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之民间砖雕

雕刻之民间砖雕
雕刻之民间砖雕

雕刻之民间砖雕

砖雕,俗称“硬花活”,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建筑装饰艺术。它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以砖为基本材料,伴随着建筑的发展,砖制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而出现的,是在满足当时人们朴素的精神需求、信仰追求和审美要求等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形式。砖雕由东周瓦当、汉代画像砖等发展而来,其工艺由陶艺、石雕发展而来,在中国民间建筑中应用广泛。中国砖雕艺术历史悠久,其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其后的千年演变中,不断开拓技法,深化文化内涵,提高艺术品质,强化地域特色,最终以及其辉煌的成就享誉世界。

砖雕在砖的生产、应用过程中萌生,并随之推演嬗变。

商周的方砖是砖雕的早期形态,在陕西扶风的晚周遗址出土的铺地方砖足以说明这一点。秦代的铅砖标志着砖雕材质的飞跃。汉代的画像砖是砖雕趋于成熟的标志。魏晋南北朝的砖塔使砖雕在应用上得到拓展。唐代,那时开始用砖包砌部分城墙,说明砖的产量已有较大的提高。这一时期的砖雕,在模压印花后再加工雕刻,因此作品更精细、更具立体感,这时砖雕走向了繁昌。到了宋代,砖雕成为等级的象征。明清中叶,砖雕融入民间,跃于巅峰。

但是到了近现代,砖雕却呈现低迷态势,幸好这些古建雕刻艺术及青砖雕刻工艺品,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今砖雕保存下来的主要流派有:1、北京砖雕;2、天津砖雕;3、广东砖雕;4、徽州砖雕;5、苏派砖雕(苏州砖雕);6、山西砖雕;7、临夏砖雕(河州砖雕)。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其中的三个流派。

北京砖雕具有历史悠久,雕刻精致的特点,同时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和浓厚的民族风格。在建筑上应用很广,通常多用在大门、廊子、花墙、迎壁、花窗等处。题材以花卉为主,动物、人物比较少。技法有浮雕、透雕和线刻。风格朴实、健康、稳重。图案构成严紧饱满。

天津是清代的重要商埠,富商豪门云集,为显其富有,竞相修建豪宅,因此砖雕风靡一时,市场需求之盛刺激了砖雕行业的发展。而天津早期的砖雕,是先在砖坯上雕塑,制模后入窑烧成雕砖,然后稍做加工,即可用于建筑的贴面装饰。现在的蓟县白塔等三座辽代时期的古塔,就是采用了这种工艺装饰。

广东砖雕广东砖雕按技法分浅浮雕、高浮雕和透雕,按规模分组合砖雕和单块砖雕。广东砖雕是建筑的一部分,又是室内外的装饰品。在广东珠江流域的民居上,到处可以见到砖雕作品,在山墙上壁、大门两侧壁面、门楼、门檐等处,或独立存在,或与彩绘、灰塑、陶塑等装饰一处。手法有高低浮雕、透雕和线刻等。内容有花卉、人物和动物等。

较之北方砖雕的粗扩、浑厚,广东砖雕显出纤巧、玲拢的特点,采用精制水磨青砖为材料,往往雕镂得精细如丝.习惯称之为“挂线砖雕”。雕刻手法多以阴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穿插进行,精细者可达七八层,造成景致深远的效果,雕成的花卉枝叶繁茂,形如锦绣。戏曲人物衣甲清晰。在不同时辰日光照射之下,还能呈现出黑、

白、青灰等不同色泽,高光部更烟烟生辉,画面富于起伏变化。

对于如此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虽然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它的发展却是呈现低迷态势,毫无创新,对于这种现状,或许我们这些普通市民并不能改变很多,但是我很希望有这种手艺的人能够把它世世代代的传授给自己的子孙,而我们每人都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它们,不要破坏它,让可以永久的保存下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可以看到那么美丽的文化瑰宝。

花戏楼砖雕艺术调研方案

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调研实践——以安徽亳州为例 方案四:花戏楼砖雕艺术调研方案 一、活动背景 安徽省亳州市花戏楼的砖雕,属晋派微雕艺术,场面宏大,虽然人物小如花生米粒,但是人物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结构严谨、线条圆润、题材丰富而又有内在联系,同时吸纳了徽派精巧玲珑、刀法严谨的雕刻工艺。这些砖雕艺术,造型别致,玲珑剔透,玲珑满目,可谓巧夺天工,让人拍案叫绝。它把阴柔之美呈现到了美学的极致。方寸之间,展现着大千世界。 亳州花戏楼原名歌台,是一座演戏的舞台,是祭祀山西名人关羽的庙祠,也是明清时山西、陕西的药商在安徽亳州经营药材的联络之地,因此称“山陕会馆”,“大关帝庙”。关帝庙主殿建于清顺治十二年(1656),戏楼增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乾隆年间又增添了许多彩绘和雕刻,它以精湛的雕刻艺术、绚丽的彩绘而驰名中外;整个建筑面积3163平方米,分戏楼、钟楼、鼓楼、座楼和关帝大殿等几个部分。会馆之所以称为花戏楼,是因为院中花戏楼色彩绚丽、美轮美奂。 亳州花戏楼又名山陕会馆,在建筑布局、整体设计及装饰艺术上,都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其砖雕更是中国砖雕艺术历经几千年演变的巅峰之作。看似不经意的砖雕作品拼合,实则为设计者精心组合,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亳州花戏楼融北"晋"建筑风格与南"徽"砖雕艺术于一体,成为古代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砖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艺术语言丰富,而且还浓缩着中华文化的精华。亳州花戏楼精湛的砖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其清新质朴中饱含着中华文化"和"的审美伦理内蕴。这些砖雕具有极大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砖雕艺术风格和艺术发展成就。它们以审美表征形式生动呈现了图形文化中的器物意识形态,使审美个体在审美的同时受到"和"的审美道德规训。 通过对亳州花戏楼砖雕的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脱落、酥粉、碱蚀、褪色和整体强度下降等,其原因主要是碱蚀所致。 二、活动目的 调研亳州市花戏楼的砖雕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通过对亳州花戏楼砖雕的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脱落、酥粉、碱蚀、褪色和整体强度下降等,其原因主要是碱蚀所致。设想采用清洗、黏结、修复、表面封护、整体加固等工艺与措施进行处理,全方位地保护即将损坏的珍贵古建筑——花戏楼。 通过对花鼓楼砖雕艺术的研究,探讨在现代环境装饰中巧用传统元素.结合现代科技,融入现代表现形式.使传统砖雕艺术应用价值得到新的提升。将传统文化的视觉信号符号和元素合理的融入到现代砖雕艺术中,使传统的砖雕语言成为可转化的现代砖雕艺术语言让人们感受到花鼓楼砖雕艺术新的魅力。展现我国民间艺术的本土化特征。 三、活动时间

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心得

民间美术作品欣赏 课程心得体会 班级统计学0901 姓名王晓平 序号198 学号200910020120

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心得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刺绣、印染、服装缝制、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民间美术品种极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如有供赏玩的造型艺术,亦有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总的来说,可分为:①绘画。其中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面画等。 ②雕塑。有彩塑(奇观彩塑、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③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蜡玩具等。 ④刺绣染织。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等。⑤服饰。包括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⑥家具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木器、竹器、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带有装饰及艺术价值者等。⑦戏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⑧剪

纸。包括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挂笺等。⑨纸扎灯纸。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⑩编织。包括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纸编等。食品。糕点模、面花面点造型、糖果造型等。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北校区的艺术楼,其中有老师的艺术室,还有陶艺室,陶艺室内有各种成品,有同学制作的人像、笔筒等各种艺术品。我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喜欢的陶艺,但是对于我们这种非艺术类制作起来还是有些难度。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对于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石英等),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的范畴。 陶瓷的工艺流程分为十六步,第一步: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第二步:摞泥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来,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第三步:拉坯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第四步:印坯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

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心得

民间美术读书心得 这学期我有幸拜读了民间美术这本书。对于我国的民间美术,我一直都是抱着尊重的心态来看待,特别是经历了如此悠长年代还保留下来了艺术。所以这次我都是十分认真的去欣赏去学习。以下是我的一些读书心得。 民间艺术是相对宫廷艺术、文人士大夫美术和专业美术而言的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生产者的艺术”。是指以劳动人民为主体作者为了满足劳动人民的衣食住行用生活需要和审美需要而创造的服装及其配件、床上用品、食炊用具、家具以及年画、剪纸、演具、玩具等它是劳动人们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的艺术形式。它在艺术上集壮美和朴素于一身表现出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风格散发着劳动人民内在的真挚、善良、直率、热情等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它是整个美术领域与民族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民间美术欣赏这门课程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国风深深的中国情。同时也通过学习更加懂得民间美术值得我们去挖掘去重视去发展去传承 一、民间美术种类 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刺绣、印染、服装缝制、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民间美术品种极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如有供赏玩的造型艺术,亦有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总的来说,可分为:①绘画。其中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面画等。②雕塑。有彩塑(奇观彩塑、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③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蜡玩具等。④刺绣染织。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

8、走近民间砖雕、灰塑艺术

8、走近民间砖雕、灰塑艺术 一、教学分析 1、课型与课时 造型·表现 单元主题:雕塑的乐趣 本课的主要内容分成四个部分:第一,以陈家祠的部分砖雕、灰塑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特点;第二,以部分学生作品为例,说明可借鉴的地方;第三,介绍人物小雕塑的制作技法与步骤;第四,以小组形式合作创作一组人物小雕塑。本课教学以民间美术为内涵,以人物小雕塑创作为钻研表现形式。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欣赏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中的精湛作品,感受人物雕塑的审美特征; (2)了解塑造人物小雕塑的基本语汇和基本技能; (3)借助工具,运用合适的泥料,创作自己喜欢的人物雕塑作品。 过程与方法: (1)在欣赏评述中了解砖雕、灰塑的艺术特点和实用价值; (2)在尝试创作中学会合作塑造有细节特征或情境特色的人物小雕塑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民间艺术感兴趣; (2)热爱家乡民间艺术; (3)树立爱护民间艺术的品质。 3、教学重点: 运用合适的泥料,借助雕塑工具塑造、组构不同的人物雕塑。 4、教学难点: (1)对不同雕塑材料的性能把握; (2)造型细节与色彩搭配的协调。 5、兴趣点: (1)查询本地区类似课本中的砖雕、灰塑以及民间传说、神话、戏曲中的人物故事; (2)分组合作创作一组有故事情节的人物雕塑。 6、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图片 学生准备:资料图片 二、教学过程: 准备阶段:组织教学,做好上课准备。

绍岭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特 点最鲜明,规模宏大、气势 雄伟的清末民间建筑陈家祠 中的石雕、砖雕、木雕、陶 塑和灰塑艺术,使学生在众 多雕塑中重点掌握砖雕、灰 塑的人物造型古朴、生动的 艺术特点,既让学生感受到 民间艺术的精华,又激发出 学生对人物雕塑创作的兴 趣。 回答问题 活动探究二(1)什么是砖雕、灰塑艺术。 (2)探索砖雕、灰塑的造型 表现手法及如何将其表现手 法合理地运用到现实的泥塑 造型人物中,并进一步探索 其基本的技能,技法。 (3)如何运用泥料塑造人物 并涂色或烧制成陶。学生交流探讨与想 象 模仿与练习 (1)引导学生看图,自学泥塑的基本技能,鼓励学生发明创新“技能技法”。 (2)引导学生塑造出人物大的体块和主要结构,并借助工具雕、压、刻出细部结构,进行尝试性的想像练习;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作灵感,塑造出人物小雕塑。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阎宅砖雕艺术特征考察报告

关中民俗博物院砖雕艺术 特征考察 系别:美术系 专业:美术学 姓名:***** 学号:***** 班级:*****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砖雕艺术特征考察报告 摘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关中民俗博物院已收集、抢救和保护 周、秦、汉、唐以来的历代砖雕,这些砖雕反映了关中地区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审美、劳动、居住、习俗、风情等民俗历史风貌。中国古建雕刻艺术及青砖雕刻工艺由东周瓦当、汉代画像砖等发展而来。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用来装饰寺、庙、观、庵及民居的构件和墙面。通常也指用青砖雕刻而成的雕塑工艺品,本文通过对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砖雕进行的实地考察和取证,将这些砖雕看墙的图案、结构、造型以及审美艺术做了分析。 关键词砖雕雕刻审美构图图案 一概述 砖雕艺术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据考古发现,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建筑用陶上就出现了双沟纹和方格纹等。战国至秦汉,出大量使用模印和刻画瓦当外,画像砖异军突起,砖雕艺术趋于成熟。砖雕,俗称“硬花活”,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建筑装饰艺术。它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伴随着建筑的发展,砖制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而出现的,是在满足当时人们朴素的精神需求、信仰追求和审美要求等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形式。中国砖雕是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汉代画像砖是墓室预制构件的大型空心砖,它是在湿的泥坯上用印模捺印各种图像。北宋时形成砖雕,成为墓室壁面的装饰品。在河南、山西、甘肃等地发掘的北宋墓室,三面墙壁均以砖雕贴砌而成。墓室内的砖雕数量、质量以及所选用的题材,都取决于墓室主人的社会地位。常见的题材有墓室主人夫妇对坐、男仆托盘、侍女执壶等,再现了墓室主人生前的生活情景。金代,墓室砖雕的内容更加丰富,技艺也有所提高。元代,墓室砖雕逐渐衰落。至明代,砖雕由墓室砖雕发展为建筑装饰砖雕。清代民间砖雕除江苏、安徽外,在山西、浙江、陕西、北京等地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们大多作为官吏、富豪、地主宅院的厅堂、大门、照壁、祠堂、戏台、山墙等建筑的装饰,雕刻精巧,有的陪衬以灰泥雕塑或镶嵌瓷片,争奇斗胜,富贵华丽。清代后期,砖雕趋向繁缛细巧,具有绘画的艺术趣味。砖雕以传统的青砖为基本材料,是建筑装饰特有的一种雕塑形式,在

民间美术欣赏论文

民间美术欣赏

民间美术欣赏 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 1、民间美术中的重要品类之一的节日用品--年画。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板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美化环境、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此外,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广东佛山等都是著名的年画产地。在我国南方影响最大的木版年画是苏州桃花坞年画。桃花坞年画早在明代已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清代中叶为盛期,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南北齐名。桃花坞年画受传统木版书籍插图的影响颇大,线条清秀,用色淡雅,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形象鲜明,风格秀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2、在我国民间美术中,还有一种用于春节装饰烘托气氛,人门又十分熟悉的民间剪纸,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品种。民间剪纸是表意性的,讲究构图的整体性、造型手法的适形特点。形象概括简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色彩对比强烈。由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风格也异彩纷呈,大体北方粗犷豪放、造型简练,南方构图繁茂、精巧秀美。剪纸除了用于窗花、挂千等起烘托节日气氛之外,剪纸图样还可以用作刺绣的"花样",这更反映出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3、风筝是同学们熟知并喜欢玩的民间游戏品,是传统的体育运动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在我国南北广为流传。其中,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等都是扎制品风筝的著名产地。《沙燕》是北京风筝。其风筝扎制工艺精细、构思奇巧、型匀称、式样繁多,极具特色,沙燕即是其表。北京沙燕风筝,造型夸张,强调燕子双翅的力度与尾翼的舒展,强调燕眼与爪的尖锐捷。其图案装饰丰富多彩,头部、腹部为固定的样式,胸部可绘以多种纹样,如蝙幅纹、云气纹、牡丹纹,取其吉祥之意。其设色艳丽,注意风筝高飞后的远看效果,同时也注意细部描绘技艺和色彩的表现。 4、民间玩具是民间美术中的一个种类。这些玩具体现着劳动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包含着劳动人民的意念、理想、祝愿与爱心。也是对儿童进行审美和民风民俗培养的教具。传统的泥、布玩具,在造型上也充分地考虑到其形式、制作技巧等因素与物品的实际用途有机地结合。玩具多重手感的要求而为团块造型。即将虎的腿、尾等处理得很短小,孩子们玩耍时不易损坏。在造型上形成了一种憨态可掬、稚拙可爱的审美趣味。 5、民间美术的寓意象征的特点,还大量表现在广大劳动妇女的刺绣品之中。这些刺绣品多绣于鞋、枕头、肚兜、袜底、鞋垫、荷包、香包等小件物品上。这些刺绣纹样大都隐喻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祈求子孙万世、幸福长寿之意。 6、编织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各种编织工艺。织法种类多样,造型美观、大方,实用结实,粗中有细、净中有色是我国传统编织品的特色。编织品可分六大类:竹编、草编、藤编、柳编、棕编、葵编。产品可分篮、盘、萄、篓、提包、帽、鞋、玩具等等。 民间美术的功用十分广泛,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装饰环境美化生活。2.表达爱情用作纪念。3.体现节令风俗。4.装点人生礼仪。5.提供娱乐玩耍。 民间美术是一种“乡土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被喻为田间的小调、山间的野花,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质朴性、民俗性、工艺性。 民间美术是一片埋藏着丰富的形式和形式美宝藏的土地,是中华民族征服自然和社会的历程中所形成的特殊民族心理和性格的审美积淀。

民间美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特点及表达出的吉祥寓意等,能够表达自 己对民间美术的感受和见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课堂活动,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民间美术的兴趣,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民间美术的不同种类及表现形式,掌握民间美术的欣赏方法。 【难点】 了解民间美术纹饰的吉祥寓意。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沙燕风筝。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过年的视频,并提问:从视频中找到哪些民间美术作品?学生回答:窗花、年画等,由此引出课题。 活动二:赏析作品,引导想象 1.了解民间美术概念及种类 提问:从哪些场合和地方看到过民间美术的作品?引导学生总结出民间美术的概念即 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创作,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和应用的美 术作品。 追问:我们家乡都有哪些民间美术种类?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剪纸、年画、布玩具、 花灯、刺绣…… 2.感悟民间美术 展示泥塑大阿福、布袋木偶、剪纸等,分小组讨这些作品的造型、色彩、等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知道民间美术作品的特点是造型质朴、色彩艳丽、风格独特,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和审美观念,有的在民间还被赋予驱灾、避邪的作用。

出示实物风筝沙燕,请学生来指出风筝上面都有哪些纹饰,这些纹饰都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有桃、蝙蝠,桃象征长寿,“蝠”与“福”谐音,因此蝙蝠就成为“运气” 和“幸福”的象征。 分小组讨论《六合同春》《五毒纹肚兜》等作品中的纹饰,分别有哪些象征寓意?学 生回答教师总结:谷物和灯笼,寓意“五谷丰登”,花瓶与象寓意“太平之象”,石榴寓意多子,牡丹寓意富贵…… 活动三:欣赏评述,实践练习 分组练习欣赏民间美术,让大家选择一种家乡民间美术的种类进行欣赏,从造型、色彩、纹饰等方面进行鉴赏。 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到前面说说自己组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讲解,然后进行自评、互评、教师总结,可以从欣赏角度和欣赏语言等方面评价。 活动四:总结评议,拓展提高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并提示学生现代生活中民间美术日渐消失,让学生思考我们做为现代的中学生,应该为这种状况做点什么呢?留作业写一篇小短文陈述你的观点。 五、板书设计

最新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民间砖雕》教案 (2)

《民间砖雕》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中得精湛作品,感受人物造型雕塑得表现特征;了解塑造人物雕塑得基本技能;运用合适得泥料借助工具,创作自己喜欢得人物雕塑作品。 2、欣赏评述课本提供得雕塑作品,了解砖雕得实用功能与艺术功能;了解本地区有关砖雕得来历和艺术特点。 3、对民间艺术感兴趣,热爱家乡民间艺术,树立爱护民间艺术得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合适得泥料;借助雕塑工具塑造、组构不同得雕塑人物。 难点:对不同雕塑材料性能把握;立体造型、色彩搭配。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陈家祠图片资料提问:去过陈家祠吗? 你知道陈家祠中得砖雕吗?知道他们塑造得是民间传说、神话、戏曲故事中得人物吗? (通过学生熟悉得陈家祠来导入课程,学生能更好理解本课学习内容。) 二、课堂发展 1、观察与体验(感受民间艺术得精华,激发学生对人物雕塑创作得兴趣) 通过教学课件(或实地参观)向学生介绍岭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特点最鲜明,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得清末民间建筑陈家祠中得砖雕使学生重点掌握在众多雕塑中造型古朴、生动得人

物砖雕艺术特点。 2、探索与想象 (1)什么是砖雕艺术? (2)探索砖雕得造型表现手法及如何将其表现手法合理得运用到现实得泥塑造型人物中,并进一步探索其技能、技法? (3)如何运用泥料进行塑造人物并涂色或烧制成陶? 3、“模仿练习”与想象(学习制作泥塑得基本技能,鼓励学生发明创新“技能技法”。) (1)引导看图,自学泥塑得基本技能,鼓励发明创新“技能技法”。 (2)引导塑造出人物得大体块和主要结构、并借助工具、雕、压、刻细部结构,进行想象练习;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作得灵感,塑造出人物小雕塑。 (3)模仿民间砖雕中得人物造型表现手法和技能、技巧;大胆得进行想象、创作;塑造出新得人物雕像并刻画出人物得特征。 三、艺术创作 选择自己喜欢得作品进行临摹、变化创作。学生独立艺术创作,教师辅导。 四、课堂评价 引导学生从造型、结构、表现手法等各方面进行作品评述。 五、教师小结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 【摘要】: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曾占有主流地位。 【关键词】:古希腊雕塑、中国古代雕塑、装饰性、绘画性、意象性、语言精练、古代哲学精神、 中国古代雕塑题材主要是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和劳动生活及民俗雕塑。艺术门类有圆雕、浮雕、纪念性雕塑、案头雕塑、建筑及器物装饰雕塑等,雕刻材料也丰富多彩,除了青铜、石、砖、泥、陶等材料外,还有玉雕、牙雕、木雕、竹雕等。 中国原始雕塑主要以人和各种动物形象的陶塑为主,形象大多随意性很强,形象粗简、稚拙。商周时期的雕塑作品以青铜器铸造为主,青铜器上的纹案,主要有动物纹、几何纹。商代青铜礼器造型奇特,充满威严而神秘,崇高而怪异的美感。西周以后,其风格趋于写实而富于理性。至春秋战国时期则变得繁丽、华美。秦汉雕塑的粗浑、雄大,这个时期的雕塑空前繁盛,最具典型意义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群。魏晋的雕塑健朗和潇洒。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雕塑的鼎盛期,雕塑呈现丰富、端丽的风格,其成就首先表现在石窟雕塑上,如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造像。世俗题材的增多和写实风格的发展是宋、辽、金时期雕塑艺术的主要特点,山西晋祠、山东长清灵岩寺、江苏直保圣寺彩塑,都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世人情态,有很强的写实性。辽代大同下华严寺的菩萨造像体态优美,神情含蓄,衣饰华美,大有唐塑遗风。此外小型泥塑,在写实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精华,中国古代雕塑在题材内容、形式风格、雕塑技法,以及所使用的材质上都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 装饰性是中国古代雕塑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和写实的西方宗教神像相比,中国佛像因装饰性的虚拟成分,更带有一种非人间性的神秘,但又包含一种亲切,因为装饰性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司空见惯的艺术真实,所以有此效果。同时,装饰性对于增强佛像

砖雕的意义和用途

砖雕的意义和用途 标签:古建仿古砖雕2015-01-16 14:50 星期五 砖雕是在特制的质地细密的土砖上雕刻物象或花纹的工艺。主要用于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壁面装饰。战国时已有花砖,汉代画像砖更是闻名遐迩。但多为模印砖雕。唐代花砖在经模印后还加雕刻。宋时墓室砖雕盛行。雕法从减地平(金及)法逐渐转为多层浮雕法。明清砖雕表现内容丰富,技法更精湛,除单层浮雕外,还有多层浮雕、堆砖等技法。民间砖雕的一般制作程序是修砖(以砖蘸水磨平)、上样(在砖面上贴上图样)、刻样(用小凿描刻出花纹轮廓)、打坯(先凿出四周线脚,再凿主纹、次凿底纹)、出细(进一步细雕)、磨光(用糙石细细磨光)。如砖质有砂眼,还用猪血调砖灰修补最后完成。 在民间工艺美术品种中,砖雕是一种历史久远的建筑装饰艺术。有关记载先见于《左传》“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实物自汉至清屡有发现,近代发展为一种民间工艺,南方当推苏州与嘉兴。江南砖雕,由于苏州园林的兴起,促进了砖雕工艺水平的提高,苏州砖雕也因园林所具有的雅趣,而形成自己的特点,即常在作品中点缀书法、印章等与砖雕花卉构成诗、书、画一体,与苏州这一文化名城的气氛十分协调。 砖雕是从汉代画像石演变而来的一种艺术,苏州砖雕作为苏州的传统艺术之一,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尤其明清两朝的苏州砖雕,在艺术处理的手法上克服砖的易碎、易断等不利因素,用夸张手法创造了一批批砖雕精品之作,达到了“空、飘、细”的效果,并作为贡品曾大批进入宫廷。 砖雕与石刻宋元时期都曾得到极大的兴盛,它们在明清以来的继续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戏曲木雕则在前代少见,或许是由于其材质不易久存的原因,使我们难以看到比较久远的历史遗物。明清戏曲砖雕与石雕从宋元墓葬中走了出来,大量进入俗世的生活环境,木雕也不失时机地掺杂其中,构成明清雕刻艺术的一支劲旅。 明中业以后,全国的商业经济获得很大发展,涌现出许多富商大贾,他们富比王侯、财力雄厚,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回归故里则大兴土木,建砌广厦巨宅,以便荣夸富贵,炫耀于市廛乡里。但是由于封建等第观念和官僚政府规条律令的限制,他们不能在建筑的规模和用材上有太大突破,因而转为在有限的空间里倾注巨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精心装饰。他们不惜重金招募能工巧匠,精心构筑和雕饰自己的人间极乐殿堂,这就导致了各类建筑雕刻的出现。其中戏曲雕饰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另一方面,由于商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商会组织的兴旺,清代在各地商业都市里集中出现了诸多的商业会馆,这些会馆的建筑雕饰更是极尽富丽豪华之能事,从而成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与明清私宅雕饰相辉映的另外一种艺术渊薮。全国建筑雕饰集中的地区,都是富商巨贾聚居的地区或商业都埠,东南沿海一带经济富庶地区为多见,突出的如徽州、苏州、潮州等地,另外四川、山西等也是这类雕饰的常见地区。 通常在这些地区的民间建筑和器具上,例如庭宅居室、会馆楼宇、祠堂庙殿、牌坊亭台、桥梁墓葬,以及家具器物、民俗用品、工艺摆设等等,常常饰以精美的砖雕、石雕或木雕作品,以显示阔绰和考究的生活方式与气派。房屋建筑的雕刻一般集中在门楼、门罩、八字影壁、梁架梁托、斗拱、雀替、檐板、檐条、窗扇、墙板、栏板等部位,日用家具中则以睡床、衣橱、屏风、柜盒为主。雕刻的内容以象征吉祥富贵的如意花卉、瑞禽异兽图案为最多,但也有大量的山水人物构图,其中一个精美的部分就是戏曲场面雕饰。 砖雕虽然不如石雕的耐久性,比较容易风化磨损,但它的易于雕造却是一大优点,对材料也不像石雕那样有着特殊的要求,因此在建筑雕饰里更为常见。通常来说,砖雕的雕造工艺都经过制胚、烧炼、雕刻几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二.教学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中国民间美术内容种类繁多、寓意深邃、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文化大交融的情况下,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的特点,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2.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是要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 4.教材的创造性运用: ①运用大量的实物资料进行教室环境的布置,创设情境。 ②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些民间美术的工艺制作过程,促进教学目标的实

现。 ③播放反映现代福州民间美术状况的录像,使学生意识到在当今世界文化大交融的情况下,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的特点,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和长远的意义。5.教学方法:直观法、启发法、观察法、归纳法、讨论法、欣赏法 教具:部分民间美术工艺品、有关录像、多媒体课件 学具:自己家中部分民间美术工艺品一二件 三.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 展示剪纸图片: 问:走进这间教室有什么感觉? 答:有一种热烈的节日气氛。 问:为何有这种感觉? 答:通过四周的玻璃窗上贴满窗花(属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属民间美术 2.讲授新课: 过程(出示课题:第十六讲乡土情浓——民间美术) (1)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播放有关录像) (2)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民间美术基本审美特点:①实用简洁,因材施艺.②质扑率真,随意大方③.热烈夸张,象征寓意.) 它在艺术上集状美和朴素于一身,表现出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风格、散发着劳动人民那种内在的真挚、善良、坦率热情等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3)如何欣赏民间美术?

苏州耦园三大砖雕门楼

苏州耦园三大砖雕门楼 “门上起楼,象城样有楼以壮观也”,这说的便是门楼。门楼是汉族传统建筑之一。作为一户人家贫富的象征,所谓“门第等次”即为此意,故名门豪宅的门楼建筑特别考究。门楼顶部结构和筑法类似房屋,门框和门扇装在中间,门扇外面置铁或铜制的门环。门楼依附厅堂而建。 门楼其实是由东周瓦当、汉代画像砖等发展而来。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青砖在选料、成型、烧成等工序上,质量要求较严,所以坚实而细腻,适宜雕刻。 在艺术上,砖雕远近均可观赏,具有完整的效果。在题材上,砖雕以龙凤呈祥、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三阳开泰、郭子仪作寿、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松柏、兰花、竹、山茶、菊花、荷花、鲤鱼等寓意吉祥和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内容为主。 在雕刻技法上,主要有阴刻、压地隐起的浅浮雕、深浮雕、圆雕、镂雕、减地平雕等。民间砖雕从实用和观赏的角度出发,形象简练,风格浑厚,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纤细,以保持建筑构件的坚固,能经受日晒和雨淋。

耦园砖雕门楼共3座,分列中部二、三、四进厅堂南院落内。形制随厅堂等级逐渐提升。从南往北,由简至精。 “平泉小隐”门楼 位于轿厅南院落,门厅北面出口处,高约5米,宽约3米,厚约0.6米,东西两侧是黛瓦盖顶的封火墙。衣架锦式门楼,单檐纹头脊,上下枋处较简单,只作简单的纹头饰,中枋砖额书有楷书大字“平泉小隐”。 砖额两侧兜肚处分别饰有“山石牡丹凤凰”和“山峦祥云孔雀”的半透雕图案。砖雕门楼下为向北开启的黑漆大门两扇,为门厅通向第二进的门户。 “平泉”,唐李德裕游息的别庄叫“平泉庄”,宋张泊《贾氏谈录》:“平泉庄台榭百余所,天下奇花异草、珍松怪石,靡不毕具。”后人常以“平泉”作为园林的代表。“平泉小隐”点出了园主在此建造宅园过隐居生活的主题。

雕塑作品赏析

雕塑作品《中国梦牛精神》 雕塑家蒲爱兵为了弘扬《中国梦·牛精神》,照此画铸铜牛。重3吨,高2.3米,长5米。以作县标座落于盛水河之畔。雕塑作品形神兼备,时刻鞭策着十三亿中华儿女力耕不息,脚踏实地,奋发图强! 蒲爱兵(艺名林子),2006年创办深圳古园雕塑艺术中心,属于现代新锐的雕塑家。他以写实的手法使作品风格硬朗、明快、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张力。2013年在深圳接手制作《中国梦·牛精神》作品源于著名漫画家陈与李(陈跛子、李青艾夫妇合用名)创作的《中国梦·牛精神》一画,表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此画于2013年被中央文明办,中央网络电视台“讲文明,树新风”第一批公益广告采用,发通稿,并配诗云:“铁骨响铮铮,奋蹄自有神。我是中国牛,天地任我行”。《人民日报》、《暸望》等全国各地报刊整版发表,首都及各大城市制作为巨幅宣传图片展示。 蒲爱兵- 代表作品:蒲爱兵创作的《中国梦牛精神》 深圳雕塑家蒲爱兵以邱县著名漫画家陈与李夫妇设计的《中国梦·牛精神》公益广告作品原型创作。铜塑牛高2.3米、长5米、底宽1.8米、重达3吨。纵观铜塑,以邱县悠久的人文历史和实干文化为主题进行艺术展示,并用洗练的手法、流畅的线条和厚重的质感,表现出俯首向前的“孺子牛”形象,给人以“力”的震撼和“拼”的劲道。 蒲爱兵- 创作背景:

自2013年7月31日《人民日报》整版刊发《中国梦牛精神》这幅漫画作品以来,中国牛勤劳善良、踏实前进的拼搏精神,让十三亿中华儿女产生了共鸣,此画于2013年被中央文明办,中央网络电视台“讲文明,树新风”第一批公益广告采用,发通稿并配诗云:“铁骨响铮铮,奋蹄自有神。我是中国牛,天地任我行”。《人民日报》、《暸望》等全国各地报刊整版发表,首都及各大城市制作为巨幅宣传图片展示。深受欢迎。全国124个城市争相展出和播放。11月8日,这幅佳作由平面图变成立体的啦!这尊“中国牛”铜雕由雕塑家蒲爱兵完全以原型设计打造,制作精良,表现出俯首向前的“中国牛”形象,给人以“力”的震撼和“拼”的劲道。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涵之一,融合了脚踏实地、公而忘私、积极进取、拼搏创新的优秀美德。 《中国牛》铜雕重3吨,高2.3米,长5米。座落于盛水河之畔。雕塑作品形神兼备,时刻鞭策着十三亿中华儿女力耕不息,脚踏实地,奋发图强!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涵之一,融合了脚踏实地、公而忘私、积极进取、拼搏创新的优秀美德。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应该发扬老黄牛的开拓精神,勇于开拓,奋力创新,无论面前是荆棘,是坎坷;是慢慢长路,还是千斤重负,都负重奋进,义无反顾,勤奋耕耘,用我们的心血和汗水来赢得共和国的和谐富强。 蒲爱兵- 作品赏析:中国梦牛精神 一头奋蹄拉犁、俯首向前的“中国牛”,从农耕文化中走来,在现代化的街头、报纸、电视、手机、互联网上频频亮相,抖擞冲天的牛气,透出一股子牛劲。 在“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中,这幅《中国梦,牛精神》十分抢眼,令人难忘。这头以中国画手法创作的“中国牛”,从一个方面,生动诠释了“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文化、中国表达”。 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忠厚实诚、勤劳奉献的象征。它埋头耕耘,不辞劳苦,忍辱负重,“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早已成为人们景仰、敬重、学习的榜样。 中国人身上,颇有“牛精神”。比如,一些城市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创建和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始终保持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脚印上写的,台阶上留的,都是一种“牛精神”。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劳动来创造。”用劳动来创造,其实就是一种“牛精神”。正因

民间美术鉴赏论文

论民间美术鉴赏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与启示 姓名:学号:学院: 摘要:民间美术,是逐渐被现代化社会遗忘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是直接反映 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的结晶。美术鉴赏这门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强化学生美术素质,更重要的是,它带领着我们从另一个被我们忽略的角度去认识、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让我 们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关键词:民间美术传统文化大学生成长 从接触选修课起,我一直在寻找,寻找一个自己感兴趣又很有意义的课程。民间美术鉴赏第一节课开讲几分钟以后,我发现我终于找到了。《北京欢迎你》自零八年奥运会以后人人耳熟能详。但是在我们的意识里,它只是一首歌而已,一首旋律优美、具有纪念意义的歌。可是,在况老师的眼中,MV中处处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处处是中国文化的写照。就在《北京欢迎你》的悠扬旋律下,我被中国传统文化感染、折服,被民间美术鉴赏课所吸引,从此开始了民 间美术鉴赏之旅。 顾名思义,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联系紧密,甚至可以说民间美术源于民俗 活动。在民间资源、条件都有限的情况下,人们的宴会、娱乐活动就只有靠自 己手工布置,因此,民间美术得以萌生以及发展。换句话说,民间美术是民间 民俗生活的完美体现,它包括年画、刺绣、风筝、编织、玩具、剪纸等,从这 些民间美术中可以看到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间美术不同于其他美术,不像绘画需要昂贵的颜料纸张,也不像摄影需 要高技术的设备。它取材做法都简单,它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也不需要昂贵 的材料,随便一块布、随便一张纸,经民间美术家的手出来就是一件令人赏心 悦目的作品。民间美术的价值也不仅仅局限于欣赏,它还有相当高的实用价值。比如刺绣可以绣手帕纳鞋垫,这样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手帕鞋垫,舒服又耐用;又比如家具器皿,包括陶瓷、木器、竹器都可用做民间的日用品;再比如剪纸,在民间的婚庆中可是大功臣一个,到处都是它的身影:床头、墙炕上的“贴花”、“喜花”、“顶蓬花”,窗格上的“窗花”,门楣上的“门签”、“门画”。。。。它们诉说着对新人的美好祝福。

砖雕艺术

的“萧墙”。障壁多于室内或廓厦的开端。 临夏常见的影壁、障壁,一般由檐部、壁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从总体来看它们的比例关系都是十分严谨的。许多影壁都是按黄金分割比的关系进行整体布局的。有的用其他几何形体关系作为构图规律。为了使影壁求得依附于墙的统一效果,又能起到必要的装饰作用,使檐部这个主要落影区有丰富的光影变化,在基座上处理几条横向线脚,形成几条平行的落影以增加影壁的稳定感。其他部分的雕饰都服从于这一总体布局,相对于檐下的斗拱、雀替或挂落,或是须弥座上的横向线脚,这些雕饰的突起都不能过大,借以形成影壁平整统一的效果。壁身的墙心是影壁或障壁的主题所在之处。其中有的将这部分只作四角的装饰点缀,配以大面积磨砖对缝的清水墙面,显得素雅、端庄,如临夏大拱北经堂院依两侧厢房 山墙的影壁。更为多见的是在壁身墙心部位嵌以有主题的独幅“砖雕画”。 影壁墙嵌心画的题材广泛,有壮丽山川、松岩秀色;有累累硕果、争艳百花,还有博古陈设、瑞气祥云等。每一画面都极为生动。从风格来看有的采用程式化、图案化手法,如云气和松柏的枝叶;有的则着意于写实,如一幅在清风中满枝果实的桃树和垂柳,被风吹动的枝叶十分逼真。由此可以看出砖雕艺人的技艺是非常高超的。 临夏砖雕中常以石榴、葡萄作为主要表现对象,这不只是借用它们“多子多孙”的谐意,另一层含义,像石榴、葡萄的老家都在西域伊斯兰教国家中,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才带到中原来。如石榴又称安石榴,西晋张华《博物志》中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所以,石榴、葡萄成为常见的回族装饰纹样。 在雕刻技法上,采用把主体处理为似圆雕或半圆雕,使其跃出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而次要部分和衬景,则以浮雕形 式来处理。同时,在砖上,注意用不同的刀 法,造成光影上下不同的效果,创造出不同 对象的不同质感来,如山石的厚重、树干的 粗壮,枝叶的茂密、花瓣的丰盈。此外在刀 法上还吸收了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如雕石山 则效法绘画中“披麻皴”、“折带皴”、。云头 皴”等皴法的刀法。 临夏砖雕以精巧细腻见长,所以它不只 用于室外作为建筑物的外部装修,而且还引 入室内,成为室内装饰。 目前临夏现存的砖雕影壁尚数百计,这 些影壁、障壁虽然大小各异,大的宽达七八 米,小的仅一米许,但在其中都凝聚了砖雕 艺人的大量心血,创造了既有统一风格又有 各自特点、丰富多彩为数众多的影壁,障壁。 墀头 墀头,‘当地称为垂(锤)头,多置于门 楼檐下或房屋两端的檐下部位。一般高度为 墙身高度的六七分之一。在这个位置上设置 一个雕琢精致、富于起伏变化的墀头装饰,既 可起到檐下强烈阴影与光浩墙体的过渡阶梯, 又能像题头画一样在整个建筑物上起到画龙 点睛的作用。所以尽管墀头的体量不大,但 却成了临夏砖雕的一个百花园,丰富多彩的 墀头花饰竞相争艳。墀头的外形呈盾形,也 有圆形或其他不规m0形的。 墀头花饰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较为 有规律性的以图案纹饰为主体的墀头,如云 形、卷草、饕餮纹、蝙蝠、博古等,在这一 类型中常以纹饰为底烘托出一个主体福字, 寿字或是一个重点花饰,使主题突出。如一 个莲花心墀头,它是以相互穿插的饕餮纹和 卷草花饰为底托出中心的莲花,柔中寓刚,相 得益彰。另一类则是以花木纹样为主体,其 题材更为广泛,梧桐、山石、菊花(谐“五 世同居”意)、玉兰.牡丹(谐“金玉满堂” 艺术理论||2008?10ll美术大观 意)、松树、万年青(谐“松柏常青”意)以 及梅、竹、藤萝等。这一类型更是百花齐放, 琳琅满目。有的为了构图活泼,将花木的茂 枝冲破墀头的画框,大有使这些有生机的花 草跃然出壁之势。在雕刻技法上,由于画面 较小,一般采用透雕、圆雕或高浮雕,使之 造型更为生动,光影变化更为丰富。 单独纹样适合纹样几何纹样 在细部处理上,如檐下及基座上的线脚 和束腰部分,常见有以单独几何纹样出现的 花饰,如在圆形中处理卷草与莲花或牡丹的 组合。在三角形或菱形中处理为莲花卷草的 图案,都有其独到之处。构图稳重,造型匀 称,装饰性强。在制作上有的借鉴了玉雕的 手法,使一块砖雕宛如玉佩,由此可见艺人 的非凡匠心。 临夏砖雕的制作过程,前面已谈过了制 砖。第二道工序是打磨成形。将砖在平整的 石板上研磨平整,再按所需之尺寸画线,錾 去多余部分,再研磨成形。第三道工序是将 设计好的图样按砖尺寸划分成格,描绘成一 幅幅准备落在砖上的图样的局部,然后贴在 砖上。第四道工序即雕琢,其工具仅有三 种:一是镩,类似于木工的凿,主要用于砍 錾;二是平刀(有宽窄两种),将要雕饰的纹 样雕出大的轮廓来。三是斜刀,用以镂刻细 部。其过程中间或用小块沙石将一些面磨 光,这样雕琢成砖雕的配件。下一道工序是 安装。在安装砖雕的基座墙身上可预留出木 筋、铅丝头,在砖雕配件上有的还开有榫卯, 使配件与基座很好地结合。配件之间施以石 灰浆或石灰糯米浆,以保证砖雕浑然一体。 “临夏砖雕”是一种特定时代的产物。它 凝聚了回族艺人的智慧和心血,这一建筑装 饰园中的奇葩,至今仍焕发着异彩,让人们 流连其间,赞叹不已。 许林甘肃政法学院 …-……一-,-一…………………一-4- 163

民间美术欣赏

中国矿业大学 2010级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民间美术作品赏析 考试时间2011年11月 学生姓名弓海军 所在院系外文学院英语专业 任课教师田晓冬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印制

剪在指间,美在民间 —山西榆次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与发展传承 摘要:剪纸是一种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山西剪纸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扎根于山西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题材内容丰富,表现手法简练。作品风格粗犷,内涵淳朴,表现力强。这些民间剪纸作品与内容充分反映了民间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既美观实用,又具有求吉纳祥、驱利避害的精神功能。本文主要分析山西榆次剪纸这种民间艺术的内涵与发展,以及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思考如何从文化艺术角度去传承山西这种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 关键词:榆次剪纸;文化内涵、发展传承 Abstract:Paper cut is a popular folk art in Shanxi province with a long cultural history. It has some obvious local features reflected in most rural regions in Shanxi province. Due to the various themes and mean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it has a special kind of esthetic experience and Aesthetic Mentality. This paper intends to take the paper cut of Shanxi as an example and gives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paper cut and it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In conclusion,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hanxi’s paper cut crafts. Key words: Paper Cut; Cultur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一、引言 山西剪纸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剪之巧夺神工,美在民间永不朽。”这是当代文学大师郭沫若所写的赞美剪纸艺术的诗句。晋中地区位于山西中部,民间文化艺术更是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特色。榆次剪纸题材丰富多样,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图像、花卉禽兽。这些剪纸大多寄托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如“五谷丰登”、“鹤鹿同春”等。黄河水黄土山养育的山西人民具有粗犷豪放、朴实敦厚的气质和性格。他们飞剪走纸,将自己的情思、才华和美好的心愿都倾注在朝夕相伴的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