑦⑧之和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 4.(2020·山东模拟)互花米草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入侵滨海湿地后,低矮的本地草本植物逐渐被替代。同时,互花米草入侵也可以改变蟹类等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与低矮的本地植物相比,互花米草在光照、养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 B. 某些底栖动物能够摄食植物幼根,加速物质循环,属于分解者 C. 采用样方法对蟹类进行调查,往往会造成调查结果不准确 D. 引进外来物种时应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 5.(2019·钦州模拟)我国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球表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搭载嫦娥四号上月球的“罐子”中有土壤、空气、水和透明设备等,搭载着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果蝇和酵母菌六种生物。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这个“罐子”能形成一个简单、微型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罐子”中的的六种生物分属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 “罐子”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 C. “罐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D. “罐子”登月为人类今后建立月球基地提供研究基础和经验

生物与环境专项测试题

生物与环境专项测试题 山东省张秀云 一、选择题(有35题,每题2分,共70分) 1.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 ①生物多样性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②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③其恢复力 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⑤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⑥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圈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⑧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 A.①③⑤⑥⑧B.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④⑤⑦D.①③④⑤⑧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 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 3.甲是一种能生活在多种土壤中的小型昆虫,常被昆虫乙大量捕食,DDT和aldrin是用于控制这些生物的杀虫剂,aldrin对甲和乙毒性相同,但DDT对乙的毒性比对甲更强,现用DDT和aldrin 单独处理田块,如图所示中的哪两个图能分别代表DDT和aldrin单独作用时对害虫数量的影响() A.2和1 B.1和3 C.2和4 D.3和4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 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5.下列有关氮循环中进行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叙述正确的是() A.全是分解者 B.只有分解者和生产者 C.只有分解者和消费者 D.既有生产者,又有消费者和分解者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 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时期地保持动态平衡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1复习与检测 测试(学生版)

选修1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复习(测) (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 班级姓名总分 一、单选题(30分,每题3分) 1.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三种传统发酵食品的共同点是() A. 菌种均可来自于自然环境 B. 均需在适宜温度下进行,腐乳制作温度最高 C. 保证在有氧环境下发酵 D.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群密度不断增加 2.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松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3.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三种传统发酵食品的共同点是() A.菌种均可来自于自然环境 B.均需在相同温度下进行发酵 C.保证在无氧环境下发酵 D.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群密度不断增加 4.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C.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 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 5.下列与腐乳制作过程相关的揲作,叙述错误的是() A.为了有利于毛霉的生长,豆腐块应整齐排放,保持适当的距离 B.豆腐块装瓶时,为了避免影响口味,逐层加盐量大致相等 C装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 D.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调节口味

6. 图示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果醋或腐乳时,所需控制的温度都是相同的 B.两种装置都可以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 C.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自下而上随着豆腐块加高逐渐减少用盐量 D.装置乙中b为排气品,c为充气口,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7. 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成品腐乳表面的黏性物质主要由细菌产生 B. 制作过程均需先通入无菌空气,再将发酵瓶密闭 C. 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菌种细胞结构不同,细胞呼吸类型相同 D. 控制好温度、pH既有利于目的菌的繁殖,也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8.下列关于腐乳和泡菜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主要菌种都是原核生物 B.制作过程都不必严格无菌操作 C.所用的装置都需要密封 D.所用的菌种都需要人工接种 9.在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发酵过程中,菌种由原料本身提供的有() ①果酒②果醋③腐乳④泡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 下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发酵过程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B. 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 C. 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

生物与环境测试题

生物与环境测试题 1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河流干涸致使鱼虾死亡,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D.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可作为下列哪项的实例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管理不善的玉米地里杂草丛生,会影响玉米的产量,这主要是因为() A.杂草与玉米互利共生的结果B.杂草寄生在玉米上影响玉米生长 C.杂草使玉米的品质受到影响D.杂草和玉米争夺生活条件的结果 4、下列关于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影响植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B.植物对于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C.植物开花结果时,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D.可采取人工延长光照时间的方法,让菊花提前开花 5、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A.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D.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6、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春江水暖鸭先知B.葵花朵朵向太阳C.大树底下好乘凉D.春风又绿江南岸 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种奇观的生态因素是()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温度 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食物链可准确地表述为() A.蝉→螳螂→黄雀 B.黄雀→螳螂→蝉 C.植物→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植物 9、野生燕麦是广泛分布于江苏、河南一带的适应能力极强的麦田杂草。近年来,伴随着大型农业机械跨区作业,被引入山东半岛这个新领地。以下观点最科学的是() A.外来生物就是来自国外的生物,野生燕麦对山东半岛而言不属外来生物 B.外来生物是对生态系统而言的,野生燕麦对山东半岛而言是外来生物 C.野生燕麦进入山东半岛,利于增强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D.野生燕麦进入山东半岛,不会威胁当地原有生物种类的生存 1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生物圈 B.大气圈 C.水圈 D.岩石圈 11、(2010南通)下列影响玉米生存的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阳光 B.害虫 C.水分 D.温度 12、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全球瞩目,“低碳生活”将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②减少大气中的CO2 C.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2019版二轮复习生物江苏专版:专题专项检测卷(五) 生态 A卷——基础保分练 Word版含解析

A卷——基础保分练 一、选择题 1.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解析:选D 当空间、资源有限时,种群呈S型增长;林场空间、资源有限,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由于密度增加而逐渐减慢;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由于鱼的大小不同等,单位水体中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由于环境阻力逐渐增大,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 2.(2018·南通一模)下表是对不同栖息地中美洲大树莓种群数量调查统计结果(单位:株),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栖息地样方1样方2样方3平均 森林边缘15181516 小溪岸边12141313 森林5524 A.对美洲大树莓数量调查时,选取的样方是随机的 B.选取多个样方进行调查,有利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C.美洲大树莓与森林中其他树种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D.调查结果表明美洲大树莓适宜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长 解析:选D 调查美洲大树莓数量时,应该随机取样;取样时,应该选取足够多的样方,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美洲大树莓与森林中其他树种都属于生产者,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根据表格分析可知,美洲大树莓种群数量在森林边缘和小溪岸边较多,说明其适宜生存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3.下列关于生态学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属于种群水平的是( ) A.利用玉米螟天敌赤眼蜂防治虫害 B.“稻—藕—鱼”立体种养,充分利用了稻田的有限空间 C.依据年龄组成预测草原老鼠种群数量变化 D.建立人工防护林时注意适当增加植物种类多样性 解析:选C 利用玉米螟天敌赤眼蜂防治虫害利用了种间的捕食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稻—藕—鱼”立体种养,充分利用了稻田的有限空间,属于群落的空间结构;年龄组成为种群的数量特征,属于种群水平;在人工生态林中适当增加植物的种类,能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属于生态系统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