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常见化学品危险性及火灾分类

序号品名危险性类

主要危险特性

火灾危

险性类

1 H2氢气

第 2.1类

易燃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

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甲类

2 O2氧气

第 2.2类

不燃气体

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

活性物质。

乙类

3 CL2氯气

第 2.2类

不燃气体

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

活性物质。

乙类

4 NH3氨气

第 2.3类

有毒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

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乙类

5 CO一氧化

第 2.1类

易燃气体

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乙类

6 SIH4硅烷

第2.1类

易燃气体

硅烷为一无色、具窒息性的气味,会与空气反应,有窒息性

影响。与空气接触会自燃,燃烧时会释放出未结晶的二氧化

硅浓烟。高温或火焰时,若钢瓶的释压装置故障可能引起钢

瓶爆炸。若硅甲烷在高压下释放或在高流速下,可能与空气

形成混合物而发生延迟性的爆炸。

甲类

7 AsH3砷化

第2.3类

有毒气体

强还原剂。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

能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

8 PH3磷化

第2.3类

有毒气体

强还原剂。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

能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

9 CH4甲烷

第2.1类

易燃气体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

烧爆炸的危险。

甲类

10 CH3F氟甲

第 2.1类

易燃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

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气体比

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

燃。

甲类

11 CH2F2二

氟甲烷

第 2.1类

易燃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

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气体比

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

燃。

甲类

12 NO一氧化

第 2.3类

有毒气体

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乙类

13 NF3三氟

化氮

第 2.3类

有毒气体

强氧化剂。受热或与火焰、电火化、有机物等接触会引起燃

烧,甚至爆炸。与易燃物和可燃物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

至引起燃烧。与还原剂能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

14 C4F6

六氟-1,3-

丁二烯

第 2.3类

有毒气体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高热分解,

放出剧毒的光气和有腐蚀性的氯化氢烟气。

甲类

15 SiH2Cl2

二氯二氢

第 2.3类

有毒气体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高热分解,

放出剧毒的光气和有腐蚀性的氯化氢烟气。

甲类

16 B2H6 第 2.1类易燃气体,剧毒。在潮湿的空气中自燃。甲类

序号品名

别主要危险特性险性类

乙硼烷易燃气体

17 ClF3

三氟化氯

第2.3类

有毒气体

强氧化剂。能与多种物品发生具有危险性的强烈反应。遇水

猛烈反应,放出氟化氢和氯气。并能与砂子以及其他含硅物

品(如玻璃、石棉等)强烈反应,也能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激烈反应。高毒。腐蚀性强。干燥环境

甲类

18 甲苯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

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的处

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19 C6H12O

4-甲基-2-

戉酮

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

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20 C4H8O

2-丁酮;甲

基乙基酮

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气

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

回燃。

甲类

21 CH4O

甲醇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

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

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22 C2H6O

乙醇;酒精

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

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

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23 NaOH

氢氧化钠

第8.2类

碱性腐蚀

危险特性有强腐蚀性,遇酸呈剧烈的中和反应,并放热,

水解产生腐蚀性产物,触及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可致灼伤。

对锌、铝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戊类

24 HCl

氯化氢

第 2.2类

不燃气体

危险特性:无水氯化氢无腐蚀性,但遇水时有强腐蚀性。能

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

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戊类

25 H3PO4

磷酸

第8.1类

酸性腐蚀

燃烧性不燃,闪点无意义;危险特性:遇金属反应放出易

燃易爆的氢气。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具腐蚀性。

戊类

26 SO2

二氧化硫

第 2.3类

有毒气体

燃烧性不燃,闪点无意义;危险特性:不燃。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加,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戊类

27 CO

一氧化碳

第 2.1类

易燃气体

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

混和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乙类

28 Cl2

氯气

第 2.3类

有毒气体

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

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

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

爆炸性物质。它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

乙类

29 二氧化碳第 2.2类

不燃气体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戊类

30 NO2

二氧化氮

第 2.3类

有毒气体

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具有强氧化性。遇衣物、锯末、

棉花或其他可燃物能立即燃烧。与一般燃料或火箭燃料以及

乙类

序号品名

别主要危险特性险性类

氯代烃等猛烈反应引起爆炸。遇水有腐蚀性,腐蚀作用随水

分含量增加而加剧

31 H2S

硫化氢

第 2.1类

易燃体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

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他强氧化剂剧烈反应,

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32 P4白磷;

黄磷

第 4.2类

自燃物品

危险特性:白磷接触空气能自燃并引起燃烧和爆炸。在潮湿

空气中的自燃点低于在干燥空气中的自燃点。与氯酸盐等氧

化剂混合发生爆炸。其碎片和碎屑接触皮肤干燥后即着火,

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

甲类

33 汽油第 3.1类

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

挥发的气体对人体有害。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

会引起回燃。当达到一定温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甲类

34 清漆第

3.2/3.3

类中/高

闪点易燃

液体

易燃液体。本品的稀释剂由易燃液体溶剂油、苯类、酮类、

酯类、醇类等组成,几乎都是有机物,绝大部分都是能够燃

烧的。挥发出来的蒸汽和空气混和达一定比例后,能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当它的蒸汽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如遇到静电、

火花、火星等,就容易发生燃烧和爆炸。

甲/乙类

35 油漆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易燃,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挥发的气体

对人体有害。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会引

起回燃。当达到一定温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甲类

36 醇酸树脂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本品多数含有易燃的有机溶剂,遇明火、高热有引起燃烧的

危险。分解产物:CO、CO2。

甲类

37 硝基树酯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易燃,闪点12.8oC,爆炸极限无资料,自燃温度170oC。暴

露在空气中能自燃。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

和大多数有机胺接触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通

常加乙醇、丙酮或水作润湿剂,润湿剂干燥后,容易发生火

灾。

燃烧(分解)产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甲类

38 丙烯酸树

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易燃,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挥发的气体

对人体有害。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会引

起回燃。当达到一定温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甲类

39 氨基树酯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难燃,离火后自熄,燃烧产生的气体主要是NH3、CO和CO2,

包括氧化氮。树脂加热至176oC以上时,受热30min,开始分

解,放出甲醛;200oC以上可逸出乙醛、氨、CO等。蒸气密

度比空气大,易在低处聚集。封闭区域内的蒸气遇火能爆炸。

蒸气能扩散到远处,遇点火源着火,并引起回燃。如果该物

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应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

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

甲类

40 氢气第 2.1类

易燃气体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

会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

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

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甲类

序号品名

别主要危险特性险性类

41 甲烷第 2.1类

易燃气体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热有燃烧

爆炸危险。

甲类

42 C6H15N

三乙胺

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

热有燃烧爆炸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

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具有腐蚀性。闪点(。C)<0 爆炸下限(%)1.2爆炸上限(%)

8.0引燃温度(。C)249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最小

点火能(mJ)0.75

甲类

43 锌尘、亚铅

第 4.3类

遇湿易燃

物品

具有强还原性。与水、酸类或碱金属氢氧化物接触能放出易

燃的氢气。与氧化剂、硫黄反应会引起燃烧或爆炸。粉末与

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被明火点燃引起爆炸,潮湿粉

尘在空气中易自行发热燃烧。闪点(。C)无意义,爆炸下限:

212-284mg/m3,爆炸上限:无资料,引燃温度(。C)500 最

大爆炸压力(MPa)0.089 最小点火能(mJ)65

甲类

44 CH3O

甲醛、福尔

马林

第8.3类

其它腐蚀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见光、

受热或久贮易聚会,有燃烧爆炸危险;有腐蚀性;有毒、有

窒息性;对眼、粘膜或皮肤有刺激性,有烧伤危险;有特殊

刺激性气味;有强还原性

乙类

45 氮、氮气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戊类

46 KClO3

氯酸钾

第 5.1类

氧化剂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常温下稳定,在400℃以上则分解并

放出氧气。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

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甲类

47 红磷、赤磷第 4.1类

易燃固体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摩擦、撞击、有引起燃烧的危

险。与溴混合能发生燃烧,与大多数氧化剂如氯酸盐、硝酸

盐、高氯酸盐或高锰酸盐等组成爆炸性能十分敏感的化合物。

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甲类

48 硫、硫磺第 4.1类

易燃固体

危险特性: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硫磺为不良

导体,在储运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粉尘或蒸

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甲类

49 二硫化碳第 3.1类

低闪点易

燃液体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能与

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易爆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

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CS2

液体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

烧爆炸。于130~140℃时可以自燃。

甲类

50 C4H10O

丁醇

第 3.3类

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在火

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乙类

51 C4H10O

2-丁醇

第 3.3类

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与氧化

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甲类

52 液氨第 2.3类

有毒气体

液态氨将侵蚀某些塑料制品,橡胶和涂层。与空气混合物能形

成爆炸性混合物,当混合物达到上述浓度范围遇明火会燃烧

和爆炸,如有油类或其它可燃性物质存在,则危险性更高;与

硫酸或其它强无机酸反应放热,混合物可达到沸腾;其储存容

器受热后,容器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

乙类

序号品名

别主要危险特性险性类

53 C6H5NH2

苯胺

第 6.1类

毒害品

腐蚀铜和铜合金。遇热、明火可燃。与氧化物发生剧烈反应,

有引燃爆炸的危险。与强氧化剂、酸类、卤素、醇类、胺类

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燃烧。不能与硝酸、硝基苯+甘油、发

烟硫酸、臭氧、过氯酸+甲醛、过氧化钾、过氧化钠等许多物

质共存。

丙类

54 苯酚第 6.1类

毒害品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

炸的危险。性险j -8olenolOL;灌

丙类

55 C8H10

对二甲苯

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

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

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56 间二甲苯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

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的处

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57 邻二甲苯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

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

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乙类

58 乙酸正丁

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

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的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

引着回燃。

甲类

59 C4H8O2

乙酸乙酯

3.2类中

闪点易燃

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其蒸

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的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

引着回燃。

甲类

60 CH3COCH3

丙酮

第 3.1类

低闪点易

燃液体

丙酮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

烧爆炸。由于丙酮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

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

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甲类

61 C3H4O2

丙烯酸

第8.1类

酸性腐蚀

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

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可发

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遇热、光、水分、过氧化物及铁质易自聚而起爆炸。

乙类

62 C7H12O2

丙烯酸丁

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能或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温度的上升而急剧加

剧。

乙类

63 苯乙烯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

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

裂和爆炸事故。

乙类

序号品名

别主要危险特性险性类

64 汽油3.1类低

闪点易燃

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

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

引起回燃。当达到一定温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甲类

65 多聚甲醛4.1类易

燃固体

危险特性:遇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 有引起燃烧的危

险。

丙类

66 丙烯酸第8.1类

酸性腐蚀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若遇

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

炸事故。遇热、光、水分、过氧化物及铁质易自聚而引起爆

炸。

乙类

67 甲基丙烯

酸甲酯

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受热、光和紫外线的作用下易

发生聚合,粘度逐渐增加,严重时整个容器的单体可全部发

生不规则爆发性聚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

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着回然。

乙类

68 乙酸乙烯

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极易

受热、光或微量的过氧化物作用聚合,含有抑制剂的商品与

过氧化物接触也能猛烈聚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甲类

69 过氧化苯

甲酰

第 5.2类

有机过氧

化物

危险特性:对温度、震动、撞击及接触酸、碱等化学品特别敏

感,极易分解而引起爆炸。

甲类

70 C6H12O3

醋酸

第8.1类

酸性腐蚀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

发生强力反应。

乙类

71 C6H14

正已烷

第 3.1类

低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汽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力反应。其蒸

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外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

回燃。

甲类

72 C5H8O2

丙烯酸

第8.1类

酸性腐蚀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汽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力反应。其蒸汽比

空气重,能在较低外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

燃。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加剧。

甲类

73 C5H8NO

丙烯酰胺

第 6.1类

毒害品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

的危险。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

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丙类

74 C3H3N

丙烯睛

第 6.1类

毒害品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汽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高热能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与氧化剂、强酸、强碱、

胺类反应强烈。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

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甲类

75 C4H6N2

丙烯酸甲

第 3.2类

中闪点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汽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的反应.丙烯酸甲

甲类

序号品名

别主要危险特性险性类

酯燃液体酯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加剧。其蒸汽比

空气重,能在较低外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

燃。

76 C4H6O2

甲基丙烯

第8.1类

酸性腐蚀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汽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的反应。丙烯酸

甲酯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加剧。其蒸汽

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外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

燃。

甲类

77 NF3

三氟化氮

第 2.3类

有毒气体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受热或与火焰、电火化、有机物等

接触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

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引起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还

原剂能发生剧烈的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

78 H2Cl2Si

二氯硅烷

第 2.3类

有毒气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爆炸性混

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卤素及其它氧化

剂剧烈反应。遇水或水蒸气剧烈反应,生成盐酸烟雾。高学

WIHgcrifluoride;boron

fluorideluoride

甲类

79 CH4

甲烷

第 2.1类

易燃气体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

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

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甲类

80 C3H8

丙烷

第 2.1类

易燃气体

危险特性: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

引起回燃。

甲类

81 液化石油

第 2.1类

易燃气体

危险特性: 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

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

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

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

82 C6H6

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易产

生和聚集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

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83 C6H7N

苯胺

第 6.1类

毒害品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

的危险。与酸类、卤素、醇类、胺类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

燃烧。

丙类

84 CH2CL2

二氯甲烷

第 6.1类

毒害品

危险特性: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

遇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氯化

氢,光照亦能促进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

乙类

85 Na2S

硫化钠

第 4.1类

自燃固体

危险特性:无水物为自燃物品,其粉尘易在空气中自燃。遇

酸分解,放出剧毒的易燃气体。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其水溶液有腐蚀性和强烈的刺激性。1000C时开始蒸发,

蒸气可侵蚀玻璃。

甲类

86 C10H8萘第 4.1类

易燃固体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

雾。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盐和高锰酸钾等接触,能发

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乙类

序号品名

别主要危险特性险性类

87 C2H4O2乙

第8.1类

酸性腐蚀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铬酸、过氧化钠、硝酸或其它

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爆炸的危险。具有腐蚀性。

乙类

88 H2SO4硫

第8.1类

酸性腐蚀

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

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

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

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

吸水性。

乙类

89 C2H2乙

炔、电石气

第 2.1类

易燃气体

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的

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甲类

90 柴油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

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乙类

91 沥青漆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能燃烧。燃烧分解时放出腐蚀性、

刺激性的黑色烟雾。

乙类

92 松节油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

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与硝酸发生

剧烈反应或立即燃烧。

乙类

93 煤油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

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

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

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

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乙类

94 C4H8O2

乙酸乙酯

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其蒸

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的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

引着回燃。

甲类

95 C6H12O2

醋酸丁酯

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

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

96 H2 氢气第 2.l类

易燃气体

第2.l类易燃气体甲类

97 CO 一氧

化碳

第 2.1类

易燃气体

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乙类

98 H2S 硫

化氢

第 2.1类

易燃气体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

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

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

99 C3H8

丙烷

第 2.1

类易燃

气体

险特性: 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气

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

火回燃。

甲类

100 C4H10正第 2.1类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甲类

序号品名

别主要危险特性险性类

丁烷易燃气体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气

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

火回燃。

101 C2H4

乙烯

第 2.1类

易燃气体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

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甲类

102 C3H6 丙

第 2.1类

易燃气体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

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氧

化二氮等激烈化合,与其它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气体比空

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

103 C2H3Cl

氯乙烯

第 2.1类

易燃气体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

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或无抑制剂时可发生剧烈聚

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

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

104 C-H5-N甲

GB2.1类

21043

当在冰和盐水混合和物中冷却时,会冒烟。遇明火、火花易燃

烧、爆炸。加热分解或燃烧,生成氮氧化物。

甲类

105 C3H9N

三甲胺(无

水)

第 2.1类

易燃气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爆炸。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与

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

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

106 C2H7N 乙

第 2.1类

易燃气体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

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其蒸气比

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

燃。

甲类

107 液化石油

第 2.1类

易燃气体

危险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

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

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

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108 O2 氧气第 2.2类

不燃气体

危险特性: 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

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乙类

109 F2 氟

第2.3类

有毒气体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几乎可与

所有的物质发生剧烈反应而燃烧。与氢气混合时会引起爆炸。

特别是与水或杂质接触时,可发生激烈反应而燃烧,使容器

破裂。氟对许多金属有腐蚀性,并能形成一层保护性金属氟

化物。

乙类

110 Cl2 氯第 2.3类

有毒气体

危险特性: 本品不会燃烧, 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

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

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

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

爆炸性物质。它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

乙类

111 NH3 氨第 2.3类

有毒气体

危险特性: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

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

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乙类

112 PH3磷化

第2.3类

有毒气体

危险特性极易燃,具有强还原性。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

炸的危险。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与氧接触会爆炸,与卤素

接触激烈反应。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甲类

序号品名

别主要危险特性险性类

113 AsH3砷化

第2.3类

有毒气体

危险特性:强还原剂。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吸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砷。

甲类

114 SO2二氧

化硫

第 2.3类

有毒气体

危险特性: 不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

乙类

115 NF3 三氟

化氮

第 2.3类

有毒气体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受热或与火焰、电火化、有机物等接

触能燃烧,甚至爆炸。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

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还原剂

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

116 CH3Cl

氯甲烷

第 2.3类

有毒气体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花或高

热能引起爆炸,并生成光气。

接触铝及其合金能生成自燃性的铝化合物。

甲类

117 C6H14

己烷

第 3.1类

低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 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

热的容器有爆炸危

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

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

118 乙醛第 3.1类

低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物性:极易燃。闪点-38℃.自燃点175℃。甚至在低温下

的蒸气也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40%~57%。遇

火星、高热、氧化剂、湿性易燃物、氨、硫化氢、卤素、磷、

强碱、醇、酮、酐、酚、氰化氢等有着火爆炸危险。在空气

中放置能自行氧化,生成不稳定的过氧化物,以致爆炸。乙

醛也容易进行聚合而放热。以上这些反应都委很猛烈,特别

是蒸气被空气氧化生成爆炸性强的和不稳定的过氧化物。

甲类

119 C3H6O 丙

第 3.1类

低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

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

热,容器内压增大,有裂开和爆炸的危险。

甲类

120 C4H10O 乙

第 3.1类

低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

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反应。在空气中久置后

能声称具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

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121 C6H14O

异丙醚

第 3.1类

低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在空气中

久置后能生成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

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

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

122 C4H8O 四

氢呋喃

第3.1类

低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

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

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与酸类接触能发生反应。

与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反应剧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

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

123 Cs2二硫

化碳

第 3.1类

低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爆炸性混合

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产

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与铝、锌、钾、氟、氯、迭、氮化物

甲类

序号品名

别主要危险特性险性类

等反应剧烈,有燃烧爆炸危险。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

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

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124 石油醚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与氧化剂能发

生强烈反应。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

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

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

125 石脑油

第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

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

燃。

甲类

126 C7H16 正

庚烷

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

或引起燃烧。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

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

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

127 C2H4Cl2

1,1-二氯

乙烷

第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

气。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

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

128 C6H6苯

第 3.2

类中闪

点易燃液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易产

生和聚集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

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

129 C7H8甲苯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

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

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

130 C8H10 乙

第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

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

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

火回燃。

甲类

131 CH4O 甲醇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

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汽比空气

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132 C2H6O酒

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

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

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133 C2H60无

水乙醇

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

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

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134 C3H8O 第 3.2类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甲类

序号品名

别主要危险特性险性类

2-丙醇中闪点易

燃液体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135 C4H10O

叔丁醇

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

甲类

136 C3H6O丙

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若遇高

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

事故。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

137 C4H8O

2-丁酮

第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其蒸

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

火回燃。

甲类

138 C6H12O

2-甲基-3-

戊酮

第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流速过快,容

易产生和积聚静电。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

甲类

139 C5H5N 吡

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高温时分解,

释出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与硫酸、硝酸、铬酸、发烟硫酸、

氯磺酸、顺丁烯二酸酐、高氯酸银等剧烈反应,有爆炸危险。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

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甲类

140 C4H8O2 乙

酸乙酯

第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其蒸气

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

回燃。

甲类

141 C6H12O2

乙酸丁酯

第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

甲类

142 C4H6O2乙

酸乙烯酯

3.2类中

闪点易燃

液体

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极易受热、

光或微量的过氧化物作用而聚合,含有抑制剂的商品与过氧

化物接触也能猛烈聚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

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能引起回燃。

甲类

143 C5H802丙

烯酸乙酯

第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

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温度超过

20℃,能聚合积热,引起爆炸。

甲类

144 C2H3CLO2

氯甲酸甲

第 3.2类

中闪点易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

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具有腐蚀

甲类

序号品名

别主要危险特性险性类

酯燃液体性。

145 C3H5ClO2

氯甲酸乙

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

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具有腐蚀

性。

甲类

146 C2H3N乙

第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

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燃烧时有发光火焰。与硫酸、发烟硫

酸、氯磺酸、过氯酸盐等反应剧烈。

甲类

147 C3H3N

丙烯腈

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与氧化剂、强酸、

强碱、胺类、溴反应剧烈。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

使容器破裂。

甲类

148 异氰酸甲

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纯物在有触媒存在条件下,发生自聚反应并放出热能。遇热、

明火、氧化剂易燃。燃烧时释出MIC蒸气、氮氧化物、一氧

化碳和氰化氢。高温(350~540℃)下热裂解可形成氰化氢和

其他降解产物。遇热分解放出氮氧化物烟。

甲类

149 C6H15N

三乙胺

第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具有腐蚀性。

甲类

150 C4H11N 叔

丁胺

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

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

火回燃。具有腐蚀性。

甲类

151 C4H11N

异丁胺

第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

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具有腐蚀性。

甲类

152 C4H11N

丁胺

第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具有腐蚀性。

甲类

153 C4H11N

仲丁胺

第 3.2

类中闪

点易燃液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

甲类

154 酚醛树脂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

毒的气体。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

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甲类

155 环氧树脂第 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

毒的气体。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的

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甲类

156 C3H7Br

丙基溴

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

燃烧爆炸的危险。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溴化物气体。

甲类

序号品名

别主要危险特性险性类

157 C8H10二

甲苯

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剧烈反应。流速

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乙类

158 C8H8 苯乙

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

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酸性催化剂

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勒催化剂、硫酸、氯化铁、氯化铝等

都能产生猛烈聚合,放出大量热量。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

较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乙类

159 C6H5CI 氯

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与过氯酸银、二甲亚砜反应剧烈。

甲类

160 C4H10O2

丁醇

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可发生猛烈反应。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乙类

161 C4H10O 异

丁醇

第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与氧

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甲类

162 C4H10O2

乙二醇乙

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

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乙类

163 烯丙基缩

水甘油醚

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

的危险。聚合物与氧化剂和很多其他物品剧烈反应。

乙类

164 C7H12O

2-甲基环

己酮

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

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

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

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的危险。

乙类

165 C6H10O环

己酮

第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与氧化

剂接触猛烈反应。

乙类

166 C7H12O2

丙烯酸丁

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

加剧。

乙类

167 丙烯酸酯

类化合物

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有燃烧危险。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与氧化剂接触会发生化学反应。容器在火场中

有爆裂危险。

乙类

168 硅酸乙酯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闪点52℃。遇高热或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

险。遇水能逐渐水解出刺激气味。

乙类

169 亚磷酸三

甲酯

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闪点54℃(o.c)。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

烧的危险。受热分解出有毒的氧化磷烟雾。

乙类

170 3-甲基吡第 3.3类危险特性:易燃。闪点40℃。自燃点500℃。蒸气能与空气乙类

序号品名

别主要危险特性险性类

啶高闪点易

燃液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下限1.45%。遇高热、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高热分解释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171 C3H7NO

N,N-二甲

基甲酰胺

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

爆炸的危险。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

炸。与卤化物(如四氯化碳)能发生剧烈反应。

乙类

172 C12H16O6(

NO3)4

硝化棉

第 4.1类

易燃固体

危险特性:自燃点170℃。闪点12.78℃。爆速:6300m/s(含

氮13%)。爆轰气体体积841L/kg(含氮13.3%时)。本品遇到火

星、高温、氧化剂以及大多数有机胺(对苯二甲胺等)会发生

燃烧和爆炸。如温度超过40℃时它能分解自燃。本品干燥久

储变质,极易引起自燃,一般加入水或乙醇作湿润剂。如温润

剂挥发后,容易发生火灾。含氮量在12.5%以下的为一级易燃

固体。

甲类

173 S 硫第 4.1类

易燃固体

危险特性: 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硫磺为不良

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粉尘

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甲类

174 焦油樟脑第 4.1类

易燃固体

尘遇热、明火会烧。能与强氧化剂,如三氧化铬发生剧烈反应。

粉尘遇热、明火会爆炸。熔融状态萘遇水会飞溅或起沫。

丙类

175 P4 黄磷第 4.2类

自燃物品

险特性白磷接触空气能自燃并引起燃烧和爆炸。在潮湿空

气中的自燃点低于在干燥空气中的自燃点。与氯酸盐等氧化

剂混合发生爆炸。其碎片和碎屑接触皮肤干燥后即着火,可

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

甲类

176 Ca 金属钙

第4.2类

自燃物品

危险特性: 微细粉末在室温下遇潮湿空气能自燃。受高热或

接触强氧化剂,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时放出有毒的

刺激性烟雾。遇水或酸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及热量, 能引起燃

烧。粉尘与湿气接触能灼伤眼睛和皮肤。

甲类

177 甲醇钠第 4.2类

自燃物品

危险特性本品露置于潮湿空气或遇水能引起着火。对人体

皮肤有腐蚀性。燃烧时其烟雾有毒。

甲类

178 Na钠第 4.3类

遇湿易燃

物品

危险特性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氧、氯、氟、溴蒸气中会

燃烧。遇水或潮气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

或爆炸。金属钠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能自行燃烧并爆炸使熔

融物飞溅。与卤素、磷、许多氧化物、氧化剂和酸类剧烈反

应。燃烧时呈黄色火焰。100℃时开始蒸发,蒸气可侵蚀玻璃。

甲类

179 K钾第 4.3类

遇湿易燃

物品

与氧或水强烈反应(与-100℃的水也能反应),并产生大量的

热而生成氢氧化钾。也容易与各种酸反应而产生大量热。与

卤类反应性强,与溴、碘反应起火。因钾与氧或水反应性极强,

必须侵于不含氧和水的液体(如矿物油)中保存。

甲类

180 Mg镁粉4.3类

遇湿易燃

物品

危险特性: 易燃,燃烧时产生强烈的白光并放出高热。遇

水或潮气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

遇氯、溴、碘、硫、磷、砷、和氧化剂剧烈反应,有燃烧、

爆炸危险。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

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甲类

181 Al 铝粉第 4.3类

遇湿易燃

物品

危险特性: 大量粉尘遇潮湿、水蒸气能自燃。与氧化剂混合

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

应。与酸类或与强碱接触也能产生氢气,引起燃烧爆炸。粉

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

甲类

序号品名

别主要危险特性险性类

182 Zn 锌粉第4.3类

遇湿易燃

物品

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与水、酸类或碱金属氢氧化物接

触能放出易燃的氢气。与氧化剂、硫黄反应会引起燃烧或爆

炸。粉末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被明火点燃引起爆

炸,潮湿粉尘在空气中易自行发热燃烧。

甲类

183 NaBH4

硼氢化钠

第 4.3类

遇湿易燃

物品

危险特性: 遇潮湿空气、水或酸能放出易燃的氢气而引起

燃烧。

甲类

184 H2O2

过氧化氢

第5.1类

氧化剂

危险特性: 爆炸性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

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在

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

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 100℃

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

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

下能发生爆炸。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

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大多

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

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

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

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

40%以下

为乙类

Ca(ClO)2

次氯酸钙

第 5.1类

氧化剂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遇水或潮湿空气会引起燃烧爆炸。与

碱性物质混合能引起爆炸。接触有机物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受热、遇酸或日光照射会分解放出剧毒的氯气。

甲类

185 KMnO4

高锰酸钾

第5.1类

氧化剂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遇硫酸、铵盐或过氧化氢能发生爆

炸。遇甘油、乙醇能引起自燃。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

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甲类

186 KNO3

硝酸钾

第 5.1类

氧化剂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与有

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

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时, 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受热

分解,放出氧气。

甲类

187 NH4NO3

硝酸铵

第 5.1类

氧化剂

危险特性:不燃。但它为强氧化剂与强氯化剂。遇大多数有

机物、易氯化物或易氧化物能着火。遇氨、铵盐、尿素等含

氮化合物能生成易爆的三氯化氮。

甲类

188 三氯异氰

尿酸

第 5.1类

氧化剂

危险特性:不燃。但三氯异氰尿酸为强氧化剂与强氯化剂,

遇有机物、易氯化物或易氧化物能着火。遇氨、铵盐、尿素

等含氮化合物能生成易爆的三氯化氮。遇水也能生成三氯化

氮,如只有少量水,生成的三氯化氮也能发生爆炸。

甲类

189 (NH4)2S2O

8

过硫酸铵

第 5.1类

氧化剂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受高热或撞击时即爆炸。与还原剂、

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

甲类

190 K2S2O8

过硫酸钾

第 5.1类

氧化剂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

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急剧加热时可发

生爆炸。

甲类

191 漂白粉第 5.1类

氧化剂

危险特性:与有机物、易燃物混合能加速分解,放出大量热

而致燃烧,受高热会发生爆炸,漂白粉性质极不稳定,暴露

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分解放出有毒和腐蚀性的次

氯酸和氯气,遇酸迅速放出氯气。

甲类

192 高碘酸第 5.1类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遇易燃物、有机物会引起爆炸。受甲类

序号品名

别主要危险特性险性类

氧化剂热分解,放出氧气。

193 三氧化铬第 5.1类

氧化剂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助燃物。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

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还原

性物质(如镁粉、铝粉、硫、磷等)混合后,经摩擦或撞击能

引起燃烧或爆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甲类

194 亚硝酸钠第 5.1类

氧化剂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

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与铵盐、可燃

物粉末或氰化物的混合物会爆炸。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

氮氧化物气体。

甲类

195 C8H16O4

过氧化甲

乙酮

第 5.1类

氧化剂

过氧化甲乙酮因其具有分解为自由基的能力。因而本产品易

燃易爆。本品遇高温、阳光曝晒、还原剂能促成分解,如易

燃的硫,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危险性质:一级有机氧化剂

甲类

196 过氧化环

己酮

第 5.2类

氧化剂

危险特性干燥状态下极易分解和燃烧爆炸,加热后能产生

爆炸着火。与过渡金属化合物接触时,常温下即可着火。对

撞击、摩擦敏感,易发生爆炸。

甲类

197 氢氟酸第8.1类

酸性腐蚀

危险特性:本品不燃,但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并

引起爆炸,遇H发泡剂立即燃烧。腐蚀性极强。

戊类

198 Br2

第8.1类

酸性腐蚀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

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和氢、甲

烷、硫磺、锑、砷、磷、钠、钾及其它金属粉末剧烈反应,

甚至引起燃烧爆炸。与还原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能腐蚀大多

数金属及有机组织。

甲类

199 HClO3S

氯磺酸

第8.1类

酸性腐蚀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遇水猛烈分解, 产生大量的热和浓

烟, 甚至爆炸。在潮湿空气中与金属接触,能腐蚀金属并放

出氢气,容易燃烧爆炸。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

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具有强腐

蚀性。

甲类

200 P2O5

五氧化二

第8.1类,

酸性腐蚀

危险特性接触有机物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热或遇水分解

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强腐蚀性。

乙类

201 CH2O2

甲酸

第8.1类,

酸性腐蚀

危险特性: 可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

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甲类

202 H3PO4

磷酸

第8.1类

酸性腐蚀

危险特性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

物。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具有腐蚀性。

甲类

203 C2H4O2醋

第8.1类

酸性腐蚀

险特性:易燃。蒸气和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闪点40℃

(纯品),61℃(80%的溶液)。自燃点427℃。爆炸极限4%~17%。

化学性质活泼,与铬酸、过氧化钠、硝酸或其他氧化剂接触,

有爆炸危险。对铅和大多数其他金属有腐蚀性。

甲类

204 C4H6O3

乙酸酐

第8.1类

酸性腐蚀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

应。

甲类

205 C2H3ClO2

氯乙酸

第8.1类

酸性腐蚀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

性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遇潮时对大多数

金属有强腐蚀性。

序号品名

别主要危险特性险性类

206 C3H4O2

丙烯酸

第8.1类

酸性腐蚀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

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

炸事故。遇热、光、水分、过氧化物及铁质易自聚而引起爆

炸。

甲类

207 C4H6O2

甲基丙烯

第8.1类

酸性腐蚀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

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

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甲类

208 C8H4O3

苯酐

第8.1类

酸性腐蚀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

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

重,能在较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209 NaOH

氢氧化钠

第8.2类

碱性腐蚀

危险特性:不会燃烧,遇水或水蒸气大量放热。与酸发生中

和反应并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具有经腐蚀性。

丁类

210 KOH

氢氧化钾

第8.2类

碱性腐蚀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本品不会燃烧,遇水

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丁类

211 Na2S

硫化钠

第8.2类

碱性腐蚀

危险特性无水物为自燃物品,其粉尘易在空气中自燃。遇

酸分解,放出剧毒的易燃气体。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其水溶液有腐蚀性和强烈的刺激性。100'C时开始蒸发,

蒸气可侵蚀玻璃。

甲类

212 K2Cr2O7

重铬酸钾

第 5.1类

氧化剂

有害特性:本身是强氧剂,遇强酸或高温时释出氧气助燃。乙类

213 臭氧危险特性: 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

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受热、

接触明火、或受到摩擦、震动、撞击时可发生爆炸。

甲类

214 H2SO4

硫酸

第8.1类

酸性腐蚀

危险特性:硫酸本身虽然不燃,但化学性质非常活跃。有着

强烈腐蚀性及吸水性。遇水发生高热而飞溅。与许多物质,

特别是木屑、稻草、纸张等接触发生强烈反应,放出高热,

并可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

酸盐、金属粉及其他可燃粉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着火。

遇金属即反应放出氢气。

乙类

215 C4H6O2

丙烯酸甲

第 3.2类

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

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

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

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

破裂和爆炸事故。

甲类

216 C5H8O2

丙烯酸乙

第 3.2类

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

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

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

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

破裂和爆炸事故。

甲类

217 C7H12O2

丙烯酸丁

第 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

的危险。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

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乙类

218 C8H8

苯乙烯

第 3.3类

高闪点易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

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

乙类

序号品名

别主要危险特性险性类

燃液体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

易产生静电积聚。

219 NH3氨第2.3类

有毒气体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

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

乙类

220 乙酸乙烯

第 3.2类

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

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极易受热、光

或微量过氧化物作用而聚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

甲类

221 PCl3

三氯化磷

第8.1类

酸性腐蚀

危险特性:与有机物、水及酸(硝酸、乙酸)接触易发生着

火、爆炸。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性。有毒。有强烈

的刺激性和腐蚀性。

甲类

222 CH3CH(OH)

CH3

异丙醇

第 3.2类

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高热

或遇明火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容器受热有爆炸危险。

甲类

223 CH3COCH3

丙酮

第 3.1类

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高热、

明火、氧化剂引起燃烧,有爆炸危险。

甲类

224 C6H5CH3

甲苯

第 3.2类

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

明火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

甲类

225 CLCOOC2H5

氯甲酸乙

第 3.2类

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遇高热、明火能引起燃烧,并分解出有毒

气体。

甲类

226 C4H10O

异丁醇

第 3.2类

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

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容

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甲类

危险物质的燃爆特性参数举例

名称闪点

(℃)

引燃温度

(℃)

自燃点

(℃)

爆炸极限(体积%)

备注

下限上限

氢400 4.1 74.1

磷化氢100 极易燃、能自然,剧毒

异丙醇12 399 2.0 12.7 易燃

甲烷-188 538 5.3 15

一氧化碳<-50 610 12.5 74.2

氨气651 15.7 27.4

丙酮-20 465 2.5 13.0 最小点火能80mJ

三氟化氯遇有机物,立即自行着火、爆炸

二氟甲烷647.7 14 31 当浓度超过5%会有立即着火及爆炸

氟甲烷当浓度超过5%会有立即着火及爆炸

硅烷低于54 0.8 76 自燃性二氯硅烷-37 58 4.1 99

N-甲基-2-砒

咯酮

91 245 1.3 9.5

三氧乙基硼11 11 高度火险(轻)柴油>65 可燃

下水道系统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下水道系统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 析(标准版)

下水道系统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易形成可燃蒸气(或气体)与空气的爆炸性混合物 化工企业的生产废水或其他的排水,难以避免地含有易燃液体或可溶性的可燃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易燃液体或气体因气化,易在下水道系统和净化设施内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如果生产设备系统的密闭性损坏或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溢料时,泄漏的易燃、易爆的液体或气体常易混入污水而进入下水道系统。某厂由于违反生产工艺规程,污水中混入大量烃类蒸气,并排入下水道,使下水道水中溢出的烃类蒸气在厂区内聚集,遇火源发生了爆炸。 在气体吸收和解吸过程中,如果吸收有可燃气体或含易燃液体(吸改剂)的污水排入下水道,当温度升高时,这些可燃气体会解吸出来,易燃液体会汽化逸出。据报道,某氯碱厂在吸收氯化氢的过程中,由于吸收塔液体出口处的液封层厚度不够,易爆气体与盐酸一起进入酸水的下水道系统。在该系统中,解吸出的气体与空气形成易爆混合物,发生了爆炸。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附灭火介绍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附灭火介绍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注:1 在生产过程中,如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质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 2 一座厂房或防火分区有不同性质的生产时,其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但火灾危险性大的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丁、戊类生产厂房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采取防火设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注:难燃物品、非燃物品的可燃包装质量超过物品本身质量的四分之一时,其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 危险化学品火灾常用灭火剂 火灾种类根据着火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6类: 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等燃烧的火灾; 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E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F厨余类火灾。 为了能迅速扑灭火灾,灭火时应按照现代防火技术、生产工艺特点、着火物质的性质、灭火剂的性质及取用是否便利等原则来选择灭火剂。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水蒸气、泡沫液、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下列就这几类灭火剂的应用围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水灭火剂 水可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如煤炭、木制品、粮草、棉麻、橡胶、纸等),还可扑救闪点大于120℃、常温下呈半凝固状态的重油火灾。也可用于扑灭可燃粉尘、纤维状物质、谷物堆囤等固体物质的火灾、电气设备火灾。 2、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 ①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等油品。(密度大于水的可燃液体,如二硫化碳,可以用喷雾水扑救,或用水封阻火势的蔓延。) 苯类、醇类、醚类、酮类、酯类及丙烯腈等大容量储罐,如用水扑救,则水会沉在液体下层,被加热后会引起爆沸,形成可燃液体的飞溅和溢流,使火势扩大。 ②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如金属钾、钠、碳化钙等,不能用水,而应用砂土灭火。 ③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不能用水流冲击,因为强大的水流能使酸飞溅,流 出后遇可燃物质,有引起爆炸的危险。酸溅在人身上,能灼伤人。 ④电气火灾未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水扑救,因为水是良导体,容易造成触电。 ⑤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以防高温设备遇冷水后骤冷,引起形变或爆裂。 (二)泡沫灭火剂 泡沫灭火剂是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的有效灭火剂,分为化学泡沫、空气泡沫、抗溶性泡沫和氟蛋白泡沫等。 1、化学泡沫灭火剂(MP) 化学泡沫灭火剂在发生作用后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它与发泡剂作用便生成许多气泡,能覆盖在着火物的表面上隔绝空气。同时二氧化碳又是惰性气体,不助燃。 化学泡沫灭火剂不能用来扑救忌水忌酸的化学物质和电气设备的火灾。 2、空气泡沫灭火剂(MPE) 空气泡沫灭火剂的作用是当其以一定厚度覆盖在可燃或易燃液体的表面后,可以阻挡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气进入火焰区,使空气与液面隔离,也防止火焰区的热量进入可燃或易燃液体表面。 在高温下,空气泡沫灭火剂产生的气泡由于受热膨胀会迅速遭到破坏,所以不宜在高温下使用。 构成泡沫的水溶液能溶解于酒精、丙酮和其他有机溶剂中,使泡沫遭到破坏,故空气泡沫不适用于扑救醇、酮、醚类等有机溶剂的火灾,对于忌水的化学物质也不适用。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 第5类

目录 5.1类氧化剂 过氧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 过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 高氯酸[含酸50%~72%]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 高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 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 氯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 亚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 高锰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 高锰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 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 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硝酸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 (12) 硝酸锶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3) 硝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 硝酸锌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5) 硝酸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 硝酸铅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 亚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 过(二)碳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 过硫酸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1)

过硫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3) 过硼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4) 漂白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5) 溴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6) 溴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7) 高碘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8) 高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9) 高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0) 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1) 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2) 三氧化铬[无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3) 重铬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4) 硝酸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5) 硝酸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6) 硝酸镍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7) 硝酸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8) 硝酸铝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9) 硝酸锰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0) 硝酸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1) 硝酸铋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2) 硝酸镧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3)

危险化学品火灾常用灭火剂

危险化学品火灾常用灭火剂 火灾种类根据着火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5类: 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E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为了能迅速扑灭火灾,必须按照现代的防火技术、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着火物质的性质、灭火剂的性质及取用是否便利等原则来选择灭火剂。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水蒸气、泡沫液、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 下列就这几类灭火剂的应用范围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水灭火剂 1、能用水扑灭的火灾 水可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如煤炭、木制品、粮草、棉麻、橡胶、纸张等),还可扑救闪点大于120℃、常温下呈半凝固状态的重油火灾。也可用于扑灭可燃粉尘、纤维状物质、谷物堆囤等固体物质的火灾、电气设备火灾。 2、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 ①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等油品。(密度大于水的可燃液体,如二硫化碳,可以用喷雾水扑救,或用水封阻火势的蔓延。) 苯类、醇类、醚类、酮类、酯类及丙烯腈等大容量储罐,如用水扑救,则水会沉在液体下层,被加热后会引起爆沸,形成可燃液体的飞溅和溢流,使火势扩大。 ②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如金属钾、钠、碳化钙等,不能用水,而应用砂土灭火。 ③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不能用水流冲击,因为强大的水流能使酸飞溅,流出后遇可燃物质,有引起爆炸的危险。酸溅在人身上,能灼伤人。

燃气锅炉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燃气锅炉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锅炉作为生产热能和动力的工艺设备,在现代工业、电力及人民生活中普遍使用,而燃气锅炉以它优质、环保、清洁的特点满足了人们对环境、安全、自动化的要求,所以很多工程已经采用了燃气锅炉作为其加热设备。但由于各种原因,燃气锅炉爆炸事故的频频发生,它不仅在经济方面造成大量损失,严重的使人们在身心甚至生命都受到威胁。所以研究燃气锅炉爆炸危险性及其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燃气锅炉及其应用 1.1燃气锅炉结构简介 燃气锅炉包括燃气燃烧设备和锅炉本体两个系统。燃气燃烧设备主要指炉膛和燃烧器,也包括其他与燃烧过程有关的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一定数量的可燃气体和空气通入燃烧设备中,通过可燃气体的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给锅炉本体提供持续的热能。锅炉本体就是借助燃烧设备提供的热能将水转化为水蒸汽,使其成为一定数量和质量(压力和湿度)的蒸汽。整个锅炉生产过程就是将一定数量的可燃气体和相应数量的空气送入炉内燃烧,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传递给水,使水在定压下汽化而形成一定压力和温度的水蒸汽。 1.2燃气锅炉的应用 燃气锅炉作为一种产生热能和动力的工艺设备,广泛地应用于电力、机械、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部门及宾馆、居民区采暖供热等方面。我国北方城市由于需要采暖供热,在用锅炉数量更大。燃气锅炉已经逐步进入人们生活的周围。 2.燃气锅炉爆炸事故类型及其危害 燃气锅炉运行中出现的事故大致可分为三类: (1)特大事故:锅炉中的主要受压部件——锅筒、管板等发生破裂爆炸的事故,这种事故常导致设备、厂房破坏和人身伤亡,造成重大损失。 (2)重大事故:燃气锅炉无法维持正常运行而被迫停炉的事故,如缺水事故、炉膛爆炸事故等。这类事故虽不象特大事故严重,但也常常造成设备、厂房损坏和人身伤亡,并使燃气锅炉被迫停运,导致用汽部门局部或全部停工停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3)一般事故:在运行中可以排除的事故或经过短暂停炉即可排除的事故,其影响和损失较小。 燃气锅炉事故属于工业热灾害三种主要事故类型中造成损失最大的爆炸事故。主要可分为两种爆炸原因,一是炉膛爆炸,另一种是炉体爆炸。燃气锅炉发生爆炸事故频率较高。 3.燃气锅炉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3.1燃气的危险特性 燃气锅炉的燃料是可燃气体,主要是天然气或煤气。天然气和煤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还搀杂一些简单的烷烃,这些组分都是高度易燃易爆的气体,天然气的爆炸下限为4%,煤气的爆炸下限为6.2%,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3.2炉膛爆炸火灾危险性 炉膛爆炸是由于可燃气体漏入并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处在爆炸极限范围时一接触到适当的点火源就会发生爆炸事故。伴随着化学变化,炉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4

火灾专题 (一)、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一) 险化学品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学品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若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扑灭火灾,反而会使灾情进一步扩大。此外,由于化学品本身及其燃烧产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因此,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非常危险的工作。 从事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的人员和消防救护人员应熟悉和掌握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及其相应的灭火措施,并定期进行防火演习,加强紧急事态时的应变能力。 一旦发生火灾,每个职工都应清楚地知道他们的作用和职责,掌握有关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人员的疏散程序和危险化学品灭火的特殊要求等内容。 1.灭火对策 (1)扑救初期火灾 ①迅速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阀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物料; ②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移动式灭火器,或现场其他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 (2)采取保护措施 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可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①对周围设施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 ②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 ③有的火灾可能造成易燃液体外流,这时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堤拦截飘散流淌的液体,或挖沟导流将物料导向安全地点; ④用毛毡、海草帘堵住下水井、阴井口等处,防止火焰蔓延。 (3)火灾扑救 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决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来安全地控制火灾。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其他人员不可盲目行动,待消防队到达后,介绍物料介质,配合扑救。 2.扑救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的基本对策。

有机溶剂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溶剂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012-90 有机溶剂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预 防(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有机溶剂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十分普遍,在塑料、染料、橡胶、油漆、香料、印刷、油墨,电影胶片、医药、纺织、机械、选矿等各个领域均有应用。由于溶剂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决定了溶剂生产使用场所具有较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并且灾后燃烧猛烈,蔓延迅速,扑救困难。溶剂生产使用场所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本文就有机溶剂生产使用场所的火险特点与预防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1 有机溶剂的类型 有机溶剂种类十分繁多,常见的溶剂有800多种,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9大类:烃类,如苯、甲苯、汽

油、石油醚、环戊烷等;氯代烃类,如二氯乙烷、四氯化碳等;醇类如甲醇、乙醇、丁醇等;醚类,如乙醚、甲乙醚等;酮类,如丙酮、环已酮等;酯类,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醇醚类,如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等;醛类,如甲醛、乙醛等;杂环类,如吡啶等。 2 有机溶剂在生产中的应用 有机溶剂在备料、投料、化学反应、出料、分离等生产的各个工艺过程都有存在。有机溶剂在生产中应用大致可以归纳旭下几个方面。 2.1 溶解物料 应用溶剂溶解物料,以提取生产所需的有效成分。如中药雷公藤片的生产,采用乙醇和醋酸乙酯提取雷公藤片中的雷公藤甲素和乙素。 2.2 稀释物料 采用溶剂稀释物料,经满足工艺要求。如乙醇和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 危险化学品因其具有不同程度的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储存保管上,不同于其它一般物质,需要加以特别防护。在做好一般物质储存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各类危险化学品的特性,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加以严格管理,确保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是从事危险化学品的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并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实行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储存危险化学品。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一、危险化学品储存火灾危险性分析 物品储存的火灾危险因素表现在物品本身(内因)和储存环境(外因)两个方面。 (一)内因 1、性质相互抵触的物品混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由于混合或接触而发生燃烧危险的物品,称作混合危险性物品,有时也称“性质相互抵触的物品”。这种混合危险性物品,在储运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其原因是,这些物品在储运时,往

往由于储存人员缺乏知识,或者有些危险化学品出厂时缺少标签,没有说明书,也有因一些单位储存场地减少,或者临时任意存放,而出现性质相互抵触的危险化学品混放的情况。 2、产品变质:有些物品由于长期不用,往往因变质而引起事故。 (二)外因 1、包装破坏或不符合要求 危险化学品容器的包装损坏,或者出厂包装不符合要求,都会引起事故。常见的情况有: (1)硫酸坛之间用稻草等易燃物隔垫; (2)压缩气瓶不带安全帽; (3)金属钠、钾的容器泄漏; (4)盛装黄磷的容器缺水; (5)电石桶内充装的氮气泄漏; (6)盛装易燃液体的瓶盖不严,瓶身上有泡疵点,受阳光照射聚焦等。 出现这些情况往往引起危险。 2、储存条件 储存仓库建筑条件差,设施不符合要求,造成库房内温度过高,通风不良,湿度

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表汇总(很全哦).doc

项目 标识 理化性质 燃烧爆炸危 险性 甲烷理化特性表 内容 中文名甲烷别名沼气 分子式CH4 危险货物类别第类易燃气体 分子量危险货物编号21007 CAS 74-82-8 UN 编号1971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熔点 (℃) 燃烧热 (kJ/mol) 沸点 (℃) 饱和蒸汽压 (kPa) ℃ ) 相对密度 (水=1) (-164 ℃) 临界温度 (℃ ) 相对密度 (空气 =1) 临界压力 (MPa) 火灾危险类别甲类稳定性 闪点 (℃) -188 聚合危害 引燃温度 (℃) 538 避免接触的条件 爆炸下限 (V/%) 燃烧 (分解 )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爆炸上限 (V/%) 15 禁忌物强氧化剂、氟、氯。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包装与储存运输 毒性与健康 危害性危险特性 灭火方法 包装标志 包装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 运输注意事项 接触极限 毒性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环境危害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 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 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包装类别052 钢质气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 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 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 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夏季应 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 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中国 MAC(mg/m 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 3):300 TLVIN: ACGIH 窒息性气体 TLVWN:未制定标准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 烷达 25%~ 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 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急救措施防护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吸入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火灾爆炸危险性与防护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45492 火灾爆炸危险性与防护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火灾爆炸危险性与防护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安监总管一字[2008]7号文件《关于印发陆上石油天然气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写指导书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天然气处理厂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写内容。其中,包括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初步设计中采取的主要防护技术措施、安全设施设计后的风险状况分析等。 天然气及其处理过程产品都是易燃、易爆物质,故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爆炸事故,同时也存在毒性、噪声、高温或低温、机械伤害和高空坠落等职业危害。本节仅重点介绍生产过程火灾、爆炸和噪声

应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紧急措施

编号:AQ-JS-06914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应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紧急措 施 Emergency measures to deal with dangerous chemical fire

应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紧急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应对遇湿易燃物品火灾的紧急措施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者潮湿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可燃、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遇湿易燃物品不需要明火,即能自动燃烧或爆炸,如金属钾、钠以及三乙基铝(液态)、碳酸钙(电石)等。有的遇湿易燃物品与酸反应更加剧烈,极易引起燃烧爆炸。因此,这类物质达到一定数量时,绝对禁止用水、泡沫等湿性灭火剂扑救。这类物品的这一特殊性给其火灾时的扑救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对遇湿易燃物品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方法: 1.首先应了解清楚遇湿易燃物品的品名、数量、是否与其他物品混存、燃烧范围、火势蔓延途径,以便采取相对应的灭火措施。 2.在施救、搬移着火的遇湿易燃物品时,应尽可能将遇湿易燃物品与其他非遇湿易燃物品或易燃易爆物品分开。如果其他物品火

灾威胁到相邻的遇湿易燃物品,应将遇湿易燃物品迅速疏散,转移至安全地点。如遇湿易燃物品较多,一时难以转移,应先用油布或塑料膜等防水布将遇湿易燃物品遮盖好,然后再在上面盖上棉被并淋上水。如果遇湿易燃物品堆放处地势不太高,可在其周围用土筑一道防水堤。在用水或泡沫扑救火灾时,对相邻的遇湿易燃物品应留有一定的力量监护。 3.如果只有极少量(一般50g以内)遇湿易燃物品,则不管是否与其他物品混存,仍可用大量的水或泡沫扑救。水或泡沫刚接触着火点时,短时间内可能会使火势增大,但少量遇湿易燃物品燃尽后,火势很快就会熄灭或减小。 4.如果遇湿易燃物品数量较多,且未与其他物品混存,则绝对禁止用水或泡沫等湿性灭火剂扑救。遇湿易燃物品起火应用干粉、二氧化碳扑救,只有金属钾、钠、铝、镁等个别物品用二氧化碳无效。固体遇湿易燃物品应用水泥、干砂、干粉、硅藻土和蛭石等进行覆盖。水泥、沙土是扑救固体遇湿易燃物品火灾比较容易得到的灭火剂,且效果也比较理想。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附件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填表人:联系电话:填表日期:年月日 (盖章)注:本表格不能满足需要时,可自行设置续表,格式和内容要求应与本表一致。

填表说明: 1.为保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统一性,危险化学品单位厂区内存在多个(套)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并且相互之间的边缘距离小于500m时,都应按一个单元来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当危险化学品单位存在两个以上重大危险源时,应分别填写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2.填报单位为重大危险源生产运行所在的产业活动单位或法人单位。 3.重大危险源名称以重大危险源主要生产装置名称或项目立项名称命名。当企业整个厂区构成一个重大危险源时,可以以企业名称(厂区)方式命名。 4.重大危险源投用时间为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施或场所正式投入生产使用的日期。当重大危险源所涉及的各装置、设施或场所投入生产使用的日期不同时,按投用最早的日期填写。 5. 化工(工业)园区为重大危险源所在的化工园区、工业园区或主导产业包含化工(包括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开发区,不属于以上所列情形的则应填“否”。 6.重大危险源与周边重点防护目标最近距离情况,应填写重大危险源四周最近的重点防护目标(标明方位)及最近距离。重大危险源与周边重点防护目标最近距离为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装置、设施的边缘到周边重点防护目标边缘的最近距离。周边重点防护目标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附件2表1中所列出的危险化学品单位周边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 7.厂区边界外500m范围内人数估算值,根据对厂区周边500m范围内建筑、设施或单位内存在的人员数量进行估算。 8.近三年内危险化学品事故情况为填报之日起之前三年内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情况,应包括事故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事故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和事故原因等内容。 9.危险化学品名称应按《危险化学品目录》中的名称填写,当该危险化学品为混合物时,应标注各成分所占质量百分比。危险性类别按《危险化学品目录》中的类别填写。UN编号为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中给出的编号。生产用途是指该危险化学品主要为①原料(包括辅料),②中间产物,③产品,④其它。单个最大容器是指储存该危险化学品数量最多的单个储罐、设备、容器或仓储间,其操作温度、压力应填写最高操作温度和压力。分级指标R值的计算值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危险化学品存量按数量最大的原则确定。对于存放危险化学品的储罐,危险化学品存量是该危险化学品储罐最大容积所对应的危险化学品数量;对于其他容器、设备或仓储间,危险化学品存量是容器、设备或仓储区存放危险化学品的实际最大存量与设计最大存量中的较大者。

下水道系统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标准范本

安全管理编号:LX-FS-A58123 下水道系统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下水道系统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易形成可燃蒸气(或气体)与空气的爆炸性混合物 化工企业的生产废水或其他的排水,难以避免地含有易燃液体或可溶性的可燃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易燃液体或气体因气化,易在下水道系统和净化设施内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如果生产设备系统的密闭性损坏或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溢料时,泄漏的易燃、易爆的液体或气体常易混入污水而进入下水道系统。某厂由于违反生产工艺规程,污水中混入大量烃类蒸气,并排入下水道,使下

化学品危险等级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4.1 危险化学品储存 4.1 危险化学品储存 贮存是化学品流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事故。如深圳清水河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贮存的管理,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对危险化学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审批制度、安全储存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4.1.1 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定义与种类 储存是指产品在离开生产领域而尚未进入消费领域之前,在流通过程中形成的停留。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都存在危险化学品的储存。 危险化学晶的储存根据物质的理化性状和储存量的大小分为整装储存和散装储存两类。 整装储存是将物品装于小型容器或包件中储存。如各种袋装、桶装、箱装或钢瓶装的物品。这种储存往往存放的品种多,物品的性质复杂,比较难管理。 散装储存是物品不带外包装的净货储存。量比较大,设备、技术条件比较复杂,如:有机液体危险化学品甲苯、丙酮、甲醇等。一旦发生事故难以施救。 无论整装储存还是散装储存都潜在有很大的危险。所以,必须用科学的态度从严管理,万万不能马虎从事。 4.1.2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条例》第三条规定管理的危险化学品品种有7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体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 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从仓库建筑防火要求及养护技术要求,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又可归为3类: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火灾危险性物品)、毒害性商品和腐蚀性商品。 4.1.2.1 储存物品(易燃易爆性商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在储存中归类为易燃易爆性商品的危险物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体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危险化学品火灾消防(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危险化学品火灾消防(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危险化学品火灾消防(新版) 总论 危险化学品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学品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若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扑灭火灾,反而会使灾情进一步扩大。此外,由于化学品本身及其燃烧产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因此,扑救化学危险品火灾是一项极其重要又非常危险的工作。 灭火注意事项 扑救化学品火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灭火人员不应单独灭火; 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 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 灭火时还应考虑人员的安全。

灭火对策 扑救初期火灾:迅速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阀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物料;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移动式灭火器、或现场其它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 采取保护措施 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可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对周围设施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 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 有的火灾可能造成易燃液体外流,这时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堤拦截飘散流淌的液体或挖沟导流将物料导向安全地点; 用毛毡、海草帘堵住下水井、阴井口等处,防止火焰蔓延。 火灾扑救 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决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来安全地控制火灾。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其它人员不可盲目行动,待消防队到达

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与评价——乙烯装置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537 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与评价——乙烯 装置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与评价——乙 烯装置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乙烯是石油化工生产的重要基本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的生产,乙烯的产量代表着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我国已建成了一批大型乙烯生产企业,还有大量生产乙烯的中小型企业遍布全国各地。乙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也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乙烯生产具有较大火灾、爆炸危险性,生产操作在高温压力条件下进行,并且还有深冷操作,生产过程中物料多是气态,装置复杂,连续性强。因此,做好防火防爆工作极为重要。 1 设备、管线、阀门泄漏是致灾的重要原因 乙烯厂内常备有大量液化气原料,裂解气也多以液态储存。储槽有一定压力,如槽体有不严密处,物料将会泄漏散发出来,遇明火而爆炸燃烧。 设备或阀门破裂造成高温原料和裂解气的泄漏是致灾的重要因素。例如某化学公司的裂解装置曾因泄漏而喷出乙烯形成的云雾,仅30秒后即发生爆炸,2~3分钟后又引

危险化学品火灾消防

危险化学品火灾消防 总论 危险化学品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学品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若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扑灭火灾,反而会使灾情进一步扩大。此外,由于化学品本身及其燃烧产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因此,扑救化学危险品火灾是一项极其重要又非常危险的工作。灭火注意事项 扑救化学品火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灭火人员不应单独灭火; 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 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 灭火时还应考虑人员的安全。 灭火对策 扑救初期火灾:迅速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阀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物料;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移动式灭火器、或现场其它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 采取保护措施 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可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对周围设施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

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 有的火灾可能造成易燃液体外流,这时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堤拦截飘散流淌的液体或挖沟导流将物料导向安全地点; 用毛毡、海草帘堵住下水井、阴井口等处,防止火焰蔓延。 火灾扑救 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决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来安全地控制火灾。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其它人员不可盲目行动,待消防队到达后,介绍物料介质,配合扑救。 扑救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的基本对策 压缩或液化气体总是被储存在不同的容器内,或通过管道输送。其中储存在较小钢瓶内的气体压力教高,受热或受火焰熏烤容易发生爆裂。气体泄漏后遇火源已形成稳定燃烧时,其发生爆炸或再次爆炸的危险性与可燃气体泄漏未燃时相比要小得多。遇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对策。 ① 扑救气体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② 首先应扑灭外围被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势,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 ③ 如果火势中有压力容器或有受到火焰辐射热威胁的压力容器,能

铁路专用线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示范文本

铁路专用线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铁路专用线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火灾爆炸事故是在可燃物、助燃物(空气、氧化剂)和点 火源三个基本条件同时存在且相互作用时才发生的。也就 是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必须具备物质的可燃性、助燃 物和点火源三者同时存在时才构成一个燃烧系统。爆炸是 瞬间的燃烧,火灾和爆炸可随条件而转化。因此,分析铁 路专用线化学品装卸过程火灾爆炸危险性主要从可燃物的 物化特性、助燃物和点火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燃料油、柴油、溶剂油等主要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 受热、遇火以及与氧化剂接触都有发生燃烧的危险。这些 化学品的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比例达到爆炸下限浓度时,遇 火花即能爆炸。铁路专用线化学品罐车装卸运输过程火灾

爆炸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该危险货物专用线在铁路卸车过程中存在较多的易燃物质,溶剂油具有较强易挥发性、易燃性,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低、范围宽,接卸过程又属间歇作业,在正常情况下,就有可燃的油蒸汽散发出来,若操作控制处理不当,出现险情有可能发生化学性爆炸,甚至发生难以扑救且对周边危害较大的火灾爆炸。 柴油、溶剂油的罐车火灾爆炸具有先爆炸、后燃烧,爆炸后稳定性燃烧、稳定燃烧引起爆炸,只爆炸不燃烧等现象特征。由于铁路专用线上及周边库区的存量大,若发生事故,后果十分严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②在泵燃料油、柴油、溶剂油的过程中管道压力波动较大,当管道存在焊接质量缺陷或其它质量问题时,可能造成管道破裂泄漏等事故。铁路专用线危险化学品罐车装卸运输过程明火来源较多,如火柴、打火机等的带入;非防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2015-12-18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注:1 在生产过程中,如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质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 2 一座厂房内或防火分区内有不同性质的生产时,其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但火灾危险性大的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丁、戊类生产厂房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采取防火设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2、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注:难燃物品、非燃物品的可燃包装质量超过物品本身质量的四分之一时,其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 3、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4、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险化学品火灾常用灭火剂 火灾种类根据着火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6类: 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E类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F类厨余类火灾。 为了能迅速扑灭火灾,灭火时应按照现代防火技术、生产工艺特点、着火物质的性质、灭火剂的性质及取用是否便利等原则来选择灭火剂。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水蒸气、泡沫液、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下列就这几类灭火剂的应用范围作一简要的介绍。 水可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如煤炭、木制品、粮草、棉麻、橡胶、纸张等),还可扑救闪点大于120℃、常温下呈半凝固状态的重油火灾。也可用于扑灭可燃粉尘、纤维状物质、谷物堆囤等固体物质的火灾、电气设备火灾。 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 ①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等油品。(密度大于水的可燃液体,如二硫化碳,可以用喷雾水扑救,或用水封阻火势的蔓延。) 苯类、醇类、醚类、酮类、酯类及丙烯腈等大容量储罐,如用水扑救,则水会沉在液体下层,被加热后会引起爆沸,形成可燃液体的飞溅和溢流,使火势扩大。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学品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若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扑灭火灾,反而会使灾情进一步扩大。此外,由于化学品本身及其燃烧产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因此,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非常危险的工作。 从事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的人员和消防救护人员应熟悉和掌握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及其相应的灭火措施,并定期进行防火演习,加强紧急事态时的应变能力。 一旦发生火灾,每个职工都应清楚地知道他们的作用和职责,掌握有关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人员的疏散程序和危险化学品灭火的特殊要求等内容。 1.灭火对策 (1)扑救初期火灾 ①迅速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阀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物料; ②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移动式灭火器,或现场其他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 (2)采取保护措施 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可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①对周围设施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 ②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 ③有的火灾可能造成易燃液体外流,这时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堤拦截飘散流淌的液体,或挖沟导流将物料导向安全地点; ④用毛毡、海草帘堵住下水井、阴井口等处,防止火焰蔓延。 (3)火灾扑救 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决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来安全地控制火灾。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其他人员不可盲目行动,待消防队到达后,介绍物料介质,配合扑救。 2.扑救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的基本对策。压缩或液化气体总是被贮存在不同的容器内,或通过管道输送。其中贮存在较小钢瓶内的气体压力较高,受热或受火焰熏烤容易发生爆裂。气体泄漏后遇火源已形成稳定燃烧时,其发生爆炸或再次爆炸的危险性与可燃气体泄漏未燃时相比要小得多。遇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