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潜力的孟加拉皮革业

极具潜力的孟加拉皮革业
极具潜力的孟加拉皮革业

极具潜力的xx皮革业

资料源自孟加拉国皮革产品和鞋制造商和出口商协会自古以来孟加拉国即生产皮革及皮制品,其首都Dhaka就是一个古老的皮革贸易中心。过去,孟加拉国的皮革业以出口外层皮及少量熟皮为主。但现时孟加拉国政府致力推动增值出口及多元化的出口活动,推出一系列出口奖励、会计及税务优惠、买地津贴、购置机器资助、市场推广辅助服务及全面人力资源发展计划等。大大地促进了该国皮革产业的发展。

在最近几年中,孟加拉政府一直将皮革工业定为“优先发展的出口产业”,在《出口政策指令2003~2006》中,皮革工业也是孟加拉国“5大最优先发展的出口产业”之一。皮革工业在孟加拉国进一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以前基本为蓝湿革生产成功转向了坯革、成品革及皮革制品等有一定附加值的产品生产,皮革工业也已发展成为孟加拉国第四大出口产业,年出口额超2亿美元。孟加拉皮革与鞋业正蕴藏着无限的发展空间。

皮革资源丰富

孟加拉国活家畜相当丰富,足以支持一个强劲、不断增长的孟加拉国皮革工业。据统计,目前孟加拉国拥有7000万头母牛,3500头山羊,500万头绵羊,450万头水牛。孟加拉国制革企业每年加工生皮革约

2.11亿平方英尺或

7.5万吨,包括母牛皮、水牛皮、山羊皮等,其中母牛和母牛犊皮占70%,山羊皮占20%,水牛皮和绵羊皮占10%。

孟加拉国生皮革的主要来源为孟国因各种原因而屠宰的牛羊等家畜。在一年一度的伊斯兰宗教节日“宰牲节”中,孟加拉国要屠宰大量牛羊。据估计,孟加拉国皮革工业生皮需求量的40%为这一时期所集中采购。

皮革加工业现状

目前孟加拉国拥有220家皮革加工厂,其中近90%分布在孟加拉首都Dhaka 的Hazaribag区和Dhamrai/Savar区,另大约有8%在Chittagong市,其它则零星

分布在Gazipur、Jessore、Jamalpur、Rangpur、Khulna等地。但在这220家皮革加工厂中,约有一半的厂家装备欠佳。

孟加拉国皮革年均产量超过2亿平方英尺,其中80%供应国际市场,仅20%用于满足国内皮革制品加工需求。孟加拉国皮革工业细分为3个分部门:

坯革与成品革、皮鞋、其它皮革制品,其中,坯革与成品革明显占有最大份额。尽管孟加拉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强调发展皮革产品,增加皮革工业附加值,创造更多外汇,但孟加拉国目前仍然只有约50家皮具皮件制造企业。这50家企业中,部分企业在为国际市场制造高质量皮革产品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这些产品包括钱包、钥匙圈、皮带、女式手袋、皮铺圈和公文包等。

孟加拉国皮鞋工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成为世人注目的中心。目前,孟加拉国拥有大约15家出口导向型皮鞋制造企业,大部分都位于其首都Dhaka或其附近地区。另外,孟加拉国还拥有约2000家制鞋企业,以供应孟加拉国内市场为主。

存在问题

皮革加工业作为一项易污染环境的行业,正在面临来自国际社会的“绿色”环保概念的巨大压力。如何在维持正常生产的同时而又兼顾国际社会的环保要求,较好地保护水、土和空气等自然环境,的确是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的孟加拉皮革加工企业所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此外,工人的工作条件、卫生条件、职业安全等因素也为国际社会所密切关注,而且国际买主经常将这些因素作为是否采购的条件之一。因此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工厂环境的改善已成为其首当考虑的又一问题。

另一方面,在现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大多数国际买家不愿采用信用证操作,而要求采用更便捷的支付方式如承兑交单等。但目前,孟加拉国进出口政策规定,一般进出口贸易均须通过开立信用证进行,对于加工贸易则采用“主信用证”或“背对背信用证”方式进行。这无法满足买家的灵活支付方式。

发展机会

近两年,由于欧盟对中国和越南皮鞋征收反倾销税,目前越来越多的欧洲客户对孟加拉国皮革制品尤其是鞋类产品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市场机会越来越大,这大大激发了孟加拉企业的积极性。

此外,由于要面对维护环境避免污染的高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双重压力,相当部份欧洲国家制革厂会选择迁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孟加拉国具有多年皮革及其制品的生产经验,原材料供应丰富、便利,劳动力成本十分低廉,正是国际皮革企业迁移的理想目的地。

Apex鞋业公司是目前孟加拉对欧洲市场最大的鞋产品出口企业,也是一家上市公司,该公司装备有德国、意大利机器设备,生产能力为每日4000双皮鞋、2000双鞋帮。公司员工1200人,其中80%为妇女。公司产品的7~10%供应孟国内市场,其余出口国外,主要向意大利、英国、日本、法国和德国等国家出口各式男女时尚皮鞋。该公司常务董事长Nasim Manzur先生表示,欧洲客户逐渐发现孟加拉的皮鞋是中国和越南鞋最好的替代品,产品值得信赖,孟加拉皮鞋加工业目前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他同时表示,该公司出口到欧洲的皮鞋同比2006年增长了28%,而该国出口欧洲的鞋产品平均增长率应该会更高。

孟加拉国皮革业内人士认为,丰富的原料皮资源大大增加了孟加拉皮鞋加工业的竞争力,同时也为国家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提供了保证。由于孟加拉国原料皮质量优良,欧洲客户对该国的皮革制品欣赏有加,因此,孟加拉有潜力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皮革制品供应商。

出口情况

据有关统计,2005至2006年皮革出口为孟加拉国带来了

2.57亿美元的收入,皮具及鞋类的出口收入高达

1.02亿美元。相对2004~2005年度皮革出口收益录得

2.21亿美元,皮具及鞋类出口收益录得

0.88亿美元,成绩突飞猛进。单在去年7~9月份皮革出口收益及鞋类出口收益已分别达

0.65亿美元和

0.29亿美元。近年孟加拉国皮革及其制品出口情况见附表。

孟加拉出口促进局最近的统计数据亦显示,2006~07财政年度前8个月中(截止到今年2月),孟加拉鞋产品出口同比增长了31%,出口总额达到

0.89亿美元。其中皮鞋出口增长的平均比率要高得多。在该财政年度前6个月中,皮鞋出口同比增长了38%,出口总额达到

0.432亿美元。

未来前景

孟加拉国制革企业表示,制革经济特区的建立可以对本国的制鞋业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制鞋企业也正逐渐从单一的出口市场—日本转向欧洲市场。

为了促进孟加拉国皮革工业发展,同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孟加拉国政府已经决定将Dhaka的皮革工业区从Hazaribag迁移至靠近Savar的Keraniganj,重新规划建设占地1629英亩的“皮革业专属工业区”。这是孟加拉第一个现代化的制革工业基地,该工业区将建设一个巨大的中央污水处理厂以避免环境污染,同时应对国际环保压力。

据孟加拉政府称,目前正在建设中的这个Savar制革工业基地相当于一个经济特区,建成后将可容纳176家制革加业企业。而在不久前,孟加拉政府还决定筹划建立另一个皮革制品经济特区,该特区内的企业将可享受4~6年的免税及其它一些出口优惠政策。该皮革经济特区也将建在该制革基地附近,占地面积达200英亩。孟加拉国皮革加工企业一致认为,该经济特区的建立将为该国的制革工业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为孟加拉皮革及制品在欧洲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奠定良好的基础。

xx财政策划商业及电信部内阁

A.B.Mirza Md A zizul Islam表示:

“孟加拉国赋予优质牛皮、羊皮及富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我们诚邀投资者一睹孟加拉国皮具及制鞋业的商机。”

基于对此工业区的成功建设与实施的希望,孟加拉国对皮革工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并确立了2015年出口

7.847亿美元皮革及其制品的长远目标。

附表、近年孟加拉国皮革及其制品出口情况表(百万美元)

财政年度坯革/成品革皮具及鞋类出口总额

(占出口百份比%) (占出口百份比%)

2000~2001

253.93 (

87.36%)

36.75 (

12.64%)

290.68

2001~2002

207.33 (

82.11%)

45.16 (

17.89%)

252.49

2002~2003

191.23 (

83.24%)

38.49 (

16.76%)

229.72

2003~2004 211.41 (

79.50%)

54.50 (

20.50%)

265.91

2004~2005 221( 71.52%) 88(

28.48%) 309 2005~2006 257( 71.59%) 102( 28.41%) 359

资料

xx国家出口促进局

孟加拉电力市场简介

孟加拉电力市场简介 一、主要的电力公司及分工: 最高领导:Power Division,Ministry of Power, Energy & Mineral Resources (MPEMR)电力能源矿产资源部的电力事业部 管理单位:BERC(Bangladesh Energy Regulatory Commission)孟加拉能源管理委员会 发电: BPDB (Bangladesh Power Development Board) APSCL (Ashuganj Power Station Company Ltd.)

EGCB (Electricity Generation Company of Bangladesh) NWPGCL (North West Power Generation Company Ltd.) IPPs (Independent Power Producers) 输电:PGCB (Power Grid Company of Bangladesh Ltd.) 配电: BPDB (Bangladesh Power Development Board) DPDC (Dhaka Power Distribution Company) DESCO (Dhaka Electric Supply Company Ltd.) WZPDC (West Zone Power Distribution Company) REB (Rural Electrification Board)

二、电力市场需求 当前发电状况

三、主要电力公司内部组织架构: 1.BPDB 2.PGCB 3.WZPDCL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 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DirectInvestment,ODI)是指我国国内企业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以现金、实物或无形资产等形式投资,且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经济活动。与国内投资相比,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货币利率、汇率波动复杂,对投资项目的影响因素也更多,从而使得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明显大于国内投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有积极评价风险因素,分析风险产生的环节,制定有针对性措施,才能确保对外直接投资的顺利进行。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1993年后,我国成为吸收外来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为878亿美元,成为世界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之一。从2000年到2013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增加了60余倍。二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域不断延伸。在初期,我国的

企业一般在零售批发、采矿等行业投资,而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领域已扩展到技术开发、商务服务、金融地产、生产制造等产业。三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位不断提高。截至2013年,我国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亿美元,居全球所有国家、地区的第13位,虽然与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尽管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总量上增长迅速,但在许多项目上出现了大量的亏损,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不小损失。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东道国要么以保护资源或维护国家安全为理由,要么因为政权更替等原因致使我国的海外投资和并购失败或者即使能够并购成功其后续经营也出现了很大问题甚至项目被迫中止。比如,在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过程中由于美国政府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进行干预而失败;2009年中铝在收购矿业公司力拓的过程中,由于澳大利亚政府的干预而失败;近年来则出现了我国两大通信企业中兴和华为在美国的投资因“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而受阻。东道国政局的变动也给我国的海外投资带来很大风险。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迫使中铁在利比亚总额为42亿美元的3个铁路工程搁浅。此外,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发达国家恶意设置的各种壁垒也使我

孟加拉电力行业概况重点

孟加拉能源结构以天然气和生物质能为主。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孟加拉一次能源消费中,55%为天然气,27%为生物质能,15%为石油,3%为煤,剩余不到1%为水电和太阳能。 孟加拉电力行业概况 (一)总体情况。 电力属于二次能源,由于一次能源匮乏,孟电力供应也长期处于紧缺状态。根据孟政府统计,目前尚有约一半孟加拉人无法用上电,38%的人仍需依靠传统的生物质能和废料来照明和取暖,用电水平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2004-2014年,孟加拉发电量平均年增9%。2013-2014财年,孟加拉发电量约为399.4亿度,其中天然气发电305.6亿度,占比77%;燃油发电77.5亿度,占比19%;燃煤发电10.4亿度,占比2.46%;水电5.9亿度,占比1%;(从印度)进口电量22.6亿度,总计422亿度,人均用电量不足300度,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2013-2014财年,孟加拉电力行业占GDP的比重为1.23%,增长率为8.16%。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弥补发电不足,孟计划大幅增加发电能力。目前,孟加拉发电总装机容量为约为11000兆瓦,其中燃气发电7474兆瓦,占比65.7%;燃煤发电250兆瓦,占比2.2%;燃油发电3423兆瓦,占30.1%;水电230兆瓦,占比2.1%。孟计划于2021年将发电能力翻番,提升至24000兆瓦,2030年增至39000兆瓦,主要增加燃煤发电和燃气发电。目前孟加拉有70个燃气发电厂,31个并网。

孟加拉电网落后,电路老化,亟待发展。孟加拉电网公司(PGCB)负责孟加拉电网的运营、维护和发展。目前各电厂所发的电均通过400KV、230KV或132KV的输电线并入国家电网。截止2014年6月,孟加拉400KV、230KV和132KV的输电线长度仅为164.7公里、3066公里和6150公里。复合光缆(OPGW)长度为4750公里。孟加拉孟政府正通过替换老旧、效率低下的发电设备,提高发电能力以达到发展中国家的电气化水平。 孟计划在2020-2021财年将发电量提高至722亿度,人均发电量达到400度以上,输电线路达到1.2万公里,配电线路达到47.7万公里,通电农村数8.4万个,电力覆盖率达到100%,需投资逾500亿美元。 (二)核电。 孟加拉计划和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合作建设一座核电站卢普尔(Rooppur)核电站,装机容量为2400兆瓦,包括2台机组,主体建设工作计划在2017年开始,第一台机组预计2022年投产,第二台机组预计2023年投产。核反应堆寿命为60年,也可再延长20年。 项目成本约为135亿美元,其中120亿将来自俄政府贷款,其余部分由孟方自己解决。俄政府贷款利率尚未谈定。但孟财长穆希特表示,利率最多为4%,还款期限为28年,宽限期10年,既非优惠贷款,也非商业贷款。Rosatom表示希望在一个月内签署建设合同,2016年4月签署信贷合同。第一台机组投产后,需要约1000人维护。目前俄罗斯已经派一些科学家赴俄罗斯学习核电技术,大概需要7年左右的时间来培养能够维护电站的技术人员。如果该项目开建,将成为孟

印度投资环境分析与评估方法

印度投资环境分析与评估方法 印度,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发源地,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亦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此外,印度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出口国之一,在各方面印度也在世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故此,在印度投资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新的挑战。 (一)投资环境的分析 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及土地面积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大陆最大的国家,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濒临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国土面积328万7,263平方公里。印度全境分为德干高原和中央高原、平原及喜马拉雅山区等三个自然地理区。位于东5区。 2、地形 印度地形大致可区分为北边的喜马拉雅高山区、中部恒河平原区、西部沙漠区及南部德干高原半岛等四大区域。其它主要河川尚有源自喜马拉雅山脉之布拉玛普特拉河及印度河。 3、气候 度季节大致分为干季、热季及雨季三种。多数地区气候受冬季东北及夏季西南两大季风影响,属热带季风型。北部及中部地区在干热的夏季(3-9月)时气温最高可达45-47度,但秋冬季(10-2月)最低温可下降至0度左右。南部地区终年少见10度以下。每年6至9月的夏季季风为全国多数地区带来豪雨,每年夏季雨季降雨情形决定农业收成良窳,也影响约占全国人口60%农业人口的生计。 二、人文及社会环境 1、人口及结构 印度的人口估计有12.1亿人,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人口大国。2001年人口普查表明,72.22% 的人生活在超过55 万个村庄中,其余生活在2000多个城镇和城市中。在2011年印度普查的结果显示,印度有几十个种族,其中斯坦族人口最多,占46.3%,另外,约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 2、语言 印度的语系主要有印欧语系、汉藏语系、南亚语系、德拉维达语系,语言复杂。目前印度的官方语言是印地语,约30%人口使用;英语已经在1965年终止了它唯一官方语言(与印地语相同的)的地位,但依旧保留了它“第二附加官方语言”的地位,亦是全国性的通用语言,主要在政治和商业交往场合使用。另外还有其他21种地方性的预定官方语言。 3、民情 印度民风保守,重视传统,生活习俗深受宗教信仰影响,家庭仍以男性父兄为中心,子女的婚姻多仍由家长决定,重男轻女情形严重。一般印人个性温和少见冲突,能容忍不同种族、宗教及不合理事物。除克什米尔、东北诸州等少数地区因领土、政治问题偶有恐怖暴力破坏活动外,社会大抵安定,治安尚佳。因文盲众多,社会普遍缺乏公民意识,轻诺寡信、自私自利及颟顸无知现象充斥,一般中下阶层民众多无卫生观念。 因此,印度历史文化悠久,宗教族群及种姓多元,在印度投资的话宜入境随俗,以包容警愓之心自求多福。 4、宗教

日本投资环境分析

浅析日本投资环境及评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致力于海外事业的拓展。 日本,作为中国最大的投资国,两国的经济关系一直处于很热的状态,双边经贸合作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东京不仅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日本,一个地域狭小,却拥有高度发达的技术、丰富的人才和雄厚的资本积累的富裕岛国,无不吸引着各国的投资商纷至沓来。 据日本中文道报报道,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发布的最新调查表明,现在在日外资企业达4276家,雇用人数为102.3441人,占日本整体雇用人数的2.4%。其中,在日中国大陆企业为61家,居第九位。 然而,投资是一种风险,如同自然界的气候一样,“投资气候”也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幻莫测,令人难以捉摸,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因此,在进行对外投资活动时,投资者首先要发现、寻找各种因素变化的动向和规律性,根据投资环境的综合分析,合理选择投资的规模和方式,决定投资流向。 一、日本的外商投资环境及市场准入政策 (一)日本对外资的定义 日本将外国投资称为“对内直接投资”,包括下列投资行为: 1、收购日本国内上市企业股票,持股比率10%以上; 2、参股国内非上市企业;

3、投资者为“居民”身份时取得国内非上市企业股份,或投资者转为“非居民”后将持有的股份转让给外国投资者; 4、持有国内企业股份或保有企业注册资本三分之一以上时,同意企业对营业内容作实质性的变更; 5、“非居民”个人或外国法人在日本国内设立分公司、工厂等营业机构,或对其营业内容或业务种类进行实质性的变更; 6、对国内法人企业贷款期限超过1年以上,金额超过1亿日元(贷款期间超过5年以上的)或贷款金额超过2亿日元(贷款期限在5年以下的)中长期贷款; 7、取得国内法人发行的私募债券,金额超过1亿日元,偿还期限超过5年; 8、取得依特别法设立的法人企业的股份。 (二)日本的投资制度原则上对大部分行业实行投资自由化政策 日本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进行审批所依据的法律是《外汇及外贸管理法》。1992年以前,外汇法对外国的投资实行事前审批制度;1992年后,改为事后报告制度,原则上对外国的直接投资给与自由化。1997年,外汇法又作修改,对外资仍采取事后报告制度。但涉及国家安全,妨碍公共秩序、公众安全的行业,以及属于日本要保持自由化特征的行业,实行事前申报、审批制度。 尽管日本在制度上对外国投资者实行投资自由化政策,但在具体实践中个别行业的市场准入仍很困难。例如建筑业,由于日本尚未开放劳务市场,加之本国固有的承包、分包体系,外国企业很难进入日本建筑市场。又如海运业,在日本的现行港运体制中,外国船公司只能租用码头,而无法进入码头装卸等服务市场。 二、对日投资环境分析

巴西电力市场概况

巴西电力市场概况 一、输电网 巴西电网主要由2个互联网构成,一是互联的南部-东南-中西部电网;二是东北部电网。另外在西北部还有很多孤立小电网。输电网由电力系统运营商管理,由多家公司经营。 巴西按电压等级和功能相结合划分输电网。通常230kv及以上的电网,以及跨国输电的138kV线路定义为输电网,其余为配电网。巴西的输电网主要由230kv、345kv、440kv、500kv、600kv和750kv 6个电压等级构成,其中600kv为直流输电线路。 二、配电网 巴西配电网电压等级较多,包括138kv、88kv、69kv、44kv、30kv、25kv、2.3kv、110v 等。配电网由60多个配电公司经营,配电公司不能经营发电业务。在30多个主要配电公司中,国外投资者控股或参股的占半数以上。 三、巴西的电力市场现状 巴西拥有当今世界最大的、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政府在巴拉纳河上开发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其装机容量为12,600兆瓦。在正常年份,巴西电力供应充足。 1980~2005年,巴西电能消费年增长为4.6%。巴西能源矿产部制订了十年规划,2006~2015年,巴西电力发展需要投资至少1250亿雷亚尔,即每年需要投资125亿雷亚尔。其中,40亿雷亚尔用于投资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建设,845亿雷亚尔用于新增能源建设投资。新增建设项目大部分分布在火电和水电站建设领域。到2015年,巴西电力消费将从目前的47.5GW上升到76.2GW。根据这一规划,到2015年,巴西电力装机容量将从目前的100GW增加到140GW。 1、发电公司 巴西大部分为水力发电,目前多数大水电站资产仍然属于国家,国资水电站的管理方为州能源、水利和基础卫生厅。国家鼓励财团购买水电站,实现私有化。其他发电公司。 其中圣保罗电力输电公司是负责全州的输电设备资产管理,负责用户电能质量。 圣保罗电力公司负责向用户售电。 电力水利公司负责圣保罗州的国有水电站管理。 电力水利处负责水库的水使用(调度)。巴西政府认为:水是政府的,其分配和充分利用是政府应该责任。水不属于水电站或水电发电公司。 2、输变电公司 所有的输变电设备是国有资产。如:圣保罗电力输电公司是负责全州的输电设备资产管理,负责所有用户电能质量,负责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负责向所有的电力公司(电能买卖)提供

中国外商投资环境仍具优势_以国际比较的视角分析中国当前的投资环境_冯维江

China Business Update / September 2010 24 投资环境的声浪逐渐升高。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未果,到处理力拓商业贿赂事件引起的“非议”,到谷歌中国从内地迁往香港,再到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Jeffrey Immelt)抱怨在中国“遇到了25年来最艰难的商业环境”,一系列事件似乎表明外资对中国经营环境的适应和利用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也被一些人列为“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论”的依据。 不仅如此,世界银行近期公布了一项对87个国家4个方面的外资投资环境进行比较的研究。这份报告显示,与东亚、亚太乃至全球各国相比,中国对外资的股权限制更加严格,外资在华建立子公司所需时间相对较长。报告的主要撰稿人皮埃尔?吉斯兰(Pierre Guislain)更是直言:“跟87个国家相比,在具有限制性的政策法规所占的比例方面,中国的行业限制数量要比世界许多其它国家都多”。 直观的事件与“客观”的调研言之凿凿,似乎坐实了中国外商投资环境堪虞之状况。然而,也有一些人为此提出了针锋相对的反证。例如,代表了1600多家企业和个人会员的华南美国商会刚刚对外发布了《2010年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报告称其九成会员企业对目前中国的经商环境较为满意,会员企业今年在中国的再投资预算增长44%,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亦有 人以客观数字为证,指出自2009年8月以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各月均呈同比增长态势,而2010年6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加39.6%,上半年累计使用外资同比增幅亦达到19.6%。如此大好形势,岂可谓外资环境恶化? 在我们看来,抱怨者的质疑固然有待商榷,辩护者的解释也并非无懈可击。商人以逐利为职,自然希望环境对自己越有利越佳,个别企业在经营中遇不如意事而有所表达实属平常。只是因为其中一些在华企业声名显赫,才特别引人关注且容易为人所利用罢了。以个案而论“环境恶化”殊不足道。伊梅尔特在私人餐会的抱怨被曝光之后,旋即在公开场合声称“中国是通用电气非常重要的市场,我们在中国发展得很好,并且必将长期发展下去。”至于世界银行的报告虽有其一定的“客观性”与严谨性,但因为调查主要考察的是各国对外国投资的相关法规,而这只是投资环境的一个方面,并且与经济规模大小、投资机会多寡、经济成本高低等相比,仅是相对次要的方面,因此在“全面性”或“代表性”上存在严重的缺陷,以此论证中国投资环境之优劣,其结论亦不可靠。 当然,以企业对中国经营环境的满意度调查来举证也存在问题,不仅样本选取及回答的主观性可能存在,更因为这样的调查缺乏国际比较的视角。至于用中国吸引外资的增长数字为据虽然颇为有力,但影响外资进出的除了投资环境,更有经济形势。外资增长的数字并不能完全排除是因为全球经济在危机之后的恢复阶段,因 中国外商投资环境仍具优势 ——以国际比较的视角分析中国当前的投资环境

孟加拉EPZ的本地采购规定知识交流

在出口加工区企业的以当地货币允许本地购买的材料清单 公共通知号 172 (97-2002) 进口(进口贸易管制) 2004 年 2 月 10 日 这是为了告知所有相关的在NOC NBR 和建议的基础上 从孟加拉国出口加工区管理局根据第 15 (4) 条例》 各国政府进口政策订单 1997年-2002 年,出口加工区的企业可以购买原料药及其他可用的材料,下面所述以下从孟加拉国关税地区其工业用途的条件。 1.各类办公文具及印刷材料; 2。各类食品和饮料; 3.POL︰汽油、柴油、润滑油、煤油、润滑脂、美孚石油、 Tarpin 油、椰子油、气瓶; 4.各种施工材料︰砖、沙子、水泥、 MS 棒、钉、油漆和 清漆、铝面板、门、玻璃纤维、木及 Partex 项目 5.包装材料︰塑料袋、纸盒、肩带、马尼拉议会、甜锥,线程, 粗麻布衣服,木质包装,铁皮带、磁带、表带弯,剪辑,纸 带钩,泡沫板,纸巾,/ 软木板; 6.染料和化学品︰薄,漂粉、纯碱、钾 高锰酸盐、硫酸钠、硫酸、烧碱通量、硅酸盐、小脑前下动脉艾 和所有其他本地可用染料和化学品; 7.出口加工区; 用于药物 8.配件︰梭织的标签、按钮、线程、松紧带、拉链、别针,磁带,弯曲 & 剪辑衣架,绘制字符串,T / R 扒窃,聚酯,填充、吊牌和所有其他 配件,可在当地市场; 9.备品备件︰针板,缝纫机配件,枝剪,电机皮带,发电机配件、锅炉配件、螺母螺栓,磨床,闸阀,焊接电极,演习,软管所有其他零件和轴承衬套扁钢角度钢板管道所需的生产; 10.电器︰感应电动机、断路器、开关、绝缘胶带,灯泡不同种类、加热器线圈、管灯、干起动器,所有的电缆类型,变压器; 11.办公设备︰电脑及配件、传真机、扫描仪、打印机、调制解调器、电脑桌、 CD 架、复印机、电话套,手机套,类型作家,复膜机、对讲机、所有其他通信设备;

印度投资环境分析

印度的投资环境 印度,一个处于亚洲南部的发展中国家,为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是历史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随着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速,印度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中表现出了令人振奋的势头。如若作为一个非亚洲外商,现要在亚洲进行投资,那么最具有吸引力的除了中国之外,就属印度这一热土了。 一、自然地理因素 (一)地理位置 印度地处亚洲南部,属南亚次大陆,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东北与中国、尼泊尔、锡金和不丹为邻,东与缅甸和孟加拉国毗连,南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东南濒临孟加拉湾,西南面临阿拉伯海,南连印度洋,北倚喜马拉雅山,为亚、非、欧和大洋洲海上交通枢纽。据此,印度三面环海,拥有十分便利的水上交通,便于水上运输,原材料、产品的进出口,其北面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接壤,亦很大程度地便利了印度市场与亚洲内陆国家的贸易来往。缺点是地处热带,气候炎热,生活环境就比不上中纬度的其他国家了。 (二)自然资源 1、气候 印度多数地区气候受冬季东北及夏季西南两大季风影响,属热带季风型,温度介于10-40度间.每年6至9月的夏季季风(monsoon)为全国多数地区带来暴雨,其中东北Meghalaya州东南部是全球降雨最多的地方,雨

量达10,900公厘.每年夏季雨季降雨情形决定农业收成良莠,也影响占全国人口60%农业人口的生计. 2、能源 (1)电力 电力供应不足是印度经济发展首要问题,全国高峰用电时的平均缺电约11%,各地经常无预警停电,尤其夏季高峰用电时更常发生,另因电价昂贵,各地窃电情形严重,即使首都新德里每日停电数起情形普遍,迫使许多厂商,住家均自备发电设备,稳压器,不断电系统等.近年私人电力公司已渐参与发电及配电经营, (2)石油 随着经济日趋发展,能源需求日增,所需原油的80%仍仰赖进口。国内油价深受国际油价涨跌影响,加上中央及州政府对燃油课徵货物税,销售税等税目,汽油每公升45-47卢比(约略超过1美元),柴油27-29卢比(约0.6美元),贵于我国及东南亚国家. (3)天然气 蕴藏量相当丰富,约达8,535亿立方尺,由于近年外海常探勘到天然气,故产量年有增加,惟除了自产外,为保障天然气来源,印度亦积极推动修筑由中亚经巴基思坦的天然气管线.天然气除供工业使用外,亦是家庭及公用车辆使用燃料,政府对天然气进行补贴,以15公斤装的煤气筒为例,各地价格略有不同,约在290-300卢比间. (4)水 印度是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据水资源部统计,全国20个主要河谷地区已

我国的投资环境分析

我国的投资环境分析 一.冷热国对比法分析 冷热国对比法是以“冷”、“热”因素来表述环境优劣的一种评价方法,即把各个因素和资料加以分析,得出“冷”、“热”差别的评价。该方法把一国投资环境归结为七大因素 1.政治稳定性,它是指东道国有一个由社会各阶层代表所组成的,为广大群众所拥护的政府。该政府能够鼓励和促进企业发展,创造出良好的适宜企业长期经营的环境。当一国政治稳定性高时,这一因素为“热”因素。总的来讲,中国政局稳定、政策基本连续。虽然中国投资的政治环境中存在许多不利的方面,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大量的有关经济及涉外经济方面的法律。对外商投资活动进行了系列规定,保障了外商投资经营的合法权益。所以,这一因素为“热”因素。 2.市场机会,当对外国投资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在东道国市场的有效需求尚未满足时,表明东道国市场机会较大,为“热”因素。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消费大国,潜在的市场很大。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大有市场。从近几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就可以看出中国人民不再仅仅满足于国内消费,对国外产品的消费量也激增。所以,这一因素为“热”因素。 3.经济发展和成就,若东道国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运行良好,则此项为“热”因素。经济环境因素往往是对一国投资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中国经济目前既出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正处在转型时期,是典型的过渡经济。这一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投资环境经济因素的独特特点。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潜在机会。在人力资源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无疑对国际投资者构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但与此同时,我国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总体上劳动力素质较低,高素质人力资本相对较为贫乏,这又是我国人力资源方面的重要劣势。所以,这一因素为较“热”因素。 4.文化一体化,东道国国内各阶层民众的相互关系、处世哲学、人生观和奋斗目标都要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东道国文化一体化程度高为“热”因素。两国间文化传统越接近,越有利于双方相互间经济往来,而语言是社会文化中最为显著、稳定与典型的特征因素。汉语是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共同的文字将不同历史时期移民到世界各国的华人联系在一起。其次,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中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海外的华人在其居住国立足之后,往往倾向于回国进行投资与贸易,这一点形成了中国投资环境中独一无二的优势。所以,这一因素为“热”因素。 5、法令阻碍,东道国的法律繁杂,并有意或无意地限制和阻碍外国企业的经营,影响今后企业的投资环境。若法令阻碍大,为“冷”因素。总的来讲,中国政府尽量制定和完备有关法律、法规体系,为外商来华经营提供有利的安全的法律环境,保障了外商的基本权益。但是,中国的法律环境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比

澳洲电力市场情况简介

澳洲电力市场简介 1. 电力市场基本概况 澳大利亚从1990年开始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1998年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NEM)建立并正式投入运营。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于1998年12月13日投入运行,目前涵盖了昆士兰、新南威尔士、澳大利亚首都地区、维多利亚、南澳和塔斯马尼亚6个行政区域,仅西澳和北部特区尚未加入国家电力市场。NEM中有200多家大型发电企业、5个州的输电网和14个主要配电网,为900余万用户提供电力服务,约占全国总电量的89%。 NEM分为电力批发市场和电力金融市场。电力批发市场采取电力库(Pool)模式,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运营机构(AEMO)负责集中调度和交易,对于受AEMO调度的机组,所有电能交易都必须通过AEMO的集中交易平台进行交易,AEMO每半小时公布一次电力市场现货价格。市场的主要购电方是零售商,终端用户也可直接从中购电,但是这种情况比较少见。2011~2012年,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的交易电量约1830亿千瓦时,成交额为57亿澳元。 除现货市场外,发电商和零售商还可参与电力金融市场。发电商与购电商可根据双方协商确定的履约价格签订长期或短期的双边交易合同(差价合约),也可以在政府批准的证券期货交易所,比如澳大利亚股票交易所进行电力期货交易。目前,期货市场涵盖了维多利亚、新南威尔士、昆士兰和南澳,交易电量规模约为现货市场的2倍。

2. 售电领域概况 全澳洲拥有28家售电公司,其中实力最强的4家售电公司分别是Origin Energy公司、AGL公司、Energy Australia公司、TRU Energy 公司,市场份额占到80%以上。电力用户面对纷繁复杂的售电公司,需要综合考虑价钱,售电公司的资质和信誉,折扣幅度,客户服务态度,支付方式,退出合同机制,可持续能源发电以及社会责任等。一些帮助电力用户选择售电商的公益性网站应运而生,除网站提供的简单比价服务之外,网站和政府网站提供了包含综合考虑的选择售电商的服务。综合考虑包括住宅区位,住宅类型,家庭规模,是否定期合同,是否绿色能源电力,退出费用,合同时限,顾客评级以及基于过去一年电费计算得出的预计未来一年电费支出。 3. 典型发电企业介绍 AGL是澳洲最早的能源公司,拥有175年经营历史,同时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上市证券交易所的所有者,在澳洲境内开发传统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AGL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厂,涵盖了传统热电以及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垃圾填埋气在内的可再生能源。2014年AGL电力用户数量万人,售电量27802GWh,其中普通居民用户电量14839GWh,工商业用户电量12963 GWh。

第3章 国际投资环境

第3章国际投资环境 第1节国际投资环境概述 一、国际投资环境的内涵 国际投资环境(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environment)是指影响国际投资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包括自然、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环境5个方面。其中,自然环境是自然或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与投资有关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环境是包括经济发展阶段、收入水平、基础结构、经济政策、贸易状况、国际收支状况、经济制度及市场状况等方面,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也是国际投资决策中首先考虑的因素;政治环境指东道国的政治状况、政策和法规;法律环境是指东道国有关投资(特别是关于外国投资)的法律状况,是投资环境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社会环境是指对投资有重要影响的社会方面的关系。 案例:美国肯德基在中国香港市场的转败为胜——文化环境对国际投资活动的影响 二、国际投资环境的构成 1.自然环境:由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人口等因素组成。进行国际投资时,必须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如自然资源是否丰富、地理环境是否适中、气候是否适宜等。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农林资源、旅游资源等,其直接影响国际投资行为决策,如:中东石油丰富,成为各大石油公司必争之地;纺织厂、造纸厂和化工厂耗水量大,一般需要建在靠近江河湖海的地方;风景秀丽、景色优美的地方通常是旅馆、饭店、游乐行业的优先选择。 地理位置:东道国与投资国距离的远近,会影响投资者对分支机构的布局;生产基地与原料产地或产品销售市场的远近,是投资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交通是否便利也是投资决策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新加坡位于交通便利的马六甲海峡,这对其吸收国际投资起了很大促进作用;中国香港拥有优良的天然港口,靠近市场广阔的内陆,这是其能吸引许多外国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 气候:气候的差异和变化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运输条件,从不同侧面影响投资。如西伯利亚虽然资源丰富,但由于气候过于恶劣,因此吸收的投资也较少。 人口:人口因素主要包括出生率、死亡率疾病、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其对国际投资影响很大,人口不仅决定某一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其分布也决定需求的种类和层次,如年轻人比重大的国家对音乐、电影、服饰等时尚产品的需求较大。其次,人口对劳动力供给有很大影响。 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国际投资环境中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是国际投资决策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东道国的经济环境是外商投资动机和目的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国际直接投资的目的和动机一般是为了开拓市场,获得廉价的生产要素,提高经济效益,这些动机的实现直接受到东道国经济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经济环境也是东道国改善投资环境的主要方面。 经济体制是一个社会实现其经济目标和基本原则所借助的方法体系,广泛涉及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形式、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生产要素的配置形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特定的经济机制。其对外资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国与东道国经济体制的近似度,二是东道国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一般说来,国与国之经济体制越相似,经济体制越完善,相互间的资本流动越容易进行。发展中国家国际投资地位不稳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经济体制存在基础性缺陷,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外资的流入,主要表现在政府过度干预甚至操纵经济,国有经济行政化,生产要素流动难以有效进行。因此,发展中国家改善投资环境的首要任务是积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状况: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稳定程度三方面考察。 经济发展水平是一国经济所达到的程度,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对投资需求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在生产方面,发达国家侧重于投资大而节省劳动力的生产设备(资本或技术密集型项目),而发展中国家侧重于多用劳动力而节省资金(劳动密集型)项目。在消费方面,发达国家强调产品款式、性能和特点,品质重于价格;而发展中国家强调功能及实用性,价格终于品质。在销售方面,发达国家习惯运用大量广告促销,而发展中国家在产品推广上常受到传播媒介少和文化水平低的限制。

中国投资环境分析

中国投资环境分析 投资环境决定了投资是否能创造出更强的企业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增长。世界银行报告将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预期归为三大类相互关联的组成要素:一是宏观经济、国家外贸外资政策以及政局的稳定;二是国家监管框架的效率,如劳动关系、税收的效率与透明度等;三是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的数量、质量,以及在熟练工人流动性不足与技术集约化条件下的技能和技术禀赋。2003年12月16日,世界银行在其网站公布了2003年中国投资环境调研报告,题为《改善中国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中国23个城市排名》。这份报告是在2002年对中国5个城市(北京、成都、广州、上海、天津)进行投资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将调查范围扩大到全国23个城市,对投资环境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该报告认为中国的投资环境在世界银行所调查的25个发展中国家中名列前茅。 一、我国投资环境的国际比较 在过去十几年里,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近期世界银行所作的一些研究也表明,我国在投资环境的许多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但也应该看到,我国在某些方面仍落后于东亚及东南亚的一些邻国,投资环境有很大改善空间。 第一,在基础设施方面,我国优于印度,但落后于泰国。印度的铺砌道路占56%,我国为88%,泰国为97%;印度每1000人有3部私人电脑,我国每1000人有12部,而泰国为23部;从每1000人拥有的电话数量看,印度为131部,我国为294部,泰国则为371部。 第二,在对174个国家的调查中,我国的政治稳定性高,在政府效率方面表现中等,政府管制造成的成本低于印度和巴基斯

坦。 第三,我国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高于印度。 第四,总体来看,我国与其他东亚国家的人力资源和技能水平基本相当。但我国的研究和开发力度要低于一些东亚邻国。如在泰国,销售额的5.6%要用于研发,而我国只有2%。 第五,国际上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的地方保护主义十分明显。 第六,我国金融部门的运行效率低,绝大部分贷款都贷给国有企业,并且经常得不到偿还,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 二、国内23个城市投资环境的比较 世界银行报告将投资环境的要素指标描述为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进出国内市场的障碍(domestic entry and exit barriers)、生产技能和技术禀赋(skills and technology endowment)、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labor market flexibility)、参与全球化程度(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私人部门参与程度(private sector participation)、非正式支出(informal payment)、税收负担(tax burdens)、法院工作效率(count efficiency)、金融环境(finance)等10个方面。以这10项指标衡量并综合静态数据和动态潜力,世界银行得出我国国内23个城市投资环境的排名(详见附表)。我国投资环境的地区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发展要快于中西部,并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东部的投资环境优于中西部,吸收外资的规模占绝对优势。2003年1-10月份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382亿美元,占全国的88%;中部实际使用外资40亿美元,占全国的9%;西部只有13.5亿美元,占全国的3%。世行的调查数据显示,由于各地港口便利、劳动力技能等自然禀赋不同,西部的投资环境要比沿海地区落后,尤其表现在金融环境和基础设施水平较差、进出国内市场的障碍多、税收负担较重、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足等方面。中

国外电力市场简介

国外电力市场介绍 一、国外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 电力市场化改革是世界各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大趋势。实行电力市场化最早的国家是智利,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随后英国、北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日本等相继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英国、北欧、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改革过程。 (一)英国的电力体制改革 1、英国电力工业概况 英国包括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国土总面积24.4万平方公里,人口为5878.9万(2001年数据)。至2003年底英国发电装机总容量为7852.4万kW,其中火电为6079.7万kW,核电1209.8万kW,水电146.8万kW。2003年发电量为3958.86亿kWh。英国输电系统按地理位置分布可划分为3大系统:英格兰和威尔士系统、苏格兰系统和北爱尔兰系统。1990年以前,英国电力工业由地方政府在各自的管辖区域统一管理经营,对发电、送电、配电和售电实施纵向一体化垄断式管理模式。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原中央发电局拆分为3个发电公司和1个输电公司,3个发电公司分别是国家电力公司(National Power)、电能公司(Powergen)和核电公司(Nuclear Electric),输电公司为国

家电网公司(National Grid Company),国家电力公司和电能公司于1992年实行私有化,成为股份公司。 2、英国电力体制改革过程 自1950年以来,英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年以前,即实行私有化以前,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后。其中,第二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以电力库(POOL,即电力联营的集中交易)运行模式为特征,称为电力库时期;第二时期是以实施新电力交易协议(the New Electricity Trading Arrangement,以下简称“NETA”)为标志,以发电商与用户可签订双边合同为特征,称为NETA时期;第三个时期是以实施英国电力贸易和传输协议(BETTA)为标志,以全英国的电力系统归一家公司统一经营为特征,称为BETTA时期。 1990年电力工业私有化之前,英格兰和威尔士(E&W)的电力系统采用垂直一体化的运行模式。随着电力私有化的进行,英格兰和威尔士的POOL电力市场应运而生。按照POOL的设计思想,所有的电力交易应该在POOL中进行。从1998年起,英国政府引入了电力零售市场,允许用户自由选择电力供应商,从而在售电侧引入了竞争。POOL是一个日前市场,它的核心是一个被称为《联营和结算协议》(PSA)的法律文件。该文件由发电商和供电商共同签署,它为电力批发市场提供了市场交易规则,并且规定了发电机组所必需遵守的竞价规则。此外,该协议还规定了POOL中

孟加拉国工程承包市场的具体情况

冷静应对市场变化,做好工程承包项目推动和协调工作 2004-03-29 14:04 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对贯彻落实中央"走出去"战略、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对外工程承包业务涉及到工程所在国的政治经济形势、货币金融市场状况、驻在国有关进出口、资金和劳务的政策法规等诸多方面,而且还可能遇到不同的业主、不同的技术标准、不同的地理与气候条件,我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将经常面临复杂的新情况、新变化,这必然给我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带来较大的风险。此时,作为国家派驻国外归口管理经贸工作的代表机构,我驻外经商参处冷静应对市场变化,制定正确的应对措施,采取各种方法、通过各种渠道,积极进行项目推动,支持我企业做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推动我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大力发展,就显得特别重要。 下面我结合孟加拉国工程承包市场的具体情况,就如何冷静应对市场变化,做好工程承包项目推动和协调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孟加拉工程承包市场概况 孟位于南亚次大陆,面积14.75万平方公里,人口14,040万;全国人口45%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18%为极度贫困人口,人口整体素质低下;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落后,政府腐败,管理混乱,属世界49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02财年(2001年7月1日-2002年6月30日)孟GDP总量475亿美元,增长4.4%,人均GDP361美元;2003财年孟GDP预计增长5.3%。 尽管孟经济极为落后,外汇储备极少(截止2003年6月底,孟外汇储备为25亿美元,仅够

其3个月左右进口支付),但孟承包工程市场就整个南亚乃至东南亚国家来说都是比较活跃的,我在孟承揽工程项目的前景仍然十分广阔。这是因为: 1、从需求上看,孟在公路、铁路、电力、能源、通讯、城市市政工程等众多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任务还十分巨大,因此孟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有较多的对外工程发包机会。 2、从孟政府工程项目开发的意愿看,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孟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电力、能源等各项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的建设。 2、从项目资金保障看,一方面孟政府每年均有巨额预算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在孟2004财年共5198亿塔卡的预算中,用于以各部门项目开发为主的“年度发展项目计划(ADP)”预算额高达2030亿塔卡,占比39%。另一方面,孟每年从援孟国际组织和财团获得约10-20亿美元的巨额援助,外援额相当于孟GDP的4.5%,目前孟累计接受外援超过400亿美元。其中,约82%的外援用于援建具体项目,涉及教育、卫生、公路、桥梁、码头、电力(包括电站、变电站、输变电线路)、能源等诸多领域。这极大地弥补了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在今年5月17日-18日召开的援孟财团会议(即“孟加拉发展论坛”年会)上,世界银行、IMF等国际援孟机构对孟近一年来的经济表现及改革状况比较满意,已同意向孟提供更多援助。今年7月初,世界银行、IMF先后批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向孟提供优惠性贷款5.36亿美元、4.9亿美元,主要用于实施一系列项目建设。 由此可见,国际援助将继续促进孟承包工程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未来孟国承包工程市场仍将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值得我国企业充分关注和密切跟踪。 二、我对孟工程承包业务情况 1、稳步发展的历史

马来西亚投资环境介绍

马来西亚投资环境介绍 一、双边贸易投资概况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和马来西亚双边贸易总额为371.1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其中,中国对马来西亚出口135.4亿美元,同比增长27.6%;自马来西亚进口235.7亿美元,同比增长17.3%。中方逆差100.3亿美元。中国对马来西亚出口的主要产品为谷物、机电产品、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钢材、原油、鞋、蔬菜等,自马来西亚进口的主要产品为机电产品、棕榈油、塑料、天然橡胶、原木、成品油、钢材、原油等。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6年底,中国公司在马来西亚累计完成承包工程营业额25.1亿美元;完成劳务合作合同金额2.4亿美元。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6年,经中国商务部批准或备案,中国在马来西亚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783万美元。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6年,马来西亚对华投资项目336个,合同金额14.7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3.9亿美元。截至2006年底,马来西亚累计对华直接投资项目3947个,合同金额112.0亿美元,实际投入42.3亿美元。 二、贸易投资管理体制概述 马来西亚与贸易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海关法》、《海关进口管制条例》、《海关出口管制条例》、《海关估价规定》、《植物检疫法》、《保护植物新品种法》、《反补贴和反倾销法》、《反补贴和反倾销实施条例》、《促进投资法》、《外商投资指导方针》、《外汇管理法令》、《工业产权法》、《专利法》和《通讯与多媒体法》等。 马来西亚负责外贸与投资的主管部门主要有:国际贸易和工业部、工业发展局、海关、国家银行等。 (一)贸易管理制度及其发展 1. 关税制度 马来西亚海关现行的主要执法依据是《1967年海关法》、《1996年关税法令》、《关税(豁免)法令》《东盟关税(豁免)法令》;《1994(东盟国家原产货物)(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关税(CEPT)》;《(棕榈油分级加工产品)关税(豁免)法令》和《1995(棕榈油分级加工产品)关税(暂时豁免)法令》。 (1)关税水平 2005年,马来西亚最惠国关税的简单平均关税税率约为8.1%。为了实现开放和经济自由化,马来西亚政府计划进一步降低关税率。 (2)关税形式 目前马来西亚有两种关税归类系统。一种用于东盟内部贸易,税则号为6位数字水平。另一种是用于同其他国家的贸易。马来西亚正准备逐步将关税分类系统统一为8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