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历

就是一种节气的计算方法。详细:
阴阳历和节气
阴历的历法完全根据月亮的运动,阳历则完全依据地球的绕日公转。我国沿用已久的农历并不是完全用阴历,也不是完全用阳历,而是两者并用。一方面,农历以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平均历月长度等于朔望月;这一点与太阴历原则相同,所以也叫阴历。另一方面,农历设置闰月以使历年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同时设置24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农历集阴、阳两历的特点于一身,所以称为“阴阳历”。 阴阳历的历月长度和回历一样,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0日,小月29日,就是所谓月建。
但农历历月的安排却不同于回历,回历中大小月机械地相间排列,而农历的月建大小则要经过推算后决定,比回历更为精密。农历规定月初必合朔,月朔之日定为初一。月建的大小取决于合朔的日期,即根据两个月朔中所含的日数来决定。由于两个朔望月的长度并不正好为59天,因而一年中的大、小月数也不一定相等,有时可能连续出现两个大月或小月,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尽可能与朔望月相近,其剩余的差数则依靠闰月以及闰月月建的安排来调节。朔望月和回归年是两个难以相合的周期,它们的余数都很零碎,而我国的农历却把作为阴、阳两历基础的这两个自然周期调和的十分成功。早在春秋时代就已发现,如果在19个阴历年中插入7个闰月,那么总长度便和19个阳历年长度几乎相等。这种“十九年七闰法”在古历中称为“闰章”。实际上19个回归年=6939.60日,而235(12×19+7)个朔望月=6939.69日,两者仅差2小时9分36秒。


说到中国传统历法时,每每拿“十九年七闰法”说事,其实这早已是明日黄花了。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先粗略地说说历法。历法无非是纪时周期的规定,以昼夜交替定历日,月相变化(即朔望月)定历月,寒暑推移(即回归年)定历年(历年即历法上的年,余类推),三个周期由短到长满足不同的需要,相互配合就构成了普通历法的要素。

然而回归年并非塑望月的整数倍,大约每个回归年中有十二到十三个朔望月,如何搭配呢?以公历为代表的阳历,仅以回归年定年,平分一年为十二个月而弃月相不理;以希志来历为代表的阴历,置回归年不顾而仅以朔望月定月,每十二个月即为一年,其长度远远短于回归年,寒暑物候不得不在各个月中徘徊。然而为了推算和月相有关的复活节,公历不得不引入月龄以表示月相;为了确定寒暑季节以助农业,希志来历也不得不引入带有阳历性质的黄道十二宫作为辅助。只有以中国传

统历法为代表的阴
阳历真正兼顾回归年和朔望月两端。(按,公历的历年与实际回归年、希志来历的历月与实际朔望月还是有一定参差的,也要通过置闰来调整。)

古人发现19年(回归年)中月相(朔望月)约变化235个周期,即19年=235月,平均下来就是1年=(12+7/19)月,从这个分数中显然可以看出,历法中只要以19年为周期,其中7年为闰年各有13个月,另外19-7=12年为平年各有12月,就能基本与天象吻合(即合天)。这就是所谓的“十九年七闰法”。西汉太初历确定了“无中置闰”的原则,按照太阳周年视运动时在黄道上的位置确定一年有二十四气,如立春、雨水……,其中前者为“节”,后者为“中”,节中交替。在19年的周期中,共有238个中气,235-238=7,正好用来按排这7个闰月,通过这样的按排,月份与中气保持大致的对应,相就的气候和物候也就不会象希志来历般在月份中“飘移”得太远了。

然而19个回归年毕竟不和235个朔望月精确相等,南朝的祖冲之代之以更长的周期以期精密,到了唐朝的李淳风改进计算方法后,闰月成为计算的自然结果,多少年多少闰的周期也就不复存在了。

现行中历依据现代天文学推算合朔与节气的交接时刻。合朔之日为初一,从本月初一数到次月初一前一天为止,如果有29天则本月为小月,如果有30天则本月为大月,这样大小月就确定了。含有冬至的月份为十一月,从上年十一月数到次年十一月前一月为止,如果有12个月则其中无闰月,如果有13个月则其中有一个闰月,从十一月开始依次考察各个月份,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就是闰月,月名重前月,象这样置闰也就确定了。(按,上述推步方法见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所编《大众实用历书》,该天文台是国务院指定的历算机构,可以说是“本朝钦天监”了,呵呵。)

现行中历的推步方法用到了传统历法中“定朔”,“定气”及“无中置闰”的原则,而具体的推算又以现代天文学的精确计算为依据,颇有些“中体西用”的意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