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炉磨煤机制粉专家控制系统工作总结共10页文档

5炉磨煤机制粉专家控制系统工作总结共10页文档
5炉磨煤机制粉专家控制系统工作总结共10页文档

#5炉磨煤机制粉专家控制系统工作总结

台州发电厂

设备部

1 概述

我厂#5机组为国产135MW机组,其制粉系统采用2套中储式球磨机制粉系统。该机组于2004年底大修时安装和利时MACSII集散控制系统。但在DCS系统中没有成熟的中储式球磨机制粉控制系统,制粉系统还是维持人工操作,制粉系统效率得不到提高。而制粉系统如实现智能专家控制将能够自动寻找制粉系统最佳工况,它能保证制粉系统最大化的迫近最佳工况,它能够在运行中根据煤质变化及各种参数的变化自动寻找制粉系统的最佳差压,最佳出粉量(与给煤机给煤量对应,煤质等条件变化时此值会相应变化)等,减轻人员劳动强度,并且使煤粉的细度均匀性提高,同时也使制粉效率大大高于人工操作。

2005年5月份我们利用机组小修的机会,对制粉系统的控制进行了制粉系统专家控制系统的改造,将磨煤机的自动控制放在独立于DCS系统的专门控制站上实现,这样在修改磨煤机控制方案及调试时丝毫不影响DCS系统的运行,经过近一个月的调试,系统于七月十日投运,经与以前的统计数据比较,证明#5炉磨煤机系统在投入制粉专家控制系统后各方面指标都有提高,特别是制粉出力大大高于人工操作。

2 磨煤机自动控制系统现状

我厂磨煤机制粉系统的控制一直采用人工手动控制,目前国内中储式制粉系统的制粉系统成功投入自动运行的案例不多,在省内更是没有。

3 磨煤机制粉专家控制系统改造方案

A)制粉系统控制存在的难点

始了对中储式制粉系统实施自动控制的研

究工作,但进展缓慢。许多控制方案只能在

短时间内实现自动控制,无法长期可靠运

行。其难点主要表现为:

a)多控制变量的强耦合特点:中储式制粉系

统是由球磨机、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排粉机、和相应连接管道组成的复杂

的气固二相流系统,其风压、风温、气流和煤流存在着强烈的耦合关系,对其

任意参量的调节,都会对其它参量产生强烈的影响;

b)有限的调节手段:制粉系统需要对磨煤机入口负压、出入口差压、出口温度、

磨煤机负荷进行调节,一些系统同时还要求对磨煤机电流、排粉机电流等指标进

行控制,但控制手段一般只有热风门、循环风门(或温风门、冷风门等)和给煤

机转速等有限的调节手段,在许多情况下由于风门开到极限,或执行机构故障,

使某些调节手段退出调节,造成较少的调节手段完成较多的控制目标的局面。在

理论上是无法同时满足所有控制要求的。这就要求对所有被控指标进行权衡,给

出可实现的优化控制指标,达到各种工况下的最佳控制;

c)强烈的非线性特征:在制粉系统中几乎所有的执行机构都存在非线性。由于气

固二相流的湍流效应,使磨煤机出入口差压与磨煤机实际负荷呈现出强烈的稳态

非线性回滞特征(图1所示)和动态的大迟延特性。这也是以往用给煤量控制差

压的控制系统无法稳定的原因;

d)不一致、非稳定的磨煤机负荷特征表达:由于无法实现对磨煤机内部存煤量(负荷)的在线测量,磨煤机负荷判定只是由负荷特征量间接判断,运行人员和许多控制方案最常用的负荷特征为:磨煤机出入口差压、磨煤机电流和磨煤机噪声负荷(通过磨煤机噪声或震动强度判断负荷)。但这些负荷特征对负荷的表征通常

性只能对负荷的极端情况进行判断;磨煤

机电流与负荷存在非单值对应关系(如图

2所示),并最大磨煤机电流会因磨煤机钢

球量的多少和机械性能的变化随时改变;

磨煤机噪声也存在着噪声饱和现象(在磨

煤机负荷较高时磨煤机特征噪声能量不再

降低),同时存在着因钢球添加量和因环境产生的噪声漂移。因此根据任何单一负荷特征,无法长期准确、可靠的判定磨煤机负荷;

e)多因素产生的复杂的时变性:制粉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时变系统,煤质的可磨性、挥发性、含水量,四季煤温和风温的不同,机组负荷造成的风温和风压的改变,磨煤钢球量的改变,机组维修过程中对制粉系统的维护和改造,都会使制粉系统的特征参量和特性发生变化。固定不变的控制参量无法使系统长期稳定的运行。

由于以上制粉系统控制难点的存在和相互影响,使多数制粉系统控制方案无法实施,或实施一段时间后,控制品质下降,而无法继续使用。

2、制粉系统专家控制系统所采取的措施:

基于制粉系统的以上特性,不可能简单的单回路或几个单回路耦合就实现对如此复杂系统的可靠控制,因此在实际控制系统中,采用了三层控制方式。如图3所示。此3层分别为:

图3:系统总体控制方式图

其中:模糊解耦控制层:对各个被控变量实施模糊控制并通过解耦器和调节控制器控制被控系统执行机构;解耦系数控制层:根据系统工况辨识和专家知识库,调整模糊耦合器的耦合系数;系统优化控制层:根据系统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对系统控制性能分析评估,计算出对应于当前系统的最佳控制定值。

具体实时方法为:

a)利用图形化模糊控制专用软件组成全面的模糊控制系统:现代模糊控制理论

是将人类控制经验和思维方式数学化,并予以实施的控制手段。它控制灵活,对于复杂的系统控制具有特殊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其理论上的难度和知识库、推理机编写的复杂,给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带来许多不便。为此本系统采用MECS控制软件包,将模糊控制方法简化为图形化组态,使其简单、直观、形象,将复杂的知识库和推理机过程图形化表达,在线直接组成控制组

系统的设计、组态、调

试简单易行。很好地实

现对各种工况的判别和

优化控制;

b)全方位的变参量解耦控制:通过对制粉系统风门开度和给煤量的调节,实现

对制粉系统风量、风温、磨煤机负荷的全工况控制。与传统调节不同,本系

统采用解耦方式完成给煤量、风量、风温调节,并根据制粉系统现实工况调整耦合系数,保证了在所有工况下系统制粉均匀和风温平稳。

火电厂所用燃煤煤质波动

较大,制粉系统的实时制粉

能力起伏较大,影响系统控

制稳定性。利用预估控制

器,给出被控执行机构的预

估输出值,模糊调节器在此基础上细致调节。而系统状态分析器则根据实时运行数据及历史数据分析计算而得到解耦器的各个调节回路的当前耦合系数。系统结构见图5。

在此结构中给煤指令由预估控制器、系统状态分析器、参数控制回路共同确定,其算法模型如下:

F(x)=f(预估)*f(作用量)*f(负荷、差压、温度)

此模型中的函数都是基于矩阵的函数式,给煤机指令最终受到预估值、系统状态系数、负荷、差压、温度等的综合控制,它们联合决定制粉系统的出力,使制粉系统能够在最大出力下稳定运行而不发生堵磨事故,当系统运行特性变化后给煤机指令能够及时得到调整使系统始终维持优化运行。

d)磨煤机负荷的模糊判别和计算:磨煤机的各种负荷特征都无法单独稳定表达

磨煤机的负荷水平,在控制系统中采用模糊识别技术,拟合出综合磨煤机负

荷量,并将磨煤机最大磨电流对应负荷定义为50%,通过磨煤机电流负荷、

噪声负荷和差压间在线运行过程中的相互校正,克服了单一表征量的非线性和钢球添加量和煤质的磨负荷测量影响,保证负荷测量的长期稳定,准确。

e)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增加系统的自学习功能:由于系统存在时变性,因此控制

系统需要对控制参量进行在线整定,因此我们将制粉系统与其控制系统,整体看作随这些控制参量变化的系统。逐步在确定的范围改变这些参量,并以系统的稳定性、长期制粉效率、和偏差大小为标准,采用再激励学习控制机制对这样的变化进行取舍,使系统不断优化。

f)系统模糊协调控制:

中储式球磨机制粉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变量输入输出系统,运行中需要维护磨入口风压、磨出口温度、磨出入口差压、磨负荷等参量的稳定,需要多个风门和给煤量配合完成。因机组负荷和煤质的不同,系统运行状态可分为多种特征工况,不同特征工况对应不同的特征调节方式,利用模糊逻辑,分析实际系统相对各种调整工况的所属关系,综合出实际的调节方式,可使系统在任何工况下实现平稳控制。

另一方面,制粉系统的任意执行机构的变化,几乎影响所有被控参量,这就需要计算每个被控参量对个执行机构的耦合参数,在控制中各执行机构的谐调动作,保证调节某一参量时,对其他参量影响最小。

制粉系统智能专家控制系统具备以上控制功能,通过在线系统工况分析和耦合系数计算,可实现稳定的多变量输入输出系统控制。

g)系统优化控制:

中储式制粉系统为多变量控制系统,风量、风温受锅炉负荷和环境的影

响,煤质、钢球量也经常改变,所以该系统是一工况变化系统。对于不同工况,系统的控制目标不尽相同,要根据不同的工况对系统最佳控制目标进行分析计算。其最佳控制标准为:系统参量控制稳定,温度、风压在正常范围、制粉出力最大,制粉系统压力冷风风量较小,制粉粒度满足要求。

h)嵌入DCS系统的嵌入式结构:

为了解决既方便组态调试及方案的修改,又在这些修改的过程中不能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同时又能有很高的可靠性以降低现场维护人员工作量,结合制粉系统是一个慢速系统的特性,我们利用DCS系统的硬件件可靠性高和开放性的特点,确定控制指令的输入输出执行由DCS系统实现,而设置一台控制站(一台通用计算机)通过与DCS系统通讯取得制粉系统各个参数,在控制站内完成计算后再将控制指令通过通讯返回给DCS系统执行。这样的系统结构带来如下好处:1)不占用DCS系统运算资源,由于算法都是在控制站内完成后送给DCS系统的,DCS系统内不需作任何运算,对DCS系统来说很安全;2)操作界面统一,因控制站只完成控制运算,最终的输入输出还是由DCS实现,操作也是设置在DCS系统的操作员站上,这样可以保持操作风格的统一;3)现场维护工作量很小,由于增加的硬件只有两个噪声探头和一台控制站,硬件数量少同时又是通用的设备,可靠性高几乎不需要维护;4)修改控制组态算法方便,由于此控制站独立于DCS系统存在,所以在修改算法及参数时不会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可以随时在控制站内增加新的算法功能;5)便于实现高级功能,现代的控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DCS 系统提供的算法都是一些经典的算法模块,用于实现智能寻优、神经网络、

模糊控制等新的控制算法时非常困难甚至做不到,即使实现了也非常复杂占用系统资源严重,而使用此结构则可以随心所欲的增加各种控制算法,系统资源占用不会有明显变化。

4 改造后系统的技术特点

a)实施全工况优化控制方案,在任何工况下均可实现自动控制。根据系统运行

工况,实现该工况下的最优控制。利用系统自学习功能,监视系统特性的变化,保证在系统因煤质、钢球量、磨煤机本体发生变化时,保持对系统最优的控制品质,自动投入率达100%。

b)节能效果显著:由于该系统可使球磨机长期稳定地运行在最佳工况和最佳煤

负荷状态,因此明显降低了制粉耗电量。依据原有操作水平和球磨机类型,制粉效率可提高10%~30%,节电10%以上。

c)通过对制粉系统风门开度和给煤量的调节,实现对制粉系统风量、风温、磨

煤机负荷的全工况控制。与传统给煤量调节不同,本系统的给煤量调节参与对磨煤机风量、风温的控制,保证了系统制粉的均匀性和风温的平稳。

d)制粉系统风压、风温、风量控制平稳,提高制粉粒度的均匀度,有助于改善

锅炉燃烧,减少锅炉管道磨损。

e)彻底杜绝空磨运行和跑粉等事故发生,减少球磨机的磨损。

f)采用MECS组态编辑器组态系统控制。组态编辑器利用图形组态方式,进行在

线组态,将运行人员对系统的控制经验转化为控制组态图。在线调试过程中,控制过程的各个参量,实时显示在组态图上,便于系统调试。

g)通过磨煤机电流负荷(以磨煤机电流为基础计算出的负荷值)和磨煤机噪声

负荷(以磨煤机噪声传感器提供的负荷值)的相互修正,给出实时负荷值,消除了磨煤机噪声负荷的漂移、误差和负荷饱和等问题,可使磨煤机的负荷计算保持长期稳定、准确,免维护。

h)具有远程维护功能,在制粉系统本体改造使制粉系统工作规程和性能发生较

大变化时,提供及时远方控制方案修订,保证系统长期稳定,和节能效率。

i)人机界面友好,画面直观、生动,功能齐全,具有手动操作、定值设定、实

时数据图表和曲线显示、历史数据显示、报警数据显示、数据报表打印等多种功能,便于操作和管理。

5 项目实施过程总结

a)我厂的六台135MW机组配置有十二台中储式制粉系统,对制粉系统运行效率

的提高各相关部门都很重视,运行效率已经比较高,全年的制粉单耗平均都已经控制在23kWh/t左右,但始终是人工手动调节,我们认为系统运行效率还是有潜力可挖的。随着我厂DCS改造的逐步完成,机组的自动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制粉系统始终没能投入自动运行,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下降也不理想。

b)2004年,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认为实现制粉系统的自动控制和优

化控制是可行的,决定进行这一控制的开发研究,成立了攻关小组,准备在2005年实现5号机组的制粉系统智能优化控制。

c)通过仔细的研究分析,2005年5月我们与软件开发商签定了委托开发合同,

于2005年6月机组小修期间完成了系统的通讯联接,经过近一个月的调试,于2005年7月15日完成整套系统的调试及开发,投入运行,实际使用证明

控制效果非常好,我厂的5号机制粉系统出力原来就是很好,但投入优化控制后其出力有了超过10%的提高,得到了运行人员的肯定。

d)通过近三个月的运行,于2005年10月初进行了系统性能的测试,测试数据

表明系统投运大幅度的提高了制粉系统的运行效率,自动投入率完全达到100%,运行中运行人员再也不用专门去关注这个老大难系统了。

e)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f)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g)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h)3、蔚蓝的天空虽然美丽,经常风云莫测的人却是起落无从。但他往往会成为

风云人物,因为他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i)

炉磨煤机制粉专家控制系统工作总结

#5炉磨煤机制粉专家控制系统工作总结 台州发电厂 设备部 1 概述 我厂#5机组为国产135MW机组,其制粉系统采用2套中储式球磨机制粉系统。该机组于2004年底大修时安装和利时MACSII集散控制系统。但在DCS系统中没有成熟的 中储式球磨机制粉控制系统,制粉系统还是维持人工操作,制粉系统效率得不到提高。 而制粉系统如实现智能专家控制将能够自动寻找制粉系统最佳工况,它能保证制粉系统 最大化的迫近最佳工况,它能够在运行中根据煤质变化及各种参数的变化自动寻找制粉 系统的最佳差压,最佳出粉量(与给煤机给煤量对应,煤质等条件变化时此值会相应变 化)等,减轻人员劳动强度,并且使煤粉的细度均匀性提高,同时也使制粉效率大大高 于人工操作。 2005年5月份我们利用机组小修的机会,对制粉系统的控制进行了制粉系统专家控制系统的改造,将磨煤机的自动控制放在独立于DCS系统的专门控制站上实现,这样 在修改磨煤机控制方案及调试时丝毫不影响DCS系统的运行,经过近一个月的调试,系 统于七月十日投运,经与以前的统计数据比较,证明#5炉磨煤机系统在投入制粉专家 控制系统后各方面指标都有提高,特别是制粉出力大大高于人工操作。 2 磨煤机自动控制系统现状 我厂磨煤机制粉系统的控制一直采用人工手动控制,目前国内中储式制粉系统的制粉系统成功投入自动运行的案例不多,在省内更是没有。 3 磨煤机制粉专家控制系统改造方案 A)制粉系统控制存在的难点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国内许多单位即开始了对中储式制粉系统实施自动控制的研究工作,但进展缓慢。许多控制方案只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自动控制,无法长期可靠运行。其难点主要表现为: a)多控制变量的强耦合特点:中储式制粉系统是由球磨机、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排粉机、和相应连接管道组成的复杂的气固二相流系统,其风压、风温、气流和煤流存在着强烈的耦合关系,对其任意参量的调节,都会对其它参量产生强烈的影响; b)有限的调节手段:制粉系统需要对磨煤机入图1:磨负荷与磨出入口差压关系曲线

煤磨工艺流程课件

煤磨工艺流程讲义 新型干法水泥厂的生产过程,就是以悬浮预热和窑外分解技术内核心,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最新成就,以新型的烘干粉磨及原燃料均化工艺及装备,采用以计算机控制为代表的自动化过程控制手段,实现高效、优质、低耗的水泥生产过程,使水泥生产具有高效、优质、节约资源、清洁生产、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和大型化、自动化、科学管理特征的现代水泥生产方法。与传统的湿法、干法、半干法水泥生产相比,其工艺过程比较复杂,系统环节多,连续性强。许多工序联合操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生产过程本身要求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和参数调节控制的及时性。这就需要中控室的操作人员必须很好掌握新型干法工艺过程的特点,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各种工艺热工过程的特性,同时具有机械、电气、自动化过程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是提高中控室操作水平的基础。 一、煤磨系统工艺流程简介 1、原煤来源:通过原煤堆场侧臂取料机刮取原煤,再通过三条皮带输送机送至磨头原煤仓。 2、热风来源:生产期间篦冷机的热风,在煤磨主排风机的作用下,为煤磨烘干提供热源,非正常生产期间也可使用热风炉的热风,作为煤磨烘干和粉磨的热源。 3、煤粉制备工艺流程:原煤仓内的煤经定量给料机计量后由电动双翻板阀喂入风扫磨,在煤磨主排风机的抽力作用下,篦冷机的热气被抽到旋转的磨机筒体内,原煤进入烘干仓时,由于烘干仓内设有特别的扬料板将煤扬起,含有水分的原煤在此处与热气进行强烈的热交换而得到烘干,烘干后的煤块通过设有扬料板的双层隔仓板进入粉磨仓,粉磨仓内的研磨体被旋转的筒体带起、抛落,从而把煤块粉碎和研磨成煤粉,煤粉在排风机的抽力作用下被送入高效选粉机,经选粉机分级后,粗粉由螺旋输送机送入磨内重新粉磨,细粉进入袋收尘收集后由螺旋输送机送入煤粉仓,经收尘器过滤后的气体通过排风机排入大气。煤粉进入煤粉仓后带入的废气经安置在煤粉仓顶部的袋收尘过滤后由独立的风机排出。另外经绞刀收集的煤粉可以经可逆输送绞刀,完成煤磨系统之间窑炉仓用煤互相供给。 4、安全防范:为防止煤粉仓(1820),袋收尘(1830)着火,该系统设置了一套氮气灭火装置,分别为煤粉仓(1820),袋收尘器(1830)灭火,另外煤磨还设置有一套消防水。 防范方法: 4.1煤粉仓着火:关闭全部档板或阀门及上部各螺旋铰刀,从煤粉仓顶部,下部锥体部位充氮气,若传感器处温度大于50℃,要求将称重传感器拆除。 4.2袋收尘器(1830)着火(包括袋子及收尘器灰斗):关闭收尘器入口出口档板(或阀),打开灰斗部位的冲氮装置。着火煤粉可以通过螺旋绞刀反转外排。 二、主机设备

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磨煤机选型分析

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磨煤机选型分析 张代新1李祥苓2 (1安徽华电宿州发电有限公司安徽宿州 234000; 2华电国际山东项目管理公司安徽宿州项目部,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中速磨煤机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和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各自的性能特点和各项经济指标,依据邹县电厂2×1000MW火电工程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燃煤日益市场化的趋势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选择,对其它火电工程制粉系统的选择将起到参照作用。 关键词:磨粉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系统;中间储仓乏气送粉系统;中磨速 0 概述 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是一座现代化特大型坑口电站,始建于1983年,现有装机总量4540MW(4×335MW+2×600MW+2×1000MW),其中2×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锅炉为高效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一次再热、平衡通风、运转层以上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型锅炉。磨煤机作为机组的重要辅助设备,其配置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1 机组燃用煤种与磨煤机类型 邹县发电厂2×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设计选用本地产烟煤(即兖矿集团和济北矿业的混煤),挥发份较高且易于研磨(见表1)。设计煤种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39%,属烟煤,挥发份较高,容易着火燃烧,对于锅炉点火燃烧十分有利,但也易自燃、放炮。对制粉系统的选择将提出很严格的要求。按国标GB/T7562—1998对煤的可磨性分级可知当煤的HGI=40~60时,为难磨煤,本工程煤质HGI=64,不属于难以研磨的煤种。 对于燃用烟煤的制粉系统来讲,在国内一般有4种选择,分别是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乏气送粉系统、单进单出钢球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中速磨煤机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和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乏气送粉系统不宜用于Vdaf=(27~40)%的烟煤,因为此种烟煤的挥发份较高,中储系统各环节积粉处存在自燃爆炸的隐患,威胁机组安全,且系统复杂、电耗高、占地面积大,故本工程设计不予采用;单进单出钢球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在大型机组上缺乏成功的应用经验,为规避风险,本工程设计亦不予采用;对于中速磨煤机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和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来讲,应根据机组设计煤种和制粉系统的自身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进行最经济合理的选择。

磨煤机控制系统介绍

磨煤机负荷控制系统 1容量风控制:同样采用比例型前馈—反馈回路。 来自燃料主控的燃料量指令一路经f(x) 直接前馈到容量风门控制器出口,成比例的调节容量风门使之提前基本达到其要求的制粉出力,另一路与该容量风门对应的计算燃料的量偏差经调节器校正后输出,完成消偏。 2 旁路风控制 同样,来自燃料主控的燃料量指令,经f(x)转换为旁路风对应的风量设定值,与该旁路风门前的流量测量值的偏差进入旁路风门调节器,经其校正后,输出指令控制旁路风门动作以消除旁路风量的偏差。另外,同侧的容量风门指令在经过f(x)转换后,作为前馈量被直接输出,按照预置的曲线成比例的动作该旁路风门,在保证总风量的同时,确保该侧混料箱内有足够的原煤干燥和送粉风量。控制逻辑如图1 _CO _CO B 磨B2容量风对应煤量 4 图1 容量风旁路门控制

3 磨煤机料位控制 为准确测量磨料位,本系统采用的一套由PLC控制的恒压—差压测量系统。磨内部的料位正比于其差压料位检测器输出信号,并以此作为料位控制的被调量,与设定值之差经调节器校正后,输出指令控制给煤机转速,而作为磨煤机负荷控制的随动子系统,磨机的料位也采用其容量风门指令的前馈信号:两侧容量风门的指令信号取平均后经f(x)转换为对应的目标给煤量,又经过惯性环节后被加到给煤机控制信号上,控制给煤机的给煤率,使其料位时刻都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差压水平,从而保证磨机无论在稳态还是动态时均能提供数量充足、质量合适的煤粉。控制逻辑如图2。 _P1 图2 磨料位控制逻辑 4 磨煤机冷热风门控制 维持磨机入口一次风母管风压的稳定,是该制粉系统的正常稳定工作的前提,为此,该方案采用热一次风门控制磨煤机入口母管一次风压,采用单回路有

中速磨煤机改进方案-沈阳东北电力调节技术有限公司

中速磨煤机变加载液压系统 沈阳东北电力调节技术有限公司 二○○六年八月

中速磨煤机变加载液压系统 1. 概述 定压加载磨煤机加载力不可调整,机组在低负荷运行时,给煤量的减少,过高的加载力可导致磨煤机振动和发出强烈噪声,并易使磨煤机部件损坏;煤量的减少在同样加载力下被碾磨,煤粉的过分碾磨使磨煤机单位出力功耗显著增加;过细的煤粉会使炉膛燃烧更充分,但易使燃烧器喷嘴区域被烧坏或结焦,煤粉细度的反复变化,影响炉膛燃烧的稳定性;碾磨过细的煤粉,易产生煤粉爆炸的隐患。 为提高磨煤机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研究开发了“中速磨煤机变加载液压系统”,该系统适用于中速磨煤机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老系统的改造,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 2. 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2.1 结构 中速磨煤机变加载液压系统由一台液压站、三台并联的液压缸和控制系统组成。 (1)液压站(见图1):由定载加压系统、变载加压系统、启闭排渣门液压系统组成;采用封闭式结构油箱。 (2)油缸:设有三台主加载油缸和上下插板油缸。油缸采用组合式的新型密封元件,具有补偿磨损功能、温度适应范围宽、速率高、易更换等特点。 (3)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器,控制箱就地布置。 图1 中速磨煤机变加载液压站

2.2 工作原理 图2中速磨煤机变加载控制系统原理方框图 图2为中速磨煤机变加载控制系统原理方框图,采用以PLC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在DCS 操作员站设立独立的操作界面,PLC控制器接受DCS系统给煤量指令,通过处理单元运算,确定与给煤量相应的液压缸工作油压定值P1,根据液压缸工作油压定值P1与液压缸实际工作油压P2进行比较,输出控制信号,通过液压控制系统调整液压缸工作压力,并自动实施保压,使磨煤机加载力随煤量的变化而改变,控制磨煤机出口煤粉细度在较小范围内波动,实现磨煤机变加载运行。 3.主要技术参数 (1)额定工作压力:主泵双联叶片泵(加载泵) :小泵为11Mpa,大泵为4Mpa; 辅泵(渣门泵)为10MPa。 (2)额定工作流量:主泵双联叶片泵:小泵为8.5L/min,大泵为37 L/min; 辅泵为5.6L/min;手动泵为18ml/次。 (3)工作介质:YB-N46抗磨液压油,NAS 9级。 (4)电机:Y132M-4B57.5KW; Y90L-4B5 1.5KW。

煤磨、立磨

立式辊磨的空载试运行 1、试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1)应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例如各种扳手、电工三大件、清洗材料、润滑油脂和各种记录表格等。 (2)搞好试车现场清理,确保立磨四周及车间环境卫生良好、整洁。 (3)认真检查磨机内腔,不许有施工留下的东西,例如钢筋、砖头、水泥块、木板、螺栓、扳手和棉纱等物,特别是黑暗部位和不易查看部位要认真检查,不能马虎。 (4)仔细阅读设备使用说明书。 1、磨机启动前的检查 (1)检查中控室的自动控制系统是否正确无误。 (2)磨机主电动机启动之前,密封风机、磨辊轴承润滑站、减速机润滑站、液压拉伸系统的液压泵站、主电动机轴承润滑站等必须按规定时间先后顺序启动,并 确认处于正常状态。 (3)将磨辊举到最高位置。 (4)与磨机运行有关的热封炉、循环风机、粗回料输送设备等也都处于运行状态。 (5)检查油站的油温、油压、供油量、油箱油位及磨内温度、压力等参数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6)在现场启动磨机运行时,必须严格按照磨机及辅机的启动顺序进行,否则将会给磨机造成很大的损害。 2、磨机试运行方式及控制 (1)主电动机转向的确认和试运转 1)脱开主电动机与减速机的联轴器,启动主电动机轴承的润滑站,点开主电动机,观察主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是否符合磨机减速机转向的要求。 2)确认主电动机转向无误后,停下主电动机,再次开动主电动机并连续运转2小时。 (2)主电动机带动减速机空载试运转 1)重新装上主电动机与减速机的联轴器。 2)按规定顺序先后启动密封风机、各润滑油泵站和液压泵站,将磨辊举起到最高位置,检查各泵站,确认一切正常后,启动主电动机带动减速机连续运转8小时。 3)当空载运转8h以后,停车检查,并按规定力矩拧紧全部联接部位的螺母;运行24h以后,再停车检查并拧紧螺母;然后,再运行72h以后,第三次拧紧螺母。此后,方可转入投料试运行。 3、磨机试运行中的检查

磨煤机

1 引言 磨煤机是火力发电站煤粉制备系统的主体设备,它的工作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制粉系统,乃至整个锅炉机组工作的可靠性。其作用是将一定尺寸的煤块磨制到规定的细度煤粉以供给锅炉燃烧,并在磨制过程中将煤干燥到规定的水平,以利用煤在锅炉中充分燃烧。磨煤机的形式主要有三大类:低速磨煤机(钢球磨煤机),中速磨煤机(E型磨煤机、碗式磨煤机、平盘磨煤机及MPS磨煤机等)及高速磨煤机(风扇磨煤机、锤击式磨煤机等)。其中,钢球磨煤机被我国大多数火电厂采用,据资料统计,在国内发电厂中钢球磨煤机占各类磨煤机总量的60%以上。然而钢球磨煤机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运行复杂、电耗高、噪音大、耗钢多、磨损多等,特别是自动控制难以实现这个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有效地解决,绝大多数电厂现在仍以手动为主。 长期手动控制球磨机的运行,不仅容易造成球磨机满煤、断煤、跑粉、超温事件的发生,而且也不能使系统长期保持在最佳工况下运行。钢球磨煤机作为电厂的重要设备其安全、经济运行与整个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热工过程的自动控制是保证热力设备安全和经济运行的必要技术措施,所以有必要对钢球磨煤机的特性以及国内现有的控制方案进行深入的分析,寻找到最优控制方案,以找出磨煤机自动投入率低的根本原因。

2 锅炉燃烧系统及其设备 2.1制粉系统介绍 制粉系统是指将原煤磨制成煤粉,然后送入锅炉炉膛进行悬浮燃烧所需设备和相关连接管道的组合。它可以分为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和直吹式制粉系统。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将磨好的煤粉先储存在煤粉仓中,然后再根据锅炉运行负荷的需要,从煤粉仓经给粉机送入炉膛燃烧;而直吹式制粉系统将原煤经磨煤机制成煤粉后直接吹入炉膛进行燃烧。主要制粉系统设备如下: (一)磨煤机 磨煤机是制粉系统的主要设备,它的作用是将具有一定尺寸的煤块进行干燥、破碎并磨制成煤粉。磨煤机通常是按照转速进行分类的。 1.低速球磨机 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经减速装置带动圆筒转动,在离心力和摩擦力作用力下,护甲将钢球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借重力自由落下。煤主要被落下的钢球击碎,同时还受到钢球之间的挤压、碾磨作用。原煤和热空气从一端进入磨煤机,磨好的煤粉被气流从另一端带出。热空气不仅起干燥原煤作用,而且又是输送煤粉的介质。干燥剂气流速度越大,带出的煤粉量越多,磨煤机出力越大,煤粉越粗。 低速磨煤机的优点是对煤种的适应性强,有较强的磨煤能力,工作可靠,能连续可靠地运行;缺点是设备笨重,金属耗量多,占地面积大,耗电量较大,特别是低负荷运行时,单位电耗很高。 2.中速磨煤机 工作转速为50~300r/min,目前电厂采用的中速磨煤机型式主要有:平盘磨;碗式磨;中速钢球磨或E型磨;MPS磨。工作原理都是以碾压破碎为主,其优点是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金属耗量小,磨煤电耗低,煤粉均匀性好;缺点是磨煤部件易磨损,不宜磨硬煤和水分多、灰分大的煤。 3.高速磨煤机 目前国内常用的高速磨煤机是风扇式磨煤机(简称风扇磨),其工作转速为500~1500r/min。风扇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尺寸小,占地少,初投资低,磨煤机均匀地送入磨煤机,适应负荷变化快;缺点是磨损严重,不宜磨硬煤和水分大的煤,煤粉均匀性差等。 (二)给煤机 给煤机的作用是根据磨煤机或锅炉负荷的需要调节给煤量,并把原煤均匀地送入磨煤机。给煤机的型式很多,国内应用较多的给煤机有圆盘式给煤机、电磁振动式给煤机、刮板式给煤机和电动式皮带给煤机。

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增 刊山西焦煤科技 Supple m ent 2008年7月 Shanx iC oking Coal Sc i e nce&Techno l o gy Ju.l2008 试验研究 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刘德来 (山西兴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 介绍了中速磨煤机工作原理和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组成,结合该系统在古交电厂1号、2号锅炉的成功应用情况,详细分析了该制粉系统的运行特性。 关键词 直吹式系统;中速磨煤机;运行特性;运行方式 古交发电厂一期2台锅炉是哈尔滨锅炉有限公司采用美国燃烧工程公司(CE)的引进技术设计和制造的HG-1025/17.5-YM17型锅炉。制粉系统为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式,配备5台ZG M95G中速辊式磨煤机,燃用山西烟煤。 1 ZGM95中速磨煤机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ZGM95G中速辊盘式磨煤机,其碾磨部分是由转动的磨环和3个沿磨环滚动的固定且可自转的磨辊组成。原煤由给煤机送入中速辊式磨煤机,从中央落煤管落到磨环上,借助于旋转磨环离心力将原煤运动至碾磨滚道上,通过磨辊进行碾磨。原煤的碾磨和干燥同时进行,一次风通过喷嘴环均匀进入磨环周围,将经过碾磨从磨环上切向甩出的煤粉混合物烘干并输送至磨煤机上部的分离器,在分离器中进行分离,粗粉被分离出来返回磨环重磨,合格的细粉被一次风带出分离器送入炉膛燃烧。石子煤经喷嘴环落入石子煤箱。 2 中速磨正压冷一次风系统的特点 直吹式制粉系统的最大特点是保证磨煤机能根据锅炉负荷的需要,连续、均匀、有调节地供应炉膛质量合格的煤粉。这一性质使磨煤机及制粉系统的运行与锅炉的运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运行性能必须综合考虑减少空气预热器漏风及保持稳定的一次风温和稳定的锅炉效率。因此,中速磨及其直吹式制粉系统已成为锅炉燃烧系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型火电厂的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大多采用正压冷一次风机系统。在该系统中,一次风机只输送冷空气,这使风机可造得较小,通风电耗低且工作可靠性高。风机处于空气预热器之前,需在空气预热器中有独立的一次风通道,因而采用了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有利于初投资。由于风机的压头较高,无论对于总的一次风量,还是每台磨的空气流量,都可简单地用文氏管或其它方法方便地进行测量,这一点对提高锅炉燃烧自动化控制水平,从而提高锅炉燃烧经济性,也是不可忽视的有利条件。 3 影响中速磨工作的主要因素 评价中速磨煤机工作的指标有:磨煤出力、煤粉细度、与锅炉燃烧系统的配合、系统工作的安全性及运行电耗、碾磨部件的使用寿命等。磨煤出力随锅炉负荷而变化,其变化范围取决于磨煤机的型号、所磨制的燃料性质及所要求的煤粉细度,同时,还与碾磨部件的磨损情况及运行中碾磨压力的设置有关。 煤粉细度的确定取决于锅炉燃用燃料的性质,其应为使锅炉燃烧损失与运行电耗(包括磨煤电耗和通风电耗)及制粉金属损耗之和为最小的经济煤粉细度。 磨煤机与燃烧系统的配合反映在制粉系统的通风量与燃烧要求的一次风量是否匹配。制粉系统的最小通风量决定于两个条件:一是,在运行温度下,水平一次风管内的流速不应低于15m/s,以防止煤粉沉积;二是,保持中速磨煤机最低的风环风速,防止石子煤量骤增及保证必要的煤粉细度,两者中较高的一 作者简介:刘德来 男 1973年出生 1995年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 助理工程师 古交 030206

高效选粉机金工选粉机水泥选粉机离心式选粉机组合式选粉机球磨机选粉机立磨选粉机煤磨选粉机粉煤灰选粉机

河南巩义康店金工机械厂始建于八十年代初,是一个集设计、制造、安装为一体的私营独资企业。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发展,现有矿山设备、建材设备等系列产品。本厂凭着雄厚的技术力量,严密的质量管理,精良的加工设备,完善的售后服务,在广大用户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先后被河南省技术监督局质量管理委员会授予“全面质量管理达标企业”,被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被郑州市技术监督局授予“质量信得过单位”,被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被巩义市创名牌领导小组授予“优质品牌”等等多项荣誉。 2005年3月在巩义选矿设备制造行业中首家通过国家 ISO9001:2000 质量认证。承接日处理5吨-3000吨原矿成套节能选矿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具备完整的检测和试验手段,严格履行产品质量承诺,实行质量跟踪,提供技术培训、安装调试等优质的售后服务。国内凡矿区集中的地区,均有我厂产品在稳定运转,供客户现场考察。仅“中国钼都” ―― 栾川就有60余套我厂设备长年运行。 连年来,金工机械产品不断更新,质量长期稳定,被巩义市人民政府授予“质量管理先进单位”,被巩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定为首批 30 强重点服务企业之一;企业荣录《巩义市质量立市光荣册》;经营服务周到,社会信誉良好,被巩义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授予“诚信用人A级单位”。各项指标连创新高,独占行业鳌头,备受同行瞩目,巩义市人民政府巩政[2006]36号文件提名表彰。

高效选粉机水泥选粉机离心式选粉机组合式选粉机 选粉机的技术优势: 1、通过最优化的风速,充许更多的物料直接进入选粉机,因此更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且其分极性能十分稳定。可提高粉磨系统产量30% 至50% 。物料通过流化床-悬浮分散-异形导向叶片,物料得到充分分散,回磨粗粉料中的细粉残留量极少,即其特劳姆曲线陡峭,选粉效率可达90%。 2、T-Sepax高效涡流选粉机与尺寸相近的分级设备相比,产量要高得多,因而更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先进合理的结构允许选粉风量、产量和喂料量在较大范围变化而不影响选粉效率,其分级性能十分稳定。 3、分级原理先进。结合多种选粉原理,采用航空空气动力学分析方法对整个流场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得设备阻力显著减小著选粉效率更高。节能降耗非常明显。选粉机转子内装有获得国家专利的涡流整流器,转子内的气流相对转子只上升不旋转,利用气流进转子后内因动量矩减小对转子的推动力,节省驱动功率和减少磨损。物料经过两次选粉区选粉,分级精度更高、更精确。 4.特殊的气流密封,分级流场气流速度稳定,物料分布均匀,旁路值大于或等于50%,保证了成品粒度20~150um之间任意可调。成品中不含粗颗粒,使最有利于煤灰质量提高,因此有助于提高水泥强度等级,或在保持水泥强度等级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煤灰的掺入量而降低成本。

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教程文件

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 火电厂控制系统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主控部分,第二部分是副控部分。下面就这两部分具体内容做个介绍。 一、火电厂主控系统 火电厂主控系统是保证火电厂安全、稳定生产的关键,随着控制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Web技术的飞跃发展,火电厂主控系统的控制水平和工程方案也在不断进步,火电厂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主控系统的一体化无缝连接必将成为未来火电厂管控系统的发展趋势,传统火电厂的DCS系统也必将向这一趋势靠拢。火电厂主控系统以控制方式分类可分为:DAS、MCS、SCS、BMS及DEH等系统。 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1.数据采集系统-DAS: 火电厂的主控系统中的DAS(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是连续采集和处理机组工艺模拟量信号和设备状态的开关量信号,并实时监视,保证机组安全可靠地运行。 ■数据采集:对现场的模拟量、开关量的实时数据采集、扫描、处理。 ■信息显示:包括工艺系统的模拟图和设备状态显示、实时数据显示、棒图显示、历史趋势显示、报警显示等。 ■事件记录和报表制作/ 打印:包括SOE 顺序事件记录、工艺数据信息记录、设备运行记录、报警记录与查询等。 ■历史数据存储和检索 ■设备故障诊断 2.模拟量调节系统-MCS系统: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CCS) ● 送风控制,引风控制 ● 主汽温度控制 ● 给水控制 ● 主蒸汽母管压力控制 ● 除氧器水位控制,除氧器压力控制 ● 磨煤机入口负压自动调节,磨煤机出口温度自动调节 ■高加水位控制,低加水位控制 ■轴封压力控制 ■凝汽器水位控制 ■消防水泵出口母管压力控制 ■快减压力调节,快减温度调节 ■汽包水位自动调节

3.炉膛安全保护监控系统-BMS系统: BMS(炉膛安全保护监控系统)保证锅炉燃烧系统中各设备按规定的操作顺序和条件安全起停、切投,并能在危急情况下迅速切断进入锅炉炉膛的全部燃料,保证锅炉安全。包括BCS(燃烧器控制系统)和FSSS(炉膛安全系统)。 ■锅炉点火前和MFT 后的炉膛吹扫 ■油系统和油层的启停控制 ■制粉系统和煤层的启停控制 ■炉膛火焰监测 ■辅机(一次风机、密封风机、冷却风机、循环泵等)启、停和联锁保护 ■主燃料跳闸(MFT) ■油燃料跳闸(OFT) ■机组快速甩负荷(FCB) ■辅机故障减负荷(RB) ■机组运行监视和自动报警 4.顺序控制系统—SCS: ■制粉系统顺控 ■锅炉二次风门顺控 ■锅炉定排顺控 ■射水泵顺控 ■给水程控 ■励磁开关 ■整流装置开关 ■发电机灭磁开关 ■发电机感应调压器 ■备用励磁机手动调节励磁 ■发电机组断路器同期回路 ■其他设备起停顺控 5.电液调节系统—DEH: 该系统完成对汽机的转速调节、功率调节和机炉协调控制。包括:转速和功率控制;阀门试验和阀门管理;运行参数监视;超速保护;手动控制等功能。 ■转速和负荷的自动控制 ■汽轮机自启动(ATC) ■主汽压力控制(TPC) ■自动减负荷(RB) ■超速保护(OPC) ■阀门测试

磨煤机

3.1.1.5 燃烧器型式及布置方式:低NOx双调风旋流燃烧器、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并设有OFA系统。 3.1.1.6 空气预热器型式:三分仓容克式空气预热器 3.1.1.7 理论空气量:设计煤种: 6.121Nm3/kg 校核煤种1: 6.184 Nm3/kg 校核煤种2: 6.265 Nm3/kg 3.1.1.8 省煤器出口过剩空气系数(B-MCR): 设计煤种: 1.20 校核煤种1: 1.24 校核煤种2: 1.24 3.1.1.9 锅炉运行方式:带基本负荷并具有一定的调峰能力。 3.1.1.10 锅炉最低稳燃负荷(不投油助燃时)为40%B-MCR,锅炉在此负荷下能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3.1.2 制粉系统型式:采用中速磨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系统,每台炉配5台中速磨,4台运行,1台备用。本期工程安装两台锅炉,共配10台中速磨。 锅炉前、后墙各布置3层燃烧器,其中上、下两层各设置4只燃烧器,中层设置2只燃烧器,前、后墙共20只,可根据不同的负荷或要求投入或切除各层燃烧器,在投、切燃烧器时保证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和气流均匀分布。同墙上(下)层的4台燃烧器对应于一台磨煤机,中层前后墙共4台燃烧器对应于一台磨煤机。 3.1.2.2 煤粉细度:R90= 20 % 3.1.2.3 煤粉水份:设计煤种: 3.996 %(取用) 校核煤种1: 4.053 %(取用) 校核煤种2: 4.963 %(取用) 3.1.3 给煤机 3.1.3.1 型式:电子称重式给煤机 3.1.3.2 数量:每台锅炉配5台 3.1.3.3 最大连续给煤量:≈50 t/h 3.1.3.4 计量精度:±0.5 % 3.2 防爆蒸汽汽源参数 3.2.1 防爆蒸汽压力:0.4~0.6 MPa 3.2.2 防爆蒸汽温度:<180 ℃ 3.3 冷却水参数 3.3.1 冷却水压力(正常/最高):0.2 / 0.6 MPa 3.3.2 冷却水温度:最高38 ℃ 4. 技术要求 4.1 参数、容量/能力 4.1.1 磨煤机规格:ZGM95G 4.1.2 入磨煤粒度:≤30 mm 4.1.3 锅炉(B-MCR)燃煤量:124.1 t/h(设计煤种) 124.4 t/h(校核煤种1) 123.5 t/h(校核煤种2) 4.1.4 磨煤机入口干燥介质温度: 空预器出口一次热风温度:设计煤种315 ℃

选粉机在立式磨机中的重要作用

选粉机在立式磨机中的重要作用 在选购立式磨机的过程中,很少有人去关注选粉机,对他的作用更是一无所知,更有甚至认为,我买个磨机,不就是可以把原料磨成粉的吗,磨好了直接从出料口出来就行要选粉机干啥。其实,会有这些问题都是因为对选粉机的不了解。 随着磨机规格增大和对水泥粉磨的节能、高产、优质要求,采用闭路粉磨是水泥粉磨工艺的必然趋势。闭路粉磨的必备设备是选粉机。选粉机的功能是将出磨物料中达到一定粒径的颗粒及时选出。选粉机本身并不产生细粉,但由于能够将细颗粒物料及时选出,避免了磨内发生物料凝聚、粘附研磨体和粘仓,可以减少磨内物料过粉磨;就能够及时方便地调整水泥生产的品种,生产高细度水泥,提高粉磨效率。 立式水泥预粉磨设备的闭路粉磨系统在粉磨过程中,由磨头进入磨机的物料,在一仓被击碎,从球的空隙里很快穿过一仓,通过隔仓板进入二仓。二仓内的研磨体对物料的作用以研磨为主,破碎作用很小,小的研磨体在磨机筒体的带动下,运动状态呈现为蹭动、滚动和滑动。研磨体在泻落和蹭动过程中对物料颗粒进行研磨和剥离。如果物料磨细后不能及时排至循环系统之外,在磨内停留时间较长,将会越聚越多,研磨体继续对这些过细的物料颗粒进行研磨剥离,就导致物料过粉磨。因此,提高选粉机选取细粉的能力,有助于磨机粉磨能力的充分发挥。 选粉机是粉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选粉机的操作参数关系到整个机组的生产。选粉机的分选效率越高,成品量越多,立式磨机的产量也越高。在闭路循环系统中,是立式水泥预粉磨的工作重点。 选粉机的主要功能可概括为:“分散”、“分级”、“收集”。分散是指进入选粉机的物料要尽可能地抛撒开来,物料颗粒之间要形成一定的空间距离。因此,撒料盘的结构、转速、撒料空间大小、物料水分及物料流量都直接影响着布料和分散效果。分级是指分散后的物料在选粉室有限的停留时间内,利用各种形式的气流进行分选的功能,要充分利用气流把粗、细颗粒尽可能地分开,并送至各自的出口。收集是捕捉粗粉和细粉的能力,这与收集方式和收集部件的结构形式有关。因此,气体流量、气流速度、气流方式、气固交汇点和流场分布以及选粉室数量、结构等对分级效率影响很大。 综上所述,选粉机对立式磨机的作用可见一般,选粉机和磨机配合不好也会严重影响出料的质量。

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运行优化试验

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运行优化试验 发表时间:2017-01-19T11:07:17.0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2期作者:孙德强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平盘磨直吹式的制粉系统的煤粉细度大、煤粉的均匀性差、单耗高等问题,采用300MW机组制粉系统进行优化试验。 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公司黑龙江省 154600 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平盘磨直吹式的制粉系统的煤粉细度大、煤粉的均匀性差、单耗高等问题,采用300MW机组制粉系统进行优化试验。充分地对平盘磨直吹式制粉系统进行分析,对磨煤机各参数开展一系列的优化试验,以求可以改善平盘磨直吹式的制粉系统运行的参数值。通过实验结果能够发现:制粉系统中单耗得到地下降,煤粉的粗细可以完全满足要求,飞灰、大渣的含碳量明显地降低,提高锅炉的运行经济性以及效率。 关键词: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运行优化试验 1平盘磨直吹式制粉系统介绍 1.1制粉系统工作原理 平盘磨直吹式制粉系统按照平盘磨内气流正压或者负压的状态能够分成平盘磨直吹正压制粉系统以及平盘磨直吹负压制粉系统这两种。本文选择平盘磨直吹制粉系统,特指的是平盘磨直吹负压制粉方法,该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原煤仓、平盘磨、给煤机、排粉机、粗粉分离器、锅炉、燃烧器、空气预热器以及送风机,具体的系统图1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图1 平盘磨直吹式制粉系统 平盘磨直吹制粉系统运行的过程: (1)原煤仓中原煤可以通过给煤机送于平盘磨当中。平盘磨当中,原煤需要做好平盘磨中央落煤管下落于磨环之上,利用转动的磨环离心力把原煤送到磨环的边缘磨盘的滚道中,然后经过若干的磨辊碾磨原煤,将原煤的碾磨为煤粉颗粒。 (2)利用送风机送入经过了空气预热器之后热空气干燥处理了煤粉,经过干燥后煤粉送风机中送入空气作用,输送到了平盘磨上粗粉的分离器之中。粗粉分离器当中,合格煤粉会被分离出,然后利用排粉机将其输送锅炉当中,同时在送风机中送入经过了空气的预热器之后热空气、燃烧器作用下做好燃烧;对于质量差的煤粉将被分离出,其中质量差的煤粉中粗粉颗粒将被分离出重新进入到平盘磨碾磨,对于难碾磨煤粉颗粒将被分离出进入到平盘磨下方排渣箱当中做好清理。 因为平盘磨直吹制粉系统中排粉机的安装是在平盘磨出口侧处,所以,平盘磨会在排粉机抽吸作用形成负压情况下运行。优点是平盘磨内煤粉不会轻易向空气当中泄露,环境的污染小并且不会产生污染;缺点是排粉机叶片容易受煤粉等流体磨损以及腐蚀,有着较高的维修频率。 1.2制粉系统各运行参数制约关系 (1)磨煤机通风量和煤粉细度、磨煤机单耗关系。如果磨煤机的通风升高时,碾磨后煤粉会向平盘磨上粗粉分离器的动能增加,导致有更多不合格的煤粉通过粗粉分离器,其中煤粉的细度会相应地变大;因为有更多不合格的煤粉通过了粗粉分离器,进而造成平盘磨重复碾磨率降低,磨煤机的单耗随之降低,不过如果磨煤机的通风量大,会导致磨煤机的碾磨原煤时压力增加,磨煤机的单耗随之而变大。 (2)分离器调节挡板开度同煤粉细度以及磨煤机单耗之间存在的关系。当增大分离器调节挡板开度时,完成碾磨工作之后的煤粉向平盘磨上方的粗粉分离器运动的阻力发生变小的趋势,使得有更多的质量不达标的煤粉通过粗粉分离器,相应的增大了煤粉细度;由于存在更多不合格的煤粉直接通过粗粉分离器,使得平盘磨重复碾磨率下降,随之造成磨煤机单耗变小。 (3)磨辊加载压力同煤粉细度以及磨煤机单耗之间存在的关系。通过增大磨辊加载压力时,原煤碾磨的能力也相应变大,进而就能够使原煤碾磨的更加细小,使得煤粉细度更小;但是增加原煤碾磨能力时,平盘磨电能的消耗明显升高,即磨煤机单耗变得更大。 2平盘磨直吹式制粉系统优化试验 为了将平盘磨直吹式制粉系统的优化试验过程展开具体的说明,文章选择某300MW机组为例展开说明。选择的平盘磨型号为 ZGM95。标准状况下,ZGM95的磨煤机出力为38t/h,转动速度为26.4r/min,气体流量为17.93kg/s,单耗量为6-l0kW?h/t,通风阻力在5740Pa以下。 2.1标定磨煤机的通风量 由磨煤机入口的测风原件测定磨煤机通风量,并准确的显示出风值。但在当前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布局测风设备,使得前、后直管存在较短部分,风道转弯节和膨胀节影响了风速,所以表盘风量精确程度往往不够,因此一定要进行标定计算。在煤种稳定、复合稳定在290MW时进行标定试验,磨煤机通风量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1) 公式中Q为磨煤机通风量标定值;K为通风量测量装置总系数(初始值设为66.438,最终值由冷态标定试验判定);t为风道管内温度*单位为℃;P为通风量检测装置输出压差;Px为风道管内总风量压力。 2.2煤粉分配状况及摸底测试 为了将煤粉的分配状况有效分析,在开展平盘磨直吹式制粉系统优化试验工作之前,必须测定该制粉系统的煤粉分配状况。在负荷为240MW下,当该制粉系统中磨煤机单耗为8.31kW?h/t、磨煤机出力为39t/h、磨煤机通风量为65000m3/h,分离器调节挡板开度调整到55°、磨辊加载压力调整到15MPa时,各处煤粉即各一次风道煤粉分配状况如表1所示。从煤粉分配状况可以有效判断出各角落的煤粉细度和煤粉均匀性系数还是比较一致的,说明煤粉能够合理分配。 2.3优化磨煤机通风量参数 在负荷为240MW下,由于不能调制过低的磨煤机通风量,因此应取通风量的数值大于55000m3/h。当调整磨煤机给煤量到39.2t/h、分离器调节挡板开度的大小调整至55°、磨辊加载压力调整至15MPa,磨煤机通风量分别取值为65000,60000,55000m3/h时,测试该制粉

常见磨煤机型号含义

磨煤机系列资料 型号说明: 一、钢球磨煤机 1、MTZ磨煤机型号的含义(北方重工) M T Z 35 60 含义:磨煤机、筒式、中储式、直径35DM、长度60DM 2、DTM磨煤机型号的含义(北方重工)【MG磨煤机(济南重工)】 D T M 350/ 700 含义:低速、筒式、磨煤机、直径350CM、长度700CM 二、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 1、BBD磨煤机型号的含义(德国BABCOCK、法国STEIN、美国SVEDALA) B B D 40 60 法语:BROYEVR、BOULETS、DIRECT FIRING、直径DM、长度DM 含义:磨煤机、钢球、直吹式 (注:美国SVEDALA型号直接以直径×尺寸表示,原始单位为英尺) 2、D磨煤机型号的含义(美国FOSTER WHEELER) D- 10 (-D) 英语:DOUBLE INLET、DOUBLE OUTLET、每个系列基本出力相差约5T/H,10表示40T/H,10-D表示45T/H,11表示50T/H,11-D表示55T/H。 含义:双侧进煤、双侧出粉 3、MGS磨煤机型号的含义(北方重工) M G S 38 54 含义:双进双出磨煤机、直径DM、长度DM 三、中速磨煤机 1、HP磨煤机型号的含义(ABB-CE)(碗式) H P 1003 含义:中速磨煤机、100表示磨碗名义直径,单位英寸,偶数表示浅碗磨,奇数表示深碗磨、3表示磨辊数量为三磨辊 2、MPS磨煤机型号的含义(德国BABCOCK)(辊式)

M P S 225 德语:MUHLE、PENDELN、SCHUSSEL 含义:磨煤机、磨辊为钟摆式结构、碗式结构、磨环滚道平均半径CM 3、ZGM磨煤机型号的含义(北京电力设备总厂)(辊式) Z G M 133 N 含义:中速、辊式、磨煤机、磨环滚道平均半径CM、K为低出力(N为标准出力、G为高出力) 4、ZQM(E型)磨煤机型号的含义(北京电力设备总厂)(球式) Z Q M- 158 含义:中速、球式、磨煤机、磨环滚道平均半径CM。 E 62 含义:中速、球式、磨煤机、磨环滚道平均半径,单位为英寸 7 E 含义:中速、球式、磨煤机、磨环滚道平均半径,单位为10英寸 四、其它磨煤机 1、RP磨煤机:RP923(美国CE)(碗式) 2、IHI磨煤机:IHI-VS24(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碗式) 3、MBF磨煤机:MBF-24(美国FW)(辊式)

中磨煤机选型及热平衡计算研究

中磨煤机选型及热平衡计算研究 中磨煤机又被称为中速磨煤机,是目前国内许多火力发电厂等诸多行业应用的重要设备,主要的功能为——煤粉的加工。中速磨煤机一般用于磨制硬度中等的材料,如贫煤或烟煤,现阶段已经被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所广泛使用。文章便以中磨煤机的选型标准为研究基点,对中磨煤机的选型进行计算,并计算中磨煤机的热平衡。 标签:磨煤机;选型;热平衡;计算 前言 对于任何一个项目来说,都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以及实际需求,选择与项目相适应的中速磨煤机,如果选择不合适,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项目的效率与最终效果,因此,对其选型与热平衡进行计算是很有必要的。 1 中磨煤机的选型标准 中速磨煤机有不同类型,需要针对不同的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行[1]。 在对磨煤机型号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以煤的燃烧情况、磨损情况、可磨情况以及爆炸性质为基础,加之制粉要求与磨粉细度,进行综合性的考量。与此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锅炉的实际情况与燃烧器结构等,所选择的磨煤机需要与实际工作环境的相关配套设备相符[2]。另外,煤料来源以及煤料中所含杂质情况也需要细致考虑,从而使磨煤、制粉以及燃烧等三个环节可以密切配合,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3]。 2 中磨煤机的选型计算 中磨煤机的选型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根据最好、标准以及最坏三种煤质进行计算,选型计算的基本原则如表1所示。 表1 中磨煤机选型计算原则表 Babcock公司是世界性的磨煤机公司,根据其所提供的相关公式,可以科学准确的实现对中磨煤机选型的计算。根据公式,磨煤机最大出力可表示为:BM=B0×fH×fR×fM×fA 上式中,BM所表示的是基本出力,单位为t/h,当哈氏可磨性系数为80;B0指的是磨煤机在一定条件下的出力;fH所表示的是可磨度修正系数,当哈氏可磨性系数为67时,fH的值经计算为0.9023;fR所表示的是细度修正系数,当

立磨选粉机操作参数对分级区压力分布数值模拟分析

立磨选粉机操作参数对分级区压力分布数值模拟分析 岳大鑫,綦海军,童聪,李双跃 (西南科技大学制造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来稿日期:2012-03-15 基金项目:国家火炬计划(09C2621502330);省教育厅青年基金(09ZB094) 作者简介:岳大鑫,(1956- ),男,副教授,研究方向:机械学、机电一体化、建材机械1引言 转子转速和系统风量是立磨选粉机的两个重要操作参数,两者决定选粉机分级区压力分布的变化规律,直接影响立磨选粉机的分级效率,在选粉机的结构设计、放大和改造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许多研究者已经对选粉机的转子转速和系统风量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1-3], 但由于结构参数和工作原理的不同,研究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得到的结论也只适应于特定结构下的选粉机。立磨选粉机属于风扫涡轮选粉机,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4]。因此, 探索立磨选粉机系统风量、转子转速等操作参数对分级性能的影响规律,对立磨选粉机的开发、改造和调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及其软件的迅速发展,已经可以通过数值模拟(CFD )方法对气固两相流的速度场、压力场、浓度场和颗粒轨迹等信息进行获取。目 前,国内外对立磨选粉机分级区压力分布数值模拟研究尚不多见,且主要是针对上进料式的O-Sepa 选粉机展开的研究[5-6],这显然与立磨选粉机改造中的实际进料方式不符,也使得模拟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采用CFD 方法对立磨选粉机分级区压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操作参数对压力分布的影响,获得不同系统风量和转子转速下的压力分布变化规律,最终总结出立磨选粉机改造中最加匹配操作参数。 2立磨选粉机改造结构与分级区物理模型 2.1立磨选粉机改造结构与物理模型 立磨选粉机位于被改造立磨的上部,其主要功能是将磨内的合格颗粒物料快速高效地分选出来,防止细粉在立磨内黏附磨辊引起缓冲作用,从而调节颗粒组成,防止细粉不均匀现象[6]。如图1所示,立磨选粉机改造的主要结构,主要由分级室壳体、电 摘 要:转子转速和系统风量是立磨选粉机的两个重要操作参数。针对立磨选粉机改造结构,采用离散相(DPM )流体模 型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分级区压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CFD )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操作参数下压力分布与分级效率的影响,获得转子转速和系统风量对立磨选粉机分级区压力分布与分级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转子转速与系统风量匹配不当导致分级区叶片间压力分布的大幅波动,立磨选粉机的分级效率降低。综合数值模拟与试验分析,5500m 3/min 的系统风量与55r/min 的转子转速使选粉机分级区的压力分布最为均匀。关键词:立磨选粉机;操作参数;分级区;压力分布;分级效率中图分类号:TH16;TB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997(2013)01-0234-03 Simulation Analysis of Pressure Distribution of Classifier Area for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Vertical Mill Classifier YUE Da-xin ,QI Hai-jun ,TONG Cong ,LI Shuang-yue (College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chuan Mianyang 621010,China ) Abstract :Rotor speed and air flow system are two important operating parameters in vertical mill classifier.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ructure on classifier ,using discrete phase (DPM )-fluid model and RNG k-εturbulence model ,the stress field is simulat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areas and the (CFD )analysis is taken.After comparatively analysing the stress field and the equipment classification efficiency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parameters ,the influence on changing law of stress field and classification efficiency of classifier was acquired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was made.The results show that due to improper matching of the rotor speed and air flow system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blades sharp fluctuates in the grading area ,and the vertical mill classifiers classification efficiency https://www.360docs.net/doc/f010847949.html,prehensiv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5500m 3/min air flow system with 55r/min rotor speed of the separator zone classification are in most uniform pressure distribution. Key Words :Vertical Mill Classifier ;Operation Parameters ;Classifier Area ;Pressure Distribution ;Classification Effici-ency Machinery Design &Manufacture 机械设计与制造 第1期2013年1月 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