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相电机设计常用公式

最新三相电机设计常用公式
最新三相电机设计常用公式

三相电机设计常用公

电机设计计算常用公式

1.输出功率2P 2P

2.外施相电压1U 1U

3.功电流KW I 1

13

210U m P I KW

??=

4.效率η' η'

5.功率因数?'cos ?'cos

6.极数p p

7.定子槽数1Q 1Q 转子槽数2Q 2Q 8.定子每极槽数 p

Q Q P 1

1=

转子每极槽数

p

Q Q P 2

2=

9.定转子冲片尺寸见图

10.极距P τ p

D i P 1

?=

πτ

11.定子齿距1t 1

1

1Q D t i ?=π 12.转子齿距2t 2

2

2Q D t ?=

π

13.节距y y

14.转子斜槽宽SK B SK B

15.每槽导体数1Z 1Z 16.每相串联导体数1φZ 1

11

11a m Z Q Z ??=

φ 式中:

1a =

17.绕组线规(估算)

?η'

?'=

''

??'='

?'

cos 11

1111KW I I a I S N 式中:导线并绕根数·截面积'

?'11S N

查表 取'?'1

1S N

电机设计方法

第2章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简介 电磁场的边值问题实际上是求解给定边界条件下的麦克斯韦(Maxwell)方程组及由方程组深化出的其他偏微分方程问题。从求解问题的技术手段上来说,它可以分为解析求解和数值求解两大类。对于简单模型,有时可以得到方程的解析解。若模型复杂度增加,则往往很难获得模型的解析解。随着计算工具,特别是高速大容量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电磁场数值分析已深入到工业生产各个领域,解决问题的面越来越广,分析的问题也日趋复杂。电磁场数值分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电磁场理论、数值分析、计算方法、计算机基础知识及高级语言等多个方面,但在计算上存在着共性。有限元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值方法,并有相应的电磁软件问世,其中ANSOFT公司的Maxwell 3D/2D就是非常优秀的电磁分析软件。 本章将对电磁场的基本理论、电磁场有限元的求解及ANSOFT公司的Maxwell 3D/2D 作简单的介绍。至于完整的电磁理论描述,读者可以参考许多教科书。如果读者已熟悉电磁理论,完全可以略过本章,直接从第2章开始学习如何使用Maxwell电磁软件。 1.1电磁场基本理论 1.1.1麦克斯韦方程组 在19世纪中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所有宏观电磁现象的数学模型,称之为麦克期韦方程组。它是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也是工程电磁场数值分析的出发点。 麦克斯韦方程组包括微分和积分两种形式,在此仅给出它们的微分形式,通过它们可以导出能用有限元处理电磁问题的微分方程。 麦克斯韦方程组为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麦克斯韦-安培定律 高斯电通定律 高斯磁通定律 电荷守恒定律

式中,E为电场强度,V/m;D为电通量密度,C/m;H为磁场强度,A/m;B为磁通量密度,T;J为电流密度,A/㎡;P为电荷密度C/m3。 上面5个方程中包含两个旋度方程式(1.1)、式(1.2)和3个散度方程式(1.3)、式(1.4)和式(1.5)。

电机设计计算常用公式

电机设计计算常用公式 1.输出功率2P 2P 2.外施相电压1U 1U 3.功电流KW I 1 13 210U m P I KW ??= 4.效率η' η' 5.功率因数?'cos ?'cos 6.极数p p 7.定子槽数1Q 1Q 转子槽数2Q 2Q 8.定子每极槽数 p Q Q P 1 1= 转子每极槽数 p Q Q P 2 2= 9.定转子冲片尺寸见图 10.极距P τ p D i P 1 ?= πτ 11.定子齿距1t 1 1 1Q D t i ?= π 12.转子齿距2t 2 2 2Q D t ?= π 13.节距y y 14.转子斜槽宽SK B SK B 15.每槽导体数1Z 1Z 16.每相串联导体数1φZ 1 11 11a m Z Q Z ??= φ 式中: 1a =

17.绕组线规(估算) ?η' ?'= ' ' ??'= ' ?'cos 11 11 11KW I I a I S N 式中:导线并绕根数·截面积 '?'11S N 查表 取' ?'11S N 定子电流初步估算值 ?η' ?'= 'cos I I KW 1 定子电流密度' ?1 '?1 18.槽满率 (1)槽面积 2 2221R h h b R S S S S π+ ??? ??-'+= (2)槽绝缘占面积 ?? ? ??+++' =122S S i i b R R h C S π (3)槽有效面积 i S e S S S -= (4)槽满率 e f S d Z N S 2 11??= 绝缘厚度i C i C 导体绝缘后外径d d 槽契厚度h h 19.铁心长l 铁心有效长 无径向通风道 g l l eff 2+= 净铁心长 无径向通风道 l K l Fe Fe ?= 铁心压装系数Fe K Fe K 20.绕组系数 111p d dp K K K ?= (1)分布系数 2sin 2sin 111 αα???? ???= q q K d 式中: p m Q q ?= 11 1

关于电机的毕业设计

关于电机的毕业设计 【篇一:电机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摘 要 ....................................................................................................... .. (1) abstract ............................................................................................. . (1) 第一章中小型电机设计概 述 ....................................................................................................... . (2) 1.1设计技术要 求 ....................................................................................................... .. (2) 1.2电机主要尺 寸 ....................................................................................................... .. (2) 1.3 绕组构及成原 理 ....................................................................................................... (4) 1.4主磁 路 ....................................................................................................... .. (4) 1.5电 抗 ....................................................................................................... (6) 1.6损耗与效 率 ....................................................................................................... (7) 1.7通风散 热 ....................................................................................................... . (7) 第二章三相异步电动机设计(y180l- 6/15kw) (9)

#品茗安全计算基坑支护计算书

土钉施工规范工程 浅基坑 安 全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职务: 校对人:职务: 审核人:职务: 审批人:职务: 公司 编制时间:年月日 第一节、编制依据------------------------------------------------------------------------------------------------ - 1 - 第二节、工程概况------------------------------------------------------------------------------------------------ - 1 - 第三节、施工总体布署 ----------------------------------------------------------------------------------------- - 1 - 第四节、基坑支护工程 ----------------------------------------------------------------------------------------- - 5 - 第五节、土方挖运工程 ----------------------------------------------------------------------------------------- - 7 - 第六节、质量保证措施 ----------------------------------------------------------------------------------------- - 8 - 第七节、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 - 12 - 第八节、雨期施工措施 ---------------------------------------------------------------------------------------- - 14 -

电机常用计算公式及说明

电机常用计算公式及说 明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电机电流计算: 对于交流电三相四线供电而言,线电压是380,相电压是220,线电压是根号3相电压 对于电动机而言一个绕组的电压就是相电压,导线的电压是线电压(指A相B相 C相之间的电压,一个绕组的电流就是相电流,导线的电流是线电流当电机星接时: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根号3相电压。三个绕组的尾线相连接,电势为零,所以绕组的电压是220伏 当电机角接时:线电流=根号3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绕组是直接接380的,导线的电流是两个绕组电流的矢量之和 功率计算公式 p=根号三UI乘功率因数是对的 用一个钳式电流表卡在A B C任意一个线上测到都是线电流 极对数与扭矩的关系 n=60f/p n: 电机转速 60: 60秒 f: 我国电流采用50Hz p: 电机极对数 1对极对数电机转速:3000转/分;2对极对数电机转速: 60×50/2=1500转/分 在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电机的极对数越多,电机的转速就越低,但它的扭矩就越大。所以在选用电机时,考虑负载需要多大的起动扭距。 异步电机的转速n=(60f/p)×(1-s),主要与频率和极数有关。 直流电机的转速与极数无关,他的转速主要与电枢的电压、磁通量、及电机的结构有关。n=(电机电压-电枢电流*电枢电阻)/(电机结构常数*磁通)。 扭矩公式

T=9550*P输出功率/N转速 导线电阻计算公式: 铜线的电阻率ρ=, R=ρ×L/S (L=导线长度,单位:米,S=导线截面,单位:m㎡) 磁通量的计算公式: B为磁感应强度,S为面积。已知磁场定律为:Φ=BS 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H = N × I / Le 式中:H为磁场强度,单位为A/m;N为励磁线圈的匝数;I为励磁电流(测量值),单位位A;L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磁路长度,单位为m。 磁感应强度计算公式:B = Φ/ (N × Ae)B=F/IL u磁导率 pi= B=uI/2R 式中:B为磁感应强度,单位为Wb/m^2;Φ为感应磁通(测量值),单位为Wb;N为感应线圈的匝数;A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截面积,单位为m^2。 感应电动势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变化率=磁通量变化量/时间磁通量变化量=变化后的磁通量-变化前的磁通量 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ω:角速度(rad/s),V:速度(m /s)} 三相的计算公式: P=×U×I×cosφ

电机常用计算公式及说明

电机电流计算: 对于交流电三相四线供电而言,线电压就就是380,相电压就就是220,线电压就就是根号3相电压 对于电动机而言一个绕组得电压就就就是相电压,导线得电压就就是线电压(指A相B 相C相之间得电压,一个绕组得电流就就就是相电流,导线得电流就就是线电流当电机星接时: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根号3相电压。三个绕组得尾线相连接,电势为零,所以绕组得电压就就是220伏 当电机角接时:线电流=根号3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绕组就就是直接接380得,导线得电流就就是两个绕组电流得矢量之与 功率计算公式p=根号三UI乘功率因数就就是对得 用一个钳式电流表卡在A B C任意一个线上测到都就就是线电流 极对数与扭矩得关系 n=60f/p n: 电机转速 60: 60秒 f: 我国电流采用50Hz p: 电机极对数 1对极对数电机转速:3000转/分;2对极对数电机转速:60×50/2=1500转/分在输出功率不变得情况下,电机得极对数越多,电机得转速就越低,但它得扭矩就越大。所以在选用电机时,考虑负载需要多大得起动扭距。 异步电机得转速n=(60f/p)×(1-s),主要与频率与极数有关。 直流电机得转速与极数无关,她得转速主要与电枢得电压、磁通量、及电机得结构有关。n=(电机电压-电枢电流*电枢电阻)/(电机结构常数*磁通)。 扭矩公式 T=9550*P输出功率/N转速 导线电阻计算公式: 铜线得电阻率ρ=0、0172, R=ρ×L/S (L=导线长度,单位:米,S=导线截面,单位:m㎡) 磁通量得计算公式: B为磁感应强度,S为面积。已知高斯磁场定律为:Φ=BS 磁场强度得计算公式:H = N×I /Le 式中:H为磁场强度,单位为A/m;N为励磁线圈得匝数;I为励磁电流(测量值),单位位A;Le为测试样品得有效磁路长度,单位为m。 磁感应强度计算公式:B =Φ / (N × Ae)B=F/ILu磁导率 pi=3、14 B=uI/2R 式中:B为磁感应强度,单位为Wb/m^2;Φ为感应磁通(测量值),单位为Wb;N为感应线圈得匝数;Ae为测试样品得有效截面积,单位为m^2。 感应电动势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得变化率} 磁通量变化率=磁通量变化量/时间磁通量变化量=变化后得磁通量-变化前得磁通量 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得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

减速电机选型指南

选型指南 为了选到最合适的减速电机,有必要了解该减速电机所驱动机器的详尽技术特性,就必须确定一个使用系数fB。 使用系数fB。 减速电机的选用首先应确定以下技术参数:每天工作小时数;每小时起停次数;每小时运转周期;可靠度要求;工作机转矩T工作机;输出转速n出;载荷类型;环境温度;现场散热条件;减速机通常是根据恒转矩、起停不频繁及常温的情况设计的。其许用输出转矩T由下式确定:T=T出 X fB 使用系数 T 出————减速电机输出转矩 fB————减速电机使用系数 传动比i i=n入 / n出电机功率P(kw) P=T出 * n出 / 9550 * η输出转矩T出(N.m) T出=9550* P*η/n出式中:n入——输入转速η——减速机的传动效率 在选用减速电机时,根据不同的工况,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T出≥T 工作机 2、T=fB总 *T工作机式中:fB总——总的使用系数,fB总 =fB*fB1*KR*KW fB——载荷特性系数,KR——可靠度系数 fB1——环境温度系数; KW——运转周期系数 首先确定要进口减速机还是国产减速机,, 现在不管进口还是国产的大部分厂家都有自己的命名标准, 所以最好找个减速机样本,根据样本来选型。 但是,一定要提供以下数据 1.减速机用在什么设备上,以便确定安全系数SF(SF=减速机额定功率处以电机功率),安装形式(直交轴,平行轴,输出空心轴键,输出空心轴锁紧盘等)等 2.提供电机功率,级数(是4P、6P还是8P电机) 3.减速机周围的环境温度(决定减速机的热功率的校核) 4.减速机输出轴的径向力和轴向力的校核。需提供轴向力和径向力 减速机扭矩计算公式: 速比=电机输出转数÷减速机输出转数("速比"也称"传动比") 1.知道电机功率和速比及使用系数,求减速机扭矩如下公式: 减速机扭矩=9550×电机功率÷电机功率输入转数×速比×使用系数

电机设计

电机设计课后答案陈世坤第二版电机的主要尺寸是指什么它们由什么决定答 电机的主要尺寸是指电枢铁心的直径和长度。对于直流电机电枢直径是指转子外径对于一般结构的感应电机和同步电机则是指定子内径。它们由计算功率P’决定。2电机的主要尺寸间的关系是什么根据这个关系式能得出哪些重要结论答电机的主要尺寸间的关系是D2lefn/P’=6.1/(αp’KNmKdpABδ).根据这个关系式得到的重要结论有:①电机的主要尺寸由其计算功率P’和转速n之比P’/n或计算转矩T所决定;②电磁负荷A和Bδ不变时相同功率的电机转速较高的尺寸较小尺寸相同的电机转速较高的则功率较大。这表明提高转速可减小电机的体积和重量。③转速一定时若直径不变而采取不同长度则可得到不同功率的电机。④由于极弧系数αp’、KNm与Kd的数值一般变化不大因此电机的主要尺寸在很大程度上和选用的电磁负荷A和Bδ有关。电磁负荷选得越高电机的尺寸就越小。3磁路计算的目的? 答磁路计算的目的在于确定产生主磁场所必需的磁化力或励磁磁动势并进而计算励磁电流以及电机的空载特性。通过磁路计算还可以校核电机各部分磁通密度选择是否合适。4磁路计算所依据的基本原理答磁路计算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安培环路定理。积分路径沿着磁场强度矢量取向磁力线则。等式左边为磁场H在dl方向上的线积分所选择的闭合回路一般通过磁极的中心线等式右边为回路包围的全电流即等于每对极的励磁磁势。5电机的磁路可分为几段进行为什么气隙磁压降占整个回路磁压降很大的比例答电机的磁路可分为如下各段空气隙定子齿或磁极转子齿或磁极定子轭转子轭。因为空气隙的磁导率比铁的磁导率小得多所以气隙磁阻比铁心磁阻大得多,又因为Um=ΦmRm.所以气隙磁压降比铁心磁压降大得多,故气隙磁压降占整个回路磁压降很大的比例. 6在电机设计时通常对铁心磁密BFe取硅钢片磁化曲线的饱和点,为什么? 答:铁心磁密的饱和点为BFe=1.5T.当BFe小于1.5T时,材料利用不够.当BFe 大于1.5T时,过饱和点,上升幅度不大.而且又需要更大的励磁电流、损耗和成本都会增加.所以应取BFe=1.5T. 7计算交流电机齿联轭的轭部磁压降时一般取什么磁密为计算磁密?为什么引入轭部磁压降校正系数Cj这一概念? 答:计算交流电机齿联轭的轭部磁压降时,一般取轭部切向最大磁密Bj作为计算磁密.因为齿联轭磁密分布不均匀,齿联轭磁路全长上的磁压降为了简化计算,引用一个等效的均匀磁场代替不均匀磁场 和Hj存在值不同,引入磁压降校正系数Cj=HjjavH来修正. 8在磁路计算中,当齿部磁密超过1.8T时,为什么要进行修正? 答:齿部磁密超过1.8T,此时齿部磁密比较饱和,铁的磁导率μ.比较低,使齿部的磁阻和槽部相比差别不是很大.这样,一个齿距内的磁通大部分将由齿部进入轭部,部分磁通通过槽部进入轭部.因而齿部中的实际磁通密度B 比通过公式Bδleft/(KeFbltt')小些.即实际的磁场强度及磁压降也会小一些,所以要进行修正. 9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绕组漏抗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异步电机:槽漏抗,谐波漏抗,端部漏抗,斜槽漏抗. 同步电机:槽漏抗,谐波漏抗,齿顶漏抗,端部漏抗. 10交流电机定子单层整距绕组每槽漏感Ls'如何计算? 答:高度h.范围内全部槽中电流产生的漏磁链Ψs1=Ns(Bs1S)=Ns*S*μ.2INs/bs=N2s2Iμ.h.lef/bs.高度h1范围内距槽底X处高dx的范围内产生的漏磁链dΨs2=(Ns*x/h1)dΦx=(Ns*x/h1)22Iμ.lefdx/bs.高度h1范围内由槽中电流产生的漏磁链为槽漏磁链总和Ψs=Ψs1+Ψs2=N2s2μ。Lef(h./bs+h1/(3bs)).即每槽漏感为 为槽宽电机的损耗分别为哪几种?哪些损 耗是不变损耗?哪些损耗是可变损耗哪些损耗是主要损耗哪些损耗是次要损耗答 电机的损耗分别为①定子转子铁心中的基本铁耗②空载时铁心中的附加杂散损耗③电气损耗④负载时的附加杂散损耗⑤机械损耗。其中①②⑤为不变损耗③④为可变损耗。①③⑤为主要损耗②④为次要损耗。12为什么所有电机的机械损耗都为

三相电机设计

第一章绪论 中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在机械制造、矿山、冶金、电力等行业,作为各设备的拖动工具应用的非常广泛,生产高压电机的企业也相当的多,产量也较大。异步电动机消耗的能源所占电力的比例最高。本文以一个机座号的一个极数简要地介绍在设计异步电动机的四个计算步骤,磁路计算、参数计算、损耗和运行性能的计算、起动性能计算。在这四个计算中,电磁感应定律贯穿整个全过程。 在中型高压电机的电磁设计过程中,现在的企业大多采用的电磁计算的核算程序,通过计算机进行计算,对于数据调整实际采用试探法。这就要求电机设计人员要对电机设计四个步骤的计算内容有很好的理论理解,要清楚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在电磁计算过程中对于性能不合适的地方确定调整方向。 电机的电磁程序虽然各企业的编制都不一样,在大致的所使用方法还是基本相同,就计算机应用的电磁程序编制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些常用方法和一些原始的计算公式,尤其电机需迭代的四个参数饱和系数K T、电势系数K E、效率 、起动电流倍数 I st 在整个电磁计算过程中形成四个循环,但又互相影响,它们初值取的好坏以及控制的计算精度直接影响着计算的速度和计算的准确度。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设计中,在磁密取值即不能不饱和又不能过饱和,定转子电密高低直接影响着电机的温升、效率、电机使用铜铝材料等。电机在保证性能参数的方案可以为多铁方案(铁心长)也可以为多铜方案(多匝数,短铁心方案),在电机设计过程中要在保证电机力能指标,又要在温升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多方案比较,以节约原材料为优化方向,尽可能降低电机成本。

第二章 电机设计理论 本次的设计题目就是我公司下达的设计项目,本次设计它所依据的主要理论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原理及试验以及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计算程序,将手算程序改编成计算机程序来进行本次设计项目Y560 IP23 6kV 10P 电机的三个规格、710kW 、800kW 、900kW 进行电磁计算,以确定参数,计算的目的是要保证电机的力能指标满足JB/T7593-94的标准规定,根据电磁计算结果来设计绘制出工作图满足生产需要。 2.1 电机设计的理论分析以及主要的计算公式 2.1.1 电机的磁路计算。 异步电机的磁路计算通常是从等效电路出发,求出电机的空载电流或其主要组成部分磁化电流、各种参数和损耗。磁路计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求出磁化电流,同时要校核电机磁路系统的尺寸,如电机的齿部和轭部的磁路不过分饱和以影响电机性能,又是电机的齿部和轭部太不饱和,造成电机的原材料的增加,以使电机的生产成本上升。电机的磁路计算还要给电机的性能计算提供数据。 由于电机的磁路计算是对称的,所以只计算一对磁极的磁路就可以了,又由于一对极的磁路对称于中心线,我们可以进行一个极的磁路计算,就是求出一个极磁路各段磁路所需磁势之和即: 2C 1C 2T 1T F F F F F F ++++=σ (2-1) σF -----空气隙所需磁势; 1T F -----定子齿所需磁势; 2T F -----转子齿所需磁势; 1C F ------定子轭所需磁势; 2C F -------转子轭所需磁势; 电机的磁路计算就是分别对上述磁路进行计算,以确定定转子冲片槽形尺寸是否合适,铁心的长度是否满足要求。计算采用的步骤如下: (1) 根据定子每相电势E 1,求出每极磁通φ; (2) 确定通过各段磁路的磁通φx ;

三相异步电机闭环调速设计

《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姓名: 班级:11自动化 学号: 题目:三相异步电动机闭环调速系统设计与实践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2014年6月20日

目录 摘要............................................................... I 1概述.. (1) 1.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2) 1.2调压调速的简介 (3) 1.3课程设计的要求 (5) 2三相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的组成 (5) 3三相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8) 3.1三相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的电路 (8) 3.2闭环调速结构图 (10) 3.3 系统各部分参数的计算 (10) 4三相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的仿真 (13) 4.1MATLAB仿真的介绍 (13) 4.2电路的建模和参数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异步电机调压调速系统仿真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仿真效果图 (17) 总结 (22) 参考文献 (23)

摘要 异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工作量小等优点,早期多用于不可拖动。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静止式变频器的诞生,异步电动机在可拖动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实现电机调速有不少方法。研究电机调速,找出符合实际的调速方法能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所以研究调压调速就显得很有必要。异步电机调压调速控制系统是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调速系统,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运行、控制及经济性能,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课程设计介绍了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的几大组成部分,并着重讲述了三相异步电动机(M)、测速发电机(TG)、晶闸管交流调压器(TVC)的简单的工作原理。在了解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异步电动机单闭环调压调速系统的结构原理图。还将调压调速与其他的调速方法相比,所具有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以转速单闭环调压调速系统为例,电机调速开环控制系统调速范围较小,采用速度作为负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使调速性能得到改善。 最后,经过理论分析建立模型后,基于Matlab语言开发仿真软件,并进行仿真实验,并且对仿真结果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及改进。 关键词: 调压调速MATLAB三相异步电动机转速调节器

异步电动机设计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院(系):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班级:2010级 学生姓名:学号: 2013 年12 月18 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评价表

75KW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设计1前言: 现在社会中,电能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能源,在电能的生产、输送和使用等方面,作为动力设备的电机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机是各个行业生产过程及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基础设备,它是进行电能量和机械能量转换的主要器件。它在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交通运输、科学技术、信息传输和日常生活中都得到最广泛的应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在生产和交通运输中得到广泛使用,例如,在工业方面,它被广泛用于拖动各种机床、水泵、压缩机、搅拌机、起重机械等。在农业方面,他被广泛用于拖动排灌机械、脱粒机及各种农产品的加工机械。在家用电器和医疗器械和国防设施中,异步电动机也应用十分广泛,作为拖动各种机械的动力设备。随着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异步电动机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由异步电动机构成的电力拖动系统也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异步电动机与其它类型电机相比,之所以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运行可靠、效率较高、成本较低和坚固耐用等优点。 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机作为各种用途的生产机械的动力元件,功率从几瓦到几万千瓦,每分钟转速从几十到几千转,应用十分广泛。电动机主要分为同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与直流电动机三种,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场合,而其中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最为广泛。 2 主题: 提高国内电机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指标被列为“十五”计划基本任务的两项重要内容。国内电机质量和技术水平差距的其中两个体现方面就可靠性差,经济指标落后。对电机进行细微的失效机理分析,采用新的设计方案、新的原材料及加工工艺是提高电机可靠性和经济指标的根本途径。 国外公司注重新产品开发,在电机的安全、噪声、电磁兼容等方面很重视。国外的先进水平主要体现在电机的可靠性高,寿命长,通用化程度高,电机效率不断提高,噪声低,重量轻,电机外形美观,绝缘等级采用F级和H级。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只能去发展特殊、专用电机,开发新产品,满足配套主机行业的特殊需要;国外市场由于普通中小型电机特别是小型电机是传统工业产品,耗用原材料及工时多而获利少,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工业发达国家普遍不愿意生产,纷纷

AFPM电机设计

DESIGN AND TEST OF VERY LARGE DIAMETER, BRUSHLESS PERMANENT MAGNET TORQUE MOTORS FOR THE VERY LARGE TELESCOPE M.Venturini, A.Vismara PHASE MOTION CONTROL via Lungobisagno Istria 27 a,b/R 16141 - Genova - ITALY e-mail: andrea.vismara@phase.it Paper presented at POWERSYSTEMS WORLD ‘96, 1996, Las Vegas, US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and test of the drive systems for the four Very Large Telescopes (VLT) of the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ESO), currently under construction on Cherro Paranal, Chile. These huge and complex machines have exceptional requirements on movement smoothness and controllability. Direct drive was deemed necessary to get the best dynamic performance; an ad-hoc design was developed. In this design, the Azimuth axis is powered by a 10 m diameter dual axial gap, brushless permanent magnet motor, with the design target of 250000 Nm peak torque and 210 Nm (less than 0.1% to peak) cogging torque. With the same architecture, the Altitude (elevation) axis is powered by two coupled 2.5 m diameter motors, with the design target of 72000 Nm peak torque and 60 Nm cogging torque. The first fully operational telescope is nearing completion in Milan, Italy, where operational tests are being performed. The motor tests fully confirmed the expected performances, within 1% from specifications. A new version of the motor was also mounted on a large milling head for machine tool, now completing the first year of continuous operation. Direct drive proved to be applicable to any motor size, guaranteeing high performance and elegant machine architecture, while also reducing overall system cost. A full line of large diameter torque motor was developed and full production is starting. 1. I NTRODUCTION The Very Large Telescope (VLT) project, operated by the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will consist of four of the largest optical telescopes ever built, each with a monolithic 8 m diameter primary mirror, which will also be able to combine their light output in a coherent optical path, to operate in interpherometric mode with the resolution of a telescope as large a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arthest units. This extremely ambitious project, whose ultimate goal is to increase of an order of magnitude the size of the known universe, represents the utmost technical challenge in the motion control field as well. Traditionally, large optical telescopes could never attain a very high angular resolution (at best in the 0.1 arcsec range), mostly due to optical aberration of the large primary mirrors and to atmospheric turbulence. In general, an increase in size would only worsen those plagues, so that the largest telescopes were often disparagingly referred to as “light buckets”. The advent of novel techniques, such as active optics and adaptive control of the light path, with the promise to nullify atmospheric turbulence, put the possibility of a stunning 0.01 arcsec in imaging and an order of magnitude less in interpherometry resolution within reach. The impact of this potential on telescope attitude control can be appreciated considering that one of the VLT telescopes, with 20 m diameter and 400 metric tons mass, must be controlled within less than 0.4 m m increments on the 10 m diameter tracks just to achieve a 0.01 arcsec resolution. For an observatory on a mountain top, wind gusts could be a cause of major concern, producing variable frequency disturbances on the telescope structure. As the maximum availability of this very expensive machines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the observation performances must be maintained even while sustaining rapidly varying winds. Furthermore, the controllability at extremely low speed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hile performing long exposure observation.

三相电机电流计算公式I

三相电机电流计算公式 I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三相电机电流计算公式I=P/1.732/U/cosΦ,cosΦ是什么,为什么有个cosΦ。 I=P/1.732/U这个公式是对的还是错的?什么情况下会用到cosΦ。 I=P/1.732/U这个公式是错的,正确应是I=P/(1.732*U*cosΦ)。 cosΦ是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或电容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所以,供电部门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有一定的标准要求。追问 cosΦ=P/S中的S表示什么。 还有你前面提到的计算三相电流,意思要考虑到用电单位的功率因素所以才要用到cosΦ那如果cosΦ为1是不是不要也没关系呢 本人确实不怎么懂还请大哥耐心解答。 回答 S表示有功功率,有功功率又叫平均功率。交流电的瞬时功率不是一个恒定值,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叫做有功功率,它是指在电路中电阻部分所消耗的功率,对电动机来说是指它的出力。 计算三相电流,要考虑到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所以功率因数用cosΦ表示。 如果cosΦ为1,公式中可以不考虑。 追问 假如是一个1P的电动机,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时多少,怎么算 S具体的数值时多少,怎么去算呢 回答 假如是一个1P的电动机,S=1P/cosΦ 追问 假如是一个1P的电动机,S=1P/cosΦ,那cosΦ得数值等于多少啊,你不要告诉我是这个cosΦ=P/S 大哥麻烦了,我真的很笨。 回答 cosΦ(即是功率因数)析译: 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不是一个定数,它与制造的质量有关,还与负载率的大小有关。为了节约电能,国家强制要求电机产品提高功率因数,由原来的0.7到0.8提高到了现在的0.85到0.95,但负载率就是使用者掌握的,就不是统一的了。过去在电机电流计算中功率因数常常取0.75,现在也常常是取0.85。 电流为144.34A,需要选择多大的铜芯电缆?计算公式是什么 浏览次数:173次悬赏分:0 | 提问时间:2011-6-4 13:38 | 提问者:马臣水

电机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第一章中小型电机设计概述 (2) 1.1设计技术要求 (2) 1.2电机主要尺寸 (2) 1.3绕组构及成原理 (4) 1.4主磁路 (4) 1.5电抗 (6) 1.6损耗与效率 (7) 1.7通风散热 (7) 第二章三相异步电动机设计(Y180L-6/15KW) (9) 2.1电机主要尺寸及绕组设计 (9) 2.2电磁计算步骤与程序 (9) 第三章电机优化设计方案 (28) 3.1相关理论分析 (28) 3.2电磁调整方案 (28) 第四章 AUTOCAD简介及其绘图 (30) 4.1A UTO CAD简介 (30) 4.2A UTO CAD的基本功能 (30) 4.3A UTO CAD绘图 (31) 总结 (32) 参考文献: (32) 附录(Ⅰ)外文资料原文及译文 (34) 附录(Ⅱ)三设计方案结果 (39)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设计(Y180L-6 /15kW)专业:电气工程极其自动化学号:02131107 学生姓名:刘常洲指导老师:肖倩华 摘要 异步电机是工农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电机。其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文章中简要介绍了异步电机设计的基础知识,阐述了中小型电机的设计方法与步骤,介绍了电磁设计的步骤与计算程序,也述及电机的优化设计。 电磁设计是根据设计技术要求确定电机的电磁负荷,计算转子、定子冲片和铁心各部分尺寸及绕组数据,进而核算电机各项参数及性能,并对设计数据做必要的调整,直到达到设计要求。本文也简单介绍了AutoCAD 绘图的基础知识。 关键词:异步电机电磁计算 The design of the Three-phase squirrel cage induction motor (Y180L-6 /15kW) Abstract The induction motor is the most widespread electrical machinery in the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production . Its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In this article , the elementary knowledge of the induction motor designs is Briefly introduced, the method and the step of the middle and small scale electrical machinery design is also elaborated, the electromagnetism design step and the design computational procedure is introduced, the optimized design of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is also mentioned. The electromagnetism design i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ation of designs to determine the electromagnetism load, calculates each part of sizes of the rotor、 the stator piece and iron core and the winding data, then calculates each parameter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and to make the essential adjustment to the designs data, until mee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utoCAD cartography elementary knowledge is also simply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Keywords:induction motor electromagnetism comput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