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栽培技术

芦笋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选用抗(耐)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杂交一代种子或组培苗。种子纯度≥95%,净度≥97%,发芽率≥80%,水分≤8%。

二、育苗

1、种子处理。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消毒2小时。种子冲洗后在25~28℃水中浸泡36小时,中途冲洗1~2次,同时换水。

2、催芽。种子吸胀后于25~28℃条件下保湿催芽,每天用清水洗1~2次。种子20%~30%露白后即可播种。

3、育苗方式。用养分钵育苗。养分土一般用过筛非种植芦笋的客土和腐熟有机肥配制而成,客土和腐熟堆肥或厩肥的比例为3:1(以体积计)。养分钵要求高7~10厘米,上口径7~10厘米。

4、播种。播种头天将养分钵浇足底水,播种时先在养分钵中间扎一个小孔,再将单粒已萌动种子播入小孔,随即盖上养分土,厚度为1.5~2厘米。

5、苗期管理。播种后要充分浇水,苗期土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60%~70%。出苗后可适量施用速效氮肥提苗,防止烧苗。应勤拔除养分钵内杂草,留意防治病虫害。

三、开种植沟

开沟前种植地应深耕整平。按行距开40厘米宽、40厘米深种植沟。种植沟宜南北向开挖,挖沟时上、下层泥土应分开,回填时将上层熟土与基肥分层填入种植沟。种植沟整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小拱形,移栽前浇水沉实,以备定植。多雨地区应以起垄为主,大田四周开50米深围沟,防止汛期田间积水,干旱地区可实行保墒措施。

四、移栽

1、移栽时间。一般播种后60~80天,当养分钵内实生苗或组培苗

长至3~5支地上茎、5~8根贮藏根时带养分土移栽。可早春播种,晚春移栽,也可秋季播种,春季移栽。

2、种植密度。绿芦笋行距130~140厘米或宽窄行种植(宽行140~150厘米、窄行50~60厘米),株距25~30厘米;白芦笋行距170~180厘米、株距25~30厘米。绿芦笋每亩用苗1500~2500株,白芦笋每亩用苗1200~1500株。

3、移栽方法。移栽前将苗按大小分级,壮苗和弱苗分开带土移栽。依据当地实际状况,栽植深度宜5~15厘米,移栽后浇水沉实沟面。

五、田间管理

1、留母茎。依据不同采收方式、笋龄、时期和根盘大小适量留母茎,一般每株留母茎3~5支。留母茎采笋时,田间可插木桩并用绳子将植株固定或适时打顶,以防倒伏。

2、培垄。采收白笋时春季嫩茎长出地面前视土温状况分次培土。土垄应上窄下宽,上宽30~45厘米,下宽45~60厘米,高度25~30厘米。

3、中耕除草。结合追肥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时应避开伤及地下嫩茎和根系,适量覆土。

4、整枝清园。留母茎前、采笋期间及冬季地上部枯萎后应准时将病枯枝及残茬拔除,并带离芦笋地集中烧毁。

5、水分管理。浇水应依据作物生育期、降雨、土质、地下水位、空气和土壤湿度状况而定。

(1)幼苗期。移栽后准时浇水。幼苗期根浅,需水量小,浇水应遵循“少浇勤浇”的原则。土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60%左右。

(2)采笋期。留母茎时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50%左右。留母茎采笋时土壤相对湿度宜在70%左右。采收白芦笋或留母茎前采收绿芦笋时,土壤相对湿度宜在60%左右。

(3)休眠期。植株休眠前浇一次透水,北方应培土高10厘米、宽30厘米,南方应防止田间积水。

6、施肥。每亩在种植沟内施无害化达标腐熟农家肥3000~5000公斤和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左右作基肥。追肥依据土壤肥力、生育时期和生长状况而定,苗期留意平衡施肥,采笋期不应使用速效氮肥。每年冬季采笋结束后,应准时追施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

公斤和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左右。

六、病虫害防治

(一)主要病害防治

1、茎枯病。防治宜在母茎新枝绽开前开头,每隔3~7天施用40%

多菌灵超微粉500~6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0.4%波尔多液(0.2公斤硫酸铜+0.2公斤生石灰+50公斤水)喷雾或涂抹母茎防治。

2、褐斑病的防治可参照茎枯病的防治方法。

3、枯萎病。可在发病初期用40%多菌灵超微粉500~600倍,喷雾或灌根防治。

(二)主要虫害防治

1、斜纹夜蛾。在初孵幼虫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3000~4000倍液防治。

2、地老虎。用90%敌百虫50克加水250~500克喷拌碎青菜3公斤毒杀;蓟马用40%乐果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

3、金龟子幼虫(蛴螬)和金针虫幼虫。一亩用50%辛硫磷乳油250毫升或40.7%毒死蜱乳油200毫升,对水500公斤灌蔸防治。

4、菜青虫。用20%氰戊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

七、采收

依据不同栽培方式适量采收。白芦笋应在出土前避光采收,绿芦笋

应在出土至笋头散开前采收。采收后应放于阴凉处并在2天内送往加工厂。

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芦笋高产栽培技术一、;芦笋优良品种的选择芦笋一次种植,可连续采收10年,因此其品种的优劣、高产要比一般蔬菜良种影响大的多。杂交种子价格昂贵,引种时应注意,要从正规渠道引种,要选用适宜本地的优良品种,避免盲目引种造成损失。 1、**芦1号(原代号88—5)该品种用有性杂交与组织培养技术相结合于1988年育成,1994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申定。植株长旺盛,叶色深绿。白芦笋色洁白,笋条直,粗细均匀,质地细嫩,鳞片抱合紧密,散头率低,单支笋重23—25克。抗茎枯病能力较强。两年生亩产480千克,适合于做白笋栽培。 2、芦笋王该品种由**省芦笋研究所开发推广中心育成。1998年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叶色深绿,叶多较粗,植株生长健壮。年生长期240天左右。平均株高2米。笋条直,嫩茎粗细均匀,质地细嫩,颜色洁白,笋头紧实,抗茎枯病,产量高。 3、格兰蒂该品种系美国加利福尼亚芦笋种子公司最新推出的无性系杂交1代。芦笋肥大、整齐、多汁,微甜,质地

细嫩,纤维含量少。顶部鳞片抱合紧密,在高温下散头率仍较低。芦笋色深绿,长圆形,有蜡质,外形与品质均佳,在国防市场极受欢迎,是出口的最佳品种。抗病能力强,对叶枯病、锈病高抗,对根腐病、茎枯病有较高的耐病性。植株前期生长势中等,成年期生长势强,抽茎多,产量高,质量好,一、二级品率可达80%。三年生亩产达350千克,成年笋亩产达1200千克,是一个高产优质芦笋新品种。 4、紫色激情该品种是美国加利福尼亚芦笋种子公司育成的第一个多培体紫芦笋品种。顶端略呈圆形,鳞片抱合紧密,芦笋紫罗兰色即使培土,顶端也呈淡紫红色。在高温下散头率较低。抗病性好,但易受虫害侵袭。植株生长势中等,单枝粗壮,但抽茎较少。植株生活力中等,起产较晚,休眠期较长。芦笋粗大、多汁微甜,质地细嫩,纤维少,味道鲜美,气味浓郁,没有苦涩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糖分和其他营养成分,生食口感极佳,是高级饭店、餐馆十分青睐的高级生食蔬菜品种。成年亩产 1200千克左右。 二、浸种催芽;播种育苗芦笋种子种皮坚硬,后熟不一致,具有半野性和休眠性。种子发芽出土迟缓不一致,一般生产用种芽率可达90%以上。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培育壮苗和确定用种量,要进行种子发芽试验,浸种催芽和播种后要科学管理。

芦笋的种植方法

芦笋的种植方法 芦笋又名石刁柏,属多年生宿根植物,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10~15年,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今天店铺就给大家整理了芦笋的种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芦笋的种植方法一、选择良种 选择具有不散头,高抗茎枯病、褐斑病、根腐病,且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如改良帝王F1、阿特拉斯F1、玛莉、华盛顿等。 芦笋的种植方法二、播种育苗 可在春季3~4月份采用阳蛙育苗,6~7月份麦收后移栽;也可8~9月份育苗,秋季或翌年春季移栽。每亩白笋用种量为so克,绿笋用种量为7S~100克。 (一)配土制钵用7份园土加3份腐熟有机肥制成育苗营养土,每亩制土钵3000~3S00个。 (二)合理播种早春育苗时,先用4S0C热水漫种30分钟,然后漂洗,并在清水中浸种3~5天,每天用温水换水1~2次,最后用湿纱布包好放在2S~30°C条件下催芽。当10%种子露自时即可播种,每钵1粒,播后用过筛土盖在哇面上,厚1~2厘米。夏秋育苗时,种子先用井水浸泡30分钟,然后漂洗干净,在清水中浸3~4天,每天换2次水,然后捞出播种,每钵1粒,盖土1厘米。 (三)苗床管理早春育苗的可采用小拱棚,扣棚覆膜后保持棚内温度25~28℃。出苗后控制白天温度21~24℃,夜间16~17℃。随着气温上升,逐渐加大通风。至苗高15厘米时全天通风,气温稳定在17℃以上后全天撤膜炼苗。夏秋育苗的,要注意覆盖草苦或遮阳网。 芦笋的种植方法三、定植移栽 (一)整地施肥宜选择灌排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沙土地。每亩施优质杂肥5~6米3、芦笋专用肥(氮、磷、押比例为25:10:10)60~80千克,然后翻耕30厘米,细祀整平后,按自笋1.8米、绿笋1.4~1.5米的行距打直线,沿直线挖宽30~40厘米、深30厘米的移栽沟,每亩再将腐熟饼肥100千克、芦笋专用肥20~25千克

芦笋的种植管理方法

芦笋的种植管理方法 芦笋是一种富含营养的蔬菜,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栽培。芦笋的种植管理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芦笋的种植管理方法。 一、选用适宜的品种 芦笋有多个品种,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品种非常重要。常见的芦笋品种有绿色芦笋、紫色芦笋和白色芦笋。绿色芦笋适合温暖气候,紫色芦笋适合温带气候,白色芦笋是以露天蔬菜和设施蔬菜为主的专用品种。 二、选择适宜的土壤和土地 芦笋要求土壤松软,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选择适宜的土地也是很重要的,芦笋喜欢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土地。因此,荒滩、山坡、丘陵和河滩是种植芦笋的最佳土地选择。 三、进行土地准备

在种植芦笋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土地准备。首先要清理杂草和 其他植被,并挖掉深达30厘米的土壤。接下来,在土壤中掺入有机肥 料和充分混合,将土地平整,并设置好灌溉和排水系统。 四、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和方法 芦笋的种植时间通常是在春季。种植最好选择无根芦笋苗,根据 不同的栽培方式选择适宜种植方法。常见的种植方式有:田间种植、 田间间作种植、配合果林种植。每种方法的种植密度和管理方法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五、加强芦笋的施肥管理 施肥是保证芦笋高产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 要施用不同种类和量的肥料。在芦笋萌芽期,需要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促进芦笋的生长。在芦笋收获期,需要增加氮肥和钾肥的用量, 提高产量和品质。 六、控制病虫害

芦笋易受到蚜虫、螨虫、蚜虫等害虫的侵袭,同时也容易发生田间病害,如霉病、根腐病、白粉病等。因此,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可以避免病虫害对芦笋的损害。 以上就是芦笋的种植管理方法,希望能对爱好种植的读者有所帮助。

芦笋高产种植技术规程

芦笋高产种植技术规程 一、选址 1. 芦笋喜欢阳光充足、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在选址时应选择丘陵地带或者有较好排水条件的低洼地区种植,土壤以砂质壤土或者粘壤土为宜。 2. 避免种植在田地的低洼处,以免造成积水,影响芦笋的生长发育。 3. 应在种植地的周围设置排水渠,以确保排水畅通,避免积水。 二、土壤改良 1. 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改良,将土壤中的杂质、杂草和病原菌清除干净。 2. 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3. 根据土壤的情况施用适量的无机肥料,补充土壤中的缺失营养元素。 4. 调整土壤的酸碱度,使其处于适宜的PH值范围。 三、品种选择 1. 在选用芦笋种苗时,应选择优良、优质的品种,如皇家大果、卡密尔等。 2. 选择抗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3. 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选择相应的品种,以确保产量和销售额。 四、种植方式 1. 芦笋可以采用直播或者移栽的方式进行种植。在种植前,应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最适合的种植方式。 2. 直播时,应选取整齐一致的种子进行播种,保证植株的生长发育一致。 3. 移栽时,应注意保护芦笋的根系,避免损伤,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4. 种植行距应合理安排,以保证植株之间的通风透光和养分供应充足。 五、管理技术 1. 土壤管理:在芦笋种植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和通气性,避免土壤板结。

2. 营养管理:及时调整土壤的肥力,根据芦笋的生长阶段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 3. 病虫害防治: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4. 支架管理:根据芦笋的生长特点设置支架,保持植株的直立生长,减少植株歪曲和倒伏的情况发生。 5. 采摘管理:采摘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植株,避免对植株的影响,避免破坏芦笋的生长点。 六、需注意的问题 1. 芦笋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应避免高密度栽培,以免植株之间竞争光合作用。 2. 应避免连作连种,适当轮作,以保持土壤的肥力和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3. 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配合适当的灌溉,以保持植株的生长。 七、收获和储运 1. 收获时间:芦笋的最佳收获期为春季,要抓住收获时机,避免过早或过晚采摘。 2. 收获方式:应采用专业的收获工具,保护植株的生长点,避免对植株造成损伤。 3. 储存和运输:采摘后的芦笋应尽快进行冷藏,以保持其新鲜度。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芦笋,避免挤压和磕碰。 以上就是芦笋高产种植技术规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在芦笋种植方面有所帮助。祝愿您在芦笋种植过程中取得丰收的成果!

芦笋的高效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

芦笋的高效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 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外还有着“蔬菜之王”的美誉,目前市场上的价格也还比较贵,所以也有很多的农户选择种植芦笋。那今天专业人士就来介绍一下芦笋的高效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 1、生长环境 (1)温度:芦笋对温度的适应很强,它既耐寒又耐热。春季地温回升到5°C以上时,芦笋鳞芽便开始萌动;10°C以上嫩茎开始伸长;15-17°C最适宜芦笋嫩芽形成;超过30°C植株生长受阻进入夏眠。北方地区冬季地上部枯萎,地下的根状茎和肉质根进入休眠期越冬,而在南方地区芦笋冬季休眠期不明显。 (2)水分:芦笋的根系发达,比较耐旱,但非常不耐涝,田间存在积水就容易造成腐根。因此,栽植芦笋的地块,要地势较高,且雨季要及时田间排水。 (3)土壤:砂壤最适宜的芦笋生长,土壤需满足土质疏松、保肥保水、透气性良好等条件。要注意土壤含盐量不得高于0.2%,会影响植株的发育,使茎叶细弱,逐渐枯死。芦笋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也比较强,在酸碱性5.5-7.8的土壤都可栽培。 2、选种育苗 常见的芦笋品种有格兰德、达宝莉、鲁芦笋2号等,菜农可根据当地市场挑选合适的芦笋种子。芦笋多春播,也可秋播。春播可在2月播种,4月定植,下一年春季可采收;秋播可在9月播种,11月定

植,下一年秋季可采收。 (1)催芽播种:由于芦笋种子的外壳较厚,吸水较慢,因此需先浸种再催芽。可用50%多菌灵300-500倍液浸种24小时,然后将其放入25-30°C温水中浸种2-3天,每天更换新水2-3次。将浸种后的种子用干净纱布包好,置于25-30°C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25°C 左右温水微微淋浇1-2次,当80%的种子露白即可播种育苗。 (2)育苗:一般采用营养钵育苗。可使用直径10厘米的营养钵。按照2:1的比例取菜园土、有机肥,然后捣碎、过筛、拌匀组成营养土,并用薄膜将其覆盖放置7天。在播种时,先将营养土装钵,并浇1次润土水,然后在土壤中央扎个小洞,将催好芽的种子撒入洞里,最后用营养土将洞填平。 育苗期间,白天营养钵温度需保持在25°C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15-20°C,苗后第20天和第40天再各追尿素水肥一次,但切忌苗床积水。当苗龄在60-70天、茎数3-5个时,即可着手定植。 3、移栽定植 (1)整地:芦笋耐旱不耐涝,且栽种一茬可采收10年左右,因此,地块的地势要高、便于排水,土壤的肥力、透气性较好。一般每亩施加有机肥1-2吨,复合肥50千克,伴随深耕将肥料翻入土里,耕后整平地块。接着,按南北走向,行距1.5米开挖定植沟,沟深30厘米。移栽时,在定植沟内每亩条施45%三元复合肥30千克、饼肥65千克,再填土覆盖,保留定植沟深10厘米。 (2)定植:以每25-30厘米定植一株芦笋幼苗为宜,一般每亩栽

芦笋的种植方法

芦笋的种植方法 芦笋种子外壳有蜡质的特点,芦笋种子播种前用温汤浸种2~3天,并轻搓种子表面,待种皮颜色变灰出现小沟纹时再更换温水浸泡,有50%的种子出芽后,开沟单粒点播,亩用种子0.8~1公斤,种深2厘米左右,表面用细沙或麦衣覆盖,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芦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既耐寒,又耐热,从亚寒带至亚热带均能栽培. 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特别是芦笋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盆栽芦笋的技术方法:播种育苗:育苗:由于芦笋种皮坚厚,用纱布将若干粒种子包住,放在水瓶浸泡一昼夜,取出后晾置于报纸上,待下种使用。用胶卷盒在栽培筐中央挖一个1厘米深的穴坑,均匀地投入3-5粒种子,然后用胶卷盒底部轻轻按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以利于种子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下种后立即浇水,并浇透筐内土壤。这不仅关系到种子能否正常萌发,而且对以后增强种子活力,减少不良幼苗十分重要。发芽后,每盆只需保留2-3株秧苗,其他全部作间苗处理。间苗后的秧苗从叶尖向下剪去全株的1/3,可再移植到花盆内继续培育。管理:因芦笋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在营养土不特别干燥时,可不浇水。但是,在夏季高温时,须早晚各浇水一次。芦笋为多年生宿根

草本,施肥应在茎叶枯萎并被割除后的冬季进行。取油渣与化肥各半,约用手抓两把的量,撒施在植株周围,并用竹片搅拌,使之与土混合 芦笋栽培技术 芦笋学名“石刁柏”,又称“龙须菜”。经培土软化采收的嫩茎叫白芦笋,不培土嫩茎见光后采收的是绿芦笋。芦笋嫩茎质地细腻、风味芳香、顶尖紧密、纤维少质脆。白芦笋色泽洁白,光直无斑。绿芦笋青绿色浓,条型匀称,粗细适中,口味清爽质脆。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据医学界报道,对高血压、癌症、心脑疾病、肾炎、白血病等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被欧美国家誉为蔬菜之王。国际市场畅销不衰,国内市场已经启动。种植芦笋市场前景好,效益高。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用优良品种 芦笋系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品种较多。一般可选用UC800新品种,表现为萌芽早、生长速度快、嫩茎粗细匀称、头部鳞片紧密不易散头、色泽浓绿、商品性好、产量高,植株属矮化型,抗病、抗倒伏,属绿、白笋兼用品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生产用种。 二、营养钵培育壮苗 采用营养钵育苗,有利于提高成苗率,培育壮苗,移栽时植伤轻,有利于壮苗早发,达到适期定植、早期丰产的目的。 ⒈备足营养钵:首先选择肥力水平较高的疏松沙壤土作苗床,苗床宽1.3-1.5米、深10-15厘米。制钵前每立方营养土应施入腐熟好的鸡粪30-40斤,磷肥2斤,草木灰10斤,充分拌匀后打钵。钵体直径8厘米以上,钵高10

芦笋的种植栽培技术

1 93111549.3 暖温带芦笋栽培技术 2 200610053672.4 海芦笋的栽培方法及装置 3 200610052428.6 芦笋全程覆盖二次留茎三次采笋栽培方法 4 200710126515.6 蕨菜、芦笋无土高密工厂化温室栽培技术及一种高密苗 5 200810047218.7 利用芦笋杆栽培食用菌组合物及栽培方法 6 200710044825.3 一种高品质芦笋的栽培种植方法 7 200810237642.8 绿芦笋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8 200910138521.2 UC157普通F1品种美国芦笋的栽培方法 9.北方冷凉地区绿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10.丽水市山区蔬菜绿芦笋设施栽培技术初探 11.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12.芦笋高产栽培技术2 13.无公害芦笋栽培技术 14.寒地芦笋实用栽培技术 15.芦笋无公害栽培技术 16.白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17.芦笋高产栽培技术3 18.芦笋大棚栽培技术 19.临夏地区芦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无公害芦笋栽培技术2 21.芦笋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22.山地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23.芦笋避雨防病栽培试验简报 24.出口绿芦笋无公害栽培管理 25.芦笋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26.无公害白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27.芦笋的栽培技术 28.张家川县无公害芦笋栽培技术 29.芦笋低成本有机土栽培新技术 30.海芦笋的高效栽培技术 31.芦笋栽培 32.芦笋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33.无公害芦笋的标准化栽培技术 34.芦笋栽培技术 35.芦笋反季节栽培技术 36.绿芦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37.辽西地区芦笋优质高效栽培 38.夏季芦笋UC-800栽培技术 39.芦笋栽培技术要点 40.芦笋栽培技术要点 41.菏泽市芦笋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42.闽北地区芦笋的发展优势及主要栽培技术 43.绿芦笋露地栽培技术 44.绿芦笋栽培要点 45.出口芦笋无公害高产栽培 46.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47.芦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48.无公害芦笋栽培技术3 49.温室绿芦笋栽培技术 50.芦笋高产栽培技术4 51.丰县芦笋无公害栽培技术 52.芦笋优质高效模式化栽培技术 53.芦笋无公害设施栽培肥料与产量关系对比试验 54.海芦笋盐碱地栽培技术 55.南方绿芦笋高效栽培技术 56.天水芦笋栽培技术 57.丽水市绿芦笋设施栽培技术初探 58.芦笋栽培管理技术 59.芦笋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60.芦笋栽培技术2 61.芦笋新品种“硕丰”的特性及栽培技术 62.寒地芦笋栽培技术 63.贵州铜仁地区芦笋的高产栽培及繁殖技术 64.无公害芦笋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65.盐碱地绿芦笋栽培技术概要 66.绿芦笋栽培技术 67.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68.大棚芦笋套种菜心的效益及栽培技术 69.保护地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70.绿芦笋栽培技术 71.绿芦笋丰产栽培技术的开发初探 72.药食兼用蔬菜一绿芦笋栽培技术 73.北方芦笋栽培技术(一) 74.北方芦笋栽培技术 75.南方芦笋设施栽培高产高效试验小结 76.栽培芦笋效益高定植技术很重要 77.芦笋反季促成栽培 78.灵宝市黄河沿岸地区芦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79.南方芦笋设施高产栽培技术 80.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芦笋栽培技术

芦笋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选用抗(耐)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杂交一代种子或组培苗。种子纯度≥95%,净度≥97%,发芽率≥80%,水分≤8%。 二、育苗 1、种子处理。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消毒2小时。种子冲洗后在25~28℃水中浸泡36小时,中途冲洗1~2次,同时换水。 2、催芽。种子吸胀后于25~28℃条件下保湿催芽,每天用清水洗1~2次。种子20%~30%露白后即可播种。 3、育苗方式。用养分钵育苗。养分土一般用过筛非种植芦笋的客土和腐熟有机肥配制而成,客土和腐熟堆肥或厩肥的比例为3:1(以体积计)。养分钵要求高7~10厘米,上口径7~10厘米。 4、播种。播种头天将养分钵浇足底水,播种时先在养分钵中间扎一个小孔,再将单粒已萌动种子播入小孔,随即盖上养分土,厚度为1.5~2厘米。 5、苗期管理。播种后要充分浇水,苗期土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60%~70%。出苗后可适量施用速效氮肥提苗,防止烧苗。应勤拔除养分钵内杂草,留意防治病虫害。 三、开种植沟 开沟前种植地应深耕整平。按行距开40厘米宽、40厘米深种植沟。种植沟宜南北向开挖,挖沟时上、下层泥土应分开,回填时将上层熟土与基肥分层填入种植沟。种植沟整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小拱形,移栽前浇水沉实,以备定植。多雨地区应以起垄为主,大田四周开50米深围沟,防止汛期田间积水,干旱地区可实行保墒措施。 四、移栽 1、移栽时间。一般播种后60~80天,当养分钵内实生苗或组培苗

长至3~5支地上茎、5~8根贮藏根时带养分土移栽。可早春播种,晚春移栽,也可秋季播种,春季移栽。 2、种植密度。绿芦笋行距130~140厘米或宽窄行种植(宽行140~150厘米、窄行50~60厘米),株距25~30厘米;白芦笋行距170~180厘米、株距25~30厘米。绿芦笋每亩用苗1500~2500株,白芦笋每亩用苗1200~1500株。 3、移栽方法。移栽前将苗按大小分级,壮苗和弱苗分开带土移栽。依据当地实际状况,栽植深度宜5~15厘米,移栽后浇水沉实沟面。 五、田间管理 1、留母茎。依据不同采收方式、笋龄、时期和根盘大小适量留母茎,一般每株留母茎3~5支。留母茎采笋时,田间可插木桩并用绳子将植株固定或适时打顶,以防倒伏。 2、培垄。采收白笋时春季嫩茎长出地面前视土温状况分次培土。土垄应上窄下宽,上宽30~45厘米,下宽45~60厘米,高度25~30厘米。 3、中耕除草。结合追肥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时应避开伤及地下嫩茎和根系,适量覆土。 4、整枝清园。留母茎前、采笋期间及冬季地上部枯萎后应准时将病枯枝及残茬拔除,并带离芦笋地集中烧毁。 5、水分管理。浇水应依据作物生育期、降雨、土质、地下水位、空气和土壤湿度状况而定。 (1)幼苗期。移栽后准时浇水。幼苗期根浅,需水量小,浇水应遵循“少浇勤浇”的原则。土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60%左右。 (2)采笋期。留母茎时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50%左右。留母茎采笋时土壤相对湿度宜在70%左右。采收白芦笋或留母茎前采收绿芦笋时,土壤相对湿度宜在60%左右。 (3)休眠期。植株休眠前浇一次透水,北方应培土高10厘米、宽30厘米,南方应防止田间积水。

芦笋栽培方法

芦笋栽培方法 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芦笋栽培方面,不同的要求和栽培技术会影响到芦笋的产量和品质。这里将介绍一些通用的芦笋栽培方法,帮助读者成功地种植芦笋。 1. 土壤和土地选择 芦笋喜欢在肥沃、通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最好的土壤是深厚的砂质壤土。如果土壤太湿、过于粘重、pH过低或过高,都会对芦笋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选择适合种植芦笋的土地也很重要。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空气流通的位置最适合芦笋的生长。在选择地点时,应注意周围是否有大树或其它高株植物,因为高株植物会干扰芦笋的光照和通风。 2. 芦笋的种植方式 芦笋的种植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根芽移植和种子播种。 (1)根芽移植 根芽移植是常见的芦笋种植方式之一,它需要留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择健康的植株进行移植。芦笋植株应该是高度规律、直立、无病虫害的。 其次,为了便于栽培管理,建议选用的根芽长度在10-15cm之间的。 其三,把根芽移植到深度为15cm的洞中,顶部留出3-5cm。建议在移植前,在土壤中添加腐熟的堆肥,浇上足够的水使土壤湿润,来保持植株生长的条件。 在移植后,需要密切关注放下的植株,确保植株可以顺利过渡吸收养分和抵抗天气和病虫害。 (2)种子播种 芦笋种子萌发慢,一旦萌发,生长非常迅速。播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选购优质的芦笋种子。建议在选择种子时,选用那些经过检测、无杂质、密度适中、外观干净的种子。 其次,选好的种子可以在春季早期进行播种,在 5-6cm深的洞中放下种子。 接着,覆盖适量的土壤,保湿,适时浇水。

最后,维护种子生长。除草,保持湿度,施肥等. 3. 管理生长 为了稳定的芦笋产量和质量,需要进行规范和科学的管理,包括防治害虫和病害,控制无用杂草的生长,以及进行适时的施肥。 (1)防治害虫和病害 害虫和病害会影响芦笋的生长和产量,特别是细菌性病害会对芦笋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严重的影响。正确地诊断病害问题,定期喷洒化学措施来防治,可以有效地减小对芦笋的损害。 (2)控制无用杂草 杂草会消耗芦笋的养分,损害芦笋生长,所以需要定期铲除它们并保持土壤处于富有营养和富有水分的状态。 (3)适时的施肥 芦笋需要高质量的施肥以生长和发展。在播种后和生长季节,都需要施肥。适用于芦笋的肥料有基肥和追肥。例如,播种时可施用有机肥或厩肥。追肥应专门针对芦笋,适当添加适量的氮、磷、钾等,来辅助其生长。需注意的是,过度施肥可能会影响芦笋的品质和口感,因此应遵循恰当的施肥方式。 4. 收割 许多做法将推迟收割,以帮助芦笋更好地生长。但是,通常情况下芦笋应在第三到四年收割,以达到较好的产量和口感。收割时要使用专业的工具,把芦笋的全部部分挖出,然后添加一些新的肥料来为下一年的生长做准备。 芦笋以其营养价值高、口感鲜美、易于生长和管理而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喜爱。遵循以上的芦笋栽培方法,你将能够成功地种植出美味的芦笋并享受到它给你带来的美味和营养。

芦笋的种植方法 芦笋施肥、培土的管理方法

芦笋的种植方法芦笋施肥、培土的管理方 法 芦笋种植是非常简单的,有块菜地就可以种,而且它种一次就可以连续采收十几年,相当值的种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芦笋,了解一下芦笋的种植方法:芦笋施肥、培土的管理方法。 1、芦笋的施肥方法 芦笋对三要素的吸收量为:氮6.96千克,磷1.8千克,钾6.2千克。施肥时氮与钾的利用率约50%,磷20%。此外植株所需养分的20%已在土壤中存在,故实际施肥量应为氮11.1千克、磷7.2千克、钾9.9千克。 采收白芦笋的,在苗定植后第一年的5-8月间结合中耕松土,在植株周围施稀薄人粪尿3-4次,促株丛生长旺盛。翌年春季在植株两侧距植株30-40厘米处开沟,每亩施入堆肥1500-20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人粪尿1200千克或尿素12千克,与土拌匀后再用土盖没。

采收绿芦笋的,定植后第一年的施肥方法与采白芦笋相同。从第二年起施肥的重点在春季,其次为秋季。第二年春在抽幼茎前,于畦沟中央掘深沟,施入堆肥、人粪尿、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等。各种肥料的用量约为白芦笋第三年采毕后的一次施肥量的70%。夏秋间在植株附近施稀薄人粪尿和氯化钾2-3次。第三年春季的施肥量比第二年增30%。第四年以后的肥料用量还要适当增加。 2、芦笋的培土方法 采收白芦笋的,在春季幼茎抽生前进行培土,使幼茎不见光,成为白色柔嫩的产品。培土适宜期在预计出笋前1~2周。定植后的第三年为20厘米左右,第四年以后为40厘米左右。总之,按植株大小,估计能抽生幼茎的地面都要培土。 培土的厚度,以使植株的地下茎埋在土面下25厘米处为准。培土时要求土面平整并稍拍紧,防止漏光和崩塌。采笋期间必须经常保持培土的厚度。若由于土壤沉实或暴雨冲刷,土垄的高度降低,应立即加工。

芦笋栽培技术

芦笋栽培技术 芦笋是一种高档的蔬菜,而且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十分高。芦笋的种植并不容易,需要正确的栽培技术,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关于芦笋栽培技术的一些重要知识。 1. 土壤和环境要求 首先,芦笋的土壤和环境要求较高,它们需要适量的阳光和湿度,一般生长在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中。在选择种植地点时,要注意土壤的pH值,芦笋需要喜酸性土壤,理想的pH 值应该在6.5-7.5之间。如果土壤酸度过高,需要进行中和处理。 2. 种植方式 芦笋的种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种苗开始,一种是从芦笋根茎开始。种苗需要提前播种,在温室中保温,等到温度升高植株开始成长后,将其移植到地里继续种植,注意间距控制,一般应该保持30-40cm,这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另一种 是以芦笋根茎为种植原料,但根茎一般较昂贵,不太适合在大规模生产中使用。 3. 管理和施肥 芦笋生长季节通常从春末到夏初,生长速度较快。在生长初期,要注意灌水和施肥,保持土壤湿润和有机质含量充足,

适当的肥料可以促进芦笋的快速生长。在生长期间应该及时修剪和支撑茎秆,防止植物倒伏和叶子卷曲。 4. 病虫害防治 芦笋生长期间可能会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干扰,如菌核病、蜱虫、白斑病等。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可以采用化学品和农药进行控制。芦笋也需要定期喷药处理,以保持其健康和产量。 5. 保存和贮存 芦笋通常在生长季结束时收割,要注意保护果实,以避免受到损伤。收割时要分开芦笋根和果实,妥善保存后,果实可以处理成冷藏和烘干的形式。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注意温度和湿度控制,避免芦笋腐烂或变质。 总之,芦笋的种植需要关注许多因素,如土壤、环境、管理和病虫害控制等。良好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芦笋的产量和品质,也可以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芦笋种植技术要点

芦笋种植技术要点 芦笋是高效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中含有丰富的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白蛋白和多种氨基酸,具有抗疲劳、增强体力的营养功效,食用、药用价值较高,因此在国内外市场十分紧俏,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中国是芦笋的最大生产国,也是我国的主要创汇蔬菜。芦笋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10年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下面集中介绍一组芦笋种植技术,希望对农民朋友增收致富提供帮助。 育苗 晚秋育苗晚秋育苗的时间,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要求,最晚的时间是在初霜前30~40天进行,再晚苗期生长不够,影响苗子越冬。晚秋育苗一般在初霜前加一个小拱棚,可延长苗子生长期20~30天。由于此时白天温度较高,所以小拱棚白天要进行通风,温度控制在30度以下,晚上将小拱棚盖严保温。当自然温度很低时,小拱棚内苗子会出现冻害、萎蔫枯死现象,此时浇足越冬水,苗龄已达到60天以上,可安全越冬。在冬季,小拱棚可保留,亦可揭去,都不会影响苗子成活率。 一般苗子在苗畦越冬,应当稍加保护,可以再畦面撒一层4~5厘米的有机肥,尤其是驴、马、羊粪较合适。但冬季一定不要让苗床落干,否则容易将苗冻死。因为芦笋能耐零下36度的低温,只要冬季苗子不落干,不失水,一般不会冻死小苗。无论保护地育苗,还是露地育苗,一般苗龄达到60~80天,地上茎有3~4个时即可进行定植。 播前准备 种子处理芦笋种子皮厚坚硬,外有蜡质吸水困难,播前必须浸种催芽。浸种前先用清水将种子漂洗,漂去秕种子。然后用井水浸泡2

天,捞出,再用湿毛巾盖上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两次以避免闷种,等种子10%露白后即可播种。 播种选择肥沃的沙壤土整畦,每50克种子选用20平方米育苗畦即可,先灌足底水,按行株距10厘米划线,单籽点播在中央,上面覆盖2厘米厚的过筛细土。温度高的话,上面撒一层麦秸或者青草保墒。为了防止地下害虫,可地表撒少量药饵。播种后可以采用小拱棚覆盖,这样可以延长幼苗的生长时间,更好地保护幼苗安全越冬。拱棚内控制温度在白天25℃~30℃,夜间15℃~18℃。温度超过32℃时要及时揭开两端的膜通风。 秋季培育的芦笋苗,地上茎可以长到30厘米左右,冬季到来后既停止生长,地上茎干枯,在上冻前浇一遍越冬水。如果是没有用小拱棚保护的露地苗,可以撒一层土杂肥,或者麦草类的,加以保护。明年土地解冻后,就可以刨根移栽。 播种及播后 播种时间为利用最长的生长季节,在春季尽可能早播种。播种时间应在地温达18℃~20℃,霜期过后。地温越高,甚至达到32℃,出芽越快。在生长季节播种过晚可导致母株较小。因此如果在生长季节播种过晚,则尽可能采用各种方法来促使植株迅速地、不间断地生长。 苗间距和育苗床的构造植株间距为5~7厘米可获得最好的芦笋母株,间距过小会降低母株产量,过大则浪费土地。种子播于约2厘米深的土穴中,若常年有杂草或每年杂草浓度过高的土地不能使用。土质越细腻越有利于培育芦笋母株,因为易于中耕和母株移栽。 苗床构造大多取决于种植者个人及其应用的器具。一般采用的苗床中心的间距为75厘米,每个苗床上播种一行,该类型苗床适合密植,从而每亩能提供最大数量的植株数。这种苗床可沟灌,母株成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