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镦机脱模装置设计

冷镦机脱模装置设计
冷镦机脱模装置设计

一. 明确设计任务

一、设计要求:

1.原料为成卷铝线,生产率为 100~120 个/min;

2.实心铆钉直径 5mm,长度 20~50mm,材料 ML2;

二、设计内容:

1、选择并设计动力装置;

2、设计脱模装置、支承结构及相应的主要传动装置;

3、撰写有关内容的设计说明书。

二. 冷镦机脱模装置设计的功能分解

冷镦机脱模装置设计要完成自动间歇送料, 截料并运料, 预镦和终镦, 顶料四个 动作。图1所示为冷镦机脱模装置设计的树状功能图。

图 1 冷镦机脱模装置设计的树状功能图

解 预镦,终镦 截料,运料 顶料机构 镦头直线往复移动 刀具直线往复移动 直线往复移动

自动间歇送料

三.冷镦机脱模装置设计的运动转换功能图

由树状功能图,分析找出各功能元所要求的运动形式。选择电动机形式,通过减速或轴 线平移,运动再传递,把转动转换成各功能元所需的运动形式。图 2 即为根据上述分析 所画出的冷镦机脱模装置设计的运动转换功能图。

图2 冷镦机脱模装置设计的运动转换功能图

四. 冷镦机脱模装置设计的形态学矩阵

表 1 冷镦机脱模装置设计的形态学矩阵

功 能 元 功能元解(匹配机构或载体)

1 2 3 4

减速 A 带传动 链传动 齿轮传动 摆线针轮传动 减速 B 带传动 链传动 齿轮传动 摆线针轮传动 截料 C 齿轮齿条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 移动推杆盘形凸轮 移动推杆圆柱凸轮 镦头 D 齿轮齿条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 移动推杆盘形凸轮 移动推杆圆柱凸轮

间歇送料 E 槽轮机构 棘轮摩擦轮机构 移动推杆圆柱凸轮 移动推杆盘形凸轮 轴线变向 F 蜗杆传动 锥轮传动 单万向连轴节传动 螺旋齿轮传动

顶料 G 齿轮齿条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 移动推杆盘形凸轮 移动推杆圆柱凸轮

移动-移动 H 移动汽缸机构 液压传动 双滑块连杆机构 移动推杆移动凸轮 根据树状功能图及运动转换功能框图,已获得各功能元及执行构件所要实现的运动形 式,然后,根据这些运动形式,匹配相应的执行机构。把功能元作为列,功能元解(即匹 配的执行机构)作为行,可获得表1所示的冷镦机脱模装置设计的形态学矩阵。

对该形态学矩阵求解, 即把实现每一功能的任一解法进行组合,可得到多种运动方 案。理论上求得的组合方案数为

N=4*4*6*4*4*8=12288 个方案。

在这些运动方案中,必须剔除那些有明显缺点和不能实现的方案。有的方案,就单个 执行机构来说能实现执行动作,但把这些机构组合成系统后,就会发现在结构安排上是 不可行的,整个机器太庞杂,制造成本太高。这些方案可以先加以否定,然后列出一批 可行的方案,从中优选出好的运动方案。下列三种方案经分析讨论是较好的方案。

方案一 A1+B3+ H1+D2+E4+F2+H2

方案二 A1+B3+C4+D2+E2+F2+G3

方案三 A1+B3+C3+ D2+E4+F2+G3

五. 冷镦机脱模装置设计的运动方案示意图及运动方案的工作原理 和特点

图3所示为冷镦机脱模装置设计方案一的运动示意图。

带传动

镦头

电动机

刀具

齿轮齿条

气缸

液压

传动

偏置直动滚子推

杆盘形凸轮机构

图3 冷镦机脱模装置设计方案一的运动示意图

1.方案一以机械执行机构为主,液气机构辅之,其工作原理及特点如下:

送料机构(1): 利用凸轮廓线推动滚子推杆,使滚子推杆实现往复直线运动,并且将 水平轴的转动转换为铅垂方向的往复直线移动,且有近修和远修轮廓线,从而完成间歇 送料。

凸轮机构传动精度高,运行可靠。但是制造困难,噪音大且易磨损。

截料,运料机构(2):由电磁阀控制气缸,与气缸相连的连杆带动齿轮做水平往复直线 运动,经齿轮带动齿条亦做水平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完成截料与运料工艺动作。

该机构省去了传动机构,使得机构简单紧凑,反向时运动平稳,易于调节移动速度。

预镦,终镦机构(3):曲柄滑块机构实现运动大小变换功能,而且实现了将水平轴运动 变换为铅垂方向的往复直线移动。

经过一次运动大小变换,有一定的冲击力,而且重量轻,制造简单,结构亦简单。但 是系统的刚度较差。

顶料机构(4):通过液压机构将水平轴运动变换为铅垂方向的往复直线运动,并且实现 运动大小变换功能。

速度和力可调,运动平稳,且结构简单。

图4所示为冷镦机脱模装置设计方案二的运动示意图。

镦头

圆柱凸轮

棘轮带动摩擦

轮传动机构

刀具

偏置直动滚子推

杆盘行凸轮机构

定轴轮系传动 电动机

带传动

图4 冷镦机脱模装置设计方案二的运动示意图

2. 方案二完全由机械执行机构组成,其工作原理及特点如下:

送料机构(1):棘轮机构与摩擦轮机构共轴,通过棘轮机构实现转动可调,带动摩擦轮 间歇转动。同时摩擦轮采用挂轮,这样可以实现摩擦轮转过的弧长可调,通过棘轮与摩 擦轮二者的可调,从而实现了运送料的长度调节。

棘轮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运动角可在工作过程中,并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整 等特点。但是传动精度较差,且棘爪在齿表面滑行时引起噪音,冲击齿尖易磨损而不易 用于高速。

截料,运料机构(2):采用移动从动件圆柱凸轮机构,通过圆柱凸轮的廓线推动连杆和 刀具实现往复直线运动,并且实现的运动方向转换功能。这样就可以完成截料与运料工 艺动作。

圆柱凸轮可以通过设计凸轮廓线使得推杆实现预期的运动规律,而且响应快速,机构 简单紧凑。但是易磨损,制造较困难。

预镦,终镦机构(3):先由曲柄滑块机构实现运动大小变换功能,再采用摆杆滑块机构 将水平轴运动变换为铅垂方向的往复直线移动并实现运动大小变换功能。

经过两次运动大小变换,具有较大的冲击力,相比方案一中(3)的四杆机构来说,六杆

机构受力好,其中的摆杆机构能起到增力的作用,具有很大的机械利益,以满足镦压工 作的需要。

顶料机构(4):利用凸轮廓线推动滚子推杆,使滚子推杆实现往复直线运动, 并且将 水平轴的转动转换为铅垂方向的往复直线移动从而完成顶料。

凸轮机构传动精度高,运行可靠。但是制造困难,噪音大且易磨损

3. 方案三亦完全由机械执行机构组成,其工作原理及特点如下:

送料机构(1): 利用凸轮廓线推动滚子推杆,使滚子推杆实现往复直线运动,并且将 水平轴的转动转换为铅垂方向的往复直线移动,且有近修和远修轮廓线,从而完成间歇 送料。

凸轮机构传动精度高,运行可靠。但是制造困难,噪音大且易磨损。

截料,运料机构(2): 利用凸轮廓线推动滚子推杆,使滚子推杆实现往复直线运动, 并且将水平轴的转动转换为水平往复直线移动,从而完成截料和运料。

凸轮机构传动精度高,运行可靠。但是制造困难,噪音大且易磨损。

预镦,终镦机构(3):曲柄滑块机构实现运动大小变换功能,而且实现了将水平轴运动 变换为铅垂方向的往复直线移动。

经过一次运动大小变换,有一定的冲击力,而且重量轻,制造简单,结构亦简单。但 是系统的刚度较差。

顶料机构(4): 曲柄滑块机构实现运动大小变换功能,而且实现了将水平轴运动变换 为铅垂方向的往复直线移动,再通过磁铁将螺钉从模中吸出。

经过一次运动大小变换,可产生较大的反力,而且重量轻,制造简单,结构亦简单。 但是系统的刚度较差。

图5所示为方案三的运动示意图。

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行凸轮机构

偏置直动滚子推

杆盘行凸轮机构 电动机

带传动

刀具

镦头

磁铁 偏置直动滚子推 杆盘行凸轮机构

图5 冷镦机脱模装置设计方案三的运动示意图

六. 方案比较

上面已经展示了冷镦机脱模装置设计的三种可行方案。方案一以机械执行机构为主, 液气机构辅之, 方案二和方案三完全由机械执行机构组成。其中对镦头来说, 方案二 采用了六杆机构,而方案一和方案三均采用的是四杆机构。 六杆机构相对于四杆机构来 说,受力好,其中的摆杆机构能起到增力的作用,具有很大的机械利益,以满足镦压工 作的需要。 另外,方案二仅需一个电动机,而且各机构之间安装较为紧凑,节约空间。 另外,只有方案二中的间歇送料机构能满足设计的要求---运送长度可调,但是需要人工 换摩擦轮,尽管如此, 因为方案二与方案一和方案三相比,实用性与经济性以及可靠性 的要求要要一些,因此,选择方案二为最优方案。

七. 方案二的运动循环图

图6所示为方案二的运动循环图。

度数/?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70 300 330 360

时间 ,s 0 0.125 0.25 0.375 0.5 h=56mm

预镦,终镦 15 下降 165 195 下降 345 六杆机构

90预镦 上升 270终镦 上升

顶料 240 300 下降 盘行凸轮 下降30 150 上升

间歇送料 240 270被切阶段 摩擦轮和棘轮

120

截料,运料 30 刀具返回 刀具前进 330 圆柱凸轮

120 210

转位

模膛转动 120转动 240停止 槽轮

图 6 方案二的运动循环图

P(δ)(?) s (mm) v (m/s) a(m/s/s) b(α压力角/?)

0 0.00 0.00 0.00 7.18

15 1.73 0.24 20.89 7.04

30 11.73 0.72 20.90 6.30

45 30.00 0.96 0.00 5.26

60 48.27 0.72 -20.89 4.51

75 58.27 0.24 -20.90 4.16

90 60.00 0.00 -0.00 4.10

105 60.00 0.00 0.00 4.10

120 60.00 0.00 0.00 4.10

135 60.00 0.00 0.00 4.10

150 60.00 0.00 0.00 4.10

165 58.27 -0.24 -20.89 4.15

180 48.27 -0.72 -20.90 4.45

195 30.00 -0.96 -0.00 5.18

210 11.73 -0.72 20.89 6.23

225 1.73 -0.24 20.90 7.12

240 -0.00 -0.00 0.00 7.18

255 0.00 0.00 0.00 7.18

270 0.00 0.00 0.00 7.18

285 0.00 0.00 0.00 7.18

300 0.00 0.00 0.00 7.18

315 0.00 0.00 0.00 7.18

330 0.00 0.00 0.00 7.18

345 0.00 0.00 0.00 7.18

360 0.00 0.00 0.00 7.18

vmax=0.96(最大速度) amax=24.12(最大加速度)

根据上面的程序可以完成绘制轮廓曲线图,详见程序运行结果。根据上表做出位移, 速度,加速度曲线图。

根据加速度曲线图可得,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无刚性冲击也无柔性冲击。适用于中高 速轻载。 由表知压力角αmax=7.18?, 这样γmin=90?-7.19?=82.81?, 满足了γmin>=40?~50?, 而且传动角比较大,机构传力效果好。

图7 平面凸轮轮廓曲线图s

图8 平面凸轮位移曲线图

v

图9 平面凸轮速度曲线图a

图10 平面凸轮加速度曲线图

根据加速度曲线图可得,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推程)无刚性冲击也无柔性冲击,适用 于中高速轻载。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回程)加速度有突变,不过这一突变为有限值,因而

引起的冲击很小, 为柔性冲击。 由表知压力角 αmax=33.69?所以, γmin=90?-33.69?=56.31? 满足了γmin>=40?~50?,传力性能良好。

根据上表做出圆柱凸轮轮廓曲线展开图。(速度,加速度曲线图与平面凸轮的速度, 加速度曲线图作法类似)。

s

图 11 圆柱凸轮轮廓曲线展开图

十一.电动机的选择

曲柄OA的角加速度ω1=2π/T=2π/0.5 =12.566rad/s 转速 n1=60/T=120r/min

因此选择同步转速为 n0=750 r/min(8 级),50Hz,380V 的电动机即可。这样, 曲柄 OA 每转一周,镦头完成两次镦压(预镦和终镦);顶料机构转一周顶料一次,ω2=2π/T=2π/0.5 =12.566rad/s 转速n2=60/T=120r/min, 截料与运料机构转一周, 完成一次循环, 送料一次, ω3=2π/T=2π/0.5 =12.566rad/s 转速n3=60/T=120r/min,这样使得 n1= n2= n3,传动比?=1。 整个系统完成一次循环,生产一件成品。满足了生产率为120只/分的要求。

十二 脱模机构分类

塑件顶出方法受塑件材料及形状等影响,由于塑件复杂多变,要求不一,导致胶件的脱 模机构也多种多样。

按动力来源分,脱模机构可分为三类:

(1)手动推出机构 指当模具分开后,用人工操纵脱模机构使塑件脱出,它可分为模内手 工推出和模外手工推出两种。这类结构多用于形状复杂不能设置推出机构的模具或塑件 结构简单、产量小的情况,目前很少采用。

(2)机动推出机构 依靠注射机的开模动作驱动模具上的推出机构,实现塑件自动脱模。 这类模具结构复杂,多用于生产批量大的情况,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推出机构,也 是本章的重点。它包括顶针类脱模,司筒脱模,推板类脱模,气动脱模,内螺纹脱模及 复合脱模。

(3)液压和气动推出机构 一般是指在注射机或模具上设有专用液压或气动装置,将塑 件通过模具上的推出机构推出模外或将塑件吹出模外。

按照模具的结构特征分,脱模机构可分为:

一次脱模机构、定模脱模机构、二次或多次脱模机构、浇注系统水口料的脱模机构、带 螺纹塑件的脱模机构等。

3. 对脱模机构的要求

模具打开时,塑件必须留在有顶出机构的半模上。

由于注射机的推杆在安装后模的一侧,所以注射模的顶出机构一般在后模。这种模具结 构简单,动作稳定可靠。(特殊情况也用倒推模,此时塑件开模后必须留在前模。

顶出行程合理,制品可自由落下

顶出机构必须将塑件完全推出,完全推出是指制品在重力作用下可自由落下。顶出行程 取决于制品的形状。对于锥度很小或没有锥度的制品,顶出行程等于后模型芯的最大高

度加 5~10mm 的安全距离。对于锥度很大的制品,顶出行程可以小些,一般取后模型芯 高度的1/2~2/3之间即可。

顶出行程受到模胚方铁高度的限制,方铁高度已随模胚标准化。如果顶出行程很大,方 铁不够高时,应在订购模胚时加高方铁高度,并在技术要求中写明。

4. 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

制品顶出是注射成型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顶出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制品的质量,设计 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顶针位置设计的一般原则:

1、顶出要平衡,顶针必须均匀布置,以防顶出后胶件变形。

2、应注意塑件的美观性,尽量将顶针布置在产品装配后看不到的部位的地方,这一点对 于透明制品尤其重要。要知道,任何顶针都会在胶件上留下痕迹,而且随着顶针在生产 过程中的不断磨损,这种痕迹会越来越明显。

3、顶针应落在最有利于成品出模,即脱模力最大的地方;顶出力必须施加于胶件的最底 点,将胶件推出,而不是拉出。见下图:

4、 顶出力必须作用在制品能承受最大顶出力的部位,即刚性好, 强度最大的部位.如壁边, 骨位、柱位下面,壳体侧壁,作用面积也尽可能大一些(即尽可能选直径大的顶针),以 防塑件变形或损坏。尽量避免受力点作用于制品薄平面上,防止制品破裂,穿孔,顶白等。 如筒形制品弃用顶针顶出而选择推板顶出。

5、为防止制品变形,受力点应尽量靠近型芯或难于脱模部位,如细小的柱位与骨位。

7、顶针尽量布置于胶件的拐角处。

8、顶针应尽可能对称布置。

9.在有滑块侧抽芯和斜滑块的模具中,顶针尽量布置于侧抽芯或斜滑块在分模面的投影 面之外。如无法避免,则要加顶针先复位机构。顶针先复位机构图详见本章第节。

10、为方便水口脱落,在水口转角处应落水口顶针。

11、啤PP料及K料可采用垃圾钉顶出。啤ABS 等其它塑胶,当顶出力很小且成品上不允 许留有顶针痕迹时,也可以采用垃圾钉顶出。

12、顶针应尽量落在较平的地方,如果落顶针处斜度较大,顶针应磨成阶梯状以增大顶 出力,或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加大箭脚或顶针柱。

13、局部胶位较深时,由于脱模力大,轻易顶白或顶穿,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顶针 应傍骨,加头箭脚或出顶针柱。傍骨或出顶针柱时,顶针一般用Φ3/32”或Φ7/64”, 大件成品且胶位较厚时亦可采用Φ1/8”顶针。

14、成品上有较深凹位时,一般在内骨底落 Φ7/64”或 Φ1/8”顶针出顶针柱或跟客户 要求主骨两测傍骨出顶针柱。

15、螺丝柱、定位柱等深孔部位一般落司筒或在柱两侧傍骨出顶针柱。实心柱底要落顶 针,可以防止困气,也可以防止火花加工(EDM)时积碳。

16、顶针边离胶位边一般应有1—2mm距离,当顶针傍柱位骨位顶出时,顶针边离胶位边 不应超过 2mm 距良,当顶针位钢料低于周边钢料时,顶针边离胶位边可以作到 0.5mm 距 离;

17、PVC 料不宜顶垃圾钉及分流道不能直冲型腔。但 PVC 等软胶的公仔模(铍铜模、雕刻 模)一律采用顶垃圾钉的方式出模,顶针大小为 Φ5/32”或 Φ3/16”。垃圾钉应落在公 仔较平整无花纹的部位,方便披水口,且顶出要平衡垃圾针要离开胶位边2mm以上。

18、顶针与撑头及运水之间最少要保证有3—4mm的钢位。

19、顶针图的标数采用坐标标注法,基准要和模具排位图的基准一致。顶针标数要准确 且要拿整数,最多可给一位小数。要小心顶针破边,一般顶针边离胶位边应有1—2mm距 离。

2) 顶针大小设计的一般原则:

1.因为下列理由,顶针外径应尽量取较大值:

1)防止因射出压力而弯曲。

2)防止因脱模阻力而弯曲、破损。

3)防止白化。

2.在大平面上不宜用小顶针。

3.在不影响制品脱模和位置足够时应尽量采用同一型号大小顶针, 以方便开料,加 工.(如 5mm舆 6mm,可以的话选用其中一种)。

4.顶出零件和型芯的配合为间隙配合,配合公差为H7/f7。配合长度10~20mm。

5. 每一套模具顶针直径尺寸不宜太多种,否则加工时需频频换刀,既浪费时间也容易出 错。

3) 顶针数量设计的一般原则:

顶针的数量往往取决于经验。一般情况下,顶针数量越多,顶出效果就越好,但不必要 的顶针会提高模具的制作成本。因此在保证胶件能可靠顶出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减少顶 针的数量。但对于经验不足的工程师,本人建议,在不影响外观及运水布置的情况下, 顶针宁多勿少。因为如果在试模时发现胶件顶白或变形,再增加顶针会非常麻烦。但宁 多勿少并非滥用,而是当你在X根和X+1根之间犹豫不决时,你就用X+1根。

4) 顶针设计的其它原则:

1、能用顶针则不用司筒,能用圆顶针则不用扁顶针。原因很简单,司筒和扁顶针制造成 本高,且易磨损,寿命不如圆顶针,维修也不便。

2、当塑件上不允许有顶针印时,可在产品周边适当位置加辅助垃圾钉顶出(6-9所示)。

3、顶针与后模镶件的间隙应小于所啤塑料的溢边值。各种塑料的溢边值见第一章《塑料 及其注塑成型工艺》。

4、注意整体布局均匀,特殊情况要考虑采用多种顶出装置.如:斜顶,司筒针,推板,二次强 行脱模,油缸拉动,气体顶出等复合脱模。

5、顶出件不能兼作型芯。

6、有方向性要求的顶针,司筒头要做(磨)单边或双边管位以防止转动。

7、当在斜面或曲面上配置时,顶针必须防转,且顶针顶端要加胶线防止出现顶滑现象。

8、避免因真空吸附而使胶件产生顶白、变形,可采用复合脱模或用透气钢排气,如顶杆 与推板或顶杆与顶块脱模,顶杆适当加大配合间隙排气,必要时还可设置进气阀。

5. 顶针脱模

顶针包括圆顶针,扁顶针及异形顶针。其中圆顶针推出时运动阻力小,推出动作灵活可 靠,损坏后也便于更换,因此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圆顶针推出机构是整个推出机构中最 简单、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扁顶针截面是长方形,加工成本高,易磨损,维修不方便。 异形顶针是根据胶件推出位的形状而设计的,如三角形,弧形,半圆形等,因加工复杂, 很少采用,此处不作探讨。

1) 圆顶针

圆顶针是最简单,最普通的顶出装置.圆顶针与顶针孔都易于加工,因此已被作为标准件 广泛使用。圆顶针有无托顶针和有托顶针二种。顶针直径在 φ2.5 以下而且位置足够时 要做有托顶针,大于φ2.5都做无托顶针。见图。

1、圆顶针优点是:

(1)制造加工方便,成本底。圆孔钻削加工,比起其它形状的线切割或电火花加工,要 快捷方便得多。另外,圆形顶针是标准件,购买很方便,相对于其它顶针,它的价钱最 便宜。

(2)阻力小。可以证明,面积相同的截面,以圆形截面的周长最短,因此摩擦阻力最小, 磨损也最小。

(3)维修方便。圆形顶针尺寸规格多,有备件,更换方便。

2、圆顶针缺点:

顶出位置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骨位,胶件边缘,及狭小的槽,布置圆顶针有较困难, 若用小顶针,几乎没有作用。

3、圆顶针位置设计

(1)顶针布置顺序: 四周、加强筋、Boss孔(套筒或 两支顶针)。顶针不能太靠边,要保 持1.2mm以上的钢位。

(2)对于表面不能有顶针印的产品,可在产品周边适当位置加辅助垃圾钉顶出(6-9 所 示)

(3) 顶针尽可能避免设置在高低面过渡的地方;顶针尽量不要放在镶件拼接处,若无 法避免,可将顶针对半做于二个镶件上,或在二镶件间镶圆套。如下图。

(4)顶针可以顶螺丝柱(Boss):低于20mm以下的螺丝柱,如果旁边能够下顶针的话可 以不用司筒,而在其附近对称加两支顶针。见图。

(5)顶针可以顶骨位:顶骨位的顶针一般用直径 3/32“或者 7/64”,但这样的话,骨 位二边会增加一些胶位,须征得客户同意,且要保证:①不影响产品的装配和使用功能;

②不能导致制品表面缩水,如图6-7所示图加顶针。

(6)顶针可以顶边:顶边有二种方法,一是边外部加胶,顶针全部顶胶位(见图),由 于要多出胶位,须征得客户同意。二是顶针顶部分胶位(见图),因为有一部分要顶前模 内模,易将前模内模顶出凹陷而出披风。

4、圆顶针大小设计

(1)除非特殊情况,模具应避免使用 1/16"( 1.5mm)以下的顶针,因细长顶针易弯易断。 细顶针要经淬火加硬,使其具有足够强度与耐磨性。直径1/8“~1/4”的顶针用的较多。 (2)直身顶针规格:顶针直径×顶针长度,如:¢3/16“×120mm。。

(3)顶针过长或顶针偏小时,要用有托顶针。使用有托顶针开料时,应注明托长。如: 1.5mm ×( 3× 90托长)×(200总长)

(4)顶针标准件长度系列: 50,100,150,200,......

(5)直身圆顶针:3/64” ~1”,长度可达630mm;加托圆顶针最长14”(315mm),托长 1/2”~2”。

(6)落顶针时应视胶件大小尽可能落大一些的顶针。一般Φ3/16”—Φ5/32” 为常用, 成品特别大时可落Φ1/2”,或视需要落更大的顶针。

5、顶针的固定形式

顶杆固定在顶针固定板上,如果顶胶件的面是斜面的话,固定部位要加防转销。见下图 所示。

6、设计顶针的注意事项:

(1) 顶针在距型芯表面一段距离后要避空, 以减少与模具的接触面积,避免发生磨损烧 死(咬蚀)。有效配合长度=(2.5~3)D,最小不得小于8mm,尺寸(图6-3示):

(2)对于顶针顶出面为斜面的场合,为防止产品跟斜顶滑行,斜顶附近的顶针面要磨 “+”形或平行的槽位(图6-8)。若顶针面是斜面或其它异形面,头部须加防转销(管位) 防转。

(3) 一般场合顶针面应高于呵(CORE)平面,在不影响功能与使用的情况下,顶针一般 高出开模面0.05~0.08mm。对于胶位平面有要求的场合可考虑在顶针周边加沉台,

十三.参考资料

1.邹慧君主编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赵匀主编 机构数值分析与综合 机械工业出版社

3.阿尔托包列夫斯基等著作 孙可宗 陈兆雄 张世民 译

平面机构综合 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4.葛文杰 陈作模等主编 机械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5.申永胜主编 机械原理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6.杨路明主编 C语言程序设计 北京邮电大学大学出版社

7.杨裕根主编 现代工程图学 北京邮电大学大学出版社

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机械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上的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系机械系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 15-1 设计者孙新凯 指导教师 2017年 06 月 12 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0 二、带式运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1) 三、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 (4) 四、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 (6) 五、滚动轴承和传动轴的设计 (10) 六、轴键的设计 (18) 七、联轴器的设计 (18) 八、润滑和密封 (19) 九、设计小结 (20) 十、参考资料 (20) 一.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二.工作条件及设计要求

1.工作条件:两班制,连续单项运转,载荷较平稳室内工作,有粉 尘,环境最高温度35℃; 2.使用折旧期:8年; 3.检查间隔期:四年一次大修,两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 4.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电压380/220V 5. 运输带速允许误差为 5%。 6.制造条件及批量生产: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生产。 三.原始数据 第二组选用原始数据:运输带工作拉力F=2200N 运输带工作速度V=s 卷筒直径D=240mm 四.设计任务 1.完成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 2.完成减速器装备草图一张(A1)。 3.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 二.带式运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电动机的选择 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按已知的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Y型全封闭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2.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P=Fv/1000=2200*1000= E 3.确定电动机的转速:卷筒工作的转速

W n =60*1000/(π*D)=60*1000**240)=min 4.初步估算传动比:由《机械设计基础》表14-2,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6~20 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 d n =i ∑· v w n =(6~20)=~ r/min 因为根据带式运输机的工作要求可知,电动机选1000r/min 或1500r/min 的比较合适。 5.分析传动比,并确定传动方案 (1)机器一般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装置组成。传动装置是用来传递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变换其运动形式以满足工作装置的需要,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动装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机器的工作的性能、重量和成本。合理的传动方案除满足工作装置的功能外,还要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传动效率高和使用维护方便。 本设计中原动机为电动机、工作机为皮带输送机。传动方案采用两级传动,第一级传动为带传动,第二级传动为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选用V 带传动是V 带传动承载能力较低,在传递相同转矩时,结构尺寸较其他形式大,但有过载保护的优点,还可以缓和和冲击振动。 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高,使用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广、使用寿命较长。 由于本运输送机是在室内,考虑工作的背景和安全问题,固在齿轮区采用封闭式,可达到更好的效果。 故其方案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GB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

G B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 置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GB/T8196-2003代替GB8196-1987,GB8197-1987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自2003-9-1起执行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防护装置 固定式防护装置 活动式防护装置 可调式防护装置 联锁防护装置 带防护锁定的联锁防护装置 防护装置的关闭状态 防护装置的打开 工具

工具的使用 进入频次 4 风险评价 5 防护装置的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机器方面 人员方面 防护装置的设计方面 防护装置的制造方面 材料的选择 密封性 抗腐蚀 抗微生物 无毒 机器的观察 透明性 频闪影响

静电特性 热稳定性 可燃性 降低噪声与振动 防辐射 6 防护装置类型的选择 通则 不同类型的防护装置的组合或防护装置与其他装置的组合根据危险的数量和位置选择防护装置 根据要求进入的性质和频次选择防护装置 7 其他设计与制造方面的考虑 攀登 保留紧固件 抗振 警告标志 颜色

美学 8 防护装置安全要求的检验通则 冲击强度 安全距离 密封性 噪声 防护装置的操作力 可视性 9 使用信息 通则 防护装置的危险 安装 操作 防护装置的拆卸 检查与维修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SO14120:2002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附录B(资料性附录)帮助选择针对移动部件产生的危险的防护装置的指南 附录C(规范性附录)根据危险的数量和位置选择防护装置的指南 参考文献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14120:2002《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ISO14120:2002重新起草,由于我国法律要求和工业的特殊需要,本标准在采用国际标准时进行了修改。这些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本网采用蓝色字表示)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在资料性附录A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本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文本结构一致,但由于增加了附录A,因此国际标准中原有的两个附录的编号在本标准中依次改为附录B和附录C。 为了便于使用,对于ISO14120:2002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删除ISO14120:2002国际标准的前言,修改了ISO14120:2002的引言; c)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以指导使用;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功能及类型

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 通常采用壳、罩、屏、门、盖、栅栏、封闭式装置等作为物体障碍,将人与危险隔离。例如,用金属铸造或金属板焊接的防护箱罩,一般用于齿轮传动或传输距离不大的传动装置的防护;金属骨架和金属网制成防护网,常用于皮带传动装置的防护;栅栏式防护适用于防护范围比较大的场合或作为移动机械临时作业的现场防护。 1.防护装置的功能 (1)防止人体任何部位进入机械的危险区触及各种运动零部件; (2)防止飞出物的打击、高压液体的意外喷射或防止人体灼烫、腐蚀伤害等; (3)容纳接受可能由机械抛出、掉下、发射的零件及其破坏后的碎片等。 在有特殊要求的场合,防护装置还应对电、高温、火、爆炸物、振动、放射物、粉尘、烟雾、噪声等具有特别阻挡、隔绝、密封、吸 收或屏蔽作用。 2.防护装置的类型 防护装置有单独使用的防护装置(只有当防护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才能起防护作用);和与连锁装置联合使用的防护装置(无论防护装置处于任何状态都能起到防护作用)。按使用方式可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 (1)固定式防护装置。它是保持在所需位置关闭或固定不动的防护装置,不用工具不可能将其打开或拆除。常见型式有封闭式、固定间距式和固定距离式。 ①封闭式:将危险区全部封闭,人员从任何地方都无法进入危险区。 ②固定间距式和固定距离式:不完全封闭危险区,凭借其物理尺寸和离危险区的安全距离来防止或减少人员进入危险区的机会。 (2)活动式防护装置。它是通过机械方法(如铁链、滑道等)与机器的构架或邻近的固定组件相连接,不用工具就可以打开的防护装置。常见的有可调式和联锁式防护装置。 ①可调式防护装置。整个装置可调或装置的某组成部分可调,在特定操作期间调整件保持固定不动。 ②联锁防护装置。防护装置的开闭状态直接与防护的危险状态

螺钉头冷镦机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资料袋 学院(系、部) 2011 — 2012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职称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题目螺钉头冷镦机 成绩 起止日期 2012 年 6 月 7 日-- 2012 年 6 月 13 日 目录清单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2012 学年第 2 学期

学院(系、部)专业班级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螺钉头冷镦机 完成期限:自 2012 年 6 月 7 日至 2012 年 6月 21 日

指导教师(签字): 2012 年 6 月 20 日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2 年 6 月 20 日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螺钉头冷镦机 起止日期: 2012 年___6 月 7 日至 2012 年 6 月 14 日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机械工程学院(部) 2012年 6月20 日 目录 一、螺钉头冷镦机功能及设计要求 1.设计题目 采用冷镦的方法将螺钉头镦出,可以大大减少加工时间和介绍所节省材料。冷镦螺钉头主要完成以下动作: (1)自动间歇送料 (2)截料并运料

(3)顶镦并终镦 (4)顶料 2.设计要求 2.1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每分钟冷镦螺钉头120只 (2)螺钉杆的直径D为2-4毫米,长度L为6-32毫米 (3)毛坯料最大长度为49毫米,最小长度为12毫米 (4)冷镦行程为56毫米 2.2设计方案提示 (1)自动间歇送料采用槽轮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 (2)将坯料转动切割可采用凸轮机构推进进刀 (3)将坯料用冲压机构在冲模内进行顶镦和终镦,冲压机构可采用平面四连杆或六连杆机构 (4)顶料,采用平面连杆机构等 二、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1.工艺动作的确定 根据题目分析可知,螺钉头冷镦机主要完成以下几个工艺动作: ⑴送料:将一定长度的毛坯料送入执行机构中,并且具有间歇性。 ⑵截料:将一定长度的毛坯料截断,且要快速的截断并退出。 ⑶夹紧:将截取下来的毛坯料夹住,以便接下来将要进行的冷镦,又要便于 工件的卸载。 ⑷冷镦:在一定力的冲压下将螺钉的头部镦出,冷镦机构需要具有急回特性。 2.机构的设计与比较 根据机械的使用要求、工艺性能、结构要求、空间位置和总传动比等条件选择传动系统类型,并拟定从原动机到工作机之间传动系统的方案和总体布置。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系别: 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12级机械一班 姓名: 杨帆 学号: 080812025 指导老师: 袁圆 完成日期: 2014.6.18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减速器的结构选择及相关计算 (3) 第三章 V带传动的设计 (7) 第四章齿轮的设计 (9) 第五章轴的设计与校核 (15) 第六章轴承、键和联轴器的确定 (20) 第七章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 (22) 第八章减速器附件的确定 (23) 第九章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 (24) 总结 (24) 参考文献 (25)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1)此次机械课程设计主要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理念,训练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深化和扩展了相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2)另外促使我们培养查阅和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以及计算、绘图、数据处理等设计方面的能力。3)通过对通用机械零件、常用机械传动或简单机械的设计,使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机械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同时树立正确的工程设计思想,培养独立、全面、科学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1.2设计题目: 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 表1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参数 工作条件:带式输送机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空载启动,使用期10年(每年300个工作日),小批量生产,两班制工作,输送机工作轴转速的允许误差为±5%。带式输送机的传动效率为0.96。

图1 带式输送机传动简图 1—电动机;2—带传动;3—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5—输送带;6—滚筒 1.3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 1、传动系统的作用及传动方案的特点: 机器一般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装置组成。传动装置是用来传递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变换其运动形式以满足工作装置的需要,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动装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机器的工作性能、重量和成本。合理的传动方案除满足工作装置的功能外,还要求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传动效率高和使用维护方便。 本设计中原动机为电动机,工作机为皮带输送机。传动方案采用了两级传动,第一级传动为带传动,第二级传动为单(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

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 要求G B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T8196-2003 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T8196-2003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用于保护人员免受机械性危险伤害的防护装置的设计和制造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本标准发布后制造的机器。 要注意使用防护装置以使非机械性危险减至最小。 本标准的要求适用于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本标准不适用于防护装置中致动联锁装置的那些部件。联锁装置由GB/T 18831规定。 本标准没有对有移动和提升物料能力的专用系统,如滚翻防护结构(ROPS)和坠落物防护结构(FOPS)提出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226.1 机械安全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eqv IEC 204-1:1992) GB 12265.1 机械安全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 12265.2 机械安全防止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 12265.3 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 GB/T 15706.1-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eqv ISO/TR 12100-1:1992) GB/T 15706.2-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论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eqv ISO/TR 12100-2:1992)

机器常用安全防护装置(通用版)

机器常用安全防护装置(通用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80

机器常用安全防护装置(通用版) 类型 原理及应用 固定安全装置 防止操作人员接触机器危险部件的固定安全装置。该装置能自动地满足机器运行的环境及过程条件。装置的有效性取决于其固定的方法和开口的尺寸,以及在其开启后距危险点应有的距离。该安全装置只有用改锥、扳手等专用工具才能拆卸。 联锁安全装置 基本原理:只有当安全装置关合时,机器才能运转;而只有当机器的危险部件停止运动时,安全装置才能开启。连锁安全装置可采取机械的、电气的、液压的、气动的或组合的形式。在设计连锁

装置时,必须使其在发生任何故障时,都不使人员暴露在危险之中。例如,利用光电作用,人手进入冲压危险区,冲压动作立即停止。 控制安全装置 为使机器能迅速地停止运动,可以使用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的原理是,只有当控制装置完全闭合时,机器才能开动。当操作者接通控制装置后,机器的运行程序才开始工作;如果控制装置断开,机器的运动就会迅速停止或者反转。通常在一个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在机器运转时,不会锁定在闭合的状态。 自动安全装置 自动安全装置的机制是把暴露在危险中的人体从危险区域中移开。它只能使用在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样的动作而不会导致伤害的环境下,因此,仅限于在低速运动的机器上采用。 隔离安全装置 隔离安全装置是一种阻止身体的任何部分靠近危险区域的设施,例如固定的栅栏等。 可调安全装置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课程设计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 1. 工作条件 连续单向运转,载荷有轻微冲击,空载起动;使用期5年,每年300个工作日,小批量生产,单班制工作,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为±5%。 1-电动机;2-联轴器;3-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4-卷筒;5-运输带 题目B图带式运输机传动示意图 2. 设计数据 3. 1)选择电动机,进行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2)进行传动装置中的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3)绘制传动装置中减速器装配图和箱体、齿轮及轴的零件工作图。 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二、电动机的选择

1、动力机类型选择 因为载荷有轻微冲击,单班制工作,所以选择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电动机功率选择 (1)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2)电机所需的功率: 3、确定电动机转速 计算滚筒工作转速: 因为()40~8=a i 所以()()m in /4.2030~08.40676.5040~8r n i n w a d =?=?=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1000、和1500r/min 。 根据容量和转速,由有关手册查出有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有三种传动比方案,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第2方案比较适合,则选n=1000r/min 。 4、确定电动机型号 根据以上选用的电动机类型,所需的额定功率及同步转速,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M2-6。

其主要性能:额定功率5.5KW ;满载转速960r/min ;额定转矩2.0;质量63kg 。 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1、总传动比 2、分配各级传动比 查表可知214.1i i ≈ 所以16.591.184.14.11=?==a i i 四、动力学参数计算 1、计算各轴转速 2、计算各轴的功率 Po= P 电机=4.4KW P I =P 电机×η1=4.4×0.99=4.36 KW P II =P I ×η2=4.36×0.99×0.97=4.19 KW P III =P II ×η3=4.19×0.99×0.97=4.02KW P Ⅳ=4.02×0.99×0.99=3.94KW 3、计算各轴扭矩

机械安全防护知识规范样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机械安全防护知识规范(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4453机械安全防护知识规范 Knowledge of machinery safety protection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绞伤:外露的皮带轮、齿轮、丝杠直接将衣服、衣袖裤脚、手套、围裙、长发绞入机器中,造成人身的伤害。 2.物体打击:旋转的机器零部件、卡不牢的零件、击打操作中飞出的工件造成人身伤害。 3.压伤:冲床、压力机、剪床、锻锤造成的伤害。 4.砸伤:高处的零部件、吊运的物体掉落造成的伤害。 5.挤伤:将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位挤住造成的伤害。 6.烫伤:高温物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如鉄屑、焊渣、溶液等高温物体对人体的伤害。 7.刺割伤:锋利物体尖端物体对人体的伤害。 二、机械伤害原因 1.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防护、保险、信号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工具、

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场地环境问题。 2.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 (1)忽视安全、操作错误; (2)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3)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或工具; (4)违章操作; (5)不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工具; (6)进入危险区域、部位; 3.管理上的因素 设计、制造、安装或维修上的缺陷或错误,领导对安全工作不重视,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缺陷,教育培训不够,操作者业务素质差,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机械设备一般安全规定 规定是通过多年的总结和血的教训得出的,在生产过程中,只要遵守这些规定,就能及时消除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1.布局要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螺钉头冷镦机)

方案一 机构的运动简图如图: 1.曲柄 2.带轮 3.脱模推杆 4.终镦模 5.齿轮 6.初镦模 7.下模 8.工作台9.连杆10.送料滚筒 11.棘轮 12.凸轮 传动方案综述: 一、机构组成:送料机构由曲柄摇杆机构,棘轮机构和送料滚筒组成。 传动机构由凸轮机构,摆杆机构组成。初、终镦机构由齿轮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组成。顶料机构由凸轮机构组成。 二、机构的功能:通过送料机构间歇送料到下模,下模通过传动机构 的间歇传动分别将坯料送到初镦,终镦机构下面进行初镦和终镦。镦好后的镙钉由脱模机构将其顶出。

三、机构的工作原理: 1、送料机构:由主轴上的回转曲柄带支棘轮2上的摇杆来回摆 动,当摇杆作顺时针摆动时,棘爪嵌入棘轮的齿中,从而推动棘轮 作顺时针转动,棘轮又带动与其同轴的送料滚筒3转动,使原料送 到下模中。棘轮的外面有一个外罩,摇杆摆动时,棘爪先在外罩上 滑动,然后进入到棘轮的齿中,推动棘轮转动,通过调节外罩的角 度可以控制棘轮的转动角度,从而可憎达到调节送料长度的目的。 2、传动机构:通过带轮带动凸轮1转动,凸轮推动摇杆的摆动, 从而推动下模6的往复水平运动,通过凸轮的近休,中休,远休就 可以控制下模的后停,中停和前停。 3、初、终镦机构:带轮带动齿轮8回转,齿轮又和铰接在其上 的连杆和上模7、9构成曲柄滑块机构,使齿轮的回转运动变为上模 的上下往复运动,对坯料进行初镦、终镦。 4、顶料机构:主轴上的凸轮推动推杆上下往复运动,推杆向上 运动时将镦好的镙钉从下模中推出,然后迅速向下运动,以便下模 返回。 5、珙料机构:下模是下表面有刀口,下模开始运动时将料截断。 四、方案的优缺点:伏点:采用棘轮机构间歇送料,传动精确,而且送料的长度 可憎调节;用齿轮将初镦模和终镦模的运动连起来,使初镦 模和终镦模的周期很精确地相同;下模有三个模膛对应上模 的三个模膛,减小了生产同期,从面减小了加速度和刚性冲 击。 缺点:虽然下模设有三个模膛,实现了一次可以镦三个镙钉 减小了生产周期,但是由于下模在一个周期中有两次停歇有 两次推程和两次远休,而且行程较长,运动的周期又较小, 所以下模的加速度还是较大, 五、方案的运动循环图如下图:

皮带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皮带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学院(直属系):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年级/专业/班:20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班学生姓名:周犹彪 学号:1140840501 指导教师:李世蓉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设计题目及主要技术说明 (4) 一、设计题目 (4) 二、主要技术说明内容 (4) 第二章结构设计 (5) 2.1传动方案拟定 (5) 2.2电动机选择 (5) 2.2.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的选择 (5) 2.2.2电动机容量选择 (6) 2.2.3确定电动机转速 (6) 2.3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级传动比 (8) 2.4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 (8) 2.4.1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的计算 (8) 2.5 V带传动设计 (10) 2.6斜齿轮传动的设计 (12) 2.6.1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12) 2.6.2齿面接触强度的计算 (12) 2.6.3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验算 (15) 2.7箱体结构设计 (17) 2.8轴的设计 (18) 2.8.1输入轴的设计 (18) 2.8.2输出轴的设计 (25) 2.9键的强度校核 (31) 2.9.1输入轴的键强度校核计算 (31) 2.9.2输出轴的键强度校核计算 (32) 2.10联轴器的选择 (32) 2.11滚动轴承设计 (33) 2.12润滑油及润滑方式的选择 (34) 设计总结 (35) 参考文献 (35)

摘要 减速器原理减速器是指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独立封闭式传动装置。此外,减速器也是一种动力传达机构,利用齿轮的速度转换器,将马达的问转数减速到所要的回转数,并得到较大转矩的机构。降速同时提高输出扭矩,扭矩输出比例按电机输出乘减速比,但要注意不能超出减速器额定扭矩。 减速器的作用减速器的作用就是减速增矩,这个功能完全靠齿轮与齿轮之间的啮合完成,比较容易理解。 减速器的种类很多,按照传动类型可分为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以及它们互相组合起来的减速器;按照传动的级数可分为单级和多级减速器;按照齿轮形状可分为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和圆锥一圆柱齿轮减速器;按照传动的布置形式又可分为展开式、分流式和同轴式减速器。 齿轮减速器应用范围广泛,例如,内平动齿轮传动与定轴齿轮传动和行星齿轮传动相比具有许多优点,能够适用于机械、冶金、矿山、建筑、轻工、国防等众多领域的大功率、大传动比场合,能够完全取代这些领域中的圆柱齿轮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因此,内平动齿轮减速器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重型货车后部防护装置设计说明书

绪论 1.1论文研究背景 近十年来,中国高速公路里程数和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根据公路局、公安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5000公里,仅次于美国位于全球第二;;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25亿辆,其中汽车达到1.06亿辆,仅次于日本,居于全球第二。因此,如何保障道路交通安个已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根据我国年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表明,从2002年至2009年,事故总体上呈现递减趋势,但是在2010年却出现了大幅度的反弹;其它数据上如伤亡人数、经济损失则一向持续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出台新的汽车安全法规、强化监管道路交通安全和提高整车安全性能等联合作用的结果。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总数居高不下,汽车安全问题仍得不到有效保障。 我国高速公路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如:全封闭、全立交等。所以交通事故的形态构成与普通公路大不同。据统计,在中国2010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率为39%,包括尾随相撞,碰撞固定物或静止车辆造成损伤均占25%。按车型所占比例降序排列,追尾车辆车型依次为轿车、大型货乍、轻型货车、微型客车、其它类型车辆和中型客车;被追尾车辆车型依次为大型货车、轿车、其他车辆和轻型货车。所以,尾随相撞仍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事故形态,并且由于高速公路笔直、设计标准高、车速快,一旦发生交通则事故后果严重。在涉及重型卡车的交通事故中,尤其是在汽车追尾卡车和多辆车连环相撞造成的最严重的车祸,极为容易的造成较大的伤害,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比例都是最大的,这种事故的致死比例是轿车与其他车型碰撞致死比例的四倍,约占到追尾交通事故的46%,。针对此类情况,我国出台了相关法规,其中最早的是在1989年颁布了《汽车和挂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要求》。2006年,我国公安部颁布了《关于加强机动车安全防护装置和乍身反光标识等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提出了不规范安装机动车安全防护装置的处罚办法,为货车后下部吸能装置的提出给予了有利的政策保障。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最新研究进展 在国外对车辆安全的研究很早,大部分的研究是通过仿真测试和实车碰撞来进行,主要是为了提高货车和轿车之间的碰撞相容性,提高吸收缓冲保护的能力。Priya Prasad 等对现有车辆耐撞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其后部防护装置的设计提出了研究思路。DE提出改善车刚度可以明显提高碰撞的轿车和卡车的兼容性。Atahan等利用大量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3 页

仅供参考[整理]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 在人和危险之间的构成安全保护屏障,是安全防护装置的基本安全功能。为此,安全防护装置必须满足与其保护功能向适应的安全技术要求。基本要求如下: 1、结构形式和布局设计合理,具有切实的保护功能,确保人体的不受到伤害。 2、结构应坚固耐用,不易损坏;结构件无松脱、裂损、变形、腐蚀等危险隐患。 3、不应成为新的危险源,不增加任何附件危险。可能与使用者接触的部分不应产生对人员的伤害或阻滞(如避免尖棱利角、加工毛刺、粗糙的边缘等),并应提供放滑措施。 4、不应出现漏保护区,安装可靠,不易拆卸(或非专用工具不能拆除);不易被旁路或避开。 5、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使人体各部位(特别是手或脚)无法逾越接触危险,同时防止挤压或剪切。 6、对机械使用期间各种模式的操作产生的干扰最小,不因采用安全保护装置增加操作难度或强度,实现障碍最小。 7、不应影响极其的使用功能,不得与机械的任何正常可动零部件产生运动抵触。 8、便于检查和修理。 在设计安全防护装置时,必须保证装置的可靠性,其功能除了能防止机械危险外,还应能防止由机械产生的其他各种非机械危险;安全防护装置应与机械的工作环境相适应而不易损坏。 第 2 页共 3 页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3 页共3 页

螺钉头冷镦机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螺钉头冷镦机设计说明书 设计者: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组长: 2012年6月20—7月14日

目录 一、设计题目 (3) 二、设计任务 (3) 三、设计内容 (4) 1原动机的选择 (4) 2送料机构 (4) 运动机构方案的提出 (4) 机构方案的比较 (5) 机构设计 (5) 3截料机构 (6) 机构方案的提出 (6) 机构设计 (7) 4滚筒机构 (8) 5冷镦机构 (9) 6传动机构 (10) 四、机构原理图 (13) 1机构原理图 (13) 2机构循环图 (14) 五、机构简图 (15) 六、运动方案的模拟仿真 (15) 七、设计小结 (16) 八、参考文献 (17) 九、设计时间表 (17)

螺钉头冷镦机 一、设计题目 螺钉头部成型通常采用冷镦塑性加工。冷镦是在室温下对螺钉毛坯高速打击,在挤压模腔中缩颈、压型的加工方法。冷镦使用的原始毛坯为长5~6m的棒料,主要工艺动作为: (1)棒料间歇送进。 (2)截下短尺寸毛坯并运送到冷镦工位。 (3)进行预镦(缩颈镦粗)和终镦(头部压型)。 (4)成品从模腔顶出。 原始数据如下: (1)冷镦螺钉头的速度为120只/min。 (2)螺钉杆的直径D=2~4mm,长度L=6~32mm。毛坯料12~48mm。 (3)冷镦冲头行程56mm。 二、设计任务 (1)拟定工艺原理图和运动循环图。 (2)进行送料、截料、冲压、分度转位、顶料的执行机构选型。 (3)进行执行机构组合方案的评定和选择,画出执行机构组合方案示意图。 (4)选择电动机的适当转速,拟定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 (5)画出包括执行机构和传动系统的机械运动方案示意图。 (6)对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尺度综合,按比例在图纸(A2或A3)上画 出机械运动方案图。 (7)对主要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画出运动线图。 (8)对螺钉头冷镦机进行三维造型和运动仿真。 (9)编写设计说明书。

17--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 造一般要求 GB/T 8196-2003 国家标准局批准2003-09-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14120:2002《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ISO 14120:2002重新起草,由于我国法律要求和工业的特殊需要,本标准在采用国际标准时进行了修改。这些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在资料性附录A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本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文本结构一致,但由于增加了附录A,因此国际标准中原有的两个附录的编号在本标准中依次改为附录B和附录C。 为了便于使用,对于ISO 14120:2002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删除ISO 14120:2002国际标准的前言,修改了ISO 14120 :2002的引言; c)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以指导使用: 本标准代替GB 8196-1987《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和GB 8197-1987《防护屏安全要求》。 本标准与GB 8196-1987和GB 8197-198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扩大,不仅包含防护罩、防护屏,而且包括各类固定和活动式防护装置,

由于结构不同,可以是壳、罩、屏、门、封闭式防护装置等(GB 8196-1987和GB 8197-1987的导语;本版的1); ——全部术语和定义均为新增内容,以使其与现有采用ISO标准的其他涉及机械安全的国家标准协调一致(GB 8196-1987的1和GB 8197-1987的1;本版的3); ——增加了风险评价方面内容(本版的4); ——设计制造要求方面增加了密封性、抗腐蚀、抗微生物、无毒、机器的观察、透明性、频闪影响、静电特性、热稳定性、可燃性、降低噪声与振动、防辐射等方面的要求(GB 8196-1987的2和GB 8197-1987的2:本版的5); ——增加了防护装置类型选择方面的规定(GB 8196-1987的2.4:本版的6); ——增加了防护装置的其他设计制造规定:攀登、保留紧固件、抗振、警告信号、颜色、美学等方面的要求(本版的7); ——增加了防护装置安全要求的检验要求(本版的8); ——增加了对防护装置使用信息方面的要求(本版的9)。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建民、郑凡颖、施化文、石俊伟、王亚茹。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8196-1987; ——GB 8197-1987。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自己做的)

{ 韶关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 课程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起止时间:2015年12月——2016年1月

(教务处制) 【 韶关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设计地点信工楼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带运输机工作原理: 带式运输机传动示意如下图所示。 已知条件: ( 1.滚筒效率ηg=(包括滚筒与轴承的效率损失); 2.工作情况: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 3.使用折旧期:4年一次大修,每年280个工作日,寿命8年; 4.工作环境:室内,灰尘较大,环境最高温度35℃; 5.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生产; 6. 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5%; 7.动力:电力,三相交流,电压380/220V 设计内容和要求: $ 1)从机器功能要求出发,拟定机械系统方案,进行机构运动和动力分析。 2)合理选择电动机,按机器的工作状况分析和计算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合理地选择零件材料、热处理方法,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和确定零件主要参数及尺寸。 3)考虑制造工艺、安装、调整、使用、维修、经济和安全等问题,设计机械零部件。 4)图面符合制图标准,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标注正确,技术要求完整合理。5)基本参数: 输送带工作拉力F= 5 KN 输送带工作速度υ= 2 m/s 滚筒直径D= 400 mm 工作任务及工作量要求: 1) 按给定条件设计减速器装置; { 2)完成减速器装配图1张(A0或A1图纸); 2)低速轴、低速齿轮零件工作图各1张; 3)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内容包括:机械系统方案拟定,机构运动和动力分析,电动机选择,传动装置运动动力学参数计算,传动零件设计,轴承寿命计算,低速轴、低速齿轮的强度校核,联轴器的选择、设计总结、参考文献等内容。 进度安排: 设计准备(1天); 2.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1天);3. 传动件的设计计算(3天); 4. 装配图设计(4天); 5. 零件工作图设计(2天); 6. 编写设计说明书(3天); 7. 总结答辩 (1天) 主要参考文献 [1]龚桂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 [2]龚桂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3]濮良贵.机械设计 [M].第九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吴宗泽,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第五版,一、二、三、四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

防护装置固定式与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 要求GB/T8196-2003 防护装置固定式与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T8196-2003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用于保护人员免受机械性危险伤害的防护装置的设计与制造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本标准发布后制造的机器。 要注意使用防护装置以使非机械性危险减至最小。 本标准的要求适用于固定式与活动式防护装置。本标准不适用于防护装置中致动联锁装置的那些部件。联锁装置由GB/T 18831规定。 本标准没有对有移动与提升物料能力的专用系统,如滚翻防护结构(ROPS)与坠落物防护结构(FOPS)提出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就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就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就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226、1 机械安全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eqv IEC 204-1:1992) GB 12265、1 机械安全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 12265、2 机械安全防止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 12265、3 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 GB/T 15706、1-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eqv ISO/TR 12100-1:1992) GB/T 15706、2-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论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eqv ISO/TR 12100-2:1992) GB/T 16856 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的原则 GB/T 18831-2002 机械安全带防护装置的联锁装置设计与选择原则(ISO 14119,MOD) ISO 14123-1 机械安全减少由机器排放的危害物质引起的健康风险第1 部分:用于机器制造商的原则与规范 EN 292-2:1991/A1: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 EN 1127-1爆炸性气体爆炸的预防与防护第1部分:基本概念与方法 EN 1672-2 食品加工机械基本概念第2部分:卫生学要求 注:其她信息由参考文献中给出。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其中部分术语与定义由GB/T 15706、1确立。 3、1 防护装置 guard

螺钉头冷镦机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___螺钉头冷镦机________ 系别:___机电工程学院________ 专业:_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__ 班级:_____机械1005__________ 学号:_____2010010125________ 姓名:______纵华星___________ 导师:_______张志强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年 1 月 3 日

目录 一、设计题目 (3) 二、设计任务 (3) 三、设计内容 (4) 1原动机的选择 (4) 2送料机构 (4) 运动机构方案的提出 (4) 机构方案的比较 (5) 机构设计 (6) 3截料机构 (7) 机构方案的提出 (7) 机构设计 (8) 4滚筒机构 (8) 5冷镦机构 (10) 6传动机构 (11) 四、机构原理图 (14) 1机构原理图 (14) 2机构循环图 (14) 五、运动方案的模拟仿真 (15) 六、设计小结 (16) 七、参考文献 (17)

螺钉头冷镦机 一、设计题目 螺钉头部成型通常采用冷镦塑性加工。冷镦是在室温下对螺钉毛坯高速打击,在挤压模腔中缩颈、压型的加工方法。冷镦使用的原始毛坯为长5~6m的棒料,主要工艺动作为: (1)棒料间歇送进。 (2)截下短尺寸毛坯并运送到冷镦工位。 (3)进行预镦(缩颈镦粗)和终镦(头部压型)。 (4)成品从模腔顶出。 原始数据如下: (1)冷镦螺钉头的速度为120只/min。 (2)螺钉杆的直径D=2~4mm,长度L=6~32mm。毛坯料12~48mm。 (3)冷镦冲头行程56mm。 二、设计任务 1)按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机构的选型。 (3)用解析法或图解法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设计,或在尺寸给定的条件下进行运动与动力分析。 (4)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5)绘制机械运动方案简图。(A1) (6)绘制传动系统结构图(A1),执行机构零件图(A2或A3)。 (7)编写设计说明书。(用16K纸张,封面用标准格式) 设计说明书包括的主要内容: 1)目录 2)设计题目 3)工作原理 4)原始数据 5)执行部分机构方案设计 a)分析执行机构的方案 b)拟定执行机构方案 c)执行机构运动循环图 6)初定电机转速及传动装置方案 7)执行机构尺寸设计及运动分析 8)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a)选择电动机 b)计算总传动比,并分配传动比

个体防护装置

个体防护装置 (一)防护服、防护眼面罩及防护手套、靴子等 1. 防护服 防护服由上衣、裤子、帽子等组成,设计成适宜的尺寸和形状,设计尺寸和形状以及组合方式以有效的阻断有害物侵入为准,可以是连身式结构,也可是分体式结构。防护服的结构应合理,便于穿脱,结合部位严密。 化学物泄漏和中毒现场处置中,防护服的功用是为现场工作人员接触到现场有害化学物和空气中存在的有害气体、尘埃、烟、雾等提供阻隔防护作用。 根据毒源类型和环境状况,化学事故现场会分成热区、温区和冷区,在每个区域内所需要的防护是不同的,一个区域内使用的防护服不能够到其他区域使用。 防护服的选用要依据泄漏物的种类、存在的方式、环境条件及浓度等综合考虑。对具有腐蚀性气态物质(蒸汽、粉尘、烟雾等)存在的现场,防护服要具有耐腐蚀性、高隔离效率、一定的防水性和衣裤连体,袖口、裤脚有较好的密合性等;对于非蒸发性的固态或液态化学物,仅需要穿具有一定隔离效率的防护服即可。 防护服的选用可参照生产厂家产品说明书中的各技术参数和应用范围。 2.防护眼面罩 眼面防护用具都具有防高速粒子冲击和撞击的功能,并根据其它不同需要,分别具有防液体喷溅、防有害光(强的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防尘等功效。针对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气体、蒸汽的环境,建议应该选择全面罩,因为眼罩并不能做到气密,如果事故现场需要动用气割等能够产生有害光的设备,应配备相应功能的防护眼镜或面屏。 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对眼睛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眼罩对放射性尘埃及空气传播病原体也有一定的隔绝作用。 3. 防护手套 防护手套的种类繁多,除抗化学物类外,还有防切割、电绝缘、防水、防寒、防热辐射、耐火阻燃等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一般的防酸碱手套与抗化学物的防护手套并非等同,由于许多化学物相对手套材质具有不同的渗透能力,所以需要时应选择具有防各类化学物渗透的防护手套。 依据防护手套的特性,参考可能的接触机会,选用适当的手套,应考虑化学品的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