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810-物理化学-考研资料-统计与平衡练习(2008级)

H810-物理化学-考研资料-统计与平衡练习(2008级)
H810-物理化学-考研资料-统计与平衡练习(2008级)

统计热力学与化学平衡

练习 2008级(仅此一套)

一、选择题 1. 对于气相反应,当体系总压力 p 变化

时, (A) 对 K f $ 无影响

(B) 对 K r 无影响 (C) 对 K p

$ 无影响 (D) 对 K f $,K r ,K p

$均无影响 2. 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H 2O(g)和HOD(g)

的平动熵和转动熵的大小为: (A ) S t,m (H 2O)

(B )S t,m (H 2O)=S t,m (HOD), S r,m (H 2O)=S r,m (HOD)

(C )S t,m (H 2O)

(D )S t,m (H 2O)>S t,m (HOD), S r,m (H 2O)>S r,m (HOD)

3. 能量零点的不同选择,在下面诸结论中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 影响配分函数的计算数值

(B) 影响 U ,H ,F ,G 的数值

(C) 影响 Boltzmann 分布数 N i *

数值 (D) 影响能级能量εi 的计算数值 4. 有 6 个独立的定位粒子,分布在三个粒

子能级ε0, ε1, ε2上,能级非简并,各能级上的分布数依次为N 0=3,N 1=2,N 2=1,则此种分布的微态数在下列表示式中哪一种是错误的: (A) P 63P 32P 11 (B) C 63C 32C 11 (C) 6!/3!2!1! (D) {6!/3!(6-3)!} {(3!/2!(3-2)!} {1!/1!(1-1)!}

5. Ag 2O 分解可用下列两个反应方程之一

表示,其相应的平衡常数也一并列出 I. Ag 2O (s) 2Ag (s) + (1/2)

O 2 (g) K p (Ⅰ)

II. 2Ag 2O (s) 4Ag (s) + O 2 (g) K p (Ⅱ)

设气相为理想气体,而且已知反应是吸热

的,试问下列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A) K p (Ⅱ) = K p (Ⅱ)

(B) K p (Ⅰ) = K p 2

(Ⅱ)

(C) O 2 气的平衡压力与计量方程

的写法无关

(D) K p (Ⅰ) 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6. 已知 I 2(g)的基本振动频率 ν=21 420 m -1, k B =1.38×10-23 J ?K -1, h =6.627×10-34 J ?s,

c =3×108 m ?s -1, 则 I 2(g) 的振动特征温度Θv 为:

(A) 2.13×10-14 K (B) 1.03×10-8 K

(C) 308.5 K (D) 3.23×10-3 K

7. 忽略 CO 和 N 2的振动运动对熵的贡献差别。N 2和 CO 的摩尔熵的大小关系是:

(A) S m (CO) > S m ( N 2)

(B) S m (CO) < S m ( N 2) (C) S m (CO) = S m ( N 2) (D) 无法确定

8. 2 mol CO 2的转动能U r 为: (A) (1/2)RT (B) RT (C) (3/2)RT (D) 2RT

9. 下列各体系中属于独立粒子体系的是: (A) 绝对零度的晶体 (B) 理想液体混合物 (C) 纯气体 (D) 理想气体的混合物 10. 近独立定域粒子体系和经典极限下的非定域粒子体系的

(A) 最概然分布公式不同

(B) 最概然分布公式相同

(C) 某一能量分布类型的微观状态数相同

(D) 以粒子配分函数表示的热力学函数的统计表达示相同

11. 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

A(g) + B(g) =C(g)

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平衡将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移动

(D) 无法确定

12. 在298.15 K 和101.325 kPa时,摩尔平动熵最大的气体是:

(A) H2(B) CH4

(C) NO (D) CO2

13. 已知445℃时, Ag2O(s) 的分解压力为20 974 kPa,则此时分解反应

Ag2O(s)=2Ag(s)+12O2(g) 的Δr G

m

$为

(A) 14.387 J·mol-1(B)

15.92 kJ·mol-1

(C) -15.92 kJ·mol-1(D) -31.83 kJ·mol-1

14. 关于配分函数,下面哪一点是不正确的:

(A) 粒子的配分函数是一个粒子所有可能状态的玻耳兹曼因子之和

(B) 并不是所有配分函数都无量纲

(C) 粒子的配分函数只有在独立粒子体系中才有意义

(D) 只有平动配分函数才与体系的压力有关

15.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PCl5(g)在某种条件下的解离度为α,改变下列条件,何者可使α增大?

(A) 增加压力使体积缩小一倍

(B) 体积不变,通入N2气使压力增大一倍

(C) 压力不变,通入N2气使体积增大一倍

(D) 体积不变,通入Cl2气使压力增大一倍

16. 晶体CH3D 中的残余熵S0, m为:

(A) R ln2 (B) (1/2)R ln2

(C) (1/3)R ln2 (D) R ln4

17. 粒子的配分函数q是:

(A) 一个粒子的

(B) 对一个粒子的玻耳兹曼因子取和

(C) 粒子的简并度和玻耳兹曼因子的乘积取和

(D) 对一个粒子的所有可能状态的玻耳兹曼因子取和

18. 在S,H,C V,G,F几个热力学函数中,其数值与最低能级能量数值的选取无关的是:

(A) S,H,C V,G,F

(B) C V

(C) C V,S

(D)A,G,H

19. 若298 K 时,反应N2O4(g) =2NO2(g) 的K

p

$= 0.1132,则:

(1) 当p(N2O4) = p(NO2) = 1 kPa 时,反应将___________;

(2) 当p (N2O4) = 10 kPa,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________ 。

(A) 向生成NO2的方向进行

(B) 向生成N2O4的方向进行

(C) 正好达化学平衡状态

(D) 难于判断其进行方向

20. 假定某原子的电子态有两个主要能级,即基态和第一激发态,能级差为1.38?10-21 J,其余能级可以忽略,基态是二重简并的。则在100 K时,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上的原子数之比为:

(A) 3 (B) 0.184 (C) 1 (D) 0.01

二、计算题

21. 计算298.15 K和标准压力p?时,N2分子的转动惯量I,并求1 mol N2转动熵。已知N2分子的转动特征温度Θr为2.89 K。

22. 将固体NH4I 迅速加热到308.8 K,测得其蒸气压为3.666×104 Pa,在此温度下气态NH4I 实际上完全分解为NH3和HI,因此测得的蒸气压等于NH3和HI 分压之和。如果在每一段时间内保持这个温度不变,则由于HI 按下式分解:

HI =(1/2) H2 + (1/2) I2

从而使NH4I(s) 上方的压力增大。已知HI 的分解反应在308.8 K 时的K

p

$= 0.127,试计算达到平衡后,固体NH4I 上方的总压。

23. 110.1℃,6.05×104Pa时,从测定醋酸蒸气的密度得到平均相对摩尔质量是醋酸单分子的1.520倍。假定气体中只含有单分子和双分子。试求2CH3COOH(g) =

(CH3COOH)2(g)的Δr G

m

$。

24. 在298 K,101325 Pa下,若γm = 1,a m = 1 ,有关热力学数据如下:

Δf H

m

$/kJ?mol-1S m

$/J?K-1?mol-1Δ

f

G

m

$/kJ?mol-1

Zn2+(aq) -152.42 -106.48 -147.19

Cu2+(aq) 64.39 -98.70 64.98

试计算在101 325 Pa,25℃附近,反应Zn(s) + Cu2+(aq) = Zn2+(aq) + Cu(s) 的平衡常数的

温度系数(?K

a

$/?T)

p

25. (1) 写出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摩尔统计熵公式;

(2) 将各常数值代入,写出摩尔转动熵的简化计算式;

(3) HI分子的转动惯量I= 4.28×10-47 kg?m2,计算HI在298 K时的摩尔转动熵(注:k = 1.380×10-23 J?K-1,h = 6.625×10-34 J?s )。

26. 双原子分子Cl2的振动特征温度Θv= 801.3 K。

(1) 用统计热力学方法计算氯气在

323 K 时的C V ,m (不考虑电子运动和核运

动) (2) 用能量均分原理计算 Cl 2气的C V ,m ; (3) 两种方法算得的数值不一,试说明原因。

27. 目前工业制苯乙烯主要采用乙苯脱氢

法,其化学反应如下:

乙苯 (g) = 苯乙烯(g) + H 2(g)

由于所用催化剂 Ag 沸石在700℃以上烧

结现象严重,故反应温度一般不超过700℃。

若在 650℃,过热蒸气(惰性气体)与乙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9:1,试求在101 325 Pa 下乙苯脱氢的理论转化率。已知Δr G m $

(700

K) = 33.26 kJ ?mol -1,在427~827℃间,该反应热效应的平均值Δr H m $= 124.43 kJ ?mol -1

三、问答题 28. 由两个粒子组成一个体系,粒子由二个可能能级,其能级能值分别为ε1=ε0,ε2= 2ε0,每个能级仅有一个量子态,试确定下列情况下体系正则配分函数[Φ=∑

i i W exp(βU i )]

的最终表达式。 (1) 粒子是定域的; (2) 粒子遵从 Maxwell - Boltzmann 分布; (3) 粒子遵从 Bose - Einstein 分布; (4) 粒子遵从 Fermi - Dirac 分布。

29. 室温下双原子分子气体在转动量子数为J 的转动能级上出现的概率最大时,其J 值

为 (1/2)[(2T /Θr )1/2 - 1] 成立吗?

30. 已知N 个分子理想气体体系的亥姆霍兹

自由能F = -kT ln(q N /N !),最概然分布公式为 N i = exp(α+βεi ),其中β = -(1/kT )。请证明:

α =μ/RT , 式中μ为化学势, 因此最概然分布公式可写为 N i = exp(μ-εi N 0/RT ) 。

大学物理化学知识整理

第一章 理想气体 1、理想气体:在任何温度、压力下都遵循PV=nRT 状态方程的气体。 2、分压力:混合气体中某一组分的压力。在混合气体中,各种组分的气体分子 分别占有相同的体积(即容器的总空间)和具有相同的温度。混合气体的总压力是 各种分子对器壁产生撞击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一种组分所产生的压力叫分压 力,它可看作在该温度下各组分分子单独存在于容器中时所产生的压力B P 。 P y P B B =,其中∑=B B B B n n y 。 分压定律:∑=B B P P 道尔顿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与混合气体温度、体积相同条件下各组 分单独存在时所产生的压力的总和。 ∑=B B V RT n P ) /( 3、压缩因子Z Z=)(/)(理实m m V V 4、德华状态方程 RT b V V a p m m =-+))((2 nRT nb V V an p =-+))((22 5、临界状态(临界状态任何物质的表面力都等于0) 临界点C ——蒸气与液体两者合二为一,不可区分,气液界面消失; 临界参数: (1)临界温度c T ——气体能够液化的最高温度。高于这个温度,无论如何 加压 气体都不可能液化;

(2)临界压力c p ——气体在临界温度下液化的最低压力; (3)临界体积c V ——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的摩尔体积。 6、饱和蒸气压:一定条件下,能与液体平衡共存的它的蒸气的压力。取决于状 态,主要取决于温度,温度越高,饱和蒸气压越高。 7、沸点:蒸气压等于外压时的温度。 8、对应状态原理——处在相同对比状态的气体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对比参数:表示不同气体离开各自临界状态的倍数 (1)对比温度c r T T T /= (2)对比摩尔体积c r V V V /= (3)对比压力c r p p p /= 9、r r r c r r r c c c T V p Z T V p RT V p Z =?= 10、压缩因子图:先查出临界参数,再求出对比参数r T 和r p ,从图中找出对应 的Z 。 11、阿玛格定律:B B Vy V = p RT n V B B /= 12、单原子理想气体 R C m p 25,=,双原子理想气体R C m p 27,=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第一定律: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形式,它能 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传递过 程中能量的总和不变,△U=Q+W (适用于非开放系统)。 2、

复旦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复试内容复试面试问题复试备考经验

前天刚刚复试结束,现在已经成功上岸,所以想趁着自己还有记忆,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复试经历,以供后面的学弟学妹参考,让大家少走弯路,早日实现梦想。文笔不好请大家见谅,理工生真的是有什么说什么的。 复试 我也做了很多准备,大多也是参照了网上学长学姐的经验贴。 1.我报的是物化,所以只把物化书本看了2遍,把重点习题做了一遍,做习题的原因是单看书太无聊了,而且不动脑感觉有些东西你总想不起来,思路不像刚考初试那样活跃。 2.买了一本复旦用的物化实验书,网上买的二手10来块钱。每个方向都重点看了2个实验,比如热力学看了饱和蒸汽压的测量、气液相图绘制,动力学方向看了旋光法测蔗糖转化的反应速率等等,我总共看了8个左右。 3.了解之前联系的老师的研究方向,我这个真的做了大量工作,把老师实验室近一年发表的所有文章看了,把里面涉及到的仪器的原理啥的都弄懂,查了这个课题的前沿、国内外发展情况,就连老师获奖的新闻我都翻遍了。 4.所有谱学。分子光谱(包括紫外,红外,微波,拉曼)全部原理、应用,都看了3遍。能谱(AES、XPS、UPS、LEED)全部原理、应用,3遍。衍射谱(我只看了XRD)原理、应用。波谱(核磁共振、顺磁共振ESR)原理、应用,3遍。 5.注意观察一下复旦老师发文章喜欢发的期刊,查一下所属机构,影响因子。 6.我初试报了表面化学与催化方向,我查了这个方向的研究进程、现代表面化学的研究内容、以后的研究方向、国内外发展情况,查了一下历史上有哪位是搞这个方向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 7.毕业设计(多了解一些,特别是往届的,老师超爱问)

8.英语口语,自我介绍我准备了两个版本,2分钟版和4分钟版。而且还提前练了半个月雅思,每天练习对话2小时。准备了15个日常生活的话题,后来练了几天,发现无论讲啥话题我都可以噼里啪啦讲一大堆了,就差不多了。而且我每天晚上洗澡,都很喜欢自己给自己想话题,然后对着淋浴头说个20分钟哈哈哈哈。 这里提醒大家,在复习备考的时候不要只顾闷头苦学,还要多多分析自己的专业情况,比如分数线、报录比,复试通知、复试流程等各个重要时间点都要重视起来,这些信息推荐以后查询鸿知复旦考研网,都有总结好,非常节省搜集整理信息的时间,建议大家加入收藏夹,经常访问查阅。有问题也可以咨询老师和学姐,人都挺好的,他们做复旦比较久了,资料和专业课的班也是信得过的,我有的同学是经过他们的培训的。 我今年复试的情况: 其实每个人问的都不一样,我这个只能作为参考。首先英语自我介绍,介绍完了,老师就说,你们快提问吧,中英文都可以,果不其然,一个老师用英语提问了,问我最近读过的文献(因为我自我介绍说读过一些文献),我就劈哩啪啦说了一下,另外一个老师又用英文问这个文献出自哪个期刊。后面的问题都是围绕我的毕业设计,问的原理好深啊,有些我都答不出来,然后我就回答了其他相近的方面。还问了光谱的原理,活化能怎么求,家庭主妇做饭为什么要点火(我从自由能、活化能方面答都没对),后来老师自己说了是自由基支链反应。好吧。。。反正整个过程还是比较愉悦的,因为我是比较爱笑的那种人,无论回答得出回答不出我都是在全程微笑,所以也比较放得开和老师交流。我只能说有些问题我能回答我就多说一点,不能回答我就说不知道。 好了,就写这么多了。欢迎各位学弟学妹来报考复旦。复旦是个很干净的地方,初试复试都很公平公正,没有任何歧视。大家如果还不知道怎么准备复试的,最好还是报一个鸿知复旦考研网的辅导班吧,由研究生学长学姐一对一辅导,可以让复习备考更有针对性,告别

最新整理初中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资料讲解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物理化学练习题(胶体化学)

物理化学练习题--胶体化学(胶体分散系统及其基本性质、憎液溶胶的稳定与聚沉乳状液泡沫悬浮液和气溶胶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10-138 当入射光的波长()胶体粒子的线度时,则可出现丁达尔效应。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关于 10-139 胶体系统的电泳现象表明()。 A.分散介质是带电的 B.胶体粒子带有大量的电荷 C.胶团是带电的 D.胶体粒子处等电状态。 10-140 电渗现象表明()。 A.胶体粒子是电中性的 B.分散介质是电中性的 C.分散介质是带电的 D.胶体系统处于等电状态 10-141 在胶体系统中,ξ电势()的状态,则称为等电状态。 A.大于零 B.等于零 C.小于零 D.等于热力学电势 10-142 若分散相微小粒子的表面上选择性地吸附了大量相同元素的负离子,则该溶胶的ξ电势必然是()。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无法确定 10-143 在过量的AgNO 3 水溶液中,AgI溶胶的胶体粒子则为()。 A.[AgI(s) m ]·nAg+ B.{[AgI(s)] m ·nAg+·(n-x)NO- 3 }x+ C.{[AgI(s)] m ·nAg+·(n-x)NO- 3 }x+·xNO- 3 D.[AgI(s)] m 10-144 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溶液与憎水溶胶在性质上最根本的区别是()。 A.前者是均相系统,后者为多相系统 B.前者是热力学稳定系统,后者为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C.前者黏度大,后者黏度小 D.前者对电解质的稳定性较大,而后者加入少量的电解质就能引起聚沉

10-145 在20ml、浓度为0.005mol·dm-3的AgNO 3 溶液中,滴入20 mL浓度为0.01mol·dm-3的KBr溶液,可制备AgBr溶胶,则该溶胶的ξ电势()。A.大于零 B.等于零 C.小于零 D.无法确定 10-146 为使以KI为稳定剂的AgI溶胶发生聚沉,下列电解质溶液中聚沉能力最强者为()。 A.KNO 3 B.Ba(NO 3) 2 C.Cu(NO 3) 2 D.La(NO 3) 3 10-147 在一定温度下,在四个装有相同体积的As 2S 3 溶胶的试管中,分别加入体 积V和浓度c皆相等的下列电解质溶液,能使As 2S 3 溶胶最快发生聚沉的是()。 A.KCl B.NH 4 Cl C.ZnCl 2 D.AlCl 3 10-148 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的乳化剂分子亲水一端的横向大于亲油一端的横截面,则形成()型乳状液。 A.W/O B.O/W C.无法确定 D.无特定类

物理化学复习资料

《物理化学》复习资料 1、已知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初态为298.15K,10.0dm3,终态温度298.15K,体积20.0dm3, 压力Pθ。计算沿下面三条不同的等温途径时系统所作的体积功。 ①系统向真空膨胀至终态; ②系统反抗恒外压Pθ,一步膨胀变化到终态; ③系统先反抗恒外压1.5 Pθ,后又反抗恒外压Pθ两步变化到终态。 解:①向真空膨胀因未反抗外压p e=0 ,故W = 0。 ②恒外压膨胀P e = pθ , 故W = -p eΔV = -100 .0 (20.0-10.0) = -1000.0 J ③系统先反抗恒外压膨胀到p =1.5 Pθ时,其体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出为 (20.0×Pθ)/1.5 Pθ =13.3 dm3 , 分别计算两步恒外压膨胀过程的体积功: W = W1 + W2 = -1.5×100.0(13.3-10.0)+[-100.0(20.0-13.3)]= -1.165 kJ。 2、图中有电池、电阻丝和水。电池供电,水不断流动,维持电阻丝状态不变。忽略导线电阻和电池内阻,根据预先指定的体系,讨论四个问题: (1)该体系属于何种体系? (2)体系与环境间有无能量交换? (3)热力学第一定律对此是否适用? (4)热、功和热力学能的变化如何? 指定一下六个体系: 1.定电阻丝为体系。2.指定电池为体系。 3.指定电阻丝和水为体系。4.指定电阻丝和电池为体系。 5.指定水为体系。6.指定水、电阻丝和电池为体系。 答:1、(1)电阻丝为敞开体系,因为电阻丝中有电子流过。 (2)体系与环境间有能量交换,电池对体系作电功,体系把功变成热又传给环境水,保持体系温度不变。 (3)因为该体系属于敞开体系,所以第一定律不适用。若保持电子流恒定,第一定律的数学式仍可应用。 (4)体系的热力学能保持不变,体系得到了电功而放出了热。 2、答:(1)电池是敞开体系,因为电池不断输出电子流。 (2)体系与环境间有能量交换,体系对环境输出电功。 (3)第一定律不适用于敞开体系。 (4)体系热力学能下降,体系对环境作电功,但没有热量交换。 3、答:(1)电阻丝和水是敞开体系,因为电阻丝中有电子流过。 (2)体系与环境间有能量交换,体系得到了电功。 (3)热力学第一定律不适用。 (4)体系得到了电功,热力学能增加,但无热量交换 4、答:(1)电阻丝和电池是封闭体系,体系与环境间无物质交换。 (2)体系与环境间有能量交换,体系向作为环境的水放出热量。 (3)第一定律适用于该体系。 (4)体系向环境放热,热力学能下降,但无功的交换。 5、答:(1)水是封闭体系,与环境无物质交换。 (2)体系与环境有能量交换,体系从环境得到了热。 (3)第一定律适用。 (4)体系从环境得到热,热力学能增加,但无功的交换。 6、答:(1)是隔离体系。(2)体系与环境间无能量交换。 (3)热力学第一定律适用(4) ?U=0 Q=0 W=0

南开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考研大纲和复习经验

南开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考研大纲和复习经验 南开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考研复习都是有依据可循的,考研学子关注事项流程为:考研报录比-大纲信息-参考书-资料-真题-复习经验-辅导-复试-导师。缺一不可,考研大纲会在九十月份发布,研友们不要着急,一定要耐心等待,可以参照去年的大纲先复习着,首先呢,南开大学物理化学专业下包含综合化学与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二者择其一。我个人的复习经验可以简单说一说,首先刚开始的时候,关注了一些考研公众号,在贴吧寻找经验,看到很多学长像我现在一样,分享着自己的考研经验,但是我很不擅长总结这种东西,一个理科生,原谅我吧。我会把该说的都说到。先列出大纲吧,再说一下我如何利用复习资料的,还有复习进度。 下面是南开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综合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综合化学考试是为我校招收化学类、植物保护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入学考试科目。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化学水平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内容。 三、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在大学阶段在化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考查考生知识面的广度。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运用化学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考试(可以使用数学计算器)。 试卷满分150分,分四部分,其中无机化学40分,分析化学30分,有机化学40分,物理化学40分。 五、考试内容 本科目各部分考试内容,请对应参照科目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不含仪器分析内容)、有机化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不含结构化学内容)的考试大纲。 下面是南开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是化学学院全日制物理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测试考生物理化学(包括结构化学)水平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内容。 三、考试基本要求 1.要求考生具备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相应的背景知识。 2.掌握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的基本原理,并能应用这些原理和思想方法处理、解决化学中的实际问题。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运用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两个部分:物理化学(占70%)、结构化学(占30%)。

物质转化和材料利用知识点整理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1. 分类方法 分类法就是根据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分别归类。分类时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事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如: 以对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进行分类为例: (1) 按颜色分类: ??? ????紫红色:高锰酸钾黄绿色:氯气白色:氧化镁氧气、醋酸无色:氯化钠、硫酸、 (2) 按状态分类: ?????、高锰酸钾固态:氯化钠、氧化镁液态:硫酸、醋酸气态:氧气、氯气 此外对物质还可按照溶解性、导电性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 物质按组成的分类 (1)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成为氧化物。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2) 无机化合物:由除碳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O 、CO 2、碳酸、碳酸盐的结构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也被列 为无机化合物。 (3) 有机化合物: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 (4) 物质分类图 ????????????????????????????????????????????????????????????混合物 盐碱酸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合物稀有气体非金属金属单质纯净物物质 3 定等特点,可做金饰品;铜的导电性好,可用做导线。 4. 分类的主要原则 (1) 每一次分类必须按同一个标准进行,如果分类不依据统一的标准,容易犯分类重叠或分类过宽的错误,尤其是在连续 分类的过程中,如果不遵守这一规则,将会使分类陷入混乱之中。 (2) 分类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把母项分为若干个子项,各子项必须有全异关系,不允许出现交叉或从属关系。 (3) 各子项之和必须等于母项。如将单质划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两类就错了,因为单质还有稀有气体单质。 5. 物质的鉴别(Ⅰ) 物质的鉴别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区别它们各是什么物质。物质鉴别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1) 物理方法: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厨房用品)味道、溶解性等均可作为物质的鉴别依据。 (2) 化学方法:根据物质的特征、化学性质对物质进行鉴别的方法。如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产 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l -与AgNO 3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等。 (3) 蔗糖、实验、冰醋酸、无水硫酸铜粉末、色拉油、高锰酸钾、碳酸钠溶液的鉴别步骤示例: ① 首先观察物质的颜色,紫红色的固体是高锰酸钾,亮黄色的液体是色拉油。另外有三种固体和两种无色液体。 ② 取三种固体各一匙,分别倒入烧杯中,每只烧杯里倒入20ml 水,搅拌,出现蓝色溶液的,原固体是无水硫酸铜。 ③ 分别取另两种固体于蒸发皿中加热,易熔化的是蔗糖,不易熔化的是食盐(可用化学方法鉴别蔗糖溶液和NaCl 溶液)。 ④ 取两种无色液体1mL-2mL 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冰醋酸。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考研心得

考研专业课之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1) 第一讲清华大学材料系综合信息介绍 一.系专业信息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在全国学科排名前茅,研究生培养设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核燃料循环与材料等博士点和硕士点,并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系中拥有一支学术造诣高,极富创造力而又为人师表的强大研究生导师队伍,关于各位导师的情况,在材料系主页https://www.360docs.net/doc/f04944307.html,/上有详细说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先了解一下。在硬件方面,材料系拥有各种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为进行材料的合成与加工、微观结构分析及性能特征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与国际学术的交流频繁,为准备出国留学的有志之士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我想一个人在优越的平台中,可以极大的提高其能力。我相信材料系可以给大家提供这个平台,同样,这也将会是大家施展才能的大舞台。 二.历年报考录取情况 作为材料专业的本科生,大家应该都知道清华材料系在全国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正因为他的实力,使其成为全国材料系考研的热门。 由于她的特殊性,校内保研直博的占了相当大一部分的名额,导致其对外招生名额相比于其他学校,可以用极少来形容。一般来说,报名人数:录取人数≥10:1。录取人数上从06年的18个,到07年15个(最后录14个),再到08年14个(最后录16个),可以看出,官方公布的招生名额有递减的趋势,但最终录取人数可能会根据生源质量有所微调。比如07年由于数一难度较大,再加之专业课改革,使总体成绩偏低,成绩的偶然性偏大,生源质量有所降低,系里抱着清华研招宁缺毋滥的原则,从公布的15个减至14个。 招生人数少是少,但并不是没招。大家要报着必胜的信心去努力为自己的梦想拼搏。拥有自信,你就会是众多考研高手中的最强者。 订阅收藏考研专业课之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 三.出题老师情况

《物理化学》考研傅献彩版配套考研真题库

《物理化学》考研傅献彩版配套考研真题库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原电池在定温定压可逆条件下放电时,过程中与环境交换的热量在数值上与下列哪个量数值相等?()[北京科技大学2011研] A.Δr H m B.零 C.TΔr S m D.Δr G m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等温可逆过程,Q r=TΔr S m。 2采用对消法(或称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需要选用一个标准电池。这种标准电池所具备的最基本条件是()。[首都师范大学2010研] A.电极反应的可逆性很大,常用做参比电极 B.电动势精确已知,与测量温度无关 C.电池可逆,电势具有热力学意义 D.高度可逆,电动势温度系数小,稳定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标准电池指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需要的电动势已知的并且稳定不变的辅助电池。其电池内的反应是可逆的,且与温度的关系很小。 3为延长建筑物的寿命和降低成本,最好不用下面哪种水来搅拌用于浇注钢筋的混凝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研]

A.河水 B.超纯水 C.海水 D.去离子水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钢筋混泥土的主要成分是铁,海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会与铁形成原电池,而腐蚀钢筋。 4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研] A.镀锡铁 B.铁片 C.铜片 D.锌片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为了达到防腐蚀的目的,焊接的金属应该与铁构成原电池,且选择的金属片的活性要高于铁,所以为锌片。 5反应A+B→P符合Arrhenius公式,当使用催化剂时,其活化能降低了80kJ·mol -1,在室温(298K)下进行反应时,催化剂使其反应速率常数约提高了()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研] A.2×105 B.1014 C.5000

考研《物理化学》考研重点考点归纳

考研《物理化学》考研重点考点归纳 第1章气体的pVT关系 1.1考点归纳 一、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是指在任何温度、压力下符合理想气体模型,或服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气体。 1.理想气体模型的微观特征 (1)分子间无作用力; (2)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或 式中,p、V、T、n的单位分别为Pa,m3,K和mol;称为气体的摩尔体积,单位为m3·mol-1;R称为摩尔气体常数,适用于所有气体,其值为 8.314472J·mol-1·K-1。 该方程适用于理想气体,近似地适用于低压的真实气体。 二、实际气体 1.实际气体的行为

在压力较高或温度较低时,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较大。用压缩因子(Z)衡量偏差的大小。 理想气体的,Z=1。对实际气体,若Z>1,则,表示同温、同压下,实际气体的体积大于按理想气体方程计算的结果。即实际气体的可压缩性比理想气体小。当Z<1时,情况则相反。 2.Boyle温度 若在温度T时,有,则称此温度T为Boyle温度TB。 3.van der waals方程式 式中,的单位为Pa·m6·mol-2;b的单位为m3·mol-1。和b都是只与气体的种类有关,而与温度无关的常数,称为范德华常数。 4.维利方程

式中,A、B、C、D称为第一、第二、第三Virial(维利)系数。 三、理想气体混合物 1.混合物的组成表示 (1)物质B的摩尔分数x或y定义为: 式中,表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 一般用yB表示气体混合物的摩尔分数,用xB表示液体混合物的摩尔分数。 (2)物质B的体积分数定义为: 式中,表示在一定T、p下纯气体B的摩尔体积;为在一定T、p下混合之前各纯组分体积的总和。 (3)物质B的质量分数定义为:

2014年中国农业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经验分享

2014年中国农业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经验分享 因为现在离2015年的考研确实很近了,但是对于2016年的考试却似乎很遥远,所以我想分别对参加这两次考试的同学进行交流。哈哈,本人文采不好,说的全是大白话,请各位见谅,但是说的也全是大实情,不会浪费大家时间。 首先,对于2015年考研的同学,距离现在只有一个月了,我想说的是:身体第一!每年考研几乎都是全年最寒冷的时候,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加特殊的时期,保护好身体是第一位的。遥想当年自己考研,和我一起复习的一个战友,平时学的很猛,各种呕心沥血,以至于考前一个月的时候感冒了,打了半个月吊针,感冒好了之后,整个人都很不在状态,由于体力严重不支,基本每天7点就得上床睡觉了,几天后实在扛不住,又去医院打了ATP。最后考试结果大家也可想而知了。所以再次重申一遍,在这段时间身体是第一位的! 那么学习方面呢?很多同学一到现在就有一种临阵磨枪的感觉,依旧每天打题海战术,大量大量的做题,模拟题、仿真题,搞得天天头都大了,一直在接受新知识,其实我觉得已经没有必要了。我按科目说吧,政治和英语我就不说了,就说我们的专业课,化学和生理生化。先说化学,在这个时候,想必大家已经把新祥旭专业课的历年真题都做了一遍吧,我建议大家做完了一定要做一个系统的总结,总结一下有哪几种题型,考频高的有哪几种,固定题型有哪几种,然后把真题中考过的用到的公式、反应一定要掌握牢固,对于自己掌握的模棱两可的、不清楚的、一定要翻翻书把它确定下来,因为你现在不清不楚的,上了考场你就手软,不敢用。另外就是要给自己定几个必拿分的题型,难题偏题以及自己掌握不了的一概放过,不要再纠结了,把会做的做对,不会的果断放掉,这也是考场上的必备技能,一味的苦苦追求、琢磨你不会的,在现在就是浪费时间,而且会大大打击你的自信!对于生理生化,大家平时应该就是背的比较多吧,那现在我的经验就是翻着看,快速阅读,每天腾出2个小时,翻一遍,有自己总结的条理清楚地笔记是最好的,没有的话,只能翻课本了。但是不要再费劲的背了,就我个人经验,这个时候已经背不过来了,反而是每天翻看,效果更好。 对于2015年考研的同学,我认为这一个月,心里的调节也是很重要的,要端正自己的心态,不要再有后悔、还怕这些情绪了,因为自己已经确认了志愿,就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努力完成自己的目标,这才是一个成熟的做法,一味的后悔是没有用的,越后悔、你所害怕的越可能变成现实哦。所以,坚强起来,大家都一样,谁坚强了谁就赢了!在这个时期,另一个要摒弃的情绪就是急躁,有很多同学觉得自己怎么越学习,不会的东西反而越多了,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因为你脑子里的知识多了,思考的多了,你需要的知识更多了,就觉得自己哪哪都不会了。这个时候,一定不要着急,要回归考试,再次看真题,以真题为向导,把你跑远的思路拉回来,不要想象的考试有多么可怕,自己的东西有多不够,也许是你挖得太深,反而得不偿失了。 最后,就像我自己当年考试的时候,往考场上一坐我就后悔了,觉得自己报中国农业大学是报高了,看着考场的竞争者就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所以,大家坐在考场的那一刻,一定不要被考场严肃的气氛:什么监考老师的金属报警器、考场摄像头、信号频闭器、监考老师的各种恐吓….所吓倒,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有不作弊,就什么都不怕,放正心态,深呼吸一口,只把它当作一次考试,千万别想什么:“考验我的时候到了….”这一类的,这都是给自己增加压力。深呼吸,平静的面对试卷吧,正常的发挥就好! 最最后,(哈哈,说了自己文采不好的),祝大家在考试中取的好成绩~

物理化学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 (1) 等温压缩,(2) 绝热压缩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以H 1,H 2分别表示两个终态的焓值,则有 ( C ) A.H 1> H 2 B.H 1= H 2C. H 1< H 2D.不一定 2.下列的过程可应用公式ΔH =Q 进行计算的是( C ) A.不做非体积功,终态压力相同但中间压力有变化的过程 B.不做非体积功,一直保持体积不变的过程 C. 273.15 K ,p θ下液态水结成冰的过程D. 恒容下加热实际气体 3.下述说法中,哪一个错误 ( B ) A. 体系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环境吸收的热量B. 体系温度的降低值一定等于环境温度的升高值 C. 热力学平衡时体系的温度与环境的温度相等 D.若体系1与体系2分别与环境达成热平衡,则此两体系的温度相同 4.体系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值(C ) A.必定改变B.必定不变C.不一定改变 D.状态与内能无关 5.石墨的燃烧热 ( B ) A.等于CO 生成热 B.等于CO 2生成热 C.等于金刚石燃烧热 D.等于零 6.ΔH =Q p ,此式适用于下列那个过程( B) A.理想气体从1 013 250 Pa 反抗恒定的外压101 325 Pa 膨胀到101 325 Pa B.0℃ ,101 325 Pa 下冰融化成水C.电解 CuSO 4水溶液 D.气体从 (298 K,101 325 Pa) 可逆变化到 (373 K,10 132.5 Pa) 7. 下述说法,何者正确( C ) A.水的生成热即是氧气的燃烧热 B.水蒸气的生成热即是氧气的燃烧热 C.水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D.水蒸气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 8.正常沸点时液体气化为蒸气的过程在定压下升高温度时体系的Δvap G $值应如何变化( C ) A.Δvap G θ= 0B.Δvap G θ≥0 C.Δvap G θ< 0 D.Δvap G θ> 0 9.下列关于吉布斯自由能(G )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G 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B.G 的绝对值不能确定;C.G 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D.G 是具有能量的量纲 10.一封闭体系从始点出发,经过循环过程后回到始点,则下列( D )的值为零。 (A) Q (B) W (C) Q-W (D) Q+W 11. 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B ) A.ΔS = 0,W = 0 B.ΔH = 0,ΔU = 0 C.ΔG = 0,ΔH = 0 D.ΔU =0,ΔG =0 12理想气体经历等温可逆过程,其熵变的计算公式是 ( D ) A.ΔS =nRT ln(p 1/p 2) B.ΔS =nRT ln(V 2/V 1)C.ΔS =nR ln(p 2/p 1)D.ΔS

-2013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试题(b )讲解学习

学习资料 仅供学习与参考 2011-2012年度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试题(B)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 共10分) 1. 1mol,373K,101325Pa 下的水变成同温同压下的水蒸气,该过程ΔU=0 ( ) 2. 体系经过一个可逆循环过程,其熵变大于零 ( ) 3. 克拉佩龙方程适用于纯物质的任何两相平衡 ( ) 4.孤立体系发生的任意过程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 ) 5.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基元反应 ( ) 6.催化剂的组成和数量确定后,催化剂表面积越大,其活性越高 ( ) 7.第一类导体是依靠电子的定向移动而导电的 ( ) 8.能够使某解质溶液持续不断地发生电解时所要的最小外加电压称为分解电压 ( ) 9.物理吸附是多分子层吸附 ( ) 10.反应分子数只能是正整数 (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一个封闭体系经(I)和(II)两条不同途径从始态A 变化到终态B, 下列式子中可成立是( ) A. II I U U ?=? B. II I W W = C. II I Q Q = D. I I H Q ?= 2. 下列关于过程方向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非自发过程可以发生。 B.过程向总熵(体系和环境得熵变的总和)增加的方向进行。 C.过程不一定朝体系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方向进行。 D.自发过程中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一定降低。 3. 若在水中溶解KNO 3和Na 2SO 4两种盐,形成不饱和溶液,则该体系的组分数为( ) A.3 B.4 C.5 D.6 4. 下列因素中,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随之改变的是( ) A.体系组成 B.标准态 C.浓度标准 D.化学计量系数 5. 在基元反应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基数与反应分子数总是一致; B.反应基数总是大于反应分子数; C.反应基数总是小于反应分子数; D.反应基数不一定与反应分子数总是一致。 6. 若向摩尔电导率为1.4×10-2 S ×m 2×mol -1的CuSO 4溶液中,加入1m 3的纯水,这时CuSO 4 摩尔电导率( ) A. 降低; B. 增高;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7.某一电池反应,若算得其电池电动势为负值时,表示此电池反应是:( ) A. 正向进行; B. 逆向进行; C. 不可能进行; D. 反应方向不确定 8. 在用最大气泡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实验中,下述操作规定错误的是( ) A.毛细管壁必须清洗干净 B.毛细管口必须平整 C.毛细管必须垂直放置 D.毛细管插入液体内部一定深度 9.对于混合等体积的0.081-?L mol KI 和0.11-?L mol AgNO 3溶液所得溶胶, 下列电解质中何 者的聚沉能力最强( ) A. Na 2SO 4 B. MgSO 4 C. CaCl D. NaCN

物理化学考研公式复习

第一章 气体的pVT 关系 主要公式及使用条件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nRT RT M m pV ==)/( 或 RT n V p pV ==)/(m 式中p ,V ,T 及n 单位分别为Pa ,m 3,K 及mol 。 m /V V n =称为气体的摩尔体积,其单位为m 3 · mol -1。 R =8.314510 J · mol -1 · K -1,称为摩尔气体常数。 此式适用于理想气体,近似地适用于低压的真实气体。 2. 气体混合物 (1) 组成 摩尔分数 y B (或x B ) = ∑A A B /n n 体积分数 / y B m,B B * =V ?∑* A V y A m,A 式中∑A A n 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A m,* V 表示在一定T ,p 下纯气体A 的摩尔体 积。∑*A A m,A V y 为在一定T ,p 下混合之前各纯组分体积的总和。 (2) 摩尔质量 ∑∑∑===B B B B B B B mix //n M n m M y M 式中 ∑=B B m m 为混合气体的总质量,∑=B B n n 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上述各 式适用于任意的气体混合物。 (3) V V p p n n y ///B B B B * === 式中p B 为气体B ,在混合的T ,V 条件下,单独存在时所产生的压力,称为B 的分压力。* B V 为B 气体在混合气体的T ,p 下,单独存在时所占的体积。 3. 道尔顿定律 p B = y B p ,∑=B B p p 上式适用于任意气体。对于理想气体 V RT n p /B B =

4. 阿马加分体积定律 V RT n V /B B =* 此式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5. 范德华方程 RT b V V a p =-+))(/(m 2m nRT nb V V an p =-+))(/(22 式中a 的单位为Pa · m 6 · mol -2,b 的单位为m 3 · mol -1,a 和b 皆为只与气体的种类有关的常数,称为范德华常数。 此式适用于最高压力为几个MPa 的中压范围内实际气体p ,V ,T ,n 的相互计算。 6. 维里方程 ......)///1(3m 2m m m ++++=V D V C V B RT pV 及 ......)1(3'2''m ++++=p D p C p B RT pV 上式中的B ,C ,D,…..及B‘,C‘,D‘….分别称为第二、第三、第四…维里系数,它们皆是与气体种类、温度有关的物理量。 适用的最高压力为1MPa 至2MPa ,高压下仍不能使用。 7. 压缩因子的定义 )/()/(m RT pV nRT pV Z == Z 的量纲为一。压缩因子图可用于查找在任意条件下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但计算结果常产生较大的误差,只适用于近似计算。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主要公式及使用条件 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示式 W Q U +=? 或 'a m b δδδ d δd U Q W Q p V W =+=-+ 规定系统吸热为正,放热为负。系统得功为正,对环境作功为负。式中 p amb 为环境的压力,W ‘为非体积功。上式适用于封闭体系的一切过程。 2. 焓的定义式 pV U H +=

中科院考研真题2009物理化学甲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9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甲)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3.可以使用不带储存功能的计算器。 下列一些基本常数供解题时参考: 普朗克常数 h=6.626×10 -34 J·S ;玻兹曼常数 k B=1.381 ×10 -23J·K -1 摩尔气体常数 R=8.314J·mol -1·K -1 ;法拉第常数 F=96500C ·mol -1 一、是非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 1.某气体状态方程为 p=f(V)T,f(V)只是体积的函数,恒温下该气体的熵随体积V 的增加而增加。 2.在恒温恒压不做非体积功的情况下,△ H>0, △ S>0 的过程不一定能自发进行。 3.已知 X 和 Y 可构成固溶体。在X 中随着加入 Y 可使系统的熔点升高,则Y 在固溶体中的含量 比 Y 在液相中的含量低。 4.稀溶液的依数性是指在指定溶液的种类和数量后,其性质仅取决于所含溶质分子的数目,而与 溶质的本性无关。 5.在非理想液态混合物中,正规混合物的非理想性是完全由混合热效应引起的。 6.多孔硅胶具有强烈的吸水性能,这表明自由水分子的化学势较吸附于硅胶表面的水分子的化学 势为低。 7. 在一定温度下,分子的平动,振动及转动的能级间隔大小顺序为:振动能>转动能 > 平动能。 8.原电池的电动势等于构成电池的各相同的各个界面上所产生的电势差的代数和。 9.工业上用电解食盐水制造 NaOH 的反应为: 2NaCl+2H 2O 电解 2NaOH+H 2(g)+Cl 2(g), 阴极反应为:2NaCl+2e - 2Na+ + Cl 2(g)。 10. 碰撞理论中的阈能Ec 是与阿伦尼乌斯活化能Ea 在数值上必须相等,碰撞才是有效的。 11.假设晶体上被吸附的气体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则可把该气体系统视为定阈的独立子系统。 12. 在统计热力学中,零点能(基态分子的能量)的选择可影响Gibbs 函数 G 的值。 13.绝大多数液态物质的表面张力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地趋于极大值。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甲)第1页共6页

物理化学复习资料知识讲解

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1) 等温压缩,(2) 绝热压缩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以H1,H2分别表示两个终态的焓值,则有( C ) A. H1> H2 B. H1= H2 C. H1< H2 D. 不一定 2.下列的过程可应用公式ΔH=Q进行计算的是( C ) A. 不做非体积功,终态压力相同但中间压力有变化的过程 B. 不做非体积功,一直保持体积不变的过程 C. 273.15 K,pθ下液态水结成冰的过程 D. 恒容下加热实际气体 3.下述说法中,哪一个错误( B ) A. 体系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环境吸收的热量 B. 体系温度的降低值一定等于环境温度的升高值 C. 热力学平衡时体系的温度与环境的温度相等 D. 若体系1与体系2分别与环境达成热平衡,则此两体系的温度相同 4.体系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值(C ) A.必定改变 B. 必定不变 C. 不一定改变 D.状态与内能无关 5.石墨的燃烧热( B ) A.等于CO生成热 B.等于CO2生成热 C. 等于金刚石燃烧热 D.等于零 6.ΔH=Q p ,此式适用于下列那个过程( B ) A. 理想气体从1 013 250 Pa反抗恒定的外压101 325 Pa膨胀到101 325 Pa B. 0℃,101 325 Pa 下冰融化成水 C. 电解CuSO4水溶液 D. 气体从(298 K,101 325 Pa) 可逆变化到(373 K,10 132.5 Pa) 7. 下述说法,何者正确( C ) A. 水的生成热即是氧气的燃烧热 B. 水蒸气的生成热即是氧气的燃烧热 C. 水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 D. 水蒸气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 8. 正常沸点时液体气化为蒸气的过程在定压下升高温度时体系的Δvap G 值应如何变化( C ) A.Δvap Gθ=0 B. Δvap Gθ≥0 C.Δvap Gθ<0 D. Δvap Gθ>0 9.下列关于吉布斯自由能(G)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C ) A.G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B.G的绝对值不能确定; C.G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D.G是具有能量的量纲 10.一封闭体系从始点出发,经过循环过程后回到始点,则下列(D )的值为零。 (A) Q (B) W (C) Q-W (D) Q+W 11. 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B ) A.ΔS = 0,W = 0 B.ΔH = 0,ΔU = 0 C.ΔG = 0,ΔH = 0 D.ΔU =0,ΔG =0 12理想气体经历等温可逆过程,其熵变的计算公式是( D ) ΔS =nRT ln(p1/p2) B.ΔS =nRT ln(V2/V1)ΔS =nR ln(p2/p1) ΔS =nR ln(V2/V1) 13.热力学第三定律可以表示为( D) A.在0K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B.在0K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 C.在0℃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D.在0℃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 14.在298 K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下列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D ) A. La3+ B.Mg2+ C.NH4+ D. H+ 15.电解熔融NaCl时,用10 A的电流通电5 min,能产生多少金属钠( A ) A. 0.715 g B. 2.545 g C.23 g D 2.08 g 16.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 C ) 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C.求平均活度系数 D.电导滴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