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

第一章认知方面

(3-4岁认知)

一、说出大的和小的东西

方法:

1利用同样颜色的5块大积木和5块小积木。开始时让孩子把10块积木根据大小分成两堆。孩子学会正确地分类之后,你问他:“哪个是大的?”,“哪个是小的?”如果回答正确,就表扬他。

2利用两个只有大小不同的东西,如使用一大一小两个红球。先选用大小差别明显的东西。利用球、积木和其他物品告诉孩子哪个是大的,哪个是小的(如这是大球,这是小球)。然后问孩子:“大球在哪儿?”再问“小球在哪儿?”频繁地变换大小物品的位置。等孩子能够正确无误地区别大小之后,再让他说出大的和小的东西。3用包装相同但大小不同的两包糖果,让孩子说也哪个大哪个小,他说对了就把糖果奖励给他。

4把直径约为15厘米和8厘米的几个圆形物放在地上。让孩子只站在大圆上,然后让孩子说出你该站在哪个圆上。你站得对不对,让孩子告诉你。

5在大小不同的几个圆中的一个圆上放上孩子喜欢的东西,如果孩子能正确地说出那个圆是大的还是小的,就把那件东西奖给他。

二、按照口头指令,指出自己或娃娃身体10个部位

方法:

1从脸上的器官开始,当你说:“这是眼睛”时,用手指一指你自己的眼睛。让孩子模仿你的动作也用手指一指他自己的眼睛。再用同样的方法反复练习,指出手、脚、脖子、胳膊肘、肚子、手指、脚趾等。

2你和孩子一起站在能照到全身的大镜子前面。当说到身体的某个部位时,你让孩子摸摸或动一动这个部位。如“这是膝盖吗?”,“这是鼻子吗?”他学会了就表扬他。3在两张纸上画上像雪人似的大小不等的两个圆,画上身体的一两个部位,让孩子指出哪些部位没画出来,该画在什么地方。孩子回答对了,就表扬他。

4指出玩具娃娃身体的各个部位。

5指出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帮他说出名称。

6如果孩子指对了身体的各个部位,就让他在那个部位贴上贴纸。

三、按照口头指令,指出男孩和女孩

方法:

1利用适当的时机,辨别家人的性别,如说:“好高的男孩呀!”,“好漂亮的女孩啊!”等等。

2给孩子看书的时候,告诉他杂志插图上的人物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然后利用杂志的插图,让孩子找出男孩或女孩。

3你指着画片让孩子说出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

4利用给男娃娃和女娃娃穿衣服的办法,让孩子给这些娃娃穿上适合他们性别的衣服。

四、说出东西的轻重

方法:

1让孩子提起某种重的东西(如两公斤重的砂糖),并对他说:“这个很重啊!”然后再给他某种轻的东西(如1袋软糖),并说:“这个很轻啊!”尽量用体积相似而重量不同的东西。把东西装入两个口袋中放在桌子上,让孩子分别拿起来,并说出哪个重,哪个轻。

2逐渐缩小两样东西重量的差距。如果孩子能正确地说出哪个重,哪个轻,应给予表扬。

3利用画卡。每张卡片上画一样东西,如大象和铃铛,车和小孩,飞机和椅子等等。让孩子把这些画卡按所画东西的轻分成两类,重的一类,轻的一类。

4告诉孩子家庭日用品中哪些东西重,哪些东西轻。

5把不等量的沙子或水装入两个杯子(或锅)中,让孩子说哪个重,哪个轻。五、把两个部分拼成一个完整的形状(如:两个半圆或拼板)

方法:

1把一个用厚纸板做的圆剪成两个半圆形。你示范给孩子看如何把2个半圆拼成一个圆形。让孩子模仿你,并以一个没剪开的圆形为样本。

2在纸上画一个圆形,再画一条线(作为提示),把圆分成两个半圆形。让孩子按此线把另两个半圆放在上面,拼成一个圆形。等孩子学会后,就不再给此提示线。3把动物或物品的图形以简单的线条分成两半,并剪开。开始时,只用1种图形,等孩子慢慢学会了再逐渐增加数量,让孩子选出应拼在一起的两片。

六、叙述喜欢的故事或电视节目的两件事或人物

方法:

1讲述或复述简单而有趣的故事,并问孩子:“后来怎么样?”,“那只狗叫什么名字啊?”等等。鼓励孩子做

故事中的动作,并把故事讲给爸爸或兄弟姐妹们听。利用布娃娃讲故事,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

2找个孩子感兴趣的故事,给他念上两三遍。然后再念的时候,每翻下一页之前,先让孩子想一想下面的故事内容。

3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电视节目。利用电视节目间隔的广告节目时间,让孩子告诉你刚才节目的内容。必要时可给以口头上的提示。

七、用话语或动作反复做手指游戏(如:听到唱歌做动作)

方法:

1让孩子看你如何边说边做手指游戏。然后每说一段,就让孩子做一遍动作。孩子学会了就逐渐增加模仿的内容,直到他全部学会为止。

2开始时,你唱歌让孩子做动作,然后让孩子自己边唱歌,边做动作。

3让孩子与你一起唱,但有一部分歌你不唱,让孩子自己唱(比如最后一句),渐渐减少你唱的部分。如果孩子都学会了就表扬他。

4你说出每一段歌词的第一个字,把这作为一种提示,剩下的部分让孩子唱完。你

也可以用动作提示给他。

八、用3件以上物品进行一对一配对

方法:

1把3个茶碗放在桌子上,拿3个弹球给孩子。告诉他:“一个茶碗里放一个弹球”。2在纸的左边画3个茶碗,再在纸的右边画3把小勺。让孩子画一条线把茶碗和小勺连起来。

3在孩子面前分别放置几块红色积木和几块蓝色积木。拿出一块红积木和一块蓝积木,对孩子说:“拿一块红积木,拿一块蓝积木”,并让孩子模仿你。

4吃饭时,让孩子当帮手,帮助配置餐具。你先放好一个饭碗,让他在旁边放上一双筷子和一个汤勺。也可用玩具餐具代替。

5让孩子把糖困和点心配好,每人一份。

6在做面包时,让孩子帮忙在每一片面包上放一块火腿。

九、指认长短物品

方法:

1从家庭用品中收集一些长的和短的东西,如筷子、喝饮料用的吸管、铅笔、尺子和袜子等。

2把一只长的和一只短的铅笔放在孩子面前,让他指出长的一只。说对了,就表扬他。

3让孩子模仿画长线和短线。你一边说长的、短的,一边让孩子模仿着画长线、短线。

4教给孩子哪些是长的东西,哪些是短的东西。告诉孩子室内的某些东西是长的还是短的。然后问孩子:“这是长的吗?”,“这是短的吗?”让孩子指认。

5拿些长度不同的铅笔、筷子、木棍、火柴棍和牙签等做游戏。用一只手分别握住长的或短的物品放在背后,让孩子猜短的在哪儿,用同样方法再猜长的在哪儿?猜对了,就给予奖励。

十、指认高低物品

方法:

1在学习“指认高低物品”这一课题之前一周左右,利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东西,对孩子说:“高的××”,“

低的××”。

2利用高低相差悬殊的同一类物品,如两个瓶子,两个罐头,两只杯子或两块积木等等。起初,你先指着说:“高的在这儿”,然后让孩子说出:“高的在哪儿?”。把高低的位置加以变换后,再让孩子指认一次。指对了就表扬他。任意用其他物品,同样进行反复练习,如果能正确地指认高的物品了,再做指认低的课题。

3用各式各样的东西,正确地指出高低,开始时可给予帮助,逐渐缩小高低的差距。4让孩子上高的或低的跳台,也可坐高的或低的椅子。

5利用一切机会,说明在室内外可以见到的高的或低的东西。

十一、把用途相关的两个物体配对(如:纸和铅笔)

方法:

1利用日用品。例如:碗和筷子,鞋和袜子,纸和笔,帽子和上衣等等。

2把碗和筷子、鞋和袜子放在孩子面前。简单地说明这两样东西为何成为一对(如,碗和筷子是吃饭时用的)。你做个示范动作,让孩子模仿。

3说出某种物品的名称,让孩子说出哪一种物品是它的“伙伴”。如雨伞和雨鞋,发刷和梳子等。

4把用途相关的几组物品放在一起,让孩子把这些物品配对放在一起。

5在做家务事时,告诉孩子你用的东西,简单地向孩子解释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如:菜刀和菜板的关系,菜刀是切菜用的等等。

十二、模仿数3件东西

方法:

1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机会,教孩子数东西,数到3。如,你擦洗碗和盘子时数一数碗和盘子的数;叠毛巾时数一数毛巾的数;数一数收到的信或明信片的数。让孩子模仿数1、2、3。

2让孩子模仿说1、2,等孩子学会后,每次增加一个数。

3在孩子面前放3件东西,你一边指着每样东西,一边数1、2、3。你数过后,再让孩子一边指着,一边数。

4你和孩子一边“开步走”,一边结合步调数1、2、3。你们一起走,一起数。十三、按类别把实物、图片或照片等分类(如:食物、动物)

方法:

1把厨房的和卧室的东西混放在一个盒子里。每次从盒子里拿出一样东西,问孩子这是厨房里的东西,还是卧室里的东西。例如:卧室里的东西有书、报纸、座垫、衣架。厨房里的东西有筷子、碗、餐巾、锅。

2利用每张画有一种动物、一件衣服、一种家具等的图片或照片,让孩子进行分类。告诉他:“把同伴分在一起”。

3问问孩子在厨房里找不到哪样东西,“是锅、水壶,还是枕头?”(其他东西也行)4告诉孩子商店和百货公司的商品是如何分类的。在逛商店时,让孩子看看各种各样的商品,问问他那些商品各属于哪一类。

十四、模仿画V型

方法:

1一边说着:“先往下画一条线,再往上画一条线”,一边给孩子示范如何画V形。2让孩子先描你画的V,再让他独自画。

3先让孩子用手指在沙子上或桌子上练习画V,然后再让他用铅笔画。

4让他把3个点连成一个V,他画得好就表扬他(如图)。逐渐把点画浅一些,并减少帮助,即使他有一点进步,也要用微笑鼓励他。

5为了使孩子容易画些,可以使用V形的模型板,帮助孩子画V。

十五、在边长约10厘米的正方形纸上画对角线

方法:

1用点线画正方形的对角线,让孩子把它连成线。

2把着孩子的手,帮助孩子用铅笔画对角线。等他熟练了,就减少对他的帮助。

3在纸的对角贴上贴纸,让孩子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4按对角线把纸折叠起来,让孩子沿着折痕画线。

十六、模仿数10件物品

方法:

1在桌子上放10件同样的东西(如积木、玩具、牛奶糖),一个一个地数给孩子听。收拾盘子、碗时,也数给孩子听。

2先数一遍让孩子听,然后让他跟着数,再与你一起数。起初数到2、3,学会了再数4、5,直至数到10。

3让孩子数积木、玩具、糖果、桔子等各种各样的东西。

4你和孩子一起数东西,当他好像不会数下一个数字时,你可以发那个数的起始音提醒他,帮助他数下去。

5提醒时,可以只用口形来表示那个起始的音,而不发出声音。逐渐减少帮助,直至不给予任何帮助。数对了要表扬他。

6给孩子读带数字的儿歌,唱有数字的歌曲。如拍手歌、找朋友(如“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

十七、模仿用3块积木搭桥

方法:

1先给孩子做示范。用两块积木做“桥墩”,中间稍离开一点空隙,把第3块积木搭在上面。把搭好的“桥”留在那儿,让孩子模仿。

2一次给孩子1块积木,必要时告诉他应该放的位置。孩子做得好些了就不再帮助他,学会了就表扬他。教孩子把两块积木分开,以便让铅笔从这个“隧道”中通过。十八、按照模型搭积木或排列串珠

方法:

1利用一组形状各异的积木。

2你示范搭一座塔或桥,并仔细说明具体搭法,鼓励孩子模仿。他还不会搭时,可以把着手教他,学会了就减少帮助,搭好了就表扬他。

3如果孩子已经会数数了,让他数一数需要多少块积木。

4你坐在孩子旁边,以便能同孩子一起从同一角度来看模型。

5你在积木或串珠后面放一些奖品,等孩子按照模型排列好之后,就给他奖品。

十九、按照画贴画曲线

方法:

1你画个样子,让孩子照着先用手指描画,然后鼓励他用蜡笔或铅笔描。可以把着手帮他。

2让他每次画一段(如:V),必要时可把着手帮他。

3如果孩子能画一段了,就让他连续画两段(如:W,M)。如果学会了,继续不断增加,并在他画时口头指导他:“向上,向下,向上,向下”。

4让孩子照着样子连续画曲线,等他画完之后,你再加了几笔,把这些图形改成山、花草等。

二十、完成缺胳膊少腿的人物画

方法:

1你画一张身体缺少两个明显部位的人物的线条画,如缺1只胳膊和1条腿。让孩

子找一找缺了哪个部位,让他把缺少的部位画上。

2你和孩子轮流指着说出你的或孩子的身体的各个部位,看谁说得对。

3画一个人物的脸,先不画鼻子,问孩子:“还缺什么呀?”若能找出来就让他画上,若找不出来,可向他提示:“没有眼睛吗?”、“没有嘴吗?”、“没有鼻子吗?”等等。如有必要,可以把着孩子的手画上鼻子。可以画几张脸上缺少某一个器官的脸部,如孩子能一一添上这些器官就表扬他。把完成的画贴在墙上,让家里人看后表扬孩子。4让孩子照穿衣镜,你指着他身体的各个部位问他,让他说出它们的名称。

二十一、一次完成拼图板上的6个拼图块

方法:

1给每个拼图块粘上个小把儿,以便容易拿下来。

2开始时,先取下一两块拼图块。让孩子看着你是怎样取下来,怎样放回原处,又再取下来的。每次交给孩子1块,让他放回原处,当他熟练后,再取下3–4块,直至最后能取下全部拼图块,并能全都安上。他做得好时,你用微笑表扬他。

3当孩子给拼图块找到了正确位置时,可以把着他的手,帮他把拼图块准确地放到空档处。口头指示他“转过来,挪过来一点儿”。等孩子熟练些了,就可以不再用口头指示他。他做得好时,要表扬他。

4给孩子1块拼图块,让他仔细看看拼图板,然后找到空位置放下去。这可以避免他反复试放。如果会放了,就表扬他。

5把所有的拼图块放到拼图板上之前,让孩子先用手摸一摸拼图块的形状,然后再放下去。

6把拼图板上拼图块之间相连的部分先用铅笔画上线,把它们划分开,以便容易区别各个图形。等孩子熟练后,

可以把这些擦掉。

二十二、指出两个相同和不相同的物品(如:积木和积木、积木和杯子)方法:

1把三组两件相同的物品放入盒子中(两把小勺,两块积木和两把梳子)。让孩子从盒子中拿出两件相同的物品。

2利用图片或各种材质的物品,重复上述活动。

3选用几组两件相同的物品,拿给孩子看,告诉他:“这两件一样”。然后把几组物品混合在一起,告诉他这些

是不同的物品,再让他从中找出相同的和不相同的物品。要反复地进行挑选。

4给孩子做字音上的提示,发出“不......”(不一样)和“一......”(一样),让孩子补充说完这两个词“不一样”和“一样”。

5如果孩子不说,开始时可以问他:“这两个东西一样不一样?”你要逐渐帮助他,到后来可以只问他:“这两个东西......”。

二十三、模仿画正方形

方法:

1让孩子看你画正方形。要先让孩子用手指画,再用蜡笔画。必要时,可以把着孩

子的手教他。

2画一个不完整的正方形(图a),让孩子把它补画完整。逐渐减少帮助,只给他画出4个点(图b)。

3你在画正方形时,让孩子也画(你要与孩子坐在同一侧,以便孩子模仿)。让孩子模仿你每次画1个边。稍微练习后,让他每次增加1个边,最终完成4个边。等他学会了,你就表扬他。

4用手指在面粉、小米或沙子(只适于智力较好的孩子)上画正方形。

5在孩子画时,可以用话语指导他。如说:“从这儿开始,来吧,从这画竖线,从这画横线”等等。

ab

┌───┐┌───..

│││

│││..

二十四、模仿说出3种颜色(如:这块积木是什么颜色)

方法:

1开始时只用一种颜色的东西。问孩子:“这是什么颜色?”必要时,可以把颜色的名称教给他:“这块积木是红色的”。然后再一次问:“这是什么颜色?”如回答正确,就称赞他:“很好,是红色的”。再利用颜色相同的不同的东西(如家庭用品、玩具、衣服等)做练习。等到孩子能确切地说出某一种颜色后,每次增加1种颜色。用同样方法反复练习,直到学会说出3种颜色。

2一次拿出3种颜色的东西给孩子看,让他说出颜色的名称。让孩子在杂志上、书中或家里找出颜色相同的种种物品,如找得对,就表扬他。

3用“草绿”、“桔黄”等形象的语言,帮助孩子记忆颜色的名称。

4利用3种颜色,设计一个带色彩的楼梯,在楼梯的每一个台阶上分别贴上不同颜色的纸。在楼梯最上面的台阶处放上奖品,让孩子每上一个台阶正确地说出1种颜色,他都答对了才能得到上边的奖品。

5在说出颜色(如蓝色)时,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问他:“这是红色,还是蓝色?”

6在向孩子提问时,你可以发出每种颜色名称的开始的音。如“这是什么色?这是红--”然后让孩子说完“红色”。

二十五、说出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名称

方法:

1开始时用圆形和正方形两种图形。指着图形说:“这是圆的,这是方的”,并让孩子跟着说。不断变换两种图形在桌子上的位置,等孩子能正确无误地说出圆形和正方形时(连续问5次),再加上三角形。

2你指着3种图形说出它们各自的名称,并让孩子跟着你说。同样的练习反复做3~4次。然后指着图形,让孩子说出名称,如果他有点迟疑,你可以发出图形名称的第一个音,如:“圆,正,三”,让孩子正确地说完余下的部分。如他说对了,要表扬他。

3用海绵做成立方体,在立方体的各面上画上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让孩子扔这

个立方体,并说出朝上一面图形的名称。

(4-5岁认知)

一、按指示拿一定的数目(15个)的东西

方法:

1让孩子把积木、蜡笔或游戏用弹子儿等放入盒中。让孩子每次拿出1个给你,然后再让他放回去。再次让他拿出两个。重复做下去,直至拿到5个为止。

2让孩子不按数目的顺序拿东西给你。如先要3个,再要1个,然后要5个等等。3让孩子帮你拿两只碗、5个盘子、3只茶杯,然后问他:“我要几个了?”让他想出数目来。

4让孩子往盒子里投放1–5个沙包,或让他数一定数目的糖果或饼干。

5你拍1–5次手,问孩子你拍了几下手。

6孩子拿东西时,让他大声数出数来。

7利用正方形的小纸片。如果想让孩子拿3件东西时,先放置3张小纸片,后让孩子按照纸片的数目把东西放下。

8让孩子自己检查数好的东西。让孩子拿某一样东西给你,拿完后问他:“我要3个,你数一数看,拿的是不是3个?”

二、说出5个质料不同的物品(如:粗糙的和光滑的)

方法:

1告诉孩子家中各种用品的手感,如果他仅凭眼睛看说不出手感时,就让他摸一摸。2把手感不同的5件物品放入口袋中用手摸。让孩子把手伸入袋中,每次摸到1件物品并说出它的名称。然后从袋中拿出来,看看是否说得正确。

3把手感不同的东西固定在板上。把孩子的眼睛蒙住,让他用手摸并找出手感不同的东西(如:粗糙的、光滑的和柔软的)。

4开始时只用两种手感完全不同的东西,如软绵绵的和扎得慌的。当孩子学会摸两样东西后,再增加数量,而且要用些手感相近的东西。

5用木制的积木或用海绵做成的立方体,在各个面上贴上手感不同的东西。让孩子投掷立方体,并说出投掷后立方体朝上的那一面贴物的手感。

三、在指示下画三角形

方法:

1握着孩子的手让他画三角形,渐渐减轻握手的力量。

2让孩子描你已画好的三角形。

3画一个未完成的三角形(图a),让孩子把它完成。

4点出两个点(图b),让孩子把它们连起来,渐渐把点画浅一些。

5让孩子画一个像“帐篷”样的图形,如形。让他再画一条横的底线,给“帐篷”加上一个底。画得熟练了,你要夸奖他的进步。

6在面粉、沙子等上面,用手指画三角形。

7用蜡笔、签字笔等画三角形。

8在孩子画的时候,可以给予口头提示。

四、回忆看过的图片或照片上的4件东西

方法:

1让孩子看书、商品目录或杂志中的图片,然后盖上图片,问他刚才看见的东西。2如果孩子想不起来,可以用口头提示给他:“有一只会汪汪叫的动物吧?”

3让孩子看30秒钟图片,然后把图片翻过去,你问他图片里有没有房子、车、猫、人和书等等。

4开始时用只画有一两种东西的简单的图片。渐渐再用较复杂的图片。

5让孩子仔细看一张在的图片,然后让他从一些只有单一东西的图画卡片中找出大图片上有的东西。

五、说出与日常生活有关联的时间(如:7点起床、9点睡觉)

方法:

1利用画有日常生活活动的图片。从描绘孩子睡眠、孩子游戏、太阳、月亮的图片开始。告诉他这些活动与时间的关系。让他把有某种关系的两张图片放在一起。

2问问孩子早晨起床时做什么;再问问他晚上睡觉前做什么;父亲、兄弟姐妹早晨什么时候上班、上学,下午什么时候回家(早晨,白天,夜晚等等)。天黑后带孩子出去,指给他看看月亮和星星,并说明夜晚与有太阳的白天的不同。告诉他孩子和家里人白天做什么,夜里做什么。

3选择吃早饭、午睡、爸爸下班回家、电视开始播放幼儿节目的时间等等,让孩子说出在一天中这几件事的时间。

4画一些日常生活活动的图片,问孩子它们都发生在什么时候。

六、说出500克以下的东西,说出“较重”和“较轻”

方法:

1利用塑料袋或金属罐,把重量不同的东西(如:沙子、草、盐、豆、通心粉等)放入其中,让孩子依据轻重对它们进行分类。他能分得好时,就表扬他。

2让孩子拿两样东西,他回答哪一样较重。教孩子学会使用称(天平),了解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是错误的。

七、从3件东西中拿走一件,说出少了什么

方法:

1把3件东西放在孩子前面的桌子上,让他说出每件东西的名称。让孩子蒙上眼睛,拿走1件东西,子张开蒙着的眼睛后,让他说出少了1件什么东西,对了名称,就表扬他。等他熟练后,可以在桌子上放更多的东西。

2每天用不同的物品进行练习。

3开始时,使用3件完全不同的物品。

4利用颜色相同的东西,以增加一定的难度。

5如果孩子对利用3件东西有困难,也可以从两件东西开始。

6在拿走1件东西之前,让孩子说出这件东西的名称,以便使他容易回忆。

八、说出8种颜色的名称

方法:

1让孩子尽量说出厨房和起居室中他所知道的颜色的名称。

2如孩子能正确地说出圆形贴纸的名称,作为奖励,让他把贴纸贴在一张纸上做成一幅图画。

3在屋子里藏些不同颜色开始,如果孩子都能说出来,可再增加颜色。

4从孩子也知道的颜色开始,如果孩子都能说出来,可再增加颜色。

5利用一些形容颜色的词,以帮助孩子记忆,如:“像火车一样红。”

6开始时可以用“这是红色还是蓝色”的方式,给予帮助。等孩子熟悉后就只用颜色名称开始的音加以提醒。7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机会,看到某种颜色就对孩子说,如“你穿的衣服是蓝色的”、“把那只黄色的铅笔给我”、“请用那个绿色的杯子”等等。

九、说出3枚钱的名称

方法:

1利用真的硬币做练习。让孩子在1分和5分钱中,指出5分的。然后再用同样方法指出2分和1分的。

2使用3个茶碗,在3个茶碗下分别扣住1分、2分和5分的硬币。让孩子找出5分硬币,若能很快找出,就表扬他。用同样方法找出2分和1分的硬币。

3在桌子上放上3种不同的糖块,给孩子1分、2分和5分的硬币各1枚,告诉他某种糖块卖5分钱1块。如果他第一次给你的钱就给对了,你就把糖块奖励给他。4把1分、2分和5分的硬币放在盒子里,把盒子举在孩子眼睛,让他伸手到盒子里拿出1枚硬币。如果他能正确地说出硬币的名称,就表扬他。

十、将文字、数字和标识等符号配对

方法:

1把5张写有各种拼音字母的卡片排列在孩子前面的桌子上,你手中另拿5张与它们相同的卡片。让孩子从你手中指出1张与桌子上相同的卡片配对。

2利用文字或数字做游戏,让孩子把文字或数字填在正确的位置上。

3用字形差别很大的拼音符号开始练习,如f、h、k、o、s等,渐渐用字形近似的符号,如b、d、q、p、m、n等。

4增加其他符号、标识等进行练习,如斑马线、交通用红绿灯、电话等。

十一、说出看过的物品颜色(如问:苹果是什么颜色)

方法:

1告诉孩子:“苹果是红色的,香蕉是黄色的”等等。然后问他:“你吃的东西里,哪一种是红色的?”,“长在地上的绿色的东西是什么呀?”等等。

2玩一种“我在想”的游戏,你说:“我在想一种绿色的东西,那是什么呀?”然后让孩子说出那绿色东西的名称,直到猜对为止。

3要孩子说出看到过的东西的颜色,如“香蕉是什么色的?”,“草是什么色的?”,“我们经常坐的汽车是什么颜色的?”等等。必须是在孩子看不到实物的情况下,让他说出它们的颜色。

十二、听过3次的故事,能说出故事的5个要点

方法:

1重复地给孩子讲画册中的故事。在讲的过程中让孩子发出角色的声音、动物的声音,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还可以在讲的中途停下来,一问孩子:“下面怎么样了?”

2利用画同,可以帮助孩子记忆。当孩子比以前能说出更多的故事时,你要表扬他。3孩子看过他喜欢的电视节目后,如能说出若干内容时,你要表扬他。

4你和孩子一起看电视,边看边给他讲解故事情节,等电视节目结束后,让孩子说出节目中的5个要点。

5利用幻灯片,在孩子看幻灯片时给他讲其中的故事情节。然后不让孩子看画面让他说说故事的情节。如果孩子说错了,让他再看看画面并做出更正,或者你把漏掉的故事情节补充上。

6当你把某个故事给孩子讲过几次之后,让他把故事讲给家里人或小朋友们听。

十三、画一张有头和躯体的人物画

方法:

1利用圆和直线画一个人形(参照3),你每画一笔,让孩子模仿一笔,并给予口头上的指导。

2用简单的话语给予提示,如“好好看看,这个人是不是还少点什么?”

3教孩子画人,先画一个O,然后画一个+,最后画两条腿。也许孩子还能画出眼睛、鼻子和手指等等。

4让孩子躺在一张大纸上,你画出他身体的轮廓。让孩子把它涂上颜色,并告诉他身体的各个部位。

5画出人形的一部分之后,让孩子完成剩下的部分。这时,可以给他一个完整的图形做样本。等他熟练后,就增加要他画的部分,而且不看样本。

6如果孩子忘了画身体的某一部分,可以提醒他:“这个人怎么没有脚啊?”或是用手指着身体的某一部分问他:“这个地方该有什么呀?”

7最初用简单的线条画身体和四肢就行了,等孩子会画了,就要求他画有一定宽度的人物,并开始教他给线条状人形的躯干和四肢等部位“穿”上衣服。

8让孩子利用人形饼干画人形,画出身体的轮廓,并加上眼、鼻、口、衣服等等。十四、唱5句歌词

方法:

1你把整首歌曲唱几遍给孩子听,然后你先唱一句,接着让孩子和你一起唱这一句,最后让他单独唱。逐渐增加唱的句数,并反复练习。

2利用那些孩子故意反复听而他又熟悉的儿歌就更好。

3一首歌你重复唱几次后,你唱每句歌词的开头部分,让孩子接下去唱完。

4选择一些孩子喜欢听而曲调优美的歌曲,如电视广告歌曲和流行歌曲。

5最初,即便孩子唱漏了一些歌词也要表扬他逐渐要求孩子唱更多的歌词。

十五、模仿10块积木搭金字塔(如:下到上为4、3、2、1块)

方法:

1你和孩子各拿6块积木。从下往上,按照3、2、1的形式把积木搭起来,渐渐地搭成金字塔型。让孩子模仿每一个动作。

2把6块积木摆在孩子面前,你搭好金字塔后,再把它推倒。然后让孩子自己照原样搭一个。他搭得好,你要表扬他,你可以指着每块积木,告诉他应放的位置。

3给孩子6块积木,你也拿6块积木。你先搭一个金字塔放在那里,让他也搭一个同样的金字塔。他搭好了,你要表扬他。

4利用10块积木重复上述过程。

5在孩子搭积木时,用口头指示他,如“把这块竖起来”或“往这边一点,放上边”

等等。

6在纸上画出用积木搭成的金字塔的轮廓,然后把纸贴在墙上,让孩子按轮廓搭积木,搭成金字塔。

十六、说出物品的长短

方法:

1利用铅笔、筷子、画成的直线或剪成的各种不同长度的纸条等。你指着较长的说:“这个长”,然后问孩子哪个长。你重复说一遍:“哪个长?这个!”,再让孩子指出长的一个。变换长短物品的位置,让孩子指出长的一个。用同样的方法练习说出短的物品。

2开始时,选用长短相差悬殊的物品,等孩子熟练了,再逐渐缩小长短的差距。

3把用来作比较的物品的一端排列整齐(如图)。向孩子说明哪个长、哪个短。然后让孩子指着说出哪个长、哪个短。

十七、按口头指示把一件东西放到另一件东西的前连、后边和旁边

方法:

1让孩子站在椅子或箱子的前边、后边或旁边。教孩子使用“前”、“后”和“旁边”这几个词。

2使用两个同样的玩具(两把椅子或小床,两只狗或两只猫等)。你把1只猫放在椅子后边,并告诉孩子你放的地方。然后让孩子把另1只猫也放在同样的地方,并让他告诉你,猫放在哪儿了。用同样方法练习放在前边和旁边。继续练习下去,逐渐减少你的提示。你只告诉孩子把玩具放在什么地方,而不用你先放一次。

3利用画有把某一物品放在另一物品的前边、后边或旁边的图片。如画有1只猫在椅子的前边、后边或旁边的图片。你指着图片问孩子:“哪只猫在椅子的后边?”十八、拿出1-10件同样数目的物品

方法:

1利用积木或某种小物品。你和孩子每人有10块积木和1张纸。你在纸上放1~10当中任何数目的积木,让孩子也放同样数目的积木。你不要对孩子说出数目,只对他说:“把和我放的积木的数目相同的积木放在纸上”。无论孩子放的数目对与否,都让他把他放的积木和你放的积木一块对一块地配对,看看是否正确。

2变换要他拿出数目的顺序(如1、3、7、4)。

3用葡萄干或爆米花等小食品,如果孩子能与你放的数目相同,就把这些小食品奖励给他吃。

4在桌子上排列10个茶碗,然后在每个茶碗中放一粒葡萄干(或爆米花),让孩子了解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十九、说出或指出图片上的遗漏部分

方法:

1画孩子熟悉的物品,但其中遗漏了某些部分。让孩子看一看图片中遗漏了什么,可以用问话的方式帮助他,如:“这个人有头吗?”等孩子熟练了就不再给他帮助。2开始时利用画面上遗漏部分比较明显的图片,如无头的马、没有屋顶的房子等。然后再用一些不太明显的图片,如没有尾巴的马等。

3利用没有头的马、没有脚的马或没有尾巴的马的图片,目的是让孩子找出画面上

缺少了什么,而不是要告诉孩子画上画的是什么。

4让孩子比较完整的和不完整的图片,以便使他容易找出遗漏的部分。

二十、数1-20件物品

方法:

1让孩子数数给你听,以了解他能数到多少,然后你再告诉他这个数后面的2~3个数,让他跟着反复地说。等他学会了,再增加3个数字,一直加到他能数到20为止。

2在孩子面前放20件东西,让他指着每一件东西数数。当他数错了或停下来的时候,告诉他下一个数或下一个数开头的发音,让他继续数下去。

3上楼梯的时候,让孩子每次数20个台阶。

二十一、理解“第一”、“中间”和“最后”的意义,并运用这些词

方法:

1从旧画册上剪下3张画,用这3张画订成一本讲故事的小册子。孩子边看这些画,边听你讲故事时,你要使用“第一,中间,最后”这几个词,并让孩子模仿着说。你再问“第一张画在哪儿?”让孩子指给你。然后,当孩子看这些画时,你让他使用“第一,中间,最后”这几个词讲故事。

2在桌子上并排摆上3块积木,你一边用手按着,一边说:“呼隆隆火车”,让孩子模仿。然后你指着3个“火车”说:“第一,中间,最后”。你问“第一个是哪一个?”让孩子指出来。等孩子熟练后,你来指,让他来说“第一”,“中间”或“最后”。3除你和孩子,再加上1个人,3个人玩坐电车游戏。把孩子放在中间,你在前头走。告诉孩子你们3个人的顺序:你第一,孩子中间,另一个人最后。不时地换换位置,让孩子在合适的位置上。开始时帮助孩子说出第一个字”第--”、“中--”,“最--”,他学会了就奖励他。

(5-6岁认知)

一、数出20以内的数,边数边说出东西的数目

方法:

1利用20个同样的瓶盖、牙签或小珠子做数数的东西。让孩子按你说的数目递给你,如果他给你拿的数目不对,让他与你一起数出声来,到他能拿对了数目为止。2从孩子数对了的数目开始往下数,每次加1,一直数到20。

3发给孩子20张扑克牌或纸牌,让他数一数,问他共有多少张。

4发给孩子超过20张扑克牌或纸牌,让他数20张给你。

二、读出数字1-10

方法:

1在每张卡片上分别写上1-10的数字,把卡片藏在屋子里,让孩子找出来并读出每张卡片上的数字。

2将海绵切成立方体,在其各面写上1-10的数字。像掷骰子那样掷出,然后让孩子读出上面的数字。

3用纸或印刷品剪成数字,作成带有凸起数字的卡片。让孩子用手指摸上面凸起的数字,边摸边读出数字。

4利用凹型数字型版的卡片,让孩子一边用铅笔顺着字迹画,一边说出数字。三、说出自己身体的左右(如:右手、左耳)

歌游方法:

1在孩子右手腕系上一条红条带,让他容易记住这是右边。带着这条红条带,问他身体的左右,让他指出左右。等孩子熟练后,逐渐用细些的红条带,直至没有条带也能指出左右为止。

2如果孩子惯用右手,要他把右手(写字的手)伸给你看一看。

3用右手与孩子握手,并说:“你好!”或“你用哪只手握手呀?”

4与孩子玩左右拍手的唱歌游戏。

四、按顺序说汉语拼音字母

方法:

1鼓励孩子与你一起唱汉语拼音字母歌,也可利用唱片或录音带。

2让孩子尽量说出他知道的拼音字母,必要时可以帮助他说完。

3分段教孩子拼音字母,让孩子先说5个,你接着说后面的5个。等孩子学会后现逐渐增加,直到他全部学会。

4和孩子轮流按顺序说拼音字母,你说1个,让孩子说1个。

五、写出自己的名字

方法:

1在吃饭时为每位家人写一张姓名卡放在餐桌上。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名卡后坐在那个位置上。

2一次写孩子名字中的一个字,让孩子模仿。如果他有困难,则可以让他用点线描着写。

3开始时,让孩子写自己名字的一部分,余下的部分由你来完成。孩子学会后再增加他写的部分。

4把孩子名字的每一个字写在一张卡片上,让他一张张地读出来,并按顺序排列好。开始时,先拿出写有孩子名字的其他卡片,让孩子照着这个样子把卡片一张张地排列起来。如果他已经会排列了,就只在必要时才让他看一下样本。

5让孩子用样本描写自己的名字,然后让他把自己的名字依样写在下面。

六、利用拼音字母说出5个字

方法:

1利用孩子熟悉的拼音字母。

2你一边读拼音字母,一边让孩子照示范本描写那些字母。

3选择字形明显不同的5个拼音字母,每个字母写1张卡片。拿上1张,你先读,然后让孩子拿着读,每次拿1张。如果他不会读时,你再读1次,让孩子反复练习。4每张卡片上写1个字母,把卡片藏在屋内不同的地方,让孩子找出这些卡片。孩子找到后,让他拿给你,并读出这些字母。如果有读不出的,你要教他读出来。

5鼓励孩子读自己的名字、熟悉的字、广告牌上的文字等。

七、以宽度和长度为顺序排列10件东西

方法:

1把纸剪成不同宽度和不同长度的形状,开始时先让孩子模仿按不同宽度和长度

的顺序排列,等他熟悉了就让他自己排列。

2收集粗细不同的吸管、绳子及不同厚度的书。将绳子、纸条、鞋带等剪成不同长度。

3先用长、宽相差3厘米的东西。开始时先用3件东西进行比较。你先放上1件,让孩子放第2件。如果他学会了,再逐渐增加作比较的物品的数量,最终达到按不同长宽顺序排列好10件东西。作为辅助的方法,最初你可以放1个,空1个,让孩子放那些空的位置。等他学会了这一步之后,你可以放上1个,空2个,再空3个,渐渐减少你放的个数,直至孩子会自行排列。

4学会按长宽相差3厘米的顺序排列10件东西之后,逐渐减少其差距,直至减少到相差1.5厘米。

八、按顺序排列1-10

方法:

1让孩子按照已依序排列好的1–10的数字卡,把另一组数字卡排列起来。然后你从示范用的数字卡中抽出1张,让孩子把另一组数字卡再排一次。不断地抽出示范卡,直至孩子不看示范卡也能按顺序排列好。

2你按“1,2,6,8,9,10”的顺序把这几个数字卡排列起来,再让孩子把剩下的数字卡插进去。渐渐减少你放上的数字卡,直到让孩子自己排列全部数字卡。

3如果孩子会数数,就让他一边数,一边排列数字。如这样做孩子有困难,就先让他排列他能数的那些数字,然后再去找下一个数字。

九、理解并运用“第一”、“第二”、“第三”的意义

方法:

1让3个孩子排成一列,问:“谁是第一?”等等。

2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第一、第二、第三这些词。如:“第一,穿袜子;第二,穿鞋;第三,系鞋带。”

3让孩子排列3张图片,让他按顺序说出第一、第二、第三。

4当你到街上散步时,让孩子数距你家最近的第一、第二、第三栋房子。

十、指出你说的数字1-25

方法:

1把数字1~25按两组配对。你说出每一个字后,让孩子模仿。

2依照顺序排列数字1~25,你说出其中的几个数字,让孩子指出来。开始时可以按数的顺序说,等他熟练后,则可不按顺序。

3把数字1~25按顺序排列起来,你边指着某个数字边让孩子说出这个数。然后,你不按顺序指数字,让孩子说出这个数,如果孩子说不出来,再让他从1开始指着数字从头数起。然后再来一次,再说出那个数是多少。

十一、按照样子或模仿画菱形

方法:

1每次画菱形的一个边,让孩子注意看,并模仿着画每条边。

2画一个菱形给孩子做示范。然后你画4个点,让孩子把这4个点连接成一个菱形。必要时可给予口头帮助或扶着他的手教他。逐渐把点缩小,画得浅些。最后使孩子

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只看样子即能画出菱形。

3让孩子用铅笔描菱形板。

4让孩子用手指摸一摸用砂纸做的菱形的轮廓,然后再画。

5画一个“+”字,让孩子把4个端点连接起来,画成一个“风筝”的形状。

6画一个“帐篷”,再画一个倒的“帐篷V”,再把两个“帐篷”连接起来。

十二、解开如图所绘声绘色简单迷宫

方法:

1画两条间隔约1.5厘米的L形线(如图)。让孩子在两条线之间画一条线。逐渐增加转折的数目,并使两条线的间隔变狭窄些。

2画一幅画,画的起点是人或动物,终点是他们的家。让孩子找出他们回家的路。3如果孩子在两条线之间画线有困难,可以让他在这两条线之间开玩具小汽车或用手指在其间移动。

十三、按顺序说出星期几

方法:

1按顺序告诉孩子一星期中每一天的名称,然后让他反复地一天天地说给你听。2接顺序把星期的名称说几次,然后你从星期日说到星期五,剩下的一天让孩子说出来。逐渐减少你说的星期数,让孩子多说。如果他有困难,你替他说出,再让他继续说下去。

3为了让孩子熟悉星期的顺序,在孩子的房间是挂上日历。把孩子每周必做的事情和其他预定事项画到挂历上,让他知道星期几该做什么。

十四、利用3件物品做加减法

方法:

1给孩子3块积木,让他数一数。你拿走1块后问他:“我拿走了1块,小明你现在还有几块?”让孩子再数一遍,并回答你还剩下几块。拿走不同数目的积木,反复重复上述过程。

2用糖果、爆米花等重复上述过程,给他1、2或3个,让他吃掉1个,并自己数数还剩几个。

3给孩子1块或两块积木,让他数一数。再给他两块或1块积木,让他再数一数。4利用实物,让孩子不用一个个地数,就告诉你答案。

十五、说出自己的生日(几月几日)

方法:

1告诉孩子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让他重复说几次给你听。在当天的稍后一些时候再让他告诉你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如回答正确要称赞他。如果他说错了,让他再跟着你说几次,直到他能自己说正确为止。

2用上述方法,开始时教孩子他出生的月份,再教他出生的日子。

3教孩子看日历上的日期,让他在日历上他生日的那一天画一个圆圈,并说出是几月几日。

十六、念10个数字

方法:

1从2个或3个字开始。在认字卡片的旁边放上表示该字意思的画,然后把画掩

盖起来,让孩子念出该字来。如孩子念不出,可以让他稍稍看一下画面。这几个字念熟后,再增加新的字。

2用颜色做练习。首先用某种颜色写出这种颜色的名称。等孩子学会了读这几个表示这种颜色名称的字之后,让他拿用该色写的字与用黑色写的字相对照。然后只让他看用黑色写的字,当他不会读时,再让他看用那种颜色写的字,让他了解这几个字代表什么色。

3从孩子需要的字开始教起,把“爸爸”、“妈妈”写在剪好的厚纸条上,每个词写3次。同样也用孩子的名字。逐渐增加“起床”、“快点”等词。把“妈妈起床”、“妈妈快点起床”写在厚纸条上,找把它们钉成小册子,读给父母、祖父母及兄弟姐妹们听。

十七、预测在日常生活中接下来做什么事(如:洗澡后刷牙)

方法:

1利用描述孩子一天生活的故事书。让孩子看其中的一部分(如洗澡、刷牙),然后问孩子下面该做什么,如果他回答不出,再给他看下面的画,让他说出来该做什么(如睡觉)。

2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猜一猜下面该做什么了。例如把要洗的衣物放入洗衣机中,然后问孩子该做什么了,并让他实际做一做。

十八、区别整个和半个东西(如:一个和半个苹果)

方法:

1利用整个和半个水果和蔬菜的画片。拿两张画片给孩子看,让他指出是“整个”还是“半个”。可以利用各种物品。

2你与孩子说话时,使用“半个”和“整个”这两个词。

3让孩子把一个整个的物品分成两半。例如,把一块饼干掰成两半,把香蕉切成两半,把纸撕成两半等等。问问孩子哪些东西是整个的,哪些是半个。

十九、数1-100的东西

方法:

1让孩子尽量大声数到他能数的数目。如果他数错了或数漏了,你要告诉他。

2每次教他数10个,让孩子熟悉50、60、70等。

3让孩子数100个花生米、小方糖、葡萄干等小食品。如果他数对了,给他一点小奖品。

第二章语言方面

(3-4岁语言)

一、使用“我”、“我的”代替自己的名字

方法:

1对孩子提出下列问题:“谁的玩具(小床、衣服)?”、“谁想要甜饼干?”

2说自己的衣服,用“我的衣服”来表达。用手指着说:“这双鞋是我的”、“这顶帽子是我的”。

3一边说:“把那件东西给我”,一边互相传递物品。

4孩子说话时,要仔细听他说的内容。当他使用了“我”、“我的”时,要表扬他。

5给孩子做示范时,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请强调说“我”和“我的”。

二、用话语要求“再来一个”、“再添一碗”

方法:

1大人进餐时,如果想再添一碗饭(菜),要用话语清楚地表达出来,给孩子做示范。

2在孩子要添饭的时候,要问他:“你要添饭吗?”等他说要添饭时,你再给他添饭。

3给孩子吃点心的时候,你也要问他:“还要一块吗?”他说:“还要一块”时,你要再给他一块。

4孩子要他喜欢的物品时,最初你少给他一些,如果他还想要时,要等他用话语提出要求后,你再给他。

三、安静地听5分钟的故事

方法:

1给孩子讲简单而有趣的故事。向孩子说明画中的意思,让孩子说出有什么样的画。2为了解孩子是否真的注意听你讲故事,可提些与故事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你开始给孩子讲故事之前,你可以预先让他知道,你讲完故事之后要问他什么问题。

4在每天同一个时刻给孩子讲故事,把这个时间作为你和孩子的最快乐、最轻松的时间。还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故事。

5在孩子注意力涣散的情况下,用定时器,定1–2分钟的时间。如果孩子能在铃声响之前专心地听故事,你要表扬他,给他奖品。当他能够在一二分钟之内集中精神听故事之后,可以稍稍延长一些时间。

四、按口头指示,完成两个不相关的动作

方法:

1对孩子所熟悉的某些事物做简单的指示。如:“把那本书拿给我,然后把玩具盒盖好”,或是“把球捡起来,然后再把门关好。”如果孩子能服从这些指示,你要表扬他,给他以奖励。如果孩子不能服从指示,你要帮助他去做,并给以表扬。

2最初,从一个指示开始,孩子如能服从,再给他另一个指示。

3告诉孩子,要仔细听你说的话,并照你说的去做。掌握游戏的要点,使这个活动有趣。

4在孩子做这个活动之前,先让他复述一下如何做。

五、问叫什么名字,要说出姓和名

方法:

1按下面的顺序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小明,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全名叫什么?是叫李小明,还是叫王小明?”引导孩子说出他的姓名。

2家人轮流说自己的姓和名,如:“我叫李爱国,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王美丽,你叫什么名字?”

3与孩子说话时,要经常叫他的全名(姓和名字)。

六、即使不被提醒,也能正确地说问候语(如:早安、再见、谢谢)

方法:

1为孩子做示范,家人之间用清楚的语言互致问候。

2如果孩子不能用这些问候语做出清楚的回答,请再清楚地说一次,鼓励他用问候语回答。

3在要求用问候语的场合,如果孩子没能说这些问候语,你可以提醒他“问个好啊!”、“说再见哪!”、“说谢谢呀!”

4逐渐减少对孩子的提醒,让他自己主动地说。

5如果孩子能想到正确地运用问候语了,你要立即用问候语回答他,并给予表扬。

七、回答“怎么办?”的提问

方法:

1问孩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如:“肚子饿了怎么办?”、“天下雨了怎么办?”如果孩子不会回答,你用动作表示,让他用话语表达。

2给孩子读图画较多的故事书,读时可以不时地停下来问他:“如果......该怎么办呢?”指着那些画面给孩子一些提示。逐渐减少提示,让他自己回答。

八、说“然后怎么样?”、“后来呢?”

方法:

1孩子让你做某件事或让你讲简单的故事时,在说话的中途你问他:“然后怎么样?”或“后来呢?”催促他继续说下去。

2你让孩子做事情或讲故事时,在谈话中途停下片刻问孩子:“你想想然后做什么?”或“后来呢?”

3当孩子无论如何也不好好听你讲话或讲故事时,你在中间停顿一下,问孩子:“然后怎么样?”或“后来呢?”,直至他催促你继续说下去。

4如果孩子不催你,你要促使他催促你,你可以先说:“后来呀”然后继续说下去。5等孩子渐渐地能够进行催促了,当他在你谈话中间能够很好地进行催促时,你就立刻接着讲下去。

九、使用表达过去,未来的用语(如:昨天做了……,明天将去……)方法:

1与孩子说话时,使用一些表达过去和未来的用语,并做示范。

2与孩子谈到昨天曾做过什么事情时,要明确地说出:“是啊,昨天做过××了”。3对孩子谈到明天要做的什么事情,要明确地说明:“明天我们将要去××”。

4如果孩子能使用表达过去、未来的用语了,你要帮助他增添一些正确使用的内容。5向孩子提问:“昨天做什么来着?”、“明天要做什么?”鼓励他用这类话做出问答。

6如果孩子能主动正确地使用有关过去、未来的用语了,你要奖励他。

十、提问并回答正在做什么

方法:

1当孩子正在努力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问他:“你正在做什么呢?”然后等孩子做完这件事之后,再问他:“刚刚你做什么来着?”

2孩子观看你或家中其他人做什么事情,等做完后,你问孩子:“刚才他们做什么来着?”如能正确回答,就表扬他。如回答错了,请帮助他。比如,爸爸刚才在看

书,即可问孩子:“爸爸刚才拿书干什么了?”

3当孩子刚刚看完电视节目时,让他告诉你,刚刚电视演了些什么?

十一、用连词“然后”、“其次”等把两个短连起来说

方法:

1仔细听孩子说话,如果听到孩子使用连词(然后、其次、后来),要让他反复地说有连词的句子。例如:“我去商店,然后买糖果”。

2用连词把两个短语连起来,对孩子说一些他能理解的事。

3在公园里或朋友们家中,让孩子说与两件事有关的话。

十二、用话语表达时间(如:其后、立即、今天、这回)

方法:

1你与孩子交谈时,使用一些表达时间的词,并为他做示范。

2让孩子做什么事时,如果希望他接下来还做什么,就说“随后啊”、“这回啊”,并且鼓励他也这样说。

3当孩子希望得到什么东西时,要问他是马上要,还是以后要,以促使他学说这方面的用语。

4请孩子拿什么东西时,要说“马上”或“现在”等词,也让孩子用这些词。

5鼓励孩子正确运用这些词,即使运用得不太准确,也要鼓励他运用。

十三、按顺序叙述两件事

方法:

1你在孩子身旁做两个动作,让他仔细看,如先拍拍自己的头,再拍拍手。然后让孩子叙述你做的这两个动作。

必要时你可以帮助他说:“我先做××,然后我再做××”。

2让孩子做两件事,做完之后,让他告诉你,他刚刚做了什么。

3如果孩子已能向你说清楚刚刚发生的两件事,那么就让他逐渐说出前不久发生的事情。例如说一说今天做了什么事。还可以给他讲他熟悉的故事,故意把顺序颠倒,然后让孩子纠正。

4让孩子做需要轮流做的事情,如让孩子说:“菲菲吹了个肥皂泡,后来我把它弄破了”。

(4-5岁语言)

一、听从指示,;连续做3个动作

方法:

1如果孩子连续听从三个指示有困难时,可以先从两个指示开始。

2在让孩子实施指示前,先让他说一遍。

3最初给孩子指示时,可利用一个具体的物品,如:“把鞋子拿来,坐下穿鞋”,逐渐增加一些与动作无关的指示,以增加一定的难度。当孩子听从你的指示去做时,你要表扬他。

二、能够理解被动式的句子(如:被狗咬了)

方法:

28个语言训练技巧

精心整理 28个语言训练技巧 1、教孩子用话语表示要大小便 方法: a.选择特定的语言(如撒尿,“西--西--”,尿哗哗等),作为让孩子大小便时的习惯用语。 b.孩子用动作表示要大小便,如往下拉裤子、抱小腹部时,让孩子跟 c.( 谁?” c. a.当孩子指着某物说出它的名称时,你要说:“××在这儿”或“××在那儿”。 b.和孩子做游戏时,把孩子喜欢的小玩具藏起来,问他:“××在哪儿呢?”等待孩子回答。如果孩子不回答,你把小玩具拿出来,对他说:“××在这儿(那儿)哪!”并让孩子重复说这些话。当孩子重复说或主动说时,就表扬他。

4、说否定句“不”、“没有”方法: a.让孩子看几种物品,并告诉他物品的名称。然后把这些物品藏起来,让他反复跟着说:“××没有啦”,如果孩子不说,你就让他跟着你重复说。 b.你指着各种物品或身体的某全部位说:“不是××”。如,你指着眼睛说:“不是鼻子”,指着杯子说:“不是筷子”。然后再指其他物品或身体的某 c. 菜、 c. a.让孩子好好看着你把一些物品放进盒子、杯子或盘子里,然后问他:“××在哪儿?”让孩子回答。 b.当家人离开家或房间时,告诉孩子他们的去处,然后问他:“××(爸爸)到哪儿去了?”让孩子回答。

c.在房间里孩子看得到的地方放些物品,问孩子:“××在哪儿?”先让孩子回答物品放的地方,然后再让他把这些物品拿来。7、说出听到的声音是什么方法: a.当听到某种声音时,立即问孩子:“这是什么声音?”然后带他去找声音的来源,说出发出声音的物品的名称或动物名。 c. c. b.你做些动作游戏,如刷牙、洗手、扫地等,让孩子猜一猜你在做什么。 c.把球、匙子、饭碗和香皂各一个放在桌子上,然后问孩子:“吃饭时使用什么?”、“拍的时候使用什么?”、“喝水的时候使用什么?”如果孩子回答正确,你再问他这些物品是做什么用的。要是孩子能把物品与它的用途联系起来,你要称赞他。

认知法

认知法 一、定义: 认知法又称认知-符号法(Cognitive-Code Approach),产生于6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卡鲁尔、布鲁纳。它强调人能够进行感知、记忆、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智能活动,它符合现代外语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特点,因此受到不少人的推崇。关于认知法的理论来源,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是来自于某一派的理论,而是几种理论的汇合,例如,60 年代初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JeanP iaget )创立的“发生认知论”及另一位心理学家布鲁纳(J. S . B runer)提出的“基本结构”和“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对其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皮亚杰认为,掌握新知识是一种智力活动,而每种智力活动都包含一定的认知结构。无论是接受刺激还是对刺激作出反应都是受认知结构支配的。布鲁纳的“基本结构”即指概念、基本原理、规则等,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掌握。学生掌握基本结构,更易于理解本学科,有助于在记忆中长期保持所学的知识。随后,乔姆斯基(NoamChom sky)提出,语言学习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掌握规则、记忆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人们可以利用有限的规则创造出无限的句子。而认知心理学家奥斯贝尔(D. P. A u subel)也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理论”,即认知学习,它与机械性实习中的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不同,它强调学生对所学基本规则和概念理解,了解其内在联系, 促进记忆, 认识是学习的开始, 并以理解为目的。他反对外语学习中的模仿的操练, 主张在理解基础之上的操练, 受到了上述几种思潮的影响, 认知法认为,成千人学习外语与幼儿学习母语相比,有不同的特点:1.缺乏幼儿学习母语的语言环境,是在人为的语言环境(教室)中学习的;2.学生是在掌握了母语的基础上学习外语的;3.学习是自觉的、有意识、有组织的。根据这些特点,把外语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语言的理解(comprehension)、语言能力(competence)、语言运用(performance)。 二、认知教学法产生的理论基础 1. 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他提出一个“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来解释语言学习过程,区分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语言是受规律支配的符号体系,人类学习语言绝不是单纯地模仿和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的运用过程。人类能借助有限的规律,推导、转换、生成无限的句子。 2. 让·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发生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是:知识是怎样通过人们的思维和心理活动最终形成和发展的。他还提出了适应外部世界的两大主要方法:“同化”和“顺应”。感知外部世界与原有认知相同,新信息就可以同原有的结构同化;头脑内部的结构需要进调整才能适应新的知识。 3. 杰罗姆·布鲁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课程论》和《教学论》等著作中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即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结构,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 4.布鲁纳强调指出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连串的新知识,每个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这3个认知学习过程。他指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3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同时他又强调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其二,他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和己有经验的作用,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倡知识的发现学习。他说:"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之行为,正确地说,

语言艺术训练教案

一、表演训练 1.用手造型出下列形象: 小鸭、小狗、小鸟、孑L雀。 2,表演童谣 比尾巴 作者:程宏明 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猴子尾巴长,兔子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像把伞。 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呀最好看? 公鸡尾巴弯,鸭子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呀最好看。 3.根据关键词设计情节表演: 司机、售票员、乘客(老人、小孩、年轻人等)。 二、语音训练 1.翘舌音 sh-翘起舌靠近硬腭前部,成窄缝,气流从中送出。 十( shí) 山(shān) 上(shàng) 身(shēn) 声(shēng) 书(shū) 双(shuāng) 顺(shùn) 实施(shíshī) 闪烁(shǎn shu?) 叔叔(shūshū) 伸手(shēn shǒu)省事(shěng shì) 朗读练习: dàshīzi chēng bàwáng pǎo jìn niúqún chěng xiōng kuáng 大狮子,称霸王,跑进牛群逞凶狂,māng niúbǎi kāi bāguàzhan shīzi jǔshǒu lái t?u xiáng 牤牛摆开八卦阵,狮子举手来投降。 2.平舌音 S-舌尖靠住下齿龈,形成一条缝,气流从中挤出。 塞(sāi) 三(sān) 思(sī) 松(sōng) 苏(sū) 扫( sǎo) 嫂嫂(sǎo sǎo) 三思(sān sī) 思索(sīsuǒ) 松散(sōng sǎn) sh?n sashīsasàshuǎng sài shi suíshí 神色失色飒爽赛事随时

sǎo shìsōng shǔ 扫视松鼠 三、主持演讲训练 伴随着阵阵欢笑声,一群天真无邪的小朋友已经上场,他们将用琴 声来表达童年的欢乐,请听中班小班的小朋友们的木琴齐奏《我爱北京天安门》。 四、诗歌朗读表演 春雨 “轰隆隆……” 谁这么顽皮,重重的敲门声, 惊得小草,从泥里探出脑袋; 吓得小花,顿时红了脸; 吵得梦中的小动物, 不情愿地睁开了双眼…… 哦!原来是春雷在扣响春天的大门。 注意:探出(tàn chū)、顿时(dùn shí)、睁开(zhēng kāi),春雷(chūn l?i) 五儿歌朗读表演 找朋友 作者:佚名 小鸡小鸭是朋友,下个蛋蛋喂妞妞。 小猫小狗是朋友,看家护院好帮手。 青蛙是朋友,保护庄稼是能手。 小壁虎是朋友,见到蚊子不松口 生态平衡要保持,我们到处有朋友。

播音主持艺术语言学习知识基本功训练教育教案

第一部分汉语普通话语音规范化训练 第二部分正确用气发声基本功训练 气息控制训练:气息基本状态练习,呼吸肌的锻炼,气息的综合运用练习 共鸣调节训练:胸腔共鸣练习、改善口腔共鸣练习、鼻腔共鸣练习 口腔控制训练:唇舌口部训练操及字词练习,打开口腔、改善音色练习,吐字归音练习、综合练习 声音弹性的训练:声音色彩的变化练习,诗词、民歌内容练习,艺术基调的变化练习、各种句、段内容练习 嗓音锻炼与保护:发声特点、标准及要求,科学练声的基本原则,保护嗓音的基本措施,常见嗓音疾病的防治 嗓子是劳动工具,应科学地锻炼和认真地保护。 好的嗓子产生于正确的用气发声,好的嗓音产生于科学地锻炼和保护。 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发声特点: 以嗓子为主的劳动,嗓音要结实、优美、持久、纯正。 以本色的实声为主,用声范围在话声区以内(话声区即日常谈话的中声区) 以口腔共鸣为主,唇部、舌部都有一定力度 字音在口腔前部集中,字音的清晰度超过声音的响度(切忌音包字) 吐字轻快连贯、颗粒性强、如珠如流,有弹动感、流动感 气息控制深、匀、通、活,连贯自如

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发音标准: 声音纯正大方、朴实明朗 语音准确规范、清晰流畅 发声圆润集中、颗粒饱满 感情起伏跌宕、内在由衷 节奏抑扬顿挫、自然连贯 表达色彩丰富、变化自如 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发声要求: 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既真实,又有艺术夸张 既自然,又有所修饰 既有内心感受,又要具体鲜明体现 既让人感到如同生活般的亲切自然,又是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享受 在本色的基础上发挥自己声音的特色 播音员主持人科学练声的基本原则: 根本原则: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以情运气、气随情动,以情用声、声随情变,声情并茂、传情达意,声音必须服务于内容、服务于思想感情。 第一,感情是内在的、由衷的,气息是运动的、灵活的,声音是自如的、多变的。 第二,精神振奋、状态积极、情绪饱满、精力集中,要全身心地高度投入其中,感情专一。 第三,发暖声积极热情,面部呈现“似微笑”状态(切忌发冷声、冷面孔、冷冰冰)。

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

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 1、搔痒法:用手或轻软物体搔儿童的手心、脚心、颈部、掖下等部位,使其发出“咯咯”的笑声,并同时说“好痒”。 2、训练言语机转:做上下唇内敛动作、抿嘴的动作、亲吻的动作。另外,借助吸管训练儿童的嘴唇动作能力。可以锻炼孩子用嘴唇抿吸管,用嘴唇包住吸管喝水等。同时,还可以利用吸管、纸、乒乓球等物体联系儿童的呼吸功能。用吸管吸水,吸乒乓球;用力吹纸,用吸管吹乒乓球等。 儿童语言训练的原则: (一)父母要不断地对儿童说话。对晚说话儿童说话,其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必须假以时日才会慢慢开花结果。所以父母不要懈怠,平日只要一有时间就不要停止,多和孩子说话,不断地给他们语言刺激,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二)对着儿童的视线说话。跟宝宝一起游戏、拿任何东西给他、请他做任何事、帮他做任何事时,要常常对他说简单的话。首先叫他的名字“×××”,等他注意的时候再对他说话。如果儿童常常视线不看人,有时不是不看,而是看的时间非常短暂。不注意的时候对他说话是没有效果的。但也不用着对较大的孩子,特地把脸靠过去,把他的头转过来向着他说话。只要在不太远的地方,很自然的喊他的名字,配合当时的情境对他说话即可。(三)选择切合情境的话题。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眼前看得见、容易了解的自然话题为佳。尤其是以儿童感到关心或喜欢的事物做为话题,效果更好。希望儿童说的话,大人也可以先以儿童的口气说给他听,让他知道这时候他应该怎幺说或回答才好。 (四)不必重复练习太多次。父母为使儿童学会说话,同样的话语叫儿童说五次、十次,有时反而使儿童拒绝说话。比对一般的儿童多说一、二次左右即可,同样的事在同一个地方不要重复两次以上。最好是一段时间之后碰到同样的事情或同样的情况发生时,要再重复的提醒。不必刻意教学,只要在适当的环境下,不断地、自然地对他说话,让儿童了解语言的意义,他们便可以自然会说出话来。 (五)不必矫正发音。即使说不好,有表达意思的姿态即可,若刻意矫正发音,说不定反而会抹杀好不容易培养的说话动机。只要他肯说话,发音不正确的缺陷久而久之会改善过来。家长或大人只要自己提供正确的说话模板即可,但千万不要学儿童说娃娃语。 (六)只发语头或语尾音,也要鼓励。这种时候也不必特地加以矫正,下次碰到这种场合时,大人实时发出二次左右的正确语音即可。即使只发语首或语尾音,也表示他有表达意思的动机,便要赶快给予鼓励。 (七)模仿电视广告,可以适当引导。这时家长或周围的人会以为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不坏,若禁止他看电视,唱广告歌,就可以学习说有用的话。事实上禁止他说广告的话也没有用,不如让他继续说伺机配合情境说些别的话题,提高其理解能力,以其慢慢说出有意义的话语。 (八)鹦鹉式语言,不用太心急。这时,像广告一样,你想矫正他也矫正不了,就不如不刻意矫正,在日常生活中配合当时的情境,多制造对他说话的机会,让孩子慢慢地去改变。(九)耐心听孩子说话。晚说话儿童虽然表达能力差,但想说话时大人要有耐心地听他说话。反复地问同样的问题时,大人也要认真的回答。如此,对晚说话儿童说话时,他也比较愿意以语言或非语言的姿势、表情、手势等方式来回答大人。

青少年认知发展与教学第三讲 练习题

第三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图式表示一种认知结构或者心理结构,是指支配儿童行动的心理模式 3.同化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动作4.顺应指改变主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变化 5.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6.自我中心儿童只能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事物,不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角色中或不能明白他人的感觉 7.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 8.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9.认知发展心理学将个体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 10.支架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儿童的帮助就像婴儿学习走路父母总是要给与一定的搀扶或者提供一个学步车但走路还是婴儿自己学会的。支架是一种帮助借助这种帮助儿童能够完成那些他们不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教学要以最近发展区作为介入的空间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支架促使儿童主动而有效地学习

11.私语在发展过程中儿童早期发展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言语发展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在___C____阶段能完成守恒任务。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在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中涉及的概念有___AC____。 A.关键期B.观察学习C.最近发展区D.图式 3.掌握字词概念的转折点是__B__. A.初中一年级B.初中二年级C.高中一年级D.高中二年级 4.进入___B____以后,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成年期 三、填空题 1.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把新感知的材料或经验纳入到已有图式中以理解新事物的过程”被称作是__图式__。 2.在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中,在教育与发展方面提出的三个问题是_最近发展区__、__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__ 和_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___。 3.发现性思维的的特点是__流畅性____、__变通性__、__独特性_。 4.初二是_经验型水平__向_逻辑型水平_过渡的转折时期。 四、判断正误 1.皮亚杰认为,客体永久性形成于前运算阶段。(正确)

语言训练方法很多

语言训练方法很多,有的可以由家长完成,有的则要由专业的语言治疗师来进行。 1.构音障碍的训练 构音障碍又称运动性构音障碍,指与发声有关的呼吸器官如喉头、口腔、下颌、舌、口唇等功能障碍,所以语言障碍的治疗首先是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训练,具体的训练方法如下: (1)呼吸训练 因为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想要说话时,往往由于肌肉紧张而引起发音困难,手足徐动型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表现得最明显,所以放松疗法的目的就是降低与发音有关肌肉的紧张性,消除全身的过度紧张状态,使不随意肌松弛,利于呼吸与发音。 正确控制呼吸之间的气流量是发音的基础,而且控制呼吸又可减轻咽喉肌的紧张性利于发声。正确的发声和构音,必须靠呼吸做动力,当形成一定的气流压力时,才可以发声,所以傲语言训练前必须先进行呼吸训练,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不能只单独进行语言训练,必须与理学疗法师、作业疗法师共同进行综合训练治疗,患儿全身机能得到改善,呼吸机能也会相应得到改善。抗重力肌的发育对于呼吸机能有重要的作用。 A.口唇与下颌的运动训练 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下颌运动发育障碍,口唇难以正常地开闭,因而也就无法构音,所以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刺激下颌及口唇周围的肌群,使之收缩而达到口唇闭台的目的。 对智力较好的患儿可以用语言指示做张口、闭口、撅嘴、露齿、咧嘴、圆唇,鼓腮、吮颊、微笑的动作,反复进行,直到熟练为止。用压舌板刺激 当患儿张口不闭合时,可用压舌板伸人患儿口腔内稍加压力,当向外拉压舌板时,患儿则出现闭唇动作,防止压舌板被拉出。 冰块刺激法 可用冰块在口唇或口唇周围进行摩擦,用冷刺激促进口唇闭合、张开的连续动作。 B.毛刷法 用软毛刷在口唇及口唇周围快速地以每秒5次的速度刺激局部皮肤,也可以起到闭唇的作用。 C.拍打下颌法 用手拍打下颌及下颌关节附近的皮肤,可促进口唇闭合。训练人员一手放在患儿的头部上方,一手放在患儿下颌处,用力帮助患者的下颌动作,促进下领上抬,促进口唇闭合动作。 可用吸管回吸,用奶嘴吸吮,在口中放上食物,都可促进口唇的闭合动作。利用吹气泡、吹羽毛,大的患儿照着镜子吹泡泡糖,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双唇的训练对发声十分重要,口唇与下颌的协调运动为发音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2).舌的训练 A.舌运动训练 包括舌的前伸和后缩、舌上举抵上腭、向后卷舌,以及舌向两侧运动。利用咀嚼运动、吸吮动作,使舌与口唇动作协调,增加舌的搅拌动作。 舌向前伸阶段,使患儿口张开,用食物或玩具或小勺放在口唇前方,使患儿出现舌伸出舔物的动作,并能自行控制。 舌向前,后、左、右动作阶段,用蜂蜜涂在口周,鼓励患儿出现伸舌舔糖的动作。 此外也可以用压舌板做被动抵抗训练。如用压舌板压舌尖,使患儿舌尖用力上抬等,对舌的运动都有促进作用。 B.改善口腔感觉 正常小儿常常把物品放在口内,通过口腔能感觉物体的形状和特点,而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由于口腔的感觉功能障碍,不能辨别口内物体的形状,所以要改善口腔感觉,常用各种不同形状、不同硬度的物体放在口腔内进行刺激,使之获得感觉的经验。治疗师常用洗净的手指在患儿口腔内进行不同部位的按摩,这对于调动口唇、舌、软腭的动作十分有利,对发育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C.对伴有不随意运动的训练 利用拮抗肌互相抵抗作用调节其相互间平衡,如调节舌的上下运动时,可让患儿伸舌,用压舌板向上抬舌和向下压舌,给舌肌以交替抵抗作用,使舌肌主动肌与拮抗肌平衡,使舌运动稳定。 轻触法:当令患儿作噘嘴和咧嘴的随意动作时,语言疗法师可用手指轻触口唇或用手指轻触患儿的两腮,这样可以抑制其不随意运动,缓解口唇口角的抽动,并逐渐达到自我控制的能力。 D.发音训练

语言与认知考试重点

第一章 1.认知科学:研究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人认识世界 的能力与智力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而1956年则是最重要的一年。 两个基本假设 I.人的认知能力是一种计算能力 II. 计算是对符号化的信息的程序化操作,而符号是实体的表征

哲学知识(认识)论: 柏拉图和奥古斯丁的天赋论 培根的观察归纳论,经验论 休谟对归纳的批判 波普尔的观察始于理论的论点 经验主义:一切知识最终都是来自人的感性经验,经历一次就有了经验,下次再经历就会对经验进行总结归纳 先验主义:康德(1787)的综合先验命题预设: 表达我们用来综合有秩世界和心灵的图式,它们不是从经验获得的。 洛克对笛卡尔先天知识的批判 Tabula rasa (blank tablet) 休谟(Hume)对经验归纳的批判:没有逻辑的根据,只有心理上的依据,期望。 笛卡尔之妖:笛卡尔提出笛卡尔之妖(Evil Demon)来反对经验主义。怎么知道不是一个妖怪在控制我的思想,使我感到桌子是硬的,今天很高兴……没有可靠的方法证明不是妖怪在作怪而是真实的感觉。建立在不可靠基础上的知识也是不可靠的。只有一点是可靠的,即我是存在的, 否则妖怪没有控制我的必要,因此“我在思想,我思故我在”这是绝对

的真理,百分之百确切的知识,没有任何矛盾的,“我思故我在”这是没法挑战的。从这点出发得到的知识一定是可靠的。笛卡尔实际上没有做到这一点,只是他的一个想法。这个想法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二章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试图通过了解智能的实质(这也是认知科学的主要任务),最终创造出一种新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完成一些通常只能依靠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旨在用机器模拟人脑的部分活动(弱人工智能),甚至超越人的智能(强人工智能)。 图灵测试:对两个人或者是计算机进行提问,测试前不知道哪个是人、哪个是计算机,提问之后如果识别不出哪个是人哪个是计算机,就说明计算机具有与人一样的智力。 第三章 认知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复杂有机体(高级动物)如何表示和处理信息的科学 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皮亚杰 行为主义最基本的思想是:人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很多东西的。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斯金纳、华生 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 学习是一种刺激反应 学习是一种模仿 给我一个正常儿童,我能把他培养成任何一种人:科学家,音乐家,等等。 柏拉图问题: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录中问道,人怎么能在那么短的人生中知道那么多东西呢。后来乔姆斯基修正了这个问提出,被称为“新柏拉图问题”,即有限的语言怎么能让我们学会那么多东西,是怎么做到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得到那么多创造性知识。 第四章 人类学 走出非洲说:人类起源都来自非洲,20 万年之前,非洲的智人中的一支突然发生很多变化,智力爆发,具有很多优势,扩展的很快,很快离开欧洲大陆,扩散到各个大陆。非洲夏娃是现代人最早的祖先。 自然选择:在某种自然环境中,具备某种能力就会最强,被保留下来,不具备这种生存能力就会被淘汰,通过一代一代的选择,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会越来越多,不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会越来越少,这就是自然选择。性选择 第六章 什么是语言 语言的产生假说: 1人类智力扩展说 人为什么有语言是因为人聪明

教师语言艺术试卷

网络公选课《教师语言艺术》自我测试栏目 一、每章练习 第一章口语交际基础训练(上) 一、名词解释: 1、口语 2、书面语 3、一般口语 4、专业口语 5、教师口语 二、简答题: 1、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是什么? 2、口语的特点有哪些? 3、教师口语的特点有哪些? 4、教师口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5、你认为自己在口语方面有哪些问题?可以怎样解决? 第二章口语交际基础训练(下) 一、名词解释: 1、态势语 二、简答题: 1、在课堂上应如何调节音量大小? 2、要点复述有哪些技巧? 3、在语音信息传递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传递质量? 4、视觉扫描播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态势语的功能有哪些?

6我们应训练哪些态势语? 第三章演讲训练(上) 一、名词解释: 1、演讲 2、交谈 3、朗诵 二、简答题: 1、演讲的特点有哪些? 2、演讲与交谈的区别是什么? 3、你认为有必要区分演讲和演讲比赛中的演讲吗? 三、论述题: 1、演讲与朗诵的共同点和区别点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四章演讲训练(下) 一、简答题: 1、好的演讲应该具备什么特点? 2、演讲前应注意分析哪些相关要素? 3、克服怯场心理有哪些方法? 4、开场白有哪些类型? 5、一般我们会从哪些方面去评价一场演讲? 二、论述题:1、准备一场演讲需要注意哪些环节? 第五章教学口语训练(上) 一、名词解释

1、教学口语 2、导入语 3、阐释语 二、简答题 1、教师口语在语音方面有什么要求? 2、教师口语在词汇方面有什么要求? 3、教师口语在语法方面有什么要求? 4、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5、导入语有什么特点求? 6导入语有哪些基本形式? 7、阐释语有什么特点和要求? 8、阐释语有哪些基本形式? 第六章教学口语训练(下) 一、名词解释: 1、提问语 2、结束语 二、辨析题: 1、下面各问题使用的分别是什么类型的提问语: (1)大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路瓦栽夫人如果不丢失项链会有什么结果? (3)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呢? (4)作者是如何描写清晨的果树园幽美的景象的? (5)文章写祥林嫂,为什么不以“祥林嫂”为题呢?

教师语言艺术训练总结

网络公选课《教师语言艺术》(授课教师:张舸) 第一次训练教师口语表达基础训练 一、热身训练 1、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板凳偏偏不让扁担绑在那板凳上,到底扁担宽还是板凳长。 2、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卧著一只鹅,坡下流著一条河,哥哥说,宽宽的河,弟弟说,白白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不知是那鹅过河,还是河渡鹅。 3、有个小孩叫小杜,上街打醋又买布,买了布,打了醋,回头看见鹰抓兔,放下布,搁下醋,上前去追鹰和兔。飞了鹰,跑了兔,洒了醋,湿了布。 4、嘴说腿,腿说嘴;嘴说腿爱跑腿,腿说嘴爱卖嘴。光动嘴,不动腿,光动腿,不动嘴,不如不长腿和嘴。到底是那嘴说腿,还是腿说嘴。 5、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儿运运气儿,顺手儿拿起小唱本儿。唱一曲儿,又一曲儿,练完嗓子练嘴皮儿。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单弦儿牌子曲儿;小快板儿,大鼓词儿,越说越唱越带劲儿。 二、口语表达基础训练 目的:音量控制、辨别语音 程序:甲乙相背立于讲台和教室最后面——甲念数字序列、乙重复。 材料:563478、259139、1792854、5249687、86347956、52937186、548963284、968573418 目的:训练慢速发音能力,训练听力、机械记忆能力和复述能力。 程序:分组(每组甲乙2人)——甲慢速念读训练材料,乙听后全文复述。 材料1:口语是靠声音传递信息的口说耳听的语言。 材料2:教师语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效率的高低与质量的好坏。 材料3:教师的语言不只是传递知识的工具,也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 材料4:教师口语的学习是一项长期工程,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都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训练。 目的:训练视觉准确扫描的能力、思维判断能力、思维传输与发声的协调能力。 程序:训练者拿到材料稍做准备即开始播读训练材料。注意扫描文字与抬头注视观众的衔接。材料1:各位亲爱的年轻朋友,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各位都知道,年轻就是希望,年轻就是机会,在这个时候,大家回想一下,前辈曾经负起了他们应该负起的扭转时代的历史的责任,现在轮到大家了。大家都是将来国家社会乃至于民族的领航员,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时刻,我又想到,以前美国的里根总统提到的那句很好的话,他说:“假如我们不做,谁来做”。假如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我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来到这里。(连战)

自闭症语言训练的八种方法

自闭症语言训练的八种方法 语言障碍给星儿造成了较大的困扰,所有的星爸星妈,都希望能够找到很好的方法来帮助孩子。以下八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对着儿童的视线说话 跟自闭症儿童一起游戏、拿任何东西给他、请他做任何事、帮他做任何事时,要常常对他说简单的话。首先叫他的名字“×××”,等他注意您在叫他时再对他说话。自闭症儿童常常视线不看人,有时不是不看,而是看的时间非常短暂。不注意您的时候对他说话是没有效果的。但也用不着对着孩子,特地把脸靠过去,把他的头转过来向着他说话。只要在不太远的地方,很自然的喊他的名字,配合当时的情境对他说话即可。 二、选择切合情境的话题 眼前看得见、容易了解的自然话题为佳。尤其是以儿童感到关心或喜欢的事物做为话题,效果更好。不仅大人对儿童说话,希望儿童说的话,大人也可以先以儿童的口气说给他听,让他知道这时候他应该怎幺说或回答才好。 三、不必重复练习太多次 父母为使儿童学会说话,同样的话语叫儿童说五次、十次,有时

反而使自闭症儿童拒绝说话。比对一般的儿童多说一、二次左右即可,同样的事在同一个地方不要重复两次以上。但碰到同样的事情或同样的情况发生时,要再重复的提醒。不必刻意教学,只要在适当的环境下,不断地、自然地对他说话,让儿童了解语言的意义,便可期待他逐渐会说出话来。 四、不必矫正发音 即使说不好,有表达意思的姿态即可,若刻意矫正发音,说不定反而会抹杀好不容易培养的说话动机。只要他肯说话,发音不正确的缺陷久而久之会改善过来。家长或大人只要自己提供正确的说话模板即可,但千万不要学儿童说娃娃语。 五、只发语头或语尾音时怎么办 这种时候也不必特地加以矫正,下次碰到这种场合时,大人实时发出二次左右的正确语音即可。即使只发语首或语尾音,也表示他有表达意思的动机,便要赶快给予鼓励。 六、模仿电视广告 这时家长或周围的人会以为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不坏,若禁止他看电视,唱广告歌,就可以学习说有用的话。事实上禁止他说广告的话也没有用,不如让他继续说伺机配合情境说些别的话题,提高其理解能力,引导其慢慢说出有意义的话语。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

第一章认知方面 (3-4岁认知) 一、说出大的和小的东西 方法: 1利用同样颜色的5块大积木和5块小积木。开始时让孩子把10块积木根据大小分成两堆。孩子学会正确地分类之后,你问他:“哪个是大的?”,“哪个是小的?”如果回答正确,就表扬他。 2利用两个只有大小不同的东西,如使用一大一小两个红球。先选用大小差别明显的东西。利用球、积木和其他物品告诉孩子哪个是大的,哪个是小的(如这是大球,这是小球)。然后问孩子:“大球在哪儿?”再问“小球在哪儿?”频繁地变换大小物品的位置。等孩子能够正确无误地区别大小之后,再让他说出大的和小的东西。3用包装相同但大小不同的两包糖果,让孩子说也哪个大哪个小,他说对了就把糖果奖励给他。 4把直径约为15厘米和8厘米的几个圆形物放在地上。让孩子只站在大圆上,然后让孩子说出你该站在哪个圆上。你站得对不对,让孩子告诉你。 5在大小不同的几个圆中的一个圆上放上孩子喜欢的东西,如果孩子能正确地说出那个圆是大的还是小的,就把那件东西奖给他。 二、按照口头指令,指出自己或娃娃身体10个部位 方法: 1从脸上的器官开始,当你说:“这是眼睛”时,用手指一指你自己的眼睛。让孩子模仿你的动作也用手指一指他自己的眼睛。再用同样的方法反复练习,指出手、脚、脖子、胳膊肘、肚子、手指、脚趾等。 2你和孩子一起站在能照到全身的大镜子前面。当说到身体的某个部位时,你让孩子摸摸或动一动这个部位。如“这是膝盖吗?”,“这是鼻子吗?”他学会了就表扬他。3在两张纸上画上像雪人似的大小不等的两个圆,画上身体的一两个部位,让孩子指出哪些部位没画出来,该画在什么地方。孩子回答对了,就表扬他。 4指出玩具娃娃身体的各个部位。 5指出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帮他说出名称。 6如果孩子指对了身体的各个部位,就让他在那个部位贴上贴纸。 三、按照口头指令,指出男孩和女孩 方法: 1利用适当的时机,辨别家人的性别,如说:“好高的男孩呀!”,“好漂亮的女孩啊!”等等。 2给孩子看书的时候,告诉他杂志插图上的人物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然后利用杂志的插图,让孩子找出男孩或女孩。 3你指着画片让孩子说出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 4利用给男娃娃和女娃娃穿衣服的办法,让孩子给这些娃娃穿上适合他们性别的衣服。

教师语言艺术心得体会

《教师的语言艺术》心得体会 西关小学郜艳芳 听完《教师的语言艺术》的演讲后,我感触颇深,同时也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艺术,首先是灵犀相通的说话艺术。”教师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是从其说话艺术上体现出来的。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认真地揣摩自己的语言,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训练自己的语言。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语言更是一门艺术。如果你的语言极具感染力,吸引力和信服力,那么就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你的语言亲切,饱含思想与感情,与学生的智慧和心灵进行活生生的交流,学生就会信服你,跟随你,这样就会形成良好的互动。“对话”的实质是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理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在学习过程中,师生脑海里固有的知识、经历、观念、信息与文本的碰撞,是师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和升华,它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与美好生命的共享,具有生成新思维、新思想的特质。可见教师这个职业,相对其他职业而言,对语言的运用,特别是口语表达就应有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使之成为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如何使学生感到上课是一种艺术享受?在育人工作中,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使之成为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使学生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永远也研究不完的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及学生家长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对语言好坏的衡量标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怎样运用语言才能适应这一变化?怎样运用语言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动口、动脑,使教学方法适应培养21世纪所需人才的需要?怎样才能把话说到学生的心坎里,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遗憾的是,我们在语言运用上,并没有充分引起重视。没有注意到随着生活条件的普化、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学生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训练方法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训练方法 【作者:wrqbest】【字体:大中小】【我要评论】【献花】【打印】Tag:语言,运动,注意力,健康,自然,活动,妈妈,家庭,家长,养,母婴 一、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的训练 (一)阶段1的训练 此阶段的儿童对外界的刺激尚不能充分理解,训练时要利用各种方法、玩具等感兴趣的教具,使儿童能充分注意外界的人与物的存在。 1.注意力的训练在儿童经常接触的环境中,给予足够的感官刺激,鼓励和引导儿童用多种感官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如用能发出声音的微型玩具车等先引起儿童的注视,然后训练其对活动事物的持续注意能力。 2.对事物持续记忆的训练建立事物恒存 的概念,如将儿童正在玩的玩具放在毛巾下或箱子中,让其寻找。 3.促进视线接触的游戏如举高、团团转、逗笑等,通过游戏,增加儿童与他人的视线接触,促进意识传递方法的学习。 4.事物的操作学习对外界的事物进行某种操作而引起变化的过程。从触摸、抓握等单一的操作发展到敲、拿出等复杂的操作,可利用各种玩具,如搭积木、投环、击鼓等。最初可使用帮助的手法,逐渐让儿童对事物能做出相应合适用途的操作。 (二)阶段2的训练 此阶段的儿童要训练其能对日常事物有基本的理解,具有事物的匹配、选择能力,

并能听懂事物的名称和要求。 1.事物基础概念的学习训练通过模仿让儿童懂得身边日常用品(帽、杯、电话等)的用途。训练应与家庭指导同时进行,让儿童能做到操作场面的扩大,即在训练室、家庭和幼儿园等均能做。 2.多种事物的辨别学习训练 (1)以形式特性为基础的操作课题:通过分类游戏,学习认识事物的外部属性(颜色、大小等)。如将不同颜色、大小的小球分组。 (2)以功能特性为基础的操作课题:即认识事物的特性和用途,建立事物类别的概念,如将混放的人物、水果的图片分开。可有以下两种课题:①匹配:呈现2个以上示范项,儿童就手上的1个物品与示范项中的某一个相关物品进行匹配;②选择:呈现1个示范项,给儿童2个以上选择项物品,针对示范项,让儿童在选择项中做出合适的选择。 (三)阶段3的训练 此阶段的儿童为事物的符号形式形成阶段。训练顺序为:符号形式形成一言语理解一言语表达。 1.手势符号的训练适应证为中度到重度语言发育迟缓,言语符号的理解与表达尚未掌握的儿童,或言语符号理解尚可,但表达不能的儿童。因对儿童来说手势符号比言语符号更容易理解、掌握和操作,故可作为媒介,逐渐向获得言语符号过渡。 (1)状况依存手势符号的训练:训练重点是培养儿童能够注意手势符号的存在。训练方法是在日常的情景及训练的游戏中促进和强化。.如在分别的情况下,挥挥手表示“再见”,先让儿童看着手势,令其模仿;然后从模仿逐渐进入自发产生阶

儿童言语认知训练

儿童言语认知训练 怎么能让我家孩子开口说话? 我家孩子只会仿说,怎么让他主动表达? 我家孩子会回答问题,但是从不提问,怎么引导? ...... 家长们困惑许久的问题终于有答案了。 每个孩子都是纯洁的小天使,带着一切未知去感受这个世界,而语言是孩子拥抱世界的窗口。当孩子从牙牙学语到用奶声奶气的语言描绘他眼中的世界,描绘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舒服的微风温暖的水流以及对爸爸妈妈的爱,我想这是所有的父母都为之振奋,欣喜若狂的事情。 可是有些爸爸妈妈却要为孩子迟到的语言焦虑不安。王硕老师在东方启音苏州家长群分享了《儿童言语认知概念及训练阶段》,这场干货满满的线上讲座让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错过的家长不要失望哦,小编将会把所有的干货全部分享给大家

儿童言语发展及认知概念 儿童的语言理解主要分为以下几大步骤:听指令、句式、概念、解难、问句等等。 普通小朋友认知理解和语言表达程度(可以对照孩子的情况哦)0~12个月:能够回应别人叫自己的名字,以及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 1岁:单语期,可以叫“爸爸”“妈妈”,明白一些常见的名称,懂的拒绝别人,也懂得向大人要求一些想要的东西,比如零食、玩具等等。 2岁:双语期,能够明白一些简单的动词,“说”、“看”、“要”、“听”等等;可以明白不同的问句,比如说“要不要”、“有没有”、“谁”、“哪里”等概念;可以听懂简单的指定,比如说“给妈妈苹果”、“妈妈要”等等。 3岁:能够完成三元素的指令,比如说“把水杯放在桌子上”;也能够明白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说上下;还能够去明白一些“为什么”“多少”等问句。这时候小朋友的语言表达已经具备了可以交谈的能力,可以去讲一些简单的句子,比如说“妈妈去超市”。

训练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脑力思考分层; 这个层面是内在层面,指在接受到讯息的时候,会非常有组织性的将问题拆分成为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方式的N多个的关键性组织问题(关键性组织问题:组成某个问题的条件)。因此,形成一条很清晰的枝干,把问题分解成各个因素,也就加快了思维的方式,同时,促进了分析问题的正确性。 2,语言组织表达层; 这是个外在层面,即将脑力思考分层部分的总结和表述。如何有效地表述自己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事。准确性、适合性、延续性都是这部分的重点。准确性,大家都知道,就是要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适合性,就是在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下的正确表述方式。延续性,就是表述不能是100%的完全表述,而是需要很多的潜在因素以及潜台词,这样可以让对方进行提问和补充,起到互动的方式,也可以进一步分析和了解到对方的思维方式和需求,那么,我们才能很快的进行话题的转换和过渡。 如何去培养这两个层面? 1,阅览论文及散文书籍和文章,多写日记,多写论文及散文 论文能强化人的思维组织能力,散文能训练人的感悟和观察能力。喜欢Lilian文章的人一定记得Lilian的文章,这点上我还有点信心,呵呵。因为Lilian的文章总会在某个点上得到阅览的人共鸣,或者感动,或者心动,或者感悟,或者启发。只有让人有这些感受的时候,人的记忆中才会是深刻的。同样的,写文章和言语表述是一样的,有时候,言语表述比文章更能让人有体会,因为一段简短的谈话,有时能让对方感受的信息非常多,来自你内心的,来自你的素养,来自你的公司,来自你的专业,来自你的人格,等等。因此,言语表述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总结就是:耐人寻味! 2,倾听 倾听不代表漫无目的的听人说话,而是训练自己在听人说话时能自觉地找出关键词,关键语句,关键思想,训练自己有效的倾听。如果你的客户面对着你,谈了一大堆他的想法,他的方式,他的需求,而你却浑然不知到底对方要什么,那么,你说,这个客户还可能再找你继续吗?呵呵,很显然,不会。因为你压根不懂他!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需要听懂别人的话,听懂的不光是字面的意思,还有字面之下的潜在台词,那么,也就能引导我们该如何继续谈话,如何抓住客户,如何让客户知道:我们是最懂他的人! 3,沟通,谈话 当上述2点能够做好后,就该进行实际的沟通和谈话,你会发现,在上述2点的铺垫上,你的用词和观察领悟力会提高很多,很多语句会自然的使用上去。沟通谈话的目的在于锻炼自己的临场发挥,以及应变能力。老人们常说的经验,其实就是他人生路上经历到或者看到的事情的处理过程。同样的,沟通和谈话就是锻炼,沟通越多,越能明白该如何表述,也越能抓住重点,应变能力也越强,处理突发状况就会得心应手!

育婴师认知能力及语言训练

智力开发 1.视觉训练方法1)注视活动。适合年龄:0-3个月。训练时间:1分钟左右。每天次数:随时可做。2)追视活动。适合年龄:3-12个月。练习用具:乒乓球、笔、小艺术品等。练习时间:10分钟。3)配对游戏。适合年龄:1-3岁。训练用具:图片、小物件。训练时间:1-2分钟。 2.听觉训练方法:1)熟悉语言。适合年龄:0-6个月。训练时间:10-20秒。每天次数:不限。2)追声寻源。适合年龄:3-12个月。练习时间:10秒左右。每天次数:不限。练习用具:所有可以发生的东西。3)音乐训练。适合年龄:3个月-3岁。练习时间:3-5分钟。练习次数:根据需要确定。4)亲子阅读。适合年龄:10个月-3岁。练习用具:图书、图片。练习时间:5-15分钟。 3.触觉训练的方法。1)皮肤按摩。适合年龄:0-6个月。训练时间:20秒左右(不同部位)。2)触摸自然。适合年龄:6个月-3岁。练习时间:不限。 4.前庭平衡训练。1)正竖托抱。适合年龄:3-6个月。训练时间:1分钟左右。2)浴巾游戏。适合年龄:6个月-2岁。练习用具:小棉被或毛巾被一条。练习时间:30秒-2分钟。将棉被或毛巾被摊开铺平,让婴儿俯趴在上面,头要抬起,成人站在两边,各拉起棉被的两个角,动作要协调一致,一个拉,一个送,让婴儿有向前冲和向后退的感觉。可以前后晃、左右晃,还可以原地转圈,顺时针做三圈后再逆时针做三圈,或抱着婴儿转三圈。

5.认知综合训练的方法。举例:1)认识自己、家人及其相互关系。适合年龄:3-12个月。练习时间:随时进行。训练时要注意的问题:要一件一件的教,避免混淆;挑选婴儿最感兴趣的东西;多次重复,强化记忆(需要重复十几遍甚至几十遍才有效果);使用简介、正规的语言,如不要把汽车说成“滴滴”,把电灯说成“亮亮”等;对同一类东西要提供不同的样品。2)学习分类和概括。3)学会分类和概括的游戏。○1匹配游戏。○2“四挑一”。○3找图缺。○4掌握数的“三部曲”。婴儿数的概念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会背数、数的分解和组合、学数数。 语言训练 1.引导婴儿发音。1)语言准备期。2)模仿婴儿发音。3)多与婴儿聊天。 2.帮助婴儿理解语言。1)动作回应。适合年龄:6个月-1.5岁。练习时间:30-60秒。例如:帮助婴儿认识自己的器官、认识家人。2)看图说话。适合年龄:6个月-3岁。练习用具:婴儿画报或图书。练习时间:看图说话3分钟。3)感受实物。 3.用正确的方法训练语言。1)看图将故事。适合年龄:10个月-3岁。练习时间:1-3分钟。练习次数:不限。2)我问你答。 4.练习日常用语。适合年龄:1-3岁。练习时间:随时进行。 5.练习儿歌。适合年龄:1.5-3岁。练习时间:1-5分钟。 6.阅读练习。练习方法:安排好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教材;培养婴儿的阅读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