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国际获奖情况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情况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情况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情况

1950年

《中华女儿》获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自由斗争奖”、《一曼》获“优秀演技奖”。

1951年

《钢铁战士》获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和平奖”、《白毛女》获“特别荣誉奖”、《新儿女英雄传》获“导演特别荣誉奖”、《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获“一等斯大林奖金”。

1952年

《人民的战士》获第七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争取自由斗争奖”、《抗美援朝第一部》、《抗战的越南》获“劳动人民争取自由和平斗争奖”、《蒙人民的胜利》获“电影编剧奖”。

1954年

《智取华山》获第八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争取自由斗争奖”、《梁山伯与祝英台》获“音乐片奖”。

1955年

《梁山伯与祝英台》获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映出奖”、《鸡毛信》获“优胜奖”。

1956年

《神笔》获“大马士革第三届国际博览会电影节短片银质第一奖章、威尼斯第八届国际儿童电影节8--12

岁儿童文艺影片一等奖;南斯拉夫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儿童电影节优秀儿童电影奖”。

1957年

《神笔》获华沙第二届国际儿童娱乐片比赛大会特别优秀奖。

《女篮五号》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

《祝福》获卡罗维发利第十届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1958年

《边寨烽火》获卡罗维发利第十一届国际电影节青年演员奖。

1959年

《老兵新传》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技术成就银质奖章。

《小鲤鱼跳龙门》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动画片银质奖章。

1960年

《五朵金花》获第二届亚非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银鹰奖。

《聂耳》获第十二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传记片奖。

《女篮五号》获墨西哥国际电影周银帽奖。

1961年

《革命家庭》获第二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银质奖章。

《非洲之角》获第四届国际非洲电影节最高奖----非洲奖。

《小蝌蚪找妈妈》获瑞士第十四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

《人参娃娃》获德国莱比锡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1962年

《小蝌蚪找妈妈》获法国第四届安纳西国际美术电影节儿童影片奖。

《大闹天宫(上集)》获捷克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

1964年

《小蝌蚪找妈妈》获法国第四届国际电影戛纳斯电影节荣誉奖。

《掌中戏》获澳大利亚第十三届墨尔本国际电影节优秀奖状。

1974年

《小号手》、《东海小哨兵》获南斯拉夫第二届国际美术电影节奖状。

《地雷战》获奥地利第十四届维也纳电影节纪念奖。

1978年

《大闹天宫》(上下集)获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小蝌蚪找妈妈》获“南斯拉夫1978年国际美术电影一等奖。

1979年

《人参娃娃》获埃及第一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银质美人鱼头像奖。

1980年

《小花》中的女主角冲获第七届索波特“为自由而斗争”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舞台姐妹》获第二十四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协会的年度奖。

1981年

《舞台姐妹》、《农奴》获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奖。

《苗苗》获第二届印度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

1982年

《天云山传奇》、《归心似箭》获第一届电影节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四个小伙伴》获意大利第十二届季福尼国际儿童和青年电影节最佳荣誉奖。

《阿Q正传》中的男主角严顺开获第二届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三个和尚》获第32届西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和葡萄牙埃斯皮尼奥国际动画电影节奖。

《猴子捞月》获第4届渥太华动画电影节一等奖。

《美在运动中》获意大利科尔蒂纳电影节特别奖。

1983年

《陌生的朋友》获第三十三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泉水叮咚》获第13届季福尼国际儿童电影节意大利国总统奖、第3届印度国际新青年电影节最高奖----金像奖、各族儿童评委会最佳奖、最佳儿童女演员二等奖。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获第七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美洲大奖。

《鹿铃》获第13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1984年

《寻古》、《秀色》获法国蓬沙拉国际旅游电影节最高金奖。

《风情》、《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人参之乡》、《之游》获第18届国际旅游电影节特别奖。

《----》获法国塔布国际旅游电影节旅游片冠军----金比利蕾娜奖。

《鹬蚌相争》获第34届西柏林国际儿童电影节银熊奖、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市第6届国际动画片电影节特别奖、加拿大国际动画片电影节特别奖。

《水面庄稼》获联合国粮食及农业业组织奖。

1985年

《黄土地》获瑞士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第29届伦敦电影节伦敦电影研究所电影奖、第7届(亚、非、拉)三电影节摄影奖。

《边城》获加拿大第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荣誉奖。

《泉水叮咚》获伊朗德黑兰第15届国际教育电影节教育类专片比赛铜奖。

《月光下的小屋》获印度第4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国际评奖团授予金像奖和儿童评奖团授予的金牌。

《昆虫世界》获第11届国际技术电影节纪录片一等奖。

1986年

《良家妇女》获捷克斯洛伐克第2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主要奖和国际电影评论家组织奖、西班牙第18届大西洋国际电影节最佳影奖、安达鲁西亚电影作家协会评论奖、西班牙电影俱乐部联合电影俱乐部奖、比利时皇家电影博物馆皇家电影资料馆发掘新电影奖。

《移核鱼》获西柏林第14届国际农业电影节金穗奖、捷克斯洛伐克第3届尼特莱国际农业电影节A类一等奖和唯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埃及农业神奖。

1987年

《猴子捞月》获保加利亚卡布洛沃第4届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短片奖。

《老井》获第7次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

《以螨治螨》、《蝴蝶》获圣塔林第14届国际农业与环境电影节特别奖。

1988年

《山水情》获88国际动画电影节大奖。

《不射之射》获88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

《红高梁》获第38届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植物生菌》获第15届西柏林国际农业电影节金穗奖。

《一人一亩地》获第15届西柏林国际农业电影节铜穗奖。

1989年

《红高梁》获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21电台青年评委最佳影片奖。

《晚钟》获第39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银熊奖。

1990年

《黄河谣》获第14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山水情》获最佳短片奖。

《本命年〉获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菊豆》法国第43届戛纳电影节路易斯·布努埃尔特别奖、第35届巴利亚多利德电影周金穗奖。

《晚钟》获哥伦比亚第7届波哥大电影节最佳影片、导演和音响效果奖。

《童年往事》获美国洛杉矶奥斯卡学院电影节银奖。

《芙蓉镇》获德国电影家协会1989年发行影片最佳外国故事片评论奖。

《三个女人的故事》获第12届克雷黛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提名奖。

1991年

《出嫁女》获第17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中国岩溶》获西班牙巴塞罗那国家地质学电影节大奖枣最高艺术质量奖。

加拿大、、中影合拍故事片《俑〉获法国巴黎奇情动作电影展大奖----最受欢迎影片;第10届电影金像奖最佳配乐。

西影厂和合拍故事片《大红灯笼高高挂》获第48届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金格利造型特别奖、国际影评人奖和艾维拉诺莉特别奖。

北影厂香合拍故事片《过年》获第4接讷京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丽蓉获

最佳女演员奖。

1992年

《来自火焰山的鼓手》获第四十二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影片奖”。

《大红灯笼高高挂》获意大利大卫奖评选活动“最佳外语片奖”。

《四十不惑》获第四十五届瑞士洛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评奖”。

《秋菊打官司》获第十四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和“最佳女演员奖”。

《留守女士》获第十六届开罗国际电影“金字塔金像大奖”和“最佳女演员奖”。

《心香》获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

1993年

《香魂女》(导演:飞)、《喜宴》(电影制片厂摄制)获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血色清晨》、《四十不惑》、《双旗镇刀客》、《妈妈》获第四十三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电影论坛奖。《天堂回信》(导演:王君正)获第43届柏林电影节“国际儿童青年电影中心奖”;荷兰第7届国际儿童电影电视节最高奖“儿童电影节奖”;美国芝加哥第10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成人评委和儿童评委两项最佳影片奖;伊朗第9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找乐》(导演:宁瀛)获第四十三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电影论坛奖和特别荣誉奖;第6接讷京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竞赛项目金樱花奖和东京都知事奖;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青年导演大奖”首奖,奖金35万美元;第十五届法国南特亚非拉三电影节金热气球奖,男主角黄宗洛获最佳男演员奖。

由田壮壮执导、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蓝风筝》获第6接讷京国际电影节大奖,最优秀女演员奖(吕丽萍)、新人特别推荐奖和东京都知事奖。

《霸王别姬》(导演:凯歌)获法国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奖”和国际影评联盟大奖;洛杉矶影评家协会最佳外语片奖;日本福冈第38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导演和最佳剪辑奖。

《菊豆》(导演:艺谋)获保加利亚瓦尔纳市首届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巩俐),巩俐还获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秋菊打官司》(导演:艺谋)获法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并名列第12届电影金像奖最佳十大华语片之冠。

《大红灯笼高高挂》(导演:艺谋)获英国影视艺术学院最佳外语片奖、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比利时电影评论家协会大奖。动画片:美影厂《12只蚊子和5个人》获法国第19届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教育奖。《悍牛与牧童》获第3届伊斯梅利亚国际纪录片、短片电影节塔胡特银像奖。晋导演获法国首届《轩尼诗》创意和成就奖。

1994年:

《火狐》(导演:吴子牛)获第四十四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推荐奖”和在法国蒙彼利埃举行的中国电影节金熊猫奖。

中国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纪录片《两个孤儿的故事》获第二届亚洲电视映像节最高奖赏——最优秀奖,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电视片《姊妹溪》获优秀奖。

《炮打双灯》获第42届西班牙圣塞瓦斯蒂安电影节评委特别提名奖。女主角宁静获最佳女演员奖。

《黄土高原径流林业》在第11届国际农业电影上,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奖。

1995年

《红粉》(导演:少红)获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优秀单项奖视觉效果“银熊奖”。

《黑骏马》(导演:飞)获第1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艺术节最佳导演奖,男主角腾格尔获最佳艺术奖。《红樱桃》(导演:叶大鹰)获第2届国际电影节“轩尼诗记者杯枣最佳创意奖”。女主角郭柯宇获最佳女演员奖。

《二嫫》(导演:周晓文)获第四届国际电影节“玛雅美洲豹”金奖,女主角艾丽娅获最佳女演员奖。《霸王别姬》(导演:凯歌)获日本东京东影评论家大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国荣获最佳男主角奖。同时该片还获得日本东京每日新闻电影大奖、最佳影片奖。

《灿烂的日子》(导演:文)男主角夏雨获第一届新加坡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影片被美国《时新周刊》评为年度国际“十大最佳影片”第一名。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导演:艺谋)获第4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电影技术奖”;被美国全美影评人联盟评为年度格里菲思电影奖“最佳外语片奖”;获美国第61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年度电影奖“最佳摄影奖”。《女儿红》(导演:衍)女主角归亚蕾获捷克第30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王》(导演:胡雪桦)获美国洛杉矶桑塔·克拉里德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出品人凯南获荣誉奖状;摄影顾长卫获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摄影奖”。《与往事干杯》(导演:夏钢)获葡萄牙第24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俱乐部联合荣誉奖。

《活着》获第14届电影金像奖评选“十大华语片”之一;男主角优获“第4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1996年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导演:艺谋)获69届奥斯卡摄影奖提名。

《太阳有耳》(导演:严浩)获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评论协会奖”和最佳导演“柏林银熊奖”。《红粉》(导演:少红)获第27届印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孔雀奖。

《红樱桃》获第5届不结盟及发展中国家平壤电影节大奖“火炬金奖”,导演叶大鹰获最佳导演奖,女主角扮演者郭柯宇获最佳女演员奖。

1997年

《鸦片战争》(导演:晋)获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美洲特别大奖”。

《金秋鹿鸣》获第七届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长故事片金奖和儿童评委奖。

1998年

《变脸》(导演:吴天明)获第29届印度国际电影节“金孔雀奖”。

《我也有爸爸》获印度海德拉巴第10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最高荣誉奖“金象奖”。

儿童演员王泉(影片中饰病童大志)获本届影展“特别奖”。导演黄蜀芹获由儿童和青少年观众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颁发的“最受欢迎的儿童故事片”--“金匾奖”。

《红色恋人》获第22届开罗国际电影节“金字塔奖”银奖,片中女主角扮演者梅婷被评为最佳女演员。

1999年

《红河谷》获第十七届伊朗“曙光”国际电影节“最佳影幕奖”。

《永乐大钟》获第一届布达佩斯国际科学电影节“国际电影、电视和广播合作理事会奖”。

《一个都不能少》获第五十六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参考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f011210256.html,/china/guoqing/huilist/huojiang3.htm

-- 作者:moviefans

-- 发布时间:2003-9-1 9:54:36

--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年鉴

1950年

《中华女儿》获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自由斗争奖”、《一曼》获“优秀演技奖”。

1951年

《钢铁战士》获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和平奖”、《白毛女》获“特别荣誉奖”、《新儿女英雄传》获“导演特别荣誉奖”、《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获“一等斯大林奖金”。

1952年

《人民的战士》获第七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争取自由斗争奖”、《抗美援朝第一部》、《抗战的越南》获“劳动人民争取自由和平斗争奖”、《蒙人民的胜利》获“电影编剧奖”。

1954年

《智取华山》获第八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争取自由斗争奖”、《梁山伯与祝英台》获“音乐片奖”。

1955年

《梁山伯与祝英台》获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映出奖”、《鸡毛信》获“优胜奖”。

1956年

《神笔》获“大马士革第三届国际博览会电影节短片银质第一奖章、威尼斯第八届国际儿童电影节8--12

岁儿童文艺影片一等奖;南斯拉夫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儿童电影节优秀儿童电影奖”。

1957年

《神笔》获华沙第二届国际儿童娱乐片比赛大会特别优秀奖。

《女篮五号》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

《祝福》获卡罗维发利第十届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1958年

《边寨烽火》获卡罗维发利第十一届国际电影节青年演员奖。

1959年

《老兵新传》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技术成就银质奖章。

《小鲤鱼跳龙门》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动画片银质奖章。

1960年

《五朵金花》获第二届亚非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银鹰奖。

国内外影视分级对比

美国的分级制度 美国的分级制度会比日本更细,大致如下: G级:大众级,任何人都可以观看。如《玩具总动员》、《狮子王》。 PG级:辅导级,建议学龄后儿童观看。如《怪物史莱克》、《功夫熊猫》。 PG-13级:特别辅导级,建议13岁后儿童观看。如《蜘蛛侠》、《古墓丽影》 R级:限制级,建议17岁以后观看。如《范海辛》、《角斗士》。 NC-17级:17岁以下(包括17岁)禁止观看。如《色戒》、《德州电锯杀人狂》。 特殊分级:包括M/X/P级(禁止在大院线放映的电影)和NR/U级(未指定级别的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外宽内严”比日本更为过分。美国动画恶搞普京都没有问题,俄罗斯电视台甚至对该动画做了删节处理;但是你如果觉得美国动画的尺度很大那就错了。美国引进《海贼王》TV版的时候,甚至把山治手里的香烟换成了棒棒糖。 日本的分级制度 我们目前看到的分级制度就是这种拉锯战的结果。日本的分级制度是按年龄来划分的,详情如下: 普通级(全年龄):所有年龄段都可以观赏的影片,影片中虽依剧情可有轻微性、暴力描写等镜头,但需尽量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 PG-12(幼童保护级):有性、暴力、残酷、毒品等描写,未满12岁的儿童不可单独观赏。或需在家长或保护者陪伴下陪同观看。 限制级(R-15):未满15岁少年,一律禁止其入场与收看(有虐待描写)。 禁止级(R-18):未满18岁一律禁止入场与收看(有强烈的性、暴力、反社会行为;或美化吸毒之描写)。

不过日本的这个分级制度并不是他们的独创,熟悉影片分级制度的人都喜欢把日本这一划分方式称为“日本动画的美式分级法”,没错,他们的分级制度受美国影响很深。 所以我们未尝不可进行对外的学习,将动画进行分级,从而引导受众,而不是单方面从上至下的进行强制限制与禁播。我们不可否认外来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于动漫的优秀之处我们也应该进行适当的学习,而其中的糟粕部分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分级制度将其尽可能的缩小化呢?比如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有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判断标注,那么对于动漫他们有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看法,却不是被动漫中的思想和价值观“牵着鼻子走”。 再者来说,国外的动漫产业已经全面形成,拥有着其自己的体系,受到法律的制约。而反观我国,动漫产业之不完善人尽皆知。我们从官方的媒体接受到的似乎是一成不变的某羊,某熊。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国内的动漫发展了呢?国产动画的春天到底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到来?我们不缺人才,不缺创意,不缺历史,不缺技术,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是不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呢?

三大国际电影节中的港台获奖影片

三大国际电影节中的港台获奖影片 [摘要]港台电影作为中国电影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参与到世界电影的竞技场,获得了无数的荣誉。本文以世界三大电影节中获奖的港台影片为样本,从文本的角度来剖析它们在表达内容上的共同点,以期找寻到东西方文化交汇地的港台,以何种样态的影片去迎合西方评委的审美诉求。[关键词]国际电影节港台电影获奖 从第一个国际性的电影节诞生起,短短70年时间,在世界各地已经发展到数以千计的各类电影节,而威尼斯、戛纳、柏林无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三大电影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港台电影人频繁亮相世界各大电影节,获得了诸多殊荣,在这三大国际电影节上也是屡次获奖。

分析其文本,我们发现这些获奖影片所反映的现实有着惊人的共通之处。 异样的情爱 同性恋等畸形的情爱题材影片是西方电影中惯常表现的内容,这是和西方社会的价值体系、生存状态息息相关的。在后工业化社会,身处纷杂都市中的市民,变得越来越紧张和压抑,追求精神的解脱和异样的生活成为现代人逃避现实,麻醉自我的方式。《爱情万岁》中灵骨塔推销员小康,社会地位低下,始终没有找到爱情的归宿,长期的压抑和失落,导致了他心理的偏差,竟把阿荣当作自己性幻想的对象,对他萌发了暧昧的情愫。而林小姐的世界是缺失男性的,性欲驱使着她把并不相识的异性带回家,肆无忌惮地做

爱。爱情可有可无,只有性的快感变得具体实在。而当这种短暂的激情过后,留给她的只能是无尽的空虚和落寞。在《春光乍现》中,导演将视角集中在三个同性恋男性身上,展现他们的分分和和。《喜宴》中,身居海外的男青年高伟同是个同性恋者,他拒绝了父母介绍的和生活在身边的一切女性,和一个叫塞门的美国“同志”同居,伟同和塞门深情意切,两人生活和谐美满。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中,伟同父母逐渐接受了这一切,价值观趋于融合。《河流》中,小康的父亲同样是个同性恋者,他的性欲只有在年轻男性身上得到满足,频频出入于同性恋旅馆,而他母亲是一家茶馆的电梯小姐,将欲望寄托于其他男性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小康恍恍惚惚间走进了同性恋旅馆,荒诞的是他的“伙伴”竟然是自己的父亲。影片最后.父亲带着小康去求佛问仙,当自己的命运交给了神魔鬼怪。

一篇国内被禁国外很火的文章

一篇国内被禁国外很火的文章 今早一口气看完了这篇文章,不得不佩服于韩寒犀利的笔锋,文字之间带给我心灵的震荡和惊憾!文中所语种种也许是我们都知道的,可遗憾的是我们写不出这样大快人心的东西。他的愤世嫉俗让我想起鲁迅《呐喊》中种种对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呼唤。只是韩寒的这种呼唤不是对国民,而是对国家现行体制的呐喊!!! 以下是转载内容: “ 我的祖国已经越来越显现出浮躁,狂热,悲哀,迷茫的气息。社会在财富的迅速积累下,糜烂与堕落,国富民衰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各级政府处处想着与民争利,社会两极分化异常严重。富人们肆无忌惮的忘乎所以,穷人们走投无路般的苟延残喘,青年人的思想在社会的约束中扼杀,中年人的幸福被居高不下的房价击碎,老年人的健康被日益污染的环境毁灭。学术界一潭死水,文化界死水一潭,政治界腐败堕落,娱乐界本着娱乐至死的精神,麻痹所有还有一丝想要抗争与改变的人们,所有中国人都在争骗抢夺,生怕自己被别人挤下去。高油价,高房价,与民争利的地方政府绑架了整个中国的向前发展,弱小的人民只有在网上穿着马甲,搞笑娱乐,无奈自嘲,解构雷人。这便是如今国家最大的可悲。看似表面的欢声笑语一团和气掩盖着深深的悲哀。看似繁荣向上的祖国,却处处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危机。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年轻人,我担心未来的国家会像虚幻的巴比伦之城一样在顷刻间坍塌毁灭。所以,我亲爱的祖国,请你不要继续堕落了。

2004年左右是中国人的集体幸福年代,那时物价尚低,人民收入稳中有升,食堂半勺肉菜1块2毛5,93汽油3块2毛3,伊利芦荟味酸奶也曾经1块5毛,北京三环以内房价才万元不到,个税起征点调到2000元。但之后随着2007年的猪肉上涨,中国物价就像坐云霄飞车一样,直奔九天。至今的三年时间里,各类物价至少上涨30%,而此时,中国人的平均工资并没有上涨30%,更有大学生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业,每个月挣1000元不到,在大城市中贷款租房,贷款买公交月票,死死挣扎在生活底线的边缘。不是我们不去心怀理想,而是这个社会不允许我们心怀理想。傻.逼脑残超级不反应中国社会现状的《一起去看流星雨》没有被封杀,反而是打动感动每个80后,反应房价居高不下的《蜗居》准备开始封杀了。说什么,剧中言语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就不明白了,大家都是成年人,又不是释迦摩尼,谁没看过A.片,谁没有过圈圈叉叉,谁心里没想过这个那个。要知道孔夫子也是有儿有女的。说明什么?说明孔子也是被激情燃烧过的... 亲爱的广电总局,把好片子好电影禁播后,留下一群毫无内涵的文化垃圾,污染已经被严重污染的祖国花朵…山西黑砖窑,陕西华南虎,云南躲猫猫,贵州俯卧撑,湖北捞尸船,湖南小白宫,重庆黑社会,杭州欺实马,北京圈地运动,上海钓鱼执法,广州飞车抢劫,纵观中国天下,社会已经浑成了这样,广电总局还管什么“马上回去给你吃棒棒糖。”

世界、中国电影奖分类介绍(超强版附一览表)

世界、中国电影奖分类介绍(超强版附一览表) 值奥斯卡金像奖颁发之际,本人特搜集整理了19项世界、中国有关电影奖项,以作分享。本片包含了国际四大电影奖、中国三大电影奖、九大国际A类电影节以及其他国内影视奖项。 ——johnlee 世界四大电影奖(奥斯卡&欧洲三大奖) 1.奥斯卡金像奖 奥斯卡金像奖,简称奥斯卡奖,也即学院奖(Academy Award),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颁发。1928年设立,每年一次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举行,旨在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享有盛誉,不仅是美国电影业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动,也倍受世界瞩目。奥斯卡金像奖与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被视为世界影坛最重要的四大电影奖。

金棕榈奖前身为“金鸭奖”,是戛纳(gā nà)电影节至高无上的大奖,相当于奥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因其奖杯为金制棕榈枝,故称“金棕榈”——这是由于戛纳这座法国南部的滨海城市,在金银两色的沙滩上到处种植着高大挺拔的棕榈树。从1946年第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始设置。 必须说明,短片单元还有一座金棕榈奖,相当于奥斯卡方面的“最佳真人短片”。但约定俗成的“金棕榈大奖”,仅指主竞赛单元的那枚棕榈枝(长片)。金棕榈难于攻陷的程度毫不亚于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小 金人。

金熊奖(Golden Bear)是柏林国际电影节授予电影的最高奖项。主要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 柏林国际电影节[2],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原在6~7月间举行,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由于柏林市徽为熊,柏林影展的大奖便称为金熊奖。影展除竞赛部份外,另有非竞赛影片及青年电影以及各项回顾展。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记录.pdf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记录 五(2001年——2005年) 2001年 《海鲜》(大陆)——导演朱文 获第58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当代电影单元评委团特别奖 获第23届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主角奖 《紫日》(大陆)——导演冯小宁 获美国夏威夷电影节观众评出的“最佳影片”大奖 《一声叹息》(大陆)——导演冯小刚 获第24届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字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编剧奖、特别提及奖 《卧虎藏龙》(台湾)——导演李安,周润发、杨紫琼、章子怡主演 获第73届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最佳摄影(鲍德熹)、最佳艺术指导 /道具装饰(叶锦添)、最佳音乐(谭盾)( 2001年2月) 获第16届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女配角( 2001年3月)获第58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最佳导演奖 获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最佳摄影与最佳外语片奖 获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 获英国影艺学院电影奖最佳导演、最佳电影配乐、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外 语片奖“金面奖”( 2001年2月)

《十七岁的单车》(大陆)——导演王小帅,周迅、崔林、李滨、高媛媛主演获第51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新进男演员(崔林、李滨)《爱你爱我》(大陆)——导演林正盛,张震、李心洁、戴立忍、高明骏、郭静纯主演 获第51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鬼子来了》(大陆)——导演姜文,姜文主演 获美国夏威夷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你那边几点》(台湾)——导演蔡明亮,李康生、陈湘琪、苗天、陈昭荣主演获第54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杜笃之) 《千禧曼波》(台湾)——导演侯孝贤,舒淇、钮承泽、高捷、段钧豪主演获第54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杜笃之) 《那山那人那狗》(大陆,1998)——导演霍建起: 获2001年度日本电影笔会最佳外国影片第1名 获日本电影艺术奖最佳外国电影奖 获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外国影片第1名 《八矿》(大陆)——导演晓鹏 获第23届法国真实电影节伊文思奖 《站台》(大陆)——导演贾樟柯 获瑞士佛里堡国际电影节唐吉珂德奖、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获新加坡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奖 获阿根廷布宜诺斯艾丽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奖 全美影评人协会2000年未在美国公演十大佳片第一名。

世界十大电影简介

世界十大禁播电影简介 第十名:《我唾弃你的坟墓》i spit on your grave (1978年首映) 本片导演: meir zarchi 放映时间: 100 min / argentina:95 min / australia:90 min / uk:96 min (cut) 出品国家: usa 各国分级: argentina:18 / australia:(banned) / canada:r / finland:(banned) / france:-16 / newzealand:(banned) / norway:(banned) (video version) (1982) / south korea:18 (heavily cut) /uk:(banned) / uk:18 (re-rating 2001) (7 min 2 seconds cut) / usa:r / west germany: (banned) 这可能是被最多国家禁演的电影。也是最遭非议、最臭名昭著的一部电影。导演兼编剧meir zarchi在电影上映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各种议论保持沉默。但值得注意的是,片中女主角camille keaton在演晚此片后不多久就变成了zarchi夫人。 故事讲述一个单身女人在渡假时遭到四个男人的强暴后,痛定思痛,用不同的方式将四个男人以不同的方式逐一杀死,以出心头的那口恶气。这是一部典型的色情加暴力的平庸之作。如果你是位女权主义者,那么这部电影一定会让你觉得扬眉吐气。但我的忠告是,单身女人最好还是不要一个人出去渡假。 该片之所以入选,完全是因为它符合“最具争议和最令人触目惊心”两个标准。特别是近20分钟的强暴场面和女人杀死男人的不同方式,在70年代的电影作品中算是非常触目惊心的。 第九名:《切肤只爱》oodishon (audition) (2000年首映) 本片导演: takashi miike 放映时间: 115 min / usa:113 min (r-rated version) 出品国家: japan / south korea 各国分级: australia:r / canada:r / finland:k-18 / france:-16 / germany:18 / hong kong:iii /japan:r-18 / new zealand:r18 / spain:18 / switzerland:18 (canton of geneva) / switzerland:18(canton of vaud) / uk:18 / usa:r (cut version) / usa:unrated (uncut version) / argentina:18 一个中年丧偶的男人通过录音的方式选择自己的意中人,于是迷上了其中一个文静清秀的女孩。开始了浪漫的旅程,然后竟是意想不到的结局。

欧洲三大电影节华语电影获奖及提名

1959年,台湾话剧界元老田琛的《荡发与圣女》成为第一部正式参加戛纳金棕榈奖角逐的中国影片。 李翰祥(台湾导演):1960《倩女幽魂》、1962《杨贵妃》、1963《武则天》入围”金棕榈奖“。《杨贵妃》因富丽堂皇的宫廷布景和服饰夺得最佳内景摄影色彩奖,成为第一部在戛纳获奖的华语电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获得第17届戛纳电影节荣誉奖。 1975年,胡金铨《侠女》夺得仅次于金棕榈奖和评审团大奖的最高综合技术奖,将中国武侠电影推向了世界。1983年岑范《阿q正传》成为首部入围戛纳”金棕榈奖“主竞赛单元的大陆影片。 1990年,张艺谋《菊豆》获得首届路易斯—布努埃尔奖。 1993年,陈凯歌《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大奖(第一部“金棕榈”大奖华语影片,也是至今唯一一部),侯孝贤《戏梦人生》获评审团奖。 1994年,张艺谋《活着》获得评审团大奖,葛优获最佳男主角(首位华人戛纳影帝)。 1995年,张艺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第48届戛纳最高技术大奖。 1997年,王家卫《春光乍洩》入围主竞赛单元,夺得最佳导演奖(王家卫成为首位获得戛纳最佳导演的华人导演)。 1999年,陈凯歌《荆轲刺秦王》获得戛纳最高技术大奖。 2000年,王家卫《花样年华》获得戛纳最佳艺术成就奖(杜可风、李屏宾、张叔平),梁朝伟荣膺戛纳影帝,姜文的《鬼子来了》获评审团大奖,杨德昌的《一一》获最佳导演奖。 2001年,侯孝贤《蔷薇的名字》、蔡明亮《你那边几点》获戛纳技术大奖。 2002年,伍仕贤的电影短片《车四十四》成为首部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华语短片,廖琴《哭泣女人》获“一种注视”特别提名奖。 2004年,张曼玉《清洁》(法国电影)摘戛纳最佳女主角桂冠(首位华人戛纳影后,首位亚洲戛纳影后)。 2005年,巩俐获得“戛纳特别大奖”。 2005年,王小帅《青红》获得评审团奖。 2006年,王家卫成为第一个担任戛纳评审团主席的华人。王超《江城夏日》获“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 2007年,王家卫的英语新片《蓝莓之夜》入围“金棕榈奖”主竞赛单元,同时成为开幕影片,这也是戛纳电影节六十年来第一次以华人导演的电影作为开幕影片。 2009年,《春风沉醉的晚上》梅峰获最佳编剧奖(继王小帅《左右》柏林获奖后中国编剧第二次在国际A类电影节获得编剧奖) 2010年,王小帅《日照重庆》入围“金棕榈奖”主竞赛单元。 2013年,贾樟柯的《天注定》获得最佳编剧奖。 2015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宣布,“金马车奖”授予中国导演贾樟柯[1](第一位华人导演获该奖);台湾导演侯孝贤执导的《刺客聂隐娘》夺得最佳导演。

中国电影影片质量存在问题

4.1中国电影影片质量存在的问题 说到电影,无非就是用画面的,艺术的手法讲故事,这就需要考虑几个问题,讲什么故事,怎么讲,对谁讲,还有如何劝别人来听你的故事。而在这几个方面,我国电影产业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1.1剧本过于肤浅 目前很多电影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对电影艺术理解的偏差,这些影片让观众除了感受到光影交错美轮美奂的画面和现代高科技逼真的特效场景外,没有留下值得反复回味、深刻反思的东西。目前大部分电影的剧本投资不到总投资的3%。所谓的大成本,大制作,大多将资金和精力花费在演员之大,投资之大和宣传之大上,真正用心去钻研剧本的,真是少之又少。 说到底,电影存在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它的故事性和艺术性,是为了拍电影而拍电影,而不该为了赚钱而拍电影,拍出了好的东西,自然有人会捧场,过于处心积虑去迎合所谓的口味,反而会舍本求末,适得其反。 电影故事的情节编织,必须以最真诚的态度,融入自己切身的情感,寻找到最佳的叙事方式,带领观众走完一段身临其境的情感历程。《阳光灿烂的日子》最成功之处就在于此。姜文将自己对泛黄青春的深情缅怀老老实实地融进了那个青涩的故事中,虽然他作为评述人数次试图改变故事进程,但这正符合“马晓军”爱面子、爱粉饰自己的人物形象。马晓军与米兰的爱情故事其实很简单,但也很完整。不过就是社会青年邂逅少女,念兹在兹,在表白与担心被拒绝的苦恼中徘徊,最终狂野而“有劲”地释放的故事。看似简单一句话就能涵盖故事主线,但真正优秀的故事莫不如此:难道《洛奇》不是底层青年在爱情鼓舞下不断挑战自己,最终击败拳王,证明自己价值的故事?难道《罗马假日》不是一个公主和一个记者在罗马邂逅后浪漫一日游,最终黯然分手的故事? 4.1.2题材过于局限 国产电影一个很大的特点在于太喜欢翻拍和跟风,经典的故事,随意截取一段,拍了再拍,一部电影火了,相似题材的电影必定像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三国”题材的电影就有《赤壁》、《关云长》、《铜雀台》、《华陀与曹操》、《见龙卸甲》等等。而我国电影目前跟风现象也比较严重,自《英雄》开创了国产武侠大片的新时期以来,银幕上到处一片刀光剑影,古装武侠牢牢占据着商业片的主流。题材的狭隘与重复给观众造成了审美疲劳,电影创作陷入狭隘单调的困境。 4.1.5分不清电影与电视剧的区别 由于客观原因,中国的电影投资与制作部门并没有完全做到专业化,基本都是与电视制作的杂交部门。而负责投资的决策者们往往在他们熟悉的电视剧市场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无可避免的,他们习惯于用他们得心应手的电视剧思维去要求电影剧本的创作。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编导片面追求所谓“裂度”,为了一种外在的强烈冲突,不惜牺牲故事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去让剧中人物经历类似爹死娘嫁人一般的痛苦,似乎只有这样,剧中人物才能赚取观众同情的眼泪。于是,一些电视剧常用的“桥段”如“失忆”、“残疾”、“破产”、“被遗弃”等一再地出现在我们的商业电影中,电影人忘了,观众在影院欣赏电影时,与辛劳一天后坐在沙发上不动脑筋的欣赏电视剧时的心情完全不一样,他们付出了票价,就是渴望得到平时得不到的情感体验或理性认知。 4.1.4政治色彩过于浓厚 由于许多历史原因,政治在我国电影界有着很普遍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使电影的题材收到很多限制,电影播放也受到影响,“不求艺术创新,只求政治无过”这一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引领了我国电影业的发展。许多涉及敏感政治话题或被认为有非正面政治导向的电影都或多或少地遭到了禁播,比如《鬼子来了》和《活着》等等,另一些电影虽然没有全部遭到禁播,但在公映时也有很大程度的删节,比如陈凯歌导演的《霸

十部禁演的获奖国产片

十部禁演的获奖国产片 发布:荒城之月发布时间:2006-3-8 13:12:43 阅读1350次 1、《十七岁的单车》(2000年) 该片是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王小帅的最新作品。王小帅在没有拿到政治审查结论之前便携片参加了柏林国际电影节,虽赢得一尊银熊,却被禁止在国内公映。 2、《鬼子来了》(2000年) 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影片以独特的视角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凶残本性,圈内口碑不错,因没有突出***的良好形象,迄今不能公映。 3、《苏州河》(2000年) 获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日本银座影展大奖。影片以王家卫的电影风格叙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表现对爱的执著和爱之意义的探讨。因首先在台湾上映遭禁映。 4、《赵先生》(1998年) 本片获第51届瑞士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导演:吕乐 摄影:王大麟 主演:施京明张芝华陈怡南蒋雯丽 第5代最杰出的摄影师之一吕乐试图通过拍摄处女作《赵先生》,像他的同门师兄张艺谋一样成功转型成电影导演。但这一努力却并未取得太大的成效,虽然本片在瑞士洛加诺电影节获得金奖,不过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在国内被禁映。 他执导的第二部电影《小说》据说因为映射中国百姓悲惨生活,也处在封存状态中。 5、《小武》(1997) 导演贾樟柯凭借《小武》在国际影坛一举成名,成为青年导演中后来居上的代表人物。他的拍片方式与其他一些人并无二致,都是走国际融资与发行的道路,基本与本土电影市场不发生任何关系。在国内,《小武》及其他类似的电影作品,因诋毁政党形象,涉嫌煽动都是通过盗版VCD 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6、《东宫、西宫》(1996年) 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编剧、摄影大奖。根据王小波的小说改编,讲述一对同性恋者复杂的心路历程,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涉嫌宣传资产阶级腐化思维,迄今未被准许上映。 7、《邮差》(1995年) 这部电影是导演何建军得到鹿特丹电影节的一个基金的资助拍摄,并在欧洲完成后期制作的。这就决定了本片不可能在国内获得放映的机会。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影片

奥斯卡提名及获奖: ●2005年(77th)《十面埋伏》(HOUSE OF FLYING DAGGERS) 获最佳摄影提名 ●2003年(75th)《英雄》获最佳外语片提名 ●2001年(73rd)《卧虎藏龙》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道具装饰,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影片剪辑,最佳原创音乐,最佳原创歌曲10项,获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道具装饰,最佳原创音乐4项大奖。 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五十四届(2001)《蔷薇的名字》《你那边几点》(中国台湾) 杜笃之(音乐)特别技术大奖。 《待毙》(中国) (导演:杨超) 电影基金青年第三奖。 ●第五十三届(2000)《花样年华》(中国香港) (导演:王家卫) 获★最佳男演员奖(梁朝伟)及特别技术奖。 《鬼子来了》(中国) (导演:姜文) 获评委会特别大奖。 《一一》(中国台湾) (导演:杨德昌) 获最佳导演奖。 ●第五十二届(1999)《荆轲刺秦王》(中国) (导演:陈凯歌) 技术大奖。 ●第五十届(1997) 《春光乍泄》(中国香港) (导演:王家卫) 获最佳导演奖。 ●第四十八届(1995)《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中国) (导演:张艺谋) 获最佳技术大奖。 ●第四十七届(1994)《活着》(中国) (导演:张艺谋) 获评委会特别大奖,片中男主角★葛优获最佳男演员奖。 ●第四十六届(1993)《霸王别姬》(中国) (导演:陈凯歌) ★金棕榈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中国电影的里程碑,第五代导演的巅峰作品。《戏梦人生》(中国台湾) (导演:候孝贤) 评委会奖 ●第四十三届(1990)《菊豆》(中国) (导演:张艺谋) 首届路易斯.布努埃尔特别奖。

境外获奖的中国纪录片

境外获奖的中国纪录片 https://www.360docs.net/doc/f011210256.html,/doulist/160523/ 1. 东 导演 : 贾樟柯 主演 : 刘小东 评语 : 2006 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竞赛单元“2006开放奖”和纪录片奖 2. 铁西区第一部分: 工厂 导演 : 王兵 评语 : 2002葡萄牙里斯本纪录片电影节大奖 2003法国马赛纪录片电影节大奖 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弗拉哈迪大奖 南特电影节纪录片单元大奖 2004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纪录片单元奖 2005墨西哥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3. 北京的风很大 导演 : 雎安奇 评语 : 2000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正式参展 4. 老头 导演 : 杨天乙 (Tian Yi Yang) 评语 : 1999山形国际记录片电影节“亚洲新浪潮"优秀奖 法国真实电影节评委会奖 德国莱比锡电影节金和平鸽奖 5. 好死不如赖活着 导演 : 陈为军 主演 : 马深义/雷梅/马宁宁/马荣/马占槽

评语: 2003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2004英国国家最佳纪录片奖2003年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纪录片提名2003年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最高竞赛单元提名 6. 淹没 导演: 李一凡/鄢雨 评语: 2005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沃尔夫冈·斯掏特奖法国真实电影节作家协会大奖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人道奖慕尼黑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大奖葡萄牙里斯本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 7. 梦游 导演: 黄文海 评语: 2006法国真实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8. 平衡 导演: 彭辉 主演: 奇卡·扎巴多杰/杨欣 评语: 2003(英国)环境保护电视节目大奖赛一等奖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制作奖 9. 喧哗的尘土 导演: 黄文海 评语: 2005马赛国际电影节国际纪录片竞赛单元“乔治·波格尔”奖2004新加坡国际电影节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入围 10. 舟舟和他的世界 导演: 张以庆 评语: 瑞士日内瓦国际电视节最佳提名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提名加拿大蒙特利尔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情况

奥斯卡:“奥斯卡金像奖”的正式名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 叶锦添凭《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2001年) 鲍徳熹凭《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2001年) 谭盾凭《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2001年) 李安凭《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2001年) 《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主演周润发、杨紫琼、章子怡,该片获得200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四项奖项。中国大陆有同名电视剧、小说和歌曲。 ---------------------------------------------------------------------------------------------------------- 李安:已经两次获得奥斯卡奖,金球奖最佳导演,两个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两个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及正大红大紫的《卧虎藏龙》等华语片以外,也拍出了《理智与情感》等英语片,同时还拍摄了一些纯粹的商业片诸如《冰风暴》、《与魔鬼共骑》。 《理智与情感》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1995)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 《卧虎藏龙》(2000)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乐 《断背山》2006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电影配乐共三个奖项。 ---------------------------------------------------------------------------------------------------------- 李安执导的《饮食男女》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1995年) 电影《饮食男女》是李安继《推手》和《喜宴》之后拍摄的“家庭三部曲"之一, 李安执导的《喜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1994年) 顾长卫凭《霸王别姬》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1993年) 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1993年)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影片.pdf

奥斯卡提名及获奖: 获最佳摄影提 ●2005年(77th)《十面埋伏》(HOUSE OF FLYING DAGGERS) 名●2003年(75th)《英雄》获最佳外语片提名 ●2001年(73rd)《卧虎藏龙》提名: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艺术 指导/道具装饰,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影片剪辑,最佳音乐,最佳歌曲10项,获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道具装饰,最佳音乐4项大奖。 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五十四届 (2001)《蔷薇的名字》《你那边几点》(中国台湾)杜笃之(音乐)特别技术大奖。 《待毙》(中国) (导演: 杨超)电影基金青年第三奖。 ●第五十三届 (2000)《花样年华》(中国香港)(导演: 王家卫)获★最佳男演员奖(梁朝伟)及特别技术奖。 《鬼子来了》(中国) (导演: 姜文)获评委会特别大奖。 《一一》(中国台湾) (导演: 杨德昌)获最佳导演奖。 ●第五十二届 (1999)《荆轲刺秦王》(中国) (导演:

陈凯歌)技术大奖。 ●第五十届 (1997)《春光乍泄》(中国香港) (导演: 王家卫)获最佳导演奖。 ●第四十八届 (1995)《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中国)(导演: 张艺谋)获最佳技术大奖。 ●第四十七届 (1994)《活着》(中国) (导演: 张艺谋)获评委会特别大奖,片中男主角★葛优获最佳男演员奖。 ●第四十六届 (1993)《霸王别姬》(中国)(导演: 陈凯歌)★金棕榈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中国电影的里程碑,第五代导演的巅峰作品。《戏梦人生》(中国台湾)(导演: 候孝贤)评委会奖 ●第四十三届 (1990)《菊豆》(中国) (导演: 张艺谋)首届路易斯.布努埃尔特别奖。●第二十八届 (1975)《侠女》(中国台湾)最高综合技术奖。 柏林国际电影节: ●2005年:

试题《影视》外国.中国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重大的国际电影节及中国电影获奖作品

23》爱森斯坦、希区柯克、奥逊·威尔斯、伯格曼、斯皮尔伯格、基斯耶洛夫斯基、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黑泽明、北野武、岩井俊二等外国电影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 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 希区柯克《闪灵》《蝴蝶梦》 奥逊·威尔斯《公民凯恩》 伯格曼《第五封印》 斯皮尔伯格《大白鲨》《拯救大兵瑞恩《ET》 基斯耶洛夫斯基《红白蓝《三部曲》 塔可夫斯基《伊万的童年《镜子》 小津安二郎《东京物语》《晚春》《秋刀鱼之味》 黑泽明《罗生门》 北野武《花火》《菊次郎的夏天》《坏孩子的天空》 岩井俊二《情书》《燕尾蝶》 中国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 郑正秋--姊妹花 张石川--难夫难妻 沈浮--万家灯火 郑君里--一江春水向东流 费穆--小城之春 谢晋--芙蓉镇 张暖忻--青春祭 郑洞天--向导 吴贻弓--城南旧事 黄蜀芹--人鬼情 谢飞--本命年 吴天明--老井 李安--喜宴

徐克--黄飞鸿 吴宇森--英雄本色 重大的国际电影节及中国电影获奖作品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记录(2005年——2007年 2005年 《青红》(大陆)——导演王小帅,高圆圆、秦昊、李滨主演获第58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5月) 《淹没》(大陆)——导演鄢雨、李一凡获第55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沃尔夫冈·斯陶特大奖(2月) 《牛皮》(大陆)——导演刘伽茵获第55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卡里加利奖和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2月) 《梦游夏威夷》(台湾)——导演徐辅军,杨佑宁、黄鸿升、张钧甯、黄泰安主演获第7届法国多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荷花奖”(3月) 《桃花灿烂》(大陆)——导演傅华阳获第16届丹麦哥本哈根国际电影节“安徒生荣誉奖”(4月) 《咖啡时光》(台湾)——导演侯孝贤获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郁金香奖”(4月) 《自娱自乐》(大陆)——导演李欣,尊龙、李玟主演获第5届美国好莱坞贝弗利山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 《生死劫》(大陆)——导演李少红,财周迅主演获第4届美国纽约翠贝卡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大奖“创办人奖”(4月) 《2046》(香港,2004)——导演王家卫,梁朝伟、巩俐、王菲、张震、木村拓哉、董洁、张曼玉主演获第49届西班牙巴塞罗那圣乔帝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

五大电影节获奖的中国电影

五大电影节获奖的中国电影 2000年 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获50届柏林电影评委会特别奖节银熊奖 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的《花样年华》获第53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梁朝伟)及技术大奖;姜文执导的《鬼子来了》获评委会大奖;台湾导演杨德昌执导的《一一》获最佳导演奖。 第五十七届威尼斯电影节《站台》(最佳亚洲电影奖) 2001年 51届柏林滴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王小帅《十七岁单车》 台湾导演林正盛《爱你爱我》获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 58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BUS 44》(《车四十四》),伍仕贤导演,中国香港/美国; 中国作家导演朱文首次执导的电影《海鲜》荣获特别增设的“当代电影”(Cinema of the Present)竞赛单元评审团特别奖。 《卧虎藏龙》获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乐 2002年 59届威尼斯电影节圣马可最佳影片奖:《小城之春》田壮壮 特别关注奖:《人民公厕》陈果 伍仕贤导演的电影短片《车四十四》成了入选55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首部华语短片。 1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天上的恋人》邵丹(摄影) 2003年 李杨《盲井》获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艺术贡献银熊奖、《英雄》获特别创新奖。 《暖》获得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麒麟奖,香川照之获最佳男演员奖 2004年 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东京电影节的评委特别奖 张曼玉以法国电影《清洁》获得57届戛纳影后桂冠。 2005年 王小帅导演的影片《青红》58届获嘎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顾长卫导演的《孔雀》获55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银熊奖 蔡明亮《天边一朵云》特别艺术贡献奖和特别创新奖 62届威尼斯最佳短片台湾影片《小站》欧洲艺术交流奖关锦鹏《长恨歌》欧洲艺术奖CICAE 李玉《红颜》李安《断臂山》获金狮奖 张艺谋当选为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东京国际电影节侯孝贤获黑泽明奖,金雅琴获最佳女主角奖,《泥鳅也是鱼》获最佳艺术贡献奖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一览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一览 中国电影戛纳回眸 1959年,台湾影片《荡妇与圣女》被戛纳电影节评委会选中,是第一部正式参加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角逐的华语影片。 1975年,胡金铨和他的《侠女》。一举夺得了当年的最高综合技术奖,在戛纳电影节上为中国人写下了里程碑式的一页。 1979年,戛纳电影节首次出现了中国内地导演的作品:谢铁骊的《早春二月》。 1980年,中国动画片巨作《哪咤闹海》被戛纳电影节选为正式参展片。 1981年,戛纳电影节组委会选择了两部著名的“伤痕电影”《苦恼人的笑》、《戴手铐的旅客》,两部经典电影《马路天使》、《三毛流浪记》以及动画巨片《大闹天宫》组成一个中国影片单元参加戛纳电影节的展映。 1983年,由岑范执导,严顺开主演,改编自鲁迅先生名作的《阿Q正传》被组委会选中,成为第一部正式参加角逐“金棕榈”大奖的中国内地电影。谢晋的《牧马人》、杨延晋的《小街》、于本正的《日出》、谢飞的《湘女潇潇》、黄建新的《黑炮事件》也在此期间齐齐杀到戛纳。 1987年,陈凯歌带着自己的新作《孩子王》在戛纳亮相。 1993年,陈凯歌奉上了自己集结内地和香港最优秀的演员及制作阵容的《霸王别姬》。当《霸王别姬》夺得“金棕榈”大奖的消息传出后,每个热爱中国电影的人都异常激动,因为他们为此等待了很多年。 1994年,张艺谋的《活着》夺得了评委会特别大奖,葛优更是获得了最佳男主角的荣誉。1994年后,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陈凯歌的《风月》、《荆轲刺秦王》相继来到戛纳参赛,并且都有所斩获。 中国影片冲击威尼斯影展全记录 中国人在威尼斯曾写下一个又一个“秋天的童话”。 1989年秋,威尼斯电影节主席把金狮奖授予了台湾导演侯孝贤的作品《悲情城市》,从此,台湾电影作为华语电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始享有更多的国际声誉,而侯孝贤也一跃成为国际知名导演。自此,几乎此后每年的威尼斯电影节都有华语影片参展,对各大奖项也是频有斩获。 1991年,张艺谋凭《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喜获银狮奖,这对于出道不久的张艺谋来讲是个天大的喜讯。 1992年,张艺谋又送来了《秋菊打官司》,秋菊在威尼斯得到了说法,1992年的9月初,整个威尼斯都沉浸在张艺谋的笑声中和巩俐那绚丽的旗袍风采下。 1 1994年,一声惊雷从意大利传来,《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小孩儿得了第51届威尼斯影帝!1994年也是台湾新新电影人蔡明亮大放异彩的时刻,一部对白只有百余句的影片《爱情万岁》,获得了金狮奖! 1999年张元的《过年回家》令他得到威尼斯最佳导演的称号,并被外国影评人称为“最富悲悯之心的导演”。 中国影片与柏林影展的十次亲密接触 1982年《三个和尚》(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获第32届西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短片竞赛最佳编剧)。 1983年《陌生的朋友》获第33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1988年《红高粱》获第38届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1989年《晚钟》(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吴子牛,主要演员:陶泽如、孙敏、葛亚明、胡宗琪)获第39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银熊奖。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情况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情况 1950年 《中华女儿》获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自由斗争奖”、《赵一曼》获“优秀演技奖”。 1951年 《钢铁战士》获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和平奖”、《白毛女》获“特别荣誉奖”、《新儿女英雄传》获“导演特别荣誉奖”、《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获“一等斯大林奖金”。 1952年 《人民的战士》获第七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争取自由斗争奖”、《抗美援朝第一部》、《抗战的越南》获“劳动人民争取自由和平斗争奖”、《内蒙人民的胜利》获“电影编剧奖”。 1954年 《智取华山》获第八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争取自由斗争奖”、《梁山伯与祝英台》获“音乐片奖”。 1955年 《梁山伯与祝英台》获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映出奖”、《鸡毛信》获“优胜奖”。 1956年 《神笔》获“大马士革第三届国际博览会电影节短片银质第一奖章、威尼斯第八届国际儿童电影节8--12岁儿童文艺影片一等奖;南斯拉夫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儿童电影节优秀儿童电影奖”。 1957年 《神笔》获华沙第二届国际儿童娱乐片比赛大会特别优秀奖。 《女篮五号》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 《祝福》获卡罗维发利第十届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1958年 《边寨烽火》获卡罗维发利第十一届国际电影节青年演员奖。 1959年 《老兵新传》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技术成就银质奖章。 《小鲤鱼跳龙门》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动画片银质奖章。 1960年 《五朵金花》获第二届亚非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银鹰奖。 《聂耳》获第十二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传记片奖。 《女篮五号》获墨西哥国际电影周银帽奖。 1961年 《革命家庭》获第二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银质奖章。 《非洲之角》获第四届国际非洲电影节最高奖----非洲奖。 《小蝌蚪找妈妈》获瑞士第十四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

中国电影加快海外扩张.doc

中国电影加快海外扩张-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这个话题,说了几十年。其实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就有了许多‘走向世界’的电影了,比如《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可惜到现在我们电影的国际号召力还是不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对《中国名牌》如是说。 中国电影人在开门迎候全球电影人的同时,也开始加快其海外扩张的步伐,中国电影国际化的潮流势不可挡。在2016年4月17日举行的北京国际电影节首场论坛――“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上,各路专家也表达了跨越文化障碍的强烈愿望。 专家们介绍说,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历程是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一开始是在外国影片中植入广告,同时换取中国电影演员在其中出演次要角色,一点一点地向好莱坞渗透,加进中国元素。当然好莱坞的电影公司也乐于这种合作,可以更好地在中国推广其大片,获得更多的票房收入。但是,时代变化地很快,现在中国电影人成长起来,中国的电影资本实力很强,已经不再愿意扮演跟班的角色。中国电影界在海外设立分公司、收购外国电影公司、签订投资协议、收购外国创作团队等,拓宽国际市场,开始掌握好莱坞电影的话语权。 比如,2016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聚焦》和获得多项提名的《火星救援》中,就流淌着中国“血液”。其中《聚焦》由万达集团旗下AMC的电影公司Open Road Films出品。这是万达在全资并购AMC院线之后旗下公司首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奖。而曾经在中国上映并收获不错票房、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火星救援》则有博纳影业的投资。

其实从几年前开始,中国电影公司就已经将视野投向海外。新原野娱乐传媒公司早在2011年就成为科幻大片《云图》的投资方;2012年,乐视影业以800万美元投资了《敢死队2》;2013年,华谊兄弟投资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电影《狂怒》,并作为重要投资方参与了全球票房分账,1905影业公司先后参与制作、投资了《变形金刚4》《碟中谍5》《终结者5》,阿里影业则参与了《碟中谍5》的投资。 2015年中国资本在全球的出击越发频繁,力度也越来越大。华谊兄弟宣布牵手STX,计划3年拍摄18部电影,并按投资比例享有这些电影全球票房和衍生品收入的20%,还按相同比例拥有影片版权收入。电广传媒也与狮门影业签下3年15亿美元的拍片协议,投资狮门影业的50部影片,并按出资比例参与全球票房分账。9月,华策集团与极光影业签署合作协议,未来几年内,双方将启动投资规模高达3亿美元的一系列电影项目,其中,每年合拍电影数量不少于3部。11月,博纳影业宣布正式向美国TSG 娱乐金融有限公司投资2.35亿美元,用在包括《独立日2》《X战警》续集、《猩球崛起》续集等6部20世纪福斯的电影中。 2016年上映的《神战:权力之眼》由美国狮门影业和中国乐视影业联合投资出品。在2016年计划上映的影片中,《魔兽》《猩球崛起:终极之战》《独立日2》《X战警:天启》《机械师2》等十余部影片,均有中国电影公司投资。 据统计,2016年,已经宣布的中美合作电影项目达57部之多。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在“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上表示:“当下,中国市场资本过剩,当中国的制作满足不了这些资本的需求时,必然带来资本的溢出,这几年好莱坞六大公司的片单已被中国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