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导管临床应用与护理

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真题10

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真题10 (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100,分数:300.00) 1.一般晚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最重要治疗措施是 A.持续吸氧 B.大量利尿 C.支气管解痉 D.兴奋呼吸 E.控制感染√ 2.下列哪种呼吸提示病情最危重 A.呼吸浅速 B.呼吸深快 C.呼吸与呼吸暂停相交替√ D.每分钟呼吸超过24次 E.每分钟呼吸少于10次 3.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提示 A.胸腔积液 B.高血压 C.心房颤动 D.右心功能不全√ E.左心功能不全 4.确定给氧方法和浓度的首要指标是 A.发绀的轻重 B.神志状态 C.呼吸困难的程度 D.肺功能检查结果 E.病情和血气检查√ 5.关于中毒性肺炎抗休克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去枕平卧位 B.热水袋体表保暖√ C.高流量吸氧 D.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E.输液速度先快后慢 6.下列哪项表现不提示右心功能不全 A.劳力性呼吸困难√ B.腹水 C.紫绀 D.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E.下肢水肿 7.长期服用噻嗪类利尿剂最常引起 A.高钾 B.低钠 C.高钙 D.低钾√ E.高尿酸血症 8.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常提示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心包大量积液 C.静脉压升高 D.左室功能低下√ E.严重心律失常 9.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 A.过度劳累 B.摄入盐过多 C.感染√ D.心律失常 E.洋地黄应用不当 10.心功能的评估主要依据 A.病程长短 B.活动耐力√ C.有无并发症 D.心脏体征 E.辅助检查资料 11.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 A.房室传导阻滞 B.房颤 C.窦性心动过速 D.伴2:1传导的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E.室性早搏√ 12.漂浮导管检查的护理措施哪项不正确 A.术前排尿 B.做碘过敏试验√ C.留置导管一般不应超过72h D.定时用肝素溶液冲洗导管 E.每天清洁伤口 13.关于高血压危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收缩压可达33.8kPa B.可见于急进型高血压 C.可有高血压脑病的表现 D.舒张压≥15.6kPa E.主要由于脑部血管痉挛所致√ 14.消化性溃疡夜间痛、后背痛最明显的是 A.胃溃疡 B.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C.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D.幽门管溃疡 E.食管溃疡 15.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哪项检查提示预后不良 A.血清γ球蛋白降低√ B.血沉加快 C.白细胞升高 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E.贫血 16.尿毒症患者低Ca 2+,抽搐主要见于 A.酸中毒加重时 B.大量利尿剂

86例漂浮导管术护理配合及实践经验

86例漂浮导管术护理配合及实践经验 摘要目的:探讨漂浮导管术中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实践经验。方法:本研究中以 我院在2008年6月1月至2014年6月1日期间行漂浮导管术的86例危重患者 为调查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A组与B组。A组患者在漂浮导 管术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则进行细微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比较两 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而评价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价值。结果:两组行漂浮导管术患者在护理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之间比较时无明显差异,A、B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B组经细微护 理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程度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细微护理在漂浮导管术中应用时可明显改善危重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进而改善病情促进患者的病情好转。 关键词漂浮导管术;护理方法;细微护理 据临床疾病统计结果得知,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已 成为十大危险疾病之首。心血管疾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易出现危重病情,而在 危重患者中用于评价其病情的主要指标是心功能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1-3]。近 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漂浮导管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危重患者的病情检 测中[4]。目前,有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方法及实践经验影响着漂浮导管术的检 测指标[5]。为此,本研究中将我院的86例行漂浮导管术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漂浮导管术期间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细微护理,进而评价两种护理方法的 护理意义。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中的86例行漂浮导管术的危重患者的病例选用时间介于2008年6月1月至2014年6月1日期间。整合所有患者的资料信息得知,A组 患者中最大年龄是77岁,最小年龄是26岁,平均年龄是(54.36±4.52)岁,男 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2例,心肌梗死患者有20例,心力衰竭患者有17例, 心律失常患者有6例;B组患者中最大年龄是75岁,最小年龄是27岁,平均年 龄是(55.17±3.84)岁,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4例,心肌梗死患者有16, 心力衰竭患者有18例,心律失常患者有9例。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 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得知,A组与B组患者在临床资料间 比较时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漂浮导管术:(1)术前准备:做好消毒工作并准备好手术物品及药品; (2)测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后进行颈内静脉置管术;(3)手术操作:病人平卧,头转向左侧,保持30度头低位,用龙胆紫划出颈部三角区,以三角顶部中 点定位;常规局部皮肤消毒、铺巾,以2%普鲁卡因做浸润麻醉;同步台下递予 酒精浸泡后的静脉穿刺针、扩张器、引导钢丝、刀片、三通板;(4)穿刺方法:术者左手食指与中指触摸到颈动脉表面,并将其推向内侧,使之离开胸锁乳突肌 前缘;在其前缘的中点食指与中指之间与额平面呈30~45度角进针,针头向尾 侧指向同侧乳头;待穿刺针进入皮肤抽到静脉血后证明穿刺成功,放入引导钢丝 后拨出穿刺针;穿刺口用刀片稍扩张,以钢丝引导方向,利用扩张器将外套管置 入颈内静脉中;退出引导钢丝及扩张器,再经外套管置入心导管,使导管以小距 离快速进入心腔;(5)打开X光机,追踪导管插入位置,直至进入肺动脉;使 气囊充气、导管即进入肺动脉远端,气囊放气后,导管又迅速退回原肺动脉位置,

消化内科常用专科检查及护理

第十七章消化内科常用专科检查及护理 第一节胃酸分泌功能检查及护理 胃酸分泌功能检查是收集患者空腹使用刺激剂后的胃酸标本,测定胃液量、胃液酸度及胃液PH,以评价胃粘膜分泌功能。检查项目包括基础胃酸排泌量(BAO)、最大胃酸排泌量(MAO)和高峰胃酸排泌量(PAO)。 适应证 (1)辅助诊断促胃液素瘤、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 (2)胃大部切除术及迷走神经切除术前,估计手术预期效果,或者是术后判定迷走神经切除是否完全。 (3)制酸剂、抗胃液素等药物疗效评价。 禁忌证 (1)食管肿瘤、食管狭窄或重度静脉曲张者。 (2)上消化道出血止血后不足2周者。 (3)心肺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发作者。 (4)鼻咽部有急性感染者。 操作前准备 (1)向患者说明检查方法、意义,减少其顾虑和不安,以取得患者配合。(2)抽胃液前24—48小时停用一切影响胃液分泌的药物。 (3)嘱患者检查前晚禁食,检查当天早晨空腹(禁饮禁食)。 (4)准备好胃管包、试管等检查所需物品。 操作过程及配合 1、胃管插入 (1)患者取坐位或者半坐位(有义齿者应取下义齿),胸前铺橡胶单、治疗巾。嘱患者放松。 操作者戴无菌手套,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插入长度并做好标 记。将胃管涂以液状石蜡,左手垫无菌纱布持胃管,右手夹胃管

前端送入口腔(或一侧鼻腔内)内,当插入至约15CM处时,嘱患 者做吞咽动作,随即将胃管插入食管。 当胃管插入至50CM(经口腔插入)或55CM(经鼻腔插入)标记处 时,胃管末端接注射器进行抽吸,以保证胃管是否在胃腔内。若 未能抽出胃液,可通过改变胃管插入深度、患者体位后再予以抽 吸。如抽出胃液,将胃管用胶布固定于患者面部。 2、胃液留取 (1)将空腹胃液全部抽出,标记为”0”,记录总量,取10ML送检,以测定总酸度 (2)继续抽吸一小时胃液量,测定BAO。 给予五肽促胃液素6μg/㎏肌内注射,然后每隔15分钟抽胃液一 次,每次各抽10ML送检,标记标本号数及次数。如此抽吸胃液标 本4次,以测定刺激后的MAO和PAO 操作后护理 (1)抽胃液完毕后协助患者漱口、洗脸,并嘱患者卧床休息。不是缓解后可进食。 (2)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呕血、黑便等现象,如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进行相应处理。 结果分析 以30—50mmHg负压次持续抽吸一小时所得的胃液总量即基础胃液量,正常值为10—100ml。总酸度为10—15U,游离酸度为0---30U .试验后的胃液总量50—100ml ,总酸度为40—60U,游离酸度为20—40U。正常胃液pH在1.3—1.8之间。BAO为3.9±1.98mmol/h(一般不超过5 mmol/h);MAO为3—23 mmol/h,女性稍低;PAO为20.26±8.77 mmol/h. 第二节十二指肠引流及护理 十二指肠引流术(DD)是经十二指肠引流管将十二指肠液及胆汁引出体外的检查方法,以协助诊断肝、胆、胰系统疾病,并可判断胆系运动功能。 适应证 (1)疑有胆道感染、结石、肿瘤及梗阻者。 (2)疑有肝胆寄生虫病者,如胆道蛔虫、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等。(3)疑有胰腺病变者。

市第一人民医院ICU肺动脉漂浮导管的护理常规

市第一人民医院ICU肺动脉漂浮导管的护理常规通过肺动脉漂浮导管可监测血流动力学、氧动力学。为保障置管的顺利,减少并发症,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及留置期间,应作好相应护理。 (一)置管前的准备 1、患者的准备 清醒患者应向其交代置管的必要性及术中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充分暴露穿刺部位,体位合理舒适。 2、物品的准备 肺动脉漂浮导管一套、配套的导管鞘(比导管大0.5-1F)、局部麻醉药、特殊换药包、肝素生理盐水、消毒用品、专用温度探头、换能器、心排出量导线、三通或三通板、皮肤贴膜。 3、置管者的准备 更换无菌手术衣、带口罩、帽子和手套。 (二)置管中的配合

1、协助消毒,抽取局麻药,倒适量肝素生理盐水于换药碗中备用。 2、将导管鞘、肺动脉漂浮导管放入无菌区。 3、沿导管鞘置入肺动脉漂浮导管。置入20cm 时,气囊充气0.75-1.25ml,使导管随血流漂浮前行,观察压力波形,判断导管尖端位置。出现肺动脉嵌压波形后停止送管,气囊放气后显示肺动脉压波形,固定肺动脉漂浮导管。 4、接温度探头和心排出量导线。 5、置管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三)置管后的护理 1、输液的护理: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后,导管鞘侧管可作为静脉通道,用于输液和泵入各种药物,护理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同。 2、血流动力学监测期间的护理: (l) 保持肺动脉漂浮导管的各管腔通畅,持续

监测肺动脉压。持续或间断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导管管腔。监示器应始终显示肺动降压力波形,波形改变应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中心静脉压可间断或定时监测。抽血后及时冲洗管腔; (2) 气囊不能持续充气,禁止持续嵌顿。每次气囊充气的时间不应超过3个呼吸周期.测量肺动脉嵌顿压后应及时放气。气囊内气体不需手工抽出,应自动回入注射器内。若气休不能完全回入,表明气囊可能己经漏气。气囊漏气后不能再试图充气监测肺动脉嵌顿压,以免造成空气拴塞; (3) 测心排出量时,应在3s内匀速注入规定剂量冷生理盐水,一般5ml或10ml。每次注水量要准确,取3次平均值作为确定值; (4) 由肺动脉开口抽取混合静脉血标本时,先将导管内的肝素生理盐水抽尽,再去除至少2ml血,抽吸应缓慢。过快可导致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及混合静脉血氧分压升高。气囊嵌顿下抽取的血液为肺

市第一人民医院ICU肺动脉漂浮导管的护理常规

市第一人民医院ICU 肺动脉漂浮导管的护理常规通过肺动脉漂浮导管可监测血流动力学、氧动力学。为保障置管的顺利,减少并发症,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及留置期间,应作好相应护理。 (一)置管前的准备 1、患者的准备 清醒患者应向其交代置管的必要性及术中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充分暴露穿刺部位,体位合理舒适。 2、物品的准备 肺动脉漂浮导管一套、配套的导管鞘(比导管大0.5-1F)、局部麻醉药、特殊换药包、肝素生理盐水、消毒用品、专用温度探头、换能器、心排出量导线、三通或三通板、皮肤贴膜。 3、置管者的准备 更换无菌手术衣、带口罩、帽子和手套。 (二)置管中的配合

1、协助消毒,抽取局麻药,倒适量肝素生理盐水于换药碗中备用。 2、将导管鞘、肺动脉漂浮导管放入无菌区。 3、沿导管鞘置入肺动脉漂浮导管。置入20cm 时,气囊充气0.75-1.25ml ,使导管随血流漂浮前行,观察压力波形,判断导管尖端位置。出现肺动脉嵌压波形后停止送管,气囊放气后显示肺动脉压波形,固定肺动脉漂浮导管。 4、接温度探头和心排出量导线。 5、置管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三)置管后的护理 1 、输液的护理: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后,导管鞘侧管可作为静脉通道,用于输液和泵入各种药物,护理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同。 2 、血流动力学监测期间的护理: (l)保持肺动脉漂浮导管的各管腔通畅,持续监测肺

动脉压。持续或间断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导管管腔。监示器应始终显示肺动降压力波形,波形改变应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中心静脉压可间断或定时监测。抽血后及时冲洗管腔; (2)气囊不能持续充气,禁止持续嵌顿。每次气囊充气的时间不应超过 3 个呼吸周期. 测量肺动脉嵌顿压后应及时放气。气囊内气体不需手工抽出,应自动回入注射器内。若气休不能完全回入,表明气囊可能己经漏气。气囊漏气后不能再试图充气监测肺动脉嵌顿压,以免造成空气拴塞; (3)测心排出量时,应在3s 内匀速注入规定剂量冷生理盐水,一般5ml或10ml。每次注水量要准确,取 3 次平均值作为确定值; (4)由肺动脉开口抽取混合静脉血标本时,先将导管内的肝素生理盐水抽尽,再去除至少2ml 血,抽吸应缓慢。过快可导致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及混合静脉血氧分压升高。气囊嵌顿下抽取的血液为肺

漂浮导管

漂浮导管穿刺与放置方法 一.操作前准备 1. 物品、药品准备 无菌Swan-Ganz气囊漂浮导管; 中心静脉鞘管 中心静脉穿刺包(穿刺针,引导钢丝、扩张器、手术刀片、三通板等); 换能器;加压带;肝素水 床边监护仪; 碘酒、酒精; 无菌生理盐水。 利多卡因 超声;无菌超声保护套 2.病人准备 平卧位或头高脚低位,头偏向一侧,插管部位清洁。 测录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意识状态等。 3.操作者准备 操作者带帽子、口罩、刷手、行无菌手术。 二.操作步骤 病人平卧,头转向左侧,保持30度头低位,通过盲穿法或超声定位颈内动脉;在无菌区打开穿刺包、鞘管包等无菌物品; 常规局部皮肤消毒、铺巾,以利多卡因做浸润麻醉;

术者检查心导管:导管应有一正常弯度,如有明显死折,应弃去,否则置管十分困难。用lml注射器抽吸空气0.8~lml,充入气囊,检查导管气囊是否有漏气或气囊偏向一侧,如气囊已破或缓慢漏气应更换导管,气囊偏向一侧可能会影响监测数值的准确性,应予注意;用盐水检查鞘管通畅性; 检查穿刺针、扩张器及引导钢丝能否配套使用,并用盐水冲洗后备用。 穿刺方法:术者左手食指与中指触摸到颈动脉表面,并将其推向内侧,使之离开胸锁乳突肌前缘。在其前缘的中点食指与中指之间与额平面呈30~45度角进针,针头向尾侧指向同侧乳头。待穿刺针进入皮肤抽到静脉血后证明穿刺成功,放入引导钢丝后拨出穿刺针。穿刺口用刀片稍扩张,以钢丝引导方向,利用扩张器扩皮,将鞘管置入颈内静脉。退出引导钢丝及扩张器,再将漂浮导管与鞘管连接。固定鞘管于皮肤,穿刺点盖敷料。 放置方法:缓慢推送导管并观察患者心率及肺动脉波形,使漂浮导管以小距离快速进入心腔直至进入肺动脉。使气囊充气、导管即进入肺动脉远端,气囊放气后,导管又迅而退回原肺动脉位置,证明位置良好。外固定术毕。

常用诊疗技术护理配合

骨科常用诊疗技术护理配合 (一)骨筋膜室综合征封闭式负压引流 [临床表现] 1、疼痛:患肢持续性剧烈疼痛且进行性加剧,足骨筋 2、膜室神经受压和缺血。 3、患侧趾成屈曲状态,肌力减弱。被动牵伸趾时可引起剧烈疼痛,为肌缺血的表现。 4、患处皮肤略红、温度稍高、肿胀,有严重压痛。 5、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 6缺血性肌痉挛缩和坏疽: ①由疼痛转为无痛;②苍白或发绀;③感觉异常;④麻痹;⑤无脉。 [术前护理] 1、见骨科一般护理。 2、骨筋膜室综合征(VSD)易在创伤后72h发生。一旦怀疑VSD,应立即松解所有的外固定物,将肢体放平。避免抬高患肢,以免加重组织缺血。禁热敷、烤灯,避免温度增加,加快组织代和渗出,加重损伤。必要时予冷敷。 3、向患者介绍VSD的相关知识,展示负压引流材料。针对性地进行疏导,使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术中护理] 1、麻醉根据不同部位选择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隙阻滞麻醉或臂丛神经

阻滞麻醉。 2、体位仰卧位。 3、术中配合 (1)见骨科一般护理之术中护理。 (2)V SD多为急诊手术,应在短时间准备好手术用品及手术室。[术后护理] 1、见骨科手术一般护理和麻醉后护理。 2、将患肢用一软枕10-30cm,以保证硅胶管多孔端处于最低位,同时利于静脉回流与患肢末梢血运观察。 3、观察全身情况,因创面较大、渗液较多,鼓励患者多饮水,给予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 4、注意观察患肢动脉搏动和指(趾)端血运、感觉、活动及皮肤温度,如发现末梢温度降低、发绀、麻木、疼痛等逐渐加重,及时通知医师。 5、负压引流过程中,瘪陷的膜恢复原状,薄膜凸起,下有积液或有液体渗出,提示负压失效,应及时通知医师。 6、在固定时,引流管保持足够的长度。翻身时需防止因牵拉脱落,引流管受压卷折使负压吸引中断。每天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保持负压吸引通畅。如人工皮下有积液、积血,引流不畅,适当转动硅胶管或向远心端稍挤压引流管。同时可适当调整患者体位,检测负压情况。 7、保持创面清洁与干燥,加强基础护理,减少感染发生。冬季注意

漂浮导管监测技术

漂浮导管监测技术 一、技术简介 1970年swan和Ganz研制出特殊的导管,即肺动脉导管(pulmonary arterial catheter,PAC),又称Swan-Ganz导管。1972年将其用于临床。导管顶端带有气囊,从大静脉置管,将气囊充气后导管随血流漂经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进入肺小动脉。导管可测得右房压(right atrial pressure,RAP)、右心室压(right ventricular pressure,RVP)、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PAP)以及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PCWP)。1975年发展为光纤肺动脉导管,可用于测定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mixed venous O2 saturation,SVO2)。同时通过计算公式,可取得血流动力学参数,如外周血管阻力(peripheral vascular resistance,PVR)、每搏量(stroke volume,SV)、每搏指数(stroke index,SI)、心指数(cardiac index,CI)等。1981年又进一步用于测定右心室舒张末容量(Righ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RVEDV)和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近年来导管又经过改进,在尖端15~25cm处安装加热电热丝,通过血液热稀释法,自动连续性测定心排血量(continues cardiac output,CCO),给临床应用带来了极大方便。 二、目的 1、诊断:评价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1)判断心肌的收缩与舒张功能

PETCT检查中的护理配合

PETCT检查中的护理配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全年行PET??CT显像检查的患者数量787例,男470例,女317例,年龄在13~88岁,平均年龄50??8岁,其中肿瘤患者315例,健康者472例,有糖尿病病史者147例。 1??2 设备及检查方法选用仪器为美国通用电器医疗仪器公司(general electric meddicsl system GE)生产的Discovery ST16 PET??CT。显影剂为18F??FDG,放射化学纯度?95%。加速器是美国GE公司生产的MINItrace,配置Microlab全自动合成系统。患者于检查前4~6 h禁食,常规检查血糖,静脉注射显像剂40~50 min后开始采集图像。 2 护理配合 2??1 检查前护理 2??1??1 一般护理环境安静、整洁,室温保持在 20~22℃,灯光微暗,营造温馨的检查环境。接诊时应详细记录受检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并测量身高体重、联系电话,以便以后随访,并询问其做检查的目的。 2??1??2 心理护理由于PET??CT显像剂具有一定放射性,患者检查前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作为

一名专业护理人员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尤其是肿瘤患者及家属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紧张情绪,心理负担较重,对他们应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及给予心理安慰和心理疏导,对于过分担心的患者,告知此检查显像与常规X线相比,有效辐射吸收剂量相似[2]。必要时先让受检者以参观的形式熟悉周围的环境,讲解机器的优点以解除患者的恐惧感。 2??1??3 饮食护理受检者禁食六小时以上,并测量血糖,正常空腹血糖应在3??9~6??1 mmol/L,如为糖尿病患者在检查当日应停止用药,并将血糖控制在10 mmol/L以下,如未达到上述要求,告知医生,以确定受检者检查顺序后延,让其血糖自然下降,并严密观察受检者,防止血糖下降过低而引起不适。 2??1??4 受检者的准备在注射药物前先将受检者安排 在休息室内,去除身体内所有金属物(如:手机、手表、金银手饰等)。换上检查服,向受检者讲解检查的整个流程,检查中的注意事项,安排受检者在床上静卧休息20 min,少走动,避免与人交谈。 2??2 检查中的护理 2??2??1 注射药物前的准备由于注射的药物是放射性 药物,而且半衰期为110 min[3],护理人员应在检查前做好预防措施,使用必要的防护器材(如铅衣、铅眼镜、铅屏风等);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缩短操作时间,尽量减少射线对

漂浮导管

漂浮导管 【定义】 肺动脉漂浮导管(Swan-Ganz):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可以全面了解血流动力学变化。导管置入途径多为经右颈内静脉到达右心房、右心室进入肺动脉。可直接测量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楔压(PAWP),通过温度稀释法测得心排出血量(CO);可计算出心排指数(CI)、肺循环血管阻力(PVR)、体循环血管阻力(SVR)及左右心室每搏功指数等一系列心功能指标,以此判断循环功能状况来指导治疗。 【临床适应症】 ⑴急性心肌梗塞 ⑵急性巨大肺栓塞 ⑶鉴别心源性或非心源性肺水肿 ⑷各类休克,尤其是心源性休克 ⑸多脏器功能不全的重症患者 ⑹危重病人和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在术中及术后的监测和处理 ⑺外伤患者的液体疗法 ⑻应用扩容、扩血管药、增强心肌收缩药、缩血管药物的监测及处理 ⑻其他如利用漂浮导管技术进行临时性心房、心室或房室顺序起搏,超速抑制,心腔内心电图记录等。 【护理要点】 ⑴留置期间,应用肝素盐水(生理盐水500ml中加入肝素25mg)每1~2小时定时冲洗,保持各管道的通畅性,以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监测。 ⑵监测系统中各个接头均要衔接紧密,避免松脱、出现漏液或漏血;始终保持导管中无气泡及监测系统的封闭状态,以预防气体栓塞。 ⑶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导管以无菌治疗巾覆盖;三通、肝素帽有血迹残留及时更换;保持导管入口处及周围皮肤无菌、干燥及无渗血,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症状,有污染时随时更换敷料。 ⑷妥善固定导管;进行翻身、治疗操作时避免牵拉导管,随时观察波形,防止导管脱出、扭曲、打折。 ⑸导管放置时间一般为3~5天,最佳留置时间为48~72小时。当出现血栓性静脉炎或栓塞时应拔除导管。 ⑸并发症的观察: ①心律失常:插入右心导管时,因导管尖端刺激心肌壁、瓣膜或腱索所致,一般发作很短,意义不大。最常见的是室性早搏和非持续性室速,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出现持续性室速、室颤,需电转复。室性心律失常最常发生于休克、急性心肌缺血或梗塞、低血钾、低血钙、低氧、酸中毒和插管时间过长。 ②气囊破裂:多见于肺动脉高压患者,由于导管反复多次使用,球囊在血管内移动,磨损或气囊过度扩张(7F导管大于 1.5ml),误用液体充盈气囊或给气囊主动放气(而不是被动放气)。气囊破裂表现为充气时无阻力感,被动充气时注射器活塞不能弹回和充气后不能测得PAWP。从气囊管腔溢出血液亦提示气囊破裂,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应将气囊管腔活塞关闭,盖上活塞帽并注明“不能充气”字样或予以拔出更换。 ③血栓或栓塞:原因为导管周围纤维性管套形成血栓;导管内血栓;导管阻塞肺动脉分支。

引流管的护理

常见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主要内容: 1、什么是引流及引流管种类 2、如何正确评估管道 3、临床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1.1 常见管道分类 1 、输入性管道,如:胃肠外营养(TPN)、中心静脉。 2 、排出性管道,如: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尿管、各类外科手术引流管等。 3 、监测性管道,如:上腔静脉导管、有创动脉置管。 4、综合性管道,如:胃管。 1.2导管按风险程度分三类 1、低危导管:普通吸氧管、普通胃管、导尿管。 2、中危导管:腹腔引流管、各类造瘘管、普通创口引流管、镇痛泵、三腔二囊管。 3、高危导管:T字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动脉置管、气管插管、脑室外引流管、胰腺引流管、透析管、鼻肠管漂浮导管。 2.1 正确评估管道 1、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 2、安全护理:看部位、看深度、看置管时间、看是否通畅。 2.2. 临床常见的引流管 1、胃肠减压管 2、胸腔闭式引流管 3、胆道T 管 4、腹腔引流管 5、留置导尿管 6、头部引流管 3.1引流管的共同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固定好引流管,明确标示,留足长度防止牵拉,防止引流管脱出。 2、引流通畅: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反折、受压,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 3、防止感染:引流袋应低于引流管口,防止引流液逆行感染,操作过程应加强无菌操作。 4、观察引流液: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3.2胃肠减压管 1、妥善固定:注意胃管的外露长度,防止胃管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保证持续负压吸引,定期冲洗胃管,防止堵塞,保证胃管在胃内。 3、防止感染:每日进行两次口腔护理,鼻贴每日更换,每日更换负压器。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 5、拔管: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无腹胀,引流液减少,肠鸣音正常,即可考虑拔管。 危重病人插胃管时易误入气管内,应特别慎重应常规证实胃管不在气道在胃内 3.3胸腔闭式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气胸——排气减压 血胸——引流淤血、渗出液 有利于肺扩张,减轻呼吸困难 3.4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位置 1、气胸:第2肋间锁骨中线处,管端伸向胸腔顶部 2、血胸:腋中线或腋后线第7或第8肋间,管端在肋膈角处 3、脓胸:脓液积聚最低位

漂浮导管监测技术

漂浮导管监测技术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漂浮导管监测技术 一、技术简介 1970年swan和Ganz研制出特殊的导管,即肺动脉导管(pulmonary arterial catheter,PAC),又称Swan-Ganz导管。1972年将其用于临床。导管顶端带有气囊,从大静脉置管,将气囊充气后导管随血流漂经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进入肺小动脉。导管可测得右房压(right atrial pressure,RAP)、右心室压(right ventricular pressure,RVP)、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PAP)以及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PCWP)。1975年发展为光纤肺动脉导管, 可用于测定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mixed venous O 2 saturation,SVO 2 )。同时通过计算 公式,可取得血流动力学参数,如外周血管阻力(peripheral vascular resistance,PVR)、每搏量(stroke volume,SV)、每搏指数(stroke index,SI)、心指数(cardiac index,CI)等。1981年又进一步用于测定右心室舒张末容量(Righ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RVEDV)和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近年来导管又经过改进,在尖端15~25cm处安装加热电热丝,通过血液热稀释法,自动连续性测定心排血量(continues cardiac output,CCO),给临床应用带来了极大方便。 二、目的 1、诊断:评价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1)判断心肌的收缩与舒张功能 (2)监测患者肺循环与体循环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3)对治疗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