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控制技术》期末试卷做

《微机控制技术》期末试卷做
《微机控制技术》期末试卷做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2008-2009 学年第 一学期 试卷A

1、简单地讲,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由_计算机_和_生产过程_两部分组成。

2、微机控制系统中,输入通道需要A/D 器件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输出通道

需要_D/A 器件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

3、若要对一最大频率为5KHZ 的信号采样,则采样频率不能低于_10_KHZ 。

4、选择A/D 器件时,主要考虑的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PID 调节控制器中,P 环节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系统的响应时间,I 环节的主要

作用是有利于减小超调,D 环节的主要作用起稳定输出

6、数字滤波的方法主要有_算术平均值法、中位值滤波法、限幅滤波法、惯性

滤波法等。

7、过程通道中的干扰信号主要有共模和串模信号两种,串模信号是指叠加在被

测信号上的干扰噪声,共模信号是指模数转换器两个输入端公有干扰电压 8、软件陷阱和看门狗主要是为了防止_程序跑飞__的抗干扰措施。 9、

二、 是非题(每题2分共20分)

1、微机控制系统的信号采样频率在性能满足的情况下,越大越好。 ( √ )

2、过程通道的数字地与模拟地分开是防止干扰的措施之一。 ( )

3、在PID 调节器中,为了防止较大超调,应增大P 环节的放大倍数。(× )

4、遗传算法一般应用于线性系统 ( )

5、采样频率比信号频率要大2 倍以上。 ( )

6、增大PID 调节器的积分时间常数会引起较大超调和增加系统趋于稳定的时间。 ( )

7、后向差分法在实际系统中是无法实现的,而前向差分可以实现。 ( )

8、在选择D/A 器件时,数据位数越大,则器件的分辨率越低。 ( ×) 9、数字量输入通道输入的一般是指具有开关特性的信号。 ( ) 10、积分分离算法主要是为了防止系统出现较大超调。 (√ ) 三、 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若一参考电压为+5V 的A/D 器件,数据位数为8位,则数字量80H 对应电压为(B )。

A )0V

B )2.5V

C )3V

D )5V 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数字控制系统比模拟系统具有更好的可调节性。

B )数字控制系统比模拟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C )数字控制系统比模拟系统具有更好的准确性。

D )数字控制系统比模拟系统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

3、对一被控参数采样5次,得到如下数值,(67H ,73H ,65H ,70H ,6EH ),则按平均值滤波,将得到的数值为( A )。 A )6CH B )6DH C )6FH D )71H

4、PID 调节器中,主要起稳定输出作用的环节是(B )。 A )P 环节 B )D 环节 C )I 环节 D )以上都是

5、对于模糊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 )模糊控制一般应用于线性系统。 B )模糊控制一般应用于非线性系统。

C )模糊控制一般应用于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D )以上都不对。

四、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香农采样定理,并说明采样保持器的作用。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e (t )频谱中含有的最高频率为w h 则e*(t) 香农采样定理频谱不

混叠的条件为w s>=2wh

作用:A/D 转换器完成一次A/D 转换总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进行A/D 转换时间内,希望输入信号不再变化,以免造成转换误差。这样,就需要在A/D 转换器之前加入采样保持器。

2、什么是标度变换、线性参数标度变换和非线性参数标度变换。

检测物理量经传感器和A/D 转换后得到一个数字量该数字量仅表示一个代表检测物理量大小的数值,并不一定等于原来带有量纲的参数值,故需要将其转换成带有量纲的数值后才能使用

参数值与A/D 转换结果之间为线性关系 3、简述步进电机的转速控制原理。

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角位移的集电视数模转换器,要使步进电机转动,就必须对步进电机定子的各相绕组以适当的时序进行通电 4、光电隔离器有什么作用?

光电隔离器是在电隔离的状态下,以光为媒介传送信号,对输入和输出电路可进行隔离,因而隔离器能有效地抑制系统噪声,消除接地回路的干扰, 有反响速度较快、寿命长、体积小耐冲击等好处,使其在强-弱电接口,特别是在电脑系统的前向和后向通道中获得广泛使用

1、已知第一象限直线起点为坐标原点,终点为(5,6)。试写出逐步比较法插补的过程,用框图表达。(10分) N=5-0+6-0=11

2、试设计一微机控制系统的模拟量输入通道,A/D 器件采用0809,其余自选,画出接口电路,并编写采样100个数据的程序。

A_DPORT EQU 8000H ;0809通道0地址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03H

LJMP INT_0 ORG 0040H START:

MOV SP,#60H

MOV R7,#0FFH ;初始化 SETB IT0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SETB EA

SETB EX0 ;INT0 允许 A_D:

MOV DPTR,#A_DPORT

MOVX @DPTR,A ;启动 A_D

CJNE R7,#00H,$ ;等待 A_D 转换结束 CPL A

MOV P1,A ;数据输出 MOV R7,#0FFH ;清读数标志 SJMP A_D INT_0:

MOVX A,@DPTR ;读 A_D 数据 MOV R7,#00H ;置读数标志 RETI END

《基础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基础工程》复习题 一、选择 1.以下哪些情况可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的作用( a )。 A.饱和土中的挤土群桩 B.非挤土摩擦型群桩 C.欠固结土中的群桩 D可液化土中的群桩 2.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市区建设高层建筑,适宜采用的桩型有()。 A.静压式预制桩 B.打入式预制桩 C.钻孔灌注桩 D.挖孔灌注桩 3.对于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下位移时 B. 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上位移时 C. 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与桩沉降相等 D.桩穿越较厚的松散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层时 4.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C15 B.C20 C.C25 D.C30 5.目前工程上选用的地基模型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大类,但无论那种模型都要满足()。 A.静力平衡条件; B.强度条件; C.变形协调条件; D.极限平衡条件 6.如遇下列情况()时,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仍应作变形验算。 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 B.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C.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 D.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7.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等地基的浅层处理,宜采用()。 A堆载预压法 B 强夯法 C 振冲法 D 换填法 8.当桩设置于深层的软弱土层中,无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这类桩应按下列()哪类桩进行设计? A 摩擦桩 B 端承摩擦桩 C 端承桩 D 摩擦端承桩 9.水下灌注桩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 C35 B C25 C C20 D C15 10.已知某条形基础底面宽2.0m,基础埋深1.5m,荷载合力偏心距e=0.05m,地基为均质粉质黏土,地下水位位于基底下3.5m,基础底面下土层的黏聚力c k=10kPa,内摩擦角φk=200,土的重度γ=18kN/m3,则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接近()kPa。 A 142.6; B 156.58; C 162.74; D 175.71 11.某地区标准冻深为1.9m,地基由均匀的粉砂土组成,为冻胀土,场地位于城市市区,基底平均压力为130 kPa,建筑物为民用住宅,基础尺寸2.0m×2.0m,基础的最小埋深()m。 A 1.2; B 1.15; C 1.25; D 1.9 12.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包括下述() A建筑物体型力求简单; B 适当设置沉降缝; C 合理确定相邻建筑物的间距; D 设置圈梁

遥感导论考试题A和B及其答案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 5.遥感图像镶嵌 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30分)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 (1) 反射;(2)吸收;(3)透射;(4)发射 2.计算植被指数(如NDVl)主要使用以下哪两个波段:() (1) 紫外波段;(2) 蓝色波段;(3) 红色波段;(4)近红外波段 3.扫描成像的传感器包括:() (1) 光-机扫描仪;(2)推帚式扫描仪;(3)框幅式摄影机 4.侧视雷达图像上由地形引起的几何畸变包括:() (1)透视收缩;(2)斜距投影变形;(3)叠掩;(4)阴影 5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包括两个方面:() (1) 像元坐标转换;(2)地面控制点选取;(3)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重采样);(4)多项式拟合三.简答题(共90分) 1、下图为一个3x3的图像窗口,试问经过中位数滤波(Median Filter)后,该窗口中心像元的值,并写出计算过程。(10分) 2、简述可见光、热红外和微波遥感成像机理。(20分) 3、设计一个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说明硬件和软件各自的功能,并举一应用实例.(30分) 4.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主要有哪些?列出其中5种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它们如何在遥感图像解译中的应用。(30分)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波信息时所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光谱分辨率与传感器总的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和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间隔有关。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用模式识别方法获取地物多种特征,为专家系统解译遥感图像提供依据,同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的经验和方法,模拟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具体思维过程,进行遥感图像解译。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指根据已知样本区类别信息对非样本区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已知样本类别和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然后将未知类别的样本和观测值代入判别函数,再根据判别准则判定该样本的所属类别。

控制工程基础2006年期末试题

清华大学本科生考试试题专用纸 考试课程 控制工程基础 (卷) 年 月 日 . 设有一个系统如图所示,, , (),当系统受到输入信号t t x i sin 5)(= 的作用时,试求系统的稳态输出)(t x o 。(分 ) i x o x K K D 图 . 设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1.0(100 )(+= s s s G 现有三种串联校正装置,均为最小相位的,它们的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如图所示。 若要使系统的稳态误差不变,而减小超调量,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应选取哪种校正装置?系统的相角裕量约增加多少?(分) ) L (w ) (d B ) () ) L (w ) (d B ) ) L (w ) (d B ) () ()

图 . 对任意二阶环节进行校正,如图,如果使用控制器, , 均为实数,是否可以实现闭环极点的任意配置?试证明之。(分) 图 . 一个未知传递函数的被控系统,先未经校正,构成单位反馈闭环。经过测试,得知闭环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所示。 问:() 系统的开环低频增益是多少?(分) () 如果用主导极点的概念用低阶系统近似该系统,试写出其近似闭环传递函数;(分) ()如果采用形式的串联校正()I c 1 K G s s =+,在什么范围内时,对原开环系统 相位裕量的改变约在 5.7~0-??之间?(分) 17/8 图 .已知计算机控制系统如图所示,采用数字比例控制()D z K =,其中>。设采样周期 (i X s ) z 图 ()试求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 o c i X z G z X z =; (分) ()试判断系统稳定的值范围; (分) ()当系统干扰()1()n t t =时,试求系统由干扰引起的稳态误差。 (分)

基础工程-期末考试试卷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平时作业)2014~2015学年第 2 学期考试科目:基础工程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 分钟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题;10分) 1.地基基础计算中の基底压力直线分布法是下列哪种况?(B) A.不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の共同作用 B.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の共同作用 C.考虑地基、基础の共同作用 D.考虑基础、上部结构の共同作用 2.下列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抗弯刚度最大の基础形式是(C) A.柱下条形基础 B.十字交叉基础 C.箱形基础 D.筏板基础 3.桩基础设计の基本条件不包括(D) A.单桩承受の竖向荷载不应超过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B.桩基础の沉降不得超过建筑物の沉降允许值 C.对位于坡地岸边の桩基础应进行稳定性验算 D.对于所有の桩基础均应进行稳定性验算

4.某箱形基础,上部结构和基础自重传至基底の压力P=130kPa,若地基土の天然重度为γ=18.5kN/m3,地下水位在在地表下10m处,当基础埋置在多大深度时,基底附加压力正好为零(B) A.d=5.68m B.d=7.03m C.d=8.03m D.d=6.03m 5.当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中性点の位置具有以下哪种特性。(C) A.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小,中性点位置越低 B.桩端持力层越软,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低 C.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低 D.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高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0分) 1、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 4、地基基础设计应满足两种极限状态,分别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遥感导论梅安新

遥感导论课程试卷10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电磁波通过大气层地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3、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4、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5、利用多颗导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对地球表面某地点进行定位、报时或对地表移动物体进行导航的技术系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接收、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2、可见光、红外、微波 3、地物光谱特征 4、色调、颜色、阴影、形状、纹理、大小、位置、图型 5、温度 6、减色法 7、配准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X 2、√3、√4、X 5、√6、X 7、√8、√9、X 10、X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从四个方面评价: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2、(1)包括水面反射光、悬浮物反射光、水地反射光和天空散射光。 (2)包括水界线的确定、水体悬浮物质的确定、水温的探测、水体污染的探测、水深的探测。 3、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监督分类是根据样本选择特征参数,所以训练场地要求有代表性,样本数目要满足分类的要求,有时这些不容易做到;非监督分类不需要更多的先验知识,他根据地物的光谱统计特征进行分类,所以非监督分类方法简单,且具有一定的精度。 4、从成像方式、成像特点两方面来分析。 5、有植被类型的识别与分类,植被制图,土地覆盖利用变化的探测,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参数的提取与估计等。技术有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基于光谱波长位置变量的分析技术,光学模型方法,参数成图技术,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第一次经过大气:反射、散射、吸收、折射;到达地面后:吸收、第二次经过大气:反射、散射、吸收、折射、漫入射。 2、共同点:都有色、形、位;区别:航空是摄影(中心成像、像点位移、大比例尺),卫星是扫描成像(宏观综合概括性强、信息量丰富、动态观测)。 3、更好的发挥了不同遥感数据源的优势互补,弥补了某一种遥感数据的不足之处,提高了遥感数据的可应用性。如洪水监测:气象卫星—--时相分辨率高、信息及时、可昼夜获取、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试卷 答案2

一. 填空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1.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一般可以归纳为稳定性、 快速性 和 准确性 。 2. 按系统有无反馈,通常可将控制系统分为 开环系统 和 闭环系统 。 3. 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中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有 微分方程 、 传递函数 等。 4. 误差响应 反映出稳态响应偏离系统希望值的程度,它用来衡量系统 控制精度的程度。 5. 一阶系统 1 1 Ts 的单位阶跃响应的表达是 。 6. 有系统的性能指标按照其类型分为时域性能指标和 频域性能指标 。 7. 频率响应是线性定常系统对 谐波 输入的稳态响应。 8. 稳态误差不仅取决于系统自身的结构参数,而且与 的类型有关。 9. 脉冲信号可以用来反映系统的 。 10. 阶跃信号的拉氏变换是 。 二. 图1为利用加热器控制炉温的反馈系统(10分) 电压放大 功率放大 可逆电机 + -自偶调压器~220V U f +给定毫 伏信号 + -电炉热电偶加热器 U e U g 炉温控制系统 减速器 - 图1 炉温控制结构图 试求系统的输出量、输入量、被控对象和系统各部分的组成,且画出原理方框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三、如图2为电路。求输入电压i u 与输出电压0u 之间的微分方程, 并求该电路的传递函数(10分) 图2 R u 0 u i L C u 0 u i C u 0 u i R (a) (b) (c)

四、求拉氏变换与反变换(10分) 1.求[0.5]t te -(5分) 2.求1 3 [] (1)(2) s s s - ++ (5分) 五、化简图3所示的框图,并求出闭环传递函数(10分)

各大学《基础工程》期末考试试题1(答案)电子教案

各大学《基础工程》期末考试试题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以下哪种基础形式不属浅基础(B) A地下条形基础,B沉井基础, C扩展基础, D箱形基础 2 下列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抗弯刚度最大的基础形式是( C) A柱下条形基础, B十字交叉基础,C箱形基础, D筏板基础 3 对高层建筑物,其地基变形验算应以哪种变形特征做控制(D) A 沉降量, B 局部倾斜, C 沉降差, D 倾斜 4 地基土载荷板试验可以得到的土参数是(A ) A承载力特征值, B地基沉降量, C压缩模量, E弹性模量 5 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时,土的变形指标是采用(B) A弹性模量,B压缩模量, C变形模量, D旁压模量 6 在地基持力层承载力验算中,基础底面深处的荷载取下列哪个值进行计算( A) A:基底压力p, B:基底深度处的土自重应力σc,C:A+B , D: A-B 7 按规范方法计算的建筑物沉降是(D) A.基础的平均沉降, B.刚性基础的平均沉降, C.实际基础的中点沉降, D.不考虑基础刚度的中点沉降 8 甲,乙两基础,底面积,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埋置深度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B) A甲基础沉降大,B乙基础沉降大, C两者沉降相等, D无法确定9 地下水位下降时,建筑物的沉降可能会(A ) A增大, B减小, C一定不变,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解:地下水位下降时,土的自重应力会增加,从而使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 10 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时(D) A桩距越大,下拉荷载可能越小, B桩身轴力、桩身沉降沿深度逐步衰减, C单桩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所组成, D采用涂层法措施后,可使桩身负摩阻力、沉降减小,但中性点深度变大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刚性基础:是指用抗压性能较好,而抗拉、抗剪性能较差的材料建造的基础,常用的材料有砖、毛石、素混凝土、灰土等。因此设计时必须保证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基础材料强度的设计值。这类基础的相对 高度都比较大,几乎不可能发生挠曲变形。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基础工程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选 1. 当桩设置于深层的软弱土层中,无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这类桩应按下列()哪类桩进行设计? A. 摩擦桩 2. 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B. C20 3. 水下灌注桩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 C20 4. 以下哪些情况可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的作用()。 B. 非挤土摩擦型群桩 5. 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B. C20 6. 当桩设置于深层的软弱土层中,无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这类桩应按下列()哪类桩进行设计? A. 摩擦桩 7. 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B. C20 8 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D. C15 9.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市区建设高层建筑,适宜采用的桩型有()。 A. 静压式预制桩 C. 钻孔灌注桩 10. 对于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下位移时 D. 桩穿越较厚的松散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层时 E. 地下水位全面下降 11. 摩擦型桩包括()。 A. 摩擦桩 B. 端承摩擦桩 12. 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物,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需要进行的计算和满足的是( )。 A. 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B.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 C. 地基变形设计 D. 地基的抗冻胀要求 13. 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B. C20 14. 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D. C15 15. 某地区标准冻深为1.9m,地基由均匀的粉砂土组成,为冻胀土,场地位于城市市区,基底平均压力为130kPa,建筑物为民用住宅,基础尺寸2.0m×2.0m,基础的最小埋深()m。 B. 1.15

遥感导论-期末试卷与答案

遥感导论期末试卷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1分) 1. 微波是指波长在-- 之间的电磁波 2. 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按散射粒子与波长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散射: 、和。 3. 就遥感而言,被动遥感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等稳定辐射,使太阳活动对遥感的影响减至最小。 4. 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5. Landsat和SPOT的传感器都是光电成像类的,具体是、 (列出具体传感器类型) 5. .SPOT-1、2、3卫星上携带的HRV--高分辨率可见光扫描仪,可以作两种观 测:、.,这也是SPOT卫星的优势所在。 7. 美国高分辨率民用卫星有、 8. SAR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 ,它属于_______(主动/被动)遥感技术。 9..雷达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分为两种:、 10. 灰度重采样的方法有:、、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12分) 1. 黑体: 2. 邻域增强 3. 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三、问答题(共计67分) 1. 为什么我们能用遥感识别地物?5分 2. 引起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3. 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相比,微波遥感有什么特点?10分 4. 简述非监督分类的过程。8分 5. 侧视雷达是怎么工作的?其工作原理是什么?8分 6. 请结合所学Landdsat和SPOT卫星的知识,谈谈陆地卫星的特点15分 7. 请结合所学遥感知识,谈谈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15分 遥感导论期末试卷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 微波是指波长在-- 之间的电磁波 2. 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按散射粒子与波长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散射: 、和。 3. 就遥感而言,被动遥感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等稳定辐射,使太阳活动对遥感的影响减至最小。 4. 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5. 我们使用四种分辨率来衡量传感器的性能,具体是:、 、、 6. Landsat和SPOT的传感器都是光电成像类的,具体是、 (列出具体传感器类型) 7. .SPOT-1、2、3卫星上携带的HRV--高分辨率可见光扫描仪,可以作两种观 测:、.,这也是SPOT卫星的优势所在。 8. 美国高分辨率民用卫星有、 9. SAR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 ,它属于_______(主动/被动)遥感技术。 10..雷达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分为两种:、 11. 灰度重采样的方法有:、、

福师《遥感导论》在线作业二1答案

福师《遥感导论》在线作业二-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率大的部分,可采用锐化方法。常用的锐化方法有() A.罗伯特梯度 B.罗伯特梯度、索伯尔梯度 C.罗伯特梯度、索伯尔梯度、拉普拉斯算法 D.罗伯特梯度、拉普拉斯算法 正确答案:C 2.遥感研究对象的地学属性不包括() A.地物的空间分布规律 B.地物的性质 C.地物的光谱特征 D.地物的时相变化 正确答案:B 3.遥感数据处理常运用K-L变换作数据分析前的预处理,它可以实现() A.数据分类和图像运算 B.数据压缩和图像增强 C.数据分类和图像增强 D.数据压缩和图像运算 正确答案:B 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的依据是遥感图像() A.像元的数量 B.像素的大小 C.像元的维数 D.像素的相似度 正确答案:D 5.遥感按平台分类可分为() A.地面和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B.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 C.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 D.成像遥感、非成像遥感 正确答案:A

6.航天遥感平台的服务内容不包括() A.气象卫星系列 B.陆地卫星系列 C.海洋卫星系列 D.冰川卫星系列 正确答案:D 7.颜色对比是() A.视场中对象与背景的亮度差与背景亮度之比 B.视场中相邻区域的不同颜色的相互影响 C.彩色纯洁的程度 D.色彩彼此相互区分的特性 正确答案:B 8.下列关于光谱成像技术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波长范围内,被分割的波段数越多,波普越接近与连续曲线 B.光谱成像可以在取得目标地物图像的同时获得该地物的光谱组成 C.高光谱成像光谱仪成像时多采用扫描式或推帚式 D.高光谱成像光谱仪的图像是由数十个波段的狭窄连续光谱波段组成 正确答案:D 9.遥感数字图像的特点不包括() A.便于计算机处理与分析 B.图像信息损失低 C.逻辑性强 D.抽象性强 正确答案:C 10.地物单元周长为P,以链码形式记录面状地物单元边界。设相邻像素间采用链码表示的长度为:Li=2n(2的n次方),式中n=Mod(2,ai),i=1,2,3,…,7。i为链码的方向。提取该地物周长表示为() A.P=∑4Lj(j表示地物边界像素点的个数) B.P=∑3Lj(j表示地物边界像素点的个数) C.P=∑2Lj(j表示地物边界像素点的个数) D.P=∑Lj(j表示地物边界像素点的个数) 正确答案:D 11.如果一个物体对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是() A.灰体

湖大基础工程期末试卷A—带答案

湖南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一) ;课程编码: 试卷编号: (闭卷);考试时间: ??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 分 应得 分 实得 分 评卷 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 分,共 分) 下拉荷载— 软弱地基— 局部倾斜— 复合地基— 二、填空题(每空 分,共 ?分) 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底板厚度主要根据( )条件 确定;而柱下钢筋砼单独基础底板厚度则应根据( )条件确定。 ? 水平受荷桩通常可根据桩的( )分为刚性桩和柔性桩两种。 湿陷性黄土通常又可细分为( )和( )两种。 ? 按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时 为了使试验能真实反映桩的实 考试中心填写: ____年___月___日 考 试 用 专业班 级: 学号: 姓名:

际情况 要求在( )土的间歇时间不少于 天、( )土不少于 天及( )不少于 ?天。 ?桩基础按承台位置可分为( )桩基础和( )桩基础两种。 ?砂桩的主要作用是( ),砂井的主要作用是( )。 沉井施工水很深时,筑岛困难,则可采用( )沉井。 根据基础的受力条件,我们可以把砼基础称为( ),而把钢筋砼基础称为( )。 桩按设置效应通常可分为( )桩、( )桩及( )桩三种。 三、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后简述理由。每题 分,共 分) 桩端嵌入岩层深度大于 ???的桩称为嵌岩桩。 ? ? ?进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设计时,应该考虑基础台阶宽高比的限制。 ? ? 群桩效应使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的发挥程度降低。 ? ? 砂土液化是由于动水压力(渗流力)作用引起的。 ? ?

?桩的抗拔承载力仅取决于桩土之间的摩阻力与桩身自重无关。 ? ? 四、问答题(下面 题,只选作 题,共 ?分) 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结构措施有哪些? ?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哪些情况下不能考虑承台的荷载分担效应? 换土垫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何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其常用的确定方法有哪些? 五、计算题(下面 题,只选作 题,共 分) 、已知某钢筋砼条形基础,设计宽度? ??,埋深? ??,基顶面

遥感导论考试题A及答案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波信息时所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光谱分辨率与传感器总的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和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间隔有关。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用模式识别方法获取地物多种特征,为专家系统解译遥感图像提供依据,同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的经验和方法,模拟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具体思维过程,进行遥感图像解译。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指根据已知样本区类别信息对非样本区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已知样本类别和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然后将未知类别的样本和观测值代入判别函数,再根据判别准则判定该样本的所属类别。非监督分类指事先对分类过程不施加任何先验知识,仅凭遥感影像地物的光谱特征的分布规律进行分类,即按自然聚类的特性进行“盲目”分类。 5.遥感图像镶嵌 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30分)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1、2、3) (1) 反射;(2)吸收;(3)透射;(4)发射 2.计算植被指数(如NDVl)主要使用以下哪两个波段:(3、4) (1) 紫外波段;(2) 蓝色波段; (3) 红色波段; (4)近红外波段 3.扫描成像的传感器包括:(1、2) (1) 光-机扫描仪;(2)推帚式扫描仪;(3)框幅式摄影机 4.侧视雷达图像上由地形引起的几何畸变包括:(1、2、3) (1)透视收缩;(2)斜距投影变形; (3)叠掩; (4)阴影 5.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包括两个方面:(1、3) (1) 像元坐标转换;(2)地面控制点选取;(3)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重采样);(4)多项式拟合 三.简答题(共90分) 1、下图为一个3x3的图像窗口,试问经过中位数滤波(Median Filter)后,该窗口中心像元的值,并写出计算过程。 (10分) 求解过程如下: 对窗口数值由小到大排序: 115 <119<120<123<124<125< 126<127<150 取排序后的中间值:124 用中间值代替原窗口中心象素值,结果如下: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试题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如果系统中加入一个微分负反馈,将使系统的超调量σp(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定 2.运算放大器具有_____的优点。( ) A.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 B.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 C.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高 D.输入、输出阻抗都低 3.在伯德图中反映系统抗高频干扰能力的是( ) A.低频段 B.中频段 C.高频段 D.无法反映 4.设开环系统频率特性G(jω)= ,当ω=1rad/s时,其频率特性幅值M(1)=( ) A. B.4 C. D.2 5.设开环传递函数G(s)H(s)= ,α>0,K>0,随着K增大,闭环系统 ( ) A.相对稳定性变差,快速性不变 B.相对稳定性变好,快速性不变 C.相对稳定性不变,快速性变好 D.相对稳定性变差,快速性变差 6.对于一阶、二阶系统来说,系统特征方程的系数都是正数是系统稳定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以上都不是 7.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 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 A.〔-4,∞) B.〔-4,0〕 C.(-∞,-4) D. 〔0,∞〕 8.进行串联滞后校正后,校正前的穿越频率ωc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的关系,通常是( ) A.ωc= B.ωc> C.ωc< D.ωc与无关 9.PID控制规律是____控制规律的英文缩写。( ) A.比例与微分 B.比例与积分 C.积分与微分 D.比例、积分与微分 10.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θ(ω)=( ) A.90° B.-90° C.0° D.-18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空1分,共15分) 1.根轨迹全部在根平面的__________部分时,系统总是稳定的。 2.设系统的频率特性G(jω)=R(ω)+JI(ω),则相频特性∠G(jω)=__________。 3.随动系统中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超前校正装置的最大超前角处对应的频率ωm=__________。 5.根据系统给定值信号特点,控制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控制系统、__________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各大学基础工程期末考试试题答案.docx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以下哪种基础形式不属浅基础( B ) A 地下条形基础, B 沉井基础, C扩展基础, D 箱形基础 2下列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抗弯刚度最大的基础形式是(C) A 柱下条形基础, B 十字交叉基础, C 箱形基础, D 筏板基础3对高层建筑物,其地基变形验算应以哪种变形特征做控制( D ) A 沉降量, B局部倾斜,C沉降差, D 倾斜 4地基土载荷板试验可以得到的土参数是( A ) A 承载力特征值,B地基沉降量,C压缩模量,E弹性模量5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时,土的变形指标是采用(B) A 弹性模量, B 压缩模量,C变形模量,D旁压模量 6在地基持力层承载力验算中,基础底面深处的荷载取下列哪个值进行计 算( A ) A:基底压力 p, B :基底深度处的土自重应力σc, C:A+B , D : A-B 7按规范方法计算的建筑物沉降是( D) A.基础的平均沉降,B.刚性基础的平均沉降, C.实际基础的中点沉降,D.不考虑基础刚度的中点沉降 8甲,乙两基础,底面积,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埋置 深度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 B) A 甲基础沉降大, B 乙基础沉降大, C 两者沉降相等, D 无法确定 9 地下水位下降时,建筑物的沉降可能会( A ) A 增大,B减小, C 一定不变, D 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解:地下水位下降时,土的自重应力会增加,从而使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10 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时( D) A桩距越大,下拉荷载可能越小, B桩身轴力、桩身沉降沿深度逐步衰减, C单桩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所组成, D采用涂层法措施后,可使桩身负摩阻力、沉降减小,但中性点深度变大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 刚性基础:是指用抗压性能较好,而抗拉、抗剪性能较差的材料建造的基础,常 用的材料有砖、毛石、素混凝土、灰土等。因此设计时必须保证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 应力不超过基础材料强度的设计值。这类基础的相对高度都比较大,几乎不可能发生 挠曲变形。 2 倾斜和局部倾斜:倾斜是指单独基础在倾斜方向上两端点下沉之差与此两点水平距 离之比;局部倾斜是指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6~10m内基础两点的下沉值之差与此两点 水平距离之比。 3 摩擦型桩:是指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全部或主要由桩侧阻 力承受,而桩端阻力可以忽略不计的桩。 4 群桩效应:由于群桩中的单桩相距较近,引起单桩之间的作用区域互相重叠,造成

最新《基础工程》期末考试B卷(答案)

2012--2013学年期考试试卷B 卷 考试科目基础工程考试方式闭卷完成时限2小时 拟题人岩土所审核人批准人年月日 建筑工程学院年级土木工程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以下哪种基础形式不属浅基础(B) A地下条形基础,B沉井基础,C扩展基础,D箱形基础 2 下列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抗弯刚度最大的基础形式是(C) A柱下条形基础,B十字交叉基础,C箱形基础,D筏板基础 3 对高层建筑物,其地基变形验算应以哪种变形特征做控制(D) A 沉降量, B 局部倾斜, C 沉降差, D 倾斜 4 地基土载荷板试验可以得到的土参数是(A ) A承载力特征值,B地基沉降量,C压缩模量,E弹性模量5 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时,土的变形指标是采用(B) A弹性模量, B压缩模量, C变形模量, D旁压模量 6 在地基持力层承载力验算中,基础底面深处的荷载取下列哪个值进行计算(A) A:基底压力p,B:基底深度处的土自重应力σc,C:A+B ,D:A-B 7 按规范方法计算的建筑物沉降是(D) A.基础的平均沉降, B.刚性基础的平均沉降, C.实际基础的中点沉降, D.不考虑基础刚度的中点沉降 8 甲,乙两基础,底面积,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埋置深度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B) A甲基础沉降大, B乙基础沉降大, C两者沉降相等, D无法确定 9 地下水位下降时,建筑物的沉降可能会(A ) A增大,B减小,C一定不变,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解:地下水位下降时,土的自重应力会增加,从而使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 10 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时(D) A桩距越大,下拉荷载可能越小, B桩身轴力、桩身沉降沿深度逐步衰减, C单桩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所组成, D采用涂层法措施后,可使桩身负摩阻力、沉降减小,但中性点深度变大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刚性基础:是指用抗压性能较好,而抗拉、抗剪性能较差的材料建造的基础,常用的材料有砖、毛石、素混凝土、灰土等。因此设计时必须保证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基础材料强度的设计值。这类基础的相对高度都比较大,几乎不可能发生挠曲变形。 2倾斜和局部倾斜:倾斜是指单独基础在倾斜方向上两端点下沉之差与此两点水平距

《基础工程》期末考试B卷(答案)

1 1 2012--2013学年期考试试卷B 卷 考试科目基础工程考试方式闭卷完成时限2小时 拟题人岩土所审核人批准人年月日 建筑工程学院年级土木工程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以下哪种基础形式不属浅基础(B) A地下条形基础,B沉井基础,C扩展基础,D箱形基础 2 下列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抗弯刚度最大的基础形式是(C) A柱下条形基础,B十字交叉基础,C箱形基础,D筏板基础 3 对高层建筑物,其地基变形验算应以哪种变形特征做控制(D) A 沉降量, B 局部倾斜, C 沉降差, D 倾斜 4 地基土载荷板试验可以得到的土参数是(A ) A承载力特征值,B地基沉降量,C压缩模量,E弹性模量5 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时,土的变形指标是采用(B) A弹性模量, B压缩模量, C变形模量, D旁压模量 6 在地基持力层承载力验算中,基础底面深处的荷载取下列哪个值进行计算(A) A:基底压力p,B:基底深度处的土自重应力σc,C:A+B ,D:A-B 7 按规范方法计算的建筑物沉降是(D) A.基础的平均沉降, B.刚性基础的平均沉降, C.实际基础的中点沉降, D.不考虑基础刚度的中点沉降 8 甲,乙两基础,底面积,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埋置深度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B) A甲基础沉降大, B乙基础沉降大, C两者沉降相等, D无法确定 9 地下水位下降时,建筑物的沉降可能会(A ) A增大,B减小,C一定不变,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解:地下水位下降时,土的自重应力会增加,从而使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 10 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时(D) A桩距越大,下拉荷载可能越小, B桩身轴力、桩身沉降沿深度逐步衰减, C单桩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所组成, D采用涂层法措施后,可使桩身负摩阻力、沉降减小,但中性点深度变大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刚性基础:是指用抗压性能较好,而抗拉、抗剪性能较差的材料建造的基础,常用的材料有砖、毛石、素混凝土、灰土等。因此设计时必须保证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基础材料强度的设计值。这类基础的相对高度都比较大,几乎不可能发生挠曲变形。

遥感导论_期末试卷及问题详解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1分) 1. 微波是指波长在-- 之间的电磁波 2. 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按散射粒子与波长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散射: 、和。 3. 就遥感而言,被动遥感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等稳定辐射,使太阳活动对遥感的影响减至最小。 4. 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5. Landsat和SPOT的传感器都是光电成像类的,具体是、 (列出具体传感器类型) 5. .SPOT-1、2、3卫星上携带的HRV--高分辨率可见光扫描仪,可以作两种观测:、.,这也是SPOT卫星的优势所在。 7. 美国高分辨率民用卫星有、 8. SAR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 ,它属于_______(主动/被动)遥感技术。 9..雷达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分为两种:、 10. 灰度重采样的方法有:、、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12分) 1. 黑体: 2. 邻域增强 3. 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三、问答题(共计67分) 1. 为什么我们能用遥感识别地物?5分 2. 引起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3. 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相比,微波遥感有什么特点?10分 4. 简述非监督分类的过程。8分 5. 侧视雷达是怎么工作的?其工作原理是什么?8分 6. 请结合所学Landdsat和SPOT卫星的知识,谈谈陆地卫星的特点15分 7. 请结合所学遥感知识,谈谈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15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 微波是指波长在-- 之间的电磁波 2. 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按散射粒子与波长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散射: 、和。 3. 就遥感而言,被动遥感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等稳定辐射,使太阳活动对遥感的影响减至最小。 4. 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5. 我们使用四种分辨率来衡量传感器的性能,具体是:、 、、 6. Landsat和SPOT的传感器都是光电成像类的,具体是、 (列出具体传感器类型) 7. .SPOT-1、2、3卫星上携带的HRV--高分辨率可见光扫描仪,可以作两种观测:、.,这也是SPOT卫星的优势所在。 8. 美国高分辨率民用卫星有、 9. SAR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 ,它属于_______(主动/被动)遥感技术。 10..雷达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分为两种:、 11. 灰度重采样的方法有:、、 12. 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有、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8分) 1. 黑体 2. 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三、问答题(共计62分) 1. 什么是地球辐射的分段性?6分 2. 按遥感所使用波段,可以将遥感技术分为哪三类?在这三类中,大气散射对它们分别有什么影响?8分 3. 为什么要对遥感影像进行辐射纠正,辐射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4. 合成孔径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过程10分 5. 什么是平滑和锐化,请分别说明其在遥感技术中的应用8分 6. 影响遥感图像分类精度的因素有哪些?10分 7.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高光谱遥感的认识10分 遥感导论课程试卷A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 1.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是__稳定性_。 2.脉冲响应函数是t e t g 532)(--=,系统的传递函数为___ ____ 。 3.响应曲线达到过调量的____最大值____所需的时间,称为峰值时间t p 。 4.对于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其主要动态性能指标是___T _____,T 越大,快速性越___差____。 5.惯性环节的奈氏图是一个什么形状______半圆弧 。 二、选择题 1.热处理加热炉的炉温控制系统属于:A A.恒值控制系统 B.程序控制系统 C.随动控制系统 D.以上都不是 2.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C )。 A 、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 B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 C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3.脉冲响应函数是t e t g 532)(--=,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A A.)5(32+-s s B.) 5(32-+s s C.)5(32+- s D. )5(32++s s 4.实轴上两个开环极点之间如果存在根轨迹,那么必然存在( C ) A .闭环零点 B .开环零点 C .分离点 D .虚根 5. 在高阶系统中,动态响应起主导作用的闭环极点为主导极点,与其它非主导极点相比,主导极点与虚轴的距离比起非主导极点距离虚轴的距离(实部长度) 要( A ) A 、小 B 、大 C 、相等 D 、不确定 6.一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主要是( C )

A. 调节时间 B. 超调量 C. 上升时间 D. 峰值时间 7 . 控制系统的型别按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的( B )个数对系统进行分类。 A .惯性环节 B . 积分环节 C . 比例环节 D .微分环节 8.对于I 型系统,(A )输入信号稳态误差为零。 A 、单位阶跃 B 、加速度函数 (C) 正弦函数 (D) 单位斜坡 9.在开环零、极点分布已知的情况下,可绘制( C )随系统参数变化(如放大系数)而在s 平面上移动的轨迹(根轨迹)。 A.开环极点 B. 开环零点 C.闭环极点 D. 闭环零点 10.开环传递函数为) 35.0()25.0)(15.0()(+++=s s s s k s G ,其根轨迹的起点为 C A .0,-3 B .-1,-2 C .0,-6 D .-2,-4 11.当∞→ω时比例微分环节的相位是:A A. 90 B. 90- C. 45 D. 45- 三、简答题 1.自动控制的定义是? 再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使被控对象的某些物理量准确的按照预期规律变化 2.闭环主导极点的定义? 离虚轴近,又不构成偶极子的极点和零点起作用,决定顺态响应性能。 3.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根全部具有负实部 4. 频率特性的定义? 用幅值和相位来描述一个点在极坐标内随 从0变到 时的轨迹,来分析系统的性能的方法 四、分析计算题 1.(10分)已知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化简结构图求传递函数) ()(s R s C

基础工程试卷试题A(附答案)

基础工程复习提纲 题型:概念解释20、分析论述题40、计算题40 1.概述: 地基与基础 2.浅基础: 沉降量、沉降差局部倾斜、倾斜;持力层、软弱下卧层; 基础埋置深度确定;地基承载力确定; 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中心荷载作用下及偏心荷载(注意弯矩、水平力在计算中的处理)作用下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软弱下卧层验算 3.连续基础 简述文克勒地基模型;补偿基础概念;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工作的概念。 4.桩 端承型桩、摩擦型桩、挤土桩、 什么是负摩阻力、中性点?在哪些情况下会产生桩侧负摩阻力?工程中如何处理? 群桩效应;承台在群桩基础中的作用。 掌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桩数、布桩及承台尺寸设计,桩顶荷载、桩顶净反力的计算 5.地基处理 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机理及其适用土层条件; 换土垫层的设计(同软弱下卧层验算); 降水预压和真空预压不会引起土体破坏的原因; 堆载预压则可能由于速度太快而造成地基破坏的原因; 6.基坑 了解重力式挡墙的设计原理 熟练悬臂式板桩墙支护的设计计算 对于单支点支护结构,试分析随着入土深度的增加,板桩墙上的土压力分布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应的计算方法; 7特殊土 特殊土、自重湿陷性黄土、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的膨胀力; 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作为地基时会引起的危害; 8.动力基础 砂土液化等概念

广州大学2010-2011 学年第 2 学期考试卷 课程基础工程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一、概念解释(共20分,每小题5分) 1.浅基础 通常把埋置深度不大(小于或相当于基础底面宽度,一般认为小于5m)的基础称为浅基础。 2.摩擦型桩基础 摩擦型桩是指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但桩侧阻力分担荷载较多的桩;由摩擦型桩组成的基础称为摩擦型桩桩基础。 3.温克尔地基模型 温克尔土耳其模型由捷克工程师E. 温克尔()于1867提出,其假设地基任意一点所受的压力强度p 与该点的地基沉降量s成正比即,式中比例系数k为基床反力系数(或简称基床系数),其单位为3。 4.上部结构、基础、地基的共同作用 是指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相互接触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完整体系,三者连接部位应同时满足静力平衡、变形协调与位移连续条件,其相互作用与三者之间的相对刚度有关,基础的挠曲特征、基底反力及截面内力分布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1.桩基础设计的主要内容?(按设计步骤写出) (1)必要的资料准备:如建筑物的类型及其规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施工机具和技术条件等; (2)选定桩型、截面和桩长的选择并确定单桩竖向及水平承载力; (3)桩平面布置:指桩数确定及平面上的布置; (4)承载力验算:单桩承载力验算、桩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桩基沉降验算、桩基负摩阻力验算等 (5)承台设计:包括承台尺寸、厚度和构造设计,应满足抗冲切、抗弯、抗剪、抗裂等要求; (6)桩身结构设计及桩的质量检验; (7)绘制施工图。 2.地基与基础的震害有那些? 地基的震害主要有:饱和砂土和粉土的振动液化、地震滑坡和地裂、土的震陷等;由此造成地基强度不足 三、某基坑深8m,基坑采用排桩+单道内支撑的结构形式支护,设计资料如图所示。试用等值梁法计算: 1.墙前土压力分布与墙后土压力分布(需绘图示意);(墙前墙后分别采用郎肯被动土压力和郎肯主动土压力计算模式)(5分) 2.沿墙走向每米墙长范围所受到的支撑力大小(5分)。(共10分) k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