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理论综述和实证述评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理论综述和实证述评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理论综述和实证述评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理论综述和实证述评1

周雷,朱涛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江苏南京,210096

E-mail:yutianshuxia@https://www.360docs.net/doc/f04774879.html,

摘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历来是经济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对国内外该领域的大量研究文献进行了详细回顾与综述,并对重要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同时,本文还对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采用的计量实证检验方法进行了概述与比较。最后,文章提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意义和展望。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内生增长模型理论研究实证检验

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提出

人类迈入21世纪的同时,便步入了金融化的经济时代。正是具有强大杠杆功能的现代金融业使得当下日益凝重和庞杂的实体经济部门能够顺畅运转并加速发展,经济金融化2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金融发展主要包括金融总量的增长如金融资产的发展、金融机构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结构的改善和优化,简言之即“金融体系的规模或效率得到提高”(Khan,2000)。[1]而经济增长则是指实体经济的发展,如可持续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和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等。经济增长的原因、其内在机制以及经济增长的实现途径,历来是经济理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

与金融发展问题相比较,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变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早得到了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大量的文献在理论上清楚地说明了一个运行状况良好的金融部门在动员储蓄并将储蓄有效地配置到高效率的生产性部门、金融技术收益的增长、金融发展对企业生产性技术选择以及证券市场外在性等方面的作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具体可以参见Goldsmith, R. W.,1969; Mckinnon,R. I.,1973; Fry, M. J.,1988; Devereux, M. B.与Smith, G. W.,1991; King, R. G. and Levine R.,1993; Saint Paul, G.,1992;Pagano, M.,1993; Rousseau and Sylla, 1999)。[2]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金融体系成为一国经济构造中最敏感、最复杂的部分,其运行和发展呈现更为复杂的态势,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受到了学术界的空前关注与激烈争论,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在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

1本文得到东南大学校级人文课题,2006年SRTP项目资助,项目编号:06142004。

2经济金融化可定义为一国国民经济中货币及非货币性金融工具总量与国民经济总量比值的提高过程和发

展趋势,它反映了一国金融深化的程度。经济金融化过程有其内在发展规律,即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阶段,金融化主要是货币化,也即货币存量的较快增长;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货币存量增长便会相对放慢,而非货币金融工具的增长加快,货币性金融工具更多地被信用性金融工具、证券性工具、创新的衍生金融工具所替代,银行的地位逐步下降,金融市场的重要性逐步提高,经济货币化进而更多地表现为经济的信用化、证券化、虚拟化和自由化的趋势。

- 1 -

系进行研究。

2.国外研究综述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论古今有之。古典经济学家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实体经济上,认为货币不过是便利的交易工具,是实体经济的符号。如琼·洛宾逊(1952)宣称“企业领着金融走”。然而国外一些持不同观点的学者,很早以前就开始探索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早至少可以追溯到Bagehot(1873)和Schumpeter (1912) 。Schumpeter(1912,p58-74)和McKinnon(1973,p5-18)对金融体系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做出了详细的说明。正如Smith(1776)以别针厂为例说明专业化分工重要性一样,Schumpeter用银行家和产业资本家的关系说明了金融体系在选择和采用新技术方面的重要性,[3]McKinnon则强调了金融体系在推动更先进的农业技术应用方面的重要性。[4]然而,Schumpeter和McKinnon并没有将所有金融功能纳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论述中。

此后,国外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按照时间顺序,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和20世纪90年代以后。但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过短暂沉寂,据说有两个原因: (1) 20世纪80年代是新古典经济理论居主流地位的时代,但该理论中没有金融的地位。(2)与Miller - Modigliani (1961)定理关于金融结构不影响公司价值的负面影响有关(Fama 1980)。

2.1第一阶段:发展与探索

在理论研究方面: Gurley 和Shaw (1955)发展了Schumpeter等人思想,认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他们通过分析金融中介的作用探讨了不同结构金融系统,即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由此引发后来一系列关于金融系统的比较研究:金融结构主义代表人物Goldsmith (1969)和Gurley; 金融抑制主义代表人物McKinnon (1973) 和Shaw (1973)的金融抑制假说,主张实行金融自由化。尽管两种代表人物都承认金融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但都没有揭示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Patrick (1966)最早提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他把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观点分成两类:主张金融发展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叫做供给主导(supply - leading) ;主张金融发展只是经济增长对金融服务需求的

被动反映的称为需求遵从(demand - following) 。Patrick本人即持需求遵从观点,认为金融发展附属于经济增长。在实证研究方面, Goldsmith (1969) 首开应用跨国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先河。在金融系统规模与金融服务供给和服务质量正相关的假定下,用金融中介资产与GNP 的比值表示金融发展水平,应用35个国家103 年(1860—1963)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增长迅速的时期总是伴随着金融的快速(超过平均速度)发展。[5]

这一阶段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指出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较强正相关,但也被认为有一些不足:缺少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理论证明;没有指出因果关系的方向。这意味着这种相关可能只是巧合,因为二者可能同时受某一变量影响而产生相关的波动,或者金融发展只是经济增长的附属产物。

2.2第二阶段:突破与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取得飞速进展。一方面研究者们借鉴并引入一些新的经济理论研究成果,如交易成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80年代末崛起的内

- 2 -

生增长理论,为建立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理论联系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

们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极大提高,统计分析技术的发展也为实证分析创造了有利条件。基于

以上原因,笔者认为这一阶段在该领域内研究的重要突破,至少包括以下三项。

第一,国外学者开始关注金融部门对资源配置在数量方面与效率方面的相对重要性。

King and Levine(1993a)最早强调,与提高投资数量相比,金融发展不断增强经济效率的

作用更为重要,因此不能过分强调金融部门对资源配置数量方面的作用。当然,这并不是说

资本形成的数量不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一国投资 / GDP比率较高,经济

增长率也较高。表1显示了人口超过200万的87个样本国家,以平均投资率分类的各国年人均

实际GDP增长率的情况。可见,二者有明显的但不是绝对的相关趋势,即有较高投资率国家

在随后十年的人均实际GDP增长率也较高。而有相同投资率的国家经济增长率却存在着很大

差异,可见金融业有效分配投资的效率非常重要。

表1 投资率与经济增长率

初始投资率区间

<20% 20%-25% 25%-30% 30%-35% >35% 1980-88经济增长率 1.0% 0.6% 2.3% 4.8% 3.4% 1989-98经济增长率-0.9% 0.5% 0.3% -0.1% 2.9% 1980-98经济增长率-0.4% 0.7% 1.9% 1.3% 4.3% 资料翻译自:Growth and finance: what do we know and how do we know it? Paul Wachtel

金融业在提供支付和中介服务中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Pagano(1993)、Levine(1997)

和 Khan(2000)在综述中、King and Levine(1993a)在介绍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原理中,归

纳了金融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四条途径:(1)金融部门改进了对资金需求者的甄别能力以

及对资金使用者的监督能力,以此促进了资源配置;(2)金融业通过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工

具和储蓄产品提高了储蓄率;(3)金融机构的规模经济降低了项目评估与运行成本,并通

过公司治理促进了项目监督;(4)金融中介为风险管理和流动性提供了机会,凭借着有吸

引力的风险分担特性,激发了金融市场和工具的发展。[6]

第二,Barro(1991)和King and Levine(1993a,b)以及Barro and Sala-I-Martin(1995)

运用跨国数据对二战后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状况的考察成为了其他研究的基准。King

and Levine的研究设计了一组衡量金融中介发展水平的指标和方法。表2翻译自Levine(1997,

p705)的文献,显示了1985年依据实际人均GDP把116个国家划分成四组的指标值。四种

金融中介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是:(1)DEPTH:金融体系的流动负债 / GDP;(2)BANK:

商业银行信贷 /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信贷之和;(3)PRIVATE:私人企业获得的信贷 / 国

内信贷总额;(4)PRIVY:私人企业获得的信贷/ GDP。[7]

表2 各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总量指标

非常富裕富裕贫穷非常贫穷与实际人均GDP相关系数

0.510.390.26 0.51

DEPTH 0.67

BANK 0.91

0.730.570.52 0.58

- 3 -

PRIVATE 0.71 0.580.47

0.37 0.51 PRIVY 0.53 0.310.20

0.13 0.70 人均实际GDP(美元) 13053 2376754241

如上表所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关系显而易见:富裕国家拥有更发达的金融中介机构。最富裕国家金融中介机构的流动负债超过GDP 的2/3,而在中等收入以下的国家中大概只占1/2;中等收入以下的国家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几乎各占1/2,而在最富裕国家中央银行贷款占比只有1/10,在最富裕国家将近3/4的信贷流向了私人部门,比例大概是最贫穷国家的两倍。

第三,人们开始研究股权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Atje and Jovanovic (1993)开创了股权市场在实际经济部门活动中特殊作用的经验研究。Rousseau and Wachtel (2000)在面板回归模型中采用了两种金融指标来衡量股票市场发展:市场资本化/ GDP 和总交易价值 / GDP 。两者系数都为正,但只有后者通过了显著性水平1%的检验(见表3)。

表3 股权市场,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面板回归结果 国家平均值 1987 1995 指标增长10%对

经济增长率的影响 M3/GDP 58.73% 0.15%

市场资本化/GDP 29.12% 65.11% 0.08%

总交易价值/GDP 10.75% 24.22%

0.52% 资料翻译整理自:Rousseau and Wachtel (2000)

由表可见,一个流动性强且高度资本化的股权市场促进了经济增长。1987年总交易价值 / GDP 的平均值约为10%,面板回归结果显示,该比率每提高10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将提高约0.5个百分点,同样,M3 / GDP 提高10个百分点也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率0.15个百分点。股权市场发展所起作用与发展金融中介机构是相似的。

3. 国内学者对中国问题研究现状分析

与国外卷帙浩繁的研究文献相比,国内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就我国的研究而言,对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的传统研究大多强调实际因素的作用,如转轨时期我国不断上升的进出口;持续流人的外资;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等等。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部门对经济增长作用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他们发表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的论文,对中国未来金融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具有重大的建设性意义。然而,这些研究由于考察角度、样本范围、数据来源和计量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其研究结论也有明显差别。为了对中国问题的研究现状作一视野广博的综述和分析,我们将根据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分三大类来阐述。

3.1对中国作整体研究

对中国整体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作出开创性贡献的是谈儒勇(1999)和史永东(1999)。谈儒勇利用中国近年来的季度数据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以经过算术平均处理的M2数据来反映的M3与名义GDP 的比值计算的金融深度指标(finance depth)来反映金融中介体的总体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 - 4 -

关关系。而存款货币银行相对重要性指标BANK则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8]而史永东等(1999) 对我国1978 - 1999 年的数据进行Grange 因果关系检验后发现: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因果关系,而且在此基础上利用C - D 函数进行线性回归后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此后,国内有许多学者如谈儒勇(2000),宾国强(1999)、沈坤荣(2000)等等,依据金融深化的理论,从货币化进程或利率—储蓄—增长的循环入手研究了中国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他们使用的计量模型中采用传统的金融深度指标M2/GDP或者真实利率作为解释变量,对经济现实给出了较好的解释。然而,由于货币化程度和利率并不能直接影响经济增长,而且货币化并不是金融发展的全部内涵,所以这些分析的显著性从某种程度上被降低了。近年来,韩廷春(2002)直接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框架下引人金融发展的因素,并以中国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是生产过程中的人力资本和R&D水平越高,非国有经济投资额占总投资额比例越大,则投资效率越高,从而经济增长越快。[9]王志强和孙刚(2003)采用带有控制变量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检验中国金融总体发展的规模扩张、结构调整和效率变化3个方面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论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10] 最近,周立(2004) 的研究较以上的研究更加深入,他发现:从中国总体来看,中国的金融发展不仅仅是跟着经济走,金融发展水平与长期经济增长的高度相关,也并非只是简单地反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同期关系,金融发展的初始水平对未来长期经济增长率、资本积累和生产率提高,有统计上的显著相关性。[11]韩廷春、夏金霞(2005)从不同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角度进行考察发现,在1992—2002年间,银行结构变迁与银行效率提升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银行体系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正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促进了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因而,目前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处于银行体系“供给领先型”与资本市场“需求追随型”的混合阶段,这是中国经济成长过程的必然选择。[12]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国自1978 年以来一直在进行经济、金融改革,因此不能把我国的金融发展始终放在一个不变的背景下考虑,周业安、赵坚毅(2005)考虑了金融市场化和渐进式改革,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笔者认真研究和对比分析以上关于中国整体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后,认为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在指标选择上,不论是金融发展指标,经济增长指标还是控制变量指标的选择,都有很多值得研究的空间。如在刚刚开始采用线性回归进行研究时在指标构建上直接利用国外成熟的金融市场上的一些指标进行实证分析,这显然不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而在后来的研究中虽然考虑了中国的具体情况,但考虑的角度不同,指标设计带有主观性和不完备性,使得指标构建侧重不同,从而导致这方面的研究结论出现了很大差别,甚至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论。(2)目前的分析研究也不能很好地反映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内生形成对经济的影响。(3)他们没有注意中国地区间金融发展状况的差异,而金融的地区结构是国家金融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理应被纳入实证模型。

3.2对中国各区域作比较研究

近年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问题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关注,但已有的研究

- 5 -

在实证方法、模型构建和时间序列区间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例如,张军洲(1995)认为区域的金融结构差异、差异互补和相互关联构成一国的区域金融体系,从而明确界定了区域金融研究范畴。但在研究方法上,张军洲更多的运用了理论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明显不足。殷德生等(2000)基于区域金融的一般理论分析,考察了不同区域金融主体的行为特征,从区域金融结构、区域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资源配置等视角强调了金融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但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区域金融测度方法和指标。周好文,钟永红(2004)通过利用多变量VAR系统的研究表明:金融中介的规模指标和效率指标与经济增长在各地区间的因果关系不一致,这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直接关系。[13]王景武(2005)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因果关系,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则存在相互抑制关系。事实上,就我国转轨经济而言,区城金融差异的形成与变化并不是区城经济发展的一个偶然结果,而是一个由中央政府制度主导到地方政府制度主导再到市场经济主体主导的渐进式制度变迁过程。[14]张海波、吴陶(2005)通过建立Panel Data计量经济模型得出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因此各地区应继续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15]然而该固定影响平行数据模型没有进行深入地可靠性检验。

通过上面的阐述和笔者的总结后认为目前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同样存在以下三项值得改进之处:(1)现有研究对中国区域的划分往往采用地理或行政标准,带有主观经验判断的味道。实际上地理上的相近,并不一定表示金融结构上的相近,从而使不同金融结构的省区归为一类研究,似乎不妥。(2)不论是采用线性回归还是采用时间序列模型进行计量经济检验的时候,在稳健性检验(Robust Test) 方面的讨论不够,因而我们对于现有的计量结果有理由进行怀疑。(3)由于区域比较研究需要大量数据作支撑,且多为面板数据,因此在数据处理方面需要借鉴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以便提高研究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由于我国自1978 年进行经济改革,1981 年才恢复发行国债,1990年才建立股票交易所,因此实际情况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拥有很多数据从而保证统计上的有效性。为此我们需要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较新的研究成果, 其中如果采用over - lapping 方法 (Bekaert ,G,C. R. Harvey and C. Lundblad ,2004)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数据上的不足和缺陷。

3.3对特定省或市作案例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具有代表性的是刘仁伍(2003)利用海南省1988-1999年的金融数据和大量案例,再现了海南金融发展历程,总结了海南金融结构畸形和金融发展缓慢的制度性原因。另外,张兵,胡俊伟(2003)以江苏省为例,运用金融发展的两个指标即货币化程度(M2/GDP)和证券化程度(S/GDP),得出江苏省的货币化程度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证券化程度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16]郑瑶,毛珍珍(2005)通过对浙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确认浙江省的金融发展确实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也发现在浙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金融深化水平不高、质量较差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妨碍了金融因素对浙江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发挥。[17]

在案例研究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数据收集困难,代表性较差和缺乏比较研究等问题。笔者

- 6 -

认为如果能够用科学定量的方法选择微观层面的研究对象,用统一的指标体系和实证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将在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研究中体现出创新性和科学性,从而走向该领域研究的前沿。

4. 实证检验方法述评

4.1从截面数据到面板数据

历年来理论界在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对数据的使用有三种不同方法: 一是使用横截面数据(Cross-section Data)。截面数据能够说明:对于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各国之间金融发展程度上的不同是否有助于解释经济增长率的差异。Fry (1995,1997),King and Levine(1993),Levine(1998),Rajan and Zingales(1998)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使用横截面数据,建立模型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倾向于支持金融发展引起经济增长的

假设。

[18]然而Arestis and Demetriades(1997)认为横断面数据分析意味着存在这样的假设,即每个国家都有相似的经济结构、人口和技术。Demetriades and Hussein(1996)提出“因果关系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模式”因此“基于横截面数据基础进行统计推断具有危险性”。

针对截面数据的以上缺陷,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始使用时间序列数据,强调了时序数据的价值。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检验方法作出创造性贡献的是Dicky 和Fuller 提出的ADF 检验。该检验是通过下面三个模型来完成的:

模型1: t m i i t i

t t X X X εβδ+?+=?∑=??1

1 (*)

模型2: t m i i t i

t t X X X εβδα+?++=?∑=??1

1 (**)

模型3: t m i i t i

t t X X t X εβδβα+?+++=?∑=??11 (***)

检验过程如下:同时估计出上述三个模型的适当形式,然后通过ADF 临界值表检验零假设H 0:δ=0。1)只要其中有一个模型的检验结果拒绝了零假设,就可以认为时间序列是平稳的; 2)当三个模型的检验结果都不能拒绝零假设时,则认为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19]

今天,规范的计量方法已经发展成了采用面板模型作回归估计的标准模式。面板数据(Panel Data )指在时间序列上取多个截面,在这些截面上同时选取样本观测值所构成的数据,例如:

it it F X α= + it it u Z +β

it X 代表某一时期、第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指标向量t i 3。代表控制变量矩阵,控制变量如初始实际人均GDP 的对数,以及初始后续教育费用率的对数(即,人力资本投入),另外还可以包括政府消费 / GDP (即,衡量私人部门活动指标),通胀率,黑市汇率升水、进it Z

3 该向量的分量可以包括:实际人均GDP 或其增长量、实际人均资本存量、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情况等。

- 7 -

出口 / GDP 等。最后,是衡量金融部门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Nourzad (2002) 便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九个金融发展指标对生产效率的效应。结果表明:金融中介部门越是发展的国家其生产效率越高,而且金融深化不但在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中国家减少了生产的非效率。尽管这个效应在发达国家更大一些。

it F 4.2从相关关系到因果关系

尽管绝大多数实证研究均表明了在金融发展的各个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各个指标之间,有着所期望的正相关关系,或者至少是长期的稳定关系。但我们不能据此推断是金融发展引致了经济增长,还是由于金融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促进了金融部门的发展。正如前文2.1“第一阶段:发展与探索”所述,实证研究还需要在因果关系的方向——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中,哪个是因,哪个是果——上继续深入。

近年来学者们在此方面做了不少尝试。一方面,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从相关关系到因果关系研究做出计量方法上进步的,便是使用格兰杰(Granger )因果检验。该检验方法是由美国著名计量经济学家C.W.Granger 于1969年提出的,后由Hendry 和Richard 进一步发展。对该检验最简单的描述是,要检验X 是否是Y 的格兰杰原因,可以构造以下两个模型:

011

m k t t i t i j t j i j Y Y X ααβ???===+++∑∑t U t U (1)

01m

t t i t i i Y Y αα??==++∑ (2)

我们可以设定假设检验0H :j β=0,j=1,2,……,k,再分别对(1)、(2)进行回归,得到解释平方和和以及残差平方和,构造如下统计量:F =[(-)/m]/[/(1EES 2EES 1RSS 1EES 2EES 1RSS T -(k +m +1))]。给定显著性水平α,则有对应的临界值,如果>,则以(1-αF F αF α)的置信度拒绝H 0假设,在Granger 意义上X 是Y 的原因,否则接受H 0假设,Y 的变化不能归因于X 的变化。[20]

尽管Granger 检验存在着一定缺陷,其揭示的也仅仅是先后次序与信息内容上的格兰杰原因,而与传统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不同。但毕竟许多学者运用这种方法揭示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先后变动趋势,在时间序列的框架内和不太严格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是变量变化之间的前因和后果。最新发展的VAR 也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检验滞后变量与当期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方法。Rousseau and Wachtel (2000)收集了年度数据运用面板VARs 进行了估计并发展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同样,Beck et al .(2000)和Levine et al .(2000) 也运用面板VAR 估计发现了金融发展指标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21]

另一方面,对因果关系的研究是从金融作用于经济增长的特定机制入手深入到行业、企业等微观层面来考察金融发展的经济意义。(1)行业层次研究。Rajan 和Zingales(1998),Cetorelli(2002)通过研究金融发展对企业外部融资成本的影响,来研究金融发展对行业成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金融体系的发展是引致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下降和行业发展的原因之一。[22](2)企业层次研究。例如,Love(2003) 使用企业层次的数据来检验金融发展是否使融资约束得以放松。她发现:金融发展在缓解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方面特别有 - 8 -

效。[23]

4.3中国学者的实证方法概述

在检验方法的选择方面,国内绝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方法与国外的方法相差不大,主要有:回归分析检验、协整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向量自回归模型、VEC误差修正模型等等。这与国内关于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时间较短,经验不够有关。而利用国外现存的检验方法确实比较科学,为我们的实证研究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中国学者研究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采用的实证检验方法,大致可以简单归类如下:(1)在多变量VAR模型中采用回归分析检验、协整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例如李广众和陈平(2002),李广众和王美今(2003),皮天雷和杜光平(2004),周好文和钟永红(2004),肖建国(2004)等。(2)直接采用回归分析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例如曹啸和吴军(2002),韩旺红和杨海(2003)。(3)周立(2004)采用了数量分析、调查访谈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数量分析为主。

笔者认为,以上这些实证方法为本文的实证检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然而,还有以下三点,需要我们在对中国问题作实证检验方法选择与运用时格外注意:(1)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的运用,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数据的平稳性问题,否则有可能出现“虚假回归”。因此,我们需要在时间序列单位根分析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通过差分得到平稳随机过程,方能使用格兰杰检验。(2)李广众,陈平(2002)指出在Barro 跨国增长回归方程中引入金融发展因素来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能面临控制变量选择的合理性与完整性问题。同样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也存在对除金融发展外代表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的控制变量的选择问题。(3)无论是对中国整体研究还是区域研究,运用计量方法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各方法适用的前提条件和假设约束,以提高实证结论的可信度。

5.进一步研究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意义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金融同时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经济增长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GDP从1978年的3624.1亿元增加到2005 年的182321亿元。[24]与此同时,我国金融资产总量和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改革初期金融业几乎为零发展到现在金融门类较为齐全,金融已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及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杠杆,与城乡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见图1)。目前,中国尚未经历巨大的金融风暴,但国内金融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仍非常严峻。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领域的理论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以及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的实证研究、两者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等,对于丰富金融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分析我国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金融发展的政策选择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对正处于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国经济,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9 -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1 “十五”时期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与增长速度

另外,在目前我国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研究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1)今年(2006年)年底,根据加入“WTO”后过渡期的承诺,我国就将全面放开外资银行业的地域限制。Wachtel(2001)就外资银行进入好处提出了三个理由:第一,能快速引入服务并引发产品创新,促进金融市场发展;第二,外资银行业带来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最后,外资银行有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25]不过这些好处如何在转轨经济下的中国发挥,需要我们对中国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作深入研究。(2)目前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已进入全面试点阶段,预期资本市场效率的改善,能否符合“内生金融发展”(Endogenous Financial Development)4理论,促进金融发展向经济发展的传导,需要我们对中国及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3)现在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处在吸引外国战略投资者,积极改制上市的过程中。研究我国金融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指导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深化与次序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作为一个处于转轨经济和制度变迁中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学者们努力克服已有研究成果的局限与不足,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进一步深入开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既充满挑战又意义重大。因此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需要我们金融学界与经济学界继续在实践中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Khan,A..The Finance and Growth Nexus. Business Review-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 Jan/Feb,

2000,pp.3-14.

[2]李广众、陈平,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第3期。

[3]Schumpeter, Joseph A. Theorie der Wirtschaftlichen Entwicklung〔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ipzig: Dunker & Humblot, 1912; translated by Redversop ie.Cambridge, MA: Harvard U1 Press, 1934.

4借鉴罗默(Romer, 1986)和卢卡斯(Lucas,1988 )的内生经济增长的理论成果,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关注的焦点更多地放在由资本市场效率的改善,金融结构的调整,以及金融领域的制度演进所带来的金融市场的成熟与发展上,该理论探讨了在外生的资本存量很低或增长速度较缓的情况下怎样通过改善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来促进金融发展向经济增长的传导。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费雪模型和马尔科·帕加诺框架。

- 10 -

[4]Mckinnon, Ronald I. Money and cap 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1Washington,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3.

[5]Goldsmith, Raymond,W1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M]. New Haven, CT: Yale U1 Press, 1969.

[6]Pagano,Marco. 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 An Overview, Europ. Econ. Rev.,Ap r. 1993, 37 (2—3) , pp.

613—22.

[7]King, Robert G. and Levine, Ross.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urope. eds. Colin Mayer and Xavier Vives. London: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1993a, pp. 156-89.

[8]谈儒勇:“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10月.

[9]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实证与政策》[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王志强、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

年第7期。

[11]周立,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0)[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韩廷春、夏金霞,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4期。

[13]周好文、钟永红,中国金融中介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分析[J],金融研究,2004年第

6期。

[14]王景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第10期。

[15]张海波、吴陶,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

年6月(下)。

[16]张兵、胡俊伟,江苏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7]郑瑶、毛珍珍,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6期。

[18] Levine, Ross, and Sara Zervos (1998), ‘Stock Markets, Banks, and Economic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8, June, 537–58.

[19]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P329-P336。

[20]曹啸、吴军,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J],财贸经济,2002年第5期。

[21]Eviner, Loayzan, Beckt,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Growth: Causality and Cause,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0.

[22]Rajan,R.G. and Zingales, L.. Financial Dependence and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1998,

pp.559-586.

[23]Love,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Financing Constraint: International Evidence from the Structural Investment

Model.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3.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5] Wachtel, Paul (2001), ‘Globalization of Banking: Why Does It Matter?’, paper presented at Presente y Futuro

del Sistema Financiero en Paises Emergentes, Caracas, Venezuela.

[26]Barro,R.J.,“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100,pp.407-43.

[27]Demetriades,p.o. and Hussain,K.A.,“Does Financial Development Cause Economic Growth? Time Series

Evidence from 16 Countrie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6,51(3),pp.313-28

[28]Gurley,J.G. and Shaw,E.S.,“Financial Aspec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45(4),pp.515-38.

[29]Gurley,J.G. and Shaw,E.S., Money in a Theory of Finance,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1960

[30]Gurley,J.G. and Shaw,E.S.,“Financ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al Change,1967,15(3),pp257-68.

[31]李广众,银行、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J],经济科学,2002年第二期。

- 11 -

An overview on the research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Zhou Lei,Zhu Ta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s always a very important researching problem in economic field. This paper has reviewed in details most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gives some comment. Meanwhile, the econometric models and testing methods used in researching this problem is also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 this article. Finally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significance of further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Keywords: financial development, economic growth,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theoretical research, empirical test

作者简介:

周雷(1983-),男,南京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江苏省常熟市人,研究方向:公司金融学,计量经济学。

朱涛,男,南京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中介、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 12 -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综述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摘要】:由于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取得的巨大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的经济差异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人均消费东部要高出许多,而西部有的甚至还停留在解放前的状态。由于地理文化的差异造成现在的现象。正文更加充分揭示了差异的原因以及实证分析。 。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异 引言: 中国20多年经济改革所取得的绩效已经被很多人视为“中国的奇迹”,而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地区间差距的扩大迹象,正在成为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们注意的焦点。与此相平行的是,大多数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或问题的早期研究,一般是将中国经济视为一个同质的整体,而近来的理论研究则越来越注重各个地区之间的差距。 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和数据可得性的差异,已有研究中对地区的划分,按划分程度的粗细,通常包括:按行政单位划分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沿海和内陆,城镇和乡村。少数研究中也有按华北、东北、东南、南部和西部五大区划分,以及以长江为界划分的南北。 地区差距是指经济、社会以及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要素差距

组成的“集合体”,即地区间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水平的差距。在经济学研究中,衡量地区差距的指标,主要集中在人均或者劳均GDP、GNP,人均收入,人均消费等,少数研究中也涉及其他一些社会指标,如平均受教育年龄、人均卫生支出,有的甚至构造了系统的指标体系。本文关注的核心是各地经济增长水平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所采用的指标大多是反映地区产出或收入差距的指标,如人均GDP、不同省份的有效人口增长、人均消费等。 中国的学者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差距的研究还是相当多的,不管是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都有很多的文献去查。笔者基于今年9月份2006年的统计年鉴,从实证方面做一个时间上的跟进,以及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的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正文:(—)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 我国地区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即随着开放进程的推进,开放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关系逐渐凸现出来,同时地域差异被放大。在开放的第一个阶段,全国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相对生产增长率,也即相对人均产出增长率并不必然位于全国前列,如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广东、浙江、海南、江苏、福建、山东等地,劳动生产率排在全国前10名之内,而同样是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北京、天津、辽宁和上海的劳动增长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很显然,在这个时期内,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为下一阶段各地的进一步开放做了准备,但总的来说,开放对各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地方优势并未随着开放得到充分发挥,此时开放的地域性差异不显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安徽大学08金融刘秀达学号:I00814009 导言:在传统的经典金融理论中,理性人假设是所有理论的基石。在这一假设下的投资者具有理性预期和效用最大化的特点。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金融市场上存在着投资者行为“异常”与价格偏离现象,这些现象无法用理性人假说和已有的定价模型来解释,被称为“异象”,如“股利之谜”、“股权溢价之谜”、“波动率之谜”、“周末效应”等等。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成为了学术界的关注点,并开始动摇经典金融理论的权威地位。基于此,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并总结目前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现状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行为金融,投资者,偏好 一、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行为金融学, 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是运用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等研究成果与研究方式来分析金融活动中人们决策行为的一门新兴学科。 行为金融学以真实市场中普通的正常的投资者为理论基石代替经典金融理 论的理性人原则,其基本观点是: 第一,投资者不是完美理性人,而是普通的正常人。由于投资者在信息处理时存在认知偏差, 因而他们对市场的未来不可能做出无偏差估计;第二,投资者不具有同质期望性。投资者由于个体认知方式及情感判断的不同, 导致偏好与行为方式不同,因而对未来的估计也有所不同;第三, 投资者不是风险回避型的,而是损失回避型的。投资者面临确定性收益时表现为风险回避,而面临确定性损失时则表现为风险追求;第四,投资者在不同选择环境下,面对不同资产的效用判断是不一致的,其风险偏好倾向于多样化,并且随着选择的框架的改变而改变。总之,投资者风险偏好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理性预设。 (一)行为金融学有关投资者偏好的理论 1、期望理论 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进行决策时,由于受个人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其投资行为并非完美预期, 风险态度和行为模式经常会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最 优模式, 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可变性。包括决策参考点决定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投资者损失规避两点。前者主要强调投资者主要通过收益和损失的比较而不是最终的财富状态来制定决策;后者有确定性效应和反射效应,即人们在面临收益时是厌恶风险的,而在面对损失时又是冒险家。 2、认知偏差理论 认知偏差理论是研究人们在利用经验法则进行决策判断时所产生的错误。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由于时间和认知资源的限制,人们不能对决策所需的信息进行最优分析,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投资判断。由此产生启发式认知偏差和框架依赖。启发式偏差是指人们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往往想寻找捷径来解决问题,并依靠直觉或者以往的经验进行推理并制定决策;框架依赖是指个人会因情景或问题表达的不同而对同一组选项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序列,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应用文-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非物质原因理论研究综述--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前沿问题研究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非物质原因理论研究综述--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前沿问题研究'迄今为止,学术界缺乏对思想、道德、精神等非物质原因在 增长和经济 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很少将人的思想、道德、精神等非物质素质作为人力资本或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方面,缺乏对人的思想、道德、精神等非物质素质与家庭收入、贫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相关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反贫困 中,缺乏思想、道德、精神等非物质反贫困或非物质扶贫措施(如思想反贫困或思想扶贫)的 。探索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非物质原因,既是重大的学术关怀,又是经济发展和反贫困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思想原因 (一)思想 人的经济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受其思想观念支配,受其思想 驱使。思想是中性的,先进思想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反之则反。发展经济学家的论述已经涉及到人的思想观念及其转变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其“研究项目把‘发展’和‘不发达’的现实与思想观念结合起来”。佩雷菲特指出:“贫穷国家赶上富裕国家是可能的。追赶,首先是思想上的追赶。日本如果没有思想上的转变,还会是一个被贪婪的西方蹂躏的封建 ”,尤其是“竞争信念的思想主导着日本的发展。”而“满清的墨守成规、固守传统、敌视创新,无政府主义,内战使中国在3/4的世纪里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失之交臂。但在10年或20年之后,随着国民思想的解放,轮到把中国奇迹列入经济发展的历史不是不可能的。”刘易斯也认为,思想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物质的力量并指出:“人是由他们应该如何生活的思想所激励的,这些思想能影响社会经济变化,并且是社会经济变化的首要力量。”“在不发达国家里,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通常是,这些国家如同缺乏资本和自然资源一样,在社会领域里缺乏各种思想以及实现这些思想的人。”赫希曼指出,思想观念的转变成为经济变革的障碍,经济发展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吴碧英指出:“扶贫要先扶思想,改变观念,在制定扶贫方针政策时重在唤起贫困者脱贫意识”。叶普万认为思想观念贫困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众多国内学者揭示了解放思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国民从“左”的、姓“社”姓“资”的、姓“公”姓“私”等思想困惑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发展。 (二)新思想 刘易斯认为,新思想是人们对创新、冒险等新事物的认可、接受的态度。具有某种新思想的人即为“新人”,新人善于抓住经济机会,在影响经济增长变化方面起最主要作用。第一,经济增长源于经济机会,“一旦人们抓住经济机会是可能的,经济增长就会发生”,或者“新机会引起了新的富裕”,“对于经济增长来说,基本问题是抓住机会。因此,经济增长的加速可能是由于新机会的出现,也可能是由于制度的变化允许抓住业已存在的机会,或者也可能是由于两者兼有。第二,经济机会又源于冒险、创新等新思想。“经济增长要求人们有冒险思想,要求有适量的创新者”。因为,冒险、创新等新思想一旦转变为人的行动,将永远激励人去奋斗,是人们抓住经济机会的根本前提,“经济机会和新思想的这种积累性作用是相互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摘要: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文章对西方学者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异问题所提出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作了评述。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研究 一、主要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3.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原因在于它的三个“不可分性”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

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经济效果具有更能说服人的证据。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上述理论应用在区域经济中就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它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之一在于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综述 一、行为经济学的概念 所谓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人类行为 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 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 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80年代以后,以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为首的经济学家,从进化心 理学获得启示。认为大多数人既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凡事皆从自私自利的角度 出发。以此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便应运而生。 行为经济学形成于199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戴维·莱布森(DavidLaibson),从 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意志和金钱,把经济运作规律和心理分析有机 组合,研究市场上人性行为的复杂性,认为人也有生性活泼的另一面,即人性 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引导的成分。2001年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将该学 会的最高奖两年一度的“克拉克奖(Clark Medal)”颁给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马修·拉宾(Rabin Matthew, 1998),以表彰他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拉宾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 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人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2002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坎内曼(Daniel Kahneman),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的主要贡献时指出,丹尼尔·坎内曼是“因为将心理 学研究结合到经济学中,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断和决策行为”。 这说明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确认和加强。除此之外,阿 莫斯·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 1992)、爱德华(Edwards, 1954)等则提出将行为决定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并确定了研究的程序。西蒙(Simon, 1997, 2001)则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 三、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人类行为的“三个有限性”观点 传统经济学中,人类行为的标准经济模型有三个不现实的特征: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这是由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森德希尔·穆拉伊特丹(Sendhil Mullainathan)提出。 2、储蓄行为中的“夸张贴现” 戴维·莱布森(David Laihson)的名望主要建立在他描述的有关人和金钱的一种“反常现象”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在人们的时间偏好中,短期贴现率往往大于 长期贴现率。夸张贴现抓住了这一特征,认为人们并不是理性的在一生中对开 支和储蓄统筹安排,而是从年轻到老年都负债。 3.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经济学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以行为经济学为基础 的行为金融学从广泛的社会学视角研究金融市场上的活动,认为人性行为中潜

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行为金融理论的起因与发展 3 第一节行为金融理论发展回顾 3 第二节新古典金融理论的困境 5 第三节行为金融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9 第二章期望理论及过度反应理论 16 第一节行为金融理论的核心:期望理论 17 第二节过度反应理论 21 第三章股票市场异常现象及分析 26 第一节股市总量谜团及分析 26 第二节其它异常现象及分析 30 第四章行为金融理论总体评价 40 第一节人类认知与决策中的非理性问题 40 第二节市场有效性之争 42 第三节行为金融的两大理论基石 45 第四节金融学的发展前景 48 参考文献 52 后记 54 前言 长期以来,金融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独立存在。金融研究者们也因为他们能够把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纳入经济学的基本公理假设体系而沾沾自喜。理论界崇尚定量方法和优化,充分承袭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其模型与范式局限在“理性”的分析框架中。进入 2 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量的心理学和行为学证据显示:人并非都是理性的,在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时,人们往往会偏离假设所设定的最优行为模式。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对理性决策的偏离是系统的,并不因为统计平均而消除,所以人们的总体决策也就会偏离经典现代金融理论的假设。因而,正确地认识人的行为模式成了理解一切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出发点。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范式,行为金融理论(Behaviour Finance)应运而生。 在最近的二十年中,行为金融理论迅速崛起,对新古典金融理论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行为金融理论是第一个较为系统地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挑战并能够有

效地解释证券市场价格异常现象的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以心理学对人类决策心理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以人们的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讨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证券价格变化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人类的一些行为特性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人类的心理决策特征是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且在较长时间内都不会有明显的变异。应当说,行为金融理论已经成为金融理论领域最为鼓舞人心的研究课题之一,行为金融理论的引入为金融市场的决策研究、为金融资产的定价机制以及投资管理开拓了新视野,提供了新方法。对行为金融理论的预期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已经完成了从批评到建设的关键一步,它已不再是纯粹的批判式理论。由于该理论所引用的主要是实验心理学的若干理论,而实验室与现实生活有较大差别,这是该理论的一个弱点,行为金融理论也因此缺乏一致性。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是人的行为,由于政策是否真正能够实施,与人们在心理、行为上是否可以接受有着巨大的关系,所以,从人的行为角度研究经济学,对中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行为金融学家的重大意义在于,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人类经济心理与行为的研究。长期以来,经济学研究忽视了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因此,尽管迄今为止,行为金融理论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研究的重点还停留在对市场异常现象和认知偏差的定性描述和历史观察上,以及鉴别可能对金融市场行为有系统影响的行为决策属性,而且该理论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行为金融理论为金融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变革性的视角。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心理积淀,同时又处于全面变革时期的国家来说,行为金融理论有着非常广阔的运用前景,特别是分析非规范制度对股市效率的影响,可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行为金融理论体系。比如,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对“政策市”的领会与把握,与其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中国投资者投资观念以及对风险的理解和感受与西方投资者有什么不同;从一个相对封闭的资本市场向一个开放的资本市场过渡时期,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下投资者对资本运作活动的理解与困惑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一章行为金融理论的起因与发展 行为金融理论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金融学领域,它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目前,行为金融理论还没有形成标准化的定义。韦伯(Weber)将行为金融定义为:将个人行为与市场现象紧密结合、并融合运用心理学领域和金融理论的知识。福勒(Fuller,2000 )所下的定义:第一,行为金融理论是传统经济学、传统金融理论、心理学研究以及决策科学的综合体。第二,行为金融理论试图解释实证研究发现的与传统金融

浅谈行为金融学理论与实际运用

浅谈行为金融学理论与实际运用 摘要:行为金融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传统理论结合在一起的学科。该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对人类在处理经济事务中为什么往往不能够冷静、客观和理性地做出决定的原因作出解释和寻找答案。本文将主要阐述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辅以实际案例分析理论的实际运用。 一、行为金融学简介 经济学似乎与理性、严谨有着与生俱来的紧密关系,长久以来,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的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成为了主流经济学的基石,并统领了经济学内部的各个学科。而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投资者不够理性,市场不够完善,或者投资者并不追求利益最大,等等,这些都不符合经典金融学的假设。所以一门新的学科,行为金融学产生了。 行为金融学以一种源自心理学分析基础之上的、将人的实际心理及其由此决定的行为特征纳入分析框架的金融学说而逐步兴起,它一经出现便在以有效市场假说为代表的现代金融理论中激起了波澜——不仅对现代金融理论的现有框架提出了质疑,更为现代金融理论难以解决的异常现象作出了解释。行为金融学是针对现在被称之为经典金融理论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它并不是要取代它,而是要弥补经典理论在个体行为分析上的不足和缺陷。 经典金融学是建立在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及相机抉择等假设基础上的。但大量实践证明人类并非如此,人们总是根据主观判断来做出抉择,有时太过自信,有时太够保守;再加上条件的限制,如信息的不完全等也会影响判断;在特定情况下,人有时会因自己的多样性选择而放弃理性行为。每一个微观个体的判断加总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不小的影响。其次,经典金融学还假设,理性人总能抓住非理性人找到套利机会,因此理性人最终会在资本市场上存活下来。而实际上假设之所以为假设是太理想化了,显然在实践中的“反常现象”还需要其他理论来解释。 二、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 (一).预期理论。它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做出决策的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论点: 1.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针对风险的态度。人们总是以自己身处的位置和衡量标 准来判断行为的收益与损失,因此更注重于预期的差距而非结果本身。 2.损失规避。人们的偏好与财富的增量决定,而非财富总量,所以人们对损失 的敏感要高于收益,即损失效用大于收益效用。例如,在居民储蓄问题上,若实际率为正的,人们宁愿选择收益保障的银行存款,而非其他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 3.非贝叶斯法则的预期。概率论中的贝叶斯法则认为,分析样本数接近总体数 时,样本中事件发生的概率接近总体的事件发生概率。这就不难解释中小散户的亏损问题了,因为长期看来,这些人的投资是非理性的,因此证券市场就不按照原先的规律,即贝叶斯法则运行。 4.框架效应。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会注意到环境的关系,会考虑问题以何种 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在股市上呈现收益状态时,人们选择确定性收益,同时规避风险,反之勇于择险。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牛市时卖出,熊市时不抛现象。

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以 及展望

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1、 引言 行为金融学是目前经济学领域较为前沿的新兴学科,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有效市场假设等,强调了投资者在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事实,并且这种非理性是一定程度上可预测的,行为金融学以人们的真实决策心理为出发点来分析其投资规律以及市场影响,能帮助人们更加清晰透彻的认识和理解金融市场。 中国在行为金融学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可喜的是目前中国学者也在逐步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看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07-2016这十年间中国在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成果,来对行为金融学在我国发展现状的有一个全面认识,并且对未来的情况提出展望。 2、 样本来源和研究方法 1. 样本来源 本文选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文库,因为该文库入选的刊物是能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界各个学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较为规范的学术刊物,有较强的我国在此方面研究水平的代表性。 过程中以篇名或关键词为“行为金融”作为检索项,查询范围从2007-2016这十年的相关文章,经过逐一排查后,选定208篇经济学领域的文章作为定性分析样本(不选取更早期文章是因为更早期的文章对于中国行为金融发展现状参考价值较小,故不收录。)经过检索以及查验排除经济学领域外的文章,共得到208篇相关文献该208篇相关文献即本文的定性分析样本。宏观上定量把握中国行为金融发展趋势采用从1998年引入行为金融开始到2016年的全部424条经济学类检索结果作为定量分析样本。 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是通过样本的统计研究,来分析目前我国行为金融的发展现状,包括我国行为金融研究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行为金融主要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热点,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等。 3、 我国行为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 从1998年引入开始到2016年期间,就行为金融文章发表数来看,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热门程度呈先上升下降趋势,虽然从1998年中国引入行为金融学开始,行为金融学相关研究逐年提升,但就2006年之后的数据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相关领域的研究呈现一种明显的逐年下滑趋势,虽然在2015年有一个小幅的提升,但在今年(虽然今年还未结束,但按照已发表的5篇计算,今年已过去5/6,所以预计为6篇)情况仍较为低迷,具体见下图表1: 1 由图可见中国学者目前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在2006年后开始出现逐渐下滑,也表明了这一领域目前在中国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以及更多此方面的研究分析 4、 研究内容统计分析 根据研究内容和方向,笔者对2007-2016十年间的208篇样本进行了逐一归类与整理,并进行了分类统计,由于其中部分文章有领域交叉,并且领域交叉文章,笔者将计入交叉领域双方,所以最终文章总数会大于208,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2: 表2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总计 综述及评介775132312132 基本理论研究 5444231528 (个人行为/集体 行为/有效市场假 说等) 公司金融中的应 52314427230 用 证券市场的应用14179787143272 房地产市场的应 2114 用 商业银行的应用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的文献综述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当前的中国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宏观经济景观:一方面是货币过量供应,流动性泛滥,一些商业银行因为存差过大而发愁;另一方面是企业借钱难、筹资难,许多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因为资金不足而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他认为问题症结在于,由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组成的金融体系发展严重滞后,使富裕的资金无法流入最有效率的产业和企业,资金流通不畅的必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综观各个发达国家,几乎毫无例外的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而且似乎经济程度与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也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究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怎样的一种关系呢?关于这个问题,国内外的诸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912 年,Schumpeter 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被认为在经济理论史上第一次论述了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金融机构满足新兴企业信贷要求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并强调银行的功能在于甄别出最有可能实现产品和生产过程创新的企业家,通过向其提供资金来促进技术进步。继熊彼特之后,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对于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西方古典经济学家根据萨伊定律提出了货币中性和信用媒介论,该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不影响产出、就业等实际的经济变量。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如K.Wicksell,虽然认识到了货币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大的、实质性的影响,但主要强调的是消除货币对经济的不利影响。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 Friedman 认为“货币至关重要”只是就短期而言,在长期中货币供给的变化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而不会影响实际产出。 Joan Robinson 也认为金融体系的出现和发展仅仅是对经济增长的被动反应。新古典学派同样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什么关系。Robert Lucas 根据理性如预期学派的分析,认为经济学家过分强调了金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因为理性的人们往往可能会在货币供给量变化之前就已调整了自己的行为,故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不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即使在短期内也是垂直的。 2.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和互动关系 20 世纪 70 年代,Mckinnon 和 Shaw 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为研究对象,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

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一、引言 行为金融学是目前经济学领域较为前沿的新兴学科,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有效市场假设等,强调了投资者在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事实,并且这种非理性是一定程度上可预测的,行为金融学以人们的真实决策心理为出发点来分析其投资规律以及市场影响,能帮助人们更加清晰透彻的认识和理解金融市场。 中国在行为金融学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可喜的是目前中国学者也在逐步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看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07-2016这十年间中国在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成果,来对行为金融学在我国发展现状的有一个全面认识,并且对未来的情况提出展望。 二、样本来源和研究方法 1.样本来源 本文选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文库,因为该文库入选的刊物是能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界各个学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较为规范的学术刊物,有较强的我国在此方面研究水平的代表性。 过程中以篇名或关键词为“行为金融”作为检索项,查询范围从

2007-2016这十年的相关文章,经过逐一排查后,选定208篇经济学领域的文章作为定性分析样本(不选取更早期文章是因为更早期的文章对于中国行为金融发展现状参考价值较小,故不收录。)经过检索以及查验排除经济学领域外的文章,共得到208篇相关文献该208篇相关文献即本文的定性分析样本。宏观上定量把握中国行为金融发展趋势采用从1998年引入行为金融开始到2016年的全部424条经济学类检索结果作为定量分析样本。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是通过样本的统计研究,来分析目前我国行为金融的发展现状,包括我国行为金融研究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行为金融主要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热点,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等。 三、我国行为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 从1998年引入开始到2016年期间,就行为金融文章发表数来看,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热门程度呈先上升下降趋势,虽然从1998年中国引入行为金融学开始,行为金融学相关研究逐年提升,但就2006年之后的数据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相关领域的研究呈现一种明显的逐年下滑趋势,虽然在2015年有一个小幅的提升,但在今年(虽然今年还未结束,但按照已发表的5篇计算,今年已过去5/6,所以预计为6篇)情况仍较为低迷,具体见下图表1:

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金融学理论 :对冲行为,是通过在各种范围内发现可利用的低效率的公司与市场来优化资源的配置,从而获得利润的主要手段。而量化技术,则是这一目标达成的最有效手段。 传统金融理论在以“理性人”和有效市场为其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发展了现代资 产组合理论(MPT,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OPT等一系列经典理论,它承袭了经济学“理性范式”的研究思路,取得了重大成功。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它忽视了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行为经济学家和实验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悖论,如“股 权风险溢价难题”、“羊群效应”、“阿莱斯悖论”等。传统的“理性人”假定已经无法解释现实人的经济生活与行为,预期效用理论也遭到怀疑。虽然部分经济学家开始修补经典理论,修改效用函数、技术和市场信息结构等,但迄今为止没有满意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行为金融理论的悄然兴起突破了传统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对投资者行为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一定的成功。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及其主要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以供学习和交流之用。 第一部分,现代经典金融学的缺陷与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从现代经典金融学的起 源和发展入手,介绍有效市场假说的发展、理论基础和经验检验。现代经典金融学是建立在理性和有效市场基础上的,本节主要从有效市场假说分析了现代经典金融理论的缺陷。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和发展。第二部分,行为金融学心理学基础。根据心理学分支的划分,从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情感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 分析了行为金融学的心理学基础,为后 续理论与模型奠定基础。第三部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核心一期望理论。行为金融学发展至今,其中最有影响为学术界所公认的理论就是期望理论了,期望理论 研究的主要是金融理论的模块之一的“偏好与决策问题”,但是它是目前应用于 经济研究的最为重要的行为决策理论之一。本节在回顾预期效用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相关研究,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第四部分,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理论基础:有限套利和投资者心态分析。有限套利解释了套利对于价格回复到基本价值水平的作用是有限的,从而市场是处于一种非有效状态。 但是它无法告诉我们这种非有效性到底采取哪种具体形式,为此,需要建立行为 金融的第二个理论基础:即投资者心态分析。该部分主要通过对经典模型的介绍来阐明这两大基础。第五部分,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交易策略,这些策略,从主流金融学的角度来看,可能是非理性的,而行为金融给出了相应的解释。第六部分,行为资产定价模型。Hersh Shefrin and Meir Statman (1994)构筑了BAPM (behaviroral asset pricing model )作为主流金融学中CAPM的对应物,将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以及两者在市场上的交互作用同时纳入资产定价框架,提出了行为贝塔的概念。BAPM H方面从无法战胜市场的意义上接受市场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从理性主意出发拒绝市场有效性,这对金融研究的未来发展有着深 刻的启示。第七部分,行为组合理论。Shefrin和Statman借鉴Markowitz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 , MPT于2000年提出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 BPT),该理论打破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中存在的局限:

金融深化

金融深化理论 一、肖与麦金农"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爱德华·肖与麦金农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较为科学地指出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落后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在加速工业化的目标下,企图以低成本来利用国内储蓄和国外储蓄,从而人为压低存贷款利率和高估本币汇率(即抑制金融资产的价格),造成金融市场无力调节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从而,低利率一方面导致国内储蓄的减少,资金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导致对资金的过度需求。金融市场的供求失衡,迫使政府进一步干预,即采取资金配给的措施,通过抑制过度的资金需求,强行实现低水平的资金供求平衡。 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抑制"论表明,当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的初始干预行为破坏了金融市场的调节能力时,金融市场的失衡会迫使政府无休止地进行往往是徒劳的干预。结果不仅扭曲了金融市场,严重地限制了金融发展,而且也达不到初始干预的目的,即实现快速经济增长。应该说,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反复证明了爱德华·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抑制"理论的正确性。 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深化"论可以理解为政府有效的宏观管理下的金融自由化,这种金融自由化的核心是放开金融资产的价格,特别是利率与汇率。让金融资产价格真实地反映供求变化,从而恢复金融市场调节资金供求能力。这样,金融自由化需要和宏观经济的改革同时进行。 二、关于“金融深化理论”评价 金融深化理论的积极意义表现为: 1.发展了传统货币理论。他们认为,传统货币理论都是为那些货币金融制度高度发达的经济设计的,若“不加批判地”将其运用于发展中国家则将是“非常有害的”。因而他们所提出的金融深化论摒弃了传统货币理论中那些不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成分,保留传统货币理论的分析方法,并将其运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 2.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货币金融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深刻地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但又被长期忽略的因素,即货币金融因素,从而将长期脱节的货币理论与发展理论连接了起来,推进了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发展。金融深化理论则认为货币与资本是相互补充的,所以应该减少对金融的政府干预,让市场机制在金融中充分地发挥作用,以实现货币供给带动经济增长的目标,这是对传统观点的成功挑战。 3.为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强调发展中国家资源的有限性,主张放开利率鼓励储蓄,解除对金融压制,鼓励竞争,走向金融自由化。既增加资本供给,又扩大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益,带动经济增长。

补充资料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行为、理性与金融 行为、理性与金融——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作者:郭燕 经济学似乎与理性、严谨有着与生俱来的紧密关系,长久以来,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的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成为了主流经济学的基石,并统领了经济学内部的各个学科。围绕理性人始终追求效用最大化的预设,金融学形成了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模型、资产组合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组成的抽象的理论框架。但是,这些理想的模型似乎在越来越多的现实检验中出现问题,1977年,罗尔(Roll)发现,统计数据与模型的冲突显示作为标准金融学基石的CAPM可能是无法验证的。 之后,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影响学术界的有效市场假说(EMH),也被指出了许多统计异常现象。同时,标准金融理论的另一个关键概念β系数,显示出其与股票投资收益仅有不明显的联系。1992年,作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奠基人之一的E·法玛(Eugene Fama)甚至撤回了对CAPM的支持。这些无疑把现代金融学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经典的、数量经济基础上的严谨体系如果不是错误的,也至少是很不完善的。金融学面临着一旁是没有严格的统计数据支持的模型、另一旁是没有理论解释的实证数据的局面,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来研究金融活动当中人们决策行为的“行为金融学”便成为了学界的关注点。 其实,行为金融学的诞生并不是晚近的事情,在主流金融学的兴起、发展过程中,作为社会科学当中重要分支的行为学早已渗入金融学当中,只是一直在边缘位置上若隐若现。早在1951年,美国奥兰多商业大学的布鲁尔(O.K.Burell)教授就发表了“一种可用于投资研究的实验方法”一文,率先提出了用实验来讨论理论的必要性;随后的1967年,来自俄勒冈大学的巴曼(Bauman)发表了“科学投资分析:是科学还是幻想?”,更加明确地批评了金融学科片面依靠模型的治学态度,并指出金融学与行为学的结合应

区域经济差异-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综述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将对主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做简要的综述。 1.1 区域经济差异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认为区经济差异是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上的差异。如区域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方面的差异;第二,把区域经济差异视为各领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不仅研究了区域之间某一时间的经济差异状态,还研究了其变化的过程;第三,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相关人均经济指标、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这种观点企图全面反映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各方面的不相同的现象。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从以上的几种观点不难发现,它们所涉及的几乎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或某些时点的状态或结果,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形成这些状态和结果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和缩小这些差异,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在这方面研究了许多现实的问题。 总结起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资源察赋的差异,资源禀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第二,是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第三,是历史和文化。事实上,区域差异理论多是从这些方蕊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总结这些差异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出如何缩小差异的建议。 1.2 重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金融文献综述

文献归纳和述评 研究背景 由于标准金融学的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的缺陷,行为金融以心理学和行为学为基础,提出有限理性和非有效市场,来解释金融市场的异象,这是对标准金融学的强有力挑战。标准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之间的差异是研究目标不同。标准金融学描述经济个体的最优决策行为,而行为金融描述的是真实决策行为。 国内外行为金融的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状况 行为金融理论奠基人是美国心理学家、经济学家Daniel Kahneman和实验经济学家Amos Tversky,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大量的行为实验,观察对比发现,许多投资者在实际决策时表现出非完全理性和风险厌恶特征,投资行为的期望值在不同情境多种多样。 1979年Kahneman 和Tversky 共同提出的“期望理论”,成为了行为金融研究中的代表学说,该理论把投资者的情绪变化纳入模型参考指标,提出了在不同风险偏好和效用函数下投资者的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为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期望理论”的出现成为行为金融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随着行为金融研究的不断深入,该理论的影响日益扩大,Kahneman还在2002年摘取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预示着行为金融理论和行为经济理论在主流经济学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进一步开拓出心理学方法在经济学应用空间。1982年Kahneman、Slovic 和Tversky 在《不确定性下的判断:启发式与偏差》中研究了人类行为与投资决策的经典经济模型中基本假设相违背的三个方面:风险态度、心理账户和过度自信,将观察到的现象称为“认知偏差”。 1985年,Bondt和R.H.Thaler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引发了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复兴,通过构造“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实证检验了美国市场存在过度反应。学术界视他们的研究工作为行为金融研究的正式开端,标志着行为金融的研究进入黄金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更多的学者投入了这项工作,Thaler、Shiller、Shefrin、Statman 以及Odean等都是典型的代表。 Thaler分别在1987和1999年研究了股票回报率的时间序列、投资者心理会计等问题,Shiller在1990年研究了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股市中的“羊群效应”、投机价格和流行心态的关系等,得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会导致股价波动加剧。Odean在1998年研究投资者在风险厌恶的条件下,结合股票价格、成交量、组合收益等方面就处置效应、过度自信等投资者行为进行研究,得到投资者普遍具有处置效应和过度自信行为特征。因此,Thaler、Shiller、Odean等人被称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领域的第二代领军人物。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行为金融理论更加注重投资者心理对最优组合投资决策和资产定价的影响。Shefrin和Statman在1994年提出了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随后在2000年,他们又提出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行为投资者的资产组合如资产金字塔一层一层构成。每层有不同的目标,每层有不同的风险偏好,有的是为了避免贫困和破产,规避等闲;有的是为了暴富,追逐风险,进一步充实了行为金融理论。 国内研究现状 行为金融理论在我国的研究仍处于理论模型和策略介绍阶段,近年来也开始运用行为金融理论来研究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实际问题。国内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年至2000年底,这一阶段主要集中于研究行为金融理论与经典金融理论系统冲突,应用期望理论对一些典型心理特征和决策特征进行介绍和研究,运用行为金融解释股市“异象”以及介绍该理论的研究前景。1999年,刘力教授的《行为金融理论对EMH假说的挑战》一文是我国最早系统介绍行为金融理论与EMH之争及其基本理论的文章。2000年,牛芳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