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治疗性传播疾病总医院

国家重点治疗性传播疾病总医院
国家重点治疗性传播疾病总医院

国家重点治疗性传播疾病总院

有许多因素可导致性病的发生,尤其是现在的青年男女的性观念比较开放,婚前性行为的增加、“前卫”的思想意识,导致性病发病率在青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增高尤为明显。针对这一现象应该尽可能的推迟性生活,另外发生性行为时一定要使用避孕套来防护。

最常见两大类性病:

尖锐湿疣: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以肛门生殖器部位增生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大多发生于18~50岁的中青年人。大约经过半个月至8个月,平均为3个月的潜伏期后发病。此病较为常见,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尖锐湿疣临床表现:

生殖器和肛周为好发部位,男性多见于包皮、系带、冠状沟、龟头、尿道口、阴茎体、肛周、直肠内和阴囊,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后联合、前庭、阴蒂、宫颈和肛周。偶可见于阴部及肛周以外的部位,如腋窝、脐窝、口腔、乳房和趾间等。女性阴道炎和男性包皮过长是尖锐湿疣发生的促进因素。

损害初起为细小淡红色丘疹,以后逐渐增大增多,单个或群集分布,湿润柔软,表面凹凸不平,呈乳头样、鸡冠状或菜花样突起。红色或污灰色。根部常有蒂,且易发生糜烂渗液,触之易出血。皮损裂缝间常有脓性分泌物郁积,致有恶臭,且可因搔抓而引起继发感染。本病常无自觉症状,部分病人可出现异物感、痛、痒感或性交痛。直肠内尖锐湿疣可发生疼痛、便血、里急后重感。

生殖器疱疹: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是HSV-2型,少数为HSV-1型。是常见的性病之一。生殖器疱疹可反复发作,对病人的健康和心理影响较大;还可通过胎盘及产道感染新生儿,导致新生儿先天性感染。因此该病也是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应对其有效的防治引起重视。

生殖器疱疹临床表现:

初发生殖器疱疹分为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和非原发的初发生殖器疱疹。前者为第一次感染HSV而出现症状者为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其病情相对严重。而部分病人既往有过HSV-1感染(主要为口唇或颜面疱疹)又再次感染HSV-2而出现生殖器疱疹的初次发作,为非原发的初发生殖器疱疹,其病情相对较轻。

原发皮损消退后皮疹反复发作,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较原发性全身症状及皮损轻,病程较短。

国家重点治疗性传播疾病总院根治性病不复发

北京蓝海医院是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也是一家在中医事业发展中独树一帜的特色医院。医院以性传播疾病为主要科室,在临床应用上采用双向免疫生物抗体激活疗法辨证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性传播疾病,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分型的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均有显著疗效。

双向免疫生物抗体激活疗法在治疗上可以快速缓解症状、减轻疼痛,2-5天坏死组织即可脱落,不仅对肉眼可见的尖锐湿疣、疱疹有破坏作用,还可清除亚临床损害和潜伏感染组织,达到彻底清除病毒、防止继发感染。而且该疗法可使人体产生自我防护网,不仅吞噬体内病毒,还可完全抵御再次入侵病毒,真正

实现一次治愈终身防护。

中国卫生部性病诊疗规范和性病治疗推荐方案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性病的发生和蔓延,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在2000年8月制定了《性病诊疗规范和性病治疗推荐方案》。它对性病的防治有指导和规范作用,各级性病防治人员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中国卫生部性病诊疗规范和性病治疗推荐方案 (2000年8月) 非淋菌性尿道炎(粘液脓性宫颈炎)诊疗规范(试行) 尖锐湿疣诊疗规范(试行)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诊疗规范(试行) 生殖器疱疹诊疗规范(试行) 软下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淋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HIV/AIDS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附:性病治疗推荐方案(2000年) 梅毒治疗方案 淋病治疗方案 非淋菌性尿道炎(粘液脓性宫颈炎)的治疗方案 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案 软下疳的治疗方案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治疗方案 生殖器疱疹治疗方案 艾滋病的治疗方案 性病诊疗规范

非淋菌性尿道炎(粘液脓性宫颈炎)诊疗规范(试行) 〔nongonococcal urethritis (mucopurulent cervicitis),NGU(MPC)〕 1、诊断标准 NGU及MPC的诊断应根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1.1 接触史患者有非婚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 1.2 临床表现 潜伏期平均为1~3周。男性病人表现为尿道炎,常有尿痛或尿道分泌物。尿痛的程度比淋病轻,有时仅表现为尿道的刺痛和痒。尿道分泌物常有浆液性或粘液脓性,较稀薄,量也较少。女性病人有尿急、尿痛等尿道炎症状,但主要为宫颈内膜炎。宫颈有充血、水肿、触之易出血、黄色粘液脓性分泌物增多以及下腹部不适等症状。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病人症状轻微或无任何临床症状。 1.3 实验室检查 用涂片、培养检查,无淋病奈瑟菌的证据。男性尿道分泌物革兰染色涂片检查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在油镜(1000倍)下平均每视野≥5个为阳性。晨起首次尿或排尿间隔3~4小时的尿液(前段尿15ml)沉渣在高倍镜(400倍)视野下,平均每视野≥15个多形核白细胞有诊断意义。或者男性病人<60岁,无肾脏疾病或膀胱感染、无前列腺炎或尿路机械损伤,但尿白细胞酯酶试验阳性者也可诊断为NGU。女性宫颈粘液脓性分泌物,黄色,在油镜(1000倍)下平均每视野多形核白细胞>10个有诊断意义(但应除外滴虫感染)。 目前由于对衣原体的培养和诊断试剂盒的使用尚无条件或不够规范,临床实验室诊断中只需见到有炎症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并排除淋球菌感染即可作出诊断。 1.4 病例分类 1.4.1 报告病例具备1.1,1.2及1.3各项指标。 1.4.2 确诊病例经实验室检查,可证实有沙眼衣原体或其他致病的病原体。 2处理原则 2.1 治疗原则 2.1.1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1.2 及时、足量、规则治疗。

血源及性传播疾病

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预防控制传染病健康教育 血源及性传播疾病 (一)、什么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 血源性疾病主要指可以通过输血、血液制品、注射、手术等 途径进行传播的传染病,其病原体存在于血液、体液和分泌 物中。性传播疾病是指通过性接触而传播的一组疾病。(二)、常见的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种类 可通过血源或性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包括:HIV感染/艾滋病、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淋病和梅毒等。 (三)、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传播 1、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2、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生活 上的密切接触也可能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淋病和梅 毒。但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 不会感染艾滋病。 (四)预防控制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健康教育知识要点: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传染病的根本措施。 2、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性病的 危险。

3、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 过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4、治疗疾病时,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医疗 器械。 5、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交,可以预防性病。 6、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艾滋病病毒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 险行为,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7、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 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 8、关心、帮助、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鼓励他们参 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9、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 稳定,预防艾滋是全社会的责任。 10、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能保护易感人群,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性病类论文

5、性病治疗的十大原则?性病治疗如何才能算规范?患者须知内容? 6、什么是乒乓球式感染?怎样理解复发和再感染? 7、性病为什么易复发?复发原因?什么病易复发?怎样降低复发率? 8、什么叫随诊巩固治疗?有什么作用?各种性病的主疗程、巩固疗程的时间? 9、开展哪些理疗项目?各项理疗的治疗目的?其作用原理?各设备的操作运用? 10、我们科室针对各种性病治疗的特色? 11、理疗室药品、药号?配方? 12、各项理疗的术前、术后宣教?禁忌症? 13、非淋与不孕不育的关系?(男女分开) 14、女性细菌性、滴虫性、霉菌性、非淋、淋病阴道分泌物特点? 15、前列腺知识? 16、前列腺为何久治不愈? 17、CA为何边治边长? 18、免疫制剂治疗CA的注射规律?作用? 19、包皮过长的危害性?我们这里的“包皮美容环切术”有哪些优点? 20、门诊收费项目??(药房需回答药品) 二、护理内容 1、急救常用药有哪些? 2、药物过敏怎样处理? 3、病人有胃部不舒服,应先怎样处理? 4、怎样学好心理疗法,给病人做心理护理? 5、应怎样接待复诊、初诊病号? 6、导诊职责? 7、如遇不会回答的问题怎么办? 8、“三查八对”指哪三查,哪八对? 9、如遇操作失误,该怎样解释? 10、无菌操作知识 11、消毒知识及其登记制度。 12、交接班注意事项。 13、班后十分钟小会的目的、内容? 14、了解病人罗曼史的作用是什么? 15、如何做好复诊?如何减少中断? 16、如何做好疗程? 17、理疗的真正目的? 18、疗程影响因素? 19、我们所谓的“四个门槛”指哪四个? 20、你挖出病人潜力后你怎么做?如果反馈给医生后未引起重视你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 成长!反思!勇气! (一)自检 1何谓管理?何谓劳资? 2.何谓原则、方向?何谓大是大非?有哪些? 3.何谓个人素质?有哪些?何谓业务素质?有哪些?我能全面描述自己吗?我敢好坏都述吗?我敢从本质上看自己吗? 4.何谓才?何谓能?何谓德?何谓贤?何谓亲?何谓严?何谓宽?何谓爱?贤能亲矛盾时怎么办?

性传播疾病在中国的现状

性传播疾病在中国的现状 什么叫做性传播疾病呢?性传播疾病是指通过性接触可以传染的一组传染病,在我国,人们简称为性病。 我国重点防治的八种性传播疾病。即梅毒、淋病、艾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其中前3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其它5 种为卫生部规定需作监测和疫情报告的病种。 性病在我国正在迅速蔓延,目前已跃居为第二大常见传染病。解放前所谓经典性病(VD)泛滥,当时全国有患者1000多万人。建国后,在政府领导下,于1964 年宣布我国大陆已基本消灭VD,取得了举世瞩目成绩。进入20世纪80年代,性病死灰复燃。1977年全国报告STD 13例,近些年发病迅速增加,1998年报告病例达63万多, 据估计实际病例数高达数百万之多。流行波及沿海、城市,内地、农村。患者多为青壮年,病种以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梅毒为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在不断增加。 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方式有以下6种。 性途径传播:包括接吻、触摸在内的性行为均可传播STD,是主要的传播途径。诸如奈瑟氏淋病双球菌、艾滋病病毒、支原体、衣原体、阴道滴虫等多种病原体可存在于阴道分泌液和精液中,性伙伴一方患病就能通过性行为传染给对方,而梅毒、生殖器疱疹、软下疳的病原体虽不存在于精液中, 但可通过皮肤粘膜的直接接触传染对方。妇女比男性更容易感染性病。包皮过长者较易感染性病。 非性接触传播:性病患者的分泌物中有大量病原体, 间接接触被病原携带者或病人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污染的衣服、用具、物品、被褥、便器等,也可能被感染。 血源传播:艾滋病、梅毒、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均可通过输血传播。输注含有上述病原体的血液,其传染机率一般可高达95%以上, 而且潜伏期短,发病快,症状严重,合并 症多。丙型肝炎可否通过性接触传播目前尚无定论。 胎内感染: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等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造成胎内感染。胎儿感染一般发生在妊娠4个月以后。艾滋病病毒可穿过绒毛羊膜进入羊膜腔,进而通过胎儿吞食羊膜液经肠道感染,或直接经粘膜感染, 或者病毒穿过胎盘合胞体滋养层经血感染。梅毒经胎盘感染可引起胎儿流产、早产、死胎或出生后死亡,即使婴儿存活,也常出现畸形、智力低下等疾病。单纯疱疹病毒胎传可引起胎儿死亡、流产、畸形、脑炎、宫内发育迟缓、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等。 产道感染: 一些STD虽不能经胎盘传染,但胎儿通过产道时,可以发生感染, 例如新生儿淋菌性眼炎、非淋菌性婴儿结膜炎,新生儿肺炎等。HIV亦可经孕妇产道感染胎儿。 产后感染: 产后哺乳和母婴间密切接触可引起婴儿感染。如果母亲为HIV感染者,通过食入含HIV的乳汁可致婴儿受染。 医源性传播: 医疗操作所用器械消毒不严,可造成医源性感染。主要是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手术器械、以及刺破皮肤或粘膜的其它医疗器械, 造成病人之间、医患之间的传播,特别是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传播。 人工授精、器官移植及性暴力: 人工受精和器官移植可造成STD的传播,尤其是HIV的传播。儿童或成人被强奸后有时会染上STD。 但是性传播疾病是可以预防的。 性病的防治方针: 诸多社会因素极大地影响着STD的发生、传播和流行, 因此STD的防治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性病防治管理办法》明确指出,我国对STD防治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仅靠卫生医疗部门是不够的,必须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化法制教育,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各级政府领导下的多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防病网络,才可能有效地控制流行。

血源及性传播疾病

血源及性传播疾病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预防控制传染病健康教育 血源及性传播疾病 (一)、什么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 血源性疾病主要指可以通过输血、血液制品、注射、手术等 途径进行传播的传染病,其病原体存在于血液、体液和分泌 物中。性传播疾病是指通过性接触而传播的一组疾病。(二)、常见的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种类 可通过血源或性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包括:HIV感染/艾滋病、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淋病和梅毒等。 (三)、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传播 1、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2、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生活 上的密切接触也可能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淋病和梅 毒。但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 不会感染艾滋病。 (四)预防控制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健康教育知识要点: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传染病的根本措施。 2、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性病的 危险。

3、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 过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4、治疗疾病时,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医疗 器械。 5、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交,可以预防性病。 6、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艾滋病病毒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 险行为,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7、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 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 8、关心、帮助、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鼓励他们参 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9、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 稳定,预防艾滋是全社会的责任。 10、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能保护易感人群,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性病知识讲座

性病知识讲座--常见性病的防治 性病的病原菌和性病的种类 至今所说的性病,全名应是性传播疾病。可引起性病的病原菌包括病毒、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细菌、真菌、原虫、体表寄生虫。一种病原菌可以引起几种临床症状,同样的症状也可以由几种病原菌引起。 我国当前常见的性病主要有淋病、梅毒、艾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以及细菌性阴道病、生殖器念珠菌病、股癣、阴道滴虫病、阴虱病、疥疮等近30种。 什么是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病,可侵犯全身脏器和器官而产生多种症状。但也可呈无症状的潜伏梅毒。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极少数可通过污染的生活用具传播,未经治疗的梅毒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 梅毒的潜伏期为2~4周,一期梅毒主要症状为硬下疳,在生殖器部位发生溃疡,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二期梅毒出现皮肤粘膜损害,可以有全身皮疹等;三期梅毒除有皮肤粘膜损害外,还可有心血管、骨骼、关节、眼、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的损害。 诊断梅毒可作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和梅毒血清学实验,早期梅毒皮肤粘膜损害处可查到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分为初筛试验(RPR或USR)及确诊试验(TPHA或FTA-ABS)。治疗后可根据RPR或USR滴度改变情况判断疗效。 梅毒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治疗必须规则、彻底,首选长效青霉素,(苄星青霉素或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后需定期随访2~3年,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第二年每半年复查一次。 什么是淋病 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在一定条件下,淋球菌也可以感染眼、咽、直肠、盆腔,个别出现全身性感染。潜伏期一般2~10天,平均3~5天。男性常见的是尿道炎,有尿频、尿痛、尿道口红肿发痒、脓性分泌物流出等症状。女性常见的是宫颈炎,表现为阴道分泌物(白带)增多、发黄,但也有很多感染者没有任何自觉症状。 诊断淋病需从尿道或宫颈取分泌物化验,女性必须作淋球菌培养。治疗药物有大观霉素、头孢曲松、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疗后一周取材作涂片、培养,症状消失,查菌阴性即为痊愈。 什么是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 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是由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潜伏期平均1~3周。男性有尿频、尿痛或烧灼感,分泌物一般比较稀薄,早晨起床尿道口可有粘液性分泌物。女性症状不明显,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下腹部不适等症状。 诊断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需取分泌物化验,有条件时可以作衣原体和支原体的特异性检查。治疗药物有多西环素、红霉素、米诺环素、阿齐霉素等多种,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疗后自觉症状消失、无分泌物、病原体检测阴性或涂片检查无白细胞即可认为痊愈。 什么是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主要感染在生殖器部位发生增生物的疾病。潜伏期平均3个月。初发为柔软的淡红色小丘疹,为肉质赘生物,可逐渐增大,表面颗粒状增殖而粗糙不平,或互相融合呈菜花状。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的生活用具传染。怀孕期间尖锐湿疣增长较快,如果没有治愈,可能会在分娩时传染给新生儿。

性病的检测项目

性病的检测项目 1、毒检查:瓦色曼化反应、FTA-ABS实验、TPHA(梅毒血球凝集 反应。 2、原体感染检查:细菌检查(为确认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或血清 反应);尿检查(尿蛋白、尿潜血反应、尿沉淀)。 3、淋菌性尿道炎检查:尿检查、尿蛋白、尿潜血反应、尿沉渣、尿酸碱度、尿细菌检查。 4、滋病检查:胸部X光检查、CT检、超音波检查、血液一般检查、红细胞数、血红素、血球容积比、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红细 胞沉淀试验、出血倾向的检查、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 分凝血活酶时间、免疫血清学的检查、HIV抗体(是诊断有无爱滋病 的决定性检查)。 5、菌感染检查:尿细菌检查(在尿道排出的浓液中培养有无淋病 双球菌);尿检查(尿蛋白、尿潜血反应、尿沉渣、尿酸碱度)。男性 还应实施如下的检查:尿道、膀胱造影检查(检查是否有引起尿道狭窄)。 药物治疗性病:性病种类很多,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可用2%——3% 的苏打液冲洗外阴、阴道或坐浴,轻轻拭干后,放置娇妍凝胶消毒剂 于阴道深部,或用制霉菌素霜涂于阴道壁上,每晚1次或早晚各1次, 共10——14日。疏阴祛霉散,纯中药制剂,用药时先将药散倒入木盆中,然后倒入适量沸水,趁热熏蒸,使药力直透阴中。待药液温热后再 搽洗患处。熏洗每日早晚各一次。滴虫性阴道炎的滴虫存在皱褶及 宫颈的腺体中,同时还存在于尿道及肠道内,因此应该内外兼治。 电灼治疗性病:该疗法是性病患者的多见疗法,通常多用于任何性病治疗。可是对施术者的技术需求较高,灼烧太过或不足都是有害的。操作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冷冻治疗性病:此疗法可促进疣组织坏死脱落,本法适用于数量少,面积小的湿疣,特点是使肌肤损伤部分坏死,脱落,以到达治疗性病的 目的。 中医治疗性病:破瘀祛湿法主要用于经络阻碍、气血凝滞所致的 慢性疾病,如尖锐湿疣、传染性湿疣等。 1、一般日常生活不会传染性病,但应做好家庭内部的清洁卫生, 防止对衣物等生活用品的污染,如勤晒洗被褥、患者内衣裤不要和小 孩的混在一起洗、大人、小孩分床睡、分开使用浴盆、马桶圈每天 擦洗等。 2、人体感染性病后不会产生终身免疫,可再次感染,因此治愈后 需要改变不良行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3、定期复查对判断疗效和预后很有意义。您需要遵医嘱到医院 复查。 4、约请配偶或性伴来医院检查是对自己和他人健康负责的行为。 5、为了早日康复,最好在治疗期间不过性生活,需要时请使用避 孕套。 6、您如果考虑结婚、怀孕问题,最好等完全治愈后,身体恢复一 段时间较为理想。 7、遵医嘱治疗十分必要,自行停药、增减药物,或找游医治疗会 有不良后果。 8、您或您的家人、性伴如果出现某些可疑的症状(皮疹、溃疡、阴道或尿道分泌物异常等)怀疑有性病时,希望能尽早来正规医院检 查治疗。因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够防止产生并发症和后遗症。 看过“性病的检测项目”的人还看了:

性传播疾病的防治措施

性传播疾病的防治措施 性传播疾病(简称性病)是指主要经性行为而传播的一组疾病,常见的包括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梅毒、艾滋病等。这8种疾病也是我国性病监测病种。目前,性病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淋病。性病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为了有效预防性病的传播,应注意大力宣传性病的防治知识,提高民众的防病意识,以降低性病的发病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性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1性传播疾病的传染源 主要为性病病人、性病病原体携带者和含有性病病原体的血液、体液。 2传播途径 2.1性接触传播。是性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源的体液而感染,因为两性的生殖器官都比较脆弱,病原菌容易入侵。加之性器官又比较温暖和潮湿,适宜于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很容易导致感染。 2.2血源性传播通过输入含病原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而传播,如艾滋病、梅毒等。 2.3母婴传播通过怀孕的母亲传播给胎儿。 2.4生活密切接触传播通过公用浴盆、毛巾、坐便器等途经传播。 2.5医源性传播在医疗活动中,使用消毒或灭菌不达标的医疗器械可造成医源性传播。 3易感人群 性病的易感人群包括卖淫嫖娼人员、吸毒人员、多性伴侣者、同性恋者及性病病人的家属等。 4预防 4.1切断不洁性接触这条主要的传播途径尽管性病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血源性传播、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和医源性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但其中绝大部分还是由性接触途径直接传播。因此,要想预防性病的传播必须做到不要和陌生人接吻、性交等,也不要有多个性伴侣。 4.2公共场所要注意卫生不随便使用公共毛巾、坐便器等。若必须使用时,可消毒后再用或用卫生纸垫在坐便器上,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沐浴时最好选择淋浴。不穿他人的内裤或游泳衣。 4.3加强易感人群管理提倡性交时使用避孕套,因为使用避孕套对部分性病有一定预防

三种方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三种方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9-26T10:33:47.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9期供稿作者:王健顾明生沈辉[导读] 观察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探索最佳治疗方案。 王健顾明生沈辉(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南通 226006)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探索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将129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阿维A联合微波治疗、包皮环切手术联合微波治疗与单一微波治疗。结果 A组患者症状最重,经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与单一微波治疗的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C组不良反应最少,与A、B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对存在复发高危险因素的尖锐湿疣患者采用综合治疗能提高疗效,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尖锐湿疣治疗 尖锐湿疣(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好发于生殖器、肛门附近黏膜湿润处,具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复发率高等特点,其治疗方法多,患者反应不一。本门诊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3种方法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病例分组 接受观察的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共129例,全部来自本单位皮肤性病科门诊,年龄20~63岁,病程1月~1年,临床诊断明确,并经5%醋酸白试验证实,无自身免疫性、恶性肿瘤及其他性传播疾病,3个月内未接受过免疫调节剂及抗病毒治疗。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分为A、B、C三组。A组51例,患者皮疹主要分布在肛周;B组25例,患者皮疹主要分布在包皮且合并包皮过长;C组53例为A组和B组之外其他患者。 1.2治疗与观察 三组患者均局部常规消毒,以2%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或阴茎根部阻滞麻醉,疗后外搽莫匹罗星软膏(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直至创面完全愈合。A组患者用阿维A(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联合微波(南京庆海微波电子研究所生产MTC-3多功能微波手术器)治疗。微波治疗时,用探针触压疣体直至整个疣体凝固变白被全部清除,凝固面扩大至疣基底周围3 mm;同时用肛门扩张器常规检查,对肛管内存在的疣体也用微波治疗清除。疣体巨大者从基底部手术切除再用微波止血、凝固;口服阿维A 10mg bid,连续治疗8周;B组患者采用包皮环切手术联合微波治疗。环切同时对手术区外的疣体采用同A组一样的微波方法治疗,环切术后要求尽量多休息少走动,常规换药7天拆线; C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使用同A组一样的微波方法清除全部疣体。 观察随访:第1个月内半月复诊1次,以后每月复诊1次,共4个月,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复发情况以及不良反应。 1.3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指创面愈合,疣体完全清除消失。复发为痊愈者出现新疣体。 2 结果 所有患者都配合完成了治疗随访。治疗A组51例,经3-5周创面愈合。13例出现口唇干燥脱屑、眼睛干涩现象,其中2例合并面部及四肢干燥,均未做特殊处理,治疗结束后恢复正常。痊愈45例,复发6例。治疗B组25例,环切术7-9天愈合,微波创面2-3周愈合,痊愈21例;复发4例。7例出现术后短期的包皮龟头水肿,未做特殊处理;治疗C组53例,经2-3周创面愈合,痊愈47例。复发6例。5例出现包皮水肿,未做特殊处理。 将三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A组患者痊愈率、复发率与B组比较,进行x2检验,结果为x2=0.03与x2=0.01,均为P>0.05,无显著差异;A组患者痊愈率、复发率与C组比较,结果分别为x2=0.01,P>0.05与x2=3.86,P<0.05,A组复发率低于C组,有显著差异;C组患者不良反应最少,发生率为9.4%,与A组、B组比较,结果为x2=4.68与x2=4.14,P<0.05,均有显著差异。 3 讨论 肛周发生轻微病变不易被患者察觉,容易贻误病情,而且该部位血供丰富,为尖锐湿疣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导致就诊时症状重,肛周出现巨大疣体的现象屡有报导;肛周潮湿并时有大便的污染,降低了局部治疗和预防的效果,该部位还存在许多生理皱折和隐窝,容易发生亚临床和潜伏感染[1];包皮过长者龟头、冠状沟周围长期受潮湿、分泌物及包皮垢等不良的刺激,易引发慢性炎症,这都有利于病毒的生长繁殖。因而疣体位于肛周与患者包皮过长成为尖锐湿疣复发的高危险因素之一[2]。治疗症状重以及存在复发高危险因素的患者,需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疗效。HPV病毒感染人体后,形成特征性的乳头瘤样增生,而阿维A能够调节表皮细胞的终末分化阶段,抑制异常增殖,使尖锐湿疣发病部位表皮分化及增殖趋于正常。已有报导联合阿维A治疗尖锐湿疣收到良好效果。本次观察发现阿维A联合微波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A组有良好效果,复发率低于C组有显著差异(x2=3.86,P<0.05)。本次观察发现包皮环切术联合微波治疗的B 组疗效较好,痊愈率、复发率与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而C组治疗方法单一,不良反应最少,与A组、B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总之,我们发现三种疗法各有特点,针对患者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而尽可能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又取得良好的疗效。参考文献 [1]褚京津,李艳玲.电切加自体疣接种治疗肛管内尖锐湿疣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 37-38. [2]赖永珲,张宗华.尖锐湿疣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6,13:246.

血源性传播疾病致病因素分析

血源性传播疾病致病因素分析 华 川,鲁 然 (解放军第252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关键词:血源性传播疾病;致病因素;监测 中图分类号:R4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529(2002)1120878203 血液和血制品的重要生理意义决定了输血是平时、战时和重大灾害时进行急救的重要手段以及疾病防治的重要措施。1995年我国医疗临床用血约800吨,年供血约400万人次,并临床用血以每年7%~10%的速度递增1,我们不能忽视输血和血制品输注是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随着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输血引起的医院感染监测也日趋重视,为此,扩大了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和范围,在监测人群方面,随着血源性感染的增加和A I D S患者的增多,已不再限于住院患者,在院工作人员和门诊患者的医院感染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P itter等对外科I CU患者发生血源性感染的结果进行了调查,发现血源性感染所致患者的死亡率占总死亡人数的35%,即每预防3个患者发生血液感染,就可以减少1名患者死亡,这类挽救患者生命的预防措施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1。这一研究还显示,每发生1例血液感染,将增加患者40000美元的医疗费用,若伴有其他部位的医院感染将增加其死亡的危险性,因此,预防患者发生血液感染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常见的血源性传播疾病有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梅毒、T T病毒、菌血症等,这些疾病的病原可以通过感染这些病原献血者的血液输入受血者体内,也可通过输血过程包括输血器材被这些病原污染而使受血者感染,后者还可感染供血者和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 1 病毒性肝炎 我国是肝炎高发区,自然人群中各类病毒性肝炎感染率超过60%,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较为常见的血源性传播疾病。由于乙肝病毒(HBV)是一种高变异病毒,可在慢性持续性感染的过程中自然变异,其S区基因发生变异,使AA145由甘氨酸变为精氨酸,引起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 s A g)“a”决定簇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发生改变,使变异发生前产生的抗2HB s不能中和变异的HB s A g,导致免疫逃逸现象。可引起患者血清中同时出现HB s A g和抗2HB s,也可出现常规诊断试剂不能检出HB s A g,造成漏诊2,3。另外, HBV感染者“窗口期”也是造成献血员漏诊的主要原因之一。王笃初等4对583例合格献血员进行HBV血清标记物及HBV2DNA复检,结果:HBV2M(+)55.5%,HBV2DNA (+)9.78%;另冯国基等检测了2025例合格献血员,15.1%的人乙肝感染指标阳性,其中HBV2DNA(+)10.5%,在 收稿日期:2002202227; 修订日期:20022052201690乙肝标志物全阴的人中用PCR方法测HBV2DNA,阳性者25人5。说明目前献血员隐匿感染乙肝病毒,必须改进献血员乙肝病毒的筛选方法。 输血后肝炎(po st tran sfu si on hepatitis,PTH)最多见的是丙型肝炎(HCV),约占PTH的90%以上,1995年全世界PTH发生率约为1%,其中98%为丙型肝炎1。输血和注射血制品是丙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我国人群中HCV携带率为2%,职业卖血者中抗2HCV阳性率为8%~13%,流动卖血者中可达40%。输血是传播HCV的重要途径之一,丙肝患者大都伴有肝功能异常,为此可以通过检测丙肝抗体、AL T、A ST、GGT等肝功能指标来筛选献血员,对减少输血传播丙肝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2 艾滋病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 V)引起,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 I D S),1981年由CDC首先在美国发现,是20世纪发现的最严重的一种疾病。近20年来在全世界迅速蔓延,已有180多个国家宣告出现了艾滋病病情,病死率极高,两年内可达70%以上,目前还没有研制出有效的预防疫苗和治疗方法。有关血源性感染H I V的事件,国内外均有报道,最突出的是法国输血案1,即在1984年前后,当时的法国未实行献血者H I V抗体检测,因而造成数千人由于接受含H I V的血液而感染H I V,目前死亡近千人,引起世界震惊。美国从1981年发现艾滋病至1985年实行献血者H I V抗体检测前,1.5万血友患者中70%的甲型血友患者、35%的乙型血友患者因使用被H I V污染的凝血因子而感染了艾滋病。1992年,扎伊尔用输血治疗疟疾儿童贫血,结果感染H I V儿童占该国H I V感染儿童的25%。 目前,我国感染艾滋病病毒总人数超过60万4,截止2001年9月底,31个省、区、市累计报告发现28133例感染者,我国政府于2001年8月正式承认我国存在血液传播艾滋病,至1997年底统计的8227例H I V感染者中,经血液途径感染者近1440例(17.5%)。我国目前的艾滋病感染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控制由输血传播H I V感染尤显重要。 3 梅 毒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早期梅毒患者的皮肤和粘膜损害处有大量螺旋体,进入血液后即可经血液及胎盘传播。苍白密螺旋体长6~15nm,6~12个螺旋,体外抵抗力差,血中螺旋体在4℃可生存3~6d,低温 ? 8 7 8 ?Ch in J N o socom i o l V o l.12N o.112002

有哪些药物可以治疗性病

有哪些药物可以治疗性病 一般来说,大多数性病只要能及早发现、及时彻底治疗是可以治好的,而且梅毒、淋病、非淋病性尿道炎、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泌尿道支原体病、滴虫病、细菌性阴道炎、尖锐湿厌、生殖器疤疹、阴部念珠病、阴虱病、阴部癌疹等都有较好的特效药。但艾滋病尚无特效疗法,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百分之百。 1.治疗性病的外用药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软下疤、尖锐湿庇、阴虱、疥疮等性传播病在男女外阴部、生殖器官都可引起病变,又痒又痛,难以忍受。流脓排污,又腥又臭,很难闻,下列外用药可以止痒去痛、清污去臭。 (1)高锰酸钾:有强氧化作用,除臭杀菌,可用于冲洗阴部创 面及阴道,浓度为0.1%一0.5%。溶液应新配,久宣或加温可迅速失效。 (2)3%氧化氢溶液(双氧水):为强氧化剂,吕有消毒、防腐、 除臭及清洁作用。可用于消除性病溃疡糜烂面的脓痴皮。 (3)洗必泰:本品吕有相当强的广谱抑菌、杀菌作用,无局部 皮肤刺激作用,亦不染色,可用于性病局部病灶的清洗消毒,浓度用1:2000水溶液。

(4)紫药水:有较好的杀菌作用,且无刺激性及毒性,可用于性病局部糜烂、溃疡及皮肤感染。 (5)1%新洁尔灭溶液:杀菌力强,对皮肤及组织无刺激性,用于洗涤或冲洗外阴;可以止痒、杀菌、消炎。本品不可与普通肥皂同时应用。 (6)2%碘酒: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用于皮肤局部消毒。治疗软厌时可用镊子夹住丘疹根部,挤出软览小体,再涂以2%碘酒。 (7)10%硫碘霜:主要用于治疗疥疮和阴虱。 2.治疗性病的西药 (1)青雷素:青昌素对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软下厄、性病淋巴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等都有很好的疗效,为首选药物,与其他抗茵药物联合用药效果更好。常用青霉素制剂有:普鲁卡因青雷素C、苄星青霉素、苯哩青雷素、邻氯青雷素、双氯青雷素、氨气青昌素、匹氨青霉素、经氨青霉素、楼节青露素等。青雷素的给药途径主要是肌肉注射、静脉滴注等。本品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在用药以前,要做过敏试验。 (2)四环素:对淋病、非淋病性尿道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梅毒等有较好的疗效,为非淋病性尿道炎的首选药。四环素是厂谱抗生素,口服每次0.25—0.5克,一日3—4次。四环素不可长期服用。长期服可使相似内敏感的病原菌和寄

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和应急措施

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和应急措施 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医疗垃圾清运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血源性传染病感染者或携带都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或被含有血源性传染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还包括被这类人抓伤、咬伤等,都有可能被血源性传染病感染,我国目前人口中乙型肝炎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乙型肝炎病毒携带都已有1.3亿,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病人已出现猛增趋势。国内学者调查发现,临床医务人员HBV、HCV、HGV等肝炎总感染率为33.3%明显高于普通人群(12.3)。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此,医务人员明确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与处理程序尤为重要。 (一)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职业危害 1,病人血液中会有致病因子,是造成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先决条件,医务人员经常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等,职业暴露后感染的几率较常人高。血源性致病因子对医务人员的传染常发生于锐器和针刺损伤皮肤黏膜或破损皮肤接触等方式传播,多发生于护士,其次是检验科人员及医师。 2,长时间从事采血,急救工作以及妇、产科、血液科的操作,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机会大大增加,接触血量越大,时间越长,机体获得致病因子的量越大。医疗、护理活动中一切可能接触血液、体液的操作,包括注射、采血、输血、手术、内镜、透

析及病人各类标本的采集,传递,检验及废弃处理过程均可造 成职业性感染。综合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研究资料,医务人员因 针刺或损伤、接触受污染的血,感染乙肝的危险性为2%-40%,感染丙肝的危险性为3%-10%。护理职业暴露感染HBV的危险性 明显高于HCV,HIV。 (二)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 1,防护重点是避免与病人或携带者的血液和体液直接接触。 2,加强对医务人员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树立良好的消毒灭菌观念。3,医务人员应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视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物品为具有传染性的物质,在操作过程中, 必须严格执行正确的操作程序,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4,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必须洗手,接触任何含病原体的物质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1)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操作过程中病人的血液,体液可能溅起时,须戴手套,防渗透的口罩,护目镜;在操作时若其血液、体液可能发生大面 积飞溅或可能污染医务人员身体时,还必须穿防渗透隔离衣或 围裙,以提供有效的保护。 (3)建议工作人员暴露部位如有伤口、皮炎等应避免参与血源性传染病如艾滋病、乙肝等感染者的护理工作,也不要接触污染 的仪器设备。

性病科普

一、概述 性病,传统观念是指通过性交行为传染的疾病,主要病变发生在生殖器部位。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腹股沟肉芽肿五种,曾被称为“花柳病”。目前在国外列入性传播疾病的病种多达20余种,其中包括传统的五种性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阴道毛滴虫病、疥疮、阴虱和乙型肝炎等。我国目前要求重点防治的八种性传播疾病是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 二、高危人群 性病的高危人群即极有可能感染性病的人群。他们包括卖淫、嫖娼者、三陪女、吸毒者、多性伴侣者、婚外恋者、同性恋者及性病患者的性伴等。 三、病因 1.病毒 如引起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 2.衣原体 如引起性病性淋巴肉、非淋菌性尿道炎; 3.支原体 如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 4.螺旋体 如引起梅毒; 5.细菌 如引起淋病、软下疳; 6.真菌 如引起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7.寄生虫 如引起阴道毛滴虫病、疥疮、阴虱等。这些病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繁殖而发病。 四、临床表现

由于性病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其症状因病而异,感染了性病病原体后,有的人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是,也有的人没有任何表现。男性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尿道口分泌物;阴囊肿大;女性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颜色发黄、有异味、脓性或血性等);女性外阴瘙痒,下腹痛;生殖器部位出现水疱、糜烂、溃疡;生殖器部位出现赘生物;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全身出现不痛不痒的对称分布的皮疹,尤其是在手心、足底出现这样的皮疹。 五、检查 性病有很多种,每种性病均有几种不同的化验检查方法。这些化验方法的准确性关系到病人能否得到正确诊断和有效的治疗。目前,常用的性病化验方法如下: 1.淋病 (1)涂片法对男性急性尿道炎准确性高,但不适用于女性病人; (2)培养法最为准确,尤其适合女性病人。 2.非淋菌性尿道炎 (1)涂片法检查尿道或宫颈分泌物中的中性粒白细胞,方法简便,但不能确定病原体; (2)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法简便,但有的检测方法敏感性不高; (3)支原体培养较可靠,但是解释结果宜慎重,应结合临床,因为正常人也可能培养阳性。 3.梅毒 (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适用于有硬下疳损害的病人; (2)非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如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为初筛试验,可有假阳性; (3)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如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为梅毒的确证试验,但不能用来判断疗效、随访等。 4.尖锐湿疣 一般凭临床表现即可诊断,必要时行5%醋白试验和组织病理检查。 5.生殖器疱疹 一般凭临床表现即可诊断,必要时行单纯疱疹病毒抗原检查。 六、治疗 性病有很多种,有的容易治愈,有的不容易治愈。可治愈或易治愈的性病通常是由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等病原体引起的,如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早期梅毒)、软下

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1总则 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2适用范围 全院。 3关键词定义 3.1血源性传播疾病:指存在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 3.2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各种病原体感染的血液、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剌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 4内容 4.1组织机构及职责 医院成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评估及处置小组,负责对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防护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工作;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做好预防性用药及追踪随访工作。 职业暴露评估及处置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4.2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报告 4.2.1局部处理 4.2.1.1用皂(洗手)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4.2.1.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4.2.1.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4.2.2报告: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报告科室主任或护士长,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并上报公共卫生科。 4.2.3评估: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主管部门进行评估,必要时由职业暴露评估及处置小组讨论评估,并制定预防用药方案。 4.2.4本部急诊内科,开发区分院上班时间感染科门诊、非上班时间病区值班医生开具血液检验单和预防用药。 4.3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报告和处理流程

看-----第6章皮肤性病的治疗

第6章皮肤性病的治疗 A型题 1.伴有青光眼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抗组胺药是 A.阿司咪唑(息斯敏) B.西替利嗪(仙特敏) C.氯雷他定 D.特非那定 E.赛庚啶 2.具有抗雄激素样作用可作为女性痤疮辅助治疗的H2受体拮抗剂是 A.雷尼替丁 B.法莫替丁 C.西米替丁 D.罗沙替丁 E.尼扎替丁 3.适用与1岁以上的儿童的第二带抗组胺药物是 A.阿司咪唑 B.西替利嗪 C.开瑞坦糖浆 D.曲普利啶(克敏) E.咪唑斯汀(皿治林) 4.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瘢痕疙瘩的方法是 A.短程疗法 B.中程疗法 C.长程疗法 D.皮损内注射 E.冲击疗法 5.具有耳、肾毒性的抗生素是 A.头孢菌素类 B.四环素类 C.大环内脂类 D.氨基糖苷类 E.喹诺酮类 6.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宜使用、的抗生素是 A.喹诺酮类 B.氨基糖苷类 C.磺胺类 D.克林霉素 E.磷霉素 7.可与青霉素发生交叉变态反应而达到抗病毒作用是药物是 A.氨基糖苷类 B.头孢菌素类 C.大观霉素

D.大环内脂类 E.克林霉素 8.高效塘皮质激素是 A.氢化可的松 B.可的松 C.甲泼尼龙 D.曲安西龙(去炎松) E.地塞米松 9.通过诱导干扰素的产生而达到抗病毒作用的药物是 A.利巴韦林 B聚肌胞. C.阿昔洛韦 D.更昔洛韦 E.泛昔洛韦 10.治疗放线菌的首选药是 A.青霉素 B.氟康唑 C.两性霉素B D.5—氟胞嘧啶 E.特比萘芬 11.不宜用于皮肌炎的糖皮质激素是 A.氢化可的松 B.泼尼松 C.泼尼松龙 D.甲泼尼龙 E.地塞米松 12.有关阿昔洛韦的药理作用,哪项不正确 A.阿昔洛韦在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发挥作用 B.阿昔洛韦可直接破坏病毒DNA C.阿昔洛韦在病毒感染的细胞内转化为三磷酸阿昔洛韦 D.阿昔洛韦通过抑制病毒DNA多聚酶干扰病毒的复制 E.阿昔洛韦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 13.治疗孢子病的首选药是 A.制霉菌素 B.伊曲康唑 C.氟康唑 D.碘化钾 E.酮康唑 14.属于丙烯类的抗真菌药物是 A.两性霉素B B.酮康唑 C.特比萘芬 D.5—氟胞嘧啶 E.灰黄霉素

女人惹上性病的五大迹象

女人惹上性病的五大迹象 一、女人惹上性病的五大迹象 以前谈到性病,首先会想到男性。的确,根据8年前的数据统计,发病患者以男性为主,男女性的比例为8:1。但近年来,女性性病患者的数量上升较快,现在男女性病患者的比例已经达到1.4:1。而且,很多在男性身上症状明显的性病,在女性患者中常常没有特殊表现,以致耽误治疗时机。 女性性病不及时治疗,可以上行感染导致盆腔炎,引起性交困难和下腹及背部疼痛;可以拆散至输卵管导致输卵管炎,导致不孕症和异位妊娠;一些病毒如人乳头瘤病毒和人单纯疱疹病毒与宫颈癌、外阴癌、肛门癌等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病有关。孕妇感染性病,还可能导致流产、胎死宫内、早产或在分娩过程中感染新生儿。如果到这一步才治疗性病,岂不悔之晚矣? 那么,有没办法通过某些迹象发现女性可能患有性病呢?下面提出的五种病况颇有特征性,一旦发现这些蛛丝马迹,可高度怀疑女性已染上性病,女性和性伴侣可学会及时治疗和自我保护。 迹象1、白带增多,为黄色或绿色的脓液,往往伴随小便时疼痛,小便次数增加,而且有弊不住尿的情况。 提示:淋病 值得提醒的是,有些女性在感染淋病后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往往容易耽误治疗。而男性淋病患者却多有明显症状,且淋病由男性传给女性比由女性传给男性更容易。如果和已患淋病的男性有过一次不戴避孕套的性接触,女性被感染的可能性为40-60%。因此,女性应学会自我保护,避免与有淋病症状的男性发生性接触。若危险性行为已经发生,即使女方没有症状也应去医院检查,以得到早期诊治。 小提示:男性感染淋病时,多表现为尿道口流黄色脓液,用手沿尿道口方向轻轻一挤,有更多的脓液溢出。 迹象2、外阴奇痒,白带增多,可以有泡沫,内裤上还经常有黄色的液体。 提示:滴虫性阴道炎 这种疾病也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染给对方,属于广义上的性病。一般女性得滴虫性阴道炎的较多,主要是由于阴道的自然酸性环境被破坏所致。但男性感染概率小,而且多数没有症状。 迹象3、生殖器表面有溃疡。多表现为大阴蜃或小阴唇内侧出现直径1厘米左右的硬结,表面有轻度破溃。女性往往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溃疡会在一个月左右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