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2》课程报告

《现代汉语2》课程报告
《现代汉语2》课程报告

《现代汉语2》课程报告

学习这门课程,首先要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汉语是我国语言交际最重要的工具,现代汉语专题是从语音、词汇、语法、方言四个部分讲述现代汉语的。在现代社会,我们天天都要交流,使用语言,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语言,既要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要通过语言了解别人的思想,尤其是社会交际,更需要通过语言来相互交流。即使今天网络技术已经突飞猛进地发展了,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来学习和交流,但是人们还是离不开口语的交流,还要依靠语言。而且学习了现代汉语更能拉近我们各个民族各个地区人们的方言统一,是交流更加方便,减少因交流不便而造成的语言不通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好汉语,充实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通过当代汉语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启示,学到更多的研究汉语的方法。在这一课程中,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方言。汉语,词汇多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构词法是合成法为主,还有附加法,轻声儿化法,重叠法,派生法等等。汉字还有许多古语词、外来词、方言词、行业词等等。随着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汉语词汇也不断发展,增多,词义越来越丰富,都让我收获颇多。总之,学了《现代汉语》,明白不少,兴趣大增。

一、元音如ɑ、o、e、i、u;辅音如b、p、d、t、ɡ、k、s、r。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1.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时要受到阻碍。

2.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辅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其他部位比较松弛。

3.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4.元音发音时,声带要颤动,发出的声音比较响亮;辅音发音时,有的声带颤动,声音响亮,如m、n、l、r,有的不颤动,声音不响亮,如b、t、z、c。

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指音节里声母后面的部分。例如dā(搭)的声母是d,韵母是ā;jiǎ(甲)的声母是j,韵母是iǎ;rǎnɡ(嚷)的声母是r,韵母是ǎnɡ。

元音、辅音和声母、韵母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语音得出来的概念。元音、辅音是音素的分类,适用于一切语言;声母、韵母是对汉语的音节进行分析得出的概念,只适用于汉语和与汉语有相同的音节结构的语言。在普通话中,声母都是由辅音充当的,韵母主要由元音来充当,有的韵母中也有辅音,但只限于n和n ɡ。换一个角度说,元音只用在韵母中,辅音主要用在声母中(只有nɡ不作声母)。辅音n既用在声母中,也用在韵母中。如音节niān(蔫)里的前一个n 是声母,后一个n是韵尾。辅音nɡ不用在声母中,只用在韵母中,如ɡānɡ(钢)里的nɡ。

二、声母和辅音的关系。

声母和辅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声母是从分析音节结构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而辅音是从分析音素性质的角度提出来的。与元音比较,辅音的主要特征是:气流在发音器官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或阻塞,气流较强,发音器官参与节制气流的部分肌肉紧张。声母是由辅音充当的,但辅音并不都是声母。如“光”(guāng)这个音节中的“ng”,它是辅音,但它处在音节里后面的部位,因此它不是声母。又如“难”(nán)这个音节,前后都有“n”,它是辅音,处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处在音节末尾的是韵母,并不是声母。

三、韵母和元音的关系。

韵母和元音不是同一个概念。韵母是就音素在音节中的位置讲的,元音是就音素的性质而言的。元音的主要特征是:气流在口腔中不受阻碍,气流较弱,发音器官肌肉均衡紧张,正常发音时声带振动。元音可以单独作韵母,如:a、o、e、i、u、ü等,这些韵母是由复合元音充当的,又如:an、en、in、ün等,这些韵母是由元音带上鼻辅音韵尾构成的。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凡是元音都可以做韵母或作为韵母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韵母不全是元音,辅音n、ng也可以和元音结合起来做韵母。可见韵母的范围比元音大。

四、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的关系。

声母是处在音节开头的辅音,声母的开头若没有辅音就是零声母音节,如"爱"ai"欧"ou 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成分。韵母可以只是一个元音,如"姑"gu 里的u,也可以是元音的组合或元音和辅音的组合,如"瓜"gua里的ua和"关"guan 里的uan。从以上概念可知,辅音和元音是就音素的发音特点划分的,而声母和韵母是就汉语音节内部的结构和位置分析出来的,两者并不一致。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辅音和声母的区别在于:

1.总数不同:辅音有22个,声母只有21个。辅音ng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充当声母;

2.出现在音节中的位置不同:声母的位置一定在音节的开头,而辅音除了在声母位置出现,n和ng还可以出现在韵尾。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元音和韵母的区别在于:

1.总数不同:元音只有10个,而韵母则有39个。

2.韵母可以分为三类:单韵母10个,由单元音充当;复韵母13个,由元音和元音构成;鼻韵母16个,由元音和鼻辅音共同构成。

3.结构成分不同:韵母不仅包含有元音,有的还包含有辅音,即以辅音作韵尾。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造成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交叉关系的关键是在n 和ng上。n既可充当声母,又可以充当韵母的韵尾部分;ng在普通话中永远不作声母,只作韵尾。10个单元音都可以作韵母,而大部分韵母的构造比较复杂,范围也大大超过这10个,共有39个。

五、声母与辅音的关系

1.分析的角度不同声母是从分析音节结构角度划分出来的;而辅音是从分析音素的性质方面得来的,即从音色中划分出来的。

2.概念范围大小不同声母的一定是辅音,而辅音不一定都能做声母。

六、韵母同元音的关系

1.分析的角度不同韵母是从分析音节的结构得出的,元音是从音素的性质分析得出的;

2.概念范围大小不同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元音。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篇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格式 课程设计报告 (20XX--20XX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题目:院系: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周数: 成绩:日期:《软件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计算机系软件设计与实践教学组 20XX年1月14 日 《软件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网络爬虫的架构和工作原理,实现网络爬虫的基本框架;2.开发平台采用JDK1.60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二、主要内容 1.了解网络爬虫的构架,熟悉网页抓取的整个流程。

2.学习宽度优先和深度优先算法,实现宽度crawler应用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 3.学习主题爬行及内容分析技术。 4.实现网络爬虫的基本框架。 三、进度计划 四、设计成果要求 1.要求按时按量完成所规定的实验内容; 2.界面设计要求友好、灵活、易操作、通用性强、具有实用性; 3.基本掌握所采用的开发平台。五、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验收+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于兴隆指导教师:王蓝婧20XX年1月2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目的: 1.1掌握crawler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1.2了解爬虫架构; 1.3熟悉网页抓取的整个流程及操作步骤; 1.4掌握宽度优先,深度优先算法,并实现宽度crawler 应用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1.5掌握主题爬行及内容分析技术;1.6实现一个最基础的主题爬虫的过程;1.7理解pageRank算法,并编程验证;二、设计正文 网络爬虫研究与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爬虫研究的逐步展开,讨论了爬虫的相关概念与技术,并通过实验设计了简单的基于宽度

vf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vf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经济管理学院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09年12 月28 日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当今,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力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我们通过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其能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简单实用的系统,它是学校进行学生管理的好帮手。 此软件功能齐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适合各种学校对繁杂的学生信息进行统筹管理,具有严格的系统使用权限管理,具有完善的管理功能,强大的查询功能。它可以融入学校的信息管理系统中,不仅方便了学生信息各方面的管理,同时也为教师的管理带来了极大地便利。 我们进行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上机实践操作,熟练掌握数据库的设 计、表单的设计、表单与数据库的连接、SQL语言的使用和了解它的功能:数据定 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以及简单VF程序的编写。基本实现学生信息的管理, 包括系统的登录、学生信息的录入、学生信息的浏览、学生信息的查询、学生信息的修改和学生信息的删除,并对Visual FoxPro6.0 的各种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为我们更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并在实践中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方便,使我们更容易融入当今社会,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 - 1 -

、系统功能设计 通过该系统可以基本实现学生信息的管理,包括系统的登录、学生信息的录 入、学生信息的浏览、学生信息的查询、学生信息的修改和学生信息的删除。系统 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主界面 登录 管理 学学学学学 生生生生生 信信信信信 息息息息息 录查浏修删 入询览改除 三、系统设计内容及步骤 3.1创建项目管理文件 1.启动foxpro 系统,建一个项目管理器,命名为“学生管理”。 哑 目f ■ 也 电 岂同左 矣 氏H. 0 存 JI 蛋誤曾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书

《计算机网络》 课程设计报告书 专业:计嵌 班级:计嵌151 学号: 姓名:张耀 目录 一、设计题目 二、设备选型 三、IP地址规划 四、拓扑图设计 五、主要技术 六、配置清单 七、总结 一、设计题目 1、课设目的 巩固《计算机网络》和《网络通信》两门课程的知识,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充分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熟练应用所有技术,系统掌握一个较为复杂的网络配置过程。在课设中有少量需要的技术教学过程中没有涉及,请自己查阅CCNA资料。 2、课设内容 项目背景:某中小型企业有两个部门,销售部(vlan 10)与行政部(vlan 20)。要求同部门之间采用二层交换网络相连;不同部门之间采用单臂路由方式互访。企业有一台内部web服务器,承载内部网站,方便员工了解公司的即时信息.局域网路由器启用多种路由协议(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协议),并实施路由控制、负载均衡、链路认证、访问限制等功能.企业有一条专线接到运营

商用以连接互联网,采用HDLC封装,由于从运营商只获取到一个公网IP地址,所以企业员工上网需要做NAT网络地址转换,具体拓扑结构如上图所示。 二、设备选型 三、IP地址规划 四、拓扑图设计 五、主要技术 Trunk:在路由/交换领域,VLAN的中继端口叫做trunk。trunk技术用在交换机之间互连,使不同VLAN通过共享链路与其它交换机中的相同VLAN通信。交换机之间互连的端口就称为trunk端口。trunk是基于OSI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的技术。

Vlan:在计算机网络中,一个二层网络可以被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广播域,一个广播域对应了一个特定的用户组,默认情况下这些不同的广播域是相互隔离的。不同的广播域之间想要通信,需要通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这样的一个广播域就称为VLAN。 单臂路由:在计算机网络中,一个二层网络可以被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广播域,一个广播域对应了一个特定的用户组,默认情况下这些不同的广播域是相互隔离的。不同的广播域之间想要通信,需要通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这样的一个广播域就称为VLAN。 默认路由: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指的是当路由表中与包的目的地址之间没有匹配的表项时路由器能够做出的选择。如果没有默认路由,那么目的地址在路由表中没有匹配表项的包将被丢弃,默认路由在某些时候非常有效,当存在末梢网络时,默认路由会大大简化路由器的配置,减轻管理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网络性能。 动态路由:动态路由是指路由器能够自动地建立自己的路由表,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地进行调整。 (RIP、OSPF) ACL: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是路由器和交换机接口的指令列表,用来控制端口进出的数据包。 帧中继:帧中继(Frame?Relay)是一种用于连接计算机系统的面向分组的通信方法。它主要用在公共或专用网上的局域网互联以及广域网连接。大多数公共电信局都提供帧中继服务,把它作为建立高性能的虚拟广域连接的一种途径。 NAT: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是1994年提出的。当在专用网内部的一些主机本来已经分配到了本地IP地址(即仅在本专用网内使用的专用地址),但现在又想和因特网上的主机通信(并不需要加密)时,可使用NAT方法。 六、配置清单 一、基本配置 1、按上面的拓扑结构搭建仿真网络硬件 2、给路由器和交换机命名(可以自己选择命名) -->为Router5命名(其他设备操作相同) ->所有设备重新命名后 3、配置和启动交换和路由的接口,配置终端设备的IP地址和默认网关。 -->配置PC1的IP地址和默认网关(其他设备操作相同) -->开启并配置Router1的Fa0/0接口,并为其配置IP地址等属性(其他设备操作相同) 二、交换机配置 1、配置Etherchanne,捆绑Sw1与Sw2的F0/11,F0/12接口.要求使用Cisco PAGP协议中的主动协商模式。 -->配置Sw1和Sw2 2、配置VTP,在Sw1与Sw2上配置VTP, 域名为作为Server;Sw2作为Client,设置密码为student。 -->配置Sw1 -->配置Sw2 -->在Sw1上创建Vlan -->在Router1上做ACL访问控制 4、单臂路由配置。单臂路由:vlan 10以R1的F0/作为出口网关;vlan 20以R3的F0/作为

贪吃蛇游戏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全解

辽宁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基于C#的贪吃蛇游戏 学院、系:装备制造学院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叶佳佳 指导教师:丁宁 成绩: 2015年12月12日

目录 一、概述 (1) 1、用C#实现该设计的方法 (1) 2、贪吃蛇游戏说明 (1) 二、实验目的及设计要求 (1) 1、实验目的 (1) 2、实验要求 (2) 三、课程设计具体实现 (2) 1、概要设计 (2) 1.1、设计思想 (2) 1.2、主模块实现 (2) 1.3、主函数流程图 (4) 2、详细设计 (5) 2.1、设计思想 (5) 2.2、具体模块实现: (5) 四、调试过程及运行结果 (10) 1、调试过程 (10) 2、实验结果 (11) 五、实验心得 (12) 六、参考资料 (13) 七、附录:源代码 (13)

一、概述 1、用C#实现该设计的方法 首先应该了解设计要求,然后按照功能设计出实际模块,每个模块都要完成特定的功能,要实现模块间的高内聚,低耦合。设计模块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模块的数量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要是每个模块都能比较简单的转换成流程图。模块设计完成后,就该给每个模块绘制流程图。流程图要尽可能的简单且容易理解,多使用中文,补一些过长的代码,增加理解难度。此外,流程图应容易转换成代码。 根据流程图编写好代码后在WindowsXP操作系统,https://www.360docs.net/doc/f05415301.html,2008开发环境下进行运行测试,检查错误,最终设计出可行的程序。 2、贪吃蛇游戏说明 游戏操作要尽可能的简单,界面要尽可能的美观。 编写程序实现贪吃蛇游戏,贪吃蛇游戏是一个深受人们喜欢的游戏:一条蛇在密闭的围墙内,在围墙内随机出现一个食物,通过键盘上的四个光标键控制蛇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移动,蛇头撞到食物,则表示食物被吃掉,这时蛇的身体长一节,同时计10分;接着又出现食物,等待被蛇吃掉,如果蛇在移动过程中,撞到墙壁、障碍物或身体交叉(蛇头撞到自己的身体),则游戏结束。游戏结束时输出相应得分。 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1)对系统进行功能模块分析、控制模块分析正确,符合课题要求,实现相应功能;可以加以其他功能或修饰,使程序更加完善、合理; (2)系统设计要实用,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编程简练、可用,功能全面; (3)说明书、流程图要清楚; 二、实验目的及设计要求 1、实验目的 .NET课程设计是教学实践环节中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此课程设计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VC#.NET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和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及软件开发能力,使学生具备初级程序员的基本素质;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阅资料以及自学能力,以适应信息管理行业日新 1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李逍逍 班级:08计11 学号:08261012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目的及要求 (2)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分析和设计) (3) 三.绘制拓扑结构图 (3) 四.详细设计步骤 (5) 五.路由器或交换机配置的代码 (6) 六.显示最终的结果 (8) 七.课程设计总结 (9)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目的及要求 课程设计题目:组建小区局域网 课程设计目的: 更深了解路由器,交换机,PC机之间的配置与应用,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的网络应用和连接,熟练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掌握DHCP、ACL、VLAN、和NET协议和相应的技术;提高对实际网络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该设计需要划分为四个子网层面的小区性的网络通讯。采用软件cisco,可以更好的实现各种不同网络设备互相配合与联系,以达到最佳的局域网通讯效果。 课程设计要求: 要求能根据实际问题绘制拓扑结构图,拓扑结构图可以是树形、星形、网状形、环状形及混合形结构的之一,清晰的描述接口,进行路由器或交换机的代码配置实现,并且每个方案的需有以下几部分的内容: 1、需求特点描述; 2、设计原则; 3、解决方案设计,其中必须包含: (1)设备选型; (2)综合布线设计; (3)拓扑图; (4)IP地址规划; (5)子网划分; (6)路由协议的选择; (7)路由器配置。 组建小区局域网的总体要求: 运用自己对局域网组网技术的理解,设计小区组网方案,使得一个具有200个住户节点的智能化小区能够进行网络通讯,且将整个小区可划分为四个区域:1.网络中心区:以物业管理中心及监控中心为主的核心交换设备和服务器群;2.远程网络接入区:包括外部网络接入口的路由器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3.园区网络区:包括从网络中心到社区服务设施的骨干交换设备; 4.家庭网络区:包括从网络中心到楼宇中的骨干交换设备,并为各住户单元提供网络接入端口,是整个小区网络系统的最基本单元。

图书馆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图书馆局域网络设计 组号: 班级:软工153班 专业:软件工程 时间:2017年7月9号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1.设计目的 (3) 2.需求分析 (3) 3.方案设计 (5) 3.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5) 3.2 网络设备的比较和选型 (6) 3.3 综合布线系统 (6) 3.4 IP地址分配 (7) 4.方案实现 (7) 5. 网络应用部署 (16) 6. Web网站设计 (17) 7.总结与展望 (17) 8.参考文献 (18) 附录: (18)

1.设计目的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网络化的时代。它主要由计算机网、通信网和信息资源网三种网络组成,其中计算机网是核心,它利用通信网络担负了信息在整个网络中的存贮和传递的重要作用。而图书馆拥有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源,也必须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发挥其传递、交流信息的重要枢纽作用。因此,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化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图书馆局域网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具有极高的可靠稳定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具有高速度和高带宽,满足流介质媒体、远程学习等对带宽和数据敏感的实时应用。 组建图书馆局域网,加快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和网络化进程,提高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水平和图书馆工作效率,是为了更好更快更准确地为读者提供阅读信息;组建图书馆局域网,实现对全馆文献资源的采购、编目、流通、借阅等方面的自动化管理;建设以图书馆文献为基础的图书馆基础数据库和具有本馆藏书的特色书籍数据库;提高图书馆采编、流通效率,合理地对全馆文献资源进行分类、编目、分区管理。利用共享通信网络资源进入其他计算机网络,实现网络互连。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于图书馆网络服务器,能联机进行传统文献的采集与编目,能使图书馆总体工作协调一致更方便的进行传统型文献的流通、阅览、检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种网络阅读体验。而且便于图书文献资料的管理和维护,减少人工管理的成本。 2.需求分析 2.1 网络概况 图书馆采用专线接入方式,光纤铺设到大楼,并且分配有6个C类地址202.114.88.40~202.114.88.45。大楼内布线系统比较完善。 图书馆办公大楼共有5层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校园网的组建与应用 摘要: 本文针对实验室的设备环境,对校园网的组网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模拟,并最终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校园网组网方案。 实验中我们对路由器、交换机等组网基础设备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关于路由器,我们实现了本地基本配置,并分别使用路由器的串口和以太网口实现了不同网段的网络互联,对路由器静态及动态路由机制进行了探究。关于交换机,我们实现了VLAN的划分以及不同VLAN间的相互通信,对广播风暴现象的产生原理及解决方案进行了特定的实验。综合两者的功能,我们对多种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讨论和改进。最后通过实验和模拟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校园网组建方案。 在此方案中,我们在实现了网络互通的情况下,我们进行了IP地址的划分,IP地址利用DHCP进行自动分配。并根据模拟实际,对不同的主机进行VLAN划分,同时保证不同VLAN间的相互访问与特定VLAN的保护与单向访问。同时构建内部防火墙保证校园网与外部的安全访问。构建了完整可靠的网络之后,依据校园网的功能和服务需求,我们搭建了FTP服务器,用于提供基础的网络服务。 限于实验室条件的限制,我们的方案并不是完全能够适用于现实的。但是,通过实验使我们对校园网乃至更大的网络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目录

一、前言 随着信息的调整膨胀,全球信息已经进入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时代。作为科技先导的教育行业,计算机校园网已是教育进行科研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校园网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中国教育科研网投入运营,全国多所高校校园网络开通联网。 随着学校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很多学校已经逐渐开始将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过程向电子化方向发展,校园网的有无以及水平的高低也将成为评价学校及学生选择学校的新的标准之一,此时,校园网上的应用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它在促进学习的同时掌握丰富的计算机及网络信息知识,毫无疑问,这是学生综合素质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基于先进的网络平台和其上的应用系统,将极大的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实现高水平的教学和管理。 学校目前正加紧对信息化教育的规划和建设。开展的校园网络建设,旨在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其最终建设目标是将建设成为一个借助信息化教育和管理手段的高水平的智能化、数字化的教学园区网络,最终完成统一软件资源平台的构建,实现统一网络管理、统一软件资源系统,并保证将来可扩展骨干网络节点互联带宽为10G,为用户提供高速接入网络,并实现网络远程教学、在线服务、教育资源共享等各种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管理、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最终达到在网络方面,更好的对众多网络使用及数据资源的安全控制,同时具有高性能,高效率,不间断的服务,方便的对网络中所有设备和应用进行有效的时事控制和管理。 二、综述 2.1 概述 从物理意义上来说,校园网就是一种局域网。校园网是各类型网络中一大分支,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及代表性。作为新技术的发祥地,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和网络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作为“高新技术孵化器”的高校,是知识、人才的高地,资源十分丰富,比其他行业更渴求网络新技术、网络新应用,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姓名: 学号: 班级:软件工程14班 指导教师: 成绩:

1.消除类游戏 【问题描述】 消除类游戏是深受大众欢迎的一种游戏,游戏在一个包含有n行m列的游戏棋盘上进行,棋盘的每一行每一列的方格上放着一个有颜色的棋子,当一行或一列上有连续三个或更多的相同颜色的棋子时,这些棋子都被消除。当有多处可以被消除时,这些地方的棋子将同时被消除。 【基本要求】 现在给你一个n行m列的棋盘(1≤n,m≤30),棋盘中的每一个方格上有一个棋子,请给出经过一次消除后的棋盘。 请注意:一个棋子可能在某一行和某一列同时被消除。 输入数据格式: 输入的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n,m,用空格分隔,分别表示棋盘的行数和列数。接下来n行,每行m 个整数,用空格分隔,分别表示每一个方格中的棋子的颜色。颜色使用1至9编号。 输出数据格式: 输出n行,每行m个整数,相邻的整数之间使用一个空格分隔,表示经过一次消除后的棋盘。如果一个方格中的棋子被消除,则对应的方格输出0,否则输出棋子的颜色编号。 【测试数据】 为方便调试程序,可将输入数据先写入一个文本文件,然后从文件读取数据处理,这样可避免每次运行程序时都要从键盘输入数据。 测试数据一 输出说明: 棋盘中第4列的1和第4行的2可以被消除,其他的方格中的棋子均保留。 测试数据二 输出说明: 棋盘中所有的1以及最后一行的3可以被同时消除,其他的方格中的棋子均保留。 【功能实现】 #include #include<> usingnamespacestd;

{ intm,n,i,j; inttemp; cin>>n>>m; temp=m; m=n; n=temp; int*map=newint[m*n]; int*mark=newint[m*n]; int*tmap=map; int*tmark=mark; intdif=0; ount=0; } p rintf("请输入要输入数的个数\n"); s canf("%d",&n);/*输入要输入数的个数*/ f or(i=0;idata1[j+1].number)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书

南通大学计算机科 学 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书 二零一四年九月 目录 一、课题要求 二、设备选型 三、IP地址分配表 四、配置方案 五、配置代码分析 六、总结 一、课题要求 一、题目

图1某学校校园网拓扑 设备接口IPv4地址 R2 s0/0/0 23、1、1、2/24s0/0/1 24、1、1、2/24 fa0/012、1、1、2/24 R3s0/0/0 34、1、1、3/24 s0/0/1 23、1、1、3/2 4 fa0/0 212、1、1、1/24 R4 s0/0/0 24、1、1、4/ 24 s0/0/1 34、1、1、4/24 某学校校园网拓扑如图1所示。为了缓解IP地址不足得问题,PC6与PC4使用IPv4私网地址;PC11、PC 12、PC21及PC22使用IPv4公网地址。校园网通过路由器R1接入Internet,R2、R3与R4模拟因特网中得网云,其中R2为ISP得接入路由器。最右侧为Web服务器。具体得设备连接与IP地址配置如图1所示.图中没有特殊说明得,子网掩码均默认为255、255、255、0。利用思科Packet Tracer组建如图所示网络,并实现以下功能: 1、VLAN10网关地址为210、28、10、1/24;VLAN20网关地址为210、28、20、1/24 VLAN10与VLAN20网关均设在路由器R1上.要求PC11、PC 12、PC 21及PC 22能互相ping通,且都能ping通Web Server

2、使用NAT配置, PC4与PC6使用IPv4私网地址能ping通Web Server 3、设置ACL,最后使得VLAN20所属主机不能通过WEB方式访问Web Serv er(但可以ping通Web Server),其她主机流量没有任何限制。 4、R1上配置静态路由,在路由器R2、R3及R4上配置动态rip路由。(除此以外,可在R1、R2、R3及R4可根据需要自行配置默认路由或某条路由。)二、设计要求 (1)培养一定得自学能力与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包括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得方法,对设计中遇到得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阅工具书、参考文献,寻找解决方案。 (2)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分析与设计得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具体设计任务,确定方案,画出具体得网络拓扑结构图,并写出具体配置步骤情况,提交正式课程设计总结报告打印及电子稿一份;?(3)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独立完成,不得有相互抄袭现象。 报告内容包括: ?①具体设计任务;?②基本思路及所涉及得相关理论;?③方案设计(主要网络设备、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图);?④网络具体配置步骤;?⑤调试过程中出现得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 ?⑥个人体会及建议;?⑦参考资料。 三、《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进度表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Winpcap的网络流量统计分析 指导教师:张伟 目录 第一章总体设计 一、实体类设计 --------P3 二、功能类设计 --------P3 三、界面设计 --------P3

第二章详细设计 一、实体类实现 --------P4 二、功能类实现 --------P4 三、界面实现 --------P5 第三章源代码清单及说明 一、CaptureUtil.java --------P7 二、MyPcapPacketHandler.java --------P9 三、PacketMatch.java --------P9 四、Windows.java --------P13 第四章运行结果 --------P19 第五章心得体会 --------P21 第一章总体设计 一、实体类设计 TCP、UPD、ICMP、ARP、广播数据包五个包的数据结构设计 二、功能类设计 (1)网卡获取 (2)包的抓捕

(3)包的处理 三、界面设计 (1)布局 (2)按钮功能连接 第二章第二章详细设计 一、实体类实现 TCP、UPD、ICMP、ARP、广播数据包五个包的数据结构设计。 本程序采用Java编写,基于win10pcap。Win10pcap是winpcap在win10系统上的适用版本。Java对于winpcap使用jnetpcap进行支持。对于TCP、UPD、ICMP、ARP、广播数据包五种类型的包,在jnetpcap的jar包中大部分已经封装好了相关的实体类型。对应如下:ARP 实体类:https://www.360docs.net/doc/f05415301.html,work.Arp; UPD 实体类:https://www.360docs.net/doc/f05415301.html,work.Icmp;

个人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山东交通学院 目录 1.系统分析 (2) 1.1系统需求分析 (2) 1.2项目规划 (2) 1.3系统功能结构分析 (3) 1.4设计目的分析 (3) 2.数据库系统设计 (4) 2.1数据表概要设计 (4) 2.2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4) 3.应用程序设计 (5) 3.1界面设置 (5) 3.2关键技术 (15) 4.系统安装 (20) 建立数据源 (20) 5.设计体会 (21) 参考文献 (22)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通信桥梁连接着全球的计算机,而网站作为网络信息主要的表现形式而且还是互联网信息的主要承载者,在网络上表现出其及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得以迅速的发展和壮大,并被人们重视和关注。互联网已经彻底的改变了世界,互联网的世界里蕴藏着无限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各行各业及其个人、单位、工厂、企事业等等在网上构筑属于自己的网络信息平台,保护自己的网络资源并在互联网上开辟自己的市场和消费群体,以及构造自己的数字化世界和加强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域的人们联系交流等等活动也就显的日益重要。于是各种各样的网站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鱼龙混杂且良莠不齐。因此,个人信息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仅可以更好的保护个人信息,对日常的使用也会提供很大的方便。关键词:个人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集;数据库;Visual C++6.0。 1.系统分析 1.1系统需求分析 在做本系统前,我对系统的需求做了如下分析: 1)登录权限:在登录权限的分析上我们规定必须凭借用户名和密码才可登陆,进行管理。 2)使用者功能:首先说明一下,我们的系统用户对象是个人。关于其本系统的功能,大致可分为日记管理,通讯录管理,备忘录管理,以及个人财务管理;日记管理,其中包括用户对日记编号,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的查询、

无线网络综合课程设计报告-图书馆

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无线网络课程设计 2014 ~2015 学年第1学期 课程无线网络 课程设计名称无线局域网络综合课程设计--图书馆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小组成员 2015 年1 月

图书馆无线局域网络综合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无线局域网络综合课程设计”的环节,以系统集成项目的调研、规划与实施为主线,根据所掌握的无线局域网络知识,完成无线局域网络基础架构、无线局域网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无线局域网络安全及网络管理等无线局域网络技术的综合设计与应用。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在计算机无线局域网络课程中学到的专业知识,深入掌握计算机局域网络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无线局域网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技术,掌握有线无线一体化局域网络设计与实施的方式方法,了解无线局域网络系统建设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综合运用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 2、课程设计名称及内容 名称:某省立图书馆无线网络集成项目规划与实施 学院背景描述及需求内容:图书馆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图书馆提高运营效率的要求也不断提升,随着WIFI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能更加稳定高效的承载图书馆应用。很多图书馆在有线网络的基础上扩展无线网络来进行日常业务的开展,甚至很大一部分图书馆在新建覆盖场所时,考虑建设的成本和传统网络的繁琐,也希望可以通过WIFI接入技术实现他们的目的。该省立图书馆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5层,要求实现无线网络无缝覆盖,所有上网用户的带宽不得低于8Mbps,图书馆用户通过无线网络可以访问图书馆提供的电子资源(WEB形式),这些电子资源只能由通过认证的用户访问。 3、实验过程 3.1需求分析 3.1.1建设背景 在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国内所有省立图书馆均实现了有线企业的建设。但随着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便携式计算机终端进入了图书馆,越来越多的读者和员工也开始拥有了带有无线网卡的计算机终端。读者对无线网的依赖性相当之高,“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已成为读者的新需求。但是,传统的有线网存在着诸多“网络盲点”,比如在仓库、食堂等许多不宜网络布线的场馆设施如何联网?这就需要我们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充分扩展和利用无线网络来解决。

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QQ聊天实现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选题网络聊天室 姓名马继鸣 学号 0909090630 完成时间 2012-1-12 一、需求分析

聊天工具大多数由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程序外加服务器端,本程序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架构模式。通过Java提供的Socket类来连接客户机和服务器并使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相互通信,由于聊天是多点对多点的而Java提供的多线程功能。用多线程可完成多点对多点的聊天。 主要有两个应用程序,分别为服务器程序和客户端程序。服务器应用程序主要用于消息转发,以及向所有用户发送系统消息等;客户端应用程序主要用于客户聊天记录的显示和信息输入。采用Client/Server(C/S)体系结构,即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聊天服务器专门用于监控用户状态和转发消息,客户端负责接收消息的用户序列和消息文本发送到服务器。该聊天系统实现群聊,用户登陆,退出聊天系统等功能。 二. 设计 1.设计思想: 课程设计中利用JAVA实现基于C/S模式的聊天程序。聊天室共分为服 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服务器端程序主要负责侦听客户发来的消息,客 户端登录到服务器端才可以实现正常的聊天功能。

2.功能设计 (1)服务器端的主要功能如下。 在特定端口上进行侦听,等待客户端连接。用户可以配置服务端的侦听端口,默认端口为10000. 当停止服务时,断开所有用户连接。 (2)客户端的主要功能如下。 连接到已经开启聊天服务的服务端。 当服务器端开启的话,用户可以随时登录与注销。

用户可以向所有人发送消息。 3.详细设计 聊天室服务器端设计 聊天室服务器中主要的功能文件的功能如下: MyButLis.java 主要用于添加事件侦听和动作处理,具体是服务器按钮中的“终止”“发送”的处理。 public class MyButLis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private MyServe server; private JTextField filed1;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MyChatSet.java 服务器的线程队列,运行的方法,新增一个用户,则增加一个线程,并可以返回应答消息,给其余用户发送上下线信息,发送聊天信息(群聊私聊虽然已写,但是不知为何没有实现),发送用户列表。关键在于除了线程之外,还定义了传输数据时的协议内容,如何分辨不同的信息,如聊天信息,登陆信息,上下线信息,并把信息完整准确的传递。 public static ArrayList servers=new ArrayList();//线程队列 public static void addThread(MyserThread th) //增加一个服务器线程对象 public static void sendReMess(String type,String state,String s,MyserThread myth)//返回应答信息 public static void SendOSMess(String type,String user)//其他用户上下线信息 public static void SendChatMess(String type,String sender,String reciver,String Mess)//聊天信息 public static void SendList//用户列表 MyCheckTool.java 保存用户的登陆信息,在其中建立一个码表,并且可以判断登陆信息是否合法。 //建立码表,用以保存用户信息 private static Map maps=new HashMap(); public static boolean CheckUser(MyUserInfo user)// 验证用户名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书.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C H A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实验名称: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学院(系):信息学院 指导教师:

实验四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设计原则: 校园网建设是一项大型网络工程,各个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网络设计原则。该学校网络需要具有包括图书信息、学校行政办公等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为广大教职工、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一个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先进平台。本次设计以实用、够用、好用、安全为指导思想;以开发标准、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为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1)开放性标准化原则: 系统要有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随着学院不断的扩招,业务的增长和应用水平的提高,网络中的数据和信息流将按指数级增长,需要网络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并能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升级。设备应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系统和产品,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满足将来系统升级的要求。 (2)先进性性原则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很快,设备更新淘汰也很快。这就要求校园网建设在系统设计时既要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只有采用当前符合国际标准的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才能确保校园网络能够适应将来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保证在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3)可靠性原则: 网络必须是可靠的,包括网络物理级的可靠性,如服务器、风扇、电源、线路等;以及网络逻辑级的可靠性,如路由、交换的汇聚,链路冗余,负载均衡等。网络必须具有足够高的性能,满足业务的需要。 (4)安全性原则: 网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由于校园骨干网络为多个用户内部网提供互联并支持多种业务,要求不仅能进行灵活有效的安全控制,同时还应支持虚拟专网,以提供多层次的安全选择。在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 分层设计理念: 对于大型网络而言一般采用三层结构设计,即“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如图所示: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31班姓名:王凯 学号:139074159 指导教师:李伟 2016-05-13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迁,社会经济大跨步向前迈跃的时代,市场经济突飞猛进,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市场。在信息系统集成行业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行科学化的实施项目管理,才能使我们在整个项目中满足项目要求,降低项目成本、缩短项目工期、确保项目质量,最终达到用户需求和保障公司的利益。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和项目整体管理。 项目整体管理包括保证项目各要素相互协调所需要的过程,它需要在相互影响的项目目标和方案中做出平衡,以满足或超出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和期望。 项目整体管理是在计划实施执行中将项目整体计划目标按步实施展开并转变成项目产出物的管理过程。是一项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局性管理工作。实际执行项目时,为了更好完成项目标、任务和计划,我们还要在项目管理中进行综合变更控制。项目整体管理可使用于项目管理的每个阶段。

目录 1、项目概述 (1) 2、工作任务(Statement Of Work,SOW)书 (1) (一)整体要求 (1) (二)系统逻辑模型 (2) (三)系统功能描述 (4) (四)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和参数 (4) 3、项目进度计划 (5) (一)分解项目工作 (5) (二)项目工作关系表 (6) (三)项目甘特图 (7) (四)网络进度计划图 (8) (五)里程碑计划 (10) 4、项目规模成本估算 (10) (一)分解项目工作 (10) (二)项目规模估算表 (12) (三)计算开发成本 (13) (四)计算管理、质量成本 (13) (五)直接成本 (13) (六)计算间接成本 (14)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_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xxxxxxxxxxxxxxx 专业: xxxxxxxxxxxxxxx 班级: xxxxxxxxxxxxxxx 学号: 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xxxxxxxxx 实验成绩: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2016 年 5月 6 日

一、实验目的与实验要求 1、实验目的 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实现技术结合,通过网络软件编程的实践,深入 理解理论课上学习到的ARP、IP、TCP 等重要网络协议的原理,通过自己动手 编程封装与发送这些数据包,加深对网络协议的理解,掌握协议帧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其对协议栈的贡献。 2、实验要求 网络课程设计包含两个部分的内容: 题目一是数据包的封装发送和解析(ARP/IP/TCP),要求使用 Winpcap 技术和Socket 技术,根据 ARP/IP/TCP 帧的结构,封装数据包发送到局域网中。另外要捕获网络中的TCP/IP/ARP 数据包,解析数据包的内容,并将结果显示,并同时写入日志文件。 题目二是从可选题目中选择一个,可选题目均是网络应用小程序,要求小组 使用网络编程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网络应用程序,加深对网络协议协的理解,并锻炼网络编程能力。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1、实验硬件设备: 计算机型号:联想ThinkPad T430u 处理器型号: Intel i5 主频: 1.8Hz 网卡型号: (1)Realtek PCIe GBE (2)Broadcom 802.11n 2、实验软件要求: 操作系统: Windows10

应用软件: Visual Studio 2015 Pro 3、小组成员及分工: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 1:数据包的封装发送和解析(ARP/IP/TCP) (1)实验内容 1)程序目标: 根据 IP 帧的结构,封装 IP 数据包发送到局域网中。并捕获网络中的IP 数据包,解析数据包的内容,并将结果显示,并同时写入日志文件。 2)程序功能:以 命令行形式运行 在标准输出中显示捕获的 IP 报文的首部字段的内容。 使用 winpcap 访问网卡,手动封装 定义 IP 首部的数据结构 填充数据包,发送数据包,捕获数据包 使用 winpcap,捕获 IP 数据包 (2)主要步骤 1)总体设计: a.获取设备列表并打印,打开所选择的适配器; b.准备工作:定义 ip 相关的结构体、打开要存放结果的文件,设置过滤器,手写 ip 数据报(内容有无效的 MAC 源和目的地址,和均为本机地址的 ip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即发给自己一个 ip 报文),设置抓到数据报的解析和输出到文件的操作函数(解析 ip 报,打印并写入文件:报文的版本、协议、源和目

数字电子钟课程设计方案实验报告

中北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 《电子线路及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姓名:张涛学号:1405024119 李子鹏学号:1405024125 课程设计题目: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起迄日期:2017年1月4日~2017年7月10日 课程设计地点:科学楼 指导教师:姚爱琴 2017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中北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 《电子线路及系统》课程设计开题报告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 题目: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学生姓名:张涛学号:1405024119 李子鹏学号:1405024125 指导教师:姚爱琴 2017 年 1 月 6 日

中北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 《电子线路及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 题目: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学生姓名:张涛学号:1405024119 李子鹏学号:1405024125 指导教师:姚爱琴 2017 年月日

目录 1 引言 (6) 2 数字电子钟设计方案 (6) 2.1 数字计时器的设计思想 (6) 2.2数字电路设计及元器件参数选择 (6) 2.2.1秒信号电路 (6) 2.2.2 时、分、秒计数器 (7) 2.2.3 计数显示电路 (8) 2.2.4校时电路 (9) 2.2.5 整点报时电路 (10) 2.2.6 总体电路 (10) 2.3 安装与调试 (11) 2.3.1 数字电子钟PCB图 (11) 3 设计单元原理说明 (11) 3.1 555定时器原理 (12) 3.2 计数器原理 (12) 3.3 译码和数码显示电路原理 (12) 3.4 校时电路原理 (12) 4 心得与体会 (12)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专业实践环节之一,是学习完《计算机网络》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现技术相结合,使学生体会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解决计算机网络问题的实际能力,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和内容 课程设计要求: 1、正确理解题意; 2、具有良好的编程规范和适当的注释; 3、有详细的文档,文档中应包括设计题目涉及的基础知识、设计思路、程序流程图、程序清单、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设计中待解决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4、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阅工具书、参考文献,寻找解决方案。评分标准: 1.是否有正确的运行结果; 2.是否有良好的编程规范和适当的注释; 3.文档是否完备。 课程设计内容即参考题目:(任选下列一题或自行另选设计题目): XX 高校校园网网络规划与设计 一、需求分析 (1)用户规模500 台计算机。 (2)用户大致平均分散在4栋楼房内,4 栋楼房排成前后两排,楼房之间各相距200米,楼房高4 层。每栋楼的4 楼用户构成两个VLAN。 (3)中心机房设在其中1 栋楼房的1 楼靠近另一栋楼房的一端。 (4)安装对外WWW、业务WWW、邮件、FTP、BBS、DNS、数据库七个服务器。提供匿 名服务,但FTP 仅对内部开放。 (5)提供LAN、WLAN接入。 (6)在业务WWW 服务器上配备基于Web 的业务应用系统,所有用户使用业务系统实现 网上办公。 (7)要求出口带宽为1Gbps。 二、设计要求 (1)写出简要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2)设计网络结构,并给出解释。 (3)除用户计算机已购置外,其余全部设备和通信线路需要重新购买、安装。试具体给出全部主要设备的配置、型号或技术指标及其测算依据。 (4)给出工程预算(包括设备、线路等,不含施工费)及其计算依据。 2、设计一个中小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的方案 一、用户需求 (1)公司有1000台PC (2)公司共有7 个部门,不同部门的相互访问要求有限制,公司有3 个跨省的分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