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银行理财产品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银行理财产品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银行理财产品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问题及对策探讨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作为一种金融产品,是重要的投资理财渠道,也是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发展理财产品在西方国家已有半个多世纪,但在我国的发展仅有十余年,目前随着我国居民储蓄水平的不断攀升和进出口带来的外汇储备的

增多,商业银行理财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并日趋完善。

一、理财产品概述

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包括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多项专业化服务活动。商业银行要在对目标客户群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风险与收益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可分为不同的品种。第一,按照币种不同,即允许用于购买相应银行理财产品或支付收益的货币类型,可将理财产品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币理财产品两大类。第二,按照期限的不同,可将理财产品分为短期和中长期两类,也可细分为一个月以内、一到三个月、三到六个月、六个月到一年、一年以上和无固定期限类。第三,按照客户获取收益方式的不同,理财产品可分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其中非保证收益理财又可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第四,按照投资领域的不同,理财产品大致可分为债券型理财产品、信

托型理财产品、资本市场型理财产品、挂钩型理财产品及QDII型理财产品等等。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

1.发展时间虽短,但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我国最早的个人理财业务可以追溯到1995年,招商银行突破传统模式,率先推出本外币合一、一卡多户的理财工具“一卡通”,搭建了该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平台,也开创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先河。在十几年的发展中,参与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数量不断增加,银行推出理财产品的频率在不断加快,发行规模也迅速扩张。

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笔数来看,2005年至2009年分别发行570笔、1250笔、2900笔、6120笔和7800笔,其中2005年至2008年每年几乎以一倍的速度增长。从本年情况看,年初至10月末,我国境内已有包括国有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外资银行等87家银行发售理财产品,合计发行8981款。可以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早已进入快速成长期,理财市场已成为商业银行之间重要的竞争领域。

2.理财产品种类丰富,投资范围广泛

理财产品发展初期,资金投放主要集中于国债、央票、金融债等渠道,理财产品同质化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家银行开始重视在不同市场上的理财产品开发,突出产品差异化,理财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生成了图表1,从

图中可以看出,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大致可分为股票类、债券类、利率类、票据类、信贷资产类、汇率类、商品类及其他等八

类,投资范围涵盖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商品、公司股权等多个领域。

表1 2008-2010年理财产品数量及投资类型

注1:同一产品可能属于多个不同的基础资产类别,此处的合计值可能大于该时间段内实际发行产品数量

注2:2010年数据为1至10月份统计数据,下同。

图1 2008-2010年理财产品数量及投资类型

从数量上看,2008年至2010年,除信贷资产类和商品类以外,其他六类理财产品数量均持续大幅上涨。从占比情况看,股票类、信贷资产类、商品类及其他类三年来占比逐渐下降,债券类、利率类和票据类仍占据主要地位。

从理财币种来看,截至2010年10月31日,已有人民币、美元、港币、澳元、欧元及其他外币等多个币种的银行理财产品,分别占比83.31%、7.67%、3.43%、3.12%、1.60%和0.87%。

3.理财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从目前总体市场情况看,虽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品种增多,投资范围走向多个领域,但银行之间理财产品比较起来,同其他的银行产品一样,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替代性,客户可以自由选择, 使得投向理财产品的资金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因此,各家商业银行为更好的吸收存款、维护客户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就使得理财产品的模仿速度进一步加快,收益水平也在互相抬高。一家银行推出新的理财产品后, 其它银行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跟进, 推出同类理财产品, 并向客户

承诺更高的收益率,这就为商业银行如何维护老客户并开发新的客户群提出很大挑战,竞争异常激烈。

三、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的主要方式仍是银行,而选择哪家银行作为投资渠道,看重的则是理财产品种类丰富程度,收益率高低,人员专业知识是否丰富,手续是否简便等诸多因素。当前,各家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

由于理财产品具有较强的模仿性,新产品一经推出,类似产品也会相继出现,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所推出的理财产品具有很强的同质性,银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目标客户群基本相同,都是将重点放在中、低端客户。理财产品大多只是传统业务的组合,尽管各家银行都积极推出各种金融理财产品,但在产品的种类、结构和服务功能上往往大同小异。

2.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

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透明现象严重,信息不对称充斥整个理财市场,有些银行客服人员在向普通投资者推销时,避重就轻,过分强调预期收益率,不进行风险提示或风险提示不到位,而林林总总的理财产品说明书内又充斥着专业术语,语言艰深晦涩让普通的投资者难以理解、眼花缭乱,无从理性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理财产品。

同时,部分商业银行未能及时通过有效渠道和方式向客户告知产品相关情况,特别是在理财产品存续期内,未能很好地向客户提供方便、及时、准确的资产变动、期末资产估值等重要信息,未能定期或

不定期向客户提供理财账户的对账单。

3.理财产品开发设计机制不够健全。

部分商业银行未能按照符合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适应性原则设计个人理财产品,在产品开发和投资组合设计时也没有完全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考虑。同时,部分商业银行在代理销售其他金融机构投资产品过程中,对所代理产品分析不充分,对产品提供者的经营管理、市场投资和风险处置能力有效评估不够,未明确界定双方权利义务和风险责任,对代理销售产品的风险受益预测数据未进行及时验证。

四、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对策及对我行的启示

1. 理财产品的集成化、专业化发展。商业银行在经营政策导向上继续鼓励理财业务良性发展,在战略性业务激励费用等财务资源配置政策上继续保持对理财业务的合理激励,提高投资和管理效率,实现规模效应。商业银行要全面提升理财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注重产品的设计和适销对路,打破制约的瓶颈因素,争取实现理财产品的专业化发展。

2.加强理财产品开发、设计和创新,提升理财产品的品牌形象,培育理财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进一步完善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在快速学习、吸收同业经验的同时,加强自主创新,从满足客户的需求出发,在理财产品的结构、期限、流动性、安全性、收益率等方面不断创新,打造理财产品低风险、高收益、高品质的市场形象,提升客户对理财产品的信赖度和品牌的忠诚度。

3.加强渠道建设和营销宣传,细分客户群体,重视专业理财人员

的培养。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网点资源、客户资源、渠道资源,逐步改变目前销售渠道单一的现状,积极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如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逐步建立起立体的、全方位的销售体系。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理财产品的宣传,细分客户群体,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个人理财产品。不断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批熟练掌握产品知识、营销技巧、业务过硬的理财专家。

4.建立完善的事前、事中、事后信息披露机制。从事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在发售产品时,应向投资者全面详细告知投资计划、产品特征及相关风险;商业银行要定期向投资者披露投资状况、投资表现、风险状况等信息。发生重大收益波动、异常风险事件、重大产品赎回、意外提前终止和客户集中投诉等情况时,各商业银行要及时报告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商业银行要真正建立起理财业务风险控制机制、理财业务的服务及投诉受理机制、理财业务的信息披露机制。

5.对我行理财产品发展的启示

具体到我行来说,可以从银行体系及产品设计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银行体系方面,通过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增强服务观念,建立完善的理财部门体系,包括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具有良好客户服务理念的客户经理、产品经理、理财顾问,以及制定一系列产品设计、营销的标准化流程,这些流程可以包括产品的定位、开发、营销、评估等阶段。流程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解决产品同质化、市场细分不够、目标客户定位模糊、产品定位及定价等问题。同时应该加强对市场发展、客户需求的预测,建立规范的金融产品创新流程。第二,产

品设计方面,我行应充分考虑客户的方便性,便捷性,利用先进的技术,给客户设计出更多的自助性产品,让客户可以不用到银行网点随时随地就可以自助获取、操作我行所提供的各类理财产品,促进服务的自助化;第三,在产品的创新方面,从产品仅仅具有单一功能满足客户单一目标,向着带有高附加值和综合金融服务模式的方向转变,才有可能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我行应该不断研究市场变化的情况,调整理财产品的品种结构。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细分市场,为客户设计富有特色的,能满足客户独特需求的理财产品。第四,品牌化的创新。我行通过品牌产品可以保持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产品品牌”可以赋予产品更多的内涵和外延,从而使之与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开来。

总体来说,我行理财产品市场才刚刚起步,在产品设计、开发、定位、定价、销售等方面有待提高,需要不断对投资者进行分析,了解投资者需求,做好销售售后等服务,不断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全面多元化的产品及服务,只有这样,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才能不断走向成熟,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的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的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居民理财意识的日益增长,中国的理财业务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商业银行,无论从产品种类上,还是从发行规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理财业务的开展,既为商业银行维护和拓展高端客户提供了有利条件,又为其带来了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和综合效益。因而,作为一项前景广阔的新兴中间业务,大力发展银行理财产品,将是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与现状 (1)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当时信贷投放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小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占有率比较低,缺乏了稳定的资金来源,而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能够增强其吸储能力,缓解资金趋紧压力,这直接推动了我国投资顾问和个人外汇理财服务的出现。 200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币利率管理体制实施改革,外币理财业务开始占了理财业务的主导地位,但总体规模不大,也没有形成竞争市场。而后,2004年11月,光大银行推出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 的“阳光理财B计划”,开创了国内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先河。 2006以后,随着客户理财服务需求的日益旺盛和市场竞争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在面对存款市场激烈的同业竞争中,加大了理财产品的创新和发行力度,不断丰富和延伸理财品牌及价值链上的子产品。至此,整个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呈现了爆发式增长的态势。(2)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运作模式的变化 在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初创期,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投资方向基本为银行间国债、央行票据、货币市场基金等固定收益工具。在风险管理方面,与初期的外币理财产品相比,人民币理财产品则更为规范,且客户资金与银行自有资金相互隔离。也就是说,此时的理财产品仅仅依靠银

毕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毕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学生姓名:所在学院:专业:财务管理学号:40801610指导教师:2012 年 3 月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西南财经大学所有。特此声明。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作者专业:财务管理作者学号:40801610 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论文(设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计)名称论文(设论文(设自选A—理论研究导师彭颖计)来源计)类型学生姓名徐冰莹学号40801610 专业财务管理一、研究目的和意义在我国,过去,人们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更谈不上“为他人做嫁衣”,替别人“规划理财”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个人收。从发达国家银行个人理财业入的增加,理财问题开

始提上了个人和家庭的“议事日程” 务的发展趋势看,个人理财业务具有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益稳定等优势,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而在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贴身的个人理财服务也成为近年来银行业竞争的主要焦点,花旗、汇丰、渣打、恒生、东亚等主要银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理财套餐,针对不同收入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推动了港岛整体个人理财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国内,各家商业银行也纷纷推出各自地理财产品同时各种理财中心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我国公民的理财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将自己多余的资金用来购买理财产品。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例如经营理念、理财产品创新等方面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就具有了实际的意义。二、研究思路本文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个人理财业务概述第二部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第三部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问题第四部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三、资料收集计划 1.从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超星数字图书馆中查找 2.陈雨露、刘彦斌:理财规划师基础知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年2 月3.中国银行从业资格认证办公室,中国银行从业个人理财,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年四、论文写作时间安排2011 年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及其模式研究

目录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1)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1)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概况 (1)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2) 二、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成功模式及借鉴 (4) (一)美国个人理财业务的模式及特点 (4) (二)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7)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模式整体框架构建建议 (8) (一)推进金融混业经营 (9) (二)打造金融集团控股经营模式 (9) (三)建立第三方理财业务体制 (9) (四)加强个人理财业务渠道建设 (9) 参考文献 (11) 谢辞 (12)

摘要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资产的迅速积累,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正处于从以产品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向以服务为中心的综合性发展模式提升的转型期。但是由于经营的范围受金融业分业模式、银行业经营实力和发展理念上不足等内外因素的制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长足发展。本文简要介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并根据数据分析现存的问题。借鉴国外理财业务的特点及发展经验,进一步指出理财模式的重要性,并提出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模式的建议,即既需要金融监管当局在制度和政策上提供支持,也需要包括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市场参与者在技术手段上的创新。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经营模式,存在问题,研究探讨 Abstract As China' 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sidents assets of the rapid accumulation of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und material foundation and broad market prospects. Bank of China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are the product-driven development model to a service centr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mode to upgrade the transition.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报告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报告 本文在介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理财产品雷同、风险揭示不足、缺乏优秀的理财师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风险管理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运用各种金融知识,专业技术以及广泛的资金信用等专业优势,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和具体要求,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财富的日益积累,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自己的资产能够保值增值,希望得到专业的理财服务。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个人理财产品不断丰富。据统计,XX年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了1302只,外币理财产品发行了1760只,均远超过XX年的水平,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XX年上半年,伴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幅回调,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遭遇重创。尽管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4月份经历了较为严厉的“监管风暴”,但凭借其稳健、多样化等优势,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成为资本市场弱势下的资金避风港。银行理财产品在XX年上半年取得快速

发展,共有53家商业银行发行了2165款理财产品,其中 40家中资银行发行了1780款产品,10家外资银行发行了385款产品。 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业务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受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的影响,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不断增加,达到%,美元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不断下降,为%,其它币种的理财产品合计占比与美元产品相当。 2.由于CPI居高不下、通胀压力加大、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受投资者青睐,6个月期以内产品市场占比%,成为市场主流产品,尤其是稳健型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3.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不断升温,产品发行数与市场占比持续上升;而由于A股市场 大幅调整,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在短暂延续了去年的辉煌 之后出现大幅萎缩,到5、6月份几近消失。理财产品遭遇资本市场风险,在指责声中艰难前行;结构型理财产品 经历了年初的零收益事件之后,在第二季度逐步走出阴影。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但 是与国外银行理财业务相比,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 都差距甚远,存在不少问题。 理财产品雷同,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

银行理财产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60399A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0399A←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6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自2004年初露锋芒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样式种类、发行款数与资金规模都开始急剧膨胀。2008年,尽管面临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境内外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动荡不安的局面,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仍然创下历史新高。2008年各主要商业银行累计发售7799期理财产品,新募集资金约合人民币23055亿元。同期保险理财产品、信托理财产品、公募基金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新募集资金分别约为6243亿元、5637亿元、1827亿元和226亿元。无疑,银行理财产品已稳居理财市场的第一位,规模超过其他类别理财产品的总和,成为推动国内理财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 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到44492个,同比增长%,发行规模再创历史新高。2014年5月,共有128家银行发行了4378款个人理财产品,参与银行数量减少20家,产品发行数量环比降幅为%。 2011年以来,银监会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保持高度关注,监管程度趋于严厉。2 011年10月9日,银监会正式颁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并规定从20 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2013年3月25日,银监会下发了《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8号文),规范商业银行理财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务。8号文表明银监会对银行理财产品健康规范发展持积极鼓励的态度。“非标”债权资产的投资受限,实质是倒逼银行理财业务转型,而不是封杀或封堵理财业务的发展,这将利好整个理财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有利于理财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深度调查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达到23889款,较2010年增长%,

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金融研究》2008年第9 期 一、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和主要特征 随着理财市场的快速发展,银行理财产品的数量呈现快速上升态势。目前已形成人民币理财产品与外币理财产品两大类型,截至2008年 3 月底,国内共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615种,外币理财产品1467 种。目前国内银行理财产品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 两种产品预期收益率不断攀升。资料显示,2005 年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计最高收益率为 2.73%,2006 年达到 3.34%,2007 年进一步攀升到 11.73%,是2005年的4.3 倍。同时,2005年推出的外币理财产品平均预计最高收益率为 3.99%,2006 年达到 4.88%,2007 年进一步攀升到7.38%,比2005 年增长85.0%。 2. 人民币产品委托期限稳步上升,外币产品委托期限呈波动变化。资料显示,2005年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委托期限为270.8 天,2006 年增至310.0 天,2007年进一步增至336 天,比2005年延长了65.2 天。2005年推出的外币理财 产品平均委托期限为345 天,2006 年减至261.6 天,2007 年回升至334.3 天, 比2005 年略降10.7 天。 3. 产品购买门槛呈增高态势。资料显示,2005 年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起始金额为23000 元,2006年达到93411元,2007年略有回落,仍高达88867 元,是2005年的 3.9 倍。外币理财产品分币种看,2005年推出的美元理财产品平均起始金额为2997 美元,2006 年达到6871美元,2007年达到10919 美元, 是2005 年的 3.6 倍;2005 年推出的港币理财产品平均起始金额为14616港币,2006年达到40723港币,2007 年进一步升至55600 港币,是2005年的3.8 倍。 4. 产品发售明显倾向于经济发达地区。资料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发售较多地集中在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上海作为全国的金融中心,更是银行理财的首选地。截至2008年3月底,推出的615种人民币理财产品中,28.8%的品种仅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售,其中,14.5%的产品仅在上海发售;相比人民币理财产品,外币理财产品对发达地区的热衷更加突出,推出的1467 种产品中,51.5%的产品仅在发达地区发售,其中,2 5.3%的产品仅在上海发售。 5. 产品发售以非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资料显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发售银行理财产品的力度明显不如其他商业银行。截至2008年 3 月底,推出的615 种人民币理财产品中,四大国有银行共发售106种,所占比例仅有17.2%,其他商业银行共发售509 种,所占比例高达82.8%。推出的1467 种外币理财产品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发售425 种,所占比例仅有290%,其他商业银行共发售1042 种,所占比例高达71.0%。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理财发售总额中占据了一半以上,成为理财产品的主要发售银行。 6. 美元和港币是外币理财产品的主要币种。资料显示,从外币理财产品的构成来看,美元和港币占绝对优势。截至2008年3月底,推出的1467种外币理财产品中,美元理财产品有991种,占6 7.6%,港币理财产品有317种,占21.6%,其他币种理财产品有159 种,仅占10.8%。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国内理财产品呈现出明显的“两高一长” 的特征,即预期收益率高、购买门槛高和委托期限长。众所周知,高预期不等于高回报,门槛高和期限长意味着大量的资金可能会被套牢。在这样的前提下,广大消费

我国商业资料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浅议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一、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发展中的现状及问题 西方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未经专家理财的家庭,90%以上存在财务不合理的问题,随时都可能导致财务危机。因此,从90年代开始,在一些欧美国家,先后开办了银行利用其信息、设备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为客户提供个人投资理财业务。此后,国外商业银行的个人投资理财业务发展非常迅猛,几乎深入每一个家庭,其业务收入已占到商业银行总收入的35%以上,对应的业务收益已占到银行业利润的40%左右。如美国花旗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利润贡献度超过60%,其中个人理财业务利润贡献度接近50%。 而在国内,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对个人的金融服务仅仅局限于储蓄、代收代付等简单的业务。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理财业务才开始出现。虽然个人理财业务日益受到国内商业银行的重视,理财产品也日益丰富,业务扩展十分迅速。但从长远来看,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存在着一些制约性的问题。 (一)政策“瓶颈”问题 我国金融业目前采用的是分业经营模式,银行不能全面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业务。这一政策规定一方面导致国内银行只能代销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的产品,而不能充分的运用这些产品,让其真正的服务于大众;另一方面,也因市场的割裂使得银行无法利用证券和保险这两个市场为客户实现增值,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因此,现阶段的商业银行理财只能停留在业务品种介绍、咨询建议、投资方案设计及办理简单的中间业务等方面,至多也不过是传统的储贷、外汇业务的整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理财。 (二)客户需求问题 其一,目前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定位于少数高端优质客户,服务门槛过高,造成客源稀少。如外资银行一般“门槛”在5万美元以上,国内银行一般“门槛”也在5万元以上。从现有品牌看,门槛偏高,压制了大量客户的理财需求。

华夏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现状和发展

学年论文 题目:华夏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 状和发展 学院商学院 专业金融学 班级 2012级(3)班 学号 1223110122 姓名庞诗婉 指导教师谭春枝(教授) 二〇一五年一月二日

摘要 个人理财,是在对个人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对风险的偏好和承受能力,结合预定目标运用诸如储蓄、保险、证券、外汇、收藏、住房投资等多种手段管理资产和负债,合理安排资金,从而在各个人风险可以接受范围内实现资产增值的最大化的过程。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是一家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不同于其他银行的重要标志。文章首先介绍了华夏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背景,然后通过SWOT工具对华夏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华夏银行自身的优势和缺点提出了发展个人理财产品的策略,以期为华夏银行制定个人理财产品发展计划略有帮助。 关键字:华夏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现状;发展策略

目录 一、华夏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简介 (1) (一)华夏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背景 (1) (二)华夏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概况 (1) 1、稳盈系列 (2) 2、增盈系列 (2) 3、创盈系列 (2) 4、慧盈系列 (3) 5、金盈系列——代理个人黄金业务 (3) 6、天天理财系列 (3) 7、活期与通知存款联动业务 (4) (三)个人理财产品的销售渠道 (4) 二、华夏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SWOT分析 (6) (一)华夏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产品的优势 (6) 1、电子银行渠道优势 (6) 2、品牌优势 (7) 3、客户资金管理经验优势 (8) (二)华夏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产品的劣势 (8) 1、网点渠道劣势 (8) 2、经营管理混乱、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 (9) 3、综合实力不敌大银行 (10) (三)华夏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产品的机会 (10) 1、经济持续增长,社会财富集中 (10) 2、理财意识、理财需求增强 (10)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毕宁 摘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大银行为了更好的持续发展下去相继推出了不同的理财品,理财产品既是满足大众需求的一种新型产品,同时也为银行带来了不少收益。本文主要从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当前理财产品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 银行; 理财产品; 市场现状; 问题; 对策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收入普遍上升,人们的理财意识也有所提升,对此,各大银行根据居民个人的理财意识继而推出了很多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是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它不仅能够满足居民投资的需求,同时也为银行拓宽了业务渠道,更好的获得收益。 一、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 ( 一)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规模 可以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较快,自2005 年开始,年增长率在不断上升。截止到2013 年年末,我国的银行理财资金已经达到10万亿元以上,这说明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成为银行重要的资产管理业务。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不仅发展速度较快,其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大。 ( 二) 银行理财产品的结构 近年来,我国各大银行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现如今,由最初发行的138 款产品现在已经多达4000 款以上。与美国相比,其市场活跃性强,美国理财产品没有明显的增长,但是其中的几百款产品数量波动明显。 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多种多样,但是可以按照以下四个结构进行划分。首先,从是否保本的角度将理财产品划分为保本产品和非保本产品两类,其中非保本产品占据的比例较大。其次,从资金投向的角度划分,分为投向债券、投向存款等各大种类,分布占据不同的比例。然后,从期限的角度划分,产品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类型。其中一年以内的产品视为短期理财产品,其占据比例较高,多达88.4%,而一年以上的理财产品视为长期理财产品,占据份额大概占11.6%左右。 二、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 一) 立法的缺失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从无到有,从小规模发展到大市场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管和约束。虽然在2005 年针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法被确立起来,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状况的变化,以往的部分法规显然已经不适用当前的市场现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之规定了个人理财业务,除此之外,其他相关的理财业务并没有与之相应的监管法规,立法的缺失无疑会加大理财产品的风险因素。 ( 二) 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要想银行的理财业务良好的运作下去离不开完善的管理机制。但是在当前我国银行的内部管理中仍然存在多种问题。首先,理财业务的管理结构不清晰,战略定位不准确。银行的高层还没有对银行未来理财产品的发展有明确的规划和定位,且银行管理部门也缺乏专业的人员以及专业的系统去管理和运作,这给银行理财业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其次,银行理财业务的投资渠道有限,银行的理财没有法律主体投资地位,因此银行的资产投资基本都是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银行的投资渠道有限,对发展理财产品市场也有着很大的制约性。

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摘要:目前,各商业银行竞相向市场推出了各具特色 的理财产品。本文在对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状况和银行理财产品下半年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指出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银行理财;股权投资;创业板 、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 自2004 年初露锋芒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样式种类、 发行款数与资金规模都开始急剧膨胀。2008 年,尽管面临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境内外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动荡不安的局面,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仍然创下历史新高。2008 年各主要商业银行累计发售7799 期理财产品,新募集资金约合人民币23055 亿元。同期保险理财产品、信托理财产品、公募基金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新募集资金分别约为6243 亿元、5637亿元、1827亿元和226亿元。无疑,银行理财产 品已稳居理财市场的第一位,规模超过其他类别理财产品的总和,成为推动国内理财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 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率先反弹,相关市场相继回暖,

银行理财市场也火热起来,2009 年一季度,各银行共发行理财 产品985 款,与2008 年一季度持平,其中家银 3 月份全国43 行共发行理财产品455 款,比2月增长三成,理 财产品 的发行呈现出回暖态势。2009年4月份,银行间理财产品市场共发售产品452 款,数量与3 月份基本一致,平均委托管理期限189 天。从期限结构看,短期产品依旧占据市场主流,全月共有301 款半年以内产品上市,占总数的七成。收益率方面,产品平均期望收益率2.42%,高于基准利率44 个基点。 从迄今为止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特点来看,绝大多数产 品都是看涨理财资金的最终投资方向。这些投资方向,按照中国社 会科学院理财产品中心的分类,已经涵盖了信用、利率、汇率、股票、商品、保险、混合等非常广泛的投资领域。 、2009 年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 1继续扩大境外投资。随着沪深股指的不断上行,整 个市场积聚的系统性风险也在逐步加大,资产的分散配置是投资者 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投资者仍然可以通过 现有的渠道实现全球化的资产配置,比如银行QD n产品。 从另一方面看,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元仍具有贬值空间。 因此,在资产全球化配置过程中应注重对非美元资产进行投 资,购买的资产尽量避免以美元计价。鉴于欧元、英镑对美元的升 值幅度均比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更快,以欧元、英镑计价的资 产值得特别关注。 2参与股权投资。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造就了大量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南京大学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 及对策 姓名:平安 学号:256125440 专业:金融学 年级:大四 指导教师:余明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学号: 256125440 姓名:文宇 摘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虽然发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却存在很多的问题, 极大制约了了市场的进一步拓展。能够从现状当中发现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无疑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先解释理财的内涵,介绍理财产品的分类,分析商业银行理财产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理财、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Abstrct:Commercial bank financial products market,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in full swing, but there are a lot of issues, greatly restricted the further expansion of the market. Were found to constraints from the status quo,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the commercial banks is no doub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business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first explains the mean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from the micro and macro aspects of the property market, commercial banks, management status, problems, and finally make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ly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Managing finances、Commercial bank managing finances product、present situation, existence question、countermeasure research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调查报告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社会调查报告 (专业调查) 题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沈敏佳指导教师刘建和 二级学院金融学院专业名称金融工程 班级08金融工程学号 0805200122 2011年 08月 09日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调查报告 摘要:众所周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过后,以美国为首的各国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早日复苏。我国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双重影响,物价飞涨,CPI高企不下,老百姓手中本来就不多的钱又急剧缩水。因此,如何让自己口袋里的血汗钱保值增值,已经成为了街头巷尾都在讨论的问题。股票、基金、债券,甚至股指期货等都让老百姓双眼发光,乐此不疲。而在这其中,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且听下文分解。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 首先,在我国金融市场的环境下,毋庸赘言,银行系统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是非常又优势的。并且,个人理财业务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增长的。随着我国国民个人财产的增长,银行也将原本把企业等作为主要客户的策略,慢慢倾向于把个人理财业务为主要盈利增长点。 在过去的几年里,各银行个人理财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地从城市的各个角度脱颖而出,各种品牌“量身定做”、“一对一”等词汇充斥着媒体报道。如招商银行推出“快易理财”、“酒店预定”、“贵宾等机”、“远程医疗紧急救援”四项个性化服务项目;兴业银行推出“自在增利”业务;工行继“理财金账户”后推出了金融@家,从根本上突破了银行柜面服务的地域和时空限制;农行的金钥匙金融超市,让各阶层的顾客享受“一站式”贵宾化服务;中信的理财宝;民生的钱生钱也都在从尽可能提高客户的收益方面突出自己的影响力。 但是个人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反映了各行提供的理财产品和理财服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二、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1、理财产品单一,缺少个性化产品,各大银行产品同质化严重。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与风险分析》开题报告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 1.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人们的投资意识越来越强烈,关注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也越来越多,同时,商业银行在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上也越来越大。 从2004年9月推出第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算起,我国银行开展理财业务有快10年多时间,但每年理财产品都已成倍数量扩张。据统计2012年,我国针对个人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达28239款,较2011年上涨25.84%,而发行规模更是达到24.71万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45.44%。2013年年末,普益财富统计显示,2013年1至10月银行理财市场发行个人理财产品共计37880款,较2012年同期增长30.47%。截至2014年6月30日,全国49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了理财业务,理财产品存续51560只,理财资金账面余额12.65万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约2.41万亿元,增幅23.54%。这些数据表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受到了金融市场的认可,已经成为我国专业化,集合化的投资理财的重要力量。 然而随着理财产品的产品的增多也给投资者带来了问题。银行理财产虽然发行数量众多,但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金融创新,创新多以购买和模仿国内的金融衍生产品为主。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的设计方面缺乏创新,在产品说明方面以预期收益率为导向的说明方法,使投资者难以正确认识理财产品收益和风险。银行理财产品在信息披露

方面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客户获取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渠道较少,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的公布主要以银行定向通知为主,投资者很难获取理财产品的历史表现情况。 (2)研究意义 通过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与风险分析,银行之间理财产品的对比,提出投资风险控制的对策,让投资者更好的获益。 近些年来,我国商业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发展十分迅猛,但是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2008 年,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许多银行理财产品遭遇到了惨痛教训。首先浦发银行爆发了“零收益”的理财产品,随后东亚银行、中国银行、深发展等多家银行也相继出现了“零收益”的理财产品,渣打银行甚至出现了亏损5%的理财产品。这主要是因为出现“零收益”和亏损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是对国外产品的生搬硬套,而且对于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过于乐观。因为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这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导致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产生了质疑。业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增加了其表外业务,获得了更多的收入。 银行理财产品对于居民来说,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多了一种对资金保值增值的选择;对于资金的融入者来说,银行理财产品也为其提供了快速筹集资金的渠道,满足了融入者对资金的需求;因为理财产品具有灵活性,所以能够充分的挖掘理财产品投资标的的流动性。显而易见,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成为当下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投资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分析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可支配财富不断增加,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通货膨胀和负利率也催化了居民的投资热情。此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快了金融全球化的步伐,国外金融理财观念的更新互相渗透,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积极转型,寻求打破依靠存贷利息差的新型盈利模式。外在需求因素和内在创新发展因素共同推进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迅猛发展。然而中国理财市场仍属于一个新兴市场,存在着制度尚不完善,监管尚不到位,产品设计单一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对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希望能对推动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政策建议

Commercial Bank Financial Products Analysis Abstract: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rising income levels, increasing disposable wealth, so the demand for financial products is also increasing. Inflation and negative interest rates are also a catalyst for investment enthusiasm of residents. In add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foreign financial planning concept of updating mutual penetration, mak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to actively seek to rely on deposit and lending interest rate differential to break new profit model. In summary, the external demand factors and internal factors that work together to promot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products. However, the Chinese financial market is still in an emerging market, the system is not perfect, supervision is not in place, a single product design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l products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products to mak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hoping to promote China's banking personal finance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play a facilitating role.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l Products Policy Recommendation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调查报告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调查报告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社会调查报告 (专业调查) 题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沈敏佳指导教师刘建和 二级学院金融学院专业名称金融工程班级08金融工程学号 0805 22 08月 09日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调查报告 摘要:众所周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过后,以美国为首的各国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早日复苏。中国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双重影响,物价飞涨,CPI高企不下,老百姓手中原来就不多的钱又急剧缩水。因此,如何让自己口袋里的血汗钱保值增值,已经成为了街头巷尾都在讨论的问题。股票、基金、债券,甚至股指期货等都让老百姓双眼发光,乐此不疲。而在这其中,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且听下文分解。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 一、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 首先,在中国金融市场的环境下,毋庸赘言,银行系统是占绝正确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是非常又优势的。而且,个人理财业务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增长的。随着中国国民个人财产的增长,银行也将原本把企业等作为主要客户的策略,慢慢倾向于把个人理财业务为主要盈利增长点。 在过去的几年里,各银行个人理财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地从城市的各个角度脱颖而出,各种品牌“量身定做”、“一对一”等词汇充斥着媒体报道。如招商银行推出“快易理财”、“酒店预定”、“贵宾等机”、“远程医疗紧急救援”四项个性化服务项目;兴业银行推出“自在增利”业务;工行继“理财金账户”后推出了金融@家,从根本上突破了银行柜面服务的地域和时空限

制;农行的金钥匙金融超市,让各阶层的顾客享受“一站式”贵宾化服务;中信的理财宝;民生的钱生钱也都在从尽可能提高客户的收益方面突出自己的影响力。 可是个人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反映了各行提供的理财产品和理财服务依然处于起步阶段。 二、当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1、理财产品单一,缺少个性化产品,各大银行产品同质化严重。 由调查问卷中,对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各项了解比例中能够看出:商业银行的主要个人理财业务,无外乎是储蓄、股票、基金、保险等。 就当前的个人理财市场,与成熟市场的银行理财相比,业务范围更多的只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而没有针对客户的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调查报告

理 财 规 划 调 研 告 商业银行理财规划调研报告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过后,以美国为首的各国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早日复苏。我国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双重影响,物价飞涨,CPI高企不下,老百姓手中本来就不多的钱又急剧缩水。因此,如何让自己口袋里的血汗钱保值增值,已经成为了街头巷尾都在讨论的问题。股票、基金、债券,甚至股指期货等都让老百姓双眼发光,乐此不疲。而在这其中,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且听下文分解。 关键字:商业银行、理财规划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 首先,在我国金融市场的环境下,毋庸赘言,银行系统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是非常又优势的。并且,个人理财业务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增长的。随着我国国民个人财产的增长,银行也将原本把企业等作为主要客户的策略,慢慢倾向于把个人理财业务为主要盈利增长点。 在过去的几年里,各银行个人理财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地从城市的各个角度脱颖而出,各种品牌“量身定做”、“一对一”等词汇充斥着媒体报道。如招商银行推出“快易理财”、“酒店预定”、“贵宾等机”、“远程医疗紧急救援”四项个性化服务项目;兴业银行推出“自在增利”业务;工行继“理财金账户”后推出了金融@家,从根本上突破了银行柜面服务的地域和时空限制;农行的金钥匙金融超市,让各阶层的顾客享受“一站式”贵宾化服务;中信的理财宝;民生的钱生钱也都在从尽可能提高客户的收益方面突出自己的影响力。 但是个人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反映了各行提供的理财产品和理财服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二、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1、理财产品单一,缺少个性化产品,各大银行产品同质化严重。 由调查问卷中,对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各项了解比例中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主要个人理财业务,无外乎是储蓄、股票、基金、保险等。 就目前的个人理财市场,与成熟市场的银行理财相比,业务范围更多的只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而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客户在任何一家商业银行享受到的服务基本上是没什么区别的。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无疑是对有区别的客户给予了没有区别的服务,对于那些收入不同,风险偏好不同的客户,根本无法满足他们对个人理财的需求。因此可以看出目前银行针对普通人的“个人理财中心”的服务还处在较低的层次。 纵观国外各大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非常的细化。相比于国外,这也与我国对商业银行的政策体制也有关系。目前我国金融业属于分业经营,银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业务,只能代销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的产品,而对这些产品的适用性无能为力,这种状况大大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空间。目前,商业银行理财方式只是传统的储蓄业务、贷款业务、外汇业务的简单列举、堆砌和整合,限制条件多,对于有些产品也只能停留在业务品种介绍、咨询建议、办理简单的中间业务等方面,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理财。 2、个人理财业务宣传不到位。 由调查问卷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客户还是从亲戚朋友这个渠道来购买个人理财产品的,另外营业厅宣传册和理财人员介绍则成为了银行营销主力。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创新培训课件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创新 一、前言 外资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这一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资银行赶在金融服务市场完全开放之前积极探索个人理财业务,有助于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树立应对挑战的信心。本论文认为当前本土银行还是占有一定的客户优势,可以通过采取业务创新措施在未来的客户争夺战中继续保持优势。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概况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内银行的竞争日趋激烈。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与发展已经开始突破传统业务的框架,转变以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为主要手段,全面拓展金融业务。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下,个人理财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理财业务几乎深入到每一个家庭。事实上,外资银行40%的利润都是来自于个人理财业务为代表的中间业务服务收费,是银行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个人理财业务也是外资银行最重要的核心业务之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入,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国内居民财富得到迅猛增长,同时国内居民也逐渐开始接受理财观念,希望通过多种投资组合使资产得到增值。这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的个人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个人理财业务也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

三、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中存在的问题 1、服务不足 从市场反馈情况看,商业银行在开展理财业务过程,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提高服务水平,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服务意识需要增强。银行出售理财产品,客户自愿从银行购买产品,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但在某些银行的产品协议书中,有从客户账户“扣收”、“扣划”款项等带有强制性色彩的字眼,反应银行在这些细节上需要下功夫改进。 (2)服务能力需要提高。目前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营销模式是首先通过网站、电话、短信、报纸等渠道将理财产品信息传达到客户,坐等客户上门后,再通过专业人员的推荐的方式进一步吸引客户,最后达到销售理财产品和留住客户的最终目标,在这一模式当中,理财经理的表现非常重要,既要负责产品销售前的推荐工作,又要负责产品销售后的解释工作,特别是在产品出现亏损时解释的难度就更大。为此,需要理财经理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 (3)服务规范需要完善。一是信息披露程度受到关注。从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开办的理财产品情况看,销售理财产品的银行未向客户披露理财管理及运用情况、投资组合、风险收益变化以及其他重大影响事件等信息的现象非常普遍,在理财产品终止时,也未能向客户提供详细的产品投资收益情况。二是银行拥有优先避险权利受到质疑。目前的理财产品协议中,基本上是规定银行有提前终止权,客户没有。三是理财业务费用繁多。包括固定管理费(保管费、认购费、团队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