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学教案 第七章 地方政府关系 第八章 地方政府管理

地方政府学教案 第七章 地方政府关系 第八章  地方政府管理
地方政府学教案 第七章 地方政府关系 第八章  地方政府管理

第七章地方政府关系

第一节地方政府关系概述

一、地方政府关系的基本内涵

是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

⑴在形式上,分为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

⑵在内容上,体现为权力配置和利益分配关系

案例:府际关系影响大经济

京藏高速拥堵凸现府际关系问题

首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关系。

其次,地方政府之间关系。

1,限流卡口引发连锁反应;

2,分段收费体制加剧了拥堵程度;

3,对超载的货车采取不同处理方式;

第三,政府部门之间关系。

1,从高速路内部多头管理;

2,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配给不当;

如何构建协调、通畅的府际关系?

建议一:设立省际协调部门

建议二:进一步推行大部门制改革

建议三:进一步促进体制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行动协调与资源整合

二、影响地方政府关系形成的因素

(一)经济因素

1.经济体制

2.经济发展水平

3.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二)政治因素

1.人口

2.民族构成

?首先,在制度层面,民族构成影响着国家结构形式,进而影响政府间关系;

?其次,在文化层面,民族问题影响着政府合法性的基础;

?最后,在政治关系运行层面,民族关系影响着政府间关系的实际运行。

3.社会阶层结构

4.政党组织

5.政治制度:宪法、财政制度、官员制度、行政区划制度

6.政治过程

?首先,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政治实力对比,影响政府间权力关系的集中与均衡发展。

?其次,中央政府调控政府间关系的手段恰当与否,会影响政府间关系运行的好坏。

?最后,政治过程是否公开透明,将影响政府间关系运行的监督保障机制的完备性。

(三)历史传统

(四)自然地理条件

?首先,地理环境影响着政府间权力配置的状况。

?其次,地理环境通过对领土安全的影响,间接影响政府间关系。

?再次,自然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状况,影响着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政府间关

系的发展。

?最后,地理环境直接、间接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质和民族性格,

进而影响着政府间权力配置状况。

(五)环境变化

第二节地方政府间纵向关系

一、地方政府间纵向关系概述

地方政府间纵向关系是依托国家结构以及行政区划,在垂直结构中的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形成的各种关系。

1.地方政府间纵向关系的结构形式

⑴政府的管理层次

原则:

政府间纵向关系合理化;最佳结合, 反比关系

政府管理亲民化;

政治资源配置合理化

⑵政府的管理幅度

影响因素:人员素质、工作内容、信息沟通

2.地方政府间纵向关系分析模式

⑴代理结构模式

分析府际关系的传统主导模式,认为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从属物

⑵理⑵理性选择模式

理性选择,像行为主义一样,从个体出发来观察和分析政治现象,但并不采取归纳的方法,而是先假定一个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体,然后在各种情境下计算和演绎按照功利最大化原则行动的个体可能会采取的行动,以最小的牺牲满足自己的最大需要,理性选择往往通过交易实现.

理性选择理论起源自公共选择理论。包括了詹姆斯·布坎南的公共选择模型,安东尼·唐斯的官僚经济学,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和赖克的政治联盟理论。其后逐渐发展出联盟理论、交易理论、博弈理论、投票分析和科层决策等理论形态。

⑵理性选择模式

①组织交易成本分析模式

交易成本已经成为考量政府间组织体系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

②委托—代理分析模式

对代理人的行为予以激励与监控,建立契约执行的规则和良好的合作关系

⑶相互依赖模式

分析政府间关系主体的多元互动,带有明显行为主义方法论的痕迹

财政资源的相互依赖

政策执行的相互依赖

⑷集分平衡模式

跳出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争论,从整合的角度寻求政府间关系的平衡发展

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

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结构模式

(1)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均衡型

*中央集权型结构模式

涵义:中央政府基本上垄断了所有的重要权限,地方政府只是中央政府派生出来的政府体系

理论基础—中央集权理论:

国家绝对主权论;现代化理论;政治同质论;技术政治论;财政补助理论

*地方分权型

涵义:地方政府的权力主要不是来自中央政府的授予和让渡,而主要来自地方民众,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是通过地方选举产生

理论基础:

地方自治理论、联邦主义、地方分权论、独立论与分离主义、区域自治论、地方民主论、多元主义和宪政主义、行政辅助理论

*均衡型模式

涵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配制的适度性与选择性,即通过法律的形式对两者之间的权限进行明确的界定,从而保证中央政府与地方权力的有效均衡

理论基础:

英国学者葛兰特的稳定均衡理论——在政治分权和职能分工的架构下,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两元体系相互平行、稳定互动

2.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与合作

控制:⑴立法控制⑵行政控制⑶财政控制⑷人事控制⑸司法控制⑹政策控制合作:⑴委托性合作⑵协议性合作⑶参与性合作⑷计划性合作⑸非正式合作

三、典型国家的政府间纵向关系

(一)英国政府间纵向关系

1.实施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责异构”:

⑴中央与地方之间权限划分清晰;

⑵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权限界定清楚;

⑶跨区域公共服务的提供增加了政府间的相互依赖。

2.英国纵向间政府关系的特征

(1)政党组织在协调政府间纵向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中央政府借助财政监督,促使英国政府间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3)政府间伙伴关系的创建,即促进了分权,又增加了政府间的相互依赖程度。

(二)法国政府间纵向关系

1. 法国政府间纵向职责分配的法国特色:

⑴职责分类—强制性职责、可自由处置的职责;

⑵组织架构上实行“地方双轨制度” —行政区划体系、地方自治体系;

⑶相邻政府之间存在一定的职责重合,但职责分工各不相同。

2.法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的特征

?⑴行政控制是法国政府间纵向关系运行的重要保障手段。

?⑵政府间纵向关系在“行政双轨制”下呈现出连锁特征。

?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并行,成为平衡政府间纵向关系的砝码。

(三)日本的政府间纵向关系

?纵向关系分为三大板块:

⑴中央与地方关系;高度集权下的中央干预

⑵地方—中央关系;地方公共团体的“国政参加”

⑶地方—居民关系。

?居民自治的形式:①由居民选举地方议会议员和行政首长;②直接请求;③请愿;

④居民诉讼;⑤居民参与;⑥信息公开。

(四)美国政府间纵向关系

联邦政府的权力:

?⑴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

?⑵默示的权力,即国会有权制定相关法律的权力;

?⑶特殊类别的固有权力—国际社会中行为处事的能力。

州政府的权力:

?⑴管理其境内商业并保持州民兵的权力;

?⑵就宪法未禁止各州染指、也未委托给联邦政府的事务制定法律的权力;

?⑶治安权。

特征

?⑴联邦与地方的纵向权力结构呈现由分权型走向协作型的趋势;

?⑵联邦与地方的权力运行机制灵活;

?⑶联邦和地方关系的调整呈现双重过程

第三节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

一、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两种形态

1.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关系

(1)投资环境竞争。(2)法律制度竞争。(3)政府效率竞争。

2.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关系

①组织搭建;②功能互补;③对口支援

中国地方政府间的横向交流合作的形式:

签订协议或意向书;成立协会;举办论坛或召开联席会议、协调会等;组织联合体、协作区、经济圈等;建立都市联盟、城市圈等;采取联合执法行动等;参观访问或考察学习;设办事或联络机构等。

二、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协调机制

1.市场机制

2.科层制

3.组织间网络

4.府际治理理论

1.市场机制

市场竞争机制的积极效应:

⑴推动地方政府技术和观念的创新;

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⑶改善投资环境,激活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4)推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强化了服务意识。

市场竞争机制的消极效应:

⑴制度外税收竞争。

⑵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

⑶行政垄断与地区封锁。

⑷行业过度竞争及生产能力过剩。

2.科层制

积极效应:

⑴各地区统筹发展,资源互补;

⑵科层制内强制实施的控制手段,有利于矛盾冲突的解决;

⑶帮助解决市场失灵;

⑷增加政府间的信任。

消极效应:

⑴分工不合作的本位主义是合作的巨大障碍;

⑵组织形式制度化程度相对较低;

⑶中央政府角色“缺位”,未能及时提供有效的政策或制度保障。

3. 府际治理理论

特征:(1)以问题解决为焦点,是行动导向的过程;

(2)地方政府间被视为互相依赖和伙伴关系,而非竞争对手;

(3) 注重联系、沟通以及网络发展的重要性;

(4)强调公私部门的混合治理模式,倡导第三部门积极参与政府决策。

在建构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协调机制时,府际治理理论强调:

⑴网络式的问题解决方式;

⑵项目和管理功能上的府际间转移;

⑶利益的协商与补偿机制;

⑷重视社会力量的参与。

第八章地方政府管理

第一节地方政府管理概述

一、地方政府管理的概念

管理,就是协调和控制。

地方政府管理,就是地方政府中的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对自身事务和辖区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法定权力,履行自己职能,进行控制和协调活动的总称。

二、地方政府管理的内容与特点

1、管理主体

地方政府,行使国家公共权力;

经过法律、法规特别授权的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燃气公司、民航、铁路、高速公路公司、收费站等)

2、管理对象(行政相对人)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3、地方政府管理的特点:

第一,系统性:由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咨询机构、职能机构、派出机构和监督机构组成。突出表现在:

其一,结构性,根据职能分工,建立起专业化的权责体系;

其二,有序性,按照法定程序予以组织和运转,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第二,法制性,即“依法行政”。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和变更、人员配置、职权行使、行政程序都要法制化。

第三,适应性,即符合政府实施公共管理职责的需要(组织体系、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如中国当前经济体制转型引起的政府管理变革

(地域性:行政区域内,超出地域范围无效:强制性:以国家暴力为后盾,行政相对人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第二节、地方政府内部管理

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及其辩证关系

一、内部管理概述

对地方政府自身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实行的管理。

二、组织机构管理

1、组织机构管理

法制化的国际经验:英国、日本-韩国

统一性与差别性的关系:

允许差别原则,无须上下对口设置,如日本

三、人事管理:

录用-考核-奖惩-升降-工资福利(《人力资源管理学》)

四、机关事务管理(《秘书学》)

A、公文管理(《行政公文写作》)

B、财务管理

C、资产管理

第三节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

一、概念与内涵

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是指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公共事务的组织与管理,也就是地方政府职能的具体化。具体内涵:

1、主体是地方政府,即地方公共权力的载体和行使者。在中国,就是地方党委、人大、政府。

以及某些非政府组织。

2、客体或对象,是辖区公民和各类团体的公共事务,即公民和社会团体自己无法管理,但又涉及地方全局性的公共事务,如社会治安、社会公用性、社会公益性等公共事务。地方政府实现公共管理的形式,就是为辖区提供公共保障、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3、是国家权力在地方上的实施,由《宪法》和《地方政府组织法》赋予。

强制性:一切个人和团体都必须服从,否则用法定手段强制执行;

普遍约束性:对一切个人和团体都具有效力

4、遵循宪法和法治原则,依法行政

二、政治事务管理

(一)特点

地方政府层级越高,承担政治事务的内容越多、权限越大

(二)内容

1、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维持辖区社会治安,对危害社会秩序的人和事进行打击;

3、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保障辖区的民主活动,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合法使用;基层政府指导城乡基层群众自治

(三)方式

1、专门职能机构承担:

A、政府中的公安局、国家安全局、民政局

B、党委的相关部门

C、社会团体(工、青、妇等)

D、民主党派

2、依法区别对待

A、打击罪错:行政拘留,审讯法办。

B、支持民主,疏导管理

C、突发事件,特别处置

案例:潮汕某地群体事件请判断其性质,建议处理方

三、社会事务管理

(一)特点

1、社会事务管理是政治管理的基础

2、是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重点

是政权存在价值的前提;事涉合法性

3、是具体事务的管理,越是低层级政府越

如此(街道办事处、乡镇政权,所谓的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事务下沉)

4、公共服务—地方政府首要的、根本的职能(相对于中央政府、相对于政治职能)(二)社会事务管理的内容

1、经济事务管理

(1)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社会公平的环境和条件:对资格确认、市场准入、产品质量、公平交易等进行法律监督;调解劳资纠纷

(2)地方税收财政管理:依法征税,合理收支

2、公用事业管理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公共卫生、医疗设施;

市政建设、规划、配套;

3、公益事业管理

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污染、清理垃圾、绿化

公共交通工程,修路配车

社会保障与救济:福利院、最低生活保障;

供水、供暖、供电

公园、文化馆、博物馆

殡葬管理

(三)社会事务的管理方式

1、设置相关的地方政府职能机构,如教育局、卫生局、城市建设局、环保局、交通局、社会劳动保障局、民政局、水电局、文化局、财政局、税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等,直接管理相关事务;

2、发展地方非政府组织和义工组织,承担部分社会事务管理(如潮汕各地的善堂、福利会、老人会等慈善组织、社会志愿者的扶危济困、助学活动;医学院师生的义务诊疗活动;支教活动等)

3、各管理主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进行管理;

4、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

如公共卫生问题

重大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冰雹、大雪)

层层负责,责任到人;设施到位,技术支持

10春学期《地方政府管理》在线作业

10春学期《地方政府管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地方政府是多民族单一制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的特殊性地方政府。 A. 民族区域型 B. 城镇型 C. 特殊型 D. 一般型 2. ()要执行议决机关的决定,其承担者宜是一个人或少数人,其行使要求及时高效。 A. 立法权 B. 决议权 C. 执行权 D. 行政权 3. 地方政府既有义务执行中央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又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并处理地区公共事务,这说明地方政府具有()。 A. 双重性 B. 差异性 C. 服务性 D. 规范性 4. 下列不属于地方政府的权力的是()。 A. 决议权 B. 立法权 C. 执行权 D. 行政权 5. 由议决机关依法选举产生执行机关,执行机关产生后依法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种体制成为()。 A. 议行合一体制 B. 相对议行合一体制 C. 议行分离体制 D. 相对议行分离体制 6. 地方政府的社会作用()。 A. 影响国家政治统治的持续和稳定 B. 促进民主政治发展 C. 为军民提供安定的生活环境 D. 有利于中央政府完成对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 7. 下列属于中央或联邦政府职责的是()。

A. 国防 B. 公安 C. 市政管理 D. 社区服务 8. 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中层地方政府的是()。 A. 自治州 B. 地级市 C. 县 D. 乡 9. ()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任命产生,并且只存在一个作为中央或上级政府下级机构的行政机关。 A. 行政体地方政府 B. 自治体地方政府 C. 混合体型地方政府 D. 城镇型地方政府 10. ()是由全体居民依法定程序选举产生的代议机关承担的。 A. 立法权 B. 决议权 C. 执行权 D. 行政权 11. 当代中国的基层政府不包括()。 A. 乡 B. 民族乡 C. 街道办事处 D. 市辖区 12. ()是中国持续最久的地方政府单位。 A. 省 B. 市 C. 县 D. 乡 13. 政府从狭义上使用时是指国家承担社会公共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下列不属于狭义政府的是()。 A. 国务院 B. 内阁 C. 政务院 D. 军队 14. 自治体制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于()。

地方政府管理理论与实践(三)(90分)

地方政府管理理论与实践(三)(90分)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第七次政府改革提出,在一届政府任期内要减少行政审批()以上,各地政府基本都按这个比例减少。 A.1/2 B.1/3 C.1/4 D.1/5 2. 十八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 A.直接管理 B.间接管理 C.直接登记 D.间接登记 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政府管理缺位的领域?() A.市场监管 B.环境保护 C.公共服务 D.经济调控

4. 本讲认为,社会组织要与()脱钩,引进竞争机制,探索一业多会。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法机关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我国政府管理存在越位行为,主要体现在()。 A.干预微观经济 B.宏观调控 C.行政审批过多 D.盛行地方保护 2.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应当加强政府哪些方面的职能?() A.加强市场监管 B.创造发展环境 C.提供公共服务 D.完善社会治理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政府市场监管实行黑名单制度,能够提高企业违法违规的成本,从而减少市场违规行为。

正确 错误 2. 社会组织发展的规律表明,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离不开政府的培育扶持。 正确 错误 3.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 正确 错误 4. 本讲认为,我国行政审批过多,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的活力。 正确 错误

福师20年8月《地方政府学》试卷A答案

▆■■■■■■■■■■■■ 《地方政府学》A卷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从根本上说,地方政府权力或者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于( A )。 A、中央政府 B、上级政府 C、地方人大 D、当地居民 2、行政系统功能得到较为完善的发挥,行政效能达到相当的高度是政府改革进程的哪个阶段 ( B )。 A、形成阶段 B、发展阶段 C、不适阶段 D、冲突阶段 3、认为法人与自然人一样,也享有固有的人格和权利的学说是( D )。 A、“保护说” B、“钦定说” C、“传来说” D、“固有权说” 4、行政体地方政府单位的地方行政机关是由( B )。 A、选任制产生 B、委任制产生 C、聘任制产生 D、合同制产生 5、按地方制度的不同安排,地方政府可分为( D ) A、一般地域型、民族区域型、城镇型和特殊型 B、高层地方政府、中层地方政府和基层地方政府 C、政治型和经济型地方政府 D、行政体地方政府、自治体地方政府和混合体地方政府 6、分税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建立新的税收管理 体系和( C )四个方面。 A、确定地方税种 B、规范地方支出 C、规范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转移支付 D、规范地方税源 7、中国对地方政府学的“发展研究”重点是( A )。 A.政治民主 B.地方财政 C.政府定位 D.地方经济发展 8、国家职能实现的好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 A )。 A、政策的执行是否到位 B、地方政府的治理状况 C、法律制度的是否完善 D、经济的发展是否合理 ▆《地方政府学》试卷共1页(第1 页)答案务必写在对应的作答区域内,否则不得分,超出黑色边框区域的答案无效!▆

《地方政府学》其中考试参考资料答案

地方政府学期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校区:姓名:学号: 1、省作为地方政府的建制单位,最早出现于( B )。 A、明朝 B、元朝 C、宋朝 D、清朝、 2、自然、经济、人文的地理条件制约着( C )。 A.地方政府的能力 B.地方政府职能发展的不同程度 C.地方政府职能的内容 D.地方地方政府的辖境 3、研究地方政府的根本目的在于( D )。 A、制约地方政府的过度发展 B、寻求地方政府活动的理论准则 C、考核地方政府的政绩D推进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建设 4、军人政府执政是独立后,______国家经常出现的特征。( B )。 A、北美洲 B、南美洲 C、非洲D东南亚 5、地方政府单位的基础是( B )。 A、地方政府体制 B、地方行政建制 C、地方政府结构 D、地方政府管理 6、影响一个国家地方政府层级的因素有(ABCD )。

A、地域大小、人口多少 B、历史传统和政治体制 C、现实的政治需要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7、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特性包括(ABCD )。 A.双重性 B.差异性 C.局部性 D.服务性 8、地方政府职能的规范性是指地方政府为居民提供的公共行政和公务服务必须(ACD )。 A.法制化 B.民主化 C.标准化 D.规范化 9、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达国家地方政府职能呈现的新特点包括(ABCD )。 A.加强区域规划和参与领土整治 B.重视环境保护 C.改善公共基础设施的提供 D.突出职业教育和培训 10、推动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原因有(ABCD )。 A.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 B.生产力的发展 C. 公共行政的规范化和现代化D向“小政府、大社会”的转型 1、民族乡因其规模太小,不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享有民族区域自治权利。(√) 2、地方政府层级多少是由国家行政效率的高低决定的。(×) 答:与国家行政效率高低并不构成直接关联。 3、我国的县、乡级政府由省级政府批准设立。( ×) 答:县政府是有中央政府批准设立的。 4、在一般情况下,一切国家活动都是通过完成社会管理,使社会处于统治阶级期望的秩序状态,从而维护和巩固国家的政治统治。(√) 5、地方政府履行职能的标准化强调地方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在承担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时,必须严格按法律规范的要求来进行。(×) 答:标准化改为法制化。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1、2参考答案.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1、2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分权制: 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2、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发管理层级的数额。 3、行政领导责任: 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4、人事行政机关: 人事行政机关,是指根据人事管理职责,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专门承担人事行政业务的组织机构。 二、单项选择题:1.B 2.B 3.A 4.C 5.C 6.A 7.B 8.A 9.A 10.B 三、多项选择题:1.BCDE 2.ABDE 3.AD 4.ABCDE 5.ABD 四、简答题 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有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

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别,有的差别是巨大的。就是在同一种制度的前提下,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区别。这些差别形成了不同的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 2、简述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体制的特点? 第一,中国地方政府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下级政府是上级政府的执行机关。第二,各级地方政府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第三,各省、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自治区有自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有高度自治权。 第四,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上级和同级的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的领导,执行党的常委会和委员会作的决定和制定的政策。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是党的常委会成员。 五、论述题 1、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政府职能的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角色定位,一是充当市场经济运行的调节与干预主体;二是提高 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力推动者。转型期我国经济角色有其特殊性,政府是市场缺陷的校正者,市场化的推动者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进程中的创新者,地方政府经济职能重点: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创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保证地方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和培育市场,实现充分就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条件,地方政府在履行经济职能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管”与“改”,“统”与“松”三个的相互关系,加大政府机构改革的力度,建立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推动政府法制化。 2、试述公共组织的作用。

关于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理论分析

论文关键词:区域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在区域公共竹理的研究上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区域行政就是在一个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协调关系,才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而区域公共竹理是区域内的多元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问交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 区域公共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学与区域科学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实践中有机结合的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然而理论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实践的步伐,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论所具有的意义等基本问题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反映实践和服务实践,对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正如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来源于积累一样,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区域的空间有限性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之间的矛盾催生了区域经济概念的提出,此后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如地理学家、理论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家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这一实践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主要发展成为两大不同的学科群:一是区域经济学;一是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焦点都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然而由于国家学科设置等历史原因,政治学和行政科学一直没有能在区域发展领域内开辟自己有特色的研究路径。虽然在20世纪90 年代国内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涉及到“区域行政”,但该领域学者侧重的是从行政区划改革的角度来研究区域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问题,这里的“区域行政”并不是实际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区域发展进行研究的新的途径,主要是从管理学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适度的原则出发考察中国行政区划存在的种种问题。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发展,政治学和行政学在区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途径:一是区域政治研究;一是从行政科学角度出发的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区域公共行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区域行政的一种深化。本文试从我国区域行政研究已有理论成果基

地方政府学-形考作业一答案

“地方政府”一词最早源于哪个国家()选择一项: A. 英国 B. 中国 C. 美国 D. 法国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英国 题目2 正确 获得2分中的2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列哪项不具备地方政府的基本特点()选择一项: A. 具有地方事务的高度自治权 B. 行政地位和职能的特殊性 C. 管辖范围的地域性 D. 在一国政治结构中处于隶属地位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具有地方事务的高度自治权

题目3 正确 获得2分中的2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列属于中央管辖的一级政区单位是() 选择一项: A. 桂林 B. 深圳 C. 喀什 D. 重庆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重庆 题目4 正确 获得2分中的2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不具备下列哪项权利()选择一项: A. 驻军权 B. 行政管理权 C. 立法权 D. 司法权和终审权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驻军权 题目5 正确 获得2分中的2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列地方各级人大没有常务委员会的是() 选择一项: A. 省级 B. 乡级 C. 地级 D. 县级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乡级 题目6 正确 获得2分中的2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当前西方国家地方行政改革的共同特点的是( ) 选择一项: A. 服务化

B. 市场化 C. 集权化 D. 分权化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集权化 题目7 正确 获得2分中的2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以下各项中,对“地方政府权限的局部性特征理解不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A. 权限所及的低于范围是局部的 B. 权限所及的事务是局部的 C. 地方政府所管辖的事务仅是国家全部事务中的一部分 D. 地方政府权限的局部性完全出自社会公共管理存在的客观需要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地方政府权限的局部性完全出自社会公共管理存在的客观需要 题目8 正确 获得2分中的2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地方政府学参考答案

1、我国当前中央与地方关系存在什么问题? 答:①这是一场很典型的"中国式"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案例。 案例中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以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政府。反映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中央政府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的关系。 ②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纵向上是上下级政府间的关系。传统计划经济下中央政府高度集权地方政府基本没有自主权。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开始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分权已成趋势,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分工和合作不断强化,不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中央政府进行最宏观和最高层词的决策,主要致力于整体和全局。省级政府进行区域决策、高层管理与执行,主要致力于上下的平衡。 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①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放到改的框架中设计和安排,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完善地方政府的组成和运行方式。 ②通过立法,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各自的行为,建立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纠纷的司法裁决制度。 1、从该案例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是什么? 案例中的地方政府属于混合体政府: 第一、属于混合体政府 第二、根据宪法规定: 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权力机关,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权力来源与本行政区域的全体居民。 2、该案例反映出当前我国地方政治制度存在什么问题? 我国是混合体地方政府: 混合体地方政府的优点: 政府的缺点: 1、西城区地方政府改革,体现了地方政府管理的哪些特点? 地方政府的管理分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 内部管理(实现管理目标的先决条件):相对封闭;管理科学;目的是系统工作效率 外部管理(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开放性;目标提供生活、社会环境;要求系统社会效益,法制化 2、西城区地方政府的改革,对于地方政府管理改革具有哪些借鉴意义? 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即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是“手段”,外部管理是“目的”。外部管理的成效和效率取决于内部管理的质量和水准。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地方政府自身是国家行政权力地方上的载体和执行者,只有机构设置合理,人员管理有效,组织运转有序,才能使其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行使公共管理权限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电大地方政府学-第三次作业附答案

第三次作业(第5-7章)总分:100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总分40.00) 1.政府间关系的核心内涵是政府间的()。 A.财政关系 B.利益关系 C.行政关系 D.政策关系 2.减少行政管理层次核心就是减少()。 A.基层政府 B.省级政府 C.中间政府 D.中央政府 3.从城市功能和能力的角度看,目前中国城市的主体是()。 A.地级市 B.副省级城市 C.特区所在市 D.直辖市 4.公务员不得在本人籍贯所在县乡担任正职领导职务属于()。 A.人情回避 B.地区回避 C.公务回避

D.任职回避 5.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A.政党 B.政府 C.检察院 D.法院 6.检察院的权力机关是()。 A.检查委员会 B.政法委 C.合议庭 D.审判委员会 7.从中国地方政府的层级划分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内容是()。 A.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的关系 B.中央政府与经济特区的关系 C.中央政府与地级市的关系 D.中央政府与县的关系 8.中国共产党政策规定,提拔担任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职务学历一般不能低于()。 A.本科 B.研究生 C.中专 D.大专 9.中国共产党对司法的领导主要通过()行使。

B.宣传部 C.纪检委 D.组织部 10.干部考核遵循()。 A.德勤兼备原则 B.廉洁原则 C.德廉兼备原则 D.德才兼备原则 11.下列哪个职务是领导职务? A.正副调研员 B.正副巡视员 C.科长 D.主任、副主任科员 12.根据本人意愿申请终止与行政机关关系的行为是()。 A.撤职 B.辞退 C.辞职 D.退休 13.下列属于副省级城市的省会城市是()。 A.长沙 B.济南

地方政府学案例分析题

一、新丰案 1、我国当前中央与地方关系存在什么问题? 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单一制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与地方的主要问题就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简单地理解为“地方服从中央,局部服从大局”,这就导致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有时甚至很突出。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没有走出集权——分权——再集权——再分权。权力一收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恶性循环。集权时,地方政府完全依附于中央,失去了活力与积极性。放权时,中央的权威被削弱,宏观调空乏力,形成“中央,强地方”的不协调局面。 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要解决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矛盾的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点: 1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2加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制化建设 3建立中央与地方纠纷解决机制 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在对待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上,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一是维护中央权威;二是地方大有可为;三是权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过去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甚至互相干扰,互相推诿等问题。 二、地税部门为何敢对抗国家税务总局 1、我国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都是由本行政区域的选民选举产生。有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大表大会,都是由下一级人民大表大会选举。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大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因此,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来源于本行政区域的全体居民。 2、该案例反映出当前我国地方政治制度存在什么问题? 从本案例来看,它反映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干部选拔制度和人事制度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尤其是政府的民主性体现不足。地方政府权力过于集中,对政府官员缺少强有力的法律制约机制。同时,地方政府也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才会出现本案例中抗拒新个税的现象。 三、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优化,全区构建公共服务大厅 1、西城区地方政府改革,体现了地方政府管理的哪些特点? 从本案分析可以看出,西城区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1提高办事效率,为辖区居民提供极大的便利。 2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节约成本 3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地方政府管理应不断改革创新,拓宽思路,才能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对政府管理的需求。 2、西城区地方政府的改革,对于地方政府管理改革具有哪些借鉴意义? 第一,公共服务大厅以街道为落脚点,推动街道“大科制”改革。 第二,服务理念和方式的根本转变。 第三,妥善解决了公共服务大厅的定位问题。 第四,健全了一系列制度。

地方政府治理教学大纲

《地方政府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从理论上掌握地方政府治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和基本知识,从而对中国地方政府组织形式、职能和结构以及地方治理的方式、方法有较系统、完整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地方公共事务管理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地方政府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时数 计划学时:36学时 三、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除了课堂讲授知识,教师还按各章学习内容为学生安排参考阅读材料,目的是强化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思考,学生们可在课后向老师提出问题,扩大知识面。 2.课堂讲授与课堂随机提问相结合。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所讲课程内容抓住重点或难点向学生提问,从而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要求及内容 地方政府治理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地方政府治理的基本理论框架,二是把治理理论引向中国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地方政府治理从管理学的角度,研究政府如何运用地方治理的方式、方法来处理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问题。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地方政府概述 一、国家、政府与社会 (一)什么是国家 (二)政府:国家主权的执行者 (三)“社会”的概念 二、地方政府的内涵和特征 (一)地方政府的内涵 (二)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 三、地方政府的类型 (一)按地方制度划分的地方政府 (二)按设置目的划分地方政府 (三)按行政层级划分的地方政府 四、地方政府的价值 (一)政治层面的价值 (二)社会层面的价值 第二节地方政府研究 一、西方地方政府研究 (一)西方地方政府研究的历史回顾 (二)西方地方政府研究的基本现状 二、中国地方政府研究 第三节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研究的意义、对象与方法 一、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研究的意义 (一)有利于从系统的角度梳理地方政府相关的基本问题

《地方政府学》阅读书目

《地方政府学》阅读书目 1、胡盛仪、苏祖勤等:《地方政府原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2、薄贵利:《近现代地方政府比较》,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3、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沈立人著:《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经济行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5、陈小京等:《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结构》,中国广播出版社,2001年版 6、毛寿龙:《中国政府功能的经济分析》,中国广播出版社,1996年版 7、徐学林:《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8、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10、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建、董方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版 11、朱德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冀东保甲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2、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3、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14、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三联书店,1997年版 16、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 17、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8、咸台炅:《中国政党政府与市场》,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19、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0、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 21、马戎、刘士定、邱泽奇主编:《中国乡镇组织变迁研究》,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2、荣敬本、崔之元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3、谢庆奎主编《中国地方政府管理》丛书:《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政府职能的经济分析》、《省政府管理》、《市政府管理》、《行署管理》、《县政府管理》、《乡政府管理》、《镇政府管理》、《特别地区政府管理》、《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等10本,1994-1998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24、周庆智:《中国县级行政结构及其运行——对W县的社会学考察》,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25、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26、王铭铭:《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27、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8、(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罗伯特·L·比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美国地方政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29、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版 30、徐勇、高秉雄主编:《地方政府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31、傅大友、袁勇志、芮国强:《行政改革与制度创新》,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5月第1版 32、高新军:《美国地方政府治理:案例调查与制度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33、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福师春《地方政府学》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1.实行()要求取消委托投票或代写票,投票过程由选民本人自主地完成。 ①.普遍选举 ②.平等选举 ③.秘密投票 ④.直接选举 第三部门发展的社会基础。() ①.非 ②.是 是答案: 44.[判断题]在中国,由于政府现代化进程开始较晚且较为迟缓,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因而政府从管治型向服务型转变,不得不在不断克服传统观念过程中进行,而这一过程将会是相当艰巨的。() ①.非 ②.是 是答案: 45.[判断题]主权,是指对国家权力的行使,拥有最高、最后的决定权。现代国家的主权属于该国中央政府。() ①.非 ②.是 是答案: 46.[判断题]地方政府是国家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研究地方政府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作为指导。() ①.非 ②.是 是答案: 47.[判断题]在单一制的国家里,地方政府的改革往往取决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态度,地方政府权力、职能和机构的转变,都有赖于中央政府放权让利的程度。() ①.非 ②.是 是答案: 48.[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政府有混合体地方政府和自治体地方政府两种类型,除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属于自治体地方政府外,其它地方政府都属于混合体地方政府。() ①.非 ②.是 是答案: 49.[判断题]联邦制国家以现代的美国、英国为典型。() ①.非 ②.是 是答案: 50.[判断题]“政府”从广义使用时,是指国家承担社会公共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

() ①.非 ②.是 是答案: 1.()是指权力主体行使权力的范围,国家权限是指国家行使权力的范围,这种范围在现代国家是通过法律规定的。 ①.权力 ②.地方政府权限 ③.权限 ④.地方政府权力 是答案:C 2.从根本上说,地方政府权力或者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于()。 ①.中央政府 ②.上级政府 ③.地方行政机关 ④.各级人民政府 是答案:A 3.地方政府发展的方向是从()。 ①.治理走向管理 ②.管理走向治理 ③.管理走向管制 ④.管制走向管理 是答案:B 4.规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核心和基础是()。 ①.是合理界定利益 ②.是合理界定权限 ③.是合理界定财政关系 ④.是合理界定人事关系 是答案: 5.在中国,对地方政府学的“发展研究”重点是()。 ①.政治民主 ②.地方财政 ③.政府定位 ④.人文思想 是答案: 6.决定如何治理本行政区域的权力是()。 ①.行政权 ②.议决权 ③.执行权 ④.管理权 是答案: 7.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配置的适度性与选择性,即通过法律的形式对二者之间的权限进行明确的界定,从而保证中央政府与地方权力的有效均衡的模式是()。

电大行政管专业《地方政府学》

电大行政管理专业《地方政府学》 课程教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地方政府学》课程是人事部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共同建设的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教育本科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72学时,4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一般地方政府的产生和演变,了解地方政府管理体系,掌握地方政府管理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具有依据我国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理论解决管理过程中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地方政府学》是一门专业课程,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该专业的政治学、行政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组织行为学、政府经济学等课程都是它的基础课程。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以《地方政府学》教材为基本内容,结合我国当前地方政府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管理经验,指导地方政府学课程的教学。 2、采用多媒体教学、专题分组座谈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公务员管理过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建议 1、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要求,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多种形式的辅导为辅助。 2、选用《地方政府学》,由徐勇、高秉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教学和考试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必备和必读的文本。 3、网上答疑、课程讨论、电话、信件、面授辅导、文字辅助教材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可以采用专题分组研讨、互助学习、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公务员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考核的基本要求 《地方政府学》课程结业考核实行全国人事系统电大教学点统一考试,考试水平达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要求。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行政管理(人事系统)专业本科学生。考核教材使用徐勇、高秉雄主编的《地方政府学》。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了解与掌握的程度,考核分为:“一般了解”、“基本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的具体考核要求是:“一般了解”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有全面和一般的认识;“基本掌握”是指在“一般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有完整的理解;“重点掌握”是指在“基本掌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能够准确记忆,并针对考题做到灵活运用。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作业考核和期末结业考试想结合的方式,两者的比例分别是40%和60%。平时作业由人事部高培中心统一布置,共安排四次,每次均按百分制评阅,四次成绩平均分的40%计入课程总成绩。期末考试才用闭卷方式,未完成平时作业及平时作业不合格者,不得参加课程结业考试。期末试卷按百分制评阅,其成绩的60%计入课程总成绩。 期末考试的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各题型所占分数比例为10%、10%、20%、30%、30%。本课程期末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谢庆奎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谢庆奎 今天晚上我的讲座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一下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形成与发展,然后和大家一起探讨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其中,政府创新理论问题,主要从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人员创新以及操作创新这五个层面来分析,政府创新的实践主要介绍四个方面内容,分别是直接选举、行政服务、政治与行政透明及其他内容。 一、中国地方政府概况 1、地方政府发展历程 当代中国的地方政府成立于1949年建国之前,也就是中国共产党还在领导革命战争的时候就已经成立。抗日战争时期和国内战争时期有的地方政府的规模已经很大,具有代表性的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它既是共产党领导的政府,也是得到国民党统治的国民政府承认的一个地方政府。革命时期的政府是根据革命的形势,根据敌我双方的力量而建立的。中国共产党是打下一块地方就巩固一块地方,并且发动群众,全面建设根据地,作为基地支援全国战争,这与过去“狗熊掰棒子”式的农民起义(譬如说李自成)是完全不一样的。其中,较为典型的是东北人民政府和华北人民政府。

1949年建国之后,逐步在全国建立各级地方政府,最初名称叫做地方政府委员会——省政府委员会、县政府委员会,在中央叫做中央政府委员会。地方在建国初期分为六个层级:大区人民政府、省市人民政府、地区和市人民政府、县政府、区政府、乡镇政府,这种状况保持了三年。1952年把大区人民政府改变为中央的派出机关,全国分为六个大区,地方人民政府的最高形式为省政府。 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规范了国家机构的建制。中央政府由两级变为一级:两级是指中央政府委员会及其下设的政务院,一级是指现今的国务院。地方政府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多为三级(省县乡)到四级(省市县乡),其中又以三级居多,但辽宁、江苏的部分地区则为“省市县乡”四级模式。财政权、人事权,是鉴定能否成为一级政府的关键因素。当时的派出机构之所以与现今不同,不能称其为地方政府,也正是因为它没有财政权和人事权。 文化大革命期间,地方政府更名为革命委员会。在所有的地区都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实际上所有的地区都变成了实体的政府,因此采用的是四级政府模式。 文化革命之后,特别是1982年宪法颁布实行之后,恢复乡镇建制,又回到“三级为主,四级为辅”的体制。地区还是地区,虽然权力比过去大的多,但依旧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 改革开放以后,各地纷纷撤地建市,建立市政府,实行“市管县”体制,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答案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分权制: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立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2、管理层次: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3、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4、人事行政机关:人事行政机关是指根据人事管理职责,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专门承担人事行政业务的组织机构。 二、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D)。 A、瓦特 B、史坦因 C、马克思 D、亚里士多德 2.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B ) A.韦伯B.泰勒C.法约尔D.古立克 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 )。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 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 4.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 C )。 A、前资本主义时期 B、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D、当代资本主义时期 5.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 C )。 A、内阁制 B、总统制 C、半总统制 D、委员会制 6.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 B )的核心内容。 A、社会公德 B、行政道德 C、职业道德 D、社会行为规范 7.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 A )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A、组织观念 B、价值观 C、道德感情 D、法律意识 8.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 A )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加拿大 9.美国的文官委员会、日本的人事院等机构属于(B )类型。 A、部内制 B、部外制 C、折中制 D、党统一领导制 10.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与19世纪的( C )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A、中 B、美 C、英 D、法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BCDE )。 A法律制度B、意识形态C、道德伦理D、价值观念E、教育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 百科名片 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是80年代以来兴盛、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的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概念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政府改革,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重塑政府运动”、“企业型政府”、“政府新模式”、“市场化政府”、“代理政府”、“国家市场化”、“国家中空化”等,只是对这场改革的不同称谓。人们普遍认为,区别于传统公共行政典范的、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正在出现。赫克谢尔(C.Heckscher)指出,政府改革打破了单向的等级指挥关系,建立了互动交流和导向管理,并开始向“后官僚组织”变迁[1]。而巴扎雷(Michael Barzelay)说,摒弃官僚制的时代已经到来,公共管理由重视“效率”转而重视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由自上而下的控制转向争取成员的认同和争取对组织使命和工作绩效的认同[2]。“重塑政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奥斯本和盖布勒总结美国改革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的经验,宣扬政府管理的新范式[3]。胡德(Christopher Hood)把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所体现出来的政府管理新模式称作新公共管理典范[4]。“新公共管理”实践催生出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理论新范式。这就是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自上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它们运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指导国家的经济活动,试图依靠政府的作用来弥补市场的不足。然而过了多年,“福利国家”制度并未取得如愿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满意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经济滞胀、政府扩大支出产生高税收、政府公共服务无效率,造成社会普遍不满,最终导致意识形态变革。人们开始从政治上批判“福利国家”的政策基础,主张以自由市场、个人责任、个人主义来重塑国家和社会。在意识形态上崛起的“新右派”思想,主要来源于自由经济思想、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经济学。它强调自由市场的价值,批评政府干预的弊端,主张用市场过程取代政治或政府过程来配置社会资源并且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它认为国家和政府作为非市场力量,会扭曲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高税收将资源从“创造财富”的私营部门转移到“消费财富”的公共部门,妨碍经济增长和削减社会福利。只有让市场进行资源的最佳配置,

地方政府学期末考核题》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地方政府学期末考核题》(开卷) 注:考试时间100分钟 1、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发展正呈现出由冷变热,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变迁的趋势,其根本动力是()。 A、经济体制的转轨 B、政治制度改革 C、社会发展加速 D、区域经济的发展。 2、认为法人与自然人一样,也享有固有的人格和权利的学说是()。 A、“保护说” B、“钦定说” C、“传来说” D、“固有权说” 3、我国香港、澳门是()。 A、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 B、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 C、城镇型地方政府 D、特殊型地方政府 4、按地方制度的不同安排,地方政府可分为() A、一般地域型、民族区域型、城镇型和特殊型 B、高层地方政府、中层地方政府和基层地方政府 C、政治型和经济型地方政府 D、行政体地方政府、自治体地方政府和混合体地方政府 5、当代中国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的建制单位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6、行政系统功能得到较为完善的发挥,行政效能达到相当的高度是政府改革进程的哪个阶段()。 A、形成阶段 B、发展阶段 C、不适阶段 D、冲突阶段 7、行政体地方政府单位的地方行政机关是由()。 A、选任制产生 B、委任制产生 C、聘任制产生 D、合同制产生 8、议决权与执行权由两个中心行使的体制是( )。 A、议行合一体制 B、议行分立体制 C、双轨制体制 D、混合体体制 9、绝对议行合一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由()。 A、地方议决机关构成

B、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构成 C、地方议决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构成 D、地方司法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构成 10、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制单位的自治机关由() A、人民代表大会组成 B、人民政府组成 C、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组成 D、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组成 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写 1、中国地方政府职能的内容主要有()。 A、政治职能 B、建设职能 C、经济职能 D、社会保障职能 E、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 2、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主要是()。 A、立法控制 B、利益控制 C、司法控制 D、行政控制 E、财政控制 3、下面哪些属于中国高层地方政府( )。 A、地级市 B、省 C、自治区 D、直辖市 E、特别行政区 4、中国地方政府属于()。 A、相对议行合一体制 B、绝对议行合一体制 C、相对议行分立体制 D、绝对议行分立体制 E、双轨体制 5、中国地方选举的基本原则有()。 A、普遍选举原则 B、平等选举原则 C、秘密投票原则 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 E、等额、差额选举相结合,以差额选举为主的原则 6、地方行政机关的职权主要有()。 A、执行权 B、制令权 C、管理权 D、人事权 E、监督权 7、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特性主要有()。 A、双重性 B、差异性 C、局部性 D、服务性 E、规范性 8、中国地方政府关系就纵向关系来说,包含()。 A、不存在隶属关系的不同地方政府间的关系 B、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 C、上下级地方政府间的关系 D、上级主管部门与下级政府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