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地热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地热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地热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摘要】地热能是新能源的一种,利于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村拥有着大量的潜在的地热能源。本文以黄冈市罗田县三里畈镇的地热资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开发当地地热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三里畈

一、引言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是改善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合理开发可再生能源、转变能源利用结构是今后较长时期解决农村能源消费问题的重要途径(罗国亮,张媛敏,2008)。

地热能是洁净的可再生能源,是一种以水为介质把热带到地表的温泉水,具有热流密度大、容易收集和输送、参数稳定(流量、温度)、使用方便、零排放且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其不仅是一种矿产资源,同时也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水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杜立新,杨燕雄,2010)。

三里畈镇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之一,拥有大量丰富的地热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带动了该地的旅游业、房地产业、农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二、罗田县三里畈地热资源利用的主要思路

1、罗田县三里畈地热资源研究区的概况

罗田三里畈温泉距离武汉市165公里,位于罗田县三里畈镇,是去薄刀峰、天堂寨风景区的途经之地。该地地热资源丰富,地热田面积为1.4平方公里,有高温井7口,优质矿泉井2口,取水平均温度63℃(高温井75℃),服务年限以150年计算,允许开采量为3566.64吨/日,折合热量1.555×108千卡/日,相当于标准煤22.2吨/日。水质类型为硫酸钠型,PH值7.1—8,水质分析总硬度9.53,暂时硬度1.68,永久硬度7.85,耗氧量0.48毫克/升,固形物1018.41毫克/升,SiO2120毫克,游离CO2:侵蚀CO2=18:1.3,温泉水中含有对治疗人体多种疾病具有特殊功效的放射性微量元素,其中以镭(Ra)、铀(U)和氡(Rn)为主。目前,开发利用尚未展开。

2、罗田县三里畈地热资源利用途径分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及重要意义

1.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2.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任务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要解决好这个任务,要做好“五个必须”: (1)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2)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4)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5)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3.新农村建设必须做到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应主要用于“三农”。抓紧制定将土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建设标准农田。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金融机构要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三农”的支持。要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征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4.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五要五不要”),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财务管理形式。这种形式能有效加强会计监督职能,堵塞农村财务管理漏洞,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农村腐败现象。 3.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要在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特别是要严格制定“收入收缴制度”、“支出管理制度”和“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全面推行村账乡管的规范化建设,提升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水平,使村级财务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4.群众参与监督要充分,业务监督要及时。群众监督关键是要抓好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要由群众推选,并要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选举通过,报乡镇政府备案。民主理财小组除参加村集体财务收支预决算会议外,一般每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理财会,对村内所有收支凭证进行集体审核,张榜公布,接受群众评议,对发现的问题和群众提出的疑问,进行转项核查处理。 业务监督,就是业务主管部门对村级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指导和监督。乡镇政府(农经站或财政所)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财务管理辅导,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把规范村级账薄、凭证和会计档案作为财务会计检查或审计的一项内容。同时,上级主管部门要对专职或兼职农村财务审核人员进行资格培训,以保障村级财务审计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确保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对通过村级财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人员可以提请乡镇政府或区委、区政府对侵害集体资产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目标的确立,给我国农村与农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如何让9亿多农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如何保证国家政策深入到农村,并与农民利益接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当前农村实行“村民自治”的背景下,村干部是不可或缺的基层领导力量。村干部素质的优劣,能否按体制预设的角色去做,能否发挥应有职能,关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与成败。 村干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推动者、组织者和实践者。村干部对政策的领悟、落实与创新关系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与成败。因而,解决好村干部队伍建设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 一、当前村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村干部素质总体不高,影响着其对新农村建设政策内涵的领悟、本土化和创新,制约着农村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在: 1.年龄结构老化,文化水平不高。大多数村干部任职时间长,年龄偏大,平均都在50岁以上,多数为初中文化水平。 2.思想观念落后,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依法、按照国家政策办事。 3.村干部缺乏学习与指导,人员进出不畅,存在有才无德或有德无才现象,干群矛盾较突出。 4.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没有创造力,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不但不利于农村资源的有效组织和动员,而且还会阻碍农村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基层政府和农民增加财政支出上的负担。村干部自身的文化水平与思想观念也严重制约着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政策的本土化。这终将导致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变形”及与农村实际的脱轨。 (二)体制内激励机制不健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导致新农村建设基层“主导”干部的低效工作,影响着农民的组织与团结。 一些村干部常感叹“政治上没奔头,经济上没盼头”。从经济收入角度来讲,村干部的收入水平偏低而且机会成本高。其工作收入还不如外出打工或专职从事农业的收入。而且村中事务繁忙,占用了村干部大量时间,影响其个人的家庭收入,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严重受挫。从社会评价上来说,村干部不属于国家公务员,又要履行一定的行政职能,其非官非农的身份显得十分尴尬。在无利无名这种弱体制激励下,村干部常表现出推、拖、敷衍、无计划和无目的性的工作态度,这必将导致新农村建设基层主导力量的缺失和低效工作。 (三)体制外存在着强刺激,村干部工作动机私利化倾向严重,威胁着新农村建设资源的到位和有效利用 一方面,随着村民自治的实施,村委会成为一个较为独立的政治组织和经济实体。加上各级政府在市场转型过程中利益集团化转变的反面角色示范,近几年,村干部在工作中追求个人政绩与经济利益的私利化倾向日益明显,干部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利益斗争。村干部的价值取向已从“国家代理人”“中介人”及“农村当家人”向“营利性经济人”悄悄转变。 另一方面,相比之前,国家对新农村建设在制度,资金,技术和物质资源方面的供给大大增强,并远超过了资源汲 张林谦 (黑龙江省嫩江县农经总站) 农经管理Nongjingguanli 73

超低能耗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现在国家在大力倡导新农村的发展建设,尤其是对于农村的房屋住宅问题十分的重视,对于超低能耗房更是大力推崇,在其应用中有着明显的优点,节能、舒适、环保、质量好等,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实属农村居住民的一大福利……超低能耗房原材料主要以海容模块为主,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阅读本文了解一下…… (超低能耗房-图例) 超低能耗房优点 1.更加节能。建筑物全年供暖供冷需求显著降低,内外双层保温隔热,冬暖夏凉; 2.更加舒适。建筑室内温湿度适宜;建筑内墙表面温度稳定均匀,与室内温差小,体感更舒适;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隔声效果,室内环境更安静; 3.更好空气品质。有组织的新风系统设计,提供室内足够的新鲜空气,同时可以通过空气净化技术提升室内空气品质; 4.更高质量保证。无热桥、高气密性设计,采用高品质材料部品,精细化施工及建筑装修一体化,使建筑质量更高、寿命更长。 超低能耗房建房材料 超低能耗房建房原材料主要以海容模块为主,海容模块为改性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经加热发泡后,通过专用设备和模具及特殊工艺技术加热成型而制得的不同种类、不同规格、不同形状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模块,并复合膨胀玻化微珠防火材料,形成保温防火砌体结构一体化。 如果我在乡下有一块地,那么我一定会回去,并在那块地上建造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不用红砖、不

用木头,就用海容模块! 想想曾经盖房费时、费力、费工、还费钱,每年耗费的煤费和电费早就超过了海容模块盖房的价格,现在有了海容模块材料,不仅仅环保抗震,还省煤省电! 早在2017年,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就联合发布《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项目及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提出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并对其进行奖励补贴! 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国家政策的变化,更多人愿意返乡生活,回农村建上一套漂亮的房子,配着好山好水,悠闲自在。说起盖房子,材料的选择可谓是重中之重!现在,一种被称为海容模块的新型材料正在悄悄的走进建筑材料市场。对于海容模块,我想你需要一个了解-详情咨询东营市海容新材料有限公司。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最新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 建构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建设和谐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极为重要的的方面。如何建设和谐新农村,没有现存的路子可走,必须要进行探索和创新。围绕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理论界进行了不少的探索,有的地方也在进行探索性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必须要深入进行探索,作出明确的回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挂点,创造性地提出、并率先地实行的“固本强基工程”,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进行了新的、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耀人的成绩,有了明确的答案。张德江书记说:“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加强村委会建设,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文明进步,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我暂且把这个“固本强基工程”名为“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阳东模式”,简称为“阳东模式”,这个模式具有极重要理论价值和普遍的实践指导意义。 这个模式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创新模式,它以“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为理论指导。“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高度概括,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基础与指导方向。以民为本,是我国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大众谋利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和谐社会,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是中国共产党一切活动的根本

宗旨。我们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是扎根于村民中的基层党支部,这个基层组织带领村民,发展农村经济,奔小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充分反映村民的热切愿望,得到村民真诚拥护,是深得民心的,“得民心得天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法律基础。 一、这个模式的建立,首先抓好、加强领导村民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领导班子问题。 张德江书记明确的指示说: “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关键是要把农村的班子建设好。”平地村领导班子建设的第一步,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和领导群众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不断地教育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培养干部的教育机制,选派村干部进市、县党校的大专班深造,系统学习理论、村务管理和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深造,提高了领导成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思想观念从传统的小农经济的模式中解放出来,逐渐树立起市场经济意识,解放了思想,开拓了眼界,增强了村干部领导群众致富的能力。第二步,改变传统的用人机制,采取组织、群众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录用村的“两委”干部,聘用了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主任助理和村务工作人员等,这就使得有理想、有能力、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为建设和谐新农村出力。第三步,为了着眼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培养村级领导班子的后备力量。平地村党支部在“固本强基”思想的指导下,对支部的建设采用了新的教育培养机制,新的党员活动载体,新的发展党员的渠道,这样就能不断的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的使党支部注入了新鲜血液,加强支部的核心地位和领导力量。为了能够提高村级

新农村建设规划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规划重要性 摘要: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逐步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搞好规划设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问题。因此,文章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阐明关注存在问题,找出解决对策的重要性,希望能为全面促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作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分析;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要求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应以村民利益为出发点,以土地、环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大方面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实行在有限资源下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的内容应包括选准产业发展方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村庄布局,建设与管理,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村级民主管理等。因此,重视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其重要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1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村庄建设没有规划指导,布局较乱 如今,农村建设房的用地还不太规范,村庄没有划分具体的建设范围,所以,农民的房子都是建设在自己的土地之上,整体布局混乱。村民在建房时也没有认真看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少房子建设在耕地上,而且建完之后还要再修一条路以便出行,造成大量的土地浪费。房屋的修建更是显得乱七八糟,建筑风格差异过大,还有的农村有附庸用房,如杂物房或者牲畜栏等,这些用房随意乱建,严重扰乱了农村的整体划一性。 1.2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缺乏 从现有的市场调研情况来看,有的村庄还没有医疗服务点,村民看病必须跋山涉水到其它大一点的村庄或者县城才能享受医疗服务。另外,村庄内缺乏基本的公共设施,例如公共休闲活动中心以及专门的体育锻炼场所等,因此,村民们的业余生活十分缺乏。部分村庄供水系统落后,要用水还要去河边跳水或者从井里打水,水质的卫生问题严重;排水系统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农村的生活、生产污水基本都是直接排放,而大多数水井处在下游,有可能造成饮用水的污染;农村的厕所布置更是随意,随便一个地方就是厕所,整体卫生环境质量恶劣。 1.3村庄建设没有考虑消防要求 据相关资料统计,有30.8%的村民房屋不满足消费要求,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在农村建房中,村民通常不会考虑房屋之间的间隔,

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表态发言材料3则

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表态发言材料3则《村委会主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表态发言》是一篇关于村委会社会主义主任农村的文章。各级业务的指导帮助下,我村依托苗木花卉产业,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扎实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村发展苗木花卉种植面积6000亩,成立了全市首家苗木花卉协会,现有个体会员108个、集体会员20个,其中具有省级资质的苗木花卉企业3家,年全村实现苗木花卉总产值6833.4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3000多元,成为全区远近的苗木花卉专业生产基地。同时,我们还投资5万多元建成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一处,建成高标准文化橱窗20平米;投资30万元,拓宽30米宽的中心大街一条,并对全村主要街道进行了高标准绿化。05年我村被评为街道“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我本人也被评为全街道“十大优秀村支部书记”,并荣获XX 年度全市“实用人才”荣誉称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我村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以苗木花卉产业为依托,以建设新村为目标,确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思路,并以此作为我们今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方向和目标。我们的工作思路是:发展两大产业,建好两大市场,搞好一个改造,健全一套机制,努力建设现代化、生态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发展两大产业

两大产业:即苗木花卉产业和山药蔬菜产业。 1、苗木花卉产业。一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和扩大种植规模。目前,全村苗木花卉种植尽管已形成规模,但品种比较单一,种植技术相对落后,与当前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和市场化需要不相适应。同时,没有自己的特[找各类范文,到]色苗木和品牌苗木,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我们把小龙柏、白玉兰等苗木作为调整优化当前种植结构、扩大特色苗木种植面积的特优品种,不断向村庄辐射扩大种植规模,计划2年内由现在的6000亩扩大到10000亩的种植规模。二是建设苗木花卉试验基地和繁育基地。通过引进和培育新品种,实现苗木花卉的更新换代。目前,全村已投资30多万元,建立了一个占地近100亩的试验基地,引进新品种49个,培育新品种13个。预计今年可产出常规苗木12万株、名贵苗木3万株、花卉20万株,销售利润可达14.4万元,全村每户可增收2400元。三是发展生态园林。把全村苗木花卉资源转化升级为生态资源,2年内使全村绿色覆盖率达到50以上。同时积极资金,计划投资1000万元,建设一处具有苗木花卉特色的生态园林,使其成为集休闲、居住、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具有都市农业特色的生态园林,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2、山药蔬菜产业。年我们先后组织30多位群众代表赴宁阳伏山、兖州、潍坊等地考察农业种植项目。经过考察论证,大家确定“胡丰”长玉1号无公害山药作为全村壮大集体经济和带动群众致富

新能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与推广

新能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与推广 发表时间:2018-09-11T16:00:53.40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作者:石增孟 [导读] 我国有些地方主要以牧业为主,天然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原因使这里的生态环境很容易受到破坏。 临沂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山东临沂 27600 摘要: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工业高度发展的社会,能源短缺已经成了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社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也十分明显,造成的危害也十分严重,因此,加大环保能源的推广应用任重而道远。新农村使用的环保能源主要有沼气、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资源,环保优势,经济优势十分明显。但是我国新农村环保能源工作的落实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随着我国能源资源使用越来越紧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新农村环保能源工作任务也不断加重,开发农村清洁能源成为了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工作。 关键词:新能源;新农村 1农村环保的重要性 我国有些地方主要以牧业为主,天然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原因使这里的生态环境很容易受到破坏,在推动这里的农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要极其重视生态保护与生态安全。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经营模式,培养具有农业科学知识的农民,对农牧地带土地退化现象着重监管,提高农业建设基础,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 2新农村建设中环保能源应用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是农村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农村地区的能源主要以生物质能源和煤为主,农村地区有大部分群众主要依靠生物质燃料获取能源,给农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威胁。同时,人们直接燃烧各种生物质能源会导致这些资源浪费严重,例如有的薪柴并没有充分燃烧,得不到充分利用。 2.2农村对新能源的认识水平不高 能源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对于农民而言,直接使用薪柴作为燃料,十分省事,而且省钱,农民的思想观念保守,对于新能源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新能源的成本较高,所以不接受新能源。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与农村能源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够高,所以也没有完全引起农民的重视,国家给予补贴的各种农村能源项目,没有激发农民对新能源工程建设的重视,影响了新能源在农村地区的广泛推广。 2.3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机制仍不完善 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必须要加强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脚步,当前我国在农村能源可持续建设发展机制上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些发展机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从政府到农民,再到相关的企业,能源意识不强,造成农村能源建设工作水平不高,能源浪费程度严重,而且农村能源建设过程中的宏观管理体系不够健全,能源工程质量管理不到位,所以导致农村能源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吻合。 3农村能源建设发展途径 3.1积极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大多属于清洁能源,是我国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为此各地农村可根据自身条件发展这一产业。例如在西部农村可以开展风力发电、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在中东部地区可以开发沼气系统和小水电站。 3.2加强农村能源工作扶持力度 有关部门应把新农村能源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组织领导、政策实施、工作安排、财力支持等方面切实体现重视新农村能源资源。积极支持新农村能源设施建设,推广相关技术,培养技术人才,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支持新农村能源企业的发展,出台扶持政策,提高民营企业利用农村废弃物和开发废弃物能源、沼气能源、秸秆能源等的积极性。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新能源的认知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新农村能源建设的良好氛围。 3.3提高农村能源建设能力 在农村能源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积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农村能源建设,比如有的地区种植业比较发达,玉米等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在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生产沼气;再比如有的地区养殖业比较发达,各种动物粪便数量较多,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动物粪便的利用,生产沼气、沼渣等产品,用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所需。另外,利用太阳能也是现代农村能源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太阳能日光温室。主要利用玻璃、薄膜等材料建设太阳能日光温室,可以充分利用热量,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环境。第二是太阳能热水器,主要利用光热转换技术,将水加热到农民需要的温度,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第三是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利用光伏转换技术,将太阳能转换成为独立的电源,主要用于居民生活以及生产。比如太阳能路灯、草坪灯,都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 3.4加强对农村能源工程开发的规划和重视 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新能源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都很高,新时期加强对新能源的推广应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加强新能源开发和利用,必须要建立良好的社会基础,一方面要积极加强对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宣传,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方针,为能源工程建设提供更好的支持。另一方面要积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要借助各种媒体,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对新能源建设的意义、建设的成果等进行宣传,对当前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浪费行为进行报道,比如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玉米、高粱等作物,收获之后会产生大量秸秆,秸秆中所含的能力较多,随着农作物单产不断提高,秸秆数量也越来越多,对秸秆进行充分利用,是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当前很多农民并没有真正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浪费极其严重,通过教育和引导,可以帮助农民对新能源加深认识。 3.5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及地膜回收利用 针对农膜使用较集中区域,推进地膜清洁生产和实施农田残膜回收利用,推广双降解地膜与生物降解地膜栽培技术,推广使用0.01mm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下面我想从本市以及本区两个方面介绍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坚决落实中央强农惠农各项政策的同时,紧密结合天津实际,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我市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取消了“三提五统”和农业税费,实施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组织开展免费为农民检查身体,出台了全市统一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启动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工作;率先全面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了“351”农民培训工程,等等。这些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关心和重视,有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村繁荣。经过30年改革开放,天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农村经济全面繁荣,经济实力迅猛增长。1978年的时候,天津全市农村生产总值(12个有农业的区县)仅有5.03亿元,2007年天津农村生产总值达到1486亿元,增长294倍,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由30年前的不足6%,提高到30%。财政收入占全市的比重达到31%。 2、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0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40.7亿元,比30年前增长35倍。粮食平均亩产达到335.9公斤,增长1.6倍;每公顷耕地创造种植业产值达到2.9万元,增长5倍。农作物机播面积比重达到80%,提高58个百分点;机灌面积比重达到70%,机耕面积比重达到91%。蔬菜总产量274.4万吨,增长1.2倍,出栏生猪262.1万头,增长2.6倍;肉、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2倍、79.1%和5.6倍。 3、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非农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2007年非农产业增加值达到1382.7亿元,占农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3.1%,比30年前提升了35.7个百分点。 4、农村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经过30年建设,近80%的乡镇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几乎所有乡镇距离一级以上公路或高速公路的入口都在50公里以内。近70%的乡镇实现了集中供水,20%的镇实现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30%的镇有垃圾处理站,1/3以上的村庄实施了饮用水集中净化处理和垃圾集中处理。 5、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52元,比30年前增长56倍,年均增长15%。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非农业收入取代农业收入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货币收入取代实物收入成为收入的主要形式。30年前,农业收入比重和实物收入比重高达76%和61%,现在已分别降至22%和5%以下,而非农业收入比重和货币收入,则分别提高到78%和95%以上。农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为4701元,占纯收入的比重为53.7%;家庭经营农业纯收入1946元,占22.2%;家庭经营非农业纯收入1568元,

夯实新农村建设思路规划

夯实新农村建设思路规划 一、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镇政府西北17公里,以北至总排干,以南至银五公路,以西至六排干,以东至河渠。我村有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58户,人口1570人,劳力700人,有可耕地10517亩。种养殖情况,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葵花、番茄、小菜籽,其中特色种植占总播面积的10%;全村现有牲畜4720头(只),其中羊4100只,奶牛5头,肉牛30头,猪400口,家禽500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30元。村集体收入(或积累)达到XX0元。乡村道路达到20.5公里,绿化3公里。村庄规划实现三打通7个社。上自来水4个社170户,通有线电视3个社110户,通电话7个社110户,砖木结构住房达到20%,建有标准化圈舍60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培育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根本,以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整治脏、乱、差、绿化村庄、美化家园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突破口,以农民生活城市化为目标,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总体思路及目标步骤

总体思路: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区、市、县三级有关会议精神,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指导,以“三种模式”(基本改造型”、“普及推广型”、“示范引领型)为标准,以产业强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依法治村为抓手,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立足实际,大胆创新,真抓实干,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预期目标:到年,建成“基本改造型”7个社,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 四、“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建设内容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1、培育农业支柱产业。围绕“三为而种”和“五化组装配套”,依托龙头建基地,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品牌。以种植高产\高效特色番茄为主,以党员、村社干部为主。到年种植面积达到总播面积的30%以上,亩均收入1300元,使人均收入达到XX元。 2、壮大畜牧业。围绕“三、十、百、千”工程,发展规模化养殖业,主要以发展肉毛兼用型德美羊为主,争取帮扶资金,重点发展二、六社,让利于农户。到年羊的养殖规模达到XX0头(只),农民来自羊的收入达到XX元以上。 3、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结合我村实际,进一步加强农民用水协会“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权利。进一步完善番茄这个红个产业,从种植到购销全部过程中,村里将派专人进行监督。

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分校站点:河冿电大 专业:行政管理(本科) 学生:黎英 学号:1114001204504 目录 论文提纲…………………………………………………………… 3 内容 摘要(中文)………………………………………………… 4 内容 摘要(英文) (5)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6) (一)经济转型要求发展农村文化????????????7 (二)我国先进文化建设要求农村文化的跟进???????7 二、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7 小 的方面:??????????????????8 (一)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存在问题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8 (二)文化活动形式单一。???????????????8 (三)基础设施薄弱,资金、人力投入太少。???????8 (四)文化人才匮乏。?????????????????9 (五)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职能未转变。????9 大的方面:???????????????????11 (一)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11 (二)文化娱乐设施滞后于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11 (三)文化观念跟不上现代化建设要求。?????????11 (四)文化体制改革尚未完全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11 三、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1)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基层文化建设。?????12 (二)坚持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思想。??.13 (三)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同经济发展相适应。????????14 (四)解决好认识和位置问题?????????????15 参考文献 (16) 论文提纲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经济转型要求发展农村文化。 (二)我国先进文化建设要求农村文化的跟进。 二、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小的方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题

"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为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以确保农民的公平利益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政策措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国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和重大任务,指明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现实途径。一、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进一步推进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普遍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发展仍显滞后。如果没有农民的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共同富裕,如果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如果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因此,“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强调指出,“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大举措。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又强调指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缩小我国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环节。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我们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要使全国人民都能够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而当前我国出现的城乡差距愈来愈大的情况与我们党的先进性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所以,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总旨的具体体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根据我国的国情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发展目标,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物质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所谓生产发展,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

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行为

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分析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中央反复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当前新农村建设已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为主体演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民为主体,积极有序、规范高效的政府行为直接关系到新农建设成效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农村的和谐稳定。 一、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行为的重要意义 政府行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充分认识到政府行为的重要意义,是切实强化政府的组织推动作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基础。概括起来讲,政府行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贯彻中央要求的需要。“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分析农村改革发展形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作出的战略决策,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新农村的核心要义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即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市场机制;有利于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建设机制。因此,无论是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讲,还是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看,都迫切需要各级党和政府的各个工作部门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切实高效地主导参与、组织推进,在新农村建设中主动履行职责、全面体现作为。 二是打破二元结构的需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发展中

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本文是关于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双溪村位于双溪桥镇中部,是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咸安城区仅20余公理,沿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便利。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稻、油菜、芝麻、花生、苎麻、蔬菜等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3399亩(其中水田3238亩、旱地161亩)、770户、3879人,劳动力人数1287人,其中外出务工1140人。全村有贫困户34户,五保户10户,享受低保86人,加入合作医疗3100人。全村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红苕、玉米等作物,饲养牛、生猪、家禽等。XX年年种植水稻3238亩,油菜XX亩,年末生猪存栏400头,牛存栏22头,人均纯收入3582元。全村2个组通有线电视,有4个组通了自来水,有12组通了水泥硬化路面。村内现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医疗卫生室1所,村级活动室1所。 (三)发展优势条件 1、天然气候优势村内为江南丘陵地带,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度,年降雨量mm,无霜期天左右,年日照时数小时左右,适宜水稻、油菜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2、交通区位优势双溪村为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双溪桥镇位于咸宁市东大门,与武汉、黄石两市交界,距107国道、京广铁路12公里,连接106、107国道的省级公路——沿横公路纵贯镇区40公里,镇内乡村硬化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南到株洲、广州,北上武汉,交通十分便利。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还是以水稻经济作物为主;不能形成多种品种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同时生产经营方式粗放、产业化程度低,主要还是梨耕的原始耕作方式,不能形成专业化、机械化的作业;产业化生产水平低,未能形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着力提高村干部的工作能力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着力提高村干部的工作能力 村干部是基层干部队伍的重要力量,是党在农村执政的最基本的骨干力量,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最终都要靠村干部团结带领群众去贯彻落实。在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大力提高村干部的工作能力。 一是要着力提高村干部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新形势要求村干部必须走进课堂,静下心来学习,不断掌握农村实用技术和法律法规等知识,确立新的理念,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来开展工作。新的任务要求村干部必须扑下身子抓落实,立足本村实际,挖掘内在潜力,积极引导和帮助群众兴产业、上项目,不断拓宽发展经济的思路,走产业兴村的路子。 二是要着力提高村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村干部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善于运用典型示范、说服教育和服务引导的办法做群众工作;要善于用群众的语言做群众的工作,使群众能听得明白、听得进去,心服口服;要善于依照法律、法规、合同和规章制度,引导群众按照程序、依据法律去维护其合法权益,使群众切实得到实惠,特别是要带着感情去做群众的工作。古人说得好: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村干部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真正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和主心骨。

三是要着力提高村干部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村干部处在加强基层、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前沿,要不断强化管理、依法办事的意识。要进一步完善村两委班子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抓住热点、难点问题,把各类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理顺群众情绪,解决群众难题,真正把群众工作抓在手上、解决好,进一步巩固党在基层的群众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叵最佳答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问答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 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推进现代 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就是要千方百计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管理民主”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握的原则是什么? 答:要把握好五个坚持”原则:一是坚持发展经济,富裕农民;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三是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四是坚持循序渐进,务求实效;五是坚持节余资源,持续发展。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是什么? 答: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建设新村镇,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构筑新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