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强度测试

介质强度测试

笃实务实 立信守信 敬业精业 创新求新

南京磐能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配网事业部

1

介质强度测试

测试型号:

测试人员:

测试日期:

测试要求: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设备各被测试回路应能承受交流电压0.5至2.5KV ,频率为50Hz ,历时1min 的工频耐压,泄漏电流<5mA ,试验部位为非电气连接的两个独立回路之间或各带电回路与金属外壳之间,试验中无击穿闪络及元器件损坏现象,试验后各被测试回路工作正常。

测试记录表

序号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及要求

测试记录

结论 1 交流输入电源对地绝缘强度 施加AC2500V 无击穿与闪络,泄漏电流不大于5mA 2 直流输出电源对地绝缘强度 施加AC500V 无击穿与闪络,泄漏电流不大于5mA 3 交流采集电压对地绝缘强度 施加AC2000V 无击穿与闪络,泄漏电流不大于5mA 4 交流采集电流对地绝缘强度 施加AC2000V 无击穿与闪络,泄漏电流不大于5mA 5 交流电压与电流之间绝缘强度 施加AC2000V 无击穿与闪络,泄漏电流不大于5mA

6 直流采集电压对地绝缘强度 施加AC500V 无击穿与闪络,泄漏电流不大于5mA

7 直流采集电流对地绝缘强度 施加AC500V 无击穿与闪络,泄漏电流不大于5mA

8 遥信输入对地绝缘强度 施加AC500V 无击穿与闪络,泄漏电流不大于5mA

9 遥控输出对地绝缘强度 施加AC500V 无击穿与闪络,泄漏电流不大于5mA 10 继电器接点之间绝缘强度 施加AC1500V 无击穿与闪络,泄漏电流不大于5mA 11 网口对地绝缘强度 施加AC500V 无击穿与闪络,泄漏电流不大于5mA 12 串口232对地绝缘强度 施加AC500V 无击穿与闪络,泄漏电流不大于5mA 13 串口485对地绝缘强度

施加AC500V 无击穿与闪络,泄漏电流不大于5mA

14 RS485通信接口防误接线功能 端子间应能承受380V 的交流电,历时5分钟不损坏

实验29-铁电性能测量实验讲义全

铁电体电滞回线的测量 铁电材料是一类具有自发极化,而且其 自发极化矢量在外电场作用下可以翻转的 电介质材料,它具有优异的铁电、压电、介 电、热释电及电光性能,在非挥发性铁电存储器、压电驱动器、电容器、红外探测器和电光调制器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铁电材料的主要特征是具有铁电性,即极化强度与外 电场之间具有电滞回线的关系,如图1所示。 电滞回线是铁电体的重要特征和重要判据 之一,通过电滞回线的测量可以得到自发极化强度P s 、剩余极化强度P r 、矫顽场E c 等重 要铁电参数,理解铁电畴极化翻转的动力学过程。 【实验目的】 1. 了解铁电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掌握电滞回线的测量及分析方法。 3. 理解铁电材料物理特性及其产生机理。 【实验仪器】 本实验采用美国Radiant Technology 公司生产的RT Premier Ⅱ型标准铁电测试仪,该仪器可以测量铁电材料的电滞回线、漏电流、疲劳、印痕、PUND (Positive Up Negative Down)等性能,而且配备了变温系统和热释电软件还可以测量热释电性能。 【实验原理】 铁电体的自发极化强度并非整个晶体为同一方向,而是包括各个不同方向的自发极化区域,其中具有相同自发极化方向的小区域叫做铁电畴。电滞回线的产生是由于铁电晶体中存在铁电畴。铁电体未加电场时,由于自发极化取向的任意性和热运动的影响,宏观上不呈现极化现象。当加上外电场大于铁电体的矫顽场时,沿电场方向的电畴由于新畴核的形成和畴壁的运动,体积迅速扩大,而逆电场方向的电畴体积则减小或消失,即逆电场方向的电畴转化为顺电场方向,因此表面电荷Q (极化强度P )和外电压V (电场强度 E )之间构成电滞回线的关系。另外由于铁电体本 身是一种电介质材料,两面涂上电极构成电容器 之后还存在着电容效应和电阻效应,因此一个铁 电试样的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其中C F 对应于电 畴反转的等效电容,C D 对应于线性感应极化的等 效电容,R C 对应于试样的漏电流和感应极化损耗 相对应的等效电阻。如果在试样两端加上交变电图2 铁电测试等效电路图 O +E c -P r P E +P r -E c P S 图1 铁电体的电滞回线

ASTMC297夹层结构平面拉伸强度标准试验方法中文版.doc

ASTM 标准:C 297/C 297M–04 夹层结构平面拉伸强度标准试验方法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Flatwise Tensile Strength of Sandwich Constructions 本标准以固定标准号C 297/C 297M发布;标准号后面的数字表示最初采用的或最近版本的年号。带括号的数据表明最近批准的年号。上标( )表明自最近版本或批准以后进行了版本修改。 本标准已经被美国国防部批准使用。 1 范围 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量组合夹层壁板的夹芯、夹芯-面板胶接或者面板的平面拉伸强度。允许的夹芯材料形式包括连续的胶接表面(如轻质木材或泡沫)和不连续的胶接表面(如蜂窝)。 1.2 以国际单位(SI)或英制单位(inch–pound)给出的数值可以单独作为标准。正文中,英制单位在括号内给出。每一种单位制之间的数值并不严格等值,因此,每一种单位制都必须单独使用。由两种单位制组合的数据可能导致与本标准的不相符。 1.3 本标准并未打算提及,如果存在的话,与使用有关的所有安全性问题。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本标准的用户有责任建立合适的安全与健康的操作方法,以及确定规章制度的适用性。 2 引用标准 2.1 ASTM标准2 C 274 夹层结构术语 Terminology of Structural Sandwich Constructions D 792 置换法测量塑料的密度和比重(相对密度)的试验方法; Test Methods for Density and Specific Gravity (Relative Density) of Plastics by Displacement D 883 与塑料有关的术语; Terminology Relating to Plastics D 2584 固化增强树脂的灼烧损失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Ignition Loss of Cured Reinforced Resins D 2734 增强塑料孔隙含量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Void Content of Reinforced Plastics D 3039/D 3039M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Tensile Properties of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Materials D 3171 复合材料的组分含量试验方法; Test Methods for Constituent Content of Composites Materials D 3878 复合材料术语; Terminology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D 5229/D 5229M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吸湿性能及平衡状态调节试验方法; 1本试验方法由ASTM的复合材料委员会D30审定,并由单层和层压板试验方法专业委员会D30.09直接负责。当前版本于2004年5月1日批准,2004年5月出版。最初出版于1952年批准,上一版本为:C 297–94(1999),于1999年批准。 2有关的ASTM标准请访问ASTM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f016514848.html,,或者与ASTM客户服务@https://www.360docs.net/doc/f016514848.html,联系。ASTM标准年鉴的卷标信息,参看ASTM 网站标准文件摘要页。

电介质的电学性能及测试方法

电介质材料的电性包括介电性、压电性、铁电性和热释电性等。 1介电性、 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介质中电场与原外加电场(真空中) 的比值即为相对介电常数,又称诱电率,与频率相关。介电常数是相对介电常数与真空中绝对介电常数乘积。 介电常数又称电容率或相对电容率,表征电介质或绝缘材料电性能的一个重要数据,常用ε表示。它是指在同一电容器中用同一物质为电介质和真空时的电容的比值,表示电介质在电场中贮存静电能的相对能力。对介电常数越小即某介质下的电容率越小,应该更不绝缘。来个极限假设,假设该介质为导体,此时电容就联通了,也就没有电容,电容率最小。介电常数是物质相对于真空来说增加电容器电容能力的度量。介电常数随分子偶极矩和可极化性的增大而增大。在化学中,介电常数是溶剂的一个重要性质,它表征溶剂对溶质分子溶剂化以及隔开离子的能力。介电常数大的溶剂,有较大隔开离子的能力,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溶剂化能力。 科标检测介电常数检测标准如下: GB11297.11-1989热释电材料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 GB11310-1989压电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相对自由介电常数温度特性的测试 GB/T12636-1990微波介质基片复介电常数带状线测试方法 GB/T1693-2007硫化橡胶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定方法 GB/T2951.5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51部分:填充膏专用 试验方法滴点油分离低温脆性总酸值腐蚀性23℃时的介电常数23℃和100℃时的直 流电阻率 GB/T5597-1999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 GB/T7265.1-1987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微扰法 GB7265.2-1987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开式腔”法 SJ/T10142-1991电介质材料微波复介电常数测试方法同轴线终端开路法 SJ/T10143-1991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测试方法重入腔法 SJ/T11043-1996电子玻璃高频介质损耗和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 SJ/T1147-1993电容器用有机薄膜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和介电常数试验方法 SJ20512-1995微波大损耗固体材料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测试方法 SY/T6528-2002岩样介电常数测量方法 服务范围:老化测试、物理性能、电气性能、可靠性测试、阻燃检测等 介电性能 介电材料(又称电介质)是一类具有电极化能力的功能材料,它是以正负 电荷重心不重合的电极化方式来传递和储存电的作用。极化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构成电介质材料的内部微观粒子,如原子,离子和分子这些微观粒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发生分离,并沿着外部电场的方向在一定的范围内做短距离移动,从而形成偶极子的过程。极化现象和频率密切相关,在特定的的频率范围主要有四种极化机制:电子极化(electronic polarization,1015Hz),离子极化(ionic polarization,1012~1013Hz),转向极化(orientation polarization,1011~1012Hz)和 空间电荷极化(space charge polarization,103Hz)。这些极化的基本形式又分为位 移极化和松弛极化,位移极化是弹性的,不需要消耗时间,也无能量消耗,如电子位移极化和离子位移极化。而松弛极化与质点的热运动密切相关,极化的建立

拉伸屈服强度的测定

拉伸屈服强度的测定 颁发日期: 第六章拉伸屈服强度的测定 1试验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热塑性塑料管材。 2试验依据 GB/T8804.2—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一部分:试验方法总则 GB/T8804.2—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2部分:硬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和高抗冲聚氯乙烯PVC-HI 管材(idt ISO 6259-2:1997) GB/T8804.3—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3部分:聚烯烃管材(idt ISO 6259-3:1997) 3试验原理 沿热塑性塑料管材的纵向裁切或机械加工制取规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通过拉力试验机在规定的条件下测得管材的拉伸性能 4试验设备 4.1拉力试验机 4.2夹具 用于夹持试样的夹具连在试验机上,使试样的长轴与通过夹具中心线的拉力方向重合。试样应加紧,使它相对于夹具尽可能不发生位移。

拉伸屈服强度的测定 颁发日期: 夹具装置系统不得引起试样在夹具处过早断裂。 4.3负载显示器 拉力显示仪能显示被夹具固定的试样在试验的整个过程中所受拉力,它在一定速率下测定时不受惯性滞后的影响且其测定的准确度应控制在实际值得±1%范围内。 4.4引伸计 测定试样在试验过程中任一时刻的长度变化。此仪表在一定速率下测定时不受惯性滞后的影响且能测量误差范围在±1%内的形变。试验时,此仪表应安置在使试样经受最小的伤害和变形的位置,且它与试样之间不发生相对滑移。夹具应避免滑移以防影响伸长率测量的精确性。 注:推荐适用自动记录试样的长度变化或任何其他变化的仪表。 4.5测量仪器 游标卡尺 4.6裁刀 4.7制样机和铣刀 5试验试样 5.1试样要求

抗电强度测试方法

抗电强度试验的概念与方法 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杨东岩 作为电子电器设备安全性能考核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关安全标准都会给出抗电强度试验的要求。那么这种试验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呢? 一、试验的目的 评价在设备中作隔离用的绝缘耐高压冲击的性能。 1.考核电气设备中带电部件与可触及件之间的用作隔离措施的绝缘材料的性能。 我们知道电流通过人体会引起病理生理效应,通常毫安级的电流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更大的电流甚至会造成人的死亡。因此,在各类电子电气设备的安全设计中防触电保护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通常产生电击危险的原因有: z触及带电件 z正常情况下带危险电压零部件和可触及的导电零部件(或带非危险电压的电路)之间的隔离用的绝缘击穿 z接触电流过大 z大容量电容器放电 在安全设计中采用的措施之一就是通过使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将带危险电压的零部件与可触及件隔离。这样防止危险带电件与可触及件之间的绝缘击穿就是个关键点,产品内所有绝缘都必须能够承受产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单一故障条件下产品内部产生的相关电压,还必须承受来自电网电源和从通信网络传入的瞬态冲击电压,而不飞弧、击穿。 击穿的概念: 当绝缘承受的电压足够高而使得绝缘电阻无法再限制电流的增大,此时在施加电压的两极间发生放电,称为击穿。此时施加在绝缘上的电压引起的电流以失控的方式迅速增大。 击穿的途径:可能是固体绝缘材料内部;或沿两电极之间的绝缘体表面(即所谓的“爬电”);或沿两电极之间最短的空间路径(即气体介质中的“飞弧”) 击穿的主要形式: 电击穿----绝缘材料的电介质结构直接为电场力所破坏而致。 热击穿----由于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导致电介质发热所致。 在交变正弦电压作用下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为 P=U2ˉ2πˉfˉCˉtgδ 式中:U—电压(V) f—频率(Hz) C—电容(F) tgδ--损耗角正切 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为 P=U2/R 式中:U—电压(V) R—绝缘电阻(Ω) 电化学击穿----由于外加电压的作用,致使电介质内部发生化学变化而引起。 为考核设计的有效性,。要求在施加相应的试验电压下用于安全隔离的绝缘不能被击穿。 二、试验原理 1.试验电压 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其绝缘长期承受各种因素引起的瞬态过电压的作用,这些电压

管道压力试验规范

管道压力试验规范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 GB/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 Pressure piping code-Industrial piping-Part 5:Inspection and testing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检查要求 一般规定 超标缺陷的处理 累进检查 5 检查方法 一般规定 目视检查

无损检测 制作过程中的检查 硬度检查 6 检查范围 检查等级 目视检查 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 硬度检查 7 检查工艺 8 合格证和记录 9 试验 压力试验 泄漏试验 真空度试验 10 记录 前言 本标准对应于ISO15649:2001,与ISO15649:200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GB/T20801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材料; ——第3部分:设计和计算; ——第4部分:制作与安装; ——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 ——第6部分:安全防护。 本部分为GB/T20801的第5部分。 本部分由压力管道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62/SC 3)提出。 本部分由(SAC/TC 26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全国化工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上海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局、、经济技术研究院、工程建设管理部、。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汤晓英、应道宴、高继轩、修长征、汪镇安、叶文邦、寿比南、王为国、黄正林、周家祥、唐永进、张宝江、于浦义、刘金山。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GB/范围内压力管道的检验、检查和试验的基本安全要求。本部分未规定的其他检验、检查和试验要求应符合本标准其他部分以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屈服强度的测定

二、屈服强度σ0.2的测定 一、概述 金属材料的屈服点(屈服强度)是工程实际中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强度性能指标。对于没有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通常固定以产生0.2%残余应变时的应力(称为规定残余伸长应力)作为这类材料的屈服点,故又称为名义屈服极限、屈服强度等,用σ0.2表示。 二、实验目的: 1.学会测定无明显屈服阶段材料的名义屈服极限的原理和方法; 2.测定45钢的规定残余伸长应力σ0.2; 3.学习试验机和相关仪器的操作使用。 三、实验仪器,材料: 电子万能试验机,引伸计,游标卡尺,拉伸试样 四、实验原理 国标GB228-87《金属拉伸试验方法》规定,σ0.2表征试样卸除拉伸力后,其标距部分的残余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长度的0.2%时的应力,简称为规定残余伸长应力。表达式为: σr0.2=F r0.2A0 ? 式中,F r0.2为规定产生0.2%的残余伸长力, A0为试样平行长度部分的原始横截面面积。 金属材料规定残余伸长应力σ0.2和屈服点一样,表征材料开始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其测试方法可分为图解法和引伸计(卸力)法。 1、图解法测σ0.2时,需要借助试验机上的自动绘图装置做出载荷F与伸长△L的关系曲线图。如图1所示。为了确保其测量精度,要求力轴每毫米所代表的应力一般不大于10N/mm2 ,曲线的高度应使F r出于力轴量程的1/2以上。伸长放大倍数的选择应使图中的OC段的长度不小于5mm。然后,在绘出的F-△L曲线图上,自弹性直线段与伸长轴的交点O起,在伸长轴上截取一相应于规定非比例伸长的OC段,即 OC=L r×K×0.2%=KL rεr其中L r为 图1 图解法测定σ0.2

强度试验的一般要求

1,强度试验的一般要求。 (1)管道焊接检验、清扫合格后方能进行强度试验作业,试验压力必须满足设计压力。 (2)管道应进行分段进行压力试验,试验管道分段最大长度宜按表执行管道试压分段最大长度设计压力PN(Mpa)试验管段最大长度(m) PN≤0.410000.4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1. 范围 1.1这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压敏胶带剥离强度的测试。 1.1.1 方法 A:单面胶从标准钢板或其他类似表面的平板上180° 剥离的测试方法。 1.1.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粘性的测试方法。 1.1.3 方法C:双面胶与标准钢板粘性的测试方法。 1.1.4 方法D:单面胶或双面胶与离型纸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5 方法E:无基材胶带与标准钢板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6 方法F:单面胶与标准钢板90°剥离的测试方法。 1.2这些测试方法是给定压敏胶带粘性测试的统一评定方法,这评定可 以针对一卷,两卷之间或一批。 1.3不同的基材和(或)胶质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这些方法不适 用不统一的胶质。 1.4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相对硬质的基材、衬里或在低强度下高粘性背胶的测试。这些特性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不能真正代表粘力。 1.5 测试数值用 IS或英寸—磅做为单位,在每个单位系统中数值的规定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系统必须使用自己的单位。 1.6这些标准没用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安全隐患。标准 使用者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操纵规则。 4.测试方法概要 4.1 方法 A——单面胶180°剥离——用可控压力把胶带粘贴到标准测 试板上。测试时,以恒定的速度180°角从测试板上剥离。 4.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胶带式样一粘贴到测试钢板上, 取另一式样粘贴到式样以的背面,然后按方法A进行测试。 4.3 方法C——双面胶 4.3.1 表面粘性——把双面胶的正面贴到不锈钢板上,衬里面朝外。 撕去衬纸,贴一层0.025mm(0.001in)的聚酯薄膜,接下来按方法A 进行

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操作规程

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使用。 二、环境条件: 1、工作环境温度:xx℃;相对湿度:<80%RH。 2、储存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80%RH。 3、其它条件:工作及储存场所无阳光直射、无腐蚀性气体、灰尘少、无明显振动,温度变化率不大于5℃/h。 三、使用方法:1)此测试时是治疗机的不接电源的情况下测试,测试过程中会要高压,注意任意必须远离治疗机10CM以上的距离;2)A-a1:将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一根测试线接在电源接口的230V的任一根线上,测试线的另外一根测试线接在治疗机上的外壳的任意金属触点上,然后打开测试仪的电源开关,调节电压调节旋钮,观察刻度表上的电压值,调节到1500V时停止旋钮调节(注意表上每个小刻度是250V),然后测试1分钟并听和观察治疗机内是否有异常响声,无则合格。然后调节电压旋钮至0V并关闭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电源;3)A-a2:将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一根测试线接在电源接口的230V的任一根线上,测试线的另外一根测试线接在治疗机上的塑料外壳上,然后打开测试仪的电源开关,调节电压调节旋钮,观察刻度表上的电压值,调节到4000V 时停止旋钮调节,然后测试1分钟并听和观察治疗机内是否有异常响声,无则合格。然后调节电压旋钮至0V并关闭电介质强度测

试仪的电源;4)B-a:将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一根测试线接在电源接口的230V的任一根线上,测试线的另外一根测试线接在治疗机上的导光臂上,然后打开测试仪的电源开关,调节电压调节旋钮,观察刻度表上的电压值,调节到4000V时停止旋钮调节,然后测试1分钟并听和观察治疗机内是否有异常响声,无则合格。然后调节电压旋钮至0V并关闭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电源;5)将检验结果填写在检验记录报告上。 四、注意事项:1、本仪器的电源输入插座应带有保护接地线。2、本仪器的电源输入插座应保持相线和中线(L、N)的正确接法。3、使用后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 抗拉强度(бb)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 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钢材受拉断裂前的最大应力值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 单位:kn/mm2(单位面积承受的公斤力) 抗拉强度:extensional rigidity. 抗拉强度=Eh,其中E为杨氏模量,h为材料厚度 目前国内测量抗拉强度比较普遍的方法是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来进行材料抗拉/压强度的测定! 拉伸强度 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是指材料产生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应力。 (1)在拉伸试验中,试样直至断裂为止所受的最大拉伸应力即为拉伸强度,其结果以MPa 表示。有些错误的称之为抗张强度、抗拉强度等。 (2)用仪器测试样拉伸强度时,可以一并获得拉伸断裂应力、拉伸屈服应力、断裂伸长率等数据。 (3)拉伸强度的计算: σt = p /(b×d) 式中,σt为拉伸强度(MPa);p为最大负荷(N);b为试样宽度(mm);d为试样厚度(mm)。 注意:计算时采用的面积是断裂处试样的原始截面积,而不是断裂后端口截面积。 屈服强度 材料拉伸的应力-应变曲线 yield strength 是材料屈服的临界应力值。 (1)对于屈服现象明显的材料,屈服强度就是在屈服点在应力(屈服值);(2)对于屈服现象不明显的材料,与应力-应变的直线关系的极限偏差达到规定值(通常为0.2%的永久形变)时的应力。通常用作固体材料力学机械性能的评价指标,是材料的实际使用极限。因为材料屈服后产生颈缩,应变增大,使材料失去了原有功能。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曲线出现一个波动的小平台,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

ASM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

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 标准 1. 范围 这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压敏胶带剥离强度的测试。 方法 A:单面胶从标准钢板或其他类似表面的平板上180°剥离的测试方法。 方法B:单面背衬胶粘性的测试方法。 方法C:双面胶与标准钢板粘性的测试方法。 方法D:单面胶或双面胶与离型纸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方法E:无基材胶带与标准钢板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方法F:单面胶与标准钢板90°剥离的测试方法。 这些测试方法是给定压敏胶带粘性测试的统一评定方法,这评 定可以针对一卷,两卷之间或一批。 不同的基材和(或)胶质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这些方法 不适用不统一的胶质。 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相对硬质的基材、衬里或在低强度 下高粘性背胶的测试。这些特性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不 能真正代表粘力。 测试数值用 IS 或英寸—磅做为单位,在每个单位系统中数值 的规定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系统必须使用自己的单位。 这些标准没用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安全隐患。 标准使用者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操纵规则。 4. 测试方法概要 方法 A——单面胶 180°剥离——用可控压力把胶带粘贴到标 准测试板上。测试时,以恒定的速度180°角从测试板上剥离。 方法 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胶带式样一粘贴到测试钢板 上,取另一式样粘贴到式样以的背面,然后按方法A 进行测试。 方法C——双面胶 表面粘性——把双面胶的正面贴到不锈钢板上,衬里面朝外。撕去衬纸,贴一层()的聚酯薄膜,接下来按方法A 进行测 试。 衬里粘力——在双面胶的正面贴上的聚酯薄膜,然

后撕去衬纸贴到不锈钢板上。接下来的测试同方法A。 方法 D——测试离型纸胶带(单面或者双面)的粘性——把胶带粘贴到测试钢板上,衬里面朝外。同方法 A 中单面胶从钢板上剥离类似,用同 样的方法测试衬纸与胶粘剂的剥离强度。 方法E——无基材胶带的粘力测试 正面——把胶带贴到标准测试钢板上。除去衬纸,贴上厚度为的聚酯薄膜形成一个背衬薄膜胶带试样。按照方法 A 进行剥离力的测试。 衬里面——把胶带正面贴上厚度为的聚酯薄膜,撕去衬纸贴后贴到钢板上按方法A进行测试。 方法F——单面胶90°剥离——在可控的压力下把胶贴到标准钢板上,以恒定的速度从钢板上90°角进行剥离测试,计算剥离过程的力。 5. 意义和应用 这些测试方法是为保证质量使用的。给定的压敏胶在特定条件下测定其最大和最小剥离力,其数值用作验收标准。 方法A、B、C、E、F还可以用来测定给定胶带与其他一种或多种不同材料和材质的表面的相对粘力。有代表性的材料式样足以作为标准钢板试验使用。 方法A, B, C, E or F 不能被用来对比测试同类但不同粘着力的胶带。这是因为测试的剥离力并没有规范为一定压力范围。压力会因为单面背 衬的硬度和黏着力度而有所不同。两种不同胶带极少有相同此类属性。 方法 D 可以测试在特定剥离速度下剥离掉黏胶带的离型纸所需要的不同力值。 不同的剥离速度剥离力值不同。 这几种测试方法没有提供设计信息,原因在于通常粘着力和功能要求之间没有直接关联。 6. 设备 取样器—取样器应使用两边平行的单刃刀片,精确的分开距离,这样可以剪切出宽度精确的试样。两种剪切12 和24-mm[ 1-in.]剪切宽度都是 可用的。为了不引起试样边缘破损,取样器也可以选择适合的。注意1— 这些宽度是根据Guide D 5750/D5750M 的公制计量单位为参照的。 除了欧洲外,所谓的组合公制单位世界通用,如果测试的宽度不同,计算的方法也相应 的不同。 注意2—12mm取样刀规格是12mm宽,220mm长的铝制刀柄。。。。。。。。。。。。。。

耐电压测试

耐电压测试 为什么要进行耐电压测试 电介质强度测试, 亦称hi-pot 测试, 大概是最多人知道的和经常执行的生产线安全测试。实际上,表明它的重要性是每个标准的一部分。hi-pot 测试是确定电子绝缘材料足以抵抗瞬间高电压的一个非破坏性的测试。 这是适用于所有设备为保证绝缘材料是足够的一个高压测试。 进行hi-pot 测试的其它原因是, 它可以查出可能的瑕疵譬如在制造过程期间造成的漏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够。 进行型式测试的时候, hi-pot 测试是在某些测试(譬如失效, 潮态及振动测试)之后进行来确定是否因为这些测试造成绝缘的退化。但是,日常生产进行的hi-pot 测试, 是制造过程中的测试来确定是否所生产的产品的结构是与型式测试所用产品的结构相同。 一些由生产流程造成的缺陷可以通过在线hi-pot 测试检查出来,例如, 变压器绕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减小。 这样的故障可能起因于绕线部门的一名新操作员。 其它例子包括检查绝缘材料的针孔瑕疵或发现一个过大的焊点。 大多数安全标准使用2xU + 1000 V 的惯例作为基本的绝缘材料测试的依据, 这里的U 是操作电压(rms值)。 这个惯例仅仅作为一个指导, 对于个别标准特别是IEC 60950 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表格来定义根据测量到的实际工作电压来确定确切的测试电压1.至于使用1000 V 作为基本惯例的原因是产品的绝缘材料在日常使用中可能承受瞬间过电压。 实验和研究表示, 这些过电压通常高达1000 V 。 测试方法: 高压通常是应用的在横跨被测试绝缘材料的二个部件之间, 譬如测试设备(EUT)的一次侧电路(Primary Circuit)和金属外壳。 如果绝缘材料在两个部件之间是足够的, 那么加在两个由绝缘体分离的导体之间的大电压只能产生非常小的电流流过绝缘体。 虽然这个小电流是可接受的, 但是空气绝缘或固体绝缘不应该发生击穿。 因此, 需要注意这个电流是因为局部放电或击穿的结果, 而不是由于电容联结引起的。 另外一个例子是对介于电源的一次(Primary)和二次(Secondary)电路之间的绝缘材料进行测试。 这时所有输出短接在一起。 耐压测试仪的接地探针与短接在一起的输出相连, 同时高压探针与L 和N连接(L和N短接)(参见图1) 。在hi-pot 测试期间EUT不工作。必须注意, 在进行型式测试期间, 理想的情况是先加低于规定的电压的1/2, 然后逐渐上升,并且在10 秒中达到规定电压,并且维护1 分钟。 然而,大多数测试仪器, 直接输出规定电压或使用一个电子控制线路来实现电压的爬升。 测试持续时间: 如果测试是代表认证过程的一部分, 那么测试持续时间必须是所使用的安全标准相符合。 例如,多数标准, 包括IEC 60950 , 测试持续时间是1 分钟。 但是, 当在生产线对产品进行测试, 通常对每个产品进行1 分钟hi-pot 测试是不实际的, 制造商通常会缩短测试时间, 譬如几秒钟, 但是使用更高的电压。 一个典型的经验法则是110-120% (2xU + 1000 V), 1-2 秒。 测试持续时间和程序应该得到相关测试机构的同意。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被减少的时间和增加的电压是近似, 实验和制造商的'数据表明, 每种绝缘材料有它自己的具体电压时间特征 电流设定: 现在大多数hi-pot 测试仪允许用户自行设定电流的限值。

胶黏剂拉伸剪切强度测试标准

胶黏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方法 一实验原理 试样为单搭接结构,在试样的搭接面上施加纵向拉伸剪切力,测定试样能承受的最大负荷。搭接面上的平均剪应力为胶粘剂的金属对金属搭接的拉伸剪切强度,单位为MPa。 二实验装置及试样 1)试验机。使用的试验机应使试样的破坏负荷在满标负荷的(15~85)%之间。试验机的力值示值误差不应大于1 %。试验机应配备一副自动调心的试样夹持器,使力线与试样中心线保持一致。 试验机应保证试样夹持器的移动速度在(5±1)mm/min内保持稳定。 2)量具。测量试样搭接面长度和宽度的量具精度不低于 0."05 mm。 3)夹具。胶接试样的夹具应能保证胶接的试样符合要求。在保证金属片不破坏的情况下,试样与试样夹持器也可用销、孔连接的方法。但不能用于仲裁试验。 4)试样标准试样的搭接xx是( 12."5± 0."5)mm,金属片的厚度是( 2."0± 0."1)mm,试样的搭接长度或金属片的厚度不同对试验结果会有影响。 5)建议使用LY12-CZ铝合金、1Cr18Ni9Ti不锈钢、45碳钢、T2铜等金属材料。

6)常规试验,试样数量不应少于5个。仲裁试验试样数量不应少于10个。 对于高强度胶粘剂,测试时如出现金属材料屈服或破坏的情况,则可适当增加金属片厚度或减少搭接长度。两者中选择前者较好。 测试时金属片所受的应力不要超过其屈服强度σ S,金属片的厚度δ可按式(11-12)计算: δ=(L·τ)/σ S(11-12)式中: δ——金属片厚度; L——试样搭接xx; τ——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σS——金属材料屈服强度(MPa)。 三、试样制备 1)试样可用不带槽或带槽的平板制备,也可单片制备。 2)胶接用的金属片表面应平整,不应有弯曲、翘曲、歪斜等变形。金属片应无毛刺,边缘保持直角。 3)胶接时,金属片的表面处理、胶粘剂的配比、涂胶量、涂胶次数、晾置时间等胶接工艺以及胶粘剂的固化温度、压力、时间等均按胶粘剂的使用要求进行。 4)制备试样都应使用夹具,以保证试样正确地搭接和精确地定位。 5)切割已胶接的平板时,要防止试样过热,应尽量避免损伤胶接缝。 四、试验条件 试样的停放时间和试验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压力测试规范

TITLE: PRESSURE TEST SPECIFICATION FOR CAST STEEL VALVES 标题:铸钢阀门的压力测试规范 1.0 OBJECTIVE目的: THE OBJECTIVE OF THIS SPECIFICATION IS TO PRESENT THE MINIMUM TEST REQUIREMENTS FOR CAST STEEL VALVES. 此规范的目的在于介绍铸钢阀门的最小压力测试要求。 2.0 SCOPE 范围: THIS SPECIFICA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FOLLOWING VALVES: 此规范使用于下列阀门: 2.1 WEDGE GATE 楔式闸阀 1.1.1.- BOLTED BONNET 栓接阀盖 1.1. 2.- PRESSURE SEAL 压力自密封 2.2 GLOBE 截止阀 1.2.1.- BOLTED BONNET栓接阀盖 1.2.2.- PRESSURE SEAL压力自密封 2.3 CHECK 止回阀 1.3.1.- SWING 旋起式 1.3. 2.- TILTING DISC 斜盘式 3.0 REFERENCE SPECIFICATIONS参考规范: (B) CONTAINS THE PRODUCT ACCEPTANCE OUTLINES, SO THAT THE VALVES APPROVED UNDER THIS SPECIFICATION COVER THE REQUIREMENTS REQUESTED FOR THE FOLLOWING STANDARDS: 由于以下规范包含了产品的接收大纲,因此阀门的认可必须在此规范的指引下进行,并满足以下标准的要求。 NUMBER标准REVISION版本TITLE标题 ANSI B.16.34 1988 STEEL VALVES 钢制阀门标准 API STANDARD 598 1990 VALV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阀门的检验和测试 MSS SP.61 1985 STEEL VALVE PRESSURE TESTING 钢制阀门的压力测试 API 6D 1996 SPECIFICACION FOR PIPELINE VALVES 管线阀门的规范(闸阀,旋塞阀,球阀和止回阀) (GATE, PLUG, BALL AND CHECK VALVES) 4.0 GENERAL REQUIREMENTS一般要求:

纸箱强度如何测试和检验标准.

一、外观质量: 1、印刷质量:图案、字迹印刷清晰,色度一致,光亮鲜艳;印刷位置误差大箱不超过7mm,小箱不超过 4mm; 2、封闭质量:箱体四周无漏洞,各箱盖合拢后无参差和离缝; 3、尺寸公差:箱体内径与设计尺寸公差应保持在大箱±5mm,小箱±3mm,外形尺寸基本一致; 4、盖折叠次数:瓦楞纸箱摇盖经开、合180度往复折叠5次以上,一、二类箱的面层和里层、三类箱里层裂缝长度总和不大于70mm; 此外,要求接合规范,边缘整齐,不叠角,箱面不允许有明显损坏或污迹等. 二、纸箱耐压强度及影响因素 纸箱耐压强度是许多商品包装要求的最重要的质量指标,测试时将瓦楞纸箱放在两压板之间,加压至纸箱压溃时的压力,即为纸箱耐压强度,用KN表示。 1、预定纸箱耐压强度 纸箱要求有一定的耐压强度,是因为包装商品后在贮运过程中堆码在最低层的纸箱受到上部纸箱的压力,为了不至于压塌,必须具有合适的抗压强度,纸箱的耐压强度用下列公式计算: P=KW(n-1) 式中P----纸箱耐压强度,N W----纸箱装货后重量,N n----堆码层数 K----堆码安全系数 堆码层数n根据堆码高度H与单个纸箱高度h求出,n=H/h 堆码安全系数根据货物堆码的层数来确定,国标规定: 贮存期小于30d取K=1.6 贮存期30d-100d取K=1.65 贮存期大于100d取K=2.0 2、据原料计算出纸箱抗压强度 预定了纸箱抗压强度以后,应选择合适的纸箱板、瓦楞原纸来生产瓦楞纸箱,避免盲目生产造成的浪费; 根据原纸的环压强度计算出纸箱的抗压强度有许多公式,但较为简练实用的是kellicutt公式,它适合于用来估算0201型纸箱抗压强度。 3、确定纸箱抗压强度的方法 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最后用原料生产的纸箱抗压强度不一定与估算结果完全一致,因此最终精确确定瓦楞纸箱抗压强度的方法是将纸箱恒温湿处理后用纸箱抗压试验机测试;对于无测试设备的中小型厂,可以在纸箱上面盖一木板,然后在木板上堆放等量的重物,来大致确定纸箱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电介质强度测试方法

电介质强度测试方法 1、测试仪器 ①YX267OB(医用)耐压测试仪 ②测试线1副 2、测量前的准备 ①本仪器输出高电压,操作人员须带橡皮手套、绝缘皮垫。 ②仪器安全接地端应接地。 ③在仪器使用前,应将仪器处于复位状态,电压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到底。 ④电源线插头插入电源插座。 3、测试操作步骤 ①打开仪器电源开关。 ②设置测试时间:拨动拨码开关按键,设置时间80S。 ③设定漏电流截断值:将“10mA /100mA”转换按钮置于10mA状态。 ④设置报警值:将“设置/测试”转换按钮置于设置状态,再将“报警电流调节”调为5mA,再将“设置/测试”转换按钮置于“测试”状态。 ⑤设置电压:按“测试”按钮,测试指示灯亮,顺时针旋转电压调节旋钮,调节到750V,然后按下复位按钮。 ⑥测试线连接:两条测试线,大夹子(红色)为高压输出夹子,小夹子(黑色)为接地输出夹子,关闭仪器电源,分别将大夹子夹在设备电气控制板的电源输入端L或N端,小夹子夹在设备的外壳上及可

接触金属部件上,再将测量线接入仪器面板的测量端口,分别将黑色插头插入仪器面板黑色插座内,红色插入仪器面板红色插座内,旋紧螺母。 ⑦测试,按“测试”按钮,并迅速调节电压,在10S期间将电压涿渐增加到1500V,保持1min之后,在10S期间将电压涿渐降到750V。 ⑧测试结果判断,记录漏电流,无发生闪线或击穿视为合格。有发生闪线或击穿现象,则视为不合格, ⑨重复测试、连续测试,如果被测设备需要重复测试,只要在上述情况下,再按一下测试按钮即可。如需连续测同一种物件,只须按要求连接测试连线即可继续启动测试,测试必须按以上步骤执行。 ⑩测试结束,关闭电源,将电压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到底,拆除测试连接线。

安规测试

抗电强度: 又叫电介质强度测试, 英文为hipot test, 大概是最多人知道的和经常执行的生产线安全测试。实际上,表明它的重要性是每个标准的一部分。hipot 测试是确定电子绝缘材料足以抵抗瞬间高电压的一个非破坏性的测试。这是适用于所有设备为保证绝缘材料是足够的的一个高压测试。进行hipot 测试的其它原因是, 它可以查出可能的瑕疵譬如在制造过程期间造成的漏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够。 测试方法就是在交流输入线之间或交流输入与机壳之间将零电压增加到3000V交流或4200V直流时,不击穿或拉电弧就合格。 温度: 安全标准对电子电器的求很严,并要求材料有阻燃性,开关电源的内部温升不应超过65℃,比如环境温度是25℃,电源元器件的温度应小于90℃。但一般来说,不管是UL或CE认证的测试中,都是按照元器件(特别是安全器件)的安全证书所标识的耐温限值为标准。安规测试中表示温度单位为K(热力学温标又称开尔文温标,或称绝对温标,它规定分子运动停止时的温度为绝对零度,记符号为K。),它是减去室温的才得出的结果。 接地测试: 亦称接地连续性测试, 接地测试必须对所有一类产品(Class I)进行。测试的目的是保证产品上的所有在单一绝缘失效的情形下会变成带电体,并且可以被使用者接触到的导电性部件被可靠连接到电源输入的接地点。换句话说, 一个接地测试使用大电流的低电压源加到接地回路来核实接地路径的完整性。 通过测量连接在保护接地连接端子或接地触点和零件之间的阻抗来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阻抗不超出产品安全标准确定的某个值则认为是符合要求的。一定要记住, 从结构和设计观点来看, 用做保护接地的导体不应该包含任何的开关或保险丝。 漏电流测量(leakage current measurement) UL与CSA标准规格中需要所有露出的固定金属组件必须予以接到大地端,而且经由连接至地端的1500Ω电阻器来测量漏电流; VDE标准规格则规定在1.06倍额定电压下, 由1500Ω电阻器与150nF电容器并联来测量漏电流. 通过隔离变压器在电源的火线或零线与易触及的金属之间串接电流表,开关电源的漏电流在260V交流输入下不应超过3.5mA。 绝缘电阻( insulation resistance) 在VDE标准规格中,输入端与SELV输出电路之间需要有7.0MΩ的最小电阻值,而输入端与较容易受变动的金属组件之间,则需要有2.0MΩ的最小电阻值,而其外施电压则为1分钟500Vac. SELV:安全特低电压电路(safety extra-low voltage circuit)其定义为具有适当保护设计之次级电路,即在任意两个可能碰触组件之间或人体可能碰触到任意组件和产品的接地保护端子之间电压不会超过42.4Vacpeak或60Vdc的次级电路; ELV:特低电压电路(extra-low voltage circuit)其定义为在导体与导体之间或导体对地之间的交流电压峰值不超过42.4Vac或直流电压不超过60Vdc的次级电路; 危险电压(hazardous voltage):交流峰值超过42.4Vac或直流超过60Vdc的电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