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资料

第五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资料
第五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部分)

是非题(正确用V 表示,错误用X 表示)

1. 在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所有支座均应进行调整修正。 (X )

2. 塑性铰是单向铰,只能转动一定的角度,且塑性铰是一个局部的区域。(V )

3. 构件截面上的塑性应力重分布现象,不仅在钢筋砼超静定结构中存在,在静定结构中也

存在。(V )

4. 由于支座处的钢筋重叠交错,故梁的有效高度应降低,当梁受力钢筋为一排时

mm h h )6050(0--=。 (X )

5. 对于等截面等跨度的连续梁,当跨数大于等于五跨时,可按五跨计算。(X )

6. 规范规定:对于一般的多跨连续板其中间跨跨中截面及支座截面的计算弯矩值可折减

20%。 (X )

7. 装配式构件考虑运输,吊装的振动作用,构件的自重应乘以动力系数1.5。(V )

8. 预制板两边不能铺进非承重墙内,以免压碎。 (X )

9. 对于现浇板式楼梯,梯段板跨中及支座截面弯矩2010

1ql M =。 (V ) 10. 排架柱的全高等于屋架下弦标高加上基础顶面标高。 (X )

11. 排架结构的柱顶剪力与水平集中力F 的作用位置无关。 (X )

12. 我们通常把柱顶作用的水平集中力1/δ称为柱的抗剪刚度。 (V )

13. 吊车荷载max D ,min D 不可能同时发生,故组合时应只能择一。 (X )

14. 框架计算跨度应取顶层柱的形心线间的距离。 (V )

15. 侧移值的大小是设计多,高层房屋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 (V )

16. 筒体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为底端固定,顶端自由,呈竖向放置的薄壁悬臂梁。(X )

17. 钢筋代换的原则是:结构构件的功能要求不能降低,必须符合原设计的要求。(V )

18. 排架在荷载作用下其水平位移不会受到其它排架或抗侧向力结构的约束,这种结构静力

计算方案在混合结构房屋设计中称为“弹性方案”。 (V )

19. 对于层数不多的框架,框架的总体弯曲变形很小,可以忽略不计。(V )

选择题

1. 某一连续四跨次梁,当欲求第二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活载应布置于_________。 ( A )

A. 二,四跨

B. 一,二,四跨

C. 一,三跨

D. 二,三,四跨

2. 某一连续四跨次梁,当欲求第二内支座最大负弯矩时,活载应布置于________。 ( B )

A. 二,四跨

B. 二,三跨

C. 一,三跨

D. 二,三,四跨

3. 有一连续五跨梁,欲求第二跨跨中最大正弯矩,试问活载应布置于第 跨。( A )

A. 二,四跨

B. 二,三跨

C. 一,三跨

D. 二,三,四跨

4. 设计时,板的合理跨度一般在 米之间。 ( D )

A.1-2

B.1.2-2.2

C.1.5-2.5

D.1.7-2.7

5. 设计时,次梁的合理跨度一般在 米之间。 ( C )

A.2-5

B.3-6

C.4-7

D.5-8

6. 设计时,主梁的合理跨度一般在 米之间。 ( D )

A.2-5

B.3-6

C.4-7

D.5-8

7. 对于次梁调整后的折算恒载'

g =________。 ( A ) A.g+q/4 B.g+q/2 C.g+3q/4 D.g+q

8. 对于板调整后的折算恒载'g =________。 ( B )

A.g+q/4

B.g+q/2

C.g+3q/4

D.g+q

9. 对于次梁调整后的折算活载'q =________。 ( C )

A.q/4

B.q/2

C.3q/4

D.g+q

10. 对于板调整后的折算活载'q =________。 ( B )

A.q/4

B.q/2

C.3q/4

D.g+q

11. 四边支承的板,当按弹性理论计算时,长边/短边大于等于 时为单向板。( B )

A.1

B.2

C.3

D.4

12. 现浇楼板上有一圆孔,直径为500毫米,试问对该孔应如何处理。 ( C )

A. 洞口较小,不必处理

B. 受力主筋绕过孔洞

C. 周边加设附设钢筋

D. 孔洞周边加设肋梁

13. 现浇楼板上有一圆孔,直径为250毫米,试问对该孔应如何处理。 ( B )

A. 洞口较小,不必处理

B. 受力主筋绕过孔洞

C. 周边加设附设钢筋

D. 孔洞周边加设肋梁

14. 现浇楼板上有一圆孔,直径为1200毫米,试问对该孔应如何处理。 ( D )

A. 洞口较小,不必处理

B. 受力主筋绕过孔洞

C. 周边加设附设钢筋

D. 孔洞周边加设肋梁

15. 板与板的连接时,当缝宽大于 时,宜用细石砼浇筑。( A )

A.20mm

B.30mm

C.40mm

D.50mm

16. 板与板的连接时,当缝宽大于 时,板缝应按计算配筋。( D )

A.20mm

B.30mm

C.40mm

D.50mm

17. 有一主梁作用有一集中荷载,该集中荷载作用位置距主梁h 1=150mm, 作用范围b=250mm,

试问附加横向钢筋的设置范围s=________。 ( A )

A.1050mm

B.950mm

C.1200mm

D.1150mm

18. 整体板式楼梯的梯段板,其荷载化为沿水平方向分布荷载= 。( B )

A . g 1+g 2+q/cos α

B .g 1+g 2/cos α+q

C .g 1/cos α+g 2+q

D .(g 1+g 2)/cos α+q

注:g 1为踏步自重;g 2为斜板自重;q 为楼梯活载。

19. 整体板式楼梯分布钢筋在每个踏步板内至少放 根。 ( A )

A .一根

B .二根

C .三根

D .任意根

20. 整体梁式楼梯的踏步板配筋至少每个踏步/ 受力钢筋。( A )

A .2Φ6

B .2Φ8

C .2Φ10

D .2Φ12

21. 下列哪句叙述是正确的。 ( A )

A. 左,右风不可能同时产生。

B. 有D 必有T ,有T 不一定有D 。

C. 在组合M max 时,

应使相应的 N max 也尽可能大些,这样更为不利。 D. 同台吊车的T max 同时作用于左,右

柱上,但方向只能择一。

22. 垂直作用于建筑物表面的风载标准值0w W z s z k μμβ=中s μ为_______( C )

A. 风振系数

B.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C. 风载体型系数

D. 基本风压

23. 垂直作用于建筑物表面的风载标准值0w W z s z k μμβ=中0w 为_______(D )

A. 风振系数

B.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C. 风载体型系数

D. 基本风压

24. 垂直作用于建筑物表面的风载标准值0w W z s z k μμβ=中z μ为________ (B )

A. 风振系数

B.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C. 风载体型系数

D. 基本风压

25. 垂直作用于建筑物表面的风载标准值0w W z s z k μμβ=中z β为________ (A )

A. 风振系数

B.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C. 风载体型系数

D. 基本风压

26. 当两台吊车组合时,对轻级和中级工作制吊车折减系数取________。 ( C )

A.0.8

B.0.85

C.0.9

D.0.95

27. 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 。 ( D )

A. 两端,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B. 中间,与屋盖横向水平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C. 两端,与屋盖横向水平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D. 中间,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28. 在一般单阶柱的厂房中,柱的_______截面为内力组合的控制截面。 ( A )

A. 上柱底部、下柱底部及牛腿顶面

B. 上柱顶部、下柱顶部及牛腿顶面

C. 上柱顶部、上柱底部及下柱底部

D. 下柱顶部、下柱底部及牛腿顶面

29. 单层厂房柱牛腿的斜压破坏多发生在_______情况下。 ( B )

A. 0.75<0h a ≤1

B. 0.1<0h a ≤0.75

C. 0h a ≤0.1

D. 0h a ≥0.75

30. 单层厂房柱牛腿的剪切破坏多发生在_______情况下。 ( C )

A. 0.75<0h a ≤1

B. 0.1<0h a ≤0.75

C. 0h a ≤0.1

D. 0h a ≥0.75

31. 单层厂房柱牛腿的弯曲破坏多发生在_______情况下。 ( D )

A. 0.75<0h a ≤1

B. 0.1<0h a ≤0.75

C. 0h a ≤0.1

D. 0h a ≥0.75

32. _______结构体系既有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又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

能力,因而广泛应用于高层办公楼及宾馆建筑。 ( C )

A. 框架

B.剪力墙

C. 框架-剪力墙

D. 筒体

33. 框架跨度是指 间的距离。 ( C )

A. 定位轴线

B. 底层柱轴线

C. 顶层柱轴线

D. 中间层柱轴线

34. 对各跨跨差不超过10%的不等跨框架,跨度应按 的等跨框架计算。( A )

A. 平均跨度

B.最大跨度

C. 最小跨度

D. 计算跨度

35. 现浇整体式框架中框架梁=b I 。 ( B ) A.123bh B.63bh C. 243bh D. 8

3

bh 36. 现浇整体式框架边框架梁=b I 。 ( D ) A.123bh B.63bh C. 243bh D. 8

3

bh 37. 装配式框架中框架梁=b I 。 ( A )

A.123bh

B.63bh

C. 243bh

D. 8

3

bh 38. 装配式框架边框架梁=b I 。 ( A ) A.123bh B.63bh C. 243bh D. 8

3

bh 39. 装配整体式框架中框架梁=b I 。 ( D ) A.123bh B.63bh C. 243bh D. 8

3

bh 40. 装配整体式框架边框架梁=b I 。 ( C ) A.123bh B.63bh C. 103bh D. 8

3

bh 41. 一般多层框架房屋,侧移主要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______的层间侧移最大。

( B )

A. 顶层

B.底层

C. 中间层

D. 顶层与底层

42. 现浇框架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支座进行塑性调幅的系数不得低于_______。 ( C )

A. 0.7

B. 0.75

C. 0.8

D. 0.9

43.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规定,对于房屋高度大于 米的框架

结构,其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不能忽略。 ( B )

A .40

B .50

C .60

D .70

44.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规定,对于房屋高宽比大于 的框架

结构,其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不能忽略。 ( A )

A .4

B .5

C .6

D .7

一、 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可多种选择)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 相同安全等级的结构,延性破坏的目标可靠度指标大于脆性破坏的目标可靠度

指标。

B 、 相同安全等级的结构,延性破坏的目标可靠度指标等于脆性破坏的目标可靠度

指标。

C 、 相同安全等级的结构,延性破坏的目标可靠度指标小于脆性破坏的目标可靠度

指标。

D 、 相同安全等级的结构,延性破坏的目标可靠度指标不大于脆性破坏的目标可靠

度指标。

2、 当永久荷载产生的效应对结构有利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 D )。

A 、1.4

B 、1.35

C 、1.2

D 、1.0或0.9

3、按塑性理论计算时,两端搁置的板计算跨度为( A )。

A 、a l n +且h l l n +≤0

B 、2

h l n + C 、n l 05.1 D 、n l 4、预制梁需进行下列验算( A 、B 、C )。

A 、运输阶段

B 、堆放阶段

C 、吊装阶段

D 、浇捣混凝土阶段

5、消防疏散楼梯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 C )。

A 、2.5kN/m 2

B 、3.0kN/m 2

C 、3.5kN/m 2

D 、4.0kN/m 2

6、在各种变形缝中,( A 、B )的基础不需要断开。

A 、温度缝

B 、抗震缝

C 、墙面裂缝

D 、沉降缝

7、相同几何尺寸和配筋的叠合梁的极限承载力( C )整浇梁。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D 、不一定

8、短牛腿可能发生的破坏形式有( B 、C 、D )。

A 、弯曲破坏

B 、剪切破坏

C 、弯压破坏

D 、斜压破坏

9、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设计时采取了( A )的措施。

A 、放大柱端弯矩

B 、减小梁端弯矩

C 、放大柱端剪力

D 、减小梁端剪力

10、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筒体结构的水平侧移为( C )。

A 、弯曲型

B 、剪切型

C 、弯剪型

D 、不一定

二、 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可多种选择)

1、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Q γ一般取( D )。

A 、1.0

B 、1.2

C 、1.3

D 、1.4

2、 按现行规范,双向板的最小板厚为( C )。

A 、40mm

B 、60mm

C 、80mm

D 、100mm

3、 当简支梁出现塑性铰后,( C 、D )。

A 、将产生内力重分布

B 、能继续承受更大的荷载

C 、不能产生内力重分布

D 、不能承受更大的荷载

4、 预制梁计算时,需进行( A 、B 、D )验算。

A 、使用阶段

B 、施工阶段

C 、拆除阶段

D 、吊装

5、 单层厂房的柱距一般取( B )。

A 、3m

B 、6m

C 、9m

D 、12m

6、 相同长度单跨厂房无檩屋盖的空间作用比有檩屋盖的( A )。

A 、大

B 、小

C 、相等

D 、不一定

7、 为了减小框架结构的温度应力,框架柱宜( A )。

A 、增加数量,减小截面尺寸

B 、减少数量,增大截面尺寸

C 、增加数量,增大截面尺寸

D 、减少数量,减小截面尺寸

8、 限制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压比,主要目的是( C 、D )。

A 、减小柱截面,控制造价

B 、增大柱截面,防止温度裂缝

C 、保证框架结构的延性

D 、防止柱发生脆性破坏

9、 建筑结构平面不规则可分为( A 、B 、C )。

A 、扭转不规则

B 、凹凸不规则

C 、楼板局部不连续

D 、侧向刚度不规则

10、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为( C )。

A 、1/300

B 、1/450

C 、1/550

D 、1/800

一、选择题(可单选,也可多选)(30分,每题1.5分):

1、连续梁、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时,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ξ应满足( B )

A 、b ξξ≤

B 、35.0≤ξ

C 、b ξξ>

D 、35.0>ξ

2、关于折算荷载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 D )

A 、为了考虑支座抵抗转动的影响,采用增大恒载和相应减少活荷载的办法来处理

B 、对于板,其折算荷载取:折算恒载q g g 2

1+

=',折算活载q q 21=' C 、对于次梁,其折算荷载取:折算恒载q g g 41+=',折算活载q q 43=' D 、对于主梁,其折算荷载按次梁的折算荷载采用

3、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不取决于 ( D )

A 、钢筋种类

B 、配筋率

C 、混凝土的极限压缩变形

D 、截面的尺寸

4、关于塑性铰线法的基本假定,下列哪项不属于其中 ( C )

A 、形成塑性铰线的板是机动可变体系(破坏机构)

B 、分布荷载下,塑性铰线为直线

C 、板真实存在多种可能的塑性铰线形式

D 、塑性铰线上的扭矩和剪力为零,只存在一定值的极限弯矩

5、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对于次梁的计算与构造,下列叙述哪一个不正确 ( D )

A 、承受正弯矩的跨中截面,次梁按T 形截面考虑

B 、承受负弯矩的支座截面, T 形翼缘位于受拉区,按宽度等于梁宽b 的矩形截面计算

C 、次梁可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进行内力计算

D 、次梁的高跨比为1/8~1/14,一般不必进行使用阶段的挠度和变形验算

6、当厂房的长度或宽度过大时,为防止温度变化在结构中产生温度应力使厂房开裂,应设置横向或纵向________将结构分成不同的温度区段。 ( A )

A 、 伸缩缝

B 、沉降缝

C 、抗震缝

D 、施工缝

7、吊车垂直轮压可引起作用在牛腿顶面上的垂直荷载D max 、D min 以及吊车横向水平制动时在排架上产生的水平荷载T max 。对于多台吊车,计算时考虑将求得的上述3个荷载乘以一荷载折减系数,该系数: ( ABC )

A 、 与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有关

B 、与吊车的工作级别有关

C 、 该系数小于1

D 、 该系数与排架类型(如等高或不等高)有关

8、单层厂房进行荷载效应组合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D )

A 、吊车水平荷载有2个方向,每次只选择其中一项参加组合

B 、有吊车水平荷载时,必有垂直荷载

C 、有吊车垂直荷载时,必有水平荷载

D 、风有左来风和右来风,每次只选择其中一项参加组合

9、 关于吊车梁所受的荷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吊车梁除承受自重和吊车轨道的自重外,主要承受吊车传来的荷载

B、吊车的荷载是一组移动的集中荷载

C、需要考虑吊车荷载的动力作用

D、吊车荷载是重复荷载,需要考虑吊车梁的疲劳问题

10、单层厂房柱设计时,根据不同配筋条件下柱截面的M-N相关关系曲线,可以得到如下四条规则:

(1)、大偏压,M不变时,N越小,A s越大

(2)、大偏压,N不变时,M越大,A s越大

(3)、小偏压,M不变时,N越大,A s越大

(4)、小偏压,N不变时,M越大,A s越大

由以上规则,如果我们选取以下的不利内力:最大轴力Nmax及相应的最大正弯矩M max或最大负弯矩-Mmax,则是依据以上四条规则中的哪一条?(C)A规则(1) B规则(2) C规则(3) D规则(4)

11、框架的变形特点是:( B C )

A、以弯曲变形为主

B、以剪切变形为主

C、以杆件弯曲为主

D、以弯剪变形为主

12、根据需要,当房屋设变形缝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沉降缝可兼作伸缩缝

B、伸缩缝可兼作沉降缝

C、基础可分开

D、基础可不分开

13、一般情况下,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可_________。(A)

A、视为刚接

B、视为铰接

C、视为半铰接

D、现场连接

14、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边框架梁惯性矩大于中框架梁

B、边框架梁惯性矩等于中框架梁

C、装配整体式梁惯性矩大于装配式梁

D、装配整体式梁惯性矩等于装配式梁

15、当上层层高变大时,本层柱反弯点的位置会出现下列何种情况? (A)

A、上移

B、不变

C、下移

D、不能确定

16、当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不重合时,会引起结构何种反应?( C )

A、振动

B、平动反应

C、扭转反应

D、沿主轴方向振动

17、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筒体结构的水平侧移为(C)

A、弯曲型

B、剪切型

C、弯剪型

D、不一定

18、侧向力在各榀抗侧力结构中的分配是按(D)分配。

A、重量

B、截面积

C、惯性矩

D、抗侧刚度

19、在无抗震设防要求的地区,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从高到低依次为( D)

A、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中筒结构

B、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筒中筒结构

C、筒中筒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

D、筒中筒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

20、大开口剪力墙又称为(C)

A、联肢剪力墙

B、双肢剪力墙

C、壁式框架

D、扁式框架

简答题

1、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的主梁按连续梁进行内力分析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在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次梁、主梁的计算模型为连续板或连续梁,其中,磁链是板的支座,主梁是次梁的支座,柱或墙是主梁的支座。为了简化计算,通常作如下简化假定:(1)支座没有竖向位移,且可以自由转动;

(2)不考虑薄膜效应对板内力的影响;

(3)在确定板传给次梁的荷载以及次梁传给主梁的荷载时,分别忽略板、次梁的连续性,

按简支构件计算支座竖向反力;

(4)跨数超过五跨的连续梁、板,当各跨荷载相同,且跨度相差不超过10%时,可按五跨的等跨连续梁、板计算。

2、试比较塑性内力重分布和应力重分布。

答:应力重分布:由于钢筋混凝土的非弹性性质,使截面上应力的分布不在服从线弹性分布规律的现象。应力重分布是指沿截面高度应力分布的非弹性关系,它是静定和超静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都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

(塑性)内力重分布:由于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弹性性质而引起的各截面内力之间的关系不再遵循线弹性关系的现象。塑性内力重分布不是指截面上应力的重分布,而是指超静定结构截面内力间的关系不再服从线弹性分布规律而言的,静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存在塑性内力重分布。

3、单层厂房排架结构中,那些构件是主要承重构件?单层厂房中的支撑分几类?支撑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主要承重构件有:屋盖结构、吊车梁、排架柱、抗风柱、基础梁、基础

支撑种类有:屋架间垂直支撑、横向、纵向水平支撑以及天窗架支撑和柱间支撑支撑的主要作用:增强空间刚度及稳定性,传递风荷载和水平吊车荷载。

4、框架梁、柱纵向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有何要求?

答:(1)边柱节点处钢筋锚固,当截面高度较大时,采用直线式,当截面高度较小时,采用弯筋式。

(2)框架柱的搭接宜在施工缝处,但接头应错开。

(3)顶层端节点应将柱外侧纵向钢筋弯入梁内作为梁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使用或将梁钢筋

弯入柱内。

5、为什么要验算墙、柱高厚比?高厚比验算考虑了哪些因素?不满足时怎样处理?

答:因为砌体结构中的墙、柱是受压构件,除要满足截面承载能力外,还必须保证其稳定性,墙和柱高厚比验算是保证砌体结构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稳定性和房屋空间刚度的重要措施。(高厚比是指计算高度H0与截面边长h的比值)

(2)高厚比验算考虑的因素有如砂浆的强度等级、横墙的间距、砌体的类型及截面的形式、支撑条件和承重情况等。

(3)处理方法:1.增大砂浆强度等级;2.增大截面的尺寸;3.减小墙或柱的高度;4.可以在墙体上加设构造柱或壁柱。

6、简述影响受压构件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受压构件的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1.与受压构件的高厚比有关,高厚比越大,构件的稳定性越低,从而影响构件的承载能力;

2.受压构件的偏心距,偏心距越大,受压面积相应的减小,构件的刚度和稳定性也随之削弱最终导致构件的承载能力进一步降低。(偏心距e的计算值不应超过0.6y,y是截面重心轴向力所在的偏心方向的截面边缘距离,超过时,应采取减小轴向力的偏心距的措施);

3.与砌体的材料类别有关,引入高厚比修正系数rB。

二级建筑师考试《场地与建筑设计》练习题

二级建筑师考试《场地与建筑设计》练习题 单选题 1. 公共建筑设计的功能问题中,下列哪一条不属于重要的核心问题( D )。 A.功能分区 B.人流疏散 C.空间组成 D.通风采光 2. 二级踏步不允许出现在以下哪一种部位( C )。 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共建筑交通联系部分的基本空间形式( D )。 A.水平交通 B.垂直交通 C.枢纽交通 D.对外交通 2. 自动扶梯的坡度一般为( C )。 A.20° B.25° C.30° D.35° 3. 下列哪项一般不在建筑初步设计的立面图中标注或表示( C )。 A.变形缝和主要装饰及材料做法等 B.平面、剖面未能表示的屋顶、檐口、女儿墙、窗台等标高或高度 C.平面图上表示不出的窗编号 D.关系密切、相互间有影响的相邻建筑部分立面

提示:见《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3.2条,初步设计图纸不需表示窗编号。 4. 50汽车库、修车库的平面布置,以下哪一条错误( B )。 A.汽车库可设在高层、多层民用建筑的底层或贴邻建造 B.直接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和托儿所、幼儿园、病房的上面、下面或贴邻建造汽车库时,必须用防火墙隔开 C.当病房楼与汽车库有完全的防火分隔时,其地下可设汽车库 D.汽车库内设修理车位时,停车部位与修理车位之间,应设防火隔墙 提示:见《车库防火规范》4.1.2。托儿所、幼儿园不能与汽车库贴邻建造。 5. 以下哪项不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 A )。 A.能据以进行施工准备 B.能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 C.能据以安排材料、设备定货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 D.能据以进行工程验收 提示:见《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第3页,1.0.6条。施工准备只要依据初步设计。 6. 住宅户内通往起居室、卧室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 B )m。 A.0.9 B.1.0 C.l.1 D.1.2 7. 按照我国现行《住宅设计规范》,下列说法哪条是错误的( C )。 A.低层住宅为1层至3层 B.多层住宅为4层至6层 C.小高层住宅为7层至11层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本科) 使用班级:2014级土木4、5班 设计时间:2016年12月 设计任务书

建筑工程教研室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任务: 设计某三层轻工厂房车间的楼盖,拟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要求进行第二层楼面梁格布置,确定梁、板、柱截面尺寸,计算梁板配筋,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二、设计目的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是教育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对实际结构工作情况的认识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1.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为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实际设计、管理工作奠定初步基础。 2.复习巩固加深所学的基本构件中受弯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等章节的理论知识。 3.掌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方法,诸如: (1)进一步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荷载传递途径和计算简图; (2)掌握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设计方法; (3)掌握内力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构造设计的重要性,掌握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和制图规定; (6)学习书写结构计算书; (7)学习运用规范。 三、设计资料 1、结构平面及柱网布置如图所示(楼梯间在此平面外),按不同用途的车间工业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见表1,车间内无侵蚀性介质,柱网尺寸见表二。每位学生按学号顺序根据表3选取一组数据进行设计。 活荷载标准值 表1

表3 度序号 ^组 活载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① 1 2 P 3 4 5 31 43 56 ② 6 7 r 8 9 10 32 44 55 ③ 11 12 13 14 15 33 45 54 ④ 16 17 18 19 20 34 46 53 ⑤ 21 22 23 24 25 35 47 52 ⑥ 26 27 28 29 30 36 48 51 ⑦ 37 38 39 40 41 42 49 50 2、楼面构造 楼面面层为水磨石(底层20mm 厚水泥砂浆,10mm 面层),自重 为 0.65kN/m 2 ;顶棚为15mm 厚混合砂浆抹灰;梁用15mm 厚混合砂浆 抹灰。 3、材料 ① 混凝土:自定。 ② 钢 筋:自定。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 1 .结构布置 柱网尺寸给定,要求了解确定的原则。 梁格布置,要求确定主、次梁 布置方向及次梁间距。 2.按塑性理论方法设计楼板和次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设计主梁。 3.提交结构计算书一份。要求:步骤清楚、计算正确、书写工整。 4.绘制结构施工图。内容包括 ( 1 )结构平面布置; ( 2)板、次梁配筋图; 序号 L x L y ① 6600 5400 ② 6600 6600 ③ 6900 5700 ④ 6900 6000 ⑤ 6900 6300 ⑥ 6900 6600 ⑦ 7200 6000 ⑧ 7200 6300 柱网跨度尺寸 分组编号 表2 结构平面及柱网布置图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大纲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大纲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大纲 1.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ISD)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相关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并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2.教学系统设计有什么不同的层次? 教学系统设计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层次: (1)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最初是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开始的,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教材、教学包、网络教学系统等作产品来进行设计。 (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这个层次的设计范围多指课堂教学,它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一个班级的学习者,在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系统设计。 (3)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这里所指的系统特指比较大、比较综合、比较复杂的教学系统,这一层次的设计通常包括系统目标的确定,实现目标方案的建立、试行、评价和修改。 3.教学系统设计的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当代学习理论分为两大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和认知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在教学中采用小步子呈现教学信息,当学习者出现正确反应时应及时予以强化。行为主义学派重视控制学习环境,重视外显行为与强化的思想,以及尊重学习者自定步调的个别化学习策略。 认知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个体积极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学应该按照信息的心理加工顺序准备教学活动。 4.建构主义的主要内容 建构主义所持的知识观是主观主义的,即人所学到的知识都是主观建构

建筑设计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主要依据()的要求确定。 A.防火安全 B.地区降雨量 C.地区日照条件 D.水文地质条件 2、建筑立面的虚实对比,通常是由()来体现的。 A.建筑色彩的统一变化 B.门窗的排列组合与墙面的对比 C.装饰材料的颜色变化 D.形体凹凸的光影变化 3、一般走道均为双向人流,一股人流宽()mm 左右。 A.550 B.600 C.700 D.500 4、套间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住宅、学校 B.火车站、体育馆 C.展览馆、陈列馆 D.幼儿园、住宅 5、民用建筑物的走道宜有直接采光,解决采光最有效的方式是()。 A.利用走道两侧门上亮采光 B. 利用楼梯间、门厅、过厅采光 及走廊端部开窗采光 C.走道两侧墙上开高窗采光 D. 用灯具照明 6、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 医院、办公楼、中小学 B. 剧院、电影院、体育馆 C. 火车站、浴室、百货商店 D. 医院、展览馆、图书馆 7、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手法。 A. 韵律 B. 均衡 C. 统一 D. 对比 8、对于大多数建筑物来说,()经常起着主导设计的作用。 A.建筑功能 B.建筑技术 C.建筑形象 D.经济 9、民用建筑中,窗子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的要求。 A.室内采光 B.室内通风 C.室内保温 D.立面装饰 10、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医院、中小学、办公楼 B.火车站、浴室、百货商店C.剧院、电影院、体育馆 二、名词解释 1、开间 2、大厅式组合 3、高层建筑

4、耐火极限 三、简答题 1、简述建筑单体测绘的内容。 2、建筑平面组合主要应满足哪些方面的要求? 3、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确定矩形平面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尺寸应考虑哪些要求? 4、确定民用建筑中门的位置应考虑哪些问题? 四、论述题 1、在进行平面组合时,如何处理建筑各部分之间的主次关系、内外关系以及联系与分隔? 2、如何按功能要求进行建筑平面组合?

二建复习备考资料--场地与建筑设计(10)

1题任务书与解答 【设计条件】 某坡地平面及尺寸,如图4 一 3 一12 ( a )所示。 已知坡地上有5 层住宅3 栋,并附建共用的1 层地下车库,城市道路中心点标高 A 为99 . 25m , B 点为98 . 35m 。 【任务要求】 根据设计条件,沿建筑周边布置车行道,并从城市道路A 点引人;车行道边缘距用地边界5m ,道路中心线B 点标高为98 . 35m ,车行道宽度为4m ,转弯半径为8m 。在南侧车行道外3m 处设置挡土墙,估算挡土墙高度。 路面纵坡为5 % ,南面道路无纵坡。车行道两侧自然放坡,不考虑除道路外场地的地形处理,要求做到地下车库填方量尽可能小。 标注车行道的坡向、坡度、坡长尺寸及路面各控制点标高。 确定地下车库出人口方向及标高;确定地下车库范围填方区位置(用表示),并计算其面积。 假设地下车库底板与出人口处路面标高一致,确定最大开挖深度。

【解题方法】 1 .确定车行道位置根据题目要求,从城市道路A 点向用地引人车行道,距离用地界线内侧5m 作4m 环通车行道,并在车行道四个转角内边缘线处作8m 转弯半径,如图 4 一31 2 ( b )所示。

2 .确定各控制点标高 由于题目已知道路中心线B 点标高为98 . 35 ,路面纵坡为 5 % ,因此从B 点开始分别向东、西两侧按5 %放坡,到道路转折点再继续向南侧也按5 %放坡,因为南侧道路无纵坡,故放坡至南侧道路为止。下面具体求出道路转折点高程,连接道路中心线,我们可以画出环形车行道四个转角的控制点,设定四个控制点分别为C 点、D 点、E 点、 F 点。根据题目,路面纵坡为5 % , BC = BD = l04m / 2-5m-2m = 45m ,由此可以计算出B 点与C 点、E 点高程相差45m×5 %=2 . 25m ,已知B 点高程为98 . 35m,所以C 点、D 点高程为98 . 35m -2 . 25m = 96 . 10m 。同理,CE = DF = 96m -7m ×2 = 82m , 一由此可计算出E点、F 点高程为96 . lm-82m×5 % = 92m 。 根据题目要求,南面道路无纵坡,为了尽量减少填方量,则场地地形最低点应为南侧路面中心标高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设计 计算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DG D60—2004 二、设计资料 1. 桥面净空:净—7+2×1.5m 2. 设计荷载:公路Ⅱ级汽车荷载,人群 3.5KN/m2.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即r0=1.0 3. 材料规格: 钢筋:主筋采用HRB400钢筋;箍筋采用HRB335钢筋;Ⅰ类环境 水平纵向钢筋面积为(0.001~0.002)bh,直径8~10mm,水平纵向钢筋对称,下 密上疏布置在箍筋外侧。 架立筋选用2φ20的钢筋 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 4. 结构尺寸: T形主梁:标准跨径L b=20.00m 计算跨径L j=19.5m 主梁全长L=19.96m 主梁肋宽b=180mm 主梁高度h=1300mm 三、设计内容 1. 计算弯矩和剪力组合设计值 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4. 全梁承载能力校核 5. 水平纵向钢筋和架立筋设计 6. 裂缝宽度及变形(挠度)验算

梁体采用C40的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18.4Mpa ,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d=1..65Mpa 。主筋采用KL400,抗拉强度设计值fsd=330Mpa ,抗压强度设计值 Mpa f sd 330/ =;箍筋采用HRB335,直径8mm ,抗拉强度设计值为280Mpa 。 1.计算弯矩和剪力组合设计值 因恒载作用效应对结构的承载力不利,故取永久效应,即恒载的分项系数2.11=G γ。汽车荷载效应的分项系数为4.11=Q γ。对于人群荷载,其它可变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为 4.1=Qj γ。本组合为永久作用与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组合,故取人群荷载的组合系数 8.0=C ? 2 l 处 K Q k Q GK d M M M M 214.18.04.12.1??+?+?= m kN m kN ·2.1755·0.554.18.00.6084.10.7022.1=??+?+?= 4 l 处 K Q k Q GK d M M M M 214.18.04.12.1??+?+?= m kN m kN ·2.1369·0.404.18.00.4664.10.5602.1=??+?+?= 支点截面处 K Q k Q GK d V V V V 214.18.04.12.1??+?+?= kN kN 48.3690.44.18.00.1154.10.1702.1=??+?+?= 2 l 处 K Q k Q GK d V V V V 214.18.04.12.1??+?+?= kN kN 64.660.24.18.0464.102.1=??+?+?= 2.截面承载力计算 (1)确定T梁翼缘的有效宽度' f b 由图所示T形截面受压翼板厚度的尺寸,可得: 翼板平均厚度mm b f 1102 140 80' =+= 又mm mm L b f 6500195003 1 3' 1=?== 由横断面的尺寸可知:5个T 形梁的总长为5*1600=8000mm ,则每个T 形梁宽1580/ =f b ,缝宽(8000-1580*5)/5=20,则两相邻主梁的平均间距为1600mm ,即: mm b f 1600' 2= mm mm h b b b f h f 15001101202180122' ' 3=?+?+=++=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知识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小学生认知过程的特点 1、小学生的注意特点(1)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到 五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以基本占据主导地位。(2)注意的范围较小。(3)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差。 2、小学生知觉的突出特点:随年龄增长,知觉的有意性、精确性逐渐增强。比如,低 年级的小学生的知觉具有无意性强、精确性较低等特点,因而容易在学习中分心,容易混淆形近字;到了高年级时,知觉的有意性、精确性均会大幅提高。 3、小学生的记忆特点主要表现为:由无意识识记向有意识记发展;有机械识记向意义 识记发展。低年级小学生识记的无意性强,从三年级开始,小学生的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同时,随着他们知识的增长,理解力的提高,意义识记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机械识记的比例比则越来越小,逐渐从机械识记为主向意义识记为主发展。 4、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小学生的思维同时具有具体形象的成分和抽象 概括的成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从高年级开始,学生逐渐学会区分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但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依然离不开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思维仍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2)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质变”期,亦称“关键年龄”(四年级,约为10到11岁)。(3)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不断发展,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5、小学生想象的主要特点是:有意想象增强;想象更富有现实性;想象的创造成分增 多。 二、小学生情绪情感过程的特点 1、表情丰富但不善于控制自己。 2、情感的内容不断扩大与加深。 3、冲动性减少而 稳定性增加。 三、小学生意志过程的特点 1、意志薄弱且受暗示性强。 2、动机和目的的被动性和依赖性。 3、不善于反复思考 和计划。 中学生心理特点: 1认知发展初中生不仅能够把握事物眼前的状况,还能把握他们能够设想的可能情况。 2他们思维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容易冲动,有极大的波动性。他们的意志品质日趋坚强,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在行为举止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 3自主性高中生在观念上和行动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对许多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休。对成年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 4进取性高中生精力充沛,血气方刚,反应敏捷,上进心强,不安于现状,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他们对未来满怀希望,乐于开拓。 5闭锁性高中生的内心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他们非希望有单独的空间,好像有什么秘密的东西不愿让别人知道。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使高中生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他们热衷于寻求理解自己的人,对“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他们能坦率地说出自己的秘密。 6社会性` 高中生对现实生活的很多规范都很感兴趣,对新事物既敏捷又易接受。热心参与社会活动,乐于对社会事物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学校生活中,自治、自理、自立的要求强烈。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建筑设计基础作业

建筑设计基础作业 指示书 建筑表达(一) 作业一线条练习 一、教学要求: 1、 2、熟悉各种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练习各种规格的直线、园弧线画法及线条的各种连接。 二、内容: 按附图标注的尺寸绘制墨线图,但附图上的尺寸线及辅助线不必绘制。 三、进度: 讲课2学时,绘制底稿上墨线6学时完成正图(尺规及徒手绘制各1张)。 四、图纸要求: 用500mm×360mm白卡纸、硫酸纸墨线绘制,要求: 1、准确:各种线条间距、长短、粗细、形状、规格、启止和交接等要求准确。 2、清晰:墨线线条均匀光洁、粗细分等明确、接头圆滑。 五、参考书目:《建筑初步》 作业二建筑抄绘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建筑图平、立、剖面的形成及其表达方法和图例的正确运用; 2、了解各种线条与字体以及建筑环境表现方式在建筑方案设计图中的运用。 二、内容: 绘制指定的建筑方案设计图(同济工会俱乐部)。 三、进度: 讲课2学时,绘制铅笔底稿上墨线10学时。四、图纸要求: 用400mm×550mm铅画纸或白卡纸墨线绘制,要求: 1、尺寸精确、线条清晰、粗细得当; 2、环境布置恰当、构图美观、不喧宾夺主,平立面图相互对应,表现细致; 3、字体大小恰当,清晰工整。 五、参考书目:《建筑初步》 作业三建筑测绘 一、教学要求: 通过实际建筑物的测绘,进一步了解建筑物平、立、剖面的表达方法,提高墨线制图、字体和环境表现的质量。 二、内容: 对指定的建筑物进行实测并绘制成图。 平面图1:100(包括周围环境) 立面图1:100(二至三个) 剖面图1:100(一个) 三、进度:

讲课2学时,测量、绘制徒手铅笔草稿图4学时,画墨线正图6学时完成。 四、图纸要求: 用500mm×360mm铅画纸或白卡纸墨线绘制,要求: 1、建筑物平、立、剖面表达正确; 2、环境表现细致、尺寸适宜、构图美观; 3、墨线清晰、准确,图面整洁均衡。五、参考书目:《建筑初步》作业四渲染练习(课外) 一、教学要求: 初步掌握裱纸和渲染的方法和步骤,对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和彩度的知识 有所了解。 二、内容: 按附图的渲染格式尺寸进行裱纸、平涂、退晕和分格退晕的练习。 三、进度: 讲课2学时,裱纸、调色和渲染6学时完成。 四、图纸要求: 用500mm×360mm水彩纸采用单色水彩渲染,要求: 1、平涂:均匀无疵; 2、分格退晕:近看每格颜色均匀,远看有退晕感; 3、接色退晕:深淡区别明显,中间无深淡突变。五、参考书目:《建筑初步》

场地规划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言 一、中国和欧洲的建筑在场地设计思想的不同特色: 1.基本观念认识上的不同 2.基地条件认识上的不同 3.场地要素上认识的不同 第二章场地设计的基本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广义上:场地可指基地中所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构成要素: 1建筑物(核心要素,最基本的和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在场地中一般处于控制和支配的地位) 2交通系统(道路和广场等内容组成的交通系统将场地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连接体和纽带的作用) 3室外活动设施 4绿地景园设施 5工程系统(①地下:各种工程与设备管线,如给水管线、排水管线、通信电缆等②地上:场地地面的工程设施,如挡土墙、护坡、地面排水设施等) 二、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般来说,场地设计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 关的法规、规范的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 三、场地设计的两个阶段 工作,主要包括用地的基本划分,建筑物、交通系统、绿化系统以及其他特殊内容的基本布局安排。 场地详细设计是场地设计的第二个阶段,主要包括道路、广场、停车场等交通系统的详细设计,绿化种植、景园设施和小品等内容的详细设计以及工程管线系统的综合布置和场地竖向的详细设计等。 现状分析——得出结论——功能布局 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场地布局是对场地内容进行基本的组织和大体的安排。工作重点是:要抓住基本的和关键的问题,控制大的问题,把握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大方向,为下一步的详细设计提供一个良好的基本框架。 场地详细设计主要是落实各项内容的具体设计要求,使它们能够得以成立,完成各自在场地中担负的任务。工作重点是:要细致、深入地分析和解决各方面的问题。要做到全面、具体、切实可行。 第三章场地设计的制约因素 ?场地设计的制约因素: ①城市规划和相关的法规、规范,这是进行场地设计的前提条件。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简支 空心板设计(先张法) 班级:6班 姓名:于祥敏 学号:44090629 指导老师:张弘强

目录 一、设计资料 (2) 二、主梁截面形式及尺寸 (2) 三、主梁内力计算 (3) 四、荷载组合 (3) 五、空心板换算成等效工字梁 (3) 六、全截面几何特性 (4) 七、钢筋面积的估算及布置 (5) 八、主梁截面几何特性 (7) 九、持久状况截面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 (9) 十、应力损失估算 (10) 十一、钢筋有效应力验算 (13) 十二、应力验算 (13) 十三、抗裂性验算 (19) 十四、变形计算 (21)

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简支空心板设计 一、设计资料 1、标跨m 16,计算跨径m 2.15 2、设计荷载:汽车按公路I级,人群按2/0.3m KN ,10=γ 3、环境:I类,相对湿度%75 4、材料: 预应力钢筋:采用ASTM a A 97416-标准的低松弛钢绞线(71?标准型),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f pk 1860=,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f pd 1260=,公称直径mm 24.15,公称面积2140mm ,弹性模量MPa Ep 51095.1?= 非预应力钢筋:400HRB 级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f sk 400=,抗拉强度设计值 MPa f sd 330=,弹性模量MPa Es 5100.2?= 箍筋:335H R B 级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f sk 335=,抗拉强度设计值 MPa f sd 280=,弹性模量MPa Es 5100.2?= 混凝土:主梁采用50C 混凝土,MPa Ec 41045.3?=,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f ck 4.32=,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f cd 4.22=,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f tk 65.2=,抗拉强度设计值 MPa f td 83.1= 5、设计要求: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要求,按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此梁 6、施工方法:先张法 二、主梁截面形式及尺寸(mm ) 主梁截面图(单位mm )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 题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 答案仅供参考 以下为陶江伟 一、概念题 1、教学系统设计:也称作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2、系统方法: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3、编写学习目标ABCD模式:为了便于记忆,研究者把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 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ur):说明经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4、媒体内容:是指把教学信息转化为对学习者的感官产生有效刺

激的符号成分。具体包括:画面资料、画面组合序列、教师的活动、语言的运用、刺激的强度等内容。 5、随即进入教学策略:学习者能够随意经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6、认知结构:奥苏贝尔的定义,指个体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广义) 何克抗的定义,指个体关于特殊只是领域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侠义) 7、学习需要分析:它是指经过系统化的调查研究过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支架式教学策略:来源于“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定义为: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9、网络课程:是经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二、填空题 1、学习者起点水平的分析包括(预备能力的分析),(目标技能

建筑设计基础--答案-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徒手画的特点是:P170 2.法国巴黎圣母院采用了一种叫飞券结构和骨架劵 3.结构是建筑的骨架,结构的坚固程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寿命P17 4.角梁分为两层:下面称为老角梁,上面为—仔角梁 5.建筑形态要素是:比例尺度均衡韵律对比等P23 6.把各个开间左右延续,上下叠合,使建筑显得完美和谐,富于韵律感,人们把这种处理手法称为7.西方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是 8.流水别墅的设计者是赖特 9.明清时期的彩画多做在檐下及室内的梁、枋、斗拱和天花与柱头上 10.形的基本要素分为概念要素和视觉要素 11.宿舍楼,教室楼就空间的组织形式而言属于—并列关系 12.在制定古典建筑各部分和各种构件的大小尺寸时,度量的基本单位是—母度 13.由天然的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构成的混凝土的发明人是古罗马人 14.古代常用的框架材料是中国木材西方石材 15.古代建筑物的平面形式一般都是长方形,度量长度的一面称为面阔,短的一面称为进深 16.中式传统建筑的屋顶不包括(包含硬山悬山庑殿歇山重檐庑殿卷棚单坡圆攒尖等等)17.雅典的卫城它的建筑群组是由山门和什么共同组成---三个神庙 18.希腊的柱式包括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19.苏式彩画又称“园林彩画”起源于南方园林 20.正殿前左右对立着的称为配殿或厢房 21.意大利建筑师帕拉蒂奥是哪个时期的著名建筑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22.在建筑结构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最早采用的两种结构形式是柱、梁板和拱券结构 23.属于人文环境的是 24.对于建筑而言,其主要目的考虑的是(使用功能) 25.建筑设计的方案构思采用 26.法国巴黎圣母院的建造技术采用了飞券结构和骨架劵 27.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除了在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广为流传外,历史上还影响到日本朝鲜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28.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的设计者是...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班牙(1929 年)建筑师:密斯凡德罗29.建筑施工包括: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

武汉理工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上课讲义

学号:0121206120102 课程设计 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学院:土建学院 班级:土木 zy1202 姓名: 学号: 0121206120102 指导老师: 2015年1月18日

目录 一、设计资料 (1) 二、设计荷载 (1) 三、主梁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1) 四、预应力钢束面积的估算及钢束布置 (4) 五、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7) 六、截面强度计算 (9) 七、钢束预应力损失估算 (11) 八、预加应力阶段的正截面应力验算 (15) 九、使用阶段的正应力验算 (18) 十、使用阶段的主应力验算 (21) 十一、锚固区局部承压验算 (23) 十二、主梁变形(挠度)计算 (24)

贵州道真高速公路桥梁上部构件设计 一、设计资料 1、初始条件:贵州道真高速公路桥梁基本上都采用标准跨径,上部构造采用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20 m 空心板、1.25m 板宽,计算跨径19.5m ,预制长度19.96m 。参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按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此梁。 2、材料:(1)混凝土:C40混凝土,MPa Ec 41025.3?=,抗压强度标准值 MPa f ck 8.26=,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f cd 4.18=,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f tk 40.2=,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f td 65.1=。 (2)非预应力钢筋:普通钢筋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抗拉设计强度 a sd MP f 280=;箍筋采用R235级钢筋,抗拉设计强度a sd MP f 195=。 (3)预应力钢筋公称直径为15.24mm ,公称面积为140mm2,抗拉标准强度 a pk MP f 1860=,MPa f pd 1260=,弹性模量Ep =1.95×105Mpa ,低松弛级。 二、设计荷载 设计荷载为公路-I 级,结构重要性系数0γ取1.0。荷载组合设计值如下: kN Q 76=跨中m kN M .399=汽m kN M .710=恒m kN M .1395=跨中kN Q j 3720=00=j M m kN M .10254/1= 三、主梁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资料--_习题集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 二、填空题 1.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______方法,将_______________的原理转换成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四大基本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学设计研究常用的方法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学设计的学科性质。 2.谈谈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之间的区别。 3.请简要说明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之间的关系。 4.试比较分析ID1和ID2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上) 一、填空题 1、学习需要是学习者学习方面_______ 与_______ 之间的差距 2、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_______ 和_______的综合。 二、名词解释: 1、学习需要 2、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 三、简答题 1、确定学习需要的基本方法是哪两种?其主要特点和区别是什么? 2、简述小学生的学习风格。 第三章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中) 一、填空题 1.分析学习内容一般可采取下列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学习内容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下列六种,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认为: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知识的结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教学目标 2.ABCD模式 三、简答题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题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 医院、办公楼、中小学 B. 剧院、电影院、体育馆 C. 火车站、浴室、百货商店 D. 医院、展览馆、图书馆 2、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手法。 A. 韵律 B. 均衡 C. 统一 D. 对比 3、对于大多数建筑物来说,()经常起着主导设计的作用。 A.建筑功能 B.建筑技术 C.建筑形象 D.经济 4、民用建筑中,窗子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的要求。 A.室内采光 B.室内通风 C.室内保温 D.立面装饰 5、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医院、中小学、办公楼 B.火车站、浴室、百货商店C.剧院、电影院、体育馆 6、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主要依据()的要求确定。 A.防火安全 B.地区降雨量 C.地区日照条件 D.水文地质条件 7、建筑立面的虚实对比,通常是由()来体现的。 A.建筑色彩的统一变化 B.门窗的排列组合与墙面的对比 C.装饰材料的颜色变化 D.形体凹凸的光影变化 8、一般走道均为双向人流,一股人流宽()mm 左右。 A.550 B.600 C.700 D.500 9、套间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住宅、学校 B.火车站、体育馆 C.展览馆、陈列馆 D.幼儿园、住宅 10、民用建筑物的走道宜有直接采光,解决采光最有效的方式是()。 A.利用走道两侧门上亮采光 B. 利用楼梯间、门厅、过厅采光

及走廊端部开窗采光 C.走道两侧墙上开高窗采光 D. 用灯具照明 11、房间的剖面形状主要是根据()要求确定的。 A.使用功能 B.物质技术 C.经济条件 D.空间的艺术效果 12、大厅式组合不适用于()。 A.火车站 B.影剧院 C.展览馆 D.体育馆 13、一般房间门的洞口宽度最小为()mm,厨房、厕所等辅助房间门洞的宽最小为()mm。 A.1000 B.900 C.700 D.600 14、单元式组合不适用于()。 A.住宅 B.学校 C.展览馆 D.幼儿园 15.建筑外部形象包括()及()两个部分。 A.统一 B.体型 C.变化 D.立面 16、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属于居住建筑。 A. 托儿所 B. 宾馆 C. 公寓 D. 疗养院 17、建筑立面中的()可作为尺度标准,建筑整体和局部通过与它相比较,可获得一定的尺度感。 A.台阶 B.窗 C.雨篷 D.窗间墙 18、在建筑设计中,对于大型的比较复杂的工程,一般采用()设计阶段。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9、下列建筑物的交通部分称为建筑物中的交通枢纽。( ) A.走廊、过道 B.楼梯 C.电梯 D.门厅、过厅 20、一般民用建筑中的生活、学习或工作用房、窗台的高度为( )。 A.900mm B.600mm C.1500mm D.1200mm 21、在建筑设计阶段中,初步设计阶段是() A.依据 B.基础 C.核心 D.草案

2020年二级注册建筑师《场地设计》模拟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二级注册建筑师《场地设计》模拟习题及参考 答案 1.下列关于竣工验收目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为了检验设计和工程质量,保证正常生产 B.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总结经验教训 C.建设单位对验收合格的项目能够即时移交 D.即时测算出开发单位在该项目中的盈利情况 答案:D 2.城市用地的计量单位为万平方米(hm2)。数字统计精确度应根据图纸比例尺确定。以下( )项有误。 A.1/10000图纸应取正整数 B.1/10000图纸应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C.1/5000图纸应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D.1/2000图纸应取小数点后两位数 答案:B 3.我国现行的办公建筑设置电梯应符合下列中哪两个条件? Ⅰ,6层以上应设电梯 Ⅱ,5层以上应设电梯 Ⅲ,高度超过75m的办公楼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Ⅳ,高度超过100m的办公楼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A.Ⅰ、Ⅲ

B.Ⅱ、Ⅳ C.Ⅱ、Ⅲ D.Ⅰ、Ⅳ 答案:C 4.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是强制性规范中要求的标准。下列设计使用年限分类中( )条有错。 A.1类:设计使用年限10年(临时性结构) B.2类:设计使用年限25年(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C.3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D.4类: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答案:A 5.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指的是对建设工程预期造价所实行的初步估算,它是下列哪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之一? A.可行性研究阶段 B.设计任务书阶段 C.施工验收阶段 D.工程决策阶段 答案:A 6.办公、学校、医院建筑适宜采用下列何种空间组合方式( )。 A.分隔性 B.连续性 C.高层性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资料

教学设计复习资料 一、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式概述 A、教学系统设计(乌美娜):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B、教学系统设计的5个基本特征: 1、教学系统设计以多种理论为基础。 教学设计是一个应用的和解决定向的领域,它需要应用许多基础理论作为制定决策的依据。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不是少数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二是建立在已被实验研究所证实的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这些科学理论主要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理论。 2、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教学的目的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促进其发展,而教学设计作为联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其目的也指向学习者个体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创设教与学的系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社会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二是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其关键在于认知策略的掌握。 3、教学系统设计是操作和规划教学活动的程序和过程。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连接科学”,是一种按照学习科学与教学科学的原理,为了学习目标的实现而对教学进行规划的技术过程。教学系统设计强调必须遵循设计的规则和程序。 4、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应用性学科。 教学系统设计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目的是通过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规划教学活动,为学习者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教学系统设计既是教学设计理论所研究的对象,也是教学设计活动的产物。 5、教学系统设计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团队协作活动。 绝大多数的教学设计项目需要具有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参与,有时甚至还需要用户对象的参与。 C、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模式 1、学习需要分析。 它的目的是要揭示学习需要从而发现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并辨明教学设计是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合适途径;同时还分析现有的资源及约束条件,以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实质是分析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2、教学内容分析。 它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起点,并以学习起点为终点,是一个逆向分析的过程。 3、学习者分析。 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用等教学外因条件学习者的内因条件提供依据,从而使教学真正促进学习者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4、学习目标的阐明。 就是要确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将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标准,并使他们具体化。也就是要编写一系列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然后把他们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体系。 5、学习评价。 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在学习成就上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是通过搜集、分析和描述各种有关资料,并将实际表现与理想目标对比,以便对培养方案做出决策。 6、教学策略的制定。 主要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学生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应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组合型,即针对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灵活的适用于各类学生的教与学的可行性,通过教与学活动的程序、方法、组合形式等的有机组合,实现优化和整体功能的系统性。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资料要点复习进程

1、建筑具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 2、建筑结构的分类一般有那两种分法? ①按材料分为: 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混合结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木结构。 ②按结构受力特征分为: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束筒结构。 3、房屋的集中形成了街道、村镇和城市。 4、建筑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又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它既是一种技术产品。又是一种艺术创作。 5、建筑的功能:①人体活动尺度的要求②人的生理要求③使用过程和特点的要求 (工业建筑中不是取决于人的活动,而是取决于设备的数量和大小;设备的要求比人的生理要求更严格——冷冻车间,纺织厂湿度;使用过程以产品的工艺流程来确定) 6、影响建筑的因素: ①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建筑不断发展——中世纪的教堂曾经是当时居民的生活中心,是城镇的标志和象征。 ②社会思想意识民族文化特征——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特征都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筑和雕刻、绘画等常常形成艺术上的统一风格。

③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造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即使在同一个国家或民族内,处于市区和处于水乡的建筑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风貌。 承重墙体系-------既起承重作用又起分隔作用。 7、柱、梁板和拱券结构是人类最早采用的两种结构形式。 8、建筑美观基本原则: ①比例:建筑的各种大小、高矮、长短、宽窄、厚薄、深浅等的比较关系。 ②尺度:建筑与人体间的大小关系和建筑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大小感。③对比:对比的反义词是调和,调和也可以看成是极微弱的对比。在艺术处理中常常用形状、色彩等的过渡和呼应来减弱对比的程度。调和的东西容易使人感到统一和完美,但处理不当会使人感到单调和呆板。 ④韵律:有规律的排列和重复的变化,犹如乐曲中的节奏,给人一种明显的韵律感。⑤均衡:建筑的前后左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要给人安定、平衡和完整的感觉。 ⑥稳定:建筑物的上下关系在造型上所产生的一定艺术效果。 9、建筑空间:建筑的空间组织是建筑功能的集中体现。古典建筑倾向于造型艺术,近代建筑强调建筑是空间的艺术。 10、建筑空间与建筑功能:建筑空间是建筑功能的集中体现。建筑的功能要求以及人在建筑中的活动方式,决定着建筑空间的大小、形状、数量及其组织形式。 ①空间的大小和形状:平面形状决定着空间长、宽两个向量;一般建筑空间的剖面以矩形为主,剖面的高度直接影响楼层的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