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范文正公文集翻译

苏轼范文正公文集翻译
苏轼范文正公文集翻译

苏轼范文正公文集翻译

原文: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

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

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

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

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

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

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

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

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

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

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译文: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

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

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

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

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

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这一年(我)考中选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

有结识范文正公。”

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文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

靠序而留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

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

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

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

昔的愿望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郡本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

像在手掌上比划,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

样不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

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范文正公在天圣

年问,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

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

公文文体翻译的特点

一、公文的文体特点及翻译 (一)公文的文体特点 公文主要包括政府发布的各种公告、宣言、声明、规章法令、通告、启示和各类法律文件。其文体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措词准确。发布公文的目的一般在于解释或阐明公文发布者的立场、观点或政策、措施,因此公文在措词上必须准确明晰,切忌模棱两可或含糊晦涩。 2)用词正式,且多古体词。公文作为政府或职能部门所发布的文章,需具有其权威性、规范性。因此在用词上一般较为正式,并且不排除使用一些较为古雅的词(如hereinafter, hereof, herewith等等)。 3)普通词多有特定意义。许多普通的词在公文体中常常具有其特定的意义。如allowance一词通常指"允许"、"津贴",而在经贸合同中则多指"折扣"。 4)长句、复杂句较多。公文体为使其逻辑严谨,表意准确,在句法上常常叠床架屋,以至使得句式有时显得臃肿迟滞,同时句子的长度也大为增加。 (二)公文的翻译 翻译公文首先要注意公文特有的形式,包括格式、体例等。对已模式化、程式化的格式译者决不应随便更改。其次,译者应透彻理解原文,特别是要正确把握原文词义,认清一些common words在公文中特有的含义。再次,在措词上必须使译文的语体与原文相适应。一般说来,英语公文翻译通常应使用正式书面语体,并酌情使用某些文言连词或虚词。最后,公文翻译中要注意长句的处理。要在理清句意和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的前提下恰当使用切分法或语序调整法,以使译文通畅、自然、地道。 二、商贸函电的文体特点及翻译 (一)商贸函电的文体特点 商贸函电指经济贸易活动中的各类信函、电报、电传等。其文体特征主要有: 1)措词简洁明了。为使表达明晰,商贸函电在措词上力求简明扼要,不太讲究修饰。 2)用语正式庄重。正式庄重的语言常常显得诚恳、自然、有礼貌,因此常用于商贸函电中。

《范文正公文集叙》阅读答案及翻译

范文正公文集叙 (宋)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日: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注】,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佑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策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今其集二十卷,为诗赋二百六十八,为文一百六十五。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非有言也,德之发于口者也。又日:我战则克,祭则受福。非能战也,德之见于怒者也。元祐四年四月十一日。 【注】韩、范、富、欧阳: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恨子不识范文正公恨:遗憾 B.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酬:实现 C.与先主策曹操、孙权,规取刘璋策:鞭策 D.非能战也,德之见于怒者也见:表现

《岳阳楼记》最全精化拼音注释版(全文注音+注释+翻译+原文+词句)

岳yu è阳y áng 楼l óu 记j ì 宋s òng 范f àn 仲zh òng 淹y ān 庆qìn g 历lì四sì年nián 春chūn ,滕téng 子zǐ京jīng 谪zhé(zh é)守shǒu 巴bā陵líng 郡jùn 。越yuè明míng 年nián ,政zhèng 通tōng 人 rén 和hé,百bǎi 废fèi 具jù兴xìn g 。乃nǎi 重chóng 修xiū岳yuè阳yáng 楼lóu ,增zēng 其qí旧jiù制zhì,刻kè唐táng 贤xián 今jīn 人rén 诗shī赋fù于yú其qí上shàng ,属shǔ予yǔ作zuò文wén 以yǐ记jì之zhī。 予yǔ观guān 夫fū巴bā陵líng 胜shèng 状zhuàng ,在zài 洞dòng 庭tín g 一yī湖hú。衔xián 远yuǎn 山shān ,吞tūn 长cháng 江jiāng ,浩hào 浩hào 汤shāng 汤shāng (sh āng ),横héng 无wú际jì涯yá;朝zhāo 晖huī夕xī阴yīn ,气qì象xiàng 万wàn 千qiān 。此cǐ则zé岳yuè阳yáng 楼lóu 之zhī大dà观guān 也yě,前qián 人rén 之zhī述shù备bèi 矣yǐ。然rán 则zé北běi 通tōng 巫wū峡xiá,南nán 极jí潇xiāo 湘xiāng ,迁qiān 客kè骚sāo 人rén ,多duō会huì于yú此cǐ,览lǎn 物wù之zhī情qíng ,得dé无wú异yì乎hū? 若ruò夫fú(f ú)霪yín 雨yǔ霏fēi (f ēi)霏fēi ,连lián 月yuè不bù开kāi ,阴yīn 风fēng 怒nù号hào ,浊zhuó浪làng 排pái 空kōng ;日rì星xīng 隐yǐn 曜yào ,山岳shānyuè潜qián 形xíng ;商旅shānglǚ不行bùxíng ,樯qiáng (qi áng )倾qīng 楫jí(j í)摧cuī;薄báo (b ó)暮mù冥míng (m íng )冥míng ,虎啸hǔxiào 猿yuán 啼tí。登dēng 斯sī楼lóu 也yě,则zé有yǒu 去国qùguó怀乡huáixiāng ,忧yōu 谗chán 畏wèi 讥jī,满目mǎnmù萧然xiāorán ,感gǎn 极jí而ér 悲bēi 者zhě矣yǐ。 至zhì若ruò春chūn 和hé景明jǐngmíng ,波澜不惊bōlánbùjīng ,上下shàngxià天光tiānguāng ,一碧万顷yībìwànqǐng ;沙鸥shāōu 翔xiáng 集jí,锦jǐn 鳞lín 游泳yóuyǒng ;岸àn 芷zhǐ汀tīng (t īng )兰lán ,郁郁yùyù青青qīngqīng 。而ér 或huò长cháng 烟yān 一yī空kōng ,

范文正公文集序范文正公文集叙阅读答案及翻译

范文正公文集序范文正公文集叙阅读答案及翻译【--生日祝福语】 范文正公文集叙 (宋)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日:“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注】,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佑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策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今其集二十卷,为诗赋二百六十八,为文一百六十五。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 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非有言也,德之发于口者也。又日:“我战则克,祭则受福。”非能战也,德之见于怒者也。元祐四年四月十一日。

政府文件常用词汇英语翻译 - 副本

政府文件常用词汇英语翻译 分享 211工程 211 Project 安居工程 housing project for low-income families 安居小区 a neighborhood for low-income families 保障妇女就业权利to guarantee women’s right to employment 补发拖欠的离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内的养老金 All back pension entitlements have been paid for the retired covered by the overall government plan. 裁定保险赔偿 adjudication of benefits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guarantee of subsistence allowances for urban residents 在城镇强制推行以养老、失业、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险 Social welfare insurance, particularly old-age, unemployment and medical insurance, must be made mandatory in urban areas. 城镇社会保障体系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urban areas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the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urban employees 创新精神 be innovation-minded; to have a creative mind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ensure that students improve in terms of their moral, intellectual and fitness level as well as in their appreciation of aesthetics 大家庭 extended family 大力推行个人助学信贷 Personal loans to finance education should be vigorously promoted. 大专文凭 associate degree (conferred to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代培 training-on-contract program 代培生 trainee on contract 带薪分流 assign redundant civil servants to other jobs while allowing them to retain their original rank and benefits 待业人员 job seekers 待遇优厚的工作 a well-paid job 单亲家庭 single parent family 定向培训 training for specific posts 独生子女 the only child 对保障方案进行精算评估 Security programs should undergo actuarial review. 对口扶贫 provide poverty alleviation aid to the designated sister regions 恶性犯罪 major crimes

范文正公文集序阅读答案附翻译完整篇.doc

范文正公文集序阅读答案附翻译- 现代 文阅读及答案-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恨:遗憾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酬: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弟:尊敬兄长 9.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 ①②⑥ B. ②⑤⑥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幼时所习诵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的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 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

2020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二)(教师版)

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二) 徐汇区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 京师诸司库务,皆由三司举官监当。而权贵之家子弟亲戚,因缘请.托,不可胜数.,为三 司使者常以为患。田元均为人宽厚长者,其在三司,深厌干请者,虽不能从,然不欲峻拒之,每温颜强笑以遣之。尝谓人曰:“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士大夫闻者传以为笑,然皆服其德量也。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因缘请.托()(2)不可胜数.()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被三司使者常常当作是忧心之事。 B.担任三司使的人常把这当作忧心之事。 C.这成为三司使者常认为的疾病。 D.担任三司使的人常把这当作疾病。 13.文中“三司”的工作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士大夫们认为田元均有“德量”是因为他(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 11.(4分)(1)请求,(2)计算(查点、计数) 12.(2分)B(2分);A(1分) 13.(2分)举官监当京师诸司库务(举荐掌管京师各司库的官员) 14.(4分)(1)遣干请者/不走后门(坚持原则)【“深厌干请者”得1分】 (2)温颜强笑/态度温和(为人宽厚、委曲求全) 松江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书斗鱼 予客建业○1,见有畜波斯鱼者。其大如指,鬐鬣②具五采。两鳃有大点如黛,性矫悍善斗。人以二缶③畜之,折藕叶覆水面,饲以蚓蝇,鱼吐泡叶畔,知其勇可用。乃贮水大缶,合之。各扬鬐鬣,相鼓视。怒气所乘,体拳曲如弓,鳞甲变黑。久之,忽作秋隼击④,水泙然鸣,溅珠上人衣。连数合,复分。当合,如矢激弦,绝不可遏。已而相纠缠,盘旋弗解。其一或负,胜者奋威逐之。负者惧,自掷缶外,视其身纯白云。 予闻:有血气者,必有争心。然则斯鱼者,其亦有争心欤?抑冥顽不灵而至于是欤⑤?哀哉!然予所哀者,岂独鱼也欤? 【注释】①客建业:旅居南京。②鬐鬣(qí liè):腹鳍和背鳍。③缶: 这里泛指缸。 ③秋隼(sǔn):秋天的猎鹰。⑤冥顽不灵: 糊涂顽固不开窍。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鬐鬣具.五彩()(2)连数.合,复分() 11.下列不能体现波斯鱼善斗的-项是________ (3分) A.饲以蚓蝇,鱼吐泡叶畔 B.忽作秋隼击,水泙然鸣 C.当分,如矢激弦,绝不可遏 D.已而相纠缠,盘旋弗解 12.本文先描述了斗鱼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继而生动刻画了两鱼相斗的情景,意在讽刺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5分) 【答案】 10.(1)有(2)多次,屡次 11. A 12.外形特征饲养方法(或:性情特点)一些人为了名利而勾心斗角,甚至互相残杀

文言语段小练习

文言语段小练习 一、马中锡,故城人。父伟,为唐府长史,以直谏忤王,械送京师,而尽缧其家人。中锡以幼免,乃奔诉巡按御史。御史言于王,释其家。复奉母走京师诉冤,父竟得白,终处州知府。中锡举成化十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刑科给事中。①万贵妃弟通骄横,再疏斥之,再被杖。公主侵畿内田,勘还之民。六年三月,贼刘六等起,陷城杀将吏。中锡受命出师,败贼于彰德,既又败之河间,进左都御史。②然贼方炽,诸将率畏懦,莫敢当其锋,或反与之结。 1、解释:忤()械()竟()明年( ) 进() 2、翻译:① ② 二、王安中,中山阳曲人。进士及第。政和间,天下争言瑞应,廷臣辄笺表贺,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上即草后批:“可中书舍人。”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①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时上方乡神仙之事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术见朝臣戚里寅缘关通安中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②上悚然纳之已而再疏京罪上曰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宁节俟过此当为卿罢京京伺知之大惧其子攸日夕侍禁中泣拜恳祈。 1、解释:就()迹()以为( ) 按()乡()引() 2、断句:时上方乡神仙之事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术见朝臣戚里寅缘关通安中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②上悚然纳之已而再疏京罪上曰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宁节俟过此当为卿罢京京伺知之大惧其子攸日夕侍禁中泣拜恳祈。 3、翻译:① ② 三、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①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②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节选《范文正公文集》序)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1、解释:何为()奇()以()有()恨()游()岂() 2、断句: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3、翻译:① ②

范文正公文集 序 阅读答案附翻译

范文正公文集序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恨:遗憾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酬: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弟:尊敬兄长9.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 ①②⑥ B. ②⑤⑥ C. ③④⑤ D. ②③④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幼时所习诵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的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C.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参考答案:8.C (酬:实现。)9.D (①不能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⑤⑥句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10.B (自己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的说法有违文意。)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

政府部门中译英翻译术语_政府文件翻译_专联译盟网

外交部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办公厅The General Office 政策规划司Policy Planning Department 亚洲司The Department of Asian Affairs 西亚北非司The Department of West Asian and North African Affairs 非洲司The Department of African Affairs 欧亚司The Department of European-Central Asian Affairs 欧洲司The Department of European Affairs 北美大洋洲司The Department of North American and Oceanian Affairs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司The Department of 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Affairs 国际司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Conferences 国际经济司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ffairs 军控司The Department of Arms Control 条约法律司The Department of Treaty and Law 边界与海洋事务司The Department of Boundary and Ocean Affairs 新闻司The Information Department 礼宾司The Protocol Department 领事司(领事保护中心)The Department of Consular Affairs(Centre for Consular Assistance and Protection) 香港澳门台湾事务司The Department of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Affairs 翻译司The Department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外事管理司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Management 涉外安全事务司The Department of External Security Affairs 干部司The Department of Personnel 离退休干部局The Bureau for Retired Personnel 行政司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财务司The Department of Finance 机关党委(部党委国外工作局)Department for Party-related Affairs/ Department for Diplomatic Missions Abroad 外交部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Office of Leading Group for Conducting Inspections in the Foreign Ministry 档案馆The Bureau of Archives 服务中心Department of Services for Foreign Ministry Home and Overseas Offices 国防部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联合参谋部Joint Staff Department 政治工作部Political Work Department 训练管理部Training and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后勤保障部Logistic Support Department 装备发展部Equipment Development Department 国防动员部National Defense Mobilization Department 纪律检查委员会Discipline Inspection Commission 政法委员会Politics and Law Commission 科学技术委员会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战略规划办公室Office for Strategic Planning 改革和编制办公室Office for Reform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Office for International Military Cooperation 审计署Audit Office 机关事务管理总局Agency for Offices Administr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办公厅General Office

古诗范文正公文集序翻译赏析

古诗范文正公文集序翻译赏析 文言文《范文正公文集序》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 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佑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注释】①【翻译】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佑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这一年(我)考中进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此后三年,我路过许州,才认识范公的次子、现在的丞相范尧夫。又过了六年,才在京师见到范公的第三子范彝叟。又过了十一年,又与范公的第四子范德孺在徐州为同僚。我们都一见如故。而且三位托付我为范公遗稿作序。又过了十三年,才写成这篇序文。)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人家写文章宣传就能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析政府公文中特色词汇英译翻译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f11148528.html,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析政府公文中特色词汇英译翻译方法 作者:郭月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7年第11期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内容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对于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视角,对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中国特色的词汇,从多次重复的宏观性词汇、特定的政治词汇、文化负载词、数字式缩等四个方面对其翻译进行分析探讨,希望本文可以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工作起到一定上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中国特色词;功能对等;政府工作报告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043-02 1 引言 当今世界,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因此,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就变得尤其重要。要让世界各国更好地了解中国,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的作用举足轻重。《政府工作报告》是政治文献的一种,是政府公布的官方文件,具有权威性,科学性。每年在新的形势下国家政治报告中都有一些中国特色词汇出现,但是这些词语有时在字典里找到对应的表达,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译者在已有翻译技巧的指导下灵活变动,合理创新,准确翻译。 2 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美国著名理论学家尤金·奈达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即“翻译就是要用接受语中最自然的方式重现原文中的信息,首先是重现意义,然后是风格。”动态对等的翻译与传统上的“自由翻译”或“活译”有着本质区别,因为动态对等对翻译的产出有着严格的要求,它要求接受语文本在不同的语言结构里尽可能完满地再现源文本旨意:而自由翻译或活译并无此种要求,结果往往变成毫无节制的自由发挥(谭载喜)。因为译文的读者是外国人,他们的语言环境与文化背景都和我们不同,为了让译文中的中国特色词汇尽可能地达到原文的效果,要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正确表达出原文要传达的主旨又使其理解。 3 四种中国特色词汇的功能对等

《范文正公文集叙》阅读答案及翻译

xxxx文集xx (xx)xx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日: xx何用知之?轼曰: 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 韩、范、富、欧阳【注】,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佑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 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 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策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今其集二十卷,为诗赋二百六十八,为文一百六十五。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xx曰: 有德者必有言。非有言也,德之发于口者也。又日: 我战则克,祭则受福。非能战也,德之见于怒者也。元祐四年四月十一日。 【注】韩、xx、xx、xx: 指xx、xx、xx、xx。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xx不识范xx恨: 遗憾 B.xx之言,无一不酬者酬: 实现 C.与先主策xx、xx,规取xx: 鞭策 D.非能战也,德之见于怒者也见: 表现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政府文件常用词汇英语翻译

政府文件常用词汇英语翻译 小康社会well-off society 211工程211 Project 安居工程housing project for low-income families 安居小区a neighborhood for low-income families 保障妇女就业权利to guarantee women’s right to employment 补发拖欠的离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内的养老金All back pension entitlements have been paid for the retired covered by the overall government plan. 裁定保险赔偿adjudication of benefits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guarantee of subsistence allowances for urban residents 在城镇强制推行以养老、失业、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险Social welfare insurance, particularly old-age, unemployment and medical insurance, must be made mandatory in urban areas. 城镇社会保障体系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urban areas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the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urban employees 创新精神be innovation-minded; to have a creative mind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ensure that students improve in terms of their moral, intellectual and fitness level as well as in their appreciation of aesthetics 大家庭extended family 大力推行个人助学信贷Personal loans to finance education should be vigorously promoted. 大专文凭associate degree (conferred to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代培training-on-contract program 代培生trainee on contract 带薪分流assign redundant civil servants to other jobs while allowing them to retain their original rank and benefits 待业人员job seekers 待遇优厚的工作a well-paid job 单亲家庭single parent family 定向培训training for specific posts 独生子女the only child 对保障方案进行精算评估Security programs should undergo actuarial review. 对口扶贫provide poverty alleviation aid to the designated sister regions 恶性犯罪major crimes 反对迷信be against superstition 福利分房buy a benefit-oriented apartment from the organization one works with 复式住宅compound apartment 干部年轻化rejuvenation of cadres 岗位培训on-job training 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pay close attention to cultural and ethical progress 搞好优生优育promote good prenatal and postnatal care 个人自愿计划voluntary private plans 工伤保险制度the on-job injury insurance system 工资收入分配制度the wage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matters vital to national well-being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Programs to help the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challenged deserve our care and support. 关心老龄人care for senior citizens. 贵族学校exclusive school(美); select school(英) 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guarantee of basic cost of living allowances for workers laid off from state-owned enterprises 过紧日子tighten one’s belt 过温饱生活live a life at a subsistent level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古诗文言文篇目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知识点 9.岳阳楼记(1) 范仲淹(北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2)守巴陵郡。越明年(3),政通人和(4),百废具(5)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7)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8),在洞庭一湖。衔(9)远山,吞(10)长江,浩浩汤汤(11),横无际涯(12);朝晖夕阴(13),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14)也。前人之述备(15)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16),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17)霏霏(18),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19),日星隐曜(20),山岳潜形(21);商旅不行,樯倾楫摧(22);薄暮冥冥(23),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24),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25)明,波澜不惊(26),上下天光,一碧万顷(27);沙鸥翔集(28),锦鳞(29)游泳;岸芷汀兰(30),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31),静影沉璧(32),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33),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34)之心,或异二者之为(35),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6);居庙堂(37)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38)? 【注释】 (1)范仲淹(989—1052)。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 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本文选自《范文正公文集》。 (2)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3)越明年:到了第二年。越,及、到。 (4)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5)具:通“俱”,全,皆。 (6)制:规模。 (7)属:通“嘱”,嘱咐,嘱托。 (8)胜状:胜景,好景色。 (9)衔:连接。 (10)吞:吞吐。 (11)浩浩汤汤:水波浩荡的样子。汤汤:水流大而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