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 经典雕塑 简介

卢浮宫 经典雕塑 简介
卢浮宫 经典雕塑 简介

卢浮宫的展厅。

《凡尔赛的戴安娜》(Diana of Versailles),公元1-2世纪的作品,发现于意大利。

罗马神话中的戴安娜,对应于希腊神话的阿耳忒弥斯(Artemis):宙斯的女儿,狩猎女神,月亮女神,奥林匹斯山上的12主神之一。关于戴安娜的雕塑作品非常多,这件作品可能是最著名的一件。

这件雕塑中,戴安娜的圣兽,一只梅花鹿,跟随着她,她的一只手正在从背着的箭筒里抽出一支箭。

《阿尔勒的维纳斯》(Venus of Arles)。

这件雕塑高度1.94米,公元一世纪晚期的罗马作品。1651年出土于法国阿尔勒(Arles)的古罗马

剧场遗址。

这是一件非常著名的维纳斯雕塑,可能是希腊三大雕塑家之一,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的“盛传于世间”的著名的雕塑作品《Aphrodite of Thespiae 》的复制品。维纳斯手中的苹果和镜子是17世纪添

加上去的。

阿尔勒是法国的一座历史名城,始建于公元前800年左右,后来成为罗马的重镇,这里存留了很多罗马帝国的遗迹:古罗马角斗场,古罗马剧场,古罗马浴场等。

1981年,这座城市的这些古迹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所有的古代遗迹的散布面积很大,合计约

为0.65公里。。

右图是1651年发现这座雕塑的阿尔勒古罗马剧场遗址。

《睡着的Hermaphroditus》(Sleeping Hermaphroditus),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雕塑的罗马复制品,作于2世纪。这件作品中的豪华的床垫是1619年意大利雕塑家贝尔尼尼的作品。

希腊神话:这个孩子是赫尔墨斯(Hermes)和阿芙罗狄蒂(Aphrodite,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的儿子,他是一个女性化的男孩,因为他与一个水中宁芙和为一体了,所以属于“两性人”。

《睡着的Hermaphroditus》(Sleeping Hermaphroditus)。

《三美图》(The three Graces)。可能作于公元2世纪,一件希腊雕塑的罗马复制品。按照教皇保罗五世(Pope Paul V)的要求,1609年,Nicolas Cordier 对这组群雕进行了很大量的修复工作。卢浮宫

1807 年收购。

《蹲着的阿芙罗狄蒂》(Crouching Aphrodite,即维纳斯)。真人大小:高度0.71米。作者不详。这是希腊雕塑的罗马复制品,并且做了修改:女神的左手伸向脖子的后面,右手拦在胸前,造型优美

典雅。

《带着常青藤花冠,拿着葡萄的迈娜德》(Maenad crowned with ivy and grapes),作者不详,公元前3 世纪的一件希腊雕塑的罗马复制品,作于大约1-2世纪。这件雕塑的高度为1.76 米。

希腊神话中,经常喝得醉醺醺的酒神狄奥尼索斯,有很多同样喝得痴狂疯癫的追随者,男性们叫做萨提尔(Satyr),女性们叫做迈娜德(Maenad)。这件文物是拿破仑的战利品之一。

《年轻的萨提尔在吹笛子》(Young satyr playing the flute),这件作品的背景,也是一片精美的浮

雕。

《年轻的萨提尔在吹笛子》(Young satyr playing the flute)。

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斯科帕斯(Scopas),留西波斯(Lysippos)是希腊化时代的三大雕塑家。这件雕塑是罗马人模仿希腊三大雕塑家的风格创作的,时间大约为1-2世纪,这个孩子的高度1.32

米。1907年购入。

《阿芙罗狄蒂雕塑的残躯》(Fragmentary statue of Aphrodite),属于Esquiline Venus 型维纳斯。

这件作品来自意大利的Brindisi,公元2 世纪的罗马复制品,高度0.96 米。

欧洲古典主义女性人物油画作品欣赏

法国的保留下来的艺术珍品,尤其是看到整个欧洲历来的艺术大师在人生起伏中留下的心血作品,心情是很激动的,这是艺术之间一种能产生共鸣的文化激情碰撞吧,虽不同地域和不同的历史文化意识形态,但国画、书法、油画给人的震撼是一样的。 摩尔人物油画《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1868年 画布油画,61×88.30厘米阿尔伯特·约瑟夫·摩尔英国,1841―1893年 摩尔出生在约克郡一个著名的艺术家庭。父亲威廉·摩尔和哥哥亨利·摩尔(1831―1895,著名风景画家)引导他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19世纪五十年代,他到了伦敦,先在肯辛顿艺术学校学习,后考入英国皇家学院,1860年前往巴黎和罗马深造。渐渐地,摩尔形成了着色轻柔,线条细腻的独特风格,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画家中也显得十分突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休闲人物为主人公,人物形象明显受到希腊风格的影响。

《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展示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摩尔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充分表现了他在调理线条和色彩搭配上的巨大创造力。这幅作品在寻求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想的同时,把沃尔特·佩特称之为“音乐的特性”的东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画面上并没有明示出音乐家们与听众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更看不出四位演奏家有什么特别之处。把现代乐器画进作品里,目的是为了避免观众“较真儿”,同时又把画家为了突出作品时代性的意图表现了出来。 欧洲古典主义人物油画《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1871年 画布油画,84×129.50厘米弗雷德里克·莱顿英国,1830―1896年 《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1871年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第一次展出,这意味着画家莱顿朝着开创古典题材的创作道路迈出了第一步,也是对这位画家解决构图比例的高超技艺的一次总结。画中四个女人

世界上最伟大的雕塑家——石叟

简述“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艺术家石叟” 志愿者:陈晶在古代佛造像展中,有高达两米大型木雕菩萨像,也有小到十厘米的古印度佛造像,还有一尊不大也不显眼,在角落里的石叟款铜观音造像。每每看到观众们更愿意驻足于大型造像或造型华丽的造像面前,而匆匆从这尊体积小颜色黑的造像前走过的时候,都会有些许的遗憾,很想告诉大家,这尊造像的来历以及他的作者石叟的故事。 明崇祯年间福州僧人石叟是有名的冶炼专家、也是雕塑专家。他做的铜佛、铜香炉名扬四海。英国大英博物馆把石叟的铜佛、铜香炉列为东方最重要的艺术,英国收藏家说石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艺术家”。傲慢的英国人,世界上首先搞工业革命的英国人能够肯定石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艺术家”,我以为这已经体现了这位伟大雕塑家的成就。 首先石叟作品的紫铜冶炼技术世界一绝。石叟完全继承了制造宣德炉用的风磨铜冶炼方法,这是世界范围冶炼技术的进步,也是石叟作品的奥秘所在。石叟所制铜器无论是紫铜观音佛还是紫铜香炉无不温润而有光彩。石叟作品在清代、民国都有仿制,甚至现在福建人也不惜代价地滥仿制,但石叟的冶炼技术他们都没有掌握了。 石叟作品的第二个特点是造型美观。从发丝到指尖,无不体现了他的独具匠心。他的作品吸收了工艺品的诸多优点,构思巧妙,自然流畅,给人一种美的感觉和无限的遐想。 石叟作品的第三个特点是绘画与雕塑完美结合体。无论是紫铜观

音还是紫铜香炉,石叟一般都先在铜体上绘画而后挑槽并嵌银丝是他作品最令人称道的绝技。它先要在铜器上挑槽,卧银丝,高于或低于铜器表面都不行,这样的工艺难度无疑是最大的。因为石叟是僧人并无后人,也没有传人,他的绝技早已埋入尘土。石叟在紫铜上绘画写字,还运用挑槽卧银丝的方法显现出来,这是世界工艺美术史上一个重大贡献。大家都知道明代以前的古画保存受温度湿度的影响难度极大。但石叟作品本身是紫铜做的,而且在铜体上绘画写字,所以不受温度湿度甚至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影响,万代可以保存欣赏,为我们留下了这美轮美奂的艺术佳作。 石叟作品的第四个特点是他的石叟落款。文史书上记载"石叟落款多用篆隶字体"。石叟运用他在紫铜上写字功力,把“石叟”用近似于篆体写好落款,而后挑槽用银丝镶嵌而成,真是成了不朽的“石叟”。 文化艺术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雕塑大师“石叟”。

巴黎卢浮宫Louvre的入口

巴黎卢浮宫Louvre的入口 2014-07-13 00:28:54 以下文字主要来自鸢尾 卢浮宫因为珍宝众多,长年排队,在免费周日(每月第一个星期天),地面队伍可长达两三个小时。其实卢浮宫其实不止大金字塔一个入口。 1,PYRAMIDE主入口,大家都知道的,玻璃金字塔下面。人一般最多。但从地铁M1号线卢浮宫站下车不要出站,顺着指示牌直接就可以到达玻璃金字塔的下部,那里很少人过安检!! 2,RIVOLI马路的99号,是个卢浮宫的购物中心,连接地下的西入口 3,小凯旋门的底下,侧边,有个不太明显的往地下的通道,人非常少,几乎没人。进去也很冷清,下去就是巴黎时装发布会的会场。当然,没有发布会的时候,是很冷清的。这个也是连接地下西入口的。 4,这个地方比较远,但是离蒙娜丽莎很近,在卢浮宫南墙往西尽头的地方,靠着塞那河,在杜乐丽花园里,完全不用排队。(应该是最下的狮门入口) 5,员工通道,能不能进去,看你的造化:在北墙靠RIVOLI大街的一侧,有个大拱门,进去,右手有个地方有安全人员检测,那里一般是没有游客排队的,工作人员从这里进。 两个便捷入口的指引:

1、乘地铁到了Palais Royal Musee du Louvre站出来后,一般都是顺着人流通过北宫门进入卢浮宫金字塔广场。但这样排队的人比较多,其实顺着墙向右边走大概100到200米可看到如下入口,很显眼。这个地下入口可以较快进入卢浮宫。 2、乘地铁到Louvres 站下车,出站后一眼就能看到卢浮宫广场,广场前面这条路叫Rue de Rivoli。站在卢浮宫广场,面对Rue de Rivoli街,左手边有一家商场,这是一个看似购物中心的地方,里面楼上有个类似北京、上海的“大食代”那样的快餐厅(中午在这里吃饭是不错的选择),进入这家购物中心,往左边一直走,不要拐弯,就能走到卢浮宫的大厅里了。

西方雕塑

西方雕塑 西方雕塑以欧洲为中心,代表性作品主要有古希腊雕刻、古罗马雕刻、中世纪雕刻、文艺复兴时期雕刻、18世纪雕刻。风格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对十九世纪雕刻由于认识上的原因,了解得较少。西方近现代雕塑三大支柱的罗丹、布尔德尔、马约尔。西方雕塑艺术源远流长,作品繁多。一般认为,西方雕塑史上有四个最为辉煌的高峰期,分别是古希腊罗马时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法国雕塑和20世纪西方雕塑。古代雕塑艺术 西方古代时期的雕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主要是为图腾、魔法和宗教服务。 在美洲,墨西哥的普勃洛州的特华坎河谷是伟大的中美洲文化的诞生地。而后在墨西哥湾地区出现了当时最先进的古典前期文化,即奥尔麦克文化。它被喻为墨西哥文明的前身。公元前300年左右玛雅文化开始出现并发展,它继承了中美洲文化传统,发展了大型雕塑,如神庙等。14世纪上半叶,墨西哥土著阿兹台克人统治了墨西哥河谷,建立了君主专制王国,形成了阿兹台克文化。16世纪时,西班牙人征服了阿兹台克王朝,接着向南方掠夺并统治了印加文化的发源地——秘鲁。在非洲文化中,雕塑是最重要的美术形式之一。黑非洲的浮雕和圆雕大都是木制的,但也有石材、金属和陶瓷。它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民间美术,为宗教、魔法服务,也有表现自身生活的作品;另一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宫廷美术。这两类雕塑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装饰性,富有表现力,视觉冲击力强。至今黑非洲雕塑仍具有独特魅力。古埃及文化是非洲文化长河中一颗灿烂的星星。古埃及雕刻是雕塑与建筑完美结合的艺术典范,具有历史性纪念碑似的宏伟、博大和非常高的艺术成就。如某些浮雕为了保持建筑的平面性,压缩体积与绘画形式中的线的组合,达到了一种新奇的艺术效果。 大洋洲和非洲有些文化是相似的。例如大洋洲的美术、雕刻也是为宗教和社会需要服务的。大洋洲雕塑中最著名的是复活节岛上的巨大石像。 美洲、非洲和大洋洲所独有的艺术后来大多数已被西方文化同化,只残留了一小部分地方文化,以致造成了美学上的退化。 西方雕塑 欧洲古典时期的艺术是一种在赤贫后产生的新的美术形式,这种美术形式给后来整个西方美术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希腊雕塑家努力地使他们的作品显示出活力,他欧洲古典时期的艺术是一种在赤贫后产生的新的美术形式,这种美术形式给后来整个西方美术发展带来

世界历史上最有名的十尊雕像

雕塑是人类最早实践的艺术种类之一。千百年来,无数雕塑精品倾倒了世人。而精品中的精品更是渗透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选取了人们最熟悉的十尊传世的雕塑,按它们的影响力和大众对它们的熟悉程度做了排列。你觉得它们是最经典的吗?你同意这种排名吗?不妨以轻松的心态,徜徉雕塑之林吧。 10. 复活节岛的巨石雕像 石雕高4-5米,最高的高9.8米,约公元600-1680年。复活节岛是南太平洋上一个孤立的小岛,因考古学家是在1722年的复活节发现它的,故而得名。这些雕像都是用整块石头雕刻而成,一般高4-5米,重约20吨,最高的达9.8米,重达90 吨。 入选理由:这一雕像群在近年来由于其神秘的复活节石像的咒语而蜚声四海。 9. 自由女神(作者:巴托尔迪)

铜像虽然说世界上很多人不喜欢美国,但不得不说这个美国的象征是世界著名雕像之一。这尊铜像的选型,是按照希腊神话中女神的美丽形象建造的。女神头上戴着额箍,右手高举火炬,左手拿着《独立宣言》面容端庄而慈祥。女神像高46.5米,连同它的基座有93米高。女神像是用2.4厘米厚的铜板一部分一部分铸成的。基座底部是一个博物馆,参观的人可以进到铜像里面直到女神头部顶端,那儿可以容纳30多人,能通过玻璃窗俯视纽约的全景。 入选理由:为世界发言的是美国,为美国发言的就是她了。 8. 雅典娜(作者:菲狄亚斯)

大理石雕像雅典娜为雅典城的守护神,也是代表智慧的女神。原作为巴底农神庙大殿的主像,全身高达13米,用银白色大理石雕成,局部镶嵌着象牙与黄金,可惜已在拜占庭帝国时代被毁坏。这里介绍的是大理石小型摹制品。在这件女神雕像中,她头戴战盔,身着希腊式连衣长裙,护胸和甲胄上装饰有蛇形饰边和人头像;她裸露双臂,透过薄衣裙可隐见丰艳健美而有力量的身体;衣裙褶纹和饰物造成横竖线条的疏密变化美;她的手势动作可能是执长矛和托物,整个形象富有女性的温柔和充满生命,更多的是人性,绝少神性,这表明希腊化时期艺术已走向世俗化。 入选理由:欧洲文化是世界文化主流,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之源,雅典娜是希腊之母。

卢浮宫的前世今生

卢浮宫的前世今生 2017-03-30 Misscake Misscake 的视界 卢浮宫,在以前Misscake 的脑子里的概念只是一个高大上 的美术馆,唯一知道的是贝聿铭先生设计的那个金字塔,其他绝对是小白。这次借着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博物馆与世界文 明的活动,跟着卢浮宫博物馆雕塑部的主任苏菲女士一起领 略了这个高大上的博物馆的风采。先来个人物简介:卢浮宫 始建于1190 年,在成为举世闻名的博物馆之前,卢浮宫曾 是法国国王的宫殿,而它原初的身份,则是位于塞纳河边护 卫巴黎东部区域的重要堡垒。150 年后,随着巴黎城的不 断扩建,卢浮宫地区本身也成为了需要被新城墙保护起来的 区域,这座城堡也因此失去了其防御价值,被改建成了查理 五世的皇宫。随着主塔在1528 年被拆毁,这座中世纪时期 的著名宫殿也随之拭去其中世纪城堡的痕迹。旅程开始 一)前世 1.并不辉煌的前世卢浮宫早在1204 年就开始修建了,虽然也是国王下令修筑的,却和宫殿没半毛钱关系。这里

要先插一个历史背景:1190 年法国十字军东征异教徒,因担心北方英格兰国王诺曼底公爵的突袭,法国国王菲 利普二世下令修筑防御工事,在美丽的塞纳河边修建了城堡, 卢浮宫就是这些城堡之一。所以这个被后世那么膜 拜的宫殿,竟然只是一道防!御!工!事!!!我们来看看当年伟大的法兰西国王的防御工事的示意图吧: 作为防御工事,卢浮宫修建的可真不含糊,上图是 城堡主塔的地基,高30 米,直径15 米,墙体厚4 米,里面 有直径6 米的空间。上图中蓝色的就是塞纳河了,今 天它的两侧都很繁华,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左岸和右岸。左岸有巴黎大学,右岸现在是商业区。只是可别以为法国人 直就这么浪漫的,先看图再说:是的了,如今高大 的卢浮宫在修建之初四周都是农田,东边的城门面向市区,北边的城门就面对这塞纳河。当时法兰西的宫殿大多为矩形,所以卢浮宫也模仿了其他宫殿,东西长72 米,南北长78 米, 在四个角共修建了10 个塔楼。而且在城堡的西边就是兵工 厂(毕竟咱们当时还只是防御工事嘛)不知道法兰西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是有相通的地方,总之在修建之初城

欧洲古典油画透明画法的技术美

欧洲古典油画透明画法的技术美作者:孙海佳 单位: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宾卡斯与伊维尔油画材料技法比较研究》论文项目编号:12534099 摘要:14世纪到16世纪的古典油画技法的主要特点就是画面色彩与造型相分离,运用提白和罩染的技术手段来表现物象的光滑质感和体积感。欧洲古典透明画法是人类历史中从尊重自然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是利用客观自然规律所表达的一种视觉美感。体现了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世界的目的。传统油画中艺术形象所体现的美必须也只能通过传统油画的各种技术作为物质载体体现出来。这种由技术上美感反应出的精神上的美感就使得古典油画有了很强的绘画性。克劳德·伊维尔是法国当代超写实主义画家,是世界上著名的幻境画画家,以极大的生命力影响着世界画坛。 关键词:透明,提白,罩染,技术 古典油画透明绘画技法是指公元14世纪到16世纪的油画技法,主要包括的是尼德兰的油画技法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技法。尼德兰的油画技法是以凡·爱克为代表的油画技法,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技法是指以达·芬奇为代表的佛罗伦萨画派技法和以提香为代表的威尼斯画派技法。使坦培拉与油彩结合画法进一步向油性颜料和技法过渡并作出贡献的是意大利的威尼斯画派,以贝利尼、乔尔乔涅和提香等人为代表的画家继承了油画混合绘画技法,开创了使用亚麻布深色底子作画的先例,在运用油画色彩、罩染技巧和用笔塑造形体上开拓了新的视觉效果和绘画观念。 “古典透明画法是欧洲古代大师常用的一种技法,是古典油画的主要特征。这种画法的主要特点就是画面色彩与造型相分离。作者在起稿前不必过多考虑画面的最终色彩或色调,而主要研究画面的构图、物象的造型,这样画家的精力就可以全部集中在这些方面,即在一种称为“纯灰画法”的过程中进行。”在传统上,这个过程基本上是用一个基本的单色层来完成画面中需要表现的内容,再用坦培拉白提出亮部,这个阶段要尽可能表现的完整、充分,使画面中的构图、造型基本完成。等到素描造型完成之后,画家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色彩的绘制中了。

整理:世界著名建筑景观大师

世界著名建筑景观大师 1、抽象艺术 它对20世纪所有艺术形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早期景观建筑物已在创作手法上有所变化。结构主义大师马勒维奇 (Malevich)和罗德琴科(Rodch-enko)铸造了抽象的几何结构和硬边结构;迪澳.凡.兹泊格(Theo van Doesberg)和约瑟夫 .阿尔伯斯(Josef Albers)实现了具体艺术;汉斯.阿尔皮(Hans Arp)和简.米洛(JoanMir6)则运用了抽象的松散结构,即生物形态。 2、概念艺术 这个词在20世纪60年代由艺术家苏?勒维特(Sol Lewitt)使用,它指出艺术作品的概念比其表现形式更为重要。其根源可以追溯到马塞尔?迪尚(Marcel Duchamp),20世纪极具影响的艺术家之一,其余两个是伊夫斯?克莱恩(Yves Klein)和皮埃尔?曼佐尼(PieroManzoni)。电视艺术和行为艺术是其附属品。在景观建筑中,最具灵感的概念艺术是大地艺术或泥土艺术。 3、立体主义 这一重要的现代艺术运动得名于法国画家马蒂斯,当时一位法国艺术评论家听说马蒂斯讥讽布拉克(Braque)的作品仅仅是一些“小方块”。毕加索和布拉克是最早的立体派艺术家,他们改变了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主要绘画方法——透视法。在景观建筑中,立体主义表现为抽象概念和联合视点的产生。这一艺术手法首先在20世纪20年代由几个法国设计师——罗特.马利特一斯蒂文斯(Robert Mallet-Stevens)、安德列(Andre)、保罗.薇拉(PaulVera)和加布里埃尔.圭弗莱基安 (GabrielGuevrekian)用在庭园景观设计中。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美国景观建筑师如加勒特.埃克波、詹姆斯.罗斯和托马斯.丘奇,也都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

卢浮宫简介中英文对照

卢浮宫简介中英文对照 Le Louvre museum is located in downtown Paris Hebei shore Seine (right bank ), 卢浮宫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赛纳河北岸,右岸,,是巴黎的心脏。 is the heart of Paris. The whole building was "U" shape, covers an area of 24 acres, building area of 4.8 hectares, 680 meters in length. 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占地面积为24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全长 680米。 Is the world's most famous, the greatest art treasures, is to attract worldwide attention, the palace of art and Wan palace. At the same time, Le Louvre museum is France's oldest palace. 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艺术殿堂和万宝之 宫。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The palace 's initial buil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lfth Century, from 15-18 century after 4 time renovation and expansion. 王宫最初始建于12世纪初,从15-18世纪历 经4次改建和扩建。 Le Louvre museum is a very complicated history, and this is the history of France and Paris and intricate intertwined. 卢浮宫有着非常曲折复杂的历史,而这又是和巴黎 以至法国的历史错综地交织在一起的。

世界各国著名的雕像

世界各国著名的雕像 在各个国家,尤其是在首都,都有许多古代和现代的景点,每年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除了城堡,广场,宫殿和公园,还有一些游客真正感兴趣,必需要看的雕像。让我们看看访问一个国家时,有哪些人们必须看的雕像。 复活节岛,是一个无人居住的最偏远岛屿,以其巨大的石像而驰名,人们称其为摩艾。也许,他们是由被神化的部落首领创造的。 世界上有许多基督教雕像,其中最著名的是里约热内卢的基督救世主雕像。这个著名的雕像是以装饰艺术风格建成的,后来成为里约热内卢的象征,1922年到1931年期间建成。 参观哥本哈根时,只有看到小美人鱼,才可谓是不虚此行。这座小雕像是由嘉士伯公司创始人的儿子,卡尔·雅各布森,在1909年看过同名芭蕾舞之后委托建造的。 在世界各地,人们树立了数百个佛像,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

在中国四川南部岩石上雕刻出来的乐山大佛像。这尊雕像修建了近一个世纪,于713年完成。雕像的作者曾希望,它会看护并镇住河流的危险水患。 据认为,著名的吉萨狮身人面像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这是在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佛像之一。为什么,谁建造的至今仍是一个谜。 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端坐的亚伯拉罕·林肯那雄伟的身影俯视着到此参观的游客。专家们说,他的手状似美国总统名字起首字母的缩写手语版本。据称,雕塑家丹尼尔·切斯特是一个聋哑人的儿子,他获得了嘎劳德特聋哑人大学的大学学位并希望为此对林肯表示敬意。 150多年来,海军上将霍雷肖·纳尔逊的雕像骄傲地站立在四个狮子环绕的科林斯柱上俯瞰着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人们说,当年希特勒曾希望成功拿下英国后将其运往柏林。

这个佛铜像位于日本镰仓的Kotok寺庙。建于13世纪,重达93吨,但内部是中空的,游客可以进去。吉卜林在其小说序言的诗中曾提到过这座佛铜像。 如果你到布鲁塞尔,最可能的是你一定会看到这个小于廉人像。这是布鲁塞尔的象征,这尊雕像也被称为撒尿小童。布鲁塞尔人说,树立这座雕像是为了纪念伯根司考伊战争这一重大事件,当时哥特佛瑞德三世公爵将自己的小儿子放在摇篮里挂在树下,让大家看到这个未来的君主,激励军队士气,小于廉不断向树下的士兵撒尿。 最高的湿婆神雕像是在桑格,尼泊尔巴克塔普尔和卡午勒帕兰克的边境地区。它的建设几年前才刚刚完成,它是由铜,水泥,钢材和锌建造,是尼泊尔第一批现代化旅游景点之一。 像许多在这个画廊的雕像一样,米开朗基罗的英雄雕像《大卫》也是站在外面,但自1873年以后他被存放在博物馆的防护墙中。从一开始,他就是佛罗伦萨共和国的一个爱国象征。

中西方雕塑艺术赏析

雕塑艺术是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是造型一刷的一种,是人类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态,是中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体来说,中西方雕塑在雕塑手法,雕塑材料,雕塑题材有相似点。而在艺术表现形式,以及作用方面则有所不同。 中国的雕塑手法注重“形神兼备”,注重形象的传神性;西方的雕塑更注重形态的完美与真实,注重形象的逼真性。人始终是西方雕塑的和西方文化的主题,而中国雕塑较多的是动物像、佛像,却鲜见纪念性人物雕像。中西方雕塑究竟有何区别,针对这个问题本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现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本人在选择古罗马雕塑和汉雕塑这两个作为切入点,是因为他们当时属于那个历史阶段最强盛的两个国家,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两端,如果将二者作为比较,并力图发现内在的文化含义,可以知道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罗马时期代表作品为罗丹的《思想者》。《思想者》——青铜,198×129.5×134厘米,法国雕塑家奥古斯迪·罗丹创作于1880-1900年,现收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雕像《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这个巨人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默视下面发生的悲剧。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头触及嘴唇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他渴望沉入“绝对”的冥想,努力把那强壮的身体抽缩、弯压成一团。他的肌肉非常紧张,不但在全神贯注地思考,而且沉浸在苦恼之中。他注视着下面所演的悲剧,他同情、爱惜人类,因而不能对那些犯罪的人下最后的判决,所以他怀着极其矛盾的心情,在那深刻的沉思中,体现了伟大诗人但丁内心的苦闷。这种苦闷的内心情感,通过对面部表情和四肢肌肉起伏的艺术处理,生动地表现出来,例如那突出的前额和眉弓,使双目凹陷,隐没在暗影之中,曾强了苦闷沉思的表情,有如那紧紧收屈的小腿肌腱和痉挛般弯曲的脚趾,有力地传达了这种痛苦的情感。这种表面沉静而隐藏于内的力量更加令人深思。雕刻家在这件作品中,一方面采用了现实主义的精确手法,同时表达了与诗人但丁相一致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们对人类的苦难遭遇寄予了极大的同情和悲痛。

世界著名雕塑欣赏

世界著名雕塑欣赏 1、《掷铁饼者(Discobolos)》,大理石雕复制品,高约152厘米,罗马国立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特尔梅博物馆均有收藏,原作为青铜,希腊雕刻家米隆(Myron)作于约公元前450年。这个作品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显示出希腊雕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雕塑刻划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赞美了人体的美和运动所饱含的生命力,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同时也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 2、《大卫雕像》米开朗基罗26岁受委托雕塑30岁时完成,雕像由一整块纯白大理石雕成,据传大卫像原石来自阿尔卑斯山卡拉拉山开采而成,曾交予另一位雕刻家,但雕刻家发现石材硬度密度光滑,恐自己造诣不足,糟蹋瑰宝,后来才交予米开朗基罗。早期大卫像的裸露曾引起争议,被强行穿上28片铜制无花果树叶来遮羞。1527年佛罗伦萨暴动中被敲断左前臂,也曾经遭受雷击,1991年还有疯狂艺术家拿锤子敲伤他的脚趾,都经细心修护复原。1873年原尊被迁移到艺术学院画廊迄今,在佛罗伦萨,后继者共复制有二尊大卫

像拜访在公众场所展出,一尊是在米开朗基罗广场中央,另一尊在市政广场的大门前。3、《雅典娜神像》作者:菲狄亚斯雅典娜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也是雅典城的守护神。原作为巴特农神庙大殿的主像,全身高达13米,用银白色大理石雕成,局部镶嵌着象牙与黄金,可惜已在拜占庭帝国时代被毁坏。这里介绍的是大理石小型摹制品。在这件女神雕像中,她头戴战盔,身着希腊式连衣长裙,护胸和甲胄上装饰有蛇形饰边和人头像;她裸露双臂,透过薄衣裙可隐见丰艳健美而有力量的身体;衣裙褶纹和饰物造成横竖线条的疏密变化美;她的手势动作可能是执长矛和托物,整个形象富有女性的温柔和充满生命,更多的是人性,绝少神性,这表明希腊化时期艺术已走向世俗化。 4、《米洛斯的维纳斯》大理石高204厘希腊时期(公元前1世纪)作者米亚历山德罗斯。在希腊化时期,表现女性人体美的雕塑日渐增多,对爱与美之神阿芙洛蒂忒,也就是维纳斯的歌颂更是层出不穷,其中最为著名雕像的就是这尊米洛斯的维纳斯,1820年在爱琴海南部的米洛岛上的一个山洞里发现的,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迄今被发现的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她的腿部以富有表现力的衣褶遮住,仅露脚趾。由于下半身显得厚重稳定,袒露的上半身显得更加秀美。她像一座纪念碑,给人以崇高感,然而其婷婷立姿,

巴黎卢浮宫建筑艺术鉴赏

巴黎卢浮宫建筑艺术鉴赏 经过一学期的欧洲艺术的熏陶后,我很喜欢老师讲课的方式和上课的内容。特别是那些介绍那些欧洲建筑艺术的视频,很喜欢很喜欢。在这里,我想对巴黎的卢浮宫作一个比较粗略的鉴赏,文字功底不深,再找了一些资料结合自己的感想。 先来对巴黎卢浮宫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卢浮宫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45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全长680米。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我觉得卢浮宫的建筑设计无不体现出当地文化的一种融合,特别是里面的一幅画—蒙娜丽莎。从很小的时候我就有听说过这幅画,虽说没有亲眼看过它,但在视频的介绍里看到她的神秘的微笑,十分的迷人。卢浮宫里面还有很多很有

艺术价值的作品。例如绪利馆(SULLY) 7一楼第12厅“米罗的维纳斯”也是许多游客趋之若骛之地。维纳斯充满生命活力身姿和失去的双臂引人遐思,使她本来就矜持的美貌更加不可接近。 卢浮宫的设计无不体现出超前的设计理念和文化风格,是一种基于人本的设计理念。卢浮宫是一座伟大的建筑物,视频里放到在博物馆地厅搭乘电梯上地面广场的时候,看着在广场中央的金字塔形透明顶棚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种很奇特的力量,是一种文化的渲染,我打心里佩服设计者,如果有机会去法国,一定要亲自去领略一次。 这就是经营的文明,每一个到卢浮宫参观的人,都不知不觉地享受了这种文明。每天,从世界各地涌向卢浮宫的人数也数不尽,但是整个参观游览的过程非常的畅通,没有在中国节假日的那些景点被挤爆的现象。这归功于这里独特的建筑构思和功能布局。 卢浮宫博物馆是一座巨型建筑,由新建的现代化建筑和古老的建筑相连而成,新的建筑物藏在旧的建筑地底下。参观的人流,从地下入口穿过那里的地下走廊到达宽阔的中央地厅,中央地厅里有很多出口,这样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进口往上一层层的走进古老的建筑物,这样就可以疏散人流,使整个建筑物不至于会被挤

古典油画的价值和意义

西方古典油画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有什么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我可能不会过多地讲怎么看怎么欣赏作品,因为,你们无论是在展厅还是听其他老师的讲课,或者是自己面对作品的时候,都已经有了很多的知识和准备。我讲的问题似乎是一个学术问题,确实也是一个问题学术问题。 西方的古典油画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外来的东西,但是它又根植于人对于世界的一种把握方式。我们会把这种把握方式作为外国文化逐步地接受,但是,由于这样的接受已经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习惯于接受西方的文化和西方的艺术的成就。但是,事情并不总是如此,因为,如果我们看中国的艺术,这样的一个世界,我们会发现似乎我们有两种意识,一种叫做西画或者叫做油画,另外一种叫做国画。好像有两样东西,但是,假设我们面对艺术的时候,或者说面对绘画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两种东西,那么,我们就要做出选择,我们其实已经做出了选择。譬如说,大家今天来看这个展览或者来听这个讲座,就是这样。好,那我可以看西方的那一种,当然也可以同时看中国的另外一种,这两种东西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这种区别今天我们如何来看待它的价值,并且把这个价值不仅是看成一个欣赏的途径,而且看成是我们对文化的理解,我们就不得不讨论这样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过去都以为我们会用眼睛看世界,其实不是这样,无论是中国伟大的敦煌,还是八大山人和齐白石这样伟大的艺术家,他们一直用眼睛看世界,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准备去画出一双非常真切的手,这样的一个方法,他没有做过。也就是说,他对于世界的认知,并非是他的眼睛直接认知,然后用他的手去表达出来,而是他根据一种看世界的特殊方法来对这个世界进行把握的。那么,古典油画是另外一种,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像,也许他真的可以画出一双手。就像我们在展厅里看到有一些作品,甚至你贴得很近了,还以为这不像画出来,好像是生来如此,身在画中。这种感觉,凭我们的直觉,我们就能够欣赏它,能够感受到它的技巧和它的一种艺术的魅力。但是,画得再像,也不如拍一张照片又快又准,拍一张照片不如看真人,如果一个人就在你面前的话,他更像他自己。如果我们只是从绘画作为接近真实的角度去衡量,其实,这个接近的程度的多少,只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标准。尤其是摄影发明了以后,这个标准就显得不那么重要。还有什么事情更为重要呢?我们开始追索,是不是即使画得像,他也有一个怎么来画的问题藏在里面。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题目。实际上,我们讨论的题目中包含着两个层次的问题,我们说的古典绘画跟中国不同,我们今天要讲这个不同,我不侧重讲这个不同。但是,我们讲不同的时

论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古典油画的差异性

论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古典油画的差异性若有永恒,为何人有限而天地独无穷,若有不朽为何心中烈火敌不过强暴的风,为何世间有一物能做到无尽永恒与不朽。那便是艺术。任世间万物流转,时间洗礼,她巍然不动,光芒越盛。 若谈艺术,中华传统艺术必定是人类艺术史上不可不提的。中华艺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结晶,更是屹立在世界东方、自成体系且独具特色的文化。正是在这丰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中,孕育出光辉灿烂、绚丽多彩的中国传统艺术,涌现出历朝历代无数杰出的艺术家和不朽的艺术品,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中国古典美学有自己的独特的范畴和体系。因此,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分属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下面我们就从绘画方面谈一谈,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古典油画的差异性。 第一、社会背景与艺术思潮。看问题要找根源。我们要探究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古典油画的差异性,就要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与艺术思潮开始分析。所谓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中外艺术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艺术思潮,突出地反映了某一特定时代的社会思潮和审美理想,对各门艺术都程度不同地产生了重大影响。仅仅从17世纪以来,在艺术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艺术思潮,以及20世纪后半叶开始出现的后现代主义等等。西方古典油画的古典主义是以尊重古希腊、罗马的审美原则,构图上对称、均衡,气势上庄严、辉煌、崇高向上,技法精湛,

刻画深入。 由于在17世纪,欧洲普遍信奉天主教,追求,西方古典油画的素材也大多是源于圣经或基督故事,画法也讲究写实,客观。而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的影响,正是这三者的不断冲撞和融汇,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形成了中国艺术的鲜明特色、形成了民族艺术气派和民族艺术风格,形成了中国艺术特有的意境、虚实、气韵、文质、含蓄的特点。中国传统绘画也是在这样深厚的文化艺术背景下发展转变而来的。由于艺术风格的特色是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需要。 因此,丰子恺说:“东西洋文化,根本不同。故艺术的表现亦异。大概东洋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客观。东洋艺术为诗的,西洋艺术为剧的。故在绘画上,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 第二、透视与构图(表现手法)。所谓透视,就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中国传统绘画是不重视透视的,而西方古典油画要力求写实,因此极注重透视。在描绘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形体都力求逼真。而且很注重背景,凡物必有背景,例如果物,其背景为桌子,人物, 其背景为室内或 野外。画面全部填 涂,不留空白。就 像著名的达芬奇

全球最受欢迎的25个雕像(组图)

全球最受欢迎的25个雕像(组图) 2015-01-12 1、美国德州《野马》 创作者:Robert Glen《野马》坐落于德州欧文市的威廉姆斯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描绘马的雕塑群。在城市建立之前,这片土地曾是野马的重要栖息地。这件作品也是为了纪念“老居民们”而作。野马代表驱动力,主动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这件景观雕塑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国家荣誉奖。 2、美国纽约《扩张》 创作者:Paige Bradley扩张,可能吗?美国的女艺术家Page Bradley在阐释这个作品时写道:从我们出生的一刻起,世界就好像为我们设定了一个刚好容纳我们的空间:社会保险号码、性别、种族甚至是智商的高低。我觉得人生往往被这些东西所限定,而非由内在的自己所决定。如果我们超越了这些框架,我们是否还能认识自己?如果不被任何所限,我们是否还会存在?3、波兰华沙《路人》在华沙某十字路口,有这样一群无声的匿名过路人路过。这群雕塑是为了纪念波兰于1981年12月13日颁布的戒严令、波兰总统沃依切

赫·雅鲁泽尔斯基取缔团结工会并逮捕其领导人。自此公会转入地下行动,从而工人们也逐渐呈现出在地上与地下分裂的形态。雕塑表达了被东欧共产主义奴役的人民同情。 4、美国波特兰市《超验》 创作者:Keith Jellum一条鱼跃进一座大厦的侧身,艺术家Keith Jellum将自己的这幅作品命名为《超验》。波特兰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seattlepi网站的撰稿人谈到:那里适合艺术创作,你甚至很难喝到不好喝的咖啡或啤酒。人们都很友好,没有什么怪人,也许这就是Keith Jellum选择将自己的作品放在波特兰一栋大楼中间的原因?顺便贴出地址:South Park Building, 901 SW Salmon St, Portland, OR 972055、新加坡《跳河小孩》 创作者:Chong Fah Cheong这件坐落于新加坡河畔的雕塑作品,是被网友评为“看到就想与他们一起跳入河中玩耍”的清新之作。 6、匈牙利布达佩斯《铁鞋》 创作者:Can Togay & Gyula Pauer《铁鞋》是导演Can Togay为纪念犹太人大屠杀而创作的作品。1945年1月,250名犹太人被送至集中营残忍杀害。这些受匈牙利“箭十字党”迫害的犹太人,在死前被要求脱下鞋子、跳入河中。最后他们的身躯永葬长河,而鞋子依然留在岸边,是他们活过的证据。两位艺术家用铁鞋来纪念这些不曾被人遗忘的犹太难

中国最为经典十幅油画作品欣赏(收藏佳品)

中国最为经典十幅油画作品欣赏(收藏佳品) 中国油画最早起源于17世纪初距今400多年前。中国油画的历史,一般认定是从“五四”前后李叔同、李铁夫、林 风眠等大批艺术青年的留学风潮算起。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引进起步阶段(20世纪初—1936),代表性画家有林风眠,刘海粟等人。二是艰难坚守阶段(1937—1949),代表性画家有徐悲鸿等人。三是曲折探索阶段(1949—1976),代表性画家有董希文等人。四是自觉构建期阶段(1977—2015),代表性画家有罗中立等人。一百多年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中,油画的思想、观念、风格、技法等明显地表达出不同历史背景、时代精神下民族化的过程,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经典油画作品。 1、自画像李叔同1911年布面油彩60.6x45.5cm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藏 这幅画是李叔同1911年(辛亥清宣统三年)32岁春,于东京美术学校毕业时创作的自画像。该画画风细腻缜密,表情描写细致入微,类似清末融合中西的宫廷肖像画,有较高的写实能力。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等,

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是1906年(丙午光绪三十二年)9月29日27岁时,以“李岸”之名注册,考入东京美术学校油画科,1911年3月毕业。毕业后偕日妻回国,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前身)音乐、图画教师。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 2、音乐家李铁夫1918年布面油画68×56cm 李铁夫(1869-1952),生于广东江门市鹤山。艺术大师,革命家。中国近现代油画艺术与民主革命先驱。1885年,16岁随叔父到国外谋生与求学。1887至1891年,分别在英属加拿大阿灵顿美术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1896年,加入孙中山的民主革命,1907年在英国与孙中山等创立兴中会。1908至1911年,入威廉·切斯画室。1913年入美国纽约美术大学,1914年获铜像雕刻学冠军。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个赴欧美学习并取得较高成就者。1930年由美归国,

巴黎卢浮宫

巴黎卢浮宫设计分析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卢浮宫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45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全长680米。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卢浮宫共分为六个馆:古希腊和古罗马馆,古埃及馆,古代东方馆,油画素描馆,雕塑馆,工艺美术馆。卢浮宫金字塔 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当时的卢浮宫博物馆的馆长还因此要表示辞职。然而,贝律铭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畏惧,依然坚持自己的方案。 而法国卢浮宫入口处的玻璃金字塔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经典传世之作,体现了现代建筑与传统元素的融合。这个“金字塔”坐落于法国瑰宝卢浮宫入口广场,这个位置具有极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对坐落其中的建筑产生了许多约束与极高要求。“金字塔”本身就如同是卢浮宫的藏品一般,与古老巍峨的建筑相辉映,既存在感强烈,又不喧宾夺主,又位于卢浮宫的中轴线上,强调了入口的位置,对游人产生了明确的指标。“金字塔”埋于地下的使用空间,还具有对称、平衡、几何感强烈的美感,其中轴线与卢浮宫中轴线相合,呼应了主体建筑的中心对称的形制。而且对光影效果的运用也是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通体透明的玻璃金字塔,既能为馆内提供宝贵的光线,也能够反射周围的老建筑,让它们互相呼应。而且,这个简单的几何图形不仅不会显得突兀,反而可以衬托卢浮宫的庄重与威严,它还能够跟凯旋门和协和广场的方尖碑连成一体,为巴黎的中轴线锦上添花。 有了这座“金字塔”,观众的参观线路显得更为合理。观众在这里可以直接

欧洲经典油画作品赏析 6(165-219)

欧洲经典油画作品赏析6(165-219) 欧洲经典油画作品赏析6(165-219) 原标题《一生必知的传世美术经典》来源/ 老阿更的收藏原创/ 不祥复制·编辑/ 塞上其翁165、《维纳斯与战神》作者:波提切利(1445—1510)意大利【年代】1485年【藏处】英国伦敦国家画廊维纳斯扮演着大自然和人类之母的角色,而不是充满情欲的爱的女神。画中的她穿着朴实无华的洁白长袍,长袍绣着金边,和她浓密的金发相互辉映;而战神则脱去了令人生畏的形象,正暧洋洋地睡着,为了加强这种平和的气氛,森林之神农牧神则在他身旁嬉戏,一个玩弄着丢在一旁的甲胄,一个朝着酣睡的战神耳旁用力吹螺,画家发挥了高度的想像力,用轻松诙谐之笔画出古代天神休憩的状态,整个画面充满一种安宁。这幅作品色泽纯洁鲜明,人物形态完美,谑而不虐,笼罩着一片和谐气氛,是波提且利最优美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波提切利神话画作中,惟一未收藏于意大利的作品。166、《诽谤》作者:波提切利(1445—1510)意大利作于1490年;藏于意大利佛 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波提切利的这件著名的传世作品取材 于古希腊画家阿贝列斯的一幅画中的文字记载。描绘的是在宽敞的罗马建筑大厅里,有三个女子和一个男子,正把一位裸体男青年拖到国王面前审判。被黑色风衣包裹着的男子是

“诽谤”,他的手势伸向国王,竭尽诽谤之能事;手持棍棒,揪着裸体男子的正是“叛变”,她出卖了同伴,并把他交给国王;裸体男青年是孤立无援的“无辜”,他合掌向上祈求真理能拯救他免遭诽谤的命运;后面两个女子,一是“虚伪”,另一是“欺骗”,也有说是“妒嫉”和“仇恨”,她们俩正在为“叛变”者梳理头发;在宝座上坐着一位长着两只驴耳朵的国王,昏庸无能,愚蠢无知到极点,听信诽谤,同时在他两边分别是“无知”和“轻信”,不断地向他的耳朵里灌输无知和轻信;画面的另一边站着一位被黑色长袍包裹着的“悔罪”,他正向着立在身后的全裸体女神,那就是“真理”,希望她能出面拯救“无辜”者。可是站立不稳的真理,手指上天,意思是说:“对于这里所发生的一切我也无能为力,去找上帝吧。”这件作品是一件寓意深远的作品,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现实社会中罪恶都是用美丽的形象乔装打扮以欺骗人民的,统治者听信坏人之言,正直好人总是落难,而面对这一切,真理也是无能为力的①“真理”,②“悔罪”,③“叛變”,④“無辜”,⑤“虛僞”,⑥“欺騙”,⑦“誹謗”,⑧“國王”,⑨“無知”,⑩“輕信”。167、《帕拉斯和人头马神》作者:波提切利(1445—1510)意大利 创作时间:约1482年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帕拉斯和肯陶洛斯》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宙斯劫夺欧罗巴来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