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培优专题训练:02排列组合(4年级培优)教师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培优专题训练:02排列组合(4年级培优)教师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培优专题训练:02排列组合(4年级培优)教师版

所谓排列,就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进行排序。组合则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仅仅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不考虑排序。排列组合的中心问题是研究给定要求的排列和组合可能出现的情况总数。

排列组合的基本计数原理: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有:N=m1×m2×m3×…×m n种不同的方法,这就是乘法原理。

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n类方法,在第一类方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方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方法中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 n种不同的方法,这就是加法原理。

八字要诀:“加法分类,类类独立”

“乘法分步,步步相关”

商店里有2种巧克力糖:牛奶味、榛仁味;

有3种水果糖:苹果味、梨味、橙味。小明想买一些糖送给他的小朋友。

(1)如果小明只买一种糖,他有几种选法?

(2)如果小明想买水果糖、巧克力糖各1种,他有几种选法?(华罗庚金杯P238)

解析:(1)小明只买一种糖,完成这件事一步即可完成,有两类方法:第一类是从2种巧克力糖中选一种,有2种方法;第二类是从3种水果糖中选一种,有3种方法。因此,小明有2+3=5(种)选糖的方法。

步骤:2+3=5(种)

(2)小明完成这件事要分两步,每步分别有2种、3种方法,因此有3×2=6(种)方法步骤:2×3=6(种)

难度系数:A

小军有3本不同的漫画书,4本不同的童话

书,他想从这些书中选出一本漫画书、一本童话书送给他的朋友刚刚,他有多少种送法?(华罗庚金杯P242)

解析:小军完成这件事要分两步,每步分别有3种、4种方法,因此有3×4=12(种)

步骤:3×4=12(种)

难度系数:A

由数字0,1,3,9可以组成多少个四位数?(华

罗庚金杯P239)

解析:组成四位数:有3×4×4×4=192个

难度系数:A

由数字0,1,3,9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

字的数?(华罗庚金杯P243)

解析:满足条件的数可以分成4类:一位、二位、三位、四位数。各类中的个数和即为所求。

(1)组成一位数:有4个

(2)组成二位数:有3×3=9个

(3)组成三位数:有3×3×2=18个

(4)组成四位数:有3×3×2×1=18个

综上,由加法原理可得:4+9+18+18=49个

步骤:4+3×3+3×3×2+3×3×2×1=49个

难度系数:B

某通信兵用红、黄、蓝3面旗从上到下挂在

竖立的旗杆上表示不同的信号。每次可以任意悬挂1面、2面、3面。不同的顺序表示不同的信号。一共可以表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解析:把红、黄、蓝3面旗看成3个不同的元素,把挂旗表示信号。这件事分成3类:

挂1面旗为第1类,挂2面旗为第2类,挂3面旗为第3类。从3个不同的元素里每次取

出1个元素的排列数为3,表示3种信号;每次挂两面旗,相当于从3个元素中每次取出2 个元素,排列数为23?,表示23?种信号。同理,挂3面旗表示的信号有123??种。 最后,根据加法原理知,所求的信号总数为:15123233=??+?+(种)。

步骤:15123233=??+?+(种)。

难度系数:B

某信号兵用红,黄,蓝,绿四面旗中的三面

从上到下挂在旗杆上的三个位置表示信号.每次可挂一面,二面或三面,并且不同的顺序,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信号.一共可以表示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分析】挂一面:4种;挂两面:1234=?(种);挂三面:24234=??(种),所以

共有:4+12+24=40(种)不同信号。

步骤:4+4×3+4×3×2=40(种)

难度系数:B

如图所示,在4×4的方格中,

共有多少个正方形?(华罗庚金杯赛P241)

【解析】(1)边长为1的正方形:当正方形一组相邻的边确定后,这个正方形就确定了。与AB 边平行的1个单位长的边有4种选法,与AD 边平行的1个单位长的边也有4种选法,

因此,边长为1的正方形有:4×4=16(个)

(2)边长为2的正方形有:3×3=9(个)

(3)边长为3的正方形有:2×2=4(个)

(4)边长为4的正方形有:1×1=1(个)

综上,共有正方形的个数是:16+9+4+1=30(个)

在5×5的方格图中(如图所示),共有多

少个正方形?

【解析】(1)边长为1的正方形有:5×5=25(个)

(2)边长为2的正方形有:4×4=16(个)

(3)边长为3的正方形有:3×3=9(个)

(4)边长为4的正方形有:2×2=4(个)

(5)变成为5的正方形有:1×1=1(个)

共有正方形的个数是:25+16+9+4+1=55(个)

分别用4种颜色中的一种对图中A、B、C、

D、E五个区域染色,要求相邻的区域染不同的颜色,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染色方法?(数学奥林匹克P105)

解析:给图染色可以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当B 、C 颜色相同时:

C :4种,B :1种,

D :3种,A :2种,

E :1种

共有:4×3×2×1×1=24(种)

第二步:当B 、C 颜色不同时:

C :4种,B :3种,A :2种,

D :1种,

E :1种

共有:4×3×2×1×1=24(种)

一共有:24+24=48(种)

步骤:4×3×2×1×1×2=48(种)

难度系数:B

如图所示,图上有A 、B 、C 、D 四个区域,

现用红、蓝、黄、绿四种颜色给图染色,使相邻区域的颜色不同,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染色方法。(数学奥林匹克P105)

解析:给图染色可以分成四个步骤:第一步给A 染色,有4种方法;第二步给B 染色,因为AB 相邻,B 只有3种颜色可选;第三步给C 染色,C 与BA 相邻只能取2种颜色;第四步给D 染色,D 与BC 相邻,因而要去掉两种颜色,只有2种颜色可取。

步骤:4×3×2×2=48(种)

D

C B A E

D C

B A

难度系数:B

一楼梯共有10级,如果规定每次只能跨上一级或两级,要登上第十级,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思维潜能P81)

解析:这类问题我们可以先从级数较少的情况开始考虑。如1级台阶只有1种走法;2级台阶有“1+1”和“2”这2种走法;3级台阶有“1+1+1”、“1+2”、“2+1”这3种走法;4级台阶有“1+1+1+1”、“1+1+2”、“1+2+1”、“2+1+1”、“2+2”这5种走法。将这些方法数排列起来:1、2、3、5,可以发现第三个数刚好是前两个数的和,第四个数也刚好是前两个数的和。那么第5个数会不会也是前两个数的和8呢?我们尝试一下5级台阶的走法,有“1+1+1+1+1”、“1+1+1+2”、“1+1+2+1”、“1+2+1+1”、“2+1+1+1”“1+2+2”、“2+1+2”、“2+2+1”这8种不同的走法,所以不难看出10级台阶的走法数就是这列数列的第十个数。

步骤:1+1=2,1+2=3,2+3=5,3+5=8,5+8=13,8+13=21,13+21=34,21+34=55,34+55=89,

答:要登上10级台阶,共有89种不同的走法。

【教师备用题】

1、现有一元的人民币4张,二元的人民币2张,十元的人民币3张,如果从中至少取一张,至多取9张,那么共可组成多少种不同的币值?(思维潜能P81)

解析:这里有4张一元的人民币和2张二元的人民币,这两类人民币可以组成1元到8元共8种不同的币值,再考虑不取这两类纸币,则共有0~9元这9种币值。同样的十元的人民币可以组成0、10、20、30元这4种币值。按乘法原理分成两步考虑得到:9×4=36(种)不同的币值,但这36种币值中有取到0元这种可能,所以还要从36种币值中去掉一种币值。

1、2、3、4、5、6、7、8、10、11、12、13、14、15、16、17、18、20、21、22、23、24、25、26、27、28、30、31、32、33、34、35、36、37、38. 一共35种。

步骤:4×9-1=35(种)难度系数:C

2、用1角、2角和5角的三种人民币(每种的张数没有限制)组成1元钱,有多少种方法?(网络)

步骤:运用加法原理,把组成方法分成三大类:

(1)只取一种人民币组成1元,有3种方法:10张1角、5张2角、2张5角

(2)取两种人民币组成1元,有5种方法;1张5角和5张1角;1张2角和8张1角;2张2角和6张1角;3张2角和4张1角;4张2角和2张1角。

(3)取三种人民币组成1元,有2种方法:1张5角、1张2角和3张1角;1张5角、2张2角和1张1角的。

所以共有组成方法:3+5+2=10(种)难度系数:C

1、用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

(1)5×78×4×2×125×2 (2)199×57 (3)125×(8+4)×25

2、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

808克=()千克8角=()元

88厘米=()米8008米=()千米

88角=( )元 18分米8厘米=( )米

3、添括号,使所有的得数都等于50.

7×14-6-6=50 185+15÷5+10=50 160-5×3+19=50

4、应用题 王师傅要加工4800只零件,原计划16天完成。由于改进技术,实际提前4

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原来多加工多少个零件?

5、如图所示,一只小甲虫要从A 点出发沿着线段爬到B 点,要求任何点和线段不可重复经过。问:这只甲虫有多少种不同走法?

答案:1、(1)780000(2)11343(3)37500

2、0.808;0.8;0.88;8.008;8.8;0.188

3、7×(14-6)-6=50 (185+15)÷5+10=50 160-5×(3+19)=50

4、4800÷(16-4)-4800÷16=100(个)

5、1×3+2×3=9(种)

某人从上海到杭州,他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长途汽车,现在知道每天有5趟火车从上海到杭州,有4趟长途汽车从上海到杭州,那他一天中从上海到杭州去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思维潜能P77)

解析:根据题意,从上海到杭州有两类交通工具可选,因此可以分为两类情况考虑,所以应该利用加法原理解决。

步骤:4+5=9(种)

难度系数: A

如图,一只甲虫从A 点沿着线段爬到B 点,要求任何线段和点不得重复经过,问这只甲虫最多有多少种不同走法?(思维潜能P77)

解析:这只甲虫要从A 点到B 点,必定要经过C 点,所以这个问题可以分两步考虑,第一步从A 走到C 有3种方法,第二步从C 走到B 共有3种方法,然后利用乘法原理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步骤:3×3=9(种)

难度系数: A

从甲地到乙地有4条路可以走,从乙地到丙地有2条路可以走,从甲地到丙地有3条路可以走,那么,从甲地到丙地共有多少种走法?(思维潜能P80)

解析:从甲地到丙地共有两类方法:从甲地直接到丙地,可以用加法原理考虑,从甲地经过乙地到达丙地需要分成两步用乘法原理考虑。

步骤:3+4×2=11(种)

难度系数: B

由数字0、1、2、3、4组成一个数,问:

(1)可组成多少个不相同的三位数?

(2)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偶数?

解析:(1)组成不相等的三位数,要分成三步用乘法原理考虑,显然应该先考D C A C B A

虑百位,因为0不能再百位上,所以百位有4种选择;十位不受限制,可以有5种选择;个位也没有限制,所以也有5种选择。总共可以组成:4×5×5=100(个)不相等的三位数。(2)由于要考虑偶数,所以必须先考虑个位。但是如果个位取到0,百位就有4种选择,如果个位不取0,那么百位就只有3种选择了。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分成两类,先用加法原理考虑,即一类个位取0,另一类个位不取0。个位取0,百位有4种选择,十位有3种选择,共有1×4×3=12(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偶数;个位取2或4有两种选择,则百位不能取个位取过的数字,也不能取0,那么有3种选择,十位也有3种选择,共有2×3×3=18(个)。将这两种情况加起来就有12+18=30(个)

步骤:1×4×3+2×3×3=30(个)

难度系数:B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全

“数学总复习”复习资料 (一)整数和小数 1、整数和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 限)的。 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做(自然数)。 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1”)是自然数的单位。最小的自然数是( 0 )。 2、小数 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一位小数可表示为十分之几的数,两位小数可表示为百分之几的数,三位小数可表示为千分之几 的数 …… 熟记: 51=0.2 52= 0.4 53= 0.6 54=0.8 41=0.25 43= 0.75 81= 0.125 83=0.375 85=0.625 87 =0.875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第二位是(百分位), 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3、整数、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如只要求“改写”,结果应是准确数。 768000000 =( 7.68 )亿 如要求“省略”万(亿)后面的尾数,结果应是近似数。 768000000≈( 8 )亿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缩小)10倍、100 倍、1000倍…… 6、正数、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负数<0<正数 两个负数比较,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反而越小。 -6.8<-0.4 -2>-10 (二)因数和倍数 1、因数和倍数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2、奇数、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最小的偶数是(0 )最小的奇数是(1 ) 在全部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 3、2,3,5的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例如: 70 32 14 56 158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例如: 70 655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例如: 45 876 4、质数、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 1 )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 ),最小的合数是(4 ) 100以内的质数:2 、3、 5、 7、11、13、17、19、23、29、31、37、41、43、 47、53、59、61、67、71、73、79、83、89、97 。 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互质数的几种情况:⑴、两个数中大数是质数,这两个数一定互质。(如5和13, 6和13) ⑵、相邻的两个数一定互质。(如8和9) ⑶、1和任何数都互质。(如1和8) (4)、两个都是合数或一个质数一个合数。(如4和25 11 和15) 如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这两 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4和28 最大公因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积。 例:4和15 最大公因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 (三)分数和百分数 1)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 来表示。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1

初中数学九年级培优教程整理全

初中数学九年级培优目录 第1讲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P2----7) 第2讲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P7----12) 第3讲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P13----16) 第4讲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P16----22) 第5讲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P23----26) 第6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P27----30) 第7讲旋转和旋转变换(一)(P30----38) 第8讲旋转和旋转变换(二)(P38----46) 第9讲圆的基本性质(P47----51) 第10讲圆心角和圆周角(P52----61) 第11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P62----69) 第12讲圆等积证明及变换((P70----76) 第13讲弧长和扇形面积(P76----78) 第14讲概率初步(P78----85) 第15讲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P85----91) 第16讲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综合应用(P92----98) 第17讲二次函数的应用(P99----108) 第18讲相似三角形的性质(P109----117) 第19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P118-----124) 第20讲相似三角形的综合应用(P124-----130) 每天进步一点点! 坚持就是胜利!

第1讲 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 考点·方法·破译 1.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能准确进行辨析; 2.掌握二次根式有关性质,并能熟练运用性质进行化简; 3.会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挖掘题中隐含条件,求参数的值(或取值围). 经典·考题·赏析 【例1】 (荆州)下列根式中属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解法指导】判断式子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条件有两点:①被开方式中不能含分母;②被开方式中不能有可开尽方的数或式子. B 中含分母,C 、D 含开方数4、9,故选A. 【变式题组】 1.⑴()下列根式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例2】(黔东南)方程480x -=,当y >0时,m 的取值围是( ) A .0<m <1 B .m ≥2 C .m <2 D .m ≤2 【解法指导】本题属于两个非负数的代数和问题,隐含两个代数式均为0的结论.由题意得4x -8=0,x -y -m =0.化为y =2-m ,则2-m >0,故选C. 【变式题组】 2.()若实数x 、y 2 (0y -=,则xy 的值是__________. 3.2()x y =+,则x -y 的值为( ) A .- 1 B .1 C .2 D .3 4.()使代数式4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围是( ) A .x >3 B .x ≥3 C .x >4 D .x ≥3且x ≠4 5.()2 2(4)0a c --=,则a -b -c =________.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小学二年级数学《简单的排列组合》案例分析

《简单的排列组合》案例分析 【教学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电话机容量超过多少电话号码就要升位等。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要用到推理,如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的推导过程,能被2、5、3整除的数的推导等。这节课安排生动有趣额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进行学习。例1给出了一副学生用数学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图,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先用2个卡片摆,学生通过操作感受摆的方法以后,再用3个卡片摆;然后小组交流摆卡片的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这部分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经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规律的探索过程; 2.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方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合作探究法等。 【课前预习】 预习数学书99页,思考以下问题: 1、用1、2两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 2、用1、2、3这3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可以动手写一写。 3、想一想:你是怎么摆的,先摆什么,再摆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才会不遗漏,不重复。【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 一、以游戏形式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数学广角做游戏。在门口设置了鎖,鎖上有密码。这个密码盒的密码是由数字1、2组成的一个两位数,想不想进去呢? 师:谁来告诉老师密码,帮老师打开这个密码盒?(生尝试说出组成的数) 生:12、21 师:打开密码盒

小学二年级数学简单的排列组合[人教版]

数学广角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三册第99页例1:简单的排列、组合 二、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本节课我力图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出发,有效地整合教学目标,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因些,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能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通过活动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交流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鉴于以上的目标定位,本课设计时基于“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强调要从儿童的经验出发,借助一定的数学问题情境和探究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现象,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世界……从而使学生有效地学会数学地思考。”的总体思路。为此,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 2、采用活动化的教学方式。 ……

……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如果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在摆之前,想一想怎样摆才能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每摆出1个两位数就把它写在你的本子上。开始。 生:摆、写数活动 师:好,三人小组交流一下: 1、你是怎么摆的? 2、推荐一种好的摆法,准备汇报,在汇报时说一说你小组为什么要推荐这种方法,它好在哪里? 生:小组交流、推荐 师:我想,每个小组都已推出一种好方法。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 师:你们组是怎么摆的,请上来边摆边说边写 生:我们组摆出12,然后再颠倒就是21;再摆23,颠倒后是32;再摆13,颠倒后是31。一共可以摆出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下册培优讲义机构辅导资料(共30讲)

九年级讲义目录

专题01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 阅读与思考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常涉及最简根式、同类根式,分母有理化等概念,常用到分解、分拆、换元等技巧. 有条件的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是代数变形的重点,也是难点,这类问题包含了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等众多知识,又联系着分解变形、整体代换、一般化等重要的思想方法,解题的基本思路是: 1、直接代入 直接将已知条件代入待化简求值的式子. 2、变形代入 适当地变条件、适当地变结论,同时变条件与结论,再代入求值. 数学思想: 数学中充满了矛盾,如正与负,加与减,乘与除,数与形,有理数与无理数,常量与变量、有理式与无理式,相等与不等,正面与反面、有限与无限,分解与合并,特殊与一般,存在与不存在等,数学就是在矛盾中产生,又在矛盾中发展. =x , y , n 都是正整数) 例题与求解 【例1】 当x = 时,代数式32003 (420052001)x x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2003 2- (绍兴市竞赛试题) 【例2】 化简 (1(b a b ab b -÷-- (黄冈市中考试题) (2 (五城市联赛试题)

(3 (北京市竞赛试题) (4 (陕西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若一开始把分母有理化,则计算必定繁难,仔细观察每题中分子与分母的数字特点,通过分解、分析等方法寻找它们的联系,问题便迎刃而解. 思想精髓:因式分解是针对多项式而言的,在整式,分母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因式分解的思想也广泛应用于解二次根式的问题中,恰当地作类似于因式分解的变形,可降低一些二次根式问题的难度. 【例3】比6大的最小整数是多少? (西安交大少年班入学试题) 解题思路:直接展开,计算较繁,可引入有理化因式辅助解题,即设x y == 想一想:设x=求 432 32 621823 7515 x x x x x x x --++ -++ 的值.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的根式为复合二次根式,常用配方,引入参数等方法来化简复合二次根式.

六年级奥数辅导第13讲 排列组合

六年级奥数辅导第十三讲排列、组合问题 一、排列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就是要把一些事物排在一起,构成一列,计算有多少中排法,这就是排列问题。在排列过程中,不仅与参加排列的失误有关,而且与各失误所在的先后顺序有关。 排列公式:P m =(n-1) (n-2)……(n-m+1) n 【例题分析】 例1、有9面颜色不同的信号旗,任意取出3面旗从上到下挂在旗杆上表示信号,共可以表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例2、用0,1,2,3,4,5,6,7,8这九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例3、7个人并排站成一排,其中甲必须站在中间位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巩固提高】 1、某班有一个小图书馆,有不同的文艺书80本,不同的自然科学书120本。如果最多从这两类书中各借1本,共有多少种借法? 2、要排一张有6个歌唱节目和4个舞蹈节目的演出节目单,如果任何两个舞蹈节目不得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3、从1,3,5中任取两个数字,从0,2,4中任取两个数字,共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其中偶数有多少个? 二、组合问题。

知识导航: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分组”问题,如把同学分两组进行篮球对抗赛,从全班同学中选几人参加数学竞赛等。这种“分组”问题,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组合问题。 组合问题与所取的元素有关,而与元素之间的先后顺序无关。 组合公式C m n =p m n ÷p m m 【例题分析】 例1、六(1)班要在25名同学中选出4名同学去参加夏令营活动,共有多少种选法? 例2、从6幅水墨画、3幅油画和4幅素描中选取两幅不同类型的画,布置画室。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例3、圆上有12个点,以每3个点为顶点画一个三角形,一共可以画多少个三角形?若以每4个点为顶点画一个四边形,可以画多少个四边形? 【巩固提高】 1、要从9名男生和5名女生中选出6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共有多少种选法? 2、某种产品100件,其中2件次品,其余为合格品,从中抽3件产品来检验, 至少有1件次品的情形有多少种? 3、从16个小朋友中任选4个人合影留念,共需拍多少张照片? 综合练习

九年级数学培优材料10.docx

九年级数学培优材料(10) -----元月调考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二次根式越有意义,x的取值范围为() 3 2 3 A、x20 B、x三二 C、 D、 2、下列各式中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y/12 B、 C、± D、y/5 3、将一元二次方程x?+3=x化为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分别为() A、0、3 B、0、1 C、1、3 D、1、-1 4、如图,在ZX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70°得到△ OCD,若ZA=100° , ZD=50°,贝iJZAOD 的度数是() A、20° B、30° C、40° D、50° 5、如图,已知AB 为(DO 直径,AB=20cm,弦AB=20cm,弦CD丄AB 于M,若OM: 0B=3:5, 则CD的长为() A、8cm B、10cm C、14cm D、16cm 6、下列格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A、^J|=3V15 B、辰±2 C、V^b=a2Vb D、 7、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3个红球和a个黄球,它们除了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若 2 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摸到黄球的概率为予则口袋中球的总数为() A、2 个 B、6 个 C、9 个 D、12 个 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是AB上一点,将ZXBCE沿着CE折叠至Z\FCE, 若CF、CE恰好与正方形ABCD的中心为圆心的(DO相切,则折痕CE=() A、5羽 B、5 C、 D、以上都不对 9、如图,MN是00的直径,MN=2,点A在OO上,ZAMN=30° , B为弧AN的中点,P 是直径MN上一动点,则PA+PB的最小值是() A、2^2 B、迄 C、2 D、1 10、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AB是的直径,E是00 ±一点,过点E作EF丄DC于

组合数学第01讲比赛中的推理(六年级)

知识图谱 组合数学第01讲_比赛中的推理-一、比赛中的推理场次计算总分计算具体赛程积分与名次得失球相关 一:比赛中的推理 知识精讲 比赛中的推理:这些问题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有分析对阵情况的,有计算各队积分的,有利用积分排名的,甚至还有讨论进球数、失球数的.不同类型的问题我们应该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 在推理中,画示意图或表格用来分析比赛问题,能够让我们对比赛的情况更为直观明了. 1.比赛分类: (1)淘汰赛:每场比赛踢掉一支球队,只取第一名. (2)单循环赛:n支球队,每两队比赛1场,总共比赛场. (3)双循环比赛:n支球队,每两球比赛2场总共比赛场.2.与比赛积分有关的推理问题.两种常见的计分法: (1)2分制计分法:“每场比赛胜者得2分,负者得0分,平局各得1分”.这种情况下,每场比赛无论结果如何,双方总得分都是2分,因此所有选手的总分就等于“比赛场数×2”. (2)3分制计分法:“每场比赛胜者得3分,负者得0分,平局各的1分”.这种情况下,总分就是“胜负场数×3+平局场数×2”,或者写成“比赛场数×2-平局场数”. 三点剖析

重难点:要注意搞清比赛规则,特别是积分规则,对阵方式,认识总场次、总得分与某个对或人总得分、总场次间的区别与联系..若是画对阵关系图,注意箭头表胜负,虚线表示平局. 题模精讲 题模一场次计算 例1.1.1、 某年级8个班级进行足球友谊赛,比赛采用单循环赛制(参加比赛的队每两队之间只进行一场比赛),胜一场得3分,负一场得0分,平一场得1分.某班级共得15分,并以无负局成绩获得冠军,那么该班共胜几场比赛? 答案: 4 解析: 该班赛了7场.假设全是平局,应得7分.每将1场平局替换为胜场,总分增分,故该班共胜场. 例1.1.2、 为弘扬亚运精神,四年级组织了篮球联赛,赛制为单循环制,即每两队之间都要比一场,计划安排15场比赛,应该邀请几个篮球队参加? 答案: 6 解析: 由于,故应该邀请6个篮球队参加.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排列与组合》练习题

二年级上册排列组合专题讲解 题型一:衣裙搭配 美羊羊为了参加比赛,她准备了2件上衣和2条裙子,你们猜一猜会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题型二:排数问题: 用0、1、2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用2、3、4中的两个数组成两位数有多少种? 为什么用2、3、4中的两个数组成两位数有6种,用0、1、2中的两个数组成两位数却只有4种? 题型三:比赛场数 比赛快开始了,沸羊羊、懒羊羊、喜羊羊三位运动员进场了,村长遇到了个难题,“每两只羊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几场呢? 排数时用了3个数字,比赛时也是3个选手,为什么得到的结果不一样呢? 小结:两个人比赛,只能算一次,和顺序无关。排数,交换数字的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这和顺序有关。 题型四:握手次数、打电话问题 比赛即将结束了,喜羊羊获得了冠军,沸羊羊获得了亚军,懒羊羊获得了季军,在颁奖典礼上沸羊羊、懒羊羊、喜羊羊三只小羊要相互握手祝贺对方。那么这三只小羊,每两只小羊握一次手,一共需要握几次? 如果他们三个打算合影照相,排队站成一排,请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一、摆一摆、写一写。 (1)用2、3、4能摆成( )个两位数,它们分别是( )。 (2)用0、3、5能摆成( )个两位数,它们分别是( )。 二、每两人进行一场比赛,四个人一共要比赛几场? 三、下面有4种球,每班可以借其中的两种,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把它们的编号写在横线上) ①②③④

四、东东的口袋里装了一枚1元、一枚5角和一枚1角的硬币,随便从口袋拿出两枚硬币, 拿出来的硬币有几种可能? 排队问题 二、做一做: 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7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5位,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2、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5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8位,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3、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8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3位,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4、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6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2位,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二年级奥数简单的排列组合教

第三讲排列组合问题 例题精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许多排列组合问题。 例1从晓明家到博迪教育共有三条路可走,从博迪教育到西湖有两条路可走,那么从晓明家到西湖有多少路可走? 分析:对这种问题的题目分析,可以先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可以这样想,从晓明家到博迪如果走①,那到鼓楼后,可有甲、乙两条路可走,如果走②、③的话,到博迪后,分别有两条路可以走,所以从晓明家到西湖共有3×2=6(条)路可走。 例2 幼儿园有3种不同颜色(红、黄、蓝)的上衣,4种不同颜色(黑、白、灰、青)的裙子,请问可以搭配出多少套衣服? 分析:按照次序思考,如果穿红色上衣,就会有四种颜色的裙子可以搭配,同样,如果是黄色、蓝色上衣,同样也有四种颜色的裙子可以搭配,因此 可供搭配的种类有3×4=12(种)。所以,总共有12种搭配方法。

例 3 小红昨天去文三路上一家火锅店吃火锅,她准备在牛肉、羊肉和鱼丸中挑选一个肉类,青菜、生菜、香菜、白菜和菠菜中挑选一个蔬菜,在蘑菇、香菇和金针菇中挑选一个菌类,那总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分析:肉类三选一,是3;蔬菜五选一,是5;菌类三选一,是3,相乘是45. 例3 从杭州到北京共有5个车站(包括杭州和北京)。每个汽车站售票处要为这条线路准备多少不同的车票? (杭州-上海-苏州-南京-北京) 分析:我们将车站编号为A,B,C,D,E.那么A号站到其他车站的车票共有4种,即A→B,A→C,A→D,A→E。同样,B号站到其他车站的票号也有4种,即B→A,B→C,B→D,B→E。(这里A→B和B→A的车票是不一样的,出发站和终点站不一样)所以每个站都必须准备4种不同的车票。所以总有车票的数量是:4×5=20(种)

六年级奥数试题-排列组合(教师版)

第十九讲排列组合 一、排列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要把一些事物排在一起,构成一列,计算有多少种排法,就是排列问题.在排的过程中,不仅与参与排列的事物有关,而且与各事物所在的先后顺序有关. 一般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 n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根据排列的定义,两个排列相同,指的是两个排列的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相同.如果两个排列中,元素不完全相同,它们是不同的排列;如果两个排列中,虽然元素完全相同,但元素的排列顺序不同,它们也是不同的排列. 排列的基本问题是计算排列的总个数. 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 n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的元素 P. 的排列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我们把它记做m n 根据排列的定义,做一个m元素的排列由m个步骤完成: 步骤1: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一个元素排在第一位,有n种方法; 步骤2:从剩下的(1 n-)种方法; n-)个元素中任取一个元素排在第二位,有(1

…… 步骤m :从剩下的[(1)]n m --个元素中任取一个元素排在第m 个位置,有 11n m n m --=-+()(种)方法; 由乘法原理,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是 121n n n n m ?-?-??-+L ()()() ,即121m n P n n n n m =---+L ()()(),这里,m n ≤,且等号右边从n 开始,后面每个因数比前一个因数小1,共有m 个因数相乘. 二、排列数 一般地,对于m n =的情况,排列数公式变为12321n n P n n n =?-?-????L ( )(). 表示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n 个元素排成一列所构成排列的排列数.这种n 个排列全部取出的排列,叫做n 个不同元素的全排列.式子右边是从n 开始,后面每一个因数比前一个因数小1,一直乘到1的乘积,记为!n ,读做n 的阶乘,则n n P 还可以写为:!n n P n =,其中!12321n n n n =?-?-????L L ()() . 在排列问题中,有时候会要求某些物体或元素必须相邻;求某些物体必须相邻的方法数量,可以将这些物体当作一个整体捆绑在一起进行计算. 三、组合问题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分组”问题.如在体育比赛中,把参赛队分为几个组,从全班同学中选出几人参加某项活动等等.这种“分组”问题,就是我们将要讨论的组合问题,这里,我们将着重研究有多少种分组方法的问题. 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m n ≤)元素组成一组不计较组内各元素的次序,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从排列和组合的定义可以知道,排列与元素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顺序无关.如果两个组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不管元素的顺序如何,都是相同的组合,只有当两个组合中的元素不完全相同时,才是不同的组合.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m n ≤)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 出m 个不同元素的组合数.记作m n C . 一般地,求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的m 个元素的排列数m n P 可分成以下两步: 第一步: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组成一组,共有m n C 种方法; 第二步:将每一个组合中的m 个元素进行全排列,共有m m P 种排法. 根据乘法原理,得到m m m n n m P C P =?.

寒假培优班初三数学

初三数学 图,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4,0)和点B(0,3),点P沿直线L 由B 点向A点匀速运动,同时点Q沿x 轴由 A 点向坐标原点O匀速运动,两点运动的速度都是每秒1(单位长度),运动t 秒,它们到达图中所示的位置,连结P Q。 (1)当t 为多少时,? PAQ为直角三角形? (2)当t 为多少时,? PAQ的面积最大? (3)求(2)中? PAQ三个顶点P、A、Q确定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y B 0, 3 P A 4, 0 x O Q L 图,直角坐标系中,以P(1,1)为圆心, 5 为半径的⊙P 交x 轴于A、B 两点,交y 轴于C、D两点。 (1)直接写出A、B、C、D 四点的坐标(演算在草稿进行); (2)分别过A、C两点作⊙P 的切线 a 和b,求a、b 的函数表达式(写出切线 a 的表达式的求解过程,切线 b 的表达式直接写出即可,演算在草稿进行。) (3)第(2)问中的a、b 两条切线是否互相垂直?若垂直,请写出证明;若不垂直,请说明理由。 y b C P(1,1) O A D B x a 图,直线AB与x 轴交于A(4,0),与y 轴交于B(0,2);直线CD与x 轴交于C(2,0),与y 轴交于D(0,4)。 (1))求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要有过程);写出直线CD的函数表达式(过程在草稿纸做)。(2))设AB与CD相交于点P,连结AD,求△ PAD的面积。

2 y 4 D B 2 P C A x O 2 4 如图, 二次函数 y = ax + bx + c 的 图 象与 x 轴 交于点 A ( 6,0)和点 B (2,0),与 y 轴交 于点 C (0, 2 3 );⊙P 经过 A 、B 、C 三点. (1) )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 )求圆心 P 的坐标; (3) )二次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 Q ,使得以 P 、Q 、A 、B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 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 Q 的坐标并证明所说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y C ·P 2 3 2 3 O 2 B A x 2 6 图,以△ ABC 的边 AB 为直径的⊙ O 经过 BC 的中点 D ,过 D 作 DE ⊥AC 于 E 。( 1)求证:AB=AC ( 2 分) A E O (2) 求证: DE 是⊙ O 的切线( 3 分) (3) 若⊙ O 的半径为 3,切线长 DE= 2 B D C 2 ,求 cos ∠C 的值。(4 分) 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矩形 OABC ,O 是坐标系的原点, A 在 x 轴上,C 在 y 轴上,OA=6,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排列与组合说课稿公开课用修订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排列与组合说课稿公开课用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排列与组合》说课稿尊敬各位领导,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排列与组合》。 一、设计思路: 《排列与组合》,这节课重在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学习简单的排列就是为了在生活中应用,让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数学的价值。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高年级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次接触有关排列组合的知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如:衣服的搭配、路线选择等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学习中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感知排列组合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理念,我确定了如下的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掌握有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3.尝试用排列组合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4.在操作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我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确立的学习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五,说教法与学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排列组合题完整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排列组 合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二年级数学排列组合题一、关于数字 (1)3、6、8三个数字,任意两个数字相加,会有几个答案任意两个数字组合,可以得到几个两位数 (2)3、0、8三个数字,任意两个数字相加,会有几个答案任意两个数字组合,可以得到几个两位数 (3)2、5、7、9四个数字,任意两个数字相加,会有几个答案任意两个数字组合,可以得到几个两位数 (4)2、5、0、9四个数字,任意两个数字相加,会有几个答案任意两个数字组合,可以得到几个两位数 (5)1、3、0、7、9五个数字,任意两个数字相加,会有几个答案任意两个数字组合,可以得到几个两位数 二、关于币值 (1)以下3枚硬币,可以形成几种币值? (2)以下4枚硬币,可以形成几种币值?

(3)以下4种纸币,可以形成几种币值? 三、关于比赛 (1)学军小学二(1)、二(2)、二(3)班要举行足球赛,每两个班之间都要比一场,一共要踢几场球? (2)学军小学二(1)、二(2)、二(3)、二(4)班要举行足球赛,每两个班之间都要比一场,一共要踢几场球? (3)学军小学二(1)、二(2)、二(3)、二(4)、二(5)班要举行足球赛,每两个班之间都要比一场,一共要踢几场球? (4)学军小学二(1)、二(2)、二(3)、二(4)、二(5)、二(6)班要举行足球赛,每两个班之间都要比一场,一共要踢几场球? 四、服装搭配 (1)小明有两件外套、两条长裤,他有几种穿法? 小明有三件外衣,两条长裤,两条围巾,他共有几种穿法 五、关于买书 (1)小明有25元钱,下面3本书,他最多可买几本有几种买法 12元 12元 12元 (2)小明有40元钱,下面这些书,小明至少要买一本,共有几种买法?各花了多少钱? 12元 12元 10元 35元 5元 六、关于排队

小学数学排列组合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排列组合公式大全 小学是我们整个学业生涯的基础,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查字典数学网为同学们特别提供了数学排列组合公式大全,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排列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 p(n,m)表示. p(n,m)=n(n-1)(n-2)(n-m+1)= n!/(n-m)!(规定0!=1). 2.组合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 c(n,m) 表示. c(n,m)=p(n,m)/m!=n!/((n-m)!*m!);c(n,m)=c(n,n-m); 3.其他排列与组合公式 从n个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的循环排列数 =p(n,r)/r=n!/r(n-r)!.

n个元素被分成k类,每类的个数分别是n1,n2,...nk这n 个元素的全排列数为 n!/(n1!*n2!*...*nk!). k类元素,每类的个数无限,从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为 c(m+k-1,m). 排列(Pnm(n为下标,m为上标)) Pnm=n(n-1)....(n-m+1);Pnm=n!/(n-m)!(注:!是阶乘符号);Pnn(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 =n!;0!=1;Pn1(n为下标1为上标)=n 组合(Cnm(n为下标,m为上标))

九年级数学培优专题

九上考点复习专题 1、 如图,△ABC 的高CF 、BG 相交于点H ,分别延长CF 、BG 与△ABC 外接圆交于D 、 E 两点,则下列结论:①AD=AE ;②AH=AE ;③若DE 为△ABC 的外接圆的直径,则BC=AE.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②③ 2、如图,Rt △ABC 中,∠ACB=90°,∠CAB=30°,BC=2,O 、H 分别为边AB 、AC 的中点,将△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120°到△A 1BC 1的位置,则整个旋转过程中OH 所扫过部分的面积(即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___. 3、如图,已知点E 在Rt △ABC 的斜边AB 上,以AE 为直径的⊙O 与直角边BC 相切于点D 。 (1)求证:AD 平分∠BAC ;(2)若BD=2BE=4,求AC 。 4、如图,已知AB=4为⊙O 的直径,弦C D ⊥AB 且CD 过AO 的中点。 (1)如图1,求线段CD 的长度; (2)如图2,P 为优弧CD 上一动点,Q 为△ACP 的内心,当Q 点恰好在线段CD 上时,求DQ 的长度; (3)如图3,点M 与点O 关于直线AC 对称,当点P 在优弧AC 上运动时,试求 2 2 2PM PC PA 的值。 A H C B C 1 B 1 A 1 O 1 A B C D E H F G A B C D O E B C D O A B C D O A B C D O A P Q M P

5、如图,AB 为直径,PB 为切线,点C 在⊙O 上,PO 交⊙O 于D ,AC∥OP。 (1)求证:PC 为⊙O 的切线。 (2)过D 点作DE⊥AB,E 为垂足,连AD 交BC 于G ,CG=3,DE=4 (3)在(2)下,求半径。 6、如图,△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ADE=90°,AC=2,AD=1,F 为BE 的中点。 (1)如图1,当边AD 与边AB 重合时,连接DF ,求证:DF ⊥CF ; (2)如图2,若∠BAE=135°,求CF 的长; (3)将△ADE 绕点A 旋转一周,求点F 运动路径的长。 7、在直角坐标系中,M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M 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C 、D 两点,P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不含B 点),连接PC 交⊙M 于Q 点,连接DQ ,若A (-1,0) ,C (0,3)。 (1) 如图,求圆心M 的坐标; (2) 如图,过B 点作B H ⊥DQ 于H 点,当P 点运动时,线段CQ 、QH 、DH 有何数量关系, 证明你的结论; (3) 如图,R 为⊙M 的直径DF 延长线上一个动点(不包括F 点),过B 、F 、R 三点作 ⊙N ,CF 交⊙N 于T ,当R 点在DF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FT-FR 的值是否变化?请 说明理由。 D C B A F E D C B A F E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初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学生分析: 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也有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益智游戏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理由,体会到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好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也要做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灵活处理教材。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火炬小学王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 3.初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怎样有序的进行排列组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想带大家一起去数学王国玩,你们想去吗?同学看数学王国到了,可是门是锁着的,只有输入正确的密码门才可以打开,可是密码是多少呢?提示密码是由1和2这两个数字摆成的两位数。那么这个密码是多少呢? 师:试试看。(课件出示答案。) 二、探究新知 1、感知排列

二年级数学上册 排列组合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排列组合同步学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问题都跟排列组合有关,比如:用3张卡片摆成不同的三位数,看能摆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用几种颜色的衣服与几种颜色的裤子进行搭配,算算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等等。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有顺序的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例题1】 用 2、6能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用 2、6、7呢? 【思路导航】 用数字排列组成数,按照一定的顺序先确定位上的数,然后考虑个位上有哪些数可以与其搭配,注意不重复、不遗漏、有顺序,写出所有情况。 解答(1)可以摆成 62、 26、(2)确定位上的数是2,摆成 26、27 确定位上的数是6,摆成 62、67 确定位上的数是7,摆成 72、76 答:一共可摆成6个不同的两位数,分别是 26、

27、 62、 67、 72、 76、跟踪训练1用下面的三张卡片能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分别是多少?583 跟踪训练2用 4、2、8这三个数,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 【例题2】 小明有黄、红两种颜色的衣服各一件,蓝、黄两种颜色的裤子各一条,他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思路导航】 用衣服搭配组成不同的穿法,可以先固定衣服,用一种颜色的上衣与另外两种两种颜色的裤子进行搭配,再用另外一种颜色的上衣分别去搭配。也可以先固定裤子,用每种颜色的裤子和上衣分别去搭配。 解答用黄上衣可以和蓝裤子搭配,也可以和黄裤子搭配,有两种穿法。 用红上衣可以和蓝裤子搭配,也可以和黄裤子搭配,有两种穿法。 一共是4种穿法。跟踪训练1小红从家到邮局有2条路可走,从邮局到书店有3条路可走,小红从家经过到书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跟踪训练2小丽有两件毛衣:一件黄的,一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全

“数学总复习”复习资料 (一)整数和小数 1、整数和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做(自然数)。 自然数整数的(一部分)。(“1”)是自然数的单位。最小的自然数是( 0 )。 2、小数 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一位小数可表示为十分之几的数,两位小数可表示为百分之几的数,三位小数可表示为千分之几的数……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如3.305是(三)位小数 3、整数、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整数时注意先分级再读数。28302006000 读作: 读小数时注意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 27.036 读作: 写数时注意写好后,一定要读一读仔细校对。

五亿零8千写作: 三百八十点零三六写作: 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如只要求“改写”,结果应是准确数。768000000 =()亿 如要求“省略”万(亿)后面的尾数,结果应是近似数。768000000≈()亿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6、正数、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负数<0<正数 两个负数比较,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反而越小。-6.8<-0.4 -2>-10 (二)因数和倍数 1、因数和倍数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