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

[摘要]现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还是一个新领域。本文从档案实际出发,着重探讨了这一领域中档案信息及档案信息资源等有关概念以及以市级、区县级档案馆为主体实施构建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档案信息咨询共享模式,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总模式、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分模式三种模式的实施,框架。以期对今后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所促进。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当今社会已经发展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已成为了等同甚至超过物质和能源的重要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这样的环境下,借助计算机,微电子和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实行信息化改造也就成为了各行业发展的关键。同样,信息化也为档案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以往要利用档案信息往往要翻阅其纸质载体,现在通过计算机输入,扫描,电子文档生成等多种方式可以使档案信息脱离纸质等实物载体而以电子信息的形式存在,这样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档案信息进行存储和检索,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传递,大大提高了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另外如果电子信息的真实性得到了保证,对档案的发展将带来一次质的飞跃。目前,各档案单位、部门都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工作,拥有了一定规模的档案信息资源,但相对独立,分散,如何更好的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呢?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就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下面作者将以保存档案,掌握档案信息资源的主体——档案馆为研究对象,探讨市级、区级档案馆(包括专业档案馆)的档案资源信息共享模式及运行机制。

一、档案信息资源及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描述

(一)档案信息资源的描述

笔者认为,一定数量的来源于档案内容的信息集合就构成了档案信息资源。这里讨论的信息是指以电子信息形式存在的信息,它由计算机存储与显示,通过数据库进行查询,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档案信息主要来自于档案数字化(计算机输入、扫描)后形成的电子信息,也可以是直接由计算机软件生成的电子文档。结合实际情况,档案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档案目录信息。它主要指描述档案信息的信息,主要是指档案的目录信息,如档案的案卷目录信息,文书档案的文件级目录信息等。它主要依托于以往的档案检索工具——案卷目录,文件目录。

2。档案专题信息。它往往以少量的档案信息就能反映档案的主要内容,这主要针对婚姻档案,执照档案等专业档案或是针对某一个专题内容而整理收集的档案信息,如知青档案信息,独生子女档案信息,满足人们对特定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

3。档案全文信息。表现为包含档案大部分或全部内容信息的电子文件。如将文书档案内容通过打字输入电脑,文书档案经扫描后经过软件识别生成的电子文本文件,直接由电脑办公软件生成的电子文档等都是包含档案全文信息的电子文件。另外,笔者认为,照片、文书档案经过扫描生成的图象文件,录象档案经转换生成的影音文件等也都属于这一范围。

档案具有机密性,因此档案信息也具有机密性,按照信息的开放程度,笔者将它分为:

1。公开档案信息,主要是指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档案信息,如年满30年开放档案的信息,公民都可以查阅。

2。非公开档案信息,需要依照查询者权限提供相应能够访问的信息。

(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首先,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同档案资源的建设是分不开的,对于档案馆来说就是要优化馆藏,丰富馆藏内容。其次,就是做好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工作,生成档案信息资源。可以通过扫描,打字输入等方式完成,必要时可以与专业信息公司合作。第三,就是要建立规范的数据格式标准,档案移交单位能将移交进馆档案的目录等电子数据同档案馆的数据库数据格式保持一致,档案馆数据库可以转化和导入,从而避免了重新输入。

(三)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描述

从整个档案系统而言,同一专题的档案信息,可能会存在于不同地区的档案馆内,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就是指打破地域限制,不仅实现馆际档案信息的互相利用,而且互相补充,互为完善,共同构成向社会开放的信息系统(摘自cnki学术定义[《谈数字化条件下的档案信息整合》《档案与建设》2005年徐佳])这里笔者还认为,从利用目的出发,将同一专题的档案信息进行整合也是一种资源共享

的方式。另外,同一专题的档案信息也不仅仅局限于档案专题信息,如知青、婚姻档案信息等,还可以延伸拓展为拥有相同特征的档案目录信息甚至全文信息,如文书档案案卷目录信

息,非典时期照片档案等,至于是否要共享这些档案信息则要取决于实际的档案需求。

档案资源共享系统还可以细化描述为一个以档案利用需求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的横向与纵向整合与共享为手段,以实现档案资源共享为目标的一种信息共享系统。

(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意义

1。解决跨区查询档案难的问题,准确定位所需档案。

笔者在档案接待利用工作中经常遇到所查档案属地含糊的利用者,如有的利用者需要查婚姻档案但是却忘记了办理地点,不得已只好到相关的区档案馆逐个查找。还有的利用者查阅知青档案,但是却不清楚知青档案所在的区县,查找全无头绪。如果将全市的知青或者婚姻档案信息资源全部整合共享的话,将极大的方便利用者,快速查到其所需档案所在的区县档案馆。如果以后电子信息有效性的问题得以解决,将可以为档案利用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档案利用者只要到一个档案馆就可以查询全市的档案相关信息,并得到有效凭证。

2。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方便统计、编研等工作开展。

如果整合了各档案馆的目录信息,全文信息(整合的标准、技术问题这里暂不讨论),例如整合了文书档案目录信息,非典、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档案等将有助于市档案局及有关机关部门及时进行档案统计,编研等工作。

另外可以和进一步与其他业务主管部门进行数据的新旧衔接。如市民政系统已经实现了全市婚姻登记联网,新登记的婚姻档案数据直接由网络数据库存储,但是旧的婚姻档案一般都已移交给档案馆,并大多由档案馆全部进行了数字化,如果将存储在各个区县档案馆的婚姻档案数据库整合并与市民政局的婚姻档案数据库合并的话,将使得整个上海市的婚姻档案变得完整,极大的方便婚姻登记机关开展婚姻登记审核等业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这将使档案工作与业务工作更紧密的联系起来,更好发挥档案服务的作用。

3。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各区县档案馆将可以开展跨区的档案交流与合作。

4。为今后建设档案信息资源网奠定基础

可以依据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系统逐步建设档案信息资源网络,不光集中文书档案目录等信息还可以集中照片,声像等电子档案的多媒体信息提供公众、政府部门等单位利用,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增强利用者的档案利用需求,形成档案利用的良好循环。

二、档案信息资源及共享的现状

目前,上海市各区县档案馆都已经达到了市一级标准,而标准中就有案卷级目录数据覆盖馆藏全部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覆盖馆藏全部永久、长期案卷的60%,纸质档案全文和照片数字化不少于60万页等要求。另外,各区县档案馆还建立了一定专题档案信息资源,如长宁区档案馆就有婚姻,知青,独生子女、历届区人大、党代会代表名单等专题档案信息,方便查询利用。由此可见,档案馆作为保存档案的中心已经掌握了一定规模的档案信息资源,它无疑也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利用的主体。

目前,档案馆间的档案信息资源相对独立,交流较少。比较常用方式的是档案馆之间通过电话进行档案信息的咨询,来确定利用者所需档案保存的部门。

三、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这里笔者着眼于档案系统内部及档案馆之间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主要针对非公开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主要有三种模式:档案信息咨询共享模式,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总模式、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分模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建立由各区县档案馆积极参与,市档案局统一协调组织实施。

(一)档案信息咨询共享模式

这种共享模式主要是档案馆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其他档案馆发布档案查询申请,由档案馆相关人员查询馆藏后给出答复,从而达到档案信息共享利用的目的。这种方式构建简单,能够较快的定位所需档案的存储位置,得到所需的信息数据,但是功能比较单一,适合于那些只需了解相关少量档案信息,而不需要提供档案凭证的档案需求。如说区机关单位填写统计表格,只需要知道市级机同意其成立的批文文号等信息。

档案信息咨询共享模式

1、档案信息交流网络的构建

联系档案馆实际,每个档案馆的档案接待处都配有电话,档案局(馆)也都设立了网站,拥有电子邮箱。因此信息交流的方式采用电话或电子邮件两种方式,具有可操作性。当然在实际建设中可以建设一个结合电话,电子邮件的交流平台。

(1)电话

各区档案馆一般都已建立目录,专题档案信息数据库提供查询,所以使用电话这种交流方式比较快捷,能够较快的知道查询结果。首先要建立档案馆咨询员网络,每个档案馆指定专人担当咨询员。一般可以由档案接待人员兼任,档案咨询只在咨询员之间开展,这样有利于档案信息的保密,相对他们对档案业务工作也比较熟悉。

其次,为了通过电话确认对方咨询员的身份,可以设置相应的密码,只有在对方报出密码后才能进行相关非公开档案信息的查阅。

第三,咨询员联系方式,密码等信息的公布与定期更新。由市档案局将各咨询员的姓名、联系电话、密码等信息通过信件等方式传送,一旦某档案馆更换咨询员后,要及时告之市档案局,再由市局重新更新信息。

(2)电子邮件

相对于电话,电子邮件具有文字表达能力强,传送快捷,不受电话占线困扰,可以群发等优点,另外可以根据邮箱地址确定发件人身份。主要针对查询范围较广的档案查询。在实施上各档案馆只要指定专人负责咨询事项就可以了,邮件地址等信息的更改可以通过群发邮件来通知。

2。信息咨询服务的运行流程

(1)档案信息利用权限审核

各档案馆接受档案利用者(公众或机关企事业单位)提出的查档申请,如符合查档条件,如利用者查阅本人婚姻证明,并得到所需档案可能在其他档案馆保存的线索后就可以通过档案信息咨询网络进行查询。如果不能马上答复利用者,则留下其联系方式。

(2)档案信息查询

档案馆在接到档案咨询请求后通过数据库等方式查询档案,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方式传送档案信息,进行回复。

(3)咨询回复

档案馆在收到咨询回复后,及时通知档案利用者所需档案信息情况或根据需要提供档案复印件及档案电子全文信息等。

(二)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这种共享模式主要是通过构建网络平台,将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在网络上整合发布或分别提供利用,达到档案资源共享的目的。当今,网络、数据库等技术发展相对成熟,档案信息包括全文信息都能够存储在数据库中提供查询利用,并利用网络进行传送。这种方式无疑能更好的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更好的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依据档案信息资源提供利用的方式来划分,可以分成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总模式和分模式,两种模式可以同时存在,互为补充。下面先讨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网络平台的建设。

1、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平台

(1)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平台的描述

这个网络平台是以网站为外在表现形式,其后台的数据库包括了相关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利用者可以通过网站的检索界面检索相关的档案信息资源信息,并通过这种形式来达到共享档案信息资源的目的。

(2)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构建

在笔者的构想中,这个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在市档案局(馆)的统筹领导下建立,各区县档案馆积极参与。网络平台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a。通过数据专线将各个档案馆与市档案馆相连,建立档案信息内网。各档案馆可以通过数据专线上传档案数据库,查询市局档案网站上的档案信息等。通

过专线要比通过internet

网络传输要稳定、安全得多,档案网站、数据库也更加安全。这也是笔者推荐这种联网方式的原因。同样这也是其他机关系统普遍采用的方式,如全市民政系统,工商系统等。

另外笔者再提

供一种联网方式,仅供读者参考。各个档案馆可以通过internet 网络与市档案局档案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网站相连,但设置成只有特定IP 地址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都位于区档案馆内)才能访问市档案局网站,或者拥有口令加u 盘密匙才能访问的模式。这种实现方式同前一种相比容易实现,成本较低,但有一定的危险性。

b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网站。网站与后台数据库相连,提供档案数据检索服务,另外还可以建立留言、交流论坛、档案信息索引等功能模块。

2、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总模式

总模式主要是指由市档案局(馆)确定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项目,由各个区县档案馆分别将本馆掌握的这部分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上传市档案局,由市档案局有关部门将数据整合后在市档案局网站上设立查询界面提供利用。一方面可以通过档案内网供档案部门,有关机关单位查找,一方面将经过审核可以让公众查阅的档案数据库放在市档案局外网上提供查阅。

(1)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总模式运行流程

a.档案信息资源调查

各区县档案馆进行档案信息资源调查分析,了解馆藏档案信息资源及数字化情况,包括数据存储格式和数据库类型,通过了解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情况知晓档案利用者的利用需求,然后上报市档案局汇总。以后可以定期上报档案信息资源变化和利用的情况。

b。调查档案利用需求,确定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项目,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计划。

市档案局依据区档案馆上报的档案信息资源调查分析,综合各区不同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网上档案需求调查,机关档案利用需求调查等多种方式确定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项目,对于各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建立一个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计划,统一协调各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进度,保证知青,婚姻等专题档案信息资源能够及时提供利用。

(3)上报档案数据库,整合数据。

依照规定的数据格式,各区县档案馆将确定共享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上报市档案局,由市档案局统一整合数据,建立相应的网络数据库。

(4)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发布,提供检索利用

市档案局将整合完毕的档案数据上网,提供相应的档案信息资源信息检索界面。各档案单位可以根据权限来访问档案信息内网档案信息资源。如果档案信息资源如知青档案等可以向公众开放的,则通过市档案局internet网站统一提供检索。

3、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分模式

现在,各区县档案馆也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各自可以通过相应的档案软件进行查询。基于此,笔者认为各区级档案馆可以在档案信息内网上建立网站,并将自身可以共享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上网,提供查询服务。同时可以通过市局档案网站发布档案信息资源信息及提供链接地址。这样,有关档案部门,机关单位就可以通过档案信息专用网络查询到其他区县的档案信息资源信息。这种模式实现起来相对容易,避免了数据转换整合步骤,可以是总模式的良好补充形式。

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分模式

4、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子系统

以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为基础,以某专题档案信息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满足实际利用需要为目的进行的数据存储与功能模块开发的系统。各个专题档案信息因其内容的不同从而相应的人们利用需求也各有侧重,最好的办法就是针对每个专题档案的实际进行“量体裁衣”。如知青档案,各区档案馆都存有反映本区居民插队落户情况的知青档案,格式大同小异。而利用者多为群众,使用知青档案也主要用于办理户口入沪,办理居住证等手续,只要证明他的知青身份并说明插队时间就可以了,所以知青档案信息资源子系统适宜采用数据集中整合的方式(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总模式),提供internet网络查询。又如文书档案案卷目录信息子系统,各档案馆的目录信息可以整合汇总,但是它不仅需要提供查询服务,根据市档案局相关部门的工作需要还可以开发统计等功能模块。总之,根据各类档案信息的实际情况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子系统,才能更好的满足档案利用需求,所以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实现也就是要建立各个专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子系统。

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运行机制

(一)依法调控机制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涉及的档案信息管理领域也是一个较新的领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档案信息资源的查阅权限,不同的档案利用者可以获得的档案信息范围也是不同的,如何划分;档案信息的元数据,数据类型,存储数据库标准等,这些都是涉及各个档案馆,具有共性的问题,虽然有的档案馆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相关的一些问题,但是涉及到整个档案系统相关问题的解决,这些方法缺乏通用性。所以,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实现就必须依靠相关的法规、标准来统一,协调内部关系。而相关法规、标准的制定就需要广大档案工作者对相关领域进行积极探索研究,由市档案局调研,汇总制定。

(二)档案信息需求调查机制

档案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是为了满足档案利用者的需要,为了围绕国家政治,经济建设中心工作,提供服务。档案信息服务要更好的发挥作用,就必须及时了解掌握公众,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利用需求。如何了解档案利用需求呢,有以下几种途径。

1。档案利用情况分析。各档案馆根据定期的档案利用接待情况,统计、分析档案利用需求,及时发现把握档案利用需求,并及时上报档案利用需求分析表,由市档案局汇总分析,制订、调整相关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方向及有关工作重点。

2。定期开展调研活动,以公众,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利用需求为研究对象,进行有重点的调查研究,可以分发调查问卷,开展有奖建议等方式,探讨档案及时提供利用的途径、方法。

3。建立档案需求收集系统。设立能接收反映利用者建议,需求的信箱和电子邮件,网站上设立留言版、论坛等模块,及时回答利用者的问题,接受建议,了解档案需求。最好能结合街道社区建立档案信息节点或者与街道的社区工作相结合,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帮助居民查阅相关的档案信息,告之查询档案的办理部门和手续,进行档案宣传,同时也作为一个公众档案利用需求的收集点

,及时了解群众档案利用需求。

(三)有序的组织领导机制

构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涉及的机关单位较多,涉及的资金、人员配备,技术等方面也不少,要成功实施这一系统,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要形成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市档案局对各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指导、管理和协调运行机制。只有各级领导重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关心和支持档案信息工作,才能在队伍建设和硬件配备上给予加强和支持,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工作基础。

(四)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协调机制

各个档案馆掌握的档案资源不同,开发的档案信息资源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假如有个别档案馆对确定共享的某专题档案资源还未进行或者还未完成数字化,那么相应专题的全市范围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就会受到影响。为此需要市档案局制定相关的协调机制,督促各个档案馆将相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列入工作计划,逐步有序地完成相关档案信息资源的采集,整理工作。另外在开发新的档案信息资源时,可以将其他档案馆好的做法,经验加以推广。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

的好评与关注!)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docx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1. 概述 在我国,政府职能正从管理型转向管理服务型,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部门宏观管理、综合协调的职能,如何更加有效地向公众提供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打破信息盲区、加强廉政建设 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部门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十五”计划纲要要求“政府行政管理 要积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信息化进程”。各级政府、行政管理部门都面临着利用 信息技术推动政务工作科学化、高效率的新局面。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发展,政府拥有越来越多的应用数据,如何建立政府信息资源采集、处理、交换、共享、运营和服务的机制和规程,实现分布在各类政府部门和各级政府机关 的信息资源的有效采集、交换、共享和应用,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更高级的阶段和核心任务。 信息资源只有交流、共享才能被充分开发和利用,而只有打破信息封闭,消除信息“荒岛” 和“孤岛”,也才能创造价值。目前各级政府都在进行政务资源数据的“整合”,但“整合”什么? 如何“整合”?“整合”后做什么?将是摆在政府各级领导面前的首要问题。 北京华迪宏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凭借自身丰富的电子政务建设经验、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优势,为各级政府机构的实际需求提供了政务资源整合的综合解决方案——华迪宏图数据共享 交换平台。 2. 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华迪宏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总体框架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华迪宏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交换体系共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安全和标准体系、网络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中心、共享交换平台、应用层和展示层。 (1)展示层 通过建立综合信息集成门户系统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用户界面,信息和应用通过门户层实现统一的访问入口和集中展现。 (2)应用层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实施方案设计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 2012年XX月

目录 一、建设背景 (3) 二、建设原则 (3) 三、建设目标 (4) 四、建设内容 (5) 4.1总体架构 (5) 4.2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6) 4.2.1目录体系建设目标 (6) 4.2.2目录体系标准建设 (6) 4.2.3信息资源目录平台架构 (7) 4.2.5信息资源目录平台功能 (9) 4.2.4目录体系内容建设步骤 (10) 4.3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11) 4.3.1交换体系建设目标 (12) 4.3.2信息资源交换平台架构 (12) 4.3.2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功能 (13) 4.3.3交换体系内容建设步骤 (14) 4.4政务信息资源库 (15) 4.4.1政务信息资源库架构 (15) 4.4.2政务信息资源库功能 (15) 4.4.3资源库建设范例 (18) 五.扩展主题应用 (24) 六.建设步骤 (24) 6.1准备阶段 (24) 6.2信息资源调研阶段 (25) 6.3系统软件建设阶段 (25) 6.4内容建设阶段 (25) 6.5培训阶段 (25) 6.6验收阶段 (25) 6.7服务阶段 (25)

一、建设背景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随着电子政务建设政策支撑环境快速发展和政府部门纵向系统日趋成熟,我县各部门间对于共享交换和信息资源的发开利用需求越来越迫切。XXX县根据中办发[2002]17号、[2004]34号等有关文件的精神和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并结合我县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整合,从而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带动全县行业、领域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快我县振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建设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阶段分解建设任务,各参建单位按照规划的要求,明确建设目标、重点和步骤,分工负责,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推进。 2、需求主导,讲求实效 从应用需求出发,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突出重点,强化应用。以应用带动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整合的工作的推进 3、统一平台,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现有的全县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使有限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 4、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标准先行,用标准规范电子政务建设,促进信息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和应用系统整合;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把强化技术手段与健全管理体制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全县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信息化时代档案资源共享研究

信息化时代档案资源共享研究 摘要:目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已经变为信息化,在档案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技 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如今,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现代化档案管理方式日益普及,业务建设工作的中心逐渐转为现代化和信息化。出路取决于思路,动力在于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传统 的档案管理模式无法对档案信息资源做到合理利用,也无法满足社会的各种多元 化需求,因而急需创新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档案资源;共享 引言 档案是重要的社会公共信息资源,记录人类活动的原始信息,具有延续人类文化的功能。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档案信息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参考和凭证,如 何有效地让档案资源融入数据开放的大环境,充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提升档案信息 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公众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已经成为当今档案部门普遍关注的新课题。 1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1.1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和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人们置身于 信息环境中,用户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更直接,希望通过互联网更加快捷地实现档案的查阅和 检索。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档案信息网络,对档案进行开放式的管理,共 享档案信息资源已成为社会的需要。 1.2档案工作发展的内在需求 档案是积累信息的需要,同时档案也能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对档案信息资源有效地处理加工后,向公众共享档案信息,是未来档案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目前,档案服务能力与社会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要提升档案信息服务能力就要实现档案信 息资源共享,这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内在需求。 1.3社会公众对信息知情权的需要 国家的政府机关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档案机关是信息资源的管理者。档案管理部门作 为公民档案的托管者,有责任和义务向社会公开档案信息资源,使人民群众在档案信息资源 的使用中了解政府的工作。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不受时间 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直接面对信息源获取档案信息。 2档案资源数据共享模式的优化路径探索 2.1树立科学的档案资源数据共享理念 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是时代潮流和趋势,要在档案资源管理中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突破档案资源数据共享的屏障,在数据开放环境下深化档 案资源共享的服务理念,引入新技术拓宽用户的档案资源数据共享体验,提高档案数据资源 共享的社会、经济价值。同时,还要深化档案资源数据共享模式的安全理念,加强数据开放

智慧政务中政务信息资源整合

智慧政务中政务信息资源整合 刘雁(智慧城市建设高级咨询顾问,广州,2018.6.8) 【摘要】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及其载体,也可理解为是以数据资源为核心的,连同其外围资源如网络资源、硬件软件资源等一同构成完整信息模型的资源整合。而政务信息资源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在工作运转中产生的信息以及政府领导的决策和指挥工作中产生的信息。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自身产生的信息,包括各种条例、规定、办法、章程、命令、指示、批复、议案、通告、公函、会议记要、合同、协议书等;另一方面是政府从外部获取的与政府管理活动有关的信息,包括新闻报道、消息资料、群众信访、社会调研信息等。 【关键词】智慧政务智慧城市政务大数据信息资源目录 一、引言 电子政务的定义是政府部门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在整个电子政务发展的全球市场来看,北美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是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是最初提出者,并在“911”事件之前一直是世界电子政务发展最快的国家,加拿大的电子政务在跨部门、跨区域之间的协同性和一体化服务传递方面要超过其他任何国家。欧洲地区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发展也是较为领先,有95%的欧洲国家在政府关键部门,即卫生、教育、社会服务、劳动就业和财政部门都已经达到了双向互动及事务处理阶段。南美地区、中东地区和亚太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都处于中游水平。中美和非洲的电子政务发展基本上都没有,各项信息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十分薄弱。 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及其载体,也可理解为是以数据资源为核心的,连同其外围资源如网络资源、硬件软件资源等一同构成完整信息模型的资源整合。而政务信息资源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在工作运转中产生的信息以及政府领导的决策和指挥工作中产生的信息。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自身产生的信息,包括各种条例、规定、办法、章程、命令、指示、批复、议案、通告、公函、会议记要、合同、协议书等;另一方面是政府从外部获取的与政府管理活动有关的信息,包括新闻报道、消息资料、群众信访、社会调研信息等。 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就是需要做到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不既需要梳理政务信息资源在行政职能上的划分,还需要梳理整个工作上产生的信息资源,包括了数据。政务信息所含有的基本特征有真实性、时效性、广泛性、共享性、宏观性、政治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 [摘要]现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还是一个新领域。本文从档案实际出发,着重探讨了这一领域中档案信息及档案信息资源等有关概念以及以市级、区县级档案馆为主体实施构建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档案信息咨询共享模式,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总模式、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分模式三种模式的实施,框架。以期对今后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所促进。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当今社会已经发展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已成为了等同甚至超过物质和能源的重要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这样的环境下,借助计算机,微电子和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实行信息化改造也就成为了各行业发展的关键。同样,信息化也为档案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以往要利用档案信息往往要翻阅其纸质载体,现在通过计算机输入,扫描,电子文档生成等多种方式可以使档案信息脱离纸质等实物载体而以电子信息的形式存在,这样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档案信息进行存储和检索,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传递,大大提高了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另外如果电子信息的真实性得到了保证,对档案的发展将带来一次质的飞跃。目前,各档案单位、部门都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工作,拥有了一定规模的档案信息资源,但相对独立,分散,如何更好的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呢?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就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下面作者将以保存档案,掌握档案信息资源的主体——档案馆为研究对象,探讨市级、区级档案馆(包括专业档案馆)的档案资源信息共享模式及运行机制。 一、档案信息资源及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描述 (一)档案信息资源的描述 笔者认为,一定数量的来源于档案内容的信息集合就构成了档案信息资源。这里讨论的信息是指以电子信息形式存在的信息,它由计算机存储与显示,通过数据库进行查询,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档案信息主要来自于档案数字化(计算机输入、扫描)后形成的电子信息,也可以是直接由计算机软件生成的电子文档。结合实际情况,档案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交换平台建设方案 2012年XX月

目录 一、建设背景 (3) 二、建设原则 (3) 三、建设目标 (4) 四、建设内容 (5) 4.1总体架构 (5) 4.2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6) 4.2.1目录体系建设目标 (6) 4.2.2目录体系标准建设 (6) 4.2.3信息资源目录平台架构 (7) 4.2.5信息资源目录平台功能 (9) 4.2.4目录体系内容建设步骤 (10) 4.3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11) 4.3.1交换体系建设目标 (12) 4.3.2信息资源交换平台架构 (12) 4.3.2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功能 (13) 4.3.3交换体系内容建设步骤 (14) 4.4政务信息资源库 (15) 4.4.1政务信息资源库架构 (15) 4.4.2政务信息资源库功能 (15) 4.4.3资源库建设范例 (18) 五.扩展主题应用 (24) 六.建设步骤 (24) 6.1准备阶段 (24) 6.2信息资源调研阶段 (24) 6.3系统软件建设阶段 (25) 6.4内容建设阶段 (25) 6.5培训阶段 (25) 6.6验收阶段 (25) 6.7服务阶段 (25)

一、建设背景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随着电子政务建设政策支撑环境快速发展和政府部门纵向系统日趋成熟,我县各部门间对于共享交换和信息资源的发开利用需求越来越迫切。XXX县根据中办发[2002]17号、[2004]34 号等有关文件的精神和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并结合我县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整合,从而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带动全县行业、领域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快我县振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建设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阶段分解建设任务,各参建单位按照规划的要求,明确建设目标、重点和步骤,分工负责,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推进。 2、需求主导,讲求实效 从应用需求出发,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突出重点,强化应用。以应用带动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整合的工作的推进 3、统一平台,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现有的全县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使有限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 4、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标准先行,用标准规范电子政务建设,促进信息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和应用系统整合;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把强化技术手段与健全管理体制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全县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全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

全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X〕39号)精神,加快推进全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提高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统一工程规划、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备案管理、统一审计监督、统一评价体系等“五个统一”的总体原则,有效推进全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 X年底前,完成编制全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建成省级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完成60%政务信息资源汇聚,并与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对接。完成省直部门数据中心整合,启动市县和事业单位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 X年底前,基本完成省直部门和设区市(含X综合实验区,下同)政务系统清理和整合工作;完成事业单位数据中心整合;建成市级数据中心和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全省各级政务部门整合后的信息系统接入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常态化向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汇聚数据;建立完善项目运维统一备案制度,加强信息共享审计、监督和评价,政务信息化建设模式进一步优化,政务数据共享和开放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省直部门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加快省直部门数据

中心整合工作,X年底前,实现工商、人社、交通、财政、地税等五个省直部门数据中心整合,向数字X云计算中心迁移,完成省直部门数据中心整合工作。(省工商局、人社厅、交通运输厅、财政厅、地税局负责)实施部门内部信息系统整合,X年底前,摸清省直各部门各类政务信息系统使用情况,掌握信息系统数量、名称、功能、使用范围、使用频度、审批部门、审批时间、经费来源等。(省审计厅牵头,省直各部门负责)X年2月底前,省直部门完成僵尸信息系统消除,大量精简信息系统数量;X年6月底前,省直部门完成内部信息系统整合,将分散的、独立的信息系统整合为一个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统”。部门新建政务信息系统要依托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建设,不再单独建设基础支撑功能模块。(省直各部门负责)实施部门数据汇聚,X年底前,建成省级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省直各部门整合后的政务信息系统接入省级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并实现数据汇聚。(省数字办,省直各部门负责) (二)扎实推进市县信息系统整合共享。X年6月底前,各设区市建立市级政务数据中心,为市、县政务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计算、存储和网络基础设施。完成市、县各部门僵尸信息系统消除,完成全市信息系统整合。X年底前,建成市级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实现市级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接入,并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支持数据的上传和回流。(各设区市人民政府、X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负责)(三)启动事业单位信息系统整合共享。X年6月底前,全省事业单位参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整合省直部门数据中心及信息中心的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发表时间:2012-08-28T16:18:57.123Z 来源:《赤子》2012年第13期供稿作者:王宏亮[导读] 档案作为人类社会活动历史的伴生物,以其记录信息的原始性与真实性,成为信息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王宏亮(哈尔滨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档案信息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档案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它全面、真实地记载了人类征服自然、认识自然、改造社会的全部知识、文化内容。作为 原生的第一手信息资源,它是现今信息社会中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行为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个网络化、数据化的信息环境也在加速形成。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环境将改变传统的档案资源开发服务模式,使档案资源共享更加有效和快捷,同时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面临的问题也应运而生,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相对措施。关键词:网络环境;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档案作为人类社会活动历史的伴生物,以其记录信息的原始性与真实性,成为信息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在给档案事业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 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1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观念意识有待提高。受传统管理模式与思维惯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档案管理机构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档案信息服务上还沿袭着传统的模式,“条块分割”的弊端尚未割除;档案工作人员的观念有待更新,“重藏轻用”的思想依然作祟:往往寄期望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而不主动参与档案信息资源共建;仅关注本机关部门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而漠视全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只强调档案信息资源网络设施的投入力度,却忽视整合完善具有特色的档案信息资源,致使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面临着种种隐忧。 1.2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在我国,利用网络技术环境开展的档案信息服务方式仍然主要以馆藏介绍、目录查询等为主;馆藏档案的全息上网、档案信息的网络利用在国内较为鲜见。这说明我国目前档案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水平还有待于提高。 国家对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十分重视。但是,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缺乏国家的统筹规划和宏观调控、缺乏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保障,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内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缺乏全局性的发展规划,战略约束力尚显不足,致使与之相关的网络建设、理论研究、标准与规范制定、应用软件的开发与手段应用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3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标准体系建设失衡。标准化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的生命所在,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具实质性意义的保障手段,必须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标识、描述、存储、查询、交换、管理、使用和检索等各个方面做出统一的标准与规范,标准化是对档案信息资源各方面建设具有总揽性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最紧迫、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除此,则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就无法实现。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档案工作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从档案管理到相关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都缺乏统一的规范与标准,极大地影响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的健康发展。 1.4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安全存在隐患。作为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Internet的某些特殊属性对档案信息服务的安全性、可靠性带来了一定威胁。在网络环境下,影响档案信息服务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操作系统因素、硬件设备因素以及“网络病毒”因素。其中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运行的最基本的要求,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传递,首先要解决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硬件设备对档案信息安全的影响主要来自其核心——CPU芯片的安全性,亦应引起我们的关注;“网络病毒”则是专指非法制作恶意攻击特定网站的软件程序。其借助网络平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同样构成危害:存储于网络的档案信息,会因病毒的侵袭而发生严重损毁。因此,利用网络环境开展档案信息服务的安全性、可靠性问题需要我们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档案信息服务网络的安全与正常运行。 2 面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的现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为更好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提出以下相应对策 2.1 增强意识,健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管理体制。随着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任何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每个档案工作者都应当树立科学的档案信息服务理念:档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意味着它属于全体人民,应让人民无条件地加以利用,以便尽可能多地了解与使用有关社会活动的各种信息。变追求各自信息资源的完备为追求全社会信息保障体系的完备。彻底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的联系与合作,把建设高质量、特色化、满足用户多元化利用需求的档案信息资源“集合体”作为追求的目标,将分散的档案信息资源融入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体系之中,通过积极的档案信息资源共建,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水平,让无限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储备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的“宝贵矿藏”。 2.2 统一管理,规划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方向。目前,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加以健全和完善的过程,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地一蹴而就。因而,要科学运作、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积极规划制定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的发展规划。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规模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档案部门应该利用网络环境提供给的便利契机,本着共建共享的原则,分工协作,大力建设各级各类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高性能的档案信息查询系统,使其适应新形势下的档案信息在线搜索与查询的需要,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与利用效益,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快节奏、高质量、高效率的社会需要。 2.3 坚持标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整体优势。标准化通常是指为获得某种最佳效益而综合科学技术与实践经验的成果,在进行充分的有效协商基础上,对具有多样性、相关性特征的重复事物,以特定方式制订形成统一规定或统一规范的全部活动过程。也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技术前提。以统一、规范的形式实现网络化信息交流与利用。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过程中必须统一标准规范,避免出现各自为政、互不兼容的现象。 2.4 提高素质,奠定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人才基础。在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的方法、手段与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己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的采集、组织、加工等业务环节,对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业务技能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档案信息管理人员面临着知识更新、继续教育以及优胜劣汰的压力与挑战,客观要求每一位信息服务人员都必须建立起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信息意识,通过岗位练兵、自主学习、技能培训等灵活、有效的途径,不断提高和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加工处理技术和一定的外语知识。以实现根据档案信息的自身特点、结合传统的档案利用工作经验,依托网络环境的优势,与计算机技术人员共同探索解决网络档案信息资源传递、交流、利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积极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完善队伍,培养造就一大批复合型应用人才,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的发展与完善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参考文献

信息时代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实现途径探讨

信息时代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实现途径探讨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时代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方法和步骤,然后对档案 信息资源共享应注意的问题及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信息时代;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方法与步骤;注意问题;实现途径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崛起,各种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交融,已成为信 息社会的一种态势,被人们所接受,而档案信息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形态, 逐渐受到到人们的重视,而信息技术在档案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档案数字化、网 络化建设的全面推进,给人们提供了网络信息形态中获得档案信息资源的条件。 档案管理者的使命也由档案的保管者向档案信息提供者、档案信息导航者逐步过渡,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已指日可待。 二、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方法与步骤 (1)实现档案信息处理规范化、标准化。只有标准化,才有现代化,才有信息资源共享。因此,档案部门要严格按照《档案著录规则》、《中国档案分类法》、《中国档案主题词表》等一系列标准,搞好各项工作,为实现档案工作现 代化和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打好基础。 (2)大力推进计算机的应用。积极开发适应各级各类档案部门存贮和提供利用档案信息的计算机通用软件,实现不同档案管理软件数据间的相互兼容,避免 各自开发,造成人才、财力的浪费。 (3)分期分批上网。由于档案管理现代化程度的不同,馆藏档案种类、保管期限、保密范围的不同,在上网时,就要先由档案管理基础好的网络化管理程度 高的档案部门和保证开放档案、利用率高的档案、有特色的档案以及《档案馆指南》、《全宗指南》、档案目录、索引等检索工具上网。 (4)实现计算机网络化。在建立各级各类档案馆信息源网的基础上,与国家信息资源网联通,实现全国档案信息联络,使档案专业信息网络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再转入因特网,最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三、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各种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以确保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进行。有些档案信息凝聚了研发人员的智慧和才智,应该加以知识产权保护,不应该轻易地提供给他人。档案管理部门要对核心 技术的档案建立特别的保管、借阅、引用制度,确保知识产权不受侵害。 (2)注意做好保密工作。严格按照《保密法》的规定,对涉密档案加强管理,涉密档案不能上传到网络平台提供给其它单位使用,防治泄密情况的发生。 (3)搭建好档案共享信息平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档案软件在企业档案管理中运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企业档案管理网络版可在一个单位内部或 多个网络用户的环境下,由不同的角色完成企业档案的整理、鉴定、利用、编研 等工作,并通过系统管理的权限设定以及用户身份验证,实现企业档案的信息资 源共享。企业档案资源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应有由基于外网档案资源信息集群化共 享服务平台和基于内网的档案管理系统以及内外网联动系统、数据传输设备以及 安全应用支撑平台共同构成。企业档案共享平台应能完成不同网络用户的权限配 置和身份验证,在支撑企业档案资源信息数据管理、查询服务、数据输出等功能 的同时,保证企业档案共享平台数据库电子档案不失密、不泄密,为档案资源信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及实现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信息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51【关键词】电子政务 信息资源 共享平台设计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快速发展,政务信息 资源的总量快速增加,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初 步形成信息资源的开放及共享环境。虽然资源 共享可以推动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 办事质量,为人们带来便利性和快捷性。但是 从政府门户网站现状来看,电子政务建设及管 理虽然取得极大成效,但是统筹机制还不健全, 多头管理、多头投资及重复建设现象依然存在, 只有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才能有效推进门 户网站建设。因此,探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设 计具有现实意义。 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涵义及建设共 享平台的必要性 随着电子政务快速发展,政务信息资源 共享已经在推广,但是平台系统依然不健全, 还需要不断探索。而探讨平台设计前,应了解 资源共享的涵义及建设共享平台的必要性。 1.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涵义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即政府各个部 门把该部门拥有的各种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公 开,让其他部门、个人及企业通过网络,能够 公平公开的使用这些信息资源。按照共享程度 划分成安全共享与不完全共享,按照不同的信 息资源类型采用现代网络或传统公告栏、电视 等各种手段发布,对显性资源,依据目的、密 级进行共享,对隐性资源就要视其影响力与复 杂度适度进行共享。 1.2 建设共享平台的必要性 政府门户网站历经设计和维护应用后, 为政府服务提供便利,但是在各种原因影响下 依然还不健全;因此建立共享平台至关重要, 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2.1 打破政府内部“信息孤岛” 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实现政府纵向机构 和横向部门间的信息资源交互与集成,为资源 的获取及共享使用提供有效的整合手段,促进 各个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整合,建立电子公共 信息资源库。对即将开发的政务资源,在一定 范围内统一规划,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 高信息资源的价值率和利用率,降低行政成本,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及实现 文/安道灵 支持业务协同,促进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打破政府内部“信息孤岛”,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电子政务建设。1.2.2 有效释放数据潜在价值设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有利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信息资源的利用中,发挥数据的最大潜力。通过先进数据共享技术,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网络共享信息资源,促进信息资源开放性。有效提高政府与企业及公众的交互水平,为公众服务。2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从前面分析可知,设计共享平台非常必要。笔者结合经验总结,对共享平台设计进行探讨。此次平台设计中,主要涉及到目录、共享及管理等各方面技术。在各种技术中,基于SOA 信息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从而让共享平台呈现出低成本、适应性强、松耦合。SOA (面向服务架构)属于一种全新系统设计方式,该系统规划上分成建模,组装,部署,管理及控制几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均有专业的技术理念,本文对几个环节进行探讨。2.1 建模在政务技术上,对平台进行规划,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服务项目,即为目录、共享、安全及管理。在此基础上,每一项服务依照SOA 设计理念细化。其共享平台构建图如1所示。目录服务:这项服务主要为平台提供服务、数据及应用等各种资源,其中包含有信心注册、更新以及数据管理等各种功能。共享服务:对各种数据实现共享功能,满足信息需求部门,为各个需要者提供共享服务。安全服务:针对各个共享信息需求者提供安全保障,主要采用级别授权、身份认证及数字签名等多种安全功能。平台管理:对平台运行状态进行管理,并提供分析及报表等各种功能。2.2 组装对于政府各项业务中,在许多影响因素下,许多业务流程极难开展需求调研,因此共享平台要实现各种信息资源共享,均为新生业务,因此业务开展上同样存在一些不确定流程。采用SOA 构建设计后,可以非常便利对业务进行优化,当然也可以重新建立业务服务。2.3 部署平台组装好后就要进行部署,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平台业务,涉及到相关人员、流程以及各种信息间的结合,因此满足业务需求的可靠性及功能,同时还要确保数据具有灵活性,将这些性质纳入到新服务中。看来平台上每一个服务都通过集群部署来实现,通过这种方式保障共享的可靠性性,确保共享平台的性能。在部署过程中,共享服务应该依照各种业务需求把各种信息资源链接起来,主要包含各种公开、共享等各种信息。在实际共享服务部署时要伴随整个运行,即依照信息资源共享需求不断变换共享服务内容。2.4 管理管理在共享平台系统架构中属于重要环节,这种模式有效促进平台不断自我完善。当对平台进行部署后,就应该从技术及业务两个层面对平台进行监管,并收集相关信息,将这些信息反馈到设计初期(建模阶段),这样就能有效了解共享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利后期持续改进。2.5 控制SOA 体系架构属于一种集中控制体系,整个共享平台能够整合政务中多个部门需求,因此控制方面非常重要。共享平台主要通过目录来控制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因此系统对其中的数据及应用都采用各种目录控制,包含定义及版本等各方面的信息资源。3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实现3.1 平台技术体系架构从前面共享平台设计可知,已经确定好平台技术架构。这个平台就是信息资源的目录,属于整个共享系统的基础设施,主要由共享中心、安全中心、目录中心,多个目录节点及多个共享节点共同构成,其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在这个平台中,安全和共享的中心及节 点主要用来承载该系统的安全、共享、目录三 <<下转252页 图1:共享平台构建图图2:共享平台技术体系架构

北京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对接指南(征求意见稿)

北京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对接指南 (征求意见稿) 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2006年8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1目的 (1) 2内容概要 (1) 3适用范围 (1) 第二章市共享交换平台服务内容 (2) 1市共享交换平台定义 (2) 2市共享交换平台服务内容 (2) 第三章对接总体流程 (4) 1准备阶段 (4) 2登记阶段 (5) 3对接阶段 (5) 3.1目录管理节点对接模式 (6) 3.2应用系统节点对接模式 (6) 3.3前置交换节点对接模式 (6) 3.4部门平台节点对接模式 (6) 3.5不同对接模式对比说明 (6) 4运维阶段 (9) 第四章目录管理节点对接模式 (10) 第一步:注册目录管理节点,实现与市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 (10) 第二步:获取目录服务或注册核心元数据 (12) 第五章应用系统节点对接模式 (13) 第一步:注册应用系统,获取平台服务 (13) 第二步:利用平台服务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交换 (15) 1)基础信息资源获取 (15) 2)信息交换 (16)

3)为其他部门用户提供应用系统访问服务 (18) 第六章前置交换节点对接模式 (21) 第一步:建设本部门前置交换节点,获取平台服务 (21) 第二步:利用平台服务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交换 (23) 1)基础信息资源获取 (23) 2)信息交换 (25) 第七章部门平台节点对接模式 (28) 第一步:注册部门平台节点 (28) 第二步:通过接口方式获取服务 (29) 1)基础信息资源获取 (29) 2)信息交换 (30) 附件 (32) 附件一:市共享交换平台业务流程图 (32) 附件二:部门所需填写的申请表格 (38) 附件三:实施建议方案及工作单 (39) 附件四:前置交换节点服务器参考配置 (39) 附件五:名词解释 (39)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专项行动方案(最新)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专项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X〕2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X〕39号)和《X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X政办发〔X〕99号)、《X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政务数据“聚通用”攻坚行动计划的通知》(X政办发〔X〕100号)、《X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要点的通知》(X政办发〔X〕132号)、《X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年X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X政办电〔X〕137号),深入推进我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切实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主要目标 着力解决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各自为政的突出问题,推动政务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大数据发展格局,努力实现突破性进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围绕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改革需要,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中心,以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为目标,以支撑“放管服”改革为落脚点,推进政务平台有效

整合和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一张网”办理、“一朵云”服务、“一个窗口”进出、“一套材料”共享,加快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以加强公共服务基础平台互联互通和各级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为抓手,按照“内外联动、点面结合、上下协同”的工作思路,全力构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和管理应用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凡不符合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要求的,不予审批建设项目,不予安排运维经费;二是坚持“统筹协同、应用牵引、节约高效”原则,强化部门协同配合,打造一批信息共享和协同应用样板工程,提高社会治理、政务服务和市场监管水平;三是坚持“综合防范、保障安全”原则,建立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有效机制和保障体系,保障大数据安全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X年9月底基本完成我市政府组成部门内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清理工作。建立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制定X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管理工作办法、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管理暂行办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技术规范等工作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政务信息化数据、人员、资金、管理、技术五集中;统筹推进各县区各部门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工作,实现市级和各县区各部门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后接入自治区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资源整合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机制研究” (编号:07BTQ018)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商晓帆,女,1964年生,硕士,研究馆员,图书馆馆长,研究方向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中的信息资源整合研究 3 A Study on 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 esource Integration 商晓帆 (黑龙江省委党校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 分析了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是解决“信息孤岛”的重要之举,以及建立以门户网站为平台的信息资源整合机制。关键词 电子政务 信息资源 整合机制中图分类号 G 203 1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分析 “信息孤岛”是电子政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面临和解决的棘手问题,正确分析、研究、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的重中之重[1]。欧盟委员会将电子政务的发展分为 网上公布信息(posting of information online ),单向沟通(one -way interaction ),双向沟通(Two -way interaction )和全方位沟 通(Full online transactions ,including payment )四个阶段。一般来说,“信息孤岛”的形成主要是在二、三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是信息实现共享、交互和有效利用的关键阶段,容易存在网络、信息资源、应用等多种“信息孤岛”问题。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对“信息孤岛”的定义大多局限于政府之间不能互享信息,各部门信息处于一种割裂状态而没有被很好地互通起来[2]。他们认为,通过建立统一标准,建立中央门户网站和统一的数据库,就能解决“信息孤岛”问题,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笔者认为,这种定义只把注意力放在网络的一个特征上,即信息互享,它忽略了网络的另一个优势,即与公众与服务客体的无界线交流。共享仅仅是一种手段,如果仅从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去考虑,就会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就可能形成一个个更大更可怕的“信息孤岛”,电子政务的实现也将成为我们永远也无法触摸的“海市蜃楼”。 笔者认为,“信息孤岛”的概念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从技术层面理解,指的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系统,由于各系统间相互封闭、无法进行正常的信息交流,犹如一个个分散、独立的岛屿。二是从非技术层面理解,一方面指的是信息资源稀缺的政务系统,表现形式主要为不能提供有效政务信息和业务服务的政府网站;另一方面指的是与服务客体之间的无互动或单向行为。电子政务要求的是政府的服务在网络中得到完美的体现。而网络最大意义和功 能就是信息的互享和无限沟通。 在电子政务发展初期,由于技术原因形成的“信息孤岛”是大量存在的。由国家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组织撰写的《首次中国互联网络资源调查报告》中曾有一组数据:全国有近半数网站是“信息孤岛”,没有任何站点的链接;在进行链接的网站中,链接2至5家的最多,达22.7%,链接6至10家的为 11%,少部分超过20家。没有链接,信息难于查找,至于内部 网,一家企业办公、业务、财务各成一网,更是司空见惯[3]。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电子政务至关重要的互动交流和网上办事功能却处于落后状态。从表1可以看出[4],通过对289家地级市(地区、自治州)政府门户网站的测评与分析,发现各地级政府网站在“互动交流平台”与“网上办事(企业、个人)”两项的得分远远低于“政务信息上网”和“网站建设维护”两项上的得分。网络的最大优势在于低交互成本,而这一点在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却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表1 2006年地级市政府网站评估结果统计  平均最大最小政务信息上网 5.879.400.00网站建设维护 4.848.430.30公共信息服务 4.569.200.32互动交流平台 2.088.470.00企业网上办事 1.56 5.920.00个人网上办事 1.44 6.050.00总体得分 3.31 7.75 0.08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电子政务研究报告(2006年)》,满分为10分 全国政协常委吴敬琏指出:“电子政务发展到现在,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发展速度急骤膨胀,但随之问题也暴露出来,一是重新建轻整合,二是重硬件轻软件,三是重管理轻服务,四是重电子轻政务。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投资过大、一哄而 J o ur nal of Inf or m a ti o n No.11,2008 情报杂志2008年第11期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X〕5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X〕39号)和《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X〕139号)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有效推进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切实解决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等问题,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X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以X省政务云为依托,以实现政务基础信息资源库共建共享和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管理为目标,基于统一架构、统一服务、统一技术平台,构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和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打造覆盖省、市(州)、县(区)三级政府部门的数据交换、监管信息共享平台,政务数据共享门户,政务资源目录、政务数据资源、政务数据填报和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建立健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及配套的监督检查制度,形成全省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机制。通过梳理对接省、市(州)、县(区)三级政府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建成全省统一的基础信息资源库,为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及业务协同提供支撑。 二、建设原则

(一)统一建设,分级使用。省级统一设计、建设、管理和运维,省、市(州)、县(区)分级使用,建成全省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二)整合提升,共建共享。整合、利用存量信息化资源,拓展、延伸、完善已有基础信息资源库,建成全省统一的基础信息资源库,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汇聚和共享。 (三)需求导向,分步实施。围绕企业和公众的实际需求,抓住关键环节,合理安排工作进度,逐步扩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覆盖面和应用深度。 三、主要内容及职责分工 (一)建设全省统一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依托省政务云,建设省、市(州)两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政务资源目录管理系统、政务数据资源管理系统、政务数据共享门户、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统一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共享交换体系,实现全省政务信息资源统一管理和共享交换。 1.省、市(州)两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省、市(州)两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形成全省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为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和部门间业务协同提供支撑。(责任单位: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省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市州配合,X年底前完成基础性建设,优化完善工作持续推进,X年6月底前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