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改革类报刊,中央主要新闻媒体

国家级改革类报刊,中央主要新闻媒体

国家级改革类报刊:《中国改革报》、《改革内参》。

中央主要新闻媒体:《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中央国际广播电台。

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规程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部署和要求,加快推进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以下简称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确保转制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19号)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精神,结合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报刊出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供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工作参考。 本规程仅适用于具有独立法人的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由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 1.成立领导小组 2.制定工作方案 3.清产核资与财务审计 4.国有资产管理 5.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6.办理企业登记注册 7.人员安置 8.优惠政策 成立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按照中央文件的要求,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牵头,建立以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中直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为成员单位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新闻出版总署,由主任、副主任及联络员组成,负责日常工作。 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应成立由主管报刊出版工作的领导同志负责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并组织实施本部门本单位所属报刊出版单位的转制工作。领导小组应由本部门本单位党委、纪委、人事、财务等有关部门组成,审核转制方案,协调解决转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监督并确保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工作按时规范完成。

第十四章 西方新闻媒介的功能

第十四章西方新闻媒介的功能 功能的三个不同含义: 1、功能是指新闻媒介本身的、在它和社会互动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2、功能是指新闻媒介的主持人以及社会上方方面面从其自身利益出发希望 新闻媒介发挥的作用,或者说希望新闻媒介成为他们的某种工具。 3、功能是指新闻媒介在其传播过程中在社会上实际产生的作用。 第一节西方学者的新闻媒介功能观 一、新闻媒介的正面功能: 1948年,现代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拉斯威尔在《社会传播与结构》一书中,提出了新闻媒介的三大功能: 1、监视环境。 这是指新闻媒介准确地、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再现周围世界的原貌及重要发展的功能。 监视环境要求准确、客观、及时。 2、联系社会 是指新闻媒介将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环节、各类因素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应付环境的挑战的功能。 这一功能体现为对环境信息的选择与解释。 3、传递文化 是指新闻媒介将社会成员共同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社会经验、价值观与道德规范等从社会的老成员传给新来者,使社会的文化传统永久延续的功能。 4、娱乐功能(1975,赖特《大众传播的社会学观点》) 是指新闻媒介为受众提供消遣和乐趣的功能。 前苏联学者E·普罗霍罗夫的三组职能说: 1、思想职能 2、直接的组织职能 3、文化娱乐性职能 二、新闻媒介的负面功能

1948年,拉扎斯菲尔德和罗伯特·莫顿的《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中认为的负面功能: 1、新闻媒介持续不懈的宣传会使人们完全失去辨别力,从而不假思索地顺从现 实。 2、新闻媒介是使大众的审美鉴赏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 3、新闻媒介常常以低廉的代价占用甚至剥夺了人们的自由时间。 4、新闻媒介的负面功能中最为关键的是对受众精神的麻醉作用。一方面,新闻 媒介让人沉醉于虚幻的满足之中;另一方面,新闻媒介由此剥夺了人的行动能力。 受众接触新闻媒介的行为方式:信息寻找模式、游戏模式、参与模式。 第二节媒介主持人的新闻媒介功能观 一、政治性媒介主持人的功能观——宣传功能 近代新闻媒介在创始之初,本以传递信息为其主要功能。后来,随着政论报刊、政党报刊的出现,新闻媒介的消息传递功能逐渐被政治宣传功能所取代。因为这类新闻媒介的主持人大多具有坚定的政治主张和鲜明的政治倾向,他们的媒介活动首先是政治活动,作为媒介主持人,他们首先是整治活动家。因此,他们势必利用新闻媒体来宣传其政策、方针、观念。拿破仑将《总汇通讯》变成政府的机关报之举,便是一例。 二、商业性媒介主持人的功能观——盈利功能 当今的西方新闻媒介大多是私营企业,在英、美、法、德等国家90%以上的报纸是私人创办的。在美国,私营广播电台占全国广播电台总数的93%,私营电视台占全国电视台总数的76%。这样的新闻媒介完全是商业性的,它们的主持人是名副其实的商人,对于他们而言,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是盈利挣钱。 三、其他社会团体的新闻媒介功能观 不同的社会成员和团体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同样希望利用新闻媒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与媒介主持人直接控制媒介不同,社会其他成员或团体只能间接地影响媒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这种间接的影响只能凭借媒介的广告功能和

事企改革相关问题的政策依据和参考

事企改革相关问题的政策依据和参考 一、国家有关事企改革的政策 政策一:2000年7月,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人发[2000]78号)中明确提出:“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不再按行政级别确定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建立解聘辞聘制度”,“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用人机制等制度。 政策二:2003年1月,中组部、中宣部、人事部、文化部专门印发了《关于印发〈关于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人发[2003]14号)提出:“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逐步建立符合文化事业单位特点的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督、配套措施完善的人事管理体制”,“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稳步推行人事代理制度”等。 政策三:2008年10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又专门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的社会保

障、人员分流安置等作了专门规定。其中明确提出:转制后具备条件的企业可按照有关规定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并通过企业年金等方式妥善解决转制后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问题。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的企业缴费分别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从企业成本中列支。 对转制时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人员,在与本人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可以提前离岗,离岗期间的工资福利等基本待遇不变,单位和个人继续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按企业办法办理退休手续。 转制时,对提前离岗人员所需的基本待遇及各项社会保险费、分流人员所需的经济补偿金,可从评估后的净资产中预留或从国有产权转让收入中优先支付。净资产不足的,财政部门也可给予一次性补助。 政策四: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文件下发。中央积极推进事业单位进行改制,事业单位改制大幕全面拉开,事业单位改革开始正式推进。其中第8条:划分现有事业单位类别。 在清理规范基础上,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

时事新闻报道类

时事新闻报道类 在近年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中,常有时事新闻报道类的文章,其内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战争、环境、人口、能源等。 1. 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 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有时省略。 3. 现将这类文章的特点、命题角度及解题方法分述如下: 【显著特征】1.第一段简要概述新闻或时事的内容提要,接着再详述具体内容; 2.新闻或消息类文章在开头通常用大写字体标明其出处或来源,并用破折号或冒号引出内容提要。 【测试角度】1.测试文章的主旨大意或段落大意; 2.测试考生对于某个具体信息的理解与把握,即细节理解; 3.测试所读材料的来源或出处; 4.测试考生利用所给信息进行推理的能力。 【解题方法】1.速读短文,特别是开头的几句,抓住五个W,即:事件发生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原因(why)、过程和结果(how),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 2.细读所给的试题,初选相应的答案; 3.细读短文,并确定相应的答案。 4.信息的增加或减少是阅读理解题中设计干扰项的常见手法,因此,在确定答案时,应特别注意识别。 Passage1 Visiting U.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said in Beijing Friday that both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encourage bilateral(双边的) contacts and exchanges to promote mutual(相互) understanding. “It’s important for our political leaders to come to China,” said Bush, who gave a speech Friday morning at Qinghua University,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in China. His working visit to China and discussions with Oinghua students “help promote” Sino-U.S.(中美) relations, Bush said in response to a student’s question about what he would do to promote Sino-U.S. relations. “Many people in my country are very interested in China,” he said, adding that these Americans have learned more about China’s culture and the Chinese pe ople. He said that he would keep encouraging such contacts and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Bush said that he would describe back home what he has seen here and that China as a great nation not only has a “great history” but also an “unbelievably exciting future.” The president said that the 2008 Olympic Games would make a significant opportunity for the rest of the world to understand China, which enables more people to come to China and feel the modernization taking place, and many more people will see it on the television. Bush arrived in Beijing Thursday for a two-day working visit to China. 1. What the word “prestigious”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A. great B. famous C. honorable D. modest 2. Which of the sentence is NOT true? A. Bush think bilateral contacts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will promote Sino-U.S. relations. B. Many Americans are interested in China.

2012-7-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19号)精神,依照《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报刊编辑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本实施办法适用于所有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事报刊出版活动、获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但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 一、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 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巩固和发展主流舆论阵地,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以资本为纽带,推进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提高报刊业集中度;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把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改革不断深入;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改革方向,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落实改革任务,明确管理责任,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必须按照中央有关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与调整报刊业结构、转变报刊业发展方式相结合,与实现报刊业集约化经营、培育大型报刊传媒集团相结合,与推动传统报刊业向数字化、网络化现代传媒业转型相结合,与建立健全报刊准入和退出机制、科学配置报刊资源相结合。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报刊生产力,破解报刊业“小、散、滥”的结构性弊端,实现报刊业转型和升级,推动报刊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报刊出版传播能力。 二、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原则上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对现有报刊编辑部,区别不同情况实施不同改革办法。应转企改制的报刊出版单位所属的报刊编辑部,一律随隶属单位进行转企改制。 党政部门、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主管主办的报刊编辑部,并入本部门本单位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本部门本单位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其主管主办的报刊编辑部有3个(含3个)以上的,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合并建立1家报刊出版企业;主管主办报刊编辑部不够3个的,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 对于党政部门、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主管主办的用于指导工作、面向本系统发行的报刊,一律改为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仅限于在本部门本系统内部交流,不得征订发行,不得刊登广告,不得拉赞助和开展经营性活动。

中国主要新闻媒体的媒介定位资料

中国主要新闻媒体的媒介定位资料(新概期末加油~)来源:赵勤勤的日志 看到去年的第二题表示很慌乱,因为对新闻媒体都没啥了解,感叹自己知识的匮乏……于是动手凑集了一些资料,希望有用哈~~~欢迎补充! (先发这么多吧,下午有空再整点……) 《环球时报》 办报宗旨 首先,在内容上,《环球时报》开发中国人关心的国际新闻。长期以来,中国媒体上的国际新闻,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西方媒体帮我们选择的。他们的经济强势,造就了传播上的强势。西方的新闻产品像可口可乐、辣鸡翅一样,大量生产,大量推销,其他国家很难抗拒。因此,美国人持续关注的地区,比如中东,已经成为国际新闻报道的传统热点。发达国家的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如高尔夫,也时常出现在中国的媒体上。 《环球时报》一直坚持把新闻的观测点放在中国,用中国人的视角看世界。我们重点开发了几个领域。 第一,开发中国周边的新闻。在中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原本中国记者比较少,报道力量不强。《环球时报》试图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在中亚五国、东南亚各国,都培养了自己的特约记者,请他们帮助中国人了解,我们的邻国现在是什么状况,中国人到这些国家可以做什么,应该注意什么。这方面的稿子很多,如《蒙古还想修三条铁路到中国》、《中国人闯荡越南股市》、《中哈公路没有王法》、《尼泊尔有上千人研究中国》、《投资柬埔寨别急于求成》、《中国人到金边炒房地产》等等。 第二,在传统大国开发跟中国有关的新闻。其中包括这些国家的对华政策、华人消息,还有,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探讨大国关系以及地缘政治的一些问题。比如,对于外国元首访华,国内媒体的报道曾经比较单调,但《环球时报》开创了一种新的报道模式,客观谈论这些重大外交的意义。如1998年克林顿来中国,我们在文章中配了一张漫画,漫画上克林顿身上被射了很多箭,说明了当时克林顿对中国的访问是抵住了很大的压力。这种做法在当时的中国媒体中是非同寻常的。 第三,在公共新闻中开发中国人感兴趣的侧面。打个比方,伊拉克有10人被炸死了,如果是美国的媒体,它就会调查被炸死的这10个人的名字、所属的部队,这起事件该由谁来负责等等。而日本人则关心当爆炸发生的时候,日本的军队在哪里,他们是否安全,被炸的1 0个人是被误炸还是有针对性专门选择的。但是这些与中国人关心的都不同,如果《环球时报》上出现了一篇让日本人说好,而中国人看不懂的文章,那这就不是一篇好文章。再如,一个记者到国外采访汽车展,我们要求先看看汽车展上有没有中国车,如果有,放在什么位置。不光是车展,还有航展、艺术展和其他世界性的活动,我们都要求记者主动发掘中国人爱看,对中国有价值的内容。又如,阿尔巴尼亚、刚果(金)发生大骚乱的时候,国内最关心当地中国人的安危。我们把越洋电话拨到当地使馆,开创了从国内采访驻外使馆的先河。

第三节 新闻媒体的功能定位

第三节新闻媒体的功能定位 新闻媒体的功能定位和受众定位是筹划.设计新闻媒介两项最主要的工作。它决定一家新闻媒介的内容选择、报纸(电台、电视台)的风格,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它的成败。 我们在本章第一节论述新闻媒介具有五大功能,这是新闻媒介客观存在的;而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则是该新闻媒介的实际主持人主管决定的。当然,这种主管决定能否成功,则另当别论。 媒体的决策者当然有权决定一家新闻媒体全面发挥五大功能,目前世界上有些媒体也确实这样做。但是,由于新闻媒体间的激烈竞争,当前整个新闻界的趋势是从实际出发,选择其中的几项作为媒介的主要功能。这样,就出现了相当多的排列组合,涌现出丰富多彩的媒介世界。 纵观世界各国么街,试图发挥全部五大功能的或只取其中一项功能的媒介是极少的,基本上选取其中两三项功能为主,兼顾其他功能,力图稳定基本受众,再争取其他的潜在受众。基本的排列组合有以下几种: 1. 信息+宣传+营利型的新闻媒体。这就是我么前面提到过的政企合一型新闻媒介。中国各级党委机关报都是这个类型的,既是信息的主渠道,也是宣传的主阵地,同事还是中国新闻媒介的赢利大户。 2.信息+营利型的新闻媒体。这类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虽然也会有倾向性,但政治倾向比政企合一型媒介要淡或隐蔽,基本上不直接发表自己的见解,主要供人们思考和决策所用。这类新闻媒介数量大,而且还有许多亚类。 (1)提供各种各样全面的信息。比如中国的《参考消息》、《解放日报》主办的《报刊文摘》。而世界上最出名的还数美国有线台(CNN)的全新闻频道,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播出美国和世界的重大新闻。 (2)以提供某一类或几类信息为主。 有些以提供消费市场信息为主,即我们称之为服务性新闻。世界许多国家的有线台都有一个商品买卖频道,就是以提供消费市场动态为主。 有些以提供天气预报、交通状况的信息为主。在美国几乎所有大中城市都有这样的电台。因为美国是“车轮上国家”,几乎人人以车代步,天气、交通对驾驶人特别重要。中国的大城市也有交通信息台。 3.消闲+服务+营利型的新闻媒介。这类新闻媒介基本上都是大众化通俗报纸以及一批电台、电视台。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晚报、都市报都是这种类型。它们也刊登国内国际的重大新闻,但大多数的内容都是娱乐性、趣味性、服务性新闻以及大量消闲性副刊。 中国和世界其他许多国家还有一批文艺、音乐电台,专门提供文艺新闻播放文艺节目。近些年,美国的电台很兴旺。其中听众最多、赢利也最大的就是音乐台,因为美国人大多数都是边开车边听音乐,因此这些台吸引了大量的广告。 4.知识+营利型的新闻媒介。这种媒介数量极少,中国大多数的科技报属于这一类。 5.纯宣传型的新闻媒介。世界各国的对外广播电台都属于这一类。 新闻媒体的功能定位极其重要,又非常复杂。媒介图和定位,涉及内外诸多因素。从新闻媒体内部讲,主要是新闻媒体主持人所制订的方针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从外部讲,主要是一个区域内么简介构成和受众的状况。比如,《南方日报》主办的《南方周末》原来以提供消闲内容为主,1996年以后,它从维护消费者利益出发,发挥舆论监督功能,成为畅销群过、深受读者欢迎的报纸。上海的《解放日报》是份上海市委机关报。在审视上海报业市场以后,创办了《申江服务》,是以服务 消闲为主的都市型报纸,恰好填补了上海报业市场空白。从1996年初创办。目前发行达40万分,深受上海市民尤其年青一代读者喜爱。所以,一家新闻媒介功能的确立或改变,必须

中国报纸类型的历史发展

中国报纸类型的历史发展 董天策陈映黄晓赟刘俊收稿日期: 2005 - 01 - 18 254 摘要:长期以来,有关报纸形态或类型的论述散见于新闻史著作,让人难以全面把握其演进轨迹。本文在吸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报纸概括为宗教报纸、商业报纸、政论报纸、机关报、晚报、专业报(行业报) 、都市报几种形态或类型,并对各类报纸的历史沿革与内容特色作了全面的描述与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洞察我国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 作为新闻纸,报纸是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是社会风云的历史见证,是时代精神的鲜活体现。因此, 报纸的内容总是与时俱进的。与之相适应的是,报纸的形态或者说类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长期以来,有关报纸形态或类型的论述散见于新闻史著作, 让人难以全面把握其演进轨迹。因此,本文在吸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报纸形态或报纸类型的历史沿革作一全面的描述与分析,以便更好地洞察我国报业的历史发展。据现有材料,中国报纸起源于唐朝的“进奏院状”(或称“状报”、“报状”、“上都留后状”、“留邸状报”、“邸吏状”、“报”),宋朝发展为“邸报”(或称“进奏院状报”、“朝报”、“邸状”、“邸吏状”、“邸吏状报”),“邸报”在明清两朝又有所发展(或称“邸抄”、“邸钞”、“阁抄”、“科抄”、“京抄”、“朝报”、“京报”等) ,但始终都是“官报”形态。其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旨、皇帝的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军事消息等。宋明清三朝,出现过民间办报,如宋朝的“小报”、明朝出现的“抄报行”、清朝出现的“小报”(或“提塘小报”、“小抄”),但始终受到统治者的严厉禁止,并未真正发展起来,只是“官报”的补充形态。[1 ]以邸报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报纸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报纸,不在本报告的讨论范围之内。 传统上,除古代报纸外的中国报纸被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1815 年至五四运动前为中国近代报纸,五四运动以后至1949年10月前为中国现代报纸, 1949年10 月以后至今为中国当代报纸。这是一种基于政治历史的报纸分期。如果从报纸特性本身来看,这三个历史时期的报纸都是现代意义上的报纸。整体上,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报纸类型或形态的历史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宗教报纸的创办与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报纸,起源于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纸。1815 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东南亚华侨中散发,并有一部分传入广州。这是第一份用中文出版的近代报刊。由此开始,至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外国人在东南亚、香港、澳门和广州等地先后创办了6 种中文报刊和10 多种外文报刊。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继续创办了不少宗教报刊。除《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外,著名的宗教报纸有: 1833年传教士郭士立(郭实腊)在广州创办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1853年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在香港创办《遐迩贯珍》, 1857年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在上海创办中文报刊《六合丛谈》, 1868年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创办《中国教会新报》,后于1874年9月更名为《万国公报》,等等。 宗教报刊的内容构成,首先是阐释基督教教义, 其次是宣传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及世界各国的人文、史地、时政,最后是刊载少量的新闻消息。这几方面的内容,各报随时代先后而有所侧重。大体上,越早的报纸越侧重宗教内容, 其余内容依次递减,越到后期的报纸,宗教内容越来越少,而新闻消息的比重逐渐增加。 二、商业报纸的创办与发展 商业报纸是以赢利为办报主要目的的报纸。最早的一批中文商业报纸出现在19 世纪中期, 如1857年由孖剌报馆创办的《香港船头货价纸》, 1861 年由字林洋行在上海创办的《上海新报》等。一些有影响力的中文商业报纸在19世纪后期开始形成, 如1872年英国商人美查等人在上海创立《申报》, 1882年由字林洋行在上海创办的《沪报》(出至73 号改名《字林沪报》), 1893年由英国商人与中国商人张叔和等在上海合资创办的中文日报《新闻报》。 《申报》、《新闻报》、《字林沪报》是中国商业报纸的典型。[2 ]这几家报纸在创办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外资背景,但办报业务特别是编辑大权都归国人之手,由国人主持笔政。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申报》、《新闻报》都归国人所有,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国人主办的报纸。 早期的商业报纸几乎是商业信息的载体,《香港船头货价纸》只登行情物价、航运消息等内容。《上海新报》也将商业信息放在首要地位,广告、船期、行情等商业信息占据了绝大多数版面。发展到以《申报》为代表的商业报纸阶段,商业报纸则走向成熟,除了继续注重商业信息而外,《申报》在内容上形成了崭新的特点:首先是重视新闻报道。一方面是重视猎奇性、趣味性强的社会新闻。如公开征集志怪述异的社会新闻,曾就杨乃武与小白菜和杨月楼案进行连续报道。另一方面是重视对重大事件的报道,如日本侵台、中法战争等都派人赴现场采访,抢发独家新闻,还利用电报传送新闻。其次是重视报纸言论。《申报》认为要达到赢利目的,必要时也须仗义执言,并且强调言论要有益于国计民生,因而每天均有一论说置于头版,曾发表过谈吸鸦片、聚赌、缠足之害的论说,主张禁娼的论说,宣传修铁路、开矿藏等“富国之策”的论说。再次是注重文学副刊。在《申报》之前,报纸偶尔刊登一些旧体诗词和寓言之类的作品。《申报》则公开征求和逐日刊登“骚人韵士”的“短什长篇”与“竹枝词及长歌纪事之类”,且日渐综合,开中国报纸副刊之先声。这样, 从《申报》开始,由新闻、言论、副刊和广告四方面内容为组成要素的中国报纸模式就基本形成了。 三、政论报纸的创办与发展 政论报纸是以评述时政、抒发政见为宗旨的报纸。中国政论报纸开始于1874年1月5日创刊于

中央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规程

中央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规程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部署和要求,加快推进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以下简称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确保转制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19号)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精神,结合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报刊出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供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工作参考。 本规程仅适用于具有独立法人的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由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 1.成立领导小组 2.制定工作方案 3.清产核资与财务审计 4.国有资产管理 5.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6.办理企业登记注册 7.人员安置 8.优惠政策 成立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按照中央文件的要求,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牵头,建立以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中直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为成员单位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新闻出版总署,由主任、副主任及联络员组成,负责日常工作。 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应成立由主管报刊出版工作的领导同志负责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并组织实施本部门本单位所属报刊出版单位的转制工作。领导小组应由本部门本单位党委、纪委、人事、财务等有关部门组成,审核转制方案,协调解决转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监督并确保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工作按时规范完成。 各报刊出版单位也要按照上述要求,成立本单位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转制方案,并负责转制方案的实施。 制定转制工作方案 1.转制工作方案内容。转制工作方案应包括:报刊出版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性质、编制、人员、经费、社会保险、办公用房情况等);转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转制的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清产核资立项方案(包括清产核资基准日、范围、聘请的中介机构等);原有债权、债务继承方案(包括债权、债务范围、关系及处置或继承等);转制中涉及的社会保障和劳动、人事关系的处理原则;

2019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2012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2012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主要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发布。“正能量、失独家庭、鹰爸、元芳体、表哥、莫言热、弹性延迟、甄嬛体、骑马舞、中国式过马路”等入选。 【正能量】2012年7月,众多博主在新浪微博、搜狐微博纷纷发布“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和“点燃正能量,运气挡不住!”的博文,起初几个博主的发布行为,引起了众多博主的好奇和跟进,造成一时间众多网友纷纷模仿发布。有的博主还上传了伦敦奥运会火炬的图片。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点燃正能量,运气挡不住。这两句话也成为了当下网络最热的句子。在伦敦奥运火炬传递进行如火如荼之际,中国网友自发在微博进行了一轮“集中点燃火炬”的网络活动。 【失独家庭】在人们的身边生存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年龄大都在50开外,疾病或意外却让他们遭遇独子夭折的厄运。在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独自承担养老压力和精神空虚。 【鹰爸】一名来自南京的父亲要求4岁儿子在暴雪中只穿小短裤裸跑的视频一被放到网上,立即引发了热烈的跟帖和转发,这名父亲随即获封“鹰爸”之称。 【元芳体】元芳体是网络流行语言风格,其句式为前面陈述一件事情,在最后会加上一句“ 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体”来源于《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剧中狄大人常对李元芳说:“元芳,此事你怎么看”。有网友截图总结出四部剧中狄仁杰中一脉相承,简直成了狄大人的口头禅,而李元芳的回答也固定化,“大人,我觉得此事有蹊跷。”“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2012年10月,这一惯有的片断被网友吐嘈,并跟风模仿形成了“元芳体”,产生各种版本。这一口头禅成了网友发表意见、讨论问题的万能句式。大到国际新闻,小到晚上家里吃什么。欢乐的网友总会在叙述后加上一句:元芳,你怎么看? 【表哥】2012年8月26日凌晨,陕西延安境内发生重大车祸致36人死,2人重伤。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视察事故现场微笑的照片引发网友对他进行了人肉搜索,网友从这位官员身上“搜”出了各种名表,被网友们称为“表哥”。 网络用语,即对平日戴有多块进口名贵手表的权贵者的戏称,如是男性戴表者称之为“表哥”,属女性则称之为“表嫂”。例如因戴名表多款且价值不菲的陕西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就被网民称之为“表哥”。 【莫言热】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喜获诺贝尔文学奖,随即在社会上突然刮起了一股强劲的莫言热:莫言的作品脱销,媒体争相采访,家长让孩子看“莫言”,有人建议将莫言的作品收入教材,甚至在网络上看到了一些本不是莫言的言论也被冠以“莫言说”……这股狂热之风充分展现了国人对莫言的肯定,引发了国人追捧莫言之热情。 【弹性延迟】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2年6月表示,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政策,这一话题近期始终受到公众的热切关注。人社部表示,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反对的声音也随之而起。 【甄嬛体】随着电视剧《后宫甄嬛传》的热播,剧中的台词也因其“古色古香”、包含古诗风韵而被广大网友效仿,并被称为甄嬛体。不少观众张口便是“本宫”,描述事物也喜用“极好”、“真真”等词,瞬间,“甄嬛体”红遍网络。 【骑马舞】骑马舞,出于韩国歌手PSY《江南Style》(Gangnam Style)里的舞蹈。韩国大叔PSY的《江南Style》,这首歌推出2个月来,不仅登上韩国各大音乐榜单首位,还打入欧美市场,从大明星到普通歌迷,到处都在模仿《江南Style》MV中的骑马舞。由于此舞蹈

2000年中国新闻传媒的走势分析

2000 年中国新闻传媒的走势分析 1000 年,弹指一挥间,新千年已进入我们的生活。 回眸 1999 年的中国新闻传媒,真正呈现出了转轨时期传媒业的变化 和创新。 可以下这么一个定义过去千年的终结并没有为中国新闻传媒的变革 划上句号,而恰恰是为新千年中国新闻传媒的发展规定出走势。 2000 年新闻传媒会有哪些走势?——牢牢把握舆论导向,以正确舆论 引导人,坚持政治家办报、政治家办台的工作方针将更被新闻传媒所重视 和遵循。 1 月 5 日,首都各大媒体均在重要版面和位置刊登江泽民总书记对宣 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重要批示。 江总书记在强调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时 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大事,也是宣传思 想工作的重中之重。 希望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们,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适应形势发展 的要求,把工作做得更好。 12 日, 首都各大媒体又在重要版面和位置报道了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 长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积极落实政治家办报、政治家管宣传、政 治家管文化的要求。

以江泽民总书记为首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在新年伊始就宣传思想工作 提出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可以预示,牢牢把握舆论导向,以正确 舆论引导人,坚持政治家办报、政治家办台的工作方针将更被新闻传媒所 重视和遵循。 ——集团化,走资源重组,增强竞争实力是传媒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自 1996 年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试点 以来,到 1999 年新闻出版署共批准了 7 家报业集团试点单位。 新年刚刚来临,又有 8 家报业集团宣布诞生。 截止目前,我国报业集团已发展到 15 家。 这说明,报业集团的出现及扩展,标志着我国报界已走过集团化发展 的探索阶段,进入更深一步的推广和实施阶段。 报业集团的成功,将对下一步我国新闻事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改革, 提供集约型、内涵式的发展经验。 据了解,目前广播电视集团的组建工作也正在积极筹划之中。 如此看来,2000 年将是新闻传媒业的改革、发展年。 走集团之路将是其最大特征。 以集团带动整个传媒行业把盘子做大,走资源重组,既增强了主流媒 体的竞争实力,又为深入贯彻落实两办发布的 30 号文件精神创造了有利 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 走集团化之路,可看作是我国新闻传媒在新千年中得以进一步发展的 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集团带动传媒相关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一个非常强的走势。

北京市主要报纸分析

与前几年的繁荣景象相比,北京综合类日报总量在减少,我们所监测的报纸有《北京晚报》、《京华时报》、《新京报》、《北京晨报》、《北京娱乐信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法制晚报》8份报纸。2010年第一季度从整体平均销量来看,与去年下半年相比有所下降,各报表现也有所不同,但零售市场格局未发生改变。 从2010年第一季度北京综合类日报市场份额对比图来看(见图1),《北京晚报》零售市场份额在8报中所占比例为35.03%,比去年下半年所占比例有所上升,销量持续稳居第一;《京华时报》与《新京报》两份报纸,分别以22.59%、21.36%的零售市场份额排在第二、三位,《法制晚报》市场份额为16.35%,排在第四位,两份晚报市场份额合计为51.3 8%,两份早报的市场份额相加为43.95%,“两晚报”与“两早报”继2009年下半年后,持续占据了北京综合类日报大部分市场份额。 图1、2010年第一季度北京综合类日报市场份额对比图 图2、2010年第一季度北京综合类日报零售发行数据对比

与前几年的繁荣景象相比,北京综合类日报总量在减少,越来越多的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不小的影响。对于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五大传统媒体做以下分析,分别是北京晚报、京华时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法制晚报,这五份报纸在各自的领域有着各自的影响,读者对于这五份报纸也存在不一样的情感和认知。今天我们先从最开始的北京晚报,从概况、版面,再到广告分析,我们来一一对其分解。 北京晚报作为五大媒体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报纸,北京读者已经对北京晚报有着极其深刻的印象,是北京市信誉度最高、公信力最强的报纸之一,深得老百姓的喜爱。北京晚报以“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反映生活,服务生活,指导生活”为办报宗旨,尤其近几年来秉持“晚报,不晚报”和“今天,看今天的新闻”的办报理念,坚持新闻报道及时、真实、权威的新闻观念,以可贵的简约明快的报道态度,透露着人文的关怀力量,是一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报纸。 从版面上来看,北京晚报也在不断优化自己的版面,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内容;北京晚报报纸内容广,信息量大而全,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涵盖政治、社会、经济、体育、文化及商情等各类信息。有广泛的读者基础,读者构成丰富,多为中老年读者和“左派”群众,年龄跨度大,有固定读者群。目前北京晚报日均58版,周五编辑出版69个版(含主题地产)。2004年北京晚报经过全新改版,新闻版面由24个版扩大到40个版。主要新闻版面有今日关注、北京新闻、中国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等前40个新闻版,后几版为“副刊”、“专刊”,专刊版面有周一E时代,周二汽车周刊,周三人才周刊,周四楼宇周刊,周五主题地产(隔周出刊)。2005年1月15日推出北京晚报周末刊“北京晚报星期六”。北京晚报拥有一批深受读者喜爱的特色专栏,融入北京生活,以雅俗共赏的版面风格吸引了众多不同层次的读者。北京晚报是唯一进入日到达率前10位的平面媒体。在北京地区发行的综合性都市报中,北京晚报的首选率和主动读者人数均居第一。 从广告上看,北京晚报各行各业分的很详细,都会有专门的部门来负责,下设营销中心、客户服务中心、房地产部、分类广告部等部门,北京晚报广告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广告经营额收入实现了新的较高增长,北京晚报本着着眼战略,强调创新,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广告经营理念,北京晚报广告部面向市场、面向客户,倾心运作、全心服务,北京晚报年广告经营收入在从2002年至2004连续三年位居江北第一全国第二,经营规模居北京报业之首。 据有关监测部门统计,2010年第一季度北京综合类日报市场份额对比,北京晚报零售市场份额在8报中所占比例为35.03%,比去年下半年所占比例有所上升,销量持续稳居第一;京华时报与新京报两份报纸,分别以22.59%、21.36%的零售市场份额排在第二、三位,法制晚报市场份额为16.35%,排在第四位,两份晚报市场份额合计为51.38%,两份早报的市场份额相加为43.95%,“两晚报”与“两早报”继2009年下半年后,持续占据了北京综合类日报大部分市场份额。 从各种分析上来看,北京晚报已经成为北京地区都市报当之无愧的代表了,稳居五大报纸首位,不断创新自身形象宣传,北京晚报一份面向广大市民的高度密集覆盖北京市场的强势主流纸质媒体。立场偏“左派”和趋向保守。北京晚报的历史悠久,多年来形成了一个无可比拟的品牌,是北京市信誉度最高公信力最强的报纸。

音乐艺术类杂志转型之路探究

音乐艺术类杂志转型之路探究 摘要:社会的进步和不断的发展,新的传媒技术的辐射和延伸,已经把杂志逼入了死胡同,不是转不转的问题,而是怎样转、如何迅速转的问题,不转则死,转则有望活,首先是转换经营意识,办刊思想,不要等待观望,要善于探索一条自新之路,再不能坐吃山空,吃老本,死抱住原来的一套不放。二是,敢于探索,勇于尝试。依据杂志本身的特点,分析人们在新的形势下的需求,媒体传播的途径,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杂志类的优点,从而寻找一条将杂志和现代媒体合流的途径,从而实现共赢。 关键词:杂志转型特色共赢 无疑,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大,让人们的神经绷得很紧,利欲的膨胀,让人们无暇顾及精神层面的提升,举世喧嚣,皆为利来,虽然这一个过程,不可能无限延伸,当人们回归理性,精神的需求便也回复本位,毕竟人们不是纯物质的,更多的还需要精神的追求,灵魂的提升。但不管怎么说,毕竟,报刊的发行日渐颓废,生存的空间日渐艰辛,尤其是音乐艺术类的杂志更是艰难,这,已成事实,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不能不让我们忧心,忧心之余,更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音乐艺术类杂志该如何定位?应该采用怎样的形式才能留住原来的人并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经营方式该做怎样的调整才可以盘活杂志? ⒈山重水复,该何去何从?柳暗花明,谋求绝处逢生。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近年来媒体的发展形势和当前国家的相关政策: 2010年,慧聪邓白氏曾经发布过这样一组统计数字:该年度上半年在大陆范围内媒体报刊的广告刊登总额就高达521.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有21.15%的增长幅度。其中:在杂志上刊登的广告总量同比有22.5%的增长,在报纸媒体上刊登的广告总量有21%增长。而该年度上半年,新浪网的广告总收入达到12740万(美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26.1%;搜狐网的广告总收入为9270万(美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约12.1%;网易网络的广告总收入同同比更快,总

家中央媒体都有哪些什么级别怎么排序

18家中央媒体都有哪些?什么级别?怎么排序?中央媒体响当当,名头大,又被称为18家中央新闻单位,他们都包括哪些单位?都是什么级别?如何排序?见闻君 搜罗了相关资料,今天就给大家解析解析。18家中央媒体名单及排序如下: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央国际广播电台、科技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法制日报、中新社。其中正部级单位有2家:人民日报与新华社;副部级单位有9家:求是、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央国际广播电台、科技日报;正局级单位有7家:中国纪检监察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法制日报、中新社。这其中目前影响力最大的分别是人民日报、新华社与中央电视台,被称为中央三大喉舌。中央电视台在央媒之中排序虽然不高,那是历史的原因,最初时电视普及率不高,所以中央电视台影响力没有广播电台影响大。到现在随着电视的普及,中央电视台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那上述媒体的主管单位都是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排序方式呢?我们来一家一家的看看。人民日报,中共中央机关报,正部级,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创刊,时由

《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为华北中央局机关报,同时担负党中央机关报职能。毛泽东同志亲笔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名。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随中央机关迁入北平;8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人民日报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并沿用1948年6月15日的期号。1992年,人民日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新华社,国家通讯社,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正部级。1931年11月7日,新华社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在江西瑞金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最早的新闻机构。求是杂志,中共中央主办机关刊物,副部级,前身是大名鼎鼎的《红旗》杂志。1958年6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创刊。文革期间,《红旗》杂志是官方重要宣传阵地,被称为两报一刊之一(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1988年6月《红旗》杂志停刊,7月1日正式易名为《求是》杂志,由中央党校主办。1989年8月,《求是》杂志改由中共中央主办。解放军报,中央军委机关报,创刊于1956年1月1日,其社长、总编辑都是正军级!光明日报,最初由中国民主同盟于1949年6月16日创办,毛、周、朱等人都曾为《光明日报》创刊题词,现由中共中央主管主办。经济日报自然是经济领域的权威。两家均是副部级事业单位。经济日报,是由国务院主办的中央直属党报,1983年1月1日在北京创刊。1978年7月以原《大公报》一部分工作人员为主,创办《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