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干旱

中国西南地区干旱

中国西南地区干旱

今年1月以来,中国西南地区受地形、季节等因素影响,持续干旱,其中云南、重庆等地情况较为严重。

近日来,据气象监测资料显示,1月以来,重庆平均降水量为21.4毫米,较常年偏少3成。其中,重庆东北大部地区降水量显著偏少6成以上。目前全市大部地区气象干旱发展。

重庆农业专家表示,目前重庆部分地区蓄水不足,东北、东南、西部的部分地区墒情偏差。这种缺水的情况可能造成春播用水紧张。

云南石林遭遇的干旱已造成全县4万多人饮水困难。据石林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介绍,截至1月29日,全县81座小型水库坝塘已干涸32座,1万多亩庄稼绝收。据当地村民介绍,自去年六月份以来石林就没有过彻底的降雨,每天只能去8公里外的地方取水

云南目前的干旱状况已到水库露底、河水断流、农田龟裂、水井干涸的程度。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持续干旱已致云南省近9成蔗区受灾,确定受灾面积达40万亩,其中:成灾13万亩,绝收1万亩。红河、玉溪、保山三城市影响尤重,预计减产30%以上。德宏、临沧、普洱、文山等地,预计因灾减产15%。

据悉,财政部、民政部22日安排下拨1.2亿元中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补助资金,用于帮助云南省旱灾地区解决受灾群众口粮和饮水等基本生活困难。重庆市气象局也采取措施,及时发布预测,为春季的农业工作做好了防旱准备。

干旱给我们的启示:

这次旱灾再次给我们每个人敲了警钟。

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人们将无法生存,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水的重要性。可是,当我们从来没有为水担忧过的时候,还在毫无概念的用着水时,灾区的人们却在渴望着能有一滴水,哪怕一滴都好。我们总是觉得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实,我国平均水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我们不能再浪费资源,否则有一天会殃及后代。希望我们都能够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将水循环利用。珍惜水资源,保护好环境。不要继续无知的浪费水资源,因为水就是我们的生命。这既是给自己造福,给人类造福,给子孙后代造福!既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的义务,也是使命。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2019年【湘教版】高中地理: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1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2019年【湘教版】高中地理: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1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23____________分配不均,因此我国洪涝灾 ○ 害主要集中在○24________季。 25____________所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 3.○ 雨,是造成我国洪涝灾害的○26________原因。我 27________面积缩小、○28国河流上游地区的○ ____________加重,造成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排水不畅等,也是引起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旱灾的特征 1.下列关于我国干旱灾害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出现次数多 B.持续时间长 C.影响范围广 D.南方成灾率高于北方 考查点2 旱灾的成因 2.关于我国干旱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正确的是( ) A.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将减少干旱的发生 B.耕地复种指数增加可增加干旱的发生频率和程度 C.人口数量增加是用水量增加的唯一因素

D.为减少干旱发生,应减少工业生产 考查点3 洪涝的成因 3.形成我国洪涝的原因有( ) ①锋面雨带②热带气旋③寒潮④西风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查点4 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 4.下列关于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洪涝灾害北方多于南方 B.我国东北一定不会出现洪涝 C.我国长江以南以6~9月份降水最集中 D.华北地区容易出现夏季洪涝 方法技巧练 方法我国季风气候对洪涝灾害形成的影响 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造成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是 ( ) A.暴雨洪水 B.融雪洪水 C.冰凌洪水 D.其他洪水 方法技巧(1)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的关系 时间强降水集 中地区 原因 4、5月份华南一带夏季风开始盛行,锋面雨带控制本

中国各大区域的常见地理问题

中国各大区域的常见地理问题 东北地区 一、气候问题 1、说明长白山(大兴安岭)等温线大致弯曲的方向及其原因。 向西南方向弯凸;受长白山(大兴安岭)及其走向影响。地势高,气温比两侧低。 2、气温年较差的分布及原因 分布特征:自北向南,气温年较差增大, 原因;自北向南,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大3、长白山(大兴安岭)东南部降水多的原因 东南季风从太平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在长白山(大兴安岭)东南部受到地形的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地形雨)。 4、漠河冬季气温最低的原因 纬度全国最高,冬季太阳高度最低,昼长最短,获得太阳热量少;距蒙古—西伯利亚近,西北部缺少高大地形的阻挡,受冬季寒冷气流的影响大。 二、河流问题 4、分析松花江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水文特征:流量较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含沙量比较小,结冰期长。 原因:松花江由于纬度较高,冬季长、气温低,所以结冰期较长;春季由积雪融水补给出现的春汛,夏季由雨水补给出现的夏汛,有两个汛期;流经地区林木比较茂密,所以含沙量比较小;由于补给较充足,汇入支流也较多,所以流量较大。 5、说明松花江的凌汛形成原因 纬度高,结冰期长,在自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较高河段的河流封冻早,解冻晚;导致下游河段形成“冰坝”。阻挡河水流动,使水位上涨,形成凌汛。 三、沼泽的问题 6、沼泽的环境功能 具有含蓄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调节河川径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7、北部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小,地下存在冻土层不利于地表水下渗,河流多凌汛。 8、停止开垦沼泽,退耕还沼的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含蓄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调节河川径流的功能。利于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 四、三江平原的农业问题 9、类型:商品谷物农业 10、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 11、优势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夏季日照时间长②地形平坦开阔; ③耕地面积广大;④土壤肥沃;⑤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⑤工业比较发达;⑥国家政策扶持。 12、农业生产存在的不足: ①热量不足;②黑土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③土地沙化、④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等 13、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洪涝与干旱

⑴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西南季风强盛,多暴雨,降水丰沛;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③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 人为原因:④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⑵印度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西南季风强盛,或来得早,退得晚,易造成涝灾;反之会造成旱灾。 ⑶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 ①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多上升气流,降水丰沛 ②平原地形及三面高、向东敞开的地形地势,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 ③水汽进入内陆后,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④流域面积广,地表水从三面向亚马孙河汇集. 干旱小专题: ⑴温带沙漠-----塔克拉玛干(卡拉库姆)沙漠形成的原因: 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变式: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 地处温带,盛行西风,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⑵热带沙漠-----撒哈拉(维多利亚)沙漠形成的原因: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变式: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 西南季风不易到达,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⑶智利沙漠南北狭长的原因: ①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 ②受秘鲁寒流影响,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

⑷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 地势较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⑸华北春旱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稀少。 ⑹东北无春旱的原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春季有积雪融水。 ⑺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产生原因:①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②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①南水北调; ②修建水库;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④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⑤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 ⑦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 ⑧海水淡化等。 ⑻死(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①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自然原因) ②工农业引用约旦河水(棉田面积扩大,引阿姆河、锡尔河灌溉), 使汇入死(咸)海的河流径流量减少.(社会经济原因)(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结构图

中国地理知识纲要 (结合地图册及教材配套使用) 一中国地理概况 1-位置范围和行政区划 位置:半球、温度带、纬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范围:四至(东南西北),陆地面积、海洋面积。 相邻地理单位:陆上邻国(14),海上邻国(6),邻海(4个),岛屿。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制度(省县乡),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省会、轮廓。省区之最。2-人口分布和民族特征 人口: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人口分布特征(人口分布不均衡,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人口问题(详见必修二)。 民族: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风俗习惯。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二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中国地形地势总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主演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概况和特征。 主要山脉:走向,位置,意义。 地形特征对我国的影响:对气候、对河流、、、

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分布地区及成因。 地形地势答题模板:地形:以**为主;地势:**高**低;地貌特点。 2-气候 中国气候总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气温特点:夏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夏季风) 冬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冬季风) 中国降水特点: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南北方差异、中国降水量图解读。 中国温度带:主要温度带——分布地区、农业生产特色。 中国干湿区:划分依据、分布地区。 中国雨带:移动规律、移动原因。 主要气象灾害:分类、多发季节、成因、分布特点。 气候特征答题模板: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温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小。 3-河流湖泊 基本概念:内外流河、区,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内外流区分界线。 我国主要河流:太平洋流域、印度洋流域、北冰洋流域,内流河。 我国四个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比较:东北、华北、西北、南方。 河流补给方式:补给方式、典型地区、特点。 长江:概况、影响(水能资源丰富、航运、多洪涝灾害)。 黄河:概况、影响(各河段特征、凌汛-形成条件;发生季节;黄河发生河段;解决方法)。 水文特征答题思路:流量(主要看降水及其补给方式),流速(流经区域河流落差),汛期(季节及时间长短),含沙量(流域植被覆盖率),结冰期(有无,越往北又越长),河流补给方式。 三中国人文地理特征 1-资源 自然资源:分类,分布特征(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土地资源:分布特点、土地资源问题及解决措施。 水资源:分布特点(时空分布不均),解决措施(空-跨流域调水,时-修建水库)。 水能资源:集中在西南地区,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与否:一看地势落差,二看流量。 能源和矿产资源:分类(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铁、有色金属)、分布特点。

2018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中国地理西南区教案

中国地理西南区 阐明西南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阐明西南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阐明西南区矿产资源及其工业特色。 知识整合 西南区由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5省(市、区)组成。全区面积137.69×104km2,占全国14.34%,人口2.44亿(2001年末),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9.1%,人口密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多达40余个。 本区地理位置具重要意义: (1)占据了我国三大地形阶梯的各一小部分,自然景观的垂直分异显著,农牧业生产的立体性强。 (2)所在纬度较低,使本区的热量有充分的保证。 (3)离孟加拉湾和北部湾较近,使它可以得到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暖湿气流带来的丰富降水,同时又可凭借北海、防城两港发展对外贸易。 (4)紧邻中南半岛诸国,有利于开展边境贸易和文化交流。 地质环境与地貌特征 一、地质环境西南区属于亚欧板块内中国板块的一部分,其地质构造、地层和岩性之复杂为国内罕见。有3个构造单元: (1)西部中生界褶皱带,新构造运动中属强烈上升区,新老断裂活跃,地震既频繁又强烈,常造成灾害; (2)扬子地块;

(3)华南早古生界褶皱带。 二、地貌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川西滇西山地自北而南的走向清晰地反映了山脊线、高原面和谷地海拔沿同一方向递降的特点。地势起伏之大也为其他各区所罕见,最大高差相差近7500m。(1)宏观地貌格局深受大地构造制约。构造背景对西南区地貌格局的决定性作用是导致其多山地、高原。 (2)岩石性质强烈影响地貌发育,喀斯特地貌、红色丘陵广泛分布。喀斯特地貌在西南区的分布极其普遍。较为集中的数滇东地区、贵州、四川盆地南缘和广西。 (3)流水的深切割塑造了独特的峡谷地貌。西南区在我国以多深而长的峡谷著称。川西、滇西山地,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大河及其支流的纵向构造谷地,大多以峡谷占优势。重庆市东部切穿巫山形成了著名的三峡。 (4)冰川作用对西部高原山地地貌影响巨大。 (5)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西南区的许多山地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十分发育。 三、主要地貌单元 (1)岷山山地与若尔盖高原:岷山平均海拔超过4000m,主峰雪宝顶海拔为5588m,是我国现代冰川分布的东限。若尔盖高原海拔3500~3800m,广泛发育沼泽。

西南地区的开发方向和对策

旅游资源的地方特色与地理环境特征的关系及旅游 开发方向与策略 -以西南地区为例摘要:西南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一个区域,西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如此丰富与它的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本文主要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论述了旅游资源的地方特色与地理环境特征的关系, 并根据这些对西南地区提出了旅游开发的方向和策略。 关键词:西南地区地理环境开发方向对策 一、西南地区旅游资源概述 西南区地处我国的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和广西三省。除汉族外,有彝、白、傣、壮、苗、瑶、水、布依、纳西等5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1/3,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集中居住区之一。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均颇为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对中外游客有着很高的吸引力,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旅游区域。 二、西南地区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西南地区自然环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地质环境。西南地区靠近中南亚,位于我国的内陆, 喀斯特地貌发育充分,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桂林山水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 (2)地貌环境。这决定了西南地区是独特而典型的内陆山区省份, 高原与盆地交相辉映,高原旅游资源丰富,山地景观也常见。但是, 地表的崎岖妨碍了旅游资源的可接近性,必须修许多山路才能开发。 (3)气候环境。西南旅游资源区地处北纬21°30′~29°20′之间,除滇西南和滇南为热带气候外,其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年皆适于旅游。(4)生物地理环境 本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十分利于生物的生长繁殖,加之地貌条件复杂,垂直高差大,为多种生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这里终年常绿,郁郁葱葱,有着无数奇花异木、珍禽异兽。 2、西南地区人文环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历史环境。西南地区有着中国最早的人类起源“元谋人”,并且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如遵义会议遗址。可以开展历史文化游和红色旅游。 (2)文化环境。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民族风情浓郁,是傣族、壮族、白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我们可以开展少数民族风情游。 (3)社会经济环境。改革开放之后,西南地区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开通了滇藏公路,还建设了大型机场。近几年旅游业更是飞速发展,土特产和民族工艺品也成为西南地区的独特标志。 三、西南地区的旅游开发方向 1、抓住机遇加强协作,形成大西南旅游圈。 一是建议由国家旅游局牵头,或三省区共同协商,共同构建有特色的西南旅游圈。二是精心策划,联合向海内外推销旅游精品。三是建立和健全西南三省区旅游产

干旱、洪涝、寒潮灾害

旱灾、洪涝、寒潮 旱灾 旱灾指因气候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或歉收从而带来粮食问题,甚至引发饥荒。同时,旱灾亦可令人类及动物因缺乏足够的饮用水而致死。此外,旱灾后则容易发生蝗灾,进而引发更严重的饥荒,导致社会动荡。 旱灾对农业影响的特点 1.晚 多种作物不能及时播种,普遍形成晚播晚发。有效积温相对减少,生长发育后延,成熟期推迟,普遍变成晚茬作物。 2.弱 长期干旱造成了农作物植株小、根系弱、叶片面积小,生物产量大幅度减少,直接影响经济产量。 3.乱 由于受害程度不同,农作物播种有早有晚,品种杂乱,长势不整齐,给管理造成困难。 4.慢 受害的农作物脆弱,抗逆能力差,管理措施效应慢,养分吸收慢,光合积累慢。 洪涝 水灾分为“洪”和“涝”两种“洪”,指大雨、暴雨引起水道急流、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环境与各种设施等。 “涝”,指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的积水成灾。 对农业的危害 洪涝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由于持续较长时间的强降水或者雨量过分集中,常常导致农田被淹或积水。当农作物被水浸没时,就切断了作物与大气的接触,致使作物

呼吸作用受抑制而引起生理障碍。这时作物仅能靠水中溶解氧获得氧气供应,时间过长就会发生呼吸困难,导致体内碳水化合物被迅速消耗,进而出现呼吸停止,根系变黑,以致枯死。同时由于洪水进入农田夹带的泥沙沉积,造成植株被埋没、折断、倒伏等直接机械损伤,并诱导病菌侵染,加重危害。 目前,我国平均每年受洪涝面积约一亿亩,成灾6000万亩,因灾害造成粮食减产上百亿公斤。 寒潮 是指冬半年引起大范围强烈降温、大风天气, 常伴有雨、雪的大规模冷空气活动, 使气温在24小时内迅速下降达8℃以上的天气,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洋上伴有6--8级大风,就可讽为寒潮发生。还会引起大范围强烈降温、大风天气,常伴有雨、雪的大规模冷空气活动。 寒潮天气对农业的影响最大。寒潮冷空气带来的降温可以达到10℃甚至20℃以上,通常超过农作物的耐寒能力,造成农作物发生霜冻害或冻害。 寒潮天气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剧烈降温,低温能导致作物霜冻害、冻害和河港封冻、交通中断灾害,常会给工农业带来经济损失。寒潮冻害特指冬季严寒对越冬作物的冻害。寒潮天气过程是高纬地区大规模的强

2020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课时1 干旱与洪涝学案 湘教版选修5

课时1 干旱与洪涝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干旱灾害类型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了解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1.主要特征:一是出现次数多。二是持续时间长,经常出现季节连旱,时间长达数月,极少数旱灾甚至长达几年。三是影响的范围广。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平均受旱率、成灾率高于南方地区。 2.成因 (1)降水方面的因素。我国季风气候区内,不同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是形成全国季节性易旱地区分布的基础。长江以南地区在7、8月份降水较少,易形成伏旱;华北和东北地区,易形成春旱和春夏连旱;西南地区冬春连旱比较严重。 (2)水资源方面的因素。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这种地区之间水土资源的不平衡状况,是造成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 (3)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耕地复种指数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扩大,造成农田需水量的增加;二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北方受春旱威胁的农田面积进一步扩大;三是我国人口增加,导致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大,工业的发展,又造成工业用水量、需水量不断增多。 二、我国的洪涝灾害 1.成因 (1)自然原因:由降雨尤其是暴雨所形成的。 夏季的锋面雨带和热带气旋是直接引发暴雨的重要天气因素;气候异常所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雨是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直接原因。 (2)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造成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排水不畅。 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 2.时空分布 (1)空间分布: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方地区降水量大,雨季长,暴雨多,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 (2)时间分布: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夏季最为集中。

中国地理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 图2为云南省罗平县著名旅游景观“金鸡峰丛与油菜花海”照片。读图回答 1.“金鸡峰丛”由石灰岩组成,其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力侵蚀 C.固结成岩—侵蚀搬运—流水堆积D.岩浆喷出—侵蚀搬运—风力堆积 读下图,回答2~3题。 2、判断以下农作物分布主要位于界线以南的有() ①甘蔗②橡胶③柑橘④咖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造成热带作物的生长界线在元江附近向高纬度延伸的 主要原因是() A、有高大山脉的阻挡 B、河谷地区海拔低 C、强大的东南季风作用 D、水源充足,植物生长好 读图回答4-5题: 4.上图所示地区其地形、地势具有的特征是()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B、中部高,四周低 C、东南高,西北低 D、山河相间 5.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属于() A、沉积盆地 B、褶皱山地 C、冲积平原 D、块状山地 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 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 生,群峰拔地”。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 读后回答6—8题。 6.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 7.上述四省区季节变化不明显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C.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读我国某地区简图,回答9—11题。 9.与图中斜线所示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无关的 因素是() A.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 B.现代地壳运动活跃 C.夏季降水多且强度大D.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良好 10.B处7月份盛行()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11.B省西北部三江并流景观中的“三江”是指() A.长江、黄河、澜沧江B.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C.珠江、长江、澜沧江D.闽江、嘉陵江、雅砻江 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的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已进入开工准备阶段,并将于明春正式开工。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和台风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和台风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江淮地区D.华北地区2.“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早”的旱灾特点分布在() A.华北区B.西南区C.东北区D.华南区 3.造成干旱灾害发生的基本原因是( ) A.正常的干季B.降水分配不均匀 C.气候复杂多样D.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4.春季对华北地区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 A.寒潮、沙尘暴B.滑坡、泥石流C.干旱、地震D.台风、洪涝5.北半球某地受台风边缘影响,风向为西北风。此时台风中心大致位于该地的( ) A.东部B.西部C.南部D.北部 6.下列各组省区中,受台风灾害最重的是( ) A.桂、滇、黔B.粤、闽、浙C.赣、鄂、湘D.冀、晋、豫 7.能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 ) A.台风B.寒潮C.干旱D.洪灾 8.全球范围内,洪涝发生最多的地区是( ) A.亚洲B.北美洲C.南美洲D.大洋洲 9.我国暴雨罕至的地区分布在( ) A.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B.黄河中下游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D.西部沙漠地区 10.我国长江流域的旱灾一般为( ) A.春旱B.秋旱C.伏早D.冬旱 11.黄河上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A.凌汛B.地上河决口C.水土流失D.干旱 12.我国西北地区的洪水灾害类型是( ) A.暴雨洪水B.融雪洪水C.冰凌洪水D.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13.洪涝和干旱是影响我国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从北方到南方,非旱即涝的现象时常出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常年受高压系统影响显著B.受台风影响大 C.受季风气候影响大,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D.受快行冷锋的影响14.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受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是( ) ①有众多港口②有众多开放城市和高新技术开发区③沿岸为泥质沙滩④人口密集 ⑤盐业、渔业、海洋养殖业发达⑥海防林密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

高考地理必考必背的洪涝,干旱地区灾害的答题模板

(一)关于洪涝灾害不同地区产生不同的原因:如 ⑴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西南季风强盛,多暴雨,降水丰沛; 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③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 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⑵印度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西南季风强盛,或来得早,退得晚,易造成涝灾;反之会造成旱灾。 ⑶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 ①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多上升气流,降水丰沛 ②平原地形及三面高、向东敞开的地形地势,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

③水汽进入内陆后,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④流域面积广,地表水从三面向亚马孙河汇集. (二)干旱 ⑴温带沙漠-----塔克拉玛干(卡拉库姆)沙漠形成的原因: 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注意: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 地处温带,盛行西风,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⑵热带沙漠-----撒哈拉(维多利亚)沙漠沙漠形成的原因: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注意: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西南季风不易到达,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⑶智利沙漠南北狭长的原因: ①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

②受秘鲁寒流影响,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 ⑷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 地势较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⑸华北春旱原因: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稀少。 ⑹东北无春旱的原因: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春季有积雪融水。 (三)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产生原因: ①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②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课

课时1 干旱与洪涝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干旱、洪涝灾害类型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了解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1.主要特征:一是出现次数①多。二是②持续时间长,经常出现③季节连旱,时间长达数月,极少数干旱甚至长达几年。三是④影响的范围广。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平均⑤受旱率、 ⑥成灾率高于南方地区。 2.成因 (1)降水方面的因素。我国季风气候区内,不同地区降水的⑦季节变化是形成全国季节性易旱地区分布的基础。长江以南地区在7、8月份降水较少,易形成⑧伏旱;华北和东北地区,易形成⑨春旱和⑩春夏连旱;西南地区?冬春连旱比较严重。 (2)水资源方面的因素。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这种地区之间?水土资源的不平衡状况,是造成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 (3)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耕地?复种指数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扩大,造成农田需水量的增加;二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北方受?春旱威胁的农田面积进一步扩大;三是我国人口增加,导致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大,工业的发展,又造成工业用水量、需水量不断增多。 思考 1.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为何不是严重旱灾区? 答案干旱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造成了损害时,才称为旱灾。如果干旱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也就不会形成旱灾,并且旱灾的严重程度与人口、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关,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同样程度的干旱造成的旱灾越严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虽然雨水不多,年年干旱,但由于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因此并不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2.华北地区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为什么我们不说它“冬旱”更为严重? 答案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季节,降水少可能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冬季,春小麦越冬,处在休眠状态,降水少不影响小麦的生长与收成,因此不造成灾害。 二、我国的洪涝灾害 1.成因 (1)自然原因:由降雨尤其是暴雨所形成的。

2019年【湘教版】高中地理: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1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2019年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2019.4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第1课时 我国的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干旱、洪涝灾害类型的主要特征、成因。2.会独立分析并明确阐述我国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3.提高对干旱、洪涝灾害成因的综合分析能力。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1. 我国旱灾的主要特征 ????? 出现次数① 持续时间② ③ 广: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平均 受旱率、成灾率④ 南方地区 2.我国旱灾的成因 ??????????? 降水方面的因素:我国季风气候区内,不同地区降水的 ⑤ 变化是形成全国各地季节性易旱地区分布 的基础。长江以南地区在7、8月份降水较少,易形成 ⑥ ;华北和东北地区,易形成⑦ 和⑧ ;西南地区⑨ 比较严重水资源方面的因素:我国南方⑩ 、耕地少,北方 ? 、耕地多。这种地区之间? 的 不平衡状况,是造成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其一是我国耕地? 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扩大,造成农田需水量的增加;其 二是我国北方地区? 播种面积的增加,北方 受? 威胁的农田面积进一步扩大;其三是我国 人口增加,导致? 持续增大。工业的 发展,又造成工业用水量、需水量不断增多 二、我国的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的成因: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的洪水是由降雨尤其是?________所形成的,我国夏季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直接引发暴雨的重要天气因素。 2.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我国年降水量从?____________向○ 21______________递减,所以○ 22__________地区是洪涝灾害多发的地区。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2017高中地理 第2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2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1课时)干旱灾

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 1.知道我国干旱、洪涝灾害类型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重点) 2.理解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重点) 3.学会运用资料分析我国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的成因、时空分布。(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我国的干旱灾害 阅读教材P35~P37活动思考题,完成下列问题。 1. 2.成因 (1)降水方面 ①降水量低于平均值。 ②在季风气候区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2)水资源方面: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之间水土资源的不平衡。 (3)社会经济方面:工农业生产用水量提高 ①耕地复种指数的增加,灌溉面积扩大。 ②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 ③我国人口的增加,导致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大,而工业的发展,又造成工业用水量、需

水量不断增多。 正误判断: (1)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是干旱灾害最严重的地方。( ) (2)我国北方地区平均受旱率、成灾率高于南方地区。( ) (3)我国江淮地区的伏旱主要受亚洲高压控制。( ) 【提示】 (1)× 华北地区是我国干旱灾害最严重的地方。 (2)√ ①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②我国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③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春季农田需水量增大。 (3)× 我国江淮地区的伏旱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教材整理2 我国的洪涝灾害 阅读教材P 37第7行~P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成因 (1)自然原因:由降雨尤其是暴雨所形成的。 ①夏季的锋面雨带和热带气旋是直接引发暴雨的重要天气因素。 ②气候异常所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雨,是造成我国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 (2)人为原因 2.分布 (1)空间分布:南方地区由于降水量大,雨季长,暴雨多,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 (2)时间分布: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夏季最为集中。 正误判断: (1)我国西北地区没有洪涝灾害。( ) (2)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的成因与春初秋末宁夏、内蒙古河段的洪水成因相同。( ) (3)地形的空间分布与洪水的空间分布高度一致。( ) 【提示】 (1)× 有,主要是夏季冰雪融化形成的洪水。 (2)× 不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主要是由于暴雨或长时间降水造成的;而春初或秋末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段的洪水则是由于冰凌堵塞河道造成的。 (3)× 暴雨的时空分布与洪水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

地理专题练习:中国西南地区图

地理专题练习 —中国西南地区图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判断以下农作物分布主要位于界线以南的有 ①甘蔗②橡胶③柑橘④咖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造成热带作物的生长界线在元江附近向高纬度延 伸的主要原因是 A、有高大山脉的阻挡 B、河谷地区海拔低 C、强大的东南季风作用 D、水源充足,植物生长好 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的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已进入开工准备阶段,并将于明春正式开工。国家计划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河段兴建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4座梯级电站。4座电站的总装机容量3850万千瓦,超过两个 三峡工程。完成3—4题 3.图1中A表示溪洛渡水电站,对其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属高山高原气候区 B.在川、滇、渝三省交界处 C.位于金沙江下游 D.属于四川盆地 4.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对长江三峡的产生的影响有 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C.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 D.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5~6题。 5.该图中心所在地区主要的土壤类型是 A.红壤 B.黑土

湿地 山峰 等温线 河流 8℃ 26° 28° 100° 102° 104° ℃ 8℃ 4℃ C.紫色土 D.棕壤 6.该地区最具发展前途的能源是 A.石油和天然气 B.水能 C.地热能 D.太阳能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图)是我国新增4处国际重要湿地。20 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 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读图完成7~9小题。 7.图中4℃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 A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B .受河流流向的影响 C .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D .受热带季风的影响 8.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A .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 .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 .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 .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9.纳帕海20世纪80年代的状态 A .影响着云南省的干湿状况 B .增加对长江水源补给 C .破坏当地农业生态,使粮食单产减少 D .改变植被垂直分布,破坏环境的整体性 读右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城市的形成与A 市区位相同的是 ( ) A .拉萨 B .攀枝花 C .武汉 D .深圳 11.城市B 是我国重要商业中心,下列不属于其主要成因的是

选修5第2章第2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

选修5第2章第2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 课前温故知新 【课标要求】 分析干旱、洪涝、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学习目标】 1、理解干旱、洪涝、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2、掌握干旱、洪涝、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分布及特点。 【学习重点】 每种气象灾害的特点、分布及成因。 【学习难点】 每种气象灾害的成因分析。 【学习流程】 课前: 1、回顾旧知,预习新课 2、课前朗读,订正学案 课堂: 1、新课导入,明确目标(5min)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0min) 3、分组展示,相互纠错(10min) 4、相互评价,归纳总结(15min) 5、当堂检测,巩固训练(10min) 【自主学习】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1、我国干旱的主要特征:一是________多。平均每________年发生一次。二是________长,经常出现________,时间长达数月,极少数旱灾甚至长达几年。三是________________广。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平均________、________高于南方地区。 2、我国旱灾的成因 (1)降水方面的因素。我国季风气候区内,不同地区的降水的________变化是形成全国季节性易旱地区分布的基础。长江以南地区在7月和8月降水较少,易形成________;华北、东北地区,易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西南地区________比较严重。 (2)水资源方面的因素。我国南方________、耕地少,北方________、耕地多。这种地区之间________的不平衡状况,是造成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 (3)社会经济因素。其一是我国耕地________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扩大,造成农田需水量的增加;其二是我国北方地区________播种面积的增加,北方受________威胁的农田面积进一步扩大;其三是我国人口增加,导致________持续增大,工业的发展,又造成工业用水量、需水量不断增多。 二、我国的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的成因: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的洪水是由降雨尤其是_________所形成的,我国夏季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直接引发暴雨的重要天气因素。 2、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我国年降水量从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所以________地区是洪涝灾害多发的地区。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年际变化大,且________分配不均,因此我国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________季。 3、________所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雨,是造成我国洪涝灾害的________原因。我国河流上游地区的

2017高中地理第2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2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2课时寒潮和台风学案湘教版选修5

第2课时寒潮和台风 1.了解我国寒潮的特点、入侵路径和台风的移动路径。 2.结合天气系统,理解寒潮和台风的成因。(重点) 3.掌握我国寒潮和台风的分布,结合实例分析其危害。(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影响我国的寒潮 阅读教材P42第3段~P45活动题,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寒潮是指规模较大、势力较强、温度较低的冷气流侵袭现象。 2.多发季节:冬半年。 3.特点:寒潮具有降温快、温度低、来势猛、风力强、规模大、范围广的特点。 4.源地: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 5.路径:如下图 (1)中路: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长江以北地区以大风降温为主,江南则可以发展为雨雪天气。 (2)西路:对我国西北、长江以南以及华南地区影响较大。 (3)东路:通常只影响到我国长江以北地区。 6.危害:低温、大风对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危害;交通、通信和建筑物等受到很大影响。 正误判断: (1)寒潮只发生在冬季。 (2)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寒潮来自东路。

(3)寒潮只影响长江以北地区。 【提示】 (1)× 寒潮的多发季节是冬半年。 (2)× 中路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3)× 寒潮能影响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南岭以南也能受到寒潮影响。 教材整理2 影响我国的台风 阅读教材P 45第4段~P 48,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西太平洋热带地区热带气旋的通称。 2.多发季节:每年的5~10月,尤以7~9月最多。 3.能量主要来源:水汽凝结成云而释放出的大量热能。 4.结构:从中心向外,依次是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和外围大风区。 5.路径: 6.影响 (1)危害 ①台风灾害主要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②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台风造成的损失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2)有利影响:缓解旱情、降温消暑。

气象灾害-洪涝、干旱

课题 第二单元第二节气象灾害-洪涝、干旱 编号 课型 新授课 编定人 李东英 授课周次 03周 授课时间 2015年3月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分析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2、结合实例认识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造成的损失。 过程与方法 学会当自然灾害发生时的一些自救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建设伟大祖国,保卫伟大祖国的决心 重点与难点 洪涝、干旱的成因和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案导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预习交流】 1. 预习:(1)阅读课本P25-27,完成学案-学习要点1:洪涝灾害主干知识。 (2)记忆学案点击思维: (3)完成学案学习要点2:干旱灾害主干知识。 (4)记忆学案点击思维2 2. 交流与展示:各小组分别展示预习的成果。

二、【互动探究】 探究1: 1.辨别洪涝灾害、洪水灾害、涝渍灾害之间的关系 洪涝灾害是由降雨、融雪(冰)、风暴潮等引起的洪流和积水造成的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涝渍灾害。洪水灾害是由于降水、融雪(冰)、风暴潮等引起江河湖库水量增加、水位上升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涝渍灾害是指降水过于集中,洼地积水排水不畅而造成的灾害。 2.表解造成长江水灾严重的原因 因素 长江洪灾成因 自然因素 洪水来量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特别是雨季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暴发,中下游必定发生特大洪水;长江下游临海,夏秋风暴潮带来暴雨 滞洪能力 长江中游无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泄洪能力 中游河道弯曲,下游过河能力不足 人为因素 滥伐森林 长江中上游山区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小,又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围湖造田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水能力减弱 修筑堤坝 堤坝多,影响长江泄洪 城市化 经济发达,城市密集,灾情严重 3.什么我国旱涝灾害频发? 解析:这要从形成旱涝灾害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分析。 答案:(1)我国地处季风区,夏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旱涝灾害频发。台风也是造成涝灾的原因之一。 (2)我国河流流域多呈扇形分布,河流下游多平原,上游来水量大,下游行洪不畅。(3)长期的毁林开荒使河流上游含蓄水源能力下降,而水土流失又使下游河道淤积,行洪不畅。 (4)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对河流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 探究2:对比我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的成因

中国西南部地区主要农作物现状

中国西南部地区主要农作物现状 中国的西南部主要长江中上游四川盆地的丘陵,低山以及平坝紫色土地区。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西南部地区的地形复杂,沟壑纵横。该区的土壤类型多样,主要的土壤类型有:紫色土,水稻土,黄壤,黄棕壤,棕壤以及石灰岩土等。该区地处亚热带,属于东部季风区,主要是位于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的交接地带,受大气环流季节转换支配,以及季风气候的长周期变化和自然条件差异造成的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常年易发生干旱灾害。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年平均气温16℃,降水量80%集中在7-10月产生。该区气候具有冬暖,春干,夏旱,秋雨的特点,降雨分布不均,季节性强,多分布在7-10月,该区域的干旱发生频率较高。主要的河流有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长江干流等。人均水资源平均为1800m3,加上降雨量分布的不均匀,大量坡耕地保畜水分的能力低,还有部分水域段污染,造成水资源极为缺乏,所以该区域的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38%,尤其是坡耕地更是无灌溉保障。该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小麦,玉米和油菜。但是在川,滇干热河谷区由于光温条件优越,特别适宜发展柑桔,芒果,石榴,枇杷等多种特色水果。 由于西南地区的常年干旱,政府就此作出了大量的措施,近十年余来,加大了农业的综合开发的力度,一是开垦了大量的农耕地;二是增加了农作物的复种指数;三是调整种植了大量蔬菜,花卉,果树等耗水量较大的作物,以致农作物需水量与供水量的矛盾日趋尖锐。政府为此还做出了节水措施一:坡改梯及集雨补灌技术,该技术适用于整个西南地区5°-25°的坡耕地,尤其是土层薄浅的坡耕地,效果更佳,在坡耕地改造时,配套进行集雨补灌措施。二:农艺节水技术,现西南地区的农艺节水技术主要有水稻旱地育秧技术,基因抗旱技术,平衡施肥技术,其中旱地育秧技术适用于水稻育秧,基因抗旱技术和平衡施肥适用于水稻,小麦,油菜柑桔等多种粮经作物。三:农耕节水技术,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土层较薄浅的坡耕地,①聚土起垄:按照横坡水平方向把沟厢表土聚于垄上,垄高30-40cm,由于垄成弧形可种植扩种面积10%左右。②沟内改土:聚表土之后,可利用农闲时间深挖沟内底土,沟土翻后,也可以种植粮食,蔬菜作物。四:喷灌技术和滴灌技术。 使用过政府出台的措施之后,西南地区的农作物的产量得到明显的提高,保证了稳定的增长,粮食作物面积也预计增长2.3%,烟,油,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该地区的特色水果芒果也被当地的人们加工成芒果干,芒果酱和芒果果茶以便大量的出售。云南省的丽江市华坪县就是专门对芒果进行深加工项目的地方,华坪县是位于中国目前纬度最北边端的芒果产区,华坪芒果普遍表现高产,稳定,看色好,品种优秀,特晚熟,华坪县每年产芒果15000吨,加之未成熟的落果,疏果及残次果产量每年可达20000吨,3万亩的芒果投产后,可供芒果加工鲜果10000吨左右,政府的措施加上华坪县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优势的影响,使华坪县的芒果产量高,生产成本相应降低,每生产一公斤果实的成本仅为0.30元,因此原料的资源丰富,廉价。华坪的人们将芒果进行过深加工时候形成的芒果深加工产品从华坪运到全国各大城市。 而政府对西南地区的规划目标则是以川渝丘陵区和川滇干热河谷区所包含的144个县区中的100个县为重点,每年完成节水农业技术示范推广面积100万亩,用十年的时间完成1000万亩。在每年完成的100万亩节水农业示范面积中,在节水技术规划中,坡耕地改造及集雨补灌技术面积40万,农耕农艺节水技术面积50万亩,灌溉节水技术为10万亩,因地适宜的确定主要技术措施和优势的农作物品种。共计投资60亿元,以促进西南地区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