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技术规范目录(2002版)

消毒技术规范目录(2002版)
消毒技术规范目录(2002版)

消毒技术规范

Technical Standard For disinfection

(200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二○○二年十一月

消毒技术规范

Technical Standard For disinfection

(200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二○○二年十一月

第一部分Part 1

总则General Principle

第二部分

Part 2

消毒产品检验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testing disinfection Products

第三部分

Part 3

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Disinfec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Structures

第四部分

Part 4

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Disinfection of

epidemic focus

消毒技术规范目录

第一部分

总则

1.1 引言 (1)

1.2 适用范围 (1)

1.3 术语 (1)

1.4 消毒产品功效检验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3)

1.4.1 消毒产品检验基本要求 (3)

1.4.2 消毒产品理化检验基本要求 (7)

1.4.3 消毒产品毒理学实验基本原则 (8)

1.4.4 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灭菌基本要求 (9)

1.4.5 疫源地消毒基本要求 (12)

第二部分

消毒产品检验技术规范

2.1 消毒产品消毒效果检验技术规范 (15)

2.1.1 消毒剂杀微生物试验 (15)

2.1.2 消毒剂模拟现场和现场消毒鉴定试验 (43)

2.1.3 空气消毒效果鉴定试验 (53)

2.1.4 水的消毒效果鉴定试验 (56)

2.1.5 灭菌与消毒器械消毒功效鉴定试验 (62)

2.1.6 灭菌与消毒指示器材鉴定试验 (75)

2.1.7 灭菌医疗用品包装材料鉴定试验 (80)

2.1.8 抗(抑)菌试验 (83)

2.1.9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产品细菌和真菌污染的检测 (94)

2.1.10 隐形眼镜护理液鉴定试验 (99)

2.1.11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鉴定试验 (102)

2.2 消毒产品理化检验技术规范 (109)

2.2.1 消毒产品原料或单方制剂的测定法 (109)

2.2.2 复方消毒产品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指导原则 (123)

2.2.3 消毒产品稳定性测定 (124)

2.3 消毒产品毒理学实验技术规范 (126)

2.3.1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126)

2.3.2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128)

2.3.3 皮肤刺激试验 (129)

2.3.4 急性眼刺激试验 (131)

2.3.5 阴道黏膜刺激试验 (132)

2.3.6 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134)

2.3.7 亚急性毒性试验 (135)

2.3.8 致突变试验 (136)

2.3.9 亚慢性毒性试验 (146)

2.3.10 致畸胎试验 (147)

2.3.11 慢性毒性试验 (148)

2.3.12 致癌试验 (149)

2.3.13 毒理学试验结果的最终判定 (150)

第三部分

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1 消毒与灭菌方法 (152)

3.2 手术器械和用品的灭菌 (168)

3.3 输注器材的灭菌 (169)

3.4 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 (170)

3.5 内镜的消毒灭菌 (171)

3.6 医务人员手的消毒 (173)

3.7 皮肤与黏膜的消毒 (174)

3.8 医院室内空气的消毒 (175)

3.9 餐具和卫生洁具的消毒 (176)

3.10 物体和环境表面消毒 (178)

3.11 检验相关物品的消毒 (179)

3.12 口腔诊疗器具与环境的消毒与灭菌 (182)

3.13 织物的消毒 (183)

3.14 污水的消毒处理 (184)

3.15 污物的消毒处理 (188)

3.16 尸体及其相关环境的消毒 (192)

第四部分

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

4.1 常用消毒方法 (206)

4.2 消毒面积与体积的测算 (206)

4.3 消毒剂的应用 (207)

4.4 紫外线强度及消毒剂浓度简易测定法 (211)

4.5 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 (212)

4.6 疫区饮用水的消毒与管理 (214)

4.7 疫源地消毒效果的微生物学评价 (216)

4.8 各种传染病疫点消毒要求 (218)

附录A消毒试验用试剂和培养基配方 (226)

附录B疫点终末和随时消毒工作记录表 (233)

WST 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目录 [返回]拼音 WS/T 367-2012 yī liáo jī gòu xiāo dú jì shù guī fàn [返回]英文参考 WS/T 367-2012 Regulation of disinfection technique in healthcare settings ICS 11.020 C 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2年4月5日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 WS/T 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886.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GB 19258 紫外线杀菌灯 GB/T 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GB 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消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YY/T 0506.1 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第1部分:制造厂、处理厂和产品的通用要求 YY/T 0698.2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2部分:灭菌包裹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 YY/T 0698.4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4部分:纸袋要求和试验方法 YY/T 0698.5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 YY/T 0698.8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8部分:蒸汽灭菌器用重复性使用灭菌容器要求和试验方法 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清洁cleaning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washing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detergent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版)

关于编制《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通知 药监械函[2001]13号 各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或医疗器械质量检测中心: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五条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的规定,经研究决定,将委托并请你中心依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5号)《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的要求,对原1998版《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目录》进行全面修订调整。现将修订调整的范围及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请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5号)《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的要求,对原1998版《中国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的内容进行全面修订调整,同时对修订调整的内容应附有详细的文字说明。 二、关于分类与代码的编写:原《目录》是按GB7635—87《全国工农业(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标准等要求进行编排的,即68xx。目前考虑该标准正在修订过程中,现暂不标注医疗器械行业代号(68),只要求标注医疗器械产品类代号(01—99)。 三、在编写《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时,原《目录》中的基本格式要求不变,应将产品类代号和标题名称、序号、名称、品名举例、管理类别详细列出,并具体予以明确。 四、请你中心在本归口的医疗器械标准范围内对原《目录》进行修订调整,遇有归口范围不明确的,应附文字说明。 五、请各中心将修订调整后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及文字说明于5月15日前函报我司标准处。 特此通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 二OO一年四月四日

关于印发《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通知 国药监械[2002]30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五条的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现予印发,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该《目录》不包含按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另行印发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分类目录。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即行废止。 特此通知 附件:《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二年八月二十八日关于2002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有关问题的批复 国药监械[2002]410号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你局《关于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几点问题的请示》(京药监械〔2002〕29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97版《目录》包括而2002版《目录》未包括的产品,原则上不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二、按97版《目录》已注册的产品,如该产品上市后无不良事件,可待该产品注册证到期时,再按2002版《目录》类别要求换证; 三、接骨螺钉见骨钉(6846-1),功能辅助装置见器官辅助装置(6846-5),医用夹板为I 类产品,序号为6864-3; 四、使用已注册的义齿材料生产的义齿为Ⅱ类医疗器械,序号为6863-16; 五、一次性使用活检针为Ⅲ类医疗器械,可重复使用活检针为Ⅱ类医疗器械,序号为6815; 六、无创监护仪器为Ⅱ类医疗器械; 七、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无菌或非无菌)均执行2002版《目录》; 八、在没有制定新的体外诊断试剂分类规定前,体外诊断试剂暂按Ⅲ类产品管理; 九、2002版《目录》中煮沸消毒设备的序号为6857-7,牙周塞治剂与根管充填材料使用相同的序号(6863-3)。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最新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版资料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5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5-04-05发布 2015-08-01正式实施 3.术语和定义 3.1 清洁cleaning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 washing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 detergent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 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 disinfectant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高效消毒剂 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3.7中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etant 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3.8低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3.9灭菌 sterilization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10灭菌剂 sterilant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11无菌保证水平 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 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SAL通示为10-n 。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为10-6 。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3.12斯伯尔丁分类法 E.H.Spaulding classification 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前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critical items)、中度危险性物品(semi-critical items)和低度危险性物品(non- critical items)。 3.13高度危险性物品 critical items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3.14中度危险性物品 semi-critical items

消毒技术规范_2002_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文章编号:1006-3110(2007)02-0444-01 消毒技术规范(2002)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谢荣珍 中图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B 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实施以来,使消毒产品的检测有章可循,并具指导意义。目前,全国CDC进行消毒产品检验均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进行。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规范存在一些欠妥的地方,本文提出如下问题与各位专家和同仁进行探讨。 1 关于消杀试验中的中和剂鉴定试验 试验分为6组:第1组:消毒剂+菌悬液,观察消毒剂对试验菌有无杀灭或抑制能力;第2组:(消毒剂+菌悬液)+中和剂,观察残留消毒剂被中和后,受到消毒剂作用后的试验菌是否能恢复生长;第3组:中和剂+菌悬液,观察中和剂是否抑菌;第4组:(消毒剂+中和剂)+菌液,观察中和产物,或未被完全中和的残留消毒剂对试验菌的生长繁殖是否有影响;第5组:稀释液+菌悬液,作为菌数对照;第6组:稀释液+中和剂+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 只有符合规范中关于中和剂评价规定的中和剂才符合要求。评价规定中要求:(1)第1组无试验菌或仅有极少数试验菌菌落生长;(2)第2组有较第1组为多,但较第3、4、5(组)为少的试验菌菌落生长,并符合表1要求者;(3)第3、4、5(组)有相似量试验菌生长,悬液试验在1×107/ml~5×107/ml之间,载体试验在5×105/片~5×106/片之间。其组间菌落误差率应不超过15%;(4)第6组无菌生长;(5)连续3次试验取得合格评价。 表1 中和剂鉴定试验合格标准中对第1组与第2组菌落数的要求第1组平板菌落数第1组平板菌落数 0>5 X(1~10)>(X+5) Y(>10)>(Y+0.5Y)实际工作中,消毒剂使用最高使用浓度与相应浓度中和剂作用,很难符合评价规定中(2)的要求,很多时候(2)组无菌落生长。这时按规范要求缩短时间,最少不应少于30s,否则难以控制试验的准确性。而作用时间30s时,(2)组的试验结果也很难符合评价规定的要求。因为只有中和剂鉴定试验符合评价规定后,才可以进行消毒剂杀微生物试验,所以有时导致后面的试验无法进行。在大量的实际工作中,作者发现,把消毒剂浓度和中和剂浓度同时下降相同的倍数(比如5~10倍),会得到符合评价要求的结果。再反推回去,同样适用于最高使用浓度的消毒剂和中和剂的中和鉴定试验。建议规范再版时写明:如果作用时间30s时尚不能符合评价规定,可将消毒剂和中和剂同时稀释相同的倍数再做试验。 2 关于滤膜冲洗法鉴定试验 试验设4组: 第1组:消毒剂+悬菌液,观察消毒剂对试 验菌有无杀灭或抑制作用;第2组:(菌悬液+消毒剂)+过滤 冲洗法处理,观察所用去消毒剂处理后,受到消毒剂作用后的 试验菌是否能恢复生长;第3组:(菌悬液+水)+过滤冲洗法 处理,观察去除消毒剂处理是否影响试验菌的生长数量;第4 组:菌悬液直接培养,作为菌悬液阳性对照值。 此方法的思想是在实在找不到相应的中和剂时,用滤膜冲 洗法来去除消毒剂的影响。滤膜孔径0.22um,对于离子型消 毒剂可以通过此膜。但对于复合型大分子型的消毒剂,就有可 能不能通过滤膜而被截留。这时,如果经冲洗后细菌不长,就 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微生物确实被杀灭;另一种可能是残 留于滤膜上的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持续作用。如果是后者,则达 不到滤膜冲洗法的效果。能否将消毒剂去除干净,直接影响以 后的微生物杀灭试验。建议规范再版时,加一组试验,即:滤膜 +消毒剂+菌悬液,观察细菌生长是否受到抑制。如果未被抑 制,则说明消毒剂未被滤膜截留,此滤膜冲洗法可行。否则此 滤膜冲洗法不行。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消杀产品需要检 验,消毒技术规范急待修订和完善,以满足实际检验的需要。 (收稿日期:2006-12-05)作者单位: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4) 作者简介:谢荣珍(1969-),女,副主任检验师,研究方向:消杀,食物中毒快速检验及溯源。 444实用预防医学 2007年4月 第14卷 第2期 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Apr.2007,Vol14,No.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2-04-05发布 2012-08-01正式实施 3.术语和定义 3.1 清洁cleaning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washing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detergent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disinfectant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高效消毒剂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3.7中效消毒剂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etant 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3.8低效消毒剂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3.9灭菌sterilization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10灭菌剂sterilant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3.11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 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SAL通示为10-n 。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为10-6 。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3.12斯伯尔丁分类法E.H.Spaulding classification 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前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

2012年消毒技术规范考试题及答案

2012年消毒技术规范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清洗是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 洗涤) ( 漂洗) 和( 终末漂洗)。 2.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医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 3.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与无菌的(基本知识)和(职业防护技能)。 4.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洗)再进行(消毒)(灭菌) 5.中心静脉导管如短期中心静脉导管,PICC,植入式血管通路的消毒范围直径应大于(15cm ),至少应大于(敷料面积10 ×12 cm )。 6.斯伯尔丁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污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间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即:(高度)(中度)(低度)。 7.有人情况下,普通病房首选(自然通风)进行空气净化。 8.戊二醛用于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其灭菌浓度为(2% ),灭菌时间为(10小时)。 9.新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于2012年(8月1日)日起实施。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消毒是指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对)。 2.有人情况下的室内空气可采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及化学 消毒法(错)。 3.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组织诊疗器械,器具 和物品应进行灭菌(对)。 4.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消毒,再清洗,再消毒或灭菌(错)。 5.快速灭菌程序可作为物品的常规灭菌程序(错)。 6.耐高热,耐湿物品,首选压力蒸汽无菌,也可采取侵泡灭菌(错)。 7.手术缝线属于高度危险物品,所有缝线不应该重复灭菌使用(对)。 8.棉布类敷料和棉纱类敷料应首选环氧乙烷灭菌(错)。 9.手术切口部位的皮肤消毒使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或其他替代物品局部擦 拭2遍,作用1分钟(错)。 10.清洁用物擦拭布巾应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侵泡30min,冲净消毒液, 干燥备用(错)。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感染高风险部门物体表面,地面应采用下列哪种浓度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 ( B ) A.500mg/L—700mg/L B.400mg/L—700mg/L C.500mg/L—1000mg/L D.1000mg/L—2000mg/L E.600mg/L—800mg/L 2.手卫生消毒标准是( D ) A.5cfu/㎝2 B.4cfu/㎝2 C.8cfu/ ㎝2 D.10cfu/㎝2 E.6cfu/㎝2 3.外科手消毒标准是(A ) A .5cfu/㎝2 B.4cfu/㎝2 C.8cfu/㎝2 D.10cfu/㎝2 E.无菌生长 4.使用中皮肤粘膜消毒液染菌量的标准是(B )

2017版和2002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对比完整版

2017 版2002 版 01有源手术器械68216816682268236824682568546858 02无源源手术器械68016802680568086809681668226865 03神经和心血管手术器械680368076877 04骨科手术器械68106826 05放射治疗器械683068326833 06医用成像器械682168226823682468286830683168336834 07医用诊察和监护器械682068216823 08呼吸、麻醉和急救器械6805682168236826685468566866 09物理治疗器械68216823682468256826685468566866 10输血、透析和体外循环器械68456866 11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器械6857 12有源植入器械68216846 13无源植入器械68466877 14注输、护理和防护器械68156854685668646866 15患者承载器械68546856 16眼科器械6804682068226823682468466858 17口腔科器械6806682368556863 18妇产科、辅助生殖和避孕器械681268136822682368266846685468656866 19医用康复器械68266846 20中医器械6827 21医用软件6870 22临床检验器械6815682268336840 临床检验分析仪器及体 68416858外诊断试剂(诊断试剂除外) 6840 体外诊断试剂6840 临床检验分析仪器及体外诊断试剂(诊断试剂需低温冷藏贮存)6840 体外诊断试剂(不需要冷链运 输贮存) 6840 临床检验分析仪器及体外诊断试剂(诊断试剂不需低温冷藏贮存)

消毒技术规范

消毒技术规范 (一)目前参照标准 ▲ 2002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 2003第二版《上海市医院消毒灭菌实用手册》。 ▲ 2006版《上海市护理质控手册》。 ▲ 2007年《压力蒸汽灭菌》。 ▲ 2009年上海市CDC消毒科供稿《上海市医疗机构手足口病消毒隔离要求》(试行) ▲ 2009年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2012版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2版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2014年国卫办医发《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二)原则 ★所有物品均应随时保持清洁、干燥、完好。 ★若有污染应即时消毒、灭菌。 ★一次性物品按说明使用。 ★本原则适合各部门,请参照执行。 总则

一、室内空气及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 附表各类环境消毒要求 (一)紫外线空气消毒方法 1、紫外线照射:安装紫外线灯管的数量为≥ / m3,距离~2.2m,时间≥30min。 2、紫外线使用寿命: (1)由新灯管的强度降低到70 μw/ cm2的时间(功率≥30w),或者降低到原来新灯管强度的70%(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小时,因此,紫外线灯累计使用超过1000小时应及时更换灯管。 (2)每半年检测一次,<70μw/ cm2应及时更换灯管。 3、注意事项: 1)应保持紫外线灯管表面清洁,紫外线灯管每周一用酒精布巾擦拭一次,专人负责,如发现灯管有灰尘时应及时擦拭。 2)室内保持清洁干燥,电压为220v,环境适宜温度在20-40℃,相对湿度为60%。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 长照射时间。 3)紫外线光源不能直接照射到人,不在易燃、易爆的场所所用,照射时关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doc 43页)

附录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 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2-04-05 发布 2012-08-01 实施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湖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标准起草人:李六亿、张流波、姚楚水、陈顺兰、班海群、胡国庆、张宇、丁炎明、陆群、钱黎明、刘坤、邢淑霞、任伍爱、黄靖雄、贾会学、要慧、黄辉萍。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消毒的管理要求: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原则;清洗与清洁,消毒 与灭菌方法;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6886.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 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GB 19258 紫外线杀菌灯 GB/T 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GB 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 部份:管理规范 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 部份: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 部份: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YY/T 0506.1 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第1 部分:制造厂、处理厂和产品的通用要求 YY/T 0698.2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2 部分:灭菌包裹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 YY/T 0698.4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4 部分:纸袋要求和试验方法 YY/T 0698.5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5 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 YY/T 0698.8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8 部分:蒸汽灭菌器用重复性使用灭菌 容器要求和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清洁 cleaning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 washing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 detergent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 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 disinfectant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 高效消毒剂 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

2017最新消毒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 目录 第1章总则 第2章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内公共场所和公共用品的消毒 第3章宾馆、饭店、茶馆、酒吧的消毒 第4章商场、购物场所的消毒 第5章储水容器的消毒 第6章公共交通服务单位及公共交通工具的消毒 第7章娱乐场所的消毒 第8章幼托机构的消毒 第9章学校的消毒 第10章银行及其他货币流通单位的消毒 第11章会馆的消毒 第12章图书馆、书店和阅览室的消毒 第13章社区活动室的消毒

第14章浴业(浴室、足浴)的消毒 第15章体育场所的消毒 第16章美容美发店的消毒 第17章空调的消毒。 第18章殡仪馆的消毒 第19章其他公共场所的消毒 第20章消毒效果的检测 附录A 公共场所消毒效果检验常用培养基和液体(规范性附录) 附录B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对微生物控制的指标(规范性附录) 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附件2 消毒管理办法 附件3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附件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第1章总则 1.1引言 为了预防公共场所和公共用品传播染病,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社会安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消毒管理办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订《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简称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环境和公共用品的消毒方法、效果检测和监督方法。

1.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负责公共场所和公共用品卫生的事业和企业单位。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内的公共场所和公共用品、文化娱乐场所、浴业服务单位、宾馆、饭店、酒吧、茶馆、公共交通工具和环境、商店和购物场所、社区活动场所、学校、图书馆和书店、公用二次供水水箱和贮水容器、游泳池、银行和货币、幼托机构、体育场所和公共健身器材、美发美容店、空调系统等。 1.3 名词术语 1.3.1 公共场所对公众开放的,人民大众都可进入活动或接受服务的场所。是由人工建成的,供公众使用的活动空间。 1.3.2 公共用品向公众提供,为公众服务,众人均可使用的物品。例如:健身器材、娱乐器材、茶具、餐具、二次供水水箱等。 1.3.3 消毒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的过程。消毒是个相对的概念,只要求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的有害微生物,而不是所有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程度,而不是全部杀灭。 1.3.4 消毒剂用于杀灭和去除外环境中污染的致病性微生物及其它有害毒素的化学和生物制剂。 1.3.5 消毒器以物理或化学因子作为消毒因子,配以发射装置和其他辅助装置而制成的用于消毒的机器。例如:干热消毒器、压力蒸汽消毒器、空气消毒器等。

(完整word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04-05发布2012-08-01正式实施 3.术语和定义 3.1 清洁cleaning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washing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3.3 清洁剂detergent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disinfectant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高效消毒剂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3.7中效消毒剂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etant 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3.8低效消毒剂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3.9灭菌sterilization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10灭菌剂sterilant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11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 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SAL通示为10-n 。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 为10-6 。件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3.12斯伯尔丁分类法 E.H.Spaulding classification 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前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critical items)、中度危险性物品(semi-critical items)和低度危险性物品(non- critical items)。 3.13高度危险性物品critical items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3.14中度危险性物品semi-critical items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版)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版) 01.《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说明 02.6801基础外科手术器械03.6802显微外科手术器械 04.6803神经外科手术器械05.6804眼科手术器械 06.6805耳鼻喉科手术器械07.6806口腔科手术器械 08.6807胸腔心血管外科手术器械09.6808腹部外科手术器械 10.6809泌尿肛肠外科手术器械11.6810矫形外科(骨科)手术器械12.6812妇产科用手术器械13.6813计划生育手术器械 14.6815注射穿刺器械15.6816烧伤(整形)科手术器械16.6820普通诊察器械17.6821 医用电子仪器设备 18.6822 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19.6823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20.6824医用激光仪器设备21.6825医用高频仪器设备 22.6826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23.6827中医器械 24.6828医用磁共振设备25.6830医用X射线设备 26.6831医用X射线附属设备及部件27.6832医用高能射线设备 28.6833医用核素设备29.6834医用射线防护用品、装置30.6840临床检验分析仪器31.6841医用化验和基础设备器具32.6845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33.6846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 34.6854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35.6855口腔科设备及器具 36.6856病房护理设备及器具37.6857消毒和灭菌设备及器具38.6858医用冷疗、低温、冷藏设备及器具39.6863口腔科材料 40.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无41.6865医用缝合材料及粘合剂42.6866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无43.6870 软件无 44.6877介入器材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5年版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最新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 2016-08-01正式实施 3.术语和定义 3.1 清洁cleaning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 washing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 detergent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 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 disinfectant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高效消毒剂 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3.7中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etant

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3.8低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3.9灭菌 sterilization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10灭菌剂 sterilant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11无菌保证水平 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 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SAL通示为10-n 。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为10-6 。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3.12斯伯尔丁分类法 E.H.Spaulding classification 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前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critical items)、中度危险性物品(semi-critical items)和低度危险性物品(non- critical items)。 3.13高度危险性物品 critical items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3.14中度危险性物品 semi-critical items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消毒技术规范试题

消毒技术规范试题. 消毒技术规范复习题 一、单选题: 1.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自何时实施?(C) A.2002年12月1日;B.2003年1月1日;

C.2003年4月1日; D.2003年5月1日。 2.目前现行有效的消毒技术规范是第几版?(C) A.2; B.3; C.4; D.5. 3.在医疗诊治活动中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什么处理方法?(B) A.消毒方法; B. 灭菌方法; C.一般消毒; D.清洁处理。 4.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

毒要求的是什么消毒剂?(B) A.高效消毒剂; B.中效消毒剂; C.低效消毒剂; D.广谱消毒剂。5.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达到消毒要求的是什么消毒剂?(C) A.高效消毒剂; B.中效消毒剂; C.低消毒剂; D.广谱消毒剂。 6.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其孢子等、细菌芽孢(致病性芽孢菌)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的消毒剂为(A) A.高效消毒剂; B.中效消毒剂; C.低效消毒剂; D.广谱消毒剂。 7. 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是指物品污染后造成危害的程度。根据其危害程度将其分为几类?(A) A.三类; B.两类; C.四类; D.五类 8.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的危险性分类是(A) .低度危险性物品D.重度危险性物品;C.中度危险性物品;B.高度危险性物品;A. 9.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窥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避孕环、压舌板、体温表的危险性分类是(B) A.高度危险性物品;B.中度危险性物品;C.重度危险性物品;D.低度危险性物品 10.地面、便器、餐具、桌面、被褥、一般诊断用品的危险性分类是

2012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04-05发布2012-08-01正式实施 3.术语和定义 3.1清洁cl eaning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清洗washing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清洁剂d etergent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消毒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消毒剂disinfectant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高效消毒剂high-efficacydisinfectant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页脚内容1

3.7中效消毒剂intermediate-efficacydisinfeetant 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3.8低效消毒剂intermediate-efficacydisinfectant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3.9灭菌sterilization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10灭菌剂sterilant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11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assurancelevel.SAL 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SAL通示为10-n。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为10-6。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3.12斯伯尔丁分类法E.H.Spaul dingclassification 1968年E.H.Spaul 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前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criticalitems)、中度危险性物品(semi-criticalitems)和低度危险性物品(non-criticalitems)。 3.13高度危险性物品criticalitems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 页脚内容2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提要(2002版与2017版)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总目录(2002年版) 关于印发《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通知(国药监械[2002]302号)

2017版分类目录Ⅲ、Ⅱ类产品子目录归类根据《江西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赣食药监械〔2013〕年5号) Ⅲ类:6804眼科手术器械,6815注射穿刺器械,6821医用电子仪器设备,6822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软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及护理用液除外),6823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6824医用激光仪器设备,6825医用高频仪器设备,6826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6828医用磁共振设备,6830医用X射线设备,6831医用X射线附属设备及部件,6832医用高能射线设备,6833医用核素设备,6840临床检验分析仪器及诊断试剂(诊断试剂除外),6845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6846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6854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6858医用冷疗、低温、冷藏设备及器具,6863口腔科材料,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6865医用缝合材料及粘合剂,6866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6870 软件,6877介入器材。 Ⅱ类:6801基础外科手术器械,6803神经外科手术器械,6807胸腔心血管外科手术器械,6809泌尿肛肠外科手术器械,6810矫形外科(骨科)手术器械,6815注射穿刺器械,6820普通诊察器械,6821医用电子仪器设备,6822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6823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6824医用激光仪器设备,6825医用高频仪器设备,6826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6827中医器械,6830医用X 射线设备,6831医用X射线附属设备及部件,6833医用核素设备,6834医用射线防护用品、装置,6840临床检验分析仪器及诊断试剂(诊断试剂除外),6841医用化验和基础设备器具,6845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6846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6854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6855口腔科设备及器具,6856病房护理设备及器具,6857消毒和灭菌设备及器具,6858医用冷疗、低温、冷藏设备及器具,6863口腔科材料,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6865医用缝合材料及粘合剂,6866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6870软件。

消毒技术规范2002完整版word版

1.1 引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制订本规范。本规范含总则、消毒检验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四个部分。 1.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使用和检验消毒产品的组织,医疗卫 生机构以及传染病疫源地和其他一切需要消毒的场所。 1.3 术语 1.3.1 消毒disinfection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1.3.2 灭菌sterilization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1.3.3 化学指示物chemical indicator 利用某些化学物质对某一杀菌因子的敏感性,使其发生颜色或形态改变,以指示杀菌因 子的强度(或浓度)和/或作用时间是否符合消毒或灭菌处理要求的制品。 1.3.4 生物指示物biological indicator 将适当载体染以一定量的特定微生物,用于指示消毒或灭菌效果的制品。 1.3.5 消毒剂disinfectant 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 1.3.6 灭菌剂sterilant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1.3.7 高效消毒剂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 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致病性芽孢菌)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 1.3.8 中效消毒剂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 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1.3.9 低效消毒剂low-efficacy disinfectant 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1.3.10 有效氯available chlorine 有效氯是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是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非指 消毒剂所含氯量),其含量用mg/L 或%浓度表示。(有效碘及有效溴的定义和表示法与有效氯对应)。 1.3.11 中和剂neutralizer 在微生物杀灭试验中,用以消除试验微生物与消毒剂的混悬液中和微生物表面上残留的 消毒剂,使其失去对微生物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试剂。 1.3.12 中和产物product of neutralization 食品伙伴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f1367695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