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课练六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课课练六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课课练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负数

负数的认识(例1、例2)

基础过关

1.填空题。

(1)在-1、2.5、-3.6、0、+31、-7

2中,( )是正数,( )

是负数,(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2311读作( ),正七点零五写作( ),65读作( )。

(3)如果20米表示向南走20米,那么-10米表示( )。

(4)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高于海平面550

米记作:+550米,那么,低于海平面130米记作:( )米。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0摄氏度就是没有温度。( )

(2)一个数如果不是正数,那么就是负数。 ( )

(3)正数前面是“+”可以省略,如“+8”可以记作“8”。( )

能力提高

下面是5月1日某一时刻处于不同时区的5个城市的时间。

柏林 6:00 巴格达 7:00 北京 12:00 东京 13:00 墨尔本14:00

与北京时间比墨尔本时间早2小时,记作+2时;柏林时间晚6小时,记作-6时。那么,以北京时为标准,巴格达时间记作( )时,东京时间记作( )时。

第一单元 负数

解决问题(例3)

基础过关

1.在直线上表示下面各数。

-3 、 -1 、 -4.5 、 3 、 -21

、 - 4

1

2.比较大小

-4

-0.4 2.5 -2 -5 -1 0 -0.1

3.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在直线上,-2在-3的左边。( )

(2)0和-1之间没有数。( )

(3)正数都比负数大,负数都比正数小。( )

(4)在数轴上,从左往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 能力提高

某小组测量身高,以125厘米为标准,同学们的身高记为0厘

米、+3厘米、+2厘米、-1厘米、-2厘米、+4厘米。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米?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

折扣和成数(例1、例2)

基础过关

填空题。

(1)五折就是十分之(),写成百分数就是()%,二成五就是()%。

(2)某商品打七折销售,就表示现价是原价的()%,现价比原价降低了()%。

(3)某商品售价降低到原价的87%销售,就是打()折销售。(4)某旅游区今年接待的游客数量比去年增加了二成,今年接待的游客数量是去年的()%。

(5)某品牌电视机每台售价480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现在每台的售价是()元

(6)一辆自行车原价是400元,现价是360元。这辆自行车是打()折出售的。

能力提高

一套科普读物现在打七折销售,买这套书比原来少花了45元。这套书原来售价多少元?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

税率和利率(例3、例4)

基础过关

填空题。

1.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

2.存入银行的钱叫做(),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单位时间内()与()的比率叫做利率。

3.利息=()。

4.张红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年利率是2.10%,到期后可得到利息()元,本金和利息共()元。

5.妈妈在邮局给奶奶汇2000元,需要1%的汇费,汇费()元。

6.XX商场营业额是400万元,应纳税额是20万元,税率是()。

7.一家服装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5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4%缴纳营业税,10月份应缴营业税()元。

能力提高

幸福酒店2014年第一季度的营业额按5%缴纳营业税,税后余额是152万元,幸福酒店第一季度纳税多少万元?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

解决问题(例5)

基础过关

1.东方商厦服装类商品满400元减120元,中兴商厦服装类商品一

律打七五折销售,李阿姨想买一件标价1800元的羊绒大衣,去哪家更合算?

2. 一款大衣原价480元,甲、乙、丙三家商场以不同的方式促销。甲商场满100元减10元,乙商场降价40元销售,丙商场打九折销售。去哪家购买更合算?

能力提高

某品牌牛奶5元一瓶,甲、乙、丙三家商店以不同的方式促销。甲商店:一律八五折优惠;乙商店:买4瓶送1瓶;丙商店:满50元减8元。如果要买10瓶牛奶,那么去哪家商店更便宜?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圆柱的认识(例1、例2)

基础过关

1.填空题。

(1)圆柱是由两个()面和一个()面围成的。

(2)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形,并且()相等;圆柱的侧面是()面;圆柱有()条高。

(3)把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小旗沿着旗杆

旋转一周(右图),形成一个(),这个圆柱的高是()

厘米,底面直径是()厘米。

(4)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得到一个()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宽等于圆柱的()。当圆柱的()和()相等时,它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形。

能力提高

下面是几种不同规格的铁皮,怎样搭配可以做成圆柱形的盒子?

4cm

3cm

9.42cm

9.42cm

12.56cm

6.28cm

r=2cm r=3cm r=4cm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圆柱的表面积(例3)

基础过关

1.填空题。

(1)圆柱的表面积=()+( ) (2) 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得到一个()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宽等于圆柱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用字母表示:S=()。

(3)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厘米,高是2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如果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28厘米,那么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平方厘米。2.求下面圆柱的表面积。

r=5cm

h=10cm

能力提高

把一根底面半径2分米、长1.5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三段圆柱形木料,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分米?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圆柱的表面积(例4)

基础过关

1.用白铁皮做5个长为0.6米、底面直径是0.2米的烟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1)求一节烟囱用多少平方米的铁皮,就是求圆柱是()。(2)列式计算:

2.砌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8米,深是2米。在池的周

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求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1)求沼气池抹水泥部分的面积,就是求圆柱的()和()的面积。

(2)列式计算:

能力提高

把长方形ABCD以AB为轴,AC为半径旋转一周,得到一个立体

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AB=10厘米,BD=4厘米)

A C

B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圆柱的体积(例5)

基础过关

1.填空题。

(1)为了推导圆柱的体积,我们将圆柱转化为(),转化后的立体图形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它的高等于圆柱的(),它的体积等于圆柱的()。因为长方体的体积=(),所以圆柱的体积=(),字母公式表示为()。(2)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积为75平方厘米,长90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3)一个圆柱底面半径2厘米,高是10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4)有一根圆柱形铁棒,底面周长是6.28分米,长是8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5)一个圆柱的体积是3.6立方厘米,底面积是9平方厘米,高是()厘米。

能力提高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公式都能用V=Sh表示。()(2)把一个圆柱切割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体积不变,表面积也不变。()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圆柱的体积(例6)

基础过关

1.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水桶可装水20L,是指水桶的容积是20L。()

(2)一个容器的体积和容积是一样大的。()

(3)求物体的容积可以按求物体的体积公式计算。()

(4)底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的体积也相等。()

(5)圆柱的底面积扩大2倍,高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2倍。()2.解决问题。

一个圆柱形的油桶,内底面直径是60厘米,高是9分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如果每升可装柴油0.85千克,这个油桶可装柴油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能力提高

把长方形ABCD以AB为轴,AC为半径旋转一周,得到一个立体

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多少?(AB=10厘米,BD=4厘米)

A C

B D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圆柱的体积(例7)

基础过关

1.填空题。

(1)一个圆柱形矿泉水瓶里有35毫升水,把这个矿泉水瓶倒置放平后,瓶里面水有()毫升。

(2)一个圆柱体的墨水瓶,里面装有4厘米高的墨水,将瓶盖盖好后倒置墨水瓶,空余部分的水面高度为5厘米,如墨水瓶的内直径为4厘米,那么这个墨水瓶的容积是()。

2.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饮料瓶里的饮料,正放和倒放体积相同。()

(2)一个杯子的体积5立方分米,一定能装5升的水。()

能力提高

有一种饮料瓶身呈圆柱形(不含瓶颈)容积是30立方厘米,现在瓶中装有一些饮料,正放时饮料高度为20厘米,倒放时空余部分高5厘米。瓶内现有饮料多少立方厘米?

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

圆锥的认识(例1)

基础过关

1.填空。

(1)圆锥是由一个( )面和一个( )面两部分组成。底面是一个( )形,侧面是一个( )面。

(2)从圆锥的( )到底面( )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有( )条高。

(3)把一张直角三角形硬纸的一条直角边贴在木棒上,

快速转动,形成一个( ),它的高是( )厘米, 这个图形底面是一个( )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

2.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圆锥有无数条高。( )

(2)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可得到一个圆。( )

(3)一个圆锥有两个圆面和一个曲面。( )

能力提高

有一个半径为4厘米的圆,配上一个扇形围成一个圆锥体,这个扇形的弧长是多少厘米?

5cm

3cm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圆锥的体积(例2)

基础过关

1.填空题。

(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的圆柱体积的(),所以,圆锥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为V=()(2)一个圆锥,底面直径是8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3)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2立方分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4)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2立方分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5)一个圆锥的体积是24立方米,底面积是8平方米,高是()米。

2.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1)圆柱体积等于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3

()(2)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扩大3倍,高不变,体积也扩大3倍。()能力提高

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柱体积比圆锥体积多18立方米,圆柱体积多少立方米?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圆锥的体积(例3)

基础过关

1.填空题。

(1)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之和是64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2)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倍。

(3)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体积也相等,已知圆柱的高是6米,那么圆锥的高是()米。

(4)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9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一个圆锥的体积是96立方米,高是8米,底面积是()平方米。

2.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3倍,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2)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的比是3:1。()

能力提高

把一个底面半径是5厘米的圆锥形木块,从顶点处沿高竖直切成两块完全相同的木块,这时表面积增加了120平方厘米,求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

第四单元 比例

比例的意义

基础过关

1.填空题。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 )。

(2)3.3:5.5=( ):5 9.6:5.6=12:( )。

(3)用2,4,5,10组成的比例式为( )。

(4)将33的因数组成的比例为( )=( )。

(5)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是看这两个比的( )是不是相等。

2.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0.4:2.2与4:11能组成比例。( )

(2)14:6=7:3可以写成614:7

3。( ) (3)任意四个数都可以组成比例。( )

3.将下面各组数中可以组成比例的选出来,并将比例写出来。

(1)4:5与2:3(2)1.5:0.5与3:1(3)0.18:0.24与41:31 能力提高

用0.4,0.3,1.2,0.2,0.6五个数组成两个比例写出来。

第四单元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例1)

基础过关

1.填空题。

(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在比例里,(),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6=2.4:() 3:9=():15 0.5:()=():12 1.2:

7

(3)已知3a=5b,(ab≠0),那么a:b=():()。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20,如果一个外项是8,那么另一个外项是()。

(5)2:5=8:20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改写成()=()。

2.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比例内项和与外项和一定不相等。()

(2)13:3=26:6与13×26=3×6表示的意义相同。()

能力提高

一个比例,其中3个数是4,6,8,第四个数可能是多少?将可能组成的比例表示出来。(至少三个)

第四单元 比例

解比例(例2)

基础过关

1. 填空题。

(1)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 )。

(2)74:5

4

=5:( ) 1.8:1=9:( )。

(3)28x =71,x=( ) 3:x=30:10,x=( )。 (4)0.3×4=( )×1.5 25×4=( )×2

(5)解比例的依据是( )。

2.按照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然后解比例。

(1)6与5的比等于30与X 的比。

(2)等号左边的比是2:1.5,等号右边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6和X 。

能力提高

我国秦代战车部队中士兵人数与战马匹数的比是3:4,如果士兵有9人,那么配置的战马是多少匹?(用比例解)

第四单元 比例

解比例(例3)

基础过关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2=24:( ) 0.5:3=( ):33 48:( )=1.2:9

2.解比例。

3:7=33:x x :53=43:21 1.21:x=0.11:2

3.用比例解决问题。

某美术组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6:7,男生有12人,女生有多少人?

能力提高

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已知客车每小时行88千米,客车速度与货车速度的比是11:9,两车开出后5小时相遇,问:两城市之间的距离长多少千米?

第四单元比例

正比例(例1)

基础过关

1.填空题。

(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相等,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用字母表示为()。(2)长方形的长一定,长方形的()和()成正比例。(3)速度一定时,()和()成正比例关系,时间一定时,()和()成正比例关系。

(4)形成正比例的图象是一条()。

2.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y=K中K表示的是比值,它的值不固定。()(1)正比例关系

x

y=a(一定),表示Y与X不是正比例关系。()

(2)

x

(3)书的总页数一定,已看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成正比例关系。

()(4)长方形面积一定时,长和宽成正比例关系。()

能力提高

根据下面的关系式,说出哪种量一定时,哪两种量成正比例。总价=单价×数量,()一定时,()和()成正比例。xy=k ,( )一定时,()和()成正比例。

第四单元比例

反比例(例2)

基础过关

1.填空题。

(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为()。

(2)书的总页数一定,每天固定读的页数与读的天数成()。(3)商品的总价一定时,()和()成反比例关系。(4)路程一定,()和()成反比例关系。

2.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一吨木头,运走的数量与剩下的数量成反比例关系。()(2)一吨木头,每天运走的数量与运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3)若ab=c表示的是反比例关系,那么c的值是一定的。()(4)裤子的单价一定,购买的数量与总价成反比例关系。()能力提高

工人师傅制作一种零件,每小时制作30个,工作20小时完成。题中三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当()一定时,()和()成反比例关系;当()一定时,()和()成正比例关系。

2020年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思考课课练

2020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 数学思考课课练 第1课时找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1.填空题。 (1)找规律。 1 4 9 16 ( )( ) ( ) 5 4 10 8 15 12 ( ) ( ) 1 2 3 5 8 ( ) ( ) 1 3 7 15 31 63 ( ) ( ) (2)一张纸上有12个点,最多可以连成( )条线段;20个点最多可以连成( )条线段。 (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六边形的内角和是( )。 (4)小红在桌子上摆围棋子,她先将9颗白棋子摆成一排,再在每相邻两颗白棋子 之间放两颗蓝棋子(如下图),一共可以放( )颗蓝棋子。 ○●●○●●○●●○…… (5)有5户人家,如果每两户人家之间修一条道路,那么一共需要修( )条道路。 (6)摆一摆,找规律。 ①②③④ 摆第7个图形需要( )根小棒,摆第( )个图形需要31根小棒。 2.用下面的衣服搭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答案: 1.(1)25 36 49 20 16 13 21 127 255 (2)66 190 (3)180°360°720°(4)16 (5)10 (6)22 10 2.3×3=9(种) 第2课时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 1.有红、黄、黑三种颜色的帽子。聪聪、明明、乐乐各戴了其中的一顶帽子。聪聪说:“我戴的不是红色的。”明明说:“我戴的也不是红色的。”乐乐说:“聪聪戴的不是黑色的。”你知道他们各戴了什么颜色的帽子吗? 2.甲、乙、丙、丁4人同住在一栋4层的楼房里,他们之中有工程师、工人、教师和医生。如果已知: (1)甲比乙住的楼层高,比丙住的楼层低,丁住在第4层。 (2)医生住在教师的楼上,在工人的楼下,工程师住在最底层。 请问:甲、乙、丙、丁分别从事什么职业?

2017年秋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课课练答案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点击课堂课课练答案 第1页第二题答案5厘米 第3页第二题答案1、A2、C 第3页第三题答案 1、1350平方厘米 2、3.9平方分米 3、160平方厘 4、12平方米 5、302.5平方分米第5页第三题答案 1、180平方米196平方米 58.8千克 2、40平方米 第6页第三题答案 1、40平方分米 2、1820平方米 3、6平方米0.5千克 4、250平方厘米 5、2900平方厘米 6、52平方分米

第1页二、5厘米 第3页二、1. A 2. C三、1. 1 350平方厘米 2. 3.9平方分米 3. 160平方厘米 4. 12平方米 5. 302.5平方分米 第5页三、1. 180平方米196平方米58.8千克 2. 40平方米 第6页三、1. 40平方分米2、40平方米3. 1 820平方米 4. 6平方米0.5千克 5. 250平方厘米 6. 180平方米376平方米112.8千克拓展应用166平方厘米 第8页二、1.╳ 2. ╳ 3. √4. ╳5. ╳6. ╳ 第11页五、1. 2240立方厘米 2. 2000立方米 3. 216立方分米 第15页三、1. 3立方分米 2. 126千克 第16页二、1. √ 2. ╳ 3. √ 4. ╳ 第18页二、1. √2. ╳ 3. √ 4. ╳ 5. ╳ 第22页二、6份 拓展应用 第1页50×2+30×2+10×4+30=230(厘米) 第2页4312 第4页铁皮盒表面积:4×4×5=80(平方厘米)正方形铁皮面积:4×3=12(厘米)12×12=144(平方厘米) 第5页(15×3×11+15×3×7+11×7)×2=1774(平方厘米) 第7页5×5×6+2×2×4=166(平方厘米) 第9页 1. 745 3. 8 第11页15×10×8-15×4×2=1080(立方厘米) 第13页20×20×15=6000(立方厘米)或20×15×15=4500(立方厘米) 第14页80÷4÷4=5(分米)(4+5)×5×5=225(立方分米) 第15页高:(70-9.8×2)÷12.6=4(分米)体积:9.8×4=39.2(立方分米) 第17页18÷3=6(个)7÷3≈2(个)6÷3=2(个)6×2×2=24(个) 第19页(44-2×2)×(29-2×2)×(32-2)=30000(立方厘米) 第21页0.18×2×60=21.6(立方米) 第22页3面涂色:4个2面涂色:4×4+5×4=36(个) 1面涂色:4×4+4×5×4=96(个)6面都不涂色:4×4×5=80(个) 单元练习 二、1. √ 2.╳ 3.╳ 4.╳ 5. ╳ 6.╳7. √ 三、1. C 2. B 3. B 4. C 5. C 6. C7. A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课课练-圆柱圆锥练习题和答案

1、把一个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已知圆锥体 的底面周长6.28厘米,高5厘米,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相差50.24立方厘米。 如果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如果高缩短了2厘米,表面积就减少 12.56平方厘米.求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 4、一个酒精瓶,它的瓶身呈圆柱形(不包括瓶颈),如下图.已知它的容积为26.4π立方厘米.当瓶子正放时,瓶内的酒精的液面高为6厘米.瓶子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为2厘米.问:瓶内酒精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合多少升? https://www.360docs.net/doc/ef8868372.html,/photo/XWk7NNdgn14S9kRb7FCY7A==/5671439305743333064.jpg 5、有一个圆柱体的零件,高10厘米,底面直径是6厘米,零件的一端有一个圆柱形的直孔,如下图.圆孔的直径是4厘米,孔深5厘米.如果将这个零件接触空气部分涂上防锈漆,一共需涂多少平方厘米?

按CTRL+A看分析答案 1、6.28\3.14=2(cm) V长=2*2*5=20(立方厘米) 2、V柱=50.24/(2/3)=75.36 S底=2*2*3.14=12.56(平方厘米)h=75.36/12.56=6(厘米)S侧=2*2*3.14*6=75.36(平方厘米)3.、r=12.56/2/3.14/2=1(厘米) S底=1*1*3.14*2=6.28(平方厘米) S侧=1*2*3.14*(12.56/2)=39.4384(平方厘米) S表=6.28+39.4384=45.7184(平方厘米) 4、S底=26.4π/(6+2)=3.3π(平方厘米) V水=3.3π*6=19.8π(平方厘米)=0.0198π(升) 5、S大表=(6/2)*(6/2)*3.14*2+6*3.14*10=244.92(平方厘米) S小侧=4*3.14*5=62.8(平方厘米) S总 =244.92+62.8=307.72(平方厘米)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课练全部参考答案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课 练》全部参考答案 教师整理一、长方体和正方体 【点击课堂】 第1页 二、 5厘米 第3页 二、 1. A 2. C 三、 1. 1 350平方厘米 2. 3.9平方分米 3. 160平方厘米 4. 12平方米 5. 302.5平方分米 第5页 三、 1. 180平方米196平方米58.8千克 2. 40平方米 第6页 三、 1. 40平方分米 2. 1 820平方米 3. 6平方米0.5千克 4. 250平方厘米 5. 2 900平方厘米 6. 52平方分米 第8页 二、 1.╳ 2. ╳ 3. √4. ╳5. ╳6. ╳ 第11页

五、 1. 2240立方厘米 2. XX立方米 3. 216立方分米 第15页 三、 1. 3立方分米 2. 126千克 第16页 二、 1. √ 2. ╳ 3. √ 4. ╳ 第18页 二、 1. √2. ╳ 3. √ 4. ╳ 5. ╳ 第22页 二、 6份 拓展应用 第1页50×2+30×2+10×4+30=230(厘米) 第2页 4 3 12 第4页铁皮盒表面积:4×4×5=80(平方厘米) 正方形铁皮面积:4×3=12(厘米) 12×12=144(平方厘米) 第5页(15×3×11+15×3×7+11×7)×2=1774(平方厘米) 第7页5×5×6+2×2×4=166(平方厘米) 第9页 1. 7 4 5 3. 8 第11页15×10×8-15×4×2=1080(立方

厘米) 第13页20×20×15=6000(立方厘米)或20×15×15=4500(立方厘米) 第14页80÷4÷4=5(分米) (4+5)×5×5=225(立方分米) 第15页高:(70-9.8×2)÷12.6=4(分米) 体积:9.8×4=39.2(立方分米) 第17页18÷3=6(个) 7÷3≈2(个) 6÷3=2(个) 6×2×2=24(个) 第19页(44-2×2)×(29-2×2)×(32-2)=30000(立方厘米) 第21页0.18×2×60=21.6(立方米) 第22页3面涂色:4个2面涂色:4×4+5×4=36(个) 1面涂色:4×4+4×5×4=96(个) 6面都不涂色:4×4×5=80(个) 单元练习 二、 1. √ 2.╳ 3.╳ 4.╳ 5. ╳ 6.╳7. √ 三、 1. C 2. B 3. B 4. C 5. C 6. C 7. A 四、体积:48立方厘米表面积:88平方厘

2017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课练

1、写出下面各题中是哪两个量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 (1)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2)故事书的本数相当于科技书本数的百分之几? (3)今年产量是去年产量的百分之几? (4)苹果的棵数是梨的百分之几? 2、写出下面两个数的相差量。 (1)三(1)班有44人,三(2)班有49人。三(1)班比三(2)班少()人,三(2)班比三(1)班多()人,两个班相差()人。 (2)甲数是100,乙数是80,甲和乙的相差数是()。 (3)实际比计划多生产了200吨,实际和计划的相差量是()吨。随机练习: (1)4是5的()% 5是4的()% (2)5比4多()% 4比5少()% 三、巩固练习 1.写出下面各句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单位“1”比较? (1)五(1)班做的好事比五(2)班多百分之几? (2)今年产量超额百分之几? 2.只列式不计算 (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2)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3.判断:甲比乙多10%,乙比甲少10% () 4、根据问题列出算式,不计算。 超市有大米50袋,面粉40袋。 大米袋数是面粉的百分之几?列式:() 面粉是大米的百分之几?列式:() 大米比面粉多百分之几?列式:() 面粉比大米少百分之几?列式:() 6.文化路小学五年级有男生100人,女生125人。 (1)男生人数比女生少百分之几? (2)女生人数比男生多百分之几? 7、小飞家原来每月用水约10吨,更换了节水龙头后每月用水约9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注意“节约”的意思)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

上海市六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 5.1有理数的意义 一.填空题 1.如果把向南方向行走当做正,那么向北行走25米可记作_______________; 2.在数 -1.3, 4,53 - ,0,-2,3%中,整数有____________ ,负数有____________;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 4.在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有理数? -4,9, 31 1 -,4.3,0,734 ,15,-2.4, 5.如果把存款100元记作100元,那么下列各数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1】2500元; 【2】-1000元; 【3】0元 6.某海洋底部为海拔-865米,它表示什么意义? 7.有人说“含有‘-’的数就是负数”,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三.提高题 8.将“整数”.“负整数”.“自然数”.“分数【分母不为1】”.“有理数”分别填入下列合适的框内【p.q 是整数】: 5.2数轴 一.填空题 1.规定了 2.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____________; 3.-2的相反数是______,2.4的相反数是________; 二.解答题 4.将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框内:

3,-1.6,0,-7,54,6.8, 72 3- 5.指出下图数轴上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6.用数轴上的点分别表示 2.5 ,32, 41 1 -,0和它们的相反数. 7.下列各数中,哪些数是相等的?哪些数互为相反数? -3,432 ,-1.8,-2.75,3, 54 1 - . 三.提高题 8.已知a-1的相反数是2的相反数的相反数,求a 的值. 5.3 绝对值 一.填空题 1.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____________; 2.数轴上,到原点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____; 3.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 4.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并将它们从小到大排列: -2,21 1 ,0,-0.5,3 5.求322 ,-6, 51 1 -,3.4的绝对值. 6.用“<”或“>”连结下列各数: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课练(含答案)—1.8 练习十五

第4课时练习课 1.填空题。 (1)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在里填上恰当的数,并说明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 32.5+7.4=7.4,这里运用了( )。 3.28+1.24+8.76=3.28+(),这里运用了 ( )。 0.4×17.2×2.5=17.2(),这里运用了 ( )。 3.6× 4.4+6.4×4.4=(),这里运用了 ( )。 26.5÷12.5÷8=(),这里运用了 ( )。 (2)将12+4=16,16×3=48合并成一道综合算 式: 。 (3)250×34的积的末尾有( )个0;35×6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4)根据67×34=227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67×0.34=() 0.67×3.4=() 22.78÷0.34=()

2278÷0.67=( ) (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0.02,如果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除数缩小到原来的1 10,那么商是( )。 2.直接写出得数。 0.375-1 8= 2.4×100= 3 4×12= 56-3 4= 3.2+0.61= 1.8÷9= 58 ÷23 = 56 ×34 = 3.用竖式计算。 358+438= 63.1-6.23= 4.6×8.7= 7.2÷0.25=

答案: 1.(1)+ 3 2.5 加法交换律 1.24 + 8.76 加法结合律 ×0.4 × 2.5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4 × 3.6 + 6.4 乘法分配律 26.5 ÷12.5 ×8 除法的性质 (2)(12+4)×3=48 (3)两两 (4)22.78 2.278 67 3400 (5)2 2. 0.25 240 9 1 123.81 0.2 15 16 5 8 3. (竖式略)796 56.87 40.02 28.8

上海市六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

第五章 有理数 5.1有理数的意义 一、填空题 1、如果把向南方向行走当做正,那么向北行走25米可记作_______________; 2、在数 -1.3, 4,5 3-,0,-2,3%中,整数有____________ ,负数有____________;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 4、在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有理数? -4,9,311-,4.3,0,7 34 ,15,-2.4, 5、如果把存款100元记作100元,那么下列各数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1)2500元; (2)-1000元; (3)0元 6、某海洋底部为海拔-865米,它表示什么意义?

7、有人说“含有‘-’的数就是负数”,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三、提高题 8、将“整数”、“负整数”、“自然数”、“分数(分母不为1)”、“有理数”分别填入下列合适的框内(p、q是整数): 5.2数轴 一、填空题 1、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直线叫做数轴; 2、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____________; 3、-2的相反数是______,2.4的相反数是________; 二、解答题

4、将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框内: 3,-1.6,0,-7, 54,6.8,723- 5、指出下图数轴上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6、用数轴上的点分别表示2.5, 32,411-,0和它们的相反数. 7、下列各数中,哪些数是相等的?哪些数互为相反数? -3,432,-1.8,-2.75,3,5 41- .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全部参考答案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课 练》全部参考答案 年级教研组资料一、扇形统计图 【点击课堂】 第1页 一、 1. 各部分数量总数 2. (1)62.5 (2)16 8 二、 (1)骑自行车20 (2)15 10 (3)略 第2页 一、 1. 扇形折线条形 2. 1200 240 480 480 二、 1-25%-45%-10%=20% 1200×45%-1200×25%=240(平方米) 第3页 一、 48 18 24 30 二、 1. B 2. A

二、圆柱和圆锥 【点击课堂】 第7页 一、 1. 底面侧面距离 2. 圆扇形顶点圆心 3. 略 4. 略 5. 略 二、 1. √ 2. × 3. √ 4. √ 第9页 一、 1. 侧面底面 2. 矩形底面周长高 二、 3.14×22×2+2×3.14×2×5=87.92(平方厘米) 3.14×12×2+2×3.14×1×6=43.96(平方米) 三、 1. 2×3.14×0.6×2×5=37.68(平方米) 2. 3.14×22+2×3.14×2×5=75.36(平方米) 3. 2×3.14×3×14=263.76(平方厘米) 263.76+3.14×32=273.18(平方厘米) 第10页

一、 1. 169.56 2. 62.8 314 3. 600 4. 侧面积 5. 150.72平方厘米3768平方厘米50.24平方米 二、 1. 3.14×0.1×1.2×10=3.768(平方米) 2. 3.14×2×8×0.6=30.144(千克) 第11页 一、 1. 相等底面积高底面积高 底面积高 2. 略 3. 略 二、 1. 15×10=150(立方厘米) 2. 3.14×202×50=62800立方厘米=62.8(升) 3. 3.14×1.62×2×720=11575.296(千克) 第12页 一、 1. 3.14×2.52×10=196.25(立方厘米) 3.14×22×12=150.72(立方厘米) 2. (1)r=18.84÷2÷ 3.14÷3=1(米) 3.14×12×3=9.42(立方米)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课练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课练答案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 【点击课堂】 第1页二、 5厘米 第3页二、 1. A 2. C 三、 1. 1 350平方厘米 2. 3.9平方分米 3. 160平方厘米4. 12平方米 5. 302.5平方分米 第5页三、 1. 180平方米196平方米58.8千克 2. 40平方米 第6页三、 1. 40平方分米 2. 1 820平方米 3. 6平方米0.5千克 4. 250平方厘米 5. 2 900平方厘米 6. 52平方分米 第8页二、 1.╳ 2. ╳ 3. √ 4. ╳ 5. ╳ 6. ╳ 第11页五、 1. 2240立方厘米 2. 2000立方米 3. 216立方分米 第15页三、 1. 3立方分米 2. 126千克 第16页二、 1. √ 2. ╳ 3. √ 4. ╳ 第18页二、 1. √ 2. ╳ 3. √ 4. ╳ 5. ╳ 第22页二、 6份 拓展应用 第1页50×2+30×2+10×4+30=230(厘米) 第2页 4 3 12 第4页铁皮盒表面积:4×4×5=80(平方厘米) 正方形铁皮面积:4×3=12(厘米) 12×12=144(平方厘米) 第5页(15×3×11+15×3×7+11×7)×2=1774(平方厘米) 第7页5×5×6+2×2×4=166(平方厘米) 第9页 1. 7 4 5 3. 8 第11页15×10×8-15×4×2=1080(立方厘米) 第13页20×20×15=6000(立方厘米)或20×15×15=4500(立方厘米) 第14页80÷4÷4=5(分米) (4+5)×5×5=225(立方分米) 第15页高:(70-9.8×2)÷12.6=4(分米) 体积:9.8×4=39.2(立方分米) 第17页18÷3=6(个) 7÷3≈2(个) 6÷3=2(个) 6×2×2=24(个) 第19页(44-2×2)×(29-2×2)×(32-2)=30000(立方厘米)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课练含答案

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 1.星辉面粉厂的质检员为了检查面粉的质量是否合格,抽查了6袋面粉,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每袋面粉的质量为25000g) (1)第1袋与第4袋的总重量是多少? (2)第2袋与第5袋的平均重量是多少? 2.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并说一说这个数的意义。 (1) 吐鲁番盆地最低处的海拔是-155米。 (2) 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 (3) 某地的最高气温是+3℃,最低气温是-6℃。 3.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0℃就是没有温度。 ( ) (2)“4米”与“-4米”的意义相同。( ) (3)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如“+8”可以记作“8”。( ) (4)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答案提示: 1.(1)50000克 (2)25000克 2.(1)读作:负一百五十五表示低于海平面155米。 (2)读作:负零点四表示风逆向速度为每秒0.4米。 (3)读作:正三表示零上3℃。读作:负六表示零下6℃。 3.(1)?(2)?(3)√(4)?

第2课时负数的实际应用 1.下图每格表示2米,小军开始的位置在0处。 (1)小军从0点向东行2米,表示为+2米,那么如果小军从0点出发,到达-4米的位置,说明他是向()行()米。 (2)小军先向西行4米,又向东行6米,这时小军的位置在()米。 2.比较各组数的大小。 -40.4 -5-1 03 4 0-1 2 3.六(2)班第一组有6名女生,通过测量得到她们的体重如下: 如果以她们的平均体重为标准来记录每个人的体重。平均体重记作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上面各位同学的体重分别应该怎样表示?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课课练-扇形统计图习练带答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扇形统计图阶梯练习题 6.3 扇形统计图(A 卷) (教材针对性训练题 60分 30分钟)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扇形统计图是利用圆和_______表示______和部分的关系,圆代表的是总体, 即100%,扇形代表______,圆的大小与总数量无关. 2.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_______. 3.如图1,如果用整个图表示总体,那么_______扇形表示总体的13 ,______ 扇形表示总体的 1 2 _______. (1) C A B A 65% B 28%(3) C 4.红星村今年对农田秋季播种作物如图2规划,且只种植这三种农作物,则该村种植的大麦占种植所有农作物的____%. 5.光明中学对图书馆的书分成3类,A 表示科技类,B 表示科学类,C 表示艺术类,所占的百分比如图3所示,如果该校共有图书8500册,则艺术书共有______册. 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6. ( ) A.75 B.60 C.90 D.50 7.某公司有员工700人,元旦举行活动,图5,A 、B 、C 分别表示参加 各种活动的人数的百分比,规定每人只参加一项且每人均参加,则 不下围棋的人共有( ) A.259人 B.441人 C.350人 D.490人 8.某校男、女生比例如图6中的扇形区,则男生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数 为( ) A.48% B.52% C.92.3% D.4% 三、解答题:(共25分) 9.(7分)全班约25是男生,约35是女生,请根据所给数据完成扇形统计图. 10.(10分)(1)由图中提供信息:乒乓球、排球、足球、篮球4项球类活动中, 哪一类球类运 动能够获得全班近 1 4 的支持率? (2)若全班人数为50人,体育委员组织一次排球比赛, 估计会有多少人积极参加比赛? C 打扑克 B 下围棋37% A 下象棋(5)女生 288男生312(6)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课课练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7课时《正比例的意义》 自我挑战内容 同学们,你们学得怎么样啊?挑战一下自己吧,看看你能收获几颗星! 第一关:基础题。(☆) 1.移动公司推出一种套餐通话时间与所用钱数如下表: (1)表中( )和( )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变化,()也随着变化。通话3分钟需付话费()元,0.90元可通话()分钟。(2)话费和对应通话时间这两种量的比值是()元,这个比值表示的意义就是(),它是一定的,所以表中的话费和通话时间成()比例,话费和通话时间是成()比例的量。 第二关:综合题。(☆☆) 1.在括号里填上“成正比例”或“不成正比例”。 圆柱高一定时,圆柱的体积和底面面积( )。 每平方米栽树的棵数一定,栽树的面积和所栽棵数( )。 参加会议总人数一定,出席人数与未出席人数( )。 分数值一定,分子与分母( )。 2.x、y、z是三种相关联的量且都不为0,已知x×y=z,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 第三关:拓展题。(☆☆☆) 1.在括号里填上“成正比例”或“不成正比例”。 如果4A=5B,A和B();如果A=10B,A和B()。 2.已知M和N成正比例,把下表填写完整。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9课时 《反比例的意义》 自我挑战内容 同学们,你们学得怎么样啊?挑战一下自己吧,看看你能收获几颗星! 第一关:基础题。(☆) 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 ),当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的( )总是一定时,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2.如果用字母x 和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 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式子表示为( )。 3.一个装订车间用一批纸装订练习本的情况如下表: (1)写出每组相对应的每本页数和装订本数的积。看看积相等吗? (2)这个积表示的实际意义是( ),请用式子表示它与每本的页数和装订本数之间的关系。 ( )×( )=( ) (3)表中每本页数和装订本数成( )关系,因为它们的( )一定。 第二关:综合题。(☆☆) 1. 已知6X=0.5Y (X 、Y 均不为0),则X 和Y ( );在75 Y X 中(X 、Y 均不为0),X 和Y (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即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2. 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 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 B.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 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D.一根绳子剪去一段,剪去的长度和剩下的长度 第三关:拓展题。(☆☆☆) 1.用边长是50厘米的方砖给舞蹈房铺地,需要用256块;如果改成用边长是80厘米的方砖 来铺,需要用多少块方砖? 2.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可以用7小时。飞机去时顺风,每小时飞行800千米,按原路返回时逆风,每小时飞行600千米。若飞机只能在起飞的地方补充燃料,这架飞机最远飞出多

六年级小学数学课课练答案

六年级小学数学课课练答案 【篇一:六下课课练答案】 >一、丰采灌溉乳汁哺育源泉情怀荡涤惊涛春潮 三、乳汁臂膀源泉清流力量长江 四、健美的臂膀纯洁的清流磅礴的力量 五、(一)1.春潮是你的丰采惊涛是你的气概甘甜的乳汁各族儿女健美的臂膀高山大海 2.唐古拉山脉 11 上海东海 3.长江母亲千万年来哺育了两岸的多少中华儿女啊。 (二)1.这段诗句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这样的写作手法叫反复。这样写能够突出表现中华儿女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3.你是滋养哺育亿万华夏儿女的伟大母亲。 六、1.示例:用气势磅礴、真情流露的语言,歌颂了长江的过去,赞美了长江的现在,展望了长江的未来。 2.洁白的哈达在青藏高原诞生初生的牛犊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东方的巨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自豪和象征。 2、三亚落日 一、逊色洋溢潇洒收敛飞溅玫瑰缘故敏捷木屑 二、绝多用来形容风景美丽,无与伦比朋大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惊水上没有泛起波纹,没有惊起一点波浪倦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三、1.三亚落日的美丽对三亚落日的留恋 2.指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写成了一个顽皮、可爱、活泼的孩子,清晰地表达了对太阳的喜爱之情,也让我们感受到当时情景的壮观与美丽 四、1.三亚落日色彩丰富 2.①①③①①① 3.孩童歪着抖落溅出 4.三亚落日十分光亮,红得十分艳丽夺目,非常有感染力。 五、1.诗句是在说我们正值少年时期。 2.首先因为“我”没有准备,突如其来的美景给我极大的震撼;其次因为“我”是在飞机上,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看日出;最后“我”是从云层之上看日出,宛如仙境一样的云中日出让“我”沉醉其中。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课课练(含答案)3.3 练习二十一

第3课时练习课 一、填空题。 1.在括号里填上“可能”“一定”或“不可能”。 (1)儿子( )比爸爸高。 (2)世界上每天( )有人出生。 (3)太阳( )从西边升起。 2.掷一枚骰子,单数朝上的可能性是() (),双数朝上的可能性是() () 。 3. 5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是12,这5个数中最大的是( )。 4.常用的统计图有( )、( )和( )。 5.某地今年上半年每月的平均气温是5℃、8℃、12℃、18℃、24℃、30℃,为了反映气温的变化情况,制成( )统计图比较合适。 6.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从中任选一人,选到女生的可能性是() () 。 7.在一幅条形统计图里,用1厘米长的直条表示20万元,用( )厘米长的直 条表示30万元,用5厘米长的直条表示( )万元。 8.在92、93、95、93、90、98、94、93、96、91中,平均数是( ),中位数 是( ),众数是( )。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要想比较清楚地反映小明成绩的变化情况,应选择条形统计图。( ) 2.心电图的图形是折线统计图。( ) 3.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 ) 4.一次抽奖活动的中奖率是1%,抽100次一定会中奖。(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要统计小红每次数学测试成绩,看看是进步还是退步,不能选用( )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2.97、95、96、93、93、92、94,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 93 B.94 C.96 3.盒子里有4个白球和6个黑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是( )。 A.4 5 B.3 5 C.2 5 4.小红和小芹做转盘游戏,如果停在黄色的区域算小红赢,停在红色的区域算小芹赢。下面的( )转盘是公平的。 答案: 一、1. (1)可能(2)一定(3)不可能 2.1 21 2 3. 14 4.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5.折线 6.4 9 7. 1.5 100 8. 93.5 93 93 二、1. ? 2. √ 3. √ 4. ?

2018年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答案

2018年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答案 一、扇形统计图 第1页 一、 1. 各部分数量总数 2. (1)62.5(2)168 二、(1)骑自行车20(2)1510(3)其它工人有多少人? 5 坐公交车上班 有多少人?10人拓展应用见右图 第2页 一、 1. 扇形折线条形 2. 1200240480480 二、1-25%-45%-10%=20% 1200×45%-1200×25%=240(平方米) 拓展应用12天 第3页 一、48182430 二、 1. B 2. A 三、乙乙10 多思考有助于成绩的提升拓展应用20人 单元练习 一、3/20 8/25 42.4 37 新闻联播人与自然焦点访谈50 二、其他食品31.7 19.5 2009---2011 23.1 190 20 条形统计图第一季度120万元 第二季度180万元第三季度200万元第四季度300万元 二、圆柱和圆锥 第7页 一、1. 底面侧面距离 2. 圆扇形顶点圆心 3. 水杯粉笔沙漏铅笔头 4. 底面高底面顶点高底面 5.246圆圈367 三角形 二、 1. √ 2. × 3. √ 4. √三12 21 33 12 21 33 12 23 31 44 四16 12 拓展应用圆柱3厘米5厘米圆柱5厘米3厘米 第9页 一、1. 侧面积底面积 2. 矩形底面周长高 二、3.14×1.2×2×5=37.68 (平方厘米) 3.14×12×2+2×3.14×1×6=43.96(平方米) 三、1. 2×3.14×0.6×2×5=37.68(平方米) 2. 3.14×22+2×3.14×2×5=75.36(平方分米) 3. 2×3.14×8×0.6=30.144(千克) 拓展应用160平方厘米 第10页 一、 1. 169.56 2. 62.8314 3. 600 4. 侧面积 5. 150.72平方厘米3768平方厘米50.24平方米 二、 1. 3.14×0.1×1.2×10=3.768(平方米) 2. 3.14×2×8×0.6=30.144(千克) 拓展应用226.08平方分米 第11页 一、 1. 相等底面积高底面积高底面积高 2. 略 3. 略 二、 1. 15×10=150(立方厘米) 2. 3.14×202×50=62800立方厘米=62.8(升) 3. 3.14×1.62×2×720=11575.296(千克) 拓展应用19.7192立方分米 第12页 一、 1. 3.14×2.52×10=196.25(立方厘米)3.14×22×12=150.72(立方厘米) 2. (1)r=18.84÷2÷ 3.14÷3=1(米)3.14×12×3=9.42(立方米)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课课练(含答案)4.4 练习二十二

第4课时练习课 一、填空题。 1.在一个三位数中,个位、十位、百位都是一个数的平方的共有( )个。 2.已知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积等于10,则这样的三位数共有( )个。 3.某个自然数被187除余52,被188除也余52,那么这个自然数被22除的余数是( )。 4.在1,2,…,1997这1997个数中,选出一些数,使得这些数中的每两个数的和都能被22整除,那么,这样的数最多能选出( )个。 二、解决问题。 1.22名家长(爸爸或妈妈,他们都不是老师)和老师陪同一些小学生参加某次数学竞赛,已知家长比老师多,妈妈比爸爸多,女老师比妈妈多2人,至少有一名男老师,那么在这22人中,爸爸有多少人? 2.某小学即将开运动会,一共有十项比赛,每位同学可以任报两项,那么要有多少人报名参加运动会,才能保证有两名或两名以上的同学报名参加的比赛项目相同? 3.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自行车和摩托车同时从甲地驶向乙地。摩托车比自行车早到4小时,已知摩托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3倍,摩托车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提示: 一、1.48 提示:百位有1、4、9三种选择,十位、个位有0、1、4、9四种选择。满足题意的三位数共有3×4×4=48(个)。

2.6 提示:因为10=2×5,所以这些三位数只能由1、2、5组成,于是共有6个。 3.8 提示:这个自然数减去52后,就能被187和188整除,为了说明方便,这个自然数减去52后所得的数用M表示,因187=17×11,故M能被11整除;因M能被188整除,故M也能被2整除,所以,M也能被11×2=22整除,原来的自然数是M+52,因为M能被22整除,当考虑M+52被22除后的余数时,只需要考虑52被22除后的余数。 52=22×2+8,所以这个自然数被22除余8。 4.91 提示:有两种选法:(1)选出所有22的整数倍的数,即 22,22×2,22×3,…,22×90=1980,共90个数。(2)选出所有11的奇数倍的数,即11,11+22×1,11+22×2,…,11+22×90=1991,共91个,所以,这样的数最多能选出91个。 二、1.提示:家长和老师共22人,家长比老师多,家长就不少于12人,老师不多于10人,妈妈和爸爸不少于12人,妈妈比爸爸多,妈妈不少于7人。女老师比妈妈多2人,女老师不少于7+2=9(人)。女老师不少于9人,老师不多于10人,就得出男老师至多1人,但题中指出,至少有1名男老师,因此,男老师是1人,女老师就不多于9人,前面已有结论,女老师不少于9人,因此,女老师有9人,而妈妈有7人,那么爸爸的人数是22-9-1-7=5(人)。在这22人中,爸爸有5人。 2.十项比赛,每位同学可以任报两项,那么有45种不同的报名方法。由鸽巢原理知有 45+1=46(人)报名时满足题意。 3.记摩托车到达乙地所需时间为“1”,则自行车所需时间为“3”,又4小时对应“3”-“1”=“2”,所以摩托车到乙地所需时间为4÷2=2(时)。摩托车的速度为60÷2=30(千米/时)

最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后练习(课课练)含答案

第1课时数的性质和意义 (1)请分别用分数、小数、百分数表示下面的阴影部分。 分数( ) ( ) ( ) 小数( ) ( ) ( ) 百分数( ) ( ) ( ) (2)最大的七位数是( ),最小的八位数是( ),它们相差( )。 (3)用2、8、3、0、6、5这六个数字组成最大的六位数是( ),最小的六位数是( )。

答案: (1)1 23 4 2 5 0.5 0.75 0.4 50% 75% 40% (2)9999999 10000000 1 (3)865320 203568

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 1.星辉面粉厂的质检员为了检查面粉的质量是否合格,抽查了6袋面粉,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每袋面粉的质量为25000g) (1)第1袋与第4袋的总重量是多少? (2)第2袋与第5袋的平均重量是多少? 2.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并说一说这个数的意义。 (1) 吐鲁番盆地最低处的海拔是-155米。 (2) 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 (3) 某地的最高气温是+3℃,最低气温是-6℃。 3.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0℃就是没有温度。 ( ) (2)“4米”与“-4米”的意义相同。( ) (3)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如“+8”可以记作“8”。 ( ) (4)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答案提示:

1.(1)50000克 (2)25000克 2.(1)读作:负一百五十五表示低于海平面155米。 (2)读作:负零点四表示风逆向速度为每秒0.4米。 (3)读作:正三表示零上3℃。读作:负六表示零下6℃。 3.(1)?(2)?(3)√(4)?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课练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课练答案 一、扇形统计图 【点击课堂】 第1页 一、 1. 各部分数量总数 2. (1)62.5 (2)16 8 二、 (1)骑自行车20 (2)15 10 (3)略 第2页 一、 1. 扇形折线条形 2. 1200 240 480 480 二、 1-25%-45%-10%=20% 1200×45%-1200×25%=240(平方米) 第3页 一、 48 18 24 30 二、 1. B 2. A 二、圆柱和圆锥 【点击课堂】 第7页 一、 1. 底面侧面距离 2. 圆扇形顶点圆心 3. 略 4. 略 5. 略 二、 1. √ 2. × 3. √ 4. √ 第9页 一、 1. 侧面底面 2. 矩形底面周长高 二、 3.14×22×2+2×3.14×2×5=87.92(平方厘米) 3.14×12×2+2×3.14×1×6=43.96(平方米) 三、 1. 2×3.14×0.6×2×5=37.68(平方米) 2. 3.14×22+2×3.14×2×5=75.36(平方米) 3. 2×3.14×3×14=263.76(平方厘米) 263.76+3.14×32=273.18(平方厘米) 第10页 一、 1. 169.56 2. 62.8 314 3. 600

4. 侧面积 5. 150.72平方厘米3768平方厘米50.24平方米 二、 1. 3.14×0.1×1.2×10=3.768(平方米) 2. 3.14×2×8×0.6=30.144(千克) 第11页 一、 1. 相等底面积高底面积高 底面积高 2. 略 3. 略 二、 1. 15×10=150(立方厘米) 2. 3.14×202×50=62800立方厘米=62.8(升) 3. 3.14×1.62×2×720=11575.296(千克) 第12页 一、 1. 3.14×2.52×10=196.25(立方厘米) 3.14×22×12=150.72(立方厘米) 2. (1)r=18.84÷2÷ 3.14÷3=1(米) 3.14×12×3=9.42(立方米) (2)9.42×545=5134(千克) 3. (1)12×20=240(平方厘米) (2)表面积:12×20+3.14×62+3.14×6×20=729.84(平方厘米) 体积:12×3.14×62×20=1130.4(立方厘米) 第13页 一、 125.6立方厘米 2. 942 314 1570 4710 3. 2 4. 135 二、 (1)3.14×52×3=235.5(立方分米) (2)3.14×22×1=12.56(立方米) (3)3.14×22×4=50.24(立方厘米) (4)80×50=4000(立方分米) 三、 1. 3.14×22×200=2512(立方厘米) 2512×7.8=19594(千克) 2. 9.42÷ 3.14÷1=3(米) 3. (1)3.14×22+3.14×2×2×6=87.92(平方分米) (2)3.14×22×6=75.36(立方分米)=75(升)

上海市六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

第五章 有理数 有理数的意义 一、填空题 1、如果把向南方向行走当做正,那么向北行走25米可记作_______________; 2、在数 , 4,5 3 - ,0,-2,3%中,整数有____________ ,负数有____________;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 4、在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有理数 -4,9,31 1-,,0,7 3 4 ,15,, ~ 5、如果把存款100元记作100元,那么下列各数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1)2500元; (2)-1000元; (3)0元 6、某海洋底部为海拔-865米,它表示什么意义 · 7、有人说“含有‘-’的数就是负数”,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三、提高题 8、将“整数”、“负整数”、“自然数”、“分数(分母不为1)”、“有理数”分别填入下列合适的框内(p 、q 是整数):

— 数轴 一、填空题 1、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直线叫做数轴; 2、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____________; 3、-2的相反数是______,的相反数是________; 二、解答题 4、将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框内: 3,,0,-7, 54,,7 2 3- 5 6、用数轴上的点分别表示,32,4 1 1-,0和它们的相反数. … 7、下列各数中,哪些数是相等的哪些数互为相反数 -3,432 ,,,3,5 41- . 三、提高题 8、已知a-1的相反数是2的相反数的相反数,求a 的值.

> 绝对值 一、填空题 1、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____________; 2、数轴上,到原点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____; 3、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 $ 4、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并将它们从小到大排列: -2,2 1 1,0,,3 5、求322 ,-6,5 1 1-,的绝对值. 6、用“<”或“>”连结下列各数: -3________-5, -∣-1∣______-(-1) , -3 2 _____-21 . - 7、比较大小: (1)742-与0; (2)5 4-与 (3)2%与-6 (4)2017与18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