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砼首批砼数量计算

水下砼首批砼数量计算
水下砼首批砼数量计算

首批混凝土数量计算

根据《公路桥梁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及施工设计图纸,钻孔灌注桩首批砼量计算如下:

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2.0m)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钻孔桩所需首批混凝土数量可进行计算。

c

H

D

h

d

V

4

4

2

1

π

+

式中V──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1

h──井孔混凝土面高度达到Hc时,导管内混凝土柱需要的高度

(m),h1≥γwHw/γ c

c

H──灌注首批混凝土时所需井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底的高度(m),

Hc=h2+h3,(2+0.4=1.4m);

w

H──井孔内混凝土面以上水或泥浆深度

D──井孔直径(m)

d──导管内径(m),0.30m

γc──混凝土拌合场的容重(kN/m3),取24 kN/m3 γ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容重(kN/m3),取10.5 kN/m3

2

h──导管初次埋置深度,h2≥2.0m;

3

h──导管底端至钻孔底间隙,约为0.4m。

桩径为1.5m时,H W=28.7-2-0.4=26.1m

V≥3.14×0.3×0.3×11.42/4+3.14×1.5×1.5×2.4/4=5.0 m3

土方量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 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 S上=140 S下=60 V=1/3*3*(140+60+√140*60)=291.65m2 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开挖坡率1:0.5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体: 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3/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h-a 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absinα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 S=Dd/2=a2sinα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 S=(a+b)h/2=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πd2/4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弓形 l-弧长 S=r2/2?(πα/180-sinα) 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παr2/360 - b/2?[r2-(b/2)2]1/2 r-半径=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2bh/3圆环 R-外圆半径 S=π(R2-r2) r-内圆半径=π(D2-d2)/4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椭圆 D-长轴 S=πDd/4 d-短轴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建筑工程量计算练习题

单选练习题: 1、平整场地是指建筑场地挖、填土方厚度在(30CM )以内及找平。 2、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中将层高( 2.2M )作为全计或半计面积的划分界限,这一划分界限贯穿于整个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中。 3、建筑面积是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各层(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 4、以下对带梁天棚抹灰工程量计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主梁的抹灰单独按梁柱面积算 B、位于墙上的次梁侧面展开并入天棚内计算 C、梁侧面的抹灰并入天棚抹灰内计算 D、梁与天棚分别计算套定额 5、砖墙不分清水、混水和艺术形式,也不分内外墙,均执行同一定额。墙厚一砖以上的均套用(一砖墙)相应定额。 6、层高为8m的单层房屋,在L形墙体的转角处,设构造柱共8根,设计断面尺寸240×240,柱高8m,其工程量为( 4.61 )m3。 2、劳动定额的主要表现形式上时间定额,但同时也表现为产量定额,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的关系是(互为倒数)。 8、设计无规定时,设计桩长30 m的钻孔灌注桩的加灌长度为(0.8M )。 9、墙脚护坡按外墙中心线乘宽度计算,不扣除每个长度在()以内的踏步或斜坡。 A、2M B、5M C、8M D、10M 10、土方干湿土以地址资料提供的地下水常水位或土壤含水率25 %为分界线。 11、计算基础挖土方工程量时,基础长度:外墙按外墙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 D )计算。 A.内墙中心线 B.内墙基础底净长线 C.内墙净长线 D.内墙基础垫层底净长线 12、以下房屋工程中既不计算建筑面积,又不计算综合脚手架的内容有( C )。 A、层高<2.2m的设备管道层 B、层高≥2.2m的设备管道层 C、厂房内分隔的单层工具间 D、建筑物内层高<2.2m的通道 13、某工程自然地面标高为﹣0.45m,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0.30 m,基础槽坑底标高为﹣

工程量计算例题DOC

【例】某工程采用预拌混凝土,已知C20混凝土独立基础85m3,独立基础模板接触面积179.1m2,用工料单价法计算工程造价(按三类工程取费,市区计取税金,预拌混凝土市场价330元/m3),其他可竞争措施项目仅计取“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配合费”。 工程预算表 取费程序表 例题解析:1.其他可竞争措施项目中的其他11项费用按建设工程项目的实体项目和可竞争措施项目(11项费用除外)中人工费与机械费之和乘以相应系数计算。 2.企业管理费、规费、利润的计费基数是相同的,即按直接费中的人工费与机械费之和乘以相应费率,其中直接费包括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 3.价款调整包括人、材、机的价差调整,价款调整不参与取企业管理费、规费和利润。 4.注意2012年新定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费计算的变化。 【例】如图,计算人工挖土方、钎探、回填土、余土外运、砖基础工程量。 (土质类别为二类,垫层C15砼,室外地坪-0.300)

【例】如下图所示尺寸,求混凝土带型基础模板和混凝土的工程造价。 备注:按三类工程取费,企业管理费费率为17%,利润费率为10%,规费费率为25%,税金税率为3.48%,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费为4.25%。 解:(1)带型基础外侧模板 S 1 =[(4.5×2+0.5×2)×2+(4.8+0.5×2)×2]×0.3=9.48 m2 (2) 带型基础内侧模板 S 2 =[(4.5-0.5×2)×2+(4.8-0.5×2)×2]×0.3×2=8.76 m2 带型基础模板工程量 S= S 1+ S 2 =18.24 m2(模板工程量3分) (3)带形基础混凝土 外墙 V=1×0.3×(4.5+4.5+4.8)×2=8.28 m3 (混凝土工程量2分)内墙 V=1×0.3×(4.8-1)=1.14 m3 (混凝土工程量2分) 合计:9.42 m3

楼梯的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楼梯的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说课稿j及教案 研训部2006-12-11 15:30:00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说课稿及教案 科目名称:建筑工程预算 课题: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执教人:张秀梅 一、教材分析 1、本教材特点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工程预算》,本教材中有较多的图形和实例,这套书的第一章介绍的钢筋算量入门;第二章介绍的是钢筋平面表示方法和钢筋算量的基本方法以及画法;第三章是一个案例的详细解析,介绍钢筋计算实例,适合初学者使用,是个实训教材。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教师首先将本书的相关内容了解,熟悉,融会,再结合本教材编制的要求,运用项目教学法,将教学内容设计为简洁易懂,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便于掌握、灵活运用。 2、本章节内容的地位、作用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钢筋这种建筑材料在工程中所占比重较大,价格也比较高,属于三大材之首。就造价工作来说,钢筋算量工作占整个造价工作的50%以上,细碎而繁杂,如果没有清晰的钢筋算

量思路,是很难把钢筋算清楚的,而且在一般的民用建筑(多层、小高层、高层)中,钢筋砼构件是主要的受力构件,它工程量的大小会影响整个工期的进展,它费用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造价。因此,正确地计算砼构件钢筋工程量的大小,为工程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做准备。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寻找梁---观察梁---了解梁---熟悉梁的构造组成,分析主体几何的组成(长方体、异型等) (2)识读建筑施工图,结合实物将平面图立体化。 (3)计算框架梁钢筋工程量,运用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进行钢筋工程量计算。 2)能力目标: (1)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将图形与生活实物相联系,结合学校的教学楼和自已的小区观察楼梯,丰富自已的空间想象能力。 (2)做一个细心人。“抽筋扒皮”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太容易,要认真地阅读施工图纸和正确地读取构件尺寸,才能正确计算。 (3)有一种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以小组的形式相互讨论,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互帮互学,其乐融融。

混凝土方量要这么算,工程预算轻松搞定

混凝土方量要这么算,工程预算轻松搞定 计算混凝土方量的时候,一般喜欢用EXCEL,也就是“电子表格”进行计算。EXCEL是OFFICE软件的一部分,是很有用的东西。电子表格最方便的地方是【支持自设公式】,例如第四列=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 计算的时候分单元 1单元楼板 2单元梁(扣除楼板部分) 3楼梯 4柱子(如果先浇柱子,记住一定不要计算了,否则会算多的) 计算梁,按照轴线一根根算。标好梁号。 例如:

梁号长度高宽板厚净高体积 L-1 1000 60 30 120 48=0.48*0.3*10 就这样算,电脑自然合成计算结果,也可以避免计算错误。大家不要怕麻烦。有电脑很简单。没电脑也要整整齐齐来。 楼板整体算,梁混凝土要用净高计算 1、先算楼梯板板厚*长*宽,长度用比例尺量就可以 2、计算踏步踏步宽*踏步高/2*踏步长度(就是三角形面积*长) 3、再计算缓台板长*宽*高也很简单的 一定要分单元计算,最后在合计总量。 计算混凝土体积。 要商品混凝土。

在预约商品混凝土的时候,要留下余量。例如72方,正好是八方的车9车,你要8车就好。以免一次性发来,万一有纰漏不好处理。 过程控制目的是:解决楼板不平、商混站给货不足的问题。 例如: 你的楼房是两个单元,每个单元是31立方米,总得混凝土量是62立方。 你下单子:56立方米。浇完32方的时候,你可以量一下。假设你发现一个单元还没有浇筑完成,你就用卷尺量一下,看看差多少面积。 用卷尺一量,有10平方米板没浇筑,还有半根梁没浇筑。 板:10*0.12=1.2立方半根梁=0.5立方,那就是一个单元大概需要32+1.2+0.5=33.7立方米,两个单元就大概是67.4立方米,这时候,你就可以给商混站打电话,让他先发到64立方米(按照8方一车假定)。同理,万一浇了一个单元多,就往下减。这样你就可以知道你计算的对不对了。同时:33.7/31=1.087,你就可以知道,实际用量和你的理论计算大概比例为1.087比1。在64方浇筑完成后,再用卷尺测量,然后用结果*1.087再要混凝土。这样就不会差太多了。 可能遇到的问题1 工人催你,希望你在没浇筑完64方的时候就开始补方。 应对1: 有把握的话,补方也可以。拿不准的话,坚决“不见兔子不撒鹰”! 问起来,就拿老板搪塞他们,就说糟践了混凝土,老板会发火的。 反正怎么说就是不打电话。 要是班组长自己和商混站要料,正好跟你没关系,万一出事还可以收拾他。 可能遇到的问题2 楼板浇筑的不是很规则,不好量面积。 应对2: 用“估计”吧。 如图:用目测的方法,把黑1挪到黄1,把黑2挪到黄2,就基本变成矩形了。 不会差距的太多的。

混凝土方量的计算方法

混凝土方量的计算方法

计算混凝土方量的时候,一般喜欢用EXCEL,也就是“电子表格”进行计算。 EXCEL 是OFFICE软件的一部分,是很有用的东西。建议大家学习一下。很简单的。我觉得电子表格最方便的地方是【支持自设公式】例如第四列= 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 计算的时候 分单元 2.1 单元楼板 2.2 该单元梁(扣除楼板部分) 2.3 楼梯 2.4柱子【如果先浇柱子,记住一定不要计算了,否则会多的】 计算梁的时候,按照轴线一根一根计算。标好梁号。 例如: 梁号长度高宽板厚净高体积 L-1 10 0.6 0.3 0.12 0.48 =0.48*0.3*10 就这样算,电脑自然合成计算结果,也可以避免计算错误。 大家不要怕麻烦。 有电脑很简单。没电脑也要整整齐齐来。 【楼板整体算,梁混凝土要用净高计算】 楼梯 1、先算楼梯板板厚* 长* 宽,长度用比例尺量就可以 2、计算踏步踏步宽* 踏步高/2 * 踏步长度(就是三角形面积*长)

3、再计算缓台板长*宽*高也很简单的 这样,计算不准的问题就解决了,需要的就是细心。 如果有电脑,用电子表格,一切会更简单。 【注意】一定要分单元计算,最后在合计总量。 稍后,告诉你为什么。 【第一步】计算混凝土体积。 【第二步】要商品混凝土。 在预约商品混凝土的时候,要留下余量。例如72方,正好是八方的车9车,你要8车就好。以免一次性发来,万一有纰漏不好处理。 【第三步】过程控制目的是:解决“【楼板不平、商混站给货不足】的问题。 分析: 虽然楼板不平,但是大体还是均衡的。 虽然商混站给货不足,但是每车差多少,也是有数的。 例如: 你的楼房是两个单元,每个单元是31立方米,总得混凝土量是62立方。 你下单子:56立方米 浇完32方的时候,你可以量一下。 假设你发现一个单元还没有浇筑完成,你就用卷尺量一下,看看差多少面积。 举例:用卷尺一量,有10平方米板没浇筑,还有半根梁没浇筑。 板:10*0.12=1.2立方半根梁= 0.5立方 那就是一个单元大概需要32+1.2+0.5=33.7立方米

混凝土水下灌注桩方量计算

混凝土水下灌注桩方量计算 计算公式 体积(方量)=桩孔的截面积x(导管到孔底的距离(0.2~0.4m)+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1m))+导管内混凝土的高度(孔深/2.4) 钻孔灌注桩的理论方量和充盈系数如何计算? 2011-03-04 13:57FJSPJL520 | 分类:工程技术科学| 浏览6270次 比如:有效桩长30米,桩径0.6米,超灌高度1.5米,充盈系数按1.1.现场资料和实际控制怎么计算理论方量和实际混凝土量?是否包括超灌高度? (30+1.5)*3.14*0.3*0.3=理论方量, (30+1.5)*3.14*0.3*0.3*1.1=实际控制混凝土量 这么算是否对? 这个问题有什么理论根据支持吗?请高手赐教。 简化这个问题,就是说理论方量计算时是否要加上超灌高度?因为这个涉及到充盈系数的大小。谢谢! 提问者采纳 2011-03-16 13:38 有效桩长不知道是怎么出来的,是你在灌注完混凝土以后,测出来的么? 算实际方量最准确的就是:{(设计桩顶标高—浇注完毕以后的实测桩顶标高)+设计桩长}乘以截面积=实际浇注的混凝土放量 而计算理论方量=(设计桩长+超灌高度1.5m)*截面积=计算放量。。。。报混凝土的时候为了防止不足,有些人混在计算方量的前提上乘以一个充盈系数1.1.。。。 希望给你的回答满意 钻孔灌注桩的理论方量和充盈系数如何计算? 2011-03-04 13:57FJSPJL520 | 分类:工程技术科学| 浏览6271次 比如:有效桩长30米,桩径0.6米,超灌高度1.5米,充盈系数按1.1.现场资料和实际控制怎么计算理论方量和实际混凝土量?是否包括超灌高度? (30+1.5)*3.14*0.3*0.3=理论方量, (30+1.5)*3.14*0.3*0.3*1.1=实际控制混凝土量 这么算是否对? 这个问题有什么理论根据支持吗?请高手赐教。 简化这个问题,就是说理论方量计算时是否要加上超灌高度?因为这个涉及到充盈系数的大小。谢谢! 提问者采纳 2011-03-16 13:38 有效桩长不知道是怎么出来的,是你在灌注完混凝土以后,测出来的么? 算实际方量最准确的就是:{(设计桩顶标高—浇注完毕以后的实测桩顶标高)+设计桩长}乘以截面

工程量计算习题

工程量计算习题

————————————————————————————————作者:————————————————————————————————日期:

工程量清单计价 【任务】某建筑①轴外墙砖基础如下图:中心线长39.3m,高1.00m,具体做法:100mm厚C15砼垫层;防水砂浆防潮层一道;M5水泥砂浆砌砖基础,对此基础工程进行清单报价(按08规范做招标控制价)。 ① 1.确定工程量清单项目及工程量 序号 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描述计量单位工程量 综合 单价 金额(元) 合价 其中 计费基数暂估价 2.综合单价组价 假定:企业管理费率9%;利润率8%,材料检验试验费率0.2%,仅考虑人工价差11元/工日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山西省用) 工程名称:共页第页 序号项目 编码 项目 名称 项目 单位 及数 量 定额 编号 定额名 称 定额 单位 含量人工费 ① 材料费 ② 机械 费 ③ 动态调整和 风险费用④ 企业管理费 ⑤=(①+②+ ③)×费率 利润 ⑥=(①+②+ ③+⑤)×费 率 综合单价(元) ⑦=(①+②+③+ ④+⑤+⑥)/清单 工程量 4

二、措施项目清单的计价 【任务】假设投标企业为总承包企业。该拟建工程为六层建筑,分部分项工程直接工程费为100000元。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该拟建工程只发生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临时设施、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脚手架、垂直运输等费用。用我省《计价依据》2005年费用定额和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计价(材料的检验试验费按材料费的0.2%,风险因素按材料费得3.5%,企业管理费按直接费得9%,利润按直接费加企业管理费得8%). 表2.2-25 措施项目费分析 工程名称:×××工程 序号措施 项目 名称 单 位 数 量 金额(元) 小计人工费材料费机构费企业管 理费 利润风险 因素 1 文明 施工 项 1 2 安全 施工 项 1 2 模板项 1 其中 垫层 模板 m214 …… 3 脚手 架 项 1 ………………… 3、填写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表,见表2-5,表2-6 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一) 序号项目名称计算基础费率(%)金额(元) 1 环境保护费 2 文明施工费直接工程费 3 安全施工费 4 临时设施费(生活) 5 临时设施费(生产) 6 夜间施工费 7 二次搬运费 8 冬雨季施工费 9 定位复测、工程定点、场地清理 10 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 11 模板 12 脚手架 13 垂直运输 14 大型机械进出场安拆 15 施工降水排水 合计

水下灌注桩计算方法

水下灌注桩计算方法 1、灌注砼测深 灌注水下砼时,应探测水面以下的孔深所灌注的砼面高度,以控制沉淀层厚度,导管埋深桩顶高度。如探测不准确,将造成沉淀过厚,导管提漏,埋管过深拔不出或断桩事故。因此,在钻孔灌注桩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定要由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来操作。 目前测深多用重锤法,重锤的形状是锥形,底面直径不小于10cm,重量不小于5kg。用绳系锤吊入孔内,使之通过沉淀层而停留在砼表面(或表面下10-20厘米)根据测绳所示锤的沉入深度作为砼灌注深度。本方法完全凭探测者手中所提测锤在接触顶面以前与接触顶面以后不同重量的感觉而判别。测锤不能太轻,而测绳又不能太重,否则,探测者手感会不明显,在测桩深,测锤快接近桩顶面时,由于沉淀增加的原因,就容易发生误测。探测时必须要仔细,并以灌注砼的数量校对以防误测。 2、导管埋深控制 灌注砼时,导管埋入砼的深度,一般宜控制在2-6m较好。大于6m以上时,易发生埋管事故。因此控制导管埋深,直接影响成桩质量,所以拔管前须仔细测探砼面深度,用测深锤测孔时,采用三点测法,防止误测。 3、水下砼的灌注: ⑴砼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拌和,砼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混凝土配合比报告要求)。 ⑵导管吊装前先试拼,并进行水密性试验。接口连接牢固,封闭严密,同时检查拼装后的垂直情况与密封性,根据桩孔的深度,确定导管的拼装长度,吊装时导管应位于桩孔中央,并在灌注前进行升降实验。 ⑶首批砼用剪球法泄放。在漏斗下口设置砂袋或砼小球(柱),当漏斗内储足首批灌注的砼量后剪断砂袋或球体的铁丝,使砼迅速落下,至孔底把导管裹住,保证初灌砼将导管埋深不小于1m。 首批混凝土方量计算:(1+0.5)*3.14*0.752=2.6m3。 ⑷灌注砼应连续进行,一气呵成。边灌注砼边提升导管边拆除上一节导管。当下落不畅时,可边提升边锤振导管。提升速度不能过快,导管在混凝土内埋深

钢筋砼工程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钢筋砼工程工程量的计算

一、定额项目设置及说明 个子目,定额项目组成见个子目,补充定额331、本章定额共包括五部分167 表

工作内容包括砼、钢筋、模板(措施项目),预制构件还应包2、钢筋砼工程的括运输和安装(定额第六章)、座浆灌缝等内容。 构成砼构件自身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是计算钢筋砼构件分部分项砼、钢筋是工程费用的基础。定额子目不分构件名称、也不分现浇和预制,综合考虑 砼构件在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措施,是计算措施项目清单费用的模板及支撑是基础。定额子目按不同的构件名称及施工方法分别编制了不同的子目。 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及安装后必不可少的工序,是计算预制构件座浆灌缝是 定额按预制构件名称的不同编制的定额预制构件分部分项工程费用的基础之一。子目,特别是安装是预制构件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工序,是计算预制构件运输和安装 预制构件分部分项工程费用的基础之一。运输子目按运距分四类编制(见第六章)预制砼构件的运输和安装3、)第六章由构件的运输与安装两部分组成,运输部分包括砼构件、金属构1 件和木门窗运输;安装部分包括预制构件和金属构件安装。:预制构件运输子目按类型和定额说明P2132)预制构件运输与安装 外形尺寸划分为四类。3)砼预制构件关联的运输和安装子目:6-24 预制构件的运输:定额6-1~6-88 预制构件的安装:定额6-45~二、主要项目工程量计算 、现浇构件1 )模板:1 以各类构、配件的混凝土体积或水平投影面积、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阳台、雨蓬、看台阶梯段、台阶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楼梯、*栏板按外侧垂直投影面积计算。(除压顶和扶手外同清单工程量)其它砼构件均按实体积计算。* 2)砼: )折算成混凝土体积*楼梯、雨蓬、台阶按附表(定额P140 *其余均按构件实体积计算(同清单工程量,注意压顶和扶手)2、预制构件:P2 预制构件工程量的计算应考虑预制构件的损耗(见消耗量定额总说明 八) 1)预制构件制作:)1.02(1.015×图纸用量(清单量)=砼、模板工程量 2)预制构件还要计算座浆和灌缝 工程量=图纸砼用量(清单量) 座浆灌缝的工程量是指预制构件的体积(定额P138 47条) 3)预制构件运输: 工程量=图纸砼用量(清单量)×1.013(1.09) 4)预制构件安装: 工程量=图纸砼用量(清单量)×1.005(1.15) 预制构件图纸工程量与清单中该构件的体积计算方法相同 3、钢筋(分现浇构件和预制构件): 现浇构件:按图纸净用量计算(同清单项目工程量)。 预制构件:同样考虑1.015(1.02)(清单项目工程量×1.015 的系数)施工措施用钢筋的计算见定额P133 10、11、12 设计要求(或清单描述)用机械连接接头的钢筋,接头工程量区分直径按“个”计算。 ※钢筋笼套用本章相应子目,并在此基础上每吨增加30KV.A交流电焊机0.9

水下灌注混凝土工艺

水下灌注混凝土工艺 -----工法研究院 1. 一、水下灌注混凝土基本原理 普遍采用导管灌注法。即利用封闭的连接钢管(或满足强度刚度要求的非金属管)作为水下混凝土的输送通道,管的下部埋入混凝土适当的深度,使连续不断灌入的混凝土与桩孔内的水或泥浆隔离并逐步形成桩身。 1. 二、水下灌注混凝土主要机具①向水下输 送混凝土用的导管。一般采用壁厚为 4~6mm的无缝钢管制作或钢板卷制焊成。 导管直径应按桩径和每小时需要通过的混凝 土数量决定,但最小直径不宜小于 200mm;导管的分节长度应按工艺要求确 定,一般为2m,最下端一节导管应为 1.5~6m,为配合导管柱长度,上部导管长 为1m、0.5m或0.3m;导管可采用法兰盘 连接、穿绳接头、活接头螺母连接以及快速 插接连接;用橡胶“O”型密封圈或厚度为 4~5mm的橡胶垫圈密封,严防漏水;应进 行连接和充水试验,以保证密封性能可靠和 在水下作业时导管不漏水,检验水压一般为 0.6~1.0MPa,不漏水为合格。 2. ②漏斗和储料斗。可用4~6mm钢板制作,要求不漏浆、不 挂浆,漏泄顺畅彻底。应有足够的容量以保证首批灌入的混 凝土(既初灌量)能达到要求的埋管深度。 3. ③首批混凝土填充漏斗所用的堵住漏斗底部的封口板,采用

钢板制作,亦可采用混凝土或者木料制成的球塞等。 4. ④升降安装导管、漏斗的设备(现场可使用吊车、挖机或桩 架等)以及混凝土的搅拌设备(搅拌机或使用商砼)。 5. 6. 三、水下灌注混凝土施工流程①沉放钢筋 笼。 7. ②安放导管。在导管底部开放的状态下将导管缓慢的沉到距 孔底300~500mm的深度处。 8. ③将封口板或球塞放在漏斗底部,封口板用细钢丝绳引出。 9. ④灌入首批混凝土,加满整个料斗。 10. ⑤将封口板或者球塞向上拔出,初灌混凝土,导管埋入混凝 土面1.5米以上。 11. ⑥连续灌注混凝土,上提导管,导管下口要始终埋在混凝土 面下2米以上,严禁提出。 12. ⑦混凝土灌注完毕,拔出护筒。 13. 14. 1. 四、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要点①灌注首批 混凝土时,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小于 1.5米。混凝土的初灌量宜按下式计算: 2. 3. 式中: -----------混凝土的初灌量,; d-----------桩孔直径,m; ----------导管内径,m; L-----------钻孔深度,m; H-----------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一般取1.5m; h------------导管下端距灌注前测得的孔底高度,一般取h=0.3~0.5m;

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

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方法) 摘要: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内河成为开发建设的主要对象。内河重力式码头受限于内河水深及地理位置的影响,没有大型船机可以利用。码头重力式挡墙采用定型模板陆上拼装、水下整体安装和水下混凝土浇注的施工工艺,可有效缩短工程工期,降低施工成本。本文结合柳州港鹧鸪江作业区工程,对模板、水下混凝土浇注等关键工序进行阐述。 关键字:重力式码头;气囊助浮;定型钢模板;水下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流动模式 1、引言 1.1 工程概述 柳州港鹧鸪江作业区工程位于柳州市北郊,柳江下游,柳州鹧鸪江作业区共4个泊位,泊位总长320m, 泊位码头水工长度均取84.4m。其中2#、3#泊位为已建泊位,1#、4#泊位为新建2个1000t级泊位(水工按2000t级预留),分别位于已建泊位的下、上游,设计年吞吐量120万t,新建设码头水工结构型式采用C30砼重力式挡墙+抛石基床结构。 工程施工内容:1#、4#泊位基槽及停泊地开挖、抛石基床、码头水工挡墙、挡墙后回填、码头前沿铺面、码头水工附属设施等。 本项目位于红花枢纽库区内,水位受到水库调节影响,设计水位:高程基准面采用当地理论最低水面起算。 码头施工水位:78.5m; 设计低水位:76.53m; 一级平台设计高水位:81.97m; 二级平台设计高水位:87.556m(20年一遇)。 1.2 挡墙结构布置设计

(1) 上(下)游侧挡墙。 分为1段,挡墙长度为12m,挡墙分为两部分,下部分为抛石基床(夯实)。 (2)码头前沿侧挡墙。 码头前沿侧挡墙分为7段,上游端部挡墙长度12.4m,其余挡墙长度为12m.现浇挡墙顶高程82.5m,底高程71.0m,顶宽3.0m,墙背从80.0m高程放坡到71.0m高程,坡度为1:0.6,底宽8.9m(含前趾宽度0.5m);前趾顶高程78.5m,宽0.5m,全墙墙高11.5m。 (3)下(上)游侧挡墙 下游侧挡墙分为2段,每段长度为11.5m。 其中,一段挡墙水下部分的底部宽8.9m,上部宽3.9m,高7.5m,此尺寸即为水下钢模版拼装尺寸。 :0.25 8.50m 图1-1:码头断面图 2、施工工艺 2.1 港池开挖、抛石基床 基槽开挖由泥层开挖和岩石破碎清理两部分组成,验收采用硬式扫床方法,保证无浅点;边线无欠挖,边坡不陡于设计边坡。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钢筋混凝土梁和柱的箍筋数量计算方法不同,对于钢筋混凝土柱子的箍筋数量应该是沿柱子的通长布置的,而对于钢筋混凝土梁的箍筋是计算到柱子的边钢筋混凝土柱的箍筋应该按照柱子的全高计算,减掉柱子的混凝土保护层后,除以柱子的箍筋间距,所得数值向上取整加一。 即:柱子的箍筋数量=(柱高-柱子保护层)/箍筋间距+1 钢筋混凝土梁的箍筋数量应该按照梁的净长计算,也就是梁的净长减掉50mm*2,这里 50mm是梁上的第一根箍筋距离柱子边的距离,也被称作起步距离。 即:梁的箍筋数量=(梁的净长-50*2)/箍筋间距+1 3、钢筋混凝土板的钢筋数量应该怎样计算? 答:钢筋混凝土板的钢筋数量应该是沿受力刚筋分布方向的板的净长减掉钢筋的间距后除以钢筋的间距,所得数值向上取整加一。这里是因为板的受力钢筋的第一根钢筋,在实际施工中应该是距离板的支座半个间距处开始布置,两面刚好是一个钢筋的间距。 即:板的钢筋数量=(板的净长(或者净宽)-钢筋间距)/钢筋间距+1 5、圈梁和过梁的工程量如何划分? 答:在圈梁通过门窗洞口等处上部的时候,该部分圈梁是作为过梁使用的,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圈梁代过梁之处,门窗洞口等处的圈梁按照过梁计算,圈梁和过梁的划分应该按照设计图纸划分,如果设计图纸没有划分,过梁的长度应该按照洞口尺寸每边各加250mm计算。 7、计算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工程量时是否扣除桩尖的虚体积部分? 答: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体积,包括钻孔灌注桩的工程量计算时,均按设计桩长乘以桩截面面积计算。不扣除桩尖的虚体积,但计算管桩的工程量时,需要扣除空心管桩的空心部分,如果管桩的空心部分按设计要求需要灌注混凝土或者其他填充料时,应另行计算。 8、计算钢管灌注桩的工程量时应该按照钢管的内径计算还是按照钢管的外径计算? 答:灌注桩的体积按照设计桩长,乘以钢管管箍的外径截面积计算,不扣除桩尖的虚体积。 9、砖石砌体如何划分基础和墙身? 答:基础与墙身或者柱身使用同一种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界,地面以上套用墙身或者柱身定额子目项,地面以下套用基础的定额子目项。有地下室的,以地下室室内地面为界,地面以上为墙身,地面以下为基础。 基础与墙身使用不同材料时,位于设计室内地面300以内时,以不同材料为分界线,超过300时,按照设计室内地

2013年工程量计算题

2013《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练习题1、【习题1】某建筑平面图如图所示。墙体厚度240 ㎜,台阶上部雨篷伸出宽度与阳台一致,阳台为全封闭。按要求平整场地,土壤类别为三类(坚土),大部分场地挖填找平厚度在±30 ㎝以内,就地找平,但局部有23m3挖土,平均厚度为50 ㎝,有5m 弃土运输。计算场地平整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习题2】某工程平面图和断面图,如图所示。基础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无梁式带形基础和独立基础,招标人提供的资料是无地表水,地面已平整,并达到设计地面标高,施工单位现场勘察,土质为三类土,无需支挡土板和基底钎探。计算基础挖土方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习题3】如图所示,挖掘机大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土方工程,招标人提供的地质资料为三类土,设计放坡系数为0.3,地下水-6.30m,地面已平整,并达到设计地面标高,钎探数量按垫层底面积平均每平方米1个计算,施工现场留下约500m3(自然体积)用做回填土,其余全部用自卸汽车外运,余土运输距离800m。不考虑坡道挖土。计算挖 运土方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习题5】某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方桩基础,用柴油打桩机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74 桩,如图所示。桩长15m,桩断面尺寸为300 ㎜×300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现场预制,混凝土场外运输,运距为3km,场外集中搅拌(50m3/h)。计算混凝土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习题6】如图所示,已知夯扩成孔灌注混凝土桩共15 根,设计桩长为9m,直径为500 ㎜,底部扩大球体直径为1000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混凝土现场搅拌,机动翻斗车现场运输混凝土。计算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25m箱梁方量计算表

25m中跨边梁砼方量计算 (五里墩大桥) Smax=1.312m2,Smin=1.123m2 V等截面20.6m= Smin×20.6=1.123×20.6=23.134 m3 V渐变段=(1.312+1.123)÷2×1.5=1.826 m3 V大体=23.134+1.826×2-2×(0.8×1.1+0.8×0.7)×0.18-4×π×0.12÷4×0.18=26.273 m3 V端头=[0.981×(87.5÷2+32.5)÷1000+0.092×0.12÷2]×2=0.16 m3 V端头0.4m= Smax×0.4=1.312×0.4×2=1.06 m3 V= V大体+ V端头+ V端头0.4m=27.493 m3 V跨中横梁(预制部分)=(1.068+0.526)×0.2=0.319 m3 V实际=27.493+0.319=27.812 m3

25m中跨中梁砼方量计算 (五里墩大桥) Smax=1.21m2,Smin=1.021m2 V等截面20.6m= Smin×20.6=1.021×20.6=21.033 m3 V渐变段=(1.21+1.021)÷2×1.5×2=3.347 m3 V大体=21.033+3.347-2×(0.8×1.1+0.8×0.7)×0.18-4×π×0.12÷4×0.18=23.856 m3 V端头=[0.878×(87.5÷2+32.5)÷1000+0.092×0.12÷2]×2=0.145 m3 V端头0.4m= Smax×0.4×2==1.21×0.4×2=0.968 m3 V= V大体+ V端头+ V端头0.4m=24.969 m3 V跨中横梁(预制部分)=(1.068+0.526×2)×0.2=0.424 m3 V实际=24.969+0.424=25.393 m3

混凝土方量的计算方法

混凝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计算混凝土方量的时候,一般喜欢用EXCEL,也就是“电子表格”进行计算。 EXCEL 是OFFICE软件的一部分,是很有用的东西。建议大家学习一下。很简单的。我觉得电子表格最方便的地方是【支持自设公式】例如第四列= 第一列 *第二列*第三列 计算的时候 分单元 单元楼板 该单元梁(扣除楼板部分) 楼梯 柱子【如果先浇柱子,记住一定不要计算了,否则会多的】 计算梁的时候,按照轴线一根一根计算。标好梁号。 例如: 梁号长度高宽板厚净高体积 L-1 10 =**10 就这样算,电脑自然合成计算结果,也可以避免计算错误。 大家不要怕麻烦。 有电脑很简单。没电脑也要整整齐齐来。 【楼板整体算,梁混凝土要用净高计算】 楼梯 1、先算楼梯板板厚 * 长 * 宽,长度用比例尺量就可以 2、计算踏步踏步宽 * 踏步高 /2 * 踏步长度(就是三角形面积*长) 3、再计算缓台板长 *宽 *高也很简单的

这样,计算不准的问题就解决了,需要的就是细心。 如果有电脑,用电子表格,一切会更简单。 【注意】一定要分单元计算,最后在合计总量。 稍后,告诉你为什么。 【第一步】计算混凝土体积。 【第二步】要商品混凝土。 在预约商品混凝土的时候,要留下余量。例如72方,正好是八方的车9车,你要8车就好。以免一次性发来,万一有纰漏不好处理。 【第三步】过程控制目的是:解决“【楼板不平、商混站给货不足】的问题。 分析: 虽然楼板不平,但是大体还是均衡的。 虽然商混站给货不足,但是每车差多少,也是有数的。 例如: 你的楼房是两个单元,每个单元是31立方米,总得混凝土量是62立方。 你下单子:56立方米 浇完32方的时候,你可以量一下。 假设你发现一个单元还没有浇筑完成,你就用卷尺量一下,看看差多少面积。 举例:用卷尺一量,有10平方米板没浇筑,还有半根梁没浇筑。 板:10*=立方半根梁 = 立方 那就是一个单元大概需要32++=立方米 两个单元就大概是立方米, 这时候,你就可以给商混站打电话,让他先发到64立方米(按照8方一车假定)。 同理,万一浇了一个单元多,就往下减。 这样你就可以知道你计算的对不对了。

水下混凝土灌注的计算

水下混凝土灌注的 计算(举例说明) 一、全桥灌注桩的工程概况 桐乡世纪大道工程,有两座单跨跨径为25m,宽度45m预应力板简支桥,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直径为1.8m,C25水下混凝土,桩长28.5m,数量为38个。在水下灌注混凝土时,进行必要的计算。对关注桩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二、计算 1、导管水密、承压试验压力计算 本工程水下混凝土浇注采用刚性导管(由钢管制成)导管内径为30㎝,壁厚6mm。导管使用前进行水密、承压等试验。 1.1水密试验:实际河面静水位至桩底最大深度为30m。 式1:p=1.5γw h wmax=1.5×10×30=450 kPa 1.2能承受的水压不小于井孔水深1.5倍的压力,承压试验时的水压不应小于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p max: 式2:p max=γc h cmax-γw H w=24×30-12×30=360kPa ﹤450 kPa 承压试验压力采用450Kpa。 p max ——导管可能承受到的最大内压力(kPa) γc ——混凝土拌和物的容重,取24(kN/m3) h cmax——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m) γw——井孔内泥浆的容重,取12(kN/m3) H w——井孔内泥浆的深度(m) 2、首批混凝土灌注所需数量计算 本工程桩孔扩孔率6%,导管初次埋置深度h2=1.0m,填充导管底部间隙h3=0.4m,其所需混凝土的数量按下式计算:

图1首批混凝土数量计算简图 H C=h2+h3=1+0.4=1.4m h1≥γw H w/γc=12*(30-1.4)/24=14.3m 式3:V≥πd2h1/4+πD2H C/4=π×0.32×14.3/4+π×(1.8*1.06)2×1.4/4=5m3 V——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导管内径 h1——井孔混凝土面高度达到H C时,导管内混凝土柱需要的高度(m)h1≥γw H w/γc,γw、γc同前。 D——井孔直径(m) H C——灌注首批混凝土时所需井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底的高度(m)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1.0m h3——导管底端至钻孔底间歇,约0.4m H w——井孔内混凝土面以上水或泥浆深度(m) 通过此步计算,来确定漏斗的容积。 3、灌注漏斗高度的计算 在灌注末期,漏斗底口高出井孔水面或桩顶的必需高度计算:

水下混凝土灌注

水下混凝土灌注封底是关键的一环,你可以按照以下要求罐桩: 一、工艺装备 1. 导管 导管可采用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卷制焊成。导管直径按桩长、桩径和每小时需要通过的混凝土数量进行确定,一般宜为200~250mm。导管分节长度应便于拆装和搬运,并小于导管提升设备的提升高度,分节长度一般为2m左右,底管长度可加长至4~6m。中间节两端焊有法兰,以便互相连接,法兰厚度宜为10~12mm,法兰边缘比导管外壁大出40~50mm,在一端法兰附近焊有小吊耳一对,备栓挂钢丝绳用。导管拼接时上下两节法兰间应垫以4~5mm厚橡胶垫圈,其宽度外侧齐法兰盘边缘,内侧宜稍窄于法兰内缘。为防止在提升导管时卡挂钢筋骨架,可在每节导管上套装一个用1.5mm厚钢板制的锥形活动护罩,以便在提升导管时,罩住下法兰。 导管制作时应力求内壁圆滑、顺直、光洁和无局部凹凸。各节导管内径应大小一致:偏差不大于±2mm。 2. 漏斗 导管顶部应设置漏斗,其上方设溜槽、储料斗和工作平台。漏斗可配长约1m的上端节导管,以便调节漏斗的高度。漏斗一般用2~3mm厚的钢板制成圆锥形或棱锥形。在距漏斗上口约15cm处的外面两侧,对称地焊吊环各一个。圆锥形漏斗上口直径一般为800mm,高为900mm。棱锥形漏斗一般为1000mm×1000mm×800mm。插入导管的一段长度,不论圆锥或棱锥,宜为15cm。上述漏斗的容量为0.5~0.7m3。为了增加圆锥漏斗的刚度,可沿漏斗上口周边外侧焊直径为14~16mm的钢筋。棱锥形漏斗则沿斗口外侧焊30mm×30mm角钢加强。 3. 储料斗 储料斗的作用是储放灌注首批混凝土必须的储量和将远运来的可能离析了的混凝土倒入其中,再拌匀后通过溜槽送入漏斗。漏斗和储料斗的容量(即首批混凝土储备量)应使首批灌注的混凝土能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的需要。 4. 起吊设备 起吊设备一般选用吊车,也可选用钻机提升。 二、工艺方法 1. 导管试拼 导管在使用前和使用一个时期后,除应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认真地检查外,还需做拼接、过球和水压(或风压)试验,水压试验时的压力应不小于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的1.3倍,可下式计算: PW = 1.3(rc×hc-rw×hw) 式中PW——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kg/m2); rc——混凝土容重,可采用2350(kg/m3); hc——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采用导管全长(m); rw——钻孔内水或泥浆容重,1.0~1.25,泥浆比重大于1.25时不宜灌注水下混凝土 (kg/m3); hw——钻孔内水或泥浆深度(m)。 试验方法:拼装好的导管先灌入70%的水,两端封闭,一端焊输风管接头,输入计算的风压力。导管须滚动数次,经过15min不漏水即为合格。导管内过球应畅通。符合要求后,在导管外壁用明显标记逐节编号并标明尺度。导管总数应配备20%~30%的备用套管。

水下混凝土浇筑技术要求

水下混凝土浇筑技术要求 水下混凝土浇筑技术要求: A、导管的选用: 可采用金属管和厚壁PVC塑料管,直径不小于φ250㎜,不大于400㎜.导管使用前,应根据桩长试拼接; B、导管埋深 根据水下混凝土流动扩散规律,导管埋深过小,往往使管外混凝土面上的浮浆沉渣挟裹卷入混凝土内,形成夹层;埋深过大,导管的超压力减少,管内混凝土不易流出,容易产生堵管,并给导管的起升带来困难。所以,保持合理的导管埋深,对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是非常重要的。 正常灌注时,导管埋入混凝土内深度一般为2.5~3.5米,最小深度为1.5~2.0米,最深不超过4米。 C、导管安装 导管安装时其底端应高出孔底沉淀土面30~40㎝,初灌混凝土导管埋深应在1.2~1.5米。开始灌注时,为保证第一批混凝土达到要求的埋管高度,以便实现导管底部的隔水,需要计算首批混凝土罐入量。 初罐混凝土量计算如下: V=[ЛD2(h2+hm)+Лd2h1]÷4 式中: V—初存量(m3); D—实际桩孔直径(m);

d—导管内径(m); h2—导管底口至孔底高度(m); hm—导管埋深,初灌时不小于1~1.2m; h1—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管高度时导管内径与导管外水压平衡所需的高度(m), 即:h1=(hW.rW)÷rC。式中: h1—孔内砼面至孔口水位的高度(m); rW—泥浆密度(KN/m3); rC—砼密度(KN/m3)。 D、开始灌注时,先配制0.2~0.3m3流动性好的水泥砂浆,倾倒入管内隔水拴以上空间。然后,将首批砼倾入初罐斗内,剪断悬挂隔水栓的铁丝,使搁水栓、水泥砂浆和砼顺利到达孔底并上升,首批砼灌注完毕,立即转入连续浇灌。 E、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孔内混凝土面连续不断上升,导管埋深也在不断增加,需要定时测量混凝土上升情况,记下罐入的混凝土量,测定坍落度。 F、测量混凝土面的标高需要用专业测绳及测锤。在测量时,在导管与钢筋笼的中间部位下放测锤,至少测3~4个点,分别记入灌注记录本,然后取平均值,以此确定导管拆卸的数量。 G、导管提升时不得过快过猛,以防拖带表层混凝土造成泥渣浮浆侵入,或挂动钢筋笼等。导管的拆装要干净利落,并防止工具、密封圈及螺栓掉入孔中。拆下的导管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集中堆放整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