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研究进展

痛风性肾病

1.在痛风性肾病常伴有的肾外表现中,以痛风性关节炎最为多见,但也有一部分老年患者中可能关节疼痛等肾外表现并不突出,这就更需要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鉴别。以下几点可供参考:(1)痛风肾病起病隐匿,病程长而肾损害相对较轻,肾功能损害进展缓慢是本病特征之一。(2)血尿酸升高与肌酐、尿素氮不成比例,血尿酸/血肌酐> 2.5,而原发性肾小球病变比值较此值为底。(3)原发性肾小球病变,多有大量蛋白尿,肾小球功能受损先于且重于肾小管功能受损;而痛风肾病则早期以肾小管功能障碍、浓缩功能减退为主。(4)原发肾小球病变所致肾功能不全,虽可有尿酸升高,但缺乏典型痛风临床表现。慢性肾衰即使尿酸浓度较高,也很少发生关节病变。(5)肾活检可助于鉴别。 2.痛风病名首见于丹溪《格致余论》。 4.降低血尿酸为治疗痛风性肾病的关键,别嘌呤醇为首选药物,此外,碱化尿液、多饮水(使尿量每日2-3L)、低嘌呤食物(少吃肉类、内脏、虾类、豆制品、海鲜、烟酒)也不容忽视。 5. 尿酸内源性占80% , 外源性占20% , 尿酸的排泄1/3 由胃肠道排出,2/3 从肾排出。故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加以解决。 6.痛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 而且与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故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十分强调注意饮食治疗。饮食治疗的目的既要增强尿酸的排泄, 又要减少尿酸的形成。主张在饮食中应减少嘌呤的含量: 每日饮食中的嘌呤含量应低于150mg 左右。忌用高嘌呤饮食, 如动物内脏、脑髓、家禽等肉类以及菜花、菠菜、豆类、龙须菜、蘑菇等。可用面包、各种饼干、面粉、麦片、藕粉、玉米、果汁、胡萝卜、黄瓜、南瓜、山芋、番茄等含嘌呤较低的饮食。蛋白摄取过多时可使尿酸形成增加, 故也要适当限制。采用碱性食物, 少吃或忌食酸性食品(如醋、杨梅、山羊肉)。多饮水, 少吃盐, 对心、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应大量饮水, 每天约2000m l~ 3000m l, 以稀释血液中的尿酸浓

痛风病的中医药治疗(一)

痛风病的中医药治疗(一) 【摘要】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进展,具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痛风病;中医药治疗;综述 痛风,中医亦称痛风,又名历节、白虎历节风,属“痹病”范畴。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痛风取得较好疗效,现综述如下。 1分期治疗 齐连仲〔1〕将本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急性发作期以热毒炽盛,湿瘀络阻为主,方用自拟宣痹汤加减;慢性缓解期以正气不足为主,兼有湿热瘀阻脉络,方用自拟宣痹汤加减。周乃玉〔2〕将痛风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痛风关节炎期和缓解稳定期,急性发作期乃湿热浊毒,瘀滞血脉,闭阻关节,方用五味消毒饮合大黄虫丸加减;慢性痛风关节炎期为痰湿浊毒,滞于经脉,附于骨节,方用仙方活命饮合二妙丸加减;缓解稳定期治宜健脾利湿,解毒消肿,活血化瘀,方用薏苡仁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刘志勤〔3〕将本病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恢复期3期。急性期由湿热交结,闭阻经络关节,气滞血瘀所致,方药:生石膏、知母、白花蛇舌草、虎杖、大黄、青风藤、忍冬藤、土茯苓、土贝母、山慈菇、苦参、延胡索;缓解期热毒之邪虽解,湿热之邪缠绵,闭阻经络关节,血瘀气滞,方药:苍术、薏苡仁、防己、牛膝、黄柏、秦艽、忍冬藤、泽兰、川芎、穿山甲、莪术、土茯苓、土贝母、苦参;恢复期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痰瘀痹阻,脉络不通,方药:独活、桑寄生、牛膝、当归、生地、穿山甲、制胆星、莪术、川芎、秦艽、防风、苍白术、鸡血藤。范琴书〔4〕将本病分为急性期,间歇期,慢性关节炎期和痛风性肾病4期。急性期系寒湿久蕴不化,郁久化热,湿浊瘀血闭阻经脉,流注关节,方用四妙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间歇期以脾虚湿困为主,可用三仁汤合升阳益胃汤加减;慢性关节炎期多为脾肾亏虚,瘀血、湿浊闭阻经络,治以参苓白术散合肾气丸加活血散寒之品加减。痛风性肾病期为痛风迁延日久,久病入肾,病属晚期,辨证宜分阴阳,阴虚者宜归芍地黄汤合参苓白术散,气虚者用保元汤加减,气阴两虚者用黄芪地黄汤加减。 2辨证治疗 戴天木〔5〕将痛风分为偏风湿热型和偏寒湿型。偏风湿热型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偏寒湿型方用乌头汤加味。苏其贵〔6〕辨证治疗痛风38例。风湿热痛痹型方选清浊通痹汤;湿浊瘀痛痹型方选祛瘀通络汤加减;脾虚瘀浊型方用防己黄芪汤加味。结果显效29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袁全兴〔7〕辨证治疗痛风30例。其中湿热型18例,方用四妙勇安汤合三妙丸加味;寒湿型9例,方用羌活胜湿汤加减;结果痊愈22例,显效8例。刘明武〔8〕将痛风分为4型。湿热蕴结型药用:金银花、连翘、薏苡仁、白术、泽泻、牡丹皮、黄柏、生地、防风、威灵仙、延胡索、忍冬藤、木通、萆、土茯苓、车前子;瘀热阻滞型药用:当归、川芎、红花、桃仁、牡丹皮、金银花、败酱草、栀子、木通、车前子、土茯苓、鸡血藤、穿山甲、透骨草、乌梢蛇、乳香、没药;痰浊阻滞型药用:人参、白术、陈皮、黄芪、青皮、半夏、白芥子、萆、土茯苓、车前子、木通;肝肾阴虚型药用:熟地、山萸肉、山药、牡丹皮、白芍、泽泻、枸杞子、金樱子、杜仲、续断、海风藤、威灵仙、秦艽、萆、虎杖、土茯苓、车前子、防己。张春华〔9〕将本病分为2型,湿热瘀结型方用四妙散合白虎加桂枝汤加味;痰湿瘀阻型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 3专方治疗 段富津教授〔10〕依据本病湿热痰瘀之病理,治以清热除湿,化瘀解毒为主,自拟痛风方:苍术、黄柏、薏苡仁、粉防己、羌活、姜黄、赤芍、川牛膝、甘草。任达然〔11〕自拟化浊

痛风性肾病患者的内科护理

痛风性肾病患者的内科护理 发表时间:2013-03-28T17:05:10.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马丽君 [导读] 痛风发作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受累关节处肢体,减少患处受压及活动。 马丽君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154101)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415-01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嘌呤代谢的产物尿酸属于弱酸。在正常状态,体内尿酸池为1200mg,每天产生尿酸约750mg,排出800~1000mg,30%从肠道和胆道排泄,70%经肾脏排泄,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再分泌和分泌后再吸收的过程。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如果肾肌酐清除率减少5%~25%,就可导致高尿酸血症(HUA)。当血pH7.40时,98%的尿酸以尿酸盐的形式溶解在血中。血尿酸的正常范围男性是180~420μmol/L,女性是120~360μmol/L。尿酸在酸性条件下(如在远端肾小管的酸性环境下)非常容易析出形成结晶,尿酸的结晶对肾小管可造成一系列的损伤。尿酸引起的肾脏病主要有3类:急性尿酸肾病、慢性尿酸肾病和尿酸性肾结石。 1 治疗 1.1 急性尿酸肾病降低肿瘤负荷可明显减少急性尿酸肾病的发生,同时使用别嘌呤醇等药物预防或降低血尿酸水平;机体充分水化,心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每日需要补液4000~5000ml,如尿量增加不明显,应使用利尿剂促进尿液排出,如果尿量仍不能明显增加,则需要适当减少人量,避免心力衰竭的发生;碱化尿液,以防止尿酸结晶形成;另外必要时还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1.2 慢性尿酸肾病如果患者痛风的反复发作,应使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对于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是否需要治疗,血尿酸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尚无统一的意见。 1.3 尿酸结石减少尿酸生成,同时提高尿中尿酸的溶解度,预防新结石形成,促进已形成结石排出。防治尿酸结石的重要措施为碱化尿液,碱化尿液可使尿酸结石溶解。将尿pH维持在6.5~6.8范围最为适宜。如尿液过分碱化,尿pH超过7.0时,钙盐易沉淀,则有磷酸钙及碳酸钙结石形成的危险。 2 护理措施 2.1 舒适的改变 (1)休息与活动:痛风发作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受累关节处肢体,减少患处受压及活动,以减轻疼痛。 (2)饮食护理: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饮食护理至关重要,饮食原则主张给予低嘌呤低热量平衡膳食。 1)进食低嘌呤饮食,避免进食动物内脏、螃蟹、香菇等高嘌呤食物。同时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2)多饮水,保证每天尿量2000~3000ml。 3)进食适量蛋白质,指导患者适当进食碱性食物如牛奶、鸡蛋、蔬菜等。同时限制脂肪摄入,由于高尿酸血症通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代谢综合征表现,因此蛋白质和热量摄入不宜过高。 4)食物的主要来源由碳水化合物提供,避免饥饿疗法。 5)戒烟,禁啤酒和白酒,红酒每日适量有助于降低血尿酸。 (3)疼痛的护理: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腔,常引起受累关节红肿、针刺样疼痛。除了严格控制饮食外,止痛可采用外敷药和内服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选择性的消炎止痛药(NSAIDs)为首选,可外敷和内服。可对受累关节予以冰六合丹或33%硫酸镁溶液联合扶他林外敷,还可配合远红外线局部照射;对腕部、肘部关节受累可用夹板固定减少活动,以减轻疼痛。同时要注意患处皮肤的护理,避免感染发生。 (4)用药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按疗程服用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1)秋水仙碱不良反应较大,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和肝细胞损害、骨髓抑制、呼吸抑制等,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若静脉输入药物,应避免外漏,以免造成皮下组织坏死。 2)使用丙磺舒、磺吡酮、苯溴马隆者可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皮疹、发热、急性痛风发作等不良反应,使用时要嘱咐患者多饮水,并服用碱性药物碱化尿液。 3)使用别嘌呤醇者除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皮疹、发热、反应外,还有肝损害、骨髓抑制等,肾功能异常患者,宜减量使用。 2.2 焦虑患者常常由于疼痛影响进食及睡眠,又由于痛风反复发作常导致关节畸形、运动障碍、肾功能不全、经济负担加重等情况,患者常有悲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士应适时给予心理支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讲解科学饮食的重要性以及自我保健、自我照顾的措施,鼓励患者积极乐观应对疾病,取得家属积极支持,达到积极治疗、防范复发的目的。 2.3 健康宣教 (1)加强健康指导,强调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HUA的核心。说明痛风饮食对预防复发、对肾脏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多饮水,以助尿酸从尿中排出。 (2)鼓励患者坚持适度运动,指导患者掌握关节保护的技巧。 (3)指导患者消除不良情绪,保持情绪开朗、乐观,保持规律生活,肥胖者应积极减轻体重,使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BMI<24kg/m2)。 (4)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代谢性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和吸烟。 (5)指导患者定期到门诊复诊,检查血尿酸、肾功能等指标。 参考文献 [1]刘玲,刘均娥.临床护理交流的原则和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2001年11期. [2]戴晓天,齐德广,杨和平,余涛,熊玮,周向东,李学军.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4年05期.

痛风性肾病

痛风性肾病简称痛风肾,是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可有尿酸结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肿、夜尿、高血压、血、尿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能损害。痛风性肾病在西方国家常见,国内以北方多见,无明显的季节性,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发病率高。 西医学名:痛风性肾病所属科室: 内科 - 肾内 科 发病部位:肾脏 主要症状:结石、蛋白尿主要病因:尿酸升高 多发群体: 高尿酸血症患 者 传染性:无传染性 是否进入医保:是 疾病简介 痛风性肾病简称痛风肾,是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可有尿酸结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肿、夜尿、高血压、血、尿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能损害。痛风性肾病在西方国家常见,国内以北方多见,无明显的季节性,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发病率高。男女之比为9:1,85%为中老年人。尿酸性肾病如能早期诊断并给予恰当的治疗(控制高尿酸血症和保护肾功能),肾脏病变可减轻或停止发展。 病理生理 尿酸性肾病(痛风肾病)即血液中尿酸盐浓度增高达到过饱和状态,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而引起病变。尿酸性肾病组织学特征性表现为肾间质和肾小管内出现尿酸盐沉积,可见双折光的针状尿酸盐结晶,这些结晶造成其周围单个核细胞浸

润,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肾小管萎缩、管腔闭塞、间质纤维化,进而肾单位毁损。在集合管形成的微小钙化可使集合管扩张,并易引发继发性细菌感染。本病分为原发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的基本属遗传性,但遗传方式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显示原发性痛风与肥胖、原发性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则多见于下列3种情况:①细胞增殖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②细胞过量破坏:溶血、烧伤外伤、化疗、放疗、过量运动;③肾衰竭、酮症酸中毒、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药物、毒物导致肾脏清除尿酸盐减少;④外因性:高嘌呤饮食、过量饮酒等。 尿酸性肾病在欧美国家发病率约为0.3%,欧洲透析移植协会报道终末期肾衰由痛风所致者占0.6~1.%。近年来,我国人民因饮食中蛋白及富含嘌呤成分的食物摄入量增加,使痛风发病率增高。痛风多见于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其发作的平均年龄为45岁,而痛风肾病的发生多在患痛风10年以上。发病原因 引起尿酸肾病与痛风肾病的病因是血和(或)尿中尿酸浓度增高,使尿酸浓度增高的因素有: 1、尿酸生成增加: (1)遗传因素:酶基因突变,如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乏; (2)获得性因素:骨髓增生异常、高嘌呤摄取、过度肥胖和高三酰甘油血症、饮食果糖含量过高饮料酒精含量过高运动。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尿酸是三氧化嘌呤,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食物中嘌呤经酶的分解产生尿酸,内源性尿酸生成过多的原因中以次黄嘌呤、鸟嘌呤核糖转换酶

痛风的真正原因 中医是这样解释的

痛风的真正原因中医是这样解释的 从中医角度分析痛风的原因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痛风石)所致的特征性急、慢性关节炎。痛风石除在关节、肌腱及其周围沉积外,还可在肾脏沉积,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与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以及心脑血管病伴发。中医里常把痛风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两种,这与西医的观点一致。中医认为痛风的发生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气失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人体肢体、经络、肌肉,致筋骨、关节、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不同则痛。痛风的中医病因1、素体阳盛,脏腑蕴毒脏腑积热是形成毒邪攻入骨节的先决条件,积热日久,热郁为毒是发生痛风病的根本原因。2、湿热浊毒,留注关节湿热浊毒,根于脾胃,留滞经脉,壅闭经络,流注关节,若正虚邪恋,湿毒不去,循经窜络,附于骨节,形成痰核,坚硬如石。所以湿热浊毒是形成痛风石的主要原因。中医治疗痛风的偏方主要可从痛风病发的不同阶段及症状表现入手。其一、急性发作期:病人发热、头痛、关节明显红肿、胀痛,证属风湿热痹。治宜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方用四妙散加味汤。其二、真寒假热型:

关节红肿、疼痛,口渴不欲饮,苔白兼黄,脉洪无力。方用六味地黄汤,以滋阴补肾、清利湿热;加桂枝、刨附片以温经通脉散寒;加木瓜、川牛膝以活血舒筋通络佐以引药下行。其三、慢性期:关节疼痛,反复发作,灼热明显减轻,关节僵硬、畸形,活动受限。治宜调理气血,补益肝肾,酌加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疗法,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其四、痛风石瘘证:其属久病气衰,阴寒内积、寒阻血凝、肌肤失养、破溃成瘘。治以济生肾气丸内服,每次1丸,每日2次,外敷回阳玉龙膏,以暖血生肌;以干姜、肉桂、草乌、南星化寒痰,活死肌;以赤芍、白芷散滞血,生肌肉。

痛风病中医诊疗方案

痛风病(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ZY/T001.1-94 ) (1 )多以多个趾指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疼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可伴发热,头痛等症。 (2)多见于中年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高嘌呤食品,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 (3)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继则足踝、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有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四周及耳廓、耳轮及趾、指骨间出现“块瘰” (痛风石)。 (4)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增高。 (5)必要时作肾B超探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后肾病变情况。 X线摄片检查:可示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洁的穿凿样圆形缺损。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 (1)关节液中有特异的尿酸盐结晶体。 (2)有痛风石,用化学方法(murexide 试验)或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证实含有尿酸盐结晶。 (3)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和X线征象等12条中6条者: A、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 B、炎症表现在1日内达到高峰 C、单关节炎发作 D观察到关节发红 E、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F、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G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H、可疑的痛风石 I 、高尿酸血症 J、关节内非对称性肿胀(X线片)。 K不伴骨质腐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片)。 L、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上述(1)(2)(3)项中,具备任何一项即可诊断。 (二)证候诊断 1 、湿热蕴结证: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发病急骤,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或头痛汗出,小便短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2、脾虚湿阻证:无症状期,或仅有稍微的关节症状,或高尿酸血症,或见身困乏怠,头昏头晕,腰膝酸痛,纳食减少,脘腹胀闷,舌质淡胖或舌尖红,苔白或黄厚腻,脉细或弦滑等。 3、寒湿痹阻证:关节疼痛,肿胀不甚,局部不热,痛有定处,屈伸不利,或见 皮下结节或痛风石,肌肤麻痹不仁,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濡缓。

痛风与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与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是社区站常见的慢性疾病,针对痛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复兴门铁路社区卫生站请来北京世纪坛医院风湿免 疫科的赵绵松主任给广大社区居民做健康宣教。 痛风是—种古老的疾病,也是近年来的一种多发病。它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在我国南方发 病率比北方发病率高,沿海城市高。痛风的发病年龄在40-55岁之间多见,男性为主,女性绝经期后明显增多。近年来40岁以前的痛风并不少见,青少年痛风也有报道。各个种族及民族都有报道,欧美相对较多。痛风病是先天遗传基因(体质)及后天饮食环境两个因 素共同造成。若有遗传痛风体质,加上饮食过度,则容易引发痛风病。 尿酸过多是痛风病的起因。向来才子佳人,帝王将相,花花公子、暴饮暴食者、体重超标者、伴随高血压、高血脂的都是痛风的 高危人群。纠其原因主要有: 高嘌呤饮食:比如饮啤酒、吃海鲜。 用药影响:阿司匹林,利尿剂,维生素B1,胰岛素,抗生素。 创伤因素:疲劳过度,过度运动,外伤。 痛风虽然表现在关节,却属于全身性疾病。痛风好发于男性,最常见40岁。通常一次只一个关节,大拇趾基部为最常发作的关节,有50-70%的病人为第一发作部位,其次为足背、足踝及膝关节,手部关节,身体任一关节均有波及可能。 痛风病往往首发或复发于酒宴或运动后,常在夜间发作,突然发生,急剧加重。局部不能忍受任何触摸,或被单覆盖。常常在脚 的拇趾和手拇指关节,剧烈疼痛、红肿发热,也可累及其他关节如踝关节,并可反复发作。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红、肿、热、痛、状 如刀割。轻者发作3-7天后可以自然缓解,严重者持续数周。恢复期关节可以完好如初。多数患者在首次发作的6月-2年内可以再度发作。总趋势是发作间歇时间逐渐缩短,最终关节畸形。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痛风临床表现。 不典型痛风的临床表现:多关节同时发作(常常见于绝经后女性),第一次较轻,逐渐次次加重,儿童或青少年现有肾结石,再 有关节炎。 老年痛风:60岁以上发病,关节以钝痛为主,继发于其它疾病的多见,可以多个关节同时出现症状,容易与骨性关节炎相混淆。 高危痛风:发病年龄较轻,有家族发病史,伴随肾脏疾病:肾结石或肾功能减退,女性绝经期前发病,较早出现痛风结节。 痛风分四期:也有学者将高尿酸血症分为一期(无症状痛风期) 一、急性痛风 二、间歇期痛风 三、慢性痛风 四、痛风性肾病 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1、急性发作的关节炎,1天内病情达到高峰。 2、整个关节呈现暗红色。 3、单侧第一跖趾关节肿痛。 4、血尿酸增高。 5、有痛风石。 测定尿酸时的注意事项: 1、空腹并在抽血前一天避免高嘌呤饮食。 2、抽血前三天如果情况允许,最好停用阿司匹林,利尿剂及一些降压药如寿比山。 3、抽血前避免剧烈活动。 4、由于尿酸在体内的波动性,一次尿酸结果不能盲目做结论,可疑者多查几次。 痛风病人的饮食原则: 1、限制高嘌呤,限制总热能,限制脂肪摄入。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性关节炎(痛风) 研究进展 淄博市中医医院·刘允辉 摘要:通过对痛风性关节炎有关文献进行复习,了解古代、现代中医医家对痛风的认识、辨证论治、内外合治、特色外治,对其经验进行总结,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痛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研究进展高尿酸肾病(Hyperuricemia)是嘌呤代谢异常,血尿酸升高所引起肾脏损害,可以表现为急性尿酸肾病、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结石三种情况。其中,急性尿酸肾病,常因过高的尿酸负荷超过肾脏的清除能力,尿酸结晶沉积于集合管、肾盂和尿道,产生肾内、甚至肾外梗阻,导致少尿性急性肾衰。慢性尿酸盐肾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常伴有痛风关节炎和痛风石。早期可表现为尿浓缩功能减退,其后逐步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升高,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近年来,随着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日益提高,高尿酸肾病发病率显著逐年增高。因此,寻求包括中医药方法在内的高尿酸肾病的有效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代谢性疾病。而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是由于体内尿酸增高致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膜、软骨、骨质或/和伴有肾脏、皮下、其他组织的尿酸盐沉积而引起组织病损及炎性反应的一种疾病,血尿酸升高是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特征。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中高脂肪、高蛋白成分增加,我国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近期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已超过0.3%,50岁以上干部、知识分子中痛风患者已达1%左右。痛风已成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根据痛风发作时的临床表现,类似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但古人又认识到痛风发病有别于一般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痹证,故又分出白虎历节、历节病、痛痹等名称,并有不少诊治专论而且疗效肯定,可见痛风在中医早有认识。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过去中医对痛风的认识与实践仅限于临床,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带有臆测性、是零碎的、不系统的。 1 病因与病机的认识 1.1古代中医医家的认识 中医古代医家对痛风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内经》,其间多归于“热痹”的范畴,其名首见于《素问〃四时刺逆论》,其中还提出了热痹形成的机理为“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盛,阳遭阴,故为痹热。”所谓痹热,是热痹出现的以关节肿胀、灼热、疼痛、屈伸不利,伴有发热为临床表现的痹病。故痛风急性期的临床表现属于“热痹”的范畴。【1】汉代以后,有关“历节病”、“白虎病”、“白虎历节”等描述与本病的临床表现基本合拍。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对其临床表现叙述为:“诸肢节疼痛,身体九王赢,脚肿如脱”,“关节痛不可屈伸”,“其痛如掣”,“皆饮酒汗当风所致”,并提出以白虎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50例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50例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对痛风性肾病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 法择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痛风性肾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 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 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祛湿通络、健脾益肾方剂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肾 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与24hpro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肾功能改善明 显优于对照组,24hpro数据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患者,对其肾功能有着明显 的改善作用,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痛风性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9.7;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 08-198-01 在临床中痛风性肾病又称作高尿酸肾病,这是由于机体嘌呤代谢障碍以及尿 酸排泄减少导致的,多表现为血尿、氮质血症、蛋白尿以及高血压等,有着沉积 导致肾间质性炎症以及尿酸盐结晶等临床特点[1]。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居 民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发生机率不断增加。笔者为探究中西医 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对50例患者展开研究,取得较好结果,阐述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痛风性肾病患者50例作为研 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54.23±2.45)岁,研究组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 40~68岁,平均年龄(54.12±2.49)岁。全部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痛 风性肾病诊断标准[2],为原发性的高尿酸血症,无肾脏损伤以及肿瘤、化疗、放 射等导致的继发性高尿酸血症。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研究组给予低嘌呤饮食,严禁饮酒,同时选择低盐低脂等优质低蛋白的食物,给予1g碳酸氢钠口服,tid,0.1g别嘌呤醇,qd,同时给予β-受体阻滞剂对血压 进行控制,辛伐他丁进行降脂;每日饮水2500ml,同时研究组患者还加用健脾益肾、祛湿通络的中药方剂,组成:苍术、猫爪草、威灵仙、仙灵脾、鬼箭羽以及 巴戟天各15g,人参、制附片各10g、黄芪、肉苁蓉各20g、干姜12g、鸡血藤、 薏苡仁、土茯苓各30g;水煎,1日1剂,口服,200ml/次[3]。对照组仅给予上 述常规西医治疗。全部患者均治疗3疗程,每疗程4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A、Scr、BUN(尿素)以及24hpro(24h内尿蛋白 定量)等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将已收集数据录入2010版EXCEL校正。使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时以“ ±s”形式将数据录入,计数则用“%”形式录入)。结果使用t/χ检验, 当P<a(α=0.05)时,说明数据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中医解读痛风

中医专家介绍,根据中医疾病分类,痛风属于“痹症”。痛风病人应根据其关节炎的症状特点与是否急性发作等决定痹症的性质,是属于风寒湿痹,还是风湿热痹,有无痰瘀痹阻证,然后再对症下药。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中医关于痛风病的解释。 专家介绍,中医将痛风分为3个病期13个类型治疗。痛风病情甚为复杂,病程长短不一,复发率高,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有的有高尿酸但无症状,有的缠绵不愈甚至发展到痛风性肾病,在痛风早期又容易与其他关节痛混淆。 痛风病曾被称之为“宫廷贵族病”。由于患者常以关节疼痛就诊,所以中医将其归入“痹证”范围。痛风病日久,可出现脏腑功能失调,其中以脾肾二脏清浊代谢紊乱尤为突出痛风病情甚为复杂,病程长短不一,复发率高,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有的有高尿酸但无症状,有的缠绵不愈甚至发展到痛风性肾病,在痛风早期又容易与其他关节痛混淆。所以,采用中医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缓解症状,降低尿酸,巩固疗效有明显优势。 ■西医如何认识痛风 现在不少年青人都得了痛风,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尤其是一发作,简直是 生不如死。那什么是痛风?为什么会发生痛风?如何调理痛风呢?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谈谈这个话题。 雷人的痛风病 那什么是痛风呢?西医认为,痛风是人体内有一种叫作“嘌呤”的物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发生了紊乱,尿酸(嘌呤的氧化代谢产物)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 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就叫痛风。发生在手指上的痛风石 痛风在临床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高尿酸症期,病人除了血尿酸升高外,并未出现痛风的临床症状; 第二阶段为痛风早期,血尿酸持续性增高,导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突然发作,绝大多数人是在睡梦中

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

浅谈【关键词】痛风性肾病;中医药疗法;综述随着现代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此导致的肾脏病越来越多。据统计,所有年龄阶段痛风患病率为0.84%1,长期痛风而有显著性损害者占41%2;尸检显示,90%痛风患者有肾损害,其中约17%~25%死于肾功能衰竭3。据欧美移植中心报道,终末期肾衰竭由痛风引起者占0.6%~1.0%4。由于该病进展缓慢,早期症状不典型,表现隐匿,不易引起重视,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时常常已到肾损害期,极大危害着患者的健康。因此,如何防治早期痛风肾损害,延缓痛风性肾病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众多医家运用中医治疗痛风性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特色优势。为此,笔者现将近年来中医药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根据临床症状,痛风性肾病属中医“痛风痹证”、“厉节病”、“虚劳”、“腰痛”等范畴。其病因复杂,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年老体虚,或因饮食不节,导致脾肾亏虚,气化失常,气血运行无力,形成血瘀,蒸腾气化失司,水湿

内停,则湿浊内生,浊瘀互结,阻闭经络,深入肾府,则见肾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素问?奇病论》曰:“此人必数食肥美而多肥。”说明脾肾亏虚、湿浊瘀血是痛风性肾病产生的病理基础。毛氏等5认为,本病正虚邪实,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浊内滞,聚于肾络,日久化热,耗气伤血,致肝肾不足,气血运行不畅,进一步加重水湿、痰浊、瘀血瘀滞脏腑、经络,形成脾肾亏虚、气虚血凝、痰浊瘀互结为主要病理机制,故提出以清热泄浊为治则。张氏6根据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患者体胖少动,且喜食热肥甘,或嗜酒太过,因发病之初症状并不明显,故不重视,等到就诊时往往延误太久,常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生痰,蕴久化热,痰热蕴结,血行不畅,瘀血内停,致湿、热、痰、瘀邪交结,穷必及肾,致肾失分清泌浊,肾络瘀阻而变生百病,故强调湿热内蕴、痰瘀阻络是病机关键。赵氏等7认为,痛风病一旦发展到肾病阶段,其病机已不再以湿浊痰凝热毒为主,而是发展为脾肾阳虚,故主张以温肾化毒和络为治则。 2 实验研究研究显示,

慢性痛风性肾病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研究

慢性痛风性肾病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6-03-09T16:28:21.370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作者:尹述平 [导读] 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汉川医院国医堂中医副主任医师慢性痛风性肾病(GN)又称为慢性尿酸性肾病,是由嘌呤 代谢紊乱引发的肾脏疾病。 尹述平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汉川医院国医堂中医副主任医师湖北4316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 疗的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 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辩证疗法用于治疗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慢性痛风性肾 病;中医辩证疗法;临床疗效【Abstract】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ofthechronicgoutynephropathypatientswi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ialecticaltherapy. Methods Choosing80casesofpatientswithchronicgoutynephropathyreceivedtreatmentinourhospitalduringtheperiodofMarch2013toMarch20 15 astheresearchobject,whicharedividedintotwogroupsatrandom,thecontrolgrouppatientswithwesternmedicinetreatment,theobservationgroupimplementationoftr Results Thetotaltreatmenteffectiverateofthecontrolgrouppatientswas82. 5%,whilethetotaltreatmenteffective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patientswas90.0%,comparedthetwogroupsexistsignificantdifferG ence(P<0.05),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ialecticaltherapyfor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chronicgoutynephropG athyeffectisremarkable,whichhasimportantclinicalsignificanceandisworthpromoting.【中图分类号】R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04-01 慢性痛风性肾病(GN)又称为慢性尿酸性肾病,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引发的肾脏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此病的隐匿性很强,没有明显 症状,早期不易被发现,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到医院就医时已发展至肾损害期,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是极大的威胁[1].选择2013年3月到201 5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取得了较好的效 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 两组,对照组40例,男性24例, 女_______性16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0-70)岁,平均年龄为(55.9±9.5)岁,病程为(2-8年), 平均病程为(4.9±3.7)年;观察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为(39-68)岁,平均年龄为(53.4±10.3)岁,病程 为(2-8年),平均病程为(4.7±4.1)年.将所有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0.0 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3] 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每次服用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碳酸氢 钠片(国药准字H43020783)1g和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别嘌醇片(国药准字H31020334)0.2mg进行治 疗,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辩证疗法进行治疗:取5g甘草,10g干姜、制附子和大黄,15g 砂仁,20g炒断续、山药和炒苍术以及3 0g丹参、仙灵脾、土茯苓和黄芪,以水熬制汤药200ml,每日早晚各1次. 1.3观察指标[4] 疗效评定标准可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等级: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血尿酸恢复至正常水 平,尿蛋白消失,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显著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血尿酸值降幅超过20%,24h尿蛋白定量降幅达到 50%,临床症状和体征有一定的改善; 无效:治疗后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血尿酸没有明显改变,临床症状和体征未得到改善.总有效率= 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 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进行计算,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0%,两组对比存在 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的肾脏排泄尿酸减少或嘌呤代谢障碍会产生大量的血尿酸[5],在中医上属于“腰痛”、“虚劳”、“痛风麻痹”、“水肿”、 “热淋”等范畴, 概念比现代医学的范围外延的广一些,将痛风性肾病分为肝肾阴虚、瘀血内结型,脾肾亏虚、水湿不化型,脾气虚弱、湿热内蕴 型和阴阳两虚型[6].本研究所选用的中药材有益气补血、清热去火、滋阴补阳、除湿通络、健脾补肾等功效, 在治疗的同时能够在很大程度 上调理患者的身体,修复受损的肝肾脾等器官功能.综上所述,不同剂型的左氧氟沙星用于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使用安 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1] 李良.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 1 7(1):97-99.2] 何志坚.中西医治疗慢性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比较[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35(6):49-51. [3] 王陈芳,黄平.痛风性肾病的中医药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0,30(11):[ 939-940.4] 尉万春,李伟.痛风性肾病的 中西诊治思路[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20(3):338-340.5] 李东辉.慢性痛风性肾病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观 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207-208. [6] 王元,邓跃毅.107例痛风性肾病患者的中医症候分析[J].中国中医药 结合肾病杂志,2014,15(6):509-513.

痛风的护理常规--一

痛风的护理常规一、痛风的概念:痛风是慢性嘌呤代谢障碍所致一组异质性疾病。以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并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为主要临床特点。根据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以原发性痛风占大多数。二、痛风的病因:原发性者属遗传性疾病,且与肥胖、原发性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继发者可有肾病、血液病、药物及高嘌呤食物等多种原因引起。三、临床表现:1、无症状期仅有血尿酸持续性或波动性升高。从血尿酸增高至症状出现,时间可长达数年至十年,有些可终身不出现症状、其症状的出现与高尿酸血症的水平和持续时间有关。2、急性关节炎期为痛风的首发症状,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单个,偶尔双侧或多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可有关节腔积液,伴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反应。常在夜间发作,因疼痛而惊醒,最易受累的部位是关节,一次为踝、膝盖、腕关、指、肘关节。急性关节多于春秋发病,酗酒、过度疲劳、关节受伤、关节疲劳、手术、感染、寒冷、摄入蛋白和高嘌呤食物为常见的发病诱因。3、痛风石头及慢性关节炎期痛风石是痛风的一种特征性损害,是尿酸沉积所致。常多关节受累,且多见于关节远端,受累关节可表现为以骨质缺损为中心的关节肿痛,僵硬及畸形,无一定形状且不对称。痛风石以关节内及关节附近与与耳廓常见。呈黄色大小不一的隆起,小如芝麻,大如鸡蛋,起初质软,随着纤维增多逐渐变硬如石。严重时痛风石处皮肤发亮、菲薄、容易经皮破溃排出白色尿酸盐结晶,瘘管不易愈合。4、肾病变痛风性肾病是痛风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之一。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病,进一步累积肾小管血管床,可出现蛋白尿、夜尿增多、血尿和等渗尿,进而发生高血压、氮质血症等肾功能不全等表现。5、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症高尿酸血症常伴有肥胖、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高凝血症、高胰岛素血症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 四、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调节饮食,控制总摄入量;限制嘌呤食物,严禁饮酒;适当运动,减轻胰岛素抵抗,防止超重和肥胖;多饮水,增加尿酸的排泄;避免使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避免各种诱发因素。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治疗a、秋水仙碱,为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一般口服6~12h症状减轻,24~48h内90%的病人症状缓解。b、非甾体类药物:常用药物有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布洛芬、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罗非昔布等,效果不如秋水仙碱。c、糖皮质 激素上诉两类药无效或禁用时用,一般不用。3、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处理治疗目的是使血尿酸维持正常水平。a、促进尿酸排泄药:常用有丙磺舒、黄皮吡酮、苯溴马隆。用药期间要多饮水。b、抑制尿酸合成药:目前只有嘌醇。其他:保护肾功能,关节体疗养等。 4、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治疗积极寻找病因的相关因素,如利尿药的应用、体重增加、饮酒、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五、痛风的护理措施痛风依不同发病的时期,有不同的注意事项。 5、1 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时期(1)发现高尿酸血症时,需再追踪,且进一步检查有无其他疾病,如肿瘤、肾功能不全、血液疾病等。(2)避免服用诱发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如利尿剂、阿斯匹灵、抗结核药物等,如自行服用时,请务必告知您的医生。 5、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时期(1)鼓励患者卧床或在椅子上休息。在急性期未消失前,患部不可负重,以减少病情加重的机会。(2)已发炎的关节处,局部会红、肿、热、痛,应保持局部的休息,并可利用护架预防被褥对疼痛关节造成压迫,减轻疼痛,另给予患部抬高保持舒适。(3)改变姿势时动作要慢且缓和,避免碰撞机会造成剧烈疼痛。(4)日常所需用物,如茶杯、开水、叫人铃等,尽量放臵床边以 利患者取用,减少移动所造成的疼痛。(5)如需下床时,则注意给予安全的支撑,如拐杖、助行器等。(6)痛风急性发作时,局部勿施以冰敷、热敷或按摩,因皆会引起更剧烈的疼痛。(7)侦测生命征象,注意患者有无发烧情形。(8)摄取足够的

痛风性肾病的护理干预

痛风性肾病的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13-07-19T15:37:14.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4期供稿作者:宋洁玲[导读] 向病人和家属讲解痛风性肾病的有关知识,讲解饮食治疗对预防复发,保护肾脏的重要性。 宋洁玲(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肾内科 543002)【摘要】痛风性肾病又称慢性尿酸性肾病,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尿中尿酸排出量增多造成的慢性肾损害,早期仅表现轻微的尿常规检查变化,最终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1]。痛风常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伴发,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中摄入蛋白质及富含嘌呤成分的食物增加、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年轻化,因此对痛风性肾病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痛风性肾病的认识,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养成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延缓或阻滞痛风性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关键词】痛风性肾病科学饮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275-01 肾脏是嘌呤代谢的主要器官,嘌呤代谢产物尿酸30%有肠道和胆道排出,70%由肾脏排出,尿酸在酸性条件下非常容易析出结晶,尿酸的结晶对肾小管造成一系列损伤,引起尿酸性肾脏病,肾损害是痛风除关节炎外的重要临床表现。痛风发病率约为0.3%,其中约20%-25%痛风患者有尿酸盐肾病,欧洲透析移植协会报道,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由痛风引起所致者0.6%-10%[2]。因此,加强痛风性肾病的预防和护理十分重要。 1 临床资料 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痛风性肾病病人25例,其中男21例,女4例,年龄41-78岁, 病史5-17年。肾功能正常,有微量蛋白尿6例,肾功能不全 15例,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病人4例,其中死于尿毒症1例。有合并症18例,合并肾结石4例、高血压14例,同时伴有糖尿病4例。 2 护理干预 2.1 健康教育 向病人和家属讲解痛风性肾病的有关知识,讲解饮食治疗对预防复发,保护肾脏的重要性,对爱好喝酒的患者说明戒酒的必要性。特别是对饮食种类选择、具体数量、依据病人的个体情况给予具体的指导,最好将含嘌呤食物分高、中、低、分三类,详细列表制作成卡片发给病人,方便参考和运用。同时让家属参与到健康教育中来,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尤其在饮食治疗方面,起到检查、监督的作用。通过饮食治疗、运动锻炼,将体重、尿酸控制在正常范围,避免和延缓出现微量蛋白尿,定期监测血尿酸和肾功能,将血尿酸控制在357umol/l 以下。积极治疗与尿酸升高相关的危险因素: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避免使用损害肾功能的药物。指导病人如何自我护理,预防复发。 2.2 饮食干预 2.2.1 低嘌呤饮食指导病人科学饮食。饮食原则要求:三低一高饮食:低热量、低嘌呤、低盐饮食,大量饮水,蛋白质补充标准0.5—0.8g/kg,含嘌呤高食物:如动物内脏、鱼虾类、饸、蟹类、浓肉汤、鹅、酵母等禁食,含中等量嘌呤食物:猪肉、鸡肉、牛肉、菠菜、蘑菇、黄豆、扁豆、豌豆等在解期可吃、但尽量少吃。多食碱性低嘌呤食物,如牛奶、鸡蛋、马铃薯,各类蔬菜、水果,如芹菜、萝卜、西红柿、黄瓜、南瓜等碱性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限制脂肪的摄入,因脂肪可减少尿酸的排出。 2.2.2 低盐饮食痛风患者易患高血压,宜低盐饮食,有肾功能不全者亦应低盐饮食,盐3—5g/d。 2.2.3 多饮水如病人无心肺疾病、无浮肿,鼓励其多饮水,每天饮水2000ml以上,睡前亦应适当饮水,以促进尿酸排出,避免引起肾结石。但浓茶、咖啡等刺激性的饮料可引起自主神经兴奋,诱发痛风,不宜饮用。 2.2.4 戒烟、戒啤酒、白酒,每天适量的红酒有助降低血尿酸[2]。 2.3 休息与运动指导 适当的活动可以预防痛风的发作,减少内脏的脂肪,减轻胰岛素抵抗[3]。根据患病人的身体状况指导其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提倡有氧运动,但避免过度劳累。痛风急性发作期宜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减少患处受压与活动,待疼痛缓解72小时可恢复活动[4]。 2.4 心理干预 痛风病人由于疼痛反复发作和肾功能损害,从而忧心忡忡,产生焦虑不安、抑郁、悲观等情绪。向患者讲解痛风的相关知识,主动与患者接触、交流、语言温和、态度亲切,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适时给予心理干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向患者讲解紧张、焦虑、精神刺激等易诱发痛风,指导患者生活要有规律、睡眠要充足、消除各种心理压力,保持心态平衡。 2.5 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按医嘱按疗程服药,常用的药物有秋水仙碱、别嘌呤、苯溴马隆等,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肝损害、骨髓抑制等,告知患者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用药期间同时服用碱性药物,并多饮水。 2.6 行为干预 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痛风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当今社会中青年人经常聚餐,大鱼大肉、大量喝酒、暴饮暴食、爱吃夜宵等,摄入过量蛋白和高嘌呤的食物。加上平时工作繁忙,缺乏运动,缺乏运动可导致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这些都是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危险因素。有的患者痛风发作时能坚持一段时间的治疗饮食,但一旦症状缓解,在饮食上放松警惕,对饮食治疗缺乏恒心和坚持,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饮食要清淡,三餐均衡分配,少吃肉类,多吃含纤维素高、维生素多的蔬菜、水果。多参加运动锻炼,肥胖者要控制体重,维持的体重在正常范围,(BMI<24kg/m2)。定期监测尿酸、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血糖、血脂变化。 小结痛风性肾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但亦是可防可治的,痛风与病人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合理的饮食结构、戒酒、规律的运动锻炼,是预防痛风的有力措施。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促使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提高患者对饮食治疗的依从性,对痛风性肾病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