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

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王旭东教授

王旭东,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医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申遗专家。主编出版《中医美学》、《医史与文明》、《中医文化导读》、《中医养生康复学》等着作与教材。在中医养生康复、中医文献、中医文化等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张宗明:近些年来,随着“文化遗产热”的兴起,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究竟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为何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问题不仅大众对此不明,就是中医界对此也是褒贬不一。您是中医申遗专家,能否请您谈谈这个问题?

王旭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其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

感,从而增进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从这一定义中不难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保护文化多样性,留住更多随时代变迁而容易湮没的文化记忆,成为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共识。

我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4年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1年、2003年,我国的昆曲和古琴相继入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目录。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正如陈至立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和确立我国文化身份的重要措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传承中华文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催生下,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

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中,“中医”是我国上报35个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可见,从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

我个人认为,中医“申遗”对中医的传承与保护有明显的好处。在2010年申报文本中,我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诺的主要保护措施就有:建立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工作室,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研究;抢救性地保护中医的特殊技艺,中医古籍的调查、整理与保护,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讲座宣传活动,筹建国家中医博物馆等。仅此数项,拟投入经费高达数亿元人民币,这些项目的落实无疑将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张宗明:据说中医“申遗”过程并非一帆风顺。2009年中医“打包”申请未果,2010年以中医针灸单项申请却取得了成功,您能谈谈其中的原由么?

王旭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开始进行的申报方案中,就确定对中国传统医药整体“打包”申请,内容包括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

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中药文化、藏医药等9个项目。这种一大类多个项目整体“打包”进行申遗的情况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从已入选的“非遗”项目看,全都是单一的,指向性是非常明确的“单体”项目。尽管“打包”申请有利于保持中医药学术体系的完整性,有利于中国传统医药全方位走向世界,但违背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的审查习惯,专家们无法从“中医”这样的项目名称上看出“文化的形式(或形态)”,而“非遗”注重的就是“形式”中蕴涵的传统价值、思想和观念。2009年的中医“申遗”未果,并非所谓的“落选”,而是国家有关部门主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撤回所致。改为分项申报后,“针灸”当年就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处附属机构的评审,这是因为:针灸是中医药体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不仅历史悠久,临床疗效显着,理论上自成体系,也是最早被西方世界接受和认可的中医疗法,更重要的是它有着技艺性、演示性很强的“可见形式”。正因为“中医针灸”符合“单体”项目要求和“非遗”必备的“形式感”,才能顺利入选的。中医针灸项目的申报成功是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认可,这对于进一步促进“中医针灸”这一宝贵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医针灸申遗成功也为我国今后的申遗工作,特别对中医药的申遗工作带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张宗明:对于中医的“申遗”,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医“申遗”是否意味着中医已经处于消亡的边缘或已经成为了“遗产”了?

王旭东:这是对“遗产”概念理解上的误区。“遗产”本义是“智慧和财富的传承”,遗产不是消亡的东西,已经消亡的文化不在保护之列。现在,中医仍然是中国的主流医学之一,仍在为民众的健康做出贡献,是受到中国法律保护、在政府专门的机构管理下的医学群体。中医理论和方法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之中,四季养生、导引太极、药膳食疗成为国人生活习惯。“因人制宜”、“以和为贵”、“未病先防”、“治未病”等思想深入人心。这些都是中医“目前的社会、文化功能”,它显然不属于已经消亡的文化,这也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备的条件。

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医文化确实面临着消失的危险。近百年来,传统文化式微、科学主义扩张、西医冲击和中医教育西化等导致中医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生存危机。我个人认为危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窒息,技术萎缩。中医最具特色的生命观、方法论、思维方式,在目前的中医教育、科研和临床实践中得不到传承与发扬。审证求因、辨证论治这些中医的灵魂没有了,越来越多的中医院不姓“中”了,中医中药可有可无,“中医”二字成了装点门面的敲门砖。学术界热衷于以现代科技研究中医药,忽视了对中医经典着作、学术经验、单方秘方乃至中医思想的研究。中医院里除了中医、针灸、推拿等科目外,其他技术无人问津,中药有丸、散、膏、丹等几十种剂型,炮制方法也有几十种,现在临床中有效运用的却很少。二是阵地缩小,人才外流。几十年来,中医在医、教、研、药等方面都以西医的模式为标准,不是同一科学体系的标准,

必然对中医造成巨大的束缚,加之政策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中医阵地不断缩小。人才外流有两种情况,一是出国,一是流向西医。人才的流失和异化,学术的西化给中医敲响了警钟,保护、传承与振兴中医药形势迫在眉睫。

张宗明:中医学到底是不是科学,近百年来社会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取消中医”的说法一直没有消停过,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王旭东:在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中国的近百年时间内,中医便不断遭受劫难。上世纪初,国民党政府对中医所采取的取消主义,迫使这个存在了几千年的医学体系迅速被边缘化;上个世纪中后期,依靠行政力量推行的“中西医结合”策略,虽然部分恢复了中医的“合法性”地位,但其代价却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将中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肢解得面目全非;2006年,中医“存废”之争又起高潮,虽然政府出面支持中医,但“中医是否科学”的辩论却极大地混淆了民间的视听,加深了科学界乃至中医院校学生对该学科的怀疑。

中医近百年来不断遭遇诘难,并不是因为其无效或不科学,而是在于时代变革而导致的文化错位,话语体系不相容,现代人越来越无法解读中医。虽然取缔中医的观点过于霸道,但时代变迁所形成的文化阻隔,确实使越来越多的人无法领略中医的内涵。虽然中医的养生学说、气功、针灸疗法等在世界范围内渐渐得到多学科的研究,但是,包括中医界本身,对于创造出这些伟大成果的中国人的基质──独特的传统意识和文化观念、创造出优秀技术体系的思想内

涵,却未被赋予相应的重视。因此,应该理解这种现象背后的中医文化困境。

我一直认为,科学一旦成了霸权,将是人类的又一场灾难。目前这场灾难已经显现端倪,日本核泄漏、全球极端气候、能源危机、食品安全警报、突发性重大疾病等等,无一不因缘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类不能完全依赖现代科学,世界必须多元发展,而文化的多元,或许能提醒生存在地球上的人们,我们要为自己的世界多打开几扇窗口。

一门为现代人健康服务的学科,如果不能为现代人所理解,必然心存疑虑,心存疑虑就会渐渐失去信任,失去信任必将丧失凝聚力和亲和力。一个认同感、信任感、亲近感日渐消减的学科还能有生存的空间吗?多年来振兴中医的努力,在业界并没有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原因就在于现代思维方式挤占了中医的内核,现今的中医如同被抽取了灵魂的躯壳,丧失了认知方式、思维特点、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这些灵魂,貌似繁荣的中医药事业只是一些技术残片拼凑起来的空壳,实验室内验证性的研究其实是在解剖中医的尸体。邓铁涛等前辈发出了中医在他们那一辈就已经消亡了的悲叹,国家科学院院士一级的大科学家都无法认识中医合理的科学底蕴,警示着我们救赎这个学科的紧迫性。中医不缺技术、方法和药物,支撑中医、也是中医存在至今的根基是临床疗效,但是,没有灵魂的技术和方法,终究会失去生存的基础而被其他学科消化吸收,由此走向消亡。因此,拯救中医,当务之急是中医文化的保留和传承。我

认为,中医理论的现代解读和表述,是救赎、维系中医生命力的急需之策。

张宗明:在一般人看来,中医属于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是用来治病救人,促进健康的,应属于“科学”范畴。“中医研究院”更名为“中医科学院”旨在正名“中医是科学”。而中医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将中医作为“文化遗产”保护起来,似乎又将中医归属于“文化”范畴。目前,中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的项目全都是文化艺术类,中医作为申遗项目却是个例外。“科学”与“文化”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中医在“申遗”过程中,就有人根据中医是科学而不是文化反对中医“申遗”。那么,在您看来,中医究竟是科学还是文化呢?

王旭东:文化与科学尽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角度看,科学隶属于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来,科学从文化中分离出来,走上了独立发展之路,便出现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野。现在“科学”与“文化”之争,其实就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争论。“科学文化”追求客观性、普适性、一元性;“人文文化”体现价值性、地域性、多元性。当前,对于中医学科属性的认识,存在着“非此即彼”观点:中医要么是科学,要么就是文化。是科学就要根据科学规范去要求,是文化就要根据文化特点来发展。其实,中医产生于科学与文化没有分化的时代,其本身一个复杂的混合体,既有科学因素,也有人文属性。中医包含大量的科学成份,隐含着众多的科学事实;同时

也裹挟着不少人文内容,凝聚着中国传统人文智慧。简单将中医定位于“科学”,或定位于“文化”都是片面的。中医“申遗”目的就是能够从法律与制度层面上将中医先保护起来,保存起来,然后才能更好地去挖掘其科学元素,提炼其人文智慧,更好地服务于当代。

张宗明:您是全国政协委员,曾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作过题为“中医药文化遗产必须得到有效保护”的大会发言,在全国中医界引起了很大反映。您在提案中对于保护中医药文化遗产有提出了哪些具体建议?

王旭东:我的建议有四个方面。第一,将中医药学作为国家政治文化来对待。中医药是我国最具有原创性的学术体系,应该作为国家政治文化的典型来对待。西方发达国家对能够弘扬自己国家特性的文化事业,总是以政治的态度,用政治的立场加以推广,甚至作为保护国家利益的工具,制定有关战略来保护。在美国,即使是电影、游戏软件,只要能张扬所谓的美国精神,就能得到政治文化方面的保护。这种有利于国家利益就给予特殊保护的做法,同样可以作为保护我国中医药学的借鉴。第二,加强中医药特殊保护的法律建设。中医药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与西医有本质的区别,中西医药的法律保护制度也应该区别开来,只有建立中医药特殊法律保护制度,才能使中医药获得持续、健康与稳定发展。特殊法律保护的内容应包括: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中医师资格认定和执业要求、师徒传承制度、中医药标准、医疗纠纷等诸多内容。第三,中医教育要进行

伤筋动骨的改造。目前中医药教育存在的问题太多,已经受到无数专家学者的诟病。有关部门要切实采取措施,从本质上进行改革,再也不能培养那些不中不西,不会看病,甚至连中医思维方式都不具备的学士、硕士和博士了。第四,中医科研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中医现代化研究要彻底摆脱“唯科学化”的束缚,在发扬中医优秀思想,推广中医优秀技术上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保护中医的特色、优势,对中医体系进行正本清源的清理、继承式的研究要摆上重要位置。“名医工程”、“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之类的研究要纳入国家级的课题。要彻底杜绝中医科研中的虚假行为,使中医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此外,我还建议以确保疗效作为中医保护的基础,启动中医药特殊保护的国家工程。

张宗明:在中医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上,有人认为,保护中医文化就是要保持中医“原汁原味”,就是要培养“纯中医”,甚至可以让一部分中医不懂西医。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王旭东:在现代社会背景和医学条件下,一点西医不懂的中医是要误事的。作为一个医生,服务的是当代人,中医虽然是一个古老的医学体系,但看的都是现代人,治的都是现代病,既然是现代人,就必然具备现代科学知识;生的是现代病,就必然要会接受现代医学的检查和治疗。如果真有那么一些不懂西医的中医师,那么连和病人交流都无法进行,更别说看化验单、懂得西医病理和西药药理了。无法和患者交流,病人敢相信你吗?

其次,现代人只怕没有不进西医院的,西医的诊断和治疗用药对

病情影响很大,患者可不管你是中医还是西医,得病了就把你当成救命菩萨!特别是社区医生,平时都要独当一面,到时候来个“多囊卵巢综合征”,递上B超报告,你能跟人说中医古书上没有这个病,我治不了吗?

还有,中医也是要发展的,需要利用一切现代技术手段武装自己,无论针灸、推拿、B超、磁共振,都不外乎是个工具,就像一把锤子,工人能用,农民能用,知识分子也能用啊,不会运用现代手段和工具,中医还能有发展吗?

其实,现在中医教育出现的问题不在于学不学西医,而是中医体系本身的传承不是按照中医本身的学科规律进行,现行制度不允许中医学术发展。例如中医讲同病异治,同一个病、不同体质的人要用不同的方子,但医师考试的标准答案只能有一个方子。中医各科教学中不讲中医思想、中医方法,导致中医的价值观念、认知方式不断萎缩,这才是关键。

张宗明:在您看来,仅仅对中医药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不够的,这只是一个基础和前提,更重要的是传承与发展。毕竟中医存在与发展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必然带有历史局限性。您认为中医文化存在的不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王旭东:中医文化的内容并非完美无缺,随便时代的进步,古老的中医越来越给人们带来双重心理反应:封闭式的认识方式使中医师规行矩步,举止迂腐,语言晦涩;援物比类的圈子里获得狭窄的认识,导致思路单调,鄙视实验和分析研究的片面思维定势;异病同

治、同病异治的原则一方面体现了中医的精华,另一方面又使中医对真理追求停留在现有水平,阻碍了创新、汰旧的开拓性进步。

张宗明:针对以上您提到的中医文化存在的问题,您提出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王旭东:从宏观上说,问题的解决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运用现代语言和手段阐述中医,解释中医理论,使中医文化通俗化。加强中医师古代文化知识修养,尽可能多地掌握传统思维方式,使知识结构传统化;在不丧失中医精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按现代人的知识结构对中医体系进行学科分化,使中医文化现代化;尽可能地改变教学模式,如较早较多地接触临床,实行导师制等,以客观形象的方式缩短知识结构与中医文化距离。

在遵循中医学科规律的基础上,一定要从基础建设入手,目前中医学最薄弱的地方不是人员、医院、病床的数量,而是思想理论的消亡。由于历史的原因,现代人和古代人知识结构大相径庭,几乎无法理解古代理论,中医存在的理由基本依赖于临床,一旦那些硕果仅存的老中医去世,临床优势消失,中医消亡也就为时不远了。近年来在传承中医过程中提出的三大举措“跟名师,读名着,多临床”,确实是中医发展的必要方法,但是如何真正获取实效,却必须配合“基础建设”。

张宗明:您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对现代中医文献研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您曾提到,由于文化的阻隔影响了现代中医的传承。现代中医文献的研究是否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王旭东:中医理论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它集中体现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医理论的载体是中医文献。传统意义上的文献研究是传承中医文化,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比较完整地保留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现代人的知识结构与古代中医理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往往习惯以还原论理念来曲解、误解中医知识体系,使中医日益边缘化。近百年来,中医不断遭遇诘难,并不是因为其不科学或无效,更多的是现代人无法解读中医学术内涵,无法领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

现代中医研究,未能从本质上对中医理论进行现代解读与表述。而中医文献研究是解读古代信息的唯一途径。因此,中医文化核心的提炼与推衍应成为现代中医文献研究的功能拓展。为此,首先必须在思想上突破传统文献研究规范的束缚,要在传统文献研究以训诂、校勘、版本、目录、注释、翻译、集佚、考证等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在文献中提炼精神内核,破解古代密码,解构语言信息,揭示隐性真理,创建现代人能够接受的中医理论体系。中医文献研究的文化功能拓展对于中医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在理论上确立中医体系的现代价值,从本质上指引中医药发展方向,从教育上实现中医体系的传承。

张宗明:目前,国内中医文化研究的学者大多出自中医医史、文献、古文,中国哲学、科技哲学等学科,从学术内涵看,中医文化研究与中医文献研究有着比较多的交叉。有人提出中医文化研究已经从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一个独立学科;有人也认为

中医文化学科作为独立的学科还不成熟,但可以作为中医文献学科下的一个学术研究方向。您是如何看待中医文化学与中医文献学的关系?

王旭东:如果将中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那么中医文化学只能是这个学科的一个分支,它作为研究中医的理论基础、思想方法、环境背景,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但是,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学科门类,没有中医实用技术、临床实例的支持,它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中医文献研究,也是一门翻译、阐释、解读、提炼、推广中医知识的分支学科,属于中医基础研究的一部分。中医文献与中医文化,在学术基础、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结果、成果运用等方面,虽然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也有共同共通、互通互用的内容,但是二者还是有着本质区别。

用个通俗的比喻,中医学体系如同一棵大树,中医文献是这棵大树的根,是为大树“接地气,供养料”的;而中医文化,则是这棵大树周围的空气、水和土壤,是供养、滋润、养育、装扮这棵大树的。中医文献学研究的是怎样吸收和输送营养,中医文化学研究是环境、氛围和根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是两个学科,可以独立发展。但是,中医的情况比较特殊,这棵大树的根、茎、枝、叶、脉、花、果,每一个部分浸透了文化的汁液,文化已经渗入到中医的每一个细胞,离开中医本体来谈文化,终究虚泛和浮表,因此,我们还是提倡具有坚实中医功底的人来研究中医文化,而中医文献学专业的人具备这个条件,所以说两者又无法截然分开。况且,文

化的逻辑层面更高一层,中医文献也是被中医文化所覆盖的一个部分。

中医文献研究更高一层的目标,其实就是文化层面的内容,即对中医理论的现代表述和学科内涵进行研究,对中医理论进行创新性的重组,在保留中医认知方式、思维特点、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技术要素的前提下,用适应现代人知识结构、认知方式的语言解读中医,以提高中医的认知度,加强中医的认同感,揭示中医的思想底蕴,提取中医的文化素材,解决中医的发展盲点,补充中医的理论空白,寻求中医与现代科学对话的有效途径和平台。也就是说,将中医学的核心要素进行文化层面的分析、释义、援引、推衍、归纳、发散,实现文化体系下的整体运用。中医是完全不同于现代科学的知识系统、符码体系和阐释模式,如果能建立一个立足于中医内核、与现代科学能够进行良好的、对等的对话机制和理解机制的平台,就可以让人类世界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医、理解中医和正确地研究中医。这就是中医文献学为中医文化学所要做的工作,即:用文献学的资源、手段、方法,来实现中医文化的发展。

张宗明:当前中医文化一方面存在着需要有效保护与传承的问题,另一方面社会上的一些伪养生大师却打着弘扬中医文化大旗,严重误导了大众,损坏中医文化声誉。您也是中医养生专家,曾在电视媒体与全国各地宣传与推广中医养生文化。在您看来,这些伪养生大师能够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让科学的中医养

生思想、知识与方法进入千家万户?

王旭东:目前的中医文化以及中医普及活动,所做的都是非常浅层次的急功近利的工作,大多流于形式,没能涉及中医文化的本质。这么多年来的经济建设,把文化都快忘记光了。从高层领导到普通百姓,都认为养生就是怎么吃、怎么睡,电视台、报纸、杂志,根本不谈养生的理念和思想,光交给人怎么锻炼、怎么做菜、怎么拍拍打打,科学素养、健康原理之类最需要普及的知识基本没有涉及。而我们目前最缺的就是健康素养方面的内容,所以伪大师们凭借着一两个“绝招”就能忽悠千百万民众!由此可见中医文化普及的重要性。

伪大师泛滥,主要是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专家”错误理论,媒体的推波助澜,策划公司杀鸡取卵,民众健康素养率低,人们急功近利的心理等等原因所导致。如果不普及健康的养生知识,养生以经济指标为导向不改变,神医产生的土壤不消失,即使一个“张悟本”倒下,“李悟本、赵悟本”还会源源不断地诞生、成长、壮大、倒台……。所以政府部门和权威机构、专家应站出来“正本清源”,通过准入机制、事前审查机制、事后监管机制、合作机制的建立,来满足群众对养生保健的诉求,中医专家和中医文化工作者有责任与义务宣传中医养生文化,让权威、真正的养生专家占领科普市场,让民众真正了解与接受中医文化的精神、思想与方法,这些伪中医们就不会有市场。

不仅仅那些伪大师,就连真正公认的名医,如果缺失了文化的视野和科学的精神,也同样会胡说八道,误导民众。例如,某些知名专

家大肆宣称“亚健康是伪概念”,理由是世界卫生组织没有说过。对于这样一个深入人心的医学概念,仅凭世界卫生组织没有发布过就给带上“伪科学”的帽子,真是可笑的很。亚健康,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世界卫生组织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但是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会公布患病人数,也公布过“健康人群只占总人口的15—20%”这样的数据,那么,健康和疾病患者之间的人算什么?中国人在九十年代初,在外国科学家“灰色状态”、“第三状态”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亚健康状态”的概念,并且召开了国际会议,受到了学术界广泛认可,有什么不对吗?还有,某病理学家在电视台宣扬:“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脱出、脂肪肝等都不是病”,更是颠覆一般常识,给混乱不已的健康科普添了不少乱!他的依据,就是在病理显微镜下查不出病理表现!真是荒唐得可以,这么个高级专家,居然不知道疾病的基本知识:有的疾病有病理变化,很多疾病则是功能障碍!如果按照他的逻辑,精神病、老年病、心理病都是应该排除在疾病谱之外的!

张宗明:中医文化的传承除了向民众传播中医知识、思想与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在中医大学生中加强中医文化教育,让中医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认同中医,热爱中医,从业后更好地运用中医思维来为患者服务。您这几年来一直在大学里开设中医文化导读课程,您认为如何通过中医文化教育来解决中医大学生的认同感,增强他们对中医的信心与信念?

王旭东:中医的本质是什么?中医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最关键

的在于它的价值取向、认知方式和思维特点。在价值观上强调整体的价值,在认知方式上注重事实的认定而不注重本原的识别,在思维上采用辩证逻辑为主的直觉式思维。这就注定中医是用另一双眼睛在看世界,是在以整体的人为起点、以宇宙为终点的大环境中得出的以现象为目标的综合概念体系,而现代科学则是“分科之学”,越分越细,越细越好,直至分子、粒子等本原为目标的物质分解体系。过去几十年,中医的很多科学研究背离了中医自己的思想方法,用现代科学的分解方法去寻找、解释、印证中医的方法论概念,将活体才能呈现的现象放在显微镜下找“物质本原”,结果必然是南辕北辙,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但是,目前中医教育要想解决中医学子们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问题,确实存在着非常大的困难,因为现代人的知识结构、文化氛围不同了,他们没有学习中医所必须的文化土壤。自小学习数理化,思维方式乃至人格都已经基本固化,要想转换或者兼容,那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我们要做的工作非常多,研究中医文化的本质,研究中医教育的本质和特殊方法,归纳中医核心价值的普世价值,还原中医知识结构体系,临床思维训练,等等。

不过,我对于中医教育的问题抱着非常不乐观的态度,这不是有没有中医教育学家的问题,而是从政府高层领导,到高校科研单位决策层,再到大多数专家学者,他们的思维模式都已经“现代化、科学化”了,加上我国教育系统的行政化,要想走出目前中医教育的误区,估计在三五十年以内都没有可能。我认为,目前除了不断呼

吁、宣扬上述思想之外,我们能做到的,也是能够产生效果的工作,就是尽量保护、传承中医的精髓,即便这些成为“标本”,也是为中医所作的功德无量的大事,因为世界文化发展也将是螺旋式的,将来“唯科学世界”出现重大问题,转而探索解决方法时,我们保护下来的这些遗产,必将再度振兴。

张宗明:近些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中医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与使用中医。从目前来看,西方人掌握与运用的更多的是中医针灸、推拿等技术,他们对中医理论,特别是中医文化往往是一知半解,或者是一无所知。您在欧洲行医多年,也曾主编出版了全国第一部对外《中医文化导读》教材。您认为西方人对中医的主流态度是什么?是否也要给西方学习中医的人补上中医文

化这一课?

王旭东:西方人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特点:好奇。他们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建立在好奇之上的包容精神,不像我们中国人在长期的意识形态熏陶下形成的“非此即彼”、“非敌即友”这样的两级思维。总体上来说,他们对中医的态度没有主观上的,先入为主的“好”或“恶”——你只要能治好他们的病,他们就崇拜你,敬仰你,研究你。反倒是我们自己的思想狭隘了,教给老外的都是些针灸、推拿类的实用技术,导致外国人长期以来以为中医只有这些江湖郎中手里谋生的“技艺”。当我在欧美国家传播中医临床技术的同时也宣扬中医文化、中医价值观的时候,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来中医是具有深邃思想的学术体系!记得在一场关于恶性肿瘤高端讲座上,我和欧洲

肿瘤专家同台演讲,我将西方医学治疗肿瘤采用“无癌化”治疗好比是致力于铲除杂草,中医不仅注重铲除杂草,更注重改善土壤环境(治病求本、扶正祛邪),如果将铲除杂草和改善土壤结合起来,将是治疗肿瘤的最优方案……西方人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张宗明:您曾提出过,在振兴中医、发展中医的今天,在中医体系的研究工作中,研究如何改变中医文化的内容来提高现代人对中医的认识水平,其意义不亚于研究中医是如何认识疾病及进行治疗的。在您看来,中医文化研究与中医科学研究意义同等重要。最后,能否请您就此谈谈您对中医文化发展的展望?

王旭东:中医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医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文化也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过去几十年间我们过于注重发展经济,忘记了文化,导致当今的不良后果,这也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由来。中医文化发展,短期内的重点,是要让国人重新认识中医文化的本质和内涵,看到中医核心价值体系所包括的内容,这个工作的主体还是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就长期目标来看,中医文化发展的重点应该是文化元素的凝练和重组,一方面要以中医文化的元素改变医学的本质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要用这些元素去构建新的医学文化体系,将中医文化的精神注入未来的医学理念和医学方法之中。将来,我们可以不用“阴阳五行”之类的名词,但是,中医文化遗产中优秀的思想、方法、价值,一定要成为我们思维方式中灵动的翅膀,成为引导医学航船前进的罗盘,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又一扇窗口。

浅析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与管保护

浅析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与管保护 我国的世界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伴随着遗产开发与遗产旅游的升温,遗产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压力、高损耗和高破坏的威胁。如何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切实加强遗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已成为当前遗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世界遗产;开发利用;资源破坏;遗产保护;遗产管理 针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了第十七届会议,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希望通过采用公约形式的新规定,为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使这些全人类的世界遗产得以留存。该公约自1975年12月17日生效以来,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任务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中国也不例外,自1985年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对遗产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遗产保护的意识日益觉醒,遗产保护及抢救工作开始启动并逐步深入。 一、我国世界遗产资源的分布 我国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进展却很快,截止到2006年底已有33项文化与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3项,自然遗产5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遗产l项。另外,还有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等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遗产数目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居世界第三位。此外还有近百个项目正在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资源的分布涉及我国的22个省市,东部地区的北京、天津、辽宁、吉林、河北、天津、江苏、山东、福建等地分布有12项世界遗产;中部地区的安徽、山西、河南、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分布有9项世界遗产;西部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云南、四川、重庆、西藏等地有11项世界遗产;此外澳门有1项世界遗产。从世界遗产资源在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教学提纲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内容摘要: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世界遗产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它们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源。随着世界经济与科学文化的发展,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旅游的项目开发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文化遗产旅游的合理开发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如何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促进遗产地经济的繁荣和历史文化的继承发展,寻求适宜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已经成为当代学者面临的重大问题。遗产保护和发展旅游之间存在怎样的一种关系,在现实中如何协调处理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二者能否达成双赢的局面,如何有效合理的开展文化遗产旅游等问题一直是当今学者普遍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意义 文化遗产保护及其旅游发展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欧美国家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文化遗产旅游的适度开发是解决文化遗产保护的诸多问题和旅游发展所需要资源要素的有效方法。但是也应该看到,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多种因素,需要对其构成的社会综合开发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审视,而我国尚未构建一套完善的文化遗产的管理和开发体系,在理论研究上多是一些一般的分析和说明,往往限于一般原则和策略的罗列,也没有针对文化遗产旅游的系统分析。我国文化遗产的延续、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旅游学者对文化遗产旅游的关注与重视,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也将拥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文化遗产的灵魂是它的原生性和真实性。文化遗产的根本特点是它的不可再生性,一旦失去就是永远失去。任何复制品都不具备原来的价值。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原真性 原真性又可译为原生性、真实性,主要有原始的、原创的、非复制的、非仿造的等方面的意思。保护各种形式和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要基于遗产的价值,而人们认识这些价值的能力相当一部分要依赖与这些价值有关的信息源的可信性和真实性,因此就有原真性的要求。信息源各方面包括形式与设计、材料与物质、使用与功能、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以及其他内在的、外部的因素,用这些信息源来检验文化遗产在科学、历史、艺术及社会等方面的详尽状况。 2 完整性 完整性保护原则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范围的完整,文化遗产自身是一个整体,又和周围的环境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少了任何一部分都会有损其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保护文化遗产本身,又要保护其依存环境,不能只关注单个的“点”而形成“孤岛”现象。比如我们的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山水文化的浓缩,自然人文交相辉映,管理中要保护这种天人合一的融洽和山水风貌的完整。完整性原则的另一层面是文化意义上的完整,文化遗产的关联性要求我们不能只保护物质的实体,还要关注相关联的历史文化。比如北京故宫,以其空间组合布局、造型艺术、使用功能等诸方面的融合、和谐、秩序,渲染了当时皇权至上的伦理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受许多条件因素影响,我国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出一条保护和传承这种鲜活的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我国有着曾经灿烂多彩的文化发展历史,五千年漫长时间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厚重、种类繁多、各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非文化物质遗产——口技、说书、京剧、庙会……数也数不清。这些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1、定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范围 ①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②传统表演艺术。 ③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⑤传统手工艺技能。 ⑥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堪忧

浅析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浅析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的国粹在近代受尽了摧残,在当前世界回归自然的大趋势下,天然药物风靡全球的时代,中医药的发展有了一个极好的机遇,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资助中医药的发展,但由于中医药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医学,与现代西医学的思维方式、理论等有很大的区别,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所以,保护、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不得不成为所有中医学子在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如何有效地保护、继承中医药文化和发展创新是当前摆在所有中医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1.加大保护中医药传统文化,将其列入重点保护范畴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是少之又少,特别是在群众圈里面。这也许与他被重视的程度多少有些关系,认为应该是时候将其列入保护范畴。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传统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2.建立中医研究机构与学术机构,积极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 积极建立于继承中医药文化有关的学术组织,建立中医中药联合会,组织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 首先,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不仅有其自身的医学因素,更重要的是需要有适合的文化氛围。另外,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有别于西医的一整套医学理念。要善于吸纳、学习与交流,才能在不断的丰富、充实与完善中实现新的突破,并保持永恒的生命力与魄力。 3.加强相关学科联合攻击

中医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意义重要和深远,是一项巨大浩繁的工程。因为它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是含有许多人文科学内容的自然科学。它不仅包括了中医药各科知识,而且还涉及哲学、史学、人类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各门学科。联合不同学科对中医药进行研究。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突出重点和主攻方向,有计划的开展所涉及的内容与相关学科联合攻击是继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有效措施。 4.普及中医药传统文化,使其得到良好的继承与发展 我们中医的教育应该具有长远的眼光和魄力,要让中医药文化从孩子时期就得到充分的重视,培养兴趣。喜欢是关键,我们可以将中医的发展史、历史上对中医药发展有过重大贡献的人物、中医的治病理念、等理念写成通俗易懂、活泼生动的小文章放进中小学生的课本里,甚至可以选一些医古文里的优秀篇章作为学古文的教材。经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我相信祖先创造出的中医药灿烂文化,是可以得到尊重、爱惜、并且发扬光大。 5.中医药发展要走自己的路 中医是复杂性科学,中医的科学性是复杂系统的范畴。它的理论体系经历了几千年的验证。 自古以来医药就不分家,悬壶济世就指此而言。因为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的,离开中医理论指导,那就不是中药了。例如,我们每天吃的各种动植物也被收进了《本草纲目》。如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甘麦大枣汤”虽然是我们吃的食品,但它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来治疗某一症候,那就是中药了。现行政策强迫中医中药“离婚”,研究医的不重视药,研究药的不重视医;中医中药分家管理就脱离了中医药的理论和经验。例如,安宫牛黄丸中有朱砂,而朱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 开发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世界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中国作为文化古国,到目前中国已有48处文化古迹、历史名城和自然景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中国珍贵的文化财富。就目前来说,一些文化遗产是及其脆弱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浪潮中,我国一些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当前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现状及原因保护与开发开发转变 为了使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72年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公约》。 中国于1985年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并于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后来居上,自1987年至2015年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48。名列第二,仅在意大利之后。 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结晶,它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重要过程,具体有历史的、社会的、科技的、经济的和审美的价值,是我们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纵观中国所有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它们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特色,几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其价值如此丰富,如何对待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方面,为了最大发挥文化遗产的价值,对文化遗产进行推广与开发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可以促使人民去了解我们身边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也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

浅谈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浅谈“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刘建华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入现代社会,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游牧)文明逐渐削弱,民众生活方式嬗变,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失却了生存的土壤。一些有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随着传承人逝去而消亡。面对非物质遗产逐渐消失的现状,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谈几点看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娱乐需求的器具、产品越来越丰富,一些传统的文化形式正在被替代,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同样受到很大威胁,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为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建设,我国政府于2004年8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我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使我国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并出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国迅速地开展起来。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把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类,要求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抢救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保护。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国得以全面铺开,同时借鉴了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验和做法,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性,以及在类别、内容及其生存环境的不同,因而采取的保护措施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切实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和措施,建立科学、灵活、高效的保护工作机制。到了2006年我国确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和“文化遗产标志”及“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的诞生,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及特点

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复习课程

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 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王旭东教授 王旭东,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医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申遗专家。主编出版《中医美学》、《医史与文明》、《中医文化导读》、《中医养生康复学》等著作与教材。在中医养生康复、中医文献、中医文化等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张宗明:近些年来,随着“文化遗产热”的兴起,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究竟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为何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问题不仅大众对此 不明,就是中医界对此也是褒贬不一。您是中医申遗专家,

能否请您谈谈这个问题? 王旭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其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进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从这一定义中不难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保护文化多样性,留住更多随时代变迁而容易湮没的文化记忆,成为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共识。 我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4年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1年、2003年,我国的昆曲和古琴相继入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目录。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正如陈至立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和确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调查研究

关于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调查研究 ——以浙江省萧山区坎山镇为例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前言 (2) 一实践的地点及其背景 (3) 二坎山镇的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列 (3) (一)萧山花边 (3) (二)坎山“祭星乞巧”文化节 (3) (三)民间物质遗产 (4) 1.千年地藏寺 (4) 2.接龙禅寺 (4) 三.坎山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问题指出) (4) (一)在住居民对当地文化的了解 (4) (二)政府的保护力度 (6)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困难 (6) (四)民间基层的保护意识匮乏 (6) 四探讨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6) 结束语 (7)

【摘要】中国的民间文化遗产遍布在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而散落于各个角落灿烂的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悠悠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见证。本文以浙江省坎山镇的民间文化遗产为例,从新时代的背景环境下,新时代的民生现状层面上,展开调查,汇集民意和数据的整理分析,着重探讨了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探索中国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前景,为中华民族其他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给予适当的借鉴和参考并且希望民间文化遗产能够长存而非淹没于新时代的文化潮流中。 【关键词】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观念;措施 前言 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杂技、民间戏曲、民间美术和民间书法等。民间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下,对了解文化国情、民情,促进文化创造,增强国家文化实力、建设国家文化主权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引起国内上下一片哗然。诚然,在中国工业化产业迅速发展,经济迅速飞涨的时代,相反,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却频遭冷落。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导致新一代年轻人大多只“食用”快餐文化,因此,本文将广泛调查民意,收集民众心中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见,深入分析数据。 如何唤起民众对祖先创造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行重新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如何进一步创新文化,使之与现代化社会产业接轨,与当代人的生活接洽,正是本文探索的目的。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一、内容 二、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发展现状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中国文化遗产日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国家文物局2005年8月16日正式宣布采用金沙“太 阳神鸟”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中英文文字采用“中国文化遗产”, “China Cultural Heritage”。 中国文化遗产歌曲《寻找与守望》 《通知》说,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类和非物质类。物质类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区、名村镇。非物质类包括:口头传统、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等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空间。政府希望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使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面加强。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全国“文化遗产日”并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选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而是确定在没有任何特殊意义的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这样做旨在使这个“文化遗产日”具有更为广泛的代表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2010年10月在济南举办。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2012年9月在山东枣庄举办。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2014年10月10日至13日在济南举办。以“非遗: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主题

牡丹江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

牡丹江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 牡丹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红色文化遗产是一类特殊的文化遗产,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是无比珍贵的财富,具有独特的特征和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作为东北抗联地区主要城市之一的牡丹江市拥有大量的红色文化遗产,但是在保护与开发工作方面,由于保护手段及资金的限制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加强牡丹江市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对红色旅游的可持 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红色文化遗产;牡丹江;开发与保护 一、牡丹江市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 在发展红色旅游的五年规划“121”工程中首次提出了红色文化遗产概念并指出要建立“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红色文化遗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红色文化遗产是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解放前夕28年的历史阶段内,包括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革命时期存在、产生和创造的在历史、艺术、社会学等方面有着重大革命纪念意义和纪念价值的建筑物、遗迹,或者一些工艺品、文献等实物和人类精神文化产品及其所承载、体现的革命历史、事迹、精神。”【1】 本文从狭义的概念上对牡丹江红色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探讨。牡丹江市红色文化遗产分为物质红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红色文化遗产两类。其中,物质红色文化遗产主要包括革命遗址旧址、烈士陵园、纪念碑、纪念馆、要塞遗址等,如:绥芬河铁路大白楼―中共六大代表秘密过境居住地旧址、杨子荣烈士陵园、牡丹江爱国自卫战争殉难烈士纪念碑、马骏纪念馆、东宁要塞群等;非物质红色文化遗产指这些遗址遗迹及纪念设施所承载的革命事迹、精神和一些反映它们的文学作品、歌曲、戏

曲等。如;反映剿匪英雄杨子荣的一本书《林海雪原》、一部戏或电影《智取威虎山》。 目前黑龙江省具有革命遗址924处,其中牡丹江市224处,占全省革命遗址总数的24.24%,居于首位。牡丹江市主要革命遗址分布情况:市区有孟泾清烈士纪念碑、牡丹江市革命烈士陵园、“八女投江”雕塑、中共吉东局第二、三、四次工作会议遗址等18处;绥芬河市有绥芬河站―绥芬河站党支部旧址、铁路工团活动旧址、李春荣故居等15处;海林市有杨子荣烈士陵园、海林威虎山剿匪纪念地、东北抗日联军柴河东山密营遗址群等15处;东宁县有中共东宁党组织早期活动地、沙河子烈士陵园、三岔口地下交通站遗址等13处;宁安市有张闻天工作室、石门子站斗遗址、陈翰章牺牲地等26处;穆棱市有中共穆棱县诞生地遗址、绥东军分区司令部遗址等16处;林口县有八女英雄杨贵珍故乡 纪念碑、大盘道伏击战遗址等12处。牡丹江市革命遗址224处中,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2处,省级5处,市级5处,县级14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2处,省级4处,县级14处。 另外,目前牡丹江市革命遗址保存状况为:保存好的18处,保存较好的58处,一般的76?,较差的28处,差的22处,消失的22处。我们看可以看出牡丹江市革命遗址从一 般到较差再到差,最后到消失的红色文化遗产共有148处,占全市革命遗址总数的66%以上。建国以来,随着社会发展,一批革命遗址在城区规划改造中被拆除,而未拆除的遗址中也有大部分处于危房状态,如不抓紧维修加固,将会造成一大批革命遗址消失。因此,加强对牡丹江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严峻,刻不容缓。 二、牡丹江市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1.保护力度不够,开发不平衡。全市的红色文化遗产缺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闫星宇201301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世代相传、反映群众生产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的民族民间文化。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根据上述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a.口头传统和表述; b.表演艺术; 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国有着曾经灿烂多彩的文化发展历史,五千年漫长时间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厚重、种类繁多、各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非文化物质遗产——口技、说书、京剧、庙会……数也数不清。这些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保护文化多样性、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由于我国自近代以来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且被掩盖于众多商业的、流行的文化之下,使我们感觉到陌生而且模糊。作为未来文化继承者的现代青少年却在追逐着社会上的所谓流行文化,却对我们自古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不屑一顾,造成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由于没有传承者而消失与历史长河之中;再加上外来文化的入侵,使得这样的局面更加严重。总的来说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态的改变造成人们对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重视(实际上即使是传统物质文化遗产也不受重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我国的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停滞不前,远远落后与西方国家。在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国门、入侵国家的同时,也强制性的改变着国人的文化思想,在经过开始的茫然,而后的转变到最后的接受与学习,人们的思想在一步步的被改变着。这虽然促使中国的

浅谈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

浅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寸带兴 保山学院中文系09级文秘班(090120124)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我们不仅要继承好,而且要保护好。鉴于现今人们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就世界文化遗产的参评标准及定义、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存在的矛盾,解决的办法等几个问题对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谈几点认识。 参考文献:【1】王晓玲: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开发之间的关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4月 【2】路君:岂能让文化遗产成快餐—破解文化遗产管理与经营的难题 【3】单霁翔: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思考(上)北京规划建设68、69. 【4】单霁翔: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思考(下)北京规划建设107、108. 【5】马自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M】中国文化遗产.2005:第六期.6 中文摘要: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我们不仅要继承好,而且要保护好。鉴于现今人们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就世界文化遗产的含义、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存在的矛盾,解决的办法等几个问题对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谈几点认识。 主题词: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保护 遗产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包括积极遗产和消极遗产。积极遗产指死者生前个人享有的财物和可以继承的其他合法权益,如债权和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益等。消极遗产指死者生前所欠的个人债务。世界文化遗产则指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的缔约国,由缔约国申报,经世界遗产中心组织权威专家考察、评估.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初步审议,最后经公约缔约国大会投票通过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称为世界文化遗产。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参评标准及各种遗产的定义 世界文化遗产的参评,首先必须具备两个前提:①真实性(最基本的前提)②保护管理(由相关管理机构,制定法律规章还有经费)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和文化景观。世界遗产具有明确的定义和供会员国提名及遗产委员会审批遵循的标准。 1.文化遗产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创新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创新 【摘要】中医药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当下仍有举足轻重的医学地位,其临床较高的实用性建立在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础上。本文将围绕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概念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方式,主要包括明确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公共产品界定、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在现代服务中的优势以及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与现代发展相互结合。其次,拓展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创新模式,内容包括建立中医药健康社区、保证公民主体性、提升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以及提高非政府部门的主动参与性四方面内容。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创新 伴随社会的进步,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与其他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相互融合,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形成了我国医疗界独具一格的意识形态与生命观。保证当下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扬,就要求我们孜孜不懈、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对传统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方式进行创新,这才是中医药发展的木本水源。 1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 我国的中医药文化起源于农耕文明,经历数千年的岁月

积淀不断传承并积极吸收融合外来文化与知识,将道家、儒家等各个领域的思想融会贯通,在丰富的临床实践基础上不断升华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最终形成自身独特的自然观、生活观与健康观。我国中药局颁布的《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明确提出: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调和致与中天人合一等方面,其整体观可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概括[1]。创新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的过程中的必要条件。总的来说,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就是中医药工作者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将有价值的实践结果进行传播的 过程。不难看出,实践中的论证、启发与完善赋予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新的活力。中医药文化贯通古今,其核心价值包括医疗中的辨证论治、整体施治以及人文上的仁心仁术、悬壶济世等,育人以情,授之以渔,培养了古往今来中医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 2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方式 2.1 明确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公共产品界定 随着时代发展,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公共产品界定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始终将提供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作为主要内容,并补充了市场的配置。例如,中医院以及中医卫生社区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都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在公众使用与分享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的公共产品作用界限进行明确规定。传统公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学院:林学院班级:12旅游管理3班学号:201231060326 姓名:叶燕 前言:简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探讨保护与开发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出现的问题,从中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与对策。 摘要: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它既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近年来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的人往往看到遗产不同的价值,而人们更加关注于遗产的经济价值与经济效益,更加倾向于将文化遗产看作一种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资源,这就必然会对文化遗产造成不同程度上的损害,这也带来了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问题。这也成为了人们发展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措施与对策 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盘古、上帝、女娲等神话时代算起约有50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42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从中国第一次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的秦朝开始算起约有2200年。中国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持续时间较长的朝代有夏、商、周、汉、唐、宋、元、明、清等。中原王朝历史上不断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征战,众多民族融和而成为中华民族。而由中国历史长河衍生出来的中华文化,不仅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而且从中涌现了不少世界文化遗产。 为了使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72年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公约》。中国1985年正式加入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该公约现有175个缔约国,已有730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自1987年故宫、长城等第一批世界遗产入选以来,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现已拥有43处世界遗产,其中包括30处世界文化遗产、9处世界自然遗产、4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此外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首都北京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f1886117.html,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崔北军 来源:《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04期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由于受到现代化进程的影响,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状况不容乐观,存在传承困难、后继乏人、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缺乏等问题。为保护、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借鉴其他地区保护、传承经验,着力在科学认定、分类保护、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完善保护体系和传承机制等方面加大保护与传承力度。 〔关键词〕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7 ; ;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5)04-0105-05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各种口头表述、传统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庆典、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和文化创造形式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等〔1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延续、当代文化的创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蚌埠市在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城市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市、重返全省第一方阵过程中亟需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和实践难题。 一、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一)拥有众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蚌埠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结合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鲜明的淮河文化特征,如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等,体现了蚌埠文化南北融合的特点,也正是蚌埠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1体现了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的基本情况。 表1 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 《蚌埠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是蚌埠市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首次大规模调查的研究成果,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存量、分布情况、存在环境和保护现状。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呈现出以下四个特征:一是数量多。这次普查登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597项,其中蚌埠卷(包含固镇县)116项,怀远卷279项,五河卷202项,最终形成了约70万字的《蚌埠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三卷本。二是种类全。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涉及15类,涵盖了除“民族语言”类别

浅析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浅析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医药就是我国的国粹,就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就是我们的国粹在近代受尽了摧残,在当前世界回归自然的大趋势下,天然药物风靡全球的时代,中医药的发展有了一个极好的机遇,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资助中医药的发展,但由于中医药就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医学,与现代西医学的思维方式、理论等有很大的区别,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困难。所以,保护、继承与发展中医药不得不成为所有中医学子在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如何有效地保护、继承中医药文化与发展创新就是当前摆在所有中医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1、加大保护中医药传统文化,将其列入重点保护范畴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就是少之又少,特别就是在群众圈里面。这也许与她被重视的程度多少有些关系,认为应该就是时候将其列入保护范畴。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传统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2、建立中医研究机构与学术机构,积极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 积极建立于继承中医药文化有关的学术组织,建立中医中药联合会,组织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 首先,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不仅有其自身的医学因素,更重要的就是需要有适合的文化氛围。另外,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有别于西医的一整套医学理念。要善于吸纳、学习与交流,才能在不断的丰富、充实与完善中实现新的突破,并保持永恒的生命力与魄力。 3、加强相关学科联合攻击

中医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意义重要与深远,就是一项巨大浩繁的工程。因为它不就是一门单一的学科,就是含有许多人文科学内容的自然科学。它不仅包括了中医药各科知识,而且还涉及哲学、史学、人类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各门学科。联合不同学科对中医药进行研究。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突出重点与主攻方向,有计划的开展所涉及的内容与相关学科联合攻击就是继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有效措施。 4、普及中医药传统文化,使其得到良好的继承与发展 我们中医的教育应该具有长远的眼光与魄力,要让中医药文化从孩子时期就得到充分的重视,培养兴趣。喜欢就是关键,我们可以将中医的发展史、历史上对中医药发展有过重大贡献的人物、中医的治病理念、等理念写成通俗易懂、活泼生动的小文章放进中小学生的课本里,甚至可以选一些医古文里的优秀篇章作为学古文的教材。经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我相信祖先创造出的中医药灿烂文化,就是可以得到尊重、爱惜、并且发扬光大。 5、中医药发展要走自己的路 中医就是复杂性科学,中医的科学性就是复杂系统的范畴。它的理论体系经历了几千年的验证。 自古以来医药就不分家,悬壶济世就指此而言。因为中药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的,离开中医理论指导,那就不就是中药了。例如,我们每天吃的各种动植物也被收进了《本草纲目》。如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甘麦大枣汤”虽然就是我们吃的食品,但它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来治疗某一症候,那就就是中药了。现行政策强迫中医中药“离婚”,研究医的不重视药,研究药的不重视医;中医中药分家管理就脱离了中医药的理论与经验。例如,安宫牛黄丸中有朱砂,而朱砂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良渚文化为例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良渚文化为例 发表时间:2018-04-12T11:53:23.403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作者:崔浩轩[导读] 自联合国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申报“非遗”热潮,我国政府、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予以了高度重视 崔浩轩文登新一中 264400 摘要 自联合国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申报“非遗”热潮,我国政府、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予以了高度重视,相关的科研工作逐年增加。贵州苗族良渚文化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形成鲜明的旅游品牌、开发力度不够,存在着旅游开发不成规模等问题,这导致贵州苗族良渚文化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传播和发展,本文以贵州苗族良渚文化为例,对贵州苗族良渚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贵州苗族良渚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放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苗族良渚文化;资源开发;保护 1.良渚文化概述 良渚文化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距今5300-4500年左右。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实际上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一带山脉连绵,因而虽然形成的历史悠久,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能够较好地保存。武陵地区是中国的文化的重要汇聚处,也是我国的“民族文化走廊”。 2良渚文化保护意义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之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重要组成部分又难以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前提和基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刻不容缓。 3良渚文化的保护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经济建设不断得到发展,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然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虽然已经有人注意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操作上却显得不容乐观。在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传统文化逐渐消失,良渚文化也处于被人们逐渐遗忘的状态。因而,良渚文化遗产应该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4良渚文化的保护措施与建议 4.1 保护与开发的原则 4.1.1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政府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可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价值,创造经济利益。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原则的指导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不到位,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不到位的原因并探析其对策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4.1.2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的建设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把程序正当原则作为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之一进行了明确规定。依法行政,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靠程序来维护和保障行政公正。因为在行政执法的实践中,行政相对人的地位与行政执法主体比较,处于弱势和实际上的不平等地位,一旦行政执法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时,有些权利就很难恢复原状,即使可以得到救济也多为事后救济。 5结论 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呼声中,我们不仅要“传承”,更要“发扬”和“创新”,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唯有民族的才能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要在历史的长河、民间艺术的江海中“捕捞”那些珍贵的文化资源。那是我们创作的源泉,中国的传统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传承”与“创新”两股力量的冲击下,被注入新鲜的血液,继续活跃在历史舞台。 参考文献 [1] 刘琼.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 刘正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 苏琨.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研究[D]. 西北大学 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